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是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专门课题。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指导并使其工作顺利开展,也能使大学生更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一)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方面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大学生在政治态度、道德品质及心理的成熟度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积累的社会经验还不足以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思想信念还不够坚定,知行脱节现象普遍。这就需要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和心理行为训练的系统理论和知识。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受到各种多元化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西方国家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影响,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思想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有盛行趋势,这些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要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把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具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等精神方面的信仰教育相结合而形成的一套全新的,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的教育。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意识。当代大学生对政治活动热情不高,一次调查结果中只有16.67%的学生喜欢关注政治,其他的都对政治冷漠。这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大学生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相比,这一代大学生对政治活动的参与意识较差。其主要原因是人生观、价值观、就业问题及社会环境有关。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对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稳定进步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作用。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道德品质。良好道德品质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使大学生更好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礼貌、诚信、对待友情和感情的真情以及孝敬父母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更有些人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本身就应具备判断是非得失的能力以及优良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先学会做人,才能更好的学会做事。在任何时候道德是不能丢失的,否则就会失去方向,误入歧途。
(三)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历来是与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相伴随的,大学生活条件的多元化必然会在具体的、单个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方面显露出来。从目前的高校实际看,大学生这种复杂的思想观念突出地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的多元化。一部分大学生一味的崇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攀比心强,奉献精神缺乏等等。这些不良的现象误导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总的来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必然会使当代大学生政治上、道德上、心理上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四)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学生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内在保障。然而,在社会经济气候多变,中西文化冲突,各种思潮碰撞,各种矛盾现象不断出现,造成了大学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如人际关系中的闭锁心态,职业选择中的焦虑情绪,恋爱中的人格裂变以及各种精神上的疾病等问题。
三、存在问题成因的分析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社会塑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受着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是由其中不良因素影响产生的,因此有必要了解这些不良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沃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子女产生重要的影响。现代家庭的父母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由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现象增多,导致了父母对子女的过于溺爱现象严重。使孩子从小就缺乏锻炼,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物质攀比等等不良现象,孩子从小就灌输了不良的教育,自私自利的行为严重,这也阻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不仅仅是高校的问题,而是各个教育阶段共同联动的问题。大学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中学以及中学以前的学校教育不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道德教育一直在搞,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不少学校德育教育重灌输,轻实践;重提升,轻生活基础;重成绩,轻道德培养。有的学校过分强调“社会本位”,忽视人的德育,导致德育功能缺乏,市场泛化,也使学生感觉到道德教育的虚假性。这些都严重阻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我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出现了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生活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等多样化的新特点。这些特点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情况、新问题。社会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在学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政府应制定有效地措施,使思想政治教育顺利有效地开展。社会团体更多的是注重大学生的能力问题,却忽视了道德缺失的问题。
结束语: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必须高度认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为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预警机制;保障机制;必要性;途径
一、构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保障和预警机制的重要性
1.开展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信息社会已经到来,一些西方国家借助网络将其思想传递给大学生,一方面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一些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的传入,使得大学生产生了迷惑,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做法。这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能够应对随着时展而出现的新问题,建设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保障和预警机制成了当务之急。
2.新时期做好育人工作的迫切需要
管理育人,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是高校管理的目标。而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了当前的重要任务。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学生的发展,建立保障和预警机制,能够有效预测问题的出现,并及时采取措施,从而促进大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3.缓解学生压力的重要措施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的出现,大学生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使他们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首先是来自社会的压力,,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大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无法满足社会需要,使得学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其次是学习压力,在进入大学之前,每个同学都是自己班上的佼佼者,但是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不再是最优秀的了,甚至属于比较差的学生,这种落差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在学习中更加努力,在全班中形成一种高压氛围。除此以外学生在生活、交际、就业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压力。4.应对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的需要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但是网络上信息良莠不齐,鱼目混杂,对于辨别能力比较弱、自控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而言,无法有效辨别善恶信息,别黄赌毒等信息所左右,沉溺于网络无法自办,严重影响身体状况;最后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一定的冲击,当前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西方拜金主义、极端自我主义等思想,大学生在接触这些思想的时候不能有效抵制这类思想,从而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成长。
二、构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保障和预警机制的途径
1.构建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预警机制
通过大学生思想动态预警机制的建立应该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能够对未来大学生会产生的思想问题进行预测,并且通过一定的控制机制,使大学生思想能够保持稳定。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的关注应该注重于以下几点:加强大学生对党的最新战略决策的思想反应;加大大学生对国际大事件的思想反应等。并建立调查研究制度,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实时掌控,并且制定信息回馈等制度,从而更好的处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发展。
2.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障和预警机制
面对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大这一问题,在进行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保障和预警机制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心理健康的保障和预警机制。为此高校应该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咨询问题,每个学校根据学生人数配备心理教师;其次要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排查,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同学为其建立专门的工作计划,从而能够帮助其更好的发展。
3.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决策保障和预警机制
建设保障和预警机制的目的是能够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解决,从而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大学生更好的发展。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决策保障和预警机制,能够促进决策科学化,首先能够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用正确的决策引导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进入正轨,从而减少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发生,其次应该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动态分析;最后在进行思想政治决策的时候可以借助一定的先进工具,例如通过计算机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能够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做事习惯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4.构件快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解决机制
为了能够减少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出现,应该建立合理的快速的问题解决机制。首先应该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这一机制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平等的对话。一些问题的出现是因为缺少良性的沟通,平等的对话机制的出现,能够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通过良好的沟通,将问题解决于萌芽阶段。因此不可忽视对话机制的重要作用,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保障和预警机制建立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要建立合理的危机干预机制。随着大学扩招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另一方面这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学生聚集在一起容易引发无理智行为,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改善这一问题,加强校园纪律建设,应该重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第三、在解决思想问题的时候要注重与实际的结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发展,因此在建立保障与预警机制的时候,要牢记这一点,从这一目的出发,与实际仅仅结合,从而能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最后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重突破口的选择,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般,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选择学生关系的问题进行解决,能够更好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二祥.论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2).
[2]刘玉琼.关于建立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的几点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2).
[3]陈洁.高校推进大众化机制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03).
[4]胡新峰;吴林龙.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05).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1.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特征
1.1政治思想稳定,但是政治觉悟亟待提高
当前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鉴别能力,可以理性冷静分析政治问题,不容易被某些思想控制而采取过激的行为。然而大学生在政治思想观念上也会存在一些矛盾、疑惑,政治觉悟亟待提高。
1.2正确价值观日渐成熟,但是部分学生公共伦理素质亟待提高
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一系列调查,“当遇到犯罪分子抢劫群众财物时”,认为“记录线索,并快速拨打110”的人数为84%,78.6%的学生捐过款,81%的学生参与过校内外志愿者活动,82.1%的学生捡到钱之后会归还失主。因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可以客观地正视自身的价值,遵循社会道德原则,维护社会稳定,杜绝社会丑恶现象。但是,在调查中同时显示,部分大学生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感与自我约束力,其公共伦理素质亟待提高。
1.3道德主流呈现积极方向,但是在道德选择与评价方面存在矛盾
在社会市场经济大潮猛烈冲击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的金钱观念产生了较大转变,由“君子耻于言利”变成“物质也是对自我价值的最好证明”。由于高校学生生活消费存在的贫富差异,导致学生中会出现诸多不良心态,一些学生趾高气昂,挥霍金钱毫不心疼,一些学生为自己贫困而悲哀或者自暴自弃,还有部分学生充满了仇富心理,这些状况造成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评价上选择的双重标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却不顾及别人,希望别人能尊重自己,却不能尊重他人。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不愿意遵循,甚至连一些基本的文明用语都需要重新对其教育。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缺陷
2.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重于形式
尽管很多高校对于思想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过度重于形式,未让相关工作落于实处。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生师比逐年增大,加大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另外,从客观角度来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仅仅要靠高校督促,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但显然整体性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并未形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课效果并不理想,并且哲学社会科学等一些学科教材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滞后,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
2.2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与现状不匹配
尽管高校普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很多高校政治辅导员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认知度并不高。另外在学习压力与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如今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越来越严重,但是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引导工作还没有落实到位。
2.3教育模式过于机械化
在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并未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以传统模式为主,老师一味地进行讲解,未与学生产生互动,课堂依然以老师为主体,这种教学模式必然枯燥无味并且无法取得实质性效果。
2.4知识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未得到融合
事实上,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两者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目前高校教育现状来看,知识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却产生了分离并被分割为两个部分,同时两者的平衡性受到了破坏,出现了重知识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或重思想政治教育、轻知识教育的情况。
3.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3.1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
首先,从家庭方面,家庭教育对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极大影响。家长要真正做到以儿女为本,要灌输正面思想、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其次,在学校方面,学校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再次,在社会方面,要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整个社会要弘扬主旋律,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风尚。
3.2改革创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创新内容、模式
首先,在内容上,应采取多种有效方法丰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把与中国实际做到具体历史的统一。为此,我们要充分研究当今中国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其次,在模式上,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为此,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内涵创新,就是使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不再是单一的传统的说教,而是走向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道路。当然这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和方法。为此,必须注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大学生去实践,通过实践可以使之受到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教育和影响。在机制上,要建立完整协调一致的工作体系,从领导到各职能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另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创新,必须利用科技占领好网络这一阵地,利用网络的传递、沟通、共享功能,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用优秀的文化塑造人。
3.3务实求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遵循规律、讲究实效
首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加强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把握规律,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工作不能脱离现实,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整个社会发展都将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所以,教育工作要紧跟时代潮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再次,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而言,我们还要注意它的实效性,怎样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实处应该是贯穿这始终的一条红线,通过教育要真正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向着健康、和谐的趋势发展,这也应该是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的问题。
3.4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网络载体与传统教学内容相结合
以微信为例,微信在功能特性上和传统的网络媒体交流形式有着很大的不同。随着网络速食时代的到来,微博代替了传统的博客,使用仅仅140个字符就可对事情和观点进行说明,并可以传递图片和文字,但是微信较之于微博更加便捷,微信将所有信息传输功能从传统的计算机转移到每天每时每刻都可以携带在身边的手机上,信息的时效性更强、信息量更大、互动性更强,但是信息的稳定性减弱。因此,必须改变原有的长篇大论的理论灌输形式,使用简短的语言以及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大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并且允许大学生发表观点,进行及时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微信新网络载体方式相结合。
3.5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各项功能
每一次网络交流技术的更新,都会使网络上的交流互动功能有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中的各项功能,以适应网络的各种特征和需求。例如,微信具有信息及时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对身边的点滴小事进行即时信息,发起大学生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此外微信还有二维扫码关注的功能,对此教师可以建立微信平台,定期为大学生传递心灵鸡汤、时事政治要闻。此外,微信还有群讨论功能,可以班级、年级或者其他大学生群体形式为单位建立微信群,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大学生的交流方式、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时给予大学生教育和帮助。诸多网络新功能必须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双方充分融合,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高校各项工作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其他各项工作的核心。因此,要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及时的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对,顺应高职学生思想特征,直面问题,不断更新思想教育理念,进而满足新时期高职学生多变的思想特点与成才需求。
参考文献:
[1]赵静,刘朋飞.新时期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问题分析[J].才智,2014,29:56.
[2]张宏燕.微信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赤子(中旬),2014,20:39.
摘要:在大学生活中,各大高校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的自主性,打破了教师、家长和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威,但是,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社会上纷繁复杂的信息以及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交际压力等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同的挑战。但是,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单一陈旧,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出现逆反心理,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将时代因素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促进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在学校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只有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才能使得大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提升自己,也使得学生的个人优势得以更好地体现。在此基础上各大高校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注重因材施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一、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
1.从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方面分析
受新时期信息传播方式的影响,在当今社会,网络等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不再仅仅扮演信息接受者的角色,而是可以自由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权威性,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的自主性,打破了教师、家长和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威,但是,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各种信息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同的挑战。
2.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分析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交流软件丰富了大学生的交流渠道,受网络虚拟性的影响,大学生可以不受身份限制自由的与他人进行对话,但是,这种信息交流特点,也使得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交流中道德意识淡薄,不断降低自己的道德约束,甚至有很多大学生沉溺在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这些都应该成为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点。
3.从当代大学生的性格层面上分析当代大学生大都追求时尚和个性,自我表现意识较强,而网络可以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张扬自己的个性,对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好适当的引导工作,预防大学生滥用新媒体的现象。
二、坚持以人为本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创新教育理念,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⑴借助于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是采取灌输式的方式进行的,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要,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将时代因素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不断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与时俱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⑵适应新媒体发展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大都具有较强的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为此,高校教师应该注意与学生以平等的关系相处,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比如,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创建一个专业型教育网站,或者利用自己开博客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发展特点,引导他们积极讨论,并适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⑶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不同的媒介信息进行的有意识的分析、识别、评价能力,是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必备的基本素养。尤其是在今天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大学生必须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各大高校可以充分发挥专职教师和辅导员的作用,结合课内外等诸多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比如,对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辅导员应该积极进行关注,指导其在媒介信息面前保持清醒的思维,并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媒介团体的方式,使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确保其在新媒体时代能够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信息。
2.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社会竞争以及贫富差距等心理压力,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为此,笔者在本文中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立足于社会现状,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大学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就业环境,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就业之前就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做好正确的人生规划,并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努力,为此,各大高校就必须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能够正确看待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困难,进而不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使学生不至于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误入歧途。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网络平台上,这也使得学校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其中的一些积极健康的思想观点,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其加以肯定,对于一些错误的消极的思想观点,应该加强教育引导。为此,各大高校可以通过构建网络平台的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构建网络学习社区、校园手机报以及贴吧等方式展开。
其次,根据学生家庭特点,实施有差别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同家庭之间的经济条件差异不断增加,学校中不仅有经济条件特别优越的学生,而且也存在大量家庭生活拮据困难的学生,因此,为了让学生在相处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相互攀比等问题,必须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尤其是对经济特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是当今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很多高校特困生会出现自闭、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各大高校应该注意学生的行为特点,并及时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学生的受挫折能力。
3.贯彻以人为本,注重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
首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还应该注意开展自我教育,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努力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形式。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必须发挥人文关怀的作用,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学习、成长发展等问题,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做好疏导工作,并善于从国家、社会、个人的角度对其进行心理引导,让大学生可以从整体利益出发,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个人价值。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并坚持采用教育双方互动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比如,教师针对社会上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并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增强影响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借助于网络等交流手段,确保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积极影响作用,让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存在多种多样社会规范、价值标准,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并受到来自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心理压力,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多高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不理性的行为,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各大高校必须立足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林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思想的价值论解读[J]. 企业家天地,2012(04).
[2]杨景明.强化人本意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J]. 网络财富,2011(07) .
[3]王清华,边杰,王祎“.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职业时空,2010(24) .
[4]蔡赛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J]. 消费导刊,2010(07) .
【关键词】学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多元化文化背景和多校区办学的环境下,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呈现出新情况和新特点。受不同校区间地域位置、发展不均衡、校园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差异性,为创新我校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和党建工作模式提出了新课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展开调查研究,收集和掌握大量全面准确的大学生信息的一手资料,启发学生工作研究新思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专业性。
二、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采用自编的《学生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形式,对我校1838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其他情况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471份。调查问卷涉及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专业和学科、不同校区、不同政治面貌的在校大学生,每班随机3-5人抽样调查。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
问卷分为个人信息、价值观学习状况、素质状况、校园环境认知与满意度、发展需求、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特定学生调查等多项内容。所有问卷进行统一整理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价值观调查结果
价值观报告既包括传统的政治观念、就业观念、集体意识,时间观、金钱观,也包含了随着时展而突出的公德、公益和环保观念。
1. 政治观。调查表明,学生政治素质较高,学生入党动机基本端正,党员和预备党员中,只有9.1%的学生选了“谋求仕途发展”和“直接有利于就业”的功利性选项,学生对基本政治价值有正确的判断、学生的政治态度高度符合社会主流、对现实政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学生政治观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富有成效,越是具体现实的问题,学生的态度越是主流(2)对较为抽象的、宏观的、暂时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问题,学生认识稍微模糊一些;(3)对社会发展各方面整体上保持乐观态度。
2. 就业观。对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想过自己的生涯规划,毕业年级深入思考过的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只有56.8%的学生确定了职业生涯方向,还有43.2%的学生有待帮助;近7成毕业班级学生确定了职业生涯方向,党员、男生、独生子女比例相对较高;约6成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职业指导课很有用或比较有用,建议按“认识自我”和“了解外界”两大方面改进课程和辅导方式。
3. 集体观和时间观。整体来看,集体观念、团队观念、时间观念能深入学生内心,82.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集体荣誉感很强;在秉持集体观念、团队观念的同时,也出现了初步的分化,17.7%的学生表示“我更喜欢自己一个人做事”; 89.4%的学生表明“对守时的问题非常看重”;有18.6%的学生,有大把的时间不知道如何打发;从典型周时间花费看,上课及做实验、自习及做作业、与朋友交往占据了学生时间花费的一半以上;调查结果也折射出目前大学生中存在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倾向较明显,集体主义观念淡化的现象;部分学生时间观念不强,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时间,容易走上学业荒废的道路。
4. 消费观观和恋爱观。从消费观调查结果来看,62.5%的学生对自己的花销非常谨慎,同时有55%的学生想节约花费但很难;学生除学费住宿费外,月均花费为948元,非毕业年级学生月均为993元,相对来说,毕业生花费更少一些。在恋爱观的调查中,约半数的学生大学期间有过恋爱经历,半数以上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谈过恋爱,约1成的学生,谈恋爱的次数在2次及以上;在选择人生伴侣的因素中,对方内在的因素占主流,人品是大多数学生的第一选择,其次分别是性格和才能,这三者合计占到了所有选项的3/4,身外的社会地位、职业、财产、家庭背景,合计只占所有选项的6.1%。
5. 公德意识、公益观念、环保意识。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学生公德意识较强,除了“与恋人在公共场合亲热无碍他人”,其余公德选项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认同;公益观念深入学生人心,但在面临具体的选择时,大部分学生应该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取舍;环保意识非常强烈,但具体行动方面还有潜力可挖。
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认为大学生价值观认知越来越理性,传统的价值观念得到了传承和坚持,大学生价值取向从总体上看是积极的、进步的;同时,时展要求的新价值观念,日渐深入学生的心灵;在面对金钱、婚恋的问题上,学生秉持了正确的思想观念。整体的价值观念状况表明,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学习状况调查结果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042-02
自微博产生以来,人们逐渐进入到了一个信息发展的全新时代――微时代,微信、微博在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人们的生活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大学生由于其接受新事物快,而且目前的大学生手里至少有一部手机,极大的方便了他们用微博、微信等进行交流互动,基于这种新形势、新现象,使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微时代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微时代下信息传播的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进而分析了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
1.信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传播。传统的信息传播的方式是利用杂志、报纸等的进行传播,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由于微信、微博等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利用手机等的客户端,将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传播出去,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信息的自下而上的传播是微时代信息传播的一大特点[1]。
2.聚焦事件本身的信息价值。在我国微博、微信等的用户不断增加的同时,人们对于事件的关注点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人们开始对有关民生、法制等的事件进行关注,另外,对于一些弱势群体诸如留守儿童、老年人等事件也引发了广大微博用户的关注。
3.表达方式更加理性真实。在微时代为发展之前,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带有点行为艺术的特征,另外,有某些企业或者是个人为了实现其特有的目的,会利用水军等在互联网上进行炒作,人们为了某一目的而违心的发表一些意见,而微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更加理性、更加真实的表达自己对某一事件的想法,比如微博打拐等的事件,另外,在对一些政治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时,也较为全面和客观,人们可以从微博等微时代所提供的信息交流平台上看到更多真实的事件和真实的想法。
二、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1.微时代给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带来严峻的挑战[2]。微时代的到来,在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为大学生搜集信息的同时,也使得大学生受到了网络中很多的负面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依靠开会、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方式向进行,微时代的到来,使得这一教育方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有很多的高校大学生越来越不重视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讲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明显,而在网络中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多是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的一种照搬,因此,其教育效果也不是很好。微时代的到来,将大量的信息带到了学生的眼前,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信息交流平台自主的获得很多信息,而不仅仅是靠教师的讲解来获得,因此,微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带来巨大的挑战。
2.微时代下学生会形成对网络造成很大的依赖性。网络的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3]。由于微博、微信等平台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几乎高校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部手机,因此,高校的大学生可以随时搜集到任何自己想要的信息,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自己思考的某些问题,学生会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而不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得来的,对微网络太过依赖,不利于高校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由于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微信中消息,因而使微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信息,而对于某些自控能力较弱,分析信息能力较低的学生来说,不能对信息进行合理科学的判断和整理,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正确的政治思想的形成,进而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微网络中的各种不良信息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微信中、分享信息,这就给某些不法分子暴力或者是黄色等不良信息提供了方便,大学生在微网络中搜集信息的同时难免会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而且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中还有大量的网络游戏,某些自控能力较低的高校学生会很容易沉迷其中,花费大量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来打网游,这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培养他们正确的思想政治素养方面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应对策略
1.紧跟时展的步伐开辟出一条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首先,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信息交流平台,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微网络有效的结合起来[4]。目前,微博、微信等在我国高校大学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学生不仅仅用微博、微信等微网络来满足娱乐的需求,同时也可以进行学习,对信息进行搜集。教师可以利用大学生对微博、微信等的喜爱,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阵地。充分利用微平台,一些有利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气氛,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对学生传输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价值观。
其次,寻求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微网络中受到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加以重视,并将这些话题合理有效的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来,引导学生客观理性的评价微网络中事件,进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
2.提高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在提高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方面,首先,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由于微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有些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有些信息却能够对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对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其次,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微网络,明确告知学生不良信息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鼓励学生、分享一些有利于自身健康成长,有利于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形成的信息。另外,建立相应的微信群等互动交流平台,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有效的解决我国高校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时代的到来,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同时,又由于其给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微时代下学生会形成对网络造成很大的依赖性以及在微网络中的各种不良信息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给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便,针对微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本文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希望会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昕欣.浅析囚徒困境视角下的微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及其对策研究[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2,(7):40-41.
[2]李雪.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2012,(19):41-42.
[3]高媛.“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创新机制刍议[J].继续教育,2014,(11):51-52.
[4]李小静.论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机制创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158-159.
Micro Era the Pligh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YANG Shu-fang
(Jinzhong College Political History College,Jinzhong,Shanxi 030600,China)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高等学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党政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成长道路上的知心朋友,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必然要求,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管理机制不完善,队伍不稳定
由于辅导员的薪资水平偏低、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普遍不重视,没有完善的管理、培养机制,加之工作的繁琐辛苦,导致辅导员队伍普遍出现不稳定的状况。据调查数据显示:有32.4%的辅导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65.4%的辅导员认为学校缺乏对辅导员的激励政策,而认为辅导员工作“没有发展前途”的占总人数的71.7%。有些学校中许多专业学院的辅导员队伍长期存在着一个辅导员带不完一届学生的情况,有的甚至出现4年换了6个辅导员的情况。从客观上反映出辅导员队伍人员流失的严重程度。以河南省为例,全省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不满4年的有3194人,占辅导员总人数的72.4%,不满2年的有1817人,占41.2%。
2.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亟待提高
第一,学历层次低,知识结构单一,个人素养尚待改善和加强。由于某些高校领导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不少高校对辅导员学历的要求并不高,甚至有的高校还存在专科学历的辅导员。以河南省为例,全省专职辅导员中,大学专科及以下学历占19.1%,大学本科占73.8%,硕士占7.1%。而且从目前辅导员队伍的状况看,他们的知识结构单一,大部分仅为某一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而上岗后又未参加有关培训,因此,与工作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欠缺,在开展工作时,面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遇到的难点、存在的困惑,难以从理论的高度加以分析,予以引导。
第二,培养措施不到位。一是培训少。目前,许多高校对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培养明显不足,上岗前缺乏培训,导致新辅导员想把工作做好,却又无从着手、力不从心。在工作中,更缺少有针对性地对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培训,正是由于必要的培养机制的滞后,严重阻碍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二是进修、考察机会少。据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辅导员参加省级培训的占7.0%,各类专项培训的占9.7%,出国交流学习的占0.01%,这就使辅导员长期与外界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这种“在学术上深造难”的现象,阻碍了辅导员队伍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不利于这支队伍的健康发展。
3.辅导员工作定位不明,职责不清
辅导员在兼顾相关管理的同时,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放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上,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成了“办事员”“消防员”,凡涉及到学生的事情,都要辅导员去协调落实,从学生的请、销假到查夜查寝,从卫生检查到综合治理,从奖学金的发放到学生档案管理,诸多的事务都让辅导员去管。在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前,辅导员难免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业”顾及不够。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1.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
第一,完善辅导员考核和评价机制。要建立辅导员管理考核制度,按照辅导员工作职责,结合辅导员工作特点,制定辅导员队伍管理规范和综合考核体系,对辅导员进行严格管理、科学考核。对辅导员的考核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自我评价与部门、师生评价相结合,既要重师德、工作业绩等“显绩”,又要重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生价值的影响以及发展指导等“潜绩”。考核要“公开、公平、公正”,结果要与职务聘任、晋级、奖惩等挂钩。要建立辅导员评优表彰制度。将优秀辅导员表彰奖励纳入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定期组织评选表彰活动,树立一批优秀辅导员标兵,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光荣感、成就感。通过建设有效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增强辅导员的教育意识、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使辅导员工作成为优秀人才能够终身从事的事业。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辅导员待遇。组织开展广泛的校际交流活动,为全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良好条件。针对辅导员队伍中出现的地位、培养、使用、待遇等问题,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进行支持和引导,把握辅导员队伍的良性发展方向,为培养专职学生政工干部提供政策保障,消除辅导员心理的“不安全感”,稳定辅导员队伍。要规定辅导员薪资标准,量化辅导员工作,使辅导员的工作量与其收入成正比,多劳多得,并对考核中表现突出的辅导员予以物质奖励及评优鼓励。同时,制定相关政策,为辅导员的工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将辅导员明确纳入教师编制,从职称、工资待遇、住房补贴等各方面予以倾斜。
2.加强培训,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辅导员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和一定的专业技能,这就需要学校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制订培养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坚持业务口径与培训内容相结合,坚持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坚持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对辅导员进行上岗培训、日常培训、进修培训、专题培训、实践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提高辅导员学历学位,鼓励和支持辅导员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通过举办辅导员工作论坛、开展专题研讨、组织参观考察、挂职锻炼、课题研究等形式,搭建辅导员学习、研究、交流、实践的平台,使他们在辅导员岗位上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行为 特点 教育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规律
1.政治态度正确,但认识上存在偏差。当前,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态度整体来说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快速变化,各种文化之间相互冲击和融合,同时加上国内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各种各样的不良倾向和思潮不断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部分深层次政治问题的认识,是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其主要表现为: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拽的规律和本质、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以及正确认识当领导等。
2.理想信念明确,但价值观趋于多元化。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的成长精神支柱、政治保证以及力量源泉。我国当代大学生对国内外大师的关注度较高,尤其是关于国家民生以及利益相关的重大事件,并且具高度的国家民族荣誉感。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以及政治稳定保有极大信心,同时其爱国主义以及民族情感更为强烈。此外,当代大学生对于自身发展的关注度也相对较高,其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总体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个人目标的选择更加的理性和务实,也就是说普遍的表现出了进取与乐观的精神行为状态。
3.道德观念传承,但道德素质有待提升。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呈现出积极进步的特点,其既传承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同时又吸取了西方积极的道德思想,其道德思想观念更趋于多元化。当前,大部分的大学生都能够坚持以及诚实守信为重点、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及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在学习和生活当中能够遵守基本的爱国守法、敬业奉献以及勤俭自强等道德规范。但是在当前国际化的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不仅仅是受到了积极观念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消极道德观念的侵蚀从而产生负面影响,大致表现为其道德素质有待提升。
4.自我意识强,团结协作意识弱。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通常在幼时就开始接触大量的信息和事物,从而使大学生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同时对自身的未来有着清楚的目标。当代大学生的竞争意识随着社会竞争的逐渐激烈而随之增长,利于起在社会的发展和立足。但是,当前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里长辈较为溺爱,从而导致其形成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和较弱的集体意识,在集体当中常常会过于强调自我,成为其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发展当中的一个最大的绊脚石。
5.关注心理健康,,但不能正视心理问题。我国当前处于矛盾与发展想并存的阶段,对于社会阅历较浅以及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来说,其心理受到社会急剧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大。当代大学生较为关注抑郁症、焦虑症等类的心理疾病,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叫高,但是整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在自身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不能够给予正确的认识,导致其心理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和医治。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是其一线的教育人员,因此加强辅导员学工队伍的建设是该校目前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在新形势下,辅导员子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当中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行为规律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实际的操作当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学生的政治以及思想道德进行正确的引导。
2.举行集体活动,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当代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的培养需要通过学校以及班级组织各样集体活动以及比赛等来实现。在活动时,辅导员要有意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其感受到个人努力、团队合作与集体荣誉之间的关系,使其自我克制能力以及上进心在活动当中得到有效的增强。当代大学生在赋予感染力以及教育力的集体活动当中能够改掉其自我中心的特点,使其得到教育和启发。
3.鼓励多参加社会实践,磨砺学生心智
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较高,但是其心理素质却有所欠缺,主表表现在遇到困难时出现消极退缩行为,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在M行思想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来提高其心理素质:
首先高校可以通过组织社区义诊义卖以及三下乡等活动,以此来增加其接触社会的机会。
其次可以鼓励学生在假期进行兼职、实习以及社会调查等,主要目的也是增加其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但是这一措施需要子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三.结束语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0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社会的剧烈转型,人们的利益需求趋于多元化,思想价值观念出现碰撞与交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遇到困扰和冲突更加突出和尖锐。近年来,许多学者试图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来解决学生的问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极强的专业性、针对性、时效性,倘若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且又粗预学生的心理和品行问题,这就如同苏霍姆斯基所说的“戴着铁手套在触摸人心”而适得其反。因此,怎样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意义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以何种策略来促进其与德育的融合,已成为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1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意义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高职院校中,根据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各种途径,对高职大学生进行心理知识传授、心理技能训练、心理问题疏导,以提高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各种心理教育活动。[1]
1.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偏重于思想政治观点灌输、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是非、善恶,美丑判断、高尚的情操与品行的培养等。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偏重于认识自我,改造自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律、自控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指导发展、培育人格、完美个性的教育,两者交叉重叠的内容较多,既互相配合,又相互补充和完善。很难想象一个心理不健康主体,人格不健全的个体能够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2]
1.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若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偏重个体的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取向,注重测量、诊断、疏导、训练和矫正等,较为倚重现代化的技术与手段。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偏重社会对个体的道德需要和学生共同思想及行为问题取向,注重说服教育、思想培养、纪律约束、文化熏陶、榜样引导等,对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倚重较大。但随着社会发展、思想观念嬗变以及各种各样的大众传媒、精神文化、娱乐方式的影响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1.3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有利于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和协同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相互补充的育人机制统一体的不同侧面,既可以相互补充也可以相互支持,心理健康要思想政治,思想政治也需要心理健康。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实践也已经证明,价值观问题是许多心理问题的诱因,缺乏道德观念与坚持“超道德”观念是人格异常者与神经症患者的常见的特征。[3]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颠覆了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画地为牢、互不干涉的境地,从而理顺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关系,使之在教育过程中取长补短、融合贯通,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
1.4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有利于高职院校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德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运用说服教育、纪律约束、文化熏陶、榜样等方法来完成学生的思想教育,虽然这些基本的教育方法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它太过于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特别是以往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道德规范和思想观念意识问题,却往往忽视学生个性人格方面的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途径方式
2.1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树立职业教育的大德育观念。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理念,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树立职业教育的大德育观。不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整合,还必须整合其他学科以及一切教育教学力量,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高职教育的大德育体系。
2.2科学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实践和探索,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优劣势,必须科学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使两者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方法的综合优势。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要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开放、综合和整合社会力量的大教育理念,变被动应对矫治型教育为主动引导发展型教育。积极采取学科教学、学术讲座、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自学辅导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预防、普及和提高为主,以矫治、疏导、训练为辅,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把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行为治疗等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以及把心理学中一系列测量原则和诊断方法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论上得到升华和发展,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奠定基础。
2.3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之间的角色转换和专业学科知识的拓展。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以及方法手段上的整合必然要求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改变以适应现代教育的改革,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角色转换以及其在专业学科知识之间的拓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之间的角色转换,就是要从根本打破心理健康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之间的角色界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管遇到的是学生心理问题还是思想政治问题,也不管你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还是思想政治教育老师,都要引起高度重视,深入调查,积极探索,努力解决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该既是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老师,肩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双重角色”。
参考文献
[1]过慧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M]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