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项目信息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建议
建筑行业在最近两年大兴土木得到高速发展,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也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得到快速发展,配合着计算机行业运作,快速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同时,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形成我国自身具有竞争实力建筑企业。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研究,试着概括其概念,分析其现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在综合管理分析上确保建设工程费用最少,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工程造价管理要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制定符合国家政策和客观规律的过程,各个阶段对应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最终的建筑工程的造价是否符合科学规划,则需要大量可靠的数据进行验证。因此,工程造价具有公正性、规范性、时效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市场运转的规律,达到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合理使用投资、合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达到最佳的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形成协调有序的工程造价管理,符合国际惯例的过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准确、方便、快捷。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是人运用计算机组成,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搜集其相关的资料,然后整合分析,得到合理的结论,科学有效的预测未来该项目的过程造价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实现对工程造价合理的把握和有效控制的目的。事实上也就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具体应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未来工程造价都具有指导的作用。一方面,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提高其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而且帮助建筑工程完善其管理体制,推动建筑工程的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建筑工程也可以为政府政策的颁布作为依据,调控市场发展的规律,稳定建筑工程的造价,同时也为企业、承包商等提供可参考的国内外的市场价格信息,实现网络信息化。可以说,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贯穿整个工程的始终,必须得到重视。
二、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背景
我国在世界的地位举足重要,经济实力也在提高,与世界其他国家联系密切,因此建筑工程行业也应该与世界其他国家接轨,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机制。这就要求建立符合信息化时代要求的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最近几年,我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也得到快速的发展,为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有利的载体。国内各高校都设有计算机技术这门功课,培养一大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计算机的时效快捷性的特点也得到国内外许多人的热爱,这也使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可能,说明了推行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系统是当今建筑工程行业的必然趋势。建筑工程造价项目一直是严格控制国家范围内的,各省和各直辖市必须在国家估价表范围内进行合理预测工程造价的所需费用。其中,国家的数据库估价表是在几年更新一次的,但是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建筑工程的新材料、新技术也需要及时更新的数据作为依据,为建筑工程提供宝贵的建议,这也必然要求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也为国家提供更加有利的宏观调控,国家相关部门,可以更加地快速了解到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程度,更好的制定国家政策,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提供有利政策支持。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可以为建筑企业投标作为参考依据,全面了解施工地的地理环境、地质条件、材料价格和施工条件等各方面,为企业实现最佳经济利益。同时,可以为企业在施工各个阶段提供指导,做好预算,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做到统筹全局,实现最大利益化。因此,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是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背景。
三、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存在的问题
如上文知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思考和研究。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之前保存关于工程造价的数据库并没有统一,同时传统的基础性工程计价软件多数是被公司企业所拥有,因此原有的过程造价得不到统一,这对我们现阶段数据信息的采取带来了巨大的困境。虽然如今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工程造价计价软件并未开发出来,这样也给信息采集的工作者带来很大的困扰。若前面所述的两项困难都解决,可是接下来的面临是数据收集之后的分析整理的能力的人才。这就不仅要求专业知识较扎实,更要求其具有实践经验,这样的人才分析出来的数据才能符合市场建筑工程的造价,为企业提供服务等。
四、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建议
针对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发展的问题,我们相应的制定有利于其发展的社会环境,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一是做好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必须配应信息资源的搜集,建立完整健全的信息库。将得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归纳,提高所得到的信息的质量。去伪取真,系统化的数据库是信息系统存在的核心各关键内容。第二是培养专业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人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必须有专业的人才进行管理和研究,不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多层次适应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人才,满足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推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快速发展。第三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必须达到减少工程造价为目的,通过合理优化的分析,预测工程所需的造价总额,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其竞争力,达到的最佳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这才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结语
通过研究了解到,加速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得知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快速发展是必然趋势。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使工程造价数据建设,更加及时快捷准确有效,推动我国工程建设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同时,必须做好迎接挑战,制定合理化解决措施,对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抱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业是一种分工细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工程的管理具有人数众多、工序繁复、分散性、移动性特点。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持续快速的发展阶段,那么,信息化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化或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确切地说,没有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可能实施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没有信息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现代化。
1.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在速度、可靠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方面明显地限制了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对工程项目进行进行信息化管理,使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得以相互连接,实现网络资源高度共享和及时处理,从根本上改变业务运作时间差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的滞后状况,进而使得成本管理的动态控制得以实现。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意味着在建筑施工项目内部的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它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首先,它基于信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对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所有信息进行高效地采集、加工、传递和实时共享,减少部门之间对信息处理的重复工作。共享的信息为项目管理服务、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它使监督检查等控制及信息反馈变得更为及时有效,使以生产计划和物资计划为典型代表的计划工作能够依据已有工程的计划经验而变得更为先进合理,使建筑施工活动以及项目管理活动流程的组织更加科学化,并正确引导项目管理活动的开展,以提高施工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2.工程施工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实现预算对消耗量的控制作用,信息化的管理中必须针对不同的阶段对预算中的价进行适当有效的处理,使生产经营水平起到衡量作用;物料的主控作用包括采购计划根据需求来定,物料管理的基础信息来自仓库的出入库管理,物料管理的控制作用包括限额领料和成本核算;进度的监控作用。以网络计划全面控制工程施工各环节,对内形象化且不失控的网络计划配合协调,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进度计划要与其它条线实现相关信息的交互利用;成本的核心作用。在工程开始之前对成本进行测算对比,在施工过程中对每项支出进行核算。事后核算在常规意义上即是盘点结算,得出预算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真正体现出成本管理的实时控制之效,提高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3.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
3.1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
受建筑行业工作流程的影响,项目在立项和招标过程中采用大量的国家、地方、行业定额,这些内容管理体系庞杂,数据计算量大,运用标准灵活,是各建筑企业必须遵守的内容,也是企业测算工程成本的主要依据。建筑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计划进度、资金会计、定额成本、质量安全、人员管理、物资设备、分包管理、变更设计等内容。这些内容是项目管理不可或缺的要素。作为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在研发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内容的影响,在工作流程再造和数据中心建立的过程中应突破各部门单一应用的局限,科学地将各项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各业务模块的联合监控,并能有效地协调项目部与各相关方的工作关系,形成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环境。
3.2提高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3.2.1企业应根据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制定战略计划,予以有效实施。信息化施工的特征是:信息收集自动化(传感技术、IC卡技术)、信息存储自动化(光盘存储、DBMS)、信息交换网络化(局域网、万维网)、信息检索工具化(DBMS、搜索引擎)、信息技术集成化(多媒体技术、专家系统)、信息利用科学化(基于数据的各种分析)、信息管理系统化(管理信息系统MIS、主管支持系统ESS等)。企业应根据以上信息化的特征,结合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战略计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各类施工管理信息系统。
3.2.2在施工管理全过程广泛应用基于局域网、因特网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网上办公系统。开发基于因特网( Internet)的各种应用系统,如电子商务,网上项目管理等。通过建立网上虚拟组织这一概念,变纵向信息交流方式为平行交流方式,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改进沟通与合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3.2.3继续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的应用水平。当前,要大力推进施工管理三个控制过程(进度、质量、成本)相关软件的应用。在质量控制方面,工程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具有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技术难度高的特点,利用质量管理软件与人手操作相比,其优越性非常突出:处理时间短,结果的可靠性高。质量管理软件系统可用于施工过程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和评定,包括各种质量评定报表的生成,各种质量评定曲线的绘制以及根据各种实测数据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评定,从而为质量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实施动态控制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3.3加强培训和教育,培养信息化人才
建筑企业在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后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使用不当、系统出现故障等,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则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信息管理中,人才是根本,只有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现代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才能到很好的推广应用,因此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当前,培养既懂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又懂软件开发的复合型人才是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当务之急。应增加员工培训投入,在企业内部发掘一些功底强劲的人员,实施严格的培训,并大量吸收IT业高素质的专业精尖人才,挖掘他们独有的技术潜力,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
3.4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增强适应性
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受地质条件和天气变化等环境影响因素比较大,市政工程、房建工程等受天气变化、城市允许施工时间、噪音和环境保护要求高等限制,这些都影响甚至决定工程进度、资源投入等,同时也增加了成本预测的难度,降低了成本分析的准确性。因此,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应具有施工参数设置功能,允许用户根据项目所处环境自定义相关参数,从而使系统的运行能够更加切合实际,增加信息反馈的准确性;其次,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在确保项目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管理者最为关注的是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因此,系统应建立工程进度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完成的工程量,及时提供项目的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的实时对比,最终预测成本发展趋势和提出成本控制建议;再次,由于项目管理直接面对施工现场,系统的界面设计应当尽量简单、便捷,减少输入数据的工作量,增加输入数据的各种操作提示,设置防止误操作等功能。
3.5构建企业项目管理数据库
目前,国内建筑市场尚未采用企业定额投标的方法,但通常采用的根据设计院或业主公布的概算编制投标价格的方式其实是企业定额的反应,排除恶性竞争和占领市场需要等因素,中标价格其实是一个企业能够承受的项目最高成本。在建项目实际承担着积累项目管理经验、积累同类项目实际成本、考核承包商的优胜劣汰和树立企业信誉等多重职能。因此,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应设置企业定额的编制模板、材料总库、承包商和供应商数据库以及各类合同的编制模板,用户可以根据现场需要进行删减和维护,便于其它项目直接调用和借鉴。
4.结语
对建筑施工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是十分必要并且是切实可行的。遵循一定的开发步骤是研制开发高质量建筑施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根本保障。 对建筑施工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访,为项目参与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减少由于信息传递障碍造成的管理失误和决策失误,提高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惑中.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工程技术,2007,(18).
关键字:建筑工程项目;项目管理特征;信息化管理
一、现状分析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正处于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阶段,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大。
中国经济增长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2007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为11.9%,全年增幅预计不低于10%。而且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看,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总体保持良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大。根据中国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的状况,对未来建筑行业需求总量做出的预测是:到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营业额)预计将超过90000亿元,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1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
为了适应这种迅速发展的形势,当前建筑业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也更加迅速顺利进行。
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经济效益、技术手段和工程应用等三个方面,对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发挥起了巨大的作用使建筑施工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我国建筑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了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并首先表现在各大设计院坚定不移地推行计算机画图。从20世纪末起,我国政府部门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北京、上海及各省省会城市现己不同程度的普及了电子政务。但是,全国建筑业的发展很不平衡。设计院虽己普遍实现计算机画图,但仍多停留在较低的信息化水平上,校核、审批图纸仍延用传统手段;大多数工程施工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更低,仍停留在手工画、写的方式;上级主管部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也较慢。目前,我国建筑业在技术、管理、效率、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严重制约其发展。
建筑业是一种分工细致及劳力密集的行业。建筑工程管理具有施工人数众多、工序繁复、分散性、移动性和一次性等特点。根据欧美国家有关调查统计显示: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工程设计人员每天约有35%左右的工作时间花费在查阅图纸资料及交流协调上;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多达50%的工作时间用
来搜查必要的信息和信息交流,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上述调查统计还显示:远程管理和文件传输的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0%左右。我国工程量堪称世界之冠,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图纸,快速进行组织、归档、分类、查询、检索,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灵活地组织管理技术文档,共享设计信息资源,快速、准确地协同设计与施工,使工作流程自动化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当务之急。为了和国际接轨,建筑业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科技、强化科学管理和加速信息化。
二、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特征
建筑施工的目的,是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建筑物产品。建筑物产品的位置固定、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和体积庞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建筑施工具有生产周期长、资源使用的品种多、用量大、空间流动性高等特点。对建筑施工过程本身以及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工作涉及部门、专业多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多部门、多专业的综合全面的管理。它不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管理,还涉及到技术、质量、材料、计划、安全和合同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内容。
(2)工作量大
一个建筑物的形成,需要消耗的物资种类繁多,需要大量的施工活动共同参与。对所有这些施工环节及其用到的资源都做到管理工作的深入到位,可以想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而这些仅仅是项目管理中的生产管理和材料管理两个侧面。
(3)合作性性强
项目管理工作必然要符合建筑施工从准备到竣工验收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内在规律。因此,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不仅要符合建筑工程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还要做到彼此协作、安排有序。
(4)各种信息交流量大
信息与物质、能源一样,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某种信息的处理工作。建筑施工项目各方面的管理活动并不孤立,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联系。于是,各管理活动之间必然需要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直接决定了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流动的复杂和频繁等特点。
可是,在传统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中,项目上各种信息的存储主要是基于表格或单据等纸面形式,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完全由大量的手工计算来完成,信息的交流则绝大部分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手工传递甚至口头传递,信息的检索则完全依赖于对文档资料的翻阅和查看。信息从它的产生、整理、加工、传递到检索和利用,都在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在运动,这容易影响信息作用的及时发挥而造成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失误。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的难度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部门和单位交互的信息量不断扩大,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变得越来越频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越来越突出。可见,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在速度、可靠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方面明显地限制了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一些实力雄厚的建筑施工单位率先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辅助项目参与人进行某些项目管理工作。例如,专业预算员使用概预算软件编制施工概预算,生产计划员使用网络计划软件安排施工进度,技术资料员使用AutocAD图形软件绘制竣工图纸等等。通过这些软件的使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显著改善。一方面,这说明在建筑施工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各参与人单机独户式的工作方式,必然导致数据信息在参与人群体中得不到共享。频繁的信息交流与传递,重复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同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如出一辙。此外,由于各软件使用的数据标准不尽相同,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得不到保证,从而为用于决策的综合信息难以提取。
可见,建筑施工单位应用计算机技术,并不是做得不好,而是做得不够。应该看到,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意味着在建筑施工项目内部的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它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首先,它基于信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对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所有信息进行高效地采集、加工、传递和实时共享,减少部门之间对信息处理的重复工作。共享的信息为项目管理服务、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它使监督检查等控制及信息反馈变得更为及时有效,使以生产计划和物资计划为典型代表的计划工作能够依据已有工程的计
划经验而变得更为先进合理,使建筑施工活动以及项目管理活动流程的组织更加科学化,并正确引导项目管理活动的开展,以提高施工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三、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应用
3.1 准备工作
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之前,首先针对工程项日本身的基本内容,系统的实施人员和相关业务的管理人员相互配合,利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能够准确的用施工工序的逻辑关系反映项目实施过程;(2)理解网络计划中如工期等时间参数及其含义;(3)结合现场施工经验,标明关键路径与关键作业;(4)结合现场施工经验,理解进度、资源、费用的相互关系;(5)结合目标工程,了解目标管理与网络计划技术结合对项目实施动态跟踪控制的方法。
3.2 管理层次的划分
施工企业总部管理层采用工程组形式管理工程,进行。分头管理、统一协调。各工程之间人、材、机项目协调调度,充分利用资源,在工程组层面进行分析统计。
公司总部管理层该层可以认为是工程项目的业主监理、总承包商。公司工程技术处和信息中心总体规划,由各业务处室包括财务、物资、经营计划、档案、质量、安全部门等部门参与。主要负责工程进度、成本、合同、安全、质量、协调等信息的控制和管理,及时掌握公司所有工程的进度、资金使用、物资到货、安全、质量、成本等信息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
项目部管理层该层是施工现场管理层。主要负责工程进度计划的具体实施和实际的进度控制、资源加载、安全、质量、工作联系等信息的提供。并且负责向公司总部定期上报具体工程施工进度、资源和费用情况的报表。
施工队管理层该层提供施工现场实时数据。施工部门根据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任务,并负责将本日、本周的施工情况进行上报。
3.3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及审查
项目进度管理人员将工程分为4级进度计划,进行控制与管理:
(1)里程碑进度计划,此计划由业主建设单位根据项目总体安排确定;
(2)由业主或建设单位编制的指导性计划及各承包商的总进度计划合并的总控制计划;
(3)公司总部各部门编制的详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根据上一级级控制计划编制。反映公司总部对项目内容的整体安排,此计划要报监理批准,为3级总体目标控制计划。
(4)项目部编制的具体指导施工的进度计划,根据第3级进度计划编制。反映项目部对具体施工方案的安排。此计划要报公司总部批准。各级计划相互依存,各级进度计划工序与工作分解结构编码对应。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9-1960-02
迄今为止,我国建筑工程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够重视科学管理和决策,相应的技术不够先进,导致产品质量下滑。因此,结合目前工程建设的管理情况开发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系统,实现现代化建筑工程的管理,让集成化管理实施科学、系统、高效的集成化管理,促进整个建设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1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开发的意义
1.1 工程建设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我国自从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作用下,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速度和幅度都呈现跨越式发展。国内工程建设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但是随着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虽然机会增大,但是来自国际承包商的挑战和压力也是与日俱增的。任何行业的发展和企业技术的改革都离不开工程项目。因此,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相关行业的发展和效益。因此,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系统充分考虑自身建设业的特点,借鉴制造业现代集成管理系统的理论和实施的成功经验,从而将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工程项目三者之间融会贯通,实现面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将有利于管理水平的迅速提升,从而增加相邻和相关行业的生产效益。
1.2 有利于提高我国工程建设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一些数据统计中显示,我国的工程承包发展已经跻身于世界的前列。但是,目前而言,虽然技术在革新,但是所拥有的市场份额却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与世界市场需求脱轨。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有效结合,有利于推动我国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系统的发展,能够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为拓展国际市场扫清障碍。
2 建设工程信息的特点和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系统设计思路
2.1 建设工程信息的特点
建筑工程信息设计工程进展的各个阶段,关系到各个部门内部和外部的沟通、决策以及协调,这对工程的影响是是全方位的。因此,复杂的信息需要有效的管理,如何设计管理模式,需要考量信息的特征。
首先,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除具有一般信息的典型特点外,还具有内容构成的复杂性、广泛来源性、阶段形成性征、时间产生延续性以及信息类型和载体多样性的综合特征。
因为建筑工程项目是跨部门、跨专业、跨地区的综合产品。整个工程项目由始至终的各个环节都是与信息密不可分的。由于工程项目阶段大约有五个,所以相应的信息也是具有五个阶段。工程从开展至结束以及后期的维护和使用都体现了时间上的延续性特征。工程项目中涵盖各种体裁的文件、规划图等信息,每个阶段产生的资料和信息都具有显著的差异化,信息类型和载体的多样化等特点。
2.2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系统设计思路
工程项目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管理过程的全方位统筹。结合上述特点,具体的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理念和步骤应该分为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前期需要加强需求分析,进行总体规划,设置具体目标,实现多方协同,注重效益。
第二,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系统设计的内容较为繁杂,涉及各种层面的技术,所以难度较高,应该开展联合科技攻关。
第三,基于联合攻关的技术难题解决之后,应该借鉴典型重大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设立工程示范,将系统的功能进行不断的完善。通过试用,进行反复测试,反复评价,从而实现系统集成的目标。
3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特色及系统定位
3.1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特色
第一,能够实现信息的远距实时共享。此外,系统针对使用者的权限加以区分,能够将信息分配给各种不同的使用者,让他们分别具备修改和阅读或不可见的权限,能够实现档案资料的安全管理和使用。
第二,数据统一集成管理也是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管理对象为工程建设各管理过程中参与各方产生的一切文档、图纸和相关数据,且兼容不同格式。能够可以通过数据处理有效集成各种表格,涵盖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各种项目用表。
第三,历史数据回溯功能和信息关联能力。如果有需要记录项目进展过程发生的事件,那么可以根据集成管理数据中的管理指针,去追溯所发生的事件轨迹。集成管理系统具备数据按工程进度回顾分析的能力。而且系统中存在的各种信息数据能够实现内部关联,并且能够为关联查询提供支持。
第四,层次化至直观查询功能能够可以根据分类或主题进行查询,建立相互间的动态链接,实现数据、图文件的关联性。这样能够保证查询时,既能够查到数据内容,也可以翻阅相关的图纸或其他形式的信息。
3.2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的目标定位
多样化的系统功能设置充分满足了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的管理,实现了信息管理的现代化发展,为项目完成夯实了基础。只有有效结合工作流程与系统的实际开发,才能够推动项目的完成。在该系统的应用中,还发现其功能可以进一步的强化、细分和扩充。例如,可以构建办公系统、资源管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该系统的推广,可以通过模块化结构进行营销,制定个性化生产方案,能够符合各种单位和部门的差异化需求。
此外,为了有效发挥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的优势,充分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要实现目标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既能够推动项目工程建设的自身发展,实现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带动相关领域内的产业发展,提升技术含量和科技附加值。
4 结论
我国各地工程建设工程信息管理水平都不是很高。而且资料的获取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工程质量检查过程中,很多与信息相关的问题都凸显出来。因此,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的构建有效解决了这些暴露的问题。而且显著地提升了工程信息资料的管理效率。为各个单位和部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管理工具,这将推动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及工程质量的提高,而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都非常可观。
参考文献:
[1] 孙继德,王大伟. 项目信息门户在大型烟草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C]//美国James Madison大学、武汉大学高科技研究与发展中心、美国科研出版社.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1).美国James Madison大学、武汉大学高科技研究与发展中心、美国科研出版社,2011:4.
关键词:信息化; 工程项目; 管理;
前言
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项目管理思想(理念)、人员素质、管理模式、IT技术、应用环境等因素,需要多方协调和考虑才能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工程项目管理的业务当中去,从而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虽然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已经引起了广泛地关注,但是理论与实际总是存在着差距,实际地应用并不容乐观,预期地效果并没有实现,还有待更进一步地发展。
一、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在当今的企业管理领域中,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流行的话题。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也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肯定,它独特与传统管理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一个项目目标。而项目管理是典型的目标管理,实现项目目标的过程是以项目经理为代表,带领项目团队共同打造这个目标。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企业更多谈论的是项目管理中的软性思想,即对人的管理。而另一个重要思想是硬性思想,即对数据的管理,这里的数据是一个大的概念,即信息。所以,项目管理最佳成熟状态是项目的软性技能和硬性技能的完美结合。即项目管理信息化。企业一旦建立项目管理信息化,对企业的整体项目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是企业项目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1、缺乏信息化人才。要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首先就必须具备人才,即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仅具备优异的管理知识和能力,也要熟练掌握信息管理理论,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在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能够策划并实施各种方案,为企业谋福利。但是如今这种复合型技术骨干极度匮乏,要想对项目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因此,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或者招聘这类复合型人才。
2、意识上存在问题。很多大型企业都没有意识到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管理的软件太过昂贵,短时间内是不会给企业带来效益,只会加重企业的负担,所以他们不愿意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上花费财力物力。对大型企业如此,那些中小企业,因为资金和人才的缺乏,更不可能有对项目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3、项目信息化建设的参与方相互独立。一个项目包含了施工、管理、业主、咨询等多个方面,他们各自为政,流程不一样,相互独立的数据也为信息化管理带来了不便。虽然信息化建设的参与方参与的都是同一个项目,但是他们都是在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而不是以整个项目的最优为考量,这样的模式不利于项目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进行。
三、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利用公共的信息管理平台, 加强沟通。公共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有很多的优势,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管理水平。这个平台增加了项目的透明度,使人们可以了解该企业的全貌,而且领导也容易发现存在的不足,各阶层之间容易沟通,协调能力也会增强,信息传递不仅变得便捷,而且也迅速,方方面面都有益。
2、利用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 保证数据的质量。通过载体,即信息网络,所有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的速度会增加,减轻了他们的工作量,加快了信息反馈的速度,管理者能够及时查询反馈回来的信息,从而及时发现工程中出现的不足及问题,进而及时“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工作质量。信息网络为项目参与者提供的信息是完整且准确的,不仅方便他们浏览,提供的信息也能被拷贝,减少了大量的抄录工作,实用性很高。
3、提升企业项目风险管理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也越来越高,企业可能损失地利益也越来越大,而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能够提高这种风险的管理能力,减少企业利益的损失。现代的信息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步,能够对风险进行预测,然后分析,最后就是防范和控制了。同时,工程项目的信息化,使得项目的透明度增加,管理者能够对存在的问题一览无余,找到症结的所在,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1、加大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推广与普及。“项目管理信息化”还不是很普及,但是却对企业有着很独特的意义,所以有必要推广和普及项目管理信息化,要推广和普及它就必须关注两个方面:首先是要让从业人员消除对计算机和项目软件的不信任感,这就到了政府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政府要制定出信息化标准,广泛地普及信息化技术,让从业人员信任感油然而生;其次是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避免他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不仅要授予他们相关软件的知识,使用他们的技巧,也要教授组织双方人员如何进行相互沟通,同时也可以对软件进行优化,使它们接近使用者的习惯,更易被接受。
2、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如果没有基础设施的投资,任何项目都没有办法顺利进行,所以必须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它是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主要取决于参与者的盈利情况,所以成本核算时,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费用是不能忽略的。民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也是极其重要的,要积极引导他们对此进行投资。
3、大力培养跨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现如今很多的行业都需要复合型人才,信息技术也不例外,从业人员除了具备一些基本的技能如计算机技能、通信网络技能、数据库技能等之外,还应该具备一些综合素质。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为国家,为企业,更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因此,企业应该大力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培训班,也可以通过建立培训基地,甚至是网上培训及知识普及等多种方式,加强从业人员的方方面面的技能,使他们成为专业知识过硬,其他方面也出色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
4、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如果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不强,那么对工程项目进行信息化,所以强化项目管理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是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保证。对那些信息化意识薄弱的人员,要加强教育,用事实证明信息化技术的优越性,即能提高项目的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收益,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的误差,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在管理过程中,要大力倡导信息化技术,用事实说话,让业主接受并认可信息化的重要性。
五、结语
现在的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我国的建筑企业也比以前更为受到青睐,除了要与国内其他行业进行激烈的竞争之外,还要与其他的跨国企业进行竞争。建筑企业想要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中立足,不被淘汰,那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所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及收益,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惠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型和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施工技术,2005.
[2] 王宇静 ,胡文发 .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集成[J].现代企业文化,2005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三大控制
建筑业作为一个社会发展必备的行业,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国内外的现实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建筑业正是发展和提高建筑领域项目管理水平的关键时期。
一、推行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必经之路是打通PDCA循环
结合当前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的具体现状,PDCA循环可以也应该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水平和不同的控制目标上进行。
1、PDCA在不同的层次上的循环
PDCA在不同的层次上的循环,可以体现在企业层次上对每一个步骤和行动实行一整套的计划、执行、检查反馈和处理来进行。也可以在项目层次上对实施项目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反馈和处理的全过程进行。还可以在每一个项目的每一分项、每一步骤或每一阶段来进行PDCA循环控制。
2、PDCA在不同的水平上的循环
PDCA在不同的水平上进行,可以体现在项目管理的成熟度模型上。在推行项目管理的初期,主要是依靠人们手工制的定各类计划。依靠人的知识、经验和本能进行执行,依靠原始的手段如手工检查、计算得出的数据进行反馈检查,从而得出的处理措施和办法也是比较原始的,使得实现的结果也许会和最初的目标有所偏差。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项目管理思想的普及和提高,电脑逐步替代了人们的手工工作,人们对某些手工计算或控制难以达到的结果处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于是PDCA循环得以在更高一级的水平上打通,对项目管理更加得心应手。
3、PDCA在不同的控制目标上的循环
再有,PDCA循环在不同的控制目标上进行,体现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不同的目标分别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比如分别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进行PDCA循环的全过程控制,也可以把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当成一个目标进行PDCA循环,使最终目标不致产生太大的偏差。
4、PDCA循环的现实应用
PDCA循环在不同的层次上,以及在不同的控制目标上进行,这是比较好理解的,当前实行的许多项目管理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实行项目管理信息化之前,施工企业对项目的执行也实行项目管理,也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反馈和处理这四个过程,但基本上是靠手工进行。对每一个计划的编制,由于人的知识、经验、责任心、对市场的把握程度以及对技术的实施情况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对简单项目的洞察可能还可以,但对复杂程度高、规模比较大的项目可能就无能为力了。处理讲求的是事后控制、纠正偏差,但如果数据不准确,人们也有理由怀疑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整个项目的执行得到了保障,使目标在不断纠偏的过程中得以一定程度的实现。打通PDCA使我们实施项目管理的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有赖于先进的管理手段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是广大企业领导者和项目经理们所苦苦追求的事情。对项目经理们来说,在实施现场项目管理时,对三大控制--进度、质量、成本的着重点或有不同,但要达到有效的控制,就得把三大控制当成一个系统来进行,缩短各类数据的处理时间,加快决策的时效,提高管理的准确性。而要实现上述有效的控制,需要施工企业找到有效的工具。
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建立先进、高效的管理系统,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使企业从容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凡的信息时代,信息处理的方式和手段已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如果不善于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企业的一切将毫无优势可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管理创新,迫切要求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与之相适应,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管理信息化可以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也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一个有效的管理手段。
三、开发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水平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实力的竞争。而实力的提升,有赖于企业能不断地承接到项目和不断地开拓新的发展方向。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要素-进度、质量、成本,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是人们密切关注的目标。但就更直接影响企业的最迫切的目标而言,还是对成本的控制。即将到来的建筑行业的大洗牌也将很大程度上在成本控制和企业融资能力的这一环节。
1、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复杂性
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上的意识是清醒的。对于控制"跑、冒、漏、滴",对于过程控制,对于制定种种的规章制度,往往是不遗余力的,企业领导有些还会亲自身体力行。但往往都无法落到实处。项目的成本管理往往也是起到一个事后做账汇总,形成报表应付各种纳税、审计了事。这都是没有好的实施工具和抓住项目管理的实质引起的。
管理学认为,过程管理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活动。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实现的。因此,项目管理中的PDCA循环也是一个过程管理,控制好PDCA循环中的每一个过程,就能为成本管理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管理学还认为,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不断的学习。因而,只有在建筑施工企业掌握了较低水平的管理技能后,才有可能掌握更高一级的管理技能。因此,切合实际的项目管理方法才是更可取的。
2、项目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以创新精神进行业务流程再造(BPR)
管理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套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的引人,对每个员工的工作方法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只能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以创新精神不断对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使企业及员工逐步适应管理信息化带来的冲击。
施工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被分割为一段段分裂的环节,每一环节关心的焦点仅仅是单个任务和工作,而不是整个系统的全局最优,存在管理混乱和许多重复无效的业务流程。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如果仅仅用计算机系统去模拟原手工管理系统,进行原有业务系统的电子化,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BPR是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对在手工方式下形成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再设计,需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管理方法、组织机构,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整合。BPR是提高企业项目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是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不可逾越的阶段,是一次深刻的管理基础变革,是一个管理创新的过程。只有这种"脱胎换骨"式的改革才可以使企业对项目的管理彻底摆脱困境,重获新生。管理信息系统体现了先进的管理思想,BPR正是贯穿于管理信息系统自始至终的思想精髓,把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看作是BPR实现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建设工程; 信息共享; 工程项目管理
1.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
项目管理通常是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的一部分,是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科学技术,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管理;不同的项目管理阶段,不同的项目管理方法,其任务、内容、目标各有侧重。但是作为业主单位如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共享管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把握整个项目,做好投产前的其他准备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来说,作为业主方主要关心的是投资问题和进度,施工方则更关心工程成本问题;业主方关心质量问题,施工方则还要关心安全问题。
建设工程管理方面的创新,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活动。所谓“创新”就是“创造和革新”,是新观念、新构想的形成和运用;而不断创新的过程就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即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作为业主与施工企业是甲乙双方合作关系,又是建设工程合同的二个主体,有共同利益更有矛盾的一面。要搞清相互之间的关系,开展业务流程,即从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的实现创新,做到工程建设过程中双赢则是大家面临的任务。
我们引用当前法律层面上的合同关系,通过研究工程管理创新问题,有利于搞清每一个知识领域、每一个专业范围的工作,及其需要改进的方面。如优化业主与施工企业的信息沟通,加强现场管理问题,通过系统分析,施工现场管理为重点的结论。本文针对工程项目管理活动中需要改进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从现场工程管理信息集成化建设、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和现场工程管理等方面着手,改进业主单位与建筑企业工程管理方面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以有效整体推进建设领域各参与方更好合作,取得双赢局面,从而地应对未来国际工程管理的新挑战,无论是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都是一个探索。
2.工程计划管理及信息集成化建设与业主共享平台的开发利用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以物质为中心的生产方式正在向以信息为中心的生产方式转变,具体表现为企业管理上的信息化。所谓“信息化”就是以人为主体,应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和通信技术搭建网络,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开发、建造、运行和管理,实现企业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的电子化及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程序化;是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如果把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构成管理信息系统。它包括各种信息系统模式,如事务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等。施工建设公司的工程管理信息集成化建设,就是要规划并构建公司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以进一步规范公司工程管理流程,提高项目管理工作效率,不断追求目标管理工作质量。然而,相对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业主作为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基本上处于人工现场查验进度和质量,依靠监理单位的每月报告对工程进行投资方面的控制,不了解工程准备、材料、人工安排的具体情况,特别是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的可行性情况,常常处于工程管理的被动状态。因此,业主单位的管理创新是要利用施工现有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联网了解施工状况,从而达到宏观控制的目的。
2.1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PMIS)是以计算机为手段,突出运用信息系统的方法,对项目管理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处理、存储、分发的人-机系统。
2.2 工程管理主要指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管理,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以及工程建设全过程各参与方的管理。就施工企业而言,主要指施工项目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通过收集、存储及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辅助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和决策者规划决策和监督、检查,其核心是对项目目标实施有效控制,即对进度、成本、质量及合同目标的规划和控制。就施工企业而言,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四个子系统。
2.3 现场工程管理的主要方法是控制,控制的基础是信息。以信息作为组织生产的出发点,以信息指导生产(反映生产过程的变化、调节生产节奏、控制生产过程)。信息管理对于更好地进行现场管理有重要的意义,有效的项目管理应更多地依靠信息系统的结构和维护,并通过现场工程管理信息集成化建设,整体提升现场工程管理水平。所谓“集成化”就是在信息使用的过程中做到一体化、规范化、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在现场工程管理方面,信息系统集成化应建立在系统化和工程化的基础上,将现场相关业务处理系统、决策决策系统、综合办公系统一体化为项目管理系统,并随着以项目管理软件为核心作用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而不断深入。
2.4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与业主单位基本建设管理平台的开发,是建立地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基础之上的。业主单位一般只需要与施工企业在本工程项目的管理网络平台的搭建一个通道,可以考虑基于项目的局域网。首先要根据双方合同及有关参数、文件资料编制项目管理双方信息平台,通过实施规划了解工程计划的最关键节点。因为这项工作涉及到范围、时间、成本、质量、劳动力资源、采购管理等多个专业方面的信息,其中信息内容、信息管理制度是关键,实现现场工程管理各项业务联合监控,达到实时沟通,加强项目关系人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积极合作,实现项目目标的有效控制。
2.5 实践证明,建设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涉及多方面的事,重要的是涉及多个专业和多方面的人员,特别是由于业主单位和施工企业在管理内容上各有保密要求,所以,信息化双方协同管理阶段比较难。其中有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比如业主方面有资金方面是否短少、缺乏,进度方面的要求;而施工企业劳动定额和预算定额的差价问题等等都是内部管控的事情,一般不应让对方知道的。就施工企业而言,开展项目现场工程管理信息集成化建设,就是要通过项目工程计划管理,实现多级动态计划管理,多项目的协同管理;建立各项目、各专业测评机制(如进度、质量、成本),实现各个合同全过程管理,以及财务业务一体化和办公业务一体化管理。总之,要通过实施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的现场工程管理信息集成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减少项目失控的可能性。
3.施工现场管理和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创新
3.1 项目实施规划一旦批准运行,施工现场的管理就变得至关重要。
现场工程管理就项目管理,如果施工现场的问题没有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使相关问题层出不穷,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施工现场常见问题:①作业流程不顺畅;②工程实体质量控制绩效差;③现场施工设备、机具维护保养不到位,故障多;④异常事故重复发生,返工,事故增加,工程成本失控。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管理所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大部分来源于责任部门的权责规定不清晰,部门间存在着利益冲突,以及过于繁琐的表单记录等多方面因素。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避免冲突的发生,施工企业可以考虑从流程分析和改善的角度出发,不断改进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通过对施工场地的安排、使用和管理,以及施工队伍的组织和运行,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搞好过程控制,减少事故,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业主单位通过现场检查和施工项目部的信息情况汇总,可以通过发函、监理会议等方式与施工现场进行沟通和行使必要的权利,尽早分析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使相关各方的满意。
3.2 树立创杯意识,共同建设优质工程。通过现场文明施工,质量管理、安全施工,创建一个优质工程是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共同目标和责任,是现场管理的延伸,不仅是体现施工企业现场管理水平和品牌文化的关键标志,也是企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按照项目实施规划,优化现场管理,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水平,争创优质工程,特别是国家级的优质工程。而相对业主而言,基本建设毕竟是一辈子的事情,建筑产品的使用是长期的,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以后企业生产经营和长期发展,创造一个优质工程是工程建设管理人员的荣耀。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现状 创新 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对体制进行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应该是不断创新和完善项目施工管理,而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该要不断创新和完善项目施工管理,但建筑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因素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
2.建筑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国的建筑管理体制经过多年发展,在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上取得了重大发展。例如建筑业工程项目在投资和建设方式上就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各种外资、合资以及私人投资等项目逐渐增多,政府直接投资建设的项目则不断减少,国内的建筑业在组织模式上更多地采用国际方式。谈到建筑业的发展成就,就不能不提建筑法体系化和建设管理不断信息化这两大成就, 建筑业的这些进步不仅降低了工程成本,更实现了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然而我国仍然存在很多落后的体制限制了建筑业的发展,因此为了实现建筑业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对建筑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式的改革。我国存在的限制建筑业发展的问题包括, 地方保护、职责不明、多头管理以及条块分割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建筑业和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我们现在面临的就是如何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以及市场意识。本文就对如何对建筑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式的改革做出相关的研究,从创新改革建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着手分析,提出适当可行的创新改革措施。
3.建筑管理工作创新的意义
3.1对建筑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改革,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建筑市场作为整个市场经济的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建筑管理工作进行改革是完善建筑市场的必要条件。现有的管理缺陷在某些程度上阻碍了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限制了建筑业的发展,因此对建筑管理进行创新改革是现代企业建设和建筑市场发展的需要。日益发展的国际化建筑市场要想实现完善, 就对建筑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建筑管理应当积极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3.2对建筑管理进行创新改革是时代和管理科学理论不断发展的要求。没有创新,脚步就会停止不前。要想获得进步,就要实行创新。随着当今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广大建筑管理人员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的创新建筑管理模式。不断的创新给建筑管理工作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现在广大建设企业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及时有效地对建筑企业进行创新改革,以实现企业层次的不断提高。
4.建筑管理工作创新采取的措施
4.13大力推进施工管理创新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及时的管理创新都能够保持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建筑施工企业也不例外。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灵活的企业的相关机构进行调整,对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才能以及特长进行详细而深入地了解,从而做到人尽其用。要积极学习和探讨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灵活的加以运用到自身的施工管理当中,切忌生搬硬套,盲目的套用国外经验。施工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氛围,使施工人员能够处于一种有利的氛围当中,在不知不觉当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在管理过程当中应该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如新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施工管理的工作量,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4.2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在目前建筑行业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高新技术的掌握将是建筑施工企业在竞争中的一大有力武器。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应对技术创新高度重视,要不断引进各种新的施工技术,对新技术要不断消化吸收,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新的创新。施工企业只有不断的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才能够促使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
4.3在创新过程中推行绿色施工管理理念
在现代社会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一直是当代社会的主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社会发展方式,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更是如此,因此绿色施工管理将是未来施工管理创新及施工企业发展的方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目前,我国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同样面临着资源紧缺,环境与生态不断恶化的现状。这些现状明显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当下环境带来的影响,我国势必要大力推进绿色技术,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过程的控制,改革生产工艺,合理利用资源,开展清洁生产.尽量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促进现场施工与环境相协调,才能使环境资源可持续下去。
4.4观念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才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宝贵的一种财富。施工企业在企业管理上应奉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要做到实处。不仅要充分吸收那些优秀的人才,加强企业人才储备,而且要通过不断的培训职员的各职业技能,激励人才,建立了一套适合的奖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同时,企业也要丰满自己的文化和理念,加强企业凝聚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
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4.5 改革建筑业管理体制, 提升企业竞争。实现管理机制多元化 增强企业经济实力。建筑管理工作的企业内部起着重要作用, 而实现管理体制多元化,对管理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进行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可以激发建筑企业的积极性与活力从而增强经济实力。
创新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可以将四大机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即实现竞争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以及激励机制一体化, 以使得管理机制多元化。为适应发展需求, 新的管理工作机制应依法制定,重新规划各部门的职能标准, 将各部门相互之间的管理关系处理好, 才会得到最好的效果与质量。建立符合建筑企业发展新形势的管理制度, 确保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赏罚分明以及职责明确, 营造以制管人、 以规管事的优良气氛, 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
5.结语:
企业的建筑管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这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的正常与否,建筑管理工作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建筑施工是依据建筑管理工作来有效进行监督和管理的的,提高建筑管理工作水平已经不断成为国内外建筑管理部门以及业内专业人士越来越关注的问题。随着生产日益复杂化,建筑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探索与实践其创新,不断深化施工管理体制改革。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施工企业面对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只有增强创新、转变观念,以创新的施工管理提升施工质量,在规定的工期内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建筑项目,并增强建筑产品质量,才能够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取得先机,占据优势,从而在整个建筑施工行业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地位。
参考文献:
[1]陈卓, 刘靖寰.关于建筑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0 ,18 .
创新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发展的必然性
(1)建筑市场不断发展促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一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的实现;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的过度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仍然是普遍现象。二是设计和监理不能很好履行职责,也难以履行职责,职能错位常常发生。但无论怎样市场经济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必然要求我们的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2)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时代的需要。创新、改革、发展一体化,己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推行20多年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已推动生产力大发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十五”期间四大重点工程的开工以及交通、能源、水利水电、城市建设的热潮等无疑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启动内需扩大投资。面对新的市场机遇,如何建立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具有创新能力、拥有强大企业品牌效应需要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是建筑施工企业亟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重大的任务。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必须促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招标承包制促进了建筑施工企业发展,人们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加强。但企业制度建设对于项目施工管理而言,必须解决好项项目与企业间的关系,而现在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因此必须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不断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关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原则的思考
(1)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对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同,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在市场经济时期,劳动对象是要靠市场
竞争才能获得,如果在竞争中失败,得不到劳动对象,生产力诸要素就不能组合,潜在的生产力就不能发挥和转化,这就意味着被市场淘汰;劳动者是生产力要素的灵魂,是获得劳动对象,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主宰者。只有生产力三要素很好的协调组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必须遵循的这一原则。
(2)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适应市场的需要。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从广义上使项目的内涵前后延伸;深度上,更好地建设好项目,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增强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把工程项目延伸到市场,即从市场中得到项目,在市场中执行项目,在项目的执行中增强竞争力,然后参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
(3)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企业品牌效应的提升。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如何有利于提升企业品牌效应。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发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开拓市场,以优质的产品赢得赞誉,从而树立品牌效应。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实施的方式
(1)思想观念、制度体系、组织结构的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施工管理的基石。项目的生命周期仍然是合同履约期,但项目部不再仅仅是企业的派出机构,而是把项目部变成分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使项目部拥有独立的财产、独立的法人。这样项目部才能真正走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的承担法人责任。切实加强创新意识,要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2)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是创新项目的保障。一是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是控制工程成本的有效手段,是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重要工作。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使用不同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就会产生不同的工期,相应的成本投入也会不同,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就会不同。二是加强对劳务合作队伍的管理。加强对劳务合作队伍的管理,一定要建立劳务分包准入机制,严格把关;要强化对合作队伍的过程控制,加强对岗前的技能、安全培训和考核工作,拓展对合作队伍的监控范围。三是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管控。项目部应制定完善的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将各项费用的标准、具体控制措施都在办法中明确,并在过程中认真落实、严格执行。
(3)技术创新是项目管理的不懈的动力。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