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振兴培训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是培训科常规工作。三年干部培训工作让我得到了丰富的带班经验,培训科很多工作是重复的,为避免任务撞头,班主任明确任务、分工负责。在科室长的带领下,我们每周一列好任务清单,严格按照台账完成规定动作。对于军训晨练一项,要练好“红歌”、中医经典体操“八段锦”的教学,根据课程安排,每天完成不同的军训体验,如“四面转体”“齐步踏步走”等,让学员在培训期间感受到我们的用心细心和耐心。对于吃亏奉献精神的讲解词打造,我将全方位了解濮阳文化和历史名人奉献事迹,两者有机结合打造全新的讲解词,让每位学员对学院乃至濮阳都有一个全新的了解。
二是学院课题组工作。10月26日学院课题组正式成立。在院领导的指导下,课题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145教学体系,涵盖了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党性教育、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党建党务、吃亏奉献精神系列等必修选修课程,在院领导的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下,红歌课程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打磨,将由过去的体验教学逐步转变为与党史紧密相连的主打课,所以在新的一年,我要不负领导和同事对我的期望,涵养自己的“四史”文化,丰富历史素养,全力打造好“红歌与党史”这堂课,同时持续上好现有的“红歌故事”课程。
三是纪检监察工作。10月初,我有幸加入学院纪检组。纪检工作对我而言是陌生而全新的工作,在学院纪检书记和纪检组长的带领下,我询问了其他三个市直单位的纪检情况,列出关于学院纪检清单39个完成事项,对接纪检巡察组走访濮阳五县一区16个现场教学点,针对巡察组对教学点的意见和建议,将整改情况汇报至纪检组长,纪检工作和培训工作息息相关,巡察中我将有利于学院现场教学点的建议记录下来,为做好现场教学点下一步的打造提供帮助。
市总工会突出“工”字特色,坚持以学促用,引导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用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全市职工中迅速兴起了“大学习”热潮。
一是先学先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统筹推进党组中心组学习、党支部学习、工会干部学习,发挥工会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市总工会党组召开专题学习会12场次,党组书记上党课2次,工会领导干部分赴13个县级工会,深入基层一线、车间工地开展面对面宣讲活动,把中心组打造成为学习新思想的“示范班”。把新思想新理念作为各类培训的开堂课、必修课,引领工会干部做学习新思想的“排头兵”。
二是着眼需求,推动学习入脑入心。运用介入式、嵌入式、互动式方式,把新思想嵌入职工文化建设,开展“身边故事 共同铭记”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依托全媒体中心推送主题微信、网页100多条(个),上半年职工阅读量突破30万人次,微信粉丝量增长近5万人。
三是服务大局,突出学习成果转化。在乡镇和重点项目一线举办“农民劳模践行乡村振兴”“劳模投身‘项目攻坚2018’”主题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座谈交流等方式,引导劳模以自己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动影响周边、带动一片,带领广大职工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技能竞赛和职工技术创新活动。
如何才能使乡村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呢?我个人认为乡村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重视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但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难点,农村经济相对滞后,给农村教育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如:农村学校骨干教师想尽一切办法向城市流动,致使城乡师资力量严重失衡;部分校长寻机向上调动,对学校管理缺乏长远规划,导致学校工作不能可持续发展;还有部分教师未能及时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育人方法简单陈旧,缺乏吸引力,以上种种现象表明,一些部门对农村教育重视程度不及城市,因此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任务繁重,许多科目形同虚设,现代化教育更是空谈,因此各级政府应当重视,教育的发展必须把公平作为政策导向,推进教育均衡,维护教育公平,政府部门应该把工作方向由重点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通过制定向困难群体倾斜的政策,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补偿机制,保障那些贫困地区的儿童和发达、欠发达地区的贫困农村儿童获得基本的学习条件,实现入学机会的均等,将有关政策有意识的偏向广大农村地区实现教育均等。
二、实施素质教育,育人为本,关注学生成长
怎样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全面的教育发展观,坚持学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校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实施素质教育:一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人的发展为本,办好适合每个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二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三是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育中只重知识传授,只重学生成绩而忽视人的能力和人格培养的倾向,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以及人的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四是尊重每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尊重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性和独特个性,因材实教,为每个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五是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评价模式,评价学生要全面,不能一概用成绩的优劣而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关注教师成长,培养优秀教师团队
1、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以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以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为手段,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优化、专兼结合、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2、切实关注教师成长,学校要有切实可行的奖励机制,使教师得到“利”,组织教师竞赛、论文撰写、学生辅导、外出学习观摩,教研教改,对参与者取得的优秀成绩,要大张旗鼓的宣传,使每个教师都有“名”可图。
3、鼓励教师进修学习,拓宽教师培养渠道,改变以往教师培训走过场的现象,把培训落实到实处,以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为主要形式,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促进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
4、请进来,走出去,加强与兄弟学校合作力度,深化交流合作,从而为骨干教师的培训提供学习平台,继续发扬重视人才,关心教师的良好传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教师,想方设法提高全体教师的待遇。
四、重视思想道德建设
确立德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1、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以及思想道德、纪律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视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学生正确思想、行为、品德及生理心理成长的形成规律,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德育提供有力的保防障。
五、大力推进特色教育
全面推进德育工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新模式,既使学生受到三位一体制的连贯教育,又能促进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村,使之形成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开发校本课程,建设一套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衔接地方课程规划的校本课程体系,继续推行口语交际校本课程。深化第二课堂教学,制定第二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编写第二课堂教学教材,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培养基础合格、特长突出的现代人才。
学校要发展,在发展中振兴,在发展中升位,这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回顾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我们一定要有“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优患意识,聚精会神抓科教,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一心,励精图治,求真务实,奋力推进学校的发展。要以扎扎实实的行动实现农村教育在新时期的新跨越。
【摘要】教师是学校发展之本,在诸多好学校的要义中,具有优良师资队伍,能培养社会合格有用的人才,是好学校重要的标准之一。本文结合学校管理实践,分析了打造优良师资队伍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校口碑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什么是好学校?可以认为有好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有高的教学质量,有鲜明的办学特色,等等。在诸多好学校的要义中,笔者认为,能培养社会合格有用的人才,在百姓心目中有好口碑的学校,才是好学校重要的标准之一。
一、以崇尚师德为目标,打造敬业爱岗的有德教师队伍
一直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之所以崇高,恐怕在于它所肩负的特殊使命:培育下一代,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这个工作,显然是责任重大而又功在千秋。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更是说明青少年培养教育的重要性。国力强的国家一定是把教育科技的发展放在首位。像美国日本。我国也是非常重视教育的,从恢复高考到今天教育规模的发展,整体国民受教育年限的增长,九年制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等等,都强有力的佐证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教育飞速的发展。显然,承担着教育下一代任务的教师职责重大。教师强,培养的青年强,国则强,反之,教师弱,培养的学生则弱。在衡量教师的综合素质中,笔者认为首要的素质是要有德。有高尚品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高尚品德的学生。
二、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塑造能教善教的有才教师队伍第一,要亲近教师,了解教师
常说的摸清“家底”,这个“家”可以指教师。熟悉了这个“家”,指导才有底气。
从笔者任教或管理的多所学校看,不管是乡村学校,还是城区学校,老师按年龄分,都有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老年教师;按进入学校的情况看,有师范院校毕业分配学校的老师,有因为各种因素调动进入学校的老师,有代课时间长而转编的教师;部分农村学校目前还存在代课教师。不管怎样的教师,因为学历的不同,文化程度的不同,教学努力程度的不同,形成了不同教学能力的教师。每所学校都希望有好教师,而且越多越好。事实上,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能力由于各种因素,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差异。
第二,要立足校本教研,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一)积极开展“推门式”随堂听课活动
开展随堂听课活动,对于学生来说,能促进学生认真上课认真听课,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教师来说,能促进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提高教学能力;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能深入一线,掌握一手资料,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三者之间又是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过程。“随堂听课”常态化了,对于优化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学校的校风。
(二)积极开展“青年教师”成长活动
一所好学校,必须有一支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如何界定“青年教师“队伍,可以视各个学校实际情况而定。可以是30岁以下的教师,可以是35周岁以内的教师,甚至可以是40 周岁以下的教师。
就笔者现在管理的玉山中学而言,界定青年教师队伍就是“35 周岁以下的教师”。因为定义的青年教师队伍要占有教师一定的比例,才能起到很好的带动效应。玉山中学的青年教师队伍有41 位,占到全体在编专任教师的一半左右。我们认为只有打造好了这支青年教师队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有保证。
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为青年教师确定成长目标。结合教育局的青年教师培养规划,学校围绕青年教师的成长主题,制定了相应的校本培养计划。
第二,每学期开展青年教师的系列教学活动。第一个阶段,重在青年教师的“常态课”,听课交流;第二个阶段,重在青年教师的“亮相课”,说课评点;第三个阶段,重在青年教师的“擂台课”,比赛后总结反思。其间,为青年教师确定了校内校外的指导教师,安排了校内校外的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作专题研讨。青年教师的教学系列活动贯穿每学期始终,并且使该活动常态化。
第三,搭平台,创机遇,给青年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每学期开展的多次“青年教师专题沙龙活动”,每学期开展的“我的课你来评”“我是这样上复习课”的等等活动,锻炼了青年教师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总结反思能力,提升了他们对教育教学思想的认识。同时学校尽可能的提供机会让青年教师走出去听课赛课听报告听讲座。
青年教师通过各种活动,通过专家行家引领,更快的学会了反思,总结,提升。以笔者在昆山国际学校等多所学校管理体验来看,经过三到五年的时间,青年教师的成长有了飞快的发展,有的教师成为了昆山市苏州市学科学术带头人,有的教师成为了昆山市星级教师;有的教师在苏州市江苏省乃至全国频频获奖。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无疑奠定了学校优质教育的发展基础,学校在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成绩的同时,也获得了好的口碑。
教师要有好的教育教学成绩,必须遵循”学生为本”的规律;学校要有好的口碑,必须遵循”教师为本”的规律,尊重教师,亲近教师,培养教师。一句话,好学校必须首先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移动小屏;出镜记者报道;应用型复合型;课程群
一、四川省内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建设情况
2020年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指出面对用人市场对知识复合、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强的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进一步推动现有专业升级改造,推动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的更新,探索原有文科专业内涵提升、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进一步夯实课程基础体系,积极探索育人新模式。同时,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进一步降低了移动直播技术的门槛,逐渐形成“人人可播,想播就播,随时直播”的趋势。为此,“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因此,研究电视大屏和移动小屏的融合,培养相应的全媒体人才,显得十分关键。对于与此相关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来说,目前全国开设有该专业的院校共204个,其中四川地区的相关院校有15个,位列全国第三,专业发展水平较好,竞争激烈。四川省内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15所院校均开设有《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等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实操课程。虽然出镜记者报道能力提升课程群建设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但未能集中优势,进行课程群的打造和建设,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双师型教师对该课程进行打磨。该课程群教师新闻理论知识扎实,但普遍缺乏行业一线的实操经验,即便部分教师曾经就职于行业一线单位,但年龄普遍偏大,对于技术赋能下的实操环节有心无力。二是缺乏相关专业教材对该课程群的指导。出镜记者报道类的教材较多,但针对技术赋能的小屏传播报道的教材较少,缺乏针对性指导。三是部分院校学生人数较多,小班授课较少(25人以下),普遍存在产出作品多但重量不重质、课程打造的特色度不够等问题。四是缺乏技术支持和相应平台。技术赋能下出镜记者课程群的建设探索离不开技术和平台的支持,虽然部分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建有融媒体中心,但基于技术的专业性和开机成本费用考虑,无法真正做到实操和上手,因此相应的平台更多地作为院校展示和申报成果时的支撑材料而存在,而学生相应的小屏报道和移动端的拍摄、剪辑,往往存在训练实操不到位的情况。综上,新技术的发展、同类专业的高度竞争,导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需进一步强调课程中技术赋能的重要性,通过对出镜记者报道能力提升的课程群建设、探索和实践,打造具有高显示度的特色课程群和特色专业,同时为社会提供符合目前行业需求的全媒体人才。
二、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的建设———以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自2014年探索至今,课程群开设有《即兴口语表达》《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4门实践课程,同时配有《融媒体综合实训》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夯实课程体系,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即兴口语表达》旨在使学生达到融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工作的实战要求,掌握广播电视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及出镜记者口语表达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规律,促进学生即兴口语表达能力和水准的提高,同时紧密结合专业要求,紧跟时代步伐改进课程,通过系统讲授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相关理论,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融媒体时代现场报道的基本技巧。在巩固播音员、主持人口语表达规范化、标准化的基本要求之外,重点加强出镜记者尤其是移动小屏报道中现场报道新闻复述、现场情景描述、新闻采访、新闻短评等综合能力,力图彰显口语表达的文化底蕴、训练即兴口语表达的机智性,对学生提升移动小屏传播报道能力有重要的实际指导作用。《新闻采访与写作》重在指导学生在融媒体时代下,在小屏传播中进行策划、采访与写作,有效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移动小屏报道的采写能力。融媒体时代,H5新闻、数据新闻、基于移动小屏端的短视频新闻、VR新闻等各种崭新的新闻形态相继呈现,进一步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为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程力图解决融媒体新闻的策划与采写问题,使学生充分掌握融媒体新闻尤其是移动小屏新闻的报道流程。本课程学生需有新闻学的基础知识,对新闻记者的职业和道德素养有明确认知,课程重点教授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写作、重要新闻形态四个部分。该课程要求学生对新闻源、新闻线索的发现与选择有捕捉能力,能给出恰切的策划方案,能熟练掌握新闻采访的提问方式和类型,熟知新闻写作的结构,尤其对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文本写作、对融媒体时代新闻文本运用的基本要求有明确认知,对图片新闻、视频新闻、数据新闻、移动小屏新闻的写作方式有充分思考,熟悉新闻标题的制作,掌握融媒体时代导语写作的技巧,同时使学生明白,虽然技术革新带来传播方式的变化、使受众追求新鲜口味,但新闻工作的基本职能不变,基础实用的新闻理论不变。《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课程主要为培养能胜任融媒体时代各类型电视节目的出镜记者服务,是本专业的特色课程。课程的定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大量具体案例的剖析、对设备准备和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的传授,指导学生熟悉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该课程从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实操角度,讲授融媒体时代直播记者的选题策划、设备准备、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指导学生熟悉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掌握小屏移动新闻报道和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新要求。具体达成以下目标:通过对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了解和学习,使学习者能系统掌握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基本理论,有效地对新闻现场进行观察、讲述、采访、体验和评论;掌握预知性、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现场出镜报道的基本方法与操作规范;了解新媒体时代中外出镜报道的发展趋势;掌握小屏移动新闻报道和直播现场报道出镜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视频拍摄和视频剪辑两大部分,该课程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融媒体传播人才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支撑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视频拍摄和剪辑在作品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视频的基本技术,理解视频拍摄和剪辑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掌握数字视频的基础知识,熟练应用单反、摄像机和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同时,掌握移动小屏拍摄、剪辑技术,能熟练使用手机编辑软件进行移动小屏新闻报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在移动设备上完成从拍摄到剪辑的全过程。《即兴口语表达》《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共同组成课程群,来支撑实习课程《融媒体实训》,为培养融媒体记者服务。课程的定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大量具体案例的剖析和情景模拟教学法,从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实操出发,讲授融媒体时代直播记者的选题策划、设备准备、语态特点、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指导学生掌握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掌握小屏移动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新要求。
三、对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升级打造———提高教育教学的时代性、学术性和针对性
(一)针对移动小屏拍摄、出镜、剪辑、的课程打造和探索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建设着力教学手段的创新升级,使用智慧型教室,开启翻转课堂教学,采用主题讨论式课堂,与行业一线专家、业界记者同堂授课,给予学生实战指导,培养全媒体直播记者人才,力争打造社会实践金课,其中《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新闻采访与写作》两门课程联合进行升级打造,具体表现在: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强调媒介融合,要求学生掌握融媒体新闻的基本概念,熟知融媒体尤其是移动小屏端新闻报道的采编制作流程,锻造新媒体思维,注重用户思维及体验,对产品思维、整合思维、互动思维进行探究,积极架构融合形态,强调融合新闻报道的伦理与法规,研究形态创新与行业应用融合。重点讲授策划方案的可实施性,梳理国内外典型案例,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复盘,使学生了解移动小屏报道的实施流程,同时对移动小屏直播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探究,着重训练学生找选题、确定选题、策划实施选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对新闻线索的捕捉能力,教授其在身处现场时如何第一时间发现、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有效传播。着力分析移动小屏报道,尤其是直播报道记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通过对语体、语态的分析,讲解记者如何准确描述现场、还原现场。强调采访的地位,对如何把握采访尤其对现场采访的实施步骤进行案例分析和实施演练。尤其强调移动报道技术的培养,对目前普遍使用的移动小屏报道的设施设备作介绍,要求学生熟练上手。讲解移动直播的技术特点和技术装备,尤其是手机拍摄的技巧、高质量的收声效果、快速便捷的剪辑软件、有品质的后期包装,以便于后期实操训练。补充拓展运营推广等相关营销知识,介绍相关短视频平台,对如何有效信息、推广和运营视频进行培训。
(二)实训实践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跨领域的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学生具备融媒体传播实训理论素养与业务制作能力后,成都理工大学将开展融媒体综合实训实战演练,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移动小屏报道的基本制作流程,再次熟悉我国移动小屏新闻报道的现状与特点;训练学生融合新闻报道的能力,重点训练学生作为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收集素材、报道、采访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主动承担宣传任务的职业道德素养,养成扎根基层、关注民生的工作习惯。学生两人一组,完成前期对相关资料的查阅,了解主要新闻事实,中期进入新闻现场实地拍摄,后期进行剪辑制作移动小屏新闻的实战训练。具体新闻样态为:移动小屏新闻出镜记者报道、移动小屏端直播报道。每组学生利用编辑软件完成素材合成编辑,并配以标题、字幕等元素,包装成新闻成品,筛选优秀节目公开播映。依托《融媒体实训》课程展开移动小屏课程实验活动,通过实训,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小屏移动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拍摄模式和编辑技能。
(三)建立实践基地,演练由“虚”到“实”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与成都市成华区、新都区融媒体中心、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成都交通文艺广播分别建立了艺术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融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每年定时定点进入基层,开展稳定、深入的合作。同时,学校进一步打造移动小屏传播报道实践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艺术实践水平,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联系,进一步为探索学校与行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提供坚实平台。2017—2019年,学生依托以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民生、社区文化等为主题,进行相关移动小屏报道实训,其优秀作品在相关平台播出,此举为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经验。此外,课程团队教师组使用形式多样的专业教材辅助教学,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将整合相关讲义、教案,完成自编教材的撰写,并投入课程使用。总之,课程群高度重视新文科实践课程建设,把如何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如何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作为课程群建设和探索的重点。同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产教良性互促、校企协同推进,致力于培养艺术与传媒复合型人才,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打造课程群建设的创新点
(一)着力打造优势特色显著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基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移动小屏传播报道能力提升的课程群建设需求,成都理工大学承担课程群建设的教学团队均为双师型教师,教师中有在行业一线工作且极具实践性的新闻记者、主播,也有成功入选“马工程”精彩一课的骨干教师。教学团队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同时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夯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这不仅是目前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也同时响应用人单位的呼声———力争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新闻素养佳、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新闻人。
(二)聚焦实训实践活动,技术赋能虚仿平台,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力争服务地方、服务社会
2021年成都理工大学融媒体综合实训再次升级,聚焦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新闻选题,实地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以震后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移动小屏融媒体报道,重点报道我校在九寨沟震后生态环境修复中的主要工作及成效,同时关注九寨沟震后生态治理的具体举措及成果。该实训取得较好效果,学生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移动小屏融媒体新闻报道社会实践活动,致力于科普九寨沟生态环境治理情况的同时,宣传九寨沟县独特的生态、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特色文化,融合助农,推动旅游业发展,利用生态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助力九寨沟县科学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在实训过程中,有关生态环境治理的新闻教学存在实训成本高、安全隐患大、课程资源贫乏等问题。为此,课程群工作组于2021年建设生态环境治理融媒体新闻报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其作为核心要素的仿真设计有两个,第一个是仿真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治理科研团队近年来开展的“若尔盖草原沙化治理”“九寨沟震后修复”“青海省木里煤矿采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真实生态环境治理科研项目情况,虚拟各生态环境治理点的治理前、治理中、治理后三个不同治理时期的场景和数据,打破新闻采访时间跨度和空间距离限制,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完成科技新闻的前期素材收集和新闻调查训练。第二个是仿真当前融媒体新闻生产流程,形成课程内的虚拟新闻制作环境,实现新闻效果的可预测和可修改,让学生练习对同一新闻任务的不同写作方式、素材组合方法和反复体验,直观感受在不同媒介平台上同一新闻事件的传播效果差异,从而培养具备较强生产实践能力的融媒体新闻传播人才。该项目弥补了目前高校传媒专业融媒体新闻生产平台建设落后、学生参与度低、难以还原新闻生产环节等短板,是国内首个集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环境治理宣传、融媒体新闻报道训练于一体的传媒教学平台,可实现新文科视域下“文理交叉、科创融合”的课程创新。
(三)课程群的再升级———力争打造课程思政、社会实践金课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国民教育 融合
(1)重视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工作,理性梳理和掌控当代国民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在规律及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方法途径。
其一,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规律的探索力度,给予此项科研活动相应的人员、资金、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在调研对象调配、资料分析运作以及社会资源整合等研究中给予一定的保障。
其二,转变传统的价值教育理念,不断充实拓展现代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结构和科学内涵,完善理论化、系统化、现代化的主流价值体系建构,最大程度上最大范围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体地位。
其三,及时总结国民教育在宣传、教育、培养、施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积极探讨民众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判断分析、认同选择、内化行动的内在规律,实现价值观教育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的转化。
(2)动态地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国民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外部推动和内在主体认同的双重合力,促进地区民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自觉追求。
其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民众教育培训的发展规划,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设定领导机制、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使价值观培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其二,以科学量化的方式制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奖励办法和约束方式,有效构建公正、合理的定性定量标准,对于好人好事应采取相应的言论支持和荣誉物质奖励,保证社会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性和实效性。
其三,完善预警和调控机制,以防患于未然。可以配备专门的人员以督导、调研、分析可能发生的状况,通过组织、教育、感化、奖惩等方式及时对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言行进行调控。
(3)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教育功能,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
其一,改革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针对大、中、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调整理论教育内容,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有机整合基础理论与热门观点,切实使理论内容具有前瞻性,以便于及时总结和剖析现实社会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有意识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要以科学规范的理论教育确立价值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满足学生对国家意识、民族精神、公民人格等多方面的理论思考,保证学生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辨别社会是非曲直,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情感认同与理性追求,从而引导他们将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机转化成具有时效性的自强自立的民族振兴行动。
其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手段,改变传统单一简单的政治说教方式,采取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问题式教学讲授,注重课件、视频、网络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以使声音、图像、动画之间互相配合,让学生在感性与理性双向教育中得以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使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集中地、大量地接受教育信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其三,注重知行合一,积极拓宽实践教学的新领域、新形式,让学生深入工厂、乡村、社区、市场,进行实地调研和社会考察,亲身感受和体验理论的魅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育人功能在实践中得以有力发挥。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这些课程和学科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要不断把课堂教育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领域、新形式、新途径,让学生深入工厂、乡村、社区,接触社会,进行实地调研和社会考察,让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亲身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现实践行,接受社会主流的熏陶,领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升华,激发青年学生对核心价值理念的情感认同与理性追求,从而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成自强自立的现实行动。其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加建设,及时更新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定期进行相关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培训,拓宽视野,提升业务水平,以言传身教。
其五,革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集理论考试和道德言行于一体,共同考察学生的思想品行、价值取向和政治观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重在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在价值理念方面,思政课要培养学生理论自觉学习的意识,凸显学生受众全体的主体性创造性,在实践方面,思政课的考核不能够仅仅凭借一张卷子,也要考虑到学生具体的现实的思想、道德、素质表现,二者要相互结合,共同考察学生的价值言行。
(4)积极创建有思想、有内涵、有品位的社会人文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载体,采取各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全力构建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引导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使民众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启迪和培育。
其一,大力开展各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艺术节、文化节、读书节、体育节等文体活动,寓教于乐,以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感染教育民众群体。要逐步把渗透融入大众文化,积极创建有思想、有内涵、有品位的大众文明,让群众身置于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中,用高雅文化熏陶、感染、教育国民,使之潜移默化地感受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启迪和培育。
其二,加强社区中社团活动,定期开展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为内容的报告会、红歌红诗会、书画展,使民众群体随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熏陶和养成。
其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手段,广泛登载传播具有深厚主流价值观念和浓郁爱国情操的典型案例和人物事迹,弘扬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主旋律,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广泛的社会主义理想信仰育成氛围,让人们时刻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浓郁氛围。
其四,着重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凸显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加强中国语言、文字、伦理的培训和教学,重视中国传统节日的开展,适时用中国人的逻辑、思维陶冶民众的人文素质。
其五,重视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塑造和培养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使其以身作则,成为民众中的中坚力量,起到先锋模范表率的作用,让群众耳闻目睹典范的言行,从中汲取经验,引领社会群体确立的价值观。
(5)高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抢占互联网这一当代社会的新制高点,主动建造高质量、高水平、强吸引力的网络系统,从而开辟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代途径。
其一,主动利用网络优势,建设红色网站、网页平台,通过论坛、博客、邮件等方式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强化民众的社会主义理想信仰和价值判断,把网络打造成价值教育的坚实基地。同时,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规范数字化网络符号信息的传播,让群众在网络交流中获得正确的引导,从而将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鲜活地内化为人民的民族责任和使命。
其二,大力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手段,刊登广播思想理论,弘扬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主旋律,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广泛的社会主义理想信仰育成氛围,让民众时刻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浓郁氛围。
其三,高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活动的平台。诸如当前辽宁正在进行的红歌、红诗活动,这是我们新开辟的民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代途径,它可以让群众在交流中及时获得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准确把握。
(6)注重社会综合力量的作用,营造全社会舆论氛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方位的普及工程。
其一,营造全社会舆论氛围,搭建全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平台,让大众时刻置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灌输体系之中,以全社会的力量帮扶成就人们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和主体信仰的理解认同和判断选择。
一、教师发展面临的挑战
1.传统教育观念受到挑战
随着教育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推进,云南贫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也先后进入了教改的行列。但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之一是,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并没有做好“准备”,尚未能理解、接受或是自觉地应用教改中提出的新理念。许多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依然重大而深远,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不自觉,不论出于被迫还是无奈,多数教师仍在重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精神的培养;重书本知识的教学,轻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方法的创新;未能从应试教育的樊篱中走出,升学率的束缚使他们仍然重复着灌输式教育,素质教育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学科本位思想严重,教改所要求的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在云南民族贫困地区教师身上难以得到体现,等等。
2.传统教师角色受到挑战
教育改革中,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学生管教者的角色受到挑战,但是云南贫困民族地区大多数教师仍然扮演着教书匠的角色,关注最多的是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操作程序,这种机械重复的方式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培养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教师只关心教书,很少把教书的着眼点放在能力培养、技能学习和育人方面。几年的教书生涯,使他们大致熟悉了教材的套路,把教学模式变成周而复始、固定不变的“经书”,教学成了一种一成不变的机械重复,忽视了指导学生如何获取自己所需知识、如何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和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教师仍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未改变以往教师“说教者”的角色。
3.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受到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到来,学校教育建立信息化教育工程,把计算机和网络作为新的教育手段,学生可通过网络获得知识。但对云南贫困民族地区的教师而言,三尺讲台仍是其个性表演的舞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依然是教师的主要“道具”。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式,学生学习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学方法落后,教学中墨守成规,刻板守旧。“满堂灌”“填鸭式”是教师的拿手好戏,死记硬背是他们对学生一贯的要求,试卷分数成为他们永恒的追求。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结论性的知识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仅仅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特征,难以达到教改的要求。
4.过去缺乏合作精神的教学氛围受到挑战
尽管教育改革要求对教师进行新的评价,但在云南贫困民族地区,大多数教育部门领导和村民仍按照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加之人事制度的改革,许多教师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将自己的一点经验视为“看家本领”,不肯与他人合作,担心与他人合作会失去竞争的优势。大多数教师只关心教好自己的学科,不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教师之间合作意识淡薄,形成了一种恶性竞争的态势。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多数教师强调“严谨秩序”,对学生管理过严。这种“管得过宽,统得过死”的管理者角色不利于学生与教师进行积极交流。多数教师既充当“导演”,又充当“演员”,集数职于一身,占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完全成为学生的控制者,甚至有些教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歧视、排斥部分学生,很少平等、友好地与学生交流和合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充当配角,学生的主动性被淹没。
二、教师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1.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
由于云南贫困民族地区历史形成的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偏远闭塞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条件、信息不畅及受传统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地区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刀耕火种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几乎没有自由发展的能力,其贫困是不言而喻的。贫困制约了人们实现教育的需求能力,而缺少教育使人们继续着落后的生产方式,继续着封闭的思想,这种落后的生活,封闭的思想又阻碍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加上云南贫困民族地区教师与外界联系较少,交流机会少,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极深,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安于现状,较为重视短期效益问题;教师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大多数教师在知识的广度、深度上仅限于所教的学科,甚至在教育上存在许多认识误区。这就使得学校教师不易很快转变观念去适应教改所倡导的素质教育观念。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
云南贫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学科结构不配套,缺乏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外语教师,这些课程只能低水平地应付,有的根本无法开设。有的山村小学只能开语文、数学两门课,更多的农职中学缺乏职教专业师资,因此出现了代课教师比例增加,中学教师拔高使用,非专业教师代用、替用等现象。教师队伍中还出现人才分布失调现象。教师多集中在乡镇驻地,贫困偏远地区的学校难以调进教师,安排去了干不了一两年都坚决要求调出;知识基础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多调到乡办学校任教;“有门路”的教师有不少调离教师队伍。这样导致贫困偏远地区缺乏教师,偏远学校教师在编少,公办教师少,教师学历低。这种人才分布失调,严重影响云南贫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3.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教师业务素质对云南贫困民族地区的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些年来,云南贫困民族地区的师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离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些地区的教师合格率低于全国水平。由于代课教师所占比例大,他们中间许多只有初中文化,即使现在取得中师学历的,也只是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取得的,其实际拥有的知识水平远远不能适应教学需要。除了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不懂教育学、心理学,没有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外,多数教师还一身兼两职,既是教师,又是农民,白天上班,回家还要务农。他们的工作负担很重,一般是一人包一班,进行复式教学,课时多。加上这些地区缺乏资料,教研活动少,教师知识面窄,在教学业务方面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这是云南贫困民族地区师资队伍不容忽视的一个大问题。
4.教师的职前、职后培训存在问题
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云南贫困民族地区许多中小学由于教育经费缺乏,无法对教师进行进一步培训,教师的职前培训严重缺乏。尽管近几年来履职晋级等方面的规定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参加一定程度的职前培训,但是由于缺乏培训经费,这类培训基本上都是由教师自己出钱,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培训积极性。对于一些教师而言,不仅没有起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作用,反而挫伤了他们从教的积极性,职后培训也脱离了实际需要,流于形式,因此,许多教师只能停留在毕业时的知识水平上,教育教学水平不但难于提高,还有下降的危险。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联系不够,教师继续教育还有待加强。教师的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是云南贫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培养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5.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差
云南贫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差是不言而喻的。由于教育经费缺乏,加上有些领导不重视教育投资,教师工资拖欠现象仍然时有发生,许多学校缺乏必备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使得一些技术课、实验课只能在课堂上讲授。过去,云南贫困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的待遇很低,公办教师也只发国家的基本工资,代课教师的工资不及正式教师的一半。目前,由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教师待遇有了改善。不过,这些改善主要表现在提高教师的基本生活上,医疗等福利待遇少得可怜。有些教师还在感叹“乡村教师生不起病”。多数教师没有精力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也没有精力去研究和开发教材、引导学生进行教改研究。
三、促进教师发展的对策
教师落后的教育观念、较低的专业水平、陈旧的教学方法和缺乏合作的精神,都使得云南贫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尚未适应和达到教改对其提出的新要求。如何使云南贫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更好地适应教改的要求,积极应对教改对其提出的挑战,缩小与其他地区教师的差距,促进这些地区教育的发展。这是需要我们努力应对的。
1.发挥政府职能
在教改实施过程中,政府应考虑云南贫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实施特殊教育政策。并且发挥地方优势,动员社会力量,扩大地方教育发展的自,使部分有条件的地区能够采取一定措施,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实施教育扶贫,特别加大对教师的扶贫力度。改善贫困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购买教学设备和教具、图书资料、电脑等现代化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设备。引进现代教学技术,开设课外活动课、自然课、劳动课、科技活动课,增强师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为教师成为课程的实施者和有效的建设者创造条件。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各种形式和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并在“三教统筹”的同时,协调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从“农科教结合”的角度出发,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
2.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加强教师的合作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现代教育面临着知识经济的巨大挑战,为了适应挑战,作为现代教育承担者的教师必须转变与更新教育观念。同时,教师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才能在解决教育教学课题时,揭示纷纭的教育教学现象,寻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大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3.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针对目前云南贫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现状,为使这些地区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有必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教师培训工作体系和机制。国家和地方在加强和扩大云南贫困民族地区教师的培训工作时,应把重点放在对现有中小学教师的业务培训上,着眼于教师职业的发展,关注与教师职业发展有关的观念、知识、技能,关注教师现有的工作绩效与组织变革和外在环境变化要求达到的绩效之间的差距。教师培训的目的是应该使教师在观念、知识、技能上发生变化。教师培训主要解决的是教师在步入和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后,随着学校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学校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何在观念、知识、技能上适应这种变化。当前教改既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变革的要求,而对这样一种发展变化趋势,学校组织必须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变化。为此就要进行与这种形势变化相适应的观念、知识、技能的培训,解决当前教师队伍面对这种变化所表现出来的问题。
4.采用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
关键词:县域;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体育意识
先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体育强国和教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快速进程中,经济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逐渐变大,农村的经济、教育、基础条件等多方面都滞后于城市。并且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部分学校只是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使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与城市相比相差巨大。当前县域环境下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仍未完善达到相关政策方针的要求,短板问题依然严峻,与构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教育体系背道而驰。本文先对县域条件下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进行定义:指在县级行政区域内通过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和完备的功能配置催生农村学校体育向好发展。文章中对县域环境下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性与重要性的探讨分析,并指出了一定可行性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以期对目前县域环境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一些解决路径。
1、基本概念界定
1.1、“县域”
“县域”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六大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所谓“县域”是以县级行政区域划分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基本导向进行合理空间资源配置与优化,并且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完备的功能配置。
1.2、农村学校体育
鲁丽、裴东景等学者在《多维视角下的农村体育研究》中论述道,农村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农村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作者对本文中的农村学校体育的定义总结为:农村学校体育泛在农村学校体育环境下以农村体育教育为主运用身体运动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群体性体育教育活动。
2、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偏颇的表现
2.1、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教育体系质量不高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教育资源受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教育经费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也是制约着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和实现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基础设施方面,2007年国家出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学校在核定的范围内对体育设施配备一定的比例,小学阶段18个班级以下必须配备200m田径场一块、篮球场一块、排球场一块、器械体操和游戏区要达到200m2;初级中学校18个班级以下必须配备300m环形田径场一块、篮球场两块、排球场一块、器械体操区需要达到100m2。作者通过走访部分乡镇农村学校调查发现村级农村学校基础体育设施不完善,农村中小学400m跑道的标准运动场相当缺乏甚至没有,非标准运动场也破烂不堪。运动场地和在校学生人数配备比例与现行标准下国家文件中所提到的农村学校体育场地与班级配备比例相差甚远,农村学校体育在基础设施方面与城镇学校相比较其功能与设备完善远未能达到城镇学校体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农村学校体育基础设施资源的配备不足和与之相关的体育功能配置尚未达到完善程度,这严重制约并影响着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人力资源方面,教育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是实现教育发展均衡的首要条件,教师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大动力,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在师资匮乏的现实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待遇差、教学观念落后、专业水平较低、工作量大等问题,这严重制约着农村体育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农村体育教师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性别结构的不合理。其中,年龄结构区间相差较大,部分城乡学校体育教师多以年轻、高学历或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为主,而恰恰相反的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多以退休或者退休返聘老师为主。学历结构不合理。就目前形势来看,一线大城市主城区中小学任教老师学历均需要本科及以上,研究生学历也占多数,在农村地区只需专科学历通过考核合格后就可以任教,这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形成巨大差异。男女性别结构方面失调,由于师范性质体现在男女结构差异上,男女教师性别结构明显失调,大多数呈现出女多男少的现象;在学科上却恰恰相反,体育女老师相对较少甚至一些学校基本没有体育女老师。因此,教育人力资源的趋于合理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减少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保障。教育经费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势头突飞猛进,但也出现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农村地区,原教育拨款总量相当少,即使增长幅度很大,教育投入也并未满足实际需求。研究发现,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上级财政拨款为主,即使投入同等额的教育资金来援助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但因受各教育资源因素的制约与牵制等问题,教育经费通过层层下拨,在下达到地方学校时,教育经费所发挥的功能性效果显著不大,很难最大程度达到直接下发于农村学校所产生的效益明显。
2.2、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是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体育教育质量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大影响,国家教育改革计划中明确指出了有关提高教育质量的方针与政策。在国家教育改革计划的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依然受到一些潜在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人”。人是制约农村学校体育的关键,比如说,农村学校校长或者教学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力度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其次是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高低,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高低有可能带动或直接影响同学们的运动兴趣,高程度专业化教学有利于创新教学方式,甚至带动整个学校的体育教学向好发展;(2)“物”。物质保障是整个教育事业运行的基础,农村学校体育的基础设施器材是保证学校体育开展的关键。就运动场地与器材种类而言,相比于城镇化中学,农村学校运动场地有些还是砂砾地等;器材种类方面,农村学校一般以三大球为主,但在三大球中也很少涉及到足球的教学,同时在农村学校一些体育教学器材数量远不能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所要求的基本数额。因此,从多方面的结果来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相比于城镇而言,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因素要多得多,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空间资源也是非常有限的。
3、农村学校体育现实问题
3.1、农村学校体育认知定位存在偏颇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既没有发扬先进教育思想观念,也没有吸收城镇先进的认知理念,反而部分农村学校中优秀体育教育理念模式也有所丢失,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学校体育认知定位有偏颇。研究发现,农村学校体育认知偏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思想观念的认知偏颇。农村地区一些家长普遍认为“体育”是一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运动,有“搞好体育,步入田地”的想法。这种“重智轻体”的固有思维在农村家长中早已经根深蒂固,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教育传播观念误差,使得一些家长对体育科目产生偏激想法,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重要指标,也忽视了素质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2)乡村教师对体育课程的认知偏颇。相比主科,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农村学校体育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娱乐课程,导致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不重视。近几年,部分省市出台了相关政策意见,随着体育科目入中考与其他语数外主要科目同样比重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家长与部分农村体育教育工作者对于体育科目的重视程度;(3)由于农村地缘条件恶劣的影响和思想观念认知定位的不足,严重妨碍了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现代化进程,无法更好吸收外来城镇先进体育理念。因此,基于以上三方面分析,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问题主要还是对于体育认知观念与思想认知水平低劣,导致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停滞不前,为此需要切实解决思想理念这个重要源头问题。
3.2、现有空间教育资源不足
优质的空间教育资源是推动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制约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重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师资力量的缺乏,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足,在新课标体系中无法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充分问题会导致农村学校教师出现结构性的缺编,出现与体育教师所教非所学的严重现象。在国家教育改革进程中,教育逐渐出现均衡化以改善此类问题,同时也通过“支持计划”“对口支援”“特岗计划”等政策措施使农村体育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补充并趋于合理,但现实情况下也并未满足实际需求;(2)体育器材是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媒介,在绝大部分乡村学校中无论是体育器材种类还是数量都是相当缺乏的;(3)教育的基础固然是教育经费的投入,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县级政府与教育局二元化政策使教育经费开支相互牵制,经费使用观点不一,这样一来就使得农村学校教育经费不足,同时无法满足正常教育开支,也加大城乡教育差距。
3.3、体育意识淡化,轻视体育课程
2016年5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6]27号)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完善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建立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体系。”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学校体育在思想上几乎没有确立创新性的指导思想,都是按照当前所谓的“常规锻炼”和“日常惯例”等方式来运行。《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摆脱固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羊式”的水课体系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同时课程体系内学生潜力未能得到更好发掘。体育意识与课程体系意识淡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形势下,不少人认为体育课仍然属于副科,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使得农村体育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成果没有期望,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与功能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肯定与理解,与主科教师相比农村体育教师没有什么突出的福利来鼓励驱动农村体育教师内生动力发展,长时间的问题积累几乎导致了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出现“怠课”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体育意识的淡化以及体育教师轻视体育课程重要性,是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最主要现实问题。
4、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创新路径思考
4.1、思想上改变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观念
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当前部分农村学校普遍对学校体育的认知地位产生偏颇的教育观念,同时传统的固有思想左右着农村学校学生家长的想法,封固先进教育思想理念,这使得农村地区对体育教育认知产生严重偏差。因此,在农村首先需要改变其思想观念,一方面转传统体育教育观念为先进素质教育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理解与重要性认识,改变家长对学校体育教育的价值认识和功能性认识。
4.2、优化空间教育资源配置
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教师的指导与培养,在教育资源极缺的农村地区,如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成为了棘手的问题。在当前农村学校体育的基数大、分布广、规模小等一系列特征下,需要从政府到地方学校各个层面都应以农村学校体育的具体需求进行定位,做到教育资源的精准供给,提升体育资源配置效率,转化由传统的“量”到“质”资源配置,此外还需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路径。首先,从师资上采取引进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在职老师,政府也可通过鼓励政策和适当编制份额以及补偿工资、福利政策等方式吸引优秀教师和优秀高校毕业生扎根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此外还可通过对现有的体育教师提供专业化的培训,以提高教育师资的教学质量保障社会进程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其次,在体育基础设施上借鉴城镇体育设施,实施体育设施共享,积极动用社会多方面渠道的投入用于加强学校的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和硬件设施建设。教育资金上,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加大教育资金的扶持以备基础教育资金管理和消费,另外还可以通过红十字会募捐、对口支援捐赠等方式提高教育资金力度。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是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短板,我们需要有效规避,以实现多方参与供给、协同治理、合理布局应用农村体育资源,实现多元途径供给和多元治理体系,优化空间鉴于资源配置以达到农村学校体育路径创新。
4.3、建立健全体育课程评价机制
课程评价机制是一种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考察以及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对于教育教学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合理必要的评价机制在教学中十分关键。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小学体育课程有着错误的认识,评价体系不完善。课程开展以后体育课程评价机制的关键在于创立科学规范的校本体系,校本体系包括对学生学习成果、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内容的考察。学习成果上依照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作为评价标准,其中教学过程以教师课程整体性效果和学生的正向评判为依据,教学内容上严格按照新课标的标准体系来进行规范评判。因此,建立健全体育课程评价机制是势在必行的,通过各种体育课程的综合评价指标来衡量体育课程的整体水平,在考核学校体育工作成效时,应将学生的满意度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程度,以及学生内在参与运动的驱动作为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指标。这样不仅优化了体育课程的评价机制,还促使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对职业规划的需求与内生驱动因子的提升,同时也为体育课程向着健康创新的方向迈进。
5、结语
当前是在“十四五”规划的新开局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关系着整个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现阶段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还颇显不足,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充分,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等原因依然是阻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最突出的因素。提升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其任务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时机,把握学校体育发展新机遇,采取有利学校体育发展的有效举措,把握新时期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新思路,这样才能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问题与创新路径,从而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庆山,曹际玮.农村学校体育的生态困境及其治理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04).
[2]吴剑明,揭光泽,石真玉等.粤西沿海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13,20(2).
[3]王祥全,姜勇,仪俊希.体育课程一体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选择与架构设计[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09).
[4]赖宗明,于易,吴飘.基于空间正义理论下农村学校体育“贫困”治理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20,39(4).
[5]江炎.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探索[J].体育视野,2020(10).
关键词: 农村教育 教育均衡 教育公平 教育观念
多年来,九年义务教育的强制落实对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建设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农村教育的提高对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作出了较大贡献,实践证明,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决定我国基础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在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的大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于实现这些目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农村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薄弱、量大面广、起点低、难度大的具体国情,再加上长期以来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不健全,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搞得风生水起,然而,作为系统工程之一的人才储备建设却未见同步跟上,这正是农村教育发展不足的一个缩影。那么,当前农村教育有哪些发展困境呢,出路又在何方呢?
一、困境
1.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拉大。
我国农村教育条件无法与城市相比:现代化教学设施、教学器材、教学条件优先权在城市,农村孩子接受现代化教育起步就晚;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相差越来越悬殊,农村教师队伍水平建设难度就越来越高;有条件的优质生源不断涌向城市,致使农村生源减少、质量降低,农村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上级部门就越发不重视农村学校建设。
2.农村教育结构安排不合理。
“农村教育脱离农业,是空洞的教育;农业脱离农村教育,就失去发展潜力,必将陷入困境”。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内容和学科设置脱离农村实际,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科技培训体系,忽视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缺少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基地,造成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学习无用论”就有了一定市场。
3.师资力量较薄弱。
所有人都明白,师资力量越强,学生接受的教育就越好,个人所获取的知识就越多。然而,农村教师不配套现象却仍然较严重,一些学校教师缺编,无法保障正常开课和教学质量,为保障教学开展,不得不聘请部分编外人员代课或干脆一师多带,这导致学校课程不能充分开展,学生受教育面就狭隘。此外,农村教师待遇不高,留不住优秀教师,而农村教育改革又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行为必须有较大转变,这就增加了改革难度,对农村教育发展不利。
4.教育观念落后,农村教育投入不足。
地方政府源于教育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一大组成部分,当财政支出捉襟见肘时更不会加大教育投入,他们普遍认为教育投入是消费性的,不带来效益收入,不带来经济增长点,宁肯多卖地搞房地产开发,以便短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不肯主动投资教育,秉持认为教育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观念,缺乏认识教育也担负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创新的任务观念。这些落后和陈旧的教育观念,就制约了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出路
1.教育要均衡发展。
农村教育要发展就要调整原有的“效率优先,城市优先,非均衡发展”的政策思路,以均衡发展为导向,在教育管理标准上要做到城乡统一,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保证两者都能在相对平衡的条件下快速发展。当前很多地区在进行“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设计思路是好的,目的是明确的,但要防止下级部门“吹阵风”、走过场,要切实将优秀校与薄弱校统筹发展,尤其是领导干部、优质教师多与薄弱校加强交流。要特别注重对区域内部薄弱农村学校的扶持,不搞“一刀切”,既不乱撤并农村校,更不随意“复校”, 通过实地调查、多听意见强化薄弱学校建设,科学调整乡村学校布局、布点, 切实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做到城市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技能的培训,这是众多农村学生告别只会“体力活”的重要出路之一。在教育投入方面,要优化教育财政支出,尽快改变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的严重不均衡的现状。在教育管理体制方面,要客观看待当今执行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优点及不足,合理确定各级政府教育费用的分担比例。最好建立以中央和省级政府投入为主,以县、乡投入为辅的农村教育投资体制。
2.教育要尽量公平发展。
教育不公平体现在师资分配、生源分配、经费投入分配等方面。要采用外引人才与内部挖掘的方式,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农村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善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职称评聘适当倾斜农村,杜绝行政领导优先、关系优先的评聘行为;解决好代课老师工资待遇低的问题;加强城乡领导、教师交流,安排城市优秀学校领导、教师、特级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任教,特别到贫困地区学校任教,这方面领导干部尤其要发挥带头作用。要合理安排学校生源的分配,不给予重点校、私立校的特权,杜绝“抢生源”的不合理行为。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应当建立“一体化”,将城市与农村学校建设成相对固定命运共同体,促进城乡学校之间的联手合作,实现城市和乡村优质资源共享。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监督评估,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等条件大体与城市相当。
3.更新教育观念。
要更新陈旧观念,明白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方法,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农村人口走向现代化的问题。在我国农村社会,由于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封建意识的残余及生态文明和管理意识的薄弱,农村人口素质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目光短浅、因循守旧、缺乏现代民主观念与法治意识、封建迷信、赌博、吸毒、农业科技素养低下及来到城市后与城市文明不相适应等现象时有发生,所有这些,其根源就在于农村教育的落后。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可通过振兴农村教育的过程,促进农村人口向更高文明素质形态发展,使农村人口承担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在这方面,地方政府尤其要有责任意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只是口号,只有真正重视农村教育,才能带来新农村建设的可喜变化。
总之,农村教育关系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局,统筹城乡教育,进行一体化发展,做好教育均衡、公平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最终促进全民素质的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教育科学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