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

语文的跨学科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的跨学科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的跨学科教学

第1篇: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跨学科整合 课堂教学

一、小学语文与多学科之间的联系

1.小学语文和数学之间的联系

小学期间学生学习的两大学科就是语文及数学,它们的联系是可以相互迁移及整合。语文这个学科是所有学习的关键性器具,它就等同于基石,其意义就像是地基对于整座大厦的意义。数学这个学科则是所有自然学课程教学的中心,语文学科则是学习这个中心学科的基石。如果语文教学效果不佳,不能正确理解讲义,那么数学的教学也成为一个难题,由于求解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首先就要理解出题人究竟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只要语文教学效果得到保证,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其文字的理解技能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不但有助于数学的教学,甚至也会福泽其他课程的教学。

2.小学语文和音乐、美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联系

现今据有效研究表明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渐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我们都知道学生在小学时期是其最具想象力的阶段,但是这些想象力并不可以直接用语言进行有效表达,所以,许多小学生都喜欢美术。如果选用美术的策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就可以增加语文课堂的活跃程度,烘托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率,并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而音乐可以将人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带领人渐入忘我的境界之中,音乐可以有效刺激人的大脑,引起大脑神经系统的兴奋,并且音乐还可以利用其欢悦的节奏,改善小学语文较为沉重的课堂气氛。

3.小学语文和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

当世界以快速的步伐步入工业时代的同时,也慢慢步入了信息技术文明的年代。学生信息技术背景之下表现出了比较大的学习差别,当前的学生愈加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反应也愈加灵敏。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能对计算机实现较为简单的操作,可以使用网络技术收集有利于自身学生的各式各类信息,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探索欲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试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开拓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其逻辑想象技能。

二、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1.可以有效化解语文课堂上的教学难点

当小学生无法正确理清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某些教学内容,产生了思维堵塞,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跨学科的整合,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应用其他学科有用的内容解决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多方向发展,使学生的思维更生动化,最终达到两倍于传统的教学效果。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原本枯燥难懂的教学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原本难懂的字词立马就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活”在学生的面前,原来难以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变成要言不烦,言近旨远。

2.培育小学生的思维技能

在现今选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部分是不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很难理解透彻,把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跨学科整合就有助于填充这部分教学内容的不足之处。利用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有助于培育小学生的思维技能,避免学生出现思维僵化,所以,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学生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3.有效补充小学语文教学的资源

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多学科的整合,可以搜罗到大批量的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围绕这部分“额外”的教学资源进行语文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因为是进行多学科整合教学,把多门学科知识紧紧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让学生可以向不同方向进行能力拓展,进一步便利的教学信息的传递。顺利进行多学科整合语文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获得内涵更为丰富的知识。由于小学语文教材就那么几十页,所含有的教学内容毕竟有限度的,而且小学生在人生阅历、生活经验方面也相对较少,因此进行多学科整合教学,可以让学生逐步丰富其语文学习的资料。

三、整合其他学科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1.利用数学策略弥补语文教学方式的不足

在进行小学五年级《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为了让小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在接到任务到打泸定桥的时候,是如何克服困难,以常人难以达到的速度行军的。在这时老师整合进了数学的策略进行教学。当老师完成课文重点内容的教学任务之后,没有像往常的教学手法进行组织教学,而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了一个数学计算题:行军110千米共用了10个小时,请问每个小时需要行军多长距离?老师让学生动动脑筋解出这道数学题的答案。这道数学题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同学来讲是“小菜一碟”,很快学生就解答出了问题的最终答案:每个小时需要走11千米才可以完成任务。老师紧接着追问学生,那么在《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里面行军的速度是不是最快的速度,还是说是平均的行走速度呢?为什么呢?老师要求学生思考这两个问题的时候要紧密结合课文。很快的学生又给出了答案,他们觉得这个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原因①:在课文中已经一整天都没有进食,他们肯定已经是饥肠辘辘了,在这样的状态之下行军的速度肯定会有所减缓,因此是平均行军速度。原因②:在教材里面讲到行军的时候是在一个下雨天的晚上,而且是在泥泞的道路中行军,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之下肯定会加大了他们前行的难度,其速度也肯定会变得较慢,因此应该是平均速度。还有许多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到另外的原因。利用数学中的简单运算,把教学内容中的多方面因素都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把平时较为沉闷的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顺畅沟通的场所,学生被教师的生动教学深深吸引,对课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2.利用音乐美术提高语文课堂的艺术感

音乐与美术是属于艺术类的课程,当它们与小学语文有效整合的时候可以让语文课堂更具有艺术感。音乐有着巨大的魅力,不同风格的音乐可以引起人类不同的影响。例如在进行小学六年级《月光曲》这篇课文教学的时候,在这篇课文中重点在于第9自然段中的内容,在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了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这首曲子的具体情境。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很难理解清楚。在进行这阶段中可以播放这首钢琴曲给学生听,引领学生在曲子中细细品味贝多芬创作这首曲子的过程,并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在头脑中画出曲子中的相应画面,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整合信息技术,有效增加小学语文课堂的感染力

将信息技术整合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利用图文相结合的影像资料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创新学生的思维技能。例如在进行《登鹳雀楼》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影像资料,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直接展示鹤雀楼相关画面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可以形成一个关于鹤雀楼的感性认识,并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教学,让学生对登上鹤雀楼的情境产生不同的情感,从而为正确理解诗句情感表达打下了很好的基石。

四、结束语

综上,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应该尽可能扩充教学应用的范围,在整合多学科的基础上运用当代的教学策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文良.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M].新华出版社,2005.

[2]孙杰远.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整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郝春荣. 小学语文教学管见[J].学周刊,2013.

[4]曹智勇. 论改革发展中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J].语文建设,2012.

[5]张楷,唐静. 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J].新疆教育报,2010.

第2篇: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

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什么是跨文化教育”入手,提出跨文化教育不仅是语言教学本身的需要,更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新时期教育目标的需要的观点并进行阐述,又提出了如何进行跨文化教育的一些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新课程标准;文化意识:文化渗透;文化差异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其中提到的文化意识素养是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的教育,以及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跨文化教育是语言教学本身的需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语言主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交际的工具。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的现象,而且在考卷中,有关日常交际的试题失分率较高。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或Just so- so或No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因此,我们在交际中必须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异,有意识地对中西文化进行分析比较,排排除各种干扰,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我认为在新课标倡导的英语教学中,要进行跨文化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具方面:

1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案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高一年级开始时,根据课标中二级的要求,教会他们相关的文化知识,如英语中的称呼,如何称赞,知道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等等。从高二年级开始,根据课标中五级的要求内容,让他们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职手势、表情等。教会他们恰当使用英语中不同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了解区别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昵称等。到了高三,则根据课标中八级的要求内容,让学生理解英语中常见的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典故或传说;了解英语国家与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经历、成就和贡献;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与中国的生活方式的异同等。

2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文化资源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英语cultural corner栏目,它借助篇章阅读的形式,介绍丰富详实的文化背景知识。此外,我还充分利用了其他栏目,比如,在Everyday English and Function中的对话,Diane用了“How are you doing?”中国学生所熟悉的问候语是“How are you?”但实际上英美人现在见面常用的是“How are you doing?”“What‘s up?”等。在新教材中这类鲜活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随处可见。在授课中利用好此类交际功能项目,并适时介绍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

3 多种渠道,多管齐下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我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我收集选择一些与新教材相关文化的电影、录像,利用语音室,多媒体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以英语的实际使用和对英语国家文化、习俗耳濡目染:此外,我还充分利用图书馆,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比如《跳骚》《书虫》《简爱》等,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我还充分利用阅览室,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报刊,如《中学生英语阅读》《中学生英语园地》等,以增加对英语国家人文的了解,掌握中西文化的差异:我每周定期举行英语晚会,组织英语角,力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4 挖掘语篇的文化信息

新教材选材广泛,大部分语篇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特别是其中的文学作品,为学生了解外部世界提供了生动的材料。在语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引导他们随时随地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知识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5 注意文化对语法的影响

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小结,它揭示了组词成句,句合成篇的基本规则。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英语注重运用各种连接手段达到句子结构和逻辑上的完美,如He’s a friend of mine,比He’s my friend更被喜欢用,因为双重所有格准确地体现了“他”与“我的朋友们”之间的部分关系。又如“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一看到,两句的语法关系便了然于胸。

6 常总结,多归纳

第3篇: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

作为交流的工具,语言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脱离了文化,语言的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环境和价值观不同,所以文化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是学习中要具备的。

二.培养的目标

高中英语课程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而且要让学生能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发展沟通能力。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培养的途径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的内容,因为也称文化导入。”文化导入有很多方式,但不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对学生跨文化意识进行培养。

作为一名高中的英语教师,我认为课堂导入最为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文化的传授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即使在高中阶段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做到让学生在掌握词语要领意义的基础上,挖掘词汇内部的文化意义。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有三点需要关注的:

1.特别注意一些表面对应的英汉词语可能表达不同的文化含义,引起不同的意义联想——culturally loaded words。比如owl这个词,与其相对应的汉语是猫头鹰。在中国文化中,这是一种不详之兆,所谓“猫头鹰进宅,丧事进来”,可是在西方文化中,owl则是智慧之鸟,是睿智的象征。看过Harry Porter的人应该都记得里面的猫头鹰可是巫师的专属信使。

2.特别注意一些由于文化涵义不等值而无法对译的习语及用法搭配。 比如汉语中“小菜一碟”,英语说是“It’s a piece of cake”;在汉语中对老师的称呼是“王老师”,英语中则是Mr. Wang, Mrs. Wang, Ms. Wang。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不胜枚举。

3.特别注意因文化的定向思维的不同而产生的对于中国学生难以理解的表达。比如很多美国人常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When you’re down, you’re not necessarily out.”对于一个高中生, 这句话中没有什么生词,可是许多学生却对其含义不了解。其实这种表达来源于美国很受欢迎的拳击运动。在比赛中若被对手击倒,裁判会进行数数计时,若是数到十还不能爬起来就被判输,但若是在这之前还能爬起再战,比赛将继续进行,即意味着还有赢的希望。所以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所有的美国人都明白这句话的寓意是用于鼓励人们,当遇到挫折时,不要丧失信心,因为还是有成功的希望。再比如经常看英文原版的好莱坞片的人想必都很熟悉“freeze”这个词, 当它从一个警察的嘴里喊出来十,它的意思是“站住”“不许动”, 而不是字典上所说的“冰冻”“冻结”。

像这种及因为文化引起的定向思维对我们学生来说会造成一些理解及运用时的困难的。所以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应渗透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

(二)文章的阅读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和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阅读材料,其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社会,文化,历史,广告,书信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教师如果能不失时机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介绍,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跨越文化障碍,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1.高中英语课本里有不少文章本身就涉及有关异国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有关文化的内容,且配合有一定的课后注释,提供一定的信息。在教学中不可因为文章或注释里没有重点词汇或者较难的语法现象就忽略不计或草草了事。相反,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补充。比如讲到eating&health的话题时,教师可以介绍国外的饮食习惯以及不同饮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当今的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宽阔,利用图片,录像,电影,网络,报刊等等营造英语文化氛围。这些都有助于让课堂上单一的阅读活动变得更为具体和生动,也更易于被高中生所接受。

(三)课堂实践

我个人认为,一堂成功的外语课应当尽可能地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运用所学语言。教师可以实现给学生一定时间准备,然后在课堂上创设一些诸如生日聚会,排队候诊,上街购物,初次见面,家庭聚餐等社会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这类活动气氛轻松,形式活泼,学生往往兴趣浓厚,表现积极。现在的学生相对于以往的学生来说,有较强的表现欲,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有利于鼓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4篇: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180-02

一、背景

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听的能力和初步写和说的能力。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其中社会语言能力指在不同文化场景下,语言使用者能根据话题、说话者身份、交际目的等多种因素恰当理解和表达话语,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目前我国的“文化教学”理论多数是针对英语专业的教学而提出的。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分量很低,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更不用说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是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提升和拓展,主要目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也体现在专门用途英语上,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与专业或未来工作有关的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要求把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列出来,并按照办学的三个层次来加以要求,即基础级别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以丰富学生中外文化知识、培养学生中外文化差异意识为目的;提高级别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帮助学生提升文化和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级别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通过系统的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理论依据

跨文化交际是上世纪50年代在全球意识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跨学科研究新兴领域。霍尔《沉默的语言》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学诞生的标志。美国跨文化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克拉克洪和斯托特柏克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欧美将跨文化交际教学法导入外语教学。日本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大学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到80年代,将外语教育导入了“文化交际”课程,并在9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Dell 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它包含四个因素,即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Canale和Swain把“交际能力”具体分成四个部分: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Samovar & Porter(2004)认为一个有效的交际主体在交际过程中有动机并能掌握一定的知识和交际技巧,因此他们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动机、知识、技能。国内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许国璋先生于1982年首先发表了有关语言与文化的论文,胡文仲于1998年出版了《跨文化交际学概论》,接着又有多部专著问世,包括关世杰的《跨文化交流学》、林大津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以及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高一虹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或素质”。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然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不仅仅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更要懂得遵守Hyme所说的“语言的使用规则”。因为没有这种使用规则,语法规则将是毫无用处的。在与外国人的接触当中,讲本国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音或句法错误,相反,对于讲话规则的违反常常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会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胡文仲的研究也证实了他本人的观点:在交际中,文化错误常常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知识,如果不了解文化方面的可接受性和不可接受性,那么交际很可能会发生障碍甚至失败。许多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阐述。贾玉新综合不同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分类总结出四类交际能力系统,包括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与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和策略能力系统。张红玲也从态度层面、知识层面、行为层面等三个层面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框架。我国学者文秋芳先生在综合了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把“交际能力”扩展为“跨文化交际能力”(Cross-cultural Competence)。他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两部分。其中,跨文化能力是指:(1)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2)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3)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层层递进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从低层到高层,循序渐进。

三、课程目标设定

作为大学英语的拓展课程,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延伸,其课堂语言应为英语,以区别于非外语学院开设的同名课程。英语作为目的语和课堂教学语言,在充分发挥其语言工具作用的同时,还能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再次得到培养和提高。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普遍不及英语专业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语言和内容不宜过难,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如前面所述,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包括跨文化能力,也包括语言交际能力。在设置课程内容之前,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置。大学英语选修课《跨文化交际》课程目标可以简单地设定为: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以及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体现在下面五个方面:(1)培养学生识别并理解文化差异的能力;(2)培养学生接受、尊重并欣赏文化差异的能力;(3)让学生认识到语言、文化、交流三者之间的关系;(4)让学生学会比较和分析母语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差异;(5)培养学生积极对待自己文化和其他文化的态度。

四、教材选用及过程考核管理

目前的跨文化交际教材大多是为英语专业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编写的,由于难度和侧重点的不同,并不适用于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林大津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等教材是用中文编写的,不适宜作为大学英语的拓展课程教材;窦卫霖的《跨文化交际基础》、Robert M.March的《跨文化商务交流》是用英文编写但侧重理论的讲解,适用于英语专业或商务方向的学生;郑晓泉《跨文化交际》和杨峰的《跨文化交际》是专为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类专业学生编写的。笔者最终选定2本教材为参考:重庆大学出版的张爱琳编著的《跨文化交际》(语言文化类)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的由严明编写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程》。笔者所在学校在2014―2015学年第2学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选修课,学时为32学时。一个班为全校公选课,学生人数28人,其中2人来自广告学院,2人来自师范学院,其余均为文理学院学生;5名学生为2011级(大四)学生,3名2012级(大三)学生,5名2014级学生(理科新生);4名学生通过四级考试,2名学生通过六级考试。从期末考试成绩来看:试卷主观题50分,有判断题、选择题等,翻译20分,写作30分。该班学生平均分为69分。期中80~89分占7.14%;70~79分占35.71%;60~69分占57.14%。另一个班是面向文理学院文科大类培养而招收的学生,学生全部来自2014级文科生,学生总数19人。从期末考试成绩来看:90~100分学生3人,占15.79%;80~89分7人,占36.84%;70~79分3人,占15.79%;60~69分5人,占26.32%;不及格1人,占5.26%,成绩明显好于全校公选成绩。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犹如一个桥梁,将一个国家的文化以语言的形式承载下来。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是相依存的。在交际中,往往说话者虽然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但因不注意场合,说法方式或表达不符合常规,运用的语言不符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从而导致言语交际障碍。只有将语言与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语言的交际价值。反之,无视文化的语言交流行为,不利于交际的顺利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对跨文化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习惯、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有较清晰的认识,引导学生注重跨文化中存在的差异,合理得体地处理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跨文化交际问题,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

总之,开设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选修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国外文化思想渗透到中国的各个角落,造成一些学生盲目追捧的局面,而对于中国文化却持冷漠态度,出现这样的局面不得不令人叹息。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更应反思自己在跨文化传播中所起的作用。英语教师应适时地将跨文化知识合理地设置到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觉悟,引导学生注重跨文化交际在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特质,及时纠正学生对跨文化思潮全盘接受极力效仿的不理智行为,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理智对待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第5篇: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

【关键词】英语电影 教学 能力培养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备受教育人士的关注。大家利用多媒体视听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外语院系而言,大部分开设了影视欣赏课,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根据笔者在英语专业学生中进行的调查来看,多数学生认为上影视欣赏课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影视课的性质不够了解,对多媒体视听设备不能熟练运用并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测试手段。上述这些原因,导致影视欣赏教学这一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未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其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使其形成一套科学的教学模式。

一、英语影视欣赏课的教学原则

影视欣赏课是一门集词语学习、语用知识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和言语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根据相关的理论和课程的特点,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语言与内容相结合

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就第二语言习得提出的输入假说(The ComprehensibleInput)认为人类获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对信息的理解,也就是通过吸收可理解的输入习得语言知识。因此影视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的并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理解能力选择视听学习材料。在考虑语言的适合性等因素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内容是否健康有意义,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为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

2.语言文化知识与言语技能训练相结合

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知识的获得是一种潜意识的习得,即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获得。他认为通过习得获得语言才能在交际中自然,流利地表达思想。(张津梅,2002)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影视欣赏课的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习得语言知识的条件,而且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真实、生动和形象的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文化学习的过程。电影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英语电影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英语民族的文化。因此,在影视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包括英语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培养学生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

英语影视欣赏课是提高学生对真实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把目标语的大量习语、表达方式与其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进行有效的言语训练,学生所学的知识才能内化。

3.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

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认为教师的作用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李月林,200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情感及个性需求,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与主动精神,一切课堂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

二、英语影视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过程是输入(阅读、视听)――吸收(加工、记忆)――输出(说、写、译)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笔者把影视欣赏课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1.预热阶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电影可以其直观的表现手法、丰富的内容和艺术感染力使学生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注意力。但由于电影语言是十分贴近生活的、自然的语言,语速快。口语表达丰富。这无疑为学生欣赏影片增加了难度。为保持学生的兴趣,预热阶段的教学就很有必要。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影片内容和难度情况进行以下的内容渗透:故事的背景,影片的大意,剧中的明星,及影片中出现的俚语、重点生词、表达法等。同时为学生设计几个与影片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电影,这样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去发现与问题有关的线索。

2.赏析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结合通篇放映、分段放映和定位放映相结合。在通篇放映后。由学生回答在预热阶段提出的问题:定位放映主要是指在放映过程中,在一个关键的环节在一个动作未完成的地方按下暂停键,让学生猜测下一步剧情该如何发展下去:而分段放映时,教师可在必要的地方按下暂停键。分析人物的职业个性、关系和言语行为。帮助学生了解中英语言的差异及其背后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种言语方式的意识和敏感性,使学生不仅理解不同场合讲日语的人会说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说。

3.应用阶段

应用阶段是影视欣赏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可利用模仿和配音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语流进行严格的训练:可通过表演比赛或就故事情节、主题音乐、某个人物甚至某句给人印象深刻的台词等进行小组讨论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还可以通过写观后感或电影简介对学生进行写的训练。

此外,为了解影视欣赏课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测试。测试内容可从语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两方面进行。

第6篇: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言交际;可行性及可行性限度

一、跨文化交际概况

随着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跨文化首先在多民族、与各国频繁交往的美国兴起,并且以雨后春笋般的态势在各国兴起。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当人们用非母语与他国人民交流时,目的就是要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无阻碍地沟通。而在这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尽管这个非母语人们可能已经掌握得不错,发音纯正、语法准确,可是总会出现一些说话不得体,说话方式、方法不符合所说外国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的情况,这时,文化——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而它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念。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一种语言的词义、语用规则、交际风格。

那么,在培养跨文化意识中,我们要克服三种障碍:一是避免将自己的文化规范误认为是他人也接受的文化规范,二是克服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先入为主的印象,三是尽量摆脱民族中心主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跨文化交际时不产生不适应的感觉,甚至避免文化休克。

总之,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克服在交流时产生的屏障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也不是无计可施,只要我们自觉地运用跨文化意识,主动克服上述三种障碍,我们就可以“超越文化的屏障”。

二、分析跨文化交际学中的语言交际的可行性及可行性限度

(一)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的理论依据

维根斯坦将同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称之为“家族相似”,这就是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的哲学依据。尽管语言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属于同一个人类的语言交流工具的“家族”,它们之间必有“家族相似”。

从语言本身来分析,语际间存在着“信息转换通道”这一基本的、广泛的意义转换条件和手段,正是信息转换通道提供了语际交际的可行性,而在信息通道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时,就产生了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限度,这就是语言之间的非相似性使然。当语言的非相似性越少,即信息转换通道越多,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越高,反之亦然。

⒈人在客观世界中的认识对象在语言符号学上称为“所指”,同一所指在人的头脑中构成同一个概念,虽然世界各国的人们讲不同的语言,运用不同的语言符号,但是这个同一概念的内涵却是相同的,是同一的。这种同一性使他们脑中构成一个基本相同的概念系统框架,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即语义系统,在思维认识论上称为“同构”或“基本同构”。“同构”是操不同语言的人能够通过语际转换,进行思想感情的相互传递的基本条件,即存在着的信息转换的通道。这是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的基本理论依据。

⒉人类思维的基本活动形式及一般特征基本上是同一的,都是采用分析、综合与概括的方式,并按照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规律进行思维活动。这种同一性是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的另一重要条件。

⒊虽然语言之间在语法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这之间还是存在“信息转换通道”的。不同语言文字结构及语法成分的组合形式的差异是有规律的,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研究双语探索出语际转换的使信息通道相同的途径。

⒋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的大融合,语言——作为社交的工具——之间的接触也逐渐增加,因此语言之间以及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的现象日渐增强。这为跨文化语言交际打开了越来越多的信息转换通道,使得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越来越强。

在双语学中,由于语言接触而引起的本族语对外来语的同化吸收的现象称为异化。适度的语言异化可以增强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但是过度的语言异化就会起反作用。

(二)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的限度

语言之间的非相似性使得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限度产生。哲学告诉我们,对立统一的矛盾中存在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那么,在跨文化语言交际方面,其可行性为主要方面,客观存在的信息转换通道保证了一切正常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同时,语言的同构这一相对概念以及信息转换通道的不完全化导致了跨文化语言交际可行性的限度的产生。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

⒈同构的相对性及语言的模糊性。这两者都是导致跨文化语言交际可行性限度产生的因素。

语言本身的模糊性也导致了语言交际的可行性的局限性。语言的模糊性指词义本身界限不明,无法用分类逻辑对之划出明显的界线。语言的精确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非绝对。但是要明确的是,语言的模糊性是一种交际手段,是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

⒉语言交际中语际转换的障碍。

①语言文字结构障碍。这是最常见也是最难逾越的语言交际的可行。因为语言结构通常体现出某一语言文字的结构上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一般只能在同族语言或同族语言之间找到对应体。

②惯用法障碍。惯用法的核心问题是语言社会性中的约定俗成,即管理规范。惯例规范不服从语法和逻辑意念,受到一定的语境功能的制约。语言中的词句该怎么用,取决于语境的要求。惯用法一般表现在词语搭配中、成语结构或惯用语结构中。

③表达法障碍。其中主要包括五方面的问题:肯定与否定,主动与被动,形象性与非形象性,形态(或曰时态、体态)表意与词汇表意,以及重心与层次

④语义表述障碍。它常常表现为多词一义、一词多义、语义表述手段的局限性。

⑤文化障碍。文化障碍是限制语言交际可行性的最常见也是最忌简单处理的因素。必须首先辨析语言中的民族意识化符号、民族声像化符号、民族社会化符号、民族地域化符号和民族物质化符号这五个相互交融的信息符号,才能将其正确处理。

但是由于人类文化具有广泛的共性和渗透性,以上五类文化信息符号在语言交际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可译的。同时,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是相对的、广泛的,差异是本质的、深刻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语言交际中,涉及文化的语言交际的可行性是相对的,其局限性是绝对的,跨文化交际中必然存在着文化障碍。

(三)将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限度缩小的策略

虽然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诸多障碍,但是随着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人们克服语言交际障碍的能力正逐步提高;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文化接触不断加强和深化,语言的接触也同步发展,文化的渗透性使得文化的民族共性不断扩大,愈加开放的社会文化为语言表达法提供更为巨大的可溶性;人们渐渐将跨文化交际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跨文化交际研究及其方法论的发展日益深入并扩大,这为跨文化交际的语言交际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全世界的人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深逐渐增强,这对跨文化交际的语言交际的可行性产生了十分有利的推动作用。

而且,只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相应的技巧,就可以克服这些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广泛并深入地了解、比较自己母语及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国家的生活习惯、习俗、思维模式、价值观、审美标准以及;

其次,在深入了解、比较的同时,我们要克服三种障碍:一是避免将自己的文化规范误认为是他人也接受的文化规范,二是克服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先入为主的印象,三是尽量摆脱民族中心主义;

最后,我们在语际转换中自觉地运用跨文化意识,主动克服上述三种障碍,通过加注或填补空缺意义等手段来完善接受者对源语国家的文化的了解,通过此种方式来传播源语国家文化,随着文化渗透的逐渐扩展,接受者的跨文化意识也有渐步的提升,克服语言交际障碍的能力增强,对跨国文化理解的加深也是理所当然的结果了。

(四)总结

尽管如上所描述的实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再加上民族差异不可能完全融合、消失,我们不可能彻底超越文化的障碍;尽管跨文化交际学中的语言交际的可行性及可行性限度都是相对的概念,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精确的,我们还是在尽力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将自己发挥到极限,向完美挑战,向绝对挑战。也许正是这种对完美的苛求,才有今天跨文化交际学的百家争鸣,无数巨著奇葩。我们已经看到,跨文化交际的坚冰在融化!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超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较文化论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

第7篇: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策略

学习语言为的就是能够更好的进行交流工作,英语的教学工作不仅是要给学生传播最基本英语知识,不仅是按照教材来教学,还是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好所学的语言的一个语言环境,提高对语言的认识,更好的用语言进行交流工作。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中,不能够很好的实现学生对英语的一个实际运用能力,所以,新课改推行,旨在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实际运用能力。对英语教学提出了跨文化交流的要求,就是老师要帮助学生对所学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的了解,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以及对中外文化差异的辨别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1、高中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地球村”的概念已经被大家所普遍认同,经济全球化,文化交流频繁。所以,就需要人们在一个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拥有交流的能力,而交流能力最主要的就是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因为生存环境的差异,各地的文化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性,所以为了更好的交流,就出现了跨文化交流这一概念。

1.1更好地帮助学生对自身文化的了解

在高中英语的教课书当中,有大量的文章是用来介绍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进程以及科学文化技术发展水平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好这些知识,在以后的对外交流工作当中,能够将这些文化知识传播出去,增进两国之间的互相认识和了解,达到一个良好的国际交流的目的。而且,这些知识也是对原本汉语教科书中相关知识的一个巩固,通过另一种语言的表达之后,能有一种新的认识和理解。

1.2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进行学习,培养语言技能

所有的文化传播的最直观的方式就是通过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然要对所学语言的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使用英语的国家的一些政治体制、改革过程和发展变革等相关知识,也算是一个历史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还能够了解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不同的礼仪知识,对扩大学生的眼界有所裨益。

1.3能够将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

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实际生活有所帮助,自然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一个交流的工作。在传统的额教学模式下,只是重视对知识的传递,而不重视对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至于怎样的去“说”就不会了。如果交流的双方没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共识,在交流当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会出现比如说不能够准确理解堆放所要表达的信息,甚至会出现完全相反的理解,这就会必然导致双方的交际工作无法成功。在除了要学习英语的语言知识之外,还要学习好这项语言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的内涵,这样双方的交流才能够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之下,交流工作才能良好有效地进行。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

著名语言学者B.D.Ruben(1976:334-354)曾经对跨文化交际下过一个这样的定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具备一种与某一环境中的个体为了实现其性格、目标期望所应具备的同样的独特活动方式的能力。这个定义的重点在于跨文化交际必须要是一种合适的工作,也就是说,一次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是交流双方超出了彼此的文化背景,所进行的无阻碍的交流。

2.1 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对交流的限制

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自然形成的文化就会不同,例如餐桌礼仪,中国人喜欢互相夹菜,显示主人的好客,而且客人会习惯早到,以显示对主人的尊重,但是在西方,对于客人到主人家去做客,一定不能太早到,要自爱约定的时间点到达主人家拜访,就算遭到了,也要在门口等到时间到才按门铃进去。在吃饭的时候,西方人喜欢自己吃自己的,不喜欢事物互相的换来换去,他们觉得这样很不卫生。所以,就一个吃饭和拜访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更不要说一些其他的方面了。如果在进行中西交流的时候,不能够对这样的而一些文化差异有所了解和注意的话,就会使得双方的交流变得极不愉快了。

2.2 摆正姿态找准定位

正所谓态度决定成败,正确的一个学习态度能够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学生在对跨文化只是进行学习时,需要用一种端正的态度来对待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不同于自身国家的文化要抱着一种尊重的态度,不能看不起或者嘲笑他国的风俗文化。礼貌和友好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第一步要做的事。还有,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对自身代表的文化要有足够的认识,及时的审视自己的态度,做到一个友好交往,而且学生在提高自我意识的时候,也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结语

高中生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工作,出了自身的学习之外,和老师的影响也有重大关系。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一个好的老师的引导,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大有帮助。高中英语老师因为要考虑到升学率的问题,一门心思都放在自身的工作上了,基本上没有时间去阅读一些关于跨文化教育的书籍,这就造成有些老师在经过了多年的教学之后,对于跨文化教学的认识水平还是最基本的层面。这样老师的水平都不达标,还能给学生多大的影响力呢?所以,老师应该先丰富起自身的知识,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冀盈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教育探索[J] .2011(09):(11)

第8篇: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

【关键词】 英语专业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07-02

On the curriculum arrangemen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among English Majors a case study on English Major Grade 2007 in GUT

Li Rong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 Guangxi,541004)

Abstract:National curriculum for BA program in Business English of China has highlighted the task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among English majors.The paper first focuses on the current cross-cultural curriculum in GUT and digs into the insufficient arrangement in its relevant academic course,then puts forward a proposal about setting a group of cultures comparison courses and curriculum of cross-cultural practice,and thus to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like curriculum.

Key words:English major;cultivation of the cross-cultural abilities;curriculum design.

1 引言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了文化素养是英语专业学生亟需提高的素质之一,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把文化素养列为英语专业教学要求之一,和听、说、读、写、译这五大传统教学要求并驾齐驱,明确了英语专业必须开设的三大类课程,并明确指出社会文化课程是英语专业知识课程设置中重要的一部分。

跨文化交际能力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熟悉、了解外国文化知识,包括高级文化(文学、英乐、宗教等)、大众文化(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等)以及深层次文化(如价值观、时间取向等)。第二层次,能够正确地评价中外文化的差异,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外国文化。第三层次,掌握必要的跨文化交际技能,能够运用所学到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应付和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英语专业的文化课程相应有三类不同层次的课程:(1)浅层次课程。大纲中所规定的有关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课程以及介绍中国文化的课程,即普通文化知识课程,如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中国历史与文化等;(2)中层次课程。旨在介绍更广阔的文化视野、重视文化差异性并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层次文化比较的课程,如欧洲文化、中西文化对比等;(3)深层次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包括系统介绍跨文化交际知识和理论、指导跨文化实践交流的课程,如跨文化交际学、文化交际实践等。

2 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以理工大学英语专业07级为例)

桂林理工大商务英语专业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跨学科的“复合型、应用型的英语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如语言学导论、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概况、英语报刊选读等等,同时辅以科技、经贸、法律等相关专业必修课程,如国际商法、涉外经济合同法、贸易实务英语等。虽然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中规定了“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原则,但目的语文化知识被视为专业知识的一部分,所占比例很小。本族语文化则被看成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显然,这样的课程设置难以实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目标。

由于桂林理工大学属于理工类院校,在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的是英语专业与其理工类学科相连的实用性,同时受到重视语言技能这一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加上系统性文化教学以及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受限于其综合实力和人文学科研究能力,对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文化素养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力度还不够,在人文及文化课程设置存在着如下问题:

第9篇: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

键词 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

作者简介 杨莉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部颁布了系列相关政策文件,针对当前学校德育的诸多要素发生的新变化,提出了跨学科德育、综合育人的新要求,这可以说是指导当前学校德育实践的重要举措。当前,如何推进跨学科德育、整体育人、凝聚德育合力,在实践层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与困惑,亟待予以研究与解决。

一、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涵义

要进行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首先需要厘清其具体涵义。“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是“跨学科德育主题”的三个关键词。“跨学科”(cross-disciplinary) 是既不拘泥于某一学科内,也非无边界的超学科,它意指打破学科界限,有效整合各学科相关知识,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元素,以开放的视野来设计和选择德育主题。“德育”规定了跨学科主题具有的“德育”属性,以区别于其他种种“非德性”的主题,这样的主题是始终围绕学生的德性成长来展开的,是服务于“德育”需要的。“主题教学”明确了跨学科德育课程的设计与组织方式是主题、专题式的,而非知识逻辑性的、系统结构式的。是基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科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而非学校德育活动的全部范畴与内容。

综合上述,本文认为,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目的,以现行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以跨学科知识整合为内容,以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良好道德素养为目标的一种教学形态。

目前学校德育途径主要有三种范式:(1)德育课程;(2)学科课程间接德育渗透;(3)非正式课程、校本课程。本文论及的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可以说是以上学校德育途径的一种有益补充,是以第一、二种范式中的跨学科课程内容作为德育载体,以第三种范式中的德育主题和多种活动方式为选题方向和组织方式。通过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从多学科视角去思考问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及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从学科教育向全面育人过渡,各科相互配合与渗透,面向全体学生,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德育态势。

二、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沿革

新世纪以来,为纠正以往教育实践中重智轻德、重知识技能传授而忽视良好人格和个性塑造的偏向,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与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并列为“三维”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首次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作为新的目标维度纳入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视野,凸现了育人为本的核心课程理念以及对教育本质功能认识的理性回归,表明了国家在新时期对于人才培养规格、学生素质的全新要求和期望,成为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切实指导学校育人实践的重要指南、学科课程和教学目标达成的基本遵循。这次课程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各学科的独特育人功能,明确了各学科教师立德树人的职责和使命,过去那种学科教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状况极大地得以改善,学校育人的广泛性、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当前,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的价值观较量,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多变,学生当中出现了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和行为出现偏差,思想困惑日益增多。面对新的形势要求和学生的思想意识变化,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针对学校德育工作,近两年来国家颁布的系列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更为具体的举措:“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的育人功能,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从强调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到明确各个学科的独特育人功能与价值,再到现在要求在跨学科视野下整合学科内容,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发挥各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反映了国家在学校育人问题、学科德育问题上的新认识和新发展。当前,在学校教育中以主题教学方式进行跨学科德育是对学校现行德育途径和方式的有益补充,必将有利于扭转长期以来各个学科在德育工作中 “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局面,增进学科间在德育问题上的沟通与合作,增强学科教师立德树人的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利于整体规划,协同推进学校德育,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

三、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基本模式

依据对当前我国学科德育的教育教学现状的把握与实践分析,有效开展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殊途同归式。这是一种学科取向的跨学科模式,通过分析发现多个学科中存在的共有的概念、相关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取一个德育主题,继而围绕该主题有效地整合各个学科的相关内容,同时补充或挖掘其他相应学科可能存在的课程资源,形成一个以主题为轴心的课程单元,这种主题选择方式是归纳聚合式的。

案例1 体验精神

思品课和语文课有着天然的联系。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发现五年级教材《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单元中“二万五千里”和五年级语文教材《七律・》这两课内容相似,尽管课本编写者的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但教学时必然存在重复,语文课要准确了解诗的内涵与意境,显然离不开对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件的了解,而社会课要感受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必然离不开对主席诗作《七律・》的理解与感悟。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两科教师决定合作完成这一内容的教学。在纪念中国工农胜利80周年之际,为更好地抓住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小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确定以“体验精神”作为德育主题。为丰富主题教学,同时补充或挖掘其他相应学科可能存在的课程资源,如音乐学科情感体验丰富、体育学科身体体验强烈,两个学科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完成这一主题的教学。语文课设计的活动有讲解《》《丰碑》等篇目、学生写观后感、举办故事会。品社课上,探寻的原因、寻找路线,观看电影,了解的意义。音乐课上,选取《组歌》选曲,演唱当年唱的歌曲。体育课上,设计《重走路》的越野行走、开展拓展运动、模拟通过铁索桥,身体力行体验的艰难和壮举。通过以上各个学科所设计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全方位感悟精神,如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坚定信念等。

庖丁解牛式。这是一种主题取向的跨学科模式,它以一个涵盖面较广、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论题等作为德育主题,然后再将该主题分解为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均整合了不同学科的课程内容,单元教学逐一展开,这种主题选择方式是演绎发散式的。

案例2 国际理解

为促进不同国家和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一个以国际理解为主题的跨学科德育主题周。围绕主题和小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分设了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文学故事、传统游戏、民族艺术、风俗礼仪)、共同关注的问题(、环境)、国际贸易(商品种类、货币兑换)等三个专题。三个专题的研究,则需要不同学科的知识支撑,如语文学科展示来自不同文化的代表性国家的短篇故事,体育学科让学生玩世界各地的游戏,艺术和音乐教师使学生专注于各类视觉媒体和各民族的音乐,外语学科角色表演不同民族的风俗礼仪,社会科探究的种种危害和社会影响,数学教师则讲授有关外国货币的知识,等等。

以上两种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方式,打破学科界限确立同一探究主题,改变了学科之间互不往来的状况,加强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也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 其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某几个学科知识内容及结构的综合,而是使学生从多学科的视角立体的、全方位的、深刻的理解主题问题。

四、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实施策略

为确保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顺利实施,具体策略层面需要关注德性主题设计、教学活动开展的难易度与多样性以及教师共同体的组建等方面。

(一)确立具“德性”的主题是教学的关键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概念和提法并不陌生,在世界范围的课程与教学实践也并不少见,其价值取向大都指向综合性知识的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开发与提升上,而较少关注其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导向和育人作用。尽管直接德育课程、语文、历史等学科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各自独特的育人价值,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的养成更是一个多学科涵养、长期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跨学科综合育人,更能达成“1+1>2”的德育效应。

作为跨学科的德育主题,其目标不仅是整合学习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跨学科过程中培育学生的价值观、获得德性的成长。从“德性”的内涵上,主要指学生的道德品性、健康人格、社会责任能力、民族与国家情感的养成。从“德性”的来源上,非常广泛,那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主流价值观、思品类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育德范畴、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价值观问题、思想困惑以及现实生活中具体可感且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都可以进入主题选择的视野,如上述案例中的以精神为代表的民族精神、国际理解。在学科从属上,基本上以思品类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内容为辅。

(二)有效的主题教学应难易适宜、活动多样

如何把握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跨度、深度是教学的难点。跨学科随心所欲的“跨”,而是在一定范围内“跨”,这个范围的选定,要看其学科整合、知识整合后是否最有助于发挥其综合育人效益的。至于主题设计的难度和深度,由于主题教学本身的特点所限,当前的确很多主题活动在开展时,其本身在知识经验和学科逻辑上并未体现出应有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以至于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中会简单重复出现相同的主题,如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都会有感恩教育的主题,但并未显示出随学生认知和年龄特点变化而体现难度上的差异。为此,依据主题组织或编制的课程必须关注各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性,运用“最近发展区”原理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使主题难度水平契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逻辑思维和发展水平。

活动方式不同,对于学生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也会各异,因此主题教学应构建起活动形式多样、实施情境和教育内容丰富的活动体系。活动方式上如通过观察、访问调查、制作、实验、游戏、比赛、角色扮演的体验和探究活动,以及应用言语、文字、图像、绘画、动作等表现自己活动过程的思考和交流活动。要摒弃单纯说教的德育方式,选择让学生亲身参与、现场感受、触动灵魂、生成感悟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情境体验式、辩论式、角色模拟式、自主探究式等。

(三)教师组建“跨学科共同体”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跨学科主题教学,将会涉及多个学科的课程和活动,需要不同学科教师组成教学共同体,通过有效的互动交流,深入了解自己和其他学科知识脉络,把握主题知识的内在结构和联系,精诚合作进行主题设计与教学。

为使跨学科共同体有效运作,注意如下三个层面的问题至关重要。首先,确立共同体的核心人物。鉴于主题凸显的“德育”属性,决定了思品类、语文类课程教师会在跨学科共同体中起统领作用,担当共同体的召集人、规划师、协调员等多种角色。

其次,建立跨学科共同体教师互动交流的教研制度。学科教师不仅要熟悉自己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而且还需要通过共同体内定时的交流来熟悉其他教师的课程,了解其他教师将教授哪些内容、技能;在此过程中,识别不同课程之间存在着哪些重复的区域、还遗漏了哪些重要的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适合整合的潜在的区域等。通过共同体内的互动交流,寻找和发现一些不同学科都要涉及到的,需要长时间探究的,需要跨学科学习的一些共同的德育概念和主题,这些共同的主题将为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设计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