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决策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253-02
开放式教学,渊源于科恩(R.C.Cohn)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是指通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机会和权利,欣赏每个个体的自身发展,强调学习过程中能力增长和情感体验,建立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以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形式。
管理学课程是各类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非管理类专业的公共选修课,是研究企事业单位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该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与操作性,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和应变等能力。传统的管理类课程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因为在这种模式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很难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的高等教育。因此,建立管理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从管理学课程的特点着手,旨在探索和构建管理学科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和体系。
一、管理学课程的特点及其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
管理学课程是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其他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一体的一门边缘科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其适应性可以从管理学的发展阶段及人性假设等多个方面去理解,因此,具有对开放式教学模式诉求的三个基本特点。
(一)实践性管理学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管理实践也就是管理的活动过程,它既是管理思想和理论产生的源泉,又是管理思想和理论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研究管理学不能从教材出发,不能从课堂出发,只能从管理实践出发。管理学课程的强实践性就要求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以实践为基础,要求开放教学环境、教学内容要随着社会实践内容变化而适时变动的。
(二)管理学课程的强操作性要求课程的教学与研究通过具有现代性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实现培训操作性人才
管理学课程重视对从业者的适应能力的培养和从学科中找出适当的具体方法、技术和理论的培养和训练,倾向于管理者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规划与统筹能力、决策与执行能力的培养,因此,其研究的目的是提高管理操作过程的效率,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学科。
(三)管理学课程具有很活的综合性
综合性管理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在具体去抽象专门管理理论时,综合运用了多种学科的知识体系,如社会学、运筹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基础社会科学学科,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边缘学科。综合性的管理学课程要求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内容要有开放性,在发挥自身原有学科优势的前提下,注意吸取其他相关学科的精髓,加强交流,在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确立自己的地位,培训符合企业事业单位管理需要的人才。
二、管理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构建管理学课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而言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突出学习主体开放式知识结构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
(一)开放式教学理念的建立
首先,建立管理学开放式教学模式要依靠学校领导的支持、教学委员会的认同,要在教务部门的支持下完成改革教学方式、考试方式、教学内容。由于管理学课程是培养管理者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规划与统筹能力、决策与执行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管理者开放教学课堂,可以把课堂开在实验室、图书馆、企业里,把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变成以学生自学为主,把以学生为听者改变成以学生为主动参与讨论演者为主;改变考试方式,把传统的闭卷考试变革为以开放式的可以带回家的不限定时间的以讨论稿或小论文或决策书等方式上交答卷的考试方式。其次,开放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教学开放理念。传统的讲授式教育中,通常把教师看做是知识的权威,老师教的一定是对的,因此,很多学生即使是心有疑惑也不敢轻易挑战权威。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师生双方开展对话。这种对话是在平等的主体间进行的,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对学生的自学、实践等进行组织、计划、指导、协调,而学生也由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师生双方通过积极的课堂教学互动敞开思想和灵魂,以质疑、解疑的方式彼此达到认可和发展。由此,教师和学生形成所谓的“学习共同体”,一起进入“相互学习的关系”,最终获得师生的共同发展和自我完善。
(二)构建管理学开放式教学课程的“新”体系
1.开放式教学课时比例的安排
原有管理学教学课程的内容主要以管理理论教学为主,很少或没有管理实践教学内容,以原理理论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为主。面对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在校学生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实现教学目的。“管理”本身是实践活动的过程。《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但是《管理学》的教学对象是社会实践经验少、专业知识缺乏、对社会组织几乎全无了解的在校学生。因此,《管理学》的教学在讲清楚基本概念、要求把握学科理论体系的同时,必须结合一定的实践活动进行,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已学过的《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管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求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达到与理论教学课时各占1/2的分配比例。同时,在“新”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部分可以让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针对教材内容布置学生自己阅读,尽量少讲甚至不讲,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布置课后作业、进行课程项目研究等,自学课时占理论课时占1/3。
2.开放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开放式教学方法的构建包括理论课时的教学方法和实践课时的教学方法。理论课时的开放式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以多媒体为教学工具的传统讲授法以外,可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堂讨论教学法,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出问题,甚至提出反对意见。教师以学生是否积极参加课堂讨论作为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的5%―20%,甚至更多;另外,布置大量的课外阅读资料、要求学生自学,阅读资料的内容均在考试范围之中。
管理学的开放式教学重点体现在实践课时的教学过程,其基本教学方法有:
(1)通过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构筑课堂内实践教学体系。在本门课程中,至少拿出1/3的实践课堂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参与式、交互式教学。这是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式、互动式课堂教学是指结合课堂上教师讲授,发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要采用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上台发言、管理游戏、自我评估、学生模拟等形式。
(2)校内课外模拟实践活动。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进程,通过一系列的实训活动,系统模拟一家公司从组建到营运的全过程,以使学生对实际管理过程有更深的体验。
(3)调查与访问。即根据教学与训练需要,特别是要带着特定的管理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深入企业,访问企业家与管理者,再由学生写出调研报告。项目决策与管理,即设定一定管理情景与任务,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相关技能,对该项目设计管理方案或对其进行模拟决策与管理。这是大量采用的基本形式。
(4)角色扮演。给出一定的案例或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也可轮流扮演),设身处地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
另外,选择较为典型的、具有学生讨论与研究空间的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开放式教学方法的。
(三)管理学开放式教学法教师队伍的构成
开放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而且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用来指导学生的实践。这就要求学校对管理学教师加强教育和培训,通过校内教师之间的座谈会、研讨会、举办讲座等形式,或者制定教师到公司企业兼职锻炼的鼓励性措施,聘请企业界管理专家、资深学者讲课等途径,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运用开放式教学的能力。另外,教师需要自觉进行学习,积极主动地到企业部门了解学习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具体管理工作,与社会上一些知名企业建立联系,收集了解教学所需要的案例材料和知识,为开放式教学提供必要条件。
(四)开放式教学法评价体系的建立
开放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成果评价方式,必须改变过去的成绩评价方法,采用“理论考试+实践考试”的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理论考试不再以简单的笔试作为评价标准,而是以“平时小组课堂讨论分+自学作业完成分+实践教学过程表现分+理论笔试分”作为评价学生成绩的标准,重点体现学生综合管理能力是否提高,以“全景式”评价代替“管窥式”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引导学生学习实现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管理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法需要构建开放式的平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实践证明,开发式教学模式是解决当前管理学教学课程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它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个人潜能,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等作用。因此,管理学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积极开展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杰,郝强.证券投资专业开放式教学环境设计应用研究[J].教育论坛,2010,(1).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15202
《管理学原理》是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学好《管理学原理》对其打好专业基础,养成良好学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本人长期从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常常思考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什么要开设管理学课程?”、“管理学课程老师讲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管理学课程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如何评价学的效果?”等问题,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现将其总结出来,供同志们参考!
1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必要性思考
1.1《管理学原理》课程主要面向的专业类型
《管理学原理》课程面向的专业主要包括经济学学科门类和管理学学科门类。经济学学科门类包括0201经济学类、0202财政学类、0203金融学类、0204经济与贸易类。管理学学科门类包括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202工商管理类、1203农业经济管理类、1204公共管理类、1205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1206物流管理与工程类、1207工业工程类、1208电子商务类、1209旅游管理类。
1.2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必要性
《管理学原理》在经济类专业中的地位。哲学教给学生如何认识问题,经济学教给学生如何解析问题,管理学教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认识问题、解析问题的基础上有必要解决问题,《管理学原理》正是教给学生解决经济运行中一般操控和综合操控问题的方法。
《管理学原理》在管理类专业中的地位。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是:管理学原理吸收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法学、数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精华,加上管理学的核心知识,从而形成专门管理的管理技术和基本理论(管理学原理),在此基础上应用于专业管理学(工业管理学、农业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商业管理学、行业管理学)、职能管理学(管理预测学、管理决策学、管理计划学、管理控制学)、综合管理学(管理体制学、管理方法学、管理艺术学)、基础管理学(管理哲学、管理历史学)。从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可以看出,《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专业综合管理课程、部门管理课程、要素管理课程、过程管理课程的基础。
1.3《管理学原理》的前置课程和后置课程
前置课程:哲学、经济学基础、经济应用数学。理由:哲学、经济学基础是认识问题、解析问题,是管理学解决问题的基础。经济应用数学是管理学的分析工具。
后置课程:综合性的管理课程,如企业战略管理、商务策划管理;行业管理课程,如工业管理、商务管理、旅游管理;要素管理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过程管理课程,如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理由:《管理学原理》是一般的管理原理、技术和方法,是综合性的管理课程、行业管理课程、要素管理课程、过程管理课程的基础。
2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思考
2.1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
《管理学原理》是揭示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课程。是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能力和一般管理能力的任务。教学是64学时,4学分。
课程目标。《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计划知识、决策知识、组织设计和人事管理知识、领导和沟通知识、激励知识、控制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般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设计协调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激励能力、控制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管理学原理》的素质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政治文化素质、较强的一般管理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2.2课程内容
《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可以总结为“一条主线”、“两大理论前提”、“三大管理基础”、“七大管理能力”。“一条主线”是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能力为主线;“两大理论前提”是指管理、管理学脉络理论前提和管理理论形成与演变理论前提;“三大管理基础”是指管理的环境、管理的原理、管理的方法;“七大管理能力”是指管理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设计和协调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激励能力、控制和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
2.3课时分配
3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实施与改革思考
3.1教学对象的分析
学生专业属性的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有的是文科生、有的是理科生,文科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理科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专业本身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要求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面。
学生知识架构的分析。大一学生具有较好的数理化或史地生理论素养,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经济学基础、高等数学、计算机课程的滞后或平行开设,造成前置课程的知识不足;90后耐心不足。
学习管理学课程可能出现的困难分析。思维方式转换困难。同学们高中阶段多为形象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一下子转到较为复杂的抽象思维必定出现理解的困难。这表现为感觉《管理学原理》枯燥、单调、乏味。同时,知识底蕴、实际工作经验的不足,造成对管理学理论理解的困难。
3.2教学方法的思考
《管理学原理》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推理引证法、案例分析法、问题讨论教学法、课堂宣讲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推理引证法又叫逻辑推理论证法。归纳法和演绎法是两种重要的逻辑分析法。归纳是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演绎是指由一般到个别、由一般原理到个别结论的推理方法。引证法是引用经典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引用的东西,用来作讲道理的依据。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用推理引证法介绍量、本、利分析法,先从基本概念出发,推导出产量成本函数和产量收入函数,再进一步推导出保本点的公式、目标利润产量公式、产品定价公式等。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教给受训学生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对“美国联合邮包公司的科学管理”进行案例分析,让同学们分析出联合邮包公司是如何进行动作-时间研究制定劳动定额,如何应用标准化原理,如何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开,如何科学培养第一流的工人。问题讨论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用问题讨论教学法讨论“谁能拯救红塔?”、讨论褚时健要不要复出?同学们踊跃发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既理解了管理的职能,又深刻认识了管理者的素质和技能,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宣讲教学法是结合课程知识围绕一个专题,学生上讲台宣讲。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课堂中组织“沟通宣讲会”,让学生上讲台讲沟通理论,讲沟通故事,谈沟通经历,演沟通情景剧,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沟通能力。项目教学法作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工作要主动,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的计划章节组织学生撰写“开店计划书”,既让学生掌握了制定计划的技巧,又培养了同学们的创业意识。
3.3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我们主要在教学手段、教学措施、学生实践方面进行创新。在教学手段创新方面,我们大力开展多媒体教学,我们制作课程录像、开发精品课程让学生课后观摩,我们建立《管理学原理》课程QQ群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在教学措施创新方面,我们可以配备管理游戏道具寓教于乐,我们可以请企业家进校园现身说法讲管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策划中用管理。在学生实践创新方面,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管理认知实训基地,见证管理活动。如我们带领学生参观湖北新三友机床有限公司,见证铁块如何变成数控机床的流程,并认识其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机制。又如我们带领同学参观武汉量贩店和沃尔玛,了解其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事管理。
4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
4.1建立多元化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教学过程考核保障体系。形成学生期中教学信息反馈、期末学生评教评学、督导评价、同行评价、企业人员评价的教学过程评价考核体系。
4.2建立系统化的《管理学原理》课程考核标准
关键词:管理学理论;批判;评价
一、管理学批判理论界定
管理学批判理论的代表学家有佛睿恩特、德鲁克等,他们都是知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他们认为:即使管理世界是现实存在的,但是每个专家对其理解却各有差异,每位学者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评价现实状况,因此,如何来构建符合新时代意义的管理学知识体系才是关键。
管理学构建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管理学批判理论,该理论在20世纪最早被提出。对管理学批判理论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管理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人民知识水平的提高不断完善、升华,从而不断产生新的理论,以前的管理学理论;第二,管理学知识不是绝对的定则,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发现、再创造;第三、管理学知识不会孤身于个体之外,虽然个人观点可以给管理学知识一个外在形式。
管理学指导主义是管理学批判理论所指向的矛头。管理学指导主义更偏重于管理学属于精神上的权威,他们认为:管理学家可以利用管理变革活动来将个人意志转给别人。但管理学批判理论学家们认为,管理学这种精神权威是不稳固的,管理学知识都是随时展而随时变化的。所以,组织结构及其管理发展过程是相互作用的,而不是完全受制于管理学家。
美国哲学家的观点是:理论和经营的相互促进才产生知识,管理学的发展进步是经验和实践之间相互互动的过程。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种观点被管理学批判理论认同。管理学批判理论的观点是管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世界是一种社会构建,由管理学家来描述,该理论是一种主观的可以共享的思想理念,而并非仅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因此用普通的研究方法解决不了管理组织结构及其管理世界的实际问题。所谓管理学批判理论是指研究者不仅仅是组织结构和管理世界的观察者,更是参与者,不是管理组织结构及其管理世界的制定者,而是实践群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管理学本体论及方法论
管理学批判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本体论现实主义观点,该观点的本质是探讨管理学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主要阐述管理学的本原、管理学的社会功效以及管理学发展的动因等问题。管理学批判理论是一种通过描述性语言来传递、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来规范、通过参与实践来验证,并通过自我反思来修订的社会理论。然而,面对不知是悲观还是乐观的管理学前景,管理学批判理论学家仍坚持研究一个共同的话题:管理学批判理论真正要抨击的东西是什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具有狭隘性,其社会组织形式存在非人性化的“技术理性”,这种“技术理性”和管理学实证主义一起颠覆了管理学启蒙理性的理想,这就是管理学批判理论家所要真正抨击的。
管理学批判理论的方法论主要指矛盾辩证法和批判否定法。这两种方法相互作用、相互验证,矛盾辩证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不断批判否定的过程,所以批判的思考方法也就是一种否定、辩证的思考方法。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可以促进管理组织结构及其管理世界更好的发展。因此,管理学批判理论比较注重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包括管理者对管理理论的理解能力、对新理论体系的学习能力、对下属人员的组织能力、对理论运用结果的反思能力以及质疑能力、还有提高自我的能力。
总之,准确地说,管理学批判理论并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理论,而是对一群相关理论的融汇,主要是在继续完成管理学知识理论中人类理性启蒙任务。管理学批判理论学家认为,通过自我反思获得的知识是聚集了自我性与科学性的知识,管理学家不仅应当自我反省,还应当将管理学从固定理念中“释放”出来或“重建”新的管理学体系,这也是管理学批判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
三、对管理学批判理论的评价
管理学批判理论的核心在于如何构建一个处于不断变化环境中的组织及其管理世界并使之合理化。因此,管理学批判理论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剖析管理学组织的主流观点并对其进行批判,从而揭示管理学实证主义认识论的不合理面纱,揭开其所掩盖的压迫结构。管理学批判理论学家想通过这样的剖析和批判,提升管理学系统知识,为人民识别真实的利益;第二,管理学批判理论是指某种特殊的沟通行为在心理、政治和实践等三个方面的重要性,它要弄清这种特殊的社会构建对沟通行为产生的扭曲影响有多大,因为扭曲的沟通行为会对组织成员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来源于同样的理论基础,即管理学批判理论学家不会有自大情结,不会把管理学就定义在公正性上,他们要把自己当成是局部的参与者,承认相互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管理学批判理论是假设组织员工对组织经验的认识处在一种不对称的信息中,主要从组织员工的自我认识进行问题研究,而且这种不对称权力关系在组织中处处存在。因此,会导致许多组织员工产生不正确的理解和意识。管理学批判理论论学者相信,因为组织员工的不正确理解和意识,他们不仅感受不到自己所承受的现实压迫,反而还会帮助那些压迫者把这种扭曲施压给自己。在生活中,管理层通过分析进行的管理决策看上去是比较有技术性,符合组织事实情况的,这掩盖了不合理的压迫结构,而组织员工则更偏于接受管理层的决策,认为这是不容置疑的。因此,管理学批判理论学家会向人们揭示管理层决策分析扭曲事实的本质,告诉组织员工管理层是如何进行错误决策的,并阐述这种错误的理解和意识对他们的影响。管理学批判理论学者希望通过这些叙述性的表达来树立人民批判的意识,并把这种批判意识作为一种员工素质。这样,组织成员才能从管理权威的意识中解放出来,让管理学批判理论成为一种变革组织的有力元素。
总之,文章主要描述了管理学批判理论的一些相关知识及其产生的根源,以及如何发扬利用管理学批判理论,这样才会让管理学知识一至走前进的道路,真正成为管理学家的指示灯,没有渊博的管理学知识,不会造就中国如此多的管理大家,但没有管理学批判理论,管理学知识会停止不前,发挥不出她应有的效能。(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罗珉,甘元霞. 管理学批判理论述评[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1).
[关键词]管理定义;分析;启示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2-0074-03
一、管理的定义
自从管理一词进入人类的观念形态以来,中外几乎每一个思考管理问题的人,都会对管理现象作出一番描述和概括,管理的定义很多,下文择要简述。
(一)外国管理专家学者的定义
被称为“科学管理理论之父”的泰勒认为,管理是“确切了解你希望工人干些什么,然后设法使他们用最好、最节约的方法去完成它”(1911)。
被称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的法约尔在其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给出的管理定义是,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1916)。
玛丽·帕克·福莱特把管理描述为“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1942)。
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就是决策(1960)。在西蒙看来,管理者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是在面对现实和未来、面对环境与工作时人们要不断地做出决策,从而使组织得以不断地运行下去,达到实现人们既定目标的要求。
小詹姆斯·H·唐纳利认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1978)。
费里蒙特·E·卡斯特提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过程(1979)。
哈罗德·孔茨指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1993)。
斯蒂芬·P·罗宾斯和玛丽·库尔塔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起并切实有效地完成活动的过程。这一定义把管理视作过程,它既强调了人的因素,又强调了管理的双重目标;既要完成活动,又要讲究效率,即以最低的投入换取既定的产出(1996)。
沃伦·R·普伦基特和雷蒙德·F·阿特纳把管理者定义为,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监督的人员。在此基础上,他们把管理定义为,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和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定并达到目标的活动(1997)。
帕梅拉·S·路易斯、斯蒂芬·H·古德曼和帕特丽夏·M·范特对管理的定义是,为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1998)。
理查德·L·达夫特和多萝西·马西克给管理下的定义是,管理(management)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资源,以有效益和高效率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2009)。该定义中有两个要点:(1)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2)以有效益和高效率的方式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者运用多种多样的技能来履行这些职能。
(二)中国管理专家学者的定义
在杨文士和张雁主编的教材中,管理被定义为“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1994)。
在徐国华等编著的《管理学》教材中,管理被定义为,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这五个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1998)。
在芮明杰主编的《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中将管理定义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1999)。
周三多等学者认为,“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1999)
林根祥在其主编的《管理学基础》中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通过协调组织内外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达到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2006)。
姚丽娜在其主编的《管理学教程》中认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某些人,通过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运用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从而使他人与自己共同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007)。
陶学荣等认为,管理就是管理者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对组织的有限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进行有效的整合和配置,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2007)。
杨孝海主编的《管理学》中,认为管理是指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的过程(2008)。
李永平在其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中提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009)。
焦强、罗哲等认为,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通过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活动来集合和协调组织内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的过程(2009)。
于本海在其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将管理定义为,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对组织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转换,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2009)。
在余仰涛、友主编的《管理学实务概论》中将管理定义为,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一个组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由管理者对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和创新,促进其相互协调,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动态过程(2009)。
在廖建桥主编的《管理学》书中认为,管理是对一个组织内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调配的过程(2010)。
二、管理定义的分析
(一)管理到底是什么
管理是什么,是一个过程、一项活动、一个艺术还是其他?这是管理定义的核心问题。通过收集到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管理所做的24个定义统计可见(见表1),中外专家学者越来越达成共识:管理是一个过程。在24个定义中有14个将其定义为“过程”,无论是国外专家学者还是国内专家学者将管理定义为“过程”都是最多的。这也与实情相符,我们说管理是一个过程,是指管理从起因到结果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蕴含了管理的规律,它提供了管理各职能间的逻辑关系,并把管理的内容、目的和方法演绎出来。
(二)管理定义包含的要素
一个定义应包括什么人在什么范围内运用什么职能达成什么目标等要素。据此统计中外管理学者对管理的定义(见表2),发现管理定义中包含最多的要素依次是职能、目标和资源。在国外管理定义中包含“范围”要素的最少;在中国管理定义中,包含“主体”要素的最少。有的定义包含五大全部要素[14],有的定义只包含1个因素,但是发展的趋势是管理的定义包含4~5个要素,甚至更多。
(三)对管理进行定义的方法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长期以来人们下定义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形象直观描述法,一种是采用“属概念+种差”的逻辑方法,即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他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例如帕梅拉·S·路易斯、斯蒂芬·H·古德曼和帕特丽夏·M·范特对管理的定义中,“过程”是邻近属概念。“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是管理和其他过程的本质差别,即种差。 第一种定义方法有助于人们直观地认识什么叫管理,但是却不能揭示管理这个概念的本质特征。因为人们对管理活动的具体内容的分类和归纳的方法不同,使得人们对管理应包括哪些内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分歧,也使人们对什么是管理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看法。而第二种定义方法即“属概念+种差”的方法,是逻辑学上给被定义概念下定义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揭示了管理这个概念的本质特征,把管理与人类的其他活动过程区分开来。据此统计,发现中外管理学者大都倾向于用“属概念+种差”的逻辑方法给管理下定义。
三、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管理定义受人的认知差别的影响,即使是管理学家,他们每一个人对管理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同时管理还受时代管理实践的制约,管理定义不能超越时代需要,脱离管理实践而进行。管理的定义是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和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这个发展中“管理是一个过程”,对比中外管理专家学者基本达成一致。后来的管理学家从时代新发展出发,重点关注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其他一些重要管理职能,因此管理定义包含的因素会更加全面,会更多地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进行定义。总之,管理定义的多样化既反映了人们所处时代管理实践、认识水平、研究立场、方法和角度的不同,也反映了管理科学的不成熟性。这说明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是现实的结果,会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不断发展。但这种发展不是对前人管理定义的替代,而是继承与丰富。
[参考文献]
[1]小詹姆斯·H·唐纳利.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2]弗里蒙特·E·卡斯特.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M].傅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哈罗德·孔茨,海茵茨·韦里克.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理查德·L·达夫特,多萝西·马西克.管理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
[5]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
[6]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0.
[7]林根祥.管理学基础[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4-5.
[8]姚丽娜.管理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
[9]陶学荣.现代管理学[M].南昌:江西出版集团,2007:1-2.
[10]杨孝海.管理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11]李永平.管理信息系统[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4-25.
[12]焦强,罗哲.管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3-4.
[13]于本海.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4.
关键词: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历史发展;实证研究;视觉;参照系;分析工具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5-0022-02
1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科学研究方法在对管理的研究中十分重要。首先,科学方法具有客观性,是以事实为研究依据的,这使得我们的研究真实可靠;其次,科学方法具有实证性,依靠可以由实践检验的信息,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一样的结论;再次,科学方法具有规范性,研究的程序和步骤都是有序、清晰和结构化的。最后,科学方法还具有概括性,因为科学方法研究的结果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所以,在我们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除使用思辨的研究方法外,还应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系统、严谨更具有说服力。
2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
管理科学的发展按照时间的划分可归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勒、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核心内容就是科学管理思想,以及管理过程和职能分析、组织理论等;第二阶段就是20世纪的30到50年代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关系学说,后来发展到行为科学理论;随后,20世纪60年代管理科学进入现代管理科学阶段,也就是被孔茨所描述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这其中包括了决策理论、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权变理论等。
管理科学发展的过程反映了管理科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古典管理侧重于对物、财及管理组织过程的管理,研究方法是以工业工程研究方法及经济学方法为研究基础的;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则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而现代管理阶段则移植了数学、计算机技术学、统计学等诸多科学的方法论,形成了“管理丛林理论”,而在丛林理论中的各个学派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科学的方法。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研究发展的特征就是管理理论的发展是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紧密相联。可以说是这些因素决定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变化。现代的管理科学是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发展,并阐释实践,引导实践的。
3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谈到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管理科学与其他科学的差异与联系,这就需要我们为管理科学进行学科定位,通过课程学习我们了解到管理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所研究的是社会现象,但又同社会科学研究有所差异,其核心差异就是对人的研究方面。社会科学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和功效,而不涉及人类活动本身的意义。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及其形成的系统。它是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提炼和概括,是关于对有组织活动的管理的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知识体系。
管理科学是在对多种不同性质学科的理论兼容并蓄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不同学科理论及方法系统集成的结果。一般地说,管理科学的成长要综合运用数学、系统科学、经济学、心理学。这四个学科构成管理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手段的创新以及经营方法的革命。管理科学的未来发展仍要依赖多个不同学科的交叉综合运用,依靠相关学科的支撑。
由于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其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实际存在的一般性的管理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由现象而本质,由具体而一般,抽象出科学问题并形成研究目标。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毫无科学价值。同时,在管理科学研究中还应注意规范研究方法,多运用实证的、实验的、定量的研究方法,而少使用科学性不强的思辨的、归纳的、定性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有利于提高研究的价值。
4 《理解现代经济学》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中试图说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解释现代经济学中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并通过介绍现代经济学近年来的一些新发展来澄清常见的对现代经济学的一些误解。该文从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人手,引入了被当今社会认可为主流的并代表一种研究经济行为的方法框架――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这三方面的理论就是分析框架的基本理论。首先是由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视角”,这基于经济学家的三项基本假设即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和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其次是运用多个理论作为“参照系”,使之能够成为人们能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利用各种图像及数学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帮助分析繁杂的经济行为。
而在管理学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分析框架,首先是管理科学的“视角”,管理学的视角应该就是观察、理解或研究管理学理论问题的角度,钱教授在文章中指出通过经济学家的基本假设,不论是消费者、经营者还是工人、农民,在做经济决策时出发点基本上是自利的,即在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和现有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他们希望自身利益越大越好。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看问题,消费者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企业家想赚取利润,都是很自然的。从这样的出发点开始,经济学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经济学家探讨个人在自利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在此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有改善(即是否可以提高效率)。以这种视角分析问题不仅具有方法的一致性,且常常会得出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逻辑的结论。管理学不是没有视角,但是,迄今为止,管理学确实还没有象经济学这样的一种普遍为人接受的视角,所以当今的管理学还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
接下来是“参照系”,管理学的参照系更多地体现了经济、社会、心理和工程学等相关学科在管理中应用之成果,故必须研究各准则之间的权衡问题。根据西蒙的观点,科学可以分为两类:实用科学与理论科学。实用科学采用的是“如果一则一”的科学命题;而理论科学采用的是纯描述性的与验证条件等价的伦理命题。科学命题关注能得到验证的事实而理论命题强调偏好的表述。管理欲成为一门科学,显然应加强实证研究的建设。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也即由假设检验、建模分析、实验模拟、对策建议等构成的体现科学命题的管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西蒙提出了以“有限理性”和“满意的准则”这两个基本命题为前提的“管理人”决策模式。他指出,在实际中不存在“完全的理性”,因而“最佳的准则”是行不通的。实际上人们只能追求“有限度的合理性”,遵循“满意的准则”行事。西蒙还强调“刺激一
反应”的行为模式和与此相关的决策程序化的重要意义。在运用经验加以慎重处理并使之合乎目的的条件下这种“刺激―反应”的行为模式能够显示出一定的合理性。钱教授在文章中提到他在美国时的教授问过他受过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和没受过这种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区别是什么?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就谈到了。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头脑中总有几个参照系,他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具有一致性不会零敲碎打,就事论事。同样,受过管理学系统教育的人头脑中也应当有几个参照系,比如,在分析组织结构时我们就应当以韦伯的官僚行政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管理的职能时就应当拿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决策问题时,就应当想到西蒙。只有这样,分析管理问题时才会有一致性。
最后我们来看“分析工具”。在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文章中谈到的是经济学中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并被经济学家证明是极其有用的。同样,管理学也有许多研究工具,对于管理学来说管理学研究的是经济组织的管理如何使组织以更低的成本取得更大的效益,研究管理人价值的体现问题,这就需要对经济学的很多理论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工具,因此,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本身就是管理学的研究工具。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许多决策支持系统,也都是研究和分析管理问题的有用工具。数学和统计学甚至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等在研究管理学时确实有用,管理学前辈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比如市场附加值与经济附加值、平衡记分卡、SWOT分析法等等,它们也是研究管理学的有力工具。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借助数学模型分析会使推理更加严密精确,理论研究中运用数学可以减少争论,而实证研究中运用具有一般性系统性容易被学术界所认可。在管理中数学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泰勒管理学派的管理科学学派就认为所谓管理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解出最优的方案以实现企业的目标。管理者通过数学模型的应用使得本来难以辨别优劣的备选方案变得明晰“直观”了,诸方案因被量化而变得可比了。管理科学的研究恰恰需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是认识的起点,定量是认识的深化。数学无疑会为管理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一种抽象的工具,数学模型有助于人们对一个复杂过程的理解,可以帮助管理者合理的决策。但它毕竟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的简化与抽象,任何一种抽象都不得不舍弃对象本身的丰富性。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必须提出某些前提性假设,他们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模型的运用就是对某些假设的检验。检验的正面结果表明这些假设有道理;检验的负面结果却表明必须加以修改。有这种感性认识的逐步积累,我们就可以取得理性认识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学要成长为一门科学离不开数学这一有益的工具,在对待管理学与数学的关系时,我们必须明白,数学仅仅是管理学不断完善自身的工具。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单凭数学是不够的,作为一门研究人们的管理行为的学科,它首先必须面对的是人,它需要那些关于人的学科的支持。
从单维度转向多维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谈谈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
高小平:概括地说,行政管理学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加强了对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完善行政管理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二是政府管理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大了行政改革、应急管理、社会管理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推进政府改革、提高行政能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出了贡献。三是行政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创新,更加重视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为政府引入绩效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咨询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报》: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的成就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取得的?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高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发展历程,可以从改革和创新两个维度来分析,并划分为两大阶段。从1978年到2002年,是以改革为引领、创新蕴涵其中的时期,重点放在改革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职能和组织结构;2002年之后,进入到改革和创新并重、创新引领的时期,重点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转变职能,创新行政流程、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近十年正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开始期,或者说是两个阶段的转换期。我们分析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不能离开这个背景。
通过回顾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学从研究改革为主向改革与创新并举发展,从研究实践为主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发展,从通过个别问题的拓延性研究为主向系统化研究指导下的对策研究为主发展。行政管理学研究从以往的单维度研究(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向多维度、全景式、精细化研究,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体系相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语境中建立行政管理研究的新坐标。
借鉴国际成果 打造中国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行政管理学发展进程中,国际学术流派和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
高小平:对。人类关于管理和治理的研究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其知识体系呈现交叉性、辐射性和融合性。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得益于学科的分化整合过程与国际化“生态”的有机结合。行政管理学是综合性学科,科际整合特征比较明显,研究行政管理学必须研究行政生态,即行政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学科生态,才能获得“生态动力”。
转贴于
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国内多家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翻译了一大批国外行政管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教材,向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介绍西方行政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举办或参加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从2005年至今,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发起,电子科技大学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共同主办的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连续举办了五届。
与此同时,我国学者注重行政管理学的中国化,打造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其在学科和理论上的影响力已超越了行政管理学自身的范围,成为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把行政管理学科的基础打造得更加牢固,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者不断加强对行政管理基础理论和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展开了行政哲学、行政方法论、公共性思想、行政战略、行政伦理等内容的思考,十分关注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对现代化的意义。2003年4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与南京财经大学联合召开“全国行政哲学研讨会”, 此后每年或两年召开一次行政哲学研讨会,聚集了国内行政哲学研究的力量,涌现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论文,深化了对行政哲学本身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这对于运用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去研究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行政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行政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建立学术理性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为政府管理改革建言献策
《中国社会科学报》: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请您谈谈这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研究是如何为政府改进行政管理发挥作用的。
为了满足社会对公共管理理论和人才的巨大需求,公共管理学科自身必须积极寻求推动学科规范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摆脱目前“学科身份不清”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窘境。为此,针对公共管理学科规范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学科准确定位和教学模式革新应该是公共管理学科规范发展的基本路径,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对公共管理学科加以改造。
确立公共领域综合性应用学科的定位
在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公共管理学科关注的焦点会有一些变化,但贯穿始终的核心争议话题主要是政治与行政的关系问题。一般认为,19世纪末由美国学者威尔逊和古德诺提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成为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得以从政治学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但实际上,在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学科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与政治学的学科分界始终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和教学都存在强烈的“政治学倾向”。所以,要化解公共管理学科的“身份危机”,就应该重申“政治与行政二分”的意义和价值。以此为基点,并结合公共管理学科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趋向,笔者认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准确定位应该是“公共领域综合性应用学科”。这一学科定位可以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各方面加以体现。其一,研究对象:公共管理问题,而非政治问题。在人类社会的公共领域存在两种基本行为,即政治行为和行政行为。政治行为涉及与国家法律和基本政策制定相关的活动,包括有关的政党活动在内;而行政行为则是指国家法律和基本政策的执行活动。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正如最先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观点的古德诺就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而行政则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由此,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框架下的社会总体治理中就存在着两个系统:一个是由公民直接或通过其代表进行民主决策并向政府授权的政治系统,一个是执行上述民主决策的上级指挥下级、自上而下授权的行政系统;公民既是政治系统向政府授权的始端(权力之源),同时又是行政管理与服务的最终对象(行政系统的末端),两个系统首尾相接,形成闭合的权力系统。“政治与行政二分”要求行政系统保持“价值中立”,这种“价值中立”是指行政系统应该依据法律和代表大多数公民意志的政治决策来实施行政行为,而非代表某个政治集团的特殊利益。这样国家的政治和行政职能就能相互分离,机构分设,行政系统由此能够依法行政,这正是一切民主政治体制的共性。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框架下,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行政问题,而非政治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政府的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式也正在向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式转变。但这并不代表“政治与行政二分”已经过时,在现代社会多方参与的公共治理视角下,“政治与行政二分”可以被引申为“政治与公共管理二分”。那么,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就应该是公共管理问题,而非政治问题。其二,研究范围:涉及社会治理的中观层面,而非宏观或微观层面。与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相适应,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围应该定位在社会治理的中观层面,而非宏观或微观层面。社会治理宏观层面的研究涉及国家法律和重大政治决策的制定,应该归属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研究范围;微观层面的研究涉及企业及家庭的治理问题,应该归属经济学、工商管理等学科的研究范围;而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围则应该专注于政府权力如何合法规范行使的问题,属于社会治理的中观层面研究。其三,研究方法:实证研究为主,规范研究为辅。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其性质与医学、工程类似,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实践,其研究结果也要服务于实践。公共管理学科的传统研究方法偏重于与政治学相类似的具有思辨性的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建立在个人经验和主观推断的基础上,这种研究方法显然与公共管理实践理论需求相脱节。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应该与现实中的公共管理实践紧密结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与学科性质相符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方法应该是在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在实际案例和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大量实证研究,并以实证研究结果来佐证研究者的价值推断。当然,实证研究方法的广泛采用必须以相关数据、信息、资料获取的可靠性、完整性、及时性为前提条件,与国外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者相比,我国学者在该领域开展实证研究的基础条件是较差的。
1 管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1.1 教学内容
管理学课程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虽然国内管理学教材版木众多,但是内容体系基木一致,首先介绍管理的基木知识和西方管理理论,然后以管理职能为框架展开,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围绕管理活动,道德与社会责仟,决策
理论及方法,计划,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领导理论及方式,激励原理及方法,沟通机理及有效沟通,管理控制与控制过程,管理创新等问题展开研究。
1.2 教学目标
通过管理学课程教学,一方面,学生要掌握管理的基木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尤其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还要运用管理学的基木原理和方法去研究具体领域的管理问题,并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学科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模式,和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当前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学生木应从中学会管理的基木规律和一般原理,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然而在长期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由于课程内容体系相对僵化,教学方法单一等诸多问题,导致管理学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普遍感觉教学内容枯燥,学习目的迷茫,课程意义不大,对课程兴趣降低。
2.1 教学内容与我国的社会文化未能有效融合
传统的管理学教学内容中,东方管理思想介绍较少,几乎所有的管理理论都基于西方理论,尤其是美式理论。所采用的教材从内容和语言上都有翻泽甚至照搬照抄的迹象。而中国传承的是以人文文化为基础的社会惯例,与以科技文化为基因的西方管理理论相差甚远,导致在管理学教学中实践迷失现象,学生无法熟练运用我国社会通用的思辨方式分析管理实践问题,而对西方理论也仅限于学的层面,无法真正作为一门工具。
2.2 课程开设时间较早,学生缺乏管理基础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表现出来的严谨和其艺术性表现出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决定了管理学的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管理学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一年级,学生刚进大学校园,对社会和经济运行规则知之甚少,在这种缺乏管理认知的基础上学习管理学,学生很难掌握到管理的精髓,以致很多学生学完了管理学的课程,仍然弄不懂在这门课上到底学到了什么东西,所学的内容对于我们的实践到底有什么样的帮助。学生的种种困惑反映出在当前的管理学教学上仍有很多的弊端,迫切的需要改进教学方法。
2.3 缺乏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课前引导
跟数学、英语这类需要耐心细致的课程性质不同,管理学课程需要更多的是思维模式的跟进。大一新生刚从高中到大学,依赖性的学习观念和方法尚米及时转变,一味的注重细节,如果不更正学习方法,管理学课程必然无法达到教学效果。而管理学教师一般只是从教材方面给学生讲解,很少能对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进行引导。
另一方面,管理学讲述的是最一般的规律和方法,内容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教师在授课之初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解析和引导,规范式的案例介绍较多,结合实际生活的管理知识的运用介绍偏少,使学生看不到管理学的实际用处,觉得管理学遥不可及,尤其是非管理专业的学生,觉得管理学知识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缺乏实际用途,从而一开始就对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
关键词:管理学 公选课 实践教学
一、管理学公选课的作用
公选课的一个理念就是认为大学生应该学习一些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而且凭借这些方法和思维模式来获得相关知识, 在管理学公选课的学习中,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帮助学生养成基本管理思维模式的作用。管理学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作为核心基础课程,而作为公选课,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较为系统地掌握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在今后专业就业领域引导与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模式。绝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深造,是为了在大学中学到一身安身立命的本事,将来找到一个好的职业,因此,大学所提供的服务必须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个需求,培养能够靠自己所学在社会上立足的大学毕业生。所以,作为已所应用型大学,其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也不应该例外。
二、管理学公选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选课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根据教学课堂的随机调查,很多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态度不端正,抱着混学分的想法,有些学生选课只是从众心理,随大流,造成开头学生的到课率较高,而学期中到课率就较少,特别是艺术类的学生。
其次缺乏适合公共选修课的理论指导及实践教辅教材,过于强化理论教学。在我院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均采用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所用的教材,强调学科理论的完整性,讲授大量的理论知识,未去找寻管理学科基础知识与学生专业理论体系的契合之处,造成高高在上的理论教学,脱离实践教学的目的。
第三,重视程度不够,无较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受课时以及学生人数的限制,更是由于教学理念没有转变,只关注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工作的推进。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计划不完善,更谈不上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关注。从选修的学生角度来看也没有意识到管理学的学习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有何帮助。
三、管理学公选课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想
(一)首先加强与公选课相适应的实践性教材建设
管理学的教材非常多,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不过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背景下,多数教材的内容对于公共选修课的学生来讲显得较深。应根据增强实践环节的要求编写知识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充实、语言通俗流畅的教材。还可针对实践教学的要求编写案例教材。此外,为了便于学生自学,通过构建立体的教学资料和教学辅助体系来达到教学相辅的作用。
(二)采用简化理论系统教学,探索建立多渠道的获取式教学模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收集、观察、编写一些生活中的故事,利用这些通俗易懂的素材讲解一些基本的管理原则,从简单的事情推出基本原则。梳理管理学的内容框架和发展演变主线,结合环境变化从社会经济背景的角度力求给学生以清晰的框架,要重点讲清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管理的发展史、管理的基本职能,这样学生对管理学的理论框架就能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教师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和“助手”的理念,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
(三)实行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模拟实践教学模式
管理学课程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强的学科,需要学生用辩证的、实用性的思维形式,将对知识的获取和占有转化为运用能力地提升,发挥个人能力去解决各种问题。因此要将学生引进模拟实际管理的情景之中,通过模拟管理让他们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去理解管理学的理论并切实地指导实践。除了采用案例分析等模拟实践的教学形式,还要发挥公共选修课灵活机动的考核方式,让学生在学校生活的过程中自主地运用管理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宿舍的基础管理,使实践教学与宿舍管理相结合。要求制订并提交管理规范,明确分工,承担一个或几个具体的职责,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岗位的权力和责任。
(四)推行以创造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课下布置给学生一些课外参考书,课堂上大家以开放讨论地形式交流读后感,尽可能使用参与式、互动式、探究性的方法,引导学生相互学习讨论,不拘泥于形式与结果,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艺术类的学生可以以组织一台汇报演出的方式来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还可尝试将课程设计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环节,并且要强化其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
(五)启迪学生创业能力的参与式教学模式
游戏教学方法是一种具有较强参与式的管理教学方式,与其他教学法相比学生更易接受和体会。在游戏教学法中,对事先准备的游戏进设计,使学生在决策过程中面临更多切合实际的管理矛盾,决策成功失败的可能性都同时存在,这就需要参与者运用有关的管理理论与则、决策力与判断力对游戏中所设置的种种遭遇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要的有效办法去解决问题,使其在游戏中获胜。因此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可以在非常轻松的情景下学会管理技巧。游戏结束以后,老师不要忙于下确定性结论,而要通过游戏的过程及结果引导学生思考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尝试着让学生用课堂上所学的管理知识分析整个游戏,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接受别人的批驳,这既符合管理的理论性、科学性,又符合管理的实践性、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游戏的真正目的,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
总之,针对管理学公共选修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管理技能培养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与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于连涛,刘伟.创新与创业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