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监理服务;成本控制;费用;会计
监理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核算单位, 首先遵守《会计法》中的内容,包括了第二章“会计核算”、第三章“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中的内容,监理企业有着国家统一的收费标准,根据监理企业实际的工程项目所发生的事项和费用进行成本的核算。但在近年来监理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的实践中可以发现,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完善的核算体系,监理企业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随意性过大,无法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现状。从这一角度出发,为了促进监理行业朝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有必要对监理工程的项目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进行研究。
一、监理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理企业缺乏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体系
从目前监理行业的发展实践来看,由于发展起步时间较晚,因而大部分的建立企业仍然在成长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行业中为了争取项目中标,抢夺市场,企业的整体战略发展都集中于建立的业务上,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企业财务核算,遑论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会计核算体系。大部分监理人员都认为业务才是关乎监理公司的生存,会计财务等是数次上的变换游戏。
另一方面,由于监理是独立于业主和施工企业的第三方主体,随着不同的工程项目需要,委托人的不同委托需求的特征,使得监理行业的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包括了化工建设项目、天然气石油项目、市政建设项目、房地产建筑等项目。如此多的跨领域工程使得监理企业在面对复杂的成本和收入时疲于应付。
因此,缺乏完善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和体系,使得监理工程的成本核算十分随意,缺乏合理的管理依据。
(二)监理工程的项目资金管理成本提供缺乏时效性
监理工程时伴随着建设工程主体过程实施的,建设工程的工期较长,因而监理的服务器在一年以上的情况十分常见,使得资金管理和成本提供中缺乏时效性。
一方面,由于建设工程的特殊性,监理企业的服务费用的收取时间和金额并不是稳定的,也很难进行准确的预估。一般监理企业的主要收入包括了预付款、质保金、考核费以及监理合同中规定的监理服务费用。这其中,监理的合同服务费用是最主要的部分,大约占所有费用的百分之八十,而预付款则是在合同的签订中收入,占据监理服务费用的百分之十左右,不超过百分之十五。此后服务的费用收取都是按照进度执行,但一般情况下是每个季度提交申请。而监理服务中施工的进度完全取决于施工企业,因而其实际的按进度付款也并无法得到时间上的保障,使得监理企业的项目收入资金管理缺乏时效。
另一方面,监理工程在提供监督服务中也会发生成本,服务周期过长使得监理企业也不能准确判断工程是否发生延期,因而其费用开支的时间、数额等不能得到准确的确定。如果碰到一些偏远工程项目,信息交流不通顺,使得资金管理更加困难,一些主观上的恶意虚增费用时有发生。
最后,监理服务中发生的最大费用是直接成本,这一部分的成本管理与核算对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要求较高,包括实际的人工、专项费用等,但由于工程建设中不确定性,很多情况下都是在工程完全结束后一并报销,导致了建立企业的直接成本信息缺乏时效性。
二、监理服务项目的预估成本和实际成本偏差过大
监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获得利润,因此在获得工程项目时,企业就会提前对本次工程建设项目的收入和成本进行提前的预判估计,监理的成本主要内容有直接成本包括监理人员的基本劳动支出,一些诸如差旅等专项费用,以及办公及设备费用,间接费用则包含了管理人员的劳动支出和业务发展等。
由于监理成本的构成内容之多,极为复杂,加上监理工程的周期过长,提供的服务量也不能以具体的量化指标和数据进行反映,并且受到市场环境和信息的波动影响,工程项目实际的监理服务成本和预估成本之间有着较大的背离。
这些因素使得监理企业的利润进一步的被压缩,影响了建立企业的发展,而许多监理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得不压缩服务成本,这就使得服务质量对应的下降,损害企业长期发展的利益。
预估成本和实际成本的背离也使得监理在提供服务时对业务承接和人员的分配无法做出合理的决策,这显然不利于企业发展。
三、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时效性的主要对策
(一)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制度是保障企业成本核算的首要条件。企业经营中关键的会计信息包括当属收入、成本和费用的核算,因此会计核算制度的建立也要围绕这些主要指标进行,例如明确收入确认准则,解决收入确认方法混乱的局面。监理行业在收入确认上存在着如按照收款的金额确认收入、按照开具发票的金额确认收入等有违准则的方式,而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监理行业的收入确认应按照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另一方面,要明确监理成本配比原则,配比的收入和成本是企业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提高对于项目资金管控
第一,在现金的使用上,明确现金的开支范围,对于监理工程项目中涉及到备用金需求较大的,要明确授权权限和使用者的责任。结合不同地区的项目实际和工期等项目特点确定备用金额。
第二,建立报销流程约束费用报销。所有的费用报销都要有真实、合法合规的原始依据,对超过规定限额的要予以内容审核,对于实际成本不可避免的增加的,需要给出合理解释。
第三,完善信息传递机制,工程一线人员在服务中要及时的将有关成本信息进行反馈,避免出现跨期或集中报销的情况。比如说建立严格的费用报销时限固定,针对偏远地区的可以适当的采取延长措施,完善成本归集。
(三)提升技术水平,准确预估成本
尽管客观原因上使得成本预估十分困难,但是仍然可以采取措施提升预估成本的准确度,使其尽可能的接近实际成本。
1.在成本的分类中可以看到,间接成本约为总成本的15%~30%,直接成本为60%~75%。而两种成本的内容又各不相同,因此总成本编制时要将项目经理和财务人员联系起来。项目经理对实际成本的发生较为了解,根据工程经验对人员的直接费用和专项费用进行预估,为财务人员计算提供依据。
2.企业可以建立一定的费用标准,例如专项费用中差率补贴等,但要结合项目的实际,对于不同地区的建设项目,不同的类型的建设项目要考虑周全。
3.成本中最主要的是人工支出,建立工作制度以约束监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这样就可以确定项目的总消耗时间,对于人员的分配决策则更加准确。此外此举也有利于提升员工工作效率,避免主观上的工作拖沓导致成本上升。
4.建立审查制度,分析实际成本和预估成本背离的原因,建立奖惩制度和激励制度,明确责任制度,提升成本信息反馈,以合理的调整成本预估,以便企业决策的准确性。
四、结语
监理服务的基本思想是以助于高度专业化的队伍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管理,随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的深入,体制也在逐渐的完善,我国监理行业正逐渐和国际进行接轨,越来也多的监理企业加入到国际工程监理服务竞争当中。因此加强成本管理与核算是保障监理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吴乃珍.建设工程监理企业成本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03).
【关键词】:土木工程 施工 质量控制 管理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镇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共建,其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作为现代工程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工程整体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关键。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成败在于质量,离开质量,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要把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纳入整个建设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实施过程之中。
一、现代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针对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质量事故等进行的研究表明,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是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于施工企业没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不能针对工程施工及情况进行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许多因素不处于受控状态,最终导致各项质量问题的出现。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时,必须针对自身管理工作特点以及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以此保障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在施工过程中的适应性,提高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实施的效果,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建立比较完善的施工管理成本管理机制,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积蓄财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二、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
1.现代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的深入为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得现代工程施工企业能够以质量控制研究理论为基础促进自身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应根据自身施工管理架构与工作流程构建基础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质量控制的完善,以这样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方式使企业在进行每一项工程施工时都能够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2.施工规划管理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现代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施工规划工作不当造成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发生屡见不鲜,其已经成为影响现代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3.现代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要求施工企业以严格的控制与管理保障施工质量。因此,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的巡检与旁站,保障施工过程各项控制要点处于受控状态,同时通过现场技术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的巡检旁站监督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三、加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1.工程质量管理
一是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应加强对设计方案、设计图纸等设计文件的质量进行会审。重点审核设计是否符合建设单位的要求,设计方案是否科学、规范、合理,设计意图是否明确,建筑工程与周边的环境是否和谐。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检查,查看各种标准、数据是否相符吻合。另外,要检查设计图纸是否正确反映设计方案、计算是否正确、尺寸标注是否有误、选用材料以及施工要求是否合理、整体设计中各个部门的设计是否协调等。二是对施工方案、经费预算的科学性、可行性、施工技术的工艺,结构的稳定性、牢固性等进行检查。三是对施工人员和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等进行质量管理意识培训,提高质量意识。特别是应对施工人员在施工前首先熟悉施工操作流程要求,熟练掌握施工操作要领,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意识。四是把质量管理与员工个人待遇联系起来,实现质量奖罚制度。对于严格按照要求施工,施工质量过硬的人员,应进行一定的奖励,对于施工质量不合格,甚至导致返修的相关责任人应进行一定的处罚。四是着重把好工程材料质量的关口。对进场材料的质量实行三检制度。对于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清退出场,确保材料入场质量关。
2.加强工程施工监理
一是工程施工监理人员应其实履行监理职责,对工程进行全程动态监理。二是对重要部位的施工应严格执行旁监制度,确保关键部位的工程质量。对施工工序的交接、小项目的验收严格地对质量进行控制,并必须进行签字确认,才能流入下一道工序;二是工程监理人员应加强与施工单位质检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及时督促施工单位质检人员进行工程质量检查落实。三是工程施工监理部门建立健全工程施工监理制度,对监理人员进行认真的管理,确保其监理工作落实得到位。四是提高监理人员的待遇,提高监理工作积极性。
3.加强对工程设备的检查、维护,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一是建立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提出检查、维护机制,确保机械检查设备维护工作常态化。必须安排专人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把常规检查和生产过程中的检查相结合,确保机械设备工作时的安全,尽可能地避免施工机械事故。装备是否安全可靠,施工设计是否能够满足完成要求;施工队伍组成是否合理,二是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和安全操作的培训和管理,严防应操作不当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特别是应尽可能地预防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三是建立和健全机械设备检查维修台账。在进行质量检查时,应及时进行记录,确保记录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真实性,为后面的设备管理和维护提高参考依据。
4.加强施工环节的效果抽样检查
一是各个施工班组长应在某一道工序结束的环节,应进行自我检查,争取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相关的整改。二是对每一道工序都应进行抽样检查,以便及时地发现问题,对于抽样检查结果应进行详细地记录和及时地将信息反馈给施工单位。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地要求其进行整改,确保再次检查质量合格
实际上,没有比使用方更关心工程质量的了。但要保证施工质量,使用方有必要组织有经验的专业的质量管理队伍,对整个设计施工过程,包括对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建设用材、施工工艺以及监理工作等多方面的管理,还要包括指导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适时培训和有效地激励。
参考文献:
[1] 陈宏山. 土木工程发展中的几个重点问题[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7年02期
【关键词】工程施工;项目;组织人事管理
一、引言
近几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工程施工企业有了一段蓬勃的发展期,在这期间,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充满着机遇,同时也并存着挑战。诚然,作为工程施工企业,最为重视的应是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际例子告诉我们,构建合理的组织人事管理体系,塑造一支高效率、高素质、高度团结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能有效促进工程施工项目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需要群策群力去解决实际工程施工项目中组织人事管理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二、工程施工项目组织人事管理的两个问题
1.工程施工项目组织人事管理现状
无论是哪个领域的工程施工项目,只要是大型项目,都会出现项目工期长,项目管理过程复杂,驻扎项目施工人员多的情况。工程施工企业承建工程所匹配的项目部,通常都具有相当水平的对于施工、技术、质保、安全等方面的规划,但是对于组织人事方面,有时候只制定简单的规划,有时候甚至是没有规划,靠感觉来做。因此,项目部经常会出现工作人员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的情况,遇事没有明确的负责人,办事拖沓,直接影响着项目进度。有些施工企业在某一时期包揽了众多项目,由于人才资源储备不够,也没做好人事管理计划,项目量和人才资源匹配失衡,使得仅有的项目管理人员身兼几职,原本只负责一个项目的团队需要同时负责几个项目,这就导致了各项目之间权责交错,工程项目进度提不上来,随之效益也拉不上来。
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工程施工企业属于国有企业,这些工程施工企业的人事管理还遵循着以前的老路子,组织人事管理的创新意识不强,在各项目的人员调配上对于外部人员的引进不够,更喜欢用“自己人”。因此,导致这一部分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关系网比较复杂,组织人事管理缺乏应有的活力
2.工程施工项目组织人事管理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一个工程施工企业在某一个时期内会承建多个项目,而每个项目由于其特殊性,都需要匹配有针对性的专业人员。因此,不同的项目在同一时期需要的人员可能需要不同的人员,同一个项目在不同的进度也可能需要的不同人员。要使得工程施工企业的人员满足每个项目的要求,就要合理利用人才资源,那么,施工人员需要在各项目之间不断调动,流动于各个项目中,因此,工程施工项目的组织人事管理是多变的。
另一方面,每一个施工项目都是有一个工作周期的,多则几年,少则几个月,工程施工项目在组织人事管理时也应遵守施工项目的工作周期性,一个项目的结束,可能恰好是另一个项目的开始,当工程项目进入另一个循环时,工程施工项目的组织人事管理也应进入另一个循环。如果施工企业自身经营得好,项目与项目之间应是没有任何间断的,所以这时工程施工项目的组织人事管理也不存在间断,是一个连续的活动。
三、针对工程施工项目的组织人事管理所提建议
1.打好组织人事管理人才战,看项目配人才
要实现工程项目目标,提高效益,在组织人事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以实现工程项目为最终目的,以此为基础去建立一个人事管理体系,使项目上的施工人员能按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上。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不得不谈到工程进度的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工程保质保量的做好,就需要在每一个进度内达到工程的标准。工程进度的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施工,从工程的整体到局部,都需要注意细化,直到对每个作业点的控制,使项目总进度牢固地建立在局部作业进度控制基础之上。要管理好工程,把握好工程的进度,除了组织一个专业团结的施工团队,同时也需要给这个团队匹配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这名管理者是施工团队建设中重中之重。通常来说,这名管理者是项目经理,而项目经理的产生要根据项目的需要进行配置的,这个职位的人员可以从已有的经理、工程师、施工队长等中选取,也可以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引进先进的人才。项目经理作为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的委托人应具备综合的管理能力,有成熟的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有处理人事关系的能力,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具备,有利于项目经理对项目局部作业进度进行把控,使得最终项目的总体进度不会偏离轨道。
项目的组织人事管理是可变的,这种可变性又强调了人才要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置。在项目的组织人事管理中,看项目配人才是贯穿始终的思想,施工企业应因工程而异,去考虑人才的配置,进而去组织人事管理。
2.深入挖掘人才效益,建立良性的人才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对工程施工项目进行合理的组织人事管理,能有效发挥在项目中“人”的作用,进而以人才效益创造物质效益,达到施工企业的工程目标。与国外的企业相比,我国施工企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落后的技术与项目管理上,在工程施工项目竞标中,为了中标不得不压低报价,致使企业利润率越来越低。在这种大环境下,施工企业一方面要保证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又要想尽办法获取最大的利润,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就必须不断提高效率,扩大单位时间内的产出,从自身挖掘效益。而人才效益,是施工企业在有效组织人事管理中随之带来的副产品。通常情况下,在项目上的施工人员都不断在应付项目部要求的工程指标,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深入挖掘人才效益,在组织人事管理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就要着眼于人才的培训和开发,提高已有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胜任于不同需求的项目,发挥自身的作用,进而创造效益。
另一方面,工程施工项目的组织人事管理需要建立良性的人才竞争机制,营造竞争的氛围。有一部分工程施工企业对于人才之间的竞争关注很少,更看重人才之中的“论资排辈”,导致高级项目经理的年龄往往是偏大的,大多数处于40-50岁之间。在实际工程施工项目中,这些施工企业更倾向于安排这些年龄较大的、较为有经验的项目管理者,而通常这些项目管理者的观念都比较陈旧,在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上较为固执,使得一些项目为了保证稳妥技术能力提不上来,影响了整个施工企业的效益获得和技术创新。同时,由于这些施工企业没有科学的良性竞争机制,使得年龄层相对低的人无法真正参与到项目的管理上去,组织人事管理缺乏活力。因此,施工企业在考虑其组织人事管理时,应更为合理的配备不同年龄段的人才,同时建立科学的良性竞争机制去选贤用能,逐步转变“论资排辈”的观点,使年龄层次低但能力强的人有晋升的渠道。同时应使用有效的激励手段,根据施工企业人才的实际需要,通过物质分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人才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工作的积极性,使得施工企业在构建良性的竞争中发挥“人”的作用,最终提高企业效益。
四、结语
近年来,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十三五”规划的设想,大批基础设施工程,如水电、交通、能源等相继开工,各工程施工企业都拼尽全力投入到这难得的发展期中。这种大规模的投入,使得施工企业的项目组织人事管理问题逐步显现,人才和效益的矛盾越发突出,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施工企业要做的就是打好组织人事管理人才战,想方设法挖掘人才效益,合理地根据工程施工项目组织人事管理,最大限度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为企业创造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志新.(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4,02:124-125.
1.1项目信息的全面搜集
国际工程公司一般拥有较为广泛的项目信息来源。包括业主公开招标信息,咨询公司、中介等机构的宣传,各重要纸质、电子媒体的传播等。从事经营基础工作的商务人员需要非常敏锐地获知这些项目信息,归纳整理并初步辨别信息的真实度,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1.2明确重点发展地区、项目和业主,细分市场,了解所有有关背景资料
根据市场现状,商务人员需要结合其公司的战略发展和营销方针,对项目信息进行科学的筛选,制订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地区的海外市场的计划,充分了解背景资料,包括政治、经济、历史、语言、文化、行业发展状况等,明确重点开拓和投标对象。这是与国内项目经营基础工作区别最大所在,在整个经营工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1.3与业主和其他中介公司的关系运营和维护
全面收集项目信息与业主及业主所在国的有关信息,培育信息来源和渠道,在日常的关系运营和维护中加深与业主之间的了解与情感交流。
1.4与本国政府机构相关部门的关系运营和维护
国际工程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运作和竞争参与,需要取得政府的绝对支持,了解国家政策方向,借势而为,趋利避害,为海外市场的扩张保驾护航。海外市场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经济利益、文化习俗之间的竞争。
1.5投标工作
这是经营基础工作的一大重点。及时、快速地组织人员完成商务组织、技术组织、采购组织、施工组织,分别完成:①招标文件、招标合同要求、风险、责任,结合本公司的各方面条件的分析;②业主需求的全部技术内容;③针对不同供货商进行询价比价工作,并制订购货计划,考虑运输方式和发生的相关费用;④了解当地施工条件,对施工工艺、技术、进度、材料和劳动力等各方面进行构思,确定质量监督原则并制订施工计划。⑤分析、计算投标的各项成本。上报高层后,由公司确定利润及最终投标价格。同时,随时做好与业主和招标机构各项问题确认等沟通协调工作。这也是前期经营基础工作的综合成果。
1.6为配合经营工作进行的日常管理工作
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合同管理、翻译、涉外商务管理等事务。这些工作繁杂,设定科学的模板是合格的经营人员的必备利器。
2经营基础工作的知识管理
那么,我们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管理,在诸多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里找寻逻辑,发现方向,全面提升基础工作的质量,抓住机会完成投标、谈判工作,以实现最终合同签订,取得实质性成果。由此,我们将经营基础工作知识作出以下初步分类:
(1)项目技术类知识。
作为国际工程公司,首先是依托专业领域的技术来满足客户需求,并通过不断更新创新技术和开辟创新服务内容在相关行业内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占据一定份额的市场。在不同行业,相近专业、不同的工艺流程都涉及对多种专业知识的综合利用,国际上也有相对稳定的公认标准来衡量企业工艺、专利、设备的先进性,并确认企业在本行业领域所处的地位和影响。因此在与外界进行早期沟通时,公司相关展示件是极为重要的敲门砖,包括公司介绍、公司业绩、技术特色、技术创新和发展等。以业绩为例,经过知识管理的分类和解析,采用不同方式设计业绩的展示模式逐渐成为极其重要又基本的工作之一。在分析业主、咨询机构的需求之后,针对项目背景和特点,提交不同类型的业绩,事半功倍。同行业宜根据自己行业特性和技术更替来进行整理分类,替代对任何业主任何国家任何条件下都只提供一份一模一样的业绩表的做法。以俄罗斯某烧结项目为例,该业主选用的烧结原料特征要求工艺流程利用小球烧结技术。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沟通时,投标方通过策划设计好的内容安排,调用投标公司知识库中小球烧结的业绩及原有业主产能产量相关数据,在带领业主进行现场考察时,就此项相关内容与业主进行了充分的技术交流,将公司的业绩重磅推出,在最短的时间里让业主认识了解了他们关注的方面,迅速并突出重点的展示得到业主的肯定。国际工程公司的技术等全方位支撑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专业信息平台上实现共享与交流。
(2)商务管理类知识。
商务管理类知识是经营基础工作中最基本的知识领域。包括战略思想、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物流管理、风险管理、法律等。其中营销思想无疑是经营工作的核心,项目融资也在当前形势下,成为经营基础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越来越多的项目可能采取EPCF(总承包+融资)或者EP+F形式。某些融资可以充分利用属于国家层面的政府专项贷款。这类融资项目合同一旦签订即可开展融资手续。融资取决于政府及国家银行对于项目的审批,且有不同类型的组合,一旦外方政府完成项目审批流程,该项目即可通过相应审批流程完成融资手续。这类涵盖政策和金融相交织的相关知识需要在项目经营进程中,随其发展不断挖掘、了解并确认、分析。
(3)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知识的管理。
走向海外市场,是思维和行动横向的扩展。而纵向路径的思考,让我们了解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并对现在和未来做出判断。充分利用对特别的“人”的了解,来认识事件背后的意义,分析项目发展的趋势,是经营基础工作中的必修课。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对认识人的共性和个性的认识紧密相关。例如在俄罗斯的经营过程中,我们深感“老大哥”的心理优势无处不在。最初我们怀着向其宣传当代先进科技和工艺的心态前往,同时了解其真实的状态和需求。经过对现场踏勘,看到树立起来的“1937”“1967”等丰碑式的纪念标志,对其历史沿革的查找和分析,以及与其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我们设身处地感受到前苏联当年技术强国的气势和实力。换位思考后,调整心态,在技术文本内容上加强了工艺技术创新的介绍,就其现状为业主综合考虑了工艺的改进需求,并对解决设备使用问题做出了建议性意见。谦虚谨慎、与时俱进的中国风范,得到了业主的认可。在语言的功用上,绝不仅是简单交流和信息获取。语言使用的熟练程度决定我们对其国家文化的理解,以及专业的程度。提高专业术语表述能力,充分理解语言习惯代表的文化含义贯穿在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推进项目进程的过程中。
(4)项目组织运作类知识。
在经营基础工作中,如物流、运输包装、交通咨询、礼品服务、展位设计等,涉及相当专业的项目运作类管理知识。服务外包的情况日益增多,也是分工细化、运作专业化的体现。这些外包服务的组织、管理,对经营基础工作的商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甄别和选择外包服务,在合适的时候以合适的价格为经营主体工作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并纳入知识管理的信息平台范畴,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是未来的趋势。
3创建更好的知识管理环境
通过对国际工程项目经营基础工作和涉及知识领域的了解,我们认识到,需要进一步发展知识管理体系的管理界面,培育知识管理的管理环境来促进经营工作。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的管理界面,应由战略思想、组织管理、资源管理、文化管理、风险管理和评价管理等六个方面组成。如图2所示,经营基础工作知识管理与这六大管理的关系都是双向影响的。其中,整个经营基础工作内容的规划、建设、维护无时不刻深受公司战略思想和公司文化的指引,反之也为战略规划提出新的启示和思路,给公司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公司组织结构和资源的配备给予知识管理官方或非官方的支持是巨大的,反过来,知识管理也对组织和资源结构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知识管理要求归纳总结、分享再创造的同时也必须受到安全、成本等风险管理的制约,必然要求责任与自由并举,并接受来自组织的评价和修正。同时,知识管理本身又对风险和评价管理提出了不同时代不同形势下的挑战与更新的要求。
4结语
【关键词】道路桥梁 工程项目 成本控制 管理机制
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管理就是从路桥工程的投资可行性分析到该项路桥工程的设计、施工到最后项目竣工评价的管理过程。道路桥梁施工又是一个对技术要求十分高,而且过程极其复杂的施工过程,致使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比一般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难度更大。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应当重点研究施工质量管理重点、制度及措施,以控制与保证房屋建筑的工程的施工质量。
1影响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主要因素
1.1人员素质。在施工过程中,不论是管理还是正常施工,至关重要的因素都是“人”。在施工中不但道路施工的进度和效率受到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的影响,而且施工的管理水平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施工企业有必要定期进行对管理人员岗位教育及检查,从而提高人员的管理意识。
1.2施工材料。材料包括施工原材料以及半成品、成品和施工构配件。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是施工管理的基础,如果连最基本的施工材料都不合格,那么就别谈施工水平达到标准。特别是在道路和桥梁工程的施工中,整个工程的建设将会因为一种材料的问题而停滞…
1.3施工机械。道路与桥梁施工中对机械化程度要求较高,机械设备的质量高低、机械工效及稳定性等各方面都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实际施工时施工队伍需结合实际施工方案和具体施工建设来选择最佳施工设备,通过做好检修工作来保证机械设备能够时时满足施工需求。
2 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2.1工程材料质量得不到保证。由于施工方为了谋取更大利润,在工程材料使用上往往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手段,特别是在采用混凝土原材料时,不按合同约定使用标号水泥,以次充好,致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2.2工程技术使用监督乏力,技术要求低。施工单位管理松懈,再加上一些施工工人技术水平较差,致使工人在施工中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不规范,随意性大,单凭经验不按标准规定进行配比操作。在浇筑灌浆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振捣过猛或不足,使混凝土结构整体不均匀,局部骨料沉塌,混凝土干膜后出现蜂窝、麻面状。在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混凝土在水化热自干过程中受到混凝土结构不均衡的预应力制约而形成裂缝。
2.3桥梁结构钢筋的使用性能。施工现场环境对于钢筋锈蚀的影响是主要因素,其他的影响因素还有:钢筋原材料和钢筋加工作业过程。桥梁铺装层在工程中的运用是为了桥梁工程在交付使用后得到交通的便利。虽然桥梁铺装层看似体积不大,但是作用明显。在很多的桥梁施工过程中,铺装层的施工质量很容易被忽略,对于具体的施工工序要求不严格,只为了应付检查而做表面工作,导致桥梁的桥面过早出现铺装层的松动脱落情况。
2.4结构的耐久性问题。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一定会受到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的侵蚀,并要承受车辆、风、地震、疲劳、超载、人为因素等外来作用,同时桥梁所采用材料的自身性能也会不断退化,从而导致结构各部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既影响了使用又增大了经济损失。
2.5桥梁铺装层松散脱落。桥梁铺装层虽然在桥梁中所占的体积并不大,但是它对道路交通的顺利运行是十分重要的。在相继暴露出来的道路桥梁质量问题中,桥梁铺装层的质量问题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在一些桥梁施工中,桥梁铺装层的施工质量往往被疏忽,施工工序控制不严,只注重表面功夫,在外观质量上做文章,致使桥面铺装层过早出现裂缝,松散、脱落等问题,维修周期越来越短。
3公路桥梁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3.1加强桥梁结构质量管理。在桥墩、桥台施工完成后,要将桥梁的平面位置完全确定下来;其次,由于桥梁结构形式很多,施工工序和技术较复杂,要求的施工工艺较精确,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从混凝土的振捣、养生、到预应力的张拉等都要严格管理和控制,以确保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再次,还要着重注意桥梁外观的美观平滑,不能出现由于施工手段的缺陷或混凝土振捣不均而引起的外观质量欠缺。
3.2施工人员在建设桥梁铺面层的过程中,要注意确保桥梁铺装层厚度,铺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这样可减弱或避免铺装层的弯曲开裂,要保证铺装材料在使用期间不出现明显的开裂和其它问题。还要注意确保铺层材料的防水性。铺层材料的防水层在施工过程中应予以充分重视,要保证铺筑后基本不会透水,以防止水渗入材料引起各种水损坏,从而缩短桥梁铺面层的使用寿命。对于处于非冰冻地区的道路桥梁,可以在桥梁铺面层铺上一定厚度的防水混凝土(厚度可达到 8~10cm);对于处于冰冻地区而可能出现裂纹的道路桥梁上,可以铺上沥青混凝土或者贴式混凝土,这种混凝土是柔性的,可以有效预防桥梁铺装层出现裂纹。
3.3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按设计好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进行施工,控制水泥用量及水灰比,重视混凝土振捣技术,计算好拆模时间,选用一定份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对收缩和水热化影响较小),遇到高温天气时使用井水拌制混凝土,这样可以降低浇灌温度。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建材标准采购材料,并由始至终地保证水泥材料的质量稳定、不变质,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要采用水热化低的水泥;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人必须按照强度等级、抗渗等级配比混凝土,还要充分控制好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进行分层浇筑以及设计合理的养护措施,通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席、草帘等确保降低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再次,在浇筑混凝土时一定要振捣充分,尤其是腹板内预应力管道比较集中的地方更要做到不欠振、不漏振,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4公路与桥梁施工技术运用基本要求
4.1科学合理的设置桥涵构造物。在设置挢涵构造物时,要充分考虑填方的高度、路堤的长度、填料的来源以及路堤沉降等各项路基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桥涵位置、跨径以及桥台后部的防护工程,要尽可能地避开不合理的桥涵。
4.2对台背填筑前的软地基做加固处理,这是避免桥头跳车现象发生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有很多处理软地基的策略和相关资料,比如排水固结法、换土法以及振动碎石桩法等,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施工方法,从这些方法的使用结果来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3严格控制填料的质量。桥台后部最好填筑一些摩擦角比较大、透水性比较好的材料,这样可以保证填料的压实质量,减少路基的沉降;与此同时,选用摩擦角比较大的填料能够将台背缝隙中的雨水及时排出路基,较少了路基的变形和下沉。
4.4预应力体系的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预应力体系的设计通常采用OVM和XYM体系。该体系的顶板纵向钢束均采用平竖弯曲相结合的空间曲线,集中锚固在腹板顶部承托上,底板钢束则尽可能靠近齿板处锚固。
5结束语
道路桥梁的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现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我国桥梁道路业的发展漫长而道远,施工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那么就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从各个方面开始抓手,认真贯彻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相应的要求来处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质量,才能让我国的桥梁施工业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刘玺.论公路桥梁施工管理管理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
[2]周雨超.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的问题控制及解决方法[J].科技创业月刊,2010.
[关键词]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完善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要素
组织是目标计划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为实现项目的进度目标应成立一个健全的管理组织体系,在组织机构中由专门的工作部门和符合进度控制岗位资格的专人负责,并根据施工过程出现的情况进行动态修正、调整。
1.加强对人的组织,培养优秀的项目管理队伍
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人员的素质都将直接和间接地对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企业造就一支优秀的项目管理队伍的前提是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和技能的培养,项目的系统化思想更需要逐步建立并扎根于各级管理者的头脑中。首先,要实行项目经理职业化管理。项目经理应从受过正规培训,具有项目经理资格证书的人员中选拔,制定项目经理任用制度,健全项目经理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经理的责、权、利、险,遏制不良现象。第二,严格执行经营资质管理和各类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不断充实和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不断积累和学习国家相关施工规范和法规,加强岗位责任制和人员的审核力度,不断提升人员的施工现场管理能力。其次,关键部位要组织有关人员加强检查,预防事故的发生,凡属关键部位施工的主要操作人员,必须强调其应有相应的技术操作水平。最后,建立竞争机制,自上而下广泛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提高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施工管理离不开“管和理”,要管好人手的分配,也要理顺施工的程序,要随时纠正现场施工各种违章、违反施工操作规程及现场施工规定的倾向性问题。在工程建设中,把人做为项目管理组织的首要对象,是为了避免产生失误,把人做为控制的动力,是为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主导作用。
2.加强对材料的监管
工程材料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影响工程外表和观感,以及使用安全。在材料上首先选择质优价廉、信誉高的生产厂家和供货方,加强对材料检测验收,严把进场关,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特别应该优先选择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材料和厂家,落实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推行的建设工业产品准用证制度,对材料质量进行跟踪,避免造成更大的浪费和损失。对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和设备实行多方位检查,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需试检测的材料必须经复试合格才能使用,使用进口的工程材料必须符合我国相应的质量标准,并持有商检部门签发的商检合格证书,项目经理部要及时做好材料进场的检查工作,并能符合工程质量和进度的要求。施工单位及时申请工程进度款以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同时,注重设计、施工过程对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的合理选用,保证不混用。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引起重视,严格管理。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由项目经理部直接承包,工长分配大型材料使用数量,材料员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材料消耗或超耗分析原因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予以奖惩。
3.加强对机械的管理
机械设备可分为两类:一是指组成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它们构成了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或工业设备安装工程,形成完整的使用功能。二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简称施工机具设备,它们是施工生产的手段。机具设备对工程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工程用机具设备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应根据项目特点、工程规模和工期要求,按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的原则确定其使用形式,是自行采购,还是租赁、承包或者调配。
4、加强施工技术方法
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熟悉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了解设计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稳健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措施的要求,了解清楚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工程,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做好施工组织计划,以横道图或图表表示出来,从大入小,由面及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做好技术准备。
二、项目施工管理的完善
1.安全管理的完善
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公司组织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面的安全工作,领导开展安全教育,传达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每周对各项工程进行安全检查,处理较大的安全问题。对于各种防火措施和防火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应加强督促和检查。为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做到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的要求,要完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保证措施;营造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做到人人讲安全,时刻抓安全,对工人落实三级教育,落实岗前培训达标率100%,项目部组成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检查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消灭安全隐患,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业主给足安全文明施工费用,并对施工企业安全文明措施进行检查,杜绝层层转包;加强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力度;加强安全意识,积极引导安全思想意识的形成,从个体人员的安全管理达到对系统安全控制。
2.质量监管的完善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一切工程项目的生命线。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工程质量,不仅是建设问题、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施工企业要完成承接的工程任务,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走质量效益型道路,贯彻以质量为中心、效益为目的的“质量兴业”计划。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质量责任制,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规模,选好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主要的施工管理人员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项目经理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强,项目班子工作齐心协力,预定的质量目标就完成得好,就会创出优质工程。要提高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有一套工程质量的控制办法,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做好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的检验,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企业除制定方针目标以外,还必须紧紧围绕工程项目制定一系列的措施,重点监督施工现场的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保证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否具备持续改进功能。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促使我国建设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组织与完善,对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项目实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项目部做为企业的派驻机构是企业的形象,代表着企业的实力,也是项目管理有效运作的实体。因此项目施工管理是施工企业的生命,唯有精心组织和完善,才能使项目顺利进行,建造出高效、优质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1]李化中.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建筑与工程,2010.17.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oject quality, construction stage, the important stage for the formation of entity, the paper analyzed in depth its causes and on the basis of root curing, the quality control is discussed with the purpose of giving the eternal subject of "quality control"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quality control; influenc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098-01
0 引言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的基本阶段。一项工程从规划设计到竣工投产使用,要经过很长时间和许多人的劳动创造。而施工工期占整个工程形成期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施工人员占全过程人员的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建筑工程施工大多数工序靠手工操作,能不能达到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因此说,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重点,毫无疑问必须放在施工阶段的施工过程中。它包含“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方面。它的精髓在于强调质量是设计和管理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检查仅仅是一种手段,它把形成工程实体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看成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分“事前、事中、事后”对质量进行控制。
1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1 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服务人员的质量观念。领导者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就会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服务人员具备较强的质量观念,就会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因此,保证施工质量首先要考虑到人的因素,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领导的决策或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是屡见不鲜的。
1.2 材料因素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由于建筑施工所需的材料种类多、用量大,采取全面检查是难以实现的,但采取抽检的方法,往往又会产生遗漏。另外,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比例较大,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1.3 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指在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和施工组织设计等。在方法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多的,如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不能严格执行,不按标准和规范施工,不注重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不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出现问题了才去处理。特别是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如: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
1.4 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人文环境,如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治安、富裕程度等。环境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2.1 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 首先,应提高所有参与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让他们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观念。其次,要搞好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特殊过程严格按作业指导说明书组织施工,施工人员需经培训并取得资格。一般工种也必须要求施工人员熟悉操作要点和难点,坚决杜绝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出现的质量问题。
2.2 加强原材料施工质量管理 首先,提高采购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使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又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其次,采购材料要广开门路,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进场材料、物资须在合格的供方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店采购,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
2.3 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每项工程有总体施工方案,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也要做到方案先行,并且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方案审完后还要做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也就是说,制定、修改、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关键词:施工项目管理知识化企业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一、知识管理对现代化企业的重要性
知识管理对现代化企业来说非常重要,除了可以在企业内建立一种知识的积累、共享和传递的机制,来加强知识资源的管理外。还有以下几个直接的因素
1.人员流动特别是关键人员的流动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企业因此可能丧失一部分多年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和方法; 2.员工相互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机会越来越少;
3.一些复杂的业务流程难以在短时间内被人所理解和接受; 4.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客户对公司和品牌的忠诚度;
5.由于知识的不断产生,同时知识本身特别是一些专门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员工有持续再学习的需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要求,迎接新的挑战;
6.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敏捷的反应和调整。
企业管理者引入知识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知识管理可以为企业管理者实现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储存,隐性知识集中在劳动者脑里。知识管理有助于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处理并把这些知识用一种适合于社会环境的方式表现出来。实施良好知识管理的管理者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敏捷反应,明智地应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
二、知识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
知识管理与企业知识库的建立 国外知识型企业大多十分重视组织和建设企业知识库,广泛采集与企业经营发展有关的各种经验和知识,经过分类编目,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存储和积累起来,成为企业知识共享和使用的必备基础结构,构成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企业知识资源的集散中心。而国内企业在这方面比较欠缺,所以对于现代化企业来说建立企业知识库对知识进行有序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企业的知识库内容可以非常丰富,这其中可以包括:
1.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知识管理是从强调人的重要性、人的工作实践和文化开始的,然后才是技术问题。因此,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是知识库的首选。
2.公司员工的各种经验和建议。员工解决各种难题的成功经验或方法建议,由专家评审小组进行审核,经筛选后存入知识库,并列出提供者姓名,以资鼓励其积极性。
3.公司各部门和各地分公司的内部资料。
4.公司客户的全部信息。由此可以了解客户的需求的新动态和其对产品的偏好。
5.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及合作伙伴的详细资料。这样可以为公司人员了解对手的动态提供一个平台。
6.公司内部研究人员的研究文献和研究报告。内容如此广泛而丰富的知识库通过企业内部网络系统为全体员工提供快捷和方便的服务,公司员工可以使用该系统查询和获取必要的知识和信息,也可在虚拟的公告板上相会,交流和讨论各种问题。
三、施工项目管理和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两者的关系
1.施工项目管理是建筑安装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安装企业建立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目的是缔造建筑安装的基础,确立建筑安装企业独立的生产建筑商品(施工项目)的承包商地位。根据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特点和要求,建筑安装企业建立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以下内容,且每项内容与施工项目管理有密切的关系。
(1)完善企业法人制度,确立法人财产权,对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可以使建筑安装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摆脱企业作为国家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地位,于是建筑安装企业便可以自主地参与市场竞争,从市场上获得施工项目,以卖方的身份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企业在施工项目中自担风险,自我约束,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谋求利益最大化,实现企业的自我发展。
(2)知识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建立现代治理结构,施工项目管理对企业的治理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要求建立项目经理部,以加强企业作业管理层,要求项目经理部与企业经营管理层分离,使经营管理层强化经营和企业管理,项目经理部强化作业管理,要求企业经理向项目经理授权,由项目经理作为企业经理的全权负责施工项目的管理,要求企业为施工项目资源配置提供市场,要使内部管理市场化等等。
(3)建立与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应的财务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施工管理制度。项目经理是企业的组成部分,亦应在企业制度约束下进行,按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重点是项目经理的财务制度、分配制度和施工管理制度,尤其是后两者。而施工管理制度的重点是质量管理制度、进度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和安全保障制度。建立各种制度都应注意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束缚。
(4)以施工项目管理为重点,实现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科学”的要求,因此要总结十几年来我国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经验,吸收国外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精华,规范施工项目管理的思想、组织、方法和行为,建立起我国施工项目管理的崭新的科学体系,构成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施工项目管理成为建筑企业现代化的基础,发挥建筑安装企业的生产力,极大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企业设立知识管理部门,建立知识经理制度 知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必须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对其进行管理,才能提高其利用效果,充分发挥知识创造财富的巨大价值。目前,国外许多大型企业已经建立其以知识总监CKO(Chief Knowledge Officer)为中心的知识管理体系,其地位居于行政总监CEO和信息总监CIO之间,是公司中最具有挑战性的职位,其主要任务是将知识资本化。具体职责应包括:首先,为组织建立一套知识管理的信息基础结构。它包含综合的技术基础结构,如技术支持环境的建立、知识管理工具的选择等;人力基础结构,如人力资源的发展机制、智力知识库的建立和维护等;环境基础结构,如连接于国际商业环境的知识网络和知识组织(团队)等。其次,为组织营造一种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企业文化。CKO必须配合组织的高层管理团队出台一系列激励机制,促进以知识导向开展工作。通常,CKO此时会真切地感到来自组织多方面、多层次的挑战和压力。最后,为组织获得经济回报。CKO必须决定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更好地产生知识产品,以便帮助组织赚钱或者省钱。
2.进行施工项目管理必须建立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1)通过建立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施工项目管理创造条件和市场。
(2)建立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确立企业法人财产,使产权主体多元化、社会化,使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经营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
(3)建立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包括了建立企业管理制度,其中有财务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及施工管理制度等,用以调节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3.切实进行科学的施工项目管理,以实现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管理科学”化。
(1)每一个建筑安装施工企业都应具有一批素质符合要求的施工项目管理者。
(2)企业进行两层分离、强化经营管理层和施工作业层,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
(3)实行施工项目资源配置市场化,建立企业内部生产要靠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对优化项目资源配置的作用。
(4)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大力推行行之有效的知识化现代管理技术。
【关键词】城市、拆迁房、项目管理、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 U4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多,城市的用地规模逐渐扩大。对城市安置房的建设要求也对峙提高。城市安置房建设前期,要加强对建设用地的调整,同时,对其建筑的设计和建筑的质量都要有明确的规定。随着住房改革制度的深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原来的回迁安置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本文主要阐述城市安置房的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并提出几点建议。
二、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概述
项目管理主要是指运用合理、科学方法和技术原理,统一建设目标,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对建设工程成本以及工程质量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客观规律的全部组织活动和业务行为。
工程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在国家批准的项目工程成本规定以内,在项目工程建设的前期,实施项目投资决策、工程可行性研究、从设计到施工最后工程竣工建筑使用前,所需的全部工程项目建设费用的控制、确定、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项目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关的措施,使工程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能够有效的结合,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最终实现项目投资的目标,保证企业的投资效益,做好工程的项目管理,把工程的成本保证在规定的限额之内。
三、城市安置房的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用地紧缺,安置房难以安置
近年来,城市用地紧缺,安置房难以安置的问题非常普遍。第一,在城市建设中,很多大型项目工程、重点建设园区和城市的基础设施都有较大的居民安置需求,土地置换和产权置换涉及较多。第二,涉及拆迁补偿的住户一般都要求以产权置换的形式作为实际的经济补偿,或者提出住宅地就近安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建设的安置房选址,还会增加项目工程的预算成本。
2.忽视成本控制
城市安置房的的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中,由于工程建设的前期未能对工程提供有效的造价预算依据,导致工程出现投资严重膨胀的现象,大大增加工程工期,最终使安置房建设的工程成本增加。工程的设计阶段,由于业主方主要为政府部门,往往为追求工程进度而盲目压缩地质勘查、设计、图审阶段时间,造成设计质量的低下,致使开工后的设计变更的增多,增加成本控制的难度;另一方面设计师只重视设计的质量问题,而对于成本控制问题则不闻不问。因此在设计项目时,不能很好地起到控制工程总造价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城市安置房的施工阶段和工程竣工阶段对工程成本控制力度不够,存在拖欠工程款的现象,对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以及工程造价的确认造成一定的影响。再加上政府对于安置房建设项目政策的不确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安置房建设成本的风险。
四、城市安置房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措施
1.保证前期勘查、设计质量,提高人员素质
(一)要充分考虑到工程的勘查、设计在整个工程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在设计安置房前期勘查、设计阶段,特别是基础选型,要求相关勘查、设计人员详尽地勘查地质各持力层的情况,并出具合理的基础选型方案,尽可能保证经济合理。在工程细化设计阶段,要求工程设计人员选择合适的工程设计方案,在满足工程规范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安置房是被拆迁老百姓使用这一特性,保证建筑的实用性、经济性和效益性,特别要注重防水、裂缝等细节问题,提高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公信力。
(二)加强工程施工人员的知识培训,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在工程施工之前,管理者要做好施工前期的组织设计,根据实际的工期安排施工进度。在施工现场,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度进行施工,杜绝施工人员为了赶工期而忽略项目工程的质量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工程质量隐患。同时,还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勤俭节约意识,确保建筑材料的充分利用,也要避免偷工减料的现象出现。
2.做好施工现场监控
在城市安置房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业主的作用。在工程施工时,业主可以自行组织每周现场碰头会,实时实地的对工程的建设进行监督。及时发现不利于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工程开发商进行协商,及时解决工程中的问题。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要认真做好施工过程期间的记录,全面掌握收集工程有关资料,尤其要对隐蔽工程及变更情况做好工作详细记录,为工程结算和验收提供可靠的数据。对于施工现场的现场管理费用要实施严格的控制,合理使用广告策划,尽量减少绿化赔偿、占道费等其它赔偿,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引入村民质量监督员机制。由所安置地区的村委会推荐若干名较懂建筑行业的村民担任质量监督员,对工程的基础、主体、砌体、装饰工程等各道工序进行全程监督,并且对各道施工工序、工艺、质量提出切实有效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一体制的运作,使老百姓真正参与到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中来,进一步确保各工程的质量,并且发挥老百姓安置房建设的主人翁精神,也给其他的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起到正视听的作用。
4.加大城市安置房的规划控制力度
在城市安置房的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中,要提前做好城市用地的整理工作,加大拆迁安置用地的规划控制。在安置房项目规划管理之前,要充分的考虑安置房用地面积大小,考虑对拆迁居民进行就近安置。一般来说,以街道为单位,对街道内需要拆迁安置的总人数以及类型进行估算和统计,首先考虑“就近安置”的原则。在拆迁地附近的区域选择一块能够进行城市安置房建设的区域建设。同时,还要按照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要求,组织人员进行安置区域的法规图则编制,并按照市政配套和土地开发的要求,积极督促相关部门做好工程动工前的准备部署工作,为城市安置房的建设打好基础。
(一)首先要扩大城市建设项目用地的预申报范围,对城市范围内的下一年度的拆迁安置进行统计,经过政府的统筹规划,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年度规划,保证安置房的供应管理,维护居民的实际利益,确保城市化的道路畅通无阻。
(二)规范城市安置房项目工程的审批。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对安置房工程的用地实际规划管理进行规范,保证工程审批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在工程审批之前,对城市安置房的建设用地和建设规模进行审查,保证其符合城市发展的要求和政策。同时,按照政府城市规划进行拆迁安置区域的选址工作,避免与政府的政策冲突。一般来说,城市安置房的用地主要通过政府审批之后才开展工程建设,由国土房产部门进行全局筹划,对安置房的建设和分配实施监督。同时,还要对安置房的分配工作做好记录,每一季度都要向社会公开安置房的用地管理和资金情况,从根本上确保居民的实际利益。
五、结束语
安置房的建设是城市化进程必须面临的工作,同时做好城市安置房的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在安置房建设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合理、有计划的组织安排,对工程的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对项目工程的用地进行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工程资源,从根本上保证项目的有效管理,同时,还要控制项目的投资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造价限额。在城市安置房建设中,加强对施工过程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实现公平、节约、高效、合理的安置房建设。规范安置房的用地,从根本上保证安置房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加强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贵亮;刘新平;邢萍;陶崇鑫;理性经济人视角下农户房屋拆迁意愿分析—基于新疆实证调查及回归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2] 平刚;崔哲;揭涌;拆迁安置房规划中的人文关怀:为农民设计[J];建筑与文化;200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