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治理的根本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们之所以感到社会治理难度大,根本原因是实践中很多还沿用统管一切、倚重管制的“管制型”治理模式。该模式的理念症结在于过度仰仗公权力支撑实行管制化治理,驭民色彩浓厚、服务意识淡薄,颇受公众诟病。
理念引领思路,思路指引方向。若社会治理理念不明、思路不清,就像没有方向的船,什么风都不会是顺风,势必相互掣肘,成效不大。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定位,为治理理念的确立锁定了方位。我们当以服务为依归,全面创建“服务型”社会治理新模式。
同时,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的增强,我们应为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留下足够空间,组织引导民众和社会组织依法理性参与治理。只有激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变单一政府管理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公共治理,才能合力解决好社会矛盾和问题。我们当摒弃“包揽一切、重堵轻疏”等思路做法,实现从划桨者向掌舵者、从为民做主向让民做主的角色转换,不断夯实治理能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心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社会治理正能量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把党和群众喻之为血肉关系。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最重要的政治优势。要长期保持好这一优势,就要赢得民心。
小平同志说:“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渡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现在条件好了,可一些党员干部吃苦意识淡化、群众路线淡忘,好逸恶劳、漠视群众。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适逢其时,切中要害。正如所说:“要让每一个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
事实上,群众才是大地母亲。离开大地母亲依托,既飞不高也走不远。若社会治理者没有民事未妥,寝不安眠、食不甘味的责任心,不和群众同甘苦,就不可能获得群众真心。一如有干部说:“把群众最急最盼事当成自己事办,哪有摆不正的?你把群众装在心里,群众就把你举过头顶!”只有真关心,才会真开心。群众开心,万事好办。我们应扪心自问:群众在我心里到底有多重?
把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
(一)从群众中来:搞好调研、作好决策。只有集思广益,方有远见卓识;只有科学决策,方能纾困解难。群众是社会治理利益相关者和参与者,对治理状况深有感触,最有发言权。我们应扑下身子,同群众一道商讨社会治理问题,倾听民声、聆听诉求,从善如流,把群众呼声作为决策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决策根本依据,这样才能斩获真经,作出好决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调和之基,是保证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义务。近年来,全市以健全机制为保证,以强化效劳为抓手,仔细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展就业。
一是树立就业推进机制。把就业归入经济社会开展总体规划,归入主要议事日程,归入对县(区)和部分的目的治理,层层落实责任,完美任务机制,积极促进就业。二是树立就业援助机制。立异就业援助形式,为就业坚苦对象供应对等就业时机。就业援助局限由下岗人员扩展到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掉地无业农人和返乡农人工。对“零就业”家庭执行“发生一户、援助一户、就业一户、消弭一户”的动态治理机制。积极开拓就业岗亭,将机关事业单元的工勤效劳岗亭归入一致治理,统筹开拓社区效劳和城市治理、环卫保洁、治安联防等公益性岗亭。2012年全市共开拓公益性岗亭3000余个。三是树立就业效劳机制。积极供应创业效劳、培训效劳、理论效劳。充沛运用创业搀扶政策促进下岗赋闲人员、农人工、大学生自立创业。针对劳动力市场需乞降劳动者需求执行订单、定向培育,展开技艺人才、乡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和劳务扶贫培训,组织施行了培训100万、转移输出100万农人工的劳务开拓“双百工程”,进步就业才能。市、县(区)树立了5个劳动力市场,在一切建制乡镇、社区树立了191个就业和社会保证效劳中间(站),构成了四级就业效劳收集。2012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5166人,个中坚苦对象和掉地农人11990人,零就业家庭689人,转移乡村劳动力111.5万人,城镇注销赋闲率节制在4.3%以内。
二、树立和完美社会保险系统保证人民根本生涯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证中最根本、最首要的内容。是对市场缺陷的一种补偿。近年来,全市对峙“广掩盖、保根本、多条理、可继续”的准则,以养老保险为中心加速树立和完美掩盖城乡的社会保险系统。
一是加速完美城镇根本养老保险准则。依照分级担任、风险共担的准则,履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全市企业职工根本养老保险完成了参保、治理、收缴、付出“四一致”,加强了抗风险才能。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当前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掩盖面到达173402人,个中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53629人,养老保险基金征收积聚达5亿元。积极处理前史遗留问题,妥帖处置城镇集体企业职工超龄人员、返城知青参与根本养老保险,对局部因地动灾祸、家庭经济坚苦执行缓缴养老保险费。全市已处理前史遗留问题16818人,个中分期缓交养老保险费6478人。履行社会化发放,进步效劳程度,全市62859名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按时足额发放。二是积极展开乡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以通江县“全国乡村社会养老保险准则立异与标准化项目试点县”为重点,探究合适乡村经济社会开展近况和可操作的乡村社会养老保险准则。当前,新型乡村社会养老保险已掩盖三县一区,参保达64321人,基金积聚2200万元。三是稳步推进赋闲、工伤、生育保险准则的树立。制定出台了赋闲保险、工伤保险市级统筹施行方法、城镇职工生育保险方法,有序推进任务展开。全市已参与赋闲保险84073人,工伤保险54643人,生育保险32737人。
三、树立和完美社会救助系统保证弱势群体好处
社会救助是一种“国度济贫”准则。获得救助是人民的根本权益。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究贫穷地域加速城乡社会救助系统建立的有用路子和办法,初步树立了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涯保证和流民救助为主,医疗、教育、司法、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相关政策配套,社会合作为增补的社会救助系统雏型。
一方面,出力构建社会救助任务机制。出台了“鼎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系统建立的定见”、“低保八项准则”、“分类施保施行方法”、“特困户医疗救助任务细则”、“乡村特困户救助施行方法”等准则。对峙公开公平公道,按期对社会救助资金进行审计和效能监视评断,进步了社会救助任务的通明度和公信度。另一方面,出力拓展社会救助局限。重点从三个层面进行了探究。从掩盖面上,救助对象由纯真的城市低保户、乡村特困户,拓展到一切社会坚苦群体;从救助局限上,由保证根本生涯扩展到医疗、就学、就业、司法等各个方面;从方法上,既存眷坚苦群众传统的衣食住,也存眷其致富、后代上学等问题。到当前为止,全市104400人享用城市低保,累计月人均津贴114元;220039人归入乡村低保,累计月人均津贴34.7元;城乡医疗救助辨别到达20148人次、23356人次;18435名五保对象完成应保尽保;处理了1377户乡村无房户和受灾户住房坚苦;对174名孤残儿童施行了免费康复医治;1260名贫穷大学生获得救助;为251名低保户减免诉讼费18万元。
四、树立和完美医疗保证系统进步人民安康程度
根本医疗保证事关国民安康,对知足群众根本医疗需求,进步安康程度有着严重意义。近年来,全市对峙当局主导、小我参加、城乡统筹、分层掩盖、全民受益的准则,树立和完美了医保系统。
一是树立完美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准则。在完美职工根本医疗保险机制的根底上,出力扩展城镇职工掩盖局限。重点处理国有封闭破产企业、坚苦企业等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敏就业人员的根本医疗保险问题。截止2012岁尾,全市参保人数已达121025人,个中,城镇职工103696人,灵敏就业人员1714人,农人工15675人。2012年征收医疗保险基金18625万元,支出14740万元,费用报销率达82%。二是具体树立新型乡村协作医疗准则。对峙出力在树立不变增进的筹资机制、完美赔偿机制、健全运转治理机制上下功夫,扩展掩盖面,进步保证程度。参合率由2006年的78.98%进步到2012年的90.12%。住院赔偿费用由2006年的3441.78万元进步到2012年的14343.01万元。住院报费比例由2006年的25.5%进步2012年的37.52%。报账起付线逐年下降,比方县级医疗机构的报账起付线由2006年的250元下降到2012年的均匀175元。积极推进便民惠民。通江县探究了乡村协作医疗“一证走全县”准则,南江县推出了“农人报账干部署理”准则,平昌县对五保户、孤儿和神经病患者住院报费不设起付线,区将非凡门诊病种扩展到11种。三是树立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准则。启动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试点任务,出台了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试点方案和暂行方法,方案全市2009年参保居民到达26.6万人,掩盖面到达50%以上,当前任务发展顺畅。
五、树立和完美住房保证系统处理居有其所的问题
住房是民生之所。树立健全多渠道住房保证系统,处理低收入家庭住房坚苦,完成住有所居,是当局主要的公共效劳本能机能。近年来,全市以廉租住房为重点,出力处理群众的保证性住房问题。
一是制定完美规划。制定出台调查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坚苦完美住房保证系统的施行定见,以及经济合用住房、廉租住房治理施行方法。编制完成《市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证规划》,展开低收入家庭住房坚苦户摸底查询,对契合低收入家庭住房保证居民一一建卡。二是树立保证准则。首要从三个方面树立完美准则。树立住房公积金准则,全市树立了完美的住房公积金归集、运用、治理系统,执行单元与职工一起缴存、公积金中间一致治理,鼓舞和保证职工购房。截止2012岁尾,全市共归集住房公积金44072万元,发放借款32566万元。树立经济合用房准则,这是针对低收入群体的半市场化方法的保证准则。经过减免地盘出让金、减免税费等方法建立经济合用房,保证低收入者购房。树立廉租住房准则,这是针对非凡坚苦群体由当局供应廉租住房的非市场化保证方法。全市廉租住房项目已落实建立用地,资金筹措到位,项目发展顺畅。三是抓好政策落实。严厉政策和规范,经过审核、公示,廉租住房补助实时到位。2012年全市9500户廉租住房租赁补助户享用了3035万元的补助。
在完美社会保证系统中,全市进一步落实任务办法,重点树立了三项机制,确保民生获得有用改善。
(一)树立协调运转的任务机制。注重整合伙源、整合力气、整合伙金、全体联动。对峙首要指导亲身抓,分担指导详细抓,本能机能部分自动抓,相关部分共同抓。各级成立民生办公室,担任统筹协调,按期剖析,按期研讨,按期督查。注重协作联动,就业、保险、医疗、救助、住房等系统辨别树立了联席会议准则、协调会议准则、信息传递准则和监察催促准则,构成了全体联动的常态机制,推进社会保证系统建立有序进行。
(二)树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树立保证系统,投入是要害。全市出力树立分级担负、财务投入和小我交纳相连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经过争夺国度、省津贴投入,市、县(区)财务布置投入,小我交纳投入,筹集保证资金。2012年,国度、省津贴、市及县(区)布置全市就业、医保及各类救助资金3.2亿多元;全市城镇职工交纳医保金2184万元,乡村居民交纳协作医疗基金2687万元。全市城镇职工累计交纳住房公积金49170万元。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大胆进行社会治理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制度和实践模式,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达川的创新性实践,既彰显了我国优秀政治文化和社会文明的当代意义,又以本土化的方式体现了当代社会治理的一般理念。
积极引导群众有序而积极地参与社会治理,是群众工作方法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创新性实践。达川的社会治理模式,一方面,强调在重大项目决策、重大社会事项的处置上,向广大群众公布信息,引导群众参与听证、讨论和决策;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引导群众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让群众自觉构筑公序良俗。
同时,达川区充分认识和发挥各种社会组织作为新的社会共同体的社会协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达川逐渐形成以行业协会等为基本形式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引导本身就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而创新性地引导它们参与广泛的社会治理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达川在工作中,引入律师作为第三方,大大提高了工作的透明性和效率。市律师协会和律师工作者协会长期免费的法律服务,对提高达川社会法治的水准起了重要的作用。引导本地的大学为社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积极有效地推进了社区文明建设。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其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对于行业以及其他社会过程的自律性规范作用,对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达川的社会治理创新,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生动实践。达川的成功说明在当代社会治理方式方法的探索中,仍然不能遗忘、不能忽视,更不能否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并得到充分检验证明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只有坚持了正确的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才能正确地处理干部与群众、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树立政府的权威,保证制度和政策在实践中的有效性。我们也必须充分地认识到,社会历史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走群众路线就必然要求各级政府的行为必须立足于群众。只有当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成为社会治理体系中根本的动力机制和根本的价值追求时,这样的社会治理才能葆有创新的活力。
责编/刘小溪 美编/于珊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治国理政理念的创新与发展。“中国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改革,将是一个价值导向调整优先于治理技术革新的过程。只有深刻把握了这一原则,治理现代化才能够从社会中获得不竭的动力支持。”[1]国家治理现代化从理论层面来说,就是对国家治理这一价值取向重新审视与解构的过程。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目标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2]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推动公平的社会环境的营造,促进正义的社会制度的形成,公平正义必然也是公权力机关运行所应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
国家治理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主题。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前期,我们的价值目标更多的是倾向于“效率”,即要解决好“做大蛋糕”的问题; 那时至今日应该重点解决“公正”,即“分好蛋糕”的问题。我国已经迈入工业化中后期,即进入了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期,与之相适应的国家治理上所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不应只是通过让市场来提高社会的生产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实现公平正义。对于“效率优先”所带来的两极分化、差距扩大等社会问题,要通过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注入公平正义的改革因子,形成公平正义的国家制度体系,弥合市场运行中的差别和差异不至于演化为巨大的差距,从而使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根本保障,这就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价值目标。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标准
衡量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变革成功与否,有两个重要的指标,即法治与民主。所谓法治,并非简单的实施法律,其根本意蕴在与社会大众脑海中能否根植“规则的意识”。所谓民主,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多数赞成”,其现代意蕴在于能否在公共事务处理上具备“协商的意识”。
当今中国法治不彰的突出表现就是人治意识浓厚,法治缺失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公权力扩张、腐化,规则、法纪成了权力肆意摆弄的玩偶,一边说按章办事,一边又强调要灵活通融,致使民众的私权利惨遭践踏,得不到基本的保障,社会缺乏自我发育的空间,市场经济羸弱,归根结底是规则的缺失,社会的运作逻辑是权力逻辑而非规则逻辑。
与法治建设不足相伴的是民主进程乏力。“民主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传统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所在。”[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发展总体上依然是“权威”思维的主导,普通民众对各种国家与社会事务并未有效的参与,尤其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政府往往享有极大的权限,与广大民众没有进行充分的沟通协商的情形下,政策以高效率出台,而政策后果却由民众买单。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必须要让公民是成为社会和国家的真正主人; 必须实现公民对政治权力运行过程的切实监督。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两个价值标准来衡量,当前中国推进政治现代化的路径,就是要用完善依法公权力行使的同时,尊重公民权利要求,让私人权利诉求表达有常规的渠道。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选择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会面临诸多的价值选择,可以抽象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定位问题。三者之间并非是那样的界限分明,三者之间关系的交织注定了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直面价值选择的困境。
当中国在由市场经济意识极度匮乏迈向市场经济高度发达时,直接利益驱动支配下效率优先的市场意识确实极大释放和激发了生产力。但单纯的市场自发秩序更倾向于马太效应式的分配机制,国家经济总量在增长,但普罗大众却认为自己的收益却在减少,这说明单纯依靠市场利益驱动的做法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其价值逆转点。当政府以完善市场机制姿态出现时,并非必然意味着整个国家就走上了现代化转型的康庄大道。承认“市场失灵”并不是将经济运行全部交由政府管制,因为公权力同样存在逐利行为,极易演化为社会的价值异化,最终吞噬制度规范甚至于市场本身。
当前中国国家治理所面临的政府权威的消解、市场经济畸形以及社会成长乏力这三大问题,用“维稳悖论”一词最能囊括其中的矛盾纠结。政府习惯用行政化的压制办法,通过刚性指标的考核最终实现维稳的目的。于是,各级政府以硬性指标要求在社会问题方面注重杜绝上访,在经济发展方面强调GDP,最终形成“刚性的稳定”,整而国家缺乏发展的可持续性。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其实质还是要协调发展、改革与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的改革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相对迟缓,整个国家处于一种非均衡式的增长状态。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树立新的战略思维,谋求向整体的、均衡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转型,打造廉洁、清明和民主法治的政治体系,塑造开放、透明和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以及形成自治、包容和充满活力的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
[1]韩冬雪.衡量国家治理绩效的根本标准[J].人民论坛,2014(9):34.
一、根本准则和目的任务
(一)根本准则。容身区情,从实践动身,坚持市场运作与县政府指导相结合,鼎力推进家庭服务业市场化、财产化、社会化;坚持政策搀扶与标准治理相结合,积极施行搀扶家庭服务业发展的财产政策,倡议诚信运营,增强市场监管,标准运营行为和用工行为;坚持知足生涯需求与促进经济构造调整相结合,经过发展家庭服务业,为家庭供应多样化、高质量服务,带动相关服务行业发展,扩展服务消费;坚持促进就业与维护权益相结合,起劲吸纳更多劳动者,妥帖处置好家庭服务机构、家庭与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维护好从业人员正当权益。
(二)目的任务。从目前开端,到2015年,树立完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政策系统和监管办法,构成多条理、多方式一起发展的家庭服务市场和运营机构,家庭服务供应与需求根本均衡;从业人员数目明显添加,职业技艺程度不时进步,劳动权益获得维护。到2020年,惠及城乡居民的家庭服务系统比拟健全,可以根本知足家庭的服务需求,总体发展程度与具体建立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顺应。
二、搀扶政策
(一)就业创业搀扶。把发展家庭服务业与落实各项就业搀扶政策严密结合起来,完美促进就业政策系统,鼓舞就业坚苦人员和高校卒业生抵家庭服务业就业、创业。对自立创业从事家庭服务业的下岗赋闲人员、进城创业农民工、高校卒业生、退伍武士及就业坚苦人员等,按有关规则供应开业指点、项目开拓、创业培训、小额担保借款、人事劳动档案保管和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对新兴办家庭服务业的企业,吸引下岗赋闲人员、进城创业农民工、高校卒业生、退伍武士及就业坚苦人员等人员达50人以上,并与其签署三年以上刻日劳动合同,按规则认定为再就业基地。对在创业孵化基地从事家庭服务业创业的,从兴办之日起,三年内免缴物管费、卫生费,一年内减半交纳房租费、水电费。把家庭服务业就业岗亭尤其是“三保”(保安、保洁、保绿)、“三托”(托老、托幼、称疾)、“三项服务”(家政、配送、医疗)、“三大治理”(物业治理、车辆治理、公共治理)等岗亭归入公益性岗亭范围。依据府发[2005]21号文件精神,对符合政策的就业人员赐与每人每月200元工资补助,享用工夫最长不超越3年,
(二)财税减免优惠。充分发扬中小型家庭服务业在行业发展中的主干效果,将国家、省、市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办法落实抵家庭服务企业,为企业设立、运营等供应便捷服务;将符合前提的企业归入国家及省、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撑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收集建立。对在省、市级小企业基地内创业的家庭服务企业,按《关于支撑民营小企业创业基地建立的若干意见》(府厅发[2010]60号)规则享用各类税收、融资、房子租赁等优惠政策及政务署理、信息及治理征询和政策、司法、财政、人才培训等各类服务。落实搀扶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按有关税收政策规则,对符合前提的小型微利家庭服务企业赐与税收优惠。中小型家庭服务企业交纳城镇地盘运用税确有坚苦的,可按有关规则向主管地税机关提出减免税请求,地税机关依照税收治理系统逐级审核后报省地税局审批,来由非凡坚苦不克不及按期征税的,可依法请求在3个月内延期交纳;对符合前提的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赐与必然刻日(3年)免征营业税的支撑政策。从事家庭服务的个别经济组织符合前提的,可依照现行有关规则享用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政策。
对持《就业赋闲注销证》的人员从事个别家庭服务业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的限额顺次扣减其昔时实践应交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立税、教育附加和小我所得税;对家庭服务机构新添加的就业岗亭,昔时新招用持《就业赋闲注销证》人员,与其签署1年以上刻日劳动合同并交纳社会保险费的,3年内按实践招用人数赐与每人每年4800元定额顺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立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对注销赋闲人员、残疾人、退役兵士以及卒业2年以内的通俗高校卒业生从事个别运营并符合前提的,自其在工商部分初次注册注销之日起3年内,在请求处理税务注销时免收税务注销工本费。
(三)小额担保借款。符合小额担保借款前提,从事家庭服务业创业的,均可按规则向项目地点地小额担保借款中间请求借款支撑。对符合前提的人员和取得家庭服务业技能品级的进城农民工从事家庭服务业自立创业、自谋职业请求小额担保借款的,予以额度普通不超越5万元的小额担保借款;对符合前提的人员合股兴办家庭服务业实体的,可享用不超越20万元的小额担保借款。经过小额担保借款首次搀扶,对已完成成功创业并按时偿还悉数借款的工人(或合股组织),在首次创业项目标基本长进一步扩展,带动就业人数5人以上,可向项目地点地担保中间请求第二次搀扶,借款额度最高不超越30万元;对家庭服务企业昔时新招用持有《就业赋闲注销证》的赋闲人员到达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的30%(超越100人以上的企业达15%)以上,并与其签署1年以上劳动合同、交纳社会保险的,经人保部分认定后,可享用不超越200万元的小额担保借款,并按规则享用财务贴息。
(四)社会保险及社保补助。家庭服务企业和从业人员按规则参与城镇企业职工根本养老保险,企业和员工按规则交纳养老保险费;灵敏就业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城镇户籍的可以小我身份参与城镇企业职工根本养老保险,员工制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应按规则一致参与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依照《市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暂行方法》(府发[2001]11号)文件规则,全体参与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及大病救助保险。缴费规范依照上年度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的8%交纳,单元担负6%,小我担负2%;大病救助保险由单元和小我一起承当,每人每年交纳96元。非员工制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可自愿选择参与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对选择参与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的,依照《市灵敏就业人员根本医疗保险暂行方法》(府发[2002]36号)和《市灵敏就业人员根本医疗保险暂行方法施行细则》(劳社区字[2003]12号)文件规则,以灵敏就业人员身份参与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及大病救助保险,缴费规范依照上年度社会均匀工资的8%交纳,大病救助保险由小我担负,每人每年交纳96元;对选择参与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的,依照《市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施行意见的通知》(府厅字[2010]182号)文件规则参与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家政服务企业应依照《工伤保险层次》规则参与工伤保险,逐渐完成灵敏便捷的参保缴费方法,并做好转移接续工作。
对各类家庭服务机构招用就业坚苦人员、双困高校卒业生,与其签署1年以上刻日劳动合同并交纳社会保险的,按实践招用人数在响应刻日内赐与根本养老保险、根本医疗保险和赋闲保险补助(刻日与劳动合同期一致)。社会保险补助刻日除对距法定退休春秋不足5年的就业坚苦人员可延伸至退休外,其他人员最长不超越三年,就业坚苦人员在家庭服务业实践灵敏就业后进行就业注销并以小我身份交纳社会保险费的,赐与必然数额的社会保险补助。
(五)职业技艺培训。将家庭服务从业人员作为职业技艺培训工作的重点,实时制订家庭服务业适用技艺培训发展规划,力争到2015年完成免费培训500名下岗赋闲、外出务工返乡、大中专卒业生、城镇复员退伍武士等人员从事家庭服务业。进一步增强家庭服务业培训治理,依据本地家庭服务业市场需乞降用工状况,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技艺提拔培训和在职培训,对培训及格的按规则赐与培训补助。依托各类职业技艺培训机构,增强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实训基地建立,施行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和病患陪护员等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定向培训工程,对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和病患陪护服务等机构雇用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的,按规则赐与培训补助,个中归入省、市“青年高技艺人才培训方案”的,经判定及格,按规则享用技艺人才培训补助。要加大对定向培训工程的投入,落实好师资培训、实训基地等基本才能建立的政策。
(六)职业技艺判定。探究符合家庭服务职业特点的判定形式,鼓舞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参与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等职业技艺判定或专项才能审核,对首次参与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艺判定或专项才能审核的人员,经判定审核及格并取得职业资历证书的,按规则赐与不少于人均200元规范的职业技艺判定补助。家庭服务机构应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准则,完美技艺程度和薪酬挂钩机制,指导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培训和判定审核,鼓舞家庭选择持有家庭服务职业资历证书或专项职业才能证书的从业人员供应服务。
(七)其他政策。一是高校卒业生从事家庭服务业的,在报考公事员、应聘事业单元工作岗亭时按有关规则视同底层工作经历;二是鼓舞开拓家庭服务业公益性岗亭,布置就业坚苦人员;三是落实促进残疾人等就业的有关政策,鼓舞和搀扶具有劳动才能的残疾人从事家庭服务业的;四是支撑贸易保险机构开拓家庭服务保险产物,履行家政服务机构职业责任险、人生不测保险等险种,防备和化解风险。
三、工作办法
(一)就业创业搀扶
1、推进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整合信息服务资本,发扬人力资本市场收集信息资本和社区信息服务平台的效果,统筹规划,逐渐树立比拟标准的治理体系体例,完美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治理准则、收集系统、信息征询、供需对接、人员装备、服务监视等功用,为家庭服务企业和机构、消费者供应对接服务,与“12343”家政服务收集中间对接。
2、打造家庭服务业品牌示范基地。开展家庭服务进社区活动,发扬社区在发展家庭服务业中的主要效果,将家庭服务站点归入社区之中,搀扶社区家庭服务场合建立,应用城市发展趋向和社区居民多元化和市场和群众的需求,应用政策搀扶、市场运作,指导一批有实力的企业人员开展家政服务中间(家庭陪护、家庭配送、钟点工、保姆),居家养老(老年公寓、活动中间),社区照顾、病患陪护(托老、托幼、称疾、医疗保健),社区食堂(卫生工作餐、老幼养分餐)。
3、发展家庭服务业意愿者步队。树立由社区、学校、集团、协会及县政府相关单元人员构成家庭服务业意愿者步队,拓宽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渠道,进一步扩展家庭服务业的社会影响力。
4、依法维护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正当权益。指导家庭服务企业和家庭服务从业人员依法签署劳动合同,依法实行合同任务;标准家庭服务业中介机构的职业引见行为,探究经过调停、仲裁、诉讼等多种渠道妥帖处置家庭服务进程中呈现的争议;催促树立劳动关系的家庭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依法参与各项社会保险。
(二)筹建服务业协会,标准诚信建立
筹建“东湖区家庭服务业协会”,约请市妇联家政、市民政家政等一批家庭服务行业的龙头企业参与。促进协会行业交流、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发展。行业协会要在行业主管部分指点下,推进家庭服务机构开展标准化建立,订定行业服务条约和家庭服务和谈示范文本,开展服务质量评定、调停服务胶葛、查询处置违背行规行为,积极推进诚信建立,将家庭服务供需各方诚信归入社会信誉系统,并与其他部分的诚信记载联网。
(三)发展居家服务,鼓舞社会力气参加
以发展家庭服务业为契机,鼎力促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支撑鼓舞社会力气参加发展面向社区居民的特征社区服务业,让广阔社区居民获得由专业护理人员供应日托、家政和送餐等家庭服务。一是树立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雇用养老服务人员,专职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为居家白叟供应配餐送餐、保洁打扫、医疗陪护、助浴助餐、洗衣剃头等服务;二是发展社区日间照顾中间,依托社区平台,采纳上门上户或集中定点等方法,为居家白叟供应日间照顾等服务;三是鼎力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安顿具有养老护理经历的人员,为社区居家白叟供应专业的白叟全托或日间照顾服务;四是积极搀扶打造东湖区为老服务中间,鼓舞下岗赋闲、自立创业人员,开展面向居民群众的便民利民的、家政服务、维修服务等社区服务业,创办社区老年服务用品商铺和社区食堂,运营白叟日常生涯用品,为社区空巢、茕居、残疾、生涯坚苦等居家白叟供应餐饮,对残疾、生病、高龄和举动不方便的白叟送餐上门。并赐与必然的创办运营补助;五是树立白叟家庭病床,雇用具有医疗资历证书的医务人员,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病患居家白叟供应上门的医疗诊治服务;六是鼓舞驻区单元与社区树立共建机制,兴修社区服务设备,开展以家庭服务为首要内容的社区服务活动,鼓舞驻区单元的职工食堂、剃头室、浴室等向社区居民开放.
四、保证机制
树立东湖区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部分联络大会准则。联席会总召集报酬区县政府分担指导,区人力资本和社会保证局局长为副召集人,区人力资本和社会保证局为牵头单元,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区民政局、区财务局、区工商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区计算局、区质监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残联等单元有关指导为成员。联席会首要是组织研讨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严重问题,协调处置好发展家庭服务业的主要事项,推进指定和完美相关的司法律例,发展规划和政策办法。联席会成员要按各自职责,认真贯实各项政策办法。联席会办公室要搞好统筹协调,促进工作落实。其他部分也要做好触及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文明生涯、公共卫生、方案生育、党团和工会建立等各项工作,一起推进家庭服务业发展。
领悟深根固柢的道理
《道德经》曰: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主要讲圣人如何通过修身养性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意思是治理百姓和事奉上天,没有比“珍惜”更好的了。懂得珍爱天性,珍惜天赋,就是及早服从于大道,服从于大道就是注重行善积德,注重行善积德就可以通达万事万物,通达万事万物就能够超越自我。当你的修养能够通达万事万物时,你就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而懂得了治理国家的根本,就能让国家长治久安,就能让天下永久太平。这就是只要深培其根、稳固其柢就可达到长生永久的道理。
现在,很多思想家和科学家都接受了“世界万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这一思想,也即“万物一体,万有相通”的思想。如果我们从个体的人出发去寻根问源的话,就会发现,个体后面有着许许多多的条件在支撑着它的存在,离开这些支撑,个体是无法存在的。举个例子来说,一朵花开放了,它后面必须有树枝支撑着,旁边还有绿叶衬托着,而树枝又是连在树干上的,树干下面还有树根,树根扎根于土壤,土壤紧连着大地,大地由地球驮着,地球绕太阳系飞行着,太阳系又在银河系中运行,如此推下去不知其极。虽然说是“不知其极”,但却在一定范围内知道了事物的来龙去脉,当一个人能够修养到能够明白一个国家的来龙去脉时(包括空间上的和时间上的),那他就有能力去治理好一个国家。
从系统理论来看,一个国家是由很多要素组成的系统的集合,这要求国家的治理者不仅要看到人的要素,还要看到与人相关的其它要素,比如地理环境、物产资源、气象规律、风俗人情等等,而且要明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实,这些关系,早就存在于自然之中,存在于人与万事万物的本性之中。正确地认识它们和运用它们,理清了这些关系,就找到一个国家的根本,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治理国家的问题。还是拿一棵树来做比喻,要想让一棵树长得茂盛并开花结果,光从树干、树枝、树叶上(表面上的东西)下功夫是肯定不行的,还得给树的根部松土、施肥,甚至在我们种植这棵树之前就得考察种植地方的地势情况、土壤的肥沃程度、阳光照射情况等等。这些就是“根本”上的功夫,是种植好一棵果树最重要的事情。树的根向土里扎得越深,树木吸收的营养就越充分,就越能生长得茂盛,这就是长治久安的道理。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这句话是说只要深培其根、稳固其柢就可达到长生永久的道理。柢是根的最粗的部分,也是与树干相联结的部分,主要起到把树木固定在土地上的作用,柢也称作直根;其它在下面的根称作细根,主要起吸收营养的作用。这句话是说:做人做事,要珍惜天性与天赋,并按天性去行事,就叫做积德,积德就像给树木培根固柢一样,是长治久安的根本方法。这也是企业健康长久的根本之法。
掌握深根固柢的方法
企业的根、柢,到底是什么?根据《道德经》的思想,“人”的根,是人的天性,“人”的柢,是人的道德,人的天性是指人类由自然赋予在人体结构中的种种法则,并由这些法则保持人的正常生存与发展,也可以说,人的天性就是“道”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正是由于天性,人才能与自然“合一”。正是由于天性,人才能成为社会或自然系统中的一员,才能保持与他人及世界万物的正常联系;人的道德,是指人应该依据天性而操守的品德,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对人的各种要求。根据系统理论的观点,天性保证了系统的同一性和统一性的可能,使得个体的人能够与他人及世界万物建立正确与正常的联系,而道德,则是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的保证。简单地说,人的根柢在于道德,在于操守。同样,企业的根柢,也在于道德,在于操守,只是这个道德,不是人们平常说的那个伦理道德的道德,而是指企业的本质。因此,可以说企业道德,包括企业的“天性”、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律、企业与社会整体的统一性、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的相容性等内容。
企业的根就是企业的道德。“道”,在老子那里是指产生宇宙及世界万物的本体以及其创造世界万物的总体原则。而德是指“道”在世界万物中的显现,指道赋予世界万物的本性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规律,后来人们把“道德”一词用于人的品性上。而企业道德,是指社会赋予企业的性质及社会责任,企业必须与社会整体保持同一性和统一性,遵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不断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保证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因此,可以说,企业的根,就是能够提供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
企业的柢就是企业的操守。企业操守,就是指企业依照社会赋予企业的性质与责任去行事,遵守社会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遵守社会公德,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社会不仅是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政策及社会公德等来规范企业的行为,而且也是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政策及社会公德等来保障所有企业的权利。因此,可以说,企业的柢,就是企业必须遵纪守法。
当然,虽然被称作“规范”,法律与禁锢或约束仍有本质区别,因为法律规范本质上是人民整体意志和利益的产物,其功能是顺应人们的自由选择,促进其所追求的目标的实现。
对于“法律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我认为,古罗马的西塞罗在其名著《法律篇》中提及的、被后人广为流传和采纳的名言―― 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Salus populi suprema lex esto)――给出了最佳的答案。今天我们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首先是指,如果法律真正是以人民的福祉为终极目的,那么只有强调法治,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的利益。依法治国是增加人民福祉的最佳载体。依法治国是人类千百年来历史经验的总结,本质上是一种“法律至上”之治,强调只有讲规则,才能最大程度地维护人类的秩序、增进人类的福祉。
“法律至上”的内涵,首先指任何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受法律的约束。任何权力都来源于法律,并受到法律的约束。究竟是权大还是法大?“法律至上”的含义就是法律最大。“法律至上”还意味着任何人都不能以个人意志代替法律。依法执政其实也就是依照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来治理国家。法治体现的是按照大多数人民意愿治理国家的模式,因为法治本身体现的就是人民的意愿,而不是单个人的意愿。按照法律办事,就是按照最大多数人的意愿来办事。这样一种治理模式能够避免个人的专断、臆断和武断。所以依法治国从根本上说就是按照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治国。
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是检验中国法治建设成功与否的试金石。这就是说,人民的福祉是制定一切法律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一切司法活动的主轴。
一是从立法层面看,由于法律的本质就体现在法律的人民性之上,这就要求我们在立法过程中真正体现 “立法为民”,我国的立法目标和宗旨就是为了反映人民的意愿、实现人民的最大利益。
二是从司法层面看,必须坚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理念,充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
三是从行政执法层面看,公权力行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和实现人民的利益。
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也是私法的本质。私法作为人们活动的指引和规则,来自于人民,不能脱离人民。
私法所形成的社会秩序,正是有利于维持人们正常生活、工作的社会秩序,只有稳定有序的社会,人们才能形成稳定的预期,才能鼓励人们有序、有效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民法是以“人”,尤其是“私人”为核心的法律,其目标是为了保护人们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也就是为了维护和促进人民的福祉。民法所形成的秩序,正是为了维护人民的福祉。只有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利益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只有社会形成一套公正的解决纠纷、缓和社会矛盾的机制,人们才能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人民的福祉才能得到实现,因此,我们需要一部全面保护老百姓人格权益的人格权法。法为人而立,非人为法而生。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努力克服因为市场失灵、个体禀赋差异等引发的社会矛盾,通过强化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以及解决社会群体的生老病死等后顾之忧,努力缓解分配不公的矛盾,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我国正处在变动较大的发展时期,在相当长时期内,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模式并未完全取得“至上”的地位,这也导致社会生活中一些无序现象的产生。由“人治”向“法治”转型,是中国历史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生活幸福的根本保障。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后,“治理”和“治理体系”构成新一届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管理”与“治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蕴含着理念的根本差异。从“管理”到“治理”,意味着包括权力配置和行为方式在内的治国模式的一种深刻的转变。德育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要使德育活动更好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特点,需要对德育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国理念,也对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出明确要求。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即针对德育体系中与现代化要求不适应问题进行有效治理的过程。具体来说是根据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和价值理念,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教育因素、教育渠道、教育环境、教育力量进行总体、综合、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以使之更好地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有效作用的过程。
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遵循德育治理的价值理念。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有价值理念的推进过程,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应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体现社会主义公民基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基本要求,遵循社会主义学校办学基本方向。二是要构建多元开放的德育治理体系。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拓展德育治理主体,调动一切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积极因素,共同开展德育治理。三是注重德育体系治理过程的双向互动性。传统德育管理偏重从管理者自身出发,学生在德育过程中显得消极被动,现代德育治理过程更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共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积极发展。四是注重德育治理的整体性综合性。传统德育管理过多关注直接德育活动管理,而对与其他教育因素、教育渠道、教育环境和教育力量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用关注不够,宜充分整合各方面教育因素、渠道、环境和力量,形成整体合力,共同促进德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变。
【作者系武汉大学学院,教授】
关键词:图书馆;治理;创新
创新是当今时展的趋势,现代图书馆治理体制也在创新之列,而作为图书馆的决策者和治理职员,是图书馆行业的主力军,其作用具有不可交换性,是不可替换的只有不断进行治理创新,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1创新是时展的鲜明特征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和壮大的宝贝***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些精辟论断不仅阐明了创新的历史意义,也提出了创新的现实要求创新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变化,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根据人们的熟悉和需要,目前已形成了多种类型,如有促成物质实物的发明或革新的实物创新与提出解决题目新对策的创新对策,有设计某种新的制度体制治理方式方法的制度创新与提出某种理论构想的理论创新,还有提出观察事物的新角度新熟悉新观点的熟悉创新等等
2现代图书馆治理的本质在于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不可避免地从根本上动摇各类组织的治理思想治理制度和治理方式图书馆是知识的载体是信息的阵地所以,图书馆的治理创新概莫能外,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正是现代图书馆治理的本质所在
(1)治理创新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原动力面对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量信息量剧增和市场剧变的新世纪,谁能感觉灵敏,捉住时机,当机立断,快速作出反应,力争处处先行一步,谁就会在竞争中获得胜利治理上的创新能使图书馆打破常规,改革治理工作流程,大大进步治理效率;能使图书馆以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题目,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敢决策,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2)治理创新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外在需要以往图书馆的治理制度和治理模式的设计,经常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不出错误为出发点,有着过多的管制和约束,这种过细过严的规则,通常会窒息那些最初很难识别的新生事物的嫩芽,致使图书馆治理僵化,抑制了首创精神国内外治理理论的研究表明,决定社会发展竞争上风的是人才和科学技术,而决定人才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创新,所以夸大创新已成为现代治理的时代趋势
(3)治理创新是深化图书馆改革的内在需求新世纪是一个蕴育着巨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的转变时期随着我国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原有的一套治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图书馆的运行发展,图书馆要继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法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创新,建立起一套崭新的治理运行机制,以适应其发展的趋势
3领导者是图书馆治理创新的主体
治理创新总是不断以新的观念新的措施和新的方法,使治理系统总体功能不断优化,保持一种最佳效果的状态同时也创造条件引导系统环境,向有利于治理创新的方向发展从我国图书馆目前的状况来看,治理创新的关键是观念的转变,就是要将治理的重点放在对人的能力的开发积极性的调动创造性的激发上在治理机制上,要使人们总能得到一个正确的奋发向上的信号
(1)创新意识是领导者创新的基本素质与先决条件创新意识是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客观事物刺激下,自觉产生的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愿看和意念领导者,即领先引导组织协调者创新意识之所以成为其重要的基本素质,是由21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里,科学技术快速突破的背景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与领导者的根本职能和职责决定的这一背景要求图书馆领导者必须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不仅要适应变化的对象和内容,而且要适应变化的力度和节奏,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变化的动向,善于果断地捕捉变化的契机,善于促进本馆工作的变革与更新这也正是图书馆领导者与一般员工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2)讲学习是领导者创新的内在动力与关键环节图书馆领导者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与渊博的知识,这不仅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领导工作的客观要求作为创新主体的领导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自己个人的形象个人创造力的发挥,也直接关系到单位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领导者不仅要大力进步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还应该进步创新思维和理论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大力进步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潜下心来致力于构建符合创新要求的科学公道的知识结构,并伴随着大胆地实践和探索,使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相同一
(3)良好的环境是领导者创新的外在动力与根本保证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可以使身处其间的人们在集体内一道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使命和目标因此,一个健全的创新环境成为了治理创新能否有效健康开展的根本保证如同阳光空气和水份之于植物生长一样,治理创新也需要有适宜的环境和营养,需要有激发人们突破陈规陋胆创新的原动力切忌对领导者的治理创新一旦出现失误或题目,就采取横加指责的态度适当的政策扶持激励引导和保护是治理创新的催化剂,具有不可替换的效果同时,还必须在馆内外营造一种健康有序宽松***鼓励创新支持探索,“百花齐放,百家争叫”的文化氛围
(4)创新机制是培养领导者创新的催化剂***曾鼓励闯的精神冒的精神图书馆创新要有人才在出人才的题目上,要鼓励和支持冒险,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目前,我国图书馆界的论资排辈现象仍相当普遍,压制了大批年轻的创新骨干人才的脱颖而出这就需要图书馆本着珍惜人才人才为本的原则,选好培养好用好关心好杰出青年人才的成长,在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上向创新人才倾斜,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地位的崇高和责任的重大
4图书馆治理创新应留意的题目
(1)要有科学求实的态度实事求是,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回宿,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图书馆治理要想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创造,全部工作过程中,就要尊重客观事实,从客观实际出发既不能只夸大创新,而不尊重客观实际或背离客观事实;也不能以为维持现状实事求是就不能创新,或以为,创新是为了出风头,摆花架子这就应该根据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外单位的好经验与本馆实际相结合的最佳工作结合点,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在“上情”与“下情”,市场经济“行情”的最佳结合点上,创造性地形成适宜本馆具体情况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这才是科学求实的态度
(2)走群众路线,实行开放式治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图书馆的治理创新,应讲科学顺民心重***,应本着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负责的精神来作规划,图发展要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由于群众的实践聪明和经验,是图书馆领导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