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科学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实验动物科学的概念
实验动物科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s)是以实验动物资源研究、质量控制和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科学实验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GB/T13745-1992)中,与实验动物科学有关的学科分别是“实验动物学”、“医学实验动物学”、“比较病理学”等,分别归属于动物学和基础医学等。实验动物科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现在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的基础科学,它是融合生物学、动物学、兽医学和医学等科学,并引用了其它自然科学的成就发展起来的。因此这门科学是综合性的,它所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泛,不仅要以生物学、医学、药学、兽医学、畜牧学等为对象,以遗传学、育种学、病理学、生理学、营养学、微生物学等为基础,还要引用机械工程学、环境卫生学、建筑学等科学,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方法进行开发和研究。简言之,实验动物科学是以生物特性、饲养繁殖、遗传育种、质量控制、疾病防治和开发应用的科学。
1.2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是以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概括地讲,实验动物学包括了实验动物繁育和实验动物应用两部分内容。前者主要围绕实验动物种质培育和保存、生物学特性、生活环境、饲养繁殖与管理、质量控制、野生动物及家畜禽的实验动物化等开展有关研究,使实验动物品种、品系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最终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后者主要以各学科的研究目的为目标,研究实验动物的选择、动物实验的设计、试验方法与技术、动物模型的制造、影响动物实验结果各因素的控制以及在试验中实验动物反应的观察和结果外延分析等,以保证科研教学活动中动物实验的质量。实验动物学研究范畴包括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环境生态学、实验动物遗传学、实验动物营养学、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实验动物医学、比较医学、动物实验技术、实验动物福利、动物实验伦理学、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学等内容。随着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实验动物科学与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制药工业、化学工业、航空航天、环境保护、生物安全、生态保护等许多学科和行业结合越来越密切,已经起到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
1.3实验动物科学的地位与作用
实验动物是“活的精密仪器和试剂”,是生命科学、医学和药学等诸多领域的科技支撑条件,是四大科技支撑条件中最不可控的条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设备、试剂、信息已不是科学研究的制约因素,而实验动物已成为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等领域影响研究课题的确立和研究成果水平高低的最重要因素。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直接将许多领域的研究引入新的境地。近交系动物的培育为遗传学研究、育种学研究和免疫学等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手段。免疫缺陷动物的成功培育对于器官移植、组织细胞移植、肿瘤学研究、免疫学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基因工程动物使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迅速发展,生物反应器和人工改造动物成为可能,为比较医学提供了研究基础,也成为揭示生命科学本质和了解病理机制的重要途径。
1.3.1实验动物科学是生命科学进步的基石
实验动物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支撑,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生命科学的进步离不开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实验动物科学已经融入到许多前沿科学中,例如,利用基因工程动物进行功能基因组研究;研究新药的靶基因、靶器官、作用机理和毒性作用,通过转基因技术研制现代医药工业的生物反应器等,通过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动物模型,研究传播途径、传播规律,研究发病机制,研究预防、治疗措施,药物疫苗的创制与开发等。
1.3.2实验动物科学对于人类健康和医药学的进步起着关键性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医药学研究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尤其是与医学的进一步融合,比较医学和转化医学的发展和崛起,实验动物科学对于生命基本规律和机理的阐明,对于人类疾病的发病机理、治疗、药物研发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不可或缺。
1.3.3普及实验动物科学知识
实验动物科技已成为保障现代科学实验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所以,普及实验动物科学知识,宣传我国实验动物科技成就,管理法制化、质量标准化、技术规范化行业特色,以及实验动物伦理、福利和替代研究进展,引导公众科学认识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感受先进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福祉。支持和促进实验动物学发展,营造和谐、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总之,实验动物科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或单位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也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不仅仅是科学家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2 实验动物学科特点、发展动态、发展模式
2.1实验动物学科特点
实验动物是一种遗传限定动物,是根据科学研究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人工驯养、繁殖和科学培育获得的动物。实验动物来源于野生动物、经济动物、观赏动物,又不同于野生动物、经济动物、观赏动物等“实验用动物”,它既具有野生动物的共性,同时又有生物学特性明确、遗传背景清楚、表型均一、对刺激敏感性和反应性一致的特点。这些自身特点有利于仅用于少量动物就能获得精确、可靠的动物实验结果,并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因而广泛用于生物学、医学及药学科研与教学。
实验动物能复制多种疾病的模型。由于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十分复杂。要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不可能完全在人身上进行,以人为实验对象在道义上和法学上往往受到种种限制。人类的疾病均可利用现代医学实验技术通过实验动物复制和模拟出相应的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用实验动物模拟人类疾病过程,观察药物及其他各种因素对生物体机能、形态及遗传学的影响,既方便、有效、可比性高,又易于管理和操作。
实验动物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它的重要性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愈来愈得到充分的体现。可以说实验动物科技发展水平在某些领域的研究中,已经成为关键性的制约因素。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不断地将生命科学研究推向更高的层次,同时,生命科学的发展也给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创造出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在一定意义上,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命科学的发展水平。
2.2国内外实验动物学科发展动态
2.2.1发达国家实验动物学科发展动态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英、德、法、澳、日等国,对实物动物高度重视,均已实现实验动物生产的标准化、社会化和商品化。他们有完整的组织管理机构,其管理已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目前,国际实验动物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是围绕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和满足科学研究对高质量的实验动物的需求两个方面。各国也相继制定了各种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与使用提出一系列规范化要求。
发达国家以美、欧、日本为代表,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在科学研究、资源建设、技术平台建设、科学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基本现状是:常用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的生产供应商品化、社会化,标准化质量管理行业化,实验动物保种和新资源开发政府资助的公益化,科学研究资助力度加大化,动物实验技术规范化。尤其在科学研究、保种育种和新资源开发方面,政府投入力度非常大,有利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2.2.2国内实验动物学科发展动态
为加快我国实验动物学科的发展,1988年,我国颁布《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在此之后陆续颁布了10条配套法规,规范了实验动物管理、许可证制度、种质中心、质量检测网络和动物福利等方面。各省、市、自治区也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已经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实验动物法制化、规范化管理体制。
为保障实验动物质量,国家资助基本建成了包括啃齿类、实验犬、兔、禽类、小型猪和实验灵长类的国家动物种子中心和种植资源基地网络。成立了国家省市两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体系。已经形成低等级小动物使用量不断减少,SPF级、基因工程动物和疾病动物模型使用量不断增加的局面。调查发现,我国实验动物生产量已达到1900万只的规模,使用量也高达1600万只,高于欧盟25国的总和――1210万只,成为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大国。国内机构从原来单一的生产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最直接地参与动物实验服务和拓展业务转向其他相关产品和业务。
2.2.3福建省实验动物学科发展动态
我省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起步较早,在1993年就提出并实施省实验动物公共实验室建设计划。近年来,福建省科技厅先后资助建立了4个实验动物科技平台。动物实验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我省在实验动物工作在法制化管理、质量控制、资源建设和人才教育与培训等诸多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实验动物科学学科体系基本建立。
(1)实验动物管理体系现状。1988年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国家科委主管全国实验动物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管理部门主管本地区的实验动物工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实验动物工作。按照职能分工,福建省科技厅主管全省实验动物工作,负责制定实验动物科技发展规划,印制、发放和管理实验动物许可证,以科技项目经费支持实验动物科学研究。1991年成立的福建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动管会”)由省科技厅等有关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及专家组成,省动管会主要是宏观上对实验动物科技领域依法实施科学管理的执行机构。近年来,我省强化了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调整了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成员,颁发了《福建省实验动物许可证验收细则(修订)》、印发《福建省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文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管理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
(2)构建了实验动物技术服务平台。近5年来,省科技厅采取“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激励共享、分期实施、滚动支持”的方式,累计资助1 500万元,先后建立了福建医科大学鼠类动物实验技术服务平台、福建中医药大学兔类动物实验技术服务平台、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科研所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技术服务平台和厦门大学转基因与基因敲除小鼠培育与研究共用技术服务平台。
(3)实行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及从业人员岗位资格认可证制度。实验动物许可证经审核合格由省科技厅发放认定,从业人员岗位资格认可证经培训考核合格由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放认定,“十一五”期间,累计培训学员1 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实验动物设施内环境指标检测报告由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出具(该中心于1996年通过福建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认证为省级实验动物环境检测机构)。
(4)实验动物设施建设和资源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6月,全省饲育、使用实验动物的单位近50家,其中有34家取得实验动物许可证,生产使用实验动物达10余个品种品系,2011年动物的使用量约12万只,生产量约4万只,其中实验大小鼠用量占85%。全省共有实验动物设施12000m2,通过许可证评审并能正常开展工作的屏障系统以上级别实验动物设施6000m2。其中,福建中医药大学清洁级及SPF级动物实验设施达2100m2;福建医科大学已建成并通过验收的实验动物设施3000多m2,特别是正在施工的1200m2的GLP实验大楼,将为我省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创造了条件;福州总医院1800m2和厦门大学6000m2的实验动物中心大楼已经建成。近期拟提交验收。这些都将为我省实验动物的科研及实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建立福建实验动物信息网。经过多年的努力,建立了福建实验动物信息网,实现全省实验动物信息资源的整合;并通过与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福建科技信息网和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系统的链接,实现信息共享。目前,实验动物信息网调研收集整理了大量第一手宝贵的资料,可为用户提供信息浏览、产品搜索和信息等服务,信息量包括政策法规、国家标准、许可证专栏、学习园地、知识之窗等12个栏目,现有信息已达20000余条。
(6)充分发挥实验动物学会的作用。我省于1993年成立省级实验动物学会,业务主管部门为福建省科协。实验动物学会作为一个群众性的团体组织,充分发挥学会的专家团队作用,解决了我省专门从事实验动物科学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极大地发挥学会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科技咨询等方面的作用。
(7)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我省实验动物科学获国家、省级科研项目(课题)12项,科研经费700万元,发表SCI论文10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和厦门大学联合创立的“福建省转基因与基因敲除小鼠培育与研究共用技术服务平台”继之前在省内率先成功完成了多个转基因小鼠品系的创建之后,最近又成功构建了福建省首例基因敲除小鼠,该项目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2.3国内外实验动物学科发展模式
2.3.1发达国家实验动物学科发展模式
发达国家的实验动物在市场经济制约下,已经成为专业化商品,并形成了实验动物产业,这一产业以实验动物的生产供应为主体,同时也包括相关产品如饲料、垫料、笼具、仪器设备及工程设施的商品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这种在市场竞争下所形成的商品化生产供应和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模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也是我们发展实验动物科技可以借鉴的模式之一。
在美国,生物科学课题投资的40%涉及实验动物,而60%的生物学科研课题需要实验动物,国家卫生署每年用于实验动物的经费是4亿美元,全美有1300个有关实验动物科技工作的生产与研究单位。美国NIH实验动物资源中心和杰克逊实验室,是世界上最大的遗传保种和遗传研究中心,仅NIH实验动物资源中心就维持着250种近交系大小鼠。创立于40年代的美国查理士河公司的产品约占美国实验动物市场60%的份额,欧洲市场80%的份额。该公司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从一间车库开始,发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实验动物供应商,在1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独资和合资的分公司。
欧洲国家已建立全国性的、现代化的实验动物中心、研究中心及辅助用品的生产公司。而在上世纪50年代建立的英国实验动物中心和法国实验动物中心在70年代相继关闭,德国实验动物中心在经过严格审查后才得以保留。在欧洲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些机构的发展方向没能针对实验动物自身学科发展要求运转,偏离了对实验动物学科自身的研究,同时也偏离了市场经济的轨道,已经不再从事实验动物的研究。
日本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有计划地在各个国立研究机构和大学建立现代化的动物实验设施,并且很快实现实验动物的商品化、标准化。2000年5月建成的日本熊本大学动物资源开发研究中心保存有已育成的与人类疾病相近似的病理动物模型417种。在实验动物的生产、培育方面,日本在国际上占有明显优势。全国专门生产实验动物的公司有50多个,大小鼠每年使用数为1560万只,但40%的实验动物仍需要从美国进口。
2.3.2国内实验动物学科发展模式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实验动物科技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大约有300多家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动物生产单位,每年生产实验动物达1900万只,大小鼠品系50多个,其中SPF级动物产量占年产量的5%~8%,并逐年增加,在数量上基本满足科研需要。已经建立了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和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网络。各省市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提出并建立适合实际的发展模式,已形成了地区性生产基地,开始向生产规模化、供应社会化方向发展。
(1)实验动物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实验动物科技平台建设速度很快,已逐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国家层面为加快实验动物标准化、规范化,全面提升我国实验动物整体水平,建立实验动物平台为全社会提供资源和技术服务支撑,初步建成的实验动物平台包括实验动物信息平台、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共享平台、实验动物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共享平台、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灵长类GLP动物实验平台和比较医学技术共享平台。按照国家建立技术服务平台的要求,全国已有17个省(市、区)从本地实际需求出发立项建设实验动物平台,突出为本地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服务,突出为本地科技活动的中下游提供支撑,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
(2)中外合资模式。上海西普尔一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10月,系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与英国B&K环球有限公司合资的国内首家生产高质量实验动物的企业。主要从事大小鼠、犬、兔、猕猴等实验动物的繁育生产及全价颗粒饲料的生产,并向社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该公司每年向社会提供大小鼠达30万只和部分兔、犬、猴等标准化实验动物,并向国外出口,为探索中外合资模式发展我国实验动物产业积累了经验。
2.3.3福建省实验动物学科发展模式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颁布后,福建省科技厅于1 990年提出并实施实验动物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通过重点实验室建设承担全省实验动物生产供应、检测和培训的发展模式,以期实现到2000年四大实验动物重点实验室联手建成能承担风险,有一定社会和经济效益、自负盈亏、全方位开放,全省性实验动物生产、供应、科研一体化的企业集团。该发展模式预期目标未能实现,但仍为我省实验动物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为落实福建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规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条件,福建省科技厅采用“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激励共享、分期实施、滚动支持”的管理方式,先后扶持建立了鼠类、兔类、非人灵长类和转基因与基因敲除小鼠培育与研究共用四个技术服务平台。通过法律地位确立、政策法规确定和管理办法制定三个要素的有机组合,推动资源整合,促进实验动物生产、使用和研究、开发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法规制定、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财政的资金扶持和培育。
3 福建省实验动物学科发展趋势预测
3.1实验动物的管理走向法制化
实验动物管理的法制化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按照《许可法》的要求,完善实验动物的法制化才能为在我省范围内实施实验动物管理行政许可提供法律支撑,这是加强生物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需要,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通过实验动物的法制化可以有效促进实验动物产业化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3.2实验动物种质资源扩大和质量提高
我国自1997年开始,在实验动物种子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设立了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和分中心,已经初步建立了种子网络体系。用于科研的实验动物种类,从啮齿类、兔、犬到实验非人灵长类动物不断扩大。实验动物使用总量下降,高质量实验动物使用量增加,实验动物品种、品系增加,用于科研方面的啮齿类普及清洁级,部分实验室将使用悉生动物和无菌动物。
3.3实验动物福利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3R理论已被愈来愈多的科学家所接受,并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推动生命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探索能够达到相同目的或获得相同结果的动物实验替代方法是今后我省实验动物工作的发展趋势。
3.4实验动物标准化建设
实验动物标准化建设是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重点,质量管理是实验动物管理的核心。我国通过立法,实施实验动物的许可证制度和统一的国家技术标准,提高了实验动物的质量,保证了人员安全,也保护了动物福利,推动了实验动物学科的快速发展,但是,伴随着生命科学发展,实验动物标准化管理体系不健全等深层次的问题仍然存在,迫切需要加以系统研究和完善。
4 福建省实验动物学科面临的挑战
21世纪,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对生命科学、医药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实验动物学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当前我省实验动物体系存在品种资源短缺、创新能力不足、政策法规和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保障体系薄弱、共享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4.1实验动物资源不能完全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
我省常用实验动物品种品系单一,规模偏小,有时需要从外省引进,实验动物资源不能完全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
4.2实验动物标准化管理存在漏洞
实验动物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个别单位存在有法不依、有标准不遵守现象。实验动物福利伦理认识程度低,缺乏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规范和机制。
4.3实验动物及其相关产品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低
符合质量要求的常用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的生产供应不足,缺少政府的扶持和资助,难以保持,更不能形成产业化局面。
4.4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匮乏
具有一定实验动物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是保证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质量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虽我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逐年增加,由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和缺乏专业系统教育,省内符合第一任职要求的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者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有必要集中省内优势技术力量和资源,建立健全系统而科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5 福建省实验动物科技面临的机遇
5.1时代机遇
随着比较医学和转化医学的发展和崛起,作为生命科学、医学研究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的实验动物科学,对于人类疾病的发病机理、治疗、药物研发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不可或缺。发达国家大型实验动物资源匮乏、动物实验成本高、动物保护主义运动影响以及动物福利和伦理学的要求,动物实验特别是大型实验动物临床前研究呈现出向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显著趋势,为我国承接国际医药动物实验业务带来了机遇。
5.2政策机遇
目前,科技部正在努力打造科研基础平台,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建设,以满足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宗旨,加强我国实验材料资源的收集、抢救、整理、整合、保存,根据实验材料的描述标准和规范,实现实验材料的数据化,建立E平台,实现实验材料资源的信息共享和实物共享。我国科技规划中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建立以国家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中心为核心、20~30个功能独特的实验动物种源单位共同形成的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并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实验动物种质资源网络平台。在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和实验动物品种(系)与类型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实验动物种质资源共享。这无疑是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5.3产业机遇
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提供了机遇。在发达国家,人口、健康和医药卫生高新技术发展迅速,其产业规模和产值迅猛增长。我国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国家“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都将生物技术列入重点支持领域。而医药、生物技术日新月异,对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 福建省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思路和目标
6.1发展思路
以提高我省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实验动物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实验动物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加大实验动物科研及质量监控力度,完善法制建设,努力培育我省实验动物产业,走出既符合国情,又有福建特色的实验动物科技发展道路,为我省生命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6.2发展目标
(1)到2015年,建立能生产并满足全省大动物和常用清洁级以上实验大小鼠需求量的供应体系。合格实验动物生产量达10万只,其中清洁级以上实验大小鼠8万只,普通级实验兔1万只,实验用猴和实验比格犬3000只。建成能满足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的动物实验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实现实验动物保种、繁殖、生产、供应与使用的标准化和社会化,为我省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保障。
(2)实验动物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的快速诊断技术及其应急系统基本建立;基本形成实验动物检测、自检和抽检相结合的质量检测体系。
(3)实验动物科研水平显著提高。闽台实验动物科技创新暨转基因培育与研究技术服务合作基地的建立,转基因培育与研究共用技术、保种与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15年底,基因工程小鼠达300种,开展转基因大鼠或转基因猪等转基因大动物的创建与研发;福建黄兔人工种群的生物净化暨实验动物化研究及应用取得实质性进展。
7 福建省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
7.1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体系的完善
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争取在2013年将《福建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列入省政府立法计划项目,“十二五”期间完成省政府立法并实施;同时完善和修订相关管理制度并实施。
法制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充实和调整福建省实验动物专家组,真正发挥专家组在我省开展实验动物发展研究、为我省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等方面的指导和咨询作用。
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在现有的福建实验动物信息网页上增加实验动物学会活动窗口,加强实验动物信息网后台管理建立实验动物信息网的专业信息平台,加大实验动物科技宣传力度,使社会各方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执行国家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实施应急反应体系。为控制实验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及其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建立和完善与相关部门联动机制,制定和重大实验动物疫病控制应急预案,形成全省性的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应急体系,保证和促进实验动物持续健康发展。
7.2加强行政执法管理力度
在科技计划立项、成果管理活动中加强有关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条件的审核,强化监督管理,切实有效地发挥其职能。应用不合格实验动物或未取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进行的科学实验、检定,其实验、检定结果无效,科研项目不予以立项。
加大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省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立实验动物质量抽查和报告制度。全面推行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严禁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或不合格的动物进入流通渠道。
加强本省行政区域内实验动物行政执法工作力度,建议设立实验动物质量监督员、实验动物信用管理、实验动物质量通报和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7.3健全实验动物质量保障体系
7.3.1规范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管理。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必须进一步规范质检工作,加强实验动物监测与管理,严格执行许可证制度,开展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新项目、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
7.3.2全面实施实验动物国家新标准。为保证对新版标准的贯彻实施,应开展实验动物国家新标准宣贯会,全新解读新版国家标准内容和标准编制中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确定,推动实验动物质量的提高及动物实验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以满足实验与科研工作的需要。
7.3.3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我省缺乏掌握实验动物科技管理技术的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必须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技能,建立技术力量雄厚、人才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为我省实验动物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7.4实验动物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7.4.1建立闽台实验动物科技创新暨转基因培育与研究技术服务合作基地。随着海峡两岸整体经济水平和科技能力的提升,生物技术领域和产业领域等也将逐步提出对转基因/基因剔除小鼠模型动物的需求。所以,开展转基因培育与研究共用技术、保种与生产,供应生命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特种实验动物、以满足实验动物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
7.4.2建立开放系统动物实验技术服务基地。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省内对大动物实验的需求将逐年增加,所以,开展大动物(犬、猪、羊)动物实验技术服务、动物实验技术培训、实验动物共享数据库、实验动物设备设施共享、大动物调剂供应,以满足省内动物实验所需的大动物(犬、猪、羊)逐年上升的需求。
7.4.3建立福建实验动物科普、伦理和远程教育基地。通过该基地建设,提高实验动物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维护动物福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同时向公众开放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举办讲座和提供咨询。
7.4.4建立实验兔繁育及福建黄兔实验动物化研究技术服务基地。在省内使用量较大的单位建立生产常用实验兔基地,承担我省实验兔的生产、供应和满足福州市区实验兔调剂服务及周边实验兔的需求,以解决目前全省所使用的实验兔不达标的问题。同时,开展福建黄兔人工种群的生物净化暨实验动物化研究及应用,提升福建实验动物科技水平。
7.4.5加强常用动物和饲料的生产供应。充分利用鼠类技术服务平台现有条件和人才优势,在其生产清洁级实验大小鼠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年产超5万只清洁级以上实验大小鼠的生产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5万只以上规模的实验兔繁殖基地。依托有条件的单位建立标准化实验动物饲料的生产车间,年产各类实验动物饲料500吨,以满足科研、生产及部分教学工作的需要。
7.5实验动物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7.5.1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国家科技基础数据平台为基础,开发福建实验动物专家数据库、相关联企事业单位数据库、实验动物品种品系资源数据库,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实验动物管理、科研、生产、使用或经营管理集成性网络服务平台,提供远程、互动、及时、高效的网络服务;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开展查新、咨询、策划、信息、实验动物及其相关产品推介、交流合作等多方面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7.5.2实验动物、饲料供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市场调研系统,对实验动物进行分类市场调查,定期向相关服务群体提供行情报告;建立网络性的共性市场开发平台,接受供需双方的委托,对服务群体及服务需求进行市场调查分析,组织实验动物及其相关产品的供需信息。通过信息平台,协调解决实验动物来源和供应问题,合理引导和培育实验动物市场。
7.5.3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远程培训和上岗考试平台。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将提供最优秀的实验动物科技培训资源,该平台只要有因特网的地方就可以接受培训和考试,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同时结合从业人员水平层次的不同,提供个性化学习和课程答疑服务。该平台根据福建实验动物科学管理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管理实际,主要用于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和上岗资格认证考试,到2015年底,使我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率达到95%以上。
8 福建省实验动物学科发展的战略对策
8.1加强法制化管理
贯彻国家有关实验动物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福建省实验动物科技管理的法规性文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在省科技、教育、农业、医药卫生等行业坚决按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的要求,在科研立项、成果评价、、新药研究、行业验收与认证工作及安全性评价等工作中逐步实行实验动物一票否决制。
8.2加强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
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稳定现有的实验动物从业人员队伍。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和规范实验动物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实验动物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为从事实验动物的管理人员提供学习机会,尤其是对单位法人或主管领导进行必要的实验动物法规和基本知识培训,促进科学管理。
8.3加大投资力度,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我省每年用于实验动物生产、新品种的培育及动物模型的研究经费十分有限,制约了实验动物学科的发展。应开辟资金渠道,通过地方匹配投资、争取国家财政经费和吸收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加大实验动物的投入强度,逐步形成实验动物多元化投入格局。建议设立实验动物专项发展基金,纳入省级科技计划,以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为实验动物科研和实验动物学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
8.4在省科技计划项目中报指南中增加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内容
为进一步提升实验动物研究水平,加强和完善实验动物技术服务平台的功能,推进我省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议将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内容列入省社会发展科技项目支持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和省基金项目资助范围。
8.5建立确保平台良性运行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平台必须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平台建设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采取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方法。日常运行经费应通过开展各类创新服务和承担企业、政府委托的科技项目,以及当地政府支持和企业资助等途获得,通过平台良好的服务和管理,来获得平台自我发展的资金保障。
8.6重视学会的工作,支持学会开展工作
省实验动物学会是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人才集中的地方,学会要积极努力,将省内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专家组织起来,开展多学科的学术交流与培训活动,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实验动物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还应加强彼此之间联系与协作,使实验动物事业更好地为生命科学研究服务。
8.7加强闽台间的学术交流,追踪国际发展趋势
通过近年的努力,我省的实验动物工作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从而为我省开展闽台间实验动物科技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我省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现有资源的优势,吸引更多的项目,包括高科技项目到我省进行实施,以利于追踪国际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
生物实验是生物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生物探究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探究性学习,并在课程目标中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11条具体要求[1]。这些要求涵盖了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各个环节,涉及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甄别变量、设计实验、收集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实验交流与报告等科学实验过程(方法)的诸多方面。《课标》还指出,生物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生物学知识,促进学生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识图和绘图、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的形成[1]。但诸多调查却表明,中学生物实验的实施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生物实验课的开课率虽达到80%以上,但是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却不高[2];在农村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面临师资力量薄弱、经费缺乏、设备欠缺等困难[3];一些生物教师思想观念上不重视生物学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实验素质有待提高[4]。
生物实验是实施课改、探究教育理念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今却陷入“有名无实”的发展窘境。而关于如何破解中学生物实验开展难题,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具体生物实验的改进,缺乏从课程层面对中学生物实验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建议。鉴于此,本文将在分析生物实验课程实施要素的基础上,对推进中学生物实验课程发展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期能为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以及推进中学生物实验课程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中学生物实验课程实施要素
作为课程,中学生物实验的实施又具有其特殊性,这是由实验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作为生产事实的实验,过程中要涉及大量的劳力、物力和财力,甚至还需要有社会组织、机制等的支持。生物实验课程的实施也不例外,与生物学系统知识(理论)教学不同的是,实验教学除了需要教材、教师和场所以外,还需要仪器设备与材料药品、经费等条件的支持。总体看来,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实验得以运行和实验课程得以开展所需要的条件可以分为基本条件、师资条件、运行条件和反馈条件这四大条件(见表1)。
基本条件:场所、仪器设备与材料药品、实验教材等构成了实验运行的基本条件,提供了实验课程实施的物质性基础。通常情况下,场所、仪器设备与材料药品等属于学校的不动资产,由各级教育部门统一配备和补充。实验教材才是基本条件中的核心因素,以往一直受到忽视,它包括教师的教学用书、学生的实验记录本和实验报告。学生的实验记录本与实验报告在实验课程实施中尤为重要,这既是实验过程必需的步骤,也是实验进程和实验结果的反映,更体现了实验产生事实的“书面技术”。研究显示,学生在实验后形成的成果有:实验报告(lab reports)、小海报(mini-posters)、口头陈述、反思(reflections)和记叙性报告(narrative lab reports)等[5]。师(生)资条件(以下简称“师资条件”),由实验员、生物教师和学生组成,提供了实验课程实施的人力条件。一所学校,当拥有了物力、人力两个基本条件以后,就可以因地制宜开展一些无需经费的生物实验,比如观察花的结构、制作植物标本等。但生物实验课程要想得以长期发展,还需要经费、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由于许多生物学实验材料是一次性的,在教育部门配给的基本条件中并不包括生物学实验所需要的新鲜实验材料,这部分费用必须由学校支出。但很多学校却因经费紧张不得不停掉实验,可以说经费是目前制约实验课程开展的一个很现实的因素。实验室药品、设备以及安全等都需要健全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管理的核心是服务生物实验课程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升生物实验室管理以及实验课程运行的现代化水平,实现生物实验课程发展的现代化、信息化。
如果说基本条件是生物实验课程发展的基础,运行条件则为生物实验课程发展提供了动力。生物实验课程发展的效果与质量如何,还需要课程评估的监督与评价。因此,课程评估充当了实验课程实施的反馈条件。实验课程评估包括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学生实作能力评价等。实验课程发展的3个条件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三、推进中学生物实验课程发展的策略探讨
1.满足基本条件
诸多调查表明,现阶段,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生物实验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在于基本条件的欠缺。对于中学生物实验室的装备问题,早在2003年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就出台了21世纪生物实验室规范[6]。2006年,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校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教基[2006]16号文件),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按照统一标准配备理科实验室以支持新课改的实施。5年过去了,很多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依然没有建立生物或其他理科实验室。这种状况必须引起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落实中学实验室装备方面的相关政策、制度和措施,满足中学生物实验以及中小学理科实验课程发展的基本条件。
2.强化师资条件
创新办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民主生活会于2009年5月27日下午在生物创新办副主任办公室召开,创新办三名领导:赵志春、谢斌、叶红敏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县创新办主任赵志春同志主持,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指导小组成员车建忠、唐慧生指导。会议的主题是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班子成员向会议汇报交流学习和工作调研情况,分析问题,查找问题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
二、民主生活会的准备。
为了认真开好这次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民主生活会,我办领导高度重视,首先会前领导班子各成员都进行了充分准备,各自都按要求形成了书面发言材料。二是开展“三问三访知不足活动”进一步征求意见。我们于五月中旬,在主任的带领下,组织全办职工,一是深入到工作联系点白水镇直邑村委会,同镇领导、村干部及群众座谈,帮助镇上解决10000元扶贫款,全办八名职工还每人捐款100元,合计800元,为四户农民送去200元,补助一点化肥、农药款;二是深入服务对象,到千山生物发展龙头企业同公司经理、副经理、职工围绕中央、省委、州长委、县委有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如何发展我县生物产业进行座谈。三是开展回头看,结合调研做到“四对照、四查找”。在调研阶段召开了全办职工会,重点按照“三照三查”找出个人和单位存在的不足,找出机制、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于五月二十日又印发意见梳理表,按照“四对照、四查找”,向职工再次对班子、单位征求意见。四是认真设计问卷表,向部门、单位、服务对象广泛征求意见。印发了120份调查问卷,从单位解放思想发展生物产业等八个方面进行调查。五是五月二十日下午开展交班子心谈心会,查找班子和个人存在的不足。
三、是针对查找问题,加予认真分析和总结。
民主生活会上谢斌副主任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走访、座谈和开展“三问三访知不足”活动。共征集到59条意见和建议,经过梳理归纳为:
县创新办干部职工好打交道,服务态度好;工作务实高效,不拖拉推诿;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不会吃拿卡要。
存在的问题分为三方面:一是班子:(1)深入调研不够,服务不到位。(2)抓学习不够。(3)关注事多,对职工关心不够。(4)抓党建工作不够,支部活动少。二是单位机制:(1)机制不够顺,只局限于工作中见子打子。(2)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工作纪律不够严肃;(3)岗位责任体系不健全,科室间责任不明确。(4)生物产业创新意识不够,宣传办度不够。(5)激励措施不够,难以调动职工积极性。三是单位队伍:团队意识差,职工互相合作干事精神差。建议:一是希望办领导进一步转变作风,多到公司和基层群众中走访指导;二是请创新办领导进一步加大对全县生物资源产业的开发创新力度,着力在培植、引进和创新上有新突破;三是希望县创新办广泛加强与周边县市和企业的横向交往联系,加强产业发展沟通交流,拓宽视野,加快发展;四是要切实加强产业管理,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五是多搞一些有利于增进同志间沟通交流互动双赢的活动,使职工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亲密、团结和战斗力更强。
四、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这次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创新办领导班子3名成员认识明确,态度端正,都从各自的分工和系统工作的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汇报和交流了学习、工作和调查研究情况,既总结了经验,又查找了存在问题及根源,思想剖析深刻,问题查找准确,意见建议中肯,落实措施有力。这次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民主生活会始终在积极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会议民主空气浓厚,大家都畅所欲言,有针对性地展开了汇报和交流会议,主题突出,紧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课题。最后县学习科学发展观指导小组车建忠和唐慧生作了指导发言。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科学发展;建议;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b)-0164-04
[Abstract]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gained in China in providing convenient medical servicesfor residents,strengthening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effectively alleviatingstress of large hospitals,and reducing medical burden by measures for urban community health development including perfecting service network,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of personnel,and optimizing service mode.However,problems still exist as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such as deficiency of policy protection,lack of sustained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and shortage of continuing appeal t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measures and proposals are put forward,including formulating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of personnel team,establishing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chanism,and perfecting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mode.
[Key word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cientific development;Suggestion;Countermeasure
保障居民健康幸福是一项民生工程。近年来,我国全面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步伐,形成了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障城市居民健康做出了很大贡献[1-2],但通过多年的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也凸显出了一些政策、规划等顶层设计无具体化和针对性,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科学发展[3]。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构建科学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了探讨和思考,供商榷。
1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
1.1 社区卫生发展的主要举措
1.1.1 实行网格化管理,扩展服务触角 对卫生服务实行网格化管理的方式,为居民基本卫生保健带来极大的方便,对实现医疗卫生服务普遍性和公平性有着实际意义[4]。近年来,为有效实现卫生服务的网格化管理,我国采取整合优化卫生资源、增强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效率、鼓励支持各种社会资本和资源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等措施,大力发展社区卫生资源[5]。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优化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全面夯实了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基础,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北京市目前已建成运行191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半径达到居民出行15 min内,为居民基本医疗网格化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1.1.2 加强人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与人员的素质、能力息息相关,因此人才队伍建设成为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方便群众就医的关键[6]。北京市为培养优质社区卫生人才,2014年提出了设立社区卫生方面的科研基金和专项资金,培养“十、百、千卫生人才”服务社区的计划,实现到2015年培养成13名社区卫生首席专家,91名社区健康管理专家的阶段性目标[7]。为实现这一计划,北京市探索形成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办法,具体如下。①培养全科骨干医师:通过实施人才折子工程,在社区培养一批掌握全科医疗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引领和促进作用的全科骨干,全面提高对社区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转诊、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技能。②加强医学培训基地建设:北京市海淀区2010年创建了社区全科、精神卫生、急救网络、康复(肢残)、社区中医、影像(B超)六个专业的培训基地,对全科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③聘请医学专家进社区:推进“中医经方进社区工程”,建立激励二、三级医院专家乃至国内外知名医学工作者等各种类型的高级卫生人才深入基层开展诊疗的工作机制,使专家更好地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和经验优势。④系统培训新入职的医师:北京市为使新从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全面掌握适合社区卫生需求的要求,要求每一位新参加工作的医科毕业生到二级或三级医院的内科、外科、精神科轮训三年,培养成适合社区卫生发展的全面手才可到社区开展诊疗工作。
1.1.3 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层次 为社区居民做好卫生服务,各社区卫生机构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模式发挥功能作用。①组建全科医师健康教育服务团队,对居民区划分网格,各团队成员上门开展针对性地健康管理服务;②推行家庭医生制度,与居民增强沟通与交流,签约卫生服务协议,保障居民享受到主动、连续的卫生服务;③实施转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大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对社区医院转诊患者,大医院优先收治,实现居民不出社区,通过转诊就可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统计显示,近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人次已接近全市门诊量的1/4,社区卫生服务初步得到居民的首肯。
1.2 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取得的成效
1.2.1居民获得了便捷的医疗服务 北京市政府安排近年投资17亿元,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使城区、郊区、山区半山区群众分别在15 min、20 min、30 min路途内就可以到达医疗机构,实现基本医疗卫生便捷、公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覆盖面广、建设标准高、方便周到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居民的欢迎。调查显示,倾向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率已达90.4%,对社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满意率达93.9%,对社区就诊费用满意率达88.3%,表明了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高度认可[8]。
1.2.2加强了慢性病的预防和管理 未来1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大约会从2亿人上升到4亿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非传染性慢性病快速增加,将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据统计,我国城市两周就诊率老年人组平均为23.75%,其他年龄组为14.66%;住院率老年人组平均为7.62%,其他年龄组平均为4.36%[9]。我国在解决这一系列难题上,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就医便利、覆盖广泛、服务周到的特点来吸引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来到社区就诊并提供优质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类疾病等常见的老年病慢性病患者,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筛查、加强社区康复与管理等方式,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10]。
1.2.3有效缓解了大医院的压力 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之初,服务功能不健全、覆盖面也不广,居民普遍会选择到大医院获得医疗服务,到医院挂号、看病成了老大难问题,对于北京、上海等医疗水平较高城市,由于叠加了大量外地患者,更是造成了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近年来,逐步健全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了功能,居民对社区医院开始认同,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都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分流了患者,有效地缓解了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与需求的矛盾。如北京市2013年家庭医生式服务就签约413.3万户,覆盖892.7万人,对于分流患者人群、缓解就医难发挥了重要作用[11]。
1.2.4 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 目前我国医院某些诊疗和医药费用与医院的级别成正比,如果计算就诊时交通和排队时间等成本,选择大医院就诊会比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费用高出很多,这都是可以节约的费用。系统全面地看,社区卫生服务重点采用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方式,这使居民的一些疾病在发病初期就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及时遏制病情的进一步蔓延发展,节约了社会总体医疗费用。美国健康管理人员研究得出,开展健康管理后的个人和企业,会由90%的医疗费降至健康管理前的10%[12]。
2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问题
当前,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政策保障和人才培育等工作还在探索和完善当中,由于受到历史习惯、思想观念等影响,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这种新模式及医疗条件、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健康服务效果等很难认同和信任,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的严重阻力和障碍。
2.1 政策制度的保障不足
有些地方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缺乏整体统筹安排,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①医保政策不完善。目前不同级别医院的医保政策差异很大,纳入医保定点机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在报销比例上给予倾斜,但在药物使用和检查项目上却有很多限制和制约,使很多正常列入上级医院医保的一些常用的药物和检查项目,没有列入社区医保。如宫颈超薄细胞学检查(TCT)纳入了二级医院医保,在社区医院则是自费项目。对于未列入医保定点机构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就更难以吸引周边患者前来就诊了[13]。②医疗药物配备不齐全。当前社区医院只能出售国家基本药物名录中的药品品种,一些被居民熟悉和认可的马应龙痔疮栓、开瑞坦等常用药物都没有配备。③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受社区卫生发展方式的制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功能设置上大多无病理科、CT室等辅助检查设施,一些化验室检测项目也不能开展,造成病人在社区医院诊治难以系统化,医院间的这些差异,降低了居民在社区医院就诊的积极性。
2.2 持续人才培养机制欠缺
社区卫生服务面对形形、不同需求的服务对象,要求医疗人员具有较全面的知识和综合的沟通交流能力,需要集预防、医疗、健康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才,但从当前发展现状看,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人才培育渠道不畅,具体如下。①社区卫生医务人员学历和技能水平相对偏低,又缺少培训进修机会进行系统地培训,技术和知识都得不到更新与提高,造成医疗服务能力偏弱和医疗观念落后,难以满足居民对医疗服务的要求。②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要求有较高的医疗、心理等素质和修养,但工资收入上偏低,如北京市2012年社区卫生人员年平均收入为7.6万元,而三级医院的年平均收入已有14万元。③医务人员在晋升职称等方面处于劣势。医务人员重点工作是社区健康管理,但在晋升职称时难以与大医院专门从事医疗和科研的同专业人员进行竞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工作者在职称评定上缺乏竞争力,同等条件的医务人员总收入水平与大医院差距很大的现实,使社区没有优势和措施吸引到优秀人才,一些骨干为了自身发展更愿意到大医院工作,难以形成良好的医务人才结构[14]。
2.3 社区卫生服务对居民缺乏持续的吸引力
社区卫生机构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放在首要位置,医务人员在治疗普通常见病的同时,重点提供预防、保健、康复的个性化服务。受长期形成的以治疗疾病为主的传统医学模式影响,很多居民存在医院提供的预防、保健等服务不是治病的思想,对社区医院采取预防保健服务为主的医学模式存在一定误区。另外,社区医院的主要功能是让居民在家门口看病,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目标,但实际上难以做到。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医疗条件不能满足病人病情时,向大医院转诊会受到一些科室限制,对于大医院手术治疗后,适宜在社区康复的病人,受到大医院利益需求以及病人心理落差等影响,很难转入社区服务机构,双向转诊的不顺畅造成居民到社区医院就诊和康复的积极性不高。
3 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对策建议
3.1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
目前,社区卫生机构无论是定位上,还是发展机制上都需要针对性的政策支撑。①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属性的保障机制。由于社区卫生机构主要以提供服务为主,重点体现在社会效益上,经济效益普遍不高,国家应对社区卫生服务在基础建设、医疗设备等方面,建立持续的投入机制,满足社区医院的实际需求。②完善社区卫生发展的各项制度。加快完善医疗保险、药物配备、健康教育与康复、家庭式医生服务等制度,使这些制度符合当前国情,可操作,能实施。③缩小医院之间薪酬差距,加大宣传社区卫生的作用和贡献,对社区卫生工作者在声誉和精神上给予激励,保障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
3.2 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培训和学习,提升社区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水平,具体如下:①因地制宜,采取多样的形式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如充分利用轮转实习的机会,结合理论学习提高入职者的技能水平和医学知识;加强对医务工作者心理治疗和健康管理方面的培训和考核,满足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技术水平等。②建立人才相互交流学习的工作机制。定期开展综合医院选派医务人员来到社区医院出诊,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学习提升社区医护人员的技能,同时也要选派社区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参加专项诊疗,从实践中得到锻炼。③完善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机制。通过设立社区发展专项基金和完善人员晋升措施,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培养和职称上升渠道,吸引优质人才留在社区工作,解决社区医院人才缺乏的问题。
3.3 建立科学考核评价机制
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机制上,弱化经济效益这个评价指标,建立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评价导向。①对医务人员考评,要以服务的社区居民满意程度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建立医务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及跟踪服务对象的数量、患者满意度和程度调查等作为指标的绩效考核机制。②采用科学的激励办法,对在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中做出成绩、得到居民认可的医务人员,给予一定荣誉和物质奖励,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15]。
3.4 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建立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纳入同一个利益团体的机制,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①利用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优势,将大医院的一些诊疗号源有针对性地分配给社区服务中心。②建立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技术帮扶制度,大医院的专家定期参加社区医院的疑难病患的会诊工作,并对病人的转诊提供绿色通道。③通过宣传和政策引导,以及双向转诊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居民小病在社区诊治,大病到大医院治疗,治疗后再转到社区医院康复治疗的分级医疗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梅.城市社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12):152-153.
[2] 金炜玮,陆富生.加强人才建设提高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1):29-30.
[3] 刘文宝.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问题与管理对策[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5(1):175-176.
[4] 郭红民,陈霞,刘冰冰,等.大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172-174.
[5] 沈志洪,王晓芳,华海庆,等.关于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机制的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25(6):16-19.
[6] 赵炜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成本管控的方法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5):169-172.
[7] 北京市卫生局:大医院预约号主要投到社区医院[N].北京晚报,2014-1-15(10版).
[8] 郭洪伟,尹文强,赵延奎,等.服务人员对高校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与态度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6):164-165.
[9] 姜浩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问题分析[J].新西部,2013,10(30):77-78.
[10] 黄燕,王倩,李昌琪.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4):2795-2800.
[11]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将缩小社区与大医院薪酬差距[N].健康报,2014-1-16(8版).
[12] 宋艳丽,解颖.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 23(12):1042-1043.
[13] 禹颖,李海宇,刘如渝,等.对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0):1069-1071.
[14] 曾宇明,丘鑫雄,谢俊杰,等.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现状、难点和对策[J].中外医疗2008,27(12):91-9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是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旗帜。在教育引导、倾心服务、主动凝聚青年学生的工作实践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扣“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推动学生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谐创新发展。
一、紧扣“以人为本”核心,是高校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到高校工作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是高等教育工作的最高理念,是高校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高等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把其作为转变思想观念,突破发展难题,形成长效机制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服务学生的具体实践中,进一步健全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解决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指导方针,又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思想指南和精神动力。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如何把青年大学生凝聚在党的旗帜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与青年同行,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不断进步的思想指南和精神动力。
二、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自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主线、突出重点,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发展,在和谐中推进。
1.紧扣根本,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发展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党和国家未来的希望工程、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和重点工程,事关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是要始终紧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和育人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治责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要注重发挥优势。全面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思想政治工作中,学校有关部门要注重发挥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发挥共青团的教育、团结和联系优势,发挥学生会、社团、班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优势,认真落实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四大任务。
三是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目标,加强队伍建设、主渠道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2.把握主线,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文章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就要坚持统筹规划,精心组织,与时偕行,共同发展。
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和主线,要牢牢把握这条主线,按照塑造灵魂、把握精髓、打牢基础的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二是要塑造大学精神,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层面,是弘扬主流思想文化、支撑大学发展、促进学生成才的创造力。要下大力气抓好大学文化建设,孕育并秉承优良校训、校风、校园精神,使之成为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是要培养创新能力,培育校园文化建设的增长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以“挑战杯”等系列竞赛等活动为依托,不断完善校园学术科技创新体系,切实推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
四是要创建活动品牌,找准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点。要坚持校园文化品牌战略,锻造形成一系列深受学生喜爱、在校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活动品牌,着力突出活动的学术性、前瞻性、权威性、引导性,努力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3.突出重点,构筑学生成才服务体系
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成才服务工作,要全面把握,整体推进,着力建设全面系统的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
一是要搭建管理服务平台,实施人性化、法制化的管理。在管理服务过程中,学校各职能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积极探索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模式,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二是要搭建学风建设平台,唱响勤奋学习的主旋律。要建立完善学生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规范,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严格自律,诚实守信,形成良好班风、学风、考风,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要搭建资助育人平台,让爱心铺满成长之路。要把学生资助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鼓励贫困学生坚定理想,自立自强,超越自我,奋发成才;要建立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贷、奖、助、补、减”资助工作体系,较好地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
四是要搭建心理咨询平台,让大学生阳光成长。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三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三、坚持“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着力处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几项重要关系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妥善处理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关系,真正做到在认识上再提升、在整体上再加强、在工作上再创新。
1.教育与管理的关系
高等教育中,教育与管理两个环节互相贯通,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正常开展工作,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最大化、质量最优化。具体到工作实践中,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努力在多渠道、多层次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新台阶。
2.校内与校外的关系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正确处理校内与校外的关系,使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主体相互协调配合, 实现全员育人。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英模人物、老干部、老党员到学校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充分挖掘和利用宝贵的社会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3.课堂与课外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高校的基本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要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用当代最新理论成果丰富教学内容,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专职管理队伍与教师全员育人的关系
建设高素质的工作队伍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抓住育人这个中心,把育人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统筹各方资源,积极构筑以辅导员队伍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全员参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体系,从而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青年一代适应时代要求、促进自身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引领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工作者要牢牢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以青年学生为本,充分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引导、倾心服务和凝聚学生的具体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芳明.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
(山东大学〈威海〉体育教学部,山东 威海 264209)
【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献阅读和问卷调查法,以威海市广场舞开展状况和威海各大学的广场舞开展状况为研究对象,调查整个威海市的广场舞开展状况,联系威海大学生实际,为在大学校园开展广场舞课程,进一步推动威海地区的广场舞进校园活动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 体育教育训练学;威海广场舞;大学生;广场舞进校园
作者简介:李博:(1980—),女,山东威海人,硕士,山东大学〈威海〉体育教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
1研究对象及目的
广场舞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健身活动,近年来日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充满动感和活力的广场舞在不同年龄层之间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威海作为联合国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依山傍海,是养老安居的好去处。研究者在实际生活和教学过程中发现,威海大学生面临着业余生活不够丰富,身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最有活力、最朝气蓬勃的群体。联想到威海欣欣向荣的市民广场舞群体,便有了将广场舞引入校园,在大学开展广场舞的想法。如果能在高校的体育课堂中引进广场舞这种形式,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教学,为同学们的体育文化生活增光添彩,而且如果引进成功,效果良好,更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先导性实验行为,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本次研究,以威海市广场舞开展状况和威海各大学的广场舞开展状况为研究对象,调查整个威海市的广场舞开展状况,联系威海大学生实际,为在大学校园开展广场舞课程,进一步推动威海地区的广场舞进校园活动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理论支持。
2研究方法
2.1文献研究
我们首先展开的是文献研究,主要以广场舞现有论文和新闻报道为主。以威海市为例,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广场舞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种媒体对于威海市的广场舞进行了各个方面的报道,有广场舞开展的热闹场面,也有对于广场舞扰民的批评;有对广大市民锻炼身体的鼓励,也引用了大家认为广场舞格调不高的批评。当然,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包含着整个社会对于广场舞的巨大关注。
2.2观察法和访谈法
最先产生将广场舞与校园联系起来这种想法的,是体育老师这一群体。老师们希望这一充满活力的健身形式能够为大学校园带来活力,让同学们在运动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对体育教学者的想法进行了询问和收集,在调查的教师中,90%的体育教师对于开展广场舞进校园活动十分赞同,并愿意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大学开设广场舞课程提供自己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分热爱广场舞的非体育教学的教师,也表示了对广场舞进校园活动的赞同,并表示将会十分积极的组织和参与校园广场舞活动。这些教师大多热爱运动和交际,喜欢广场舞这种集健身和交流于一身的活动,他们告诉研究者,在广场舞运动中,他们不仅收获了健康的身体,也愉悦了心情,扩大了交友范围。他们希望广场舞这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形式能够帮助大学生们收获健康,收获快乐。
2.3问卷调查法
与此同时,研究者以位于威海的山东大学〈威海〉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为调查对象,共抽取样本500人,样本容量为500,发放了旨在调查威海大学生对于开设广场舞课程的态度的调查问卷,并对全部调查问卷进行回收。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结果的相对公正客观,我们在简单随机抽样的基础上进行了控制,使被调查者的男女比例基本保持一致。
调查结果显示样本整体为500,赞成或者至少是不排斥在大学校园开展广场舞课程的同学为480人,占到96%,对校园开展广场舞课程持反对或排斥态度的仅占到4%;在赞成或者至少是不排斥在大学校园中开展广场舞课程的同学中,女同学占到90%,男同学占到10%。
3研究结果
(1)在威海,大学生对于学校开展广场舞课程是十分欢迎的,所以我们在威海推动广场舞进校园是存在巨大机遇和土壤的。绝大部分的同学还是愿意接受或者尝试这种早已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大妈们’的娱乐形式的。大家明白,只要进行适合的调整和改革,广场舞对我们大学生的生活是大有裨益的。
(2)现有的广场舞很受市民的欢迎,但不太符合大学生的审美和活动需要,需要进一步改进,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与时尚融合,以期更加符合大学生群体的需要。在我们回收的调查问卷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提出了自己关于在大学开展广场舞进校园的意见。对于那些对广场舞进校园持否定态度的同学,他们最大的顾虑就是广场舞这种活动形式,相对于健美操,并不很适合大学生这一“新新人类”群体,只有进行认真的改变和调整,才能够被同学们所接受。
4研究结论与建议
经过以上的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在威海,有着广场舞发展的良好环境和肥沃土壤,这种环境,不仅包括威海优美的自然环境,更包括广大市民喜爱广场舞,大学生们愿意接受广场舞进入校园的良好的社会环境,这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威海的广场舞发展存在着场地有限,扰民等问题,广场舞进校园也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和现有的广场舞形式老旧,不十分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娱乐活动需要的问题。对此,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议:
(1)希望威海市委市政府可以下拨专门资金,支持威海大学校园广场舞课程的开设。这批资金主要用于进行广场舞活动的场地的准备和有关设备的购买工作;作为有关教师或组织者的培训费用和他们的酬劳。
(2)学校方面,要对广场舞进校园活动充分重视,积极提供场地与人员的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广场舞等健身娱乐活动,并为广场舞课程的开设提供如多媒体教室,正式课程设置与学分设置和方便师生交流的渠道等支持。学分制是现代大学管理的一种基本模式,在学分制的鼓励和督促下,同学们能够更高效、更系统地进行广场舞的学习。
(3)现有的广场舞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虽然颇受市民的欢迎,但不太符合作为新新人类的大学生的审美和活动需要,需要进一步改进,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与时尚融合,以期更加符合大学生群体的需要。
结合有丝分裂的内容,引导学生看课本插图P117图6-8红细胞和心肌细胞、P117图6-9各种植物细胞、P117图6-10分化的细胞可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在学生看图的过程中展示图1。
引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得出细胞分化的意义。
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变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需要提醒的是细胞分化贯穿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只出现在胚胎时期,为干细胞做铺垫。
分析得出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持久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接着,引导学生比较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的区别。
通过对插图和表格的分析,使学生分清了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的区别;了解了细胞分化的过程和特点;知道了细胞分化的生物学意义。
二、利用科学发展史了解科学的发展,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1.从科学发展史中学习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结合课本插图P118图6-1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通过对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来总结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并揭示其规律。
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Haberlandt)提出细胞全能性概念,并用叶肉和其他多种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在自制的营养物质中培养,仅出现一些细胞增大,未出现增殖和分化现象。
1934年荷兰植物学家(温特)F.W.Went发现了吲哚乙酸(IAA),随后又有人相继发现了IBA,NAA和2.4-D人工合成的生长素。
1934年怀特(White)用无机盐、糖类和酵母提取物配制成怀特培养基,用番茄根进行离体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其后证明了生长素和维生素对组培的作用,提出了细胞全能性学说。
20世纪40-50年代,斯库格(Skoog)和崔等人利用添加了腺嘌呤和生长素的培养基进行烟草培养,诱导根、芽等器官,并确定腺嘌呤和生长素诱导根和芽生长的作用。
1958年美国斯图尔德(Steward)等和德国赖纳(Reinert)等分别将培养的胡萝卜根细胞诱导形成了胚状体,形成新植株。用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从以上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研究历史,我们可知培养基是影响成功的重要的因素,正是因为科学和技术的相互支持,才使组织培养技术能够获得成功和完善。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我们可以获得大量的克隆体,保持优良特性,缩短生产周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丰富的物质保障,如花卉和蔬菜培育。
2.科学与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引发了人们对于动物细胞是否具有全能性的猜想,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动物细胞的体外培育不能实现细胞的全能性。几经周折后,科学家终于通过细胞重组技术证明出了动物细胞核具全能性。因为细胞核具有生物体的绝大部分遗传物质。
证明动物细胞核具全能性的就是克隆技术,也称核移植。
1996年7月5日,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Dolly)由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伊恩・维尔穆特博士培育成功,但这成功并不是利用一个细胞就实验成功了,而是利用了上千个卵细胞才成功一个,其中过程也是很复杂的,是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克隆可以用于造福人类,比如说治疗性克隆,利用胚胎干细胞进行器官移植。要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克隆也可以影响人类的正常秩序,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比如说克隆优等人种组成军队统治世界。
所以,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然而科学技术的也会给人类带来负效应,应正确处理好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三、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行STS教育
本节课有个探究模块,就是干细胞的知识。课标要求学生能自主搜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成果。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及时理解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生物学新进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学生分享:移植弟弟脐带血治好血癌,3岁女童健康成长;姚明加入中华骨髓库等案例。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白血病就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分化的过程当中出现问题,导致不能正常增殖、分化出血红细胞。我们可以用正常的造血干细胞替代有问题的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脐带血里含有造血干细胞,通过移植造血干细胞就可以慢慢恢复造血功能。
干细胞可以分为三大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
这里的脐带血就是专能干细胞,可以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等各类血细胞。
引导到目前人类遇到的重大科学难题――器官移植。器官移植需要先配型,后移植,移植成功后还需要终生服用抗免疫排斥的药。有没有能绕过免疫排斥的方法呢?那就是利用自身的干细胞培育出所需要的器官移植是最好的选择,它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干细胞培育的方法还有望用于拯救珍稀、濒危动物。适当的介绍干细胞新进展,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的研究在生物和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实施再生医学和细胞治疗的重要细胞来源。
上述实例的介绍,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科学与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力,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四、课堂教学渗透STS教育的效果
我们将STS教育思想实施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概念性的知识可以通过插图、绘图等手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技术性的知识通过科学发展史的学习,了解科学发展对人类的生活的作用,进而对科学萌生浓厚的兴趣;对于科学前沿知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查找相关的知识,讨论得出结果,再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事例,将学习联系到现实生活中来,从而对内容进行加深巩固。
高中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自然科学学科特别强调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一定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我在最近几年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工作中,对教材中的科学发展史部分进行了认真解读和精心设计,除了让学生在教学中了解那部分科学史之外,更多的是尝试用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意志品质的培养,收到较好的效果。我就教学中的一些实际操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与大家分享。
一、从发现细胞到细胞学说建立以及细胞结构、功能及原理阐述等一整套科学理论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若干学者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工作,并且有不少学者穷毕生精力为之努力却只在这段科学发展史上被一笔带过,甚至没有提及他们的姓名。让学生从中体会做成一件事情的艰难,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同时培养学生尤其是现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奉献意识,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认真努力,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为追求真知要树立耐得住寂寞的恒心和勇气。
二、用科学发展史实进行思想成长方面的指导。从酶本质描述的变迁,引导学生作出这样的思考:科学的发展是向前的,但道路是曲折的,甚至有时候会反向。其实人的成长也是一样的,我在将这个生物学发展史实运用到教学中,主要用于指导年龄在15岁左右的高一年级学生。他们通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和15年的成长经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技能积累,也形成了一些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该如何看待这些已经有了的经验,因为在科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著名学者,囿于当时学科发展水平的限制,尚且作出关于酶化学本质的不完全正确的认识。何况他们是15左右的孩子,限于知识面和接触社会的局限性,对事物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希望他们在后续的高中学习生活中,善于听取老师、同学、家长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听取有较多社会经验和较高知识水平的老师和家长的指导,这样可以少走弯路甚至是少走错路,尽快成人、成才。
三、用科学发展史实进行挫折教育。现在读书的高中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是一家人的工作重心,在学校现在又强调赏识教育。多数孩子没有经历过或者很少经历挫折和磨难,尤其是不能忍受误解和冤枉。通过孟德尔1865年发表《植物杂交试验》没有被当时科学家重视,到了1900年被重新认可后被誉为遗传学奠基人这一史实,引导学生思考:有实力的人到哪里都是会被认同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现在作为学生就是要不断积累,使自己变得强大,不能太在意一时一事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印象,哪怕因为某件事被别人误解或者冤枉,要坚信“清者自清”,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愧于心。
四、生物科学发展史还是教育学生树立信心、坚持真理的良好教材。继孟德尔遗传定律在遗传学上地位被确立之后,若干学者进行验证试验,在发现有些数据不能用孟德尔定律解释时,很多人选择了放弃。摩尔根等人坚信自己试验原理及方法过程的科学性,由此展开分析,最终发现了伴性遗传规律并揭示了遗传的连锁互换规律。通过这件史实,我引导学生一方面要树立信心,要尊重前人的成就但不能迷信前人的说法,另一方面要坚持真理,只要认为自己分析问题的原理、方法、出发点没有错,发现与已有结论存在冲突,那就要深究,要找老师讨论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唯真、唯实的科学态度,同时也让学生发现自己在问题分析上出现的缺陷。我发现通过争论之后,学生在曾经出问题的地方再出类似问题的情况大为减少,这是这个地方的另一种非常重要的收获。
五、用科学发展史实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在遗传信息表达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我比较喜欢用物理学家迦莫夫提出的三联体密码学说这一史实。我给学生是这样总结这段史实:一个物理学家用数学理论解决了一个当时非常棘手的生物学问题。学生对这个描述非常感兴趣,教学中我顺势引导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现在看来没有多大使用价值的某些学科知识,将来是否成为社会人必备的常识现在不得而知,还有由这些知识带来的能力养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用途是不可估量的。
关键词:科学方法教育;生物教材;必要性
在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冲击下,科学方法教育的介入是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对学生进行系统完整的科学方法教育,与培养学生优秀思维品质密不可分。尤其是在新教学改革下,运用科学方法教育分析生物教材具有充分的必要性。
一、科学方法教育与生物学科史
科学方法教育,顾名思义,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从理论和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采取的方法和手段的总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在整个教育史中,学科的综合性与自然科学史关系密切,科学发展的历史规律,使得科学与方法同时产生。而生物学科是研究生命规律的学科,其学习过程就是探究历史的延续,在教学中,生物学科的科学方法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汇总,在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掌握生物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生物教材的分析
生物教材在随着教学改革逐步稳定的发展过程中,关注更多的是逻辑性紧密的系统体系,教学内容主要以事实为依据,生物理论性知识与技能性知识结合,再添加一些程序性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例如教材中对DNA的学习,添加了指纹技术在刑侦中的应用,在提升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介入了核酸的学习。可见,在教材中,编写时注重学生应用科学方法,获得知识,并且记忆性更牢固。在遗传病的学习中,应用目前科学技术的发达,某些遗传病可以在理论上可控,使学生树立探究和突破科学前沿技术的理想,也形成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生物教材与科学方法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