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少年法制教育课件范文

青少年法制教育课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少年法制教育课件

第1篇:青少年法制教育课件范文

一、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

1986年,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至今,高校法制教育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与实践。高校法制教育不是属于法律专业学科的知识教育,而是属于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即全面的法律意识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含法制教育,高校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主法制建设的窗口和重要基地,高校和国家保持一致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对高校法制教育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使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文化群体能够承载起平等、自由、正义、秩序等和谐理念和现代法治精神。自新课程体系改革以来,原“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结构更加合理、课程内容更加精练,为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高校法制教育主要以课程为主,除此之外,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保卫部门等在一定范围内也进行适当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工作,对预防大学生违法违纪行为起到了及时的监督、警示、宣传作用。但目前很多高校没有真正重视法制教育,对于法制教育课外实践也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取得成效。

高校法制教育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偏执的法制教育理念

大学生们从年龄上看已经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了,其多年的成长经历影响与改变着他们的思想。从小到大,他们都是处于较封闭的校内环境,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心理不成熟,性格容易冲动。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大多是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介。一旦此类环境含有不安全、不健康因素,很容易影响大学生们的思维和心理。虽然他们表现出对民主法制社会的向往,却又摆脱不了“人治”旧思想的影响,比较看重“权力”和“关系”,个别同学甚至认为“权大于法”。[2]

2.偏差的法制教育定位

一直以来,高校对法制教育地位的认定都有不合理之处。它没有独立的地位,而是从属于德育教育的范畴之内,相关的内容也是包含在德育类的科目当中,分散在德育的门类之内。这样,导致了对法制教育课的开展完全以德育教育的模式实现,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设置教学计划中的基础课,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中下,其仍是我们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主要方式。可以说,其走进了一个把进行法律课堂教学完全看成法制教育的误区。没有考虑到法制教育的德育功能与政治教育作用。这种方式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法制意识。现阶段,部分高校将法制教育基础课程和思想道德修养课归入品德教育中,任课教师也多为思想品德教师。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法制教育的力度与层次,也反映出目前我国法制教育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3.枯燥的法制教育内容

传统的法制教育模式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这一领域。目前,大多数高校仍在沿用这种陈旧的法制教育形式。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涵盖了各法的基本概念、重点难点等,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却忽视了在重视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实践环节也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调查发现,法律内容的设置符合德育课的特征以及大学生年龄段特点。但从更深层次意义来看,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在内容设置上的出发点和主要目标仅仅是对基本法律基础知识的讲授和传递,其知识取向是十分鲜明的,但对价值取向和精神实质影响却涉及甚少。

4.单一的法制教育形式

教育方法上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方法运用仍多以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为导向,以知识灌输为主,强调教学的教诲性,较少关注师生互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往往是目前评价法制教育效果优劣的主要标准,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法制教育的有效性亟需提高。对学生的法律教育严重“偏科”,这就会导致学生只掌握空谈的理论却无任何的实践经验。因此,应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与方法,让学生真正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有效解决生活中、特别是自己身边的法律问题。

二、实现法制教育创新举措

1.树立正确的法制教育理念

高校法制教育需要深度变革才能使我国的法制教育真正面向未来。[3]学生是高校的主题,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对象。法制教育创新,要继续走正面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并努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使校园法制文明建设在充足的高校文化气息中植根、发芽。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正确思想,提高他们辨明是非的能力以及对法律的尊重和自觉性。同时,结合自身特色教育学生从小处做起,逐步营造法制教育的良好氛围,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首先,以学生为本位来培育法制环境。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对象。法制教育模式创新,要继续探索正面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并努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模式。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法制教育的内容和体制建设。其次,将法制观念教育与法律信仰培养作为重点。高校应积极树立明确的法制教育导向,将法律知识的普及与法制观念精神层面的培养并举,双管齐下。再次,要加大权利观教育力度。权利,是一个个体自由的象征,是人格化的重要表现。它是法律的重要核心,只有对权利的追求才能随即带来对法律的需求与期盼。捍卫权利就是对国家法律的一种捍卫,就是维权意识和法律观念提升的一种表现。

2.完善法制教育的有机整合

1995年12月28日,原国家教委、中央综治办、司法部合文的《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和2002年10月25日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都明确规定:“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要注重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努力构建完整独立的法制教育体系,不断提升人们心中的法制教育地位。从中央的精神到地方的落实都在强调法制教育的重要作用。“法律基础”是高校进行法制教育的最主要途径,所以更应该加重其教材和授课学时的份量。因而,从“做人”的角度看,法制教育内容的比重还有待提高。最终实现用学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来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增强大学生法制意识的同时提高道德品质,将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相统一。在社会公共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活等领域的道德和法律规范时,实现道德和法制教育的融合。

3.调整法制教育内容

将对学生的法制信仰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以及法律素养的提高作为工作重点,在这个大背景下来选择教育内容。我国高校法制教育除了法律专业的学生外,主要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主渠道开展的。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是高校法制教育的主体和核心内容。在经历2006年课程改革之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设置应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指导性。教材的全部内容和立意从始至终贯穿了一条主线,通过让大学生们了解法律基础知识从而增强法制意识和观念,首先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然后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理论性。对教材中的各部门法都用了一定篇章,介绍基本概念、特征和应用等,并对难点、要点进行了归纳和解释。

第三,广泛性。教材版面不多,但罗列的部门法却广泛,尤其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部门法都进行了涉猎,比如: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能让学生们对我国法律体系有一个宏观整体的认知。

4.改进法制教育的教学方法

第2篇:青少年法制教育课件范文

一、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教育发展

1、加快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强化“两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高质量普及十二年教育,新通过省级实验小学13所(使全市达到46所),省级示范初中10所(使全市达到34所),省级重点高中4所(使全市达到23所,其中国家级示范高中8所),省级实验幼儿园8所(使全市达到32所)。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学城总体规划方案招标确定,首期规划5600亩土地的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化工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成立,使全市高职院达到5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大、天津大学远程教育校外站点先后在我市设立;武进电大升格为**电大武进学院;**石油化工学院二级学院——怀德学院成立。上半年,全市共组织15297人参加全国成人高考,7314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旨在为市民学习提供菜单式服务的“**市民学习信息服务中心”完成建设,并投入试运行;武进罗溪、夏溪、金坛白塔、溧阳天目湖等4个“5112”教育富民工程示范基地建成;完成各类成人培训23.6万人次,化补习近1000人。中新合儿坊幼儿学苑、新创国际电脑学院**培训中心相继筹建,4所学校新获聘外资格(使全市达到27所),1所学校被省教育厅批准具有接受国外中小学生来校就读资格。

2、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列为市政府**年度重点建设项目的**市少年科学艺术宫二期工程主体工程峻工;新村配套学校**市勤业中学完成建设,各项搬迁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外国语学校外籍专家楼、正衡初中教学办公楼、职教中心信息教育中心等主体建筑基本竣工;武进新苑高中一期工程、新区国英小学二期工程、天宁解放路小学扩建工程、溧阳职教中心一期工程、金坛金沙中学建设工程等稳步推进;溧阳上兴中学、上黄中学、周城小学、大溪中学、社渚中学、新北区龙虎中心小学等危房改造全面启动。

3、适应行政区划调整,积极推进新一轮教育布局规划。全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公布后,我们及时召开天宁—钟楼区、武进—新北区教育工作衔接协调会,积极帮助解决教育工作移交、对接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并以此为契机,推进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全面部署大市范围内的教育布局规划工作,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发展优质教育,努力构建全市教育合理布局。

4、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上半年新增校园网17个(使全市达到49个)、简易校园网40个(使全市达到121个),完成**教育网改版,使其每月点击数超过了15万,教育局机关、教研室、教科所等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城域教育网完成论证并启动建设,钟楼、新北、天宁区教育信息中心及学校完成虚拟主机托管,“钟楼教育”、“溧阳教育”、“新北教育”网站先后开通。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加快,容量已达250G,24万个文件,500部视频资源。全市9336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了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全市所有乡镇中心小学高年级和农村初中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职业学校已全部将信息技术应用列入必修课程。组织26万人参加“**教育网站杯”网络文化活动,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比赛、职业学校多媒体课(学)件比赛,我市《长城的历史作用》等网络课件获国家级“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评比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

5、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考试招生工作。上半年,各类考试较为集中,做好各项考试招生工作,有利于加强社会稳定、推进教学改革。积极、稳妥地做好市区“小升初”、中考中招工作:编制市区各小学施教区图,依法规范就近入学工作;全市45312名初中学生顺利通过升学体育、文化考试;在重点普高录取前,举办中职招生咨询市场,使大部分预计在普高分数线下的考生早早明确就读方向,理智地选择职业类学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普高热”,并保证中职生源的数量和质量;今年继续实施将省重点高中公办计划30%的名额分配到各初中校的办法,并在去年2所重点高中试行的基础上,扩大到了全市11所省重点高中。另外,上半年,我们还认真组织了初、高中各学科结业考试,高三一模、二模考试及分析研讨会,初、高中学生英语口语等级测试工作等等。

二、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召开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审批确定了首批2000余名课改实验教师,积极组织相关学科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工作。课改实验教师接受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初中语文、初中数学、中小学体育等学科培训15000人次、通识培训3500多人次;职业学校全面施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扩大课程分层教学面,促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大兴教育教学科研面向中小学校,公开招聘了市级兼职教研员26名,壮大教科研队伍;在确认467项国家级、省、市级教科研课题的基础上,新设立341项青年教师研究课题;通过审核,确定省常中等28所学校为首批**市教育科研基地;组织召开“苏锡常镇扬五市高三语文研讨会”、“**年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研讨会”、“**市初中毕业生与升学考试暨小学毕业考试研讨会”、“**市省级实验小学第二届群体研究协进会”等。我市对高三“3+x”科目设置改革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考试中心和兄弟省市教研部门的重视和好评;在当前高考模式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我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又创佳绩,**省**高级中学张璇同学以685分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名。我市高考的万人进线率、市区本科上线率、市区平均总分三项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在全省总分名列前20名的考生中,我市(含金坛、溧阳)占了1/5。加强职校教学模式、实训模式研究,职校生中级工达级率达99.1%,**年初步就业率95.3%。组织1662名职校学生参加全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1599人被录取,本科达线率、十二个专业总分、平均分、600分以上人数比例、总录取率、本科录取率等均居全省前列,单招升学人数占毕业生人数比例达25.6%。

3、大力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年是我局确定的“德育工作研究年”。为此,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调研,并为下半年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作好充分准备。开展“青少年文明网上行”活动;开展6·26禁毒征文比赛;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和第九届高校思政年会论文评比,组织高校第二次邓**理论公开课活动。关注弱势群体,成立“大学生法律自我援助中心”,溧阳市创立了“希望之星”助学奖励基金,做好帮困助学工作,上半年,市帮困助学金办公室对1500多名在常就读的特困生发放助学金近137万元;举行助残捐赠活动,组织学校及社会各界向聋哑学生捐款近60万元。4.推进中小学特色教育**年上半年,我们成功承办了全省中小学特色教育校长论坛,召开全市“实施学校体育卫生两个条例”总结表彰大会,举办市17届“育苗杯”田径比赛、“世纪印象”**市教育系统艺术作品展、首届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论坛活动、首届中学生英语口语节目电视大赛、中小学素质教育案例评选、职校学生“五项技能”竞赛等等。组建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协会,认真制订“**市首届青少年科技节活动方案”,全面启动“科技节”各项筹备工作。组织**地区“全国初中物理”、“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省初中化学”、“**省高中化学”、“**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应用竞赛”、**省1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均取得了领先的竞赛成绩。在全国“小海鸥”杯职校生作文大赛和全国中小学生“走向社会”作文大赛中,我市均获组织奖。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田家炳中学获“学校团体奖”(全省共20名)和“优秀科技活动奖”一等奖(全省共11名)。

三、努力构建学习型系统,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1、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成立“学习型系统”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进一步健全各校学习制度、读书制度、培训制度等,规范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学习行为,使学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标准,使单位和个人明确目标,以评价促学习、以软件换硬件、抓课题带学习、表彰先进、组织考试等方法,使学习转化为单位和个人的内在动力。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大力开展转岗培训,推进市民外语、计算机学习,向社会教育资源开放,全面开展公务员、教师普通话培训考核,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教育系统掀起了创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争当学习型个人的热潮。在全市各“学习日”都认真组织全系统教职工进行普通话培训测试、计算机上网操作培训、公民道德法制教育等等。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深化“让教育充满爱”主题教育,订发《教师道德修养读本》,全面开展教师师德规范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和省“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教育、汇编印发《家访有感》优秀征文,开展“我心目中的好教师”征文比赛,不断加深教育工作者“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的美好感情,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创建活动,10个单位新列入“好班子”行列,使直属单位“好班子”达到36个(占总单位数的82%)。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上半年,举办6个不同类型的培训班,222位校级干部接受了培训,钟楼区组织了第四届校长教育教学公开研讨活动;着力抓好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学习、交流、提高工作;加强对校长助理的考察、培养工作;进一步推进基层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工作,直属单位近300名中层干部通过竞聘任职;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度,提高了考察工作的透明度和考察结果的真实性;继续深化“五个一”活动,对校科级干部150余篇教科研论文进行了评比。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水平、业务水平;制订《**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意见》,深化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完善“**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全面启动实施教师资格认定。改革机制,逐步推进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启动2005新进人员见习期、试用期人事制;举办**市首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舞蹈比赛、**市特教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做好新师资招聘和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组织评选中小学第五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职校第二批骨干“双师型”教师,向省推荐的13位特级教师候选人,100%获得了通过。参加全国和省级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我市教师共获全国一等奖3名,省级一等奖12名。

四、推进依法治教,加强教育行风建设

1、切实推进依法治教。配合省教育厅在常召开全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征订省编《教师“四五”普法读本》2.8万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均成立了“四五”普法领导小组,制订普法规划和学法计划,全面启动“四五”普法;督促学校制订和完善章程,100%的直属学校完成了学校章程的制订。开展“依法治校”工作评估,47所学校经评估确认为“**市依法治校工作先进单位”。完善教代会制度,认真贯彻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2、加强教育检查、督导工作。召开**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议,成立**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修订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发挥教育督导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展中小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农村税费改革后教育经费情况调研、中小学“减负”、学校危房改造工作督查、幼儿园改制情况调研、外来工子弟学校情况抽查、学校安全工作检查等等,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第3篇:青少年法制教育课件范文

关键词:社区培训;示范辐射;模式构想

随着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打造国民终身学习的有效平台,形成覆盖城乡的完善的终身学习网络体系。社区培训学院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实践中迫切需要正确认识社区培训学院的功能定位,以更好地由其引领、推进终身教育工作实质性开展。我们认为社区培训学院应定位于“社区教育的龙头”,而培训项目是社会教育机构的真正生命力,因此必须认真开展社区培训学院培训项目示范辐射功能研究,真正发挥社区培训学院的“龙头作用”。

2009年我市完善了社区教育网络建设,依托江苏电大宜兴学院建成社区培训学院,构建了以宜兴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各镇(街道、园、区)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以社居委会市民学校、村民业余学校和职工业余学校为基础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服务体系,并被教育部正式认定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这些都标志着我市社区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各社区教育中心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办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的办学规模较小,培训项目较少。民办培训机构由于自身资源、师资、设施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导致发展培训项目单一、办学质量不高,社会信誉还没有达到人们理想的期望值,从而制约其发展。社区培训学院应大力进行培训项目示范辐射,以带动社会教育机构共同发展,促进我市社区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我市社区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一、社区培训学院开展培训项目示范辐射的优势分析

1.服务理念优势

长期以来,社区培训学院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在不同时间、地点将学习资源向各类人群开放。我院不仅承担开放、奥鹏网络远程等学历教育,还有上岗培训、就业选择、会计、统计、公修课等多种类型的非学历教育。办学层次齐全,专业设置覆盖面广,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吸引不同人群学习进修。终身教育同样需要开放的办学理念,需要灵活、开放的教育教学方式。我院独特的服务方式符合终身教育的要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特点,满足学习者就近接受教育的便利。因此,我院开放的办学理念对培训项目示范辐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系统网络优势

社区培训学院是依托江苏电大宜兴学院建成,而系统办学是电大的重要特征,电大具备完善的系统结构,形成了中央、省级、地市、县市区四级管理、五级办学、覆盖全国的电大远程教育体系,形成了完备的教学组织和严密的教学管理系统。电大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远程开放教育系统,以系统办学的优势有效地保证了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电大最早提出基于卫星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和教育管理网络,即利用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模式。随着多年的努力,电大早已形成覆盖全国的网络系统。而随着我市三级社区教育网络服务体系的建设,社区培训学院也早已具备了上通下达的网络系统。社区培训学院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系统网络优势来开展培训项目示范辐射。

3.教育资源优势

社区培训学院不仅开设了普通本专科与中专专业、成人以及网络教育的本专科及中专专业,拥有充足的学历教育课程教材资源,而且拥有大量非学历教育、各类短期培训的教材资源。我院还整合运用了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发、建设了一大批媒体教学资源。我院完全能够发挥自身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课程资源、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培训项目示范辐射。

4.师资资源优势

社区培训学院建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业务精良的专职师资队伍,拥有各类专业教师共有458人,全部具有本科学历,研究生以上学历105人,“双师型”教师139人,中高级以上职称442人,占教师总数的72%。我院还培养并聚集了一大批专门从事远程教育、成人教育的人力资源,包括技术开发、课件制作、继续教育研究及教学培训、成人教育管理方面的专家、教师等。我院也非常重视兼职老师和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在全市范围内物色优秀人才,招聘专兼职教师及志愿者,目前已形成了由农林专家、企业专技人员、退休教师、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能工巧匠等组成的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和志愿者队伍。从师资看,我院进行培训项目辐射也具有巨大优势。

二、社区培训学院培训项目示范辐射的模式构想

1.社区培训学院与社区教育中心(民办培训机构)合作模式

近年来,我市社区教育正在蓬勃地发展。但各区教育中心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还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民办培训机构仅是得到量的扩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都迫切需要社区培训学院的辐射与指导。我院也正在对社区教育中心开展培训项目辐射,如:会计继续教育、公修课继续教育等。首先我院与这些培训项目的主管部门联系,争取到这些培训项目;其次明确利益分成;再次,每年由主管部门发文件通知培训时间、收费标准等;最后由社区教育中心组班培训,社区培训学院组织师资“送教上门”。社区培训学院应进一步拓展这类培训项目辐射,可以将正在开展的培训项目和有能力开发出的培训项目整理成培训项目菜单,将菜单下发给社会教育机构,与各社会教育机构合作各种培训项目,由业务主管部门牵头,社区培训学院和社区教育中心共同参与,制定利益分配机制。对于社会教育机构由于生源不足或者其他原因而无法开班的培训项目,送社区培训学院培训;各社会教育机构有能力组织的培训项目,由社区培训学院送教上门,提供教育服务。

2.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路,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变革中就已经形成,意指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进行协同与集成化,从而促成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社区培训学院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尝试“前校后厂”式的实践教学和小班化管理形式,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规模。学院首先找准与企业的对接口,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学院聘请与办学专业对口、合作密切的多家企业的经理、主管、相关部门领导、技术专家组成,对学院专业建设、培训项目进行有效指导,实现了教学规范与用人标准的“三衔接”:即培训规格与用人标准相衔接、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衔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衔接;其次按照“企业出题目,培训列项目,产学研结合出成果”的思路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实用型人才:即一方面根据企业需求列出培训项目,为企业培训合格员工,另一方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基地,真正实现“订单式”的人才培养;第三,完善师资队伍机制:即学院建立了聘请高校离退休教授、副教授、企业具有一定知名度和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机制,适应“产、学、研”办学目标。

3.社区培训学院面向农户辐射模式

(1)学院+基地+农户模式

学院应着力建设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努力建成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高水平高效益的产业基地。以产业基地为载体,利用学院的师资力量、技术优势,融“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于一体,既教会农民做,又做给农民看,还领着农民干,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例如:我市丁蜀社区教育中心创办了花卉苗木示范基地,密切配合镇村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积极采取“一听取、二调查、三培训、四示范五推广”的工作策略,助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科技致富。该校“农科教”示范基地至今已为15个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提供服务,先后培训农民22个班级1200多人次,推广了6个绿化苗木新品种和“苏玉糯1号”、甘薯“紫心薯”、“苏薯8号”等优良品种,使这些村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现代化建设。

(2)学院+公司+农户模式

它以学院为主体,以公司为实体,以农户为客体,通过合同的方式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带动农户进行产业开发。这种办学模式,公司实际上是衔接学院和农户的纽带,市场上需要什么,公司来组织加工和销售,学院出技术并组织培训,农民生产有技术和市场的保障。例如:我市高塍社区教育中心成立宜兴市原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免费对本镇农户分批开展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培训,并对首批扶持对象免费赠送苗鸡,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跟踪服务,绿壳蛋鸡产蛋后由公司实行包销。带领当地农户实现了增收致富。

4.社区培训学院面向社区市民辐射模式

社区培训学院应重视社区教育的课程开发,以社区居民实际需要为轴心,努力形成覆盖终身的社区教育四大课程体系,一是0~6岁学前教育系列。二是在校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系列。三是成人教育系列。四是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教育系列。要以活动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开设各类培训活动。社区教育应更多考虑社区群众所喜爱的各类科目课程,开设科普教育、法制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休闲娱乐等课程,突出知识性、健康性、娱乐性和休闲性,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社区居民提高素质和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伟林,陈界誉.基于电大平台的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模式个案研究.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2]刘维俭,罗健.社区大学的功能定位与机制运行探讨.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3]李新中.依托电视大学创建社区大学的思考与建议.淮海工学院学报,2004(2).

[4]刘嘉树.发展社区教育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注:《社区培训学院示范辐射功能研究》是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2SEW-Y-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