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干部作风建设问题范文

干部作风建设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干部作风建设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干部作风建设问题

第1篇:干部作风建设问题范文

社会上各种不正之风,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温床,也是外因,领导干部思想深处的苗头性问题则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说,苗头性问题是领导干部思想中的重要隐患。领导干部出问题,往往是从思想上出问题开始的。思想的堤坝筑牢了,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要保证领导干部思想上不出问题,就必须随时注意克服苗头性问题。我们常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领导干部的苗头性问题如果不消除,容易由量变发展为质变。现实生活中的大量案例反复表明,领导干部走向腐败深渊往往是从苗头性问题开始的,小问题不注意导致思想上麻痹大意,思想上的自我放纵导致行为失范和权力滥用。只有坚持防微杜渐,及早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有效防止领导干部腐败变质。

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克服苗头性问题。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端正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观念,靠坚定的理想信念来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另一方面,要靠制度来约束,靠法律来规范,用反面典型来警示,把苗头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从当前企业领导干部思想的实际状况出发,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苗头性问题:

一要注重克服主观主义、经验主义方面的苗头性问题。领导干部的决策是否科学、正确,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一个人刚当主要领导或刚到一个单位当主要领导的时候,由于掌握的信息不那么全面,对情况不那么了解,所以遇到情况和问题时,往往能主动调查研究,收集信息,通过认真分析判断后,再进行决策。但经过一段时期以后,随着占有信息的增多,情况的熟悉,经验的积累和丰富,领导的能力和自信心也在不断提高,这时再遇到什么情况和问题,即使主观上不想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但已占有的信息和已积累的经验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条件反射,并由此形成一种主观判断。如果这个时候不加以注意,就很容易忽略调查研究、忽略听取群众意见,凭主观印象作出决策。一个领导干部工作经验丰富、领导能力提高是好事;但如果过分依赖自己的经验,把握不好、处理不当,在经验丰富的时候就容易犯主观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使好成坏事。对于领导者决策者来说,个人阅历再丰富,都是有局限性的,经验越丰富,越应加倍警惕被个人经验所误。

二要注重克服淡化民主集中制的苗头性问题。民主集中制贯彻得如何,关键在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一个人刚当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时候,想搞“一言堂”、“家长制”,想搞违背民主集中制的事情,一般来说不那么容易,因为有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个人的威望不够。任职时间长了后,随着个人业绩的积累、领导威信的提高、班子核心的形成,无形中就会形成一种决策导向力和控制力。这个时候讨论问题,主要领导的态度就可能对决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如果班子里的其他同志,不那么有主见,不那么敢于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随波逐流,看眼色行事,就很容易形成“一边倒”。个人能力的提高,班子核心的形成,有利于快速作出决策,有利于推动工作的开展;但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影响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导致决策和工作失误。

三要注重克服脱离群众的苗头性问题。我们的领导干部,大多来自基层,对群众有感情,工作中也大多能注重群众利益,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随着担任领导职务时间的推移,同群众的感情可能逐渐淡化。二是随着职务的升迁,可能拉大同群众之间的距离。从基层工矿长,到厂长经理,以至到副总经理、总经理,中间层越来越多。虽然领导干部也常下基层,但是无论到哪里,很快就部们层层围上,真正接近群众很难。三是随着事务增多,客观上减少了同群众的接触。职务越来越高,事情越来越多,下基层同群众见面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四是容易把身边的同志和基层的干部当作群众,而把自己同普通的群众隔离开来。这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如果领导干部主观上认识不到、调整不力,就很容易脱离群众。作为领导干部,既要组织好、领导好群众,又要实现好、维护好群众利益,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义务。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组织和领导群众,而弱化或忽视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如果领导干部不能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不重视群众的需求,不能真正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就无法组织群众、领导群众,群众也不会拥护和支持我们。

第2篇:干部作风建设问题范文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1]在矛盾突发的社会转型时期,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党委高度重视高校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1.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

辽宁省教育厅提出2013年在全省高校开展管理年活动,并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高校管理年活动的通知》,要求省属各高校要以开展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全面梳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着重规范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健全党政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等问题,大力提升学校管理效能,全力推动我省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同时要求,各高校要围绕本单位的实际,解决了2至3个突出问题。这些具体细致的规定,充分说明了辽宁省教育厅对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视。为确保此项活动的有序衔接,上下“一盘棋”,学校把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落实上级精神的一个重要抓手来实施。

2.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高校发展的现实要求

从学校内部来看,一方面,随着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教职工人数、在校生人数、学校资产、教育教学资源等,增量都很大。如何提高资源、资产的利用效率,如何提高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效率,都需要认真思考。另一方面,从校长信箱和群众来访反映的情况来分析,学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职责不清,管理不力的问题;履行职能较差,管理低效的问题;有章不依、无规可循,管理无序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同志管理理念还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离依法管理、规范管理、高效管理的要求还有差距。我们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治理对策

按照作风年实施方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活动从2012年3月21日动员大会起至今年3月结束,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有力推动了各阶段活动的扎实开展,保证了活动效果和活动质量。

1.党委重视,领导有力

为了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党委成立了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制订了活动实施方案,先后召开了活动动员大会和中期推进大会。党委常委会5次专题听取并研究作风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注重发挥组织、协调、指导和督查作用,定期召开例会,组织四个检查组先后六次进行检查和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活动的力度始终保持不减,活动的环节始终紧密相扣。全校共有36个单位召开了各种形式会议传达学校动员大会、中期推进大会精神和党委实施方案,有46个单位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订了活动实施方案,扎实推进了各阶段活动的深入有效开展。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为把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开展到位、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学校和各单位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校报、网络等新闻媒体,通过悬挂活动标语、开辟学习专栏、制作活动展版、增设活动网页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报道工作,多角度广泛宣传活动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及措施要求,及时宣传报道活动动态,全面、直观地反映干部作风建设活动的进展情况,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和监督作用,为了把干部作风建设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3.形式多样,特色鲜明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各单位和部门能够按照作风年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开展了动员部署、理论学习、思想解放大讨论、调查研究、查摆问题、落实整改等规定动作,做到了科级以上干部人人参与学习和讨论,人人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处级干部多数参与调研活动,认真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各单位和部门还积极谋划组织了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活动形式,如组织干部深入企业、高校调研考察,举办多种形式的干部理论学习交流会和专题报告会等,切实增强了活动效果。

4.把握重点和关键,明确任务

第一,要认真抓好问题查摆环节。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问题找得准不准,关系到活动能不能真正取得成效。因此,我们务必要在找准问题上多下功夫,下足功夫。要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把师生反映强烈,影响学校发展的问题查准、现象摆清,原因找透;找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有什么问题就查摆什么问题,敢于揭短亮丑,敢于深挖深查,敢于触及利益。

第3篇:干部作风建设问题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为民、务实、清廉”为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及省局、市局下达的各项任务,坚持促进发展和人民满意双优结果导向,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作风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干部作风大改进、党和政府公信力大提升、人民满意度大提高,为实现“全面领先苏中,加快融入苏南,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扎实推进粮食工作,提供有力的作风保障。

二、主要内容

(一)切实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

1、从严执行改进作风各项规定。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改进作风的各项规定,切实做到下基层轻车简从、简化接待,严禁用公款互相宴请、赠送节礼、高档消费;严禁出入私人会所、变相公款旅游;严禁违规收受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严格执行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及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规定;严禁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约束,严禁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配偶、子女以及其他特定关系人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保持高尚精神追求,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2、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促进党员干部找准“”突出问题,并切实抓好督查整改。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定期接访下访、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等制度,深化“三解三促”,构建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二)切实改进机关作风,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3、持续推进行政机关服务改革。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岗位工作标准,规范服务项目、办事制度等服务行为。

4、继续深化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网上运行。进一步优化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网上运行管理机制,按照新一轮改革要求,及时调整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项目,完善项目数据库信息;加强网上运行电子监察和法制监督,在对网上运行办件规范性、及时性进行监督的同时,实行“网上网下”双监督,确保所有事项上网运行、督办问题认真办理、咨询投诉及时回复;进一步强化网上运行工作责任,适时对网上运行情况进行测评和考核,并公开通报,全面提高网上运行质态。

5、全面推行绩效管理。按照“目标管理、过程控制、结果导向、持续改进、公众满意”的要求,实施绩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将考评结果作为评优、提拔、晋级的重要依据。以目标推进、廉洁效能、社会稳定、民主评议、争先创优为主要内容,继续开展“三服务”、“五进五送”、“公述民评”和机关作风评析日活动,比在平时、考在平时,促进机关行政提速增效。

6、认真落实提升执行力十项制度。认真落实否决事项报告制、重点项目和重要工作任务销号制、首问负责制、牵头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奖励举报有功人员等制度,强化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提升机关执行力。结合政务公开、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行政效能举报投诉受理等工作,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规范管理、强化责任,杜绝慢作为、不作为、推诿扯皮等现象,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

(三)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优化改进作风工作机制

7、积极营造拒腐防变的自律氛围。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加强党风党纪和廉政从政道德教育,促使党员干部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作风。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坚持读书思廉、党课宣讲、警示教育等办法,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8、加强对行使权力的监督。严格落实述职述廉、谈话和诫勉、询问和质询等党内监督制度,坚持民主决策和定期工作报告的做法,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制约和监督。强化日常监督,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工作,落实重大事项上会议决定和党务公开,扩大监督面,加大问责力度,追究失职渎职行为。深化风险防控工作,针对“钱、权、物”集中的重点为对象、关键环节,逐步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体系。

三、实施步骤

(一)制订方案,动员部署(3月中旬前)。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订、实施“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工作方案。

(二)推进实施,自查整改(3月下旬—11月)。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于开展民主评议的有关要求,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把问题整改贯穿始终,切实改进作风、提高效能。

(三)总结考评,表彰激励(12月)。考评结果纳入年度作风效能情况总结评议内容。对先进科室进行表彰,对落后科室帮助排查原因,落实整改。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科室负责同志为组员的局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健全工作责任和工作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

第4篇:干部作风建设问题范文

一、切实做到个人形象一面旗。

形象是旗帜、是导向。一名领导干部要在职工群众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发挥表率作用,最基本的要做到“三实”,即:朴实、务实、真实。

朴实。矿领导班子所有成员不设专车,上下班一律乘通勤车这是多年形成的惯例。高调干事、真情做事、认真谋事、抓紧干事、低调做人,是领导团队形成的一种共识。

务实。务实不是挂在嘴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上。我们始终把“四讲”(讲大局,讲付出,讲实干,讲纪律)作为一种要求;把“三要”(要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要把精力用在抓发展上,要把功夫下在促和谐上)作为一种激励。全面实施井下矸石充填开采、邢北矿井改造、西井9#煤开发、洗煤厂扩能改造、矿区和生活区环境综合治理、矸石热电厂烟气脱硫等六大工程。

真实。就是执行到位,令行禁止,兑现承诺,真正做到倾心想事、精心谋事、用心干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检验的实绩。

二、切实做到工作热情一团火。

一是日常工作干得好。任何一个企业“惊天动地”的事不可能常有,应对的还是日常工作。因此,我们提倡细致的作风和过硬的本领,不但要在非常阶段表现出来,更要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围绕“素质、业绩、能力”三提升,抓基层、夯基础,从三项基本制度抓起,要求广大干部“时时有激情、人人在状态”,以大庆人“三老四严”为榜样做好工作,发挥作用。

二是关键时期冲得上。井下矸石充填事关企业持续发展,是邢台矿关键时期的关键项目。矿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总顾、矿长任总指挥的领导小组,组建了技术研究、机电保障、后勤供应、战前动员四个专业小组,实行日调度、周分析、旬总结,保证工程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使该项目按期试验成功。在项目实施期间,井下投料口被堵,矿领导带领技术人员吃住在矿,组织技术攻关。担负充填试采任务的综采二队党支部书记郑国廷、队长路丙臣,带领全队干部职工奋战150个日日夜夜,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安全顺利完成了7606的试采任务,也为7608工作面的回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特殊条件打得赢。邢台矿已有41年的开采历史。较好采的块段越来越少,难采的块段越来越多。今年要完成203万吨原煤产量,需要搬家到面16次以上。在这种特殊、艰苦的生产条件下,为保目标实现,邢台矿分阶段突出四大主题。一是“誓夺首季开门红、打好备战第一仗”;二是“奋力实现双过半、抓牢备战主动权”;三是“乘势而上攀高峰、加快备战创水平”;四是“攻坚克难不放松、全面备战建新功”。九月份的实战演习中,邢台矿又提出了“三个一”的要求,即干部多下一个井、职工多出一个勤、机关人员多解决一个问题。以月产19.3万吨的优异成绩,向公司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三、切实做到谋事布局一盘棋。

统筹兼顾抓协调。一个企业工作千头万绪,如何统筹兼顾,协调联动,既是一个领导能力问题,也是一个管理水平问题,更是一个作风建设问题。我们以不断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为切入点,立足抓大不放小,抓活不抓死。把解放思想贯穿始终,把创先争优贯穿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始终,解决了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

胸怀全局促发展。一个企业的发展,要求领导干部既要抓好局部,更要胸怀全局。正因为我们抓好了邢台矿安全生产、稳定和谐这个局部,怀揣备战“双五”、实现“1523”目标这个全局,才有今天邢台矿健康持续发展的局面。以安全工作为例,我们从动态中不断巩固和提高质量标准化工作,以排队上下井为标志不断巩固和提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不断加大安全思想隐患排查和两级防控两级点检制度实施力度,才创出了邢台矿历史上最长的安全周期。

第5篇:干部作风建设问题范文

与此同时,团委还积极开展交流讨论会,全体党员干部结合实际,查摆“”问题。通过学习,大家都认识到团干部要紧紧围绕树立宗旨意识、强化群众观点,进一步聚焦反对“”,加强学习教育,深入听取意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做到不虚不空不偏,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开门纳谏 找准问题

团委在“兵团共青团网站”开设活动专栏,统一公布团委处级以上党员干部的电子邮箱,鼓励广大青年通过网络发邮件提意见。通过“青春兵团”微博群,兵团青联微信公众平台,“兵青在线”、“青春万岁”、“西部计划”QQ群团委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信息以及征求意见的途径,广泛征求基层团员青年、团组织对理想信念、群众观点、作风建设和联系群众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认真查找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8月7日上午,团委组织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层团队干部座谈会,邀请了师团委书记、大中队辅导员、企业干部,直属单位的团干部,青联委员代表共31人参加座谈,收集各类意见建议54条。8月9日上午召开了团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新老团干座谈会,邀请转岗的老团干提出了8条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深入基层 走进青年

为进一步开展好第一阶段的活动,结合团中央的部署要求,团委组织开展了“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调研活动,要求机关除个别人员留守在办公室值班外,全员都要下基层调研,调研成员要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基层情况,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

8月12日,由团委党组成员、书记班子带队组成三个组,赴九师一六一团、二师三十八团、四师七十七团等偏远团场开展了调研活动,为期三周,各组在调研过程中深入职工群众家中,了解青年的所思所想所需,了解基层工作的实际,挖掘和梳理基层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党组成员、书记班子成员通过报告会、讲座等形式直接面向一线青年宣讲了党的十精神、团的十七大精神、个人的成长经历,给基层的职工群众、青年大学生矢志戍边,弘扬兵团精神筑牢了精神堡垒。目前调研活动共发放366份调查问卷,组织了45次座谈会,访谈了459名青年。

边查边改 确保实效

团委通过采取召开老团干代表、团干部代表、团员青年代表座谈会,团干部作风建设问卷调查,基层调研,网络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共收到274条建议。针对这些问题,团委坚持边学边查边改,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落实。

一是有条件的立即整改,对提出的“下基层指导工作不够,与青年交流少”,“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不贴近实际”等意见建议,团委组织了调研组下基层开展为期三周的“走转改”调研,推动兵团团委机关干部走出机关,走进青年,增进与青年的感情;

第6篇:干部作风建设问题范文

――编 者

2012年网络舆情继续升温,成为社会舆论的发动机。社会转型期各种问题在积累和叠加,网民对深化改革表现出热切的期待,有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取向的意识形态争论重新抬头。国土资源部门作为一个重要的政府组成部分,和民生息息相关,关注网络舆情显得尤其重要。处理好网络舆情,对执政为民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2年湖南国土资源网络舆情指数

2012年湖南国土资源网络舆情生态

社会公众对国土资源关注度显著提高。从转载、回帖、搜索量来看,无论是事件、人物,正面关注还是负面关注,关注量都有显著提高。正面关注排序第一的“省国土资源厅出台首部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问责办法”转载突破16万,排位第十的“湖南加大征地拆迁信息公开力度”转载过3万;负面关注排序第一的“致企业失地损失千万,长沙国土局被黑幕隐瞒事实”转载破9万,第十位“湖南男子自家屋内采煤致刑”过4万。2012年所列事件、人物地域排序总转载点击数近800万,比2011年总数高1倍,正面关注点击量比负面关注点击数高1倍。

社会公众对国土资源关注面更加多元。相较2011年,2012年公众关注有了极大拓展。除了原来关注的政策、征地拆迁、市场配置以外,腐败是持续关注点,2012年查处的长沙市局周志红、永州市局欧阳贵忠、醴陵市局周旺炎、郴州市局龙跃帅点击都在1万以上。干部作风、言论、行为等偶发事件,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等深层次问题成为新的关注点。“湖南宁乡高球场顶风上马,国土局长称领导定的没办法”,“衡阳市国土资源局用进口宝马车做公车”,“隆回最牛国土资源局长在位17年”等事件点击回帖率均达5万以上,在社会引起较大反响。

权益关注强烈与主流舆情成熟理性并行。权益关注强烈,主要是征地拆迁、矿山环境、地灾、城镇化土地利用、地产市场、资源权益纠纷等涉及具体利益,部分网民实名发帖,希望通过网络炒作,借力网络冲突、网络暴力,形成舆情事件,实现自身目的。“长沙湘星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实名举报长沙市国土资源人员渎职”、“湖南澧县荣华煤矿非法开采,致四千村名水源枯竭”、“常宁:农田保护‘硬规定’遭遇‘软执行’等成为2012年较为突出的舆情热点。主流舆情成熟理性,主要表现公众对国土资源政策支持、对国土资源管理成绩肯定、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部分资源问题有理性的思考。如2012年省厅几项重点工作整顿规范矿产资源秩序、环洞庭湖工程建设、地质找矿突破行动等点击量大而多,但无回帖、跟帖质疑。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成为国土资源舆情发展的重要形式。分析排序显示,负面关注一般由互联网、微博等自媒体发起,传统媒体跟进;而正面关注往往由传统媒体载文,再互联网转载或微博转发。由于网络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广度和使用便捷加上用户量大,客观上已改变了传统网络舆情格局的力量对比。这种互动的传播形式,使许多事件快速演变成舆情热点。宣传中心监测到的26家媒体或转载49件负面舆情,如“常德西洞庭暴力征地拆迁”、“祁东县重点项目用地违规侵占”等均是在网络社区发酵并走向舆论。而“湖南加大征地拆迁信息公开力度”则由传统媒体兴起,向网络扩散。传播路径不对称与互动,整体上形成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舆情感知。

舆情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关系不明显,但与引导力度相关。为寻找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与舆情发展之间关系,按地域对国土资源舆情进行了排序,结果显示,其相关关系并不明显。但从排序结果与几个地区舆论引导工作相对照,可以得出结论:舆情引导得力,则排列靠前;引导不力,则排列靠后。长、株、潭、岳、常等市注重舆情引导,其排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国土资源舆情应对与网络问政工作开始起步。应对舆情,已成为政府的必修课,网络问政也是未来新趋势。目前我省国土资源舆情应对与网络问政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部分市州强化了该项工作,株洲等市开通了政务微博;株洲、衡阳开展网络舆情搜看、处置、办理工作,积极主动应对舆情;怀化联合中国移动开发“国土资源法律即时通”,服务相对人。

2012年湖南国土资源舆情新特点形成原因分析

除了社会经济发展、互联网新媒体使用人数绝对量上升之外,国土资源舆情的新特点主要是由国土资源本身特性、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传播方式的新变化等多因素决定的。

一是国土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资源消耗偏高,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制约越来越突出,国土资源需求刚性上升与供给刚性约束成为发展改革的巨大压力和倒逼力量,客观上让国土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高度关注的重要指标、舆论关注的热点行业。我省近几年社会经济发展增速较快,但土地供应紧张、后备资源短缺、征地较多、政策调整频繁、矿业违法高发多发等一直是公众的关注点和媒体报道热点。

二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使群众权益维护进入新阶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了人的解放。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行依法治省、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同时严格问责。公众对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参与权的诉求高涨,使舆情到一个新阶段。

第7篇:干部作风建设问题范文

关键词:校园文化;现状分析 ;职业文化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农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对建设具有农职特色、凝聚内力的国际窗口学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于农职院校校园文化现状调查问卷结论

切实掌握当前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与认可度,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的前提和基础。笔者通过对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大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内容涉及以下方面:

1.作为农职院校的学生,你是否有自豪感?79%的学生选择有;15%的学生选择时有时无;5%的学生选择没有;1%选择不知道。多数学生选择有自豪感,说明学院的文化建设对学生发挥了激励和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近些年,学院在环境建设上投入较大,设计完成了院徽、院旗;形成了道路、楼宇命名等文化产品;拍摄了《职教明珠》等宣传片,建成了校园广播、网络及橱窗;建成喷泉、文化广场、校史碑、放飞希望雕塑、图书馆、湖畔实训园、彩林基地、科技示范园等硬件设施;加强了兰园、海棠园等主题园的设计与美化;升级了报告厅、体育场所、学生公寓等基础条件,为学生积极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

2.农职院校应着力加强哪方面的文化建设?57%的学生认为是环境建设,4%的学生认为是制度建设;27%的学生认为是精神建设;12%的学生认为是平台和载体建设。多数学生认为应加强精神和环境建设。农职院校有着职业教育自身的文化属性,开展农业职业教育需要过硬的实训基地和实训条件,为学生营造零距离的岗位环境,没有好的实训条件,就难以满足学生对环境建设的诉求。同时,农业职业一线技能型岗位离不开良好的职业素养。农业关系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会引发诸多问题。因此,需要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有机结合。

3.关于教风和学风建设。62%的学生满意教风,25%的学生不清楚,13%的学生不满意。学风方面仅有20%的学生满意,70%的学生不满意,说不清的学生占10%。这说明学生能自知学习状态,能正确评价自己,但难以激发学习动力。

4.针对社团文化活动和网络方面的调查。在文化活动方面,75%的学生表示对科技文化艺术节的活动最满意且觉得对自己有帮助;10%的学生认为缺乏特色、吸引力不大;15%的学生比较消极、不太关心。针对班会组织及文体活动,100%的学生认为有教师的引导和参与时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发挥,满意度更高;80%的学生反映喜欢网络但多用于游戏,仅有10%的学生用于查资料、看新闻,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觉得枯燥、高深或不关注。此外,通过对学生干部及各社团成员的座谈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后虽自由空间越来越大,自主发展意识越来越强,但多数学生在实现社团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希望有辅导员和教师的指导,更能上层次、上水平。

5.你在本阶段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什么?85%的学生希望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打好基础;5%的学生为创业作准备;10%的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理想作准备。这说明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于职业文化的需求更迫切,以就业和创业为主导的职业文化应成为农职院校的主流文化。

6.你认为农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什么?87%的学生认为是“现代农业教育”相关的词,虽然仅是字面理解,却彰显农职院校办学内涵。农业职业院校学生多来自农村,从事农业、热爱农业的心理准备相对较充分,反映其学习目标的针对性很强,对都市型现代农业有更多诉求。

7.说起农职院校的精神你首先想到的词是什么?65%的学生认为是与吃苦耐劳相关,25%的学生认为是实践。农职院校作为培养“三农一线”后备军的部门,吃苦耐劳与脚踏实地的实践始终应成为一种精神纽带 ,去支撑办学目标。在当前为服务于都市型现代农业办学过程中,学校仍然坚持着“立足首都、面向全国、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比课堂上正规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更“接地气”。

农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通过访谈和抽样问卷,可以发现农职校园文化建设虽然成效显著,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诸多不足:

1. 对校园文化的内涵界定与研究不够

通过调查发现,多数人认为校园文化相对于教学这一硬任务而言,处于较弱的位置。认识上的差距导致对农职校园文化的内涵界定与研究不足,没有把校园文化摆在一个对学院发展有长远影响的战略高度,缺乏对校园文化的理性思考和对先进的校园文化体系的建构。进而在校园文化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制度体系、环境氛围等综合内涵方面未形成统筹考虑,没有对学校的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形成有机统一的共识。

2.特色化办学与校园文化的特色化仍缺乏融合

经过前几年的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和国家级骨干校建设,农职院校在申报和建设过程中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建设指标加强了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的建设,但在文化的引导方面仍然不够,在文化与实践的结合方面仍有“两张皮”现象。学校是文化的场所,但没有特色、缺乏办学品位的文化成为学院发展的制约因素。农职院校既有普通大学校园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开放和实践的职业属性,其特色应当具有鲜明的农业职业教育价值观、鲜明的农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立场和明确的职业道德目标。

3.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效应尚未显现

随着高职院校的全面扩招以及国家示范校、国家骨干校建设的稳步推进,农职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校园文化仍是松散的、不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尚属初级阶段,文化的品牌意识及品牌观念认知不够。短时间内打造的部分校园文化虽起到了一时轰动的效应,但并不符合“校园文化需要多年的积累、沉淀与传承”这一自然规律,缺乏厚重感和推敲。

4.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

校园文化建设制度不完善、缺乏系统规划,是农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这是导致文化设施简陋、布局零乱、品位不高、载体不多、平台关联度差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认识上的偏差、缺乏专业人员的引导,校园文化的档次不高、内涵不深刻、系统规划能力不强也不足为奇。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往往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被忽略,大多数学校把目光更多地放在物质文化这一层面上,但却忽视了精神文化的建设。此外,作为农职院校,由于生源素质的客观原因,导致教风建设、学风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由于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缺乏整体规划,仍需要走科学化和制度化的路子来不断完善;学院的知名度、美誉度亟待提升,需要更多地重视文化宣传工作。

加强农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1.农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

服务于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能型人才是农职校园文化的基本诉求,其系统化、职业化、特色化、制度化应该比普通高校更为突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贴近市场、贴近企业、贴近“三农”的“零距离”文化应成为农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守纪、勤奋、诚信、合作、创新等优良品质的受企业欢迎的人,应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这就要求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加强对校园文化的领导,坚持办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注重传承与创新结合,有形与无形结合,共性与特性的结合,系统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统筹分步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五项任务

一是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把准校园文化方向。践行应用型、实践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突出农职文化特色,发挥办学历史的传承与教育功能。精神文化真正称得上是农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是长期教育实践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与追求,是学院文化的精髓,包括价值观、学院精神、学院形象等。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将围绕“学院精神、办学理念、院风、院训、教风、学风和班风”等方面进行核心价值观建设,通过充分发掘学院的精神文化,来体现学院价值取向、道德归属、文化思潮、学院精神和形象。

通过深入学习院训精神、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等,充分挖掘管理者和师生的精神资源,逐步形成学院价值观的群体意识、整体价值观和主旋律;利用各种会议、谈话、典礼和仪式等形式宣传学院的价值观念,强化全体师生对学院价值观的认同,并转换成为学院师生员工的实际行动;加强院风建设,表现在干部作风建设、教师教风建设、学生学风建设以及服务水平建设等;注重院貌建设,表现在学院的办学实力建设、管理水平建设、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建设和办学环境建设等;通过校区合作、院企合作、建立校友会、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学院的特色建设、品牌打造的方向、目标和阶段性进展,树立起学院在社会各界中的良好形象。

二是围绕行为育人,强化行为文化建设。学院行为文化,即高职院校师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学院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院精神、学院价值观的折射。在学院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积极促进各种行为文化的建设,包括各种社团活动、庆典活动、文体活动、重要仪式、报告会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达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发掘出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和文化需求,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面,提高学生交往的质量,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发挥教职员工的行为示范作用,注重开展师德教育, 提倡以德育人、以德行政、以德求学,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尤其要关注师生对虚拟文化的需求,加强校园虚拟文化的建设,开创德育工作的新模式和新的评估机制。利用网络、广播、微信、微博、播客、视频等多种手段打造传达信息、教学交互的平台和文化阵地。尝试开设“农职广播之声” “农职视频编辑室”等集校园新闻、快讯 、讲座、纪实、活动等为一体的先进文化形式,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弘扬主旋律。

三是围绕素养提升,强化职业文化建设。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受教育者的职业素养,使他们获得各种职业能力。农职院校的职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专业文化为引导,突出专业文化的建设,提升学生素养的目标,重点打造职业特色和品牌专业,来提高学生三个层次的职业能力:一是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语言能力、信息能力、实践能力等;二是专业能力,即与某种职业相关的技能培养;三是发展能力,如人际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将专业文化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与校企合作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与身边师生相结合,形成专业校园文化的鲜明个性。

四是围绕环境育人,强化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师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标志、物质环境、物质设施等方面的统一。学院在不断增加校园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应坚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相衔接,综合功能与多元发展相统一。在校园建筑楼群的设置上,充分满足教学、科研、生活所需要的使用功能。对校园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娱乐区等各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布局。校园环境做到“三化”(绿化、净化、美化),精心设计校园人文景观。绿化上注重树木花草修剪的图案、形态、层次,使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多层次绿化相结合;净化上注重学院环境卫生工作,做到校园的整齐、清洁、安静;美化上则通过山石、花坛、长廊等。营造茂林修竹、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自然成趣的靓丽景象。

五是围绕科学管理,强化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是农职院校在与农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在校内开展教育实践等诸多方面涉及的学院组织结构和建立的管理制度文化。它是学院师生进行文化活动的准则,既是制度约束,也发挥着“制度育人”的作用。尤其农职院校,大多经历过中专、成人大专及相关学校的重组或升格,形成多个校区共同发展的格局。这种情况尤其需要制度文化的建设来统一价值观,理清各校区及相关部门的内部关系,确立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工作范围以及权利和责任范畴。通过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形成责、权、利统一的制度系统;通过在管理制度上体现学院发展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素质要求、作风态度等精神文化方面的条款,让学院管理制度的影响深入到师生的心理层面并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月玲.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途径[J].文教资料,2010(3).

[2]匡和平.从校园文化建设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6).

[3]吴薇,晁阳.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优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4]陈国锋.试论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 (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