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风险点范文

护理风险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风险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风险点

第1篇:护理风险点范文

[关键词]风力发电 雷电灾害 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348-01

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我国新能源的不断发展,当前的风能作为可再生洁净能源,其风力发电逐渐成为我国开发性的电力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长期以来,对于如何做好我国风力发电场雷电灾害的风险评估工作始终是风力发电行业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本文结合湖南江华对风力发电厂雷击灾害风险评估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 湖南江华风力发电场雷电灾害的特点

雷电发生的过程中,往往借助于风力发电机组的组件向地面传送,这种风力发电机主要处于一种疾风区,往往对一些沿海较为空旷的地区进行选址,并保证高度明显大于周围的地形和建筑物,在对风力发电机及运行安装的过程中,往往对安装地点的土壤电阻率有着相对极端的要求。就湖南江华风力发电场雷电灾害而言,往往有着一定的特点,如下所示:

(一)环境

江华风力发电厂的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大路铺镇,南邻207国道,其风力发电的特点主要是在旷野中安置,很容易受到雷电的侵袭,有着较低的额电气绝缘,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的恶劣。

(二)严重性

风力发电机组作为风电场的一种贵重设备,有着较高的工程工资,在受到雷电侵袭的过程中,更应该做好及时的修复,同时也要对受损部件进行合理的安装和拆装。多为转轮叶片受到雷电的侵袭,修补的过程中是对整个叶片进行修补。

因此湖南江华风力发电场雷电灾害不仅仅造成了通信元件的烧毁,同时也造成了电气设备的损坏,对于风机安全经济的运行有着严重的威胁作用。

二、 湖南江华风力发电场雷电频率和雷击的位置

在对雷击进行有效保护的过程中,就要做好对累计频率以及雷击位置的正确预测,并做好雷击的针对性保护。

(一)该项目所处区域的雷暴规律进行定位系统分析

地闪密度――每平方公里年平均落雷次数,是表征雷云对地放电的频繁程度的量,是估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时重要的参数。用Ng表示,单位为:次/km2・a。

通过对闪电定位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江华风电场所处区域5年内(2007~2011)年平均地闪密度约为:1.4次/km2・a。

(二)对项目所处区域雷暴活动进行分析

雷暴日是指某一个区域一年内所有发生雷电的天数,用Td表示,一天内只要听到或看到一次或一次以上的雷声就算是一个雷暴日。

据江华瑶族自治县气象局1990~2011年雷暴日观测资料:该区域年平均雷暴日有54天,最多84天,最少36天。夏季平均9.4天,8月份平均最多为11.9天, 12月、1月平均最少为0.2天,雷暴活动集中在3、4、5、6、7、8月份。

由月平均雷暴日月平均雷暴日最高达到了10.1天,雷电主要发生在3-8月份,月平均雷电日数超过5天,其中6~8月份为雷电高发期,月平均雷电日数达到9.0天以上,11、12、1份基本没有雷电发生。

三、 湖南江华风力发电场雷击灾害的风险评估

湖南江华风力发电场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就要做好累计频率的综合性评估,当前建筑物雷击风险主要是建筑物的高度以及地质的实际情况,风力发电场雷击灾害风险评估过程中,就要对当地的雷电活动相关信息加以收集,并将安全风险显著降低。

(一)风力发电机雷击频率的评估

风力发电机雷击频率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就要针对雷击点的不同位置,做好对损害来源的合理分析,并做好对雷击建筑物、雷击建筑物周围的一些公共设施的综合分析。其次就要对损害类型进行总结,对采用的防护措施加以采取,进而将其在整体中延伸。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就要对致人死亡的风险、文化遗产损失的风险、经济损失的风险以及公共设施损失的风险进行总结。

对于建筑物的风险评估而言,就要对累计点的位置进行考虑,对于雷击建筑物的邻近区域而言,RM与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引起的内部系统失效有关。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和医院或是内部系统失效直接危及生命的建筑物,L1型损失也要加以考虑。雷击入户线路邻近区域RZ与入户线路中存在并导入建筑物的感应过电压引起的内部系统失效有关。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和医院或是内部系统失效直接危及生命的建筑物,L1型损失也要加以考虑。

(二)风险防护

人身伤亡损失风险 R1 = 1.74×10-7 ,小于风险容许值RT= 1.0×10-5,可采取安装LPS措施,同时内部区域采取更高级的防火措施。同时雷击造成人员伤亡损失的最大风险可容许值 RT=1×10-5。而在本项目中由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风险R = 1.74×10-7

结语:

现如今,风力发电场雷击灾害风险评估过程中,就要结合风力发电场雷电灾害的特点,综合性的分析风力发电场雷电频率和雷击的位置,对风力发电场雷击灾害风险进行科学性的评估,进而保证风力发电场雷击灾害的风险降到最低,实现我国风力发电行业的蓬勃发展,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科学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 胡艳梅,吴俊勇,高立志. 含间歇式电源电力系统风险评估的研究综述 [J].电气应用,2012,04:89-92.

[2] 李兆华,刘平英. 风电场雷击风险分析及防护措施研究――以云南某风电场为例[J].灾害学,2015,01:120-123+140.

[3] 李强.风力发电机雷电损害分析及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D].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

第2篇:护理风险点范文

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典型特征之一,加强客户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电力的生产输送及销售需要在瞬间同时完成。这就决定了赊销是电力销售的常用方式之一。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供电企业面临的客户信用风险也随之增强客户拖欠电费对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严重影Ⅱ向。对此,供电企业应当加强用电客户的信用风险管理。然而,大多数的供电企业的客户风险管理比较落后。本文针对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地电集团”)用电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探讨,以期对提升该公司管理水平有所裨益,同时对于其他电网企业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地电集团客户信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地电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地电集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直属大型配电网企业,为榆林市等9市66个县(区)供电,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72%,人口占全省总人口51%以上。地电集团对于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十分重视,先后制定了《电力市场开拓管理规定》、《电费抄、核、收管理办法》以及《电费回收预警管理办法》等。地电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如下:

职能部门。客户信用风险主管部门为市场营销部和财务经营部。市场营销部主要负责电费回收风险识别和评估,下达分解回收任务,考核欠回收工作,财务经营部主要负责欠费账龄分析、坏账计提等工作。

风险管理主要措施:风险识别。对电费回收潜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分析,掌握电费回收风险的性质和特征,确定风险类型。同时,分析引发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和产生后果的严重性,对电费回收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风险评估。通过对所收集的资料、信息的综合研究,运用有效的管理办法,对风险进行判别是否需要进行处理。风险预警。根据电费回收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风险防范措施。风险预警时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国际、国内及本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国家宏观调控及产业结构调整、电价调整等政策,客户经营状况及缴纳电费信用等级,欠费构成的变化趋势及新欠电费的增长情况,欠费构成的变化趋势及新欠电费的增长情况,有关当地政府建设规划、搬迁的政策或信息对客户的影响,有关客户产权变化情况,无力按时支付电费情况,故意转移经营风险情况及《供用电合同》或《电费缴纳协议》执行情况等。欠费回收措施。欠费回收措施主要包括:催收。主要方式有短信催收、电话催收和现场催收:暂缓新业务。对拖欠电费客户的新装、增容、变更用电等业务申请一律暂缓办理。在客户交清电费后,方可进入规定业务流程,办理客户申请:停电。对于企业信誉度很差,经常以种种理由拒交或拖延电费的,可以采取停电措施。但是停电应严格按照法律有关停电规定,严格履行必要审批程序后,方可实施:四是司法救济。对长期拖欠电费的客户,或濒临倒闭破产未清偿电费的客户,除应采取停电措施外,还应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讼,追回拖欠的电费。

地电集团客户信用管理存在的主要不足

客户信用管理模式存在不足。目前,地电集团采取的是销售部门主导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调动营销人员信用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可以与客户及时沟通,及时掌握客户的信息;有利于维护和发展业务关系。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销售部门管理客户信用风险难免有失独立公证,有“自己管理自己”的嫌疑;营销部门的主要职能在于拓展和维护电力市场,对于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注意力和动机不足;相对于财务部门和其他专业机构而言,营销部门管理客户信用风险相对能力不够。因此,改善地电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实属必要。

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系统性及可操作性。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评价需要选择恰当的指标。一般而言,在选择评价指标时候应当注意以下原则:系统全面性原则。所谓系统全面性是指评价指标应当能够全面系统的反映客户的信用水平。如前文所述,地电集团客户信用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主要九大因素。地电集团客户信用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主要关注了价格、宏观经济以及客户的经营能力,对客户的偿债能力及发展环境等关注不够。具体表现在:一是没有包括客户的市场地位、发展阶段、治理结构等企业发展的环境;没有包括诸如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等偿债能力的指标;同时对于衡量客户自身品德的一些因素如违规用电、供电方式等因素也没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当中。因此,地电集团客户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缺乏系统性。

另外,评价指标的设定应尽可能的明确,增强可操作性。但是地电集团客户信用风险指标不够具体,基本上没有明确对应的统计数据指标,这就给信用评价工作造成了障碍。

没有区分不同的客户类别设置预警指标。一般情况下,将用电客户分为以下几类:非工业电力客户、普通工业电力客户、大工业电力客户、商业电力客户、农业电力客户及居民电力客户。不同的客户群体对电价及电力服务等的敏感性程度不同,对供电公司造成的信用风险敞口不一致。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设置不同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进而更好的为差异化营销服务。

没有明确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及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客户信用综合评价,通常情况下涉及的因素较多。因此,只有明确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才能对客户的信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确定统一的评价结果。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需要借助科学的计量方法。现实中比较常用有模糊综合评价法、统计回归法及主观权重法等。虽然,地电集团根据风险预警评价将客户信用风险等级分为蓝、黄、红三个等级。但是这些等级的评价仅仅考虑了客户的欠费数额和欠费时间,对于风险预警评价的其他因素没有考虑。因而,总体上讲,地电集团客户信用评价缺乏明确的权重体系,也没有相应的风险评价方法。由于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缺少明确的权重系数以及评价方法,导致地电集团客户信用管理水平不高,客户信用管理流于形式。

完善地电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依据IT信息技术平台,重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前文分析指出,以营销部门主导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有其自身缺陷。现实中,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主要销售部门主导型、财务部门主导型、独立部门主导型以及委员会制四种模式。对于销售部门主导型模式的利弊前文已经予以分析,故而不在重复。财务部门主导型的优点在于其专业能力较强,同时可以保持客观独立性。其缺点在于可能会出现矫枉过正,对客户关系的维护能力不足,相对于营销部门对客户的信息掌握不足。独立部门主导型优点在于专业能力最强,有较高的权威性。但是其缺点在于人力成本过高,与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的有效沟通很难保证。委员会制在一定程度综合了前三者的优点,但是有可能导致责任不明,管理流程过于复杂,管理效率较低。

比较分析以上四种模式,结合地电集团的现实情况,本文认为在保持营销部门负责客户信用管理职能的基础上,依托信息技术,将营销软件系统和财务核算分析软件系统耦合,打造共享信息的管理平台。在此基础上,对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客户信用风险管理进行智能划分,定期召开分析会议,会议由营销部门负责组织。这样,在不增加人力成本和沟通成本的基础上,可以综合营销部门主导型、财务部门主导型及委员会制的优点,实现这几种模式的互补。

依据“5C”理论,构建客户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信用要素理论是研究客户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该学说英美,为了便于表达和方便记忆,通常将每个因素层次进行概括,并用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代替,最终形成了“5C”理论。后续研究基本上围绕“5C”理论展开,对其进行发展和完善。

“5C”理论主要观点是对客户的信用风险应当从五大方面或者层次进行综合评价,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是品格(Character),指的是客户信用活动中的品德与作风,主要对客户的信用行为进行评价,比如违约情形、违规用电、欠费历史情况等;二是能力(Capacity),主要是对客户的经营能力、盈利能力、信用调度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管理者个人能力进行评价;三是资本(capital),主要关注客户的财务状况、资本结构、资产总额,资产负债比率以及拥有或控制的其他资源;四是环境(Condition),主要考虑的是客户发展面临的政治、经济、市场、地理位置等外部生存环境,对客户的发展前景进行考量:五是担保(Collateral),即关注客户对信用交易是否提供了抵押担保或则保险。保险是现代信用经济的产物,可以减少授信者(客户)的潜在信用风险。因而,对于具有保险或者担保的信用交易客,其信用风险程度较之未提供担保或保险的客户较高。因此,在设置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考虑这一重要因素。

根据“5C”理论,结合电能交易特征,本文建议地电集团在完善客户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该考虑以下主要因素:一是客户品质方面,包括历史欠费比率、历史欠费频率、用电方式、违规用电次数、偿还率、窃电频率、纳税情况等;二是客户能力方面,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市盈率、利润总额及增长率、现金流量比率及速动比率等;三是资本或资产方面,包括资产总额、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总额等:四是生存环境方面,包括客户的行业类别、政策优惠、研发投入、市场份额,竞争力等:最后还应关注用电合同中是否有保证条款等。

第3篇:护理风险点范文

火力发电企业设备日常维护外包有利于降低设备维护成本、获得专业化技术服务、精简设备维护机构和人员。

(一)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设备日常维护承包商拥有大量设备维修维护经验丰富的专业维修技术人员,拥有比企业更加有效、更加实用的技术和知识,可以降低企业设备维护检测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设备维护技术研究开发费用和人员培训等费用,从而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二)获得专业化技术服务

设备日常维护承包商拥有优秀的专家人才和专业化维护队伍,对于自己服务的领域比较擅长,可以解决企业内部维护人员维护技能、知识等方面的欠缺,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

(三)精简设备维护机构和人员

设备日常维护外包后,企业内部设备维护人员得到减少、设备维护机构得到精简、设备维护流程得到简化,设备日常维护更加及时、有效。

但是,设备日常维护外包双方之间基于“委托-”关系,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火力发电企业设备日常维护外包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对风险进行全面、深入分析。

二、设备日常维护外包中的“委托-”关系及风险分析

“委托-”关系是非对称信息的交易关系,占有私有信息的一方为方,缺乏私有信息的一方为委托方。只要当事人各方在拥有的信息中处于非均衡状态,就存在着“委托-”关系。

根据信息经济学原理,火力发电企业设备日常维护外包体现的“委托-”关系中,火力发电企业尽管可以通过承包商的承诺、市场调查等形式对承包商进行了解,但是在外包实施之前无法对承包商服务的质量、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由于信息不对称,设备日常维护外包业务中,火力发电企业是委托方,承包商是方。

(一)承包商逆向选择

一般来说,承包商比火力发电企业更加了解自己真实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为了能够签订对自己有利的合同,承包商往往会对自身真实信息进行掩蔽,在能提供的服务质量低于合同要求的情况下,向火力发电企业发出其能够完成外包合同的市场信号,诱使火力发电企业作出错误选择。

(二)承包商道德风险

在设备日常维护过程中,承包商会根据自己的私有信息,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可能采取临时工代替熟练工、以换代修等不利于火力发电企业的行为,从而导致道德风险。

在设备日常维护外包过程中,承包商违反了合同,如果不被发现,付出较小的代价就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如果被发现,就会付出一定的罚金以及形象受损等代价。火力发电企业如果实施严格的监督,就能一定程度的及时发现承包商违反合同情况,保证设备维护质量;如果不实施监督,承包商违反合同的概率就会增大,火力发电企业发生设备故障、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一般来说,火力发电企业监督的力度越大,监督的成本就越高。

三、降低设备日常维护风险的措施

(一)细化合同管理,降低监督成本

为降低承包商违反合同的概率,有效控制和降低设备日常维护外包风险,火力发电企业应细化合同管理,降低监督成本:

签订内容全面、要求清晰、职责明确的外包合同。火力发电企业应与承包商签订内容全面、要求清晰、职责明确的外包合同,明确设备日常维护的技术要求、技术规范、检修质量要求、验收标准以及违反合同的处罚条款等,一方面可以对承包商的行为进行约束,有利于对承包商日常维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事后评价;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承包商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而降低服务质量等的“败德行为”,降低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服务的成本与实际服务成本的差值,从而降低企业监管成本。

构建、完善设备日常维护外包评价系统。火力发电企业应构建、完善设备日常维护外包评价系统,详细记录各承包商服务的资质、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等信息,从而为后期承包商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强化承包商选择的事前分析与选择。

(二)强化价格补偿,增大违规总损失

在设备日常维护外包过程中,导致“道德风险”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承包商缺少激励,无法充分发挥主观性和能动性。火力发电企业应通过强化价格补偿来增加方“败德行为”的机会成本,增大承包商违规总损失:

向战略性外包转移。实施战略性外包后,火力发电企业与承包商就建立了一种长期的战略协作关系,增大了承包商“败德行为”的机会成本,可一定程度的避免承包商短期行为。承包商就会更加关注长期利益,从而提供高质量的设备日常维护服务。

对承包商进行价格补偿。当承包商提供了高质量的设备日常维护服务后,火力火电企业可以采取延长外包合同的时间、扩大服务范围等激励措施,给承包商一定的价格补偿,调动承包商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降低设备维护外包的风险。

(三)强化过程管控,实现动态监控与考核

火力发电企业应强化设备日常维护的动态管控,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等手段,进行设备日常维护的动态监控与考核,督促承包商每个阶段、每项服务都能达到合同约定标准。在实施设备日常维护外包过程中,火力发电企业要制定详细的设备日常维护工作计划,将承包商年度工作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月份,并依托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动态跟踪、监督、检查、分析、反馈与考核。

第4篇:护理风险点范文

关键词:阳湖拳;历史起源;风格特点;传承策略

中图分类号:G8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1)05-0064-05

Abstract: Literature review,on-the-spot investigation are applied in this article to research the origin,the kind of system,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alue and feature of Yanghu-Quan. For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of provides reference and basis,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of Yanghu-Quan are to be provided.

Key words: Yanghu-Quan;historical origin;types; strategies

阳湖拳又名常州南拳、苏南船拳和江苏南拳,是上个世纪80年代武术挖掘整理的重要地方稀有拳种,是江苏最具地方特色的唯一拳种,阳湖拳起源于道家,创发于江苏武进,现流传于苏南水乡的广大地区及周边的上海和浙江一带的太湖流域,相传为宋代“南侠”展昭所创。阳湖拳集“南拳北腿”之长,具有南北兼收,拳腿并重,原地旋转,幅度颇小,快速勇猛,精悍灵巧,近身短打,进多退少[1]的独特的拳种风格。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奇特的阳湖拳引起了国内外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亦在国内外舞台上展现出了阳湖拳之强劲风采。

1 阳湖拳的历史起源

1982年原国家体委在武术挖掘整理时,提出对拳种的界定是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统观拳术类别的称谓,一般按照该拳术的创始人、流传地域、运动技术等特点的不同划分命名[2]。目前已经确认我国现有拳种约有130个之多,阳湖拳因其具备“拳种”的特点,而被上个世纪80年代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小组作为挖掘的重点地方拳种和稀有拳种。据《武进县志》载:阳湖拳源出道家武术,始于宋代,为常州武进人展昭(展雄飞)所创,后经常州武进籍人胡世将、邹浩、姚言等人继承与发展,逐渐形成具有较为完整体系的武术流派,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常州有着2 500年悠久历史,其中武进历史上曾一度称作过阳湖县,地理位置特殊,从宋朝到清末民初一直兵家必争之地,多灾多难,战事连绵,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常州经历的大小战争有数百次,屠城四五次之多[3]。百姓为保家护园而练武成风,阳湖拳在广大农村一直很盛行,以武进为中心,周边包括金坛、江阴、无锡、溧阳、宜兴、句容等地区广大农村可谓练武成风。据载:有的乡是村村学练阳湖拳,有的村是家家练学阳湖拳,并且村村巷巷都有自己的特色,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绝技[4],为传播和发展阳湖拳,早在明朝,常州城内设有专供有志青年学武和学文的场所,形成历史上的阳湖文派和阳湖武派,现在由于人们只提阳湖文派(阳湖文学、阳湖画派、阳湖诗社等),而不提阳湖武派。为弥补常州一直有阳湖文派而没有阳湖武派的缺憾,1991年经常州市政府提议,常州市体委及市武术协会商定,并报请省体育局批准,把这一最具江苏地方特色拳种更名为阳湖拳,且成立了常州阳湖拳协会。

2 阳湖拳的流派及风格特点

历经屠城与兵燹等地理环境的变化,在几百年长期的创始、演化及发展过程中,阳湖拳逐渐形成了地区倾向的风格流派,虽然基本上大同小异,但因创发中心有五处,故分成五种流派,即茅山派(即茅山、黄金山、长荡湖、金坛、句容等地)、横山派(即常州东北方向的横上桥、郑陆、芙蓉、舜过山、江阴、张家港等地)、阳山派(即常州东南方向的阳山、子是湖、双庙、虞桥、遥观、洛阳、漕桥、宜兴等地)、西山派(即常州西部和西南方向的卜戈、湟里、东安及溧阳山区)和紫阳派(由常州市区的天庆观,因观主张伯端是道家南五祖之首的紫阳真人而得此名)五种流派。一般而言,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5]。与现代武术的各种运动形式一样,实质上都是对博大武术的不同分类方法。由于早期受到当时武术发展水平和人们认识武术的局限,人们从不同角度对武术进行流派划分,而现代的武术运动一般都是按现代体育的运动形式对武术进行分类的。阳湖拳流派的划分主要以不同地名命名的,但由于传承人的缺失等历史原因,现存的阳湖拳流派仅保存有茅山派、横山派和阳山派三个门派和近百个武术套路。其中,茅山派,以武进西南边陲重镇湟里往西不到10公里的茅山而得名,是三大主流派中最大的一派,现有套路包括:岳家拳、呼家拳、武松地躺拳、武松脱铐拳、王英下山拳、鲁达醉打山门拳、羊五郎下山、红孩儿下山、板凳拳、林冲十八手、许宁金强手、道家三翻拳、岳家枪、武松双刀、太祖蟠龙棍、阳湖青龙剑、阴手齐眉棍、叫花打狗棍、秦琼双锏等30多个套路;横山派,以常州东北20公里处的横山得名,现有套路包括:前五虎、后五虎、金台手、捉铃手、杨家拳、武松拳、二郎拳、太祖拳、猴拳、板凳拳、大罡拳、醉八仙拳、十八棍、麒麟锤、狮子搂尖刀、青龙刀、阳湖剑等30多个套路;阳山派,以常州东南20公里与无锡交界处的阳山得名,现有套路包括:杨家拳、兴唐拳、五虎拳、二郎拳、武松拳、鱼叉、船桨、扁担、钉耙、绳索、三节棍、月牙铲、武松棍、盘龙棍、把门凳、鲁智深下山等30多个套路。

从现存的阳湖拳流派和套路来看,阳湖拳在长器械上,主要有枪、棍、叉、扁担、秤杆等,在短器械上,主要有锤、单刀、板凳、双头木叉等。与其他拳种器械具有显著区别的是,阳湖拳的器械大多以乡间农具为主,体现出了阳湖拳独具的以“巷战和水战”为主要风格特点的拳术套路,符合江南水乡的地域特征。依据阳湖拳传承人吴志泉老先生的口述,阳湖拳套路的主要特点:(1)手型步法,具有区别于其他拳种的鲜明特征。阳湖拳对四肢的要求为掌型呈瓦楞掌,又名卷帘掌,即拇指、四指并拢时中指在后。弓撑步的前足大扣,与后足平行成长三步,称骑龙步。虚步偏重侧身低矮,称寒鸡步。马步不准左右大开,要小幅四平八稳,称四平步;(2)拳架低矮,幅度很小。文化的起源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古人素有“北人善骑,南人善舟”的说法,这便说明地理环境对于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深刻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文化发展。对于阳湖拳,因常州武进地区为江南水乡,水网密布,因练武时场地受限,形成拳架低矮、动作幅度小等特征,可在船头、八仙台上练拳,便有“拳打卧牛之地”一说,动作幅度小可以在练习中有效防止因动作过大造成的伤害,同时也有助于在进攻中的快速回防。(3)原地旋翻,拳路短套。因场地受限,没有助跑空间,套路中的纵跳、旋翻、腾挪动作,均为原地爆发,难度大,每个套路一般在20个左右。(4)拳脚并重,上下同用。与南重拳、北重腿的传统倾向不同,阳湖拳因小幅小架紧凑,在动作结构上注重拳腿并用,上下齐动,重于进攻。(5)近身短打,进多退少。阳湖拳常以暴风骤雨般的进攻先发制人,在与敌对抗中采取近身贴靠短打,以攻为守的风格。(6)短小精悍,快速勇猛。没有广东南拳的慢运气推力,也没有北拳高架亮相和潇洒助跑,节奏变化非常之快,常将掌、指、勾、拳合而为一,出招速度,瞬间制敌。(7)对打群打,行打连打。有许多一对众的打法套路,常能一路走一路打一路前后打、连环打,无不体现出阳湖拳进攻犀利的特点。(8)器械多,三十六种。阳湖拳器械特多,共有三十六种,除武术常用十八般兵器外,阳湖拳还能因地制宜地运用毛巾、船桨、鱼叉、板凳等生产生活用具作为武器,另有铁蜈蚣、铁胡蜂等奇特兵器;(9)练拳唱曲,开合呼吸。练习阳湖拳时,口中要唱念拳谱或歌诀,歌诀内容皆为历史典故,如关云长单刀赴会、张飞喝断当阳桥、神计妙算诸葛亮 [7]等,形成了开合呼吸法,越唱越练越有劲。现在大多不唱了,唱曲使拳速的快慢节奏与运气的开合吐纳是完全一致配合的,胸中不易憋气。(10)左右对练,前仰复合。阳湖拳在同一拳套中,经常融合不同套路,如醉醒拳,前半段是醉拳,酒杯一摔,后半段为醒拳。对打拳,把金庸小说周伯通的左右手互搏术变为现实。

可见,与其他拳种相比,阳湖拳拳种的风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外形特色:武进属江南水网地带,而且在之前的村庄和人口都比较密集,不像北方人少地多,可以在广袤的田野上开辟战场,在水网地带两军对垒时,多半为水军作战或在城市和村庄内进行巷战。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通过逐朝逐代的战争洗礼和总结,慢慢地就演变定型为动作幅度小、招式活而刁的低中盘实用拳械套路,与敌对阵时,专取对方中三路和下三路,每个拳械套路在编排、定型上动作一般不超过30个,多数在20个左右。而北方拳种,在套路编排上均为长弓大马,大开大合,属于上盘拳种,并且在套路走势上均是在正反两个方向上直来直去,纵跳是必须借助跑才能未完成的动作。而阳湖拳在套路走势上均为四面出击,有卧牛之地即可施展拳脚了,一切闪、展、腾、挪均不需助跑,在原地即可完成,如果练到绝顶地步,在一张八仙桌上也能完成套路。(二)内形特色:主要表现在练功方法上,如在练习排打方面,阳湖拳首先从调气开始,以此来运走气血,按摩内脏,调气时最注意贯通任督两脉,并尽量使丹田和命门两穴贴近,此为三翻功。待此功练到家后,然后开始用意把气引向四肢和头部。如在练习站桩功方面,讲究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如在练习步法方面,讲究行走时双腿微曲、重心下移、意念集中在双脚。如在练习发劲方面,特别讲究拧劲、寸劲、穿透劲和整体劲的练习。(三)技击特色:用阳湖拳对敌时,如果己先出招,一般直取对方下三路,让人防不胜防,如对方先出招,己则很少退让,而是抓住机遇、巧妙运用攻中有防、防中有攻的后发制人手法。此外,阳湖拳不仅善于破腿,而且更讲究如何用腿。即,阳湖拳实际上是一种南拳北腿兼蓄,内家外家贯通的实战性拳种,表现出:拳快鸡啄米,腿长蛇摆尾,在丈余的场地上便可变幻纵、跳、跃、击、勾、劈等无数招式的特征。[6]

3 阳湖拳的现代传承价值

3.1 阳湖拳的身体锻炼价值

中国的传统体育历来重视运动,重视生命,注重养生之道。阳湖拳得以流传至今,说明它是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发展的,它没有因为当今高科技武器的进步,使直接用身体进行格斗的技击在实战中的作用逐渐减小而停止自身的发展。相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追求更进一步。社会越进步,工具越发达,人类付出的精神能量越来越多,而付出的肉体能量却越来越少。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和文明方向。[7]阳湖拳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精华之一,江苏地区特色拳种,其强健体魄之功效当为传承的主要形式。阳湖拳不仅有套路练习形式,还有对抗练习形式;套路练习中不仅有拳术,还有多种器械;不仅有单人练习,还有对练,并且还有各种流派。阳湖拳动作幅度小、动作突然对场地要求不高等特点,对于练习者来说,不仅可以防止因动作过大导致的拉伤和其他不必要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它的一些技术动作可以提高练习者地平衡、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长期练习阳湖拳,不仅对心血管、呼吸系统有良好的影响,而且有利于调节神经系统、培养意志品质等。

3.2 阳湖拳的爱国主义精神价值

自古以来,常州武进地区人民不屈外辱,自元朝以来至都有可歌可泣的以暴制暴的武力抗战历史,尚武风气千年不绝。常州武进一带流传着许多阳湖拳师爱国主义、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传奇故事,人们口口相传,表达了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夸赞与敬重。有抗倭名将唐荆川亲督海师狙击倭寇和运用阳湖拳力擒刺客的故事,有戚继光将阳湖拳融会贯通,创造戚氏长拳,教授将士,训练出精良的戚家军的故事,有阳湖拳西山派代表人物陆宜川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故事,有一告老还乡传授阳湖拳的冯氏武举人,在太平军攻村时手挽百斤硬弓,率领乡民誓死抵抗,坚守18天的故事。这些故事代代流传形成了阳湖拳派的“阳湖武魂”精神,与阳湖拳的传承共同构成了常州武进地区人民自强自立,不屈外辱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的传承在当今社会对于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提高道德水平,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阳湖拳传承活动的开展,可以起到弘扬民族人文精神,传播地方文化的作用。

3.3 阳湖拳的竞技审美价值

武术可供观赏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体育是一种人的身体活动,所有的体育活动都有运动员表演和观众观赏这样一个相互活动的过程。武术既是一种人的身体活动,具有人体运动的一般审美价值,又是一种武技,能表现人在攻防技击时的技巧和能力,所以又具有一种技击性的神秘色彩和审美价值。[8]阳湖拳重于进攻,在进攻中常常表现出暴风骤雨般先发制人的态势,加以出拳时飘忽不定的身体形式增加了表演的不确定性。另外,在表演过程中各种器械(阳湖拳的器械大多以乡间农具为主)的运用也提高了阳湖拳表演过程中的可读性(体现出阳湖拳独具乡土特色的风格)。因此,阳湖拳在表演过程中最能体现它的审美性和技击性,这也是阳湖拳近年来在国际、国内和省级以上重大武术比赛中获得佳绩的重要原因所在。

3.4 阳湖拳的技击价值

阳湖拳曾在历史上多次发挥过抵御外敌、保家卫国的重大作用。明代名将唐荆川、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用阳湖拳打败了倭寇;护卫陈坤书用阳湖拳训练士兵,抗击清兵。尤其在水乡地区,利用阳湖拳“拳腿并重,原地旋翻,快速勇猛,近身短打”等特点来抗击外敌,除暴安良,保护了一方平安。在现代,阳湖拳的技击价值虽然已不如战乱时代那样突出,但在战争中仍不可避免有近距离搏斗的可能,在公安部门执行公务时格斗技术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即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有在善恶斗争时运用格斗技术的情况,善良的人们在掌握了阳湖拳的一些技术后,往往会有一些安全感。所以阳湖拳仍然有它不可忽视的技击价值传承。

3.5 阳湖拳的历史文化价值

阳湖拳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武术,承载着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许多抵御外敌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常州太守姚言及抗倭名将唐荆川、戚继光;江南大侠白泰官等许多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都与阳湖拳联系在一起。阳湖拳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体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史料记载:阳湖拳在历史上一直是民间庙会、行会、节日期间大型民间文化活动中最主要的展示项目,强劲优美的肢体语言、边打边唱的武术表演是活动中的亮点,起到增强气氛、娱乐群众的作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当前这种节庆的民间武术表演已成了一种民俗时尚,是中国民间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节庆时期开展阳湖拳活动,可很好地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在近年来,阳湖拳曾多次被邀请参加国内外武术比赛和表演,影响较大,已传播推广至东南亚地区和日本等国,成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手段和载体。

3.6 阳湖拳的教育价值

教育价值是指教育活动的有用性或者说是效用,是人们有意识的掌握、利用、接受及享有教育时,对教育活动有用性的看法和评价。人们总是以一定的利益和需要为根据,改造教育客体和对象,使其变成符合其希望或者理想和需要的客体和对象。武术历来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不仅具有身体锻炼的功能,而且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兼具道德修为和技术体系的双重价值功效。通过阳湖拳的手、眼、身法、步等拳术和各种器械技法的技术技能进行人体的外部肢体教育;还可以通过阳湖拳的德、礼、书籍、拳论、秘诀等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也可以通过阳湖拳的民族心理、民族情感、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人文思想等进行心理情感教育、精神信仰教育、审美欣赏教育和人文修养教育等。总之,阳湖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式的代表之一,在新时代,挖掘阳湖拳的教育价值,对树立民族自尊心,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4 阳湖拳现代传承面临的危机与对策

4.1 阳湖拳传承面临的危机

阳湖拳创于宋元,盛于民清,在元代,虽朝廷严令“汉人不许练武,刀枪必须入库”,但常州武进人蒋之俊仍坚持习武练拳,传授技艺,使得阳湖拳术在民间广泛传播,生生不息。到了明代,是阳湖拳兴盛时期,《扬州唐襄文公祠记》载:抗倭名将唐荆川将“阳湖拳”授予弟子戚继光,经戚继光创造发展,形成了“戚氏长拳”,流行于江苏、浙江一带,并在常州创办阳湖学署,专供阳湖拳爱好者们聚会、交流、习武练拳。在清初,武进丰南乡成立了“西崦拳术会”,继承和发扬阳湖拳,清光绪年间,形成阳湖拳“横山派”,清永贞年间,阳湖拳传承人白泰官开创了阳湖拳“紫阳派”。到了民国九年,武进县成立“正德国技社”,聘请名家传授阳湖拳术和各种兵器套路,并于民国12年派出代表队参加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武术运动会。正如《武阳合志》记载:常州历代出现得一批文武双全的“武进士”、“武举人”使得阳湖拳得以根植民间,源远流长。上世纪80年代初,武术再次受到重视,国家体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传统武术资料挖掘整理工作,江苏拳种虽然多,但大多是外地传入的,唯有阳湖拳地方特色最为鲜明突出。1984年,按江苏省武术协会要求,常州市成立了民间传统武术挖掘整理小组,专门调查有关阳湖拳的溯源和现状。为避免与广东、福建的“南拳”产生歧义,挖掘整理小组将“常州南拳”正式命名为“阳湖拳”,并报上级同意,定为江苏省重点拳种,被载入《常州南拳械录》、《江苏传统武术》、《中华武术大辞典》等书刊。1991年,常州市阳湖拳研究会成立,先后由阳湖拳嫡传拳师杨金孝和朱全海担任会长和教头。2007年,在地方政府、教育界、体育界领导及老会长的杨金孝同志的关心支持下,新会长朱全海把阳湖拳引进校园普及推广,实现了地方文化与学校素质教育联姻。武进淹城中学将阳湖拳列入校本课程,现在阳湖拳已经代替了传统的广播体操,成为该校学生的必修课。同时,许多家长也慕名将孩子送到杨金孝、朱全海门下学习。2009年阳湖拳被江苏省文化厅确立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0年阳湖拳被列为江苏省十七届省运会开幕式的表演项目,并作为江苏省的民间体育项目而参加中央电视台《动感中国》专栏的摄制,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尽管阳湖拳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向前发展,但就当前来看,阳湖拳正面临着传承危机。其一,是由于阳湖拳不属于国家规定的比赛拳种,地方武术队没有队员练习阳湖拳,更没有组织地方性的武术比赛,阳湖拳被一些主流组织边缘化。其二,是优秀传承人处境尴尬。阳湖拳没有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政策扶持,优秀传承人连最基本的活动经费没有保障,也没有活动场所等。其三,是国外武技的强烈冲击。国外同类武技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中国大为盛行,大街上到处可见到空手道、合气道、柔道、跆拳道馆,吸引大批青少年人群,而阳湖拳缺乏宣传,社会上了解的人越来越少。鉴于阳湖拳作为地方优秀传统拳种的代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挖掘、整理、继承、大力扶持和发展阳湖拳术已成为我们武术界和文化界的当务之急。

4.2 阳湖拳传承的对策

4.2.1 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

进一步全面深入开展阳湖拳的普查工作,彻底摸清阳湖拳流派、技术、口诀等,以及有关阳湖拳的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全貌和主要传承人的基本情况,并做好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阳湖拳以人为载体,与人共存亡。有艺之人在,此艺即在;有艺之人亡,此艺即亡。言传身教、口而相传、代代相传,是阳湖拳延续的奥妙与诀窍,所以杰出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应得到特别关注。1950年,日本政府实施“人才国宝保护体制”,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人类活财富”体系,使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整体框架的一部分。“人类活财富”、“人间国宝”指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杰出的传承人。2009年6月,我国文化部也已连续公布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文化厅曾于2008年对该省首批232位传承人进行摸底调查,发现平均年龄59岁,61岁以上的占47%,最高年龄为90岁,而且,大部分传承人处于中低收入状态,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约占32%,1万到3万的约占47%,3万到5万的仅占12%。45.5%的传承人没有社保,27.6%没有医保。[9]

可见,制定阳湖拳杰出传承人的认定标准,开展杰出传承人的调查,认定和命名工作,把阳湖拳的杰出技艺“活态”保存下来。政府和社会一方面要给与杰出传承人一定的经济补贴,以维护其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授予荣誉,以满足和提高其精神追求。另外,阳湖拳具有观赏性较强的特点,政府要鼓励杰出传承人走向市场,但同时也要限制过度市场化等问题。即保护阳湖拳杰出传承人要做好认定、命名、发给补助金、鼓励钻研技艺和培养弟子等工作,妥善解决好阳湖拳代表性传承人的实际生活困难,充分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

4.2.2 利用现代科技,做好阳湖拳的信息化传承

进入新世纪,数字技术因其独具的保存和传播优势,日益被广泛应用于文化遗产的典藏和展示之中,形成纸质载体的典藏向数字媒介载体典藏发展;单纯文字的记录向图、文、音、像立体化记录发展;传统的舞台展示,书本传播向3D动画,全景全息呈现方式发展等等。现代数字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展示和传播、增值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空间;民间技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成为其现代传播和未来传承的重要推动力量,带来了文化遗产教育、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等一些列革新。[10]

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可以把一些民间体育的档案资料如录音、影像、动作图片等,编辑转化为数字化格式,保存于计算机硬盘、光盘等介质中。建立阳湖拳传承人、传承群体资料库和现有的全部套路、拳诀及相关兵器的素材库以及图像检索库等,能够提高研究者和保护者查询相关数据的效率,能够拓展阳湖拳的保护思路、促进创新思维,从而整体提升对阳湖拳的研究、保护和传播的水平。信息化传承的方式,图文并茂可使人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和学习阳湖拳。此外,可以通过现代媒体,加大对阳湖拳的宣传,使公众认识阳湖拳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参与到阳湖拳传承中去。因此,在做好阳湖拳申遗工作和保护传承人的同时,阳湖拳的信息化建设也迫在眉睫。

4.2.3 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定期举办阳湖拳专题研讨会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理论又源于实践。因此,在阳湖拳的理论研究中要始终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民间,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阳湖拳的相关理论研究,包括阳湖拳的基础理论研究,即关于阳湖拳总体认识的研究,包括它的历史、概论等;阳湖拳的技术理论,即各流派的技术风格、结构特点,包括拳术与器械技法原理、攻防技击原理、功法原理、技术创新研究等;阳湖拳的应用理论研究,即阳湖拳实施实施过程中涉及的理论问题,包括阳湖拳教学理论、训练、竞赛、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此外,可以通过定期举办阳湖拳专题研讨会的方式,加强有关各方的沟通与交流,加强科研,制定发展规划,促进阳湖拳理论研究的发展。

4.2.4 建立培训基地和协会,努力构造传承的文化环境

著名人类学家曾说:文化是脆弱的,一旦脱离了其生存的文化圈就会走向衰亡;文化又是坚强的,走出去还能走回来,这种走回来就是需要一个族群的集体反思,集体觉悟。[11]民俗学理论也认为,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既是民俗得以产生的基础条件,也是民俗得以生存与延续的根本保证。任何一种民俗,如果丧失了其存在所必须具有的基础条件,则必然发生变异,要么这种民俗事物的内容和形式乃至其性质发生变化,要么这种民俗事相退出历史舞台而成为一种死亡的民俗。[12]这些说法与理论无不说明文化环境对于一种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作用,阳湖拳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形式要得以流传,努力构筑阳湖拳的生存环境尤为重要。因此,政府、社会要出资组织,建立常州阳湖拳培训基地,邀请名家授课,组建阳湖拳表演队,成立阳湖拳总会和各级地方协会、研究会等,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同时通过报纸、电台等媒体,加大宣传,使公众进一步认识阳湖拳的健身、文化交流、教育等价值,努力营造一个阳湖拳发展与传承的文化环境,改善群众对祖传绝技的淡漠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麻木与无知。集政府和社会力量把这一最具有江苏地方特色拳种继承和发展下去。

4.2.5 挖掘阳湖拳的教育价值,服务于学校体育

我国历次颁布的教育刚要都明确提出体育在大中小学地位,即体育课大中小学是必学课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2004年,与教育部联合颁布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刚要》,要求在体育课中要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的内容,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这样的教育时代背景,为阳湖拳服务于学校体育,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提供了机遇。

据笔者统计(见《学校推广武术段位制的优势与策略研究》一文),2008年,全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达2.6亿,其中有近1.6亿学生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1900多万初中毕业生中,有80%以上升入高中;830多万普通高中毕业生中,有73%以上升入高等学校;此外,还有100多万硕士研究生和24万博士研究生,且年年有毕业的,年年又有入学的。如果他们都先后都能在学校了解和学习阳湖拳,若干年后,阳湖拳传承现状将大为改观。目前,常州淹城初级中学已将阳湖拳列为素质教育的校本课程,全校31个班级1500多名学生中全部开设阳湖拳课程教学,开创了在学校传授阳湖拳的先河。阳湖拳在学校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体育活动、学生生活、增强学生体质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阳湖拳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与民族自信心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现代学校授课不同于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为使阳湖拳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体育,我们首先要树立传承民族文化、宏杨民族精神和保留民族文化遗产的阳湖拳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解决好阳湖拳教学的一些具体问题,如教学内容、方法等,实现阳湖拳真正走进学校体育教育。

5 结 语

武术拳种的产生是中国武术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简单的攻防格斗动作摆脱原始的格斗技能和军事武艺,形成了有别于世界上任何一种格斗技术的文化形态。[13]在中国民俗民间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中,武术拳种始终是作为武术的本体而存在的,也正是由于武术拳种的存在才使得中国武术具有了极其丰富的攻防格斗理论和技术,为人类攻防格斗技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今社会形势下,跆拳道、空手道等现代西方的健身项目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传统武术因其投入、宣传等方面的不足,受到大众和政府方面的忽视,因阳湖拳不属于国家规定的比赛拳种,被主流组织边缘化了,使得阳湖拳受到的冲击更加严重。人间正道是沧桑,加紧对阳湖拳拳种研究,彰显阳湖拳的实用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让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人接纳阳湖拳,让积淀着传统文化精华的阳湖拳被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喜爱,或许是阳湖拳继承与发展虽艰难但踏实的路径。

(致谢:本文在课题调研过程中得到省体育局社体中心、武进体育以及常州阳湖拳协会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肖飞.阳湖拳[J].江苏地方志,2005(2):61.

[2] 郝心莲.中华武术实用百科[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6-7.

[3] 李荣,简波,齐莹等.论阳湖拳的吴文化特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2):48-53.

[4] 肖飞,李邢飞.阳湖拳[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7.

[5] 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上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3.

[6] 肖飞.阳湖拳:江苏唯一地方拳种[N].常州日报,2005-02-04.

[7] 李力研.野蛮的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432.

[8] 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上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

[9] 周清印.老艺人走了,把一身绝技和宝贝也带走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9-06-14.

[10]李春霞.论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民间艺术文化遗产传承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09,110(5):233-234.

[11]韩晗.期待原生态回归[J].民族论坛,2007(01):19-20.

第5篇:护理风险点范文

关键词:电力调度;调度安全风险;防护

一、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调度安全风险分析

在对电网调度项目运行结构进行系统化分析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需求和电力产业运行维度进行细化处理,确保能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系统化识别和综合管控,从而提升管理要求和管理实效性。

(一)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调度安全风险之管理风险

在电网调度项目运行过程中,主要针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集中处理。第一,由于电力调度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建构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才能提升整体管理效果和管理的有效性,因此,企业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从根本上推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要企业内部电力调度流程并没有完全符合标准。另外,相关员工的安全防护经验并不足,常常会出现电力调度工作的安全隐患。第二,相关企业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对于专业知识和理论的掌握不牢固,缺乏对安全运行问题的认知,不能及时解决实际问题。第三,在电力调度项目中,技术人员要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推进工程进度,但是,多数企业的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被固有思想模式所累,不能有效的理相关技术问题,也就增加了电网调度项目的安全隐患。

(二)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调度安全风险之系统运行风险

电力调度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老化问题,信号不稳定以及硬件功能不全都逐渐突显出来,智能电网建设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材料和技术不达标的问题。在环境因素风险的作用下,会对智能电网系统运行安全带来负面负面。

二、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调度安全防护措施

(一)集中优化电力系统采购环节的有效性

在采购环节建立过程中,电网调度项目的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建构更加有效的处理措施和管控机制,确保设备具有较高的操作性,且电力调度项目能按照标准化运行维度有序进行。另外,技术人员在对系统运行环境处理的过程中,要对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进行统筹分析和综合管控,只有建构完整的运行系统,才能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提高采购环节的有效性,从源头提高电网调度的稳定程度[1]。

(二)集中优化电力系统备份管理的有效性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备份管理非常重要,若是系统出现故障,则会导致系统数据出现严重的丢失,因此,需要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对其给予必要的重视,并在系统出现故障的同时,减少数据丢失或者是损坏的可能性,及时对数据进行备份处理,减少电力调度系统数据产生的问题。另外,技术人员要对较为常见的通道故障进行集中整合,主要的运行方式包括单通道和双通道等,技术人员需要借助多元化运行模式提升整体调度控制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集中优化电力系统电力调度审核的有效性

在电力调度项目中,对于申请票也要给予有效的关注,确保其填写方式具备准确性和规范性特征,符合系统运行要求,且集中备注检查时间、项目内容以及设备的具体编号等,针对特殊问题进行有效标注,若是申请票不符合标准模板的要求,则需要进行退回充填,从而确保这个工作流程的有序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在拟写申请票前,技术人员要对电力调度系统进行二次复查,以保证其不会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

(四)集中优化电力系统事故处理的有效性

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建构系统事故处理方案,以保证具体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技术人员要在电力调度项目运行前,集中对潜在威胁和安全隐患进行整合,建构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预案,保证整体运行维度和系统管理框架贴合实际需求,进一步减少安全隐患对电力系统造成的伤害。技术人员要强化对于电力系统事故问题处理的关注度,并且结合实际需求和电力企业发展趋势,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能有序推进[2]。

(五)集中优化电力系统审核拟写的有效性

技术人员要及时完成拟写工作,确保管理项目和管理要求符合标准,并且对操作票进行集中审核,确认操作票调度运行方式后,能针对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命令建构有效的执行方案。另外,技术人员也要针对电力调度产生的影响给予必要关注,确保操作票发放到操作人员手中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基本的操作任务,借助网络和传真的方式进行操作票的预发放,并在发送后进行有效的确认和核对,以保证操作票行之有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技术人员不仅要提升自身对于安全事故的重视程度,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动态化的处理办法,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维度和运行环境的安全性,提高安全风险管理项目的处理力度,并针对具体问题建构有效的措施,一定程度上保证电网调控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为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第6篇:护理风险点范文

【关键词】 风险事件;护理

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有不可预料的不安全事件发生,这种情况就是指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根据对患者造成伤害的程度可分为两类,即直接风险和间接风险[1]。因为患者在住院期间与医护人员的接触最为频繁,所以护理工作发生临床风险的比例较大,因此,探讨护理风险事件的特点可有效的避免风险事件发生,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在2011年度我院发生了73例临床护理风险事件,为正确的提供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有效建议,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讨论,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在2010年初,我院启动了全院的风险管理系统,组建了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小组,负责人根据我院要求对护理风险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和上报。我院根据风险事件的标准并结合自身情况,把护理风险事件分为以下四种:临床护理差错、投诉事件、临床护理意外、护理人员纪律问题。我院2011年接到100例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报告,之后经过风险管理小组的确认,共有73例为风险事件。这些护理风险事件的临床资料已经被风险管理小组输入电脑存案,并对其数据资料进行整合校对[2]。

2 结 果

2.1 临床中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 通过本院的数据分析,临床中护理风险事件中最为常见的有药物问题,占12.9%;其次是抽血情况,占12.0%;还有压疮也是比较常见的风险事件,占10.1%。较少见的有设备问题,占8.4%;输液问题和保安问题均占7.0%;执行医嘱拖延、投诉护理情况、不当刺伤均占5.7%;意外伤害、病人误伤、护士纪律问题、病历不符情况等均在5%以下。

2.2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中科室分布情况 通过本院的数据分析,对于科室的不同,发生护理风险事情的比例也不同,一般常见发生的是内外科和妇产科,这三类科室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占本院总发生数的64.5%,全部科室中外科占26.5%,内科占19.1%,产科占18.9%,妇科占12.8%,儿科占11.2%,急诊占6.8%。

2.3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布情况 通过本院的数据分析:临床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分布情况与我院的住院人数、急诊人数、门诊人数均无关联,在我院的护理风险资料的时间数据中发现,发生护理风险的时间主要在12月、1月、3月。针对资料的研究,对于时间变化与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关系还有待更深一步的探讨。

3 讨 论

3.1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中主要防范问题 在临床的护理风险中,最常见的事件是给药、抽血和压疮问题。所以为有效的避免和预防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就应把这三点作为预防措施的首要解决问题,若这三点风险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将会大大降低临床护理风险发生率。

给药和抽血是由于护理工作人员失误造成的,会直接给患者造成身心不同程度的危害,此种临床风险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临床护理人员的身上,所以为降低这种风险的发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强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临床技能,最重要的是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以保证护理质量[3]。压疮问题是一个综合的临床风险问题,不但与医护人员有一定的关系还和患者本身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院针对压疮问题的防范办法是:组织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对压疮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且建立预防压疮的护理小组,以便提高对压疮患者的服务质量。

3.2 提高护理风险事件高发科室护理人员的自主防范意识并加强培训力度 在临床中,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一般都在临床护理中,为避免或者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就必须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并且要更深一步的了解护理风险的特性,比如:风险事件的种类、科室差异、时间问题等,这在临床避免护理风险事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曾有专业人士论述:在任何医疗活动中,都会出现发生医疗风险事故的可能[4],相对来讲,临床的护理工作中,也必然会有发生风险事故的可能。所以说,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若有效的对各因素进行控制,特别是增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还是可以减少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在护理人员的管理方面,最主要的针对两方面,一是临床技能和自身素质的教育,二是各项临床知识的培训。通过本院的调查结果显示,临床中一般发生护理风险几率比较高的是内外科和妇产科,占全院总风险数的64.5%。所以在临床护理中要着重注意这三个科室的管理工作,以减少临床中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

3.3 组建医院的风险管理部门 在医院的各部门机构中,护理风险管理部门是其重要的一个机构,而且它的发展和医院的风险管理发展是同步的,只有医院重视风险管理部门的发展,护理风险管理才能逐步成熟壮大,在风险事故发生问题上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临床护理风险事故中,除了护理人员本身的问题,还有诸多因素,所以,为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其管理还应与医院的风险部门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迎今,韩腊梅,张竞元,刘丽.急诊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J].吉林医学,2009(04):186.

[2] 李宇华.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家庭护士,2007(08):57.

第7篇:护理风险点范文

【关键词】风险管理 急诊护理 效果

风险管理是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高风险科室,护理工作预见性差,护理风险事件时有发生。[1]鉴于此,我院急诊科自2009年以来对实施风险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科设有病床8张,输液位34个,护理人员16人,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7.46岁;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10人;职称:主管护理4名,护师6名,护士6名;2名接受过急诊专科护理培训。2009年3月-2010年5抢救的车祸伤、殴打伤急诊病人2501例。

1.2方法

1.2.1护理风险识别、评估

使用风险评估表对有可能发生风险的高危病人进行系统评估,急诊科室常见的风险因素有用错药、抽血、跌倒、误吸、导管脱落等。护理人员可以建立跌倒评估表等来评估风险因素。也可利用专家咨询、小组讨论等方法寻找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针对存在的护理薄弱环节和不安全因素,找出避免及控制风险的方法。

1.2.2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提高护士风险意识

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应对风险能力是实施风险管理的前提,我们在平时的风险管理中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及风险管理系统,重点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强化专科理论及操作技术、急救技能,提高法制观念,提高护理人员防范风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强对低年资护士工作的质量控制,对低年资护士做好帮、带,减少风险事件发生,可以定期组织考核,成绩与奖金挂钩,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及护士对风险的预见性和防范技能。

1.2.3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由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组成风险管理小组,制订风险管理预案。通过以往积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明确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制订各种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采取抽查与每日有重点跟班检查,及时收集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信息,及时发现科室不安全隐患,组织护士学习并熟练掌握,通过笔试、提问等方式检查护士应急能力,保证每位护士均能独立应对各种护理风险。

1.2.4加强急救药品及设备的管理

抢救室由专人负责管理,每天检查所有抢救仪器和药品,特别对于一些不常用的抢救仪器,决不能疏于管理,确保抢救仪器处于完好应急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1.2.5完善急诊抢救护理流程,加强高危环节的安全管理

重视流程的细节管理,确保流程无缝隙,一个完善的急诊护理服务流程应该是普通急诊室与抢救室分开,[3]按患者的病情需求安排就诊先后顺序和诊疗区域,危重患者先救治后挂号。对于高危时段如节假日、晚上或患者多时要重点加强监管,人员不足时及时进行人员调配;危重患者、大手术或有心理障碍等高危患者要重点管理,在保证治疗、护理的同时,还要尊重、关怀患者。

1.3评价指标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发放对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每月统计出病人的满意度。护理投诉事件:患者投诉到科室负责人处的为科室投诉,投诉到护理部和医院的为医院投诉,每月统计科室和医院投诉情况。

2 结果

2.1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比较

在急诊科实行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前的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为0.96%,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降低至0.12%,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比较[n(%)]

注:*P<0.05

2.2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发生率比较

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发生率都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缺陷、护理差错发生率比较[n(%)]

注:*P<0.05

2.3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风险管理前患者满意率为80.97%,实施后为95.40%,实施后后患者满意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项目

n

满意人数

满意度(%)

实施前

2407

1949

80.97

实施后

2501

2386

95.40*

注:*P<0.05

3 讨论

“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护理风险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医者稍有不慎即可能发生医疗纠纷,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有风险。[4]目前发达国家对医疗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工作十分重视,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5]在我国,医疗风险管理刚刚起步,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很欠缺。而急诊护理有更大的风险与责任,急诊科是与危重病人接触机会最多、护理职业风险最集中的区域。因此,实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诊疗服务的安全性,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意义重大。[6]通过积极加强风险防范教育,增强风险意识,针对薄弱环节找出预防和避免护理风险的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我院通过在急诊科应用风险管理,效果显著,在急诊科实行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投诉事件明显降低,护理缺陷、护理差错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且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实施风险评估、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提高护士风险意识加强急救药品及设备的管理、完善急诊抢救护理流程,加强高危环节的安全管理等措施,能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就医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余摸,郭金凤,武华玲.科室环节管理与护理风险预防[J].护理研究,2005,14:1288.

[2] 沈馨,沈艳君.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0):1257.

[3] 唐月琴.新时期急诊护理工作的隐患及对策[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6(1):30.

[4] 林瑛,郭柳珍,曾丽平,等.急诊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与管理对策.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2):181-182.

第8篇:护理风险点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使用等组实验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0例)以及对照组(24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0~40岁,平均(27.7±2.3)岁,本组患者中初产妇166例、经产妇74例,阴道分娩105例、剖宫产13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26.9±2.5)岁,本组患者中初产妇163例、经产妇77例,阴道分娩108例、剖宫产13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互比较,在年龄、产次、分娩方式上无差异(P>0.05)。同时我院产科护理人员为30名女性,学历大专及以上者25人、中专者5人,职称为初级者18人、中级8人、高级4人;年龄≤30岁21人、31~40岁8人、>40岁1人。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依据常规产科护理管理模式完成护理管理,包括病情观察、危急护理、病房管理、护理监督、解决护理问题等常规内容。观察组则在产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具体如下:①风险识别:风险识别主要针对患者、工作人员以及探访人员,护理人员应该将每日产科收治的常见危重症患者设为重点监控对象,例如宫外孕、产后出血、羊水栓塞、新生儿窒息、有自杀倾向者等;同时管理人员应该重点关注护理队伍中学历较低、能力较差、经验有所欠缺的护理人员,依据护理人员的实际能力安排护理工作;探访人员中有携带危险物品者、精神异常者、酗酒严重者、神志不清者、不遵守探视制度者等也都是产科管理中的重点风险管理内容。②风险预防:管理人员应该结合产科每日工作内容、岗位、要求、标准以及后果等制定重点基础护理指标以及专职护理质量指标,如重点基础护理指标包括药物使用不当、药液注射外渗、输血不良反应、医源性皮肤损伤等,专职护理质量指标则包括产后出血、产后胀痛、产后阴道分娩潴留等;同时管理人员依据上述指标设定相应岗位、责任的护理人员,包括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岗位护士、专职护士等多项护理岗位,划定其岗位内容、职责、标准、奖惩等具体内容,要求管理人员切实做好对上述岗位护士的管理,确保相关护士能够执行医嘱,完成各项重点基础护理指标以及专职护理质量指标的预防护理措施,统筹规划做好应急预案。③风险处理:管理人员应该确保护理人员依据查房制度做好病房巡视、护理,确保巡查护士、岗位护士、责任护士以及专职护士在具体的护理岗位上依据护理标准完成相关护理内容,若仍然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管理人员应该立即落实风险事件报告制度,在风险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刻填写《风险事件报告单》,针对风险事件的人、机、物、环、法等5个方面确定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解决方法、预后效果、警惕内容,分享风险事件的经验和教训,纠正相关人员的行为偏差。管理人员每月应该汇总当月风险事件的发生总次数,针对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的人、物进行整改、奖惩、教育,避免风险事件的再次发生。

1.3观察指标

[3-4]:使用我院自行设定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测定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6.0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分别为(x-±s)以及(%),数据检验方式分别为t检验和χ2检验,P<0.05则二者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非常好183例、好52例、不好5例,护理满意度97.9%;对照组患者非常好120例、好88例、不好32例,护理满意度86.7%,对比差异显著(P<0.05)。2.2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产后出血2例、胀痛3例、药物使用不当1例,风险事件发生率2.5%;对照组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产后出血7例、胀痛14例、药物使用不当3例、阴道分娩潴留7例,风险事件发生率12.9%,对比差异显著(P<0.05)。3讨论护理风险指的是在护理人员的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间接、直接导致患者治疗效果受损、造成患者伤残甚至是死亡结果的可能性,其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严重性以及多发性等多项特性[5]。护理风险可能发生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每一项环节,因此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院护理水平、提高护理安全性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产科是医院众多科室中护理风险非常高的科室,其一旦发生护理风险事件,不仅影响到患者自身安全,还会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以及后续成长造成影响,做好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是产科整体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到的基础性、重要性工作内容[6]。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扩大到患者、护理人员、探访人员等多个方面,针对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因素进行整体、综合、统筹的分析与归纳,针对风险事件的发生因素制定岗位护理标准、措施以及应急预案,提高风险事件预防程度的同时也更加有效、及时的解决风险事件。医院在长远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心态以及能力,以护理人员为基础来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医院应该定期展开护理人员岗位技能、工作态度、心理素质的培训,做好患者病情评估、医护交流,更好的完成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康复护理等多项护理内容,充分尊重患者治疗、护理意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确保医患交流顺畅、护理人员护理高效,充分降低产科护理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对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有非常重要的帮助,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且降低产科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 孙雪榕 徐雪莹 单位:吉林省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苏丽杰,于奎花.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3,27(11):3553-3554.

[2]骆绮云,陈向红,张少璇.产科病区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J].当代医学,2012,18(12):133-134.

[3]贾慧琴.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4,7(3):163-164.

[4]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2,33(5):906-908.

第9篇:护理风险点范文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实施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前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实施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后在我院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两组患者人数、性别、病情、护理人员配置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施方法:

①选派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使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能较为准确地识别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②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护理风险意识教育等;③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护理质量反馈及护理风险意识教育,举办专题讲座,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供护理人员学习,组织院内培训等方式,使护理人员接受风险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树立护理风险意识,提高护理风险处理水平;④将护理风险教育的经验和体会制作成内部教材并且分发给医院护理人员。通过以上各种措施来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1.3评价指标:

记录实施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前后患者投诉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以评价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版本选择SPSS15.0,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实施前后相关指标比较:实施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后,患者投诉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工作具有风险高、复杂多变等特点。护理风险伴随于护理过程的始终,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有可能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护理人员及所在医院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伤害等。研究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最大程度地降低护理风险,最终达到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是护理管理者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本研究表明,实施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后,患者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与实施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前比较,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83.3%提升至94.4%。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