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历史问题与困惑范文

初中历史问题与困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历史问题与困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历史问题与困惑

第1篇:初中历史问题与困惑范文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水平 有效性

1.引言

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对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逐渐从热闹的形式回归到实在的本质,由转变教学方式转移、聚焦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那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初中历史教学回归本色,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

(1)实现教学方法的更新

初中历史教学要从“教法”的研究向“学法”的研究转移,教学活动围绕着如何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主演”,学生充当的是“观众”。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引导学生去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新课程中的“活动课”就是以自主学习、直接体验、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动态教学形式。凡是学生能自己独立思考、操作、表达的,教师应该放手让他们去探索,切不可一手包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形成鲜明的对比。例如,在讲授第二次中“英法联军”的内容时,把电影《》的相关场景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播放,使学生进入历史情景,接着用投影仪放映圆明园被烧的残迹的图片,然后提问几个问题,这样不仅可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可启迪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采用多种方式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巩固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练习,练习要有目标性和针对性,能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如问答题可练习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字归纳能力,材料题能够练习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选择题能够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把握水平,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心得、课堂小结的方式来总结归纳知识结构和教材内容,对旧知识加工梳理,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清理知识间的联系,找出内在的规律,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清楚、完整和系统的印象。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得让学生听你的课,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学会,进而达到会学。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当然,在讲到枯燥无味历史知识时,可以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入手,也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即老师不再局限于向学生问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提问题;从“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互动研究,从“舞台剧的主角转变为导演”。最终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4)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第一,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和课堂上参与情况应在学期历史学成绩中占一定比例。既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积极参与,发挥主体作用,又将历史学习纳入一个开放性的环境中,使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在课堂这个封闭狭小的圈子,而是放眼更为广阔的历史学习空间。第二,采用“闭卷+开卷”的组合评价方式。闭卷部分在减轻负担的前提下,力求以反映学生的价值态度、学习技能和基础知识相统一的学科教育内容为评价指标,通过笔试完成;开卷部分让学生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根据个性特点自主选择题目来完成相关任务。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式的题目,如:“某位历史人物的功过论”等。第三,学业成绩考核还要有实践活动。比如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演讲、课堂剧编演、手抄报编写、历史小制作、历史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撰写历史名著读后感、历史影视作品观后感、专题历史问题探究小论文、历史名胜小游记,等等。

(5)利用身体语言的艺术

要想增强初中历史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口头语言,而且要有形象的身体语言。教师应充分利用眼神、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帮助教学。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无声言语,若恰当利用眼神来帮助教学,常常能收到出神入化的效果。当学生回答对了一个问题时,一个赞许的眼神会给学生以莫大的鼓舞;当学生思维开小差时,一个严肃的注视会使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迅速改正。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恰当的眼神可胜过一次苦口婆心的长谈,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演员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也可以用面部表情来增强教学效果。学习中,常常有疑惑、受阻、进展、成功的过程出现,教学时,伴随这些过程,教师应运用面部表情来烘托和渲染气氛。如发现问题时就满脸狐疑,而学生为想知道究竟会积极思索;遇到困难时,可紧皱眉头而引起学生低头沉思;遇到挫折时,可显得乐观、坚毅,给学生以战胜困难的信心;遇到成功时,可眉梢一动,露出舒心的一笑,好像眼前真是一派“柳暗花明”,学生也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演绎教材内容的深层次上,要具有艺术表演的风范,善于应用丰富的表情来展示教材内容,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哑剧演员的动作胜过千言万语,课堂上教师的手势动作也能使课堂生辉。教师应善于以手势助说话,复杂难懂的知识优势可用简单的动作解释得明明白白,难以言传的内容可通过形象的动作直接表达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示出相应的举动和手势,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教学语言的作用。

3.结语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是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一个表现,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袁勇.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1):152-155.

[2]冯宝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6,(3):147-149.

[3]姜思敏.谈初中历史课堂的创新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4):1116-119.

第2篇:初中历史问题与困惑范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 学习不适

高一新生在学习历史方面觉得很难,下的工夫不少,但总也不能得高分,各方面的能力都跟不上,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很大的困惑,以至于感叹:高中的历史比初中历史难学多了。甚至有些学生因此而有了放弃学文科的想法,就此对历史产生厌烦的情绪,影响到今后的历史学习。那么刚刚上高一的学生对高中历史有哪些不适呢?

一、刚上高一的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不适的表现

1.分析问题很吃力。表现为当老师给出一段史实或是课本上的一段材料让学生分析时,不能说出这个材料说明了什么,不知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也分析不出材料中的真实的含义;想到东说东想到西说西,没有逻辑性,这和史实的掌握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分析能力的欠缺。

2.理解问题不透彻。对老师分析的结果不能理解,对一些题目的答案不能理解,如高一的教材中有题目“为什么秦灭六国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什么这是秦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就是不能理解。理解能力跟不上,是刚上高一的学生的又一个苦恼。

3.概括材料不准确全面。当给段材料或一段史实,让学生根据材料概况一些问题时,学生概况得不是偏离,就是偏激,再就是不准确、不全面,体现为概况能力较差。

总之,刚上高中的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概况能力的和所学的内容要求不配套,出现初高中脱节的现象,造成历史学习的成绩不高,兴趣不浓,影响到学业,得不偿失。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就显得非常重要,排除其他原因之外,初中时没有完成好向高中的过渡,对高中的历史学习没有做好基本的能力的铺垫。总之,没有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训练有关。

二、初中历史教学没有给高中历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1.在思想上对历史不重视。在初中的三年里,历史一直是开卷考试的,这虽然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但使学生产生历史很好学、对历史很不重视的心理,无论在上课还是考试都能表现出来学生的这种心理和态度,上课时的要求过低,只知道“是什么”的目的即可,认为高中生才需要达到认识历史(知道“为什么”)的层次[1]。所以在传授知识时就只关注一般知识的学习,而没有注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自然也不重视。

2.没有注意到学生论从史出能力的培养。所谓的论从史出的含义,即实事求是,依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做指导,与史实紧密结合(史论结合),是论从史出的科学史观的体现,即具备历史思维的能力,是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论从史出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做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现象及其之间的联系做出结论。因此,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的同时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和概况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要求学生具有历史思维的能力。虽然一般认为初中生学习历史,只要达到了解历史(知道是什么)的目的即可,高中生才需要达到认识历史(知道为什么)的层次,但是新大纲明确要求,要让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初中阶段要进行相应年龄段的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1]而在初中,教师没有注意到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只是进行了一些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的简单的传授,学生没有接触大量真实的历史资料,利用资料进行分析、理解,并得出结论的这样的训练,因此,高一接触到分析理解性稍强一点的历史资料就使学生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初中时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论从史出能力的训练。[2]

3.没有注意学生历史感的培养。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求突出本门学科的特点,作为历史教学也是一样,厚重的历史感是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没有历史感的人,是无法理解历史的。如果我们获得对于某个时代的历史感,那么,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在我们的理解中都会是题中应有之事,是理所当然的。否则,许多历史现象都令人不可思议”[3]。所谓历史感就是一个人对历史在不断发展、自己时刻处在历史之中,在内心是否有感觉。这种思维能力在初中显现不出它的多大的威力,但在高中非常需要这种能力,而在初中,这方面的培养如果缺乏,就导致一上高中就“原形毕露”。没有做好初高中的历史教学的有利的衔接,学生历史学得很辛苦。[3]

总之,思想上的不重视是没有给高中打下好基础的根源,没有做到论从史出和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是没有给高中打下好基础的关键。

三、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为高中历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建议

1.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加强思想重视。初中历史是高中历史的基础,如果初中学不好,没有个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就会严重影响到高中的学习,甚至会影响一生对历史这一学科的看法,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首先应该让学生重视这一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在思想上把这一学科重视起来。让学生重视起来的方法就是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地足够地重视这一学科,如每节课认真备课,上课时注意自己的方法,科学地教授学生每个历史知道和历史思想。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重视这门学科。

2.在初中的历史学习中多用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除了教课书上的史料外,在课文以外,寻找些科学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史料,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材料,训练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因为“人的理性自由首先在于怀疑之中”,带着问题阅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当学生对构成回答的那些刺激具有适当的情绪条件反射的,顿悟才能发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学生对历史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的目的,为学生上高中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3.在初中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什么是历史思维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综合了多家的说法,一般认为历史思维就是关于历史学的特殊思维形式与认识方法,它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以时间、地点和人物为基本线索的,通过史料逐步认识客体历史发展规律、不断揭示历史本质的思维素质对学习进行历史的时序性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揭示。如果学生在初中得到了这样的历史思维的初步训练,那么在高中学习中,学生就不会产生思维困惑,就会觉得很顺利,并在此基础上锦上添花。[4]

总之,在初中要重视一些与高中的衔接问题,初中为高中打好基础,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想重视是重中之重,教师的主观培养是关键环节,缺一不可。只有师生共同合作,才能为高中进一步对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克.关于历史教学“论从史出”的几点思考[J].历史教学,2002(2).

[2]樊君明.“论从史出”——背景原因的分析[J].历史教学,2000(11):45-48.

第3篇:初中历史问题与困惑范文

1.在教学中,可利用的历史史料

包括两类:一类是以文字方式呈现的历史文献资料;另一类是形象化的材料:如图片、地图、专题片、影视资料等。在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下,可利用史料如:军事知识、战争史、成语故事、历史之谜等资料,营造历史场景,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带来最为直接的体验,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认识历史,体验历史事件,从此感悟历史,反思历史,学生在课堂的思维非常活跃,很愿意配合教师,从而使历史课堂活跃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课堂实效。

2.教师通过史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讨论、编排历史剧、情景模拟、多媒体课件等方式,如我讲“郑和下西洋”,就做了如下设计:我让学生排演了一个历史短剧,一名学生扮演“郑和”,另四名学生扮演他的船队,他们一起上演了“郑和下西洋”的经过,通过学生诙谐的表演,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引领学生达到“神入”境界,加大了学生的参与力度,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然后设计下面几个探究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具体问题如下:⑴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能够成功?对明朝产生了什么影响?⑵体现郑和的什么精神?我们应怎样学习和继承这种精神?通过探讨,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史料的学习可以增强对历史的真实感受,直接参与对历史问题的解决活动,而且以史料的形式出现的历史学习问题在学生看来会更有挑战性和探索性。在实践操作上,历史教师如能以精选出来的史料创设出利于学生认识、理解、探究的情境,则是一条非常行之有效的途径。

教师和学生在利用史料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教师精选哪些史料,才能营造出有利于学生认识、理解、探究的情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优化课堂效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带动一大批学生来学习历史。

第二、学生通过史料进行哪些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的个性和兴趣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对历史这门课乐于学、勤于学、善于学;从而能使历史课充满神奇的色彩、灵动和智慧的魅力,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4篇:初中历史问题与困惑范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作业布置 历史素养

作业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完成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对知识扩展、补充、复习和总结的教学活动,也是教师用来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的基本教学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存在作业过量、无效练习等问题,不仅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影响到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索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做习题的作业模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作业练习指导,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历史学习效果。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有效布置历史作业,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呢?

一、作业内容要目标化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布置一些目标性强的作业,在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同时,全面、系统地落实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而把握学生的发展水平、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教师布置作业才能有的放矢。许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只重视训练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书面作业,而缺乏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活动形式。所以,教师布置作业一定要精心准备,要杜绝“拍脑袋式”的临时布置,避免搞盲目的“题海战术”,从而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二、作业题材要生活化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联系时政、热点问题,促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学习完中国近代史“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列强侵华史一览表,分类整理《》、《》、《》的有关内容,系统掌握本主题包括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历史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其养成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掠夺是造成近代中国落伍的主要原因。然后用“对比法”分析中国近代史上开放通商口岸和今天我国现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有什么不同,从而让学生理解:旧中国开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的被迫开放,是不平等的;旧中国的被迫开放,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对象,成为列强经济掠夺的场地。而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独立、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是以平等互利为原则,开放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引进了外资,扩大了对外贸易,大大加快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教师布置这种生活化的作业,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能实现历史与生活的有效结合。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一些生活化的作业,让他们在搜集和设计作业题材的同时,提高历史知识素养,进而促进他们形成关爱社会、热爱生活的良好品德,以及乐于思考、善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三、作业要体现开放性

教师在布置历史作业时,要尽量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给学生提供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机会,作业形式方面应有较大的自由,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兴趣的激发、积极性的调动。同时也要注重过程和学生的体验。如在学习《》一课时,课前我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教材编演历史课本剧,然后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展示才艺,其他看表演的同学边看边思考这样几个问题:维新派为什么要进行变法?变法遇到了哪些困难?变法为什么会失败?谭嗣同等六人为变法献出了生命,我们应该向谭嗣同学习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探寻问题的答案,注意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尽量用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解决历史问题。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四、作业要体现人文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体现人文精神,即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让作业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只有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才会感到学习的快乐和趣味。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是让学生对课堂知识机械式地复习、记忆,便会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减弱、思维能力下降,因此教师要设计多样性、新颖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本上的知识,把自己的困惑、见解写在作业本上交给老师,然后老师将存在共性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合作探究,同时把那些有创新意识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全班学生分享。如学习完《秦朝的统一》一课后,我提出问题:“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千古一帝,他该不该修长阿房宫、秦始皇陵……?”“今天我们为长城骄傲和自豪,把它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是公认的‘世界奇迹’,但秦始皇却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我们该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探讨。最后我总结:秦始皇虽然暴虐,但不能只注意到他修阿房宫和秦始皇陵及“焚书坑儒”的暴虐表现,还应该认识到他对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对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影响。如果没有秦始皇,就没有今天的阿房宫和兵马俑。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长城和兵马俑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个功劳离不开劳动人民。这种作业,既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互相学习的能力。在师生互动中,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且可以提高主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五、作业评价要多样化

教师对作业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作业的积极性、有效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业评价时,可以采用语言文字评价和等级符号评价,必要时还要进行当面批改。如在语言文字评价方面,当学生作业有所进步时,教师可以这样写:“看到你有进步,老师很高兴,老师也相信今后只要你努力学习,就会有所收获。”当学生的解题思路独特时,教师可以这样写:“你的想法很独特,在老师心里你是个爱动脑思考的好学生。”又如用等级符号评价,教师可以用a、b、c、d四个符号代表学生不同等级的作业情况,其a代表分值5分、b代表分值4分、c代表分值3分、d代表分值2分,到整个学期结束时累计作业分值,按分值比较公正地评定等级。面批对初三学生来说尤其重要,面批时,要认真给学生反馈作业中体现的学生的解题能力、对知识的准确掌握程度、归纳比较分析等能力的运用情况等,还应指出学生的错别字、病句等。还要让学生多谈谈对题意的理解和解题思路,帮助学生进行反思,从而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是平时不认真,基础知识的记忆总出错,还是只停留在对基础知识仅仅是记忆的层面,没有主动地思考问题,缺乏发现、比较、综合等能力,或是太粗心或是求快,没认真审题,或是审题能力和答题能力不足,等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以提高学生应对中考的能力。作业是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方法评价学生的作业,不仅能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而且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总之,作业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内容要目标化,题材要生活化,要体现开放性、人文性、评价要多样化,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齐健,魏效冰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历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一平主编.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5篇:初中历史问题与困惑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23-0034-05

很多初中历史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平时对历史非常感兴趣,可为什么一到历史课上就昏昏欲睡?笔者认为,病因就在于很多教师忽视了初中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学生之所以喜欢历史,历史中一定有某一处细节打动了他们。一节成功的历史课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身临“史”境,让学生在与古人“神通”时,感受历史的气息。因为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差,因此他们只有对遥远的历史有“感同身受”之感,才能激发其探索历史的的兴趣,进而积极地建构历史知识。

借此机会,笔者以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为例,对把握历史细节,伴学生“感受”历史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兴趣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初中历史尤其要注意对学生历史兴趣的培养。“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编写的依据是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相关资料,缺乏历史文献资料。很多教师只能依靠教材、教参进行教学,难免枯燥晦涩。但是,该课是初中历史第一课,教学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初中历史课的初步印象。

缺乏历史文献资料的课,虽然缺少了些生动的描述与闪光的历史人物,但是,历史细节恰好能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经过考古学和人类学证实的相关历史细节,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学生与遥远的远古历史产生共鸣,进而增进他们的历史兴趣。

细节选例一:从“北京人”的“食谱”感受北京人的生活环境

笔者认为,“北京人”的生活应该作为本课的重点之一,这有助于学生感受我国远古居民的生活图景,也有助于拉近“北京人”与学生的距离。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对“北京人”的生活介绍比较简略,学生对“北京人”的生活认识比较模糊。他们难以感受“北京人”生活环境的艰险,更难以理解“早期原始社会”的生活图景。没有“感同身受”的体会,“北京人”对于学生而言,仅仅就是一个名词。同时,“北京人”及周口店遗址有丰富的考古学和人类学资料,依据此,我们可从“北京人”的“食谱”这一细节入手,通过“北京人”吃什么、怎么获取食物以及“北京人”的寿命等一系列环节,让学生感受“北京人”的生活,进而理解我国远古居民生活的艰辛。

1.“北京人”吃什么?

考古学家曾在周口店猿人洞发现大量动物骨骼化石,其中斑鹿有1000头以上,肿骨鹿则大约有2000头,鹿自己是不会进到山洞里,况且是如此巨大的规模,只能是“北京人”将这些鹿带进山洞,这说明“北京人”曾吃过大量的鹿肉。①而且,“北京人”的“食谱”是很庞杂的,他们既吃肉,同时也以采集为生。学者分析,北京猿人初期的食物,以植物果实及根茎为主,中期除采集植物以外,又捕捉鱼类贝类和小型动物。总之,肉食在“北京人”饮食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北京人”的体质不断增强。①“北京人”如何获取食物?教师往往用“采集与狩猎”一带而过。可是,这并不能为学生勾勒出“北京人”生活的图景,也不能增强学生对几十万年之前的“北京人”生活的感受。笔者认为,教师应为学生展现几处有关“北京人”获取食物的细节。采集是 “北京人”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学生往往认为“北京人”主要以狩猎为生,必须要向学生解释清楚)。

现代研究已经证实,“北京人”时代的周口店地区要比现在温暖,因而植被种类丰富,这为“北京人”从事采集提供了优良的条件。而“北京人”采集的对象主要有栎、蔷薇、松、榆等的果实、种子和叶子,另外还有禾本科、豆植物的茎和种子。可见“北京人”的采集来源是非常丰富的。②另外,“北京人”狩猎工具简陋、原始(主要是石器和木棒),难以捕食肉食猛兽及大型猎物,只能捕食草食动物,肉食品有限,只能通过采集来弥补不足。通过向学生揭示“北京人”以采集为主的原因,学生会清晰感受到“北京人”之所以会在周口店繁衍生息数十万年,相对优越的气候条件功不可没,但是因为获取食物手段的原始,“北京人”应该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

2.“北京人”如何采集、怎样狩猎?

这就牵引出“石器时代”的概念。考古学家经过科学统计得出“北京人”的石制品共有17131件,③这说明“北京人”的生活与石器密不可分。而且,通过分析这些石器,考古学家发现,“北京人”制造石器有功能目的性,即不同的石器具有不同功能。④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北京人”的智力水平很高。虽然,“北京人”的石器制造技术相对较成熟,但是单靠个体的力量是难以采集足够充足的食物,捕取大型猎物的,所以,“北京人”是依靠集体努力进行采集和狩猎。而“从体质形态及中国猿人北京种制作石器,能够劳动等方面判断,他们应具有有音节的语言。”⑤这为他们在采集、狩猎过程中的交流、沟通也提供了便利。因此,我们可以向学生阐明,“北京人”在采集和狩猎过程中依靠石器的辅助,共同采集、协同狩猎,且过着群居的生活。

依靠着杂食性的饮食习惯和较高的智力,以及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北京人”顽强地适应着自然。但是,由于其处于人类的蒙昧期,生活条件非常恶劣。根据考古学家对38个北京猿人的化石统计,除16人不能鉴定出死亡的年龄外,其余22人,有15人死亡年龄在14岁以下,占68%,15~30岁的有3人,40~50岁的有3人,只有1名女性活到了50~60岁。⑥以“北京人”为代表的中国原始人类生活的艰险可见一斑。

学生不仅要在对历史细节的感受中发现兴趣,也要学到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建构的,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印象也要更深。历史细节的选取要注重趣味性,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历史细节的功用性,即细节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服务的。历史细节并不仅仅是某段精彩故事的讲述或描述、某位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或某幅奇异有趣的历史图片。历史细节应是一系列的线索,学生通过教师预设各种细节去探索相关的历史问题,在初步掌握相关历史学习方法的同时,积极地建构相关历史知识,以实现知识层面的教学目标。

细节选例二:从“北京人”用火的相关细节感受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原始人用火的意义是本课教学重点。教材中关于此点的描述过于干瘪,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需要将“北京人”用火的意义丰满起来。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教师有必要向学生列举“北京人”用火的证据。“猿人洞里多层部位都有灰烬的化石,中上部灰烬层最厚,最厚处可达6米,中下部灰烬层最厚处可达4米”,并且,“北京猿人洞中出土的动物化石中有许多呈蓝色、灰色和黑色,这些都是烧骨”。①这些都证明了北京猿人已经使用火,而且已经吃上了熟食。“北京人”用火的意义非常重要,但是以初中生的思维程度,尚难以理解。教师应选择从细节处入手,帮助学生感受用火如何改变了“北京人”。比如向学生说说生火和烤熟的食物是如何提升“北京人”体质的。通过火烤煮的食物更利于消化,“北京人”吸收相较于生食更多的营养;经过高温的消毒,很多病菌被祛除,从而降低了“北京人”患病的风险。

另外,关于火对于人类的意义,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常识进行想象,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裴文中先生关于火对“北京人”的重大意义的历史想象,为我们提供了相关思路:

我们可以想象,在用火以前,“北京人”走出洞穴去猎取食物,必须留一些勇敢的人去防守洞穴,以防止野兽(例如洞熊、鬣狗)侵入和占据山洞,但自从用火以后就再也没有这个必要了,只要在洞口点上篝火,野兽绝不敢靠近。这样就可以用更多的人力去从事各种生产活动,以改善生活。②

教师何不让学生像裴文中先生一样,用想象的画笔,绘制一幅“北京人”用火的画卷呢。这远比照本宣科生动得多,而学生也更容易感受到火对于“北京人”及我国其他远古居民的深远影响。

在这种建立在各种合理推论基础上的想象活动中,原始人用火的意义成为学生建构相关知识的工具。学生通过各种有支撑的历史想象,会产生感同身受之感,这样建构起来的知识,学生印象必然是深刻的。

新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反思历史、感悟历史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③历史教师应提供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和感悟的历史细节。这类历史细节应是在学生奠定了一定知识基础上的升华与提高。

教师应如何选取这些历史细节呢?笔者认为应坚持思想性的原则,历史细节的选取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一般这类历史细节都是在一节课的知识目标完成之后再展现给学生的。如果细节的内容过于直白,过于平淡,学生是难以对本课有所反思的。选取的历史细节如何呈现思想性?途径很多,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比较喜欢采取两种:第一条是采取能激发学生质疑精神的历史细节。这类细节有一个突出特点,打破常规。只有当细节与学生的常规思维有巨大差异时,学生才会对相关的历史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怀疑精神:“是老师错了,还是我的常识出错了?”带着怀疑去思考相关问题,更利于他们的反思与感悟。第二条途径是引入史学界的相关争论。历史教师一般喜欢回避争议,即史学界有争议的相关问题尽量不讲。这样做,其实是放过了给学生头脑风暴的绝佳机会。史学界有争议的问题不一定很深奥,相反,能够激起学者的争论,恰恰体现出它的价值。历史教师应善于向学生提供相关的有争论的议题,让学生在参与争论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到的历史感悟与历史态度。

细节选例三:利用“山顶洞人有审美意识吗”的细节激发学生的怀疑精神

作为中国晚期智人的代表,山顶洞人的体质及劳动、生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历史教师乐于将这些进步展现给学生,以使他们感受中国古人类从元谋人、“北京人”直到山顶洞人的进化历程。而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人类进化的重要环节,它标志着人类思维开始抽象化,是精神生产、意识形态进步的产物。山顶洞人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装饰品,很多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据此认为山顶洞人产生了审美意识。历史教材也认为山顶洞人“懂得爱美”。笔者认为此观点的提出并不严谨。装饰品为了美观是今人之观点,但是生活在三万余年前的山顶洞人,制造这些装饰品真的是为了美吗?这个细节很容易为教师所忽略,学习历史要尽量避免用今人之思维去揣摩古人。

那么,山顶洞人有审美意识吗?从最直观的考古学资料上看似乎很容易判断。但是深究起来,问题就复杂多了。从山顶洞人遗址发掘情况来看,山顶洞遗址分为两部分,“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生活的地方,“下室”是墓地,山顶洞人的人骨化石全发现于“下室”。而且人骨周围撒有红色的赤铁矿粉末。①遗址中也发掘出大量装饰品,如小石珠和钻孔的小砾石、骨质的装饰品等,甚至还有产自海边的蛤壳。令人疑惑的是,出土的装饰品中,有许多也被赤铁矿制成的染料染成红色。②为什么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和墓地中都有使用赤铁矿的痕迹?对此,李泽厚先生曾经做过一番精彩的阐释,他认为山顶洞人之所以使用赤铁矿染红穿戴,并撒于尸体周围,已经远远超出了生理感受,这是原始巫术礼仪的滥觞。③如果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世界各地有很多与山顶洞人类似的情况出现。比如欧洲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被称为旧石器时代艺术精品。但是原始人一般都住在山洞的前端或洞口附近,壁画却位于山洞深处最黑暗的地方。并且同一山洞中的壁画往往是相互重叠的,这代表创作者并没有保存这些“艺术品”的意识。显然,这些优美的壁画并不是为了装饰山洞,而是有某些实际的目的,即原始人认为“这样做能够使自己得到某种控制猎物的魔力”。④由此可见,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可能与欧洲旧石器时代洞穴壁画一样,是具有某种实际用途的。裴文中先生则从社会演进的角度审视这些装饰品的作用,他指出山顶洞人之所以会用狼和狐的犬齿只做装饰品,有可能是为了表现所猎得的动物数量。而且,山顶洞人的社会已经发展到“原始社会的最繁荣阶段,即有一个非常有力的‘首领’来统治整个氏族”。而这位“首领”死后,随葬的物品也比较丰富。⑤这些装饰品的实际作用到底是什么,至今还无人所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们并不是为了美观而被制作,而应该是为了某种具体的功用。

山顶洞人是否具有审美意识的问题,看似抽象,但要向学生讲解还是比较直观的。向学生展现该细节,与学生的常识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怀疑精神。带着疑问学习,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样形成的历史反思与感悟,必将印象深刻。

细节选例四:利用“中国人从哪里来?”的细节帮助学生形成独到的历史感悟

中国人从哪里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由于教材编排的原因,学生难免会先入为主地产生中国人从元谋、从北京周口店走来的意识。但是至今,学界关于中国人起源的问题仍然争论不休,而且这背后牵扯着人类起源于哪里的重大问题。历史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这种学术争议的氛围,关于中国人从哪里来的问题,恰恰为开放式讨论提供了绝佳论题。

关于人类的起源,人类学界存在着两大假说,即“多地区连续演化说”和“非洲起源说”,这两大假说已争论多年。多年来,中国的考古工作者根据丰富的中国古人类化石资料,描绘出一条完整的中国人类进化链条。许多证据表明,中国人的进化是独特的、连续的、渐进的。

可是,随着现代科技,尤其是生物遗传技术的不断发展,“非洲起源说”似乎越来越得到科学的证实。现代“非洲起源说”最重要的理论支撑便是“夏娃理论”。分子生物学家通过对非洲、欧洲、亚洲的妇女以及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土著妇女共147人进行的遗传学实验,发现这147人虽互不相识,但却有着共同的祖先,即距今20万年的一名非洲妇女――“夏娃”。此后,很多生物学家又做过许多类似的实验,并得到类似的结果。聂幼犁教授就曾在一次公开课上介绍过中国遗传学家金力教授的“夏娃”实验。①“非洲起源说”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但是,“夏娃理论”存在着诸多缺陷。最直观的就是样本过少,这些样本相比整个地球人口而言是极其微小的,它们并不具有代表性。所以,“非洲起源说”尚没有被权威的证据证实。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对浅显的材料,并在讨论的过程引导学生形成证据意识。讨论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求证能力的好办法。如上文所说,中国人从哪里来的问题本来就没有定论,但是,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很多学生会产生沮丧的感觉,因为关于中国人来自于哪的问题,会使他们懵懂的理想主义受到冲击,可能也会打击某些同学的爱国心。而这恰是笔者希望的结果,因为初中历史先从中国史学起,很多学生的历史视野往往会局限于中国一处,这与今日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联系不断紧密的世界大势出现了脱节。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他们必须要有一颗胸怀世界的壮志,去拥抱世界,而不是把自己锁在民族自豪感的密室里。如果趁中学阶段第一节历史课就引导学生站在整个世界的角度去审视中国的历史,从全球史的角度去感受中国人的起源,应该有利于拓宽视野。不管元谋人、“北京人”是不是我们的祖先,中国的古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世界发生着联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古人类除可能已经与西方的古人类有所交流外,而且还向北、向东、向南传播。山顶洞人头骨与因纽特人、美洲印第安人相似。②任世江老师从“北京人”的发掘是一场国际合作的角度,强调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笔者甚为赞同。这么多外国人来中国参与“北京人”发掘仅仅是为了兴趣吗?他们关心的是我们――人类到底从哪里来!③

第6篇:初中历史问题与困惑范文

教师是伟大的职业,但是只有把自己认识清楚,才能更好的承担这个职业,作为学生们的准确的路标。需要一份自我鉴定来鉴定自己不足之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教师自我鉴定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历史教师自我鉴定1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2)的历史工作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景总结。

一、主要工作:

1、本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

2、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

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进取参加团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

4、进取参加政史地教研组组织的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的听课、评课活动。

5、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景。

6、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如: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

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7、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8、经过多样化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异常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三、教学反思: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了解和分析学生情景,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异常是世界史的资料比较陌生,很多知识点无法理解,课堂上又无法补充太多。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进取,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所以,讲得太深,很难照顾到整体,有时课堂教学效果不如梦想。从此能够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所以,每一天我都花费很多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教师都获益不浅。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资料。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历史教师自我鉴定2高一新课程教学,它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也是一次充满智慧的挑战。经过教学实践,感到既有成功与喜悦又有许多问题与困惑。

一、成功与喜悦

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加深刻的教学感触。

(1)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托,转变课程理念,明确教学资料目标性。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思想,凸显公民教育的宗旨。集中反映了国家在历史新课改中的政策与发展方向,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在知识与本事、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基本要求。它有别于过去教学大纲时代片面注重和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性,教师仅有经过对课程标准的认真学习、耐心研磨,才能理解解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的资料标准、实施提议等资料制定的初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教材,指导教学。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新课改要求教师做课程的开发者,在“一纲多本”的时代,如何在课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和教材具体资料处理教材,是课改中教学创新的起始点。

在学习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首先明确本课学习资料要点是:“简述欧洲共同体的构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其次注意到“简述”和“了解”这两个不一样本事层次目标要求,进而明确“简述”的是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了解”的是“多极化趋势”既“发展”又“曲折”的特点,最终根据上下节的课标资料,把本节的时段确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开本节教学资料的处理和学习探讨。在处理简述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欧共体、日本、中国是本课的重点,不结盟运动则相对不是主要的,是能够略讲的;而简述部分则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和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对欧共体和日本兴起的原因可经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得以完成。对“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这一教学难点的完成,教师能够用讲解法或材料解读法来突破。这样即可灵活处理教材和和教法,又紧扣课标要求完成教学目标。

(2)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历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进取、主动参与,就谈不上历史教学改革,教师的完美愿望也就无从实现。学生是否能够进取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不仅仅要使学生能够较好掌握运用知识,努力创设新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自我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合作精神不断得到发展。

在学习《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以多媒体的手段经过讲授法、讨论法、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多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逐步地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经过设置问题情境,进行导入新课和引导学生认识“欧共体构成原因”和“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并结合相关资料,以材料解析题形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的本事,并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经过观看“欧共体构成”的录像,让学生感性地了解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经过“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历史产生哪些影响?”的研究性学习小课题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精神,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进取性和创造性能,使教学资料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经过图示教学法,帮忙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现象,使所学知识具体化、直观化。经过“对战后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我们有何启示?”问题提出,将历史学习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体现历史教学的人文关怀。

(3)以培养多元智能为宗旨,转变单一评价机制,增加评价标准的多样性。

课标中的评价提议明确指出:“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本事、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鼓励学生课堂上大胆提问创新,有时学生提问很有深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欢乐,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不仅仅课堂气氛活跃了,思维本事也得到必须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主要大国崛起的情景,理解教材的资料,思考当今中国路在何方,启发学生为中华崛起而学习。观看《大国崛起》的录像或文字材料,并写出观后感的小论文。学生兴趣很高,在观看

之余,进取撰写。写小论文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主要的是学生的心灵感化和爱国情结的升华。

二、问题与困惑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主观愿望良好,但与教学实际总有必须的差距,存在教与学的问题和困惑主要有:

(1)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

首先,现实中存在着学生初中历史知识贫乏,导致进入高中以后,初中的历史基础严重脱节,严重影响高中教学的正常开展。其次,高中教材资料与观点与初中相脱节或拔高。初高中教材版本多样化,教学资料严重脱节,初中资料蜻蜓点水,高中资料要求入木三分,导致新课程“繁、难、偏、杂”。同时,有些观点过于“超前”与初中所学的观点存在着矛盾,使学生无所适从。

(2)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于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升入高中以后,才开始真正把历史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时,就不知如何下手了。不明白做课堂笔记,而还是等教师在复习时给他划重点;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虽然认真听讲,甚至进取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一到考前复习时,就不明白如何自主复习、理解地掌握历史知识。再者,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能经过平时的及时复习和适当练习来提升自我的历史思维本事。

三、对策与措施

(1)、落实课前预习工作,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弱、方法落后的特点,教师应努力改变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课前就明白将要

学习的知识,动员和指导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必要时进行社会调查实践。这样,在教学新知之前,学生不再是“零”起点,在学习时能使自我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上。让同学在课前的学习活动中,尽可能多的了解到了课本上没有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等,并经过充分有效交流,实现初级资源共享,为学生学好的新课奠定良好前提,构成学习良性循环,并为下次学习探索积累经验。

(2)、加强团体备课,提高合作教学观念。

新教材注视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教师的备课方式更应随之而变。由于新课程在容量难度上和不一样于旧教材,教学上初高中又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当然是首要的,同时加强团体备课、团体议课评课,才能更好的解决新教材中的诸多新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这种的团体备课不仅仅是校内的,并且应是校际的、地区间的、以至是更大范围的;不仅仅是应对面的交流,也能够进行更简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总之,新课改毕竟还是一个新事物,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教师带来了诸多的冲击和挑战,也给我们同一齐点和机遇。我们仅有坚定信念,迎浪而上,内强素质,大胆实践,努力探索,定能笑傲江湖。

历史教师自我鉴定3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现对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师德方面

本学期继续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法》等各项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依法执教,没有出现违法违规的行为。

加强师德学习,阅读了《教师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一书,有读书笔记,并写了读书心得体会《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中考工作

1、顺利开展了中考复习工作,严格按照工作计划开展复习。

坚持书写教案,理清教学思路,保证了中考复习的质量。学生历次月考和模拟考试的成绩稳中有升,尤其是九年一班历次考试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均到达了100%,为学生迎接中考做了充分的准备。

2、中考成绩:中考历史成绩有3名学生到达了满分:蔡博文、房一、杨红艳。

学困生的成绩也有提高。

三、个人提高

1、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结合课题研究进行了以九年级复习课为主题的教研课,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听课教师的好评。

2、参加培训工作:4月26日——27日,参加了珲春四中举办的全州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研讨会,并把珲春四中开展的合作学习方式作为师徒结对子的学习资料。

本学期,由学校推荐,上级批准于8月初参加初中班主任省级培训。

3、课题研究工作:参与研究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职责教育操作实验研究》子课题《农村初中实施职责教育的研究》已经结题,撰写的论文《树立职责意识强化职责意志》荣获吉林省第二届职责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类贰等奖。

参与的延边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资料改革研究》已经结题。

主持研究的延边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七年级历史学科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处于课题结题审查阶段。

4、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认真完成岗位练功、听课记录、政治业务学习等任务,保证了自学笔记的质量和数量。

四、下阶段工作设想

1、继续加强师德学习,提高师德素养,争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2、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潜力,继续深入课题研究。

用心参与学习的课题研究活动。争取申报新的课题。

3、用心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并把先进的经验和学习心得向学校汇报。

历史教师自我鉴定4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最好的教学就是适应于自我,又适合学生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分数提高的教学。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资料,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在实行新课改后,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堂教学要到达怎样的教学目标、完成哪些教学任务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摆正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在新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有许多教学资料,包括我们以前认定的重点主干知识,此刻都被冠以“了解”、“明白”、“感受”、“课外阅读”等要求,一些章节的教学目标中还有“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大部分学生掌握和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的层次性教学目标。

所以,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定位太高,要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及实际的教学时间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如在学习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首先明确本课学习资料要点是:“简述欧洲共同体的构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其次注意到“简述”和“了解”这两个不一样本事层次目标要求,进而明确“简述”的是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了解”的是“多极化趋势”既“发展”又“曲折”的特点,最终根据上下节的课标资料,把本节的时段确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开本节教学资料的处理和学习探讨。

在处理简述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欧共体、日本、中国是本课的重点,不结盟运动则相对不是主要的,是能够略讲的;而简述部分则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和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对欧共体和日本兴起的原因可经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得以完成。这样的目标定位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事实上高一学生由于学习水平、学习时间、学习目的的限制,不愿意也不可能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所以,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把握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基本前提。

二、转换问题情境,将问题进行类化

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与构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转换。

1、对问题进行“变式”。

“变式”是对问题的变换样式,“变式”的目的是转换问题的呈现情境和样式,以使其与学生所构建的认知结构相接近,为知识的迁移和问题的解决做准备。如,20__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长城题中的一问:“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请参照材料(略)和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

那里面的“所学知识”即是在平时学习中的书本上的知识,可是在教科书中却没有关于魏晋时期经营河西地区的资料,也没有关于汉长城促进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料,这样,本题便无法纳入所建立的知识结构中。

所以,需要将本题的呈现情境进行转换,以接近或适应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情境。如,根据材料所知修筑长城是西汉开拓河西地区(西北地区)的一个举措,代表了西汉经营西北地区的努力和活动,所以能够将此题变换为“分析西汉、东汉为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所做的努力及影响”,便可将该题纳入到所构建的知识结构中了,能够顺利地迁移“西汉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入侵、设置西域都护、使者校尉”等资料进行分析和回答。

2、依据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将问题进行“类化”。

“类化”是指将问题纳入相应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并从这个结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过程。在转换问题的情境后,根据转换后的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和联系,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类化”这个新问题。如上题,问题的情境进行转化后,便将该题“类化”到学生已构建的关于“西汉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和意义”的认知结构中,在这个结构中易于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三、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针对普及高中教育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将教材资料的问题化。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资料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我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其次将教材资料结构化。

我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所以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我既能够提出教材资料的“纲要信号”,也能够利用“先行组织者”,还能够指导学生自我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总之,新教材教学中,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我们在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加强了团体备课,从而到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历史教师自我鉴定5本人在工作中,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教师的行为规范,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进取推进素质教育,敬业爱岗。平时注意学习理论和党的有关文件和法规,严于律己,严格要求自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团结身边的同志共同提高。

进取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自觉提高自我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本事。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进取参加新教材培训活动,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本事,能进取组织各年级的教学研讨会,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平时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的探究,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注重减轻学生负担,教学效果好。几年来,先后自觉参加了教师继续教育、省现代教育技术、北师大远程教育等培训活动,学习了《大教育论》《教育简史》等教育理论与著作,全面提高了自我从事教育事业的本事和水平。

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毕业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注意研究教材教法和班情学情,不断改革自我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细心备课、认真上课、细心辅导,尊重并严格要求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从每一节历史课上都学到知识、受到启发、得到薰陶,在学生的成长中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本事和水平。

为了上好课,我坚持备好每节课。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把握知识逻辑体系,认真了解学情,并采取相应措施,把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落到实处。

课堂上,我注意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及时调动学生情绪,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几年来,从事七年级的历史教学时,我异常注意课堂的趣味性,注意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来;而九年级因为面临升学考试,我则在努力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构成完整而系统的历史体系,培养其正确认识、辨析、分析历史问题的本事和方法。几年来,结合教学实际,我不断思考,及时总结经验,并陆续在报刊上发表。

进取改革教法,注意因材施教。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我在认真学习洋思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取探索改革历史教学的新方法,从创新课型上下功夫。根据班情设计适宜的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每一节课。几年来,学生学习历史的进取性很高,成绩也十分明显。除历年来统考、中招成绩一向在许昌市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