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学校课程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数学教育学课程构建数学学习活动近年来,一些院校在培养小学教师的课程安排构建思路时,对小学教育学这一课程的重视程度偏低。纵观现状,当前小学教育学正处在一种看似重要,落实起来却不被重视的尴尬处境中。而且师范专业的学生对小学教育学学科的学习热情远不及对语、数、外课程的热情高。鉴于这一现象,本文认为提高小学数学教育学的关键在于增加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联系,基于当前背景下,本文针对如何对小学数学教育学课程进行有效性的构建提出了一些意见。
一、学科性质
(一)学科地位
数学教育学在我国已经发展为一门专业学科,而小学数学教育学则是数学教育学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内教育者对中学数学教育的关注颇多,更有甚者认为这二者之间的内容非常相似,这种想法是非常主观且不科学的。实际上小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小学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经验,不要求学生推理证明;小学生的思维和初中生的思维处于不同的阶段。
由于小学生还处于智力的不断完善阶段,小学数学教育必须起到启蒙作用,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影响很大。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使小学生打好学习数学的基础,循序渐进,逐渐形成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应该引起教育者们的高度重视。
(二)专业教育课程
鉴于小学数学教育的特殊性,数学教师不仅要有充足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还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掌握小学教育学、心理学内容,并且了解小学数学教育学的基本规范。小学数学教育学能使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及自身教学经验,明确有效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育学可以帮助教师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高深的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从而避免教学中的错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学理应成为高校培育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门专业。
(三)理论应用学科
小学数学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与以研究理论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学和重视实践的教学法不同,它不仅能够为实践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还能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简言之,小学数学教育学是集应用和实践于一身的理论应用学科。
二、课程构建原则
(一)科学的原则
小学数学教育学若想成为科学的学科,最重要的是具备科学性。根据哲学思想的阐述,一门理论是否科学是要经过实践检验的。因此,建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建设小学数学教育学的关键。
(二)实用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育学虽然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但其宗旨是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争取让学生在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三)探究性原则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教学模式几乎是讲与练的结合,学生被动接受所学知识,当他们毕业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就会不自觉地沿用这种教学模式。因此,改变学生学习小学数学教育学的方式迫在眉睫,把被动学习变为探究式学习。
学生的教材也要做改变,增添实际案例等相关材料,设计学习方案;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讨论问题,改善授课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确定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育学应该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大问题。但是教学方法又取决于教学内容。学生学什么,教师就应该就教什么;学生怎样学,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所以,这两大问题也可改为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这是当代学者对数学的深入认识和对儿童学习心理准确了解的结果,这也是小学数学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二)建构学科内容
根据上文的阐述的分析,学科内容的建构基本形成。
首先,对小学数学教育学具有科学深刻的认识,需要教师熟悉与数学相关的一些知识。先要了解数学是一门科学,它不是人类刻意的创造,而是客观存在的真理。它与现实和自然科学都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且研究对象很广泛;其次,是熟悉数学的发展史,正确的树立数学观,了解数学的发展史,了解数学自身特有的特征、独特的研究对象以及学科的发展演变等问题。再次,是阅读研究同小学生心理有关的书籍,这对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教育学应将书籍中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实际相符合的内容收入小学数学教材。
在实践方面,可以安排教学设计原理和儿童学习数学活动等内容,把教学案例分析插入到理论教学中,并安排学生参加相应的教学实践,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结合。
四、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性原则,探究性学习是进行小学数学教育学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就是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以分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针对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又有区别。
数学教育学理论重在理解,其内容远不如数学题目那样难解。鉴于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先安排学生自学,把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或者是全班进行讨论。而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和交流,适时提出学生忽略却又应该被重点研究的问题,对讨论做出总结和评价。
针对实践部分的教学,应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这种方法在发达国家已经被广泛采用,而实施这一教学法的重点是提供足够优秀的案例。因此如何收集和撰写相关案例是编写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界对这方面的认识还处于萌芽状态,已有的、足够好的案例很是匮乏。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教材编写组必须要加强案例来源,必要时可以组织人员到小学实践,注意挑选其中典型事例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挑选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实习课作为案例进行研究。
五、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育学要按照新课改的建设要求,以建设专业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思想境界为指导,全面加强教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和锻炼。另外,相关教育人员应当将提升教学水平视为教学重点,争取课程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在注重薄弱环节的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育学的教学水平,努力建造成具有一流质量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黄甫全.小学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检索课程 信息素养 信息查询 医务人员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席卷了整个医学界。与以经验医学为主的传统医学不同,循证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决策都应该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要求临床医生熟悉计算机技术,尤其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检索知识和技术,能够从数据库、网络中获得相关证据。1993年,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最早确立了信息素质是医生必备的一种素质。而循证医学的基础是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作为一种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潜在能力,将成为今后临床医疗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必备素质。根据医务工作的特点,现代医务人员信息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这4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医生是终身的学习者,对于医生而言,除了要具备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等信息素养的共性能力外,还应具备对各类医学信息的高度敏感性,因为任何信息素养都必须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才能在该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必备能力,循证医学的发展也对临床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全面的临床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跨学科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信息素质教育所要求和提倡的。对信息素质的界定远不止信息检索这个范畴,它还关系到教育和健康问题,因此可以说,医学信息素养代表了一种能力,包括认识医学信息需求的必要性;能确定信息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去检索相关文献;能评价信息的质量及其在特殊场合的作用;能分析、理解和利用信息去进行正确的医疗决策。对医务人员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可以使其更好地了解各种信息源,加强对信息科学的理解,增强信息意识并掌握各种检索和网络技术的应用。
国外医学领域正式的信息素养教育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并将其作为专业技能培训的一部分,主要由医学院校、医学图书馆和继续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且医学图书馆员在健康素养的教育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最早开始于1984年,在1987年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也规定要加强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能,近年来一些院校还开展了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相关课题。从教学内容上看,多数院校将医学信息检索概论、图书馆的利用、国内外医学信息数据库介绍、循证医学信息检索、全文获取和文献的管理及利用等作为检索课的主要授课内容,并设有上机实习的环节。本文通过调查临床医生的检索行为及信息利用情况,来检验医务人员的信息素养与其所接受检索教育之间的关系,为医学院校检索课程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2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三0六医院和北京市公安医院4家医院的内科、外科、放疗科和急诊科的80名临床医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其学历分布见表1)。问卷调查项目分为三个模块:(1)调查对象的知识背景,包括学历、是否接受过正规的检索课程教育、对医学领域的关注程度以及个人信息交流方式;(2)调查对象对各类电子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使用、文献全文的获取途径、对各类查新服务的了解、检索结果的评价以及信息查询中遇到的障碍等;(3)检索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包括对其重要性的评价和对于临床实践中问题解决的效果。
调查数据分析分为三个步骤:(1)用Excel表格录入数据,建立备用数据库,并根据统计量做出图表;(2)用SPSSl9.0软件对部分数据组进行统计和对照分析,通过X2检验得出结果,P值是进行检验决策的重要依据,当P
3结果与分析
3.1检索知识背景
医务人员除了要掌握必要的医学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知识能力才能对日新月异的医学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与利用。据调查了解,l临床医生因为业务需求而进行信息查询、检索的频率很高,以下利用问卷对每位医生的信息检索知识来源、对国内外医学研究前沿信息的关注程度和日常信息交流工具的使用进行统计归类,根据统计结果来分析医生们现有的基本信息素养并找出差异所在。
3.1.1检索教育背景
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在进行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改革_8],很多临床医生在医学院各阶段都选修了医学文献检索课程,很多医院的图书馆也经常开展信息检索讲座,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信息素养,帮助他们及时了解临床科研的最新动态信息并掌握方便快捷地获取资源的方法。问卷数据显示,有62%的医生在医学院各阶段选修过文献检索课程,10%在工作以后接受过医院举办的信息检索专题讲座或培训,也有23%医生的检索知识来自工作后的自学,5%的医生通过向他人请教来解决信息查询中的问题。可以看出,除了62%的调查对象在医学院接受过正规的检索教育以外,其他医生都是通过不同程度的自学来处理工作中的信息查寻问题,正规教育和后教育在实践中有何差别可以通过后面的测试进行验证。
3.1.2医学前沿信息的关注程度
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应能够将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不断追踪最新的科研成果、技术和诊断治疗方法。他们要经常参加各类会议、关注医学领域最新的期刊或登录网站,不断扩充、更新自身的医学知识和技能。通过访谈得知,医生们对信息的“查新”需求要大于“查全”需求,并且经常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检索医药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并应用于临床,这已经成为医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从问卷结果可以看出,有63%的医生选择有工作需要时才会关注国内外医学研究的前沿信息,只有23%的医生表示经常关注这类信息,甚至有14%的医生表示不关注这些信息,这表明一些医生对自身领域的医学前沿信息还没有足够的敏感度,而具有这种敏感度恰是医务人员所必须拥有的职业素质。作为终身的学习者,只有当医生们有意识地主动提高自身信息素养以后,才能够及时获得所需的、高质量的信息。
3.1.3信息交流工具的使用
同行之间的交流是医生们的一种社交形式,这种行业特有的信息交流成为临床医生获取信息的常用方式,此外,医学涉及很多跨学科知识,因此通过电子邮件或网络进行交流和讨论不仅能节省大量的时间,还能打破空间以及知识结构上的制约,实现全方位的实时信息沟通。但通过问卷发现,66%的医生都只是偶尔使用电子邮件或网络即时通信工具与他人进行讨论,有20%的医生经常使用这类工具,且有14%的医生基本不使用电子邮件等与人沟通信息。从访谈中得知,由于医生的职业特点,如缺乏时间等,多数医生只是偶尔使用网络通信工具,一些医生甚至不拥有普及率高的联络软件的个人账号,没有充分利用这类便捷高效的联络工具,这与其他行业相比是不多见的。
3.2电子资源的利用
医生在解决临床问题时通常需要伴以信息的查询和检索,其信息能力的高低既关系到检索结果的质量和指导临床实践的效果,也体现了医生自身信息素养的高低。由于医院里医生数量众多,不同年龄、科室、学历等造成的信息查寻习惯各不相同,水平也参差不齐。在当今大的网络环境下,各类搜索引擎、国内外医学专业数据库、电子期刊、网站等电子资源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而利用这些优秀的网络资源不仅要求医生们具备全面的临床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跨学科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都是信息素质教育所要求和提倡的,以下为检索知识的应用情况。
3.2.1图书馆资源的利用
医学院或医院图书馆收藏的各类文献资料以及电子资源是医务人员从事临床研究的重要信息来源,图书馆网站上的各种服务项目更是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在问及经常使用图书馆网站上的哪些电子资源和服务项目时,61%的医生选择了数据库链接,其次有17%选择参考咨询服务,16%选择科技查新,只有5%选择信息推送,1%选择都不使用,显然多数医生只是经常使用图书馆提供的数据库人口。检索数据库是临床信息查询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图书馆网站上还提供了众多其他优秀的资源和服务,比如信息推送服务对于医学查新和前沿信息跟踪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根据用户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进行检索跟踪,主动将网络或数据库中最新的相关信息发送给用户,无需每次制定不同的检索策略进行查找。因此,文献检索课上应着重介绍这类高效便捷的网络服务工具,增强课程的实用性,使丰富的电子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3.2.2获取全文的能力
在信息查询的过程中,阅读全文是解决临床问题、追踪医学进展和撰写医学论文的前提,只有充分查阅文献才能够满足临床医生的各种信息需求。但很多重要的医学数据库,如PubMed系统,虽然收录了全世界数以万计的文献信息,但其中95%以上的文献仅提供文摘而没有原文,因此,获取文献全文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一种能力。有47%的医生选择利用全文数据库下载全文,35%的医生利用网络来查找全文,18%的医生选择利用馆际互借或文献传递服务来获取文献。在多数文献检索课中,文献全文的获取及医学全文数据库介绍都作为独立的一章进行讲授,因此选择全文数据库的人数较多,但由于医院资金不足等导致的使用权限问题阻碍了医生们对某些全文数据库的查阅,因此能够通过网络上一些其他渠道,如开放资源(OA)或无权限设置的科研网站来获取全文也是非常重要的,且在文献检索课上应该更多地加以介绍以适应实际的使用条件。
3.2.3查新服务的使用
在追踪医学最新进展时,网络搜索引擎或专业数据库、期刊及国内外会议录获取信息、学术会议和同行之间的咨询等方法综合起来共同满足了临床医生对信息查新的需求。在查新服务的了解方面选择最多的是图书馆网站上的定题服务(32%),其次是PubMed的RSS检索跟踪服务(24%),Google快讯服务(18%),Elsevier数据库推送服务(13%),其中有13%的医生对于这些查新服务都不太了解。
在这里针对选择“都不了解”的医生的不同检索教育背景,即接受过正规检索课程教育组和后教育组,用SPSS做卡方检验,得出结果:X2=9.828,df=1,双侧P=0.003,按照P=0.05的检验标准,可认为两组有显著差别,即表2。
由此可见,接受过检索课程教育的医生在不同程度上使用各种电子查新服务,充分利用了网络及电子资源来追踪本领域最前沿的医学信息,而没有接受过医学院检索课程教育的医生通过自学等方法掌握了一些文献检索知识,但对于这类深度信息服务了解甚少,失去了便捷获取前沿信息的机会。可以看出,学校正规教育和自学后教育在知识深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表明医学院校的检索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3.2.4检索结果的鉴别与评价
在获得信息后,首先要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鉴别才能从中选出最优的信息加以利用,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应具备有效评价信息的能力。调查得知,一些医生认为自己目前的计算机和检索知识不能满足或是只能部分满足日常的信息需求,有时不能直接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因对检索结果不满意而放弃检索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其中有62%的医生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找不到满意答案,5%的医生经常无法找到满意的答案,只有33%的医生表示基本都能满足日常的检索需求。
在这里针对选择“都能满足检索需求”医生的不同检索教育背景,即接受过正规检索课程教育组和后教育组,用SPSS做卡方检验,得出结果:X2=1.077,df=1,双侧P=0.001,按照P=0.05的检验标准,可认为两组有显著差别,即表3。
可以看出,接受过检索教育的医生能够更多地满足检索需求,利用所学知识找到满意的答案,具有较高的信息查询能力,且获得的信息质量较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检索课程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能力和素养。
3.2.5信息查询的障碍
临床医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障碍有4个:缺乏检索知识、外文资源阅读的语言障碍、网络资源使用的权限限制和检索策略不当。其中选择最多的是网络资源使用的权限限制(50%),其次是语言障碍(18%)、缺乏检索知识(16%)和检索策略不当(16%)。通过访谈得知,由于经费等问题,很多医院购买的数据库数量非常有限,经常是由几家医院合作购买一些较为通用的数据库后共享这些资源,对于一些高质量的文献资源,尤其是国外数据库中收录的外文文献,没有阅读及获取全文的权限,因此大大阻碍了医生们对医学知识和前沿信息的获取。
3.3检索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
医学文献检索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学科,通过检索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医务人员信息分析、检索、鉴别以及利用的综合能力。加强对这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帮助医务人员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进而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技能。
3.3.1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医学文献检索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医生在临床实践中获取信息的效率,因此关注医生们切实的工作需求可以为医学院校检索课程的设置重点提供良好的建议和反馈信息。有38%的医生认为数据库与搜索工具使用方面的知识对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最有帮助,24%的医生认为检索方法和技巧最重要,19%选择了网络医学信息的鉴别与利用,19%选择了相关资源的获取与管理。鉴于对这些检索知识的需求,医学院校在检索课程的设置方面应当有所偏重,更多地教授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医生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3.3.2检索知识的重要性评价
在问及信息检索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时,有64%的医生认为非常重要,有36%的医生认为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没有人选择“可以忽略”这个选项,且在认为“非常重要”的医生中多数是接受过检索教育的。由此可见,医生们对文献检索知识及教育课程具有很高的认可程度,认为这类知识在工作实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他们表示,信息检索行为是陪伴临床工作的“重头戏”,检索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检索结果的质量和指导临床实践的效果。但由于刚跨入医学院校时,学生们意识不到信息对今后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作用,尚无信息需求的愿望,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是文献检索教育的重要基础。
4结论
【关键词】艺术设计 专业基础课教学 思考与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设计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对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中艺术设计教育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各个美术院校(包括综合性大学)争相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但随着盲目的扩招,致使不太成熟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受到严重的冲击。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缺乏科学合理性,尤其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设计课的关系问题表现较为突出,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地努力探索,走出一条真正为艺术设计教学服务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新模式。
1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现状
1.1 艺术设计专业招生的基本情况
随着高等艺术专业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艺考热”的升温,迫于升学的压力,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相对较低,这样招收的学生就会有很大程度上对艺术设计并不感兴趣,生源质量下降。其次,由于艺考模式的局限性,专业课考试内容长期固化单一,科目基本上是素描、色彩、速写,内容基本固定,大多以默写和临摹照片为主。致使学生在考前培训时突击训练应试技巧和方法,缺乏对审美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这样的艺考指挥棒下,考前就不可避免地把学生训练成机械的照抄照搬、没有创新能力和严谨的造型能力的机器,思维僵化,造型的严谨性、精确性严重缺失,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得招来的学生能力水平逐年降低。另外,由于现在的艺术设计专业考试内容与艺术绘画专业考试内容相同,这样不可避免地在学生入学后,专业基础课的训练与以前传统绘画性训练有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
1.2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我国高等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大多延续传统艺术绘画的教学框架。在形式上仍然强调造型、技法与单一的色彩配比规律。以研究客观对象的真实形体和客观表现为主,强调写实技术能力的训练和作品的表现力。但这种方法毫无疑问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非常不利的。传统单一的封闭式造型训练与开放式的艺术设计要求不相适应。教学方式把写生作为主要手段,而对物体内在本质语言得不到深入挖掘。这种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同化学生的审美和个性的进一步开发,抹杀了学生艺术个性的张扬,这种教学方法也背离了现代设计艺术理念。
(2)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设计课教学衔接性差。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教学实践和不同阶段改革试验,但是,在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上有许多需要深入反思的地方。我们现在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还是基本沿袭了传统绘画艺术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写生、临摹为主,追求单纯的写实绘画技巧。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虽然应具备相应的绘画基础写实能力,但在我们现在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过多地强调写实造型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在思维方式、创新意识的培养。专业基础课和今后的专业设计课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形成严重的脱节现象,与我们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背道而驰。
2 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和改革
2.1 改变艺术设计教学观念
对于高等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来说,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是完成专业教学的基础和根本。从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上看,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开启学生自由的想象力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只有培养起学生独特的设计造型理念、发掘物象的形态美、提高形体重构联想的能力,才能打破传统的绘画思维定式,冲出对客观印象表达的藩篱。
专业基础课要服务于专业设计课。因此,专业基础课内容的安排要与相关的艺术设计课程联系在一起,如环艺专业的学生在上专业基础课时可加入室外建筑结构和环境空间的写生练习,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体验建筑结构的艺术特点、空间构成基本规律,熟悉环境艺术设计特有的语言特点,并通过写生进行提炼、概括、夸张、变形,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意识。
2.2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也是以造型为主要表达语言的专业。所以,艺术设计专业必须通过一定的专业基础课程训练开始,目前,各大艺术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基本主要为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等组成。通过对物象的形体、色彩、结构等重要特征的了解和认识,并将其转换成设计语言和元素,再进行重构和组合,形成区别于原有物象的新的视觉形态。
(1)设计素描。设计素描是基于严密的、准确的、理想化的表达方式,主要研究的是事物结构、空间、透视、形态等规律的学科。在艺术设计专业中,设计素描主要训练的是学生立体空间塑造和表现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发散性思维的运用是设计素描的重要表现特征。设计素描是设计师传达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的重要表现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物象的表象形态来表达其内部复杂的理性结构和物体之间相互空间关系。它一般有三个训练阶段:造型基础能力训练、造型语言能力训练、造型创意思维能力训练。在具体表现的过程中,通过运用不同造型、质感的线条来主观地表现物象的立体感、空间感、质量感,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同时,运用现代设计构成要素,对物象进行重构,创造出既源于客观物象又高于客观物象的全新形象。通过这样的训练,就可以把学生以前绘画的具象性思维转变为抽象性思维。另外,多到大自然中写生,发现自然的形态,从中汲取营养,通过发散性的物象重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表现出新颖的作品。
(2)设计色彩。设计色彩在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中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与传统的艺术绘画色彩有很大不同,它主要研究的是色彩内在的相互协调、配置规律。对具象色彩的提炼概括,理性地表达抽象色彩情感。通过对现代色彩理论的实践和训练,提高学生对主观色彩的表达能力。在具体教学中,首先对自然色彩进行表现,再通过概括、夸张,对自然的色彩进行提炼,把具象色彩变为主观色彩。另外,还可进行色彩空间、抽象色彩的综合练习,通过不同色彩给人心理、生理的不同感受及色彩的联想等表达出不同的抽象色彩概念。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很好地把色彩和设计联系在一起,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3)三大构成。构成课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另一门必修基础课。它主要包括平面、色彩、立体构成,三大构成主要通过点、线、面等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研究事物的内在结构和变化规律。传统的三大构成课程的讲授方法缺乏有效的针对性,缺乏和相关的专业设计课的相互渗透,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讲授基本理论后学生完成相关的课题作业。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用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三大构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联想表达能力、理性构思能力、趣味构思能力。为今后步入专业设计教学奠定良好的创造思维和造型构成基础,使之能更好地和今后的专业设计教学无缝对接。
(一)调查对象
对A高校的各学院各年级分别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总共发放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20份,有效率为92.72%。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整体抽样方法法,由研究人员将问卷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填写完之后,当场就回收问卷。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由基本情况问卷和满意度问卷两部分构成的。其中基本情况问卷是对研究对象的背景资料进行问题设计,而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体现研究对象也就是A高校学生的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这样方便于后续对数据整理和分析。问卷的第二部分就是对A高校学生满意度进行调查,通过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可知,高校的学生满意度主要包括课程和教学、生活和环境、信息资源、入学和就业、收费和资助、咨询和建议、个人发展等七个方面[3]。本次问卷中就这七个方面设计了50道题,并采用卡特5级正向计分法。非常满意为2分、较为满意1.5分、满意1分、不满意0.5分,非常不满意为0分,总计满分分数为100分。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加权平均法计算出A高校学生对学校的教育服务质量总体评价的平均得分为86.5分,高于目标值0.5分。并且70%以上的单项满意度的平均值高于1分。这表明A高校的学生对于A高校的教育服务质量普遍是一个较好的评价,对教育服务质量的总体感到比较满意。学生对A高校的生活和环境感到最为满意,得分为88.7分,咨询和建议的分数最低为85.3分。总的来说,各模块之间的分数差距不多,这说明A高校对教学服务质量的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通过对调研问卷的学生访谈,我们发现学生对A高校的生活和环境中满意度之所以那么高,是因为觉得A高校在宿舍管理以及学校的软硬件方面建设要高于同等水平的高校。对咨询和建议的满意度最低,是因为觉得A高校存在部分行政老师在为学生办事时候态度不友善,并且也有学生提到找老师处理行政事务的时候,那行政老师却不在自己的办公位置上。
四、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视频课;网络课程
一、前言
随着开放、共享思想的深入影响,在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开放课件项目引领之下,全球高等教育领域于21世纪初启动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开放教育资源浪潮。而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模式,其效果以及学生使用现状尚未可知,为此许多教育和研究者已展开探索。王涛、李青(2012)对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教学活动模式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信息化和共享运动的不断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必将成为今后主要的教学活动形式。王宇航(2013)提出了建设高校“微网络公开课(微课)”的建议,即在原有网络公开课理念的基础上,缩短视频的信息容量,主要面向一个课程、班级、学习小组的学生,增加与师生的互动设计模块。微课缩短视频容量、缩小受众,不仅可以兼具现有公开课的特点,还具有交互性等诸多优点。另外,关于大学生网络公开课使用情况,孙文斌(2013)以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大学生网络公开课的使用现状及需求,从“知晓维度”“使用维度”“需求维度”三个方面得出,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高网速,获得额外资源,并提出多项建议。笔者发现,对国内视频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和发展这两个方面,但较少对学生在网络公开课的使用方面的研究。本项研究试图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研究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组的研究思路为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实地采访等方式对大学生网络公开课的运用现状进行调查,通过现状窥见期待,改进未来。本次的调查范围较广,涉及北京、湖北、广东、上海四地30所国内重点高校。项目组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发出,截至2018年3月18日,参与问卷填写总人数达1023人。调查结束共回收有效问卷873份,填写内容不具有参考价值或参与者所在学校未开设视频课的为无效问卷(150份)。所调查高校中,29所开设了视频课,未开设仅1所。本次调查对象具有普遍性,调查数据结果真实有效,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北京14所高校348人参与调研,占总人数39.9%;上海4所89人,占10.2%;湖北8所289人,占33.1%;广东4所147人,占13.3%。
三、调查结果及相关分析
1.视频课程的使用现状
将视频课使用现状作为分析主体,获取相关建议和期待,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数据得出,未曾选修有33人;选修1-2门有186人;修满学分为547人;为知识选修多门有107人。分析可得,选修视频课数量与学校规定的学分相关,62.7%的学生在学分修满后放弃学习。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愿意选择多门。调查得知视频课观看时间数据。视频课授课时间长短不一,多半学生每次观看的时间为0.5-1小时,近30%的学生在选修了的情况下并未观看,而认真看完所有的学生仅占4.7%。上述数据表明视频课使用效率较低,并未物尽其用。
2.视频课的类型与选修原因
视频课的内容是学生关注的焦点。目前,高校视频课的类型大概可以分为人文、艺术、数科、社科和学校特色五大类。据此,我们调查了学生选修不同类型视频课的原因。数据显示,74.3%因学分而选修;3.1%因个人学习兴趣;20.0%随意选择;剩余49人因其他原因选择。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选修视频课是为了修满学分,在选修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只有少部分是出于个人的学习兴趣。另一个原因是,开设课程中,学校特色课程较多。如北京林业大学开设的15门视频课中,66.7%的课程具有学校特色、专业性较强,人文社科类和艺术类课程较少,类型较单一。与此同时,具有学校特色的视频课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匹配程度较低,无法满足学生兴趣发展需要。
3.视频课考核方式
考核是检验课程和学习效果的关键,因此我们也调查了目前高校采取的考核方式。论文占5.5%;线上考试占84.5%。由此可得,考核以线上考试为主,论文考核为辅。虽视频课时间灵活,线上考核方式合理,但也存在明显缺陷,难保公平公正。论文方式考核,提交了论文就能及格,存在抄袭现象。线上考试可利用网络搜索答案,无法检测实际学习成果。因此,学生普遍认为视频课收获不大。
四、对视频课的期待和建议
学生选择视频课的主要目的是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课程选择多以个人兴趣、课程内容、任课教师的魅力为导向。学生普遍认为视频课仍有较大改进空间:首先,针对视频课使用效率的问题,建议通过内容改革来解决。学生希望课程内容能更具有实际意义,开设更多英语课程,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除本校外,开放和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平台;建设高校视频课共享平台,实现各大高校资源共享,提高优质资源的利用率。其次,改进考核方式。增加随堂测验,完善系统,对质量作更高的要求;线上考试,建议试题对应视频内容,每年更新,杜绝抄袭现象。更新视频课的评价方式,从“合格”与“不合格”到分级制度,督促学生学习。第三,为使更多学生获益,建议各大高校建立统一的高质量视频课程平台,开通视频课专用网络频道,统一高效地集合教育资源,推出各个学校的特色精品课程,并在视频链接下附带视频以外的更多学习资源,真正建立起有“魅力”的现代教学平台。第四,为更好的应用视频课,应高度重视做好宣传工作,建立专门的网站汇集全部课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任课教师加强指导。总结起来:更新观念,更新教学方式,定期更新视频内容;广开渠道,做好宣传与推广工作。视频课是互联网时代的宝贵资源,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使用,使得更多的学生领略各大院校风采,享受更多教育福利。
五、本项研究的局限和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
一、学校常规活动的特点及其价值
(一)学校常规活动的特点
除了一般意义的教学活动,学校活动还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指定领域的活动,以及班团队活动、春游、秋游、学军、学农等学校传统的体验性活动;现代学校建设中形成的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节日活动;心理健康辅导、环境教育、禁毒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整合学校固有的、大量非指定领域的常规活动,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拓展知识、提高能力、完善素质、陶冶情操搭建了有效的平台。诸如此类的学校常规活动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
这里所说的生活世界,是指包括心理生活在内的自身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一言概之,为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2.学生带着跨学科的问题进入活动现场
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带着跨学科的问题进入活动现场。超越单一学科的局限性,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寻求解决跨学科、综合性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强调活动的过程性,关注结果的生成性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方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正因为如此,学校常规活动不苛求活动目标的高度一致,而是强调活动的过程性实践体验和感悟生成,实现意义的自我建构,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二)学校常规活动课程化的价值
常规活动课程化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固化课程,建立起一套课程实施体系,建立课程的实体架构,以保证课程实施的规范化。二是不因指导教师的变更而弱化,只因学生的发展而深化,促进课程的实施常态化。
深化学校常规活动的内容,丰富活动形式,是现代学校建设的需要。单纯的依托学科课程,既不符合课程改革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构建以常规活动为依托的课程,弥补了国家课程之缺憾,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丰富了学校的特色建设内涵。
深化学校常规活动的内容,丰富活动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下,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在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架构和课程评价的指引下,为学生提供一种经历。这种经历的提供,即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教师从中加深对课程的理解,获得专业成长。
深化学校常规活动的内容,丰富活动形式,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方式。秉着“我设计,我参与”“我的活动,我做主”的基本理念,将活动赋予教育意义,赋予学生生命的气息,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活动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
二、学校常规活动课程化管理的路径设计
课程化的学校常规活动,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在方式上强调实践性,在评价上关注生成性,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不谋而合。结合学校的具体特点和社会需求,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整体优化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过程,构建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适应学生个性发展与潜能开发的课程化活动,既能保证各项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更能促使活动组织者按照课程的要求来设计活动,真正发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作用,促使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活动课程化管理的一般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活动过程。因此,活动是实施教学过程的途径。
1.学校提出活动的动议
基于办学理念和文化传统,学校根据工作计划,适时地提出活动的动议。这种提议,包括活动目的、活动时间、地点以及领导小组、经费、安全保障等信息。
2.活动实施方案的征集
面向全体学生征集活动实施方案,课程化的活动方案更多地在于面向年级、班级或学生团队、社团等群众性团体,而非面向学生个体。
在学生初步设计了活动实施方案后,还需要对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根据不同活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方案设计的中期指导。
3.活动实施方案的确定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各年级、班级提供的实施方案设计稿,组织筛选(评选)、择优,拟定候选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征集修改建议,补充、完善、优化实施方案,将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最终以民主的形式确定活动实施方案。
4.活动方案的实施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确定指导的主要内容,侧重过程与方法,如,在少先队大队委员选举活动中指导学生撰写竞选演讲稿、展示才华、探讨助选拉票技巧、倾听观点、表达意愿等。教师的指导不是针对参选学生的个别辅导,而是面向全体的集中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希冀,参与到活动中,并从中解决问题,体验活动的过程。
5.活动实施后的评估
活动效果评估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前期活动的回顾与反思,也是对今后类似活动的启迪与展望。
本阶段一般由说一说、想一想、议一议等环节构成。说一说,主要是陈述整个活动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所参与的活动细节及期间的心理体验等。想一想,是一个反思和自我评估、互相评估活动参与情况的环节。同时,还会涉及实施方案的评价,提出改进、优化之处。议一议,本环节主要是为教师的引领提升提供时间和空间,发挥指导教师的职能。
(二)活动课程化管理必备的要素
言说课程,必然有其必备的要素。一般而言,需要具备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适用年级、学时安排、教学指导设计等)、评价建议等要素。将学生素质拓展的各种活动纳入各教学计划,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学习和指导,才能体现拓展的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与目的性。
还是以少先队大队委选举活动为例,显然,有指导思想,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前提;有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以公推或自荐产生候选人、竞选演说、民主投票等为内容,辅之以监督问责、任期述职,可以形成相对比较完整的课程结构和评价办法。
通过前文的过程描述,可以较为容易地导出课程目标、课程架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要素。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方向,是灵魂,是学校常规活动课程化有效开展的保证,也是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每种活动都要根据其性质和特点,明确其总体目标和每个单元甚至每次活动的目标。教师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具有广阔的视野,科学地确定活动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地发展。基于课程的三维目标,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提出可观察、可测量的课程目标。
2.课程架构
课程架构是学校常规活动课程化的重要部分。一般由课程内容、课时安排、适用年级、教学指导设计等方面组成。常规活动课程化是非理性的,面向不同的学生群体和活动的不同阶段,对课程指导教师而言,必然有其选择。
3.课程实施建议
既然是课程,教学指导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以课程架构看,一般需要4~8课时。课程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指导下,以开放的视野,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想法,解放孩子的大脑,释放孩子的口、手、脚,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搭建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
4.课程评价建议
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度、评价方法多样化的原则,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评价主体: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2)评价内容:参与活动的态度、广度、深度与能力、意识的提升情况。
(3)评价方法: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与雏鹰争章活动相结合。
三、常规活动课程化管理的问题规避
活动课程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捷径,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也是学校文化培育、积淀的重要途径。在活动课程化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坚定课程的方向,把握课程理念,规范实施课程化活动。
(一)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规避一刀切
学生的差异性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在不同主题上呈现差异性,即使在同一主题下,学生也存在个体的差异,表现在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体验成长的愉悦。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规避放任自流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给学生思维的开放与自由,但并不意味着其行为可游离于学校常规活动的目标与方向。教师的指导是基于教育目标、活动目标的开放,也不是游离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误导。
(三)课程指导教师介入,规避过度过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有别于其他学科课程,指导教师一般只提供建议,不直接教授方法,保证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包办,不越俎代庖。坚持集中指导与分散指导相结合,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起始指导、中期指导与终结指导相结合,指导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学科知识、技能指导与方法论指导相结合,充分利用指导教师的资源,使活动过程规范化、活动效果最优化。
(四)坚持课程理念的连续性,规避始乱终弃
当课程教学指导成为生活化的活动,师生间必然建立起自然的对话,当课程教学指导成为研究,学生必然参与活动兼具实践探究。活动时间的合理设计,是活动课程化的重要保证。活动的指导需要保持其连续性,督促学生执行计划,不因追求速度而放弃课程固有的理念。
关键词:新教师 新课程
每年教育局都要招聘新教师,笔者也每年都要参加几次新教师说课、实践课评审。客观地说,新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错,对教材的处理、对课程的把握以及教学的组织都很好,但始终感觉他们的教学思想、组织方法、教学观念还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内容:“队形要求整齐划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列队练习;一堂课安排两个内容:新内容和复习内容;教学过程完全按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四段进行,既没有新课程要求的‘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也缺乏教法、学法方面创新的理念。”笔者也曾问过新教师在学校是否进行过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或培训,答案都是很少或者干脆没有。笔者也针对这种情况咨询了几位大学教师,的确如新教师所说,目前大学对新课程理念的传授比较欠缺,没有专门开设新课程方面的选修课。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笔者在思考如果这些没有经过培训的大学毕业生走上体育教师的工作岗位,那么他们应该怎样适应新课程,尽快熟悉新课程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在岗的教师认真思考,尤其是体育教研组长、学科教研室主管教师们思考。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以及其他学校的做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新教师的新课程相关培训工作。
一、建议各级师范类高校开设新课程短缺选修课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思想理念的定位、课程标准方案、实施的要求基本上是由高校的专家教授通过调查、研究制定的,尽管也有一些中小学体育教师参与,但主导者是高校的专家、学者,他们离高校学生最近,这些思想、理念应该及时准确地传达给高校学生,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新课程的需要。高校师范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外,应该对当前的教学动态、教改信息有所了解。记得我们的体育理论课教师因为个人爱好,经常给我们讲新的教改信息、新教学方法分析等,我们很喜欢。而这些都是教师利用挤出来的时间给我们讲的。笔者认为,师范类高校应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新课程培养讲座或者短期选修课,让他们了解新课程思想,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实践奠定基础。
二、建议抓好实习期间的新课程知识学校机会
师范类学生在毕业前都要进行教学实践培训,这是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个重要实践过程,也是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的过程。由于各校都或多或少地进行课改实践,因此他们必然会接触到新课程。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新课程改革是分步实施的,对于已经实施的地区也是分年级进行的。目前在高中实习和初三实习,新课程的内容就少些。笔者相信高校对实习也会有了解并要求实践新课程的要求,但是因为地域、学校、指导教师、学生个人等因素,落实下去可能不是非常理想。如果遇到好的学校、负责任的指导教师,可以多学一些,相反就少些。其实在这个阶段进行新课程学习应该是比较理想的时机,既有新课程的实践感受,又有专家的指导;既可以请教指导教师,有可以让自己的老师指导。因此,笔者建议即将实习的大学生们抓住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为自己走上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三、建议教育部门做好岗前的新课程培训
新教师在上岗前都要进行一些通识培训,其中也包括新课程培训。这个阶段的培训以实践案例分析为主、理论为辅,当然不排除有的地区请专家来进行讲座,加强理论指导。这个培训非常重要,现在一线的、正在进行课改试验的教师基本上是通过这个途径来了解新课程的,但是总有补课的感觉。新教师是生力军,工作的创新意识、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更强,应该可以给老教师一些启发,尤其是新课程需要创新思想、创新意识,更需要新教师带来新的东西。因此,笔者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对新招聘的教师在上岗前集中进行有关新课程的培训,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学科类新课程专项培训。
四、建议准体育教师做好新课程知识的积累
以上三个方面可以说对于准体育教师来说是被动性,那么我们的准体育教师也要积极行动起来。这方面就要靠体育教师自己平时的积累与沉淀。笔者认为,目前获取新课程知识的途径很多,如网络、论坛和即时聊天工具等。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一定会得到回报;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将来在工作岗位上一定会受益。
总之,高校所进行新课程培训应该是原汁原味的,通过实习过程所了解的味道淡了些,由上岗前的培训进行了解就更淡了。笔者认为由高校进行培训和学习最理想,因为一方面是学校教学的系统性可以保证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保证对新课程的领悟,尤其是理论指导可以更到位。由实习了解新课程是大学生利用知识进行实践的过程,遇到问题既可以请教指导教师,有可以请教自己的老师,需要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效果应该是不错的。上岗前的新课程培训,对于未接触新课程的教师是很有必要的,有些地区请来高校专家进行讲座效果一定很好,但毕竟专家是有限的,而且代价很大,如果仅仅是个形式,走走过场,那效果一定不好,对新教师帮助不大。而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是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新课程的,包括许多刚刚毕业的新教师。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大面积推行,我们盼望着更多的、领会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新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来,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解决好新教师与新课程脱节的问题,让新教师尽快熟悉新课程,帮助新课程改革顺利有序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李云凤,《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情况的调查》[J],《考试周刊》,2010
关键词:矿山地质 发展前景 专业目录 调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166-01
地质行业近年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矿山地质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的修改势在必行。
1 首先介绍我校与“矿山地质”相关专业开设情况
辽宁省工程技术学校始建于1983年。目前开设地质勘查与找矿、宝玉石鉴定与加工、岩土工程、钻探工程技术、测量工程技术、化验分析与检验、地球物理探矿、采矿技术八个专业。我校虽未曾开设“矿山地质”但我校开设的八个专业中地质调查与找矿与采矿技术两个专业与“矿山地质”是相关专业,地质调查与找矿从2005―2012年每年招生人数分别为2005年100人,2006年162人,2007年89人,2008年54人,2009年52人,2010年34人,2011年22人,2012年14人,2013年25人。整体呈下滑趋势。从就业率来看,由于受事业单位招聘制度改变,地质中专学生在事业单位就业率逐年下滑。在企业单位就业学生中以合同制或临时聘用形式者居多,这说明地勘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地质专业学生仍有需求。我校采矿专业是2008年首次招生,当年招生规模为44人,2009年招生人数为19人,以后停止招生,这两届学生直接到内蒙森工集团上班。
2 对矿山地质专业发展及就业前景分析
虽然我校未开设矿山地质专业,但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分配到矿山企业工作的我校毕业生进行调研,通过对学生信息反馈的分析及与矿山工程师的交流,认为矿山地质专业的前景是比较乐观的。主要原因如以下几点。
(1)矿山地质专业是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市场需求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矿业方面,竞争力较小,且在矿业方面有较大需求,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较好。
(2)1995年后,地质人员出现断档情况,地质院校毕业生分配到地勘单位或矿山企业的人员较少,导致目前矿山地质人员紧缺,在这种环境下,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
(3)近几年,许多小规模的矿山企业和一些民营的矿山企业根本没有专门的矿山地质人员,他们急需一批既懂地质专业又懂采矿专业和测量专业的矿山地质人员,这为学生实习就业等创建了便捷条件。
3 矿山地质专业目录调整的建议
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核心能力的确定、课程体系的调整应紧紧跟随矿山企业对矿山地质人才的需求而不断改革和调整。
(1)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建议:矿山地质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能够运用现代地质理论和先进科学手段,从事矿山地质职业领域地质技术管理工作,具有地质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制图、预测预报、编写地质说明书、地质报告编写、储量管理等矿山地质技术与管理的能力,能够胜任矿山地质、矿井水文地质、储量管理、矿井地质勘查的岗位的高端技能人才。
(2)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建议:矿山地质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煤矿、固体矿山中有关地质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工作。其核心职业能力是:培养学生固体(煤、金属、非金属)矿床设计、开采、生产的基本技能。因此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①矿山地质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在野外或井下进行实地的勘测,工作环境较差,条件比较艰苦,对于现在的学生是一种比较艰辛的工作,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因此,首先让学生在思想上有从事艰苦行业的准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地质品质。
②矿山地质专业新毕业的学生缺少实地勘测和在勘测过程中的一些生活等方面的经验,而许多公司或矿山都在招聘地质工作人员时更多看重的是工作经验,因此工作经验缺乏是学生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所以在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上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聘请一些有野外工作经验的地质人员为给学生教学,这样以来,既能让学生懂得一些野外生活的经验,也会使比较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乐趣的课堂,还能把一些野外比较实用的工作方法教给学生。另外,多组织学生到地质企业或矿山企业进行实习,而且要换一些不同的地方进行实习,要有针对性的实习,正所谓见多识广,只有见得多了,做的多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就具备了。
③在理论教学内容上应浅显易懂,接近实际,为此,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有实际经验人员共同开发既符合学校教学又能满足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校本教材。
(3)专业核心课程调整建议:在原有的专业目录中,《岩石矿物》、《古生物与地史》、《构造地质》是三大基础课程,辅助有力的基础地质训练、野外实习,增强学生的地质工作技能,这是切实可行的。可否考虑增加《煤田、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评价》,通过这两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矿区的矿床的整体认识,并考虑矿产的综合利用。《岩体力学》和《工程力学》建议选修或减少课时。建议增加《矿山水文地质》和《矿井地质》,使学生对矿区的地下水情况有所了解和掌握,以减少矿山地质灾害;为学生对井下地质情况的处理打下基础。还建议增加《固体矿产勘查技术》使学生对矿产勘查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手段有所了解;最后建议增设《Mapgis》课程,使学生们掌握现代化工作方法。
调整后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测量学》(矿山测量)、《构造地质学》、《煤田、矿床地质》、《矿产资源评价》、《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环境工程》、《矿山水文地质学》、《矿井地质》、《固体矿产勘查技术》、《Mapgis》、《矿山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岩体力学》与《工程力学》建议选修。
(4)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调整建议。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工程意识,注重能力培养,按照深入一点而兼顾全面的原则组织实习。新生入学后用一周时间组织他们去参观矿山,了解矿山工程系统,特别是一些管理工作特点,使学生初步意识到他们将来要做什么,现在需要学什么,使学生感悟到矿山基础地质等基础知识都是矿山工作所必须的。在矿山地质基础课之后,针对矿山实际基础地质工作内容,增设两周综合训练课。然后,安排适度的矿山基础地质实习,这就使矿山基础地质教学,在矿山地质系统教学中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其有机的运作,有利的推动了整个矿山地质专业教学。
调整后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地质认识、矿山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地质填图实习;构造地质课程设计;矿井地质设计;采矿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关键词】大学生;形体素质;发展研究
1 前言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体育的制度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应试体育制度,均以多年延续的体育课程和模式进行体育教学。这种现行的教学是远远不能实现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更谈不上使大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科学掌握体育专业技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虽然近几年许多高校在教学工作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开设了许多体育俱乐部,设置了一些课程,但缺少明确的目的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所以大部分也只能是流于形式,未能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长期以来,许多学生认为体育健身可有可无,或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就是自由活动,自身形体素质更得不到重视。
2 我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需求结构的改革,市场经济对人材需求的改变,人们的社会观念和心态也随之在改变。目前高校校园内的氛围已悄然变化。大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日益频繁的人际交往和激烈的社会竞争,都是史料未及的。因此如何使在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梯中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材应该是目前高校教学所面临的首要任务;而高校要赋予每个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以“育人为根本”,在“技能、智能、和体能”三个方面都有所发展。目前在所有高校抓教学的工作者中,对“智能”都抓的比较紧,各校在这方面也大力投入,可在“体能、技能”教育方面大多都比较忽视,甚至还人为地削弱了“体能、技能”教育。这种“重文”、“轻体”、“轻技”的现状再不引起重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未来事业的发展会很难想象,它将直接影响中国社会健康的发展以及科技兴国,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盛衰。
3 大学生形体素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形体,即一个人的基本骨架和肌肉所形成的一个人的外观。形体语言,即一个人的站、立、行、坐、形成一个人的气质、风度,构成一个人的基本外观形象美,所以一个人基本形体质量的好坏,是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为人与人的相处,特别是第一次的接触,往往是通过对人体形体形象的认识而形成的第一印象,所以大学生形体素质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目前大多数高校所招收的大学生,70%是来源于农村,即使来源于城市的学生,由于这几年形势所迫,人们越来越重视知识和文凭,所以这几年的大学生他们在初、高中时代由于学校和家长的原因,学习抓的太紧,一味地抓学习、抓升学率,忽视了青少年的身体锻炼,使这些学生的身体素质均在下降,因而更谈不到形体匀称。
而形体训练是一项科学的、长期系统工程。通过调查,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希望学校安排形体训练课,使他们能改变自身的形体缺陷。通过形体训练能磨练意志、增强自信心、改变人的气质;提高人体运动系统的灵活性、控制力和形体表现力为主要内容的形体训练不仅成为人们增强体质的方法,而且已成为人们适应社会竞争、获得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大学四年的形体训练中又养成了长期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终身从事科学锻炼的方法会使人在刻苦训练中学会克服困难、克服挫折。通过进行形体训练,那些体形非常臃肿肥胖的学生和那些豆芽菜形体的学生,多数都能达到身姿挺拔、形体健美、举手投足,气质明显优于常人。
4 建议
4.1 改革现有的体育课程教学纲要
体育课程以形体训练课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科学的形体训练过程,及其它全面发展体能素质的科学锻炼为全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题,为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综合实用性、趣味性、娱乐性为指导思想,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需求来制定。
4.2 建议增加大学生在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和时数
目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第五条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且修满规定学分才能达到毕业要求。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规定每学期必须36课时,同时建议适当增加一定课时,基本上做到在校生都能有机会进行形体训练课的培训和锻炼。
4.3 打破传统观念的教学模式,改革现有陈旧课程设置
建议学校应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按质、定量系统地安排形体训练课,保证长期、稳定、持久、健康的发展。此外,还应安排一定的课时发展一般体能素质课程,确保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与全国的《纲要》相一致。
4.4 建议大学社会体育化
为确保教学效果,建议大学体育师资力量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机制,教师挂牌上课,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老师。有条件的学校可请进社会上有一定名望的资深教授、专家、教练来校挂牌授课并根据学生人头进行按劳取酬。
4.5 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
根据在校生的情况,增加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正常情况下学校每年体育经费不少于教育事业经费总数的1.5﹪,并且要采用多种渠道筹措体育资金,在学生参加各种训练班报名时可适当收取一些报名费。因地制宜的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设训练场馆,一般在校生一千名的学校建室内训练馆250m2,以此比例方可达到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金林群.大学生形体认知偏差与其引起的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J]. 浙江体育科学,2011
[2]郭煜.浅谈大学生形体塑造 [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
[3]答英娟,陈永远.以内外因辩证关系审视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的重要性[J].价值工程,2010
[4]徐慧文.形塑·美化·提升——高校大学生形体训练课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
[5]王欣.从形体美的概念看我国大学生形体课的开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