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错位发展,避免趋同
自北京798开始,我国掀起了建设创意产业园的热潮。至2005年,各地已经建设了近300家创意产业园。2009年,迎来了创意产业园发展的又一高峰。至2012年,全国创意产业园数量已经达到1185个,预计至2016年,其数目将再次翻倍,达到近2500家。在已经建成的各类创意产业园中,创意缺失、定位同质化倾向较为严重,这种现象尤其集中在动漫和影视两个文化产业门类中。大量的园区发展类型相似、模式趋同,催生了大批“候鸟式”企业,却难以吸引到优质企业。除此之外,许多园区设计在布局和形态上缺乏特色,在功能和空间上对创意企业的“创意需求”关注较少,园区成了“房东加物业”式的普通写字楼群,出现“地产化”、“空壳化”等问题。新建创意产业园区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应认识到并积极规避这样的问题。对于同一地区的创意产业园发展,关键是要做到错位竞争,在园区定位、功能配置、空间环境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本项目设计前期对以高新区、曲江新区为代表的西安市现有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力求做到扬长避短、突出个性。西安高新区是目前市内最成熟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但经过20年的发展,其未来发展将会呈现“填空式”模式,产业分布零散,难以形成具一定规模的产业园区。已形成的建筑风格也以国际式的高层点式写字楼为主,对于创意产业相关企业来说,对办公环境的选择余地较少。曲江新区以唐文化为主题定位,以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至今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园区建筑形式仿古,类型单一,使创意产业个性的发挥受到一定限制。本项目要做到与西安高新区和曲江新区错位发展,应尽量避免采用点式高层商务办公集群,或是建筑风格单一仿古的模式。本项目处于城市边缘的新区,知名度和认知度都较低,为使园区能够迅速发展并良性运转,必须构建园区独特吸引力。
1.2关注“创意需求”,营造创意空间
在构建园区吸引力的众多要素中,营造园区的创新氛围与创意空间应是规划设计所关注的重点,即通过高质量的设计手法创造“创新文化”所需求的自然、舒适、灵活、多样的空间环境。在西安创意产业科技园规划设计中,一方面体现在园区的整体规划发挥城市新区生态环境优势,以传统空间模式呼应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在群体和单体空间设计中突出个性体现时代感,以激发创意工作者的创作灵感;另一方面体现在开放的创意空间的塑造,增加对创意企业“创意需求”的关注。美国硅谷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园区内形成了硅谷特定的产业文化,这种文化交流不拘泥于办公场所内部,而产生并存在于咖啡厅、酒吧等公共场所。在这些公共空间内,最新的观点、理念、信息及资源不断组合和优化,而成为硅谷的智库。本项目设计中,创意空间、开放空间也是作为错位发展、形成特色的一个设计出发点。
2规划设计理念
创新氛围和创意空间的塑造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外在表象”和“内在气质”的营造。“外在表象”是指整个园区从空间、造型、色彩等方面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是古朴的还是新颖的。不同的“外在表象”,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园区气氛。对于创意产业园来说,更重要的是园区的“内在气质”,即在“外在表象”之下,园区空间所营造的氛围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是孤立的还是包容的。本项目设计方案以街院空间作为整个园区的外在表象,融入传统意象与现代风格;在此基础上,设计多层级的交流空间,营造园区开放、自由、包容的场所精神,增强园区的创新氛围,进而激发使用者最大的创造潜能。
2.1创意街院
西安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其城市空间发展独具特色,棋盘路网基础上形成的街院空间成为城市的“名片”。因而,传统空间形态理应在当代设计中受到重视。西安市内目前已有部分较为成熟的创意产业园区,如创意5号•老钢厂设计创意园以旧建筑改造形成独特韵味;西安高新区天地源创意产业园主推生态群落办公、阳光办公和花园办公;曲江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区则是以唐文化主题形成独特的吸引力。本项目如何能在众多创意产业园中脱颖而出,离不开根植于本土的设计。本设计希望从传统的空间形式入手,将传统街院空间形态进行演绎,融入创意内涵,在建筑形态表现上则体现现代感,在空间设计上突出创意思想,从而达到传统延续与现代演绎的共融统一。
2.2多级交流
通过对交往空间尺度的研究,可以发现适宜的尺度有利于交往行为的产生。紧凑的空间格局能够大大增加被动式接触,当被动式接触的机会增加后,主动交往以及随之而产生的社会也会大大增加。在创意产业园区内,需要不同企业的集聚和协同效应,更需要各种创意思想的激发和碰撞,因而企业之间、部门之间以及部室内部人员的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交往行为不应仅仅发生在同一栋建筑、工作性质类似的人员当中,而应当延展渗透出去。那么将大尺度的建筑化整为零,分解为小尺度的建筑就为这种交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普遍采用的高层写字楼大尺度的空间模式下,工作与交流行为是相对割裂的,而将空间尺度变小之后,交流行为将会在工作场所中渗透,更有利于激发创意人员的创意灵感。
3园区规划特点
根据基地周边城市道路交通分析,整个园区共设四个出入口,其中北侧入口为人行出入口。从功能上分为五个部分:靠近草滩十路布置ACG服务外包中心,基地南侧布置教育培训中心,基地北侧布置总部研发中心和总部独栋,基地中心部分则以小体量研发中心为主。规划布局在网格控制下形成不同层级的街院空间,建筑之间通过空中平台进行联系。
3.1网格控制下的街院空间
从城市肌理上看,西安市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棋盘路网”,如《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设计方案延续这种城市肌理,以工整的网格状街道布局配合适宜的尺度形成基地规划布局的控制网格。同时适应基地形状,将北侧网格倾斜。规划层面的格网肌理使场地上的建筑以模块化形式自然衍生。在基地网格状的肌理形成后,设计引入地方特色空间形态“长街短巷”,即城市空间体系遵循“街—巷—院—屋”四个环节,逐渐过渡,层层深入,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其中,“院”是整个空间体系的核心和所在。本设计从此入手,进一步衍生出了三种院落空间形式:其一,“L”形建筑与院墙共同围合,注重外部空间的良好氛围;其二,院落三面围合,一面打开,开口方向朝向景观;其三,将院落进行变形,使之可以灵活组合,以适应不同规模大小的企业公司使用。
3.2适宜密度下的交流空间
园区所处区位位于市郊,傍河近水,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设计中应当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众多同类项目中,设计师采用围绕中心景观,四周群体向心布置的方式;或以线性景观为园区发展轴,建筑沿轴展开的设计手法,营造绿色自然的园区环境。对于创意产业园来说,“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是其设计的关键之一。因此,就需要有合适的空间密度和适宜的空间尺度。对本项目而言,相较于集中性的园区绿地和广场,分散性的景观空间更有利于园区景观的可达性和均好性。用渗透性的景观网络组织空间,使相互联系的小企业就近布局,形成聚集区,并向外延伸形成相关产业互动。设计采用低层高密度的空间布局形式,建筑采取单元簇群的模式,营造了宜人的空间尺度和紧凑的空间格局。为了平衡容积率,在基地北侧设置了24层的塔楼。西侧沿街也设置了高层建筑,在满足容积率的同时,在城市界面处使建筑具有一定的体量感和城市尺度。通过将大体量的建筑形态化整为零,外部良好的自然环境能够更好地渗透到建筑内部,对于构建园区建筑环境均好性、塑造特色景观具有重要意义。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随即展开。在外部空间设计中,注重不同层级、不同形态空间的组合穿插,空间尺度、开放度各有差别,包括广场、街巷、合院和平台。广场位于整个园区的中心,是园区级公共活动空间,适于举办一些大型公共活动,如展演、新闻等开放项目。园区西侧8栋ACG服务外包中心之间形成了具有街巷感的空间。合院则位于回形建筑内部,是最主要的公共空间形式,为小团体提供小尺度的日常活动空间。整个园区建筑由自由延伸的空中平台串联起来,在垂直方向上增加了外部活动的空间,吸引公共交流在多个层次上聚合、碰撞、交流。总体来说,整个园区的公共交流空间可分为三个层级:园区级的一级交流空间、组团内部的二级交流空间和内院级的三级交流空间。三个层级的公共空间适应了不同的公共交流形式和内容,具有各自不同的开放度和领域感,营造多种层次的空间体验。
3.3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对于创意产业而言,其核心是人才的创造力。创意产业的工作形式导致创意人员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除了常规办公室外,他们更需要轻松、惬意的环境放松、思考。因而,单纯的功能分区难以满足创意工作者的使用需求,园区功能除了办公外还需要大量联系紧密的人性化公共活动空间。本设计方案中,园区内的办公功能和公共活动功能是复合的,有重叠、并置、分隔几种模式。在办公研发这一主导功能之外,引入展示、交易、培训、生活服务、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空间形式,有些需要开放、明快的空间,有些需要安静、舒缓的氛围;有些需要体现科技感,有些则应当营造家庭般的温馨。通过人性化的公共活动空间设计,以提升园区多层次的吸引力和全天候的活力感。同时将园区内建筑之间、不同功能之间,通过流动形态的空中平系,形成网络化空间。以此为载体,形成园区特有的产业文化,促进信息互动,增强企业的集聚效应。
3.4传统空间模式下的现代演绎
本方案在街院空间这一传统空间模式下,对建筑造型设计进行了现代演绎。一方面,设计基于传统,赋予园区创意内涵,另一方面,通过现代的材料、立面设计手法体现创新性和时代感。在建筑高度、体量确定的基础上,进行了群体建筑造型及立面设计。建筑立面尽量简洁,开窗方式遵循模数化,以表现建筑材质本身的肌理美,也便于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创意产业相关企业在此基础上对建筑立面进行二次创作,以表现企业个性。多层建筑屋顶主要采用单坡硬山坡屋面,部分建筑还设计小型屋面庭院和平台,提供了不同于底层的开放的景观感受。基地北侧总部研发大楼裙房部分对坡屋面形式进行演绎,形成整体为折面的建筑造型。园区西侧的ACG服务外包中心立面设计手法为在挑台外侧加入不规则百叶遮阳构建,以减小西晒对办公环境的影响。在材料选用上,高层建筑以玻璃为主,营造简洁的建筑意象,突出现代感和标志性。多层建筑以清水灰砖、玻璃为主,局部加入木材质格栅,通过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的碰撞以增强视觉表现力。整个园区建筑造型风格统一,体量高低错落,天际线起伏变化,在总部大楼形成制高点。
4结语
关键词:产业生态系统 构建途径 管理方法
在生态学的领域里,讲究的是资源友好、协调持续发展、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着力建设一套科学完整的系统,有效地将各部分在隔离运作的同时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各产物循环利用,达到再生的目的,这便是实现了产业化的发展。
一、产业生态系统的特性
以生态运转原理为基础,成立完整的管理分配系统,从而能够有顺序地、规划性地进行分工和进入工作体系,这称之为生态系统的产业化。产业化能够使得效率远远优于人工装配,并且具有可回收再利用的优势,真正响应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号召。
(一)开放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的系统,是人与自然共同参与而组成的一个生物圈,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圈子内,物质实现各类转化,并且从原料到产物,产物再变成下一个环节的原料,原料的消耗中伴随有能量的损耗,同时生成的产物又能够释放一定的能量,因此,整个系统有能量的转换和物质转换,同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体现出了信息的交流。
在系统内部各个环节所产生的产物,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化地达到能量高效利用,因此一部分产物将会进入循环系统,一部分废弃物在自身的作用下,开始降解。系统内部的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总体守恒。
(二)经济性
生态系统的产业化发展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这个系统将会大大造福于社会体系,同时由这个系统,侧面带来的经济利润也是不容小觑的。那便是在环境友好的前提之下,同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二、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
(一)生态产业链的构建
生态产业化是需要构建内部的产业链,将各分支和运转程序,相互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提高资源共享率。产业链是生态产业的灵魂所在,因此,产业化能否顺利实现便全体现在产业链的建立之上。
现在在构建整体化的生态产业体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产业链的弹性不大,过于死板苛刻,循环体系灵活度不够,并且比较单调,缺少多样性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性的手段去有效地解决,比如说增加链长,适当地添加进料以调节配比,物料的运输方式应当设置紧急通道,以防任何紧急状况下,有临时工作的线路供应。其次,原产料单调,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与之相关的物料进行试运行,成功后再大量投入生产。
(二)产业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构建
生态系统的宗旨便是通过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机制和系统运转,能够达到社会环境友好的最终目的,那么必然少不了需要系统内部各个物质之间协调运转,循环再生,相互依存并且相互多样组合。这样才能实现物质和能量之间的总体消耗和生产达到一个稳定的值。
生态系统的产业化必须要能够创新发展,成立一整套完善的、科学的、有效的,并且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体系:首先建立系统之前,必须要对周边的环境和市场需求做一个全面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市场环境能够决定产业的运行效率和存在的价值。其次是各类产业园区可以同时存在,相互取长补短,增加产业化多样性,提升产业丰富度。同时,要能够在产业运行机制建立的初期,对产品恰当管理和协调设计,保证今后的运行稳定性。最后,对于物料运输的渠道和方式,应当要多角度、多可能性、多方位地进行设置和定位,方式的多样性从某种角度上也能够提高物质运输的多样性和运行多样性。
(三)关键种企业的选择
生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构建,而“关键种企业”对于企业共生体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关键种企业”在企业经营中起着核心作用,对从事石化、冶炼、机械等能源生产行业的大型企业都能达到生产材料自足,其他企业对其提供的副产品供应量充足而稳定,因此,与其合作的企业则主要为它提品原材料或更为廉价的副产品,从而达到需求。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存在较多的以煤炭、石油、石化、水泥等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的老工业区;逐渐显现出一些新兴的高新技术园区;乡镇企业逐渐向一体化靠近,并集中在城镇。因此,现代企业利用关键种理论构建一个企业共生体系,打造属于生态的园林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
三、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方法
对于生态产业管理的研究管理模式就是建立一种让生态和产业经济相互融合的一种管理方式。利用环境的生态投入和产业经济的投入相互转化,以谋取生态资产与产业经济结合后的最大经济效益化,确保生产基本设施和与生态基本设施、生态的服务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这两者相互协调,平衡稳定发展。对于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可分为五部分进行分类:第一类就是对于生产产品的形成要有一个系统科学的分析,形成一个有周期的评价模式;第二类就是对于生态产品的要求要从最初的设计开始,用符合绿色环保的生态产品进行设计;第三类就是对于区域化的生态园,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设计方案,并对此有一定的措施进行;第四类就是生态产业园它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和新的开发模式;第五类就是对生态产业园必须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此有一定的生态管理流程,这也就是对产业的风险进行评估。
(一)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
产业的生命周期是指一个产业从最开始的设计到最后产品的出现以及过程的一系列有关的步骤过程,即包括产品所需要的资源、环境和经济技术指标以及后续的评估问题,这就是一个产业完整的生命周期。对于生命周期的评价,通常都只是对这种产品和它的生产工艺以及活动环境要求或者压力所进行的一个客观评价。它只是通过产品所展示出的能量和物质的利用过程,以及产品额出现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程度,这些所进行一个量化的过程。因此在这个生命周期中,就要从产品的原材料开始,对后面的加工、生产制造,到产品的完成、对产品进行包装销售,再到产品的使用以及使用过程中对产品的维修,再到最后产品的报废,报废后所产生的废物进行二次利用或者应该如何处置。所有这些都是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一种分析评价。现在,我国已经完成对生命周期的概念化,技术步骤化和所研发的软件开发,用来对产品的生态系统进行完整的分析评估。
(二)对产品的生态要有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
一个产品的突出要从最开始的产品设计的突出,就需要对产品进行有效率科学化的创新。包括对产品的利用效率观念进行创新,这就是指怎样把一个产品更合理化地利用以及在生产的过程中,要把产品的工艺怎样进行改进,同时还需要确保产品的质量型;还要对产品生态经济的创新,这就是需要把一个产品要设计得更为合理,更为符合现代化社会的需求,还要改善产品的质量,尽量减少材料的消耗,减少不必要的步骤,优化产品生产的过程,延迟产品的使用生命周期,还需要对产品的营销渠道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及生产和后续产生的废物处理,要尽可能优化处理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问题。
(三)对生态产业园要有一个完整的规划设计方案
在一个产品生态产业园中,对它的规划设计方案具体的内容有一定的要求,要能时刻随着产品的改善进行改变,还要随时根据当地的特点和对不同产品的目标要求不同进行变化。根据这些要求,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要有以下几点要求:生态产业园中一定要符合国家的规定要求,要在一定的安全前提下才能进行产品的生产。同时还需要确保产品的质量,在满足产品质量和产品安全、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也要尽可能降低产品的资源消耗,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降低产品的物质消耗量。在这个生态产业园中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减少有毒物质、有害物质的使用,还有对产生有毒物质和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处理,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尽量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在生态产业园中一定要选择与产品所符合的环境,对环境要确保不污染、资源不浪费、能源利用率高、多使用可再生资源,对产品和能源要实行循环再利用的效果,安全处理一切生产和环境问题。
(四)对于产品生态产业的融合和孵化
产品生态产业的相互融合和孵化所应该持有的设计原则:
横向发展融合:不同的产品同一生产流程可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也要让废物也成为另一种资源效益;纵向发展闭合: 从源头到生产再到最后的回归,这是将生产、营销、流通、消费、利用、回收以及最后的环境保护为一体,实现产业的内部完美组合;区域性发展融合利用: 产品的生产区和生产区以外的自然环境要逐步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化,变废为宝,同时也要实现零污染的物质排放,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功能导向行为:产品的生产应以社会的服务功能和环境的服务功能为前提,谋取更多功能,对产品的生产流程要进行创新,保证产品的多样性和多种选择性。
(五)对生态产业链的风险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评估
产品生态园的产业链中进行的风险评估,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需要对产品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估以及预防。利用产业链中能对外界的不适因素进行一定的抵抗,并且对所遭受的变化能有一定的弹性恢复效果。确保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态产业链――稳定、完整、弹性恢复形变,包括对产业链的生产管理风险强弱和维护风险强弱以及抵御风险强弱,它们强弱能力也直接决定这个产业链能否健康持久的发展运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对生态系统进行一个更为系统化的分析研究,就应明确在这个系统中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并且本文认为一个产业生态系统要有一个科学良好的构建,就需要对物质和能源的循环利用进行优化,从产业的管理层级和生产层级,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信息网络的独有的特点来对产业生态系统进行探讨;同时也结合区域生态管理的特点,从设计到流通到后续的发展等都有一个合理的风险评估,以及相对应的方法对策,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让产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共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项目规划设计结构
Abstract: in July 2009,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djustment jiashan county, the original butyl gate into town YaoZhuang tow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djustment, jiashan county, the county government decided to build a new YaoZhuang line of Shanghai "the Shanghai new city", and give full play to YaoZhuang existing location traffic advantages, basic advantages and industrial advantage, become to undertake Shanghai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Shanghai and south jiangsu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th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姚庄镇位于长三角核心区,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处,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第一站。临沪新区核心区的开发建设将极大促进姚庄镇的产业发展和空间拓展,而作为姚庄城镇空间的延续与扩展的核心发展区,是姚庄镇近期建设的重点,因此亟需通过规划的编制来引导新区的开发建设,促进新姚庄的经济社会发展。
1 规划理念与规划原则
1. 1规划理念
(1)建立新型产业区特色形象
临沪新区作为嘉善三个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之一,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前沿高地,必须提升自身的层次和国际竞争力,成为长三角区域发展走廊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作为临沪新区的重要区域,是整个新区标志的门户和形象,因此,核心区的开发建设,尤其是核心发展区必须突出特色,展现新姚庄形象。
(2)完善产业区功能配置
临沪新区作为省级工业园区,以自身优势产业为依托,以承接上海产业转移为重点,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园区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产业园区发展除集聚一定的产业规模外,还必须具备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功能配置体系,配置“2.5”产业发展平台,提升多种功能组合所带来的叠加效能。——“2.5”产业是指介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中间产业,既有服务、贸易、结算等第三产业管理中心的职能,又兼备独特的研发中心、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中心和现代物流运行服务等第二产业运营的职能。
(3)塑造综合配套区城市景观
迈向21世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舒适宜人的生态体系,文明高效的精神风貌,富有特色的优美城市景观。姚庄镇核心发展区的综合配套区既是产业园的生活配套区域,又是城镇扩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历史文化为灵魂,以广场节点为重点,以现代建筑为骨架,融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塑造姚庄独特的城镇气质和风貌。
1.2 规划原则
(1)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原则
以生态为基础,围绕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分配资源,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调统一。
(2)产业发展与特色塑造相结合的原则
特色是城镇的魅力所在,有魅力才有竞争力。在构建城镇特色上,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基础,确定和发展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支柱产业,推动城镇特色的营造,使姚庄成为未来的“光伏之城”。
3. 规划体系
3.1 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一廊三区” 的功能结构。“一心”即综合服务中心,位于宝群路以南、清凉大道以西,主要布置管理服务、商业、科技研发、孵化、宣传展示、产业培训、健身休闲等配套设施。“一廊”即南北向的景观廊道。“三区”即新型能源产业发展区、精密五金机械发展区、综合配套区。
3.2 用地规划
(1)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位于核心发展区南部,是姚庄镇东南居住片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商住开发和新社区的建设,规划用地面积24.5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8.36%。
(2)商住综合用地。为适当紧凑混合发展及就近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规划增加居住商业混合用地,主要位于洪福路以南地块,规划用地面积6.5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24%。为确保居住功能的主导特性,该类用地内的居住功能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70%。
(3)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公共设施用地主要是商业金融业用地和教育科研设计用地,规划用地面积34.5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1.74%。
(4)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集中布局在规划区北片,产业性质以新能源、精密五金机械产业为主。规划用地面积162.8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55.41%。
(5)道路广场用地。规划道路广场用地面积37.4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2.74%。其中规划道路用地面积36.59公顷,广场用地面积0.24公顷,社会停车场库用地0.62公顷。
(6)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面积1.49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0.5%。主要用于规划区的变电站、环卫站等设施。
(7)绿地。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用地面积26.4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9.0%。
4. 城市设计引导
4.1 城市设计结构及形态示意
临沪新区核心发展区城市景观空间结构归纳为“一心、一廊一轴、多点”,是提升核心发展区品质、展现形象的重要元素。
(1)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既是产业园的综合功能配套中心,又是展现产业园区形象的窗口,也是整个核心发展区的景观绿心是城市设计的重点之一。规划通过景观的渗透,将综合服务中心和景观廊道融为一体。规划位于宝群路以南、清凉大道以西,地块用地面积14.60公顷。
规划从生态、现代的设计理念入手,充分利用现状丰富的水资源,创造一个开阔的中央湖区,通过连续的水岸开放空间与游步道将各个功能区域在概念上以及空间上连接起来,最大化到达中央湖区的景观视线。
在中央湖区东北面安排管理服务大楼,设置行政管理、宣传展示、产业培训教育等功能,位置选择主要考虑其便捷的交通和合理的服务范围,主体大楼及附房采用对称的布局形式,体现现代、庄重、高效的时代特征。
在管理服务大楼西面为商务中心,内部主要包括会议中心、酒店餐饮中心以及为产业园服务的商业设施。规划商务中心建筑形式为高层,形成整个综合服务中心的制高点,也与景观廊道南端点形成视觉空间对景。
在中央湖区南面安排科研、孵化、休闲游憩等功能区,整个功能区采用“建筑群+渗透绿带”的组织方式,体现公共区域的外向与开放。建筑群外观拥有较统一的基调,但不采用统一标准模式,可拥有多种灵活布局方式,西南角的科研大楼通过“渗透绿带”形成一条强有力的视觉轴线连向中央湖区,与管理服务大楼、商务中心形成“三足鼎立”的空间格局。
(2)景观廊道。是核心发展区生态和景观塑造的亮点,滨水则是整个景观廊道重要组成元素,极大地提升产业园结构绿带的景观品质和游憩功能。景观廊道南起洪福路、北至宝群路,是南北向贯穿核心发展区的重要景观轴,主要连接产业园与生活区的区域性开放空间系统的绿色动脉,代表着自然与生态的一面,体现以人为本,爱护生态、崇尚自然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核心发展区形象。
规划设计理念主要藉此创造一个分布于产业园区的“绿道”空间,体现产业园区的形象特征,规划以“水”作为主线,通过步行、自行车道、文化长廊等线型开敞空间,将公园、广场、绿地等要素串联,形成“自然生态、绿色人文”的景观风貌特征。文化长廊广场上有体现姚庄历史的长廊,浮雕墙,也有体现产业园高科技产业的雕塑等建筑小品,整体形成独特的公共开放空间。
(3)洪福路重要路段。洪福路是临沪新区核心区连接上海枫泾镇的主要城市道路,是核心区公共服务功能和景观形象塑造的主要路段,是展现姚庄新市镇建设新貌的主要窗口,规划通过道路及两侧建筑空间形态引导,营造有序、统一的空间景观效果。根据总体规划,本次规划路段是核心区的商业中心地段,集聚金融、商办、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
在总体设计上,鼓励较大体量的高层建筑沿洪福路分布,形成高层建筑密集的景观意向。通过大中型建筑体量和开敞绿地广场的景观塑造,注重视线的引导和组织,强化水系、绿化和广场空间对内部地块空间的渗透,形成水、绿、镇交融的空间环境,并与万泰路、开放空间走廊形成重要的景观节点。
洪福路与万泰路是临沪新区最重要的门户性空间景观节点,为此,规划通过增加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在形成公共开敞空间的基础上,布置一星级宾馆,作为区域性的标志性建筑,强化其入口空间的导向性。
(4)空间节点。是核心发展区主要的景观节点,通常位于景观轴线的端部或交汇之处,分为门户节点和交汇节点(主要景观区域),合理设置地标建筑或公共开放空间。
5 规划实施建议
本区的开发建设必须按“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实施。适时、适量、有序有效地进行开发建设。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在报请批准之前,应广泛征求当地居民意见,加强公众参与,积极争取公众的支持。
一、突出重点,推进园区工作
(一)健全组织推进机制
今年初,我按照党委要求,进一步优
化了工业区的组织机构,明确了人员分工。组织架构上条块结合、条线结合,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在认真调研、深入思考、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开放型经济、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基础设施投入、拆迁、集中居住等园区重点工作下达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工业区工作形成了组织有保障、工作有目标、心中有方向、干活有奔头的良好局面。
(二)扎实推进重点工作
1.编制了东西部工业区控制性详规和产业布局规划
园区规划是合理开发建设园区的重要依据,科学的园区规划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和区域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实现产业集约、工业集聚、产业集群的重要基础。我始终把做好园区规划作为园区建设的首要工作来抓。今年来,在原有粗线条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园区实际,聘请南京村镇规划咨询公司和如皋规划设计院对东西部园区控制性详规进行了修改完善。根据园区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适时调整了产业布局规划,已完成风电产业园、新材料工业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太阳能产业园、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园等专业园区规划的修编工作。
2.重大项目建设按序时完成
今年来,我与园区、条线的同志齐心协力,组织推进了一批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为园区能级的提升和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努力。
基础设施项目推进方面,兆丰置业商务花园一期工程已结束,二期正准备开工;九鼎双回线项目和力星钢球电力扩容项目9月份已运行;兴源大道北延工程已完成设计、拆迁摸底等前期准备工作;西区大桥项目已完成90%的工程量,预计年底竣工通车;城西大道北延工程雨污管网及路基灰土层施工已结束;西区大桥东西连线工程已开始砼路面浇灌;国茂路延线工程已开工建设;大殷、十里、新民安置区建设已全面启动;东西部园区各增设变电站一座的设计方案已确定。
工业项目推进方面,九鼎纺织玻璃纤维深加工、增强复合材料生产线、风力钢球、元升扩建等重点项目已投产运行;神马三期扩建项目4.5万平方米厂房已基本竣工,下一阶段继续分三期南扩,着力打造千亩神马电力科技园;英田集团技术改造项目已正式投产,兼并原如皋客车厂的工作已完成;力威高铁架桥、天南特高压电力金具等项目厂房主体已封顶,12月试运行;昌昇整体搬迁项目已正式启动;昌升书刊机械、恒泉机械、永航物流等超千万元项目均已竣工投产。
3.瓶颈制约有效破解
资金问题一直是限制园区发展的瓶颈,今年来,我们加强了与金融部门的合作,与中行、建行、江苏银行、信用合作联社等银行部门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借贷关系,筹措了部分建设资金,同时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开发项目,获得收益用于弥补建设资金不足。目前约克小镇二期土地市场化运作项目投资主体已确定,土地即将挂牌,西部工业区拟开发的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正在争取土地指标,确定投资主体。通过运用土地挂钩增减指标政策,积极争取国土、建设部门的支持,筹措了近亿元的建设资金。
二、尽心尽责,服务经济建设
工业经济是我镇的主体经济,工业项目投入是推动发展的第一抓手,作为分管负责人,我始终把服务大项目、服务大企业,解决项目投入中的矛盾、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放在首位,全年为九鼎、英田、钢球、神马、力威、天南等大企业解决了大量的棘手矛盾。从项目规划、审批到用地、拆迁,只要企业提出服务要求,总是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地去解决问题,保证了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我镇工业企业发展较早,积累性矛盾很多,特别是今年因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订单骤减,城镇职工工资停发,社会矛盾激发。面对到市镇上访的职工,我始终是苦口婆心地说服教育,一厂一策,分类指导,从根本上解决了多个企业的矛盾和问题,巩固了改制成果,维护了社会稳定。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镇工作任务特别繁重,本人作为班子一员,不管份内份外,不管难度大小,都能顾全大局,主动和同志们一起到一线解决问题,哪怕是其他条线的工作。今年来,我直接参与和组织了体育健身中心、人民医院、红十四军纪念馆等项目用地的拆迁交地工作,使一些长时间困扰我镇的矛盾和问题得到解决。
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本人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能自觉执行镇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处处以一个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履行《廉政准则》,从不向服务对象伸手,从不接受影响集体利益的礼品、礼金和宴请。做到讲政治、讲正气,自觉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平时与人为善,团结同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搞小团体,不搞小动作,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由于本人原来原来所从事工作的局限性,靠积累的经验远不能适应现在的领导工作,加之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迅速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人在平时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法律法规。每天不管多忙,坚持看书看报不动摇。我还虚心向同志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学习他们的工作精神。通过学习,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政策理论法规水平明显提升,组织协调能力明显加强。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概念;城市规划探究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城市建设开始逐渐转型为生态型城市。城市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要求,而且还应该反映人文需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
1 生态城市的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涌现出新的生态问题,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所谓的生态城市,就是指在城市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城市环境也能得到很好的维护,达到社会的和谐,使城市的生态环境不仅能满足人们生活的要求,而且还可以形成良性的循环。生态城市建设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宗旨,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各种要求。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生态城市,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态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创建使生态持续和谐的生活环境。
2 我国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现状
我国的城市建设理念还不太成熟,起步较国外晚,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严重阻碍我国城市建设的脚步,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城市管理和建设方面不够科学合理造成的,使得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污染问题,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主要的生态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减少、水污染和物种灭绝等。人们的生活环境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城市的经济建设也受到了阻碍。
3 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城市设计
在进行生态城市设计时,首先要全面编制生态城市的规划,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城市的设计,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生态化的目标。城市的生态设计还要体现出该城市所独有的文化特点,展现出城市的特有风格和形象,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设计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城市产业设计、城市住区设计和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的景观设计要体现出城市自然生态的特点,人文景观成为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的核心,人文景观以各种生态景观、园林和建筑为主。在进行建筑景观设计时不仅要进行城市的平面规划,而且还要做好城市空间轮廓线的规划设计,主要体现在街道建筑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在做好低层生态建筑的同时,兼顾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的景观设计。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不仅要注重城市园林的美观性,而且还要融合城市的文化、地域生态理念和历史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城市的吸引力,提高城市的景观效应、生态效应和城市的共享性,园林设计的重点要放在城市公园、城市广场、河湖两岸的林带等地区。示范产业园区是一种生态型的工业体系,以生态化为前提,体现出其特有的经济性和高科技性。示范产业园区还应该同时兼顾发展教育、物流、文化、医疗、信息和房地产等。对现有的产业进行升级和改造,调整产业形式,建立生态产品设计、研发和孵化为一体的产业系统,产业的生态转型可以有效提高GDP中生态经济的比重。为了更好地对城市企业进行生态管制,还应该建立企业环境的行为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入到企业的信用体系之中,并定期向社会媒体进行公布。城市的居住区也是进行城市生态建设的重点,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使居民的生活环境融入完善的精神文明。
4 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也开始逐渐提升环保意识。近些年,一些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开始注重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融入绿色的生态概念。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融入更多的绿色生态植物,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建筑的景观,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温度,使得建筑物得到全面的使用。绿色植物在城市中的另一个作用是能够有效地锁住城市降水,减少水土流失。近几年,城市的空气质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筑物周围的绿色植物还能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因此,城市的绿化在城市的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城市规划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城市规划的有关部门开始将城市的综合绿化面积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第一,根据城市规划设计师的要求进行绿化效果的确定;第二,根据城市所处地域环境的绿化功能进行确定;第三,根据地块未来发展方向的绿地面积指数进行确定。
5 生态城市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5.1 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可以有效改善和调节人们的生态环境,对城市和居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被誉为“自然之肾”,它的作用主要包括调节城市局部的小气候,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净化环境和减轻旱涝灾害等。湿地系统在城市建设中不仅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的源泉,而且还为居民提供公众环境的机会和场所。在最近几年,湿地成为城市建设重点关注的内容,在生态规划中要恢复和保护城市湿地,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效防止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退化,符合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
5.2 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影响着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也是一切城市建设活动的中心。因此,为了改善城市发展的方向,就需要科学编制城市规划的方案。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城市规划方案应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结合城市的特色,制定一个完善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在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居民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包括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内容。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要素,只有在城市规划时同时兼顾三者,才能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5.3 注意保留自然景观要素
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自然景观要素不仅包括山、水等自然景观,而且还应该包括历史文物古迹,这些景观是经过历史的长期演变形成的,对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形成了平衡的生态体系,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融入这种原生的自然景观,可以提升城市的人文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城市景观的种类。这些自然景观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成为人们放松休息的地点,居民的观赏和休闲的同时还可以回忆熟悉的环境和文化,增添了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5.4 注意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
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为了区别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需要建立一定的城市缓冲空间。在目前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公共广场和公共绿化带成为了规划设计的重点,忽略了对城市边缘地区的规划,在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更是缺乏深入的研究,为了在规划设计中,兼顾城市和乡村两个系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应该在城市边缘地带建立一个逻辑清晰的城市绿色缓冲地带。
6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环境生态问题也日趋严峻。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的增强,在开展各项生产生活的过程中都要将生态保护作为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城市特点,将生态环境因素和规划设计方案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杨奋雄.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3):7-7.
对日招商风云际会
去年以来,日本许多企业加速向海外转移,高新区率先意识到需“加大对日招商力度,抢抓日资企业海外转移的机遇”,提出“突出日韩、立足港台、突破欧美”的境外招商引资战略。
在今年的招商体制改革中,高新区成立了境外招商分局,面向社会高薪招聘3名日语、1名英语翻译,全部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平均年龄不超过28岁,组建了一支年轻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境外招商团队,加强与外商对话的能力。同时,在日本设立了驻日招商代表处,派两名工作人员长期驻点日本,把招商阵地前移,与日资企业面对面推介,面对面洽谈。
另一方面,大力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委托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武汉代表处、襄阳市驻日本招商、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等机构,向客商推荐襄阳,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市场主体作用和影响力,通过双日物流、中日龙等公司邀请客商赴襄阳考察。
随着不久前佛吉亚、日发、日帕诗、伟巴斯特、中日龙三期等多个日资项目的签约注册,正式落户襄阳高新区的日资企业达到15家,长年在襄阳高新区工作生活的日本专家达到60多人。
开辟园区搭建平台
今年5月,英菲尼迪国产化项目正式落户襄阳。襄阳高新区能为英菲尼迪做些什么?
高新区人的回答是,引进更多的日资企业,配合东风日产扩产尤其是英菲尼迪项目建设,进一步降低东风日产的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让英菲尼迪在襄阳安心扎根、发展壮大。高新区规划了东风日产零部件产业园,毗邻东风日产主机厂,地势平整,交通便利,用以承接日资企业的投资。
目前正在开展整体规划设计,两条道路已经开工,水、电、天然气等配套设施正在实施,产业园涉及的农民拆迁前期工作正在进行,土地指标正报批。计划于9月底举行开园仪式。
高新区出台了《关于鼓励东风日产供应商在襄阳高新区投资的相关优惠政策》,从土地、税收、物流、厂房租赁、引进人才等各个方面为供应商企业提供最优的服务。为了方便日资企业入驻,高新区确定了三种工业厂房建设模式:一是提供完善基础设施,由企业自己建设;二是由高新区建设工业厂房,供企业租赁;三是高新区根据企业需要建设厂房,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回购。
秘书服务以商引商
派驻项目秘书,实行项目包建、手续代办、例会协调、项目日报等制度,是高新区今年推进项目进展的重要措施。
6月13日,襄阳三五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在高新区按照日本习惯举行了开工仪式,日本三五株式会社专务董事岸正久等十余位日本客人专程来到襄阳,共同庆祝襄阳三五的正式动工。
襄阳三五是由日本三五株式会社在中国投资的第三家工厂,在汽车工业园建设生产汽车排气系统。自2月份签约以来,高新区安排专人为企业办理商务审批、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外汇管理、外国专家证、工作许可证等事项,在短短的4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签约、注册、土地平整、土地报批等各项手续,让企业顺利开工。
针对高新区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商业氛围不浓,生活配套设施不全的状况,高新区启动了国际社区的规划和建设,并在开发连山湖国际社区中聘请日本著名设计师仙田满教授进行规划设计,计划年底前完成总体规划和一期日本酒店的建设,并将建设樱花社区、樱花广场、日本语学校等配套设施。
今年根据镇党委分工,本人主持如城工业区全面工作,主管开放型经济、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园区经济、三产服务业。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均取得一定成绩,现述职如下,请予评议。
一、突出重点,推进园区工作
(一)健全组织推进机制
今年初,我按照党委要求,进一步优化了工业区的组织机构,明确了人员分工。组织架构上条块结合、条线结合,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在认真调研、深入思考、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开放型经济、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基础设施投入、拆迁、集中居住等园区重点工作下达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工业区工作形成了组织有保障、工作有目标、心中有方向、干活有奔头的良好局面。
(二)扎实推进重点工作
1.编制了东西部工业区控制性详规和产业布局规划
园区规划是合理开发建设园区的重要依据,科学的园区规划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和区域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实现产业集约、工业集聚、产业集群的重要基础。我始终把做好园区规划作为园区建设的首要工作来抓。今年来,在原有粗线条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园区实际,聘请南京村镇规划咨询公司和如皋规划设计院对东西部园区控制性详规进行了修改完善。根据园区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适时调整了产业布局规划,已完成风电产业园、新材料工业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太阳能产业园、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园等专业园区规划的修编工作。
2.重大项目建设按序时完成
今年来,我与园区、条线的同志齐心协力,组织推进了一批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为园区能级的提升和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努力。
基础设施项目推进方面,兆丰置业商务花园一期工程已结束,二期正准备开工;九鼎双回线项目和力星钢球电力扩容项目9月份已运行;兴源大道北延工程已完成设计、拆迁摸底等前期准备工作;西区大桥项目已完成90%的工程量,预计年底竣工通车;城西大道北延工程雨污管网及路基灰土层施工已结束;西区大桥东西连线工程已开始砼路面浇灌;国茂路延线工程已开工建设;大殷、十里、新民安置区建设已全面启动;东西部园区各增设变电站一座的设计方案已确定。
工业项目推进方面,九鼎纺织玻璃纤维深加工、增强复合材料生产线、风力钢球、元升扩建等重点项目已投产运行;神马三期扩建项目4.5万平方米厂房已基本竣工,下一阶段继续分三期南扩,着力打造千亩神马电力科技园;英田集团技术改造项目已正式投产,兼并原如皋客车厂的工作已完成;力威高铁架桥、天南特高压电力金具等项目厂房主体已封顶,12月试运行;昌昇整体搬迁项目已正式启动;昌升书刊机械、恒泉机械、永航物流等超千万元项目均已竣工投产。
3.瓶颈制约有效破解
资金问题一直是限制园区发展的瓶颈,今年来,我们加强了与金融部门的合作,与中行、建行、江苏银行、信用合作联社等银行部门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借贷关系,筹措了部分建设资金,同时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开发项目,获得收益用于弥补建设资金不足。目前约克小镇二期土地市场化运作项目投资主体已确定,土地即将挂牌,西部工业区拟开发的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正在争取土地指标,确定投资主体。通过运用土地挂钩增减指标政策,积极争取国土、建设部门的支持,筹措了近亿元的建设资金。
二、尽心尽责,服务经济建设
工业经济是我镇的主体经济,工业项目投入是推动发展的第一抓手,作为分管负责人,我始终把服务大项目、服务大企业,解决项目投入中的矛盾、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放在首位,全年为**、**、**、**、**、**等大企业解决了大量的棘手矛盾。从项目规划、审批到用地、拆迁,只要企业提出服务要求,总是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地去解决问题,保证了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我镇工业企业发展较早,积累性矛盾很多,特别是今年因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订单骤减,城镇职工工资停发,社会矛盾激发。面对到市镇上访的职工,我始终是苦口婆心地说服教育,一厂一策,分类指导,从根本上解决了多个企业的矛盾和问题,巩固了改制成果,维护了社会稳定。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镇工作任务特别繁重,本人作为班子一员,不管份内份外,不管难度大小,都能顾全大局,主动和同志们一起到一线解决问题,哪怕是其他条线的工作。今年来,我直接参与和组织了体育健身中心、人民医院、红十四军纪念馆等项目用地的拆迁交地工作,使一些长时间困扰我镇的矛盾和问题得到解决。
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本人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能自觉执行镇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处处以一个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履行《廉政准则》,从不向服务对象伸手,从不接受影响集体利益的礼品、礼金和宴请。做到讲政治、讲正气,自觉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平时与人为善,团结同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搞小团体,不搞小动作,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一)案 情
原告一路发公司称,2006年7月,经金陵公司原监事长张荣高介绍,一路发公司总经理胡建勇与时任金陵公司副总经理邬树伟相识,邬树伟希望一路发公司参与其金陵园区楼盘销售的策划和设计,如策划方案获得通过,他可以推荐一路发公司销售该楼盘。此后,一路发公司便组织了专门的团队,经过实地考察、资料准备、文案创作等阶段,于2006年9月6日完成了一本名为“金陵现代产业服务园区营销提案”的房地产销售提案书,其内容对有关楼盘的命名、周边楼盘的调查、楼盘的价格定位和潜在的客户群等多方面做了详尽的分析,并随即将该提案书交给了金陵公司。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楼盘的推广销售,一路发公司将原楼盘名称改为“金领之都”,以使名称成为整个楼盘的灵魂。在该提案书的末尾,一路发公司特别作了声明:未经一路发公司授权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可使用该提案。2006年10月,被告金陵公司告知一路发公司,其对一路发公司提交的提案书不予采用。2011年4月,胡建勇却发现金陵公司的楼盘已经改名为“金领之都”,并正在自行进行销售。为此,胡建勇多次与金陵公司交涉未果。一路发公司认为,金陵公司虽对其提交的提案予以承认,却违背承诺,不但不委托胡建勇销售该楼盘,而且迟迟不支付策划报酬。最后,金陵公司表示只愿补偿一路发公司3万元。
原告胡建勇认为,一路发公司对“金领之都”楼盘名称享有著作权,一路发公司是作品的实际创作人,享有署名权,金陵公司的行为侵犯了一路发公司及胡建勇的著作权。故请求法院判令:被告金陵公司停止使用“金领之都”楼盘名称;登报道歉;赔偿原告一路发公司经济损失50万元;赔偿原告胡建勇精神损失10万元;并承担诉讼合理支出10万元。
法庭上,被告金陵公司认为,其与一路发公司及胡建勇之间没有委托创作的关系和其他合同关系,原告提供的“金领之都”与金陵公司没有联系,且金陵公司从未收到原告的提案书。原告对被告没有委托创作的关系和其他合同关系的观点反驳称,原告胡建勇制作《营销提案》是事出有因的,是针对金陵公司销售楼盘的需要,且结合金陵公司向其所提供的《金陵现代产业服务园区详细规划》、《金陵现代产业园区景观设计》等资料而制作的,并非擅自制作。对此,原告胡建勇向法庭提供了三份证人证言,证明其为金陵公司制作了楼盘《营销提案》,并已交付金陵公司的事实。原告还向一审法院递交了《金陵现代产业服务园区详细规划》、《金陵现代产业园区景观设计》电子文档及打印件,该文件涉及被告园区内部规划及设计,原告无法从公开渠道获得,以证明邬树伟将上述材料交给原告制作《营销提案》的事实,故原、被告之间形成了制作《营销提案》的委托关系。
被告金陵公司还认为,“金领”是独立词汇,“金领之都”不具有独创性,在上海浦东新区就有楼盘名称为“金领国际之都”。原告对此辩称,“金领之都”有其独特且丰富的内涵,有着“精英荟萃之地”的深刻寓意。“金领之都”系原告接受被告的委托后即组建专业团队,结合楼盘的原有名称、楼盘消费群体的特点以及如何迅速打出品牌等因素,几经磋商、绞尽脑汁而产生的独特创意名称。原告为创立该名称耗费了大量心血,该名称属智力成果,理应受到保护。被告没有将楼盘命名为“金陵之都”、“金领花园”或“金陵工业园”等名称,而是使用了原告的“金领之都”名称,这也从侧面说明该名称是有特殊创意和特有价值的作品。“金领之都”四字有其独特且丰富的内涵,字数虽少,却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能表达完整的思想,寓意“精英荟萃之地”,具有独创性。
(二)判 决
(一)构成要件
浦东新区法院经审理认为,当事人有责任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提供证据并加以证明。一路发公司主张其制作了被告楼盘的销售策划书,提出了“金领之都”的楼盘名称,并向被告交付了策划书,对此事实原告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原告就其主张的事实提供了三名证人的证言及其制作的营销提案,以及与被告园区相关的规划设计图等。因三名证人均与原告有一定的利害关系,故仅凭此三名证人的证言尚不足以证明原告主张的事实。原告提供的《营销提案》针对被告楼盘所处的地理位置、楼盘销售的不利因素、营销的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原告提供的《裕廊详细规划060810》、《裕廊景观设计060731》等文件,从内容上可以看出上述两份文件均涉及被告园区的规划和设计等。按常理分析,原告不可能为了本案诉讼花费时间和精力专门制作上述材料,被告也没有证据证明上述文件可以从公开渠道获得。因此上述材料可以证明原告从邬树伟处得到关于被告楼盘的销售信息,为获得被告楼盘的销售业务,制作了相关的营销提案。对于原告向被告交付营销提案的事实,除了原告的创意总监任全翔的证言外,并无其他证据证实,因此原告现有的证据不能证明其已将营销提案交给了被告,也就不能证明被告的楼盘名称“金领之都”来源于原告。
即使“金领之都”楼盘名称由原告提出,但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作品是作者通过语言、艺术等形式对于其思想观念的一种外在表达,该表达应当体现作者特定的思想内容。因此,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只有符合独创性要求的智力成果才能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金领之都”的楼盘名称只有简短的四个字,“之”的表达方式已经被广泛使用。“之都”一词也早已被大量使用在对具有某种特色的城市的称呼、楼盘名称等中。“金领”是社会上对于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较高的收入,在某一行业中有所建树的一类人的称呼。“金领之都”的名称只是两个固有的常用词汇的简单组合,缺乏必要的长度和创造性,不能充分体现该名称的独创性特征,不符合作品的独创性要求,因而不能成为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而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因此,浦东新区法院一审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三)评 析
在本案中,楼盘名称能否受著作权法保护是争议的焦点。如果一个楼盘的名称构成了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则应该受到该法的保护。即楼盘名称应当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一般情况下,楼盘名称的组成都比较简短,诸如“玫瑰花园”、“锦秋家园”、“中海枫涟”、“太月园”、“太阳园”、“橡树湾”等,以上楼盘名称很难达到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的水平,“金领之都”楼盘名称也是如此。它由两个常用名词叠加使用,不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独创性要求,自然也就不能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笔者认为,虽然楼盘名称是否享有著作权在我国还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但广告语著作权却有司法判例,因此,楼盘名称也可借鉴广告语来认定其著作权。原告创作的“金领之都”作品,虽然只是四个字,但每个字是原告多年古典文学修养的沉淀,再加上长期从事策划工作独特而敏锐的商业触觉所融合铸就的。寥寥四字,却涵盖了原告对该楼盘名称特定且丰富的思想内涵,是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具有著作权意义上的艺术性和独创性,绝非一般词汇的简单组合。
浦东新区法院一审判决书对“金领之都”楼盘名称是否由原告提出做了一个假设,即即使“金领之都”楼盘名称由原告提出,但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金领之都”的名称只是两个固有的常用词汇的简单组合,缺乏必要的长度和创造性,不能充分体现该名称的独创性特征,不符合作品的独创性要求,因而不能成为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而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笔者认为,虽然原告对“金领之都”楼盘名称不享有著作权,但是,浦东新区法院应考虑到本案中是被告主动邀请原告为其开发的楼盘提供销售策划和设计方案,原告已为被告楼盘销售的策划和设计付出了实际劳动,且被告最终被采用了原告“金陵现代产业服务园区营销提案”的房地产销售提案书和该楼盘对外使用的“金领之都”楼盘名称,从民法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出发,作为受益人的被告理应就原告的实际付出向其补偿一定的酬劳。
关键词:宁国港口;生态工业园区;城市设计
1.规划范围
港口生态工业园,南距宁国市区14km,北至宣城市31km,东临水阳江畔。本次规划核心区位于生态工业园区中部,两翼为工业园区,南北为居住组团。城市设计范围总用地面积约2.5km2,北靠架子山,南至纬五路,西贴经四路、东沿宁港路。东西长约2.8km,南北进深约1.3km。
2.现状概况——主要有利因素
2.1区位优越,交通多元
港口生态工业园交通多元便利,从陆路可通过省道215、104省道与周边联系,规划建设的宁宣杭高速和扬绩高速在宁国市交汇,为港口与南北沪渝高速及杭瑞高速的联系增加了更为快捷的便利通道。
2.2政策引导、规划有序
根据“安徽县域科学发展试验田”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小城市”发展方向之要求,实现港口生态工业园城市副中心、工业主战场的目标,园区近年来编制了多项上位及专项规划指导建设,包括港口镇总体规划、宁国市港口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港口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城区发展专项规划、及电力、道路等多项专项系统规划。
2.3生态优越、依山伴水
基地内部现状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整体地势形成西高东低的态势,内部较为平整,坡度基本在10%以内。区块北部的架子山相对较高,为区块提供了良好的绿色屏障。同时基地西拥水域,东贴湿地,内部水系潺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良好的基地开发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园区的可持续绿色开发提供了优越的基础。
2.4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港口古名杜迁镇,在宋《元丰九域志》、明朝王廷相诗歌《港口舟行》及民国《宁国县志》都有记载,是宁西北和古宣州西南物资集散地,有丰富的内河港口文化。明万历年问贡士何应玄更留有《杜迁八景》的诗句——“遥指风帆天际头,天边秋色片帆收”描绘了港口往昔繁忙的景色。如何充分挖掘港口的历史人文特征,结合园区景观节点打造,使港口形成集“人、正、商、文”四气汇聚之地,体现文化内迁是规划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3.有待完善的问题
随着园区不断快速发展,现状工业园区也面临了一些问题:
3.1配套设施亟待完善
园区现状内部在汪港路南侧有在建港口居民安置小区,同时部分工业企业已开工建设,但配套设施仍然较为匮乏。如何从园区产业配套服务及居住区多元配套着手,增加园区吸引力显得至关重要。
3.2支路网密度有待优化
从上位规划来看,园区基本以棋盘格式布局路网,但支路网体系密度偏低,划分地块较大,需进一步根据基地情况进行完善优化,增加支路网体系。
3.3景观资源尚未利用
区域内虽然生态环境优越,但未成体系加以利用,同时部分山体林相季相混杂,公共开放空间与城市景观通廊亟待提升;同时还应充分挖掘利用港口历史文化,打造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绿色生态工业园区。
4.规划研究
4.1规划整体定位
通过“生态绿城、产业兴城、幸福融城、交通畅城、文化蕴城”打造“生态工业绿城,幸福和谐港口”,使得区域成为集生态工业、行政服务、和谐居住、商务商业、市场商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工业园区。
4.2城市设计框架
从生态要素的基点出发,规划通过界面分析、提取节点、生成路径、确立通廊、形成网络的城市设计框架,以生态为框架确立基底关系从而对区域组团进行进一步功能明确及细化。
4.3功能结构
区域整体形成“一带环绕、两轴发展、三核共导、八片围合”的功能结构。
(1)一带环绕:以西侧滨水休闲公园为核心,以贯穿居住组团以及商业、商务、行政、文化等功能组团形成的绿色景观带。
(2)两轴发展:分别指联系东西两侧工业组团,穿越中部核心服务区域的,沿汪港路形成的东西向工业园发展轴,和以架子山为背景景观山体,沿行政中心、市民广场、商业商务中心所形成的工业园区服务轴。
(3)三核共导:由行政中心、文体中心及商业商务中心所形成的三大服务核心,从而引导服务两翼工业组团及总部居住、配套组团的发展。
(4)八片围合:围绕三大核心所形成的南北五大居住片区,西侧滨水休闲公园区,东侧生态公园控制区及沿宁港路设置的商业商贸市场区。
4.4总平面布局
根据总体功能结构,总平面布局围绕架子山南侧轴线分别布置科研孵化区、行政服务中心、市民广场及商务商业核心区。其中商务核心广场双塔点式高层及中央水景广场,以开放之姿对称呼应行政中心、市民广场及北侧架子山山体,形成显山露水之态势;行政服务中心西侧设置滨水公园,结合地形高差改造设置文体中心、酒店会议、风情小镇区域,通过充分利用滨水公园的打造提升区域文体、展示、休闲服务体系,为区域人群提供极佳休憩场所。同时在区域根据多元居住需求设置,以邻里中心为核心设置多层为主、小高层为辅的居住区块;沿汪港路结合总体规划在宁港路设置商业市场区块,为园区企业多元发展提供对外展示销售空间。
(1)生态绿城——依托景观廊道形成“一心一带”的景观节点格局,主要包括市民广场和商务商业中心的核心景观节点,同时结合各功能区块区域内形成贯穿各个组团的绿带网络体系。
规划设功能景观轴形成纵横两条轴线,其中东西向主要为沿汪港路形成的园区风貌景观轴,该段轴线平面结合两侧水带与水体,中部贯穿市民广场及商务中心水景广场设置;立面主要以丰富的城市天际轮廓线为图底关系;纵轴沿北侧架子山-科研中心-行政中心-市民广场-景观大道-商务商业中心,形成纵向上显山露水的景观通廊。同时结合水岸整治改造、并在小区内部设置的多处次要景观节点。
(2)幸福融城——规划根据园区产业人群需要设置多元居住满足不同人群需求,舒适住区为吸引镇区普通人群购买、人才公寓则吸引具有较高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共管公寓通过个性化的设计为短租高素质白领提供需求、安置用房及廉租用房则为安置居民及新入园区产业工人提供居住空间需求。同时规划根据服务半径设置五个邻里中心,安排社区级商业、文化、体育、农贸市场、卫生服务等综合功能,方便居民。同时位于滨水公园的风情小镇为园区产业人群提供下班之后集餐饮、娱乐、休憩的极佳场所。
(3)产业兴城——区域行政中心及政办公大楼位、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北面为档案馆及规划馆等功能于一体,为区域产业园区发展提供行政服务平台;南侧商务商业中心集商务总部办公、银行、咨询服务、会议论坛、信息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为园区产业提升提供强劲引擎;沿汪港路市场贸易区,根据园区产业特色,功能集批发、零售、展示、物流等多元功能于一体,为园区产业提供对外交流窗口。
(4)交通畅城——区域道路网系统在已建设基础上增加支路网密度——根据地块功能布局需要,分别在行政中心及居住区区块增设城市支路,一方面增加道路通行能力,一方面避免地块划分过大导致操作性降低。同时因区域东侧控制为生态公园,避免规划道路对现有山体植被的破坏,建议取消步升路局部段(经一路——经二路)。
规划建设于汪港路与宁港路交叉口设置公交首末站一处,同时沿汪港路设置四对公交车站,满足公交出行覆盖率。区域内设置公共自行车服务点,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到达了、距离,提倡绿色出行。
步行通道分为人行道和地块内部人行通道。地块内部人行通道结合山、水、广场、公园、步行街、形成网络式的绿道系统,规划通过串联市民广场、生态公园、沿汪港路水系街头公园及滨水景观公园形成主体绿道慢行系统,同时结合休闲步道,打造网络步行系统。
(5)文化蕴城——通过“一心八景”的文化元素格局,围绕市民广场设置港口之心,同时结合滨水公园、生态公园及水系公园等功能区块根据“杜迁八景”分别设置古城烟影、港口风帆、钓矶月鉴、云峰霁雪、柳溪积翠、磨苑浮岚、金岭朝曦、兵府云屯八处文化景观节点,充分体现港口历史底蕴。
5.结论
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论证分析。经业态、功能、交通、配套设施及文化挖掘各方面的分析研究,最终通过控规进行绿线、蓝线的落实及指标量化,才能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