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

第1篇: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

关键词:生态型居住区,规划设计,理论,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生态型居住区的整体布局不仅应该考虑居住环境,为人类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舒适的生活空间,还应该充分的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一、生态型居住区的含义

生态型居住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尽可能的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证居住区内部生态环境平衡,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因素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并且其管理方法、建造手段以及设计理念都是在考虑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决定的,从而实现生态居住区充分的利用资源与能源,保证生态居住区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合理的空间结构、优美的环境景观,实现人与自然形成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促使居住环境与周边的环境协调发展。

二、生态型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理论

(1)生态居住区的理论分析。

生态居住区是建立在建筑学理论与生态学理论基础之上,坚持居住区的生态平衡为理念,考虑建筑内外空间中所有因素,进行居住环境的组织与设计,从而使建筑环境实现与生态的平衡、无污染、低能耗、高效率,促使居住内的能源与物质有秩序的循环,将建筑、自然、人三者和谐的统一起来。

(2)生态型居住区设计的理论要求。

其一,进行生态型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坚持设计的整体性,也就是说,在进行生态型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的考虑居住区的室内设计、建筑电气、给排水、暖通空调、规划景观以及综合设计等进行统一的规划,通过各专业的综合协作,综合、深入的分析居住区的所有因素,再通过运用新设备、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居住区的建设,从而保证整个居住区的生态节能体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其二,尽可能的设计节水型建筑,例如:节水型器具的应用,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及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计等;其三,生态居住区内应该将内部产生的生活垃圾或者废弃物进行循环再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实现节能,还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其四,生态居住区应该始终坚持避免浪费与污染,节约资源与能源;其五,生态居住区应该坚持节约土地的原则,充分的发挥立体空间的优势,实现建筑的多层次利用:其六,坚持选用对环境污染小的绿色建筑材料;其七,生态型居住区进行居住区的空间布局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的体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三、生态型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方法

(1)生态居住区的整体布局。

一方面,生态型居住区的整体设计应该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该以社区规划为理念,实现居住环境内的所有公共利益与公共目标,其设计的社区公共空间应该能够培养人与人之间的社区意识、社区归宿感以及社区认同感,良好的社区空间设计不仅能够实现生态居住区的形象美与物质美,还能培育和增强居民对自身社区的自豪感,促使不同的居民之间的社会交往,从而提升自身的素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生态居住区的规划与设计应该建立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充分的利用居住环境的植物、风、水文、降雨、阴影、光、热、太阳辐射等条件,除了与自然条件的结合,生态居住区还应该充分的考虑地形因素,地形是建筑的载体,其能够直接影响建筑的形态与布局,因此,生态型居住区应该根据地貌地形进行居住区的形式布局,例如有吊脚楼、爬坡建筑等层层跌落、依坡就势的布局形式,充分的利用自然提供的便利,将建筑融入自然,实现居住区与环境的自然过渡,保证居住区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

(2)生态型居住区的道路规划。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都包括两种基本交通系统: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道路是一个居住区的重要骨架结构,然而由于两种交通形式在本来就拥挤的交通状况下,势必会引起两者之间的矛盾,生态型居住区的交通规划设计应该坚持三种交通模式的规划设计:首先,人车部分分流设计,在居住区内部设计车行通道,这样在保证运动场地、绿地等休闲空间同行安全的同时,还能够满足公共建筑、住宅等出入口与其他主要功能之间的便捷联系:其次,人车共存设计,人车共存通过构建道路网,缩小各级道路的同行半径,减慢车行速度与降低交通量,方面居民的流动与出行,协调人与车之间的关系;再者,人车分流设计,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分流系统,都应该建立在保证居住区的安全与安静,降低机动车对居民休闲环境造成的影响,实行人车分流设计,能够有效的阳氏居住环境中的汽车尾气与噪音,为生态型居住区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3)生态型居住区绿化景观的设计。

一方面,绿化系统是生态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改善居住环境、美化环境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强调生态型居住区的绿化景观的规划,坚持回归质朴、回归自然的绿化设计理念,为居民提供绿化、健康、放松的生活场所.好的绿化景观设计,应该根据绿化植物的生长习性,既要考虑植物的个体美,例如树型的姿态、颜色、树木的高低、树冠的大小等,又应该重视植物组合的群体美,充分的发挥各种植物之间的美学特性,达到良好的绿化景观效果;另一方面,生态型居住区的绿化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应该充分的考虑各种绿色植物的生态作用,这样不但能够改善居住区内的小气候,在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大气候方面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生态型居住区的绿化设计时,应该重视绿色植物的防噪音、防尘、防风、净化大气等方面的作用,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

四、 生态型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1.必须体现地域性的特点。

规划设计生态型居住区的绿地景观环境,必须与景观所在地域的传统文化与自然资源相适应,注意对所在地域的地形、地貌、植被、水体等自然因素加以充分利用,尽量保持所在地域的环境及景观要素的完整,用最小的、最简单的投入和维护,实现所在地域的风土人情与文化氛围有机地融合。

2.必须要体现自然性的特点。

追求自然、质朴、原始的景观氛围,应是居住区的绿地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一方面要求。通过彰显自然的生态设计,创造适宜的人居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相处得更加和谐与轻松。同时,居民们通过欣赏利用绿地景观环境,能够更多地亲近、感知、发现自然的美,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品质。

3. 必须要体现文化艺术性的特点。

居住区文化和居住区的建设发展是互动的,住区建设的存在形式和内容,是由住区文化决定的,反之住区建设的质量又可以使居民的文化水平得到提升。我国当代的城市设计的理念很多是西方工业化国家的舶来品,热衷建设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规划欠缺深度思考,缺乏文化意识。因此,在建设生态型居住区绿地景观环境时,要对中国文化予以充分考虑,要充分解读传统人文主义文化艺术,并进行转型创作,立足于本土文化,充分利用世界多元的优秀文化艺术,构建居住区的文化价值。使居民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甚至在味觉的感官,把生理的感受升华到精神上的感悟,从而创造出一个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住区绿地景观系统。

五、结语

生态型居住区既是居住区规划新理念的体现,又是城市未来发展的远景目标之一。它的建设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综合性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社会各阶层的支持与帮助,而且还需要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提高,自觉充分地运用生态学原理,多层次、多方面营造高质量的居住生态环境,从而开拓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第2篇: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问题;措施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全国各地相应建成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环境良好、功能完备、经济适用的居住小区,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小区规划设计方面的一些问题,表现在环境、安全、服务等方面。本文主要从人性化、生态化、节能方面探讨了这些问题的改善措施。

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问题分析

近年来,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主要以规划、建筑与景观三段式设计步骤为重点,具体表现为景观设计专业在此基础上进行填空式设计。这种设计步骤带来的一些问题会很多。设计本身应该是建立在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展开研究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完整的考虑问题并全面的解决问题。这种分段式设计方法,使设计本身所应具备的知识体系缺乏完整性,由于设计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的知识存在差异性和片面性,导致规划设计从理论到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在对居住区环境设计缺乏整体认识,从而使设计师不能创造出一个优良的居住区环境。

2 改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措施

2.1室内环境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及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认识已从“面积越大越好”、“房间越多越好’,转向对住宅功能的齐全、性能的提高和品位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与静分区设计。主要以起居厅作为整个家庭活动的中心,体现着主人的地位、兴趣和生活品位。室内做到明亮、尺度适宜、视野开阔。客厅餐厅和厨房等功能空间组织灵活、给人以舒适的心情和良好的视觉感受。门厅不仅作为换衣、脱鞋、储物的空间,更应发挥协调不同功能区的作用。主卧室功能空间完整,尺度适宜,符合现代居民的生活方式。小卧室的设计,主要方便日常使用。家务室可以设计出家务、保姆、次卧、储藏等多项功能,满足不同的生活要求。

(2)厨卫空间的整体性设计。从设备选型、通风排气、管道暗藏、集中管井及细部装修等要求出发,对厨卫空间实行了一次装修到位。这样做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避免二次装修带来的水、电媒气等方面的隐患。

(3)注意个性化的平面布局设计。除必要的分户、承重墙体外,尽量采用轻墙分隔,形成可变空间,适应不同家庭构成和生活阶段的需求。尽可能地为用户在水管布置、插座设置、容量预留、门洞位置等方面作潜伏设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发展。

(4)住宅部件设计时,应提高生活品位。门窗与衣柜设计时,应采用步入式衣柜、落地门窗、低窗台凸型窗、新型塑钢门窗、多功能户门、屋面老虎窗等部件,提高室内观感和趣味性。拓宽阳台和跃层露台,增加使用健身、养花等功能,扩大室内外交流的空间。平、立面按双模设计,满足新型建材硷小型空心砌块结构体系和全清水立面建筑的要求。五层以上住宅设置电梯,符合住宅的发展趋势。

2.2 整体性设计

完善建筑群空间布局艺术性、避免单一呆板兵营式的组群布局,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建筑形式和空间规划应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和风格,居住社区环境设计应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要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活动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社区服务设施,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同时注重居民的精神生活,通过对物质形态精心规划设计以及对住户组织活动特性的研究创造更多积极空间,促进住户之间的相互交往,提高其防范性和睦邻性。

2.3 生态化设计

重点强调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设计要求。设置大面积绿地,分散组团绿地;应当关心绿地率,并非绿化率。绿地率指小区绿地与组团绿地占小区总用地百分比,不包括宅前或公建绿地。而绿化率指空地绿化百分比;增加文化设施、交流场所,尊重历史文脉,建设艺术学校、画廊、图书馆、电影院等,形成一种风格、一种个性、一种特色、一种品位。

2.4 景观设计

(1)创造一个安全宁静的交通环境。动与静的分区、人与车分流是小区交通规划的理想目标。为了达到此目标,可采用了车行、内部人行的规划结构。通过对小汽车和消防与救护等车辆在社区内部轨迹和停车位的精心设计,是向高品位社区环境迈出了成功的一步。车库出入口可布置在小区入口处,进入小区的小汽车很快就能进入地下车库。如果有直达车库的住宅电梯给车主以身居别墅的感觉。消防紧急通道与主干道形成环状道路系统,便于紧急救护、消防或搬家等机动车辆的顺利通行。社区入口附近设地面车位,便于来访客人和临时停车。

(2)设计出休闲、舒适的环境。在居住区内部活动时间最长的要数老人和儿童。除社区的无障碍设计外,还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提供了不同品位的休闲场所。

在景观设计中,应注重结合绿化来构筑社区的休闲系统。通过铺设彩色步道,建设观赏水系、戏水池,设置座凳、花坛、小品等,使整个居住区形成一种适宜交往、娱乐、休息的交流及放松场所。为了满足儿童嬉戏的需求,庭院中还设置了草坪、花架、灌木及石桌等,既为儿童们创造了一个舒适、安全的活动场所,又可适应不同层次居民的休闲需求。环境设计以贴近人为宗旨,强调回归自然的感受,还要注重居民居住时的观赏性、可达性和实用性。

2.5多样化设计

(1)社区多样性设计。居住社区设计多样性包括在城市总体分布设计与功能布局设计。在总体分布设计中,不仅要关注城市土地区位的经济因素,还应关注城市文化区位的构成与城市整体社会网络的结构。在微观的功能布局上,应将重点放在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在居住生活需求上的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设计与创造居住社区的规划布局。

(2)建筑的多样性设计。居住建筑设计本身有着追求富涵人性色彩设计的历史传统。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源自工业化以来的公寓式住宅平面加上或中式仿古,或西洋仿古,又或中西结合的立面设计可以出现在任何一种类型的居住社区里,居住建筑已渐渐失去其承载与表达不同文化认知、不同社会关系的特性,沦为一种批量生产的行货。建构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空间特色,应要求建筑设计在风格定位、功能布局、形式选择、材料运用等多个方面,以不同的居住社区特色需求为设计依据,以满足不同类型居住人群的生活需要、文化需要和社会需要为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3)居住区与服务区多样性设计。主要分析交通、绿化、房型、物业管理及社区设施配套五项因素在同一价格水平上对居民选择住房的首要性比较,以反映出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例如在中低收入阶层居住社区的大部分居民由主及次地选择交通、绿化、房型、社区及设施配套,而物业管理基本上被列为最后考虑的因素。这既反映出这一类居住社区的区位弱势,交通出行不便,绿化环境不佳;也反映出这一阶层居民经济能力水平的有限性。因而,根据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主体需求而不是根据人口规模进行设施与服务的配置,将是居住社区规划的重中之重。

2.6 配套设施

拥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是现代社区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些设施包括家政服务、治安保卫、清洁绿化、文化集会、健身娱乐、邮政电讯、休闲购物等。

3 结束语

总之,通过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筑、景观各专业的基本特点的有机结合的设计方法,不仅能够创造出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平衡,物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从中达到人、物、自然相互结合,促进人的身心得到健康及不断满足人的心里需求,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及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薛慧平,等. 居住区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J]. 陕西建筑,2009,(06).

第3篇: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

近年来,本人在高校建筑学专业高年级教研组承担着住宅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以及居住设计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与教授的磨合,以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值得改进的空间。无论是教者,还是学者,都认为大四上学期是个“多事之秋”。一方面学习内容信息量巨大,往往老师觉得上课时间不够讲,学生则叫苦前“识”已忘,后“识”难明。而传统教学模式———周而复始的师徒学艺式的图纸交流,在空间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被动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缺少生动活泼的创新和突破。从传统课程设置来看,居住建筑设计、小区规划和施工图设计内容各自为政,缺乏有机联系。早先在小区规划之后的施工图环节往往允许学生自选规模合适的民用建筑,而今网络资源丰富,出现了个别故意的“张冠李戴”现象。如果设计教学仍然只满足于五年、十年不变的基本教学要求,则会被时代远远抛在后面。如果能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融入到设计要求中,则一方面督促教师不断自主的学习和掌握新理念,一方面能提供激发学生创新和主动学习的契机。

2教学改革

目前,全国不少建筑院校已经从相关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适应自身特点的成果。例如东南大学建立了教授工作室制度,在四年级设置了住区设计、城市设计、大型公建、学科交叉等四类课题;中国矿业大学则将住宅设计原理和居住区设计原理整合成“个人与家庭”“邻里与小区”“住宅单体建筑与居住环境”三个阶段进行讲授。南京工业大学则在教学的环环相扣上下足了功夫,授课方式也采用了多种手段相结合。这些成功的教学改革实践给了我们不少启发和借鉴。针对前述问题,我们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程整合、更新授课内容及进度安排为手段,对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试改。

1)化零为整的课程整合。

具体方案是将居住设计原理、住宅设计、城市及住区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以及施工图设计纳入到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的大范畴内。作为理论先修课程,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是核心设计环节;施工图则作为实践加强环节。这些课程课时总量巨大,可以在理论课结束后在假期布置过渡性的任务,以设问的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实习或假期调研等方式实现下一阶段的知识衔接。在住宅设计和小区规划设计阶段,传统教学曾采用将住宅户型作为开端以作为学生从单体设计到群体空间规划的转换,但有悖于小区规划的实际操作过程。为使学生更早适应社会的实践需求,同时形成整体的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理念,设计教学环节从小区开始,由城市肌理和周边环境关系入手,从住宅楼到住宅户型设计,最后根据户型设计调整方案,完成住宅小区整体的设计任务。

2)化整为零的分段分层次授课教学。

由于知识点繁多,在住区规划设计和住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摒弃了一次大课讲完所有内容的教学方式,将课程细分为相互连贯的若干个阶段:居住区规划集中授课—社会调研与案例构思汇报—技术指标与规范解读等专题多点展开—住宅设计集中授课—住宅精细化、可持续性等专题多点分次展开—住宅施工图集中授课—设计流程、规范解读等多点分次展开。如此分阶段分层次授课,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和进度安排、目标和要求,便于学生吸收理解知识点。

3)点线面结合展开比较式教学。

“点”是指一对一的单独辅导,“线”是指对三五个有相同问题的学生进行随机评讲,“面”则是指阶段性全组或全班集中授课。传统设计教学以点式辅导为绝对主导,单一的教学方式,使缺乏主动交流意识的学生相互之间“互不干涉”,等到最后评图阶段往往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尝试将评图贯穿教学始终,在任何必要的时候(比如点对点教学时发现某个问题在三个以上同学方案中都出现过),可立即将相关同学召集起来,将作业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可以在阶段性成果展示的时候,以集体观摩的方式让学生相互比较,自行找出彼此的优劣。我们发现,学生的好胜心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方案陈述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升。

4)对新知识进行专题研讨的开放式教学。

学习应基于有指导的发现,而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住宅产业在近些年发生极大的变化,新技术和新需求层出不穷,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知识的更新。笔者在教学任务书和授课过程中,试加入一些迎合当前发展需求的专题:“住宅精细化设计”和“老年住宅”以及以日本集合住宅为代表的住区可持续性探索等,主要推荐相关书籍和案例供学生课下研究。在指导过程中结合每个同学的具体兴趣点和知识吸收程度,对相关疑问进行解答,并通过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同学深入思考,贯彻理念。笔者发现学生在这一开放性环节常常能找到极强的代入感,他们从身边的家人或者居住环境着眼,找到了本次设计的切入点和闪光点。

5)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强化施工图等实践环节的训练。

长期以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反馈,就业者走上工作岗位后最先接触的往往是施工图,好的施工图基础会使其工作立即上手从而脱颖而出。传统课程中常常将施工图时间压缩至4周甚至放在暑期实践,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在改革后施工图的分量增加,由原有4周变为8周,就是为了通过重点强化训练使学生真正熟练掌握施工图设计和绘制技巧。除上文所提常规“点、线、面”授课方式外,还请来结构老师就住宅剪力墙布置进行专门授课和课外一对一的辅导,并且邀请设计院资深高级工程师开展施工图讲座,将住宅楼施工图的制图规范、结构布置、设备要求、楼电梯以及地下室等等难点细致拆开解读,最后就施工图CAD线型、比例等文本要求进行详细示范,并试点性辅导Revit进行绘图,以便更快和社会接轨。

3结语

第4篇: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

关键词:生态居住区 总体布局 环境规划

前言

住宅建设的发展,从国际上来讲,一般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注重数量阶段,这时房屋短缺,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造尽可能多的房子。第二个阶段是数量与质量并重阶段,这时数量虽然仍不足,但己不再紧张,人们开始对质量有新的要求, 于是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在此期间住宅产业获得了高度的发展。第三个阶段是注重质量阶段,在住房数量己满足人们需求的基础上, 出现了空房,这时的人们对住宅的质量和环境有了史高的要求,于是高科技应用技术大量进入住宅, 以满足其个性化、多样化和更高环境质量的要求。目前我国住宅建设的整体水平还处于住宅建设的第一、第二阶段。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正在向更广泛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拓展,城市规划工作更多的关注城市内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由此促成了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学的学科结合,生活在城市住区的人与住区环境的关系一直是城市生态学家们最为关注的研究内容

1.城市设计的生态理念

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态城市风格特色。在城市设计上为了充分体现作品中富含有生态元素,应该从城市景观和城市住区设计着手,并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生态基础。

1.1城市景观和住区设计

生态化的城市设计离不开城市景观设计以及住区设计,因为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特定设计的景观,例如流水等来突出城市设计中的生态元素。通过城市景观设计来突出生态城市的手法一般是采取合理地设计低层生态建筑,做到城市空间的生态化。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为基础的社会生态系统。为此居住区设计要坚持生态设计原则:布局合理。综合考虑城市的地质特征及长远发展等条件,合理把握生态设计定位和发展规模;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上的排泄物、生活垃圾;提高居住区绿化植物的覆盖率,增加居住区绿地面积,推广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

1.2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城市的形成源干“逐水草而居”的自然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生态城市特别是南方生态城市设计应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所以首先采取有效的保护原生态设计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在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工程技术措施维持和提高其生态效益以及共享性。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来进行生态城市设计,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设计中的具体实践。从多个工程实践经验验证,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2.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

2.1 生态居住区总体布局居住区的总体布局

首先要考虑为居民生活创造和提供舒适、优美的空间环境。同时,生态观不仅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上,更应当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存上。因此,生态居住区不能只是单纯只有“居住”的功能区,而是一个有多佯的混合功能的“完整居住区”。

自然条件与人文传统。居住区的总体布局、建筑布置充分利用和结合自然条件,合理控制和利用风、日照和天然光,创造良好气候,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邻里交往场所。住宅建筑既要考虑内部空间的功能,又要考虑形体、环境、建筑形式、风格,反映当地的气候条件、材料条件、技术条件、生活方式、文化审美观点及乡土风貌,将住宅内与外、单体与群体、群体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住宅群体组合协调有变化,创造既统一又具独特的风格,尤其在旧城改造中,对传统居住形态遵循“保护中发展”、“改变而不丢失”的有机更新的策略,保持城市文脉、城市肌理的持续性。

自然景观与人工环境。生态居住区规划重视多样化自然景观的保护和优美环境的创造。生态学的多样性概念在居住区被赋予了更广泛的社会涵义,不仅包括物种多样性,还包括景观多洋性、功能多样性等概念,即通过各种建筑、开放空间等基本功能单元的生态位重叠,在较小的空间内,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创造具有多样性的人类环境。

减少出行与公交优先。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体现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把居民的很多活动安排在能够通过步行到达公交站点的范围内,使更多的人能使用公交系统,开辟完善的步行系统,达到人车分流,限制汽车在区内的活动范围,尽可能减少机动车交通面积,保障居住环境的安静和居民的安全。

2.2 生态居住区环境规划

充分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使建筑融入自然,如同生长出来一样。建筑形式、布局、室内外空间组合应与不同时空充分联系起来。力求建筑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空间自然化。结合地形规划。地形地貌从形态上直观地影响居住区的布局与建筑形式,如有依坡就势、层层叠落的布局形式,有爬坡建筑、吊脚楼等建筑形式。建筑或硬质景观设计遵从地形地貌,在生态敏感区尤其重要,对地形地貌的尊重可以说是对土地“文脉”的一种延续。结合气候规划。通过适当的建筑体形和空间组合、建筑朝向、建筑材料、表面色彩等选择来满足人体舒适感,避免不同气候条件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不适。对于炎热地区,遮阳、通风、隔热是提高建筑空间舒适的重要手段,形成了深檐、骑楼、敞廊、通透等没计;对于寒冷地区,则以保温为主,形成了双层墙、日光廊道、围护结构蓄热等设计;而对于温带地区,则需要建筑空间具有可转换的灵活性,即空间有开与闭、内与外的双重性。

住区的景观设计不仅为建筑创造了绚丽多变的空间环境,架起了人与自然交流的桥梁,同时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形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故在规划设计时首先要强调环境资源的均好与共享,对于住区内的自然与人工景观在规划设计时要尽可能让所有住家共享。此外还应强调的是物理环境的均好,即每家都能获得良好的日照、采光、通风、隔声和朝向,在规划时应保证有效的住宅日照间距,从而有利于夏季主导风向的流通, 同时阻挡冬季寒风的侵袭, 隔绝外来噪声的干扰以及创造具有温馨、朴素和亲切的外部视觉环境。

2.3 生态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

生态居住区与外部的交通联系依靠居住区道路系统实现,同时生态居住区内部建筑单体也是通过道路交通系统而构成一个相互协调、有机联系的整体。内外通畅、人车分流。在生态居住区的道路交通组织中,小汽车和货车从居住区边缘进入,并在边缘处停车或存车;居住区出人口附近应设置公交车站,使居住区能通过公共交通与外部形成便捷的交通联系;在居住区内部建立完善的步行或自行车系统,避免交通干道穿越居住区,消除乍辆与行人的冲突。结合生态廊道规划。道路设计还应与绿道、蓝道生态支持系统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是步道和自行车道,使之有更多的自然特性,展示自然环境之美,吸引人们回归步行道中,丢下汽车,重新发现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悠闲与愉快。道路还应同给排水、电力电讯等输送线路结合起来,形成“联合走廊”。“联合走廊”是特殊的开敞空间,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极大提高居住区风景的价值。

在道路的规划设计上,基于越来越多的私家车进入住区,动静交通组织日益复杂,住区内不应苛求绝对的人车分流。首先应将交通空间和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通过阻止无关车辆的进入,并通过对住区道路的线形、宽度、铺装和小品等进行精心设计以降低住区内的车速, 达到人车和谐共存;同时以枝状或环状尽端式道路伸入小区或住宅组群内,结合网格式、多样化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路系统,限制车的行驶速度,减少对人的过分干扰。其次,在强调人车和谐共处的同时,道路布局要灵活,使车可以停到每个组团的边缘,大大减少业主步行距离,使出入更加便利。

第5篇: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

关键词社区规划;物质空间结构;社区要素;规划结构性调整

1社区概念的理论分析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至少包括以下特征: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及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社区的地理结构层面主要担负社区物质基础的功能,侧重于空间的有形的因素;社区的心理层面主要担负维系社区居民的功能,侧重于心理的无形的因素;社区的行动层面主要担负社区的对内服务和对外联系功能,侧重于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的因素。这3个层面彼此交织叠加,使得社区能够协调、稳定的存在于一个更高级别、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体系之中。

在以促进良好社区形成和发展为目标的城市规划实践中,如果能以社区的地理层面为基础(同时也是重要手段),以社区的心理层面为目的,而以社区的行动层面为另一手段,或许可以为城市规划的实践工作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2社区规划与住区规划的联系及区别

住宅区规划是我国翻译CommunityPlanning的一种中文表达方式,简称住区规划,而其标准的中文翻译应为“社区规划”,前者常被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引用,而后者常被社会学界引用。

对两者的概念范畴、视角、内涵、结果、价值观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使两者的差异突显,让人们面对专业用语的不规范和繁复多变的城市房地产广告用语,可以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其实在城市住宅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两者是密切相联的,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则是住区规划的依托与归宿。

3关于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

与社区和社区规划密切相关的是社区发展。社区发展源于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目的是为了培养居民的自治和互助精神。社区发展活动的倡导和深入展开则主要在二战后。综合来看,社区发展体系主要涉及:①社区的主体――社区成员的发展;②社区共同意识的培养――有关社区互动的社区道德规范及控制的力量;③社区管理机构的完善――维系社区内各类组织与成员关系的权利结构和管理机制;④物质环境与设施的改善――社区的自然资源、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住宅建设等硬件环境。其特点是与社区发展体系相对应的,具有主体性、目标性、动态性和建设性。

为推动社区发展的进行,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和政府纷纷制定“社区发展计划”,希望通过政府机构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将社区发展引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上。同时城市规划学科自身也在检讨基于建筑师理念发展起来的学科缺憾,希望从城市问题的本质出发去理解城市空间布局,社区规划正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社区规划从产生初始就带有多学科的属性。

4当前我国社区规划对策的探讨

当前对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社区规划理论与实践最首要的是:与社会转型相适应,“从物质功能主导转向对人居环境的全面关注”、“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的规划方法转变。

4.1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我国目前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规划内容和方式多以住区规划的形式进行,虽然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在满足基本物质要求的同时,转向满足人们的环保意识、休闲意识的要求,但仍显不足。因为这些设计集中在对微观的形态布局上和环境设计上,对包括社会内涵、经济内涵等在内的社区人居环境的全面研究仍是考虑较少。

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是紧密联系的,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是住区规划的依据和归宿。通过丰富住区规划,纳入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内涵,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社会调查、系统分析等方式,建立科学的社区规划方法,完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体系。

4.2社会空间的重构―异质与混合

当前我国社区结构与城市大规模发展和城市改造紧密相关,城市居民打破原有的单位为主体的社区居住形式,原居民、购买商品房的新住户、以及租房的外来人口等,构成了社区人口的多元化。但是由于住房分配制度的打破,房地产开发成为城市住区建设的主体,老城区位于城市中心,密度大、开发成本昂贵,开发商极少问津;对于租房的外来人口,多选择城市边缘或城市中心的旧城区和城中村;城市中较高收入者无论原住地是何处,通过房地产开发建设机制的调配下集中起来,这样不同居民依据在住房市场中所处的位置重新聚集分化,构成我国城市新的城市社会空间,这种贫富分化、社区空间同质化的结果,将造成社会对立等矛盾。

4.3社区规划应积极推行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社区规划是一种社会管理方法,其本质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让更多的居民能够参加到那些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政策、规范的制定和决策过程。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体,他们的广泛参与是社区规划的生命力,是实现社区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目前的社区规划中,存在着单位参与以及自上而下的规划手段等问题,使居民的参与机会严重不足,社区居民的参与力量也极为薄弱,不仅在参与渠道上缺乏合理的机制,在法律和制度上也缺乏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第6篇: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

关键词:经典住区规划理论;传统街坊模式;弊端;弥补;回归

Abstract:Neighborhood is a traditional mode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became more and more increasing.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had been constructed. With the guidance of classical theory,a mass of drawbacks emerg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green and construction,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in to focus to the environment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At this time, Neighborhood attracts people’s attention again because of its opened and closed type. The background of classical theory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is the point of penetra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drawbacks in residential district has been analysed.The author proposed a standpoint that traditional neighborhoods mode could be a compensation to classical theory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which emerge our daily life. At the last of the articl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se two modes has been illustrated.

Keywords:classical theory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traditional neighborhoods mode;drawbacks;compensation;regress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5-0094-02

1研究引入

城市中,生活居住用地(R)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30%-45%,而其中住宅用地(R01)占生活居住用地的45%-75%,处于城市中心区,对城市特征、城市空间、城市道路网、街道生活等多方面有较大影响。受邻里单位理论的影响,我国现今城市住区规划打破了传统街坊式居住模式,多采用“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级分的结构,并且由于安全、管理等因素,封闭式小区在城市住区中占主导位置。随着住宅区设施、绿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宜居环境的考量。我们注意到,三级分的住区规划模式不是城市住区的唯一与必然,尺度宜人、生活气息浓郁的街坊式住宅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依据住区规划对城市影响的层次性,对住宅区规划在城市空间特征、住区与城市空间的联系、城市道路网、街道生活的营造、城市开发五个方面,提出经典住区规划理论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阐述街坊式住宅对其理论缺失的改进之处。

2概念阐述

经典住区规划理论的分级结构是以住宅区的规模作为划定的依据,包括用地规模以及人口规模两方面。形成的特征包括:明确的等级划分,清晰的边界界定,对应的配套设施。依据不同的规模,将住区划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级结构。

街坊与居住区、小区、组团的概念不同,属于住宅形态上的概念。依据同济大学周俭教授的定义:街坊也称街巷,是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地块。规模介于居住组团与居住小区之间。服务设施因环境条件而异。通常沿街建有商业设施,内部建有住宅和其他公共建筑。

3比较要素

3.1 城市空间特征的塑造

多样性是城市的天然属性,城市住区的空间特征是反映这种天然属性的基调,城市基调也是城市最本质的特征,一个城市的基调应当具有完整性和有序性。城市的空间是城市生活氛围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城市活力的体现。然而,近年来,我们发现许多城市的特征在淡化,城市生活由以前的大院文化转变为围墙文化。这与我们采用的住区规划模式有一定的关系。

经典住区规划理论注重住区内部完整性,强调小区自身结构、功能、空间上的独立性与系统性。因此,小区的围合性强,边界清晰,较少考虑周围环境。在这种理论背景下,城市成了一个小区与一个小区的结合,“拼贴”出的城市基调变得无序,空间特征缺失,从城市新建地区我们很难看出该城市自身的空间特征。

街坊式住宅因其地块小,开放性强,灵活度较高的特点,在城市老城区改造或旧城周边地块扩建时,可以通过调整街坊尺度、建筑密度等措施,延续城市脉络,调整城市肌理,良好完成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3.2 住区与城市空间的联系

分级式小区围合性强,规定了边界与出入口,这样的方式便于小区的管理以及设施的配备,小区的安全性大大提升。而这条清晰的界线削弱了小区与城市的联系,明确的边界把小区内外分割成城市公共空间与居住私密空间,加大了日常出行的时耗,降低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达性。而住宅区的独立与封闭,孤立了该小区以外的更多群体。这样的分隔,使城市各个部分处于分散的状态,失去了城市应有的紧凑高效的特点。

街坊式住宅内部围合性好,利于院落的形成,与居住区不同,它没有明确的中心指向性,而是以流动空间为主,将一定的居住生活空间对外开放,有助于融入城市生活的元素,在住区形成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特征。流动的街道空间,减少了人们出行的限定,增加了出行线路的选择性,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以连通的空间为载体,城市生活与居住生活进一步融合,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活气息。

3.3 城市道路网

城市中居住小区规模10~35hm2,边界多为城市道路所界定。为达到地块内部的相对独立与完整,小区级道路多采用“通而不畅”的线形,限制外来车辆的通过。对于小区内部自身来讲,这样的方式提供了宁静、安全的环境。然而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城市道路间距增大,道路网密度降低,城市道路系统通行能力差。此外,小区级道路应当主要承担到达通,而小区特定的出入口又降低了通行效率,城市只有主次干道发挥交通作用,支路的效率难以发挥,形成微循环障碍。

在街坊式住区中,小区与组团道路成为城市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区道路变得多样化、公共化、城市化,城市路网进一步深化。通过线形的调整,可以在小区道路上安排公交线路,加大公交线路网密度,减少乘客步行时间,提高公交车服务水平。我国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发展不足,这与城市生活性道路的缺失有一定联系。街坊式道路具有环境良好、尺度宜人、干扰少等特征,是自行车出行的良好选择。基于以上特征,街坊式住区可以合理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供良好的步行、非机动车出行环境,对于实现低碳城市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4 街道生活的营造

简・雅各布斯说过: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有意思,这个城市也会显得很有意思;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单调乏味,那这个城市看上去也会单调乏味。街道是住区中一种具有特定内容的通路,通行、景观、休闲散步和邻里交往常常在这类通路上发生,是居民日常生活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由于交往的需求,街道的形成依赖沿街两侧适宜的生活服务设施、空地、绿地,并主要为周边的街坊内的居民服务。然而,这些要求是居住小区内道路所无法达到的。

首先,居住小区内道路较为独立,规划设计和管理中使其功能简单化。再则,小区的道路多以满通功能为主,在设计中没有构建多样的以人往为目的的活动场所及其相应的配套设施。这样的通路不具备街道形成的基本条件,街道在居住区中无法形成,街道生活也慢慢从我国传统居民生活中淡去。

街坊住宅规模小,开放度高,使原本在住区内部使用的服务设施为达到较高的使用率而沿街布置,争取更多的使用人群。住区内的生活服务性设施沿“生活次街”布置,具有良好的可达性,从而在这样的生活性街道中建立良好的邻里交往,形成街道生活的氛围,适宜的社区人文环境也随之建立。城市道路的网络化、系统化的特征,可以将街道生活建立一定的关联性,加强街道上人往的流动性与互动性,形成住区生活街道网络系统,由线状的人文环境扩大至面状的交往环境,把住区交往推广到城市生活中,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3.5 房地产开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土地资源紧缺,土地在向货币转化的过程中价格不断上涨,土地的购买、房屋的建设、配套设施的配备等每一项都耗资不菲。对一个普通的房地产开发商而言,购买居住小区十几公顷的开发地块已经占据了大量的资金,较难再对土地进行一次性整体开发,甚至会出现土地闲置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多数开发商会采取与其他开发商联合开发或者是地块分期开发的措施。由于开发资金的不足,常常以牺牲一部分住户的利益为代价,楼盘的品质降低,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绿地率减少、建筑密度加大、房屋间距减少等现象屡见不鲜。而街坊式住宅小规模地块的划分,增大市场操作灵活性,房地产开发商可依据市场及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土地开发的目标与策略,紧跟市场的需求,在较短的周期内收回开发成本并获得利润,有利于土地的一次性完整开发。我国土地资源短缺,较小规模地开发土地,对于土地资源的使用会更加的严谨与慎重,增大土地利用率,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一致的。

4两种模式的关系及各自适用的条件

街坊式住区是我国传统居住模式,良好的交往空间对我国传统生活文化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传统街道密集式的住宅无法满足城市的需求,由现代主义邻里单位发展而来的分级模式,以其规整、统一、高密度的特点,解决了大量城市人口的居住问题,取代传统街坊式住区而得到了大力发展。随着大量住区的建设,住区在追逐高层、交通、阳光、空气和绿地的同时,忽视了人文环境的营造,住区建设变得单一化、样板化,城市特征在慢慢缺失,这是现代主义工业化发展极端化的一种表现。应当说明的是,经典分级模式对于解决大量城市居住问题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街坊式住宅只是住宅规划模式的一种补充和丰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然而街坊式的手法、适用范围等仍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05.

[2]伍学进.城市宜居性短街道与小街区公共空间研究.北京规划建设,2010-03.

[3]李兆汝.打破小区围墙 城市住宅向街坊回归.上海住宅,2006(3).

[4]胡莹.古城居住性街坊改造中交通空间设计与交往空间的形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7-12.

[5]刘圻.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变化刍议.现代城市研究,2005-09.

[6]高翔,张楠.封闭式小区的利弊及其对策.山西建筑,2006-10.

[7]王鑫.规划设计浅谈居住区规划存在的问题.中国科技博览,2009-10.

第7篇: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

关键词园林植物;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光秃的城市,对城市建设也提出了“园林城市”和“城市森林”等新的概念[1]。城市景观是人类活动干扰最强烈的景观,其结构和功能与其他景观有着显著的区别,而植物景观是柔化城市强硬形象的最好途径。

在所有的植物中,能种植在城市或风景区中构成园林境域的植物一般称为园林植物。概括的说,园林植物具有防护、建造和美化功能[2]。城市或风景区的环境是否美观,与园林植物有很大关系。

城市居住区中的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由于有较小的服务半径,使得它们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公园绿地类型。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不仅满足了遮荫、降暑、隔声、净化空气和改善小气候等多种功能和需求,还能美化居民的生活空间[3],增强对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园林植物是居住区绿地环境的重要表达载体,其自然美与生态美构成居住区环境的主调,另外,屋顶花园、室内花园、垂直绿化等也都是美化居住区环境的重要手段。

1居住区中绿色空间的几种形式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迅速发展,新建居住区明显增多,我国的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虽然房子越发美观,但绿化质量相对滞后,绿色空间十分稀缺,一些小区植物配置和管理都较薄弱,缺乏景观效果,这就需要发展多种植物景观形式,增加城市中的绿色。

1.1居住区公园

居住区公园指服务于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居住区公园的服务半径一般为0.5~1.0 km,是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的主要地点。

1.2小区游园

小区游园是指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面积较居住区公园略小,但能满足基本的居民生活和休闲。小区游园的服务半径一般为0.3~0.5 km[4]。

1.3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是一种特殊的绿化形式,主要利用各种藤本植物、部分矮小乔灌木对墙面、棚架、阳(窗)台、立柱、高架桥等建筑进行绿化美化,对城市的生态平衡与环境美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垂直绿化占地面积小,充分利用了空间,大大提高了城市绿量,增强了绿化的立体效果。由于攀援植物随着物体外型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软化了建筑的生硬轮廓,并与城市绿化融为一体,创造出多种生动的装饰效果。

1.4屋顶花园

屋顶结构负重有一定的限度,屋顶绿化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有意义。这是屋顶绿化与地面绿化的重要区别。因此,应根据屋顶的不同负荷量制定种植层高度及植物配置。种植土应选用轻质材料,同时要注意防水、防渗漏[5]。

1.5室内花园

室内花园,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室内植物布置室内空间,增加植物,这适用于小区的会所、管理用房等,以创造良好的室内景观。

2居住区植物选择原则

居住区的植物配置,以充分发挥植物特性的功能为目标,组织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形成季相各异的植物景观,以达到合理的、丰富多彩的空间序列。同时,兼顾视觉环境景观,使人口密集的居住建筑区成为舒适、优美、健康的绿色环境[6]。

2.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要使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培条件基本适应,以保证植物的成活和正常生长[7]。植物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引种成功的外地优良植物为辅,根据功能与造景要求合理配置其他经济且成活率高、并能充分显示地方特色的植物[8]。居住区中的植物景观还可在体现城市特色的基础上,体现小区特点,利用较统一的植物,营造出区别于其他小区的独特之处。

2.2充分考虑季相和景观的变化

生活在现代化都市和相对固定室外空间的人们,居住区植物景观的四季变化常常是人们最直接感受自然的方式。因此,居住区内一般应多配置具有春花、夏荫和秋叶的植物,搭配少量常绿树,以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的效果[9]。现在一些地区的居住区为了追求四季常绿的效果,往往多种常绿树,而忽视四季植物景观的变化,使植物景观变得单调,更使居住区内的植物群落变得单一化。

2.3乔、灌、草、藤、花结合,提倡垂直绿化

城市中用地紧张,居住区绿地面积有限,但相关标准要求新建居住区绿地面积在30%以上,旧区改造应达到25%[10]。因此,绿化设计要注重乔、灌、草、藤、花结合,特别提倡垂直绿化,注重立体效果。利用一些藤本、攀援植物,结合花架、景墙等园林建筑,既能遮挡不雅物件,又可形成遮荫棚,为居民提供休息、纳凉处。

3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人—建筑—环境”的学说,使建筑学、心理学、环境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11]。这种生态化的现代居住观,给小区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也向小区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园林设计师开拓新思路,在设计中注重环境的生态性及景观效果,力求建设高品位、高质量的绿化空间。

3.1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

城市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应体现生态性,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景观,达到好的效果。首先,植物景观应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创造出宜人的自然景观;其次,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活动,充分发挥植物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和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12];最后,植物的配置要充分科学,建立具有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3.2艺术性原则

艺术性是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备的特性[13]。居住区中的植物景观应重点考虑人们的审美要求,在强调景观环境形象时首先需要的是鲜明而优美的视觉感受,突出建筑与外部空间的有机联系,以多种处理手法,塑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外部空间。植物丰富的色彩季相变化和外形的不确定性是建筑物所无法比拟的。

4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园林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园林所产生的效益,尤其是生态效益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得到有效发挥或充分体现。因此,发达国家对城市绿化建设及相应管理都非常注重长期规划管理。

我国居住区建设数十年来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在规划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详细的居住区绿化用地指标体系,绿地率最低为30%,小区人均公共绿地最低为1 m2。由于国家标准中对于绿地率的统计并未按实际的植物种植面积来计算,而是沿用了城市规划中的统计方法,所以造成执行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求立竿见影的景观效果,追求大树,忽视实生苗的使用,反生态的过密种植,这种急功近利、违反生态规律的做法为日后管理埋下隐患,那些由于断根截枝处理而深受重创的苗木很难恢复,初期高密度种植的植物群落数年后便会因物种间的相互作用而衰退,造成浪费。著名的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国家银行公园案例——出自风景园林设计大师丹·凯利的名作,就由于反生态的高密度种植设计直接导致其从一个获奖名作到面临被拆除的境地。

5小结

居住区的环境是人们日常感受最直接的环境,它的环境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居住情况,现在很多楼盘都非常重视园林效果,以园林景观作为小区的卖点来销售宣传,而植物的景观状况往往直接决定其效果。

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以充分发挥植物特性的功能为目标,组织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形成季相各异的植物景观,融合生态理念以达到合理的、丰富多彩的空间序列,为人们创造出美丽的自然空间。

6参考文献

[1] 陈昌笃,鲍世行.中国城市化及其发展趋势[J].生态学报,1994,4(1):84-90.

[2] 刘少宗.景观设计纵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3] 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4] 程袁华,张延龙.对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与思考——以深圳市居住区为例[J].安徽林业科技,2007,35(15)4514-4516.

[5] 张蓓芝.浅析垂直绿化对城市绿化美化的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551.

[6] 禹广和.对屋顶绿化的思考[J].山西科技,2008(4):105.

[7] 郑雪英,张文钢.住宅区植物造景浅析[J].浙江林业科技,2002(9):22-24.

[8] 李嘉乐.园林生态学拟议[J].中国园林,1997,13(4):23-27.

[9] 林晓君.浅析城市居住区的绿化的植物配置[J].科技资讯,2007(11):18-19.

[10] 彭慕海,王霞.北方居住区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J].辽宁林业科技,2003(3):31-32.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第8篇: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

【关键词】社区规划;物质空间结构;社区要素;规划结构性调整

【中图分类号】TU88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203-01

一、社区概念的理论分析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至少包括以下特征: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及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大多数的研究者认为社区包含4个基本要素:第一,人群――社区必须包括人;第二,地理领域――尽管社会学界的某些“流行”观点强调社区地理界线的“弹性”,但是本研究仍基于“地域特征是社区整合的重要因素”的观点,并认为这是规划研究和社区研究的契合点;第三,社会互动――在一个特定地区内的人民是彼此相互依赖的,社会互动强调的是社区组织。社区互动说明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拥有共同的规范、习俗和方法;第四,共同感情――居民对社区的共同感情或称为心理认同的概念,由此形成社区归属感。

二、社区规划与住区规划的联系及区别

住宅区规划是我国翻译CommunityPlanning的一种中文表达方式,简称住区规划,而其标准的中文翻译应为“社区规划”,前者常被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引用,而后者常被社会学界引用。

对两者的概念范畴、视角、内涵、结果、价值观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使两者的差异突显,让人们面对专业用语的不规范和繁复多变的城市房地产广告用语,可以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其实在城市住宅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两者是密切相联的,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则是住区规划的依托与归宿。

三、关于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

与社区和社区规划密切相关的是社区发展。社区发展源于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目的是为了培养居民的自治和互助精神。社区发展活动的倡导和深入展开则主要在二战后。综合来看,社区发展体系主要涉及:①社区的主体――社区成员的发展;②社区共同意识的培养――有关社区互动的社区道德规范及控制的力量;③社区管理机构的完善――维系社区内各类组织与成员关系的权利结构和管理机制;④物质环境与设施的改善――社区的自然资源、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住宅建设等硬件环境。其特点是与社区发展体系相对应的,具有主体性、目标性、动态性和建设性。

社区发展是为了提高社区效率、解决社区问题而采取的社会行动过程。社区发展的主要任务是:①优化社区结构:使社区内部各构成系统在空间上分布合理、相互协调、增强功能,促进社区发展。②提高社区创造经济和文化价值的能力:社区只有不断地创造经济和文化价值才具有生存意义,社区发展才能得以实现。③社区管理科学化:社区管理科学化是保障社区运行的需要,也是合理配置社区资源、提高社区福利、消除犯罪的重要一环,因而社区发展要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体系。

为推动社区发展的进行,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和政府纷纷制定“社区发展计划”,希望通过政府机构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将社区发展引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上。同时城市规划学科自身也在检讨基于建筑师理念发展起来的学科缺憾,希望从城市问题的本质出发去理解城市空间布局,社区规划正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社区规划从产生初始就带有多学科的属性。

四、当前我国社区规划对策的探讨

当前对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社区规划理论与实践最首要的是:与社会转型相适应,“从物质功能主导转向对人居环境的全面关注”、“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的规划方法转变。

1、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我国目前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规划内容和方式多以住区规划的形式进行,虽然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在满足基本物质要求的同时,转向满足人们的环保意识、休闲意识的要求,但仍显不足。因为这些设计集中在对微观的形态布局上和环境设计上,对包括社会内涵、经济内涵等在内的社区人居环境的全面研究仍是考虑较少。

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是紧密联系的,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是住区规划的依据和归宿。通过丰富住区规划,纳入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内涵,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社会调查、系统分析等方式,建立科学的社区规划方法,完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体系。

2、社会空间的重构―异质与混合

当前我国社区结构与城市大规模发展和城市改造紧密相关,城市居民打破原有的单位为主体的社区居住形式,原居民、购买商品房的新住户、以及租房的外来人口等,构成了社区人口的多元化。但是由于住房分配制度的打破,房地产开发成为城市住区建设的主体,老城区位于城市中心,密度大、开发成本昂贵,开发商极少问津;对于租房的外来人口,多选择城市边缘或城市中心的旧城区和城中村;城市中较高收入者无论原住地是何处,通过房地产开发建设机制的调配下集中起来,这样不同居民依据在住房市场中所处的位置重新聚集分化,构成我国城市新的城市社会空间,这种贫富分化、社区空间同质化的结果,将造成社会对立等矛盾。

3、社区规划应积极推行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社区规划是一种社会管理方法,其本质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让更多的居民能够参加到那些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政策、规范的制定和决策过程。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体,他们的广泛参与是社区规划的生命力,是实现社区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目前的社区规划中,存在着单位参与以及自上而下的规划手段等问题,使居民的参与机会严重不足,社区居民的参与力量也极为薄弱,不仅在参与渠道上缺乏合理的机制,在法律和制度上也缺乏支持和保障。

社区规划应从根本上否定自上而下命令式、强制性的管理方式,社区规划无论是在编制,还是具体实施过程中都应引入相关利益单位、个人间的对话协商机制,从而达到各利益集团的协调。我国在社区规划中引入公共参与机制,要立足我国社区发展实际,借鉴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机制,实现“自治”与“善治”相结合。

五、结语

随着经济转型、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社区与家庭、个人利益联系更加紧密,众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将在社区层面得到集中反映,社区在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作用日益突显。社区规划关系到城市每一个家庭,应更多地着眼于社会,因此适应社会转型期的社区规划需要强调社区的公共参与及后续规划;强化社区规划中的社会内容;关注中低收入家庭、外来人员的居住;关注老龄群体。社区规划将是每个规划师和设计师都应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第9篇: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

关键词:生态理念 居住环境 规划设计

问题的提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大的破坏。人类在享受高度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对自身的生存环境更加关注,意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生态理念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生态宜居住宅环境成为未来住居环境发展的方向。宜居的住宅环境体现人居住的舒适、安全、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住户心理健康和身心健康的要求,使居住者生活在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环保的室内外居住环境中。

生态理念在居住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1969年,I.L.Mcharg出版的《Design with Nature》一书中就提出了“设计遵从自然”的生态规划理念,并提出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规划框架。随后,国内外学者纷纷提出了生态规划的理论并进行了相关实践,特别是人类认识到全球环境恶化现象越演越烈的近二十年左右,生态规划理论在人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也越趋成熟。美国加州Berkley (1992)、日本北九洲(1993)和巴西库里蒂巴(2000)等城市纷纷提出生态城市建设计划,把生态理念用于了城市环境设计中。国内的研究与实践较国外晚,但由于充分汲取了国外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起步较高。我国第一个生态城市的试点―江西省宜春市的规划与建设,就应用了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环境科学的知识、生态工程的方法和系统工程的手段,打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复杂生态系统。随后,安徽、浙江、山东、广东等省份也纷纷提出了《生态省建设纲要》,使生态理论在人居环境、城市规划建设与设计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本文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整体设计的现代住区规划设计原则,融入生态化理念,从住区环境的总体规划,景观、公共设施的布局以及植物的配置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对现代居住环境规划设计的认识,以供商榷。

住区环境的总体规划

居住区的总体规划是整个规划过程的基本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创造和谐的生活空间,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更大程度地发挥住区的绿色生态效益,满足居民的生理、行为、安全、社会交往及审美的需求。

在对居住区进行环境规划时,一般都要对基地状况做调查,如位置、气候、原有植被等自然因素,还有建筑、道路等具体人工因素。与之相对应的是自然构架和人工构架的规划。自然构架研究的是一些自然因素,如地质、土壤等,不同地质条件的场地,其地耐力不同,地耐力强的地方适合建造住宅,而松软、含水量大的地方适宜建室外环境。从绿色生态角度出发,土壤也是一种资源,在外环境的布局规划中,保护土壤表土也是一件重要的事。另外,气候、光照、声等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会影响到住宅的朝向及布局,科学利用这些因素可提高住宅小区的绿色生态性。人工构架是在研究人工因素的基础上,对居住区的外环境进行合理布局,加强外环境的功能性、景观性。如使内外道路衔接顺畅,管线连接便利,并开发当地的人文景观,通过借景、组景、造景、分景、添景等设计方案的运用,达到居住区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居住区交通环境是总体环境的一部分,相对于城市干道,住宅区内道路应将居民的步行以及在道路环境中适合各种活动置于更重要的地位。交通环境的要素主要有入口广场、小区主干道、次干道、宅前小道、室外停车位、地下停车出入口、自行车停放点等等。而停车场在住区中的位置很重要,规划时应从与环境保持和谐的角度出发,否则处理不当会产生噪音,破坏景观。在进行道路总体规划时,应按照道路与其他场地和公共建筑的关系做合理的分级设置。明确各类室外空间及其与道路之间关系的远近、密疏,有助于对道路的合理分级,合理地衡量外环境总体布局等。

现代住区的水利用规划主要从节水、降耗、低成本等方面考虑,如通过节水器具的使用、循环净化设施的设置,建立雨水收集及利用、中水循环和景观用水循环系统。在规划时通过屋面收集、大面积铺装收集或用暗渠收集雨水等方法,将收集的雨水直接进入小区的景观用水系统或经过处理之后进入中水系统;中水经处理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又可重复使用,进入中水系统或进入景观用水系统;景观用水应大力提倡利用雨水和中水处理后的排放水,这样可以节省淡水资源和降低用自来水的成本。

住区景观、公共设施的布局

住区景观、公共设施的布局与交通规划、组团及层次结构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住区的框架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居住区景观的设计,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和建筑学等基本原理,合理安排并组织住区建筑、园林小品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布局,使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

在现代居住环境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尊重,满足人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入性和可参与性。可结合园路、游园、健身场地、小型绿地广场等方式来促进居民与自然的亲和性,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态空间。如园路的设计走向充分考虑到居民出入的方便,坐椅、坐凳设置在小广场或扩大园路的树阴下,便于人们休息。小游园位置设置在商店、超市和公共活动场所附近,方便居民茶余饭后活动休息、游憩、购物。儿童游戏场设置在既方便儿童前往,又避开与居民的日常生活相互干扰的地方,活动场地铺植草坪或其他软性材料,色彩艳丽,设置儿童玩耍的活动设施。绿地广场的规模、形式符合小区居民休闲的要求,既满足大部分人,又满足老人及儿童的需求。小区照明、健身器材、标牌、凉亭设施设置齐全,设立无障碍设施,关注弱势群体,体现人文关怀等。只有以人为立足点,从人的方位综合考虑,才能充分发挥生态住宅环境给人舒适、健康、欢愉、陶冶性情和促进邻里交往的作用。

在居住区公共设施的配置中,可以将社区和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起来,通盘考虑,使社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全融入到城市中去,避免重复建设。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如教育、医疗、商业、文化体育、金融邮电等也承担城市功能,同时将城市公共设施也可以引入居住区内部,使之成为一个有机体,以满足居民物质和生活的多元化需要。

植物的配置

植物在现代居住区设计中是一个活跃的表现元素,一个成功的居住区环境设计不仅要注重环境中各项景观和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更应注重绿化中植物的合理配置和造景。在进行居住区规划植物配置和造景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树种选择注重本土性

在进行居住区绿化中植物配置与造景不仅要考虑到植物的观赏性,还要考虑到植物本身的生物特性。对于绿化树种的选择应充分运用乡土树种,慎重引进外来树种。选择乡土树种作为居住区绿化的主力军,最符合节约原则。因为乡土树种苗木易得、成本低,成活率高,管理省时省力,不会因气候变化而生病,更加可贵的是乡土树种能充分体现和突出地方特色。各地区都有独具特色的乡土树种,如江西的乡土树种有:黄杨、月季、牡丹、蜡梅、海桐球、紫薇、木槿、紫荆等。

(二)种植布局注重艺术性

现代宜居住宅环境注重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统一,在绿化过程中应注意艺术布局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合理配植,将观果、观叶、观花的树种进行合理配植,使植物色彩、芳香、叶、花、果和植株的形态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做到四季有景可赏;其次应主次分明,在植物造景时可以结合绿地的功能来进行植株配置,重点突出某一种类型,以免产生杂乱感;再次应注重动静结合,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特别要重视“水景”的设计,可以将水系作为景观主体,将水边植物和浮水植物巧妙结合在一起,将绿化空间串联起来。

(三)植物配植注重适用性

住宅旁绿地与居民的日常生活二者关系密切联系,这就要求在居住区绿化中进行植物配置时既要满足观赏的功能同时又要注重改善小气候、调节温湿度和卫生防护方面的效用,通常情况下可以多种植一些兼具观赏价值和抗污吸污、杀菌能力的树种和花卉,如:夹竹桃、桑树、忍冬、银杏、茉莉、丁香、金银花、牵牛花等。同时,种植时要疏密得当,将绿地自然贯穿、配置在小区内,在绿化时,要给居民的日常生活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场地,在经济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在每幢建筑物前配置一开放式的小花园。做到各花园和宅旁绿化各具特色,甚至可以作为不同住宅单元的识别标志,使居民特别是儿童很容易识别。

(四)植物配植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系统稳定性越强。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其中,遗传多样性是指同一物种或不同物种间的变异性,其值越大,群落的适应能力越强;物种多样性主要指某区域的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分类的多样性,其数值越大,群落的适应范围越广;生态系统多样性表现出生境、生态过程、群落的多样化,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越强;景观多样性,是更高一级的多样性,决定群落的生态功能多样性、空间分布多样化。人居环境生态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在注重艺术性和适用性的同时,构建不同属性的景观(如水体、湿地、森林、山体等),构建不同功能的景观,增加景观多样性,满足社会对不同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而在注重本土性的同时,引种适应性强的园林植物,丰富物种多样性,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生态文化环境建设

生态文化建设是人居环境生态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生态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联系,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生态宜居环境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状态的一种诠释,是生态文化在人居环境设计中应用的一个实例。为此,在人居环境生态规划设计之前,得进行生态伦理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观等的生态文化教育,同时,把生态文化教育贯彻于人居环境生态规划设计的始终,营建生态意识氛围;其次,把生态规划设计应用于建筑、建筑小品、公共设施等的同时,要让这些“生态实体”来演绎生态理念,讲出生态、环保的故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通过不同的载体来宣传生态理念,让生态意识植根于民众大脑,形成生态习惯。

综上所述,城市居住区是城市居民日常起居生活的基础场所,融入生态理念的居住区是未来住居环境发展的方向,其实质是现代的建筑技术与现代生态学理念的结合, 在设计生态理念住区的过程中强调的是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整体生态设计等原则,结合高质量的园林绿化、先进环保的建筑材料以及合理的资源优化利用等手段,建立住宅小区良性的、开放的生态循环系统,改善居住空间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保证居民居住的自然性和舒适性,从而体现住区环境的生态、宜居。

参考文献:

1.杨丽.居住区环境分析中的CFD技术应用研究[J].建筑学报(学术论文专刊),2010(1)

2.Steiner F, Young G, Zube EH. Ecological Planning: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Landscape journal, 1987 (2)

3.Wana X R. SLraleaies of industria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for a fast-Grow in a urban development zone: A case study in Shannhai,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logy and Enviranmental Sciences, 2002, 28

4.杨丽.如何营造生态宜居住宅环境.住宅科技,2011.5

5.鲁良栋,甘藏春,李晓玲.刍议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设计.生态经济,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