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症下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比如:有些学生在计算时把“+”误做“-”,把“3”写成“5”,把“56”写成“65”,把上一行抄到下一行等等,是由于他们的感知不正确造成的。心理学所谓的感知,就是一个事物在脑中的表象,也称印象。在解题过程中,小学生对数、文字、符号或数和符号所组成的算式的正确感知,是他们准确理解题意与计算的前提。但是,受心理年龄特征的制约,小学生对题目的感知,呈现出比较笼统、不具体和不精确的特点。因而很容易把相似的数字、符号混淆起来,在计算中根据模糊表象抄数据并计算,导致计算出现错误。面对学生这种因感知不正确而造成的错误情况,我们不能简单的归咎于“粗心”,而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动眼,促进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力求减少因感知粗略而造成的错误。例如:在进行100以内数的竖式计算的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抄题开始,就让他们手口眼并用:眼睛看题目的同时用嘴读题目,读题目的同时用左手指着题目中的每一个数和运算符号,右手进行书写。这样,将学生的手、脑、眼、嘴,多种器官调动起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切断学生抄错题的源头。
再比如,学生在做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会忘记进位和退位,这是由于需要瞬间记忆的量比较大,学生的短时记忆中断,使得中间得数的贮存与提取不完整或遗忘造成的。短时记忆是指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编码的记忆,是指在刺激作用终止后,对信息保持十几秒直至一分钟左右的记忆。在短时记忆中言语材料信息基本上以视觉形式进行编码,动作和空间形象信息基本上以视觉形式进行编码。短时记忆的内容如经复述、编码,就进入长时记忆。虽然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但可以通过对材料的组织加以扩大。因此,面对学生这种由于记忆短时中断而造成的错误,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内部言语形式默默地复述题目的计算过程,把短时记忆的信息通过复述转入长时记忆系统,使即将消失的微弱信息重新强化,变得清晰稳定,再经精细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中加以保持。例如:教学“34+16=”时,学生列好竖式后,我们要求学生按如下内容边完整叙述计算过程边进行书写:个位上4加6等于10,在十位右下角写小“1”,在个位上写“0”;十位上原来是3加1等于4,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等于5,在十位上写“5”,所以34+16等于50,在横式后面写上50。
再如,在24÷6、45÷9、36÷4后加一道30-5,有些学生往往算成30÷5=6,这是由于学生的思维定势影响造成的。思维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具有强大的惯性或顽固性,不仅逐渐成为思维习惯,甚至深入到潜意识,成为不自觉的、类似于本能的反应。针对学生由思维定势造成的错误,我们要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教育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计算时先观察题目的特征,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分析数据特点与运算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解题策略。此外,教师要提醒学生加强警惕性,防止掉进别人设置的陷阱里。
呼吸内科医生向人们解释道,正常人偶尔咳嗽几下,对身体不仅无害,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它可使侵入人们呼吸道的异物和分泌物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通畅呼吸道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咳嗽对人体有利也有弊。剧烈咳嗽可使患病部位的细菌扩散到周围组织引起感染面增大,长期咳嗽会因肺泡弹性消失而增进肺气肿的发病速度,有时剧烈咳嗽还因咳破肺泡引起气胸,夜间频繁咳嗽能影响睡眠等等。呼吸内科医生告诉人们,对于剧烈咳嗽和长期咳嗽的患者,选择药物治疗是唯一的止咳嗽方法。
如何正确选择止咳药物治疗咳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呼吸内科医生指出,咳嗽患者应根据咳嗽性质和咳嗽的不同程度,正确选用止咳药,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一是轻度干咳,痰量很少的患者,可选用复方甘草片或甘草合剂等止咳药物。这类药经口服或含化后,覆盖在咽喉黏膜上,可减轻炎症对黏膜的刺激,缓解咳嗽。
二是长期剧烈咳嗽,痰量不多且频繁,在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的患者,可用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咳必清,前者不宜久用,久用易成瘾,有使痰难以咯出和抑制呼吸中枢等缺点。后者为合成的中枢性镇咳药,不易成瘾,但多痰患者禁用这类镇咳药。
三是咳嗽伴咯黏稠性痰,且痰量特别多,可选用祛痰药。祛痰药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黏膜刺激胃黏膜,反射地促进支气管分泌物增加,使痰液度变稀易于咯出,如氯化铵、碘化钾、远志、桔梗等,这类药物溃疡患者禁用。另一类是黏液溶解剂,可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液变稀易于咯出,如必嗽平、痰易净等,但慢性肝炎病人不宜服用。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将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行为归纳为:敷衍型、依赖型和反思型三种,现对其表现及相应的“治理”办法作以说明。
敷衍型学生主要表现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上不求上进,作业敷衍。对数学成绩漠不关心;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任,对学习缺乏信心等。造成这一被动类型的因素,除了家庭、社会和自身因素外,学校环境也负有不可回避的责任。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习惯于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类。而对“好”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只看成绩,“一俊遮百丑”,对“中等生”关注不够,对“差生”采取听之任之,甚至是厌弃的态度,这在一段时期具有代表性。这也是形成这种不良学习方式的原因所在。要转变这种学习行为,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的意识,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适度要求,用自己的信念去鼓舞学生获取进步,这是改变这种不良学习方式的前提。
依赖型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中等。但他们在学习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学习活动要在老师和家长的提醒和督促下才能进行,学习上有着明显的依赖性。尽管这类学生较之于第一种类型有明显进步,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缺乏总结、反思,不能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这种类型的学习,其实质是接受学习,学习效率低。鉴于这类学生表现的不稳定性,以及他们在学习上爱患“冷热病”的现象,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出学法上不良的成分,并帮助寻求改进的具体措施,时时检查他们改进的情况,再根据这些情况作进一步的指导。平常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以此促成这种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关键词:小班教学;关注学生;读懂学生
Abstract:The system of class-based teaching has been applied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lobal trend of democratization and individuation,a new training mode has emerged: small-class based teaching. And the reason for its rapid development lies in that i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dividual students,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The thesis mainly focuses on the necessary skills required on teachers to get to know individual student.
Keywords:small-class based teaching;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understand students
自从1632年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后,这种班级授课形式一直沿用至今。班级授课有着很多的优点,如效率高、分科教育、教师专业化、教师易于发挥主导作用、师生群体互动等。当然,它也存在不少弊端。由于学生有明显的智力、兴趣、情感等个体化差异,而当班级规模越来越大时,大班教育是很难实现因材施教的,这种局限性促使了教学模式的转变: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模式的出现。中专的教学模式目前主要还是以大班授课为主,而笔者之前是在培训机构从事多年的小班教学工作,发现小班教学中某些关注学生的技巧,其实也可以适当加入到大班教学当中来,尤其对于这些在就读生涯长期缺乏关注的中职学生,尤其需要教师提高对每名学生的关注度。下面将从课堂教学过程和一些疑难个例来分享下笔者的教学体会。
一、教学过程――学生读懂文章,教师读懂学生
笔者觉得,课堂教学可以形象地比喻成学生和教师一起在读“书”。学生的书是书桌上的教材,而教师在读学生这本书。双方不仅有教学内容的互动,更会有情感上的互动。而在心理学上,一般的学生(在职的除外)是没办法在情感上主动去满足教师的,而只能是教师主动去满足学生,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愉悦的体验,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而情感互动上如果没有处理好,会大大影响课程效果。
举个例子,在阅读课堂上,阅读教师希望学生理解课堂教授的阅读技能和基本词汇、语法知识,并运用到解题当中,正确理解题目并做对题目。而学生懂不懂,学生掌握到什么情况,教师是通过什么渠道去判断的呢?特别在大班课堂,可能由于进度问题,或者班级人数太多不能全面顾及,一般学生不提问或者说没问题,也就进入下一个内容了。这样有疑问的学生会长期养成不敢提问的习惯,最后可能跟不上或者不喜欢了。其实,课堂宁愿进度放松一点点,也不能“赶鸭子上架”,否则既影响知识的掌握,也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样的,教师也不能尽信学生。要学会去读懂学生的言外之意。那么如何判别学生是否真的懂呢?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多了解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多用心去了解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真正有经验的教师,学生一举手投足,或者一个眼神,就能判断了。
例如:笔者有一名学托福阅读的学生,该学生有个特点,就是比较自卑,极其想得到教师的认同,所以每当教师跟他解释问题,无论他是否真的彻底明白,他都会说“哦”,以表示他明白了,恍然大悟了。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并不是每个“哦”都代表他真的懂了。对于这种学生,教师又不能去伤害他――故意测试他是不是懂了,结果他答不上来,教师指出他其实没听懂,再来讲一遍。笔者采取多跟他交流,观察他每个“哦”时候的眼神,发声长短、强弱,然后多反思自己刚刚的解释是否明白,是否有更清楚、更详细的解释方式。慢慢地,每次跟他解释后,笔者都能发现哪些是他真的懂了,哪些是不太懂装懂的,然后及时用另一种方式再给他解释一遍。所以,师生要多互动,彼此磨合,找到最合适的沟通方式。最后他的阅读分数迅速从15提到25(满分30)。连他父亲都非常惊讶他这次进步之快,也肯定了笔者的教学效果。
二、将小班的“对症下药”优势适当引入中职课堂
中职班级学生分层严重,学习自觉性差。这些学生可以说是从几年前就是被大班教师放弃的学生,因为他们成绩总是在拖班级的后腿。笔者曾经负责一个60名学生的全男生理科班,它是年级有名的差班,而且学生普遍对英语课没兴趣。刚开始上课很吵闹,有的睡觉或者玩手机。有些教师干脆放弃他们,无奈自己讲自己的。其实,这个时候要借鉴小班教学的经验,关注到学生个体。不同学生在课堂不专注的原因是不同的。笔者会利用课堂的练习时间走下去,关注每个角落的学生,发现玩游戏的、吵闹的、睡觉的、听讲专注的,都会跟他们去沟通。笔者一般用90后的语言跟他们聊天,有的学生就跟笔者讲他们生活中的事情。有个别学生上课分神是觉得教师不关注他,认为他肯定是差生。笔者通过与他们沟通,提升了他们的信心,他们以后上课非常配合。如有一名男生说了一句:“只要老师你关注我就行了。”后来该生学生成绩提升非常明显,从一直不及格到第一次单元测英语80多分。有的学生是因为没信心学好、自暴自弃才上课睡觉的。经过沟通,他们也渐渐上课认真做笔记了。
关键词:双差生;心理结症;教育策略;气质类型
双差生是指学习差、品行差的学生,他们的存在,特别是转化他们,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研究的问题。如何认识和研究这部分双差生,促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最后成为学业进步、人格健全的发展的人,这是每一位教师都所该面对的课题。本文研究的对象就是受非智力因素严重干扰的双差生,通过认真分析这个群体的心理特征,笔者认为对双差生要准确把脉,对症下药,以采取科学的方法,逐步将其转化,从而向“尽可能好”的方向发展,慢慢脱离“双差”之苦海。
一、双差生的心理特点
双差生因长期在班级中处于十分“特殊的地位”,逐渐形成了消极、被动、多变的情感和行为表现。
1.“我是差生”的厌学心理
双差生在学习中背负着比其他人更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他们在学习上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不足要面对更大的困难,学习赶不上去,拖欠的“债务”太多,挫伤了学习积极性,产生厌学、自卑心理;一方面还要承受来自家庭、老师和同学的精神压力。他们在学习上表现为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是学习的奴隶,时时感到应付不了,难以招架,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样就会更加重双差生“我是差生”的心理阴影。
2.思想、行为的矛盾性
这是双差生主要的心理特征。表现在心境上:高兴时,想刻苦学习;苦闷时,又认为“反正就这样了”。表现在情感上:起伏较大,自控力差,忽冷忽热。表现在学习上:不能持之以恒,容易出现反复。双差生心理上一般存在这样几对矛盾:一是强烈的自尊心而得不到尊重的矛盾。双差生常常得不到人们的尊重,同学嗤之以鼻,老师视为包袱,久而久之,产生自卑感。二是要求上进而意志薄弱的矛盾,双差生并非人人悲观消极,他们也有向上决心,但上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坚强的意志作基础,而双差生恰恰缺乏这种坚强的意志,所以一旦遇到困难与挫折,他们又容易心灰意冷,悲观消沉。三是要求爱而得不到温暖的矛盾。双差生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但由于不思进取,得到的常常是批评和惩罚,这便与其要求的心理发生矛盾。
3.严重的对立逆反情绪
双差生由于很少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因而他们面对别人的帮助教育会表现出严重的对立情绪。他们对老师的话当耳旁风,把对自己的管理看成是一种压制,在课堂上对老师、班干部进行语言攻击,以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而自鸣得意。
二、明确双差生的转化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双差生的转化要从心理特点入手,重在疏导,做到六个字:尊重、期待、激励。
1.尽可能地给予尊重,使双差生在自信中逐步转变
尊重是沟通师生心灵通道的剂,是实施教育的前提,也是双差生教育获得成功的前提。刘某曾是上有名的“双差生”,步入高二不足10天,就旧病复发。经多方了解分析其成因后,我尽可能多地给予他尊重,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找他聊天,他逐渐卸下了对我的戒备之心,和我聊天的次数也越来越多。随后我把“聊天”正式改为谈话:讲道理、谈人生、分析他的前期表现与当前转变,鼓励他把精力转入到学习上去,进一步激发他的“取胜”欲、唤醒他的求知欲。
2.科学地传递期望,使双差生在期望中激活内驱
双差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仅仅是表示与其他学生相比某一方面存在差距。教师对双差生的教育应注意提出合理期望并适时地传递给学生。
3.巧妙地进行激励,使双差生在体验中走向成功
激励是一种艺术,需要教育者巧妙运用,时机和环境都要注意选择。对于双差生,激励是促使其奋发进取的最有效的推动力。
开学后王建因偷钱去网吧通宵了,怕老师和同学知道这件事,死活不肯来上学。我想王建肯定也为这件事感到羞耻,所以才怕别人知道。于是找到他,说:“上个学期,你表现不错,说明你有决心也有行动。老师知道上网玩游戏的习惯一时半会儿很难改过来,但你已经有了好开头,希望你能珍惜自己努力换来的成绩。这个成绩要比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有意义。”王建回校后,我把新课文给了他,说是给他留着的,希望他在新的一年里,有一个全新的开始,并告诉他,老师坚信只要他肯努力,一定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一年后,王建被省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他在给我的一封信里说:“老师,谢谢你在我犯错后仍一直相信和激励我,让我明白自己不是一个坏孩子。”
总之,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转变“双差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既要有热情,又要有耐心、恒心,还要抓住契机因势利导,更要讲求教育的艺术,准确把脉,采取灵活的教育策略去对“症”下“药”,才能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贺乐凡.中小学教育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皮连生.打开有效学习之门的钥匙.北京:教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3.李少兰.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转化策略[J].文教资料,2007(12):158-159.
4.戴维思(Davis).这样学习最有效.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明确需求最重要
从中国用户的容灾实践来看,很多大型企业,比如银行、电信企业等已经部署了比较完备的容灾系统,但是一些中小企业和地市级的政府部门在容灾建设方面还是空白,有的只是构建了最基本的数据备份系统。赛门铁克公司容灾技术专家毛立峰分析说:“有些中小企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不高,因此数据保护和容灾的需求并不迫切。还有一些中小企业,虽然有部署容灾系统的需求,但是面对高昂的容灾系统构建成本,只能望而却步。”
毛立峰表示,成功部署容灾系统的关键在于了解企业自身的需求。一般来说,银行、电信企业的容灾系统建设比较到位,这主要得益于其业务部门在建设容灾系统前能提出明确的需求,包括切合实际的RTO(恢复时间目标)和RPO(恢复时间点目标)指标。比如,银行通常将RTO定为两小时,只要系统能在两个小时内恢复正常即可。这样的RTO指标就比较切合实际,实现起来也不困难,而且成本可以控制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2007年,《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国标出台后,金融、电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先后制定了本行业的灾难恢复规范,对容灾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毛立峰表示:“有些企业在容灾建设方面走了弯路或是遭遇了挫折,主要原因在于制定RTO和RPO指标时随意性太强,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容灾的级别与成本是成正比的。如果为一些非关键性应用制定过高的容灾级别,很可能造成投资的浪费。与此相反,如果为一些关键的核心应用制定了较低的容灾级别,很可能造成数据保护的纰漏,当出现一些重大灾难时,很难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毛立峰举例说:“某大型企业的投资部在制定容灾系统的预算时,认为只要能保证业务系统在一天内恢复即可。但实际情况是,该企业的信息系统即使停机5分钟,也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像赛门铁克公司这样在容灾方面拥有多年经验的厂商,已经拥有了一套完善的容灾方法论。赛门铁克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帮助客户就容灾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在深入了解企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再选择适合的容灾技术,从而保证容灾的有效性。
RTO与RPO要贴合实际
容灾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容灾涉及的范围很广,数据备份也可以算作容灾的一种方式。狭义的容灾主要是指利用数据复制技术实现异地的数据保护。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容灾。
容灾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论。企业在部署容灾系统前,首先应该分析业务系统与现有的信息系统之间的密切程度。比如金融和制造两个行业的用户,其业务系统与信息系统之间的密切程度差别很大。金融用户的业务系统与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信息系统的中断会导致业务的中断和直接经济损失,因此通常要求信息系统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恢复。制造业用户的业务系统与信息系统之间的密切程度相对稍弱,因此系统恢复时间可以是几小时、一天甚至几天。其次,企业要认真分析不同的应用与信息系统的关系,比如办公系统、ERP系统对RTO和RPO指标的要求有很大差别。在明确了上述需求后,企业才能根据RTO和RPO的要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容灾技术。
先天体质性宫寒的人,应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枣、花生,让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来补足。平时可以坚持快步走,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饮食方面:女性体质属阴,不可以贪凉。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冷饮、冰茶、瓜果等寒凉之物也不可以贪多。而且食物也有冷热性之分,因此在饮食上应注重分清寒热。
吃凉要有尺度,别超过太多就可以了,例如吃冰激淋一天不超过两个;吃凉顺序:先吃热的,后吃凉的,如果顺序颠倒,凉气就会被热气顺势下压到子宫,带来伤害;分辨寒食:除了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之外,有很多食品,虽然在常温下食用,但它的本质却是寒性的,例如西瓜、梨、猪肉、绿豆、冰糖、苦瓜等,要分季节、适可而食;养成习惯,餐前可以喝一杯姜茶(一片姜,以开水冲泡,趁热喝下去),它可以主动化解寒凉食物或是凉性食物中的寒气。
生活习惯方面:如今空调是冬暖夏凉最好的家电,可是女性如果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甚至在恒温24℃的办公环境下,肩颈、背部、腰部以及关节都会受到寒凉的侵袭,而子宫首当其冲就会形成宫寒。
在办公室备外套或披肩;别坐在空调下面;别在办公室午休;不要坐有寒气的椅子。
减肥方面:由于追求苗条身材的女性不是少数,为了快速瘦身会吃很多特效药以非正常手段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脂肪。这在中医看来,等于身体在短时间内丢失了大量的能量性物质,寒邪很可能乘虚而入,攻击子宫。
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减肥计划,别盲目减肥;在饭前喝汤;推荐一款适合减肥人喝的红花暖宫汤:取鸡蛋1枚,打一个口,放入藏红花1.5克,搅匀蒸熟即成。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开始吃,1天吃1个,连吃9天,然后等下一个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再开始服,持续服3~ 4个月经周期,可以疏散淤血、温暖子宫。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的现状
1.教师演示代替学生操作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学校教学条件比较简陋,缺乏与教材相配套的学具,再加上有的教师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认为通过教师的演示讲解,学生也照样可以理解知识,因此只是自己制作一些教具或课件,边讲解边演示。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需要把圆柱转化成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体,少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但有的教师忽略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采用教师教具演示或课件演示,造成了很多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结果。
2.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和强调动手操作这一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花费了许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而削弱和淡化了其他的数学学习方式,更忽视了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如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等。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动手操作运用的次数、时机、时间长短缺乏合理灵活的处理。
3.过分追求过程和形式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逐步认识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也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但由于观念尚未彻底改变,过分追求操作过程,忽视了动手操作活动的目标,在操作活动中,学生一般只注意操作的步骤,追求形式,看不到数学的本质;而教师也忽略操作中的引导,往往把操作、观察、思维完全割裂开来,使动手操作往往停留在操作层面,而没有上升到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层面,似有"为动手操作而动手操作"之嫌。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有效性的对策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动手操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1.动手操作应符合内需,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对学生来说,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应考虑学生的探索需要,要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依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尝试,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为了探索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课前让四人小组准备好直径是1厘米、2厘米、4厘米、6厘米的圆片。A.小组合作量周长;B.同桌合作量直径;(以上数据分别填写在事先设计的表格里)C.观察思考,你发现周长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D.同桌合作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E.猜想,直径是5厘米的圆,周长是多少?F.介绍圆周率、祖冲之。
这个过程用了大约十五分钟,如果教师用讲授法,只要几分钟就能解决,可学生得到的仅仅是知识的结果,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究竟有多大意义呢?而以上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在操作、计算、猜想等活动中对圆周率所表示的意义理解非常深刻,而且体验了探索知识的过程。这既是一种乐趣,也是能力的培养。
2.动手操作应适时适度,实现知识的理解内化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设计每个动手操作活动都要做到适时适度,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征,科学把握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指导调控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知识的理解内化。
(1)科学把握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做到适时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抓住最佳时机,在知识的生长点、连接点、突破点上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寻找出解决新问题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58页第8题:
这是一道思考性较强的综合题,有一定难度。教学时学生出现了以下的做法:①22+16+10=48(枝),7+3+2=12(枝),48÷12=4(束);②22÷7=3(束)……1(枝),16÷3=5(束)……1(枝),10÷2=5(束),3+5+5=13(束)。错因是学生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虽然这类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是很少接触,我适时地抓住这一契机,提出:"同学们我们亲自动手来扎扎看怎么样?"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兴趣高涨。我让学生分别用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纸片代替康乃馨、玫瑰和郁金香,在小组内动手操作分一分,通过实际操作,他们很快得出结论,扎成3束后康乃馨已不够7枝,不能再分了,所以最多可以扎成3束。然后通过整理用算式正确表示出来。通过这样适时的动手操作,学生深刻理解题意,难题迎刃而解。
(2)注重调控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做到适度
为使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克服学生的盲目操作和漫无边际的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准确把握动手操作的"度",要对操作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调控,使学生思维有目标、操作有方向。在动手操作前,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目的和要求,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展开思维、概括规律、形成技能,让动手操作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让创新意识在动手操作中萌发,让新知识在动手操作中形成。当学生对操作目的不明时,教师要耐心、及时地向学生加以说明;当操作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当操作活动开展不顺时,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3.动手操作应抓住本质,促进能力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强调的动手操作是"数学化"的操作,而非程序操作,操作的目的是进行数学思考,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应抓住动手操作的数学本质,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操作结果,反思操作的过程,将操作、观察、思维、语言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所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智力活动,发展学生的能力。
如在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和特征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必然要进行多次观察和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画一画等多种操作活动。有的学生就会想到用直尺量出平行四边形每条边的长度,并在纸上写下数据;有的学生会用剪刀剪下一个角,去和它的对角比大小;也有的学生把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画在纸上,用另一条边去和它比……学生在自主操作中想像、猜测图形的特征,然后进行操作验证。最后,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属性--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在头脑中完成建模的过程。这样就将"平行四边形"这个新的图形信息纳入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形成新的知识网络和图式结构,也就完成了知识的内化。
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多发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全面、不深入。为了解工会组织职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现状,以便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华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全总”)于2012年3―12月,对近3年来各地工会组织职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了调研。
现状
全总对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通过实地调查、走访职工、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各地工会组织职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基本情况,概括起来包括6方面。
精心部署
2011年,全总下发《关于组织职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各省总工会高度重视,不仅积极转发《意见》,还根据近年来各地安全生产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工会劳动保护的新要求,迅速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如:设立省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举报电话、电子信箱,各市、县总工会也分别设立本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形成上下联动,立体交叉的监控网络。
据全总统计,2010年和2011年,全国基层以上工会共提出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整改意见约33万个。另据7个省的不完全统计,市级以上工会近3年共进行安全生产检查11万4 567次,查出各类隐患19万9927个,提出整改意见24万5660万条,采纳率94%以上,协助监督企业整改隐患10万6125项,避免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7亿元。
上下联动
全总在调研中发现,各地工会积极配合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实施对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福建省各级工会加强与劳动、安监、卫生等部门的协作,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督促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协议、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协议、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协议等,指导企业工会组织职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011年,福建省总工会还与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7家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部分职业危害严重的行业推广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通知》,在福建省部分职业危害严重的行业推广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浙江省多数小微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由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同时邀请工会参加,通过部门协作推动隐患排查治理。
建立机制
在开展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排查治理中,很多省建立了具有自身特点的考核机制。江苏省总工会制定了《全省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评审考核制度》,将工会组织职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纳入对各级工会劳动保护部门的绩效考核内容,细化了评审标准,明确了考核分值。同时,将隐患排查治理的开展情况纳入“安康杯”竞赛和“企业劳动保护合格、示范工会”的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浙江省总工会将企业工会的劳动保护工作考评分值满分设为100分,其中开展隐患排查占35分,以此作为考核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全面推动各级工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增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搭建平台
组织职工提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是工会安全生产工作的传统手段,也是富有成效的工作方式,各地在实施中赋予传统方式以新意,为职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搭建了平台。2012年,浙江省总工会会同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引导和鼓励职工立足岗位,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开展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活动,共有8万余家企业的530万余名职工参与,提出合理化建议1860多万条,实现企业和职工的良性互动。
注重基层
班组安全建设是夯实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因此企业工会普遍重视班组安全建设。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工会参与公司《班组安全达标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开展安全生产岗位达标和专业达标活动。中国大唐集团工会参与制定《发电企业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推动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本质安全目标。开滦集团做到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教育不放松,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特聘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是企业生产一线的“安全哨兵”。
创新方法
近年来,基层工会结合自身特点,在开展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排查治理工作中创新许多做法。上海申通地铁公司工会,发挥首席技师工作室等在技改技革隐患排查中的作用。上海鲁中矿业工会,在井下一线班组实行手指口述交接班制度,落实一班三检,互保互检制度。江苏省总工会将工会的劳动保护工作延伸到非公企业,结合“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1”是指“监控法”;“3” 是指“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改进机制”“系统评价机制”)的全面推行,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困难
虽然近几年职工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有了长足发展,但从实际调研来看,工会组织职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挑战。
部分企业缺乏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能力和动力
很多中小企业迫于严酷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重视产品生产和市场营销环节的资金投入,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安全生产,也没有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设备隐患多、职工缺乏安全培训。有些大型企业,由于存在体制上的弊端,也不愿对一线职工进行安全培训,造成职工安全知识缺乏,不能发现、排除事故隐患。导致在这些企业中,群众性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名无实。
政府机构缺少技术服务和激励手段
近年来,政府主管部门在监督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现状看,政府职能部门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更多地发挥了“市场监管”职能,而“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不足。
2005年以来,政府职能部门先后颁发了《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对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监管责任做出了规定。这些规定更多地体现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2011年以来,有关部门先后颁发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这些规定对帮助企业运用先进的方法排查隐患起到了良好作用,但是政府在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方面,还显不足。特别是对企业开展事故隐患和职业病预防缺乏激励机制,不利于鼓励企业在隐患排查方面加大投入。
职工主动开展隐患排查存在一定难度
由于存在体制上的障碍,职工对发现的隐患不敢向企业方面提出,担心受到企业的报复。
其次,一些高危行业职工的安全技能水平较低,安全意识不强,缺乏隐患排查的能力和意识。在高危行业,农民工已经成为主要劳动者,很多农民工未经培训,直接进入或以劳务派遣的形式到高危行业企业工作,缺乏隐患排查的能力和动力。
第三,有些企业,习惯性违章已经成为职工普遍接受的行为,基层管理人员和一线劳动者对隐患视而不见,这样的企业发动职工开展隐患排查,难度极大。
工会的工作机制和组织形式不完全适应隐患排查的要求
全总曾于1993年下发了《关于开展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建档跟踪监督整改工作的意见》,2011年又下发了《关于组织职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意见》。上述两个文件并不具备法律强制力,对企业的监督作用很难落实。并且工会劳动保护机构的力量普遍薄弱,突出表现为人员配备不足,专业人才短缺,资金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也给工会组织职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造成了困难。
对策建议
督促企业建立长效机制
工会组织可以通过职代会、联席会等方式,督促或协助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如:隐患定期排查制度,建档登记逐级报告制度,整改治理结果公告和确认制度。
基层工会对一般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应协助并督促企业整改,或与企业协商并动员职工对危险源(点)进行改造;对重大事故隐患和严重职业危害,企业工会在提出整改建议的同时,也可报上级工会,请上级工会进行评估,跟踪监督企业整改治理。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工会应督促企业采取防范措施,提出限期整改治理建议,跟踪监督整改,并向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通报。
借助政府力量
安全监管部门是国家授权的行政执法主体,具有强制力和巨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工会组织要善于借助力量,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如:在政府部门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时,提出自己的主张,从源头上保证工会参与安全生产的群众监督。政府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工作时,工会应积极参与,全程协助政府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跟踪督促企业整改到位。全总、地方总工会和产业工会应加强与政府的沟通,推荐国内外先进的隐患排查方法和经验,借助政府的力量在不同类型的企业推广。
广泛组织一线职工参与
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使职工认识到工会组织职工开展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排查治理工作,是减少职业危害,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要确保企业支持职工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工会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使企业认识到,做好隐患排查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保障,让企业鼓励职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应加强对隐患排查工作的宣传。要树立本企业、本系统内隐患排查工作的优秀典型,通过宣传来扩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排查治理工作在职工中的影响力,调动一线职工参与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的参与积极性,用榜样的力量,号召全体职工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加强队伍建设
在组织建设上,各级工会要巩固和发展群众监督检查队伍网络,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组织机构,增加人员配备,稳定监督检查队伍。同时,发挥产业工会熟悉产业特点的优势,鼓励建立产业工会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也可发挥产业园区工会、乡镇工会、村工会的地域优势,鼓励建设区域性的工会劳动保护组织。
在制度建设上,要根据全总的有关规定,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的任免、管理和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的工作程序,使群众监督检查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并逐步完善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