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档案人员考核办法范文

档案人员考核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档案人员考核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档案人员考核办法

第1篇:档案人员考核办法范文

关键词:档案工作 人员素质 影响分析 对策

一、档案人员素质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分析

(一)心理素质的影响

首先,档案工作相对枯燥且工作繁琐,档案人员每天都要重复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保存等工作。在长期繁忙且单调的工作环境中,档案人员的个人情绪和工作态度容易发生微妙的变化。如果档案人员的心理素质不强,或是不能通过有效的途径释放工作压力,就会将这些负面情绪渗透到档案工作中,影档案工作质量。其次,档案工作具有幕后性和隐藏性,这也就使得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难以得到人们的认可和理解。例如,很多人片面的将档案工作定义为简单的档案管理,认为档案工作是一种“闲职”。在这种社会认知观念下,部分档案人员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进而导致心理失衡,工作上表现出消极怠工、缺乏成就感等,不利于今后工作效率的提升。最后,档案具有十分珍贵的参考价值,尤其是一些年代较为久远的档案,往往只留存一份或几份,且不可被复制,这些档案一旦损坏、遗失,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这种巨大的工作压力也会对档案人员的心理素质产生严峻考验。

(二)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

部分档案人员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养成了消极怠工、得过且过的不良工作作风,没有严格按照部门规定开展档案的管理工作,导致档案的完整性受到影响。因此,档案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档案工作的开展质量。一直以来,档案工作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管理规定,只要求满足档案的保存、查阅等功能,对于具体的工作过程并不重视。在这种管理理念下,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成为决定档案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档案人员整体素质较高,则能够在部门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大家彼此监督、相互合作,共同确保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反之,如果有少数人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工作中存在偷奸耍滑、消极怠工的问题,那么就会影响整个部门的工作风气,最终效仿者越来越多,档案工作也就难以高质量开展。

(三)业务素质的影响

档案工作是一项多学科、综合性的工作,要求档案人员掌握信息学、图书情报学、计算机管理技术等多门专业知识。因此,档案人员的专业能力是否过硬、知识应用是否灵活、实际工作经验是否丰富,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近年来,许多企事业单位都开始着手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和内部结构调整,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任务和挑战。在新形势下,档案人员要想适应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就必须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向,主动补充专业知识,提升个人业务素质。

二、提高档案人员素质的可行性对策

(一)严格人员选拔,做到人尽其用

以往的档案人员任用和选拔门槛较低,甚至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导致档案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档案工作质量。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人员选拔的重视程度,不仅要求应聘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以便于在任职之后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在有条件的部门,还可以设立人员审核和选拔监督制度,确保选拔过程的公正和透明,从根本上防止裙带关系、“走后门”等乱像的存在。除此之外,在内部人员调用时,也需要考虑人员的专业是否与工作岗位相符合,例如不允许将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调任到档案工作岗位上,通过严格、规范的人才任用和选拔,确保能够做到人尽其用,发挥个人最大价值。

(二)开展在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档案工作具有较强的变动性,为了满足档案工作的需要,档案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也必须得到与时俱进的补充和更新。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定期开展在职培训,确保档案人员能够不断充实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在提升档案工作质量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有利于提高档案人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根据档案工作的具体需要,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措施,包括聘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定期开展员工工作经验交流大会、外派学习等。除了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外,还应当重视员工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强化工作责任意识和工作荣誉感,激发员工的档案工作热情。还可以开展配套的培训考核机制,要求受训的档案人员参加专项测试,将考核成绩纳入年终测评,与档案人员的绩效奖励直接挂钩,以此来督促档案人员珍惜培训机会。

(三)调适心理状态,倡导敬业奉献

档案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一定的政治觉悟,有较强的自制力和自控力,要不断进行自我加压。同时需要具备包容平凡、平淡、平和的宽广胸怀、有甘作默默无闻幕后英雄的心理准备、需要在各种社会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耐得住寂寞,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始终调节好心态,安心、从容、快乐地对待本职工作。

(四)坚持以人为本,修订档案考核标准

由于档案工作完成的时限弹性大,使档案工作在很多时候附上了浓重的“干良心活”的色彩;同时也由于它效益的隐蔽性和时间的滞后性等因素,给评定考核标准陡增了许多难度。旧的档案考核评估标准体系有许多已过时或不合时宜,当务之急是遵循人与档案和谐统一的原则,尽快制订既具人性化又切实可行的档案工作量化、细化考核办法,并适时制定档案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评判标准,使档案人员的职业素质评定有理可循、有据可依。

参考文献:

[1]唐建华,李美玉.试论档案工作人员如何提高素质以适应和谐社会发展[J].中国健康月刊,2016,(07).

[2]周佳群,崔久刚.基层档案人员素质提升对策探析――以龙游县广播电视总台为例[J].科技故事博览,2013,(13).

第2篇:档案人员考核办法范文

【关键词】医院;档案;作用;有效管理

医院档案是指医院在从事医疗、科研、教学、管理以及其它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对医院和社会具有查考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它伴随着医院的建立、发展日渐积累和丰富,对医院回顾历史、规划未来、指导当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院档案的重要作用

其一,具有凭证作用。医院档案记载了医院在各个时期、各种活动中以文字、语言、图像等方式形成的信息材料,是医院过去工作和历史情况的客观记录,是历史的真凭实证。其二,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借鉴和重要依据。当领导进行重大决策时,不仅需要政策依据,而且还要深入研究本院的现状、历史等各方面的状况,档案信息则在此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三,教化育人,促进院史建设。院史是一所医院文化形成的源泉,档案工作对医院文化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院史馆和进行各项展览。通过院史档案,有助于职工了解医院的历史,认识医院取得的成就,培养广大职工的荣誉感,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其四,是医院开展各项日常工作的重要基础。如人事档案是医院人才队伍现状的重要记录,又是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据此可以根据医院的发展有预见性地制订医院各方面人才的培养及引进计划,以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设备档案则为设备合理及高效使用、维修、保养提供依据,为计划引进设备及合理选型提供科学依据,为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提供资料,进而为设备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财务档案可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对医院的正常运行、医疗秩序的确立有着直接的影响;医疗档案对于认定医疗事故责任,有效解决医患纠纷,维护相关各方正当权益具有重要的证据作用等等。

二、加强医院档案有效管理的关键举措

(1)领导重视,这是档案工作发展的保障。档案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得到长足发展,关键在于领导的重视、支持与推动。为此,医院档案部门应当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利用各种渠道和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档案工作的宣传,使医院领导和干部职工真正认识到档案工作在医院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对档案工作的关注度,从而自觉自愿地重视和支持该项工作。医院应加大档案管理所需硬件设施投入,从人、财、物力上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配备政治思想好、业务技术强、综合素质强的管理人员,选派细心、耐心、有责任心的人员负责这项工作,从而保障档案管理质量。(2)健全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才能使档案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医院档案部门应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一套科学、完整、合理、系统、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全面规范医院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密、保管、归档、利用、编目鉴定、销毁、统计检索、库房管理、提供利用等,并将这些制度和规定纳入医院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办法,对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使档案管理与医疗业务同步考核、同步发展。制度建立后切忌一劳永逸,应注意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增强其适用性,提高其执行效果。(3)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建设。档案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不仅要有档案知识、历史知识、情报学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计算机应用、复印等技术方面的知识。档案管理工作还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是为医院的全面建设事业服务的,它要求医院档案工作人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全心全意的服务思想。为此,医院档案人员要不断地学习获取知识,其途径主要有学校正规教育、各种形式的后续教育以及自学等。同时,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医院档案人员成为业务素质全面、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4)重视医院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档案的效益。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提供利用,目前,多数医院所提供的信息都是原始的、没有经过编辑加工的,利用率较低,发挥的作用有限,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程度明显滞后。为此,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要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尤其要积极开展多种编研活动,对信息进行深层次开发和加工,编写各种专题汇编,为利用者提供多层次、多方面、有实效的信息。另外,还要加强档案利用反馈信息的管理,实现各级医院信息的横向联系,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以更好地满足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求,从而提高医院档案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

参 考 文 献

[1]楼俏菡.浅谈医疗档案的现状与管理[J].黑龙江史志.2009(15)

第3篇:档案人员考核办法范文

关键词:企业;档案;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随着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当前我国档案与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都要求企业档案工作必须尽快求新求变。企业档案管理要做到与时代同步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以创新思维指导档案工作的开展。强化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拓展管理方法,升华管理理念,不断推进档案资源管理的集约化和信息化建设,为促进新时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适应现代企业和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一、企业档案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一)企业档案的定义

通常我们所说的企业档案,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企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而由国家档案局、国家经委、国家计委联合颁布的《企业档案管理办法》中也对企业档案的概念作出了明确的定义:“企业档案是企业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的总和。其构成是以科学技术档案为主体,包括计划统计、经营销售、物资供应、财务管理、劳动工资、教育卫生和党、政、工、团工作等方面档案。”

(二)企业档案工作的作用

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其原始记录性和信息性满足企业的需求,形成了档案的价值。档案为企业各项工作提供查考凭据,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生产活动的参考依据。目前,档案以其所载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技术成果的可重复性及可考查性使其具有更高的利用价值,其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档案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一项组成部分,其对于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合法权益和还原企业的历史真实面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档案工作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从长远规划来考虑,企业档案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工作是企业面临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企业能够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保障。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和希望,档案工作也是如此。企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档案工作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企业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弊端,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如档案部门在手工检索的途径上做了大量的工作,造成了档案材料更新速度慢、整理归纳周期较长、编制检索工具中出现求“多”不求“精”等现象。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不强、档案管理模式落后、管理科学化水平低下、硬件设备和技术落后、档案现代化基础工作较差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档案事业的发展。新时期企业档案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日显紧迫,信息化、人性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对企业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企业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打破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僵局,积极开拓和探索档案管理的各项功能。

三、企业档案工作改革与创新的切入点

(一)观念创新,服务企业发展目标

企业的档案工作者应强化责任意识,摒弃档案工作可有可无甚至是为企业管理附属工作的错误观念,充分认识到新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紧跟乃至超前预测企业发展的动态,做出管理上的转变,深入基层业务部门了解弄懂档案的内涵关系和保存意义,对各种档案资料做到心中有数。要对档案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将档案精品提供给企业档案利用者,使档案用活,让企业档案利用者从中获得启迪,以拓宽发展企业的思路或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使档案资源走出档案室,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服务。

(二)结构创新,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是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创新和提升的前提。一方面由于部分企业档案专业人员较少,部分基层部门只配备1名档案工作人员甚至还是兼职,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亟待专业人员的增加。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升企业档案人员及兼职档案员的业务水平,上岗前进行科学有效的业务培训,工作中加强业务指导,切实提高档案人员队伍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适应现代企业和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三)制度创新,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

制度创新的实质就是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制定档案利用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等切实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员岗位责任制、主管档案工作领导责任制,编制档案工作的年度方针和目标,全面加强归档文件的全程管理。各归档部门应配备专职人员或指定专人负责文件的收集归档,每年按规定按时移交归档文件,从各个环节严格把控。

此外,建议建立档案考核机制以及激励机制,制定公平详细的考核办法,明确职责、奖罚分明,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档案工作人员,都应参与到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中,从而调动企业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用制度来规范企业档案工作管理,激励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第4篇:档案人员考核办法范文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1(C)-0275-01

引言:医院档案是医院各项活动直接形成的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医院的宝贵财富[1]。随着医院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档案材料形成数量也随之增多,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仍无法与日益发展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相适应,剖析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进一步加强医院档案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医院档案管理重视不足

(一)医院领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由于没有专门的部门统抓,再加之档案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不够,开发利用不够,医院领导,职工对档案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不足。因而在医院人才培养中,一般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教育,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没有纳入计划和要求。

(二)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档案管理队伍不稳定。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在专业素质、理论修养、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突出表现为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等方面,档案工作是一项细致,工作量很大的工作,要真正作好档案管理,必须下大力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使许多人员不愿意搞档案工作,档案人员调动频繁,必然影响档案管理工作。这些情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收集效率不高。在医院的发展和建设中,各级医院都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较为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的管理职责,但涉及医院档案管理的制度、职责并不十分完善,造成部分归档的文件材料至今仍散存在科室和个人手中。已立卷归档的材料不够规范,借阅制度不够健全,缺乏必要的考核和监督,阻碍了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

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档案法的学习。增强医院领导、职工的档案意识,领导重视是档案管理的前提,要把档案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与医院业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要大力宣传档案工作,使医院领导、医院管理者、医院职工充分认识档案的重要性,认识档案与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更好地支持档案管理工作。

(二)规范和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大力宣传档案法和档案工作,使医院职工和领导都充分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建立档案收集和归档制度,档案利用,保管制度。严格遵循档案保管期限,归档范围等规定,并将这些制度和规定纳入医院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办法中。

(三)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学习,培养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医院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十分匮乏,要想管理好医院综合档案,医院领导重视档案人员的素质培养,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全员动员,加强《档案法》等有关档案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同时,医院采取多种途径相结合的培养方法,将档案人员培养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专业培训、知识更新、进修学习等,提高业务水平,建立档案管理人才梯队,适应档案业务发展,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四)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档案管理的终极目的,就是利用,就是使档案发挥其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医院档案工作者要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使档案为医院各项工作,特别是为医疗、教学、科研服务。

(五)加强各级医院信息的横向联系。各级医院规模有大小,服务对象有差异,医疗特色有区别,由此形成了各自特有的珍贵档案材料。因此,我们打破院与院之间界限,与周边医院互通档案信息,以满足医疗、教学、科研的需求,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六)加大投入,实现现代化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备条件。购置了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文书、科研等档案的机读检索目录,扫描原文存储入计算机系统,方便利用者查找阅读,计算机方便快捷高效的检索系统,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也大大降低人工检索出现的失误率;配备档案保护设备,延长档案寿命,更好地保护档案。为此我院购置了空调、去湿机等设备,为档案的安全还安装了监视器,配备了高效灭虫、灭火设备。档案设备软硬件的投入,使档案管理更趋合理化。

结语:档案管理工作可谓是医院各项工作的桥梁与纽带,充分认识档案管理与医院发展的关系,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以档案管理促进医院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2]。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是医院长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医院发展的要求,在加强组织意识、宣传意识、制度意识、人才意识等方面的同时,更应注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医院档案管理的方式、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升级,优化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档案利用率,更好地为医院的发展和建设服务。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第5篇:档案人员考核办法范文

[关键词]档案;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1(b)-119-01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从事医疗、科研、教学、预防等活动所产生的反映医院兴衰的各种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材料,包括文书、人事、病历、科技、基建、会计、设备、图像影像等,它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卫生信息资源。多年以来医院通过开展各项档案管理工作,使档案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正规化、现代化,是医院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医院档案的工作部门,要适应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从工作性质人手,以服务于医院工作为前提,开展档案业务建设,提高整体水平,让档案资源在医院改革发展中,对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医教研各项工作的发展、医学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保护发挥重要的作用。

1 档案工作讲效益、求实效

档案人员要改变“档案就是保管”、“闭室自守”等传统观念,积极开展档案资源利用,如建立数字档案馆、档案目录中心等,将分散、零星的信息开发成信息资源数据库,利用者通过网络等媒体登录,便可查询各种档案信息。再者,要树立医院档案工作的时效观,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及时、准确地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如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医院提供及时、翔实、丰富的档案信息,做到多渠道、无时差、零距离,为医院建设发展和医疗、科研、教学工作提供服务。最后,树立医院档案的价值观,能够充分认识到档案的价值和作用,为医院和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利益,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2 依法管理,合法使用

医院作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特殊行业,依法行医是其行业准则。医学学术研究、科技开发、卫生行政管理、法律纠纷、保险理赔等各医院各项工作,都依赖于医院的档案工作。一是对文书、科技、病历、影像等档案信息,对其合法真实的内容进行甄别、鉴定,再进行收集,而对一些具有非法性质的信息。如虚假病历等,必须审核。二是医院档案管理的程序合法化,从收集、鉴别、保管、查询,各个环节和步骤都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家档案局、卫生部《医药卫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医学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保证档案管理的合法性。三是建立健全医院档案管理体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依法管理的素质,加强对医院档案管理的法律监督。

3 夯实档案业务基础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随之涌现;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和医保专业档案的日益增多,导致医院档案在内容、形式、数量上不断更新和变化,因此,档案部门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夯实业务基础。一是扩大档案材料的收集范围,防止档案材料的流失。二是搞好档案材料的价值鉴定工作。三是搞好档案材料的整理工作,提高案卷质量。四是完善档案检索工具体系。按照档案标识系统与途径,从档案目录、索引、文摘、卡片等二次文献中查找出检索关键词语,建立电子计算机检索、光盘检索和网上浏览等。

4 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第6篇:档案人员考核办法范文

探讨档案职业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必然涉及谁来保证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在档案职业培训方面要发挥经费支持、政策要求等多种作用;另一方面,需要专门的培训机构实施培训。此外,受训者所在单位还应该提供必要的时间和条件支持v此因素相对较小,可以不重点考虑w。因此,档案职业培训质量的保证者,就既包括政府v管理主体w,也包括培训机构v实施主体w。政府部门主要包括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等,其中档案行政部门是档案职业培训的直接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则主要包括各级档案干部培训教育中心、档案学会、设有档案学专业的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由于质量保证有政府部门和培训机构两个主体,而两个主体在作用和功能上是有区别的,因此,就保证主体这一维度,可以把档案职业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分为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和以培训机构为主体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两种s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包括经费、政策、制度、机构等保证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是行政管理层面的体系;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包括需求调研、方案设计、效果评估等实施过程及其管理的体系,这个体系是实施机构层面的体系。本文对两种质量保证体系及其相应的质量管理文件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外部质量保证体系

(一)加强法规建设。目前,我国继续教育的立法还不够健全,没有从法制上确立继续教育的地位。在档案继续教育方面,1997年国家档案局了《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此后,各省也都结合档案工作实际,制订了本地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方法。从内容上看,这些规定和办法主要是关于档案继续教育的性质、对象、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规定,从效力上来看,它属于行政规章,其效力要低于行政法规。因此,国家档案局和有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档案继续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立法对各类档案专业人员在继续教育中的权利、义务、时间、内容、经费、保障措施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使档案职业教育培训做到有法可依,真正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档案职业培训机制。目前,我国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由档案行政部门主导,各级档案干部培训中心承担档案职业教育培训职能,档案行政部门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参与培训活动。这一培训模式是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其优点是计划性好,便于集中资源办培训,缺点是社会化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机制。随着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和政府职能的加快转变,以及档案管理技术、方法、理念和手段不断更新,传统的主要以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的档案职业培训模式,在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政策保障、教学方式等方面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教学质量表现不尽人意,较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档案工作现实的需要。因此,要加快档案职业培训模式转变,改变传统的以档案行政部门为主导的档案职业培训体制与机制,向政府宏观管理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的档案职业培训模式与机制转变,培育档案职业培训市场,推进档案职业培训模式市场化和社会化。档案培训机构作为独立质量主体进入档案培训市场,平等竞争,以优质服务取胜。

(三)建立培训机构质量评估与资格准入制度。档案职业培训市场化和社会化,还须档案行政部门对培训机构、培训市场进行督导检查,政策引导。档案行政部门要建立培训机构质量评估与资格准入制度,设计一套科学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现有的档案培训机构的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管理制度、学习效果等进行定期评估、认证,以确认其质量水平。对质量评估合格的培训机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颁发资格证明,准许其从事档案职业教育培训。建立档案培训机构退出机制,质量评估认证不合格的培训机构,档案行政部门应及时对其批评、警告,屡次未能合格的,撤销其培训资格。持续规范的培训质量评估和资格准入评审不仅可以从源头上杜绝不合资质的机构进入档案培训市场,还可促使培训机构加强自身建设,改善质量管理,提升培训质量。

(四)建立非终身制的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于档案行业缺少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影响了档案部门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还导致档案培训机构和参训人员缺乏提升培训效益和质量的压力和动力。从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推行职业资格认证的条件。国家档案局应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纳入档案立法范畴,制定档案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并依据这些标准设计出具体的考核办法。档案工作者通过资格认证,就可获得档案职业资格证书。以再认证制度代替档案职业资格终身制,明确规定档案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期,过了有效期就要对档案职业资格证书进行再认证。认证机构依据申请者的专业工作经历、教育培训水平、专业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服务、学术写作成果、课程考试成绩等几方面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分数合格者就可以通过考核,再次获得资格证书。档案职业资格证书不仅体现了档案继续教育的成果,使参与档案继续教育并取得优秀成绩的档案工作者获得了资格证明,同时也是对档案培训机构教学质量的考核检验,促使培训机构改进服务提升质量。

(五)建立档案培训教师资格认证与持证任教制度。师资队伍建设,是档案职业教育培训质量保证的关键。建成一支以兼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是符合职业培训特点的成功做法。我国档案职业培训的兼职教师主要是来自各级档案行政部门的专家型领导、来自高等学校的档案学教授、来自档案杂志社、档案学会的专家,来自档案工作一线的优秀档案工作者。这些兼职教师有较深的档案学术修养,但缺乏高水平教育技术和授课艺术,有的还不了解档案工作现状和实际情况。而档案职业培训的性质特点决定了教学人员应具有成人教育培训方面的经验,通晓培训内容,理解培训目标,具有足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的知识和技巧。因此,档案行政部门要建立档案培训教师资格认证与持证任教制度,加快步伐开展兼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兼职教师经培训考核后,凡符合任教条件的,由省档案局批准发给兼职教师证书,方可从事兼职教师工作。建立兼职教师进修培养、科学研究、考核管理、资格复审制度。档案行政部门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对档案兼职教师进行跟踪管理,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和复审。

(六)加强档案职业培训教材建设。培训教材建设是档案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工作做得如何,培训内容是关键,培训教材是支撑点。档案职业培训应从上岗培训与继续教育培训两方面,根据不同层次培训对象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档案行政部门应设立教材专项基金,用于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由国家档案局组织档案教育中心、档案学会、高等院校的档案学知名专家学者成立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教材的规划、编写、审核等工作。省市档案局根据本地区档案工作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编写出版教材参考资料,制作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课件。编写的教材应反映国内外最新档案学理论与工作实践最新成果,突出成人教育的特点,并符合受训者的实际需要。

(七)加强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的科学研究。档案职业培训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档案行政部门应通过课题立项、经费资助等方式组织研究力量开展档案职业培训科学研究,探讨档案职业培训的科学规律。研究探讨的主要内容包括:档案人员在职学习的动机、策略、规律;档案人员专业成长阶段划分,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档案人员的发展需求、所面临的困惑和所关注的问题、期望得到的帮助等;档案职业培训的性质、目标、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条件设施等。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档案职业培训的规律与特点,为我国档案职业教育培训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八)设立专项经费,提供发展保障。发展继续教育的关键问题是大力增加对继续教育的投入。国家应设立档案职业培训专项经费,地方各级政府必须明确界定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的经费拨款项目和数量,并真正落到实处;参训档案人员所在单位可以分担部分培训费用,尽量减少参训人员个人所需承担的费用。

(九)完善档案职业培训激励机制。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工作的根本持久力来自于广大档案工作者的认知度和自觉执行力。各级档案行政部门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档案工作者参加职业培训的内部动力。

1.让档案培训与单位和个人利益相关联。将档案职业培训与相关单位和个人利益挂钩,会产生直接的外部激励作用。建立档案人员培训考核、登记制度和学员学习档案,把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资格培训的情况及考核结果计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上岗任职、评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和必备条件。将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作为对单位档案工作年度评估的考核指标,与单位档案工作评级选优挂钩,必将激励档案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做好职业教育培训工作。

2.创设有利于档案专业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为档案专业人才成长提供教育培训机会和实践锻炼平台,鼓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攻读硕博学位,或者进修某一相关专业;逐步实施带薪进修制度和进修加薪制度。设立档案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遴选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培养,为他们提供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实践锻炼的机会,引导他们在档案工作中增长才干,成为优秀的档案专业高层次人才。加大档案科研工作的组织力度,设立档案科研专项经费。对热心档案业务研究的档案工作者要及时给予课题立项、经费申请等方面的扶持,促进档案工作者刻苦学习、努力实践,把自身潜能调动与开发出来。建立档案科研成果评审奖励制度,进一步提高奖励金额,扩大奖励覆盖面,对杰出的档案专业技术人才授予荣誉称号,以激励更多的人加入档案科研创新行列。

二、构建以培训机构为主体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一)预防为先,实施档案培训教学全过程管理。继续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培训水平及学习成效不宜制定统一标准,难以进行量化考核,容易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不注重实效。因此,仅仅依靠对培训结果的考核评价不足以保证培训教学的质量,必须对培训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档案职业培训教学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目标设计、方案设计、效果评估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就是要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一方面以预防性的活动控制教学全过程,避免发生质量问题;另一方面,一旦发生失误时也能及时地作出反应,通过调整和改变教学质量监控措施,有效地纠正失误。

需求分析。为实现高水平的教育培训服务质量,必须首先调查了解学员的需求,并针对学员的需求进行培训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影响档案职业教育培训需求的因素很多,如我国档案政策调整变化及新标准出台,新科学技术在档案工作领域的应用,学员的岗位职能、行业背景、知识结构等等,都将影响档案职业教育培训当前和潜在的需求。需求分析可以针对不同行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进行分析;需求分析的方法包括确定调查对象、问卷调查、客户访谈、专家咨询等。

目标设计。培训目标应基于档案职业培训的需求分析。确保档案培训项目有明确的目标群体,培训目标依目标群体的需求而设计。档案职业培训目标应涵盖档案理论知识、档案职业道德与价值观、档案操作技能。培训目标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策划的基础,同时也是测评培训效果、提供信息反馈的依据。学员和教师应充分理解培训目标并了解如何达成目标。

方案设计。培训方案包含培训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时间安排等内容。教学内容应与培训目标相匹配。目标确定后,聘请培训项目领域中学术造诣较深、实践经验丰富的档案专家担任教师,由专家设计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时间安排等工作计划。培训内容可以由几门课程组成,应确保课程之间内容编排合理,逻辑层次清晰,每一门课程支持不同的培训目标。同时,培训内容应反映档案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符合国家档案工作规范。教学方法应适用于目标群体,除了充分考虑成人学习的规律,还应考虑档案队伍中非档案专业学历比例大,人员流动频繁等特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多样化,满足不同学员的不同学习风格。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应使学员有机会积极参与,使教师、教学内容及学员之间充分互动。

效果评估。学习效果评估是档案培训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培训项目研发的内容之一。培训结束后,要认真组织培训考核,形成培训成果,实现以考促学。培训目标决定对受训者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考核评价形式包括:口头考试、书面报告、培训机构内部组织或外部组织的标准考试、以及撰写考察报告、工作方案、研究论文与学习心得等。

(二)关键在学,强化主体积极参与和积极转化。培训是教学双方互动的过程,培训的效果取决于双方的共同努力。但教是外部条件,学是内在的根据,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档案职业培训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教育培训对象有着较高的文化程度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他们的学习具有自我导向、以丰富多样的人格化经验参与、以问题为中心、以追求实效为目的等特点。根据大量研究和实践的总结,笔者发现在档案培训中,学员的积极参与与积极转化是关键性因素。档案培训机构在教学与管理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培训过程。积极参与主要反映在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思考,与教师互动,与同伴交流。积极转化体现在学员学以致用,及时地把自己所学所悟转化为档案工作的新理念、新技能,改进自己的工作,提升工作绩效。

(三)按需施教,加强档案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档案职业培训应与档案事业发展需求紧密相联,以档案工作需要来确定培训目标和方向。培训机构要重视培训需求分析,了解档案工作者最关心、最薄弱、最需要是什么,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技能水准的档案人员设计相应的培训方案,使相应的学员得到相应的培训,让教与学相契合。一是更多采用专题培训模式。一次短期培训安排两三个专题,一个专题针对一两个实际问题,传授者说得清说得完,受训者也因学习内容“单一”而学得透。二是探索开展培训自学和远程教学。远程教学和分散自学可以由学员自行安排学习进度、学习时间,把握学习重点,让培训更具针对性。档案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适合远程教学和学员分散自学,问题研讨和技能培训适合现场集中授课。三是逐步加大实训教学力度。当前档案培训对技能操作的实训教学重视不够。档案培训现状是“应知”教学有余,“应会”培训缺失。应提高实训教学在档案培训中的比重,使之在档案培训中的课时比重达到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

(四)以评促建,积极开展培训质量自我评估。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对培训工作的全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系统的评价,建立有效的回馈圈,是档案培训质量保证的重要方面。除了档案行政部门对培训机构进行评估监督以外,培训机构自我评估也是改进质量的重要手段。自我评估是以培训机构为主体,自己组织的对机构内部教学活动进行的各种评估。自我评估是培训机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和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培训机构通过自我评估,能及时掌握自身培训工作状况,增强质量保证意识,有效达成培训目标。对培训结果评估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学员的满意度进行评估;二是对学员学习结果进行评估;三是对培训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除了对结果进行评估以外,对输入因素的质量作预先评估审核也很重要。对培训方案、培训课程、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培训经费等因素,都应该组织档案专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审核评估,合格的才允许运行,不合格的进行修改调整。自我评估要制度化,评审后要有相应的改进措施,评估结果要与奖惩挂钩,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提升质量的目标。

三、加强档案职业培训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建设

质量管理(即质量保证)是通过文件和活动两种形式实现的。文件是承载质量内涵的文字表述和文本,包括制度、流程、标准、表格、记录单等。质量管理活动是依据文件、运用文件进行管理的活动,包括质量的规划、测量评估、控制改进等。因为质量管理活动离不开质量文件的引导,因此质量文件十分重要。当前,档案职业培训在质量文件建设方面比较薄弱、不够完备。因此,加强质量文件建设是完善档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档案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内容包括:①质量方针,是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比如有的定位于“培训高水平档案创新人才”;②质量目标,是管理层提出的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标,比如学员满意度超过90%、课件提供率100%;③质量标准,它包括政府的政策制度和培训机构内部的质量标准,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度包括: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办法、档案培训机构质量评估与资格准入制度实施办法、档案培训教师资格认证与持证任教制度实施办法等;培训机构内部的质量标准包括:培训方案质量标准、培训课程质量标准、培训师资质量标准、培训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培训效果评估办法等;④质量信息,即培训活动各方面各环节的质量信息,诸如学员学籍卡、学员出勤率、学员成绩登记表、培训满意度、培训活动记录等。

第7篇:档案人员考核办法范文

一、目前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档案意识不强,领导重视不够。基层单位的档案工作不能与其他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发展,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单位领导干部的档案意识薄弱,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不重视也无关紧要,更认识不到档案在社会和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等。这严重影响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2、档案室管理机制和设施不健全。有的基层单位的档案室没有指定专人管理,管理制度也落实不到位,管理设施不健全,分管领导不过问;有的单位没有独立的档案室,和行政办公室在一起;有的档案室里堆放单位的各种杂物象“仓库”;有的档案室被挤占,装具不足,不能统一保管档案,文书财会档案立卷后各行其是。这既给档案保管和利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又对安全保密工作留有隐患。

3、管理人员更换频繁,专业知识不高。由于一些基层单位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档案管理人员还存有一身兼多职,没有时间系统学习档案业务知识,加之更换频繁,使许多档案管理人员没有长远的思想观念,更谈不上谈钻研档案业务知识,所以档案业务知识贫乏,管理水平跟不上,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础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做好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1、加强基层档案管理领导。领导重视是做好档案室管理工作的前提。因此,作为基层单位的领导必须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与其它工作同部署、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终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不断加大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全员档案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认识档案工作的意义和作用,积极支持档案工作,促进和提高基层档案室的建设工作。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要不断加强业务人员素质教育,确保基层档案管理的持续发展。一要加强业务培训。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当一名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档案专业理论知识。只有通过专业培训、继续教育,才能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业务水平。二要提高管理能力。档案管理人员要深入实际,亲自实践,掌握本部门档案信息需求,提高辨别信息水平和处理能力,增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意识,不断研究探索档案管理工作新思路,提高档案室的管理水平。三是树立敬业观念。从事档案工作的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恪守工作纪律,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档案工作,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甘当默默无闻的奉献者,真正体现出档案人所具备的良好素质。

3、完善档案管理机制。建立档案管理机制,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依章行事。一是建立档案收集、归档、利用、保管等制度,制定档案保管期限表、归档范围、分类编目方法等相关规定。把分散在科室和个人手中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立卷归档,集中到档案室统一设专人管理与利用。做好档案借阅登记、利用效果登记等各种登记,要手续齐全。二是基层档案员更换时,要严格遵守交接规定,档案管理人员交接前要清点档案室的各类档案,严格办理交接手续。避免档案移交给综合档案馆时出现多卷少卷、责任不清等问题。三是把这些制度和规定纳入岗位责任制和年度考核办法中,将档案室管理工作与绩效考核挂钩,有效地提高基层档案室的管理水平,不断推进基层档案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

第8篇:档案人员考核办法范文

【关键词】审计;档案管理;归档

档案是各项工作的原始记录,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档案是审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工作各项日常业务,每天都离不开档案,做不好档案工作,我们的审计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无法开展。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尤其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档案的技能。下面结合我局档案工作实际,就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谈点个人看法。

一、切实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都不否认。但在实际工作中,真正重视档案工作的单位比例并不高。很多单位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态度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种态度不是真正重视档案的态度,档案工作不可能真正做好。我们石河子市审计局以前也有这种现象,日常工作中档案收集不全,整理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利用档案时,常常是东翻西找,浪费很多时间,也不一定能找到,有时是影响工作效率,有时甚至使工作难以开展。近几年来,我局档案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主要表面在两个方面:一是档案工作由局长直接分管,纳入领导班子议事日程,各位领导都能率先垂范,带头做好文件材料归档工作,手头不积压文件材料,凡属归档范围内的文件材料都能及时、齐全、完整地移交档案室。二是档案工作纳入了各科室的工作流程,平时每项工作结束后,总有人及时收集文件材料,然后按规范要求及时整理,最后经档案室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将档案移交档案室。可以说大家都养成了做好档案工作的好习惯。我局档案工作之所以出现这种好势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领导真正重视档案,我局领导班子一致认为:档案工作对我局工作来说既是基础,又是保障,档案工作做不好,审计业务就很难开展,也会使审计工作出现严重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我局领导班子下决心一定要把档案工作做好。

二、健全管理制度,细化岗位职责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好档案工作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档案工作制度。据了解,各单位都制定过一些档案管理制度,但一般都不能很好地落实,因为这些制度大多是为了应付各种检查而草率制定的,有的还是抄袭别人的。一项制度能否很好落实,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制度的制定者是否打算很好地落实,二是制度本身制定得是否合理合法。我局先是认识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的重要性,制定档案工作制度是为了做好我局档案工作,不是为应付检查或装饰门面,所以,我们制定档案工作制度之前向档案局进行了一番咨询,并结合单位实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档案工作制度。其中有《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档案文件材料归档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移交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阅览制度》和《文书材料立卷、归档制度》等,应该说,这些制度都是合理合法的,制度建立从根本上保证审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为确保制度落实,我们还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建立了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对档案岗位职责进一步细化,责任落实到每个业务人员身上。二是健全和完善了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和技术规范,细化档案工作环节和步骤,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特别对文件和电子档案,确保档案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特别是对审计业务档案,我们统一了管理标准。档案管理标准化包括:档案整理标准、统计标准、服务标准、各项技术标准,文书、审计档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完善环节内容把好统一标准关。审计档案做到封面内容、纸张规格和装订顺序统一,提升了审计档案的装订质量。

三、更新管理设备,提高管理质量和效果

做好档案工作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特别是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没有比较先进的管理设备档案工作是不可能做好的。由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档案工作,所以我局真正是舍得投入。在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为档案工作调整出一间办公室,为档案室配备了专用计算机、打印机、档案管理软件,移动硬盘、光盘刻录机、扫描仪、文件柜、碎纸机、装订机等设备,档案室办公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配备了防盗、防火、防渍、防有害生物的必要设施。所有这些为我局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局以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充分利用师市档案局提供的南大之星档案管理网络,随时可以查阅审计档案资料,全局档案实现了数据信息共享,有效地服务了审计人员,提高了审计效率。局档案员对每人录入的审计档案可以随时检查,发现问题,马上指出,杜绝了录错、漏录现象。计算机应用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档案的管理提供便利,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搭建专门的档案管理平台,不但可以有效地实现档案的动态管理,提高档案的管理效率,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及物力。保证审计档案健康发展,提供快捷有效的作用。 (下转第66页)(上接第64页)

四、强化学习,提高业务人员水平

档案工作是项专业性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很多。专兼职档案人员必须不断地参加学习和培训,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档案工作。近几年,我局每年都安排局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培训;参加兵团审计局优秀审计项目档案评审,加强单位之间经验交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特别是2015年1月,我局专门邀请师市档案局专家对全体业务人员使用南大之星档案管理软件进行了为期2天的现场培训,档案局的同志细致讲解、耐心答疑,我局审计人员认真学习,虚心请教,基本掌握了南大之星档案管理软件的应用。

另外,我局还利用每年的审计业务培训组织全体审计人员认真学习《审计法》《档案法》以及《审计机关审计档案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提高审计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奠定基础。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做好审计档案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意义,查找不足,积极推进。坚持“谁审计谁立卷、谁办理谁立卷,案结卷成”的原则,体现“审计程序的合规性、审计定性的准确性、证据要素的可靠性、归档文件的完整性”特点。

五、强化监督考核,促人人参与管理

我局出台了《师市审计局审计项目量化考核办法(试行)》,把档案质量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加大跟踪检查指导力度。定期对审计业务档案整理情况进行考核,年终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科室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激励审计人员加强审计档案整理工作。同时,结合自治区、兵团审计系统优秀审计项目评选,采取互查互评、观摩交流等方式,从项目立项、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报告以及装订要求进行质量评审,评审结果纳入科室年度工作考核,在全局形成了人人关注档案工作、个重视档案质量的良好氛围。

第9篇:档案人员考核办法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管理

水利工程档案资料按照完整化、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要求进行整理编制,包括各种技术文件资料和竣工图纸及政府办理的各种报批文件档案资料应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同步进行,在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时,承包人要提交一套合格的档案资料及完整的施工图纸,作为竣工验收的条件之一,为今后的维修、管理和改建提供依据,做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一、水利工程档案的特点

水利工程档案除与其他专业档案一样具有科学性、完整性、服务性等特点外,还有其固有的特点。

(一)综合性强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为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保障、供水保障、重要能源保障、生态保障,涉及到工业、农业、电力、通信、交通、市政、环保等各个方面,水利专业本身又与电力、机械、建筑、水文、地质、气象紧密联系,涉及多专业、多学科,工作面广,内容繁杂,由此而形成的水利档案也就具有多元性和很强的综合性,他不仅是某一学科的信息反映,而且是以水利产业为中心的多学科、多专业的信息综合。

(二)原始数据价值永不衰减

人们在同水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如水文资料、地质资料、气象资料等。水文与气象随机性很强,年际、年内变化很大,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需要很多年的水文气象资料,要在原始积累的基础上逐年延续,因此这些资料年代越长,价值越大,越原始,价值就越大,一旦遗失将无法再生。

(三)地域性强

水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然而,不同的地区水的循环规律各有不同。每一条河流的特点各不相同,而且同一条河流上下游的情况也不相同。因此,水利档案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二、充分认识建立水利工程档案的意义

建国以来,我国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等工程体系,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安全,促进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保护水土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近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安全达标建设,对现有的水利工程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除险加固、达标建设,全市水利工程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更好地抓好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水利单位要抓好自身的管理工作,而做好水利资料的整理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档案的利用同其他事物一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只有准确把握和自觉遵循,才能科学有效地提供服务。实践证明,档案的利用大多是查找资料性、凭证性的内容,主要用以维护单位的

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而且数量大、时间跨度长。其次,档案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关系到工程的完整性,而且对领导决策、科技人员借鉴、质量评定以及廉政监督等方面都有着十分现实的作用。

三、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范围和要求

(一)水利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范围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报告、设计、决策、施工、质检、监理、过程中验收、竣工验收、试运行等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形成,并应归档保存文字、表格、声像、图纸等各种载体资料。

(二)档案资料管理的要求

一是工程档案工作应与工程建设同步管理;二是档案应完整、准确、系统,并做到图面整洁、装订整齐、签字手续完备,图片、照片等要附情况说明;三是竣工图应反映实际情况,必须做到图物相符,做好施工记录、检测记录、交接验收记录和签证,并加盖竣工图章;四是施工过程中的图片、照片、录音、录像等材料,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事故等,应有完整的文字说明,同时要详细地填写档案资料情况登记表。

四、目前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档案不够重视

水利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给予高度重视,但个别单位领导认为档案工作是档案管理人员的事,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责任制,但大多却流于形式。同时,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工作兴趣不大,对档案业务知识了解较少,有的甚至不了解档案整理标准,对档案工作缺乏及时、有效、准确的指导,从而导致了工作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资金、办公条件等影响,有些单位没有健全或完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有些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在工作中不能严格按章办事。同时,某些档案室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缺乏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检验工作标准,没有严格合理的考核办法和健全的规章制度做保障,工作的随意性很大,导致了部分档案不能及时存档,同时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相互推诿,敷衍塞责,也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重物轻人”观念

对档案馆藏量、设备以及技术手段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却忽视了人的主宰作用,许多人以为档案工作就是看守文件,谁都能干,因此有的地方把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其它岗位淘汰下来的人安排在档案室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档案室的人员编制,造成人浮于事,同时制约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把档案工作搞好。

五、建立水利工程档案的对策

(一)建立档案管理网络,确保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水利工程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一是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由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全面负责对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人员,在各业务部门指定专门人员担任兼职或专职档案员。二是要设计出可使用的档案管理信息管理软件,将输入的数字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排列和编目,实现档案数字化,信息组织与管理的有序化。三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修订岗位责任制及档案管理制度,做到职责分明。四是建立科学的归档制度,归档时应对文件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在内容方面检查归档的文件是否齐全完整。无论是在工程各阶段还是单位内的各个部门,都能从组织上保证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二)转变观念,科学管理

为了保证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我们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首先了解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及各阶段的工作安排,掌握每一阶段工作中需要形成哪些档案资料,对每种资料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采取以下收集方法:

1、追踪收集适用于工程周期短、形成档案材料快的工程。档案人员或兼职档案人员主动到现场询问和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工程信息并指导和督促技术部门有针对性地收集档案资料。这种方法收集速度快、档案资料齐全,质量也比较高,但花费的人力、物力较大。

2、分阶段收集

适用于建设周期长的工程。某些大型水利工程及某些跨年度的水利工程,我们始终保持与兼职档案员及施工、建设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并加强催收,尽力避免档案原始材料的散失,这样能保证工程档案的连续性、完整性。

3、强制性收集

适用于对某些人员分散、临时机构较多的施工单位。我们采用收取档案资料押金的做法。当一项水利工程报建后,施工单位先交一定金额的资料押金,施工单位将完整的档案资料移交给档案部门后才可退回这笔押金。这种方法对一些内部较复杂的施工单位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可以保证档案资料不会由于人为因素而流失。

4、、强化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范围和要求,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水利工程档案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应该比一般单位的档案人员更全面,他们不仅要懂文书档案,还要懂科技档案以及与水利工程相关的一些专业类别档案。培训与档案管理工作和工程同步进行,为今后建档工作奠定基础,使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有一个切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