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

健康教育的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教育的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健康教育的理论

第1篇: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职 大学生 心理 教育 研究

现代社会是现代人的竞争,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人的素质是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心理素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大学生在适应、行为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和精神病的发生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教育部对12.6万大学生调查表明,有20.3%存在心理问题;天津市对5万名大学生调查发现,有26%的存在心理问题;云南师范大学调查发现有26.7%的存在心理问题;北京16所大学统计因心理疾病休学的逐年上升;山东医科大学统计:14年的休学者中精神病患者占首位;同济大学对15年学生死亡原因分析自杀占首位。从以上事实看出,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严重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

“任何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都必须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支撑。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部条件的总和,是课程得以呈现的基石,是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基本组成部分”。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如环境,包括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活动即学生开展的各种活动;学校的条件即学生、教师以及国际互联网络等。还有“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典型的如教材、教科书、资料等”。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课程理论课程资源的概念的理解要更上一个层次,树立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1.1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增加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能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同时,课程资源的开发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实际情况而进行的,使课程的内容更能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1.2促进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涵。课程资源的开发将突破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观,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不只是停留在课本或者教材的层次,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向学生宣读心理健康的知识,而是向更深层次的活动课程和体验课程方向发展,能够极大地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

1.3促进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人的心身健康和发展,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必定以人的心理作为研究对象。

2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特征

由于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程度的提高,高职院校重视与加强了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水平。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特征。

2.1利用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注重在学校中开设选修课,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这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普遍的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课程资源的利用存在明显的缺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教科书这一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的物体。而这些客观物体本身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就难以确定。开发一定的活动课程,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通过邮箱、信件、电话、讲座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或活动周等活动。这些资源的开发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2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其素质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许多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从多种途径培养和建设教师队伍,如心理讲座、学校研讨会、参加各种机构的培训等。客观地讲,心理健康教育“普通学校好于职业学校”,之所以如此,教师队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3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研究

3.1对大学生的研究

现代课程关注学生自身身心状况、学生生活和兴趣。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而要使学生具备一个健康的心理,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特别是高职院校。从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有所不同的,而现有的资料都笼统地讲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和了解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普通高校学生的心理一般特点和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特定特点,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心理特点。

3.2资料的搜集与整合

随着国家、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成果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成果越来越丰富。这些研究成果为职业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课程资源。但是,由于职业学院学生的特殊性,并非任何研究成果都是可以直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在对待众多心理健康教育材料的时候,我们应该对材料有一个选择、取舍和整合的过程,从而使经过加工的材料更加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心理健康教育有更强的针对性。

3.3教育活动的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指两个方面。其一,开发专门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即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二,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职业学院在开展活动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在社会实践和实习方面。在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学生学会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调节好自己的意志品质。

3.4发挥教师自身的教育积极因素

“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课程的实施者,其自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确定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教师”不仅仅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而是指学校全部教师、教育工作者。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不仅要着重研究学生、开发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和整合材料,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资源。这种资源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使教师有更大的感召力和感染力,从而使大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同样也体现在教师的为人处事。从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角度出发,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对学生的态度、自身的形象等问题。

4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策略

在学院范围内举行心理卫生知识专题讲座,讲座可以解决一些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问题。开设心理卫生教育课程,系统讲授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定期开展心理卫生方面的咨询活动,以利于促进存在问题的学生的求助动机。正确地对待心理咨询工作,咨询就其本身来说就是商量、建议、帮助、指导,而不是包办、代替。咨询的目的就是咨询工作者帮助求访者认清他们的问题实质,分析问题的成因,最后由他们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崔景贵.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2]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版.

第2篇: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客体关系理论;心理健康教育;0~3岁儿童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8-0126-02

一、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客体关系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发展起来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克莱因(MelanieKlein)、费尔贝恩(W.R.D.Fairbairn)、温尼科特(D.W.Winnicott)、雅克布森(EdithJacobson)、玛勒(MargaretS.Mahler)和克恩伯格(OttoKernberg)等。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要是儿童的人格发展),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客体的寻求(objectseeking)”即人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而非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快乐的寻求”[1]。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客体是原欲驱动的目标。客体不一定非要是人,也可以是物,它可以是一件衣服或一件艺术品——只要拥有释放能量的潜力”[2]。而客体关系理论则认为:“客体指人类,即与他人的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可以是虚幻的,也可以是真实的,它们的本质都是基于与他人的互动。”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儿童的内在世界是一个人际关系世界,而这个内在世界的基础是儿童早期与父母的关系,主要是母子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的先驱者克莱因指出:婴儿的客体关系发展分为两个基本的状态:一是“偏执——分裂状态(paranoidposition)”,始于从出生至三、四个月。婴儿出生的痛苦以及子宫内安全感的消失使其觉得被迫害、被攻击,此阶段婴儿与母亲的、头发和手等部分客体互动中,其需求不能总获得满足,比如奶水时而充足时而不足,因此,婴儿从心里把感到害怕的、受挫的映像和感到舒服的、良好的映像分离,这种分裂是不可逆转的,这种早期分裂代表了婴儿调节内在冲动的原始方式。二是“抑郁状态(depressiveposition)”,始于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的第二季度并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开始。此阶段婴儿从与母亲的部分互动变成与整个母亲互动,将母亲做为一个完整的客体接受,把母亲的好与坏进行整合,对于前一阶段自己带给母亲的痛苦感到内疚,发展了共情的能力,以内疚感替代破坏性的冲动,这是儿童宽容的最初来源。

儿童的人际关系分裂经历四个阶段:母性分裂、想像分裂、自体分裂和认同分裂。前三个阶段描绘了从对“外在”母亲的体验转变到对自体的体验的好与坏的分裂;第四个阶段则显示了分裂是如何被嵌入成人自体的不同认同之中的。个体心理的发展从最初的母子共生、分裂到好与坏分裂的整合与平衡。如果好与坏分裂的整合不完全,“儿童以及若干年之后的成人,对他的人际环境中的人的反应要么是严厉的、拒绝的,要么是给予不切实际的满足。这两种状态皆起源于早期客体关系,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导致了成人客体关系的破裂,并最终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2]。

二、客体关系理论对加强0~3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客体关系理论对于家庭中如何加强0~3岁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其一生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很多方面的启示。

1.做个足够敏感的母亲

“一个真实的母亲对婴儿所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足够敏感”(温尼科特)[3]。婴儿哭闹的时候,许多母亲只是以为孩子饿了,习惯用来缓解孩子的哭闹。更有甚者,把孩子放到婴儿床上,任其哭闹,只是在他哭闹很严重的时候才偶尔抱一下,认为抱多了,孩子被抱上瘾,以后要经常抱着孩子,会很累。实际上婴儿除了有吃饱穿暖的生理需要,还需要母亲的抚触。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的哈洛博士(Dr.HarryF.Harlow)对于恒河猴的研究也证明,猴子喜欢母亲抱,在铅丝妈妈和绒布妈妈共存的环境中,恐惧出现时,小猴子会抱紧绒布妈妈寻求安慰。婴儿多次哭泣都得不到母亲的回应时,就在潜意识中形成了一个严厉的超我,其关键的信念是:“如果我足够好,别人就会爱我,如果别人不爱我,那就是我还不够好”[4]。

对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关注与个人是否有可取之处的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对被抛弃的恐惧也确实根植于真实的被抛弃[2]。不够敏感的母亲,在婴儿有需要时如果经常不出现,儿童就会产生自己不够好的感觉,产生被抛弃感。虽然这种感受发生在儿童还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时期,但对儿童形成自我价值感产生重要的影响。

1岁前是自我价值感形成的关键期。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在她的力作《克服焦虑》中对婴儿出生的头半年获得爱和关注与其建立自我价值观提出精辟的论述:“对6个月内的婴儿就必须表现出感情移入和兴趣,这样婴儿才会感觉舒适并且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孩子因太少受到关注而不安吵闹的时候,亲近对象总是不能适当地给以抚慰,那么就会消弱孩子的最初的信心,而这种信心正是形成足够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一般认为,在最初的这6个月中,如果对孩子没有必要的感情移入,如果不向孩子表明他是一个值得爱的个体,那么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就会形成不稳定的基本状态”[4]。

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与某种重要冲突有关的人格危机,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婴儿期(0~1.5岁)面临着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即时出现满足孩子的需求,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希望的美德,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5]。没有建立起信任感的儿童会形成胆小惧怕的性格。

个体从出生后,对好与坏的关注从未消失。分裂是正常的,但当儿童对“坏母亲”的体验尤为令人沮丧,或这些体验近乎整体拒绝时,异常分裂便会发生。儿童发现这些体验如此令人痛苦,因此他们把这些体验排斥到意识之外,人际关系的病理种子便被种下了[2]。如果在大多数情况下,母亲对婴儿足够敏感,给婴儿足够好的养育,婴儿会从“偏执——分裂状态”发展到“抑郁状态”,发展出基本的宽容和信任,为以后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础。否则,他就会一直在极端的“好”和极端的“坏”之间挣扎。

2.父母切勿用体罚教育儿童

“我们通过并入重要他人,并从心理上将他们转化成自体,我们就成了我们的他人”[2],因此,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很多“我”,他们组成了我们特定的内在关系模式,它主要是一个孩子6岁前与父母等重要他人的关系模式,这个模式最终被孩子内化成“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所谓“内在的父母”是父母一方角色的内化,而“内在的小孩”,则是孩子自己一方角色的内化。这种关系模式是儿童以后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6]。如果儿童自出生就被父母等人虐待,那么他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是分裂的,为了化解冲突,儿童把二者分离开来,或以“内在受虐的小孩”自居,而把“内在暴虐的父母”投射出来,允许他人虐待自己或表现出自残行为;也可能把“内在受虐的小孩”投射给弱者,以暴虐的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弱者。

内在关系分裂的儿童无论采用什么方式与他人建立关系,都表现出异常心理问题,不能建立有效的、积极的人际关系,深层次的原因是婴儿期爱的缺少和自卑。

许多青少年的行为异常都能在早期客体关系形成中找到原因,而且大部分与父母的虐待、忽视及恐吓等有关。

3.父母亲要保持积极、健康、稳定的情绪状态

0~3岁的儿童,积极情绪的建立与其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父母情绪喜怒无常,在与儿童互动中成了费尔贝恩(W.R.D.Fairbairn)所说的令人不能满足的或坏的客体,即“令人兴奋的客体(excitingobject)”和“拒绝性的客体(rejectingobject)”。前者是以逗弄、和其他方式引诱儿童,使儿童逐渐感到沮丧和空虚;后者是儿童与带有敌意、退缩的母性人物之间的互动,感到自己不被人爱,且不受欢迎,并逐渐对此感到愤怒[2]。这两种客体都会产生自我分裂。“‘令人兴奋的客体’会导致‘婴儿式原欲自我’的产生,也就是心理上一直感到饥渴但从未被满足的那一部分,被这种自我状态控制的儿童会永久地感到受挫和被剥夺。‘拒绝性的客体’会产生‘反原欲自我’,这是自我中充满了憎恨和报复心的那部分,儿童大部分时间都是满怀憎恨的”[2]。母亲令人舒服的和有回报的方面则是“完美客体”,它会产生“中心自我”,使儿童适应环境。“只有‘中心自我’有助于儿童在真实世界里与真实的人物互动,另两种状态因为会引发痛苦被潜抑,这使儿童的内在世界变得支离破碎,且使自体的大部分被隔离于意识层面之外,为精神疾病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

一些离异家庭,比如说孩子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对父亲充满敌意,在带孩子时,经常抱怨父亲的过错和不负责任,想让孩子和她一样憎恨父亲,而且剥夺父亲看孩子的权利,这样会无形中导致孩子内心世界的分裂。因为孩子不会理解母亲的言语抱怨,反而会本能地认同父亲;但为了获得母亲的爱,孩子会采用心理防御机制压抑对父亲的忠诚而表现出心理问题。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说,不管在什么情形下,孩子都本能地想向父母认同,这种认同中的一个重要含义是:“我承认,我是你的孩子”[7]。因此,聪明的父母,不要把自己的问题带给孩子,虽然离异了,还是让孩子感受到另一方对孩子的爱,这样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完整的,而且会形成乐观性格。在这一点上,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母亲的教子经验值得学习。奥巴马的母亲经常向他说父亲的优点,让他以自己是黑人骄傲,使他没有因为家庭的残缺导致心理的不健全。“亲近对象的快乐也能引起孩子的快乐,发展心理学家马拉泰斯塔提到,稳定的关系能力——也包括足够稳定的自我价值感——主要取决于在1岁之内是否交换快乐的感受”[4]。

对于留守儿童的母亲来说,要在孩子满1岁后再去打工。如果急于出去,也最好在孩子满6个月后再把孩子托给其他人照顾。因为,生命最初的半年,孩子能否得到足够的母爱与其一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很大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对前恋母时期的儿童进行了研究,把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从弗洛伊德的6岁定终身缩短至前恋母时期,把0~3岁期间婴儿与抚养者的互动如何被孩子内化为人生体验、进而影响其成人后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作了深入分析,对于初为人母者如何成为称职的抚养者、对于如何在早期教育中培养儿童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并为其一生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十分有启示的。

参考文献:

[1]刘亚飞.关于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的思考——父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探讨[J].网络财富,2008(8).

[2]谢尔登?卡什丹.客体关系心理治疗[M].鲁小华,等,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3]高军.从客体关系理论看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误区[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4).

[4][瑞士]维雷娜?卡斯特.克服焦虑[M].陈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3.

[5](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杭州教育出版社,1998.

第3篇: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是人生的一场修炼,是未来的重要起航。大学新生,作为一群刚从“寒窗苦读”的高中压迫式状态下走出来的孩子,突然面临新的环境、新的生活状态,往往会出现各种困扰,如价值观的选择波动,自我意识的缺乏,焦虑、抑郁、孤独等负面情绪的经常出现等,此时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传统上,我们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般要么是只注重新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而忽视从根源上关注大学新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要么是只进行“事后的控制”,如主要关注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忽视对新生的积极心态的引领。而积极心理学,作为主要关注人的积极潜力和优良品德的一门学科,提倡以积极的心态激发人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使人生活得更好,从而“防患于未然”,避免很多心理问题的发生。因此,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应该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从根本上做好积极预防工作。

一、积极心理学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提倡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激发人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使人生活得更美好。它提倡对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地看待,使用开放而不是封闭,欣赏而不是厌恶的眼光。具体来说,积极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关心和强调诸如快乐感、满足感及幸福感等人类的积极情绪;第二,关注和强调诸如三观、人际交往、能力等积极人格特征的变化;第三,关注和强调诸如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大学新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大学是人生的一场修炼,是未来的重要起航。大学新生,作为一群刚从“寒窗苦读”的高中压迫式状态下走出来的孩子,又将面临种种严峻的考验,如生活环境的改变,要远离生长十几年的熟悉的家乡和亲人,如人际关系的改变,要适应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学、舍友,如学习习惯的转换,要从高中的“严格管理,步步紧盯”到大学的“散养式管理”。而目前的90后大学新生,又和以往得80后又明显不同的特点,他们普遍比较早熟、往往以自我中心、个性张扬而又叛逆。因此,当90后的个性遇上大学的种种考验,各种矛盾和冲突就会凸显,一些心理问题就将出现。

1.环境应激问题

环境应激问题,也就是“水土不服”,这类问题在大学新生中是普遍存在的,表现也最为突出。远离家乡和父母,从个人的生活步入大学的集体生活,面临的将会是多门学科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强中自有强中手、人才济济的竞争压力,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式的单调生活压力。所有这些都会给大学新生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应激,但环境应激有一定的限度,就像气球吹到一定程度就会爆炸一样,人对环境的应激超过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各种“水土不服”问题,如失眠、焦躁、抑郁、孤独、食欲不振,甚至更严重的会出现神经衰弱。

2.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中,人际交往技能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也是未来考核的一项重要标准。 然而,大学作为一个集体生活的场所,其中的人也是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家庭背景、生活阅历、性格、个性以及生活习惯,受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学新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困难和障碍,如社交恐惧症、自闭、自卑等。久而久之,会引发很多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感觉被这个社会抛弃、孤独郁闷、抑郁等,进而不利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自我认知失调

在步入大学之前,我们都有各种各样五彩斑斓的梦,从高考的大军中我们通过努力考入了如今的大学,我们往往经历了各种教师宠、父母爱,从而心理膨胀,自我感觉良好。然而,当我们踌躇满志踏入校园,你会发现“强中自有强中手”,在人才济济的人群中,你是那么渺小、如一粒尘埃,对这种现状你往往不能接受,从而心理会产生失衡,你开始怀疑自己,感觉自己很笨,你开始消沉,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大学也失去兴趣,对未来感觉很迷茫,开始陷入无边的焦虑之中。

4.恋爱与性心理困惑

步入大学,步入成年,在这个阶段,大学新生的生理发育也进入了青春期,他们开始对性产生一定的好奇心理,渴望接触异性,渴望谈恋爱。但是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对于情感还不能做到理智驾驭,因此经常会出现恋爱受挫。恋爱受挫后往往会打消他们的自信心,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异,如和异往会出现困难,单相思而不敢说出口,失恋的痛苦,多角恋等。

(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模式

对于大学新生的诸多心理问题,很多高校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纷纷开始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者开设了心理咨询室,然而在对当前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上仍存在一定的误区:要么是只注重新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而忽视从根源上关注大学新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要么是只进行“事后的控制”,如主要关注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忽视对新生的积极心态的引领。具体表现为消极心理学在我国目前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地位。在研究上,喜欢关注大学新生各种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矫正办法以及对心理问题严重学生的危机干预;在实践上,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围绕着咨询室、危机干预、心理讲座而展开,而没有真正积极主动地去培养大学新生的心理素质。

三、积极心理学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拓展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领域

积极心理学,不同于消极心理学,它更强调积极的一面而不是人性的消极面。对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来说,把积极心理学注入其心理健康中,更能让其看到自己身上积极的力量,如自身的美德和自身的优点,从而引导他们建立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摒弃原先对人性的消极认识,更多地关注人性的积极一面,进而把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心理教育工作者要使用_放而不是封闭,欣赏而不是厌恶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着力探索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和人格品质的发展途径,进而为学生们的潜能挖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实践角度上分析,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着要懂得变,化消极为积极,化咨询为主为全面引导,要着力塑造和培养全体学生的积极品质,引导高校新生去爱、去包容、去接纳,充分体验人生和大学生活,最终实现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预防的目的。

(二)建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组织系统

现在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走过场,或者是比较孤立,而没能与课堂教学、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环境等结合起来,所以效果不尽人意。而积极心理学则强调对于积极的组织系统的构建,倡导将孤立、割裂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转变为综合性的、整合性的、多元的积极方式。此外,积极心理学不但适用于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适用于学科教育、专业教育中。这里,我们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走一条四位一体的综合之路,这四位分别是: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其中主阵地是课堂,载体则是学生、家庭以及社区。一体则强调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之间的互动性,要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即为学生服务。通过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充分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更多地从幸福、快乐、希望、爱、乐观、勇气等积极层面去帮助大学新生发挥自身潜能、激荡青春,进而使他们在适应大学新环境的同时,更加快乐、幸福、积极地学习、工作与生活。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对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大学生活中,校园文化对人的影响也是需要我们重视的。所以,高校一定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温暖、轻松、舒适,要避免一些打架、斗殴等负面现象的发生。具体来说:第一,通过心理健康专栏,心理健康板报,心理健康网页,校广播站,宣传橱窗等形式定期积极宣传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营造一种积极的和谐氛围,为大学新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全覆盖的针对性指导。第二,积极鼓励大学新生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社团的形式融入大学生活,拓宽沟通渠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减少各种负面情绪的困扰。同时,通过社团生活的融入,也能让大学新生找到自信和自我,对于未来的发展也会产生很好的影响。最后,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应定期举办各种趣味性、丰富性、知识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各种形式的辅导活动。在讲座和辅导活动中,使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得到普及。此外,可以巧妙使用角色扮演、集体演讲、心理拓展训练等形式增加大学新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磨练他们的意志。

(四)实施积极的大学新生心理干预策略

心理咨询是心理干预的常见策略,在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心理咨询是一种常见的手段。在高校中,一般都会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方便学生来访,进而解决学生的一系列心理相关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高校新生树立积极的心理,不妨在心理咨询中,对来访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通过激发人内在的积极潜力实现问题的消解与积极力量的升华。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要秉持平等信任的原则,敞开心扉,尽情畅谈。作为心理教师来说,一定要对来访的学生尊重,不要存有偏见或者歧视心理。同时,在言谈中,要多提及学生积极的一面,少提及其消极的一面,这样的话才能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对自己产生信心。要多用赞美与鼓励之词,对学生要学会欣赏。在沟通渠道方面,要综合运用面对面咨询、微信咨询、QQ咨询、E-mail、电话等多种形式,从最大程度上方便学生的咨询和来访。

(五)建立积极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测量体系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对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不能进行有效的测量,即使有进行测量的,也只是消极的测量,也就是主要对负面情绪的测量,如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量表、生活事件调查量表等,这些从严格的意义上都不能算做心理健康评估量表。因为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评估量表关注的不仅仅是负面情绪,正面情绪还应包括在里面。按照积极心理学的观点,高校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更多地关注诸如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主观幸福感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而不应在大学新生的负面情绪上投入过多关注。也就是说,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测量应更多关注和刻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积极测量技术,能够比较客观的筛选、评估和判断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测试者的积极反应,进一步推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六)大学新生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1.建立积极的认知,正确地悦纳自我

大学新生,作为一群刚从“寒窗苦读”的高中压迫式状态下走出来的孩子,又将面临种种严峻的考验,如生活环境的改变,要远离生长十几年的熟悉的家乡和亲人,如人际关系的改变,要适应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学、舍友,如学习习惯的转换,要从高中的“严格管理,步步紧盯”到大学的“散养式管理”。那么在新的环境中,大学新生又该如何生存与发展呢?

第一,化感性为理性,正确认知。这里的正确认知首先是指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目前的情况是怎样的,也就是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其次是认识社会,认识社会中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再者是使“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己的选择”保持一致,从而有助于控制或改变自己的行为,只有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实现自己的理想。第二,具有一定的洞察力,要能正确认知自身的积极品质,悦纳自我。所谓悦纳自我,顾名思义,也就是接纳自己并喜欢自己,体会独特的自我,在此基础上产生一种自我成就感、幸福感、愉悦感和价值感。第三,正确对待得与失,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要“鱼与熊掌兼得”的心理,要懂得注重自我、发展和完善自我。

2.培养积极的情绪,快乐地进行交往

情绪不同于情感,它是一种心理状态,作为心理健康素质中的重要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意志、行为乃至个性心理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此外,也关乎着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与成长,甚至有可能会对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新生,作为一群刚从“寒窗苦读”的高中压迫式状态下走出来的孩子,突然面临新的环境、新的生活状态,往往会出现各种困扰,如价值观的选择波动,自我意识的缺乏,焦虑、抑郁、孤独等负面情绪的经常出现等,此时,若不加以重视,及时疏导、控制和调适,则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而影响大学新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时,大学新生也应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要懂得积极乐观的情绪能使人变得更好,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相反,如果你对自己的情绪不加管控,任由发展,则可能使自己走向迷茫、消沉乃至堕落。因此,大学新生要学会管控自己的情绪,主动做情绪的主人,使自己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多的是,大学新生还要在成就感的体验、幸福感的体验、美感的体验等积极体验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生活氛围变得更加愉快,心境更加平和。

3.确立合理的目标,采取e极的行动

作为大学新生,要学会目标管理,而不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心态。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则生活就如白水,将会毫无味道。体现在大学生活中,则是空虚、无聊和松懈心理。相反,如果一个人树立了合理的、正确的目标,那他的生活将会充满活力和动力,学习将会有热情,生活将会很充实。大学新生应该及早确立合理科学的人生目标,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为之采取积极的行动,努力奋斗。积极行动可以摆脱孤独、空虚、苦闷的心境,使人充实和愉快。积极行动,意味着我们要积极投入到学习和学校各种活动中,在活动中提高自我、提升自信、完善人格,最终带来心理的健康,享受快乐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刘燕.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J]. 镇江高专学报,2010,(01):64-67.

[2]平延勋.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55-56.

[3]邱丽卿.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企业导报,2012,(18):224-225.

第4篇: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补救性为主转变为发展性为主,应站在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的高度上,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学生的心理治疗工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解决“个性化”问题,也要解决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确立以学生为本、以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为服务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努力探索发展性心理教育模式,发展性教育并不排斥矫正性的服务,而是把矫正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以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主、治疗为辅的发展性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同时应加强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的教育,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环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开发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能量应该成为重中之重。

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正式纳入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使之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切实了解大学生的内在需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中心,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此应着重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根据大学生在校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介绍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培养他们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例如:新生入学时期的焦虑、烦躁、彷徨、失落心理;在校中期可能产生的挫折心理;毕业前期的忧虑、不安心理等等。第二,教学课程设置的适应性。根据各个院校的特点,课程设置应突出“特色”,即与教育类型相一致,与大学生心理内容相一致,这样有利于大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优化心理素质。第三,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后指导的结合,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的结合,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讨论的结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吸引学生兴趣。

(二)通过各科教学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无论是其它学科本身还是其它学科的教学过程,都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所以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其它学科教育中去,与其它学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以人为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科渗透是指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大学生提高认知、情感和行为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例如教师在德育教学中,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从而指导心理发展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强化理论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等。学科渗透是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由此可以营造师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第5篇: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

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在传递音乐知识,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那么,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具有可行性?如果可行,又该从哪些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音乐课程自身的积极构建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理念。而关注每一位学生,不仅是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是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就应强调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要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的标志,也是现代学校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课程实施策略的改进和提升,反映了当前教育的理念和要求[1]。

(二)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师生发展

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通过音乐,为自己找到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转移并缓解心理困惑,对自身的身心问题达到很好的调适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更多的教师学习心理学理论,并运用心理学理论提高其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学科渗透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因素,又要培养学生的非认知因素。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力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2]。

二、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一)心理学中音乐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医学中的大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脑的机能。大脑是神经活动的高级控制中枢,它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并且左右两个半球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许多情绪和行为都在右半球的控制之下。而音乐又对右半球有着直接且明显的影响,大脑右半球的神经机构受到它的影响,使人的情绪得以调节,进而通过情绪影响人的知、意、行,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引起人的身心变化。所以,音乐能最直接、迅速、深刻地影响人的内心世界。

(二)音乐课程本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音乐课程主要包括音乐赏析和音乐表现,其中音乐赏析中的音乐作品,由于其自身特点可以引发赏析者发生特定的心理反应。

首先,音乐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在音乐课上,学生的思维可以不受束缚,随着音乐的起伏而联想、想象。所以,良好的音乐作品和教师积极引导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第二、音乐和学生的情绪情感活动密切相关。所以说学生在欣赏音乐这一愉悦和享受过程中,从而使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第三、音乐课程不同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其课堂的氛围一般都较为轻松愉悦。而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信息接收、知识学习以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提供一定的帮助。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很好的把握教学活动,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由此可见,音乐在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音乐课程本身有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这都为音乐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行性。

三、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教学目标上渗透

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目标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到,每一堂课所要“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是该堂课教学素材中所蕴含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贵在潜移默化,贵在“润物细无声”,它更多的时候是内隐的、暗示的、濡染的,而不是外显的、径直的、刻意的。所以在具体的学科渗透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学科本身的心理学资源,例如,在上《国歌》这一课时,就可以将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积极情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的具体心理状况,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级情况设置目标。

(二)教学内容上渗透

音乐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就是音乐作品、音乐语言和音乐情景,而这三者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如果能做到精选音乐作品、巧用音乐语言、精设音乐情景,就可以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在音乐作品的选择中,不仅需要将关注点放在音乐作品的乐理知识中,还需要充分挖掘作品的内涵,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在音乐语言的运用中,不同的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音乐的基本要素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效应和机体效应。所以,巧妙的运用音乐语言,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音乐情景的创设中,除了音乐作品本身以外,还可以增加一些音乐器具的摆放,并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所上的课程呈现不同的图片,让学生直接从感官中获得音乐的气息。这样既有利于学习动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三)教学过程上渗透

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层面来看,它是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在音乐教学过程上的渗透集中反映在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优化和课堂管理模式的民主化上。

具体到音乐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音乐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包括:对学生采取平等积极的态度,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积极地组织教材,将课堂的上需要赏析的音乐作品和作品的背景资料相结合;创设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课堂上唤醒学生的民主和参与意识等。

(四)教学评价上渗透

教学中的评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课程评价,另一方面是学校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更多的注重个体性。在音乐教学的课程评价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不仅从学生乐理知识的掌握,唱歌技能的表现和乐器的使用上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应考察学生在课堂中对音乐学习的态度,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也应确立课程评价的心理指数,考察教师是否教学过程中兼顾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要素,是否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等。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之一。如果能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音乐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感受到美的同时,也体验到一个宽松、和谐、安全、民主的绿色心态环境,将更有利于教学的进行,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曾忠民.中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

第6篇: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115-01

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教育,它直接关注学生心理上的保健、适应和发展,帮助学生解决与此相应的一些心理上的困惑、烦恼和障碍,直接培养并训练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教育学生自知、自助与助人以及培养学生耐挫、乐群、敬业等方面的育人功能。

体育教学是进行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过程,这个过程也包括情感上获得成功感的愉悦体验。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身体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另一方面,通过运动锻炼可以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障碍、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运动锻炼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其可能性的理论依据一是转移机制,二是内啡呔释放机制,三是一些实验性研究显示有氧练习对情绪特别是抑郁和焦虑的个体有积极性影响。

学校体育通过体育竞赛(包括竞技体育)这一特殊的身体活动形式,采用公开的、共同认可的方式和规则,以相互间身体运动能力(包括智力)优劣比较的形式进行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竞争活动,使学生自觉按照真、善、美的尺度,变外在必然为内在必然,变他律为自律,从而在满足精神需要的过程中,体验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延续的价值和超越生命的价值,并不断满足学生强身、交往、竞争和发展需要。体育竞赛永远伴随着成功与失败,可以使学生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得到锻炼,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等良好意志品质得到增强。体育竞赛有着严格的纪律与规则要求,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纪律性与自制力、公平竞争与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

心理学家基本认同适应和发展是人生的两大任务。“某一特定适应水平随个性生理环境的改变,原有的适应平衡被打破,需要高一级心理机能和个性品质才能适应。若适应水平侧重于个体与环境关系的现状,发展是指向更高水平的适应。”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肇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体育教学以班集体形式进行,人际交往呈群体多向性。这种师生、学生之间群体多向的人际交往与互动,培养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来看,体育尤其是体育游戏、竞技体育和体育竞赛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体育精神是现代社会精神的缩影。因此,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课堂社会”,许多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实质上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获得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如果教师能够有深度地加以引导和教育,使学生通过这种体验去认识体育,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并使这种认识升华到信念、世界观的层面上,将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校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对独立而自成体系,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将突破德育的范畴成为全面发展教育中的独立一育。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其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体育教学中育心功能应和育体功能同等重要,互为基础。因此,学校体育教学的第一功能是育体育心,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拓展了学校体育的方法和途径,这是任何其他方式、手段无法替代的。学校体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制订相应的教育措施,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采取有效方式,加大学校体育科研力度,使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体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有:

1、教育性原则 是指学校体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全体性原则 是指要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体育的一切教育特点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以绝大多数直至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校体育的基本立足点和最终目标。

3、差异性原则 是指学校体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7篇: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目标取向 心理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040-02

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当代大学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以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只有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再优化,才能实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最终目的。

一、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过于单一、孤立

目前大多数高校还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彻底纳入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工作当中,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仅仅停留在心理辅导机构与心理咨询机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架构上,现阶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教育方法过于单一和孤立。[1]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取向的偏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其实是对高校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而在实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仍旧是那些心理出现各种问题的学生,定位仍然是病态心理学。而这种目标取向上的偏离不但不利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治疗,也会影响到对高校多数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要想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还要纠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偏离取向,让目标有更加准确的定位。

(三)过分依赖心理学理论而缺乏可操作性

当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切从心理学理论出发,片面强调心理学抽象理论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途径探索的倾向。从宏观角度来讲,心理学理论是必需的,但是脱离了实践心理学理论就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保证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能够相结合。结合过程中最重要的细节问题是如何实现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使他们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除此之外,如何使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下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也是重要的细节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心应放在对这些细节问题的处理和思考上。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于流于形式,主要体现在队伍专业性不够。有些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机构,但这些机构的人才队伍多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或者其他教育人员来担任,人员队伍的专业性远远不够。除此之外,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也没有专业性强的专职人员作为保障,最终难以完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真正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于流于形式。[3]另外,还有的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过于形式,僵硬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德育混为一谈,把大学生的个体心理疾病认为是思想错误或者品质恶劣,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将会阻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渠道作用

为了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就要从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心理咨询等主渠道出发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战场,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要不断地进行教育管理规范工作,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另外,还要实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教育课程体系。其次,为了营造适合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和谐氛围,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力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诸如报纸、海报、广播或者网络等传播媒介,以及各种类型的活动表演、心理讲座或者知识竞赛来开展。[4]所以,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不能仅限一种形式。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离不开对心理教育指导、心理咨询等工作的推动,这样可以实现大学生能够及时地与心理咨询教师实现沟通和交流,从而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困惑。

(二)积极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差距,使其能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从而顺利成才

作为新时代的领军人物,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所以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正视现实,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从而顺利成长、全面发展。高校要努力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差距,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改造环境,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首先,大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境以及乐观的情绪。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通过乐观的情绪和积极的行动去消除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这样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其次,要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大学生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通过不断地积累新知识获得多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再次,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源于对自己有客观和正确的认识,能够在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中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再完善。通过不断地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能使自己的人格不断完善。最后,大学生要乐于交往,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更乐于与人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能够以宽容、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谐相处,能够与他人同心协力、共同处事。

(三)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问题,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等教育手段,有效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高是我国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表现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有择业问题、学习问题、情感问题以及人际交往问题。所以只有处理好这些心理问题才能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高校在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问题时,要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以及心理健康方法创新等教育手段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观。在实施各种教育手段时还要保证能够真正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作用,积极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5]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力度,努力创建一支专业互补、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英的不断输出还有赖于相关业务指导和培训,只有通过不断地再学习和再培训才能增加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以及心理危机干预能力。[6]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系统化

高校只有保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化实施才能为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人才。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着手。首先,实现对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的整合和完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消除学生对于心理咨询辅导认识上的误区,需要建构起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咨询时促发展、在发展时借助咨询。除此之外在心理课程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点,从不同年级存在心理困惑的差异性考虑心理课程的设置。

其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深入地渗透到学生素质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不能脱离素质教育这根主心骨,但又不能孤立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将它渗透到学生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中,这样才能保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权始终由教师来掌握。

科技进步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同样如此。当代大学生不仅担当着时代的使命,也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在保证基本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之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新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优化和完善,以保证在教育工作中能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忠旺,胡义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建构[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4,(5):145-146.

[2] 李志国,宋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体-载体双赢”模式探讨[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15-16.

[3] 葛宝岳,宋英.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4):25-27.

[4] 葛媛媛.高校学生工作对心理咨询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2,(5).

[5] 吴晓艳.关于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维立体模式的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3):33-35.

第8篇: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

(一)课程建设在认知上存在很大偏差

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专业技能课程相比还未受到足够重视。在相当多的高职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为选修课,有的学校甚至尚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建设中将一切优先政策向专业课程倾斜,其次是个别专业基础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二)课程技术标准不够规范

所谓课程技术标准包括课程外在形式上的标准和课程教学内容是否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内在标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外在形式上看教学主管部门统筹较少、课程管理不够规范,教学实施单位在实践中难以统一管理标准。从内在上,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明显欠缺,不能按照高职教育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心理素质培养的要求定位和设计课程,难以满足高职学生个人心理发展和职业能力提升的需求。

(三)课程评价标准不科学

广义上,课程评价不仅包含课程的教与学的评价,还包含课程本身的评价,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还很不成熟,实践中的各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都处于探索尝试阶段。虽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自身的建设已相对成熟,但专门的课程评价标准或指标体系缺失,且在课程实施中教学评价标准不统一,课程后期管理秩序混乱,基本教学条件标准及保障制度不完善。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规范课程管理

通过课程中英文名称、学时学分、教学大纲、教案、教材、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试考核及师资队伍等标准的设置,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面规划、分级建设、分类指导、强化监督,保证课程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同时,通过课程管理文件提出更为详细的建设要求,在制度上确保教学要求、教学文件、常规课堂教学以及其他教学环节达到标准、规范,使参与课程实施的各部门能尽职尽责地协同完成课程任务,在规范课程管理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二)优化课程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标准化建设,可以按照统一的文本格式要求对课程进行修整,完善单门课程的形式要件,使学校课程在形式上统一。在课程实施中,充分发挥教师集体备课的优势,促进教师资源的优化,选择针对性强而且有效的课程素材,使课程资源达到优化合理配置,并使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生本位课程”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创造精神,使课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心理的实践活动过程,实现课程标准化的目标。

(三)创新课程评价

通过课程实施中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课程考核标准的确立,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课程建设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评价。在本质上,评价过程是一种测量课程和教育方案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作为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活动和关键环节,课程考核评价标准的确立对课程建设起着导向、诊断、修正作用。过程性评价通过及时的教学反馈,可使教师直接了解课程教学质量,随时诊断课程设计与实施中的问题,及时修正课程。

三、基于“个人心理发展+职业能力提升”模式的标准化改革实践

“个人心理发展+职业能力提升”模式的课程标准化改革,其理论基础源于高职教育“教育性”与“职业性”并重的核心价值,积极心理学关于促进个体主动成为积极的幸福进取者的目标任务,以及围绕学生个人心理素质提升和同时期学生典型性问题解决等内容的考量,制订课程建设的技术标准、评价标准、管理标准等,以解决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标准的缺失和课程管理秩序的混乱。

(一)合理利用专兼职教师团队背景组织标准化教学

根据高职教育的职能要求和高职学生的生涯发展特点,基于“个人心理发展+职业能力提升”模式的课程标准化改革,立足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基本原则,根据专兼职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与专业任务,分别制订和执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兼职教师的准入标准和培训标准。在高职院校现在人员编制不变的情况下,将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组织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由辅导员组成的兼职教育队伍,实施生命教育与适应性教育等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二是由心理学专业教师组成的专职教师队伍,完成心理素质优化、生涯规划及职业能力提升等心理健康教育中更专业的部分,并针对学生个人心理发展与职业能力提升目标,开展教学改革和课程标准化建设。

(二)开发以生涯发展为核心的标准化课程内容

第9篇: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人们普遍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也日趋频繁。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变化使他们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所面临的心理、行为适应问题是前所未有的,而这些心理、行为问题只靠传统的说教式、单一化和公式化的德育手段是解决不了的,这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运而生。现在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只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将来才有可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才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各种素质的一个载体。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践,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内涵之一,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全体小学生的素质,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劳动,而身心健康是基本要求。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能合理地对学习、生活、交往及身体发育中出现的种种事件,处理好各种困惑、矛盾和冲突,增进自我调适和自我维护身心健康的能力,对其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德育是一个有着丰富思想内涵的动态发展着的概念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赋予了德育以新的时代内涵。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传统德育内容的范围,把如何认识自我、处理人际关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纳入到整个德育大系统中。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法为主,在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心灵空间,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承受机制,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品质,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认同思想品德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产生“内化”的功能。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发展是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 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⑵ 对于智力的发展和学习来说,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掌握。⑶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发展也存在着交互作用。⑷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⑸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助于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那些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中学生往往存在着逃避劳动的行为。因此,在德育课程中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基础工程。

    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中学阶段,被一些理论学家称为“心理的断乳期”,这时个体正处在从童年期到青年期过渡的转折期。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在生理上进入了青春期,身高、体重迅速增加,神经系统的发育接近成人,大脑技能显著发展而趋于成熟,而且这时中学生的性意识也开始觉醒。但我们的教育(家庭、学校)又与学生的这些发展变化不同步,致使他们的生理成熟大大提前,心理的成熟却远远滞后,出现了中学生身心发展不一致性的现象,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危机,心理发展呈现出矛盾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

    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需要

    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或内在行为的倾向性。首先良好的人格有助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其次良好的人格有助于青少年情感的发展,中学生感情丰富强烈,但两级变化明显,摇摆易变;然后良好的人格有助于青少年社会交往,最后良好的人格有助于青少年的行为与行为控制。中学生在这阶段就社会认知与行为方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求新、求异、偏激,其行为控制方面冲动,行为易越轨,承受能力差和受暗示性强。  

    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