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金瓶梅》;寡妇再嫁;女性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4-0077-02
贞节观念在先秦时代只是一种象征,极少有人去认真照着办。直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才把贞节观念以法令形式付诸实践。到了汉代,贞节观念被进一步加强,儒家倡导的“男尊女卑”、“从一而终”、“不事二夫”等思想成了正统的统治思想并得到广泛传播。到东汉时,班昭作《女戒》,对女子贞节提出一套完整的体系化理论,宣扬“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要求妇女“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迄”。后世将《女戒》列为“女四书”之首。汉代以后,誓不二嫁的贞女烈妇不绝史书。到了宋代,贞节观念被理学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程颐认为,寡妇“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不但寡妇再嫁是失节,就是男子“若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由于统治者的提倡,明、清时,全国各地到处建贞节堂,立贞节牌坊蔚为一时风气。据史书统计,明代节妇达27141人,说明贞节观念已“宗教化”了。
在《金瓶梅》中,这种传统的婚姻文化观念受到了强烈冲击。孟玉楼、李瓶儿、潘金莲等人均有多次改嫁的经历,且她们均都“孝服”未满就改嫁。《金瓶梅》中经常提到的是妇女的再嫁,所谓“初嫁由亲,再嫁由身”,少女的初嫁是不自由的,但再嫁就由自己做主了。从这两方面看,所谓的婚姻自由是部分的、有条件的,这正表明了商业文化的过渡性特征和以“利”为中心的原则,寡妇改嫁已不再是凤毛麟角的鲜见之事,而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可见,官方的提倡并不能完全禁锢住被压迫女性渴盼自主、追求自身权利的心灵世界,世俗社会中颇不乏与宗法传统道德、官方说教相对抗的巨大潜能。《金瓶梅词话》对明代市民社会迥异于传统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作了具体而深刻的反映。它不仅写了寡妇的再嫁,如潘金莲的初嫁武大郎,再嫁西门庆;而且写了寡妇的三嫁,如孟玉楼初为杨家妻,次为西门庆妾,再为李衙内妻;甚至四嫁, 如李瓶儿初为梁中书妾,次为花子虚妻,再为蒋竹山妻,终为西门庆妾。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婚恋描写中,寡妇的再嫁,都带有自我做主、自择夫婿、自选人家的性质。
在《金瓶梅》小说创作的时代,如果寡妇要改嫁,法律限定的条件是:第一,要在为亡故的丈夫服丧期满(27个月)以后。如果是在服丧期间“身自嫁娶”者,要处杖一百的刑罚。而命妇在夫亡服满后再嫁的,也要同样处以杖一百,并且还要追夺册封的文件,缔结的婚姻无效,双方必须“离异”。明知道寡妇丧服未满、或者是明知道是命妇,仍然与之结婚的,也要比照寡妇的罪名减五等处罚(笞四十),已经交付的彩礼全部没收入官府。第二,必须得到前夫家家长的同意,以及由前夫家的家长来主婚。第三,只能带走本身的陪嫁财物,不得带走前夫家的财产。第四,子女只能留在前夫家。另外,如果寡妇本人愿意守寡,而家长强迫寡妇改嫁的要严惩。下文具体分析《金瓶梅》中的寡妇改嫁情形。
其一,寡妇再嫁,如潘金莲初嫁武大郎,再嫁西门庆。小说介绍潘金莲是南门外潘裁的女儿,父亲死了,做娘的因度日不过,从9岁被卖在王招宣府里。后王招宣死了,潘妈妈30两银子把她转卖予张大户家。金莲18岁的时候,大户把她收用了。因主家婆不容潘金莲,大户倒赔妆奁,把潘金莲嫁给了武大,照旧看觑她,不想大户因患阴寒病症死了,主家婆将他们赶出门,武大只好在外租房居住。后潘金莲遇西门庆,与之通奸,害死武大,得嫁西门庆。对于寡妇改嫁是否能够自己做主,小说里王婆所引的“幼嫁由亲,后嫁由身”,实际上并不符合当时法律的规定。妇女第一次出嫁,是必须由家长主持,而在丈夫死后改嫁时,也同样必须经过夫家家长的同意与主持。没有按照法律原则的,就会有坏的结果与报应。所谓“后嫁由自己”应该是有着一些特殊的前提,比如自己父母都已过世,夫家也没有尊长亲属,小叔子不是尊长,没有主婚的权力,所以叫做“嫂叔不通问”。所以,潘金莲改嫁时就是在这样相对特殊的前提下进行的,她父亲已去世,母亲又做不得她的主。武大父母已去世,小叔子武松没有主婚的权力,所以“孝服”未满的潘金莲就这样 “初嫁由亲,再嫁由身”地改嫁了。
其二,寡妇三嫁,如孟玉楼初为杨家妻,次为西门庆妾,再为李衙内妻。孟玉楼是南门外贩布杨家的正头娘子,手里有一分好钱,不幸她男子汉去贩布,死在外面。她守寡了一年多,身边又没子女,只有一个小叔儿。有他家一个嫡亲的姑娘,要主张着她嫁人。反对孟玉楼改嫁的是她丈夫的娘舅张四,他唯恐孟玉楼改嫁的时候带走了她丈夫的财产,最后张四和杨家姑姑大吵了一场。显然,上述的孟玉楼的改嫁基本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姑姑是法律规定的有权决定并主持寡妇改嫁的“期亲尊长”,而反对者前夫的母舅在法律上只是远亲,没有发言权。不过她丈夫死了才一年多,严格意义上还没有出服丧期。这在士大夫家庭会是一个严重问题,但普通人家已是足够了。她带走的只是大床、箱笼之类动产,没有办法确认是自己的嫁妆还是杨家的财物,但是至少房产、有关买卖上的债权都确实是留在了前夫家。其前夫的家人和街坊四邻无人就此说三道四,其中虽有争执,只是财产的纷争,而与孟玉楼改嫁一事丝毫没有关系。另一方面,作为改嫁的孟玉楼还有自主选择改嫁丈夫的权利。如第91回“孟玉楼爱嫁李衙内,李衙内怒打玉簪儿”中,当西门庆去世一年多的时候,官媒陶妈妈来为李衙内提亲,当陶妈妈说娶她去做正房时,她是“千肯万肯”。到晚夕,一顶四人大轿,来娶孟玉楼。玉楼先辞拜西门庆灵位,然后拜月娘,坐大轿,送到知县衙里来。由于孟玉楼前一次改嫁比较合乎规则,作者也为她顺利地第二次改嫁埋下了伏笔。李衙内和孟玉楼结婚后,两人“女貌郎才,如鱼如水”,确实做了长久夫妻。
其三,寡妇四嫁, 如李瓶儿初为梁中书妾,次为花子虚妻,再为蒋竹山妻,终为西门庆妾。小说介绍李瓶儿是因正月十五所生,正好有人送了一对鱼瓶儿来,所以小名就叫“瓶姐”。长大后先是到了大名府的梁中书家当小老婆,后来梁山好汉打进大名府,梁中书与夫人各自逃生。李瓶儿乘乱带了梁中书家的“一百颗西洋大珠,二两重一对鸦青宝石”,逃到东京投亲。被正在朝廷得势的花太监看中,把她嫁给了花太监的侄子花子虚为正妻。老太监死了以后,就和花子虚回到花家故乡清河县。花子虚和西门庆结为一伙。李瓶儿看上西门庆,两人先是有了,花子虚一死,李瓶儿就急着要嫁西门庆,情愿当第六房小老婆。西门庆还有点顾虑,毕竟要花子虚的大哥同意。第十七回“宇给事劾倒杨提督,李瓶儿招赘蒋竹山”中,西门庆亲家因事干连他,在家躲避不出,李瓶儿大病一场,病好后就嫁给了为她治病的蒋竹山。西门庆回来后大怒,设计害蒋竹山。李瓶儿得知西门庆回来了,赶走了蒋竹山,自愿倒贴进西门家,还把自己和花子虚的所有财产都给了西门庆。次日,雇了五六副扛,整抬四五日。西门庆也不对吴月娘说,都堆在新盖的玩花楼上。择了八月二十日,既无媒婆又无主婚,为前夫花子虚的服丧期也没有满,就这么“后嫁由自己”地进了西门家。这样的不圆满改嫁就为她以后的悲剧下场埋下了伏笔。
从《金瓶梅》中寡妇改嫁的情节来看,当时社会,普通平民寡妇改嫁很常见,也是社会舆论所容许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和古代法律所规定的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儒家的教义是一种伦理道德要求,而法律的要求是比较低一层次的。除了读书人士大夫、官员以外,对于普通百姓并不严格要求寡妇一律不得改嫁,从一而终。从《金瓶梅》中我们可以看到,明中叶市民社会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尽管当时传统的偏见仍然在寡妇再嫁问题上有所保留,宗法道德规范仍对寡妇再嫁有一定影响,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往往倾斜于对自身权利、自身幸福的追求,表现着对群体意识束缚的一种悖逆。
[参考文献]
[1]鸿宇.中国民俗文化·婚嫁[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2]萧放等.中国民俗史·明清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顾希佳.社会民俗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林永匡,袁立泽.中国风俗通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关键词】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现状;对策
民俗文化是隐藏在人民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符号。每个民俗文化符号,都蕴藏着特定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内涵。[1]学者们对其概念、特点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市场开发利用的状况。已有的对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的研究缺乏统一的系统概述,现对已有的关于民俗文化文献作一介绍和评述,了解学界研究动态,为民俗文化的市场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下面从民俗文化的概念、特点、市场开发利用意义、市场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等四个方面对现有文献作一评述。
1.民俗文化的概念
所谓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反映一定地区中广大民众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价值取向。[3]菜志荣则在其文章中提出,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3]著名学者钟敬文强调,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简称。[4]
综合众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概括出,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人民生活不可分离的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繁衍历史、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容的文化,并随着人民社会生活的变迁以不同的载体流传至今的宝贵文化。
2.民俗文化的特点
蔡志荣认为民俗文化是最草根、 最朴素、 最具内生性和最具区域性的文化,最能体现民族归属感。[3]鲁芊在提出民俗的内部属性大体上显示出三个特征:即民族的区别、阶级或阶层的差异、以及全人类的共通性。[6]尹伊君,王国武总结出,民俗文化作为生活文化,具有群体性、传承性、地域性、寄托性、形象性五大特征。[7]杨静如认为民俗文化具有内容广泛、形式丰富、雅俗共赏性、独特性的特征。[5]
综合来讲,许多学者对于民俗文化的特点从各个角度都出了不同的观点,总结其中所言,可简单概括为历史悠久、范围广泛、表现形式丰富、具有民族特色、贴近人民生活。
3.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之后,文化建设的新正在涌起。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大力培育并开发文化产业等等,无一能离开民俗文化。[7]民俗文化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将民俗文化进行市场开发利用,还具有增强人民文化认同、城市建设、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3.1维护社会生活稳定,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
作为一个群体或者阶层共同遵守和具有的规范,民俗起到了维系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纽带作用。[6]将民俗文化进行市场开发利用,无形中扩大了民俗文化在人民生活中的覆盖率,间接地增强人民文化的认同感。
3.2有利于城市文化建设、地方经济发展
张月婷认为民俗文化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塑造。民俗文化是塑造特色城市文化的基础,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根源依据,是一种地方文化价值,能转化出新的价值。[2]杨静如提出,民俗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所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无论是投资经商还是旅游考察,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个地方的人文地理情况。[5]
3.3对国家经济有促进作用
谢科提出,民俗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是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民俗文化内涵是商品价值的重要源泉。民俗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8]曹瑞琴强调,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9]
4.民俗文化的市场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4.1民俗文化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市场开发利用现状
4.1.1在影视传媒业中的运用
在《试论我国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在广告业,许多广告商通过在重要的传统节庆前夕推出广告和在广告中运用民俗吉祥图案以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表现广告主题、提高视觉效果。[10]“功夫”和“熊猫”两个民俗文化符号被外国人拿去后,通过艺术的再加工市场化运作,使《功夫熊猫2》获得了市场的青睐。[11]
4.1.2在餐饮业中的运用
餐饮业也利用节庆做营销活动。许多饭店还将民俗技艺融入饭店营销当中,推出传统的曲艺表演项目,如木偶戏、皮影戏等。[12]
4.1.3与旅游业相结合
这其中结合的最好的当属旅游业,无论是民俗主题公园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开发,俨然已形成产业。董祖斌,冉红芳提出在全国各地区、旅游风景区举行的文艺展演,休闲游、观光游中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包装与吸引作用,民俗文化充分融入旅游等经济活动中。[13]
4.2主要问题
我国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问题主要体现在市场开发过程中,我国的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水平并不高,且在市场开发利用过程中,与民俗文化本身的保护也产生了冲突。
4.2.1市场开发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缺乏产业化运作
上海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的学者强调,我国民俗文化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有三点问题:产业化意识不强,对民俗产业的开发价值认识不足。市场机制不成熟,集约化程度低。产品开发度不足,缺乏文化创新与内涵提炼。[14]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各种要素不断前进,然而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之中,并不是只有科技性的现代文化具有价值,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民俗文化同样具有较高的地位,社会的优质文化应当是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为了保证我国的群众文化获得较好的发展,我国的文化部门逐渐加强对民间的民俗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力度,通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俗文化,来提升我国的文化建设水平,本文根据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了解情况,对其发展群众文化的所发挥的价值进行分析。
关键词:
民间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文化艺术
只有属于民族的文化才是属于世界的文化,将文化推向世界才能保证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传承下去,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环节之中,一些原本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兴文化淘汰,在文化竞争市场,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占优势,无论是年轻人还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都对具有现代技术外衣的现代文化更感兴趣,而很多民俗文化受到了影响,甚至难以传承下去,而我国的群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俗文化是不应被抛弃的,因此本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价值以及传承方式进行分析。
1传承民俗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2通过传承民俗文化来发展群众文化的方法
如果想要将民俗文化当做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传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首先可以借助新旧媒体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播,提升群众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一般民间的民俗文化传输途径比较落后,很多民俗文化的表现需要观众到现场去观看,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很难有时间到现场去看风俗表演,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来实现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播放的方式进行传播,还可以借助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来推广民俗文化,我国为了应对民俗文化的生存危机已经做出了很多行动,如通过综艺节目以及春节晚会来宣传民俗文化。事实上,民俗文化并不都是被现代人厌烦的小众文化,比如民俗中的“吃”文化,在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吃饺子,而我国的饺子已经被成功地推广到国际中,其他国家以我国的饺子为基本形式,进行了改进,使饺子这种具有文化价值的食物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另外,与之相类似的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在现代社会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商家不断对其呈现方式进行翻新,我国的不同地区的呈现方式也存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也使传统民俗食物成为网友在新媒体上的热议话题。这种传承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创新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民俗文化一直保持原有的形式,不作出改变,是很难在新时期以及新的社会中获得发展的权利,只有保证民俗文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为了使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价值,相关人员还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既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在传承时,需要对其进行消极的部分进行剔除,使其成为真正的新型群众文化。
3结论
我国的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传承的难度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民俗文化的物质价值比较低,现代社会中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具有更强的功利心,对于物质价值相对比较低的民俗文化的接受程度较差,不仅导致民俗文化的追随者逐渐变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民俗文化甚至由于后继无人而难以传承下去,我国的文化部门应当对民俗文化加大重视,通过政府的力量来使民俗文化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使其逐渐成为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杨玮.浅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以甘肃岷县的传统音乐“洮岷花儿”为例[J].价值工程,2010(35).
[2]孙耀祖.我国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以甘肃省通渭县民间民俗文化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17).
[3]杨开颜,江丽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民俗民间艺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5).
关键词: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161-01
一、中原民俗文化传承亟待创新的形式
民俗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广大民众所形成的长期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在不断的约定俗成中总结、创新、演绎成时代世代相传的生活文化。民俗集中体现着这一地域的传统文化,承载着当地居民的文化心理,传统文化与民众的文化心理伴随民俗的传承不断地强化。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区域地貌及生活习俗差异较大,且历史久远,因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中原地区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民俗文化种类繁多,经历千百年变迁形成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独特风情。伴随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极大变革,不少民俗文化缺乏活力,有的甚至濒临消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发展与创新,是目前中原地区民俗文化亟待解决的课题,需要创新的思路和策略。
二、娱乐化体验传承中原民俗文化的可行性
著名的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在《全球将出现五大浪潮》一文中指出,“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休闲消费的角度看,人们正处于从传统以维持生存为主的用品向追求文化精神产品的转型期。现代人的消费重点已经由购买有形商品转移到无形的能够感觉舒适和快乐的服务,从花钱买东西到花钱买“感觉”。劳动与积累不是目的,只是消费的手段,享乐才是根本。“人们在休闲、消费和感官满足中接受了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娱乐休闲经济是一种体验型经济,突出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强调低代价、高效益,以无形资源代替有形资源,是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财富相协调的和谐经济形态。以娱乐化体验的构建为核心的营销模式,是以满足人性回归为出发点,不仅能有效地满足人性的需求,同时也是企业拉近消费者距离的有力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创新的视角。
就民俗文化而言,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和发展趋向:一种是作为文化遗产来对待,注重其原生态、原汁原味,强调文化生态平衡;另一种则是将民俗文化视为一种活的文化形态,强调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强调借助新的文化形态和现代传媒方式促进民俗文化的发展。后者本身就是将民俗文化以文化形态的形式构筑的体验形式。经济文化技术的变革对人们生活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若能在结合自身优势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人们娱乐休闲需求的变化进行创新营销,通过开展多层次的体验模式,通过为消费者创造独特的娱乐式体验来塑造、传播与提升我省民俗文化,会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三、中原民俗文化的娱乐化体验研究内容
本课题试图以中原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为具体研究对象,从娱乐化体验的视角下,探索传承民俗文化的创新型途径。结合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们的娱乐休闲需求,将娱乐化传播、体验营销等理论的作用机制、传播方法应用其中,针对性的得出科学、可行的建议,以期实现“以娱乐构建体验,以体验传承民俗”的传承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的基本构想。
(一)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本课题研究综合运用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大众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多学科的综合交叉分析与研究,梳理出娱乐化体验营销的相关概念。通过查阅著作、相关研究论文、统计资料以及档案资料,从各个理论角度挖掘娱乐化体验营销的模式。
2.文献分析。本文通过对国内相关书籍、期刊、文章等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著作、相关研究论文、相关的统计资料以及档案资料的研究,对中原民俗文化的定义、源流、分类从理论角度系统界定。
3.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调查积累第一手资料。对现有的中原民俗文化进行客观的分析与归类,根据娱乐化体验营销的核心,挖掘适于文化推广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对大众的娱乐休闲需求的变化及趋势、对民俗文化传播的现状进行调研,为体验模式的构建提供建议。
4.案例研究。本文在论述中以案例研究法为辅助,其一,对众多体验营销的成功案例的分析整理;其二,分析优秀的民俗文化传承的案例。通过对搜集的数据、案例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研究,得出适于中原民俗文化特点的具有可行性的娱乐化体验模式,为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建议。
(二)研究思路
本课题选取娱乐化体验营销的视角,研究主题紧扣中原民俗文化传承的核心,形成五大板块:基本概念及关系梳理->中原民俗文化和大众娱乐需求的调研->娱乐化体验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价值及作用机制研究->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模式的构建研究->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模式的案例实践研究。
1.课题基本概念及关系梳理:
梳理娱乐化体验的相关理论,对娱乐化传播、体验营销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重构并完善“娱乐化体验”的概念,丰富其内涵,对实际操作更具指导意义;对民俗文化的源流及发展状况进行文献调研,形成对民俗文化的整体观。
2.中原民俗文化的实地调研:
其一,对中原民俗文化进行客观的考量和分析;其二,针对目前处于活跃状态的民俗文化调研,分析其优点与特点;其三,针对大众娱乐体验需求调研,发掘适于娱乐化体验发展的民俗文化类型。在实地调研中综合使用多种手段,如拍摄、问卷、观察、访谈等方式全面、深入的进行研究。
3.娱乐化体验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价值与作用机制:
根据调研结果,探讨娱乐化体验如何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作用,试图从理论层面寻找中原民俗文化适于娱乐化体验发展的深层原因。
4.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模式的构建:
依托体验营销的理论、具有影响力的活跃状态民俗文化案例分析、中原民俗文化的特质及大众的娱乐体验需求,构建适合中原民俗文化的体验模式,提出具体策略。
5.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模式的案例实践:
选取具有普适性的中原民俗文化具体类型,对模式的应用进行验证。
四、民俗文化传承的创新
1.视角创新。将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活的文化形态而非传统的文化遗产为研究视点,发掘它的可变性及传播形态的可能性。
2.思路创新。提出娱乐体验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机制。
3.方案创新。从大众娱乐体验的视角对中原民俗文化及衍生资源进行归纳和梳理,发掘具有可塑性的视角。
4.理论创新。提出适用于中原民俗的娱乐化体验模式,探索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机制。
五、研究价值
从娱乐化体验的视角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进行探讨,从理论的角度而言较有新意。首先,娱乐化体验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理论视点,它是基于娱乐化传播与体验营销理论的结合,后者提供可参考的营销构架,前者提供娱乐基因、娱乐元素、娱乐形式以强化受众的娱乐心理需求,目前这个领域的研究尚未成体系亟待探索。其次,人们经济文化生活发生巨变,民俗文化的传承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用现代化的传播观念、传播方式传承标志着人类发展进程的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满足这一需求。第三,民俗文化有其特殊的性质、文化、历史等因素限制,使得娱乐化体验模式在民俗文化中的应用具备其他行业所不具备的特征。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弥补中原民俗体验营销理论与应用上的不足,对传统文化资源转化的思路也有一定扩展作用。最后,以满足大众娱乐心理及娱乐需求为前提,发掘民俗文化的娱乐功能,是迎合大众娱乐的天性。用娱乐体验的方式为民俗文化注入活力,能够吸引大众的关注和主动参与,为尘封在记忆里的民俗文化注入符合时展的跃动的活力,具有极强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著,夏业良等译.体验式营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
[2]埃尔・李伯曼,帕特丽夏・埃斯盖特.谢新洲译.娱乐营销革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
关键词: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传承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24-01
一、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特点鲜明。庆阳市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加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致使庆阳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民俗文化产品种类繁多、特点鲜明。庆阳的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庆阳香包刺绣、庆阳剪纸、环县道情皮影、陇东窑洞文化、红色文化等五大类,民俗文化产品也是种类繁多,既包括庆阳香包,剪纸,皮影,刺绣,泥塑,根雕等为代表的物质形态的,也包括以庆阳皮影道情,陇剧,杂曲,民歌,荷花舞,唢呐艺术,徒手秧歌,社火等为代表的非物质形态的,同时,围绕婚丧嫁娶活动所形成的一系列民间文化风情也很具有独特性。由于开发程度的差异,庆阳的民俗文化以庆阳香包艺术文化最为典型。
(二)产业规模效益突显、文化产业化之路基本形成。根据庆阳市统计局资料显示,截止2013年4月17日,庆阳文化产业名录库核查入库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法人单位共计423家,其中全市有民俗文化产业公司110多家,正式注册的56家,对外设立营销窗口43个。2012年第10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展出民俗文化产品200余万件,吸引参观人员达10万多人(次),累计销售113万件,销售额达1123万元。2012年庆阳市八县区文化产业投资完成7.9827亿元,从业人员70220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8254亿。
二、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缺乏品牌意识,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主导行业的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主导行业的发展则需要品牌产品的带动。庆阳市虽然提倡以香包为主导产品,但是特色不明显,生产厂商缺乏品牌意识,行业内生产厂商由于涉猎的产品种类繁多,行业内分工层次较低,因此主要产品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不利于产品的品牌化,产业发展缺乏持续的动力。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趋同现象明显 。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是在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产业化水平较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该产业发展受到重视的程度较晚,发展的市场化水平较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中没有形成以核心产品为牵引的经营机制,追求全面且简单地发展模式,生产厂商涉猎的产品种类多,但是该行业内不同厂商生产差异化程度很小,生产趋同现象明显。
(三)产业发展市场化水平不高,投融资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尚处于继承传统文化的阶段,整个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完全的适应市场化的模式,突出的表现是文化企业的运营模式没有完全地市场化,没有成为市场的主体,政府的补贴和干预行为尤为明显,文化企业发展缺乏市场竞争,活力不足;利用市场手段对于文化企业的调控不够,政府进入和干预的程度过大,导致文化资源配置适当和低效率;文化企业的投融资体系建设有待提高,主要是民营资本与国营资本待遇不对等,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积极性受挫,部分民俗文化资源存在国家垄断。
三、庆阳民俗文化产业传承与创新的模式选择
(一)进一步加快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建设步伐。民俗文化产业化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增强文化的传播,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因此民俗文化产业化是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化的发展必须以市场化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一是要建立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提供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二是政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竞争规则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构筑完备的市场竞争体系;三是要进一步提高开放的程度,允许更大范围的民营资本进入。
(二)建立健全民俗文化产业保护的法制环境和行业准则。构筑完备的法制环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备前提。完备的法制环境可以更加有效的保护行业的健康发展,极大的保护民俗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正当的经济利益,从而调动企业生产和研发的积极性,特别是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规范准则和规章制度,有效的规范文化企业的行为,从而提高文化企业的运行效率。
(三)创新营销模式,加快网络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庆阳民俗文化产品营销更多是政府搭建平台,主要以各种艺术节的形式来进行营销,营销的手段和形式单一,除此之外的营销手段都比较简单,利用现代化营销模式较少。因此,应该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营销,搭建快捷全面的营销平台,一方面可以降低营销的成本,提升营销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扩大营销的范围,扩大其影响力。
(四)以项目带动为出发点,提升文化产业层次。产业的发展需要原始积累,在产业原始积累阶段,产业项目的带动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快捷的方式,通过各种项目的带动,可以进一步改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以项目带动为出发点对于庆阳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园项目是《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确定的重点文化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建成一处集公共文化服务、民俗文化产品研发交易、文化产业孵化培植及旅游于一体的民俗文化产业集聚区。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庆阳民俗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的层次将会极大地提升。
参考文献:
[1]石齐;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孙永生.张彦喜;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甘肃农业, 2006(03)
[3]黄立群;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1
[4]卢渝.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与对策[J].新华文摘.[5]强双龙;甘肃省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9
[6]中国.庆阳网http:///
关键词:蒙古族;民俗文化;幼儿园艺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297-01
新课程提出,作为人文精神培育的教育,我们必须在学前教育中,渗透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让民族情结扎根于儿童的心田。因此,基于这样的理论依据,我们开展了“蒙古族民俗文化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渗透的实践研究”教研课题,在实践研究中,我深深感受到,将民俗文化资源渗透于新课程,不仅丰富了课程内涵,更赋予了教材新生命与活力。
一、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
蒙古族是的主体民族,自古以来生活在广袤的蒙古高原上,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作为21世纪成长起来的幼儿,他们生在内蒙古,长在内蒙古,在蒙古族歌声中长大,但对蒙古族的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特别是蒙古族幼儿过着与汉族人没有区别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他们就会缺失本民族的东西,淡忘本民族的特征。作为在蒙古族地区长大的孩子,特别是蒙古族孩子,应该让他们了解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主要特点及民俗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让民俗文化得到“回归”,更利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我们之所选择“以蒙古族民俗文化为切入点,丰富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原因有两点:1、我园位于包头市昆都仑区,地处内蒙古中部地区,是包钢唯一的一所民族幼儿园,有蒙、回、汉、维等民族幼儿300多名,对幼儿进行主体民族文化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也是幼儿发展的需要。2、针对现有教材地区性教育不突出,教学内容不系统、不全面等问题,想通过课题的研究,找到适合本园实际、便于实施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以达到增强教师、幼儿的民族意识,尊重蒙古族民俗文化,增进民族团结,把蒙古族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的目的,从而形成自己的蒙古族民俗教育特色。
二、以蒙古族民俗文化为切入点,丰富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
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为此我们选取蒙古族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幼儿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渗透到幼儿园的艺术领域之中,采取幼儿喜爱的方式,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幼儿理解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和特点,从而激发幼儿热爱蒙古族民俗文化的情感,愿意在艺术活动中进行大胆表现与创新。
1、以创设育人环境为切入点,让幼儿感受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 园所结合教研课题和办园特色,为幼儿创设具有浓郁蒙古族特色的教育环境:利用晨间接待,早操时间,园所利用多媒体广播系统,为幼儿和家长播放蒙古族乐曲,并定期更换,营造蒙古族音乐氛围,让幼儿感受蒙古族乐曲的悠扬;利用园所外墙进行蒙古族抽象浮雕的制作,蓝色的墙白色的浮雕,给人以美的遐想。
2、以实施艺术教学为切入点,让幼儿体验民族文化的生动质朴 没有创新实践,便没有继承和拓展。为此,园所采取多媒体课件教学、观片活动、手工制作、艺术欣赏、美术绘画、社会实践等方法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拓展幼儿思维的想象力,让他们了解到不同特色的蒙古族民俗文化,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创造出他们独特的艺术作品来。
3、以各种活动内容为切入点,让幼儿参与蒙古族民族文化教育 课堂是幼儿艺术教学的主阵地,也应是与蒙古族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最自然和谐的平台。教师根据课堂及教材的需要,合理地利用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资源,与教材进行整合,为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资源注入新鲜内容,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继承,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朝鲜族;民俗文化;齐齐哈尔市;多元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089 — 02
有着“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美誉的齐齐哈尔市近几年来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发展成就。如何使齐齐哈尔市更好更快地发展下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竞争发展激烈的当今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成为判断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地区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依据。因而以弘扬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产业逐步兴起,并为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潮流,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产业将成为推动齐齐哈尔市发展的不二选择。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产业将为受淡季制约的齐齐哈尔市旅游业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今社会民俗文化越来越吸引人的眼球,这也正是文化力量的体现。以弘扬民俗文化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是纯绿色无污染的健康的发展方式,也是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式。打破了季节性限制的齐齐哈尔市旅游业一定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弘扬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也将成为推动齐齐哈尔市多元化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齐齐哈尔市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的迫切性和可行性
(一)齐齐哈尔市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的迫切性
近几年来齐齐哈尔市各个方面发展势头都比较强劲,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就旅游资源发展来说,齐齐哈尔市作为“鹤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然而旅游业发展速度并不是特别突出。一方面原因是旅客停留时间短;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旅游业受淡季旺季影响较大。齐齐哈尔市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各少数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朝鲜族作为齐齐哈尔市聚居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数目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无论是在衣、食、住、行上都有着自己民族的特色,这也成为了齐齐哈尔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无论是从发展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都是势在必行的发展方案。经济上,不仅可以弥补齐齐哈尔市在旅游业发展上的不足,而且也可以带动齐齐哈尔市朝鲜族的发展,提高其他民族发展的积极性;政治上可以促进各少数民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协作,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文化上,不仅可以使朝鲜族特色民俗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播,也可以团结少数民族,发展“家文化”。综上所述,发展以朝鲜特色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推动齐齐哈尔市大发展是一种迫切可行的途径。
(二)齐齐哈尔市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的可行性
齐齐哈尔市朝鲜族作为齐齐哈尔市聚居的少数民族之一,形成的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齐齐哈尔市地域特色,是其他地区的朝鲜民俗文化不可替代的。因此在齐齐哈尔市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前景十分广阔。在齐齐哈尔发展特色旅游业,可发展的项目众多且无需从外界引进,还可就地取材、包装和发展,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节省了财力。当今社会,仅仅是物质方面的发展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在物质财富迅速发展的今天,更多的人追求的是一种精神方面的满足。民俗文化是依托各民族精神财富形成的有形的物质财富。这种民俗文化恰巧迎合了人民对精神文化追求的心理,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在传播朝鲜民俗文化的同时,为齐齐哈尔市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平台,以获取更大的利益。这种将民俗文化和旅游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具有就地取材,就地发展,纯绿色无污染,且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是新时代值得推广的发展模式。综上所述,齐齐哈尔市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业是投资少、收益大且集众多优点于一身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
二、齐齐哈尔市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的建议实施方案
(一)打响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品牌
当今社会一提起旅游业,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美丽的风景和舒适的服务。如今这种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令人们感到有些视觉疲劳,看惯了名山大川,吃遍了各种美味,再让人们体验一种新的特色的民俗文化,将会产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这种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并不为人们所熟知。因此为了顺利发展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首先要将这种新颖的特色旅游模式推广出去,先把品牌打响,让人们熟知。要知道一件商品销售业绩的好坏,与其广告宣传力度有很直接的关系。旅游业作为一种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于一体的产业,与商品是一样的,也需要做好宣传,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在旅游业上消费。打响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品牌可以从几方面入手:制作宣传片,有利于让人们对朝鲜民俗文化产生好奇心并为朝鲜特色民俗文化所吸引;在齐齐哈尔市内可以开展大型的展示活动,从服饰、饮食到礼仪,让人们更加了解朝鲜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有一种向往;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媒体及网络成为传播信息速度最快的方式,可以将宣传片和大型展示活动的视频到网络上,这样不仅使国内人民甚至是国外的人民都能看到并了解朝鲜民俗文化,并通过报纸、宣传单、广告牌来辅助传播,扩大影响力。让人们了解并渴望体验朝鲜民俗文化这便是齐齐哈尔市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业要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二)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发展方向
传统的旅游业主要是以餐饮、服务、娱乐三大方面为主要发展方向。朝鲜族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服饰特色、饮食特色、礼仪特色还有娱乐特色等,这些都可以作为齐齐哈尔市特色旅游业新兴的发展项目。这些特色项目一定会充分吸引游客的目光,这将成为继传统旅游业之后,一种给人以全新的感受的休闲娱乐方式,这种特色的旅游方式将成为人们享受过物质大餐后的文化视听盛宴。
1.服饰
不仅是中国,世界上大多数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朝鲜族也不例外,有着代表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饰。朝鲜民族服饰样式独特且色彩多样,与其他的民族服饰截然不同。这种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是朝鲜族人民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体现。将服饰作为特色旅游业发展项目之一,将会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这既可以使朝鲜族服饰文化得到推广又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旅游业的文化价值。
2.饮食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朝鲜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色的饮食文化。朝鲜族的饮食具有清淡粘辣的特点,其主食以大米、小米为主。饮食中各类糕类以打糕著名,朝鲜族的冷面更是清凉爽口,享有盛誉。绿豆饼、糖豆、合饹面等也更是别有民族风味。
副食以各种辣椒酱、咸菜、小菜,大酱汤为主,其中白菜泡菜独具特色。生拌鱼、烤牛肉、明泰鱼、海带汤等,都是具有民族风味的佳肴。“花菜”为一种民间自制清凉饮料,广为食用,被称为“汤中之王”。酒类则以“清酒、米酒”最为流行。
吃过了各地的特色小吃后,再领略一下民族特色饮食,这绝对是一种特殊的享受。这也很符合人们求新、求异的特点。因此,齐齐哈尔市发展特色旅游业将朝鲜族特色饮食作为发展项目,这将成为吸引更多游客的一大亮点。
3.礼仪
众所周知,朝鲜族是一个讲礼仪的民族,有些礼仪已经成为传统美德。在各种礼仪中,家庭礼仪最为严格。朝鲜家庭中长幼有序,饮食起居,男女有别,礼不少缺。老人单独饮食,以示尊敬,与长辈同席,晚辈不能与长辈对面饮酒,饮则举杯背饮,以示尊敬。朝鲜族不但礼节周到,也很注重语言沟通。对长者不能直呼姓名,如必须称名,要在字后面加先生、老人或职称。家庭中男女老少之间说话应该注重分寸。
朝鲜族的一些风俗礼仪反映了朝鲜族人民朴素、豁达、憨厚与爽朗的性格。朝鲜族的这种礼仪充分地展现了一个民族良好的风尚,开发学习朝鲜族礼仪的文化旅游项目,有利于传播朝鲜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和素质。
4.娱乐
朝鲜族体育游艺活动如今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充分表现了朝鲜族鲜明的民族特点,如秋千、踏板、摔跤等游戏是比较传统的民族游戏。这些游戏中既有益智类游戏,也有协作类游戏。团体类游戏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是锻炼人的思维和协作能力的较好的方法。
以上只是对朝鲜族民俗传统做了粗线条的描述,但我们仍然能从中看出朝鲜族民俗具有悠久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特色。因此,齐齐哈尔市开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开展以上的旅游项目是正确的选择,一定会给成为备受追捧的新型产业。
(三)创新型发展方式
传统的旅游业都是以服务至上为原则,顾客们大多都是享受,这就显得有些被动。现在人们在享受的同时,更追求一种过程,因此齐齐哈尔市在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时,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亲身体验过程的平台:在游客感叹朝鲜服饰刺绣精湛的同时,也可以学一学刺绣工艺;在享受朝鲜族饮食的同时也可以享受一下制作的快乐;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学习朝鲜族礼仪,让孩子从小接受各种优秀传统礼仪的熏陶,健康成长;和孩子一同做团体游戏,从小教会孩子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总之,齐齐哈尔市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是一种双赢的选择。这不仅能使朝鲜民俗文化得到继承与发展、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吸引世界人民的目光,还能从一定程度上推动齐齐哈尔市经济、政治、文化多元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金正熙.朝鲜族传统风俗〔J〕.满族研究,1992,(01).
〔2〕龙茂兴,张河青.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旅游学刊,2006,(09).
关键词:民俗;旅游;景观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183-01
一、甘肃陇西民俗文化旅游景观形成的背景
陇西是甘肃历史上的文化中心。地处黄河最大支流渭水上游,即甘肃省南部渭水流域陇西盆地,自然地域开阔。渭水流经全境,境内山川雄壮,风光迷人。千年郡州治所,文化积淀深厚。
二、民俗文化旅游景观的类型与特点
按照景观设计布局可分为集锦荟萃式、复古再现式、原地浓缩式、原生自然式。
按照民俗文化类型可分为信仰型、民间艺术型、社会生活型、名人故居型和博物馆、纪念馆型。
民俗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带动了旅游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俗对旅游者有更强的吸引力,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并且促进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三、民俗文化旅游景观的开发
甘肃陇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丰富、特色鲜明,但是民俗景观开发不足,今后应加强开发,将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遗失的陇西民俗文化收集、整理并传播。
(一)点线结合,综合开发
史载陇西“踞关中之上游,扼羌戎之要害,环山带水,一大部会”。而这里的描述不仅仅指现在的陇西县,而是指历史上著名的陇西郡。渭河进入陇西境内,生存在这里的人们面对故园之今昔,开始寻找它历史的足迹。以渭水为主线,将两岸资源充分利用,以点为核心集中开发,再由点扩大到线,实施点线结合。将陇西文化景观集中在渭水两岸,用渭河将各民俗景点串联成线,开发以陇西民俗文化特色为主的渭水生态文化长廊,形成陇西民俗文化的缩影。
(二)专题系列开发。按照陇西民俗文化资源的不同类型,可进行专题系列开发
1、以历史文化为主的游览专题,凡是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就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的沉淀。陇西地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上游,是华夏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秦文化、唐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两千多年厚重的人文历史。仰韶文化、齐家文化、李氏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陇西为丝绸之路重镇,将诸多历史文化用历史沿革的手法进行串联,让游客感受从古至今的陇西文化。使整个旅游区域各景点形成一个整体便于旅游者逐步体验和领略。
2、以书画为主的专题景观,传承和弘扬陇西文化精髓、繁荣陇西文化创作而专辟的书画交友、交流、交游的一隅精神家园。陇西历史悠久,是甘肃著名的“书画之乡”,游客在此可以进行一些喜欢的书画文艺类的活动。并且将当地书画名人作品与景观相结合,推动陇西文化创作。注重参与性,在此处游览,名人字画可读、可临、可赏析。
3、以民俗文化为主的专题景观,民俗文化园中,将陇西民俗文化挖掘、收集、整理,并利用景观小品进行传播,手法有泥塑、彩绘、雕刻等,创造出多姿多彩的故郡陇西民风民俗。陇西民间的一些文化和古老的传统手艺等元素,如陇西云阳板、水车、石磨、门当等等,这些传统的风俗因为时代的更替,很多都变成了文化遗产,设计在此辟出一个空间把这些传统文化做一些符号性的展示,也是贴近生活贴近地域文化的一种景观展示。
4、以陇西产业为主的专题景观。陇西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这里盛产304种中药材,是全国“道地药材”的中药产区之一,素有“千年药乡”和“西部药都”之美称。该主题将中医药知识与健康长寿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以中医药科普游憩区。
(三)旅游度假景观区开发
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渭河北岸结合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建立具有陇西乡村野趣的民俗度假村。在渭河北岸火焰山下结合自然山水的特有地貌的基础之上增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成为体验陇西民风民情民事的参与型民俗旅游度假村。将民俗文化与景观结合并划分功能区域:度假居住区、综合服务区、游览观光区、文化娱乐区、运动区等。
四、结语
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更可以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要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视觉景观艺术表现形式,重新塑造新时代的具有中国独特艺术风格和艺术形象的中国旅游景观,使原来的传统民俗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既具有传统性,又具有进步性和时代性的新民俗,由此塑造的景观必然能够得到中国游客的喜爱及国际上的公认。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传统文化备受关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民俗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中能体现各民族的价值观、信仰、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根本依据。正如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所述:“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 目前,中学语文课本大部分篇目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传统民俗文化,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渗透。 语文课程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要深层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质。
一 民俗文化: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人文教育资源
“语文”从前称“国文”、“国学”是汉语文学的总称。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必须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而传统的民俗文化,对广大青少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起着积极作用,所以,要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作为校本教材来充实语文课程。
民俗文化是语文课程文化之根,也是解读语文课程的必经之路。鲁迅说:“歌、诗、词、曲,我以为民间物,文人取而为已有”。从课程文化角度看,语文课程既是“语文”的,又是“文化”的。文化的源流表明,民俗文化本身是社会文化的集成,它含盖着政治的、经济的、人文的文化范畴。语文课程作为具体文化载体的一部分,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特点,也浸透着传统的民俗文化的内涵,语文课程的内涵结构也是民俗文化的集成。因此,语文课程就必须重视传统文化,挖掘民俗文化。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例如我国古今名著──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药》、老舍的《茶馆》、沈从文的《边城》等作品涉及大量平凡的民俗生活相描写,要真正读懂这些作品,只有从地域特点的民俗生活相描写中,来分析人物艺术形象,拓展主题思想,从而领会作品的独特风貌。
二 民俗文化:丰富语文课程文化的重要资源
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许多精品篇目能借助民风民俗理解教材内容和经典文本尤为重要。这能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贴近民间生活,从真实的民俗文化氛围中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从中得到知识和教育。在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开掘民俗文化资源,学好有丰富民俗文化内涵的精典文本。 鲁迅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例,授课时不能总是强调其反传统反封建的一面,忽视了民俗文化的一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给“我”讲的关于“美女蛇”的民间故事,是民俗文学中“人・鬼・神”相斗这一典型模式的体现。课本中诸如牛郎织女、宋定伯捉鬼、封神榜、西游记等文学故事最终结果都是人定胜天,真善美战胜假恶丑。又如端午节,形式上是吃棕子、划龙舟,但在本源上却蕴含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的近当代著名作家老舍、沈从文、赵树理等的作品,都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集成,都是从自己熟悉的风俗习惯、风物民情入手,塑造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如老舍作品里北京风味的大杂院、小胡同、铺户、茶馆、戏园、市场、各行各业人员的服饰、四合院的建筑式样;茅盾笔下蚕乡特有的“糊箪纸”“蚕箪”“蚕花”“蚕房”等。以高一语文一册14课《胡同文化》为例,北京胡同是北京建筑的特色,胡同代表着一种封闭的文化,这种胡同文化折射出北京人的易于满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心态与思想意识,进而影响到其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就类同于“胡同文化”、民居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习俗、人格及其生活方式。就像北方甘肃等地的窑洞、蒙古包也形成了民居文化。
三 民俗文化:衍化语文校本课程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