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范文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

第1篇: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范文

【关键词】 语文复习 基础知识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22-01

今年,我带的是高三理科语文,刚开始复习时学生信心百倍,气氛活跃,课堂上状态很好,但是期中考试后,学生的热情下降,加上普遍的一种心理,认为语文是可学也可不学一门学科,导致了课堂效率下降,成绩也在不断下滑,通过分析,我发现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基础知识的落实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现将这些问题简单总结反思如下:

1 学生说了不等于做了

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主要采取的是提问个别学生,大部分学生口头展示的方式。当学生能够口头表达出来时,我就以为他们掌握了,但是通过16班的白东东同学的试卷我发现,他在课堂上的口头表达很不错,但是卷子中所组织的语言并不是很好,比如在上诗歌鉴赏时,分析《赋得自君之出矣》,我问道诗歌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该同学口头展示的是思念丈夫的女子,日益憔悴。”在我的引导下,他进一步说出了运用比拟的手法“如满月”。别的同学将他没有分析出的作者的情感补充了出来。也就是说,对这道题的分析在课堂上已经全部由师生共同完成了,学生只需要将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完成对此句的高质量的分析。但在我检查总复习时发现,大多数学生答题不规范,根本没有把题目做完整,由此可见,说不等于做。学生能说出来,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不代表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也就需要我在检查时,不仅要在学生的复习书上标出问题所在,同时也要做出详细的记录,在课后还要再个别落实。以前,我只是在课堂上泛泛的作出要求,或是在批改时标注出来。但是,最终没有检查学生课后的改正情况。这是我落实中一个没有做到位的地方。从12周开始,我开始检查学生课后的改正情况,发现学生整体做题的情况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高考更多注重的时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也要兼顾学生书面表达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些板书以及动手完成题目,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养成动手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在课堂上的每个环节完成之后,都要要求学生动手完善题目要求保证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动手的时间,逐渐养成动手书写的好习惯。

2 老师不能想当然

我以为学生记住的知识,学生不一定记住了。比如:复习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后,我利用早读时间对名句默写进行了检查。本以为学生的情况会比较好,因为我在每节课堂上给学生时间识记。但是被我叫上黑板的两位只写出来了几句,其他学生写的结果也不尽人意。最让我意外的是考试中,考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故木受绳则直”等非常熟悉的句子,还有学生出现错误。两个班的情况均是如此,这让我颇感意外。学生对基础根本没有进行落实,只是我想当然的以为让学生去记了,学生就记住了,其实,他们并没有记住。于是,我在早读课上督促他们记忆,之后,再进行重复的默写。由此,我得出:让学生去完成的东西一定要有相应的检查措施,不能凭自己的臆想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一定要去检查一下,看他们到底会不会,可以听写,点名背诵等。有检查,他们就会有一个学习和记忆的标准。在不断的督促和检查中,也让他们把知识记得更牢了。

有了这次的教训,我每周都会对学生的名句默写进行检查,让学生不断积累,备战高考。

新课改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我想,实质就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多交流,老师多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尤其是在学生的知识掌握方面,要通过与学生交流才能够了解得全面。我认为交流的方式应该也可以多种多样的,比如与学生课下交流,课堂上的互动,以及对知识点的检查听写等。在知识掌握方面,千万不能以自己的所想为标准,而要以自己的所见为标准,多关注学生,而不是自己想当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多与学生互动,多了解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想当然”,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制定自己的教学方案。

3 要充分让学生学到东西

高考考查要求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会学。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过于重视对方法的指导,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忽略了对阅读类文本内容的分析。期中考试过后,15班的尚帅同学对我说:“老师,你讲的课总是让我觉得很朦胧。”我就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他举了个例子,说:“你说分析句子主要先看修辞和表达方式,然后再结合内容,最终要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在具体的分析中,我有时候还是不能把握。需要你说出更具体的答案。”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发现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方法传授远远多于内容的传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方法的灵活运用还是要建立在对内容的一些分析和指导上的。比如说要分析表达方式,但是他们都不知道表达方式有什么,也就无法分析。虽然知道方法,但是对内容理解不了,也没有办法分析。所以培养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是很必要的。而我在之前的教学中,对这点的把握特别不好,造成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学习不到位,也是成绩下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第2篇: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范文

【关键词】英文影片 英语视听说教学 应用

一、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现状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试行)》,高职学生的英语听力应该“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学的都是“哑巴英语”,他们重视语法、阅读和写作,忽视听力和口语;高职英语听说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放听力材料,学生听材料,然后完成练习,教师核对正确答案。学生往往觉得英语听说学习很枯燥,同时由于高职学生本来英语听说水平就不是很好,听力材料稍难点,学生就会觉得很困难,久而久之,学生会完全丧失对英语的兴趣,放弃提高听力的信心;再加上英语听力的课时有限,而且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辅助听说教学的英语电影视听说教材。英语教师们处于自发,尝试的阶段。由于工作量大,加之英语教师普遍教学任务繁重,所以很多时候变成单纯的影视欣赏课;虽然目前高校都配备多媒体教室,但由于扩招导致学生人数增多,多媒体教室的发展赶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英语电影在听说教学中的运用。针对他们所表现出的这些问题,英文电影教学可以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这是因为电影所使用的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十分广泛的,可以在各个方面促进高职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听说方面的能力。

二、英语电影运用于听说教学的优势

1.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美国学者Krashen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语言习得”理论指出人们掌握某一种语言所通过的主要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习得(acquisition),另一种是学习(learning)。“学习”是指有意识的研究,以理智的方式理解语言(一般指母语方以外的第二语言)的过程;而“习得”通常是在大量的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Krashen 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的结果。声画同步的视听艺术手段能最大程度地模拟现实,创造出“真实”的艺术时空,教师利用与现实生活相仿的环境进行教学,能把学生带入一个“英语思维”的理想氛围。语言情境的直观性使学生在心理上可以轻松地进入最佳联想、认知以及行为状态。例如,学生在欣赏《变形金刚》时,影片中一个个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而这些表达方式在英语课本中是学不到的。具体来说,学生可以看到演员对话时的表情,听他们表达不同情绪时的语气变化,还能看到不同场合下演员的动作举止,这些都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学生从这些演员身上学到了如何用英语进行交际。

2.反映深刻的文化背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也在学习一种文化。作为沟通中西方文化便捷的桥梁,英语电影蕴含了浓郁的文化特色,向观众传递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文化习得的过程,越是深入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越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英语。

3.激发学生兴趣及参与听说的动机,活跃课堂气氛。瑞士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说:“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任何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以动机为前提,听说教学也不例外。笔者曾对学生作过问卷调查,100%的学生欢迎把英语电影运用于高职高专英语听说课的教学中。英文电影画面直观,形象生动,语音纯正。学生们观看时用心去倾听和理解,不仅能提高听力,还能锻炼英语发音。合适的影片,学生就可以找到讨论的话题,在语言和内容上可以自然地激发起内心感想,这样的影片可以在英语课堂上或课后激发起学生讨论的热情和动力,在语言表达方面起到很好的启迪和借鉴作用。教师在听说教学中可增加以影视为中心的语言活动,挑选出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英语电影让学生来学习和欣赏,从视觉和听觉方面进一步增加语言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电影所反映的诸多社会问题都会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交流热情,比如爱情、环境保护、自然灾害、世界战争和和平问题等。电影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夸张表现,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给其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环境下学到的语言和表达是最容易记住并且应用的。学生关心、喜欢交谈的电影可以使他们摆脱语言表达和交际时产生的焦虑困扰,让他们可以自由大胆地交流。

4.有助于减少学生的焦虑情绪。观看英语电影能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英语。由于有视觉的作用,在画面、表情、身体语言等因素的帮助下,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人物对白的领悟,促进听力理解。而练习活动一般都是通过小组问的协作完成,能减少学生的焦虑情绪,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中对影片的选择

1.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一般来说,首先最好选取中英文双字幕影片,逐渐过渡到英语字幕,最后到没有字幕,让学生逐渐从依靠视觉学习过渡到依靠听觉的学习和理解。对于刚入校的大一新生,他们的语言基础较薄弱,听说水平有限,应该选择通俗易懂的影片,比如像一些动画片《神犬也疯狂》、《加菲猫》、《冰河世纪》、《美女与野兽》等。对二年级的学生,则应选择有深刻文化背景知识、语音纯正的影片,如经典影片语言取材于现实生活,更加生动和规范。例如《阿甘正传》(Forrest Gump)、《哈利波特》、《绿野仙踪》、《楼上的外星人》等等。

2.影片要适合英语视听说学习。选择电影要“三看”:一看信息含量是否足够;二看内容是否贴近生活;三看发音是否标准。以上三个方面涵盖了语言学习中语音、语调、节奏、用词等几大要素。

3.主题思想健康向上,有利与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电影与其它教育手段一样,所隐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4.拓展性,通俗性,趣味性。选择电影还有“三性”:一是拓展性,所选材料应对教材内容有所扩展或补充;二是通俗性,选取的材料要通俗易懂;三是趣味性,尽量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及话题。

5.紧贴课本,服务教学。教师应该选择那些与课本内容关联的电影,以便学 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课文。

四、英文影片在教学中的运用

1.课前准备。取的影片内容。收集背景知识,准备与影片有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影片的内容。还要结合学生能力来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影片,有针对性地设计听说练习,计划好操作步骤。

2.课堂教学。

(1)角色定位。教师要明确自己在听说课堂的定位。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听力理解为目的。学生也要调动自身的知识,认真参与,而不是纯粹的影片观赏者。

(2)练习活动。活动的开展应遵循教学的目的,并视学生的英语能力而定,可采用双人练习,小组练习等多种活动。1)有的活动宜在影片观看前进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如根据片名预测影片内容;让学生事先倾听影片中的主题曲,然后抒发感受,进而对影片梗概做出预测。2)有的活动宜在看片的过程中进行。如暂停、定格某些画面、场景,让学生描述当时的情形,并推测即将发生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片中出现的特色短语、句子用法,即兴设想情景加以运用。3)有的活动宜在观看影片后进行。如分析片中主人翁的性格:阐述片中反映的主题思想;分角色扮演影片中的部分情节;模仿片中人物的语音语调来进行配音练习。组织学生就影片主体内涵及影片中体现的文化差异展开讨论,鼓励他们积极发表个人看法,聆听其他人观点,对比原来搜集到的影评材料,挖掘影片的深层内在等。

五、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合理安排影片在听说课的观看时间。尽可能地变大班教学为小班制。选取观看片断的方式,保证与之相应的课内活动时间。整体观看可放到课外进行。其次教师之间相互协作,不仅减少工作量,还可以完善影片在听说教学中的运用。与此同时,高校要提供足够的技术设备,英语教师们也要加强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六、结语

根据心理学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仅靠听可以记住全部信息的15%,仅靠看可以记住25%,而视听结合可使学生记住全部信息的64%以上。著名语言教学专家斯特姆斯基(Stempleski)和托马林(Tomalin)也认为,音像结合的教学手段比任何一种媒体都能更全面而真实地展示语言信息,能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等器官去积极捕捉并理解语言信息,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因此将原版英文电影引入到英语听力教学中来,对英语听力的教学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运用电影进行语言教学是一项费时费力的艰苦工作,但是如果我们从它给外语教学带来的诸多益处考虑,还是值得我们去实践的。

参考文献:

[1]盛建元.外语视听说教学的理论及其优势[J].外语电化教学,1998(02).

[2]周新武.多媒体环境下欣赏美国经典电影《飘》的教学设计[J].考试周刊,2007(21).

[3]皮亚杰.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4]杨继唐.论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利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

第3篇: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范文

 

This is not the end of your story This is not the final chapter of your life. The world right now is in the middle of a mental health crisis.

Rather than join the cue, it’s important we it’s learn why we get down, and then how we can change it, because believe it or not, we create our own negative feelings and we can also ensure that we turn our lives around and be a positive change for others.

 

The reason anyone gets depressed always comes down to the CONSISTENT thoughts we think, and the CONSISTENT beliefs we hold.

If my thought process is “I must be in a relationship and earn X amount to be happy” I might get depression if I don’t achieve those goals.

The only way out of this is to work on yourself, every day.

Yes it is.

 

You must value yourself enough, to take the time EVERY SINGLE DAY to work on you. To engage in something, that will ensure you are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world.

And then others will look to you, not with pity but with HOPE, because your strength will become their HOPE, their strength.

第4篇: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生;语文学习;应考能力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努力掌握知识点,是为了在考试过程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应考方法与技巧,也是取得优异成绩所不可缺少的。语文作为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然而学生的应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语文应考能力引起重视,从而使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一、注重日常的积累

语文作为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同时语文考试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分值,因此学生学好语文这门学科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而且还要对学生的应考能力引起重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

本人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对学生的考试引起了高度重视,认为提升学生考试能力的基础与根源在于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不断积累,古语有云:厚积薄发。只有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注重积累,才能在考试的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能量。语文是一门知识容量很大的学科,尤其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明显发现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数量很多,学生只有把工夫下在平时,才能在考试的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应考能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鼓励学生注重日常学习过程中的积累。

二、熟练掌握高考题型

在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应考能力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掌握高考的题型十分重要。学生想要在考试的过程中变得游刃有余,首先应该对考试的题型做到心中有数,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考,这样学生才能消除考试过程中的畏惧心理,做好应考准备。对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考试而言,不管是进行的大型考试,还是日常的小型考试,基本与高考的题型相似,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高考的题型,不管是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的练习过程中,使学生的应考目标更加明确,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的目的。

三、有针对性的练习十分必要

高考语文题型有很多种,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考查目标,需要学生采取不同的应考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应考能力应该具有针对性,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提升自身的语文应考能力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有目的性。例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要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阅读方法与技巧。高考试卷的短篇阅读文章与大阅读,虽然都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对学生的应考能力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师可以分别对学生的两种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掌握不同的应考方法与技巧。教师在培养学生应对不用考试题目的应考能力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应考方法与技巧,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例如:教师在培养学生短篇文章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应考方法与技巧,进而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实战练习使学生能够对掌握的应考方法与技巧做到熟练应用。

四、提升学生的应考心理素质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考方法与技巧,还要提升学生的应考心理素质,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不管遇到考查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点的题目,还是遇到没有见过的生僻题目都能够做到沉着应对,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尤其在考试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突出,人们形象的将分数比喻成学生的“命根”,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十分刻苦,在考试的过程中由于压力过大,学生也可能会出现情绪比较紧张的情况,尤其在高考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往往会因为心理素质较差影响考试成绩。例如:有些学生在日常的小考试过程中往往能够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而在大型考试过程中往往掉链子,因为紧张等多种原因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尤其在高考过程中因为压力过大而出现较为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失误。

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应对考试,可见提升学生的应考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应考心理素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让学生明白考试只是一个测试,并不能代表一切,同时为了更好的消除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紧张心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备考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对提升学生的应考心理素质也有很大的帮助。

五、对重点知识引起重视

教师在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应考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把握重点知识。有些知识点是基础知识,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行语文学科学习;而有些知识点是重点知识,不管是在大型的考试过程中,还是在小型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对于这些知识点,就要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高度重视。当然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经验还不够丰富,而教师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哪些知识点容易出现在考试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并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尤其在临近大型考试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出现不知该从何着手复习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的把握考点,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分数的目的。

六、提高学生复习的计划性

第5篇: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范文

一、设置问题的原则和前提

虽然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提问的方式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但在设置问题时还应遵守一定的原则。首先,在设置问题前教师必须要全面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采用提问的教学方法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保证设置的问题是和教学目标有关的。如果教师在设置问题时没有考虑到教学目标,而是漫无目的地为了提问而提问,这样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会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其次,在设置问题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设置的问题过难,不仅难以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作用,同时还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挫败学生的自信心。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则难以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因此,在设置问题前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再次,在设置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到不同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教师在提问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给学生一个适应的时间。最后,在设置问题时应切忌多而杂。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每篇文章都有教学重点,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在提问时应把握好教学的重点,不要将太多的时间用于提问。提问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重点知识,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多且没有重点,则会让学生感到困惑,不知道教学的重点是什么,进而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设置问题的具体方法

设置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问题。下文将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设置问题的方法。

1.在设置问题时可以采用创建问题情境的方法

高中生的压力比较大,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关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至于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鉴于这种情况,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采用创建问题情境的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但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和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另一方面应多观察,通过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来找到学生的兴趣点。由此可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2.在设置问题时应加强问题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语文知识本身就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只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将教学的内容局限在教材之中,从而忽视了语文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应加强问题和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简化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到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在设置问题时应制造冲突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不同的人对待同一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而这些看法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是不同人对同一事件的理解不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法刻意制造冲突点,让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

第6篇: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传播途径;民族文化

在我国对待传统文化的不良态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中之一是意识形态方面的,不加任何的区分就对传统文化全盘接受;另一种是虚无性质的,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跟不上时代,需要淘汰。这两种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都是存在问题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评判性地去继承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作用及意义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是其发展的基础,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魅力,从教材来看传统文化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能够保证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得到有效的弘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是高中阶段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及发展的需要、高中语文学科发展的需要、传统文化继承及发展的需要。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

语文教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高中语文教学能够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及文化知识,同时还能够增加其民族文化的积淀,但是当前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渗透却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播途径出现了严重的阻断

在新课改的引领下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名篇及古诗文内容都增加了,这使得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渠道得到了有效的拓宽,但是书本上的传统文化的内容还是有限的,而且在教学中出现的唯成绩论导致很多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似乎形同虚设,学习知识变成了应付考试,使得传统文化的弘扬及传承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2.传统文化受到其他文化的冲击导致渗透效果不理想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外国的文化入侵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影响非常大,学生在外国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忽视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使得语文学习偏离了应有的轨道。

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学缺乏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误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认识生僻字、背诵考试重点知识、掌握答题技巧及虚词等,而很少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在语文教学中提高文化素养。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和学生都缺少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缺少文化保护的自觉性,没有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所蕴含的精神。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认为高中语文教学要想真正地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就需要从下面几点来进行。

1.深入地挖掘高中语文教材资源,为传统文化渗透夯实资源基础

例如,在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内容的安排是有逻辑性的,每篇课文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能够显示出传统文化当中所蕴含的价值,所以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将其中的文化元素充分地挖掘出来,做到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提升学生知识素养的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在《师说》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中古人的勤劳刻苦、尊师重教的思想传授给学生。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通过互联网去搜索与这篇课程有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也可以将资源的搜集任务布置给学生,然后在课上大家进行共享,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能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2.在课堂上营造出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

例如,在《归园田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下载名家朗读这篇文章的视频,在课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这样就能够营造出一种传统文化的氛围,学生就能边听边跟着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古人的自然及淳朴,然后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进入文章的意境当中,体会到古人的归隐心态。

渗透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作用、意义重大,高中生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教师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但是纵观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教师应该从营造课堂气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两个角度去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参考文献:

第7篇: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范文

首先,现阶段的高中选修课所赋予教师与学生的选课权利只是形式上的.所谓选修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必修课,教师只是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材进行教学。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的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各个学校可以依据教师和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中一种,但是,大多数的高中语文教师都普遍认为,现行选修教材”不够完善,只注意了时代性,而没有很好的科学性“。所以,大部分的学校只会选择与高考关系比较接近的、以文学为主体的选修教材。而这种选择则直接忽略了对非文学的社会应用语文的选择。因此,这种在表面上提供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实质上依然具有严重后果的单一化倾向,而且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其次,现阶段的选修课教学质量普遍不高。高中生本来就面对强度很大的学习压力,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重点知识的学习上.导致选修教材的学习时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少,这就使得通过选修课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成为一种奢谈。比如,大多数语文教师会立足于高考的命题重点对选修课上的《古代诗歌鉴赏》大讲特讲,但是对于《新闻阅读与实践》等与高考关系部密切的知识一带而过,或者让学生在课下自己看。最后,大多数高中学校在选修课课程的开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缺乏健全的制度管理。对于选修课教学学校没有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对于学生的选修制度,没有向学生配发必要的选课手册,对学生选课的具体指导较少,甚至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开展选课指导活动。

二、提高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对策分析

首先,教师应该利用选修课内容的多样性,在课堂上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境,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选修课程教学的成效,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根据选修课类型的不同,确定教学重点,并选择适合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也完全可以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去。例如,在对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诗歌欣赏课堂上,教师可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经典的朗读,再激发学生在课堂上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语文教师在选修课备课过程中,一定要理解选修课开设的目的和教学目标。语文教师一定要立足于选修教材的具体内容,理解编者的具体意图,在教学中,创新教学理念,重视培养自主思考意识,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喷。也就是说,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对选修课教材的认识。对于选修课,教师一方面不能将其作为必修课来对待,另一方面也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能当成课外读物来处理。与此同时,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要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角色.扮演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意识。比如,在选修课《史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讲述课本文言文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历史背景资料,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在对诗歌散文的鉴赏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逐渐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达到陶冶高中生情操,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最后,高中语文教师在选修课教学中还要立足于高中生的学习实际,与高考考试相对接。虽然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教学”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但是高考的存在,使得高考依然是考评师生的重要标准,考试的选拔功能也因此而没有被社会各界淡化。所以,即使是在选修课教学中,语文教师也应该注意兼顾学生必修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寻找一条可以把选修与高考对接的途径.一方面不能因为选修的学习而忽视了高考考试,另一方面也不能直接忽视选修课的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在选修课的内容和高考的考点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

三、结语

第8篇: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范文

关键词:基础学科;思维能力;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83-0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认识到只有学习好文化知识,才能够使自己生活得更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因此,在教育中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在众多的学习科目中,语文学习也日益受到了重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

语文在我们的学习过程当中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学好语文知识可以使同学们终身受益。通过学习语文,不但可以影响同学们的精神世界,而且对同学们的领悟能力、对人生的感受等方面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人认为,我们从小就接触语文知识,语文是一门最好学的学科,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事实上,要想学好语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有人认为,学习语文只要肯下功夫,对知识多加记忆就一定能学好,但是,在高中阶段在语文学习上更加注重对同学们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靠简单的记忆知识就能达到的。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培养能适应时展的人才。

在传统的教学中,为了适应应试教育的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是在搞题海战术,让同学们通过大量的习题来记忆知识,提高分数,并没有注重发挥同学们的主动性,不能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同学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更加强调变学生被动地学为学生主动地学,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中、在探究中去获得新知识;在教学中不应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使高中语文课堂更加的高效。下面结合实际的教学,谈谈如何使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更高效。

1.帮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学习。只有知道如何去学,才能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教师。

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注重同学们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领悟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抓住文章的主题。语文的学习并不只是字词的学习,还要注意思想感情的培养。

如果想学好语文,抓紧课堂的45分钟是一个关键方面。只有在课堂上懂得如何去听课才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所谓"听课"并不是只需要耳朵去听,而是需要同学们把眼、耳、手、脑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并促使它们共同配合,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掌握更牢固。语文是一门感情丰富的学科,在语文学习中,同学们要注意教师讲课时的表情和动作;听清楚教师讲授的内容并注意教师讲课的语调,抓住教师教授的重点;根据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和板书记下本课的重点知识,以便于课下复习;同时,紧跟教师的思路,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只有在课堂上经过自己的思考对内容有所理解才能使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

2.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标中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因此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好自己引导者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获得新的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e累学习经验。

3.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同学们保持新鲜感,始终对学习充满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同学们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同学们保持学习的热情。

基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可以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可以让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让同学们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第9篇: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改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实践研究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的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旨在不断加深对语文教学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进,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一、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一)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互动、交流,实现双方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标。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要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协同配合,从而掌握并能够对语言进行灵活运用,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长远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顺应时代的发展,学校就必须要把培养学生能力与社会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形式上,要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利用现代技术为学生传递最新讯息。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在交流和实践中,获得知识,发展技能。此外,通过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更多地关注与重视课外知识和课外实践,提高学生动脑、动手、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弱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要求老师和学生摒弃传统的教学与学习模式,老师由主体地位变为指导者,而学生由听从者转换为学习的主体。从传统教学模式到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转变,对于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高中学生学业压力较大,对语文的学习重视度不够高,而且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的影响较为深刻,学生习惯于跟随老师的思维,听老师对文章内容的讲解与分析,并不会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对于教材的内容,很难有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性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弱。另外,绝大部分的同学存在一种错误性认识,认为只要自己平时注意积累就行,语文课堂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没有多大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课之前首先要端正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重要性的态度,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课外积累只是知识获取的一种途径,课堂学习不仅仅是授课思路的讲解,更是个人理解升华的重要过程。

(二)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理解不够

在新课堂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开始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一方面语文教学还是无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在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对形式的突破,对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质把握不到位。比如,“满堂问”或“满堂讨论”,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不断的深入思考,但依然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由浅至深,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分析。表面上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性高,但实际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根据问题的引导,得出老师心目中的想要的答案。另一方面,教师虽然给了学生很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但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深表怀疑,担心给予学生过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会影响教学进度和质量。

三、对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应对措施

对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既要摈弃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讲解教学,还要杜绝以学生为绝对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对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如何权衡两种教学模式的利弊,寻找到最佳的学习模式,这是关键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语文课堂,应该让学生感到乐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通过对具体情境和问题的探讨,通过自己的思考与相互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材内容用多种灵活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对于有兴趣的、不懂的或有疑问的地方向同学或老师提问,可以从对简单问题的提问,到对探究性问题的提问,逐步提升学生提问技巧。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指导,还要在课堂上,设置具体的提问情境,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能力的培养。

(二)找准教学重、难点,根据具体情况开展教学

在对高中语文教材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对于较为简单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和合作探究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无需多讲,只需对容易混淆的地方做个提醒。对于比较难理解和重点的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无法掌握其精髓时,教师可以对此部分进行详细解读,由简单的问题或情境,逐步深化,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一做法不仅增强学生思维能力,还会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清晰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重、难点要详讲,简单易懂的要略讲;重难点知识要重点掌握,简单知识按具体情况进行学习,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知识的最大化。

(三)多开展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光靠在课堂上学习或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上开展有趣的课外知识延伸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或热点时事,提出相应的主题,同学们通过组队合作的方式,通过分工合作,各自查找所需材料,根据所找到的材料,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将最后的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和才干,还充分地锻炼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为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展开奠定基础。

四、小结

新课程改革下,对高中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实施,可以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在沉重的功课压力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轻松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提升自身语文素养,并能在实践中,锻炼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体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深化我国课堂整合与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科学论坛,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