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教保姆作文范文

家教保姆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教保姆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教保姆作文

第1篇:家教保姆作文范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电脑操作逐渐替代了人工手写,键盘一敲即可看到想要的文字,而随之产生的就是错别字的泛滥。随手翻开高中生的作业本、日记、作文,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错别字,有的情况还很严重。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正确书写汉字是继承中国文化的基础。据有关权威专家透露,全国部分省区的新课改高考大纲已经对作文错别字的扣分加大了力度,2007年规定的扣分上限是五分,以后不排除提高到六分至八分的可能,所以错别字现象已成为个各省区包括江西省在内的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总结,要纠正学生的错别字问题既要规范教师的识字教学,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

首先,要从老师的教学开始。错别字泛滥,这反映了高中生语文基础不扎实,表达能力差。纠正学生错别字就成了语文老师的一大课题。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如何帮助学生避免写错别字呢?①教会学生识字、记字的方法。高中生写错别字很多时候是因为这个字跟那个字相像,对于字的写法总是模棱两可,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中国汉字中有很多音近的字,高中生经常会因为形近而写错字,对于这种现象,我认为解决的方法是,辨析汉字的“音、形、义”。首先对教材原文要熟悉,要知道这个字是哪方面的意思,然后就是根据这个意思来选择正确的“形旁”的汉字。最后再检查一下这个汉字的拼音是否正确,是否合乎题意。举个例子来讲,如“栽”“裁”“载”,学生犯错的几率是比较大的。“裁”,学生经常遇到,如文学作品的“体裁”,学生很多时候写的都不是“裁”,而是“载”或者“栽”。我觉得解决的方法是,首先要知道这三个音近形似的汉字的意思和使用场合。“裁”“栽”和“载”的“形”的区别主要是形符“衣”“木”“车”,而这几个字实际上已经表示了“栽”“裁”“载”的使用范围和场合。即“裁”是与“衣服”有关的,如“量体裁衣”;“栽”与“树木”有关;“载”与“车”有关。知道这些以后,再了解一下三个汉字的“音”的差别(实际上差别是很大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中国汉字中有许多是会意字,对于音同的字词我们可以根据字的意思来判断它的形旁,举个例子,如“晦”“悔”“诲”。晦”从“日”旁,与时间有关,指天气不好,光线不好等。“悔”从“忄”旁,与人的心情有关,指人很懊悔、后悔等。“诲”从“讠”旁,与说话有关,是教导之意。有了这些形声字的常识,在写“风雨如晦”“悔之晚矣”“诲人不倦”这些词语的时候就不会写错了。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改错的全过程。在作业中写了错别字,常常自己意识不到。因为错别字在该学生的脑海中是作为正确的字来记忆的。以前,对学生出现的错别字,我都耐心地帮学生找出并圈画起来,让学生专心改。实践证明,这种保姆式的方法收效甚微——由于学生在纠正错别字的过程中,并没有经历寻找和发现错别字这一过程,因此没有养成辨别错别字并加以改正的能力。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引导学生参与改错的全过程。后来,在学生作业中发现错别字时,我不再帮学生画出,只是在出现错别字的字行末尾打上一个标记,提示这里出现了错别字,要求他们自己找出并加以改正。这样做,促使学生参与了改错别字的整个过程,培养了他们寻找错别字的意识。时间一长,学生具备了发现错别字的能力,在检查作业时,便能够自己找出作业中的错别字。

其次,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①学生在学习中要重视写,而最常见的错别字是重点。虽然我国的常用汉字至多不会超过3000个,但是要把这3000个汉字真正掌握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高中生,甚至大学生,写错别字,是很常见的现象。华东师大曾经受国家教委委托组织实施了全国初中三年级识字教学抽样调查。发现学生汉字的通过率为55%,测20个次常用字,识别12个,书写8个。从这两个数据对比中可见,学生对字的识别能力大大超过书写能力。在字词教学中凡是要求学生必须会写的字,就必须充分重视“写”的训练,而不能用“认”的训练来代替。这样才能纠正学生提笔忘字,能认不能写的通病。②写作文时拿不准的字词可以不用,作文的文采、思想始终是第一位的。从大的方面讲,汉语的词语之妙,在于它内涵复杂,难以穷尽,而且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从小处讲,作文的评分标准主要是紧扣主题,有一定认识深度,而对于语言方面则没有太高要求。所以考生尽量在保证书写正确的情况下讲究遣词造句,用“替代法”将自己拿不准的词换掉。③要学会字词归类。把音同字不同、字同音不同的常用字罗列出来,通过比较字型的异同、读音的差异、意思及使用范围的区别来达到减少写错别字的目的。④要学会分析、了解汉字的造字特点,根据我国的“六书”造字法,字形与事物的形状、性质等方面有很多联系。根据字形的结构特点去推知汉字所表示的含义,从而达到少写或不写错别字的目的。⑤注重复习巩固。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对学生的字要及时复习,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前、课后、饭前、饭后,对已学过的生字写写画画,加强识记。⑥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果。教师要注意教育学生树立责任感、自信心,力争写一个字,对一个字,养成细心观察、规范书写、自觉检查、及时纠正的好习惯。写字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同时学生要养成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和遇到字形生疏或意义不明确的字勤查字典的习惯,为消灭错别字创造条件。

正确书写、运用汉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现在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铁杵成针,滴水穿石”,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要把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有机地结合,综合考量,才能解决高中生写错别字的问题。

(赣县中学南校区)

第2篇:家教保姆作文范文

2005年5月5日夜,新疆石河子市北湖公园,游人渐渐散去,到处一片寂静。空旷的湖边,一个女人紧紧地搂着10岁的孩子,轻声地给孩子讲故事。

这个孩子名叫龙龙。这个女人名叫刘清丽,是龙龙的继母。由于她当过龙龙的家教老师,所以龙龙叫她“老师”。

谁也没想到,在美丽的湖畔、轻柔的夜风里,罪恶正在酝酿……

23时,湖边已看不到其他游人,不远处的路灯散发着清冷的光。龙龙又冷又饿,不停地哀求:“老师,我们回家吧。”刘清丽把他抱在怀里,轻轻地亲他的脸庞,不知不觉,两行泪水悄然滑落。乖巧的龙龙给“老师”擦去泪水,他不明白“老师”今天为什么这样反常。

猛然,刘清丽把怀里的龙龙推进水里,然后疯了一般掐住他的脖子往水里按,直至把他整个人淹没在水里。片刻,龙龙便停止了挣扎。刘清丽随即惊慌失措地离开。

此时,在湖边散步的一个游客听到响声,马上拨打电话报警。

刘清丽离开公园后心里忐忑不安,想折回湖边看看龙龙到底怎么样了。一个小时后,警察在公园门口发现了失魂落魄的她,并当即把她控制住。很快,刘清丽便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让社会各界震惊的是,刘清丽在一家大型钢铁企业担任工程师,事业有成,于几天前(4月29日)拿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颁发的冶金专业硕士学位证书,她怎么会成为杀人犯呢?更让人们不理解的是:刘清丽曾说自己非常爱继子龙龙,那为什么杀害他?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女硕士痛下杀手,夺走了无辜孩子的生命?

带着孩子再婚,受伤的心找到温暖的港湾

1969年,刘清丽出生于新疆石河子。出生后不久,她就被父母送给别人抚养。懂事后,刘清丽从邻居的闲言碎语中得知自己的身世,她感到非常难以接受,十分憎恨亲生父母将她送给别人。慢慢地,她的性格变得孤僻自卑,有时候仅为一点儿小事就与别人大吵大闹。

唯一让刘清丽感到自豪的是学习成绩很好――从小学到高中,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86年,她考上西安一所大学,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新疆位于乌鲁木齐的一家钢铁企业。两年后,她和企业子弟学校的校工王某结婚,不久生下儿子王亮。由于学历有较大的差距,性格又不合,她经常和丈夫、婆婆吵架。2000年,她和丈夫离婚了。由于担心别人以此为笑柄,要面子的她默默地品尝婚姻不如意的苦酒,没把离婚的事告诉任何亲戚。她非常疼爱儿子王亮,离婚时与丈夫约定:儿子由她抚养。

在工作上,刘清丽不肯落在别人后面。在职期间,她考上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她把一切时间都用在自己的学习和教育孩子上,希望这样可以忘记内心的伤痛。为了补贴家用,她在业余时间兼职给别的孩子当家教。

2004年9月,在给龙龙当家教时,刘清丽遇到了龙龙的父亲赵阳。赵阳和刘丽清是同一家钢铁企业的工程师,此前他们已认识,但从未有过交往。看到龙龙和自己的孩子一般大,刘清丽格外喜欢他。得知龙龙的母亲在一年前因液化气中毒去世,刘清丽更是像慈母一样对龙龙百般呵护。在刘清丽的帮助下,龙龙的学习成绩很快有了提高。刘清丽的表现,让赵阳和他母亲陈莲花交口称赞。

为了表示感谢,赵阳请刘清丽吃饭。在一家气氛温馨的餐馆里,儒雅风趣的赵阳博得了刘清丽的好感。刘清丽内心又燃起了对婚姻的渴望,她向赵阳谈起了自己单身带孩子的艰难,说着说着,眼睛就湿润了。对单身带孩子的艰难,赵阳也有同感。两人越聊越投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陈莲花并不同意儿子和刘清丽的婚姻。她觉得刘清丽只顾学习,不会操持家务,再说两个孩子在一起生活会有矛盾,孩子的矛盾会影响大人的感情。她提出,如果刘清丽要和赵阳结婚,就必须净身入户,不能带着孩子过门。

刘清丽对自己的儿子非常疼爱,不忍心把儿子交给前夫抚养。对陈莲花的要求,她感到左右为难,只好含泪提出分手。

赵阳坚决不同意分手,他安慰刘清丽:“孩子不成问题,只要我们一视同仁,孩子们会适应新家庭的。”

前段时间,为了辅导龙龙学习,龙龙曾经住在刘清丽家里,两个孩子相处得很好。刘清丽想,只要自己对两个孩子都好,感情是可以慢慢培养的。这么一想,她不再坚持分手。

在赵阳的坚持下,2004年10月底,赵阳和刘清丽领取了结婚证,组建了新家庭。

烽烟四起,失火围城里痛苦不堪

重新组建家庭后,刘清丽一心一意想当好妻子、好母亲,她把自己的房子卖掉,和儿子王亮一起搬到赵阳家里住。

王亮比龙龙小几个月,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到了新家后,他无形中感觉到自卑,成天像受惊的小兔子一样躲着人。

龙龙性格活泼,虽然学习成绩差一些,但很懂事。他打心眼里喜欢博学多才的继母刘清丽,一直叫刘清丽为“老师”。

两个孩子都10岁,有时亲如兄弟,有时会出现摩擦。孩子打打闹闹本来很正常,但每逢这时,刘清丽都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拉过王亮先打一顿,以此平息矛盾。为了使龙龙尽快提高学习成绩,她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给龙龙补课。龙龙期末考试前担心自己考不好会挨爸爸打,就问刘清丽能不能代替爸爸去开家长会。刘清丽满口答应。她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写在纸条上装在龙龙的口袋里,让龙龙有事直接打电话找她。相比之下,她对亲生儿子王亮,给予的照顾就少一些。

有一次,刘清丽无意中看到儿子写的作文《偏心的妈妈》。王亮写道:“我的妈妈不讲理,我和哥哥吵架,她总是打我。明明是哥哥欺负了我,妈妈也欺负我……”刘清丽泪落如雨,她把王亮抱在怀里痛哭了一场,然后告诉儿子:“不是妈妈不爱你。拥有新家不容易,妈妈打你是为你好。”王亮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对第二次婚姻,刘清丽投入了全部感情,她一心想把家庭经营得好一些,用自己的幸福和成功来回击那些对她指指点点的人。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婚后仅一个多月,她就面临一道难题了。

12月初,两个孩子在一起打闹,陈莲花怎么劝也劝不开。本来就有高血压病的她,一气之下昏倒在地。婆婆病倒后,刘清丽请假日夜侍候在病床边,就是对自己的父母,她也没有这样尽心过。她希望自己的表现能得到婆婆的认可。

婆婆对刘清丽说:“我也通情达理,很明白你的难处。可是,两个孩子在一起打闹,对他们的成长没有好处。亮亮是王家的孩子,还是让他们家抚养好一些。我们可以多给一些抚养费。”在婆婆和丈夫的劝说下,刘清丽终于答应把王亮送到前夫家抚养,每月给前夫700元抚养费。

王亮得知妈妈要把他送走,抱着妈妈的腿大哭不已,死活不愿离开妈妈。刘清丽看见儿子泪汪汪的,一下子心软了,一股气顿时涌上心头:两个人都有孩子,凭啥要把我的孩子送到别人家养?结果,王亮继续留下来了。

陈莲花出院回到家,见刘清丽还没把王亮送走,便对刘清丽说:“今天晚上你必须把孩子送走,不然的话,我走!”万般无奈,刘清丽只好带着王亮离开。她拉着王亮的小手走在街头,环顾四周万家灯火,忍不住泪水涌了出来。她不知道哪里可以容下她们母子。

当天夜里,刘清丽带着儿子住在一间地下室里。地下室冷得像冰窖一样,母子俩哆哆嗦嗦地拥在一起过了一夜。王亮不停地问妈妈:“为什么我们要住在这里?我以后不和哥哥打架还不行吗?”刘清丽哭着对儿子说:“是妈妈不好,没本事让你过上好日子。”第二天,刘清丽带着儿子敲开了前夫家的门。

赵阳发现,和婚前相比,刘清丽变化非常大。婚后,本来就不擅长做家务的刘清丽更是不理家务了。他提醒刘清丽:“作为妻子,你应该把家里整理得像个样子。”刘清丽却认为,有做家务的时间,还不如去当家教挣点钱,用钱请保姆做家务。她正在攻读硕士学位,不管家里烽火连天,都抽出时间来看书学习。在她的潜意识里,只有拿到更高的学位,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在学习时,她暂时忘却了婚姻的痛苦。

王亮走了后,刘清丽不停地央求丈夫允许王亮回来。赵阳是孝子,他知道母亲的脾气,也了解妻子的处境,夹在妻子和母亲中间,很是左右为难。后来,他经不起妻子反复哭诉,终于和母亲谈了一次。陈莲花听了儿子的话后大为生气,把儿子和刘清丽全赶出了家门。无奈之下,赵阳和刘清丽只好暂时住进公司的单身宿舍。

夫妻俩都被逐出家门,这是刘清丽没想到的。她认为赵阳欺骗了她,便天天和赵阳大吵大闹。赵阳也满肚子火,他觉得刘清丽变得不可理喻,冒出了离婚的念头。

2005年3月,刘清丽和赵阳又吵了一架。赵阳听见刘清丽不住地数落他的母亲,忍不住打了她几巴掌。刘清丽惊呆了,大声喊道:“我不活了,我带上儿子和你们一家一起死!”赵阳怕刘清丽情绪极端时真的干出傻事,特意给母亲家换了门锁,并且叮嘱母亲:“刘清丽来时,不要给她开门。”

刘清丽弄不明白,自己全身心投入这桩婚姻,为什么却会落得扫地出门的下场。这让她的脸往哪里搁呀?她欲哭无泪。痛苦之中,她上网聊天,试图通过网络情人来忘却现实中的痛苦,可是虚幻的网络并没有把她从婚姻的挫折感中拯救出来。几天后,她就放弃了这种无聊的游戏。

赵阳提出离婚,刘清丽让赵阳给她买一套房子,赵阳答应了。房子买好后,刘清丽嫌房子小,说买一套大房子才肯离婚。赵阳怕刘清丽变卦,找来一个朋友当证人,要求刘清丽写下买好大房子就离婚的协议。刘清丽哭着告诉赵阳,她其实是爱赵阳的,压根儿不想离婚。见刘清丽反复无常,赵阳身心俱疲,索性躲开她。他心想,就由她闹去吧。

2005年4月,王亮离开父亲家流浪在街头。刘清丽找到他时,他穿着脏污的衣服,小脸上泪水和汗水交流。刘清丽心疼地一把搂过儿子放声大哭,被伤害的感觉使她的心燃烧得如同一座火山。

刘清丽把儿子带回身边。哭了整整一夜后,她心如死灰。

扭曲的报复,无辜孩子成牺牲品

5月1日,刘清丽回赵阳家拿自己的衣物。陈莲花听见她的声音不给她开门。在刘清丽的苦苦哀求下,陈莲花才冷着脸打开门说:“东西都在地下室,你自己去找吧。”刘清丽到了地下室,看见自己的衣物被胡乱扔了一地,对婆婆的恨达到了极点。

当天,守在冷冰冰的宿舍里,刘清丽想给赵阳打电话好好谈谈,可是赵阳不接电话。一怒之下,她在宿舍的整面墙上写下“你和你妈都不是好东西,你们要为此付出代价”。夜里,赵阳回来看到妻子的“杰作”,扬手打了她几巴掌,把她推出门去。赵阳冷静下来后想,刘清丽并没有地方住,于是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准备回母亲家去。刘清丽哭着拉住赵阳不让他走,两人拉拉扯扯,一直拉扯到马路上,引来许多路人观看。后来,刘清丽打电话报警,民警把他们带到派出所,批评教育了一番。

从派出所出来后,刘清丽情绪极不稳定,像孩子似的一路哭哭啼啼地跟着赵阳,甚至连上厕所也跟着去。赵阳不胜其烦。

5月3日,在刘清丽的一再哀求下,赵阳回到宿舍。刘清丽反复向他表白自己是多么珍惜这桩婚姻,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来维持婚姻,希望他能够在乎妻子的感受。赵阳却觉得两人的感情已经到了尽头,和刘清丽在一起既烦又累。所以,无论刘清丽怎样表白,他都不愿多说话。

见赵阳不理不睬,刘清丽竟然拿出一把小刀在自己的手腕上割起来,一边割还一边歇斯底里地大喊:“我是爱你的,可是你们家人容不下我和儿子!我死给你看……”赵阳见刘清丽的手腕上鲜血淋漓,赶紧夺下刀子。可是一转眼,刘清丽又拿起刀子在自己的手腕上划起来。赵阳只好拨打110:“这里有一个女人不知怎么了,要割腕自杀。你们赶紧来!”民警赶到现场,见刘清丽伤得不太严重,就让赵阳送她去医院包扎。

刘清丽闹了一夜。赵阳弄不明白,身为硕士的妻子为何因婚姻问题变成泼妇。第二天,同事相约去山里旅游,他正想出外散散心,就趁机去山里躲起来。此时,丧失了理智的刘清丽正酝酿着一个可怕的计划。

5月5日上午11时,刘清丽给龙龙打电话,得知龙龙一个人被奶奶关在家里,就说要带他去玩。她让龙龙给奶奶打电话,告诉奶奶他去姥姥家,让奶奶别担心。

见到“老师”后,龙龙高兴得像放出笼的小鸟。

刘清丽带着龙龙坐车到了乌鲁木齐商贸城,给龙龙买了一把玩具枪。之后,她带着龙龙搭出租车,跑到200公里外的石河子市。她曾反复给赵阳打电话,但赵阳关机了。心烦意乱的赵阳正和同事在山里旅游,他想过完“五一黄金周”就和刘清丽办理离婚手续。

石河子是刘清丽的故乡,她知道在郊外有个北湖公园,傍晚游人很少,所以带着龙龙往那里走。

一路上,龙龙不停地问:“我们去哪儿呀?如果回去太晚,奶奶会骂我的。”这些话说到了刘清丽的痛处。她知道龙龙是丈夫和婆婆的心头肉,要报复丈夫和婆婆,只有拿龙龙下手了。就这样,在冰冷的湖水边,发生了文章开头讲述的那幕惨剧……

案发后,民警从刘清丽的衣服口袋里找到一封遗书。遗书是写给赵阳的:“我不想离婚,你和你的家人如此待我,我要让你们痛苦一辈子。你们得到今天的结果全是报应。你们不让我和我的儿子在一起,我也让你们见不到儿子、孙子……”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