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多元化与特殊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育学;学科;专业发展
从2010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到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一批一级学科点和学科方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研究结合国内外学术期刊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教育学学科门类(04)下的二级学科教育学类(0401)的8个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一、教育学专业保持元层次学科地位
教育学的发展面临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双重挑战。一是国内主要期刊《教育学报》《中国教育学刊》等发文讨论教育学学科自身建设与发展问题,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EvaluationofEducationalAchievement)和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TestingService)联合编辑Large-scaleAssessmentsinEducation(《教育大数据评估》)等在教育学研究学术化的基础上,对教育学量化研究提出新要求。二是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存在研究领域多元化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组织编辑InternationalReviewofEducation(《国际教育评论》),韩国首尔大学教育研究院编辑出版英文版AsiaPacificEducationReview(《亚太教育评论》等,都突出了一些需重视的研究命题。
二、科学教育专业的发展任重道远
我国自2002年以来有6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科学教育本科专业[1]。国内学术期刊主要是各师范院校的学报。国际上,由韩国科学教育协会(TheKoreanAssociationForScienceEducation)组织编译的英文版Asia-PacificScienceEducation(《亚太科学教育》),还有CulturalStudiesofScienceEducation(《科学教育的文化研究》)、JournalofScienceTeacherEducation(《科学教师教育期刊》)等都提出了科学教育的专业命题。
三、人文教育专业的人文概念多元化
2002年教育部首次将人文教育专业以目录外专业的身份放在教育学科门类中。至2008年,我国有近80所高校开设人文教育本科专业[2]。人文教育在国内的主要期刊包括《语言教学与研究》等,国际期刊包括隶属于国际道德教育协会(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EducationinEthic)的InternationalJournalofEthicsEducation(《道德教育国际期刊》,以及EthicalTheoryandMoralPractice(《道德理论与实践》)、InternationalJournalofPolitics,CultureandSociety(《国际政治、文化与社会杂志》)等。人文教育专业的发展应进一步凝练专业发展方向,突出专业建设的重点和专业特色。
四、教育技术学专业正在蓬勃发展中
随着现代技术和多媒体的突飞猛进,一些院校建立了独立的教育技术学教学单位。国内主要期刊包括《现代教育技术》《中国教育信息化》等。国际期刊包括Computer-AidedEducation(《计算机辅助教育》)、JournalofComputerAssisted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InternationalReviewofResearchinOpenandDistanceLearning(《开放与远程学习研究的国际观察》)、Computers&Education(《计算机与教育》)、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er-SupportedCollaborativeLearning(《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等。近年来教学设计师(InstructionalDesigner)在教育技术学领域流行起来,部分国外院校开设教学设计师专业。
五、艺术教育专业的发展需跨界融合
至2010年11月,我国开设艺术专业的高等院校有1400多所,2010年招生总数达40多万人[3]。2011年国家出台《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教育课程标准》提出艺术教育需通过学科的贯通,培养具备一定的音乐、舞蹈、美术的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具备良好艺术审美能力,能胜任中小学教学活动要求的合格教师。艺术教育在国内的期刊包括各艺术院校的学报等,国际期刊包括JournalofAestheticEducation(《美育杂志》)、OxfordArtJournal(《牛津艺术杂志》)、JournalofPerformanceandArt(《表演与艺术》)等。教育学门类下的艺术教育专业的发展需确定各项艺术技能的标准,合理利用高校艺术学各专业资源。
六、学前教育专业的扩招与挑战并存
2015年10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来,学前适龄儿童人数增长,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扩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包括儿童游戏和体育、儿童语言、儿童自然科学和数学、幼儿园管理、教学用具的应用与设计等。国内期刊包括《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早期教育(教师版)》等。国际期刊包括由印第安纳大学、美国儿童教育协会(The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EducationofYoungChildren)等机构编辑的EarlyChildhoodEducationJournal(《早期儿童教育杂志》,另有EuropeanEarlyChildhoodEducationResearchJournal(《欧洲早期儿童教育研究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ChildCareandEducationPolicy(《国际儿童护理与教育政策》),InternationalJournalofEarlyChildhood(《早期儿童国际期刊》),以及JournalofEarlyChildhoodTeacherEducation(《早期儿童教师教育杂志》)等,研究主题涉及关爱儿童项目、营养与健康、幼儿发展、保育员的发展等。
七、小学教育专业需进一步整合资源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最早于1999年开设。2010年我国小学教师需求达580.05万人,2020年预计将增长到峰值692.84万人[4],国内主要期刊包括《外国中小学教育》《现代中小学教育》《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中小学教师培训》等,国际期刊包括Child&YouthCareForum(《儿童与青少年护理论坛》)等。
八、特殊教育专业发挥重要的社会功能
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在教育学系建立了第一个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1987年华东师范大学在心理学系建立了特殊教育专业。随后,部分重点师范大学、地方师范院校、地方大学陆续建立了特殊教育专业。国内主要期刊有《中国特殊教育》,国际期刊包括由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理国际社团(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ResearchinChildandAdolescentPsychopathology)主办的JournalofAbnormalChildPsychology(《非正常儿童心理期刊》),以及CultureandBrain(《文化与大脑》)等。
参考文献:
[1]肖磊.科学教育专业“有市场无需求”急需改变[N].中国教育报,2011-02-14.
[2]柳敏和,鲍远明,张玉文,等.人文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1):122-124.
[3]朱锦秀,罗晓欢.试论我国艺术教育的新向度:艺术学成为门类后的艺术教育路径之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5):40-42.
摘 要 开展多元化服务是我国目前所有图书馆一致的发展趋势,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传承与多元化发展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图书馆就成为少数民族地区能够保存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文化精神,同时又肩负着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艰巨任务的重要机构。鉴于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图书馆如何实现在顺应时展进程的情境下自我创新,就成为我国图书馆发展进程中所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 多元化视角 少数民族图书馆发展 服务策略创新
一、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角色定位
相对于其它类型的图书馆,少数民族地区的图书馆除了具有日常借阅职能,为少数地区的民众提供关于书刊资料之类的信息之外,还以具备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等社会职能。随着社会发展,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日趋频繁,各种先进科技和思想意识的迸发而形成的“多元”的社会发展形态,无疑对根深蒂固的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了剧烈的冲击。鉴于此,少数民族图书馆就在无形之中成为了保护民族文化的阵地,成为少数地区民众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向导。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
(一)日益明显的多元化特征
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之间,一直是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然后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得到共同发展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通过对汉语言及汉文化的学习掌握,逐渐建立起更为融合的社会关系,于是经常看到少数民族群众与汉族群众生成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甚至是夫妻关系。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间有关文化精神领域的交流日趋频繁。少数民族群众不仅受到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所带来的境外文化的影响;也会因为地处祖国边疆区域,接壤国家众多,地域文化的渊源以及我国一贯主张的睦邻友好原则,促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元化还呈现出跨国度、跨种族的特征。
(二)少数民族地区文华传承危机
这种传承的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的文化主流和来自西方的文化夹击,促使少数民族文化逐渐为人们所“边缘化”,成为了“落后”与“闭塞”的代名词,这不仅严重戳伤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其自身的民族认同感;另一方面,多元文化的并行发展,促使很多少数民众一味地追崇所谓的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甚至不惜为此放弃了本民族的文化。比如中国“末日皇朝”的主人――满族人,其在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本民族拥有深刻历史价值的语言文字。然而随着其它文化的渗入,以及民族内部的不断“汉化”,“满文”这种宝贵的语言文字正在消失,大量珍贵的满文史料,随时都有可能成为无人破解的“天书”。
三、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多元化服务策略――以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为例
首先,构建双语言服务体系,不仅包括双语言的咨询服务,还包括图书馆标识导航系统的语言多样化和信息检索系统的双语化。喀什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以维吾尔族为主,维吾尔族语言作为一种独立性极强的语言,唯有经过特殊教育或者特训的人才能进行图书馆馆内咨询服务。同时能够进行双语言服务的咨询服务人员,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识,或者图书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直接招聘具备图书馆服务能力的维吾尔族人员担任咨询员。
其次,有针对性地构建多元文化馆藏,包括多语种的文献信息资源、多载体形式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及除汉语、英语等主要语言之外的少数民族语言文献资源。同时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献收藏要注重与当地的语言语系相结合。维吾尔民族民众的聚居地,因此就应加强对维语文献的收集。另一方面,对馆藏文献的选择不能拘泥于纸质形式,而是应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
最后,构建开放式的组织机构,使少数民族图书馆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文化多元化的双重背景下,既能顺应时展潮流、又能维系自身特色。这里所谓的开放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图书馆内部与外在环境之间形成的一种资源的互动,二是指图书馆的人员结构分布上,无论是民族成分还是语言、知识能力等方面都应该呈现出开放性的特征,从而使少数民族图书馆能够打开大门,更好地为不同层次、拥有不同民族背景的少数民族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成为连接文献资源与信息使用者的桥梁,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共享。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已经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科技创新而融入到与人们生活相关、与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相关的环节之中。图书馆的多元化服务是“多元化”的一种直观体现,它意味着对文化多元性的继承以及对多元化服务的创新。而少数民族图书馆想要实现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服务策略创新,需要其语言、馆藏以及组织机构等多方面来展开实施,唯有如此,其才有可能实现教育推广和民族文化维系的双重职能。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创新能力;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7-0000-0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专门传授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科,它不仅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理论知识,还包括了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知识。通过这种专业的学习,学生要培养自身的几个方面的能力:首先,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这是对每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基本要求,其次,要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各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另外,计算机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在创新模式下教育理念下,以信息化核心技术的计算机技术的教育还尚有缺失,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陷入了“死记硬背”的瓶颈,这对于以实践和操作为特点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直接导致了学生缺乏创新精神,无法真正适应实践工作和适应市场与产业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计算机人才没有能充分就业的原因之一,因为企业更加注重的是计算机人才的操作和动手能力。面对这一现状,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以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招聘的需要。
首先,加强创新能力的宣传,营造“创新精神”的良好环境,把创新作为一种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要全面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单靠学校某一职能部门的工作是做不到的,需要全校都提高这方面的认识,学校的各个部门要上下齐心协力去做,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校园“论创新、学创新、行创新”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要鼓励学生学术自由,成为学习的主体,给予学生更多地学习自和选择权,积极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化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扩宽学生的学习思路,还能够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潜能;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要敢于对各种理论和权威说“不”,鼓励学生在对现有的理论的反复思索和论证的过程中迈向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提出自己尚未成熟的创造性的设想,学校也应该积极予以支持,从而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性。作为前沿性学科的代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更应该鼓励运用本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不断发展尖端技术开展各类的课外活动和实践,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思考,激发创新思维,从而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其次,建立一支高效地、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教师对于教学、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教师是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领域的引导者,也是课堂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推动者,所以任何的教学改革和改良活动都离不开相关的学科教师的支持和贯彻,作为一线教育人员,教师可以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学生,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另外,通过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总结和分析,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更加科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体系。所以,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队伍的完善是关键。
首先,需要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创造力在教学创新活动中的出发点和起动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和知识的时候,会有意无意的对教师的行为和活动进行模仿,教师要自我强化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其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本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感染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因为这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只有燃起了学生对于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探究的渴望,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二,教师要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师生观。传统的教育观念遗留下的另一个落后的观念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平等的地位,自我国古代以来,教师就一直以一个尊贵的长者的身份出现,甚至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虽然这种态度充分的表达了学生对于教师的敬重和敬爱,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过分的师道尊严反而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的开放和民主自由的理念下,我们更加提倡的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即教师在教学的活动中和学生处于一种平等交流和平等对话的地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中,要想以教师带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高,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地位,形成平等的师生观念,即对待学生,教师要予以关爱和理解,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想法、观念,支持和鼓励学生的追求,注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精神,并源源不断地给学生输送学习的动力。
第三,教师平时要注重多元化知识的吸收。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学科教学的也是整体化、多元化的,尤其是现代的信息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必须保持着与时俱进的观念,在随时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其他的相关文化和知识的吸收,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灵活的学习需求,也有利于从其他的知识和方面入手拉进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距离。并且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结合相关的生活实际和多元化的视角进行讲解,会收到更加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进行交叉学科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从而塑造知识结构丰富、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学生人才。
再次,改革教学培养方案
教学培养方案是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制定的一定的教学活动准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因为计算机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导致了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十分驳杂,不利于短时间内让同学们全部接受,所以,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有用的专业知识,我们需要进行一定的教育方案的调整,不能够直接套用其他学科的已有的教学培养方案。本着“术业有专攻”的理念,我们在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的时候,可以进行更加细化的调整,可以根据侧重方向的不同,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细分为几个专业方向,例如围绕计算机程序设计可以分为net、.java、嵌入式设计这三个方向设置专门的程序专业,教师和学校可以在对学生进行了基础的计算机知识的培养后,更加侧重对于某个专业的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进行专门的学习,学校也可以由此培养“精”、“专”的应用性人才,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践,所以熟练掌握了一门专业的技术要比粗略的了解多项技术更有优势。
同时,学校要重视要改革教学模式。纲领性的教学方案还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模式中才能发挥作用。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是一种单程的知识传递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利于保持教师的工作热情。所以,现代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后,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是“耳提面命”式的灌输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现状,挑战现状,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教师还需要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以弥补各种必须课给学生的知识结构造成的禁锢,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发展兴趣爱好,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要利用其专业特有的优势,提倡其进行跨校、跨院、跨学科选修课程,因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涉及的学科范围非常广,多元化的知识的补充有利于更好的完善专业知识的学习。此外,学校还应开设各种实验创新教育课程,在不断的摸索与试验中找到更加符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的课程设置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的采纳学生的建议和意见,以及各种一线教师的丰富的教学经验,使学生接受较系统的创造性思维原理与创新技法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创新的积极性。最为关键的一点,也是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落脚点,是需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达到了巩固已有的理论知识的目的,还能根据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得以发挥更大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的发展空间。众所周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区别于其他的专业学科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注重学生对计算机的熟练操作和应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教授时,就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有针对性的根据阶段课程的学习,开展一些相关的竞赛活动,以奖励的激励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觉重视操作技术的培养,特别是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科研课题的开发,可以辅助教师和科研人员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技术应用到研发实践中,从实践经验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最后,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形式,一直以来课外科技活动有着学生的“第二课堂”的称号,恰恰的揭示了其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共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而服务,但是前者的优势体现在可以最柔性的方式来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创新潜质,有效的弥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无法发挥的一些创新性活动的空间。实践中我们发现高校加强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常见的如,可以定期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以一种文化节的方式将这种创新行为和活动固定下来,可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成立专门的科技文化创新指导中心对学生的科技创新作用进行指导与评估,使活动更加的规范和有意义;还可以举办各类科技文化知识竞赛,使学生关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认识到创新理念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意义,学校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制定一些相应的奖励政策来吸引和鼓励学生投入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
综上所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们的生活已经走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未来的人才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计算机技术也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也必然是十分广阔的,是否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技术和应用能力也是未来社会和企业选择人才的重要标准,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专业的高级人才的主要通道,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人才的摇篮,尤其是一些职业化的专业高校,更应该抓好教学活动的改革,而这种改革的活动中,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人才的多元化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是未来的人才竞争的不败者,才能紧随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动向。所以,高校在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本文中笔者从校园文化的培养、师资队伍的组建、师生观的转变、创新活动的开展等几个方面展开了相关论述,结合自己的多年工作经验,谈到了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如何加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为我国的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当然诸多不足,还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肖云龙.脱颖而出——创新教育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7
[3]朱洪,张卜林.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初探[J].现代特殊教育
关键词:大学;国际化;国际理解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6-0014-03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促进国际理解的核心路径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世界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前世界高等教育促进国际理解的核心路径。换言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深刻影响着国际理解的深度和广度。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办了主题为“21 世纪的高等教育: 展望与行动”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该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职责,其中第一条的第四点为“帮助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1]
(一)国际理解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题中之意
“国际理解”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教育理念,重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和全球意识[2]。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前,国际理解更是成为了世界高等教育的题中之意[3]。把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的思想和全球价值观作为教学的重点,已成为当前诸多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策略和具体举措[4]。
国际理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它实际上包括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在其通过的大会建议和宣言中,多次直接涉及国际理解及其教育的主题,例如,1948年第11届会议通过的《青年的国际理解精神的培养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教学》第24号建议;1968年第31届会议通过的《作为学校课程和生活之组成部分的国际理解教育》第64号建议;197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关于促进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的教育以及关于人权与基本自由的教育的建议》,明确了国际理解教育的任务。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了《国际理解教育指南》,确定了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目标[5]。1994年第44届会议通过的《国际理解教育的总结与展望》的宣言(第80号建议)及其《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其中,1994年宣言和行动纲领的提出,标志着“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在理论与政策上的确立,这种价值观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基本精神。可见,通过高等教育的途径来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与精神的交流,达到各国人们的相互理解,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所在,也是今天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应有走向[6]。
(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促进国际理解的关键
国际理解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价值,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促进国际理解的关键和有力保障。就理念意识层面而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整体构筑离不开多元、交往与理解。换言之,文化的责任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必然走向理解。在国际化的浪潮中,在趋同与趋近的发展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多元的意义,谁也不愿意看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可能付出代价――特别是丧失多种多样的遗产”[7]。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让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人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互助。
其次,就世界各国政策而言,许多国家的政府在应对全球化挑战时,相当重视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高至国家战略发展的层面,并加以资金投入和法律上的保证[8]。尽管各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广度和深度表现不一,然而日益增多的国家已开始将国际理解作为当前和今后教育发展的重要价值理念,甚至有些国家已把“国际理解与合作”置于大学教学、科研与服务的中心。譬如,美国通过国际教育服务计划(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s Service)开展国际教育,发展形式多样的语言教学,重视在教育工作者之间发展国际理解教育。可见,如何借助国家的国际化教育政策来呼应国际教育理念,以及如何真正有效地引领本国大学的教育发展以促进国际理解,这些无疑是近些年来各国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重要议题[9]。
二、大学国际化:我国高等教育加速国际理解的主导思路
大学国际化已经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口号,而且已成为一项具体的实践,关键思路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引领,充分重视大学国际化促国际理解。此外,借助各地方的积极响应,借助多元途径积极促进学生、大学、政府各个层面的相互理解。
(一)相关教育政策的引领:重视大学国际化,促国际理解
伴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大学国际化已日益成为一种有效促进国际理解的关键方式。这与大学国际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培养国际性人才,提升学生学者的国际理解力”是紧密相关的。
就国家层面而言,我国教育部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命题[10]。最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将实施留学中国计划,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之后,教育部公布了一份指导未来10年来华留学工作的《留学中国计划》[11]。该计划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
此外,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宏观引领下,包括上海市在内的诸多城市已经制定了可行的配套政策和策略。例如,上海已经出台了“上海市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2],指出“教育国际化:让学生具备国际交流、理解、合作、竞争能力”包括:积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课程资源,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知晓国际规则并能参与国际交流的国际化人才,还提出发展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基地,增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受等。如今,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市,是继北京市之外我国最大的国际学生聚集的城市,吸引着日益增多的学生来此求学。
(二)国内大学的响应:大学国际化的主要实现路径
虽然通过政策指南、融资、规划、监管框架和部门政策协调等,在国家、部门一级能够对大学国际问题发挥重要影响,但国际化活动的开展仍在大学层次(OECD,2010)[13]。近年来,国际理解已成为我国大学国际化的核心价值和理念,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本质和目标。其中,主要的实现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语言教学是基础。语言教学主要是指“对内的外语教学”和“对外的汉语推广”两大方面。语言的掌握,是了解和理解他国文化并展开深入合作的前提。第一,对内的外语教学。就国内学生而言,主要体现在加强外语教学方面。例如同济大学对其在校就读生(非德语专业的普通本科生)开设了长达一年之久的德语学习班,实施集中和系统的德语学习;华东师范大学成立的中法联合办学,向本校国内学生开放选修法语的课程。第二,对外的汉语推广。就对海外学生而言,主要体现为汉语教学的推广,比如,国家汉办2007年建立“孔子学院”,秉持着“全球的视野, 本土的行动”, 旨在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14]。
2.大学内部多元课程的开发。扩大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设置。譬如,增设国际关系、地区文化、国别史等更多的国际教育课程,使学生接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学会独立”,“挑战自我”,“学习新文化”是留学生用来描述自身最佳体验的词[15]。华东师范大学等近些年来在提升大学国际化的过程中,先后开发了提升国际学生国际理解力的多门课程,包括《中国都市发展》、《中国电影与社会》、《当代中国文化与社会》、《当代中国外交》、《中国语境下的学校领导》等,这些课程促进国际学生更为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
3.其他类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这里特别强调新技术背景下“开放课程”的推广和应用。新信息技术在当前大学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组织视频会议讲座,邀请一流的学者参与,或将新兴通信技术作为国际化研究合作的基础等。其中应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用于支持远程教育。具体而言,学生可以参加其他国家的大学远程教育课程,增强国际文化交流和理解[16]。这种途径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消除了人类交往的地域障碍,从而打破了人们在观念、文化上的界限,极大地促进了国际交流和理解。
三、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化的个案:提升国际理解的重要途径
华东师范大学作为国家985重点建设的大学,在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不断拓宽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加强校际交流和合作,增进国际理解。
(一)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增进国际理解
华东师范大学以“开阔国际视野,引进优质资源,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增强交流能力,扩大国际影响”作为基本工作思路,推进与国外大学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以2009年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呈现出不断蓬勃向上的新局面”,许多国际知名大学率团来访。在亚洲,新加坡教育部长、亚洲协会副主席、韩国庆星大学校长等率领的代表团来华东师范大学访问,双方就国际交流、教师教育、对外汉语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会谈,并签署了合作项目。在欧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英国艾克赛特大学、德国美因茨大学等大学的代表团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学科领域、本科生互派、博士生联合培养等方面签署合作协定。与此同时,华东师范大学领导也率团走出国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大学进行校际交流。校领导先后访问了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和英国的艾克赛特大学、纽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院、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等大学,访问期间,宾主双方达成了许多合作项目,增进了国际理解。
此外,主办、承办或参与国际会议是华东师范大学承担大学责任,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交流,加深国际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华东师范大学每年都会举行很多国际性的大会,也会参加很多国际会议。以2009年为例,在学校国际交流中心统计的报告中就提到了组织和参加的国际大会18次。其中,多数是学校作为主办方组织的国际性会议。比如,“东亚社会工作国际论坛”、“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的发展”研讨会、 “现代视域中的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届计量逻辑与程序量化国际学术会议、“全球化、创新与城市―区域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教师教育论坛暨亚太国际教育研讨会”、“跨国公司、创新与区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动与重构国际会议等。此外,华东师范大学代表团也出席了许多国际大会,很多代表在会上作了比较有影响力的发言,比如,参加了欧洲高等教育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三届APEID年会、第六届国际“工作与学习研究”大会等。
(二)多元化的项目设计,加深国际理解
在合作项目设计方面,华东师范大学成果颇丰。截至当前,华东师范大学已经与多所国际大学建立国际合作项目,包括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国际项目、教育学领域的国际项目,这些项目无疑推动了大学的国际化进程,加深了国际理解和交流。
一方面,华东师大与法国高师(巴黎高师、加香高师、里昂高师、文学与人文科学高师)的合作已经开展了九年。从2002年起,双方在多学科领域开始联合培养研究生。在人才培养方面,截至2009年,双方已招收了八届共计177名研究生,已毕业了六届123名学生,他们都获得了由五校共同颁发的证书,其中有65人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赴法国学习。从2006年起,华东师范大学开始正式接受法国高师的学生来华东师范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博士生。在教师交流方面,9年来,法国高师先后派出61名教授来华师大授课,许多教授都是法国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的著名学者,其中还包括两位法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也先后有近20位教师受邀赴法国高师进行讲学和进修。在科研合作方面,双方教授以人才培养为纽带,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渠道,在生命科学、化学、社会学、光学和电子科学等学科,双方教授已开展了共同申请课题的深度科研合作。在学术交流方面,以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为纽带,双方举办了多次学术研讨会。
另一方面,华东师大积极探索和尝试与国外知名大学联手的新型合作方式,即在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内建立国外大学的海外校区,称为国际教育园区,此举开创了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模式的先河,成为华东师大国际交流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自2006年以来,纽约大学、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简称CIEE)、弗吉尼亚大学以及法国里昂商学院先后在华东师大建立了他们的海外校区(上海校区/中心)。这一创新的合作模式,加强了双方学术及管理等多方位的联系,同时双方在课程、研究、教师发展等诸多领域的合作也更为紧密。由于国外大学的海外中心都配备独立的管理人员,双方管理互相借鉴,有利于共同发展为国际化水平的管理模式,从而孕育能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创新人才。华东师大与他们的实质性合作,诸如留学生汉语修习、课程共享、MBA学员培养、教师发展等各项目和计划也处于逐步展开和推进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赵中建选编.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2]熊梅,李水霞.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J].
教育研究,2010,(1).
[3][9]楚琳.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国际理解教育改革策略的
新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9,(10).
[4]赵永东.高教国际化必须重视国际理解教育[J].教育与
现代化,2007,(2).
[5]杨海燕.中小学国际理解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6]李雪飞.走向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索与归途[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2).
[7][美]克拉克・克尔;王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
――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徐辉.国际教育初探――比较教育的新进展[M].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0.
[10]王英杰,高益民.高等教育的国际化――21世纪中国
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2).
[11]谱写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华美篇章――来华留学工作
60年成就综述[N].中国教育报,2010-09-30.
[12]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EB/OL]:http://jlgjxh.
cn/News_View.asp?NewsID=4247,2010-10-29.
[13]OECD.(2010).Tertiary Education for the Knowl
edge Society-Education at a Glance 2009:OECD
Indicators.http:///dataoecd/59/21/
41314515.pdf,2010-10-3.P6.
[14]国家汉办.孔子学院[EB/OL].http://hanban.edu.
cn/kzxy.php,2008-09-10.
[15]丁笑炯.来华留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基于上海市四
所高校的数据[J].高等教育研究,2010,(6).
[16]黄复生,魏志慧.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多样化――访加
福利文化是福利制度的内驱动力,与此相对应,福利制度也是福利文化的具体外化。通常而言,围绕残疾人福利制度的构建主要有两个理论模型:一是个体模型,即将残疾的原因、责任归因于个人,其后果也由个人承担;第二是社会模型,将残疾视为个体与社会多元因素的结果,社会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与祖国大陆同文同宗的台湾地区毫无疑问选择了后者,并以立法形式加以确认和保障。这种努力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探索,以“一辈子照顾、无所不在的保护、全方位的服务”为宗旨目标。台湾地区自1980年制定出台《残障福利法》以来,又先后于1997年、2007年颁布施行《身心障碍者保护法》及《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围绕残疾人群的就业、培训、康复、无障碍参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陆续出台30多项法规,逐步在制度层面构建起日益完善的残疾人福利保障体系。《残障福利法》对于台湾地区残疾人的福利保障具有里程碑意义,其立法宗旨彻底改变了对残疾人进行单纯养护的传统观念及模式,进而转化为注重完善外部救济与扶助自立更生。从“授之以鱼”兼而“授之以渔”,不仅使残疾纯粹作为一种固有的家庭负担,获得了社会力量的分担和化解,更为残疾个体提高物质权利,进而实现人生价值、满足精神追求,提供了必要保障和可行途径。《残障福利法》施行18年间历经3次修订,扩大了残疾人的认定范围,将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老年痴呆者、自闭症、慢性精神病等也纳入保障对象。1997年颁布的《身心障碍者保护法》最大的立法价值在于: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残疾人群应负的各类责任,彰显了将残疾人纳入公平参与社会生活机会的核心价值;更认识到解决残疾人群的多重困境、多元需求,无法仅依靠单一的社会福利部门,因而创造“多重主管机关”概念,划清了不同部门在残疾人福利保障体系中的权责,强化分类规范和服务,重视构建个性化、在地化和小区化的保障模式。2007年制定的《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则是台湾地区在残疾人保障立法方面首次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一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2000年提出的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系统4大组成要素及所定身体功能结构8大分类,规划设立残疾人的认定种类和伤残等级,改变以往标准特殊化、定级不对等的情况。二是将残疾人家庭及其主要照顾者也纳入服务范围,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家庭生活质量。三是强调机会均等,以积极的福利取代消极的救助,以需求而非身份作为提供服务的主要依据,同时将残疾人福利体系从单纯的物质给予向公共服务、人身安全及居住权保障等相关领域拓展。《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施行以来也已进行3次修订,现有的116条条文在康复、就学、就业、养老及参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彰显残疾人享有的健康权、受教育权、就业权及经济安全、人身安全等权益,致力于为其提供全生涯式的服务保障。目前台湾地区对经相关专业评定并领有身心障碍证明的残疾人群,依据障碍类型及程度、家庭经济情况、服务需求、社会参与需求等因素,提供的福利及服务主要包括:
1.经济安全。
经济安全是残疾人拥有生存权、物质权的基本保障。《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残疾人的保险与就医、教育训练与辅导、生活维护与救济,应予保障,并扶助其自立与发展。”在实践中,除了对低收入残疾人群直接发放生活补助费、障碍年金,还按其残疾等级,在托育、养护、交通、辅具、重病医疗及保费、房屋租金及购房贷款利息等方面给予补贴。为使残疾人在其直系亲属或扶养者年迈时仍受到应有照顾及保障,促进残疾人财产有效管理,台湾地区重视推广残疾人财产信托制度,授权相关信托业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各种形式的财产信托服务,增强其抵御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2.就业支持。
实现就业是残疾人强化经济保障的重要支撑,更是其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台湾地区一是以“点面结合”的措施增加残疾人就业机会,在“面”上通过推行公私营机构的“定额录用制度”,开放合适岗位以保障残疾人拥有就业机会。在“点”上则针对有就业意愿但能力低下、无法参与竞争性就业的特殊人群,设立集培训、就业于一体的“庇护工场”,让其在获得薪资报酬的同时,也享有社会康复的机会。二是以专业化的服务增强残疾人就业能力,注重提供就业辅导和职业培训,通过成立协助残疾人就业的专职服务机构,在能力评估、岗位培训、就业信息、提供支持性就业方案等方面,为残疾人群提供专业化服务。
3.教育保障。
与大陆同样,台湾地区也注重保障残疾人的教育公平权利,以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受教育过程和公平的受教育结果为基本原则。在对残疾人“零拒绝”和“完全就学”的基础上,更注重教育保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提供学前义务教育、就读交通服务、个别化与小区化教学、多元化教育安置、社会适应训练、开放大专院校科系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积极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升残疾人群心智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4.医疗复健。
为残疾人提供人性化、便利化、多元化的医疗复健服务,对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台湾地区面向残疾人群除了在居家护理、居家复健、医疗辅具补助、医疗复健费用补助等方面提供相关支持外,还通过小区化医疗服务、提供医疗信息、预防及早期疗育、在公立医院试办身心障碍者特别门诊、推动专业人员及资源在城乡实现均衡配置等便利措施,积极为残疾人群提供精细化保障。
5.社区服务。
在传统伦理语境下,居家养护是残疾人的主要生活方式,其生老病死都以家庭为主要依赖,这在相当于程度上制约了其“生活半径”。而台湾社会提倡家庭养护与社区服务相互配套、相互衔接,由残疾人福利机构或团体提供包括康复矫治、心理咨询、临时及短期照顾、休闲服务、亲职教育、技艺陶冶等系列服务,有效改善了家庭养护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
6.无障碍环境。
无障碍的软硬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前提。台湾地区对此较为重视,一方面通过修订推行建筑技术规则,积极改善和打造各类建筑物和公共设施及活动场所的无障碍环境,为残障特殊人群提供通行无阻的便利。诸如依法定比例设置残疾人专用汽机车停车位、实行残疾人专用车牌等举措。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公共信息无障碍,通过信息电子化、字幕化、语音化,构建无障碍视听环境。此外,还制定“残疾人特别服务实施办法”等相关法规,倡导“有爱无碍”,促进大众自觉维护无障碍设施,强化尊重残障人群应有权益的无障碍人文环境。
生涯转衔服务。“生涯转衔”是指残疾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随着角色、任务与生活型态变化而发生的生涯规划和衔接教育等。针对残疾人在不同人生阶段所面临的就医、求学、就业、休闲、安养等生涯规划,台湾地区自2002年开始推行“身心障碍者生涯转衔服务整合实施方案”,积极订定转衔服务统一表格数据格式,建立整合式残疾人个案管理系统,实现相关部门、地方专业服务组织之间数据无缝衔接,从而为残疾人提供整体性、持续性、个性化的专业服务。
二、台湾地区残疾人福利文化的重要特色:方兴未艾的“志工文化”
志工(volunteer)即志愿工作者的简称,是“一种助人、具组织性及基于社会公益责任的参与行为”,《台湾志愿服务法》将志工定义为:一群人本着服务的热忱及个人的志愿,不取报酬地付出时间、财物、劳力和智能,协助别人解决困难。助人的美德及福利活动、具组织性的利他行为、基于社会公益的参与行为,上述三大要素构成了志工文化的基本精髓。台湾地区的志工最早称为义工,自上世纪五六十代开始在社区推动,随后义警(警察)、义交(交通引导)、义消(消防)等相继出现,志工服务向医院、学校及社会其他领域不断延伸。2001年初,台湾颁布实施“志愿服务法”,对志工从招募、训练、管理、保障、补贴到奖励作出明确完整的规定,志工事业更趋蓬勃。庞大的志工人群及其组织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构成了台湾社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不完全统计,活跃在台湾地区的志工团体多达两万多个,参与人群占台湾总人口的15%左右,在15岁到64岁的人群中,接近1/4的人有志工经历。这些志工团体的服务领域遍及社区、医护、残障、文化、环保、法律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建立在同情心、同理心、感恩心基础上充满正能量的志工文化,培育了亲残助残共建共享的的社会风尚,也成为台湾地区残疾人福利文化中独特而鲜明的一大亮点。台湾志工文化的兴盛,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传统对社会福利的长期影响和制约作用,包括人们对福利和社会救助的基本态度、对国家干预的基本判断以及有关幸福、需要等等的价值观念,这些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政策和福利体制毫无疑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扶弱助残的优良传统,从儒家经典著作《礼记•礼运》中描绘“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理想,到宋神宗时期设置福田院收养幼老废疾者,清末状元张骞开办首家特殊教育机构“南通盲哑学校”,及至两岸纷纷出台各类保护残疾人权益的法规制度“,亲残助残”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社会准则和道德操守。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尽磨难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这种“人溺己溺,守望相助”的文化基因。由于岛域的特殊地理———有限的资源及“浅碟型”经济,以及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上世纪50年代两岸的对峙,形成了台湾社会集体潜意识中的危机感,强化了民众间的互助情结,由此逐步催生了志工群体的不断壮大。台湾志工文化的兴盛,也缘于其独特的社会基础即的普及。据不完全统计,台湾地区现有宗教场所16000多所,信众超过1000万人,民间信仰300多种。作为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和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文化现象,宗教是台湾社会的稳定器和减压阀,也是劝人向善、助人为乐的精神动因。不管各种宗教教义如何,“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佛光山星云大师语)是其共通之处。“助人”之所以“为乐”,是因为“赠人玫瑰而能手留余香”。由证严上人一手创办的慈济基金会,作为全球最大的宗教慈善组织,拥有超过200万的志工规模,惠及的残障人群已难以计数。证严上人眼中的志工是“能闻声救苦的人间活菩萨”,要求慈济志工奉行的准则是“在付出之中时时自我观照,感恩对方愿意接受帮助,让我们有机会体会生命的真义,得到心灵净化的资料”。在这种社会心理氛围中,助残爱残不是单向的被动给予,而是施受同乐的共同体验。对这种超越物质回报的心灵净化及精神愉悦的高度珍视与自觉追求,构筑了志工文化兴盛的强大社会心理基础。如果说兴盛的志工文化温暖了残疾人群,与此相对应,这些不幸者在人生寒流中所展现的自强自立精神,也成为其赢得社会尊重、构建良好福利文化的重要感召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最为核心的价值规范。“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的文化基因在台湾残障人群中同样得以传承,与张海迪、史铁生、邰丽华等大陆残疾人榜样遥相呼应的,是双腿瘫痪但仍高唱“星星点灯”逆流而上的“水手”郑智化,曾经风靡大陆校园的励志歌声成为一代青年的集体记忆;是“中的一条船”郑丰喜,虽命运多舛、英年早逝,但以无腿人生照亮了前行的航程;是失去双臂、一条腿和一只眼睛,但大声呐喊“可以成功,可以失败,但绝不可以放弃”的励志大师谢昆山;是深情唱响“你是我的眼”的盲人歌手萧煌奇,以及许许多多秉持“弦月虽然有缺,一样遍照九州;身体虽有残障,亦可创造圆满”这种“弦月精神”的平凡个体。他们在平淡而艰辛的日子里,默默承受着身心残障带来的沉重与不便,以“不怨天、不尤人”的乐观坦然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自强,书写着别样的人生精彩。
三、台湾地区残疾人福利文化发展的几点启示
海峡两岸虽然政经体制不同,但都肩负着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相同使命。台湾地区的探索和实践,对于大陆加快发展残疾人福利文化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1.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并明确定位。
残疾人由于身心方面功能的缺损以及面临相应外部障碍,客观上制约了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福利政策的本质是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政府作为社会资源最大的所有者,理应也是社会福利的主要提供者。因此,对残疾人群体提供补偿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责无旁贷的职责。从台湾地区的实践看,无论是直接的经济保障,还是间接的环境营造,行政部门是残疾人福利保障的主要提供者,是构筑这类社会弱势群体安全线的托底者。当前大陆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新形势下,必须切实找准定位,做到既不缺位又不越位。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政府在残疾人福利事业中的主导地位,紧紧围绕使广大残疾人残有所助、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目标,强化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在残疾人福利保障体系中的牵头作用,从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各界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完善残疾人教育、医疗、就业保障譬如探索设立“庇护工场”等方面,学习借鉴台湾地区的成熟做法和成功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厘清政府的责任边界,统筹而不包揽,着重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的手段进行规划、引导、控制和监督,整合资源,合理分工,努力从供给面上不断提高解决残疾人发展需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改善和加强社区化服务。
根据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Ostrom)夫妇提出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不同性质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可以通过多种选择来提供。从台湾地区的实践看,社区化服务在残疾人福利体系中相对于政府和家庭具有某些不可替代的优势。社区是最小的基层组织,具有实行网格化覆盖的便利条件。强化残疾人的社区化服务,一方面有助于解决传统居家养护的弊端,为残疾人参与社会交往、争取社会康复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另一方面也使针对不同残疾个体的贴近式、个性化服务有了良好的依托,提高了公共服务对个体保障的人性化水平。大陆地区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积极探索,关键要把握好社区服务的“四个原则”、“四个确保”。“四个原则”:一是公共性,即着眼于残疾人群的共性问题,努力满足其公共需要。二是公平性,即着眼于残疾人群平等参与和享受社会生活的需要,助其追求和实现社会地位、社会机会的公平获得。三是公益性,即着眼于满足公共需要和追求公共利益,不以追逐利润为目标,提供免费、非盈利或微利的服务。四是特殊性,即着眼于残疾人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和专业性的服务。“四个确保”:一是要确保规划建设同步化。在社区规划和建设时,应当同步考虑残疾人基本生活需求,在社区布局、功能定位、服务设施项目等方面,充分保障残疾人获得应有的便利。二是要确保工作机制常态化。残疾人是散布在各个社区的“少数派”,容易成为社区日常工作忽略的“边缘人”,因此要注重强化内部分工,建立完善有专人负责、有专门经费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三是确保服务保障专业化。随着残疾人事业的进步和残疾人素质的提升,对社区专业化服务的需求也日趋强烈,因此要通过引进专业人员、加强专门培训等多种方式予以积极回应解决。四是要确保部门协作联动化。针对残疾人的服务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众多职能部门,要以社区组织为整合平台,推动各项惠残助残政策举措进门进户、落地生效。
3.打造优质的软硬环境。
【关键词】慧学南通;优质资源;教学变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0-0059-02
【作者简介】李志丹,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通,226001)副院长,高级教师。
为落实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在南通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以智慧教育为发展目标,把智慧教育作为打造“教育之乡”新优势的突破口和普惠市民终身学习的新举措,集中力量,围绕“慧学南通”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和“莘学通”智慧教育产业运营两大体系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慧学南通”目标愿景
“慧学南通”是为全体市民提供优质教育教学服务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也是南通市智慧教育体系中的普惠型、公益型部分的具体内容。
围绕教育信息化各种服务对象的信息化需求,我们提出了“慧学南通”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目标愿景。学生:会学。学得更轻松、更方便、更灵活、更高效、更有趣。教师:诲学。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用更便捷、有效,强调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和学习的方法。学校:汇学。汇聚资源,汇集需求,汇总数据。政府:惠学。提供保障,协调资源,分析决策,指导发展。家长:家校互动方式更科学,信息和资源获取更全面、便捷。
二、“慧学南通”发展现状
一是推进“慧学南通”基础建设。市、县两级教育资源分享系统和教育管理通用系统基本建成;南通市基础教育专网基本建成,并实现省、市、县、校四级高速互联;建成具备智能化、情境化、趣味化、交互性、体验型的智慧教育体验馆,为全市智慧教育发展提供了样本,发挥了示范与引领作用。二是开发“慧学南通”优质资源。研发了8800个微课资源包,集成了职业教育类和市民终身学习的资源,与华莘智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互动课堂资源。三是构建“慧学南通”应用体系。优化、整合和新建了一批应用系统,这些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三、“慧学南通”推进策略
1.以集约为原则发展基础设施。
重点建设区域共享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市、县两级信息中心,建成面向区域,提供网络、计算、存储和安全服务的区域教育云。
优化整合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发展数字课堂的交互终端和数字校园的互联网应用,推广3D打印、移动阅读、STEAM创客教育等数字化应用系统。
充分利用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电信运营商、江苏有线传媒、社区和公共场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慧学南通”优质资源传播,建设泛在的学习环境。
2.以需求为导向划分业务系统。
按照教育教学工作需求,遵循智慧教育从数字化、数据化到智慧化的发展规律,我们将教育信息化分为教育科研、教育管理、教学空间、学业监测、智慧招考、教育安防、资源分享、市民学习、公众服务、教师教育、家长学校(家校互动)等18个业务系统,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教师教育等7个教育版块与18个业务系统之g,形成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关系;而每一个业务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教育范畴建设一种或多种应用系统。反过来,一种具体的应用系统也可能适用于多个业务系统的需求。如,blackboard平台,可用作教育科研系统,也可用作课程资源建设与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平台,同时也可以作为教师培训的支撑系统。
3.以整合为目标确定建设时序。
智慧教育必然要经历数字化和数据化两个阶段。数字化阶段主要解决数据的生成与采集,数据化则是将数据组合成信息,再从积累的信息中分析出规律(知识、认识),最终成为指导学习、工作、生活的智慧。“慧学南通”的建设目标就是从数字化走向数据化、智慧化。我们以数据整合为目标,以标准化建设为原则,顺应教育教学规律和信息化发展规律,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确立了“慧学南通”应用系统建设时序。
四、“慧学南通”教学变革
1.推进混合式学习方式融入教学。
混合式学习的概念最早由国外的远程培训机构提出,指的是基于网络的线上教学与线下面对面教学的混合,实现面对面教学与网上教学的优势互补。多年来,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就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有混合式学习本体研究和混合式学习的应用研究。本体研究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应用模式、技术开发、环境建设等;应用研究主要涵盖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混合式学习是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共同要求与必然趋势。一方面,班级授课的线下学习活动仍然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和认识的个体性差异,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学习活动,在线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反馈机会和自定步调的学习节奏。
将混合式学习融入课堂教学,既要关注教学形式上的混合,如线上与线下的混合,自定步调学习(自主学习)与课堂实时协作的混合,还要关注教学内容上的混合,如结构化知识学习(正式学习)和非结构化的碎片化学习(非正式学习)的混合,传统教学资源与现代多媒体、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学资源的混合;既要关注传统教学环境、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的混合,还要关注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混合。
2.推进项目学习方式融入教学。
如果说混合式学习更侧重于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项目学习则更加关注学习的“生活化、情境化、经验化、任务化”,关注学科的综合性和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项目学习是一个相对长期的学习活动,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合作完成任务。相对于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项目学习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是教学形式上,传统的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属于学生的时间较少,因此,独立思考,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足。项目学习,教师主要是指导,主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30%,在按照“咨询―决策―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样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独立的思考与集体讨论的互动学习相结合,提升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 低碳 高等教育理念 新发展
【作者简介】 万清祥,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教授;丁振国,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宋超,宁波工程学院学生辅导员;徐超,中国地质大学学校办公室副主任。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7-0008-03
低碳,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化是指各行各业减少温室排放气体、节约碳基能源的趋势。低碳时代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化革命之后,人类社会即将进行的最新的社会改革浪潮――低碳化改革浪潮,是全球社会各个领域实现低碳化的全新时代。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高等教育理念。因此,将高等教育理念放在即将到来的低碳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一、时代变革与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
世界文明已经经历了三次改革浪潮,每次都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农业文明浪潮引领人类走入了农耕文明时代,农业飞速发展;工业文明浪潮促使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工业化;信息化来临引发了全球信息化浪潮,知识经济时代快速来临。自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随着碳基能源使用的日益增加,全球产生了以“温室效应”为主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对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低碳化是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等众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全球化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当今世界将迎来继前三次浪潮之后的第四次改革浪潮――低碳化改革浪潮,即低碳时代的来临。低碳时代最初出现在经济领域,如今已经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不仅要发展与低碳化相关的技术,开发与低碳化相关的能源,调整与低碳化要求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而且要求建立与低碳时代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变革“高碳化”生活模式,并建立保障低碳时代顺利发展的市场机制、相关政策和法律体系等。
高等教育现今已经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了服务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基础,也成为时展的助推器。近年来,随着各类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纷纷设立,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关于高等教育理念的探讨,也逐渐成为了当今教育界研究的重点。
高等教育理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通过高等教育实践形成的对高等教育理性认识以及对未来理想高等教育的追求。它会随着时代的变革而逐步推进,即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与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事实证明,在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都产生了与之相呼应的高等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理念的推进过程也是一个与时代变革相互作用的过程。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当代高等教育的三个重要理念,即高等教育“质量观”、“针对性”和“国际化”。1998年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认同了这三大理念,最终大会通过了《宣言》和《行动框架》,树立了关于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三个核心发展理念。
二、低碳催生高等教育理念的新发展
1. 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也有自己的规律,即与经济发展、地域文化、政治状况、历史发展是分不开的。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且思想进程的进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变革带来了高等教育周围环境的变化,相继引发了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总之,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要伴随着时代的变革而逐步推进,并以前一个时代的高等教育理念为基础。
低碳时代下的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是以工业时代的高等教育理念为基础的。工业时代的快速发展,使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到了低碳时代,世界更是加速了一体化进程,国家之间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理念势必要发展和创新。因此,低碳时代下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2.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日益紧缺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到高等教育,即享用高等教育资源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在短时间内不能够到位,从而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的供给不平衡,高等教育资源紧缺现象严重。
低碳时代下,整个社会都以“低碳化”为目标,高等教育也不例外,高等教育“低碳化”能够缓解高等教育资源紧缺的现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供应量相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的平衡。
此外,现阶段高等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浪费。而低碳时代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强调“低碳高效”,即实现三低一高,低能耗、低人耗、低消耗,高效能。减少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高等教育资源紧缺的状况。
综上所述,低碳时代下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是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之一,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飞速发展。
3. 全球蔓延的低碳化思潮的需求
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了社会文化、科技、信息、思想的发源地和聚集中心,因此,社会思潮对高等教育理念发展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尤其是那些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变革的社会思潮对高等教育理念的影响更为突出。低碳时代的到来,不仅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更带来了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外交、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崭新文明,它是对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全新改变。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正在引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它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深受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当前的文化以及经济对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影响会更加突出。
三、基于低碳的高等教育理念发展目标
1. 培育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理念
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建立生态化的高等教育结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直接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出现诸多问题,如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课程设置欠合理、学科专业布局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因此,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理念的充分实现,需要优化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建立生态化的高等教育结构。一是要实现高等教育从单一化教育模式向多元化教育模式的转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适度管控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多样化的技术型人才;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实现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二是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对均衡,对高等教育发展较差的地区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此外,高等教育的发展还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断进行结构调整,提升高等教育发展的层次,实现高等教育结构的生态化。
实现高等教育的内部发展与外部环境的低碳化,优化高等教育环境。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而发展,它是一种社会存在,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环境,受社会需求的制约;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够推动社会和时代的变革。因此,在低碳时代下,要实现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就要实现高等教育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的生态平衡发展。一是优化高等教育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调试高等教育与政府、家庭及其他层次教育的关系,建立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创造稳步发展的经济环境,实现高等教育与外部环境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二是优化高等教育与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实现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丰富高等教育内涵,以实现高等教育内部的平衡发展,进而达到高等教育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目的。
2. 培育高等教育绿色管理理念
高等教育的绿色管理理念泛指高等教育管理者按照高效低耗、民主创新的原则,立足高等教育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各项工作,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的管理。
倡导低碳节约理念,实现管理的高效低耗。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高等教育的受众日益增多,高等教育资源愈发紧缺。在低碳时代下,倡导绿色管理理念,就必须积极倡导低碳节约观念,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来实现高等教育资源最充分的利用,即高等教育管理的高效低耗。
实施分层管理战略。分层管理是一种科学、高效低耗的管理,它需要建立并完善管理网络。一种是上级制定好目标内容,然后传达给下属;一种是下属将制定好的目标内容直接报告给上级。当前,最普遍的做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一起运用。高等教育中的分层管理,要注重层级间的管理,实现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管理一级,保证每个管理者都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的和谐化、生态化。
推行人本管理策略,实现师生为本的管理。人本管理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把管理的重心由物转向人,并逐步建立起一套激励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动力机制。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就是要确立师生在学校的中心地位,把他们作为一个需要发展的生命整体,为他们创造体现人性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重视情感管理、民主管理、教育文化和人力资源开发,强调组织的柔性化、决策的柔性化、管理的柔性化。
3. 培育高等教育低碳人才培养理念
首先,高等教育要设定具有前瞻性的目标,实施复合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低碳化作为一种生态理念,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必然要求教育结构调整、制度创新、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具体目标上,要引导高校构建良好的教育文化生态,让师生真正认识到低碳化将会发展为人类未来的生存方式,发展为全人类共同遵守的生存准则。同时,要摒弃专业化教育模式,把普遍教育与特殊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断挖掘大学生成才潜质,培养更多、更好的多样化人才,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其次,高等教育要注重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采用多种教育方式,提高人才培养效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真正强调育人为本,引导教育实施者充分考虑和重视学生的利益和愿景,增强教育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明确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提倡互动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更加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再次,高等教育要塑造和谐的育人环境,搭建各种人才成长平台。在人才培养环境方面,要把低碳化与和谐性作为更高价值观的体现。坚持以物质文化为载体,创造富有活力的文化生态环境,陶冶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使教育目标的外化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于心。同时,低碳本身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共生性的内涵和特点,强调个体要树立“由人及人”的观念,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美]德里克・博克.乔佳义译.美国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师院出版社,1991:23-24.
[2] [美]欧内斯特・博耶.复旦大学高教所译.美国大学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16-18.
[3] [美]伯顿・R・克拉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09-21.
[4] 张凤昌.践行科学发展创建“绿色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1(03):14-15.
[5] 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02):47-50.
[6] 黄栋.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与新能源发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96-98.
摘要: 近十年来,国内艺术治疗在教育、医疗、艺术教育治疗、特殊教育、校园心理辅导、灾后心理干预、精神疾病辅助治疗、成瘾患者的辅助治疗等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和发展,相关研究也取得了进展,在治疗性艺术教育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认同和健全人格发展等方面达成了共识。今后中国的艺术治疗在教育、医疗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将会对艺术治疗模式产生影响,因此,在理论研究上应注重艺术治疗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艺术治疗的相结合;以及在实践方面应注重艺术治疗师的组织、教育与培训。
中图分类号: B84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3-0092-06
一、引言
在人类历史上,艺术一直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对人类有着巨大的影响。而艺术治疗(Art therapy),即是指通过表达性艺术来进行心理诊断与治疗。其中,表达性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摄影、电影、书法、戏剧、诗词等多种艺术形式〔1〕。美国艺术治疗协会(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AATA)对艺术治疗的定义为:“利用艺术媒介、艺术创作过程和当事人对所创作艺术作品的反应,实现对个人的发展、能力、个性、兴趣以及内心关注点与冲突点的反思的服务。艺术治疗提供了非语言的表达和沟通的机会〔2〕。”狭义上来讲,艺术治疗通常只指绘画治疗。
艺术治疗中的“艺术”最早可追溯至史前人类的岩洞壁画。而近代艺术治疗则发端于21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精神治疗运动。此运动主要受到Freud、Jung两位心理学家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艺术治疗在西方国家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得到确立。艺术治疗发展至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治疗当中,比如神经症、自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治疗对象有智力障碍者、成瘾患者、癌症患者等〔3〕。在我国,艺术治疗的研究和应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十年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均有所发展〔4〕。本文综述近十年国内艺术治疗的应用和进展情况,并指出未来艺术治疗在中国的可能发展方向和趋势。
二、国内艺术治疗实证研究的发展现况
(一)教育领域
在教育领域,艺术的治疗功能为人所熟知,如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是因为艺术和教育都有着促进人类和谐发展的目标。
1.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
20世纪80年代,国外开始在中小学开展心理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整合艺术治疗与学校艺术教育的资源来帮助学生的心理成长。国内外均有研究证明,在学校正规课程中,心理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能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发挥促进作用〔5~6〕。我国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了如何将艺术治疗融入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艺术教育体系之中。
2002~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进行了一项“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7〕。通过五年的研究和实践,学者们认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将创痛的经验转化为深刻的艺术学习。这项研究探索了艺术教育与艺术治疗两个领域的交融点,突破了以往艺术教师不能担任艺术治疗师角色的观点。沈建洲的《浅谈艺术治疗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一文中通过对两个案例的探讨〔8〕,说明对儿童而言,美术是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其中的情感体验的直接方式之一,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多了解一点艺术诊断和艺术治疗方面的知识,这样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幼儿的绘画作品,帮助儿童健康成长。林晨《美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文认为,从实际教学的案例中发现,绘画教学有助于大学生对情绪的调节,使其情感能健康发展,这有益于大学生在人格、自我意识方面的健康成长〔9〕。苏琪、张琳《艺术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一文认为,在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中,教学的重心并不是学生艺术水平的提升,而是学生内在的心理经验的变化与改善〔10〕。相应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设计合适的艺术活动的主题,让学生在欣赏或是艺术创作活动中实现内在心理经验的整合与发展。
概言之,美术教育可以帮助促进学生的自我认同和健全的人格发展这一观点已得到人们的普遍的认同。
2.与特殊教育结合——艺术教育治疗
在特殊教育领域,欧美等国家已将艺术教育应用于有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儿童、残障儿童以及患有器质性疾病儿童等的治疗中。欧美等国家的学校、社区、医院均设有艺术治疗室。艺术治疗已成为特殊儿童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和教育方式,它能帮助特殊儿童增强自信与自尊,使其与教师和正常儿童建立更融洽的关系。该项治疗目前在国内还很少应用,但还是有一些研究成果值得关注。
郝振君、曹燕瑛的《低年级智力残疾儿童美术艺术治疗的初步尝试》叙述了对10位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进行艺术治疗过程〔11〕,结果发现这10位中的大部分人的直观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邓慕芯《脑瘫儿童的社工介入点——艺术治疗》一文介绍了西宁市儿童福利院的社工为4名脑瘫儿童开展的一个绘画治疗小组〔12〕,另外还为10名长期卧床的脑瘫儿童进行了音乐治疗。经过治疗发现这些儿童在活动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响应,这表明不善于言语沟通的脑瘫儿童通过绘画、色彩和音乐,能表达他们的内心情绪及感受。陈琨的《绘画投射技术应用于美术治疗的探索——儿童攻击的个案研究》就运用个案研究法对两名有攻击性的儿童进行了艺术治疗〔13〕,结果发现:(1)同是有攻击的儿童,可能有不同的导致攻击的深层原因,而投射绘画技术可以帮助儿童投射出他们内心不同的冲突和矛盾,以便人们找出其不同的深层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去帮助他们。(2)在艺术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儿童的绘画投射发生了变化,它能帮助儿童将其混乱无序的心绪导入清晰有序的状态,从而促进了儿童认知、情感的发展,减少攻击的发生频率。张雯、顾昭明指出,绘画艺术干预活动包括了让自闭症儿童画自己眼中的自己〔14〕、他人眼中的自己或自己希望他人眼中的自己;让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一起创作家庭动物贴画;还可让家长带领儿童到户外郊游、散步,或是做游戏,然后将其活动过程采用绘画的形式让孩子记录下来等。并认为:长期利用艺术治疗能在多个方面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认为,艺术治疗因具有非语言的沟通特点〔15〕,可缓冲人的紧张情绪,使易出现封闭、不安情绪的孤残儿童更容易接受心理辅导帮助。周红《美术治疗及其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应用》一文具体探讨了将美术治疗应用于特殊儿童时,需要注意的以下几点:为儿童构建一个安全的环境,与儿童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并通过游戏来引导儿童进行美术创作,鼓励并尊重儿童自己对其美术作品的解释〔16〕。
3.艺术教育为校园心理辅导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刘中华运用艺术治疗测评工具“房—树—人”绘画测验有效地评估了宁波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17〕,并运用自由创作、色彩探究和绘画这三种艺术治疗和干预手段,帮助留守儿童提高自我形象和改善人际关系。尚晓丽、周颖萍的《绘画疗法在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中的应用与思考》一文叙述了对30位大学生采用团体绘画治疗的方式进行团体辅导过程〔18〕。该活动包括:让学生自由选择三色卡纸并粘贴心中的宠物形状;描绘曾经居住过的城市;画最尴尬的自己;画出此时此刻的感受等。作者认为,通过绘画可帮助具有回避倾向的大学生真实地表达内心世界,从而提高其自我价值感和社交能力。团体绘画治疗的方式结合了团体和艺术的功能,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陶琳瑾《绘画治疗与学校心理咨询:一种新视野下的整合效应》综述了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绘画治疗的应用价值,认为采用绘画治疗的方式有助于学校的心理咨询〔19〕。易春丽、钱铭怡、丛中采用“画一个家庭”测验让30名大学生每人各画两幅能展现家庭的图画,一张是能展现现实的家庭,另一张则是能展现理想中的家庭〔20〕。通过对绘画的比较和分析,能够发现被试大学生对其家庭关注的重点所在,以及被试大学生在家庭关系中存在的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
(二)医疗领域
1.灾后心理干预
198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大地震,在震后心理救治中,Paul Joseph Dowling发展出了以绘画为主要干预手段的艺术治疗方案(art therapy project)。随后,1999年中国台湾地区发生了9·12大地震,赖念华根据华人的特点对Paul Joseph Dowling的艺术治疗方案做了修订并尝试在台湾采用该治疗方案〔21〕。有关学者指出:当最不能让人承受的时刻迫近时,人们难以用言语的方式来表达,有时候他们会用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例如绘画。如果创伤记忆有视觉特性,那么通过绘画的表达方式可能是呈现这些无法抹灭的印象的最有效、最原始的方法之一〔21〕。
张雯就是在整理修订赖念华艺术治疗方案的基础上〔21〕,将该治疗方案应用于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灾后危机干预中,并对灾区的不同群体进行了灾后的心理干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此外,卢勤通过对5·12汶川地震中的灾区人们进行团体辅导和艺术治疗,尤其是对一个在地震中有8名同学死亡的班级的同学进行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的方案〔22〕,说明团体辅导和艺术治疗的方式是适合对灾区人们开展集体的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方式。汲新波认为,“绘画是灾难过后的一种简单的、对无法抗拒的环境进行象征性控制并建立内部安全感的方法”〔23〕,并主要使用赖念华的“画说灾难——艺术模式减压”团体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对地震灾民进行了心理干预。刘斌志《论艺术疗法在地震灾后青少年精神救助中的适用性》一文探讨了将艺术治疗应用于地震后青少年的心理干预一般要经历建立关系、重现创伤经验、艺术治疗师的同理与回应、转化创伤经验以及重新积蓄力量等步骤〔24〕。胡知凡编译了Lenore Steinhardt于1989年写的《Six Starting Points in Art Therapy with Children》一书,该书主要介绍了国外绘画治疗的一些具体做法〔25〕,以期有益于国内灾后的心理救助。
2010年6月,由青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了首期为期3天的“玉树震后儿童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培训班”。针对玉树5000余名大中小学生开展了“创造性艺术治疗技术连续培训”。一些教师和心理咨询从业人员接受了此培训。一般灾后的心理救援与重建可能需要三五年的时间,因此有必要在这些地区的中小学校开展长期的艺术治疗活动,以帮助灾区儿童进行情感的宣泄和表达,促进儿童的心理重建。
2.精神疾病的辅助治疗
艺术治疗可以作为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它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王琳采用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对一位有焦虑症的大学生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26〕。潘润德采用“房—树—人”绘画测验对6名来心理咨询门诊的面对情绪障碍的中学生进行评估〔27〕,以更好地找到这6名中学生情绪冲突的原由。闫俊、崔玉华对存在心理问题,但病情又处于稳定状态的5位患者(其个人又有心理治疗的要求)进行了一次集体绘画治疗的尝试,结果发现:患者绘画表现出来的情况与其内心状态是一致的,患者可以借助绘画和团体治疗的方式释放自已的情绪,并进行自我反省〔28〕。李梅花、赵小琴对124名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包括精神分裂症发病早期或恢复期病人、神经症病人、心理障碍病人)采用艺术治疗方式,结果发现艺术治疗能有效改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29〕。孟沛欣等对86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团体绘画艺术治疗的方式进行干预,干预分为6个疗程,每个疗程包括五个主题绘画任务,分别是涂鸦、人像、场景、感受(情绪)和团体共同绘画,每次完成一个绘画任务。结果表明,采用团体绘画艺术治疗,能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缓解,使患者的自我概念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30〕。赵玉波对120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艺术治疗,发现艺术治疗有效地促进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提高了其自理能力,降低了该病复发率〔31〕。
3.成瘾患者的辅助治疗
李仁鸿、罗俊明、吕明春对283名海洛因依赖康复者的333幅绘画作品进行了分析,发现在333幅绘画作品中呈现出70多种象征符号,其中包括正面的意象和负面的意象,并认为,通过采用绘画治疗,使得治疗师及时的了解了戒毒者的心理状态,可促进其心理治疗〔32〕。
艺术治疗除了应用于教育领域和医疗领域外,也被应用于企业培训中。严文华的《心理画外音》一文就把图画应用在团队建设培训中。作者认为这种方式最大的益处是:很多人在享受作画过程中,能感受到轻松的团队氛围,让其在愉悦的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33〕。这种轻松氛围本身就是团队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所以绘画活动的性质与团队建设的目标比较吻合。
三、国内艺术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一)应用范围的扩大
国外艺术治疗的应用范围很广,从精神医学至教育、危机干预及社区等领域,我国在实践方面有很大发展空间。
1.教育领域
在教育领域,目前我国已有一些中小学正在开展心理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活动。通常的方式是由美术、音乐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组成教学小组,进行合作研究或教学。但艺术教育活动普及程度较低,主要以鼓励学生创作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34〕。另外,在学校正规课程系统中引入心理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的研究,譬如,艺术治疗教学的原则、实施过程、课程体系以及教师的素养等。笔者认为,未来艺术治疗将作为有效的辅助方式,应用于各类学校,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医疗领域
在医疗领域,艺术治疗是非言语的表达和沟通形式,不受年龄与教育水平的限制,因此可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应用,使更多的人受益〔35〕。李士青的《艺术治疗学与现代医院环境设计探讨》一文阐述了在医院的设计中,应注意视觉形象的使用,通过这种艺术的方式能帮助病人建立自信心,从而达到促进其治疗的效果〔36〕。
3.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艺术治疗模式的影响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强烈冲击着艺术治疗的传统模式。十年前美国艺术治疗期刊便以专刊形式讨论了科技发展与艺术治疗的应用,以及这些应用将如何直接影响个案与艺术治疗师〔37〕。现在又出现一种文学治疗的新方式——心理性作文,它是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治疗师通过网络和患者进行接触后,发现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让患者以作文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心理活动,以增进双方的交流,达到治疗的效果〔38〕。这种治疗方式即是借助网络工具,如QQ视频、MSN、手机、网络日志等进行的。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将在远距离艺术治疗,数字影像科技的新媒材,艺术治疗电脑化等领域影响未来艺术治疗的发展〔37〕。
4.艺术治疗全球化过程中的本土化
在我国运用和发展艺术治疗,要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在艺术的创作媒材方面,应根据各地的文化不同,选择民众生活中易取的材料。如中国的书法已在书法治疗中广泛应用〔39〕,而中国人新年贴的春联,也可以应用到媒材选择中,以增加媒材的多元化。
(二)理论研究的深入
1.艺术治疗的系统化和标准化
在艺术治疗中,绘画分析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常受到人们的质疑。因此,需要在总结由临床实践中取得的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绘画治疗的操作性定义及效果评价,以建立一套系统的绘画测验、诊断、治疗的原则和方法〔40〕。目前只有少数的绘画分析方法进行了标准化的修订,而大多数的绘画分析方法还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因此,未来要重视绘画分析方法的标准化处理,以使治疗师的分析更客观、更准确。
2.相关科学技术与艺术治疗相结合
20世纪以来随着神经认知领域的发展,科学界对于许多现象都提出了以大脑运作机制为出发的解释,利用新的研究工具,连“意识”、“直觉”等过去被科学家认为无法研究的现象,也都发现可能对应的神经处理机制。所以,以艺术为沟通媒介的艺术治疗,是不是有类似的生理证据来支持?当下的一些研究有:镜射神经元与同理心,脑波与绘画治疗,穿颅磁刺激与同理心等〔37〕。
(三)艺术治疗师的组织、教育与培训
1969年,美国成立“艺术治疗协会”,该协会负责组织每年的艺术治疗学术研讨会议和发表学术论文,并在艺术治疗领域方面提供专业培训。另外,在艺术治疗认证方面,美国有艺术治疗认证委员会ATCB和ATRBC。ATCB负责对艺术治疗硕士学历所需要的资质进行核准,并颁发艺术治疗相关的证书。而另一个艺术治疗认证委员会ATRBC则是评定和考核那些通过继续教育途径获得的艺术治疗证书的认证。在美国,艺术治疗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美国已有27个艺术治疗的硕士点得到认证。另外,英国的德比大学就设有艺术治疗的本科教育专业〔41〕。
对于艺术治疗的运用,亚洲地区的国家都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1998年,韩国第一个艺术治疗的硕士课程设置,目前已有十个艺术治疗的硕士课程,五个大学课程,十四个在职进修的课程项目,并且成立了六个相关的学会〔42〕。2004年,中国台湾地区艺术治疗学会(Taiw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TATA)成立。2005年,中国台湾地区第一所艺术治疗硕士课程在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成立〔37〕。华人艺术治疗联合会(CAAT),则是由中国香港地区、澳大利亚、美国等注册艺术治疗师组成的专业性、行业性、权威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机构设置于香港。CAAT主要负责整个华人艺术治疗各专业的课程制定、培训、考核、认证、授权等工作,以及联合会会员资格认证、督导、继续教育等监督和管理工作。CAAT致力于艺术治疗导师的个人成长、培养以及艺术治疗各专业的普及和推广。其下设置各艺术治疗委员会,包括绘画艺术治疗、舞蹈艺术治疗、叙事艺术治疗、沙盘游戏治疗等委员会。相信未来国内艺术治疗在借鉴国外艺术治疗经验的基础上,注重艺术治疗的发展趋势,和相关组织、艺术治疗师的专业教育、培训和认证,将会大大促进艺术治疗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以及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总之,艺术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充满感性的色彩,它创造性地再现了生活的本质,弥补了现代社会过于追求理性化所导致的种种心理缺失。中国的艺术治疗尚在起步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以及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衷心希望艺术治疗将在更多的领域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祖承.艺术治疗〔J〕.上海精神医学,2006,18(2):104-106.
〔2〕陆雅青.艺术治疗〔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4.
〔3〕魏 源.国外绘画心理治疗的应用性研究回顾〔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946-5947.
〔4〕何 静,蒋明全.绘画艺术治疗在中国发展的介绍〔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5(2):75-76.
〔5〕钱初熹.将创痛的经验转化为深刻的美术学习〔J〕.中国美术教育,2006,(4):13-18.
〔6〕钱初熹.以美术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灾后心理重建〔J〕.中国美术教育,2008,(5):4-5.
〔7〕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成果公告〔EB/OL〕.(20071026)〔20110225〕.npopss-cn.省略/education/2007/20071026msjygg.htm.
〔8〕沈建洲.浅谈艺术治疗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6,11(7):13.
〔9〕林 晨.美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教文汇,2008,(11):200.
〔10〕苏 琪,张 琳.艺术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J〕.当代教育科学,2006,(15):49-50.
〔11〕郝振君,曹燕瑛.低年级智力残疾儿童美术艺术治疗的初步尝试〔J〕.中国特殊教育,2004,(5):27-30.
〔12〕邓慕芯.脑瘫儿童的社工介入点——艺术治疗〔J〕.社会福利,2009,(9):49-50.
〔13〕陈 琨.绘画投射技术应用于美术治疗的探索——儿童攻击的个案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7:63-66.
〔14〕张 雯,顾昭明.艺术治疗在自闭症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09,30(10):929-930.
〔15〕王 丹.艺术治疗——促进孤残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J〕.社会福利,2007,(6):50-51.
〔16〕周 红.美术治疗及其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7,(5):68-73.
〔17〕刘中华.宁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绘画艺术治疗〔J〕.宁波大学学报,2008,21(1):135-140.
〔18〕尚晓丽,周颖萍.绘画疗法在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中的应用与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3):35-37.
〔19〕陶琳瑾.绘画治疗与学校心理咨询:一种新视野下的整合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7):3393-3396.
〔20〕易春丽,钱铭怡,丛 中.大学生的家庭绘画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3):342-343.
〔21〕张 雯.灾后绘画艺术——心理辅导方案应用实例〔J〕.艺术评论,2008,(7):18-20,21-23,24.
〔22〕卢 勤.团体辅导在有同学丧失班级中的运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6):742-744.
〔23〕汲新波.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危机干预团体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2010,(5):96-97.
〔24〕刘斌志.论艺术疗法在地震灾后青少年精神救助中的适用性〔J〕.青年工作,2009,(1):59-62.
〔25〕胡知凡.国外绘画治疗方法选介〔J〕.中国美术教育,2008,(6):13-15.
〔26〕王 琳.表达性艺术治疗大学生焦虑症一例〔J〕.校园心理,2010,8(2):137-138.
〔27〕潘润德.绘画治疗在情绪障碍中学生的临床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7):749-750.
〔28〕闫 俊,崔玉华.一次集体绘画治疗尝试〔J〕.中国临床康复,2005,7(30):4160-4161.
〔29〕李梅花,赵小琴.艺术治疗在改善精神疾病患者应对能力中的运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4):584-585.
〔30〕孟沛欣,郑日昌,蔡焯基,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团体绘画艺术干预〔J〕.心理学报,2005,37(3):403-412.
〔31〕赵玉波.艺术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应用的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9,30(6):443-445.
〔32〕李仁鸿,罗俊明,吕明春.绘画治疗在海洛因依赖者心理康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4,13(2):124-126.
〔33〕严文华.心理画外音〔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3:196-199.
〔34〕钱初熹.国外心理治疗取向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7):44-46.
〔35〕何 伦.医学与艺术:临床医学和医学人文学关系探索〔J〕.医学与哲学,2004,25(12):29-31.
〔36〕李士青.艺术治疗学与现代医院环境设计探讨〔J〕.医院建设,2008,(3):16-19.
〔37〕邱品惠,曾加蕙.二十一世纪台湾的艺术治疗〔J〕.台湾艺术治疗学刊,2009,1(2):13-18,19-22,23-29,30.
〔38〕周小佩.艺术心理治疗历史与现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7(1):116-119.
〔39〕费 明.传统文化工具与艺术心理治疗〔J〕.现代康复,2001,5(11):24-25.
〔40〕杨雪龙,童辉杰.艺术疗法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3,18(4):128-131.
关键词:城市雕塑 传承 创新 探索
城市雕塑是城市发展的标志,是人们生活品质的象征。城市雕塑以其极具个性特征的具象形式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凝聚着城市的文化内涵,以人文动力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但从我国现阶段城市雕塑的现状来看,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些城市雕塑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看不到雕塑的主体和主题,让观赏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再有,城市雕塑缺少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城市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传承缺少关联,体现不出城市的精神力量。所以要想做好城市雕塑,既要做好传承,同时还要努力创新,传承是为了把城市的历史文化延续下去,创新是想把新的雕塑手法和表现形式用于城市雕塑,让雕塑有时代感。只有把传承和创新很好的结合,才能让城市雕塑更好的发展下去,提升城市品味,促进城市的文化发展。
一、城市雕塑的传承
(一)城市雕塑的历史文化传承
城市雕塑位于城市之中,是城市的标志之一,是人们所熟悉的代表城市的形象。城市雕塑首先需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同时还要反映一定的精神内涵,投射出城市的历史文化,代表着一个城市对历史对未来的所有情感。城市雕塑是一本城市教科书,不同的人翻阅都会回忆起城市历史,折射出城市建设的点点滴滴。所以城市雕塑在传承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要尊重城市历史,了解城市的历史脉络,在雕塑中准确表达传承的意义。
(二)城市雕塑的表现手法传承
城市雕塑的表现手法多样,但如何选择最适合的一种,就涉及到传承的问题。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精髓,有区域文化的特色,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每一个地区的雕塑的表现手法也各不相同。城市雕塑在创作之前要详细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捕捉到城市人们生活的特色,也就是常说的地域人文。只有这样城市雕塑作品才能把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很好的传承,同时又选择与时代相适应的雕塑手法,使城市雕塑既与城市相融合,又与时代相辉映。而现阶段的雕塑依然停留在审美时代就有什么样的雕塑。比如,上世纪表现英雄的城市雕塑比较多,因为那是个推崇英雄的时代,近年来表现科学信息的城市雕塑比较多,因为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这就违背了城市雕塑出现的初衷。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符号,所以不但要传承历史文化,就是在表现手法上也不要忘了传承的重任。
二、城市雕塑的创新
(一)城市雕塑的多元化结合
城市雕塑的设计师决定着城市雕塑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创作的雕塑能否符合城市的气质,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折射城市的发展和未来。都取决于设计师对传承和创新的理解和运用。一个优秀的城市雕塑设计者一定会兼顾好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把城市的历史和未来很好的融进雕塑之中,表现手法运用合理。要想达到最佳的城市雕塑设计效果。设计必须保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详细的了解城市的历史,走进城市体验生活,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和自然风俗都要烂熟于心。第二,设计者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城市雕塑的设计者不但要求有很高的艺术造诣,而且要有对城市历史的敬畏之心,要带着强烈的传承使命感进行设计创作,本着对艺术的完美追求,表达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第三,设计者不但要把握好传承的分寸,还要掌握创新的程度,怎样把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与城市的发展和未来相结合,让城市雕塑呈现出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文化气息。
(二)雕塑中要注重以人为本
城市雕塑的设计不是简单的艺术创造过程,是把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相结合的过程。要在设计建造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城市雕塑设计之前要有详细的设计规划,要进行城市文化调查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城市的人文历史,然后结合设计者的艺术经验,做到是以传承为基础的设计建造。城市中的雕塑是为了给人们欣赏和观看的,所以一定要符合大众审美要求,做到以人为本,在把握了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基础上,对雕塑进行设计和建造。
(三)雕塑思想要标新立异
从现在的城市雕塑的实例可以看出,我国城市雕塑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表现手法单一,雕塑语言陈旧,题材不够宽。人们更想看到的是既充满现代感又有历史传承的城市雕塑,既贴近民心又有艺术感的雕塑样式。在城市雕塑的设计过程中,雕塑语言和雕塑手段都要多样,表现手法也需要创新,多引入新的设计理念,使城市雕塑变得充满活力和生机,城市居民通过雕塑感受到向上的精神力量。
(四)高新技术在雕塑中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雕塑的材料运用也多样化起来。很多城市雕塑选择了新型的雕塑材料,或是多种材料相结合的建造方法,这比以往只是选择石材、木材、金属等的时代不知进步了多少。但是无论选择现代材料还是传统材料进行城市雕塑的建造,材料的环保性不能改变。再好的材料再适合表现主体和主题,如果对环境和人们有污染有危害,也不能选择使用。城市雕塑只有和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不会为城市的人们带来伤害,才有其存在的价值。一个好的城市雕塑一定是城市的代言者、美化者,在建造的过程中,合理的选用环保的高科技建造材料,扩宽城市建筑的表现样式。寻求城市雕塑发展的新途径。
三、结语
城市雕塑代表着城市的精神面貌,是城市灵魂的具象存在。城市雕塑要把传承和创新结合好,在时展中,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改进,让城市雕塑的水平逐步提高。城市雕塑在悠久的历史历史中懂得了传承的意义,在未来的发展中,明白了创新的重要。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坚持创新与传承相结合,城市雕塑的发展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祁霁,秦岁明.当代城市雕塑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