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财务管理主要学的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管理会计、经济预测与决策、计量经济学、证券投资与期货、高级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公司财务案例分析、审计学、项目评估和税法等。
2、财务管理学是研究如何通过计划、决策、控制、考核、监督等管理活动对资金运动进行管理,以提高资金效益的一门经营管理学科。它是以经济学原理和经济管理理论为指导,结合组织生产力和处理生产关系的有关问题,对企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科学总结而形成的知识体系。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电子商务;新经济;金融危机
2007年美国成为引爆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制造了次贷危机。一次一次的全球性经济的动荡不断地挑战者固有的经济体系及秩序。现有的经济学原理在每一次受到冲击时的唯一应变只有不断地修正弥补。可是这种每次都要以牺牲部分人利益的亡羊补牢的做法终不可久远,时代呼吁新经济模式——以信息化为主导的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
一.新经济模式的特征
在传统的经济学原理中边际报酬递减成为限制企业生产的根本原因,但是这一缺点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将不复存在。因为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资源是新经济中的主要资源,但是这种资源的无排他性,可循环性都使得它的成本不随着使用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在挑战了传统经济学原理之后,电子商务经济学又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经济原理——依托于信息通讯技术的新经济学。首先摩尔定律解释了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增涨和持续变革的根源。其次梅特卡福法则使我们知道网络价值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成指数增长。最后各国信息高速公路的铺设又为快速的网络传输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以上三个条件的实现为构筑全社会的电子商务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马太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的脚步。经济学本来就融合了别的其他因素,如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等。因此在某些特定时期,因为网络上信息的不完全对称性,会导致一些优势或劣势的扩大。比如,某人在网上抱怨一项产品的缺陷,被别人看到后就会到处转载进而影响了该产品的品牌形象。
二.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电子商务可能会打破几十年来做生意一直沿用的老关系和方式, 它们甚至可以降低曾经帮助那些大企业维持统治地位的规模和技术才干优势。电子商务能够降低企业完成交易的成本。因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始终围绕着成本和利润这两点进行,较低的交易成本是吸引厂商的主要因素。
首先网络可以使顾客找到最物美价廉的商品,并且可以尽量做到“足不出户”,可谓即为顾客开源又节流。例如:通过互联网购物可以节省从煤炭行业的2% 到电子部件的40% 的交易成本。与供应商在网上交易, 能够减少14% 左右的成本。英国的每日电讯更是声称在线商品或服务的交易可以减少处理一笔交易平均成本的90% , 减少购买商品和服务直接成本的11%。这种成本的降低不仅运用网络交易的企业降低了成本,而且有利于所有以这些产品或服务作为投入的产业多级滚动降低生产成本。所以电子商务不仅可以增加卖主的销售机会,又可以增加消费者的选择范围。目前电子化程度最高的大部分是零售业,比如像美国最大的零售商WALMART一样的大型超市纷纷上网,他们利用本身已有的长期合作关系,大大促进了在线业务的开展活动。国内的卓越网以图书起家,现在逐步将经营领域扩大,在电子产品,化妆品,首饰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此外电子商务还可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对于有着广阔的客户群体的公司只需在互联网上做广告便可以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而目标客户为特殊群体的公司可以创造虚拟社区为自己的市场,这样就降低了发现目标客户的难度。
最后电子商务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起着积极地作用。在三大产业的划分中农业,工业的地位不可撼动,但是不可否认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下第三产业才是增加GDP的主力军。而电子商务的存在恰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低门槛的平台。比如,在制造业面临出口无门的寒冬时,我们可以看到在淘宝上数亿元的交易额。在美国各大指数暴跌的时候,纳斯达克的股票电子交易市场,成为今年美国本土为数不多的盈利企业之一。
三.发展前景
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奢侈豪华不再是人们的选择,如何花好自己手中的每一分钱成为每个民众关心的话题。较低廉的价格,快速的交易,节约在路程上的时间,所有的这一切都成为电子商务吸引更多顾客的因素。
我们可以对未来进行乐观的预期,第三产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在整体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会上升,尤其是服务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得到进一步提高。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电子商务在国际经济结构和全球资源配置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子商务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市场效率,所以资源配置也可以趋于最优;经济运行的中心环节呈现出从生产流通向消费和设计转移;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朝着信息化科学化的方面转变;国际经济之间的交往将更加紧密,便捷。
诚然,网上交易的不安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我们在建立新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体系的同时,要尽快制定安全系数更高的协议政策,为其发展构筑安全的基础,不要任其发展成为这一本来前景光明的商业模式的无法根治的毒瘤。
【关键词】保险产品定价 保险精算学 保险经济学
精算一般是指运用数学、统计学、金融学、保险学以及人口学等学科知识和原理,定量解决工作,尤其保险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进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精算和保险的结合形成保险精算,保险精算是精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运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研究关于保险领域问题的一门学科。从微观层面来看,保险经济学研究个人、保险人、保险中间人、保险监管者在市场中的行为决策,如何在有限资源下达到效用最优。从宏观层面来看,保险经济学研究保险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影响。在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科中,保险产品定价是它们共同的重要内容,究竟这两门学科中保险产品定价有何异同,这正是本文所要尝试探讨的问题。
一、保险定价的数理基础
(一)保险精算学中保险定价的数理基础
大数定律在保险定价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贝努里大数定律和泊松大数定律来估计风险损失发生的概率;二是利用大数定律来分散和降低风险;三是大数定律是衡量保险公司财务稳定性的数理基础;四是大数定律也是再保险的数理基础。
保险精算一般分为寿险精算和非寿险精算,它们具有不同的数理基础。寿险保费的计算涉及的数理基础主要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人口数学、利息理论和生存模型等。非寿险保费的计算比寿险保费计算更为复杂,因为非寿险中损失次数和损失额都是随机变量,其涉及的数理基础主要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度理论等。
(二)保险经济学中保险定价的数理基础
保险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有赖于不确定情况下的经济分析工具的发展。金融定价模型,如投资组合选择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最佳证券投资理论、跨时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折扣的现金流模型等,在保险定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保险经济学中保险产品定价的重要的数理理论基础。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应用到保险业后可以发现,均衡保险价格反映了保险经营中的不变风险。如果保险风险和金融市场风险没有统计相关,那么均衡保险价格是以预期索赔成本的现值厘定的。如果它们是统计相关的,那么均衡中会出现正的或负的保险附加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一个主要局限在于其没有考虑诸如有限责任及不对称税收计划等要素引起的非线性影响。
(三)保险定价数理基础的差异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保险精算学中定价的数理基础是纯数学的、概率统计的,而保险经济学中定价更多的是基于金融数学、随机过程。尽管二者都采用了数学分析手段,但各自的侧重点不相同。
二、保险定价的基本原理
(一)保险精算学中保险定价的基本原理
保险精算学中保险定价的核心内容是厘定纯保费,用E表示。纯保费厘定的基本原理是收支平衡原理,厘定结果为精算公平纯保费,即纯保费与保险人未来预期保险责任赔款损失相等。用L表示保险人在签单生效时的损益,表示保险人未来预期保险责任赔款损失现值,X表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缴纳的纯保费的现值,则保险精算学中保险定价的收支平衡原理可以表示为E(L)=0,即E(Z)=E(X)。尽管寿险精算和非寿险精算所处理的风险性质不相同,但是纯保费厘定所适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只是在具体的厘定纯保费模型上有差异。给定了预定死亡率(非寿险为预定损失率)、预定利息率(非寿险是短期险,一般不考虑)、预定费用率以及安全加成或利润因素等,采用收支平衡原理厘定毛保费。在保险精算中,这些预定的定价因素是从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以往经营中得到的经验结果,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同的保险公司之间可能会存在个体差异性。
(二)保险经济学中保险定价基本原理
保险经济学中保险定价和保险精算学中保险定价的不同之处在于,保险经济学定价在保险价格的决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市场的作用,应用了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决定原理。因此,保单价格应该是风险和收益的一种均衡。相对而言,保险精算中的精算保费模型是从供给方面着手,它假定价格由保险人单方面决定。在保险经济学中,由精算学者和金融经济学者共同发展的保险金融定价模型成为了保险定价的主流趋势。在保险经济学中,在不同的保险市场和经济条件下应用经济学理论来考察保险定价。在完全市场模型下,认为由竞争决定的长期均衡保险费即公平保费与索赔、销售费用、所得税和其他成本,包括税收以及资本成本等的预期现金流的风险贴现值相等(Myers and Cohn,1986)。保险经济学者也在资本冲击、价格管制等经济条件下来考察对保险定价的影响。
三、保险产品定研――保险精算学与保险经济学研究比较
通过上面的分析,对于保险精算学和保险经济学中关于保险定价的一些联系与差异,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探索性的结论:
(1)从数理基础上看,保险精算学偏重于纯数学的、概率统计的的数学工具,而保险经济学侧重于应用的、随机过程的、和金融市场结合紧密的数学工具。
(2)从定价的基本原理上看,保险精算学立足于计算公平保费,使用的是收支平衡原理。保险经济学立足于计算市场均衡保费、最优保险保费等,充分利用了经济学原理,如供求均衡原理、效用最大化原理、市场结构理论等。而且,在保险经济学中,保险被看成是一种金融产品,在其价格确定时,也充分利用了金融产品价格确定的金融数学模型。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需求价格弹性;案例教学法;薄利多销
《经济学基础》作为高职教育中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主要介绍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它既赞美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地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这门课程包括对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微观经济学和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所了解,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为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高职《经济学基础》的教学中,笔者了解到学生普遍反映经济学原理过于抽象、难理解、数理要求高,课程章节之间存在密切的逻辑联系。如果学生在课程前面的章节没有听懂,则后面的章节根本无法掌握。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差、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缺乏社会经验,理解经济学原理困难重重,“填鸭式”的灌输、一味地讲理论、画图表、推导公式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乏味、枯燥、难学的印象,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在教学中,应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究行之有效的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高职学生进入到经济角色中,使他们成为消费行为、生产行为的“选择”“决策”主体,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并了解知识的前因后果,融会贯通,有利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经济意识。笔者经过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认为案例教学法可以将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的经济学原理、方法与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和社会经济行为联系起来。通过精选与教学内容吻合并富有真实性和趣味性的案例,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经济学知识,还获得了思维方法,达到学以致用。案例教学法既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又转变了他们厌学的心理,使得课堂给他们带来了精神的愉悦和情感的体验。
在《经济学基础》课程中,首先接触到的是需求和供给,需求价格弹性便是其中重要的经济学原理。本文以需求价格弹性的讲解为例讨论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归纳案例教学法有如下几个要点。
一、案例导入
每逢节假日或是商场超市周年庆期间,商品打折的消息大大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其中,打折的绝大多数商品属于奢侈品(不一定属于非常高端的奢侈品,只是相对于生活必需品而言),而像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却很少打折,产生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用经济学的原理解释呢?教师通过引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使得学生怀揣着疑问,去探究案例背后隐藏的经济学理论。
二、介绍基本概念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和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可以用弹性系数来表示,即需求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如果以Ed代表需求弹性系数,P代表商品价格,Q代表商品需求量,P/P代表价格变动的比率,Q/Q代表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则计算公式为Ed=(Q/Q)/(P/P)(公式1)
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例如:商场在元旦期间对某品牌服装进行打折促销,其价格从500元下降到400元,需求量就从200件增加到500件,求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将数字代入到公式1中,可以得出Ed=(300/200)/(-100/500)=-7.5所求结果表明,该品牌服装的价格下降1%,需求量会增加7.5%,即需求量的变动是价格变动的7.5倍。由于正常商品的需求量一般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所以需求价格弹性一般是一个负数。例题中,该品牌服装的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非常灵敏,降价可以极大地刺激消费者的需求量,其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我们将其称作需求富有弹性。相反,油盐酱醋属于生活必需品,人们并不能因为食盐价格的下降而过多消费食盐,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不灵敏,其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我们将其称作需求缺乏弹性。至此,案例导入中的疑问得出了答案。
三、引入经典案例
教师在针对需求价格弹性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引入“薄利多销”的案例。薄利多销是指低价、低利以扩大销售、获取更多收益的策略。此处涉及几个因素:总收益TR、价格P和销售量Q。总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商品需求量或销售量与价格两个因素,即:TR=P×Q。根据需求定理,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反之,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会减少。所以价格变动时,厂商的总收益到底是增加还是减少,就取决于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奢侈品,如汽车、珠宝、出境旅游等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以及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教师不妨以出境旅游作为“薄利多销”的典型案例,案例可以作如下描述:每年的12月份,都是一年中旅游最淡的季节,旅游报价基本达到全年最低。不少年假还未休完的白领忙着拼假出游,其中前往东南亚一带的出境游报价降幅达4成,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已知从南京出发的“曼谷-芭提雅5晚6日游”旅游旺季报价为4000元,降价后的报价为2400元,该产品上线后咨询量逐渐攀升,预订人数由20人/天增加到40人/天。在旅客享受到较高的性价比的同时,旅行社是否实现了薄利多销呢?
思路一:假设旺季总收益为TR1,淡季降价后总收益为TR2,则TR1=P1×Q1=4000×20=80000元,TR2=P2×Q2=2400×40=96000元,由于TR1
思路二:在学生通过计算思考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右图进一步说明。
在右图中,D是出境旅游的需求曲线。当出境游价格为P1时,销售量为Q1,此时总收益TR1=P1×Q1即图中矩形OP1AQ1的面积。如果价格下降到P2,销售量增加为Q2,总收益TR2=P2×Q2即图中矩形OP2BQ2的面积。很显然,图中矩形OP1AQ1的面积小于矩形OP2BQ2的面积,即TR1
四、案例学习延伸
教师通过案例的学习,增强了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程度,但是,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高档消费品而言,“薄利多销”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此,教师不妨引用现实中反面的例证,有必要将案例进行相应的科学合理的延伸,以拓宽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例如,钢笔中的贵族“派克”向来以优异的质量和昂贵的价格跻身于高档消费品之列。1982年,为了回避与克罗斯公司的正面竞争,派克公司决定转而经营3美元以下的钢笔。公司总经理预测这样一定会极大地带动市场需求,刺激消费者购买。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派克钢笔的销量不断下滑,最后降到了对手销量的50%,并最终导致派克被吉列特文具集团收购。派克钢笔失败的案例源于何处?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跳出经济学的范畴,从社会学、心理学及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去思考。对于消费者来说,派克钢笔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让人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它的大幅降价不但不能有效地提高销量,反而会损害品牌形象和价值,从而影响长期销售。
这个案例的延伸,不仅让学生对“薄利多销”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还认识到经济学与社会学、心理学及消费者行为学等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学好其他社会科学会为学好经济学奠定坚实的社会理论基础。为此,在《经济学基础》课程的讲授中,教师有必要加大在其他社会学科知识领域的涉猎和延伸,以帮助学生以一个更加广阔的视角去认识和学习经济学,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去探究经济学的奥妙。
五、课后练习巩固
通过课堂上的公式计算、图形分析以及真实生动的案例,学生初步理解了需求价格弹性的相关概念,也初步具备了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高职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要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将知识转化成技术,为此,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为学生设置案例分析及相关形式的课后作业,以巩固在课堂上所获取的知识。以需求价格弹性这一课题为例,可以设置类似的作业:希望学生到相片冲洗店及复印社进行实地考察,并思考需求价格弹性在上述两种店铺定价中的应用是否属于“薄利多销”,并举例说明。
本文以通过“薄利多销”学习需求价格弹性为例介绍了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步骤:案例导入、介绍基本概念、引入经典案例、案例学习延伸、课后练习巩固。通过上述五个环节,不仅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程度,培养了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并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梁小民.经济学基础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何璋.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一)“经济”与“经济学”术语的由来“经济”一词,在西方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家计管理。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中论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奴隶制经济的管理,这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适应的。而“经济学”一词,一般认为始见于1615年法国人蒙克莱田所著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也由此出现了“政治经济学”一词。在我国古汉语中,“经济”一词是“经邦”和“济民”、“经国”和“济世”,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治国平天下”的意思。内容不仅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其他各种经济活动,而且包括国家如何处理政治、法律、教育、军事等方面的问题。日本的神田孝平最先将economics译为“经济学”,我国的严复则将其译为“生计学”。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已逐渐成为各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具有经济科学的含义。
(二)经济学说的演进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前,经济学说的发展经历了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学说两个阶段。在封建社会晚期,西欧各国出现了重商主义的各种论述,成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理论探讨,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经济学产生。十七世纪中叶后,先后出现了以威廉・配第、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为标志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出现了与英法经济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历史学派,美国早期的经济思想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后,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获得广泛发展,并逐渐融入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德国历史学派获新发展,美国出现了制度学派。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德、美的历史学派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是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二十世纪初到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潮获得发展,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成为这一思潮的典型代表,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以后的凯恩斯主义。70年代以后,作为凯恩斯主义批评者的经济学思潮逐渐抬头,同时以新古典分析方法与理论原则为基础的新制度经济学也产生并发展起来,到90年代,继承凯恩斯传统的新凯恩斯主义和继承自由主义传统的新古典主义获得发展。
二、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会计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会计的历史起点当是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简单刻记与直观绘图记事阶段。直至十四世纪复式簿记产生以后,才是研究会计思想和会计观念最合适的起点。该方法所依据的观念是:企业单位和企业关系的观念;经济业务用货币形式记账的事实;不同的项目可以按照共同的货币单位比较;通过费用和产权账户的使用,说明对资本和收益的区别已有所了解。会计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中世纪意大利商业城市的兴起,会计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表达能力,社会制度方面的前提条件包括:私有财产观念;信贷的发展;资金的积累。但这些前提条件并不能充分阐明会计理论的发展,短期合伙和合伙经营方式的出现不仅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运用,且对会计理论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影响。法国人卢卡・帕乔利出版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标志着会计理论的诞生。十五世纪末,意大利城市在政治和贸易上开始没落,该时期复式记账的一项重要发展是在每年的年末计算损益,资产负债表随之产生。十七和十八世纪西欧另一个重要社会制度和经济变化,是工业革命的开始和合股公司及其他形式组织的发展,该变化对以后会计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十九世纪的一系列经济事件使会计有了巨大发展,但会计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还受经济制度和使用会计数据目的变动的影响。
会计理论与方法的任何创新,都旨在促进生产的发展,但其进步又密切依存于经济的需要。20世纪会计上的重大成就主要包括:第一,政府不仅依法监管证券发行和证券交易,而且规范上市公司应予披露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信息,组织权威的机构制定会计准则,作为会计对外报告的确认、计量、记录和公开披露的依据。第二,围绕会计的记录、计量、确认、报告,产生了各种会计理论,以此为基础,准则制定机构AICPA和FASB先后研究并了“企业会计普遍适用的准则”、美国FASB财务会计概念框架(1-7号)等。第三,创造了具有控制职能的标准成本会计制度。标准成本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便逐步形成了现代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现代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前者服务于市场(主要是投资人和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后者则提供具有“商业秘密”的成本、效益等内部信息,满足企业经营者的需要。这种科学的分工与合作,是20世纪会计科学的又一重大成就。第四,一批中青年会计学者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多角度研究分析会计信息的作用,重新解释和预测了过去已发现和至今未发现或产生的会计现象,经验一实证会计理论研究在近30年取得了重要进展与成功。
(二)“公认会计原则”的形成与会计理论 “公认会计原则”是20世纪会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美国经济危机的直接产物。而对合理、科学的会计原则的追求,是推动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因素,并形成观点丰富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会计界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指责和批评。美国会计师协会(即后来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任命乔治・梅(GeorgeMay)为主席的“与证券交易所协调委员会”,对会计实务进行调查,并通过了六条“认可的会计原则”。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下属委员会在“财务报表的检查”报告中,正式产生“公认会计原则”(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GAAP)的概念。1938年,会计程序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美国进入了有组织、有意识地制定会计准则的阶段,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公认会计原则”。美国在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三个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包括:会计程序委员会、会计原则委员会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这些机构先后的“会计研究公报”、“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和“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以及一些相关的解释文件,都属于“公认会计原则”的内容。受美国的影响,其他一些国家也逐步效仿。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成立,标志着公认会计原则已在国际范围内产生实际需要。早期的国际会计准则保留了较多的可选择方法,不利于提高各国财务报表的可比性。本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着手修订已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于2000年5月宣布,已完成了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月份准则的评估工作,二十世纪60和70年代曾发生很多环境变动,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会计师的工作,迫使会计界采用新的会计方法和会计思想。在技术领域,电子计算机是一项最重要的发展,但社会和经济变动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会计理论的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人类社会
的会计演进与经济发展。从整体上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会计实践的发展,而且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反之亦然;从会计理论的发展史来看,会计理论正在受到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会计理论也愈益从经济学中找寻“支援意识”,并将其转换为会计学理论的基础理论架构。经济学理论在会计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渗透到会计学的各个领域。会计学视野中的经济学应是解释会计现象与拓展会计新领域的一种工具。
三、经济学说对会计理论发展的影响
(一)政治经济学对会计理论发展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把会计看成确定和控制资本价值运动的手段。就会计职能及其历史发展规律而言,马克思指出:“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这里的“簿记”就是会计,从而精辟地概括了会计发展的历史规律及会计职能和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理论认为,资本循环周转理论蕴涵着会计核算。从资本循环可以看出,企业经营的过程是通过垫付货币资本收回更多的货币资本,其目的是取得更多的现金净流入。在企业资本运动过程中,存在相对静止和显著变动两种形态。在资本处于显著变动时,应着重计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某个期间)全部资本的流量的结果(增量);在资本处于相对静止时,应着重计算企业在某个经营时点资本的使用状况及对资本的要求权(产权),其代表企业在某个会计时点资本的存量。可见,借助资本循环,企业的经营业绩特别是现金净流入及财务状况都可以用会计加以计量。
经济理论认为固定资本损耗与会计中的折旧费用密切相关。马克思指出:“机器的有形损耗有两种。一种是由于使用,就像铸币由于流通而磨损一样。另一种是由于不使用,就像剑入鞘不用而生锈一样。在后一种情况下,机器的磨损是由于自然作用。前一种磨损或多或少地同机器的使用成正比,后一种磨损在一定程度上同机器的使用成反比”。固定资产无论使用与否,都会发生有形损耗,这种损耗的程度主要决定于其工作负荷程度和固定资产本身的质量。马克思又指出:“机器除了有形损耗以外,还有所谓无形损耗。只要同样结构的机器能够更便宜地再生产出来,或者出现更好的机器同原有的机器相竞争,原有机器的交换价值就会受到损失。固定资产除有形损耗外,不定期可能发生着无形损耗。对于固定资产损耗的补偿要采取固定资产更新和固定资产大修理两种形式。而折旧是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正确地计提折旧,才能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从而保证固定资产再生产具有正常的资本来源。马克思指出:“这种生产资料把多少价值转给或转移到它帮助形成的产品中去要根据平均计算来决定,即根据其执行职能的平均持续时间来计量”。固定资产折旧可按其使用年限平均计算,企业会计也依据该原理来计算折旧。
经济学的价格理论中蕴涵产品成本核算的思想。马克思指出:“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所用的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自身耗费的东西……,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成本价格是商品中用来补偿所消耗资本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是所消耗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的转化形式。成本价格对企业来说是成为出售商品价格的最低界限。商品的成本价格越低,竞争能力越大。根据成本价格理论,产品成本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在生产过程中直接耗费的生产资料,如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费用;补偿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逐渐磨损而提取的折旧费;以工资形式支付给生产者的劳动报酬;进行生产管理活动所支出的管理费用。在成本计算工作中,应根据这个理论范围计算产品的成本。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必须充分考虑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价值耗费的补偿,以及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会计核算要求将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所发生的一切支出综合表现出来,并用企业的销售收入加以补偿。因此,将这些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才能得到必要的补偿。同时,将废品损失等非生产性损失的发生列入产品成本,也可以提高产品成本的综合反应作用。
(二)新制度经济学对会计理论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科斯、诺思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Hew institution-aleconomics)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加,成为西方经济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理论现象。新制度经济学也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学的“显学”。新制度经济学不但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及颇有价值的方法,同时对会计理论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对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研究的影响。从60年代起,各国会计界普遍将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成果,但制度因素在研究中往往被忽略了。笔者拟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会计目标进行重新界定,对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做出分析。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原理,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点,是契约联结的网络。这些契约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涉及到投入品的物主和商品的买主,企业不仅与人力资本的提供者(雇员、经理等)、实物资本的提供者(股东、债权人等)缔约,也与原料的供应者、产品的购买者缔约,还与政府缔结政府管制契约、与社会缔结有关社会责任的契约。而企业的契约人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原有的契约人可按一定的规则退出契约,原来未缔约者也可按一定规则加入契约。这样,企业除了有现实的契约人之外,也存在潜在的契约人。契约市场则是现实的契约人与潜在的契约人进行角色转换的制度安排。潜在的契约人可以通过契约市场加入契约,而现实的契约人也可以通过契约市场来退出契约。此外,企业还有间接的契约安排。企业的这种“契约链”是可以无限延伸的,而且随着它的延长。契约人与企业的利益相关度逐渐下降。契约是人与人之间交易的结果,交易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就是交易费用。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信息、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其中核心部分是信息费用。交易费用对人们之间的契约有重大影响,因此契约人想方设法降低交易费用。会计是一个将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进行信息转换和加工的系统,因此,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可以界定为:降低企业契约人集(指直接契约人、间接契约人、现实契约人、潜在契约人的集合)的交易费用。 二是对会计研究方法的影响。早期的实证会计理论研究者们运用的是有效市场假说及资本资产计价模型,奉行以会计信息价值为中心的理论,但最终发现这种理论不能圆满地解释会计惯例。他们意识到:政府官员和其他管制者们的行为可以根据“人的行为动机是谋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这一假设,通过建模进行预测。与此同时,在行政管理中同样存在着非零值的交易费用,使得会计程序能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及其价值。于是,在70年代末从传统的
实证会计理论中派生出了一种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基础的实证理论,该理论强调对不同企业和行业的会计惯例进行解释,它不仅建立在企业理论和政府管制理论之上,而且是这两种理论的衍生物。在实证会计方面,经济学不仅提供了会计研究的方法论,而且使会计学“侵入”到金融学领域,对金融资产定价模型和市场效率假说的检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实证会计理论借鉴的是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思想和方法,致力于根据利益集团选择会计准则、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的行为,来解释现存的各种44t实务,从而用实证方法证明有关会计假设,以对未来会计实务进行预测,这和传统的规范会计研究大为不同。
三是对会计规范研究的影响。会计规范是有关会计信息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制度安排,是各个利益集团博奕的结果。会计规范的演进是一个典型的制度变迁问题,会计规范演进的原因是会计规范的不均衡,会计规范的不均衡是指会计规范的需求与供给不一致。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会计规范的需求与供给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原来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不再使制度需求者的净收益最大,因此产生了制度创新的动机和需求;另一方面,又改变了制度的选择集合和选择范围,从而改变了制度的有效供给。同时,这种制度的不均衡是一种常态,而制度的均衡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制度的变迁只不过是从一种不均衡状态到另一种不均衡状态,而不是从不均衡状态到均衡状态,会计规范只存在于动态过程之中,会计规范的演进就是在以上背景下发生的。新制度经济学是研究制度的科学,制度作为一套行为规则被用来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和相互关系,会计规范正是包含在制度该概念之内的。因此,会计规范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可以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用制度分析框架来分析和研究会计规范问题。
四是对会计史研究的影响。传统的会计史研究方式是按照时间顺序、以重大的会计史实为基础来描述会计史。其缺陷在于:这种方式以描述为主,使不少会计研究文献只是史料的堆积,忽视了对史料的分析;缺乏理论分析工具,只通过规范方法进行研究,缺乏定量分析与实证支持,客观性、可证实性差;研究的实际意义不大,只是对会计的过去进行了回顾,不能对现在的会计理论研究起作用,更不能对会计的未来做出预测。如果将新制度经济学引入会计史研究,其意义在于:以制度变迁为线索把握会计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减少研究的盲目性;以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对会计史做定量分析,用实证方法研究会计史问题,从而提炼出一个对会计史进行理性分析的框架;进行会计史研究也不再只是为了对会计的过去进行回顾,而是要通过对会计发展历史上会计环境与会计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检验现行会计理论与会计环境的一致性,并对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五是委托理论与产权会计学对会计理论的影响。理论假设人有不同的偏好,并且都是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甚至会有机会主义行为,这就导致了成本(包括签约成本、监督成本、保证成本、剩余损失)的发生。所以,委托人需要一种控制系统来使人按委托人的目标来行事。该控制系统包括三部分:决策权的分配、业绩计量与评价和奖励与惩罚。契约和决策的形成需要信息为基础,而会计和审计正与这种信息的收集和传播有关,所以理论被用在会计和审计研究中,以分析不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和审计程序的效率特点。产权会计理论认为:产权界定是会计产生的基本动因之一;产权制度是会计政策选择的出发点与归宿;提高产权效率是制定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产权博弈关系决定企业会计的未来发展取向。
六是信息经济学对会计理论的影响。司可脱(sccott)的《财务会计理论》是基于信息经济学来构建的,作者认为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就是协调会计信息的不同角色。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信息经济学、证券价格和行为科学在财务会计研究中的运用,导致由经济收益计量观向决策有用观的转变,“主要会计职业界已经采纳了决策有用观”。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号(1978)将财务呈报的目标确定为:财务报告应该提供与现在的潜在的投资者和信贷人以及其他用户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财务报告应该提供有助于现在的、潜在的投资者和信贷人以及其他用户评估企业预期现金流人的数量、时间和不确定性的有用信息;财务报告应该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以及使资源和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交易、事件和情况影响的信息。
(三)人力资本理论对会计理论研究的影响: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的创立得益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指出,人力知识、能力、健康等质量的提高对经济成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数量的增加重要。会计系统如果不能反映这种重要的资源,那么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势必大打折扣,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该影响会日益加大。
(四)会计由微观控制走向宏观控制:国民经济会计郭道扬教授在二十世纪会计大事评说(七)中写道:“20世纪以前,会计(簿记)所正视的基本上是一个微观经济世界,它参与对国家经济、企业经济的管理也基本上囿于微观经济范围。进人20世纪后,会计环境巨变促使它走向宏观经济控制领域,在宏观会计建设方面开创了新的格局”。会计由微观走向宏观,会计环境的巨变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这只是外因,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是人的因素。国民经济会计又称国民会计、总量会计或社会会计。最早提出社会会计概念的是1972年诺贝尔奖得主约翰・希克斯,他在其著作《经济的社会结构一经济学入门》一书中认为:所谓社会会计学,就如同借会计学能在一望之下把握企业经济活动全貌一般,利用相同的会计学方法,力图掌握国民经济的整体活动状况。希克斯在国民经济会计理论上的贡献可归纳为:一是企业中会计师所用的一般化的表式可用于国民收入的计算,具体表现为生产记录表、收入及支出记录表、储蓄及投资记录表。这三种记录表是构成社会记录体系的基石。二是提出了分部报告的思想。许多交易在国民经济的内部交易中已相互抵销,因此应将构成国民经济的无数经济单位分成若干集团,就各个集团制作多个记录表。三是可将上述集团分成企业部门、个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三类,这三类部门各自制作三个记录表,并据以制作整个国民经济的记录表,这便是国民收入表。为使此表更趋完备,还须外加国际收支平衡表。
三十年代末,理查德・斯通等人在凯恩斯的指导下,将会计学中的复式记账原理、会计账户体系、平衡原理等理论,引入国民收入核算,为英国计算国民收入。四十年代,斯通又与米德(1977年诺贝尔奖得主)合著出版了《国民收入和支出》一书,为改进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作出了重要贡献。五十年代,为了解决国与国之间国民收入核算标准问题,斯通在联合国带领专家工作组专门研究“国民收入”会计问题,在以往相关成果与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题为《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及辅助表》的报告(简称SNA)。此后,
经过反复修订,于1968年在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15次会议上通过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A sy8tern of National Accounts)。自此,国民经济会计研究和推广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是将微观经济簿记原理与宏观经济要素和模型相结合,综合运用会计、统计和数学方法,系统地测算某一时期内一国(地区、部门)的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它表示一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及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具体来说,SNA就是按照一个“历年”对国民经济活动的总成果在微观会计的基础上进行核算,在事后又应用统计方法进行估算,并根据复式记账平衡原理,系统编制各式报表,最终综合反映全国生产、消费、投资、所得分配,以及家庭收支、政府收支及其国外交易全貌,从而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准确而又全面的信息。美国经济学家彼特森指出:“社会会计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即国民收入和生产账、资金流量账、投入产出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国民资产负债和国民财富表”。由于SNA主要是以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为核算对象,采用了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编制报表等会计方法,并且大部分数据资料均来源于企业的会计报表,因而称之为国民经济会计(社会会计)。
秋风和苏小和将从《美国大萧条》谈起,用奥地利学派分析中国经济的问题与出路,讲述在经济衰退如何实现经济复苏。
苏小和:我每次和秋风在一块,都是他当老师,我当学生,今天还是这样,所以由秋风老师来讲,我做一些发散性的思考。因为关于奥地利学派,关于罗斯巴德,国内最有权利,最有学术底蕴发言的,应该就是秋风老师。因为奥地利学派真正进入中国,成为一本书,秋风老师背后做了大量的工作。新星出版社前年出了一套,包括(00.03.03),还包括罗斯巴德的,很系统的一套书,非常好,我个人受益匪浅。所以关于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应该是在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框架下,一次时政类考察,关于美国二几年到三几年的经济危机的考察,一个学术的演练,由秋风老师来说。
秋风:谢谢大家下午来听这么一个随意的发言,刚才小和介绍了,我自己接触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也有十几年了,中间也写了一些文章,也翻译了一些东西,刚才小和介绍的,我们在新星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书。当然介绍奥地利学派不是我一个人在做,包括这本书,(谢华育)他在上海,我们还有很多朋友都在做这个工作。
之所以向大家介绍奥地利学派,首先是学术市场的自由竞争。我想我们了解的越多,可能对于公众来说,可选择的范围越广,因为我们经济学从80年代之后开始大量的引入。而我们以前都是经济学,实际上那个时候也没有经济学,从80年代之后,西方的,我们通常讲的主流经济学,像萨米尔特的教科书,像凯恩斯主义。到90年代以后,又有芝加哥学派,自主经济学等等各种各样的经济学流派都传入到中国,但是我们那个时候发现,奥地利学派介绍的稍微少一点,我们认为奥地利学派对于中国建设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市场制度本身来说,他的相关度应该最高,就是说它能够对我们建设一个健全的市场制度提供一个最有效的,或者说最可信赖的知识。
但是我们要设立各种各样的市场制度,我们需要借助一些知识来进行这种设置的工作,或者说我们需要借助一些知识来理解现实经济中发生的各种现象。比如说我们要理解,为什么温州地方的经济增长的那么快,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好的地区,而且那个地方贫富的差距远比其他地方都要小,比如说像东北就会衰落,或者说为什么腐败会如此严重,我想可能借助奥地利学派的一些理论,我们能够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这样的理解,比如说你去看萨米尔非的经济学教科书,你没有办法去理解这些现象,甚至你去看佛里得曼的货币主义等等,也没有办法理解,当然他有很多其他的优势。就是说通过这种介绍,给大家提供更多的选择。
尤其重要的是,奥地利学派其实不完全是一个经济学的理论,可能在座的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哈耶克、(米克思)尤其是哈耶克,可能大家接触他,首先是通过他的《通往明日之路》,还有像《个人主义经济秩序》,其实这个书可能对现代中国两代的经济学家都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看完这本书,比如说8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经济,那时候理解前30年的经济为什么那么糟糕,然后社会的各种制度都不是很合理,我自己就是,80年代初期的时候,我看了《通往明日之路》之后我就非常震撼,哈耶克透过一套理论给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得到这么一个体制,这个体制究竟是怎么运作的。比如说他里面揭示了很多原理,比如说最坏者当道,最坏的人升的最快,还有,你控制了一个人的财产,或者经济活动,实际上你就控制了他的心灵,就控制了他整个的活动,作为一个人的尊严等等都会被控制。
像后来哈耶克的思想,应该说在国内政治、法律等各个学科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直到现在,像哈耶克的影响在学术界的影响应该是超过任何一个西方的学者,虽然可能专门以哈耶克做论文其实并不多,我们民间也成立了一个华人哈耶克学会,我们每年也会开一个会,去研究奥地利学派个哈耶克的思想。我们当时也发现有一个缺憾,就是说基本上像(米克思)、哈耶克的思想他的政治思想影响比较大,而他经济学的理论介绍的比较少,那现在我看慢慢的,我们填补了这个空白,比如说像《美国大萧条》这本书,就让我们能够在奥地利学派的政治理论之外,也开始知道奥地利学派其实也有一套复杂的经济学理论,而且是很深刻的经济学理论。事实上,我们从历史上来说,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奥地利学派的一点背景吧。
从历史上来说,奥地利学派是跟奥地利有一定的关系,其实那个时候的奥地利应该是奥匈帝国,就是维也纳,他的创始人是门格尔,是一个奥地利人,他那个时候维也纳大学的教授。他写了一本书,这本书我们也出版了,叫《国民经济学原理》,也就200、300页的一本书,而且这本书出版的很早,可能是四几年就出版了,因为译者大概在30、40年代就是一个经济学教授,所以出版的很早。他还有一本书,他其实一共就写了两本书,还有一本叫《经济学原理探究》,这个书我把他翻译出来,前年出版的。他就写了这两本书,这两本书就开创了一个学派,我们就把他称为奥地利学派,我刚才说过,他后来发展出经济学理论,也有社会理论,有政治理论,甚至在哈耶克那还发展出一个法律的理论,所以他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这一点就跟凯恩斯学派,甚至芝加哥学派都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后两者基本上就是一个经济学理论,而奥地利学派是一个综合的,起码是融合了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包括社会理论。
奥地利学派有很多特点,这个特点后来又有很多基本的命题,我简单的做一个介绍,有助于我们后面关于大萧条、繁荣、周期这些现象的分析。他的基本的方法论上的一个特征,就是有一些很明显的特点:第一个就是个人主义,第二个叫主观主义,第三个叫过程理论。我稍微简单的介绍一下,因为我们现在强制教育,你必须综合的学一下比较古典的经济学,就是经济学之类的这些理论,这些理论有一个很致命的缺陷,就是他通常是以一个集体,比如讲阶级,或者讲总的概念,就是分析经济问题的时候,他通常是以一个集体的概念来作为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而奥地利学派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论就是我们立足于对于个人行为的一个分析来理解经济活动。当然并不是说把这个个人就看成一个空洞的个人,他是处在一个和他人关系中的一个个人,然后我们理解他的行动的逻辑,比如说他面临一个外部世界的刺激,然后我们作为一个个人,他会作出什么样的反映,这个就叫个人主义. 然是主观主义,我们大家受主流哲学的教育,一听主观主义就觉得这是一个坏事情,实际上我们正常的生活都是主观主义的,我们都是主观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是根据我们的头脑对外部世界的理解,然后对外部世界去感应,并不是说外部世界是什么,是取决于我们眼睛,我们眼睛长的是什么样,比如说我是色盲,我辨识不清楚颜色,我通常拿一个笔签字的时候,我得问一下,这个是黑的还是红的,然后我才能够签字,这就是一个客观的世界。当然我们是可以认识的,但是我们永远通过我们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而不是说这个世界直接就跑到我的脑子里面去了。那经济活动同样是这样的,以前的经济学理论,比如说叫客观价值论,那客观价值论有一个最大的学说就叫劳动价值论,他说一个正确的价值是由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找了一套客观的标准。
但事实上我们作为一个常人,我们用常识就可以定向,你到哪去找一个标准?所谓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是什么东西?其实是找不到的。那奥地利学派实际上有一个转向,就是说我们思考价值,一个东西它的价值是什么,一个东西的价值,就像门格尔在《国民经济学原理与探究》一开始就讲了,一个东西的价值取决于本人对于他能够满足我的效用的一个估计,一个估价。实际上这就是主观,所以一个东西他值多少钱,首先是对具体的一个人来说值多少钱,然后是我对它的价值的一个估计,所以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客观的价值,一个价值必然是主观的,是我对他的一个判官。当然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处境,价值框架,比如说什么东西是好的,什么东西是坏的,我们同样吃米饭,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对大米应该值多少钱会有一个相近的估计,所以可能这个市场上会有一个稳定的价值。那所谓的价格是什么?其实就是双方,就是卖大米的,和买大米的,两个人的主观判断,然后有一番的讨价还价,讨价还价就是一个主观的判断互相交锋,然后辩论的一个结果,其实就是一场辩论,跟一个辩论赛一样,我觉得这个东西应该值5毛钱,他觉得应该值一块钱,然后我就说值7毛钱吧,然后他又说那就8毛吧,最后是7毛5成交。
其实这是一个主观的判断的一个综合结果,而不是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东西,我们能用一个社会平均时间衡量一下这个东西就值7毛5分钱,事实上会有情况是,这个东西根本就卖不出去呢?那你说它的价值是什么?等于它就没有价值,或者说它从一个生产者的角度来说,完全就是一个负价值,因为我自己投入的原料、劳动,完全浪费了。这是奥地利学派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还有一个方法就叫过程,过程里面其实最重要的是他突出了一个时间的概念,我一点我想对于我们后面的讨论也很重要,其实这个也是常识,就是我们所有的行为,我们人就生活在时间里面,所谓时间、空间,在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说通常的经济学,一般的经济学,在分析经济活动的时候会忽略这个时间,他会认为这个时间不存在。比如说一般的经济学理论会讲供需平衡,但是你要知道,比如说一个东西的价格是由供需来决定的,奥地利学派一般不这么看,第一,我们从一个个人主义的立场来看,还是说卖大米,生产大米的人可能有几亿,或者卖大米的,起码一个城市里面,卖大米的都有几千家商店,然后买大米的只有几百万人,那你怎么知道所谓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是什么?你没有办法统计,而且就算你有办法统计,这个统计也毫无疑义,因为等你统计出来以后,大家都买完了。所以其实这里面一个是从个人角度来讲,从行为主体来说,我们不可能有一个总的需求者和一个总的供给者,这个是不可能的。还有一点,就是我刚才讲的,有一个时间的过程,我们通过交易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去做这个事情,最后有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就是说你通过任何其他的东西没有办法计算出来,因为你不可能说把这个时间取消了。
我想这些就使得奥地利学派和特别,尽管他有很多的,像个人主义、主观主义,都被我们主流的,比如说像萨米尔非的他其实也讲到很多理论,就是说部分的吸收了奥地利学派,但是奥地利学派的特征太明显了,以至于他没有办法被主流的学派完全吸收,所以他是一个比较边缘,但是有自己特别鲜明特征的小众经济学,我们说主流的是大众的,奥地利学派就是小众的,我们其实可以受到很多思想上的冲击。
内容简介: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撰序推荐:“当我们正在经历着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时候,我建议所有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和媒体人士,甚至普通大众,都读一读罗斯
巴德的《美国大萧条》,因为它有助于我们反思这次危机的真正原因,思考政府采取的政策是否恰当,也有助于未来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一些经济学家倾向于认为奥地利理论“有时”能够解释周期性的繁荣和萧条,但是他们又说另外的一些例子可以被不同的其他理论加以解释。但是,正如我们在上文指出的那样,我们相信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们坚持认为奥地利学派的分析是惟一可以解释商业周期和与之类似的理象的。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劳工标准;关联之争
引言
国际社会对劳工标准的关注由来已久,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1]首次提出通过国际合作来提高劳工标准至今,有关劳工标准的国际讨论与实践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尽管如此,在这一问题上各国仍然存在着较大分歧。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有关劳工标准问题的探讨已演变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劳工标准与贸易之间关联问题的激烈争论。由于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均涉及一国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一国经济政策同时又受多边贸易规则约束,因此一部分发达国家主张,为提高发展中国家国内劳工标准,促进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应当将国际劳工标准纳入到WTO框架。围绕着这一论题,在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发达国家以“社会倾销”以及“人权保障”为理论基点主张在WTO框架下建立劳工标准与贸易之间的关联;发展中国家则主张贸易与劳工标准不存在实质性的联系,在WTO框架建立这一联系只是发达国家实现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而已。基于这一互不相容的主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对立正愈演愈烈。
一、不只是“南北对抗”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拒绝发达国家提出的将劳工标准纳入WTO框架的主张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担心一旦提高国内的劳工标准,国内企业将承担不了因此增加的生产成本,发展中国家也将因此失去其在部分产品上的竞争优势,进而减少本国出口贸易影响经济发展。而发达国家之所以提出“社会倾销”并试图在WTO框架下解决劳工标准问题首先是基于国内产业受发展中国家低廉产品冲击的经济考虑,其次才基于一系列人道主义及人权保护理念的促使。正是在这种争论中,发展中国家被发达国家看成是一个无情的剥削者,不顾其国民的贫困与权利的缺失而一味追求“国家利益”;而发达国家则被发展中国家视作名为倡导劳工权利实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伪善者”。
很难说上述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但确实是不全面的,这种以偏概全的方式来处理个人问题尚且不可,更不用说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分歧了。笔者认为,针对当前发展中国家国内劳工权益保障不利的现状,国际社会若真正想找到一个能使各方接受又确实能使现状改善的办法,前提是各国以一个客观的立场来重新审视这一问题,而不是简单将其视为另一版本的“南北对抗”。
(一)利益模式的多样化——劳工标准的经济学之维
1.经济学理论模式一
传统经济学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为反对国际劳工标准一体化提供了最有利的理论依据。该理论运用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的差异来解释国际分工的原因与结构,认为各种产品的生产是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而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这种生产要素在各国的丰裕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国家劳动力丰富,有的国家则是资本雄厚,因此市场竞争机制就会导致国际分工的出现,资本雄厚的国家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则倾向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运用这一理论,经济学家引入了两个概念:“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所谓绝对优势是指一国生产特定产品所需投入量相对其他国家而言较少,而比较优势是指一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相对其他国家而言较少[2]。
国际贸易理论主张消费者以最低价格获得商品和服务,同时实现生产资料的最佳配置,因此依据上述“生产要素禀赋论”,贸易理论就要求各国从事生产他们各自具有绝对优势或者比较优势的产品。因为只有通过各国专业化的生产,各国消费者的福利与生产者的利润才能同时实现最大化。
基于以上原理,贸易与劳工标准关联的反对者就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低廉劳动力本身就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竞争中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只有保持这一优势才能保证资源的全球配置的最优化,让发展中国家生产那些他们最具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如果强制的人为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就会使这些国家丧失他们仅有的比较优势,结果不但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将劳工标准纳入WTO框架不仅不能促进贸易自由化发展,而且会成为发达国家滥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手段并阻碍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
然而,应当明确任何经济学原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之上的,上述原理也不例外。
首先,这一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劳动力处于自由流状态以及充分的弹性供需假设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如果资源的重新配置导致特定产品的生产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时,传统理论就认为在发达国家那些因此而失业的工人(或农民)将很容易另谋职业。因为劳动力处于完全自由流动状态并且不存在任何交易成本,失业的人群将在其本国具有相对或绝对优势的产业找到工作。事实上,这些假设不能被视为当然前提,那么同样的问题也就会变得异常复杂了。
其次,上述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一认识是建立在发展中国家工人工资低从而劳动力成本也低这一逻辑之上的。但事实上,工资低并不必然意味着劳动力成本低,因为发展中国家低工资的劳动力的生产能力也普遍较低。所以提高工资及劳工标准也并不必然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再次,具体到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会使企业丧失竞争优势的观点也存在前提假设,这就是企业的生产已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即企业在其所拥有的资源给定的条件下,对资源已经进行了最为有效的利用[3]。因此如果在这一前提下给企业附加额外费用,导致企业要么生产出高于市场价格的产品,要么就取得低于市场水平的利润,无论何种选择对企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然而,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不再成为前提,那么企业就完全有可能在提高工人工资的情况下,通过对劳动力、资本以及管理等生产过程的重新安排,就完全有可能生产出具有同等竞争力的产品[4]。
可见,传统的贸易理论为反对劳工标准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但是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所有经济学原理为了简化其研究对象都有其假设的理论前提,所以一旦其前提发生变化,理论也就有其局限性了。
2.经济学模式二
1.1规划阶段
规划阶段是公路工程的起始阶段,同时也是经济分析公路施工可性行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对公路建设项目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和论证,以确保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性、经济性、合理性。同时规划阶段要拟定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以便为投资决策做出科学的依据,减少施工误差,确保工程整体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在公路施工中要运用系统工程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对研究对象进行技术与经济两个方面的综合预测与论证评价。
1.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经济分析要把握三个方向:首先设计方案要与经济性和技术性相关联。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尽量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项目功能具备先进的水平并且能够满足工程造价,但是如果资金有限制,也可以在资金限制范围内,尽可能提高功能水平,这就要进行详细的经济分析;其次,设计方案要考虑到工程项目的全寿命费用,也就是说如果单纯的降低造价,施工质量将没有保障,这就会引发维护费用的增加,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兼顾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的经济分析,力求项目全寿命费用最低;再次,设计必须兼顾近期与远期的要求,如果按照目前的要求设计工程,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出现由于项目功能水平无法满足需要而重新建造的情况。但是如果按照未来的需要设计工程,又会出现由于功能水平过高而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所以设计者要兼顾近期和远期的要求,选择项目合理的功能水平,同时也要根据发展需要,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1.3施工阶段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资源配置,对施工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与组织,能够在不同方面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速度、施工成本等。施工阶段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是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对工程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编制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经济组织管理。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就是论证所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在经济上是否合理,从而选择满意的方案,并寻求节约的途径。
2.公路工程经济分析的意义
公路建设的经济分析对指导公路建设以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有着指导性的意义。针对我国公路工程的建设,经济分析具备四个基本意义:首先,公路建设的经济分析可以有效的控制好公路建设过程中的资源配备,以此提高公路投资的利用率,使有效的资金换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经济分析可以促进公路工程的质量和目标,包括公路建设的经济方案和技术方案;再次,经济分析可以充分的调动资金的使用,扩展建设资金的来源以及资金的使用方案;最后,经济分析可以评价和完善公路建设中的各项技术政策、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具体来说,工程经济分析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合理配置资源,使有效的资金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为达到工程目标,选择最佳的实施方案,包括技术方案和经济方案。
(3)围绕多个融资方案,选择最有利的资金来源或资金方案。
(4)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评价和完善公路建设中的各项技术政策、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
(5)从整个国民经济角度出发,分析和鉴定一个公路建设项目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公路建设出现了新的特点,建设规模扩大了,投资增加了;公路建设项目作为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高科技的大型建设项目,对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福利等方面影响巨大。因此,要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此进行经济分析,把有限的资源用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建设项目,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3.总结
【关键词】 教育经费 经济发展 VAR模型 教育生产函数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然而,2012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达到GDP的4%,却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而教育经费大部分来源于财政,面对资源的“稀缺性”,是搞好经济建设,还是进一步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教育经费投入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分配?本文将利用实证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育经费与人均GDP的VAR模型
VAR模型又称向量自回归模型,它并不通过经济学理论,而是通过时间序列进行模型建立,将有相互关系的变量包含到模型中,进而确定滞后期k,从而使模型反映出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绝大部分。本文选取近20年的教育经费投入和人均GDP作为相互影响的两个变量。
1、格兰杰因果检验
遵照数据处理原则,为了消除模型异方差,我们在建立模型前对教育经费和人均GDP两个变量进行取对数处理,同时可使变量关系更加线性化。
运用Eviews软件进行格兰杰因果性检验,通过尝试,进行滞后期为4的格兰杰检验,在以0.05为显著性水平的条件下,使得检验结果为“INPUT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INPUT表示教育经费),这时概率定义P(F>10.13)=0.25落在原假设接受域,这表明接受“教育投入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同时“GD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Input”(P(F>179.3)=0.052,接近临界值0.05)的假设检验,也就是说,在教育经费和人均GDP的因果关系中,人均GDP在VAR模型中占的重要性较高,影响未来教育经费投入。这个结论符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同时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水平”。
2、数据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原变量的特征根在单位圆外,因此VAR模型不具有稳定性。运用经济学原理,我们建立两个变量先取对数然后再进行差分的VAR模型,这样形成的新变量的可以将其看作原变量的增长率序列,其优势为通过VAR模型的建立,更好说明其中一个变量的增长速率的变化对另一变量的影响,在经济学的分析中更为常见,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分析问题。
VAR模型的稳定性要求特征方程|A1-lI|=0的全部根必须在单位圆以内,用Eviews软件分析新的时间序列得到两对共轭复根,每个根的模均小于1,通过图1看出所有根均在单位圆内,这就表明我们用新的变量建立的VAR模型是稳定的。VAR模型对稳定性的检验,其目的是保证变量变化的冲击对模型的影响会逐渐消失,这一假设条件的存在,才能使基于VAR模型的经济学分析具有实际意义,即任何经济内变量的变化对经济主体的影响不能无限制延续下去。
3、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
前面已经谈到,本文最终建立的变量反映增长率之间的关系,那么,对于图2而言,当教育投入增长变化1个单位量时,对人均GDP的影响将滞后在一个时期以后,也就是说,在第2期开始,人均GDP反方向变化1%,但在第3期开始有个折点,表明这种变化从第3期开始减弱,从第4期开始,这种影响变为正向促进作用,在第7期达到峰值后逐渐消失。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对经济在初期有一个挤出效应,并且这个挤出效应将滞后1个时期,然后持续2个时期后会消失。
类似的,图3表示人均GDP的增长率变动一个单位的标准差时,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率在当期就迅速做出反应实现同向增长,第2期的折点表明这种影响更大,第3期的折点表明影响逐渐减小,最终逐渐消失。
脉冲响应分析的结论是:经济增长和教育经费投入这两个变量的影响是相互的,当经济增长率增加时,对教育经费的增长是正面的,迅速的,教育经费投入会随之增加,但这种增加首先反映出的是经济的挤出效应,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正影响需要至少3个时期才能显现出来;同时经济增长还可以视为教育直接或间接产出,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下文的工作,即将相互作用的两个变量中的教育经费投入作为经济发展的自变量进行模型建立,从而进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增长。
二、教育生产函数的建立
1、教育生产函数的提出
经济学认为,国民产出主要与劳动力数量、资本投入量以及土地数量有关,而在当期土地数量不断减少,土地的产出相对于国民经济而言的影响越来越小,因此,将经济增长水平由函数Y=f(L,K)表示(其中L表示劳动力数量;K表示资本投入量)。假定国内生产总值Y与劳动力L和资本K之间的关系满足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即:
Y=A0ertK?琢L?茁 (1)
这里,?琢,?茁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t为时间变量,r为技术进步系数,A0为常数,表示基年技术水平。
为了进一步进行最小二乘法分析,对公式(2)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
LnY=LnA0+rt+?琢LnK+?茁LnL (2)
考虑到国民生产总值的取得取决于两项投资,一项是资产投资,一项是人力资本投资,而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来源,这样我们将人力资本投资划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从而可将生产函数转变为Y=A0ertK?琢L■■L■■L■■,为了深一步揭示人力资本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忽略技术进步的影响,此时:
Y=A0K?琢L■■L■■L■■(3)
公式(3)的得出,主要基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但是更加重视不同教育层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本文将之称为教育生产函数。
2、教育生产函数参数估计
(1)指标的选取。对于因变量Y而言,能够反映经济增长水平的最普遍的指标就是GDP水平,因此采取人均GDP(元/人)作为教育生产函数的产出指标;对于固定资本投入K,本文选取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元/人);对于教育资本投入L,考虑到前面教育经费与经济增长的VAR模型,教育经费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经济增长水平,同时由于取得数据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分别选取小学L1,中学L2,和大学L3的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作为自变量指标,这一指标可以衡量在我国普遍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力度,从一定角度反映人力资本水平。
(2)参数估计。为了更好地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本文同样参照生产函数对公式(3)进行处理:
LnY=LnA0+?琢LnK+?茁1LnL1+?茁2LnL2+?茁3LnL3 (4)
最小二乘法的回归结果为:
LnY=-2.137457+0.334980?鄢LnK-0.2589432?鄢LnL1+0.740754?鄢LnL2+0.399431?鄢LnL3 (5)
在这一结果中常数项和小学教育的DW值分别为-2.967830和-2.865042,小于2,表明不能通过杜宾检验,说明函数的变量之间存在着强烈的自相关现象,需要进一步优化模型。
通过不断修正,只有剔除小学教育投入和常数项,并修正自相关,才能通过杜宾检验,最终得到的回归模型为:
LnY=0.472813?鄢LnK+0.410685?鄢LnL2+0.330283?鄢LnL3+
0.575272AR(1) (6)
公式(6)进行了一阶自相关修正分析,各个自变量的DW值均大于2,基本消除了自相关现象,并且整个函数的拟合优度R2=0.992463非常接近1,所以模型的建立较为理想。
3、教育生产函数的结论
公式(5)说明,我国小学教育经费支出与人均GDP的经济产出关系不显著,并且呈负相关,这说明我国小学新入学人口已呈下降趋势,但是我国小学教育的人均投入依然呈快速上升趋势,以致对经济发展表现为抑制作用;公式(6)说明,中等教育的产出弹性大于高等教育,说明我国目前正处于中等教育发展水平,中等教育投资的增长对经济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
三、政策和建议
1、重视教育对经济的作用
通过前面的VAR模型,我们首先了解到一个重要信息:经济增长时,对教育经费的影响是迅速的。从教育生产函数看,教育投资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比,其产出弹性明显大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这就要求我们从政策角度重视教育对经济的作用,这个重视作用不仅表现在当经济增长时,应通过政策建议我国各级各类政府保证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使其增长的力度至少不得低于地区GDP及政府运行经费增长比例;尤其当国民生产总值出现波动时,应警惕对教育投资可能出现的抑制作用,更应该充分贯彻“教育优先发展”原则,保持或适度提高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从而维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切实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
2、关注教育投资对经济影响的敏感性
从VAR模型看,教育投资对经济发展具有滞后性,教育对科技进步的影响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教育对社会劳动力素质的影响也需要时间,所以,各级政府对于教育投入的作用应该更具发展眼光看问题。同时,要分析教育投资的脉冲响应分析,教育投资的增长在第4期才能对经济产生正方向的影响,第7期达到峰值,理想状态下的政策的制定应把握教育投资对经济影响的敏感性,也就是说,在我国教育投资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前提下,教育投资的增速控制应通过科学计量并且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所衰退时提前进行政策改变,使其能够契合对经济影响的脉冲影响效果,保持持续的增长效应。
3、把握教育发展水平,优化教育经费投入
我们应该看到,教育投资水平的增速需要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才能既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又持续提高教育水平,因此,面对目前我国教育投资整体水平偏低,通过实证分析把我国教育水平定义在“中等发展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一贯重视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对于其中的小学部分,是教育的基础,虽然重要,但是在教育生产函数中却表现为负相关,因此应降低教育投资的增长速率,保持其稳定发展;而教育中的中等教育,在教育生产函数中占据较大的份额,应适度增加其教育投资,以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于高等教育,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科技型社会的内涵式发展,在经费不足的现状下,更要重视资金的合理运用,避免学科重复性建设和资金浪费,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软实力,合理优化教育经费的投入,全面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云勇:中国教育经费与国民经济增长的适应度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10).
[2] 郭甲蕾、肖骞、李俊江: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中国外资,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