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诗歌的文体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湖北省中学教学实际,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必修课程中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中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
具体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俗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文学常识
1.识记必修课程“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所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等基本常识。 A
2.识记“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A
3.理解“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 B
(三)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指定篇目见附录)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现代文阅读
甲、 论述类文本阅读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乙、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丙、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应用 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错3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一、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第一,它是提升学生语文兴趣的敲门砖。虽然有人声称不喜欢语文,但几乎没有人不喜欢古诗词。如果我们从古诗词教学开始,由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引发其对古文的兴趣,由对古文的兴趣引发对语文的兴趣,这应该是一个可以操作的水到渠成的过程。比如由《浪淘沙・赤壁怀古》到《赤壁赋》到《群英会蒋干中计》再到《核舟记》,由此,我们很自然地发现古诗词教学的“蔓延”功能。
第二,它是教师素质和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诗歌以其最精炼的语言、最高超的技巧,表现最深邃的内容。如果说小说是把米做成饭,诗歌就是把米酿成酒。理解和讲述诗歌有一定难度。鉴赏诗歌可以说是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对读者鉴赏能力的要求较高。教师能讲好古诗词,其他文体便不成问题。
二、古诗词教学的侧重点
诵读古代诗词,“诵读”二字表明古诗词的阅读教学必须注重朗读。因为诗歌对语言形式美的要求是最高的,它讲究平仄和韵律,不出声诵读就不能体会中国古诗的声韵之美。“阅读浅易文言文”,强调的就是“阅读”。其实,读文言文最好也要读出声来,因为古文与现代文在声调与节奏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读出声来才更容易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至于“浅易”的要求,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文言文学习最好由浅入深,现行教材体现出这样的规律,所选的文章大多是明清小品,离现代汉语的距离相对近些,题材上也多接近少年生活,容易为初中生所接受。合理运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应该不成问题。“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中的积累,是指积累基本的文言文词语和语法规则;所谓感悟,是指读古文而有所启迪;所谓运用,是指在写作时能援引古诗以增添文采。最后,“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又一次提到了审美能力的问题。“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教学的知识目标,尤其是字词识记,并没有特别强调。但古诗文教学必须重视对词汇的积累和语法的总结,因为它的语言环境与现代生活有着很大的差别。同时,因为时代的变迁,必须古代文化常识和背景知识予以特别的重视。在古诗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课程标准”提到了“感悟”,教师要在古今之间搭建一座桥,让学生跨越时间的障碍,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古人的世界,以古为鉴。至于古诗文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帮学生扫除语言障碍,然后介绍古诗文特殊的美感,让学生反复涵咏,提高欣赏水平。
三、教师要多写赏析古诗词的文章
诗歌毕竟是语言的艺术,并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是难以言传而已。诵读很重要讲解更重要。我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悟读,而且要指导学生赏读。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鉴赏古诗文,让学生充分了解文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情世故和思想感情。如何做到呢?我认为教师可通过写评点赏析的文章提高讲解水平。教师一开始写古诗文评点赏析的文章时会遇到困难,开始写不出是正常现象,可以多看看别人写的诗歌赏析,或者查阅相关资料如《唐诗鉴赏辞典》,还可以借助于网络。这样坚持下来,时间长了,自然就能写出来了。而且你会发现,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变得细致、深刻了。写赏析古诗文的文章,首先要读懂诗文,对诗文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有正确的理解。如果连诗的本意都没有弄懂,那么我们又如何进行分析和鉴赏呢?例如《逢八京使》中的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东望”点明故园及自身所处的方位。诗人此行是打马西去,应该是面向西方的。可是上来却是“东望”,可见对长安故园难舍难分。“路漫漫”三字,茫茫一片,故园早已从视野中消失了,说明离家之远。已经走了这么远了,出行当然也不止一两天了,还在不断地回头望,更可见诗人无尽的牵挂眷念之情,令人黯然神伤。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岑参此时是第一次出塞,前往荒远的西北边疆,挂念家中的亲人,不知何日才能相见,因而泪水淋漓,“双袖龙钟”。
一、了解背景,理清思路
要正确理解一首诗歌,还有必要了解诗人创作诗的相关背景。例如:《雨说》一诗,如果不了解作者是在1979年(“”后)写的,就不知道这“雨”象征着什么。而在理清线索和了解思想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诗歌结构上的跳跃和省略的特点。由于诗歌具有精练的特点,它要求用不多的语言表现较多的内涵,因此它的句与句之间、节与节之间常有省略、跳跃的现象,常由一个意思到另一个意思,由一个意境转换到另一个意境,且往往没有形式的联系和过渡。这时,就需要读者根据诗的思想感情、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及和其他同类作品比较,来补充节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内在发展线索。
二、读懂字面意思,了解思想内容
理清字面意思就是在朗读的基础上,理清诗歌的字面意思,进而对诗歌表层进行概括。因为诗歌一般篇幅比较短小,它往往只用很少的语句就能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和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显示出很深刻的思想意义,使人得到启示,受到感染,语言极具概括性和表现力。其中,一些高度凝练的或处在关键位置的词、短语甚至是句子很难开懂,它影响了我们对全诗的理解,因此,有必要通过看注解、查字典或问老师等方法,透彻理解诗的重要字、字词、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例如:“数风流人物”中“风流”的意思是“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如果没弄清,就有可能把它误解为“跟男女的爱情有关的”,从而歪曲了诗人的意思。
三、抓诗眼,析意象
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诗歌中,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进行表达。
四、理解情感,品味语言
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诗人十分重视锤炼语言,使诗歌表现出形象、凝练,富有色彩、节奏和动态,且以最恰当的字句生动而圆满地表达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每节开头分别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概括了诗人生活道路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所选择的四个形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都是乡愁的载体,各有特色,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前面冠以“小小的一枚”“窄窄的一张”“短短的一方”“浅浅的一湾”等词语,回环往复,委婉和谐,如泣如诉,充分表露了作者思念祖国母亲的情感,也给人以韵律美的感受。品味语言还要善于抓住关键的词语进行品析,并借助想象和联想,才可能进一步读懂其深层含义,领略诗歌语言的魅力。如李瑛的《雨中》:“一朵云/拧下一阵雨/匆匆地掠过车篷。”一个“拧”,一个“掠”,多么生动传神,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品味语言一般包括遣词造句、语句含义和语体色彩等。
五、评价手法,提示内涵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依据《2015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说明》。立足教材,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制定本计划。
二、考情分析
(一)试题的基本结构和考点
试题结构和内容考点 :
一、积累运用(共28分) 1.字音(2)(选择题) 2.字形(2)(选择题) 3.词语(2)(选择题) 4.病句(2)(选择题) 5.标点(2)(选择题) 6.文学常识(2)名著阅读(2) 7.名句默写(8) 8.语言综合运用(3) 9.语言综合运用(3) 二、阅读(42分) (一)古代诗歌(4分) 10.理解鉴赏(4)
(二)文言文(15分)(课内和课外兼顾) 11.实词(3)12.虚词(2)(选择题) 13.筛选整合(2)(选择题) 14.归纳分析(3) 15.文言文翻译(5)
(三)论述类文本(8分)(说明和议论兼顾) 16.理解(2) 17.分析综合(4)
18.分析综合(2)(选择题)
(四)文学类文本(15分)(散文、小说兼顾) 19.理解(3) 20.分析综合(4) 21.分析综合(4) 22.鉴赏评价(4) 三、作文(50分) 23.
(2)命题的主要特点
1.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考查。
2.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3.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3)学生对考点的把握及失分点
依据往年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看,基本的考点还是知道的,可是失分点多为答题不重环节,小分失的太多,做题不总结规律,同种类型的题不善归纳。
三、复习目标
(一)一轮系统复习,期望能达成的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对各册教材内容的了解,熟悉课本知识,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2)二轮专题复习,期望能达成的目标
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
(3)回扣模拟复习,期望能达成的目标
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能做好中考试题。
四、具体复习措施
(一)一轮复习
1.归纳六册课本内的生字词(音、形、义的归纳)。
2.课内外古诗词过关:理解 → 背诵 → 默写。
3.课内外文言文过关:规定篇目的背诵、主要知识点的归纳(包括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4.挖掘课内文本的写作价值。
5.通过《自主性学习指导课程》和县编资料等进行巩固。
(二)二轮复习
1.积累与运用(默写、语言应用题的方法指导及训练)
2.古代诗词赏析(诗词赏析的方法指导及训练)
3.文言文阅读(文言阅读方法的指导及训练)
4.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指导及训练强化)
5.写作(各种文体的写作指导及训练)
(三)回扣模拟复习
1.吃透课标及中考说明,收集筛选中考信息,精选模拟试题。
2.精练精讲,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通过模拟练习,反馈复习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方向和方式方法。
在组织教学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力争通过一些诗歌的常识和浅易的诗歌让学生亲近诗歌,喜爱诗歌,让他们从中获得愉悦,认识到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不同,消除他们对诗歌的陌生感和隔阂感。为此,我们不妨做以下一些尝试。
一、介绍诗歌的起源
我国的诗歌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炎黄时期,名字叫《弹歌》,最早见于《吴越春秋》,其中记载了越国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中引用了《弹歌》。它只有四句,八个词:“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意思是说,打猎之前,制作工具砍伐野竹,然后连接野竹,再写打猎的时候,使弹丸飞出,最后是追逐受伤的野兽,抓获猎物。这首诗很可能在当时的民间已口头流传了很久,后经人写定保留下来,文笔非常朴素。它非常简单地记录了当时的人们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诗歌的类型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艺术成就越来越高,具有了很高的审美情趣。
二、诗歌的特性和独特的魅力
1.诗歌的概括性
概括性也就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现实生活和诗人独特感受。教师可以学生都熟悉的杜牧的诗《清明》为例,作形象的解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的前两句描绘是整体的画面,它既写出了当时的天气状况,又描绘了人事活动和当时人们的心情。后两句则是一个特写画面,其中一问一答的情形跃然纸上。它对现实的描写是凝练的、概括的,可以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随后,我们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诗显然是写景抒怀的,如果我们不用诗歌这种样式,而改用散文来描写同样的情境,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呢?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形成了这样一种表达:这一天正值清明佳节,人们多么希望是一个柳绿花明、风和日丽的日子啊,可天公不作美,竟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依照民间的习俗,本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扫墓祭祖的时刻,而如今却是游子孤身赶路,春衫尽湿,触目伤怀,内心是多么的伤感凄迷啊!唉,还是找个小酒店,避避雨,喝点酒,解解忧,去去愁吧。可哪有酒店啊?唉,那边不是来了一个骑牛的小牧童吗?我何不问问他呢?……
这样的片断,用散文来描写,情境也是非常的优美,很符合现代人的写作和阅读习惯。对于散文这种文体,我们会感觉很亲切,容易接受它,这是因为我们平日里对散文接触得多了,也就感觉熟悉了的缘故。但这两种文体描绘的都是同一内容,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只是散文的形式灵活,更便于表达,字面篇幅也很大;诗歌则极为凝练,格式也有特定的要求。正因为是这样,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要依其本性,需要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将诗歌的意象和表达的意境加以合理的扩展,使其表现的内容情感得以充实和丰富,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表达意图。
2.诗歌的形象性
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除了小说、散文、戏剧等作品可以塑造人物形象以外,诗歌在塑形象方面的反映面则更为广泛。在平时的测试和高考的考查中,常常以主观题的形式要求学生就某一诗歌概括其形象,许多学生因为对诗歌形象感知模糊,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诗歌形象,以致回答得一塌糊涂,根本就不着调,就连阅卷教师都倍感遗憾。我们应该告诉学生,所谓的诗歌形象,大概包括如下三种情况:诗歌中所描绘的诗人的自我形象,诗歌中所描绘的外物形象和诗歌中所描绘的他人的形象。其中,诗人的自我形象常常包括一些肖像、行动、神态、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诗歌的外物形象主要是借助于各种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反映诗人情感的一种方式。诗歌中所描绘的他人形象,是指诗人借助诗中寄托的形象,来曲折言志的一种表现手法。诗人在其中,大多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借此来寓含哲理,寄托情感,反映现实。这类的形象大多表现为思妇思念征夫、游子的,或戍边战士思乡的,或百姓生活艰难的,或借写他人述说己志的等。
3.诗歌的抒情性
诗歌是具有强烈的抒情性的,诗人可以借助诗歌充分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联想。就诗歌的抒情性而言,大致可以有以下几个类型。
(1)思乡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以及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等。
(2)恋旧之情。如杜甫的《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
(3)惜别之情。即抒写离愁别绪,对友人的留恋劝慰之情。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黍离之情。这类多抒发感时伤世,物是人非之感。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类作品均是表达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悲叹之情。
(5)怀古之情。这类诗歌很多,且大多借怀念古人,或述古迹,而言己志。如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报国之情。这类诗歌大多直接或委婉地抒写自己的爱国之情,或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情。如王翰的《凉州词》(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
(7)讽喻社会、同情百姓生活的。此类诗多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反映下层百姓的苦难生活,寄寓了诗人的无奈与同情之感。如《诗经》中的《硕鼠》《伐檀》,杜甫的《咏怀五百字》,白居易的《观刈麦》《卖炭翁》,李绅的《悯农》,杜荀鹤的《山中寡妇》等。
(8)咏叹自然,寄情山水田园的。这类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的优美,田园生活的惬意,或抒写诗人渴望归隐之情。如陶渊明的《饮酒》《归园田居》,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当然,这些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就某一首诗而言,它抒发的情感很可能是多方面的,领会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诗歌的音乐性
诗歌是一种非常优美的文学表现样式,其音乐节奏感,是最独特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如《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的节奏感是显而易见的。
2000年3月颁布的高中语文新大纲(试验修订版)强调,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2000年3月版的高中语文新教材(人教版)“说明”指出“全套书编排的文学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60%”。近十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考查出现频繁,分值渐增。可见文学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文学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最大难点(甚至是盲点)之一”(刘真福)。那么,如何高效优质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呢?本文试结合接受美学来进行探讨。
接受美学,亦称接受 理论 ,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其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他们反对作者中心论、本文中心论,而强调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阅读并非被动地反应,而是主动地参与,与作品进行交流、对话,从而建立了一门全新的“读者学”。其中姚斯承袭海德格尔的“前结构”,伽达默尔的“理解视野”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提出的“期待视野”概念,对提高中学生文学鉴赏水平有很大借鉴价值。
“期待视野”指阅读前读者的大脑并非呈“白板”状态,而是有一个“预成图式”,即阅读文学作品前先行具备的一种知识框架和理论结构,也即既定的先在视野。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阅读文学作品“读者也应有相当的程度。首先是识字,其次是大体的知识,而思想和感情,也须大抵达到相当的水平线。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联系。”(《文艺的大众化》)可见,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有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化生活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化生活知识,才能初步读解文学作品。如读《诗经·伐檀》第一章。首先,穑(sè)、廛(chán)、县(xuán)、huán@①(huán)等字音要会读。坎坎(砍树声)、干(河岸)、稼(种植)、穑(收获)、廛(一亩半地)、尔(你)、县(通“悬”)、彼(那)、素餐(白吃)等词义能解。“置之河之干兮“即置之于河之干兮”这个省略句式能懂。其它如知道伐檀、@②猎是怎么回事。这就告诉我们必须扎实地 学习 古今汉语知识,广泛深入地体验生活,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加强语文实践”(新大纲),来完善自己的认知心理结构。
但是,文学作品是用描述性语言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发三千丈”“雪花大如席”,依现实生活逻辑看这是荒唐怪诞的,但这种文学语言却极富审美功用。因为“文学是运用语言媒介加以表现的审美意识形态。”如果仅凭语言文字知识、文化生活知识,我们读出的只是《伐檀》的表层意思,而读不出深层意味。读解文学作品必须能对其内在的人、事、物、景及思想、感情、哲理等 内容 美与语言、结构等形式美进行感知、理解、评析,也即审美。所以,必须构建审美心理结构。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就是由此而发的。他认为“期待视野”由几方面因素构成:“类型的先在理解”“已经熟知的作品形式与主题”“诗歌语言与实践语言的对立”。这就告诉我们:(一)要熟知并掌握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报告文学、影视文学等文体的主要特征。这样阅读时就会有选择地采用一定的 方法 去解读作品。如不能用读戏剧的方法去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不能用读诗歌的方法去读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也就是说平时教学应让学生掌握一些文学体裁知识。如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第四册主要是文学作品。我们可在作品教学前让学生阅读《 中国 文学鉴赏》(袁行霈)、《谈读诗与趣味培养》(朱光潜)、《散文的 艺术 魅力》(佘树森)、《现当代小说鉴赏》(杨义)、《古代小说鉴赏》(吴小如)及《现当代戏剧鉴赏》、《古代戏剧鉴赏》等知识短文,也可选修《文学鉴赏常识》、《戏剧影视欣赏与评论》、《美学常识》等课程。(二)充分了解某一类作家及其作品或某一类作品的内涵、形式包括题材、情节、主题等,即需要一定的文学史知识。新大纲中也强调要“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 发展 简况”。新教材第四册也附录了《中国古代文学概述》(方智范)和《20世纪中国文学概述》(殷国明)。另外,还可选修《文史常识》等课程。需要指出的是教材中仍有16篇外国文学作品,所以也应介绍相关的外国文学简史。因为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处于一定的时空之中,具备一定的文学史知识即建立了一个参照系。(三)积累一些文学创作经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虽然新大纲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创作,但近年高考作文规定文体不限,即可写成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所以平时不能只要求学生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应用 文等实用文体。尝试文学创作,更能把握作者的匠心,有利于文学鉴赏。只有具备以上三点才能真正认识到文学作品的内在美和外在美。这三方面形成“一种既定的先已构成的期待视野……它可以引导读者的(大众的)的理解,造成全面接受”(《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认知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所构成的框架完善与否将决定文学鉴赏能力的高低。如《西游记》,小孩读出的是八十一难的惊险、孙悟空的神通等,而专家读出的是情节模式的变幻莫测、人物塑造时神、人、物三性合一的高妙新奇。正如托·斯·艾略特所说:“头脑最简单的人可以看到情节,较有思想的人可以看到性格与性格冲突,文学知识较为丰富的人可以看到词语的表达方式,对 音乐 敏感的人可以看到节奏,只有那些具有更高理解力和敏感性的听众则可以发现某种逐渐揭示出来的 内容 意义”(《文学 理论 》)。文学阅读鉴赏就是读者以自己的内存图式与文本(作品)图式进行比较,或同化(把刺激纳入已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一部分)或顺化(遇到不能用原有的图式来同化新刺激时,便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以求适应)。姚斯认为既定的期待视野与新文学作品之间存在一个审美距离。每次对新作品的接受,都会否定先前的接受经验,并由新经验再产生新的接受意识,这就造成“视野的变化”。皮亚杰倡导的发生认识论也认为,就一般而言,个体每遇到新刺激时,总是试图以原来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产生愉悦,而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原有的图式无法同化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认识只有在同化与顺化、暂时平衡与新的平衡交替过程中逐步深化。相应地,读者的内在图式(期待视野)不断调整、重组,日臻完善,鉴赏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那么什么样的文本图式才能使读者的内在图式(期待视野)产生变化呢?姚斯指出:“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熟知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要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 艺术 性。”反过来说,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越高,越能加大期待视野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越有利于内在图式的重组与完善,越能提高鉴赏水平。而“通俗或娱乐艺术作品的特点是,这种接受美学不需要视野的任何变化,根据流行趣味标准,实现人们的期待”。可见,阅读言情、武侠之类的通俗娱乐作品是难以提高鉴赏水平的,必须经常、反复阅读经典名著,才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所以,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我们平时进行文学教学,不能仅把课本当书本,要让学生将课本与《语文读本》结合起来 学习 ,更要自读新大纲中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甚至更多的经典作品。
总之,只有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地积累语文、生活知识和文学、审美知识,大量反复地阅读经典作品,建立和完善认知心理结构和审美心理结构,在期待视野的形成变化中逐步培养起文学阅读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豹去勺加亘
@②原字扌加守
其次,课前五分钟演讲古诗词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
学生为了使自己在讲台上讲好,必然会积极思考,翻阅资料,请教老师。由往日的“老师教我学”的状态进入到主动钻研一首诗词的境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知识逐渐渗入的过程。其获得的知识量远远超过单听老师讲的内容。例如刘禹锡的《乌衣巷》这样写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通过查阅资料,学生透过诗的字面,可以发现:诗人从“朱雀桥”想到“乌衣巷”,从“野草花”想到“残照的夕阳”,在这种景物的烘托下,作者把笔触转到上空正就巢的飞燕,由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联想到王谢权门昔日的辉煌,唤起读者的想象。在指导学生背讲时,完全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深入观察生活进而联想的方法。
第三,课前五分钟演讲名诗名词对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大有好处。
古典文化,尤其是诗歌的语言是凝练而深刻的,要真正弄懂古诗词的含义,决不能停留在诗句的表面上,而要挖掘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内涵。比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病梅馆记》这篇文章的注释中有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中“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就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理解。而要联系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挖掘出“万马齐喑”的比喻义。在探究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理解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第四,通过课前五分钟赏析古诗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大凡作家、诗人在青年时代都背诵了大量的古典诗词,所以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出口成章。像台湾作家琼瑶,她的作品尽管有人视为“穷极无聊”,“爱情模式”,但她的古典文化功底不容忽视。她作品下的主人公,现代的多能赋词作曲,信手拈来;古代的多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出口成章,下笔成诗。她赋予她故事中的人物一种超乎常人的语言能力:《一帘幽梦》中的紫菱会写“一帘幽梦”,费云帆便能把它谱成歌曲;《彩霞满天》里的殷采芹更是从小就会歌唱“彩霞满天”。她的语言让人细细品味起来,总有齿颊留芳的感觉,这种运用诗词营造美轮美奂意境的功夫,怕是每位读者都会大加赞赏的。
由此可见,要求学生在紧张的高中阶段,每节课前有5分钟咀嚼玩味古诗词的时间,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咏”是很有道理的。
值得欣慰的是,在有意识地引导之下,我竟发现不少同学在周记、作文里谈到、用到往日讲过的诗词。这一点很能说明学生在写作时已经有了一种意识:想用恰当的诗词名句让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第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准备课前五分钟古诗词演讲,还可陶冶学生情操。
古代优秀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精华。研读古典文化中的精品,不仅可以学到文化知识,而且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养料。学习杜甫的《望岳》,可以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学习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学习岳飞的《满江红》,可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学清照的《夏日绝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可以让我们体会作者在当时那个时代有才干却不能施展抱负的惨况,进而珍惜现在的生活,争取早日拥有一技之长。
最后,对于课前五分钟演讲过的古诗词,教师还可要求背诵其中的二到三首。
只要合理安排,一周背二到三首完全可以做到。毕竟,背诵有助于培养学生记忆能力,而记住的知识又会为日后学习新内容打下基础。这么做,实际上也是对课前五分钟绝好的善后措施。它可以巩固对诗词句的理解认识,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记忆力必会提高。“脑子越用越活”讲得就是这样的道理。
总之,倡导课前五分钟古诗词演讲,寓古典文化于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继承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古代文化遗产。因为,学习不应仅仅拘泥于中学课本上选的篇目。
一、高中语文阅读课标的延续
中学语文阅读课标,初中学段有12条,高中学段有12条,两者比较,共性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11个方面:
第一,朗读目标。初中学段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高中学段要求“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流利”“流畅”阅读就是要求阅读没有字词读音的障碍,按照逻辑语义自然停顿。
第二,默读目标。初中学段要求“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默读,高中学段也要求“灵活运用……略读、浏览……阅读方法”默读。“略读”和“浏览”两种默读方法,是两种的终身阅读方法,是快速获取信息的读书方法,是学生快速捕捉文章主要内容,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方法。
第三,课文理解目标。初中学段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高中学段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可见,“理清思路”和“理解”文本“主要内容”或“思想、观点和感情”是两个学段课文理解的共同目标,这是对中学生理解课文能力的一以贯之的基本要求。
第四,语言品析目标。初中要求“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体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高中学段要求“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体会其艺术表现力”。两相比较目标基本相同:根据“语言环境”或“语境”,“体会”“推敲”或“揣摩”“词句”或“语句”的“意义”或“含义”,“体会”或“体味”其“表现力”。两个学段都是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品读文中精彩部分的含义,可以说在语言品析要求上初中高中是无缝对接的。
第五,课文感知目标。初中学段要求运用合作的方式“探索、分析、解决”问题,“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高中学段要求“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初中学段感知课文要求“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是与高中学段要求“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基本一致,都培养学生自身的主动性,能够“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第六,文学常识目标。初中学段要求“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高中学段要求“了解作品所涉及的重要作家知识及其他文学知识”,可见两个学段对文学常识要求目标基本一致。
第七,文体把握目标。初中学段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而高中学段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了解“文学样式”和“文学体裁”,都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特征,培养识体意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第八,思想启迪目标。初中学段要求“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高中学段要求“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获得自然、社会、人生有益启示”和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都是对学生思想的锤炼,都要处理好个人(包含“人生”)、社会(包含“国家”)、自然(包含“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起社会责任感。
第九,古诗文阅读目标。初中学段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高中学段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诵读古代诗词……”。可见,两个学段古诗词的阅读目标都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或“词句含义”“文章内容”,“朗读古代诗词”,能落实字词,理解文意。
第十,资料搜集目标。初中学段要求“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高中学段要求“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信息”,两个学段的目标都是要求“能利用”各种媒体(包括“图书馆”“网络”)搜集“信息”(包括“资料”),都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资料搜集方式,培养一种采集信息的基本能力。
第十一,课外阅读目标。初中学段要求“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名著”,高中学段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课外自读……名著……”。可见,两个学段课外时间“量”的阅读目标就是“广泛”,“质”的阅读目标就是“名著”,都是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范围的要求。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高中学段阅读课标在朗读、默读、课文理解、语言品析、课文感知、文学常识、文体把握、思想启迪、古诗词阅读、资料搜集、课外阅读11个方面,与初中学段阅读课标基本一致,也就是说高中学段阅读课标是初中学段的延续,高中学段语文阅读课标延续了义务教育学段的“基础”。
二、高中语文阅读课标的加深
高中课标要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那么,高中学段阅读课标在初中学段作了哪些“推进”?比较高中语文学段和初中学段阅读课标,不难发现,高中学段语文课标在以下12个方面作了推进、加深:
第一,朗读目标。高中学段课标在初中学段“正确、有感情”的基础上,要求“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这体现出高中在初中要求正确的基础上,加深学生理解文本和体会情感的要求,要用自己的思想深入文本之中,并且要有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二,默读目标。初中学段要求“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扩大阅读范围”,高中学段要求“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效果”。这说明初中学段默读要求养成“独立阅读能力”的习惯,能够阅读“现代文”,达到一定速度(≥500字/分钟),阅读范围要“扩大”,这只是习惯、材料、速度、范围的要求;而高中学段阅读方法在初中的“略读、浏览”的基础之上增加了“精读”“速读”两种,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达到有益的“质”(效果)和有益的“量”(效率)的要求,能够“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可见高中学段默读目标能力要求更强,方法更多,阅读的质和量更为明确。
第三,课文理解目标。高中学段要在初中学段的基础之上继续“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能够从初中学段的课文理解“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发展到高中学段的“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这说明高中学段要求理解能力具有多维性、批判性、思辨性,要培养多思、敢思、善思的精神,“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这与初中学段相比“质”的要求更高。
第四,语言品析目标。初中学段要求“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高中学段要求能“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去“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深究微言大义”,“关注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可见高中学段对语言品析的要求由初中学段的“理解”文中的“点”上升到分析和创新“建构”层面。
第五,课文感知目标。初中学段要求阅读“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高中学段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高中学段在初中学段紧紧把握文本“内涵”“观点”“意思”大众化感知的基础之上,直接提出了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独特”感知能力,为学生开展“主动积极”的个性化阅读奠定了基础,也是符合高中生的心理需求的。
第六,文体把握目标。初中学段只要求“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到了高中学段要求能“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去“分析和理解作品”,从认识层面上升到能力层面。“了解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是对学生文学素养的进一步要求。
第七,思想启迪目标。这个目标从初中学段的自身体验,上升到高中学段的“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八,古诗文阅读目标。这个目标从初中学段的“积累、感悟、应用”拓展到高中学段的“梳理常见文言字词、句式,并举一反三”,对学生文言能力掌握提出了实质性要求,并且诵读内容扩充到了“文言文”的范围。
第九,资料搜集目标。初中学段要求搜集资料信息,而高中学段不仅如此,还要“处理信息”对学生对信息的使用能力上提出更高要求;从单纯的“帮助阅读”上升到“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突出要注重培育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十,课外阅读目标。初中学段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高中学段要求“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可见,阅读的“计划”,由初中学段较有指令性的“学会制定”发展到高中学段自觉地“努力”地完成自读书目;阅读的“质”,由初中学段的几乎没有要求(“各种类型”)发展到高中学段的“正确、自主地选择”“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有“文化品位”的“好书”“整本书”;阅读的“宽度”,由初中学段的具有弹性要求的“广泛”阅读发展到高中学段的刚性要求“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阅读的“量”,每学年阅读部数由初中学段的“两三部”上升到高中学段的“五部以上”,阅读字数由初中学段三年“不少于260万字”上升到高中学段“一年内”“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三年450万字),总体来看提升了0.6倍以上。
第十一,文本阅读目标。初中学段要求掌握“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新闻和说明性文章”“科技作品”和“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高中学段要求“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并了解他们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法”。可见,初中学段文本阅读目标主要是“得法”“识体”,能够识别“简单”的文体,这还是属于知识层面的内容,而高中学段的目标是识别较为复杂的“多种文本”,并把握其“特征”及其“表达方法”,这是一种综合文体知识的运用,是在初中学段文本阅读目标的进一步加深和提高。
第十二,文学鉴赏目标。初中学段要求“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高中学段要求“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学会鉴赏文学作品”,“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显然,文学鉴赏的达到能力由初中学段“初步”上升格为高中学段“学会”,文学鉴赏的范围由初中学段的基本没有要求(“一般的现代文”“古代诗词”等)扩大到高中学段“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作品,文学鉴赏的结果由初中学段的“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拓展到“与他人”一起“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这是一个由不会到会能力形成的过程,这是一个由特殊到普遍范围的扩大,这是一个由个体到全体的结果,也是语文的育人功能的体现,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的根本要求。
由此可见,高中学段语文阅读课标与初中学段相比,在朗读、默读、课文理解、语言品析、语文感知、文体把握、思想启迪、古诗词阅读、资料搜集、课外阅读、文本阅读、文学鉴赏12个方面,无论是掌握知识还是发展能力,都有加深、推进,加强了语文能力的培育,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高中语文阅读课标的教学启示
从上面两个部分的分析可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三种能力就是对从知识本位到学生发展本位这种课程范式的深刻转换的顺应[2],这也启示我们高中阅读教学就是注重培养这三种能力。
第一,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是基于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对其功用性和实践性的强调。在语文独立设科之时,即1903年颁发的《奏定学堂章程》就明确指出“其要义在使通四民常用之理,解四民常用之词句,以备应世达意之用”。此后,从1923年吴研因、叶圣陶和穆济波研制的中小学新学制国语课程标准,到1949年后多个语文教学大纲,总体上均确认发展学生语用能力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3]培养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达成的。所谓语文的应用能力,就是学生在母语圈中的语言交际(即言语)能力,其中当然包括以语感为核心的听说读写之能力体系。阅读能力,不仅是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而且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就是高中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总之,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第二,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课标与初中学段相比,不再泛泛而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而是鲜明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功能,新课标的突出贡献在于确立并强化语文教师的美育意识。这在课标在第一部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就已明示了语文美育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1]这句话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健康人格构成要素的审美意识、审美感知和审美情趣,以及作为现代人必备的审美创造能力。前者要求教师在文学作品的鉴赏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世界和人生的丰富多彩,从中积累审美体验,陶冶性情;后者要求教师启发学生通过语言,深入言语,把握言语形式之美,并在这种对言语形式深化的了解中养成特色化和创造性的言语表达能力,给人带来新的审美享受。
第三,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课标则表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正是从现代社会对人素质和能力的需求出发,课标将学生语文学习和实践的过程视为努力探究的过程,即引导学生通过有质量的阅读,去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方面,既要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探究的意识和兴趣,优化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而对个体生命发展更具有关键意义的是:高中生要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良好习惯,特别是要发展创造性探究活动所必备的一系列的思维品质,即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当学生从独立的思维立场出发,以质疑批判、又不失严密深刻的创造性思维和精神去面对课程内容时,才会赋予它以意义、价值和生命活力。因此,语文教师要拓展胸怀、放远视野,从学生思维发展、精神成长和人文学科课程的基本特点着眼,珍视差异,尊重质疑,促进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形成。
从上文的分析可知,在朗读、默读、课文理解、语言品析、语文感知、文体把握、思想启迪、古诗词阅读、资料搜集、课外阅读、文本阅读、文学鉴赏等方面,高中学段阅读课标不仅强调、延续了初中学段的课标内容,而且在此基础之上推进、加深了,体现了从知识本位向发展能力本位的转换和顺应,也就启示我们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成长发展为目的,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语文教育意义的实现和国家人才的培养做出有力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2年版)。
[2]潘涌:《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创新》,《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第4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散文;教学设计
在文学体裁中,一般不属于诗歌、小说和戏剧的文体就是散文,可见散文的散漫性特征。散文是作家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独特的人生感悟的一种文体,不同的作者会有截然不同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即使是同一作者在不同的情境中也会有不一样的作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地把握散文的文体特征和散文的独特性特征,引导学生感悟到散文的独特魅力,从语言文字切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生体悟,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整体素养。
一、明确散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散文文体具有独特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散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从文本出发,从作者出发,知人论世。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教学设计。首先,散文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一定数量的散文,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其次,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即注重语感培养、展开想象联想、领悟作品深层意蕴并获得新的阅读体验;第三,引导学生感知散文的语言美,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对生活、社会的认识和表达能力;第五,要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能读懂古代的散文和现代散文,丰富自己的文化常识,提高积累。教师在明确散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后,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要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在朗读中感悟到情和景的联系,了解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同时,要引导学生探究这篇散文的写作线索,领会抒情散文以情缀文、缘情写景的特点,增强阅读此类散文的能力。此外,要引导学生掌握一点知人论世的散文鉴赏方法,从朱自清其人的生平入手,体会作者与其父之间的关系,了解作者对人生短暂的独特感悟。
二、把握散文的文体特点
散文是作者书写性灵的一种文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散文的文体特征进行教学设计。首先,教师要把握散文文体的主体性特征,即散文是作家主体意识的坦诚的流露,运用准确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的感悟,是经过作家过滤以后的情感。如朱自清的《背影》绝不单纯的是表达父子之间的爱,朱自清本科的专业是哲学,这就决定着《背影》还包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独特的体会,“背”自古以来就是力量、坚强的象征,而“影”则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怀念,是影射在人们心中的一种情怀,因此,《背影》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脆弱以及生命易逝的独特的体悟;其次,要抓住散文文体的开放性特征。散文表达方式自由灵活,篇幅可长可短,表达方式可以论可抒情。在中学阶段选入教材的都是名家名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作品的个性美。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精巧的结构美以及所创设的意境美。传统的观念认为散文是“形散神聚”但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却是“形聚神散”,通过文中“忽然想起”的照应,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了“颇不宁静的现实世界”、“和悦的‘采莲’世界”以及作者向往的“和睦、幸福的理想的世界”,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情思;第三,要抓住散文的散漫性特征。要从散文文体的弹性、密度以及节奏来整体的把握散文的散漫性特征。散文文体的弹性就是指散文文体变化多端是一种扩大的艺术空间,散文文体的密度就是指散文的结构安排、意象的组合以及精当的文字;散文文体的节奏就是指散文的语言的形式和声音的安排,如在教学《春》这篇散文时,就要抓住这一特征。
三、散文教学要突出重点
散文独特的特征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根据不同的文章突出不同的重点,但是,总体而言,散文教学要抓住两个重点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散文陶冶学生性情的特征,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如在教学毕淑敏的《我很重要》这篇散文时,教师就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人文情感上,而不是引导学生过多的揣摩文章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文章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再如,在教学帕斯卡尔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篇文章时,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到“思想”的重要性。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重点引导体会文人那种淡淡的情愫;其次,在散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辨,通过思辨让学生明白一些人生的哲理,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议论性的散文时,尤其要抓住这一特征。同时,引导学生扩大自己的课外阅读量,在阅读与思辨中提升整体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兰亭集序》的时候,在理顺文意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阅读李泽厚写的关于魏晋文人的一些文章,让学生加深对魏晋时期文学的认识即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四、结语总之,在散文教学设计中要把握散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是分享作者主体在日常生活中所体悟到的独特的人生经验,而不是过多的关注散文中的客体,同时,在教学设计中要体味作者精准的语言表达,通过细读来领会和感受散文语言的优美之处,通过散文教学真正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魏丽娜 单位:延安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M].北京:人民教育山版社,2004.
[2]皮连生.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