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以关爱为题的作文范文

以关爱为题的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以关爱为题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以关爱为题的作文

第1篇:以关爱为题的作文范文

家人总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帮助我们,让我们心中充满温暖,再大的困难也迎刃而解。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高中以回家为题的作文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以回家为题的作文800字1那一天,我跑跑停停,当我气喘吁吁来到家门口时,听见了家人的对话:“怎么办?现在还没回来,要不要报警啊?”“再等等吧,她可能去哪儿玩了。”“这孩子,是想急死我们啊。”“要不我们出去找找吧……”这时,我连忙推开了门。

那是我在上六年级下册的时候发生的事情,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学习独立,星期五下午,放学了,天空中正下着大雨,而我又没带雨伞,因此,我只能跑去书店避避雨,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书店,拿起一本漫画书坐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起来,简直到了忘我的境界,当我回过神来看手表时,不禁惊呆了,现在已经六点多了,而且雨早就停了,我放下书,拔腿就跑。

家人看见我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看着我安然无恙,终于平静下来了,奶奶站在电话旁,手里拿着电话簿,显然她已经打了很多电话了,她看见我回来了,把我拉进屋,拿了一件衣服给我披上,我看见,她的眼角含着泪水。

我还注意到在餐桌上,依然摆着美味的饭菜,但是已经凉了,看来我没回家,家人都还没吃饭。看我平安,奶奶急忙说:“赶紧吃饭吧,大家都饿了,刚才急的都忘记吃饭了。”我们一家人坐下来吃了。阿姨对我进行了“拷问”。首先,阿姨发问了:“你放学去哪儿了?”“书店”。我老老实实的回答。“去书店干什么?”“看书”。“这么晚了还要去看书,太好学了吧”。“我本来是想去避雨的,后来,就忘记看时间了。”“你记住,以后,要是有什么特殊情况,一定要告诉我们,不然我们会很担心着急的。你不回来,我们全集吃不下饭”我点点头,问完以后,我就写作业去了。

这是我在独自一人且没有通知家长的情况下回家最晚的一次,从家人焦急的神情中,我知道了:如果有事不能及时回家,一定要及时通知家长,不能让家人为我们担心。其实生活中碰到很多事情,我们都要先通知家长,因为我们都是家人心头的肉,我们能安全就是家人的幸福,亲情是非常可贵的。

高中以回家为题的作文800字2天灰蒙蒙的,刚下了雨天空中还漂浮着惨淡的气息,紫色的喇叭花凄惨地在空中摇曳……

平常熙攘的大街,此时也沉寂下来。被雨水打湿的衣服无力地拉拢着,额上的雨水夹杂着泪水顺着面庞流下。

我拖着疲惫的身躯漫无目的地游荡着,先前那一幕,依然在脑海中回荡:母亲站在窗前,手里捧着我的日记本,专注地看着,眼神里充满了诧异。也许是母亲还在思索,是什么古怪的思想充满了我那小小的心,使她原本乖巧听话的女儿变得处处与她作对。而当时的我,看见自己的秘密被母亲毫无保留地窥视了,便按耐不住心中的气愤,一把将母亲推开,冲出门外,泪水悄然流下,独留母亲站在窗前呆立。薄薄的纸张,经过我一阵摧残后,在雨中飘舞,随即带着雨的粘稠飘落在地。望着被撕毁的纸屑,我的心,隐隐做痛。想着并不了解我的母亲,平常对我严厉的管教和约束,我不知道,爱究竟离我有多远。

不知不觉,又回到了家楼下。抬头,便是我的卧室。那令我熟悉而陌生的面庞,又出现在我面前。细细地注视着,竟发现:岁月的沧桑在上面留下的痕迹,是那样深,那样明显。原来明亮的双眸,如今已干涸。那染了又染的短发,仍藏不住时光流逝的痕迹,露出惨淡的花白。瘦弱的面庞更显憔悴。母亲的目光茫然地望着前方。面对这一切,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心中一阵凄楚。突然回想起缝纫机旁母亲忙碌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更加瘦弱;那双粗糙得如同砂纸般的手,在针线旁穿梭。推开虚掩的门,忽然发现桌上放置着一杯香醇的牛奶,正冒着暖气。底下压着一张小巧的便条:“婷~,妈错了,妈向你道歉……天凉了,外边冷……妈知道你喜欢喝奶茶,特地冲了一杯……”读到这里,泪水已在我眼眶中打转。我心中的冰雪,已被这浓浓的母爱融化了。母亲默默地走出来,那一刻,母女俩紧紧相拥,任凭泪水尽情飞撒。此时此刻,爱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高中以回家为题的作文800字3回家的路,不管是泥泞还是平坦,不管是遥远还是邻近,不管是困难还是轻松,在游子眼里,总是那么向往、亲切。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临海,说近也不近,说远也不远。每到过年,不管多忙,我们全家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回家。对于会晕车的一家子来说,回家的路就显得更加漫长了。

对我来说:就算路有多远,我也会坚持到家。我会晕车,短短三小时在我眼里总是那么漫长。有次回家,即将上车时我还兴高采烈,但刚上车一个小时左右,我便感到一阵昏沉沉,直觉我的五脏六腑马上就要像挤牙膏一样从我口腔里出来似的。但是,我的脑海里一直在告诉我:爷爷奶奶正在等着我!奶奶正在烧丰盛的饭菜,好让饿极了的孙子一进门就能吃上香喷喷的晚餐。爷爷正在山间砍柴,一边砍还时不时朝山下望望,想迫不及待的看到孙子的出现。

一路上的风景是最美的。道路两旁的树像断了线的珠子,不断地向后滚动,又像是我的思绪,连绵不断……远处那那熟悉的小山在烟雾中若隐若现,但我能准确的判断出过了这座山又能见到什么了。因为那意味着离家又近了。

随着车子的时开时停,肚子也越来越难受。我不得不把视线拉回车内,车子却停了。前前后后被车子拥堵着,整条高速公路成了汽车接龙,一眼望不到尽头。

堵车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顿时车子里的空气变得混沌不堪,胃里的食物在翻腾。不一会儿,爸爸的脸色铁青,左手不住地捂着嘴巴,右手还准备了一个塑料袋。我也东倒西歪的,反正横竖着不舒服。

“哇唔。”爸爸吐了。塑料袋里全是他的赃物,我我回头看了一眼爸爸手里的塑料袋,“耶咦——好脏那!”然后,一股恶臭扑鼻而来,进入我的体内,哦,好想吐!

“吐!下车!”我简单的说了几个字。司机把门打开了,我狂奔到路边“呕——”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吐声,路边多了一摊赃物。几乎虚脱的我,再也不想上车了。

看到这排山倒海的架势,妈妈既心疼,又无奈地拍拍我的肩膀,走吧!爷爷奶奶在老家等着呢!

当车子驶进村口时,我特别的敏感,立刻直起身子,好像又活过来了。老远就看见爷爷奶奶乐呵呵地在家门口迎接我们的到来。这时,我又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汽车在爷爷奶奶家门口停住了,我瞬间忘记了所有的疲惫和昏沉,向爷爷奶奶扑去。

春节一眨眼就过完了。该回杭州的家了。上车前,我紧紧地抱着奶奶,抱完了奶奶又抱爷爷。听着刘德华唱的那首《回家的路》,我陶醉在回家的路上……

高中以回家为题的作文800字4人,总是在不满足中度过,而今,长大了,求学、做人、生活、感情等方方面面我们不得不一一去面对。求学已两年没有回到老家了,所以对故土的那份思念之情在我的心中是那样强烈的要求着我回家看看。又因为人说:故乡的泥土是众多亲人的骨膜混合而成的,而自己的躯体就是由故乡的泥土塑造的。因此我就更加努力的来实现我回家的满足。

寒假已快一个星期了,在努力的争取下,我离开了城市,回到了老家。见到路边的野草和茅屋中逸出的炊烟,仿佛是拥有了归田园居的洒脱,故乡的风情仿佛是以时间凝结的陈酒刚从地下挖出,醇香四溢。回家了,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亲人们狂热的拥抱我,让我受宠若惊,邻人好友们的热情和关怀催我流下激动的泪水,乡间小路上陌生人们送来的笑容让人真正的感受到了温暖的存在。茂林丛中的袅袅炊烟给冬的沉寂带来无限活力,因为这里有纯朴友爱的人家站在高山上的村妇正期待着那阔别的亲人远远的归来,因为离家时的诺言是那样的真真切切这条原本都很小的小路载着归来的游子,在诉说着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心动的故事和永恒的历史。看着眼下这些早已熟识不过的恰似一幅幅名画般的秀丽景致,不由从心底唱起了那首永远都是那么美妙的欢乐之歌。时间以首长般的命令在要求我春节将至,必须回家啦!是啊,我必须返城了。

此时只怨时间匆匆,也就只得带着依恋的心情踏上了小路。那绵亘不断的小路,一直延伸到天边,就像人们的思想一样,永远也没有尽头,但我必须承认:在若干年后,小路定会被丛生的野草取代,那时的世间也就少了这独特的风采,相应会换来那众人向往的都市的繁华。我只怜惜这些即将消亡的使者,哎!若此时能拥有一个相机,就可以将它摄下来,让它成为永远都不会消失的感动了,可是我不能。看着东去的流水,我惊呆了,原来生命可以这样精彩?迎着刺面的河风,我茫然了,在离家的两年我获得了多少、拥有过什么?人生应当如何面对?这些我都无从作答。此时我急需一个僻静的环境去思考和面对。

不!是我需要这样的环境来度过此生。可惜我已经踏上了返城之路,不得不又开始努力的去维护曾经竭力逃避的生活,在追逐中去面对,在面对中去追逐,去追逐那梦中的精灵,甚至是魂不附体的完美。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颗纯洁的心灵就这样被玷污、萎靡、不复存在。在离家的这两年里,我不知道我的灵魂是否受到了玷污,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不知道寒风拂面而过,我不禁颤栗起来。

高中以回家为题的作文800字5在这个充满钢筋混凝土气息的社会里,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一切都是那么匆匆,匆匆上班,匆匆回家,匆匆离去……

可是啊,妈妈已经年迈,跟不上女儿的步伐,你能否等等妈妈,再多陪陪妈妈,哪怕只是一会儿。

女儿啊,妈妈知道你自己在外打拼的不易,你有你的情非得已。可是妈妈还是难舍对你的牵挂,对你的思念,还是想多让你常回家看看。

也许你讨厌妈妈永无休止的唠叨,不想回家。但亲爱的女儿,请你再耐心一点儿,因为在你咿呀学语时,妈妈总是在一旁耐心聆听;亲爱的女儿请你再缓慢一些,不要因妈妈的脚步蹒跚而不愿相伴而行,想当初你学走路时,妈妈不曾有过一句的抱怨;亲爱的女儿,请你再容忍一下,不要嫌弃妈妈在你每次出门离开时的泣不成声,因为你小时候找不到妈妈的身影时,也哭的这样伤心。

亲爱的女儿啊,请你不要厌弃妈妈,请你多陪陪妈妈,正如你小时候妈妈的一路追随不离不弃。

你的背影牵拽着妈妈的眼神,你的足迹连缀着妈妈的心。不要让前行的步履如此匆匆,妈妈老了,在一起的日子都该按秒算了。不要推脱回家的日期,不要吝啬待在家里的时间,让妈妈多多享受子女绕膝的天伦之乐,让妈妈多多感受儿孙满堂的幸福生活。

女儿,你不知道,当妈妈获悉常回家看看的条例入法时是多么高兴。可一转念,又不禁心凉,难道晚辈对长辈天经地义的关爱已经冰冻到非要通过刑法约束的地步了吗?不,不是的,妈妈相信我的女儿不会任妈妈当空巢老人而不理不睬。妈妈相信我的女儿并不是不想回家,并不是忘了那个呵护她长大深深眷恋着她的妈妈。

亲爱的女儿,常回家看看吧!妈妈愿意和你围在饭桌前说西道东,妈妈愿意倾听你的委屈,妈妈愿意分享你的成功,妈妈还愿意像以前一样做你生命中的三月暖阳。

或许再过一些年,妈妈变得更加邋遢;或许再过一些年,妈妈连话都说不清;或许再过一些年,妈妈会疾病缠身。但妈妈并不害怕,因为在你小的时候,曾用稚嫩地语气说过:“妈妈,我会照顾你一生。”妈妈相信,我的女儿是天底下最孝顺的,妈妈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妈妈。

第2篇:以关爱为题的作文范文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江苏高考作文在前两年给材料命题作文的基础上。今年继续着这一走势。不过。在命题上却跳出了前几年材料含蓄、命题带有哲理思辨的传统。更鲜明地凸显了人文关怀,更充分地关注了人的自身。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

好奇心总是伴随着美好童年。诸如成功、失败、质疑、平庸等等这些词语与好奇心相关联。请以“好奇心”为题写800字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发现这样两点:

第一,所给材料的提示语更加直白,指向更加明确。“好奇心总是伴随着美好童年”是暗示考生“写自己的生活”,可以回忆过去,抒发感慨;而“诸如成功、失败、质疑、平庸等等这些词语与好奇心相关联”这句话则暗示了考生可以从两者关系的角度切入,展开哲理探讨。同时,合起来看,则无论

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可以在“好奇心”与“成功、失败、质疑、平庸”等词语的关系上做文章。第二,体裁、题材要求更加明显。看题目,思文体。“好奇心”这个题目似乎更适合学生写作记叙抒情类文体。每个人的好奇心又都不一样。这就避免了选材的类同或行文的撞车。当然,这个题目也适合写幻想、童话、小说、戏剧等体裁,从而在最大意义上拓展了考生的写作空间,可以更多角度地展示考生的写作才能。

这个题目显得朴素大气,洗练而有智慧。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它让很多平时一见作文就头疼的学生有话可说,让对语文花了十几年心血的考生有话可说,让这些孩子能真正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再回顾当下的作文教学,我们几乎都有同样的感觉:我们总在呼吁学生写自己的真实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但同时又会无奈地发现,这种呼吁是多么地苍白无力。

曾几何时,我们的作文课一度成为了模仿课。模仿书本上的作文知识,模仿高考中的满分作文。在此基础上,学生不得不为形式的训练去选取内容,内容就不得不迁就形式的需要,乃至为了某种形式不得不去假造内容。这种模仿严重地造成了学生作文的形式性,伤害了学生作文的真实情感。

但这似乎也成了大家默认的一种现实。当高考成了悬在老师和学生头上的“指挥捧”,我们的一切教学都顺着它的方向发展着。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我们的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若干字数底线的作文。就既不能在考场上等创意自发,也不能靠别人来催生,只能靠平时的积累。于是,平时作文课堂上的这种模仿也就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在这种背景下,“好奇心”的题目一出,自然能赢来一片叫好之声。似乎作文也正像我们国的改革一样,正逐步回归本真,这让我们这些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看到了作文教学变化的必然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作文教学将更多地朝真善美的方向去发展。

这不由让我联想到西南联大时,刘文典老师教学生写文章,仅授以“观世音菩萨”五字,学生不明所指。刘解释说:“观,乃是多多观察生活;世,就是需要明白世故人情;音,就是文章要讲音韵;菩萨,就是救苦救难、关爱众生的菩萨心肠。”学生闻言,无不应声叫好。今年的“好奇心”不正是“观世音菩萨”要求的反映吗?

第3篇:以关爱为题的作文范文

的确,现在小学生中有不少学生,特别是在中等生和后进生中存在不同的恐惧心理。恐惧心理对孩子的损害极大,它会使学生胆小、不敢进取;会麻痹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更谈不上创造发挥;会使学生行为发展不正常,如撒谎、离家出走等。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消除恐惧,还学生一个健康的心态。

要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首先必须弄清造成学生恐惧的主要原因,才能"药到病除"。在作文课上,我曾让学生写《我害怕……》为题的作文。从学生的作文中,从平时的观察、调查中,我了解到造成学生恐惧心理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1)家长对孩子造成的恐惧。在《我害怕……》作文中,不少学生写的是害怕父母,害怕考试。其中媛媛的作文里写着这样一段话:"我害怕考试,每当我考试时,脑子里总浮现出爸爸高举棍子的手,妈妈机关枪般的嘴和凶光四射的眼,我的心咚咚直跳,手也发抖了,紧张极了。"从孩子们的作文中,我读到了家长们为孩子成绩下降,所采取的恐惧手段给孩子的心灵上留下的恐惧是多么的深。

(2)教师对学生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恐惧。在学生的作文中,有个别孩子写的是害怕老师。其原因是:有的老师由于情绪喜怒无常给学生造成的恐惧,有的教师体罚学生而造成的恐惧,更多的是老师动辄请家长,借用家长的暴力来维持自己的威严,这不仅给孩子造成了恐惧感,还损害了师生关系。

(3)学生对学生造成的恐惧。这主要是有的高年级学生欺负小同学,或班上学生之间以强欺弱,对同学不友好、随意打骂同学、嘲讽同学等,而给同学造成的恐惧。

(4)学生自己给自己造成的恐惧。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性格内向、缺乏自信、胆小怕事的同学身上,他们害怕同学、老师,自我封闭,由于自身的性格弱点给自己造成的恐惧心理。

针对上述原因,在教育实践上,我努力从四个方面去消除学生的恐惧感,促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1.消除来自家长对学生造成的恐惧

为消除来自家长对学生造成的恐惧,首先在家长会上,我向家长宣传现代教育观。如,我曾向家长宣传"教育并非万能"的观点,使家长不再陷入盲目的教育热情之中,学会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其次,做好个别学生家长的工作,做到主动沟通认识。如,我班有个学生不求上进,成绩差,学习态度也差,还爱撒谎,而且当老师的手指向他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躲闪一下,好像老师会打他似的。于是,我主动上门家访,互通情况,沟通认识。我诚恳地告诉家长,有专家说道,孩子避免失败的愿望比争取成功的愿望更强烈。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败,宁愿降低努力的水平。"这就是家长造成的恐惧使孩子失去主动进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长不要一看到成绩考差了,就来一顿"审讯",甚至痛笞,以免孩子撒谎成性。应对孩子的学习从过程去要求,这样比从结果去要求更科学,效果更理想。通过沟通,家长和我达成了共识,孩子的恐惧也随之减弱了。

2.消除来自教师对学生造成的恐惧

为了消除来自教师对学生造成的恐惧,我主要做到三点。一是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控制不良情绪迁怒于学生,给学生造成恐惧感;二是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儿童观,不体罚学生,对学生成绩不排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三是家访不以向家长告状为目的,而以互通情况、达成共识为目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精辟论述"找家长是需要的,同家长座谈也是需要的,但绝不能使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教师正在把他最亲近的人变成一种吓人的东西,使孩子把一个人看成骇人的怪物,这在教育工作中是根本不允许的。"这样,和谐了师生关系,消除了教师对孩子造成的恐惧感。

3.消除来自学生对学生造成的恐惧

我主要从优化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和引导学生团结友爱这两个方面去消除来自学生对学生造成的恐惧。比如,我班有两个男生,自以为是,常爱当众对同学冷嘲热讽。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全班开展讨论会,让他俩明白应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然后,我找他俩促膝谈心,提高其认识,并督促他俩改正错误。慢慢地,他俩进步了。再如,对个别爱欺负同学的男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学会友好待人。并在班上开展"天使与主人"活动,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4.消除来自学生自己给自己造成的恐惧

第4篇:以关爱为题的作文范文

多么奇怪的题目啊!难道这篇文章和数学有关?标新立异的题目是不是引发了你丰富的联想呢?不错,小作者就是要吸引你的眼球!

开头运用排比的句式,列举出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然后笔锋一转,引出自己曾经遭遇的“百分之五十”,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几句简单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就让一个乐观、有担当、关爱家人的父亲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了读者的眼前。

“超能的手”,“外太空”,“怪兽一般”,多么孩子气的语言啊!但却是那么真实、自然,让我们体会到了小作者心中的焦灼与痛苦。

一家人相依相扶,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最后一句对“百分之五十”拟人化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一家人历经磨难之后的欣喜之情。

憎恨,感谢,相矛盾的两个词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里,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这个“百分之五十“的矛盾感情,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有的连接着无边的狂喜;有的预示着漫天的愁绪;有的令我们趋之若鹜;有的却让我们避之不及……一想到那个曾经出现在我生活中的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我至今还心有余悸。

那天上午,我又听到爸爸那一声接一声的咳嗽,他每天都会咳,但今天却咳得格外猛,听着令人揪心。经过一家人的商量,我们决定这个星期六陪爸爸去南昌检查。

经过近3个小时的奔波,我们来到了南昌的一家医院。一番详细地询问之后,医生开了单子让爸爸去拍片,我和妈妈都一脸紧张,心里好像有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爸爸却故作轻松地安慰我们:“看我这么棒的身体,能有什么事?别杞(qǐ)人忧天了!”说完,还努力地挤出了一个笑容。

好不容易等到了爸爸的检查结果出来,说是喉咙里长了个“肉肉”,我们全家人大吃一惊,妈妈心急如焚地问医生:“要紧吗?”医生严肃地说:“还不清楚,要进一步化验。如果是良性的,割掉就没事;如果是恶性的,那可就麻烦了……”天哪,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各占百分之五十!此时的我,多么希望那可怕的百分之五十消失啊!爸爸可是我们家的男子汉大丈夫,而我还只是个男子汉大豆腐呢!要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出问题了,我和妈妈可怎么办呀?

怀着焦躁不安的心情,我们在等候区里徘徊着。此时,我多么希望我有一双超能的手,将那可怕的百分之五十一掌打到外太空,不要再扰乱我们一家幸福、平静的生活。可是,现实中的我面对这个如怪兽一般的百分之五十,却是那么无能为力,只能在这儿干等,等候命运给我们的判决书。

不知道过了多久,更不知道在等候区转了多少个圈圈,我们终于等到化验结果出来了。当医生高兴地告诉我们结果是良性的时,我和爸爸妈妈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欢喜的泪水在我们一家人的眼里打转,爸爸对着我做了个“V”的手势,而妈妈则是紧紧地抱住了我,我呢,仿佛看见那个面目狰狞的百分之五十垂头丧气地越走越远,直到完全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

一个小小的手术将爸爸喉咙里多余的“肉肉“割掉了,爸爸也不再无休止地咳嗽了,我们家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只是,偶尔想起那个百分之五十,我的心中会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不知道是应该憎恨它还是应该感谢它……

说起关于真情的作文,同学们的头脑中也许很快就会出现《一件让我感动的事》之类的题目,既浅显易懂,又紧扣话题。然而,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太过直白的题目往往吸引不了读者的注意。本文的小作者技高一筹,给文章拟了一个既抢眼,又能概括主要内容的题目――“百分之五十”,正是这样一个题目,让读者眼前一亮,产生了一探究竟的冲动,自然而然地就往下读了。

也许同学们要问了,如何才能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特别的题目呢?从所写事例中提取关键词是一个好方法。如本文小作者就是采用了这一方法,在文章所叙述的事情当中,一切的焦虑、难过都是因为那个“百分之五十是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而引发的,如果没有这个“百分之五十”,这个凸显一家人真情的“点”就不存在了,小作者抓住了这个“点”,以它为题,充分显示了他的创新能力。

在题目中运用修辞手法也是一个好方法,如“真情――永远的灯火”;“照亮我心灵的镜子”,这些题目是不是很有吸引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借用名言、诗句、影视作品的题目来作为我们作文的题目,如“世上只有妈妈好”、“谁的眼泪在飞”“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样的题目一定能为我们的作文增色不少。

文字本身是苍白无力的,文章之所以能打动读者,是因为作者在字里行间融入了自己的真情。怎样才能将文章写出真情实感呢?我们可以和本文的小作者学一学。

同学们还记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吗?它就是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只有写自己亲身经历过或感受过的事情,才能写出真实的情感。小作者就选择了自己陪爸爸去南昌看病的真实经历,抓住细节进行细致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如爸爸要拍片检查了,“我和妈妈都一脸紧张,心里好像有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神态描写将“我”和妈妈对爸爸的关切之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爸爸为了安慰我们,故作轻松地说:“看我这么棒的身体,能有什么事?别杞人忧天了!”语言描写体现了爸爸乐观、有担当、关爱家人的品质;等待最后的检查结果及结果出来后的部分,小作者再次抓住了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将一家人面对困难紧张、纠结却又互相扶持的真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

古人谈到作文的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所谓“豹尾”,就是指结尾时要简洁、明快,如豹尾扫地,干净利落,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第5篇:以关爱为题的作文范文

(乌兰察布市卓资县逸夫学校内蒙古卓资012300)

教学中所展现的情境,儿童凭借自己的感知,反映到大脑,引起思维活动,就在儿童思维的过程中,从祖国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等一个又一个的个别现象,逐渐认识到我们祖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勤劳智慧不可欺侮的实质。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便在这认识过程中逐渐形成。而思维与语言又是不可分割的,恰当的语言训练会使学生的感受加深,认识更为明确。并赋予思维过程的条理性及深刻性。实际上人的意识主要就是语言的意识,何况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又是语文教学本身应完成的任务呢?因此通过语言表达加深内心感受,是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从身边开始,认识祖国的可爱,获取作文题材

在作文教学中,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应引导儿童从身边开始,在具体情境中观察、体验。首先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儿童掌握“祖国”这个概念,是从家乡的一片田野、一条小路、一座小丘开始的。因为这是祖国的一角,是儿童最早认识的世界。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家乡与祖国”,在人们的意识里总是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光荣历史、家乡的最新成就,都可引导儿童认识祖国的可爱、从而获取爱国主义的作文题材。我们的实验班在低年级时,老师就带儿童登高望远,通过认识东南西北,观赏家乡的全貌,初步感受“我们的家乡真美”,然后以此为题进行口头作文;中年级时,通过春游家乡的风景区和山间田野,进一步感受家乡的美,并作题为《邀请》的习作训练;高年级时,则带领儿童漫步家乡的小河畔,攀登家乡秀丽的青山,站在高高的山冈上,饱览山下浩荡长江滚滚东流的磅礴气势,获取“家乡的青山绿水”等丰富题材。

其次结合儿童的日常生活。当代儿童沐浴着社会主义的金色阳光,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长大,从所见所闻,储存了有关“祖国伟大”“祖国可爱”的许多信息。关键在于引导他们认识、体验,加以选取。清晨,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时的庄严肃穆的情境:蓝天下飘动的国旗,激动人心的国歌旋律,深情凝望的眼睛……课余,少先队的“认识祖国版图”“到边疆去”“到北京去”的假想旅行,“为祖国生日做件好事”“放飞白鸽”等队日活动,都是值得儿童细细体验、认真选取的爱国主义题材。再次,结合祖国日新月异的成就。社会主义祖国的每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都会激起儿童的民族自豪感。儿童虽在学校,却与社会相通,引导他们倾听祖国前进的脚步声,他们会情不自禁地为祖国的胜利而笑逐颜开,激动不已。通过以上三方面获取题材,会促使儿童认识祖国的可爱。有了题材,既可及时练习表达,也可帮助积累,待储存到一定阶段,进行综合表达。

二、引导体验,激起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表达的欲望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包含着美感和道德感。这就必须以“动情”为基础。没有爱国之情,就谈不上爱国主义教育。情感是“粘力”,也是“热力”,爱国主义情感尤其是这样。爱国主义情感一旦激起,便会对儿童的道德行为发挥诱导作用。从小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通过不断地强化,将来便会驱使他们为祖国的振兴而勇往直前,为祖国的安全而浴血奋战。而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与他们对祖国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儿童生活阅历浅,对祖国的过去和现在懂得很少,要激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既要凭借直观形象,又要依赖语词支配他们的认知活动。因此,在有关具体情境中,教师有感情地讲解、描述、启发、提问,成为激起儿童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外部条件。形象与词语的刺激,沟通大脑皮层的暂时联系,加深儿童的体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从而激起情感。例如,在进行“指南针”观察作文时,当指南针出示在儿童眼前,联想到指南针在天空、海上、山野、森林作业中的作用时,我随即提出“你们可知道这么好的指南针是那一个国家最早发明的,距离现在多少年”的问题并加以解答,很自然地加深儿童的体验,激起民族的自豪感。

值得一提的是想象活动对激起儿童情感的作用。人在情感活动中容易引起想象,想象又往往成为情感发生和发展的内部源泉之一。因此,在儿童观察与表达中,往往可以通过启发儿童的想象激起、强化爱国主义情感。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

三、教给方法,表达对祖国的爱,加深内心感受

恰当的语言训练,会使儿童感受加深,认识更为明确。在儿童获得有关爱国主义的作文题材,产生了表达欲望后,让他们加以表达,会使他们对祖国的感情进一步加深,写这类题材的作文,往往要求习作者能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表现手法。但小学生主要是通过记叙、描写有关景物的“美”,表达对祖国的“爱”。因此,在方法上,要着重在“按层次、方位描写”以及“在记叙事物中适当展开联想”两个方面加以指导。

第6篇:以关爱为题的作文范文

大处着眼,指在大体构思时考虑“我该写什么”,也就是说,要在自己积累的素材中,找出那些与中心有关的事情、景物、典故、名言等,以便筛选。写事,要选取能凸显中心的普通人的平凡事或能揭示大主题的小事情;写人,要考虑这个人所做的事中,哪些事有共同点,能共同表现主题;借景抒情,要选取那些可以寄寓自己“某一种”感情的景物;直抒胸臆,要考虑哪些人、事、景、物可以作为“情根”;议论说理,要考虑哪些典型事例、名言名句能证明中心论点。

大处着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与时俱进,即紧跟时代步伐,选取现实生活中的新人新事。

二是同类联想,即根据一个人的行为、一件事或某个物,联想到其他人、事、物。

三是展开想象,即通过合理想象拓宽选材空间,虚构出合乎情理的故事。

四是移花接木,即把新的内容、情节“嫁接”在老的题材上。

五是推陈出新,即对内涵丰富的旧材料,从新的角度化用、引申,用来表达新的主题。

六是逆向思维,即对素材的内涵加以延伸或挖掘后,从另一个角度重新使用。

小处入手,指根据中心确定写作对象后,再考虑具体材料。这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材料的取舍。

一、选取中心事件和中心人物。任何事情,都有其中心事件和中心人物。为了突出主旨,要认真回顾中心事件的发展过程,回忆中心人物在事情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表现,并把它们作为文章的主要材料。其他的人、事、物,只能作为陪衬适当选取,起到烘托作用即可。如,一考生围绕“成功需要合作,合作需要信任”这个中心,选取“化学课上‘我’和同学合作做实验”这件事,中心事件是“做实验”,中心人物是“我”。所以,将“我”在实验过程中的动作、心理等材料作为重点,反映“我”的自负和冷漠,以表达中心;其他人物的言行选得不多,主要起到对比、烘托的作用;另外,恰到好处地选取“桃花”、“鸟叫”来烘托“我”的心情。

二、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生活片断。围绕一个中心,选取生活中的点滴经历和感受,用一条线索或以小标题的形式,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如,一考生写家人对自己的关心,选取了三个生活片断:奶奶送“我”一个红色的荷包,爸爸送“我”一块手表,妈妈为“我”做可口的饭菜。这些事情不一定在同一天发生,但作者把它们集中放在中考前一天晚上“我”回到家的这一时空中,用“爱”这一线索把它们串了起来。

三、选取最能突出中心的局部与细节。写一件事时,可以总写整个场面,再选取能突出中心的局部来细描;写人时,要选取那些能展示人物特点的细节,如行为、动作、神态、心理等,作为重点材料,进行具体刻画。如,一个考生以“35根蜡烛”为题,写35个学生为老师过35岁生日。作者在整个场景中,根据“学生在欣赏中成长,师生在欣赏中和谐”这一中心,选取了三个同学的回忆与叙说为材料,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增添了文章的广度和厚度,保证了笔力的集中。

四、选取最便于借景抒情的景物。我们常说的“借景抒情”有两层意思:一是全文都是写景,通过写景来抒感;二是在叙事类文章中插入景物描写,以烘托人物情感。无论是哪种,选材时都要考虑哪些景物最便于借景抒情。如,以“歌唱”为话题,一考生拟题为“森林的赞歌”。为了写出对自然的无比热爱与赞美之情,作者选取“春天的森林”中最便于抒情的景物:冰块碎裂的小溪、抽芽的树木、钻出泥土的小草、欢快歌唱的鸟儿、阳光下的林海等。

五、选取便于证明论点的事实与道理。写议论文时,必须以论据来支撑论点。选作论据的事实与道理,要与论点关系密切,而且要便于分析与解说。选材时,要两者兼顾。如果与论点关系不密切,就不能证明论点;如果不便于分析与解说,摆事实、用名言就变得毫无意义,不但成了“观点加材料”,而且容易使材料与观点脱节。

专项练习

1.以“幸福”为话题作文,你能够想到哪些方面?选择哪些材料?

2.以“亲情”为话题作文,分别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你会选哪些材料作为主要内容?

①叙事,表现现实生活中亲人之间的感情;

②议论,举例说明什么样的亲情最可贵;

③抒情,表达对亲情的感悟、对亲人的祝福之情。

3.以“母爱”为中心作文,可以从哪几方面选材?

[思考提示]

1.亲情、友情、师生情、父爱、母爱等都在选材之列。幸福可以是一瞬间、一刹那的感受,也可以是一段较长时间的体会。如“品味幸福”、“平平淡淡才是福”、“幸福在心”、“你幸福所以我幸福”、“分享幸福”等。

可选的材料有:父母的关爱、朋友的帮助;一名贫困学生受到人们的热心捐助;做出一点成绩得到同学们的肯定;受委屈后,偶然间得到别人的理解……

2.①可以写拥有亲情,渴望亲情,呼唤亲情,正视亲情。如写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间或亲人与亲人之间的生活经历,选择那些情感有波折、真实感人的故事。

②可选取历史故事为材料,如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孟母三迁的爱子佳话等。

③可以抒发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般的感叹,也可以表达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般的祝愿……

3.可从以下几方面选材:对孩子关心是母爱,对孩子严厉管教也是母爱;母亲对儿女生命的哺育,冷暖体贴;母亲对儿女的人性、学识、精神的细心栽培与呵护;母亲对儿女的殷切期望;继母的爱与亲生母亲的爱的不同;动物的母爱,等等。

升格作文

[作文题目]

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曾经掀起你情感的波澜?这些事是让你感动不已,让你羞愧难当,让你愤怒无比,还是让你感到庄严神圣,感到妙趣横生?选一件你感触最深的事,把它写出来。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升格示例]

考试的日子

(题目宜改为“竞赛进行时”)

“各位先生、小姐请注意,明天学校有重大行动――考试(“考试”改为“进行数学竞赛”)……”

班上消息灵通的“新闻官”宣布完毕后,涌出教室的人流立即缩了回来,拿出数学书,猛“啃”……(想想我们这些学生,也已经寒窗数载了,哪一个不是久经“考”场的老“战士”?哪一个未曾经历过“九九八十一难”?但毕竟是一次竞赛,与平时考试大有不同,况且还是上初中以来的第一次,大家都想考好,所以,压力挺大的。教室里的学习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虽说咱班的各位兄弟姐妹都坚信自己是年级的精英,但“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理论,仍在大家的脑海中徘徊(“仍在大家的脑海中徘徊”改为“还是根深蒂固”)。自习课,大家告别了最亲爱的漫画、最喜爱的零食,个个默默地看书,(“个个默默地看书,”改为“认真地盯着最可恨的课本,拿着鲁迅先生称为武器的东西不停地演算着……”)此时的教室,真是无声胜有声啊!(这阵势,)看来全班60名同学并列第一的神话都有可能出现。

当然,我也不甘落后,要知道,我同桌可是尖子生啊!请教他,准没错!数学十分简单,但俗话说“浅水溺死人”,只要有一丁点儿的错误,接踵而来的就是“三部曲”――点名写检讨;请家长;让家长过目“黑名单”……(此段宜改为:当然,我也毫不逊色于人。虽说我平时的学习成绩不错,还是班上的数学尖子,但我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俗话说:“浅水溺死人。”我千万回地叮嘱自己,一定要小心谨慎,一定要沉着冷静。我最担心的是考砸了之后,接踵而来的那可怕的“三部曲”:点名批评,写检讨,请家长。不是有句校园名言,“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吗?为了我的命根,我只有加油,加油,再加油了!)

为了我的成绩,我努力地学习,跟我同桌的尖子生一齐奋斗。每每解决完同桌给我的问题,都会得到他一句“看你还有几个数学细胞嘛”。(此段与中心联系不紧密,宜删去)

考试(“考试”改为“竞赛”)了,各路英雄慌忙之极(“慌忙之极”改为“纷纷亮相”)。

一张张试卷飘落到桌前,一个个耷拉的脑袋与一颗颗怦怦跳动的心似乎迎来了暴风雨。饥饿也来凑热闹了,大伙忍耐着“空城计”默念道:“同号两数相加,取……数轴,原点与一支支笔构成了方便面那完美的曲线……”不管怎样,试题还得做下去。(此段宜改为:一张张试卷飘落到桌上,一个个头低着,一颗颗心在怦怦跳动。先前所有的豪言壮语,所有的“嚣张气焰”,在这个时候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考场里只听到“沙沙沙”的写字声和偶尔的叹息声……尽管,饥饿也来凑热闹,但大伙还是一边默念着“同号两数相加……数轴……”,一边答题。终于答完了,看着勉强完成的试卷,我心里仍有一份满足感,带着得意的神情,交了卷。)

终于考完了,下课时,我与同桌对答案,结果我错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此段宜改为:老师走后,我和其他同学对了一下答案。天啊,我竟然把数轴画错了,还做错了两道选择题和一道应用题!考前我一再告诫自己要小心谨慎,但还是犯了这么大的错,真是一粗心成千古恨呀!我拍着大腿,脑子里想着怎么应付那可怕的“三部曲”……)

两天后,一张试卷,两位数的分值,一颗懊悔的心,两行无助的泪……

考试的日子还在继续……

[升格指导]

第7篇:以关爱为题的作文范文

我国明朝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说:“老师教育人就好像医生用药,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病情去开处方,药味须时时加减,如果不管什么病,都‘拘执一方’,其结果就‘鲜不杀人矣”’。王守仁的话深刻地揭示了教学要因人而异的道理。要做到因人而异,就必须在备课时备学生。当你了解了班上每位学生知识层次,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备课时又确定好了由哪一层次的学生回答,即备了学生。经验丰富的教师不但很少出现上述情况,而且能通过不同难易问题的回答,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因此,备课时备好学生是决定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备学生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是学生积累、感悟、运用的基本材料,也是激起学生创新灵感的起点。另外,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学生对教材理解运用的能动作用。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课堂的顺利进行。

首先要考虑的是教材的内容,学生是否熟悉,在学生的阅读经历和生活经历中是否曾经遇到过,能否燃起学生的兴趣点。例如,我在备《月光唐蒙》一课时,设计请学生唱唱家乡的民歌、民谣的教学环节。学生们兴趣盎然,自告奋勇地唱出了江苏民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和泰兴民歌《黄桥烧饼歌》,最后几乎全班同学都吟唱起来,教学活动在教者的预设下顺利进行。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达成目标,还是源于教者充分认识了学生知识的掌握。

其次要考虑的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参照教师对教材把握的三个层次,学生对教材的掌握也有三个层次:优秀学生可能达到创新层次,而后进生可能只达到基础层次,甚至有些学生基础层次都达不到,只理解个别的片断当然这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优秀生可能对某些基础知识不理解,有些后进生在某些方面也有创新思维,但不管哪个层次我们都必须分析其达到这个层次的原因和发展的可能性以及解决的方法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教者就基本上能掌握学生与教材的关系,为课堂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二、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两千多年前的泗水河畔,春风习习,杨柳依依。孔子和弟子们来这里游春。面对潺潺的流水,孔子让弟子们三三两两散开,有的采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钓,有的戏水,尽情感受着春天的美好。玩够了,孔子让大家围坐,谈谈自己的志向,之后,弟子调好琴弦,边弹边唱,孔子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起来……直到日落。大伙儿才携起手,咀着歌,快快乐乐回了家。”

这是多么幸福,令人神往的教学情境啊!在这样的课堂里,一切都那么真实、和谐、温暖;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心与心彼此接纳、情与情相互眷念、思与思相互碰撞;在这样的课堂里,“有意义的情境创设是学生始终以积极态度参与的无形动力。”(苏霍姆林斯基)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和“学生”两个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已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判者,是“学生”中平等的一员;而“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器,而是学习的主人,能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是否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间是否能充分交流思想感情,是否有“霸权”现象出现,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是否都有表现的机会;教师是否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差异性等;教学中的问题是否与学生协商解决。

三、备学生间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而且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在学生间的交流碰撞中理解、感悟、激发灵感,进行创造。因此每接一个班,我都会在全面深入调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差异,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能否敢于并善于发表意见,优秀生和后进生,学生间的亲密程度等,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的交流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备学生的对策

1 了解学生生活,力求寓教于需。

教师可通过课间谈心、个别谈话、座谈会、民意调查等形式,多渠道接触学生,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在备课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有一次,我与几个学生闲聊,聊到有关“英雄”的话题时,发现学生对英雄的理解定格在“烈士”的单一概念上,认识得很片面。针对这一点,我在组织习作6的作文教学《我最崇拜的一个人》时,设计了一场以“谁是我心目中的真正的英雄”为题的即兴演讲比赛,分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学生们争先恐后,畅谈自己对英雄的理解,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最后我作为其中一员发表了我对英雄的认识。我认为,那些为国家利益而牺牲的烈士固然是英雄的杰出代表。但是,生活中,古往今来,一些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人是无名英雄;奥运会上,经过自己的努力,却与金牌失之交臂的运动员同样也是英雄;能坚持一辈子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的更是英雄……。英雄不论出身,英雄更没有年龄的限制。就这样,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认识了‘傩是英雄”的准确概念,学生也树立了正确的认识观。

2 关爱学生生活,寓教予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教师投给学生一份爱,学生就会回报教师一份情: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情感越深,就越爱所他的课,所谓“亲其师而爱其道”。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考虑学生所急、所忧、所乐,而后因势利导,这样就能得到学生的支持。

第8篇:以关爱为题的作文范文

我认为取得较大成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学社针对课堂写作教学疲软的现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丰富,内容多彩的课外活动课。我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入手,通过组织社员积极参与到写作实践,使他们开拓视野,锻炼思维,培养能力,尤其是作品发表后更获得了成功的方法和自信心,写作的潜力被充分地挖掘出来了。本人也多次荣获“征文比赛优秀指导老师”和“文学社优秀辅导员”称号。

课堂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无非就是出出题目、念念范文、作作点评,造成了很大的程式化和机械化,导致了学生写作兴趣的渐渐丧失。每二周开设一次的活动课,就是为了重新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挖掘学生的创作潜力而开设的。对于怎样上好文学社的活动课,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种课型开展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名作欣赏课:从朗读名篇名作入手,让学生直接从佳作中吸取写作经验,避免理论指导的枯燥无味。一般分年级和层次来选取材料,低年级以精短美文为主,如《母爱深深》、《背后的故事》;高年级以中外名著选段为主,如《围城》、《红楼梦》。再从模仿和创造两个等级布置课后作业,既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又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社员已在《益阳日报》“含英咀华”栏目发表名著赏析文章二十多篇。

2、作品争鸣课:把收集到的学生作品中有创意和想象力的文章拿出来,供社员观摩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由作者谈他的创作设想,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自然双方都会有所启示和进步。或者在高水平社员中把当代文坛上引起争鸣的文学作品拿来,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组织分析和讨论,再写出评论文章。其中韩寒和郭敬明的作品是讨论最受欢迎的,春树的《北京娃娃》是争论最激烈的。

3、写作讲座课:由高水平社员根据兴趣和特长事先选定一个写作知识点,然后针对专题查阅资料、学习理论、整理讲义,再在专题讲座上汇报个人的独到见解和学习成果。这既有助于调动社员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培养社员的独立钻研精神,改变了老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先后有高中各年级分社的社长主持过讲座,很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还出现过争相签名提问的现象。

4、问题研讨课:为写作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或难题展开探讨,如审题、立意、选材、语言、表达等方面,分析其来龙去脉,找到失误症结所在,并结合历届中高考不同等级的文章,先由学生打分,再与实际情形相对照,找出问题和差距,从而领悟出写作的道理和奥妙。学习后的心得在校报校刊上择优发表,并开辟疑难信箱,由老师或学生负责解答。

5、调查研究课:又叫社会实践课。带学生走出校园去感受生活,了解社会,搜集材料,调查情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然后写出文章,激化他们对国家、民族、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和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自深切体验的表达将是那样丰厚、真切,又将是那样独到、深刻、感人。今年我们先后参观了周立波故居、长沙世界之窗、佛教胜地浮邱山、益阳植物园、四方山庄等人文或自然景区。

6、集体创作课:每逢遇到重大赛事,如圣陶杯作文比赛、新概念作文大赛、放胆作文比赛等,就先出示题目,再分组讨论和构思,然后即兴表达思路,允许争辩和补充。这样集思广益,使大家都有收获,动起笔来就胸有成竹啦!因此不仅激发了社员的写作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益阳日报》每周的“正方反方”辩论栏目的论题,最能引起大家的兴趣,我们每月都有至少一组文章发表。

7、音乐欣赏课:内容分两部分,一是对古典民乐的欣赏,如《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二泉映月》等,要求社员学会领略音乐的优美意境,用文字表达出聆听时的美妙感受来。二是对优秀歌曲歌词的赏析,如《懂你》、《二泉吟》、《望乡》等,无不让人思绪连绵、感慨万千!另外还推荐一些已谱成曲谱的古典诗词传唱,如《虞美人》、《但愿人长久》、《相见时难》等。

8、研究学习课:由集体讨论每学期定出五个课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制定研究计划,划定研究范围,指定研究任务,最后行文成册。如本学期的五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及其相关资料;益阳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考察报告;当前青少年喜爱的音乐和书籍调查与分析;报刊杂志征订广告语的搜集整理;对举办“竹文化节”的探索与思考。既有分散,又有集中;既有独立,又有合作;既有吸收,更有创新。所培养的能力符合新世纪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总之,活动课的特点就是要“活”,活得适当,活得有效,让学生提高写作兴趣和能力是目的,是根本,充分让学生或获得写作的经验,或懂得文章的基本要求,或取得丰富的材料,或激发最佳的思维状态,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和个性发展,它所具有的目的性、参与性、实践性、趣味性、个体性,为实施大语文教学和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探索和追求下去,并将取得更大的成果!

附成果代表作三篇:

1、蔡静《幸福永恒的真谛》——读〈圣经故事〉有感

2、夏风《聆听〈春江花月夜〉》——民乐欣赏

3、孙易成//李若辰《学生上学可以//不可以带手机》——集体话题辩论

幸福与永恒的真谛——读〈圣经故事〉有感

巴勒斯坦的加利利海是一片美丽而富有生机的海,也是一片睿智的海。它将约旦河给予自己的每一滴水容纳进来,又以同样的速度放出自己的一滴滴水,在这一加一减之间,它得到了永恒,美丽的永恒。

接受和付出是同等重要的,就像小鸟的双翼,无论哪只翅膀不协调都不可能飞得高远。

如果天空不懂得接受和付出,它就不会总是那么蔚蓝;如果大树不懂得接纳和付出,它就不会总是那么青翠;如果蜜蜂不懂得接纳和付出,它就不会总是那么快乐。

付出是一种快乐,一种源于灵魂深处的喜悦。当天空慷慨地洒下清凉的细雨时,当大树慷慨地吐出清新的氧气时,当蜜蜂酿成甜美的蜂蜜时,它们的内心一定是喜悦的,充满骄傲的。它们的生命因此更有光彩,更有活力。

每一个人都渴望快乐,渴望被呵护,被关爱,恨不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沉溺其中。我们心安理得地接受着父母的照顾,朋友的关怀,情人的爱护,甚至对他们颐指气使,尽显骄纵本性。直到有一天,情况悄悄地开始变化。于是,我们便开始抱怨父母的狠心,朋友的冷漠,情人的背叛,但口气仍是理直气壮的,岂知是自己心灵的双翼失去了平衡?

看看周围依然精彩的世界,你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样交往中的法宝——对他人的付出。在父母疲倦时递上一杯清香扑鼻的茶,在朋友失意时伸出一只友善的援助之手,在情人寂寞时送出一句贴心的问候。也许,这些表面上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是从你的心灵的死海中流出的第一滴澄明的水,在滋润他人的同时也在解救着你自己。在这第一滴水之后,还有第二滴、第三滴……你会惊讶地发现,流出的越多,流进你的心田的爱和关怀也就越多。“死海”也就开始复活了,湖水变得澄清,鱼儿在这里畅游,湖边树木成荫,一片生机勃勃,又一个加利利海幸运地诞生了。

接受和付出是心灵的两翼,只有二者相互协调,心灵才能轻松、从容地展翅高飞;接受和付出也是生命的两个筹码,只有当二者相当时,天秤上称量出的才是幸福的重量,永恒的重量。

抓住幸福的翅膀,创造永恒的奇迹,难道你不愿意吗?

————发表于2004年9月〈〈语文学习报〉〉

《益阳日报》教育周刊“含英咀华”系列稿件之一:

聆听古典民乐《春江花月夜》

千百年来,人们以月仰视天文、感怀人世、推演春秋,不知从月的阴晴圆缺中编织了多少神话传说,挖掘了多少蕴涵其中的恬静之美、眷恋之情、乡情之思、流逝之悲。有太白低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东坡高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而音乐,尤其在我国的古典民乐中,也有不少以月为题的佳作,如《二泉映月》、《月儿高》、《汉宫秋月》等等。我最喜爱的则首推《春江花月夜》。每当聆听此曲的时候,我的心情就会格外的宁静,似乎一切的烦情琐事都已在音乐中缓缓沉淀,而慢慢浮托出的是一隅平平静静的心灵空间。它以高雅的情趣、隽永的意境、清丽的旋律俘获了我的心------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它以水墨画般的笔触,淡远而苍劲地为我们勾勒出了色彩柔和、淡雅清丽的山水画卷,向我们展示了在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迷人景色,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妍容美貌和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它舒展的旋律线如波浪般进行,使得音乐格外柔美与和谐,形象地表现了一轮明月在云层中游移出没的美丽景色,在深远的意境中,令人凝神屏息,浮想联翩,给人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感受,仿佛看见在那星斗满天和薄云掩映下,一轮皓月渐渐向西移去------

一百多年来,《春江花月夜》以其清秀细腻的风格、婉约含蓄的意蕴、古色古香的气息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聆听它的人。不仅仅是春江月夜的绰约风姿令人无法忘怀,更重要的是它让我领略到了中国传统音乐那份空灵与超然的美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艺术的乐、诗、画同构于一体的艺术神韵。希望每一位热爱音乐的朋友都会因聆听而喜欢它!

————同时发表于2004年10月〈〈语文学习报〉〉

《益阳日报》教育周刊“正方反方”稿件之一:

正方:

学生上学可以带手机

我知道,对于目前校园中“手机一簇”现象,已引起很多学校和老师的关注和重视,不过大都是视手机为,并打入“禁品”行列,不少家长和学生也就只好把它变为“地下武器装备”。我个人认为,只要控制得当,学生上学可以带手机,理由如下:

一、手机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早上可以利用它的闹铃功能提醒你起床,每天可以存入个人的资料和信息备查,学习疲倦之余可以玩玩简单的游戏轻松一下大脑,还可以用手机联络免除劳碌奔波之苦,比如你忘了带什么东西或办什么要紧事,拨个电话就可以搞定------如此等等,何乐而不带?

二、手机可以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作息情况。比如;放学时因故不能按时到家,家长肯定会焦急不安,如果有手机,就可以事先给家长通气,报个平安。一些自觉性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也得配个手机作为“紧箍咒”,让家长必要时“查岗定位”,以免却找寻之劳。另外,学生如果在途中遇上意外事情的发生,也可以利用手机报警、求援等。

三、手机可以增进与老师、家长、同学、亲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学习或生活上遇到了麻烦、矛盾和挫折,就可以通过短信交往,无须有难为情的担心与尴尬;节假日给多时不见的亲朋师友送上真诚的祝福,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以增进感情和友谊。

另外,你还可以利用手机参与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超级小英雄的报名和答题,学生电视节目的有奖征答等。你还可以定制奥运新闻、气象预报等有用信息为自己服务。当然,你要学会合理安排,不要把手机当宝贝一样捧着,更不要与人家攀比贵贱,而要当作一件普通文具一样平常对待,否则就是得不偿失了。

总之,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手机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接受它,尽可能为我所用。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和监督,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和自觉性,那么,你尽可以圆你的手机梦!

反方:

学生上学不可以带手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普及率和使用频率不断上升,不少家长还给自己的孩子也配上了手机。在校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同学娴熟地用手机收发短信或是玩游戏,还有的在一起谈论或者炫耀最新款式的手机。那么,手机到底该不该走进我们的校园,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呢?我的看法是:学生不可以带手机上学。

首先,自从手机走进校园以后,课堂上不守纪律、破坏秩序的现象明显增多。他们在课堂上偷偷收发短信,玩游戏,甚至把一些不良的短信和画面互相传看,还有的把它当作考试作弊的重要工具,种种负面作用,不一而足。这些都严重损害学生身心的健康,给老师的教育也带来了更大的难度。中学时代正是身心发育的黄金时期,他们天性好奇,追求时尚,,能够很快接受新鲜的事物,对手机这个现代通讯工具的向往和追求也在情理之中。倘若一机在手,就难免会分散精力,把注意力更多地用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事物上,为学习和学校之外的世界所吸引,偏离正道。

另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手机的更新换代自然也快。学生容易把手机作为身份的象征而互相攀比,自然就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理:你买国产的我买进口的,你买黑白的我买彩屏带摄像头的,你发短信来我回一条更精彩的------这样比来比去不仅浪费了父母的血汗钱,更可怕的是荒废了自己的学业,正可谓“丧志”。那些没有手机的难免心里痒痒,自制力差的同学手也会痒起来,一时冲动来个“顺手牵羊”,最后闹个“身败名裂”,值吗?!

第9篇:以关爱为题的作文范文

一.初中语文教学范畴内存在的教学问题研究

在当前若想有效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成效,那么必然要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良性的调研工作,以达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多数教师存在着过度注重教学自身,为了教学任务而教,而忽视了对于学生主体能力的应用训练,不注重师生关系及课堂氛围的良好营造,学生主体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良好的激发。同时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特征的把握研究,造成“教”“学”双方之间缺少良性的互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遭受挫折及困难打击时,教师不能及时的予以疏导解决,学生的自信心被逐步挫伤,由此也造成课堂的实际成效及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大打折扣。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欠缺良好的革新意识,一味地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按本授课”,“填鸭式教学”,此类形式对于学生而言,难以促使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对于知识的探究欲更无从谈起。另外教师方面对于教学理论、方法、规律欠缺经常性的总结创新,自然也未能就时展背景下所涌现出的诸类新型教学方法手段,做出在教学中的贯穿运用。从而造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效果相应较差,学生方面对于知识内容的实际应用能力相对薄弱,学习能动性与主观思维创造能力等,在此教学形势下被雪藏深埋。因此可以看出,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针对学生主体的实际着手,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于教学中坚持以知识创新,教学方法改进为基本原则,将知识传授同学生的能力培养予以良性统一,专注形成独特新颖的教学方法体系,存在着现实的教育意义。

笔者认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措施诸多,但从本质层面进行研究划分,能够具体归纳为三个区域范畴:一者为以“教”为主导地位的教育方法体系。二者为以学生“学”为主导的方法体系。再者为“教”“学”并重的方法体系。此三类教育方法系统,囊括了当前所有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概念,体现着各自的优势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独具一格的作用。

二.以“教”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系统研究

此类教学方法最为主要的即是通过语言为教学的载体,进行语文知识的良性传递,依据教师的课堂讲述及讲解,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好语文知识内容。其中最为优秀的即:

1.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总结挑选学生身边的相关生活素材,通过学生皆十分熟悉的事件及经历,进行在课堂授课中的良性穿插,体现出新课程学习同学生生活的密切关联,使得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讲授中,产生共鸣,以增强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以广泛的兴趣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当中。诸如教学中能够借助课文,进行诱发学生的想象空间,通过引导式的给出问题,使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应当明确的意识到当前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于父母的理解少之又少,尤其是对父亲方面的理念及认识尤为稀薄,总会产生父亲不够关爱自己的想法,很难理解朱自清《背影》一文中所表达的父爱的厚重感。因此教师在授课前即可根据课文情境,设置相应的情境问题,促使学生产生想象。笔者即在课堂伊始借助于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曲动人肺腑的音乐《父亲》,在音乐背景中,缓缓为学生讲述了自己父亲与自身之间最为感人的一件事,在讲述完毕后,继而呼吁学生展开自身对于父亲的看法,讲述父亲所做的最让自己感动的画面。通过这一思维场景的营造之后,在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结合课文中的父子场景,向学生们讲解课文中所表达的父子间的感情。这样一来通过之前的情景营造,即能够良性地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领会作者为何会被父亲的动作及背影深深触动。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促使学生通过自身思考进行问题处理,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良性调动。再者教师还可在授课之后,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作文任务,如以“我眼中的父亲”为题,展开写作,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写作能力。

2.互动教学法

在初中语文授课中,教师应当明确的意识到传统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主体能动性所造成的阻滞,充分结合教材的实际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节点安排,促使学生良性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真正的融入教材,体会教材的内涵,感知教材所提倡的思想。例如在教材中涉及到对话性质的文章时,教师即能够通过人物模拟的形式来进行授课,通过人物的模拟,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能够得到根本的调动,认真就人物言谈举止进行揣摩体会,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改变传统授课时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能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加深课文的理解程度。诸如在《皇帝的新装》的课堂教授中,笔者将学生进行了分组,予以了不同的角色安排,展开互动的表演,由善于表演的学生担任皇帝和大臣等角色,对于不善于表演,且同样想要参与其中的学生,笔者特意增设了一定数量的宫女及侍卫角色,并选取相应数量的评委和观众进行打分,以此保证人人均可获得角色的体验。通过这类形式,既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知识,同时也大大满足了该年龄阶段学生强烈的表演欲望和好动天性,并就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意识予以了良性培养。

三.以“学”为主导地位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系统研究

以“学”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具体即是:由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树立起课堂大局掌控意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方法,由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展开自我学习,自我进步。此教学方法系统内最具代表性的即是讨论教学法。

初中语文讨论教学法具体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由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所展开的集体对话抑或个体对话及互相学习的模式。其重视的是学生彼此之间的合作及沟通交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所展开的信息多向交流,在当前被作为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学方法广泛使用。其自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以教师作为课堂主导核心的教学结构。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彰显了民主的教学思想,有利于强化教学成效,缩短师生距离。但是讨论教学的开展,具体而言需要通过一个合理的论点设置,来调动学生的讨论兴趣,所以这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备课工作,自教材中发现问题,设置适宜于学生展开矛盾互辩的论点,或者在课堂授课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把握,转化为讨论的论点。

诸如在进行《伤仲永》一文授课时,笔者即在课堂开始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先天天赋与后期学习到底哪个重要?然后依据学生不同的回答分作了三组,依次为:持先天天赋重要观点的学生,一组为“后期学习重要”观点的学生,另外一种为两者皆重要的学生,继而笔者安排三组持不同论点的学生以辩论的形式展开了讨论,进行分析究竟是先天天赋重要,还是后天学习重要,抑或二者都重要。在讨论中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及思想,对比思考之下便能转化为自身的良性思维认知。讨论完毕后笔者即向学生进行了总结:先分析了先天天赋与后天学习存在的不同,继而以教育的口吻向学生阐明了一个道理:无论是先天和后天均不能够自满自傲,必须踏实前行方能成功,不然便会变成我们今天所要学习课文中的下一个仲永。在此形势下展开正式的授课,学生经过讨论后便能够顺利的融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且同时在讨论中,也收获了教师所总结而来的教育哲理。

四.以“教”“学”兼重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系统研究

“教”“学”兼重方法所提倡的是对学生知识内容授课的情况下,明确就学生主体的各项素质技能、实践能力予以提升。对于此方面的教学方法极为常见的即:教学问答法、教学实践法。

1.教学实践法

教学实践方法主要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由教师在教学中专注于语文知识同其他学科知识的横向关联性研究,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在明确知识授课的同时,以相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探究意识与实际技能。诸如通过以演讲比赛、新闻采访与课本剧编排等形式,使学生提前接触社会,明白语文同生活存在的关系,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与知识汲取、语言表达能力。其次通过语文教学实践法,能够使学生展开对生活的多层面、多角度分析、感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做到真正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且通过实践法还能够有效地就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进行检验。

2.问答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