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物联网商业模式范文

农业物联网商业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物联网商业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物联网商业模式

第1篇:农业物联网商业模式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发展瓶颈;应对策略;产业链;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F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736X(2012)03-0064-03

物联网(Intemet ofThings)指的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通过各种无线/有线的长距离/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营运等模式,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物联网有两层含义: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人与人:Human ToHuman;人与物:Human To Things;物与物:Things To Things)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姚晓霞,2010)。

一、我国物联网发展的瓶颈分析

(一)标准统一和技术瓶颈

1.标准统一瓶颈。物联网其实就是利用物体上的传感器和嵌入式芯片,将物质的信息传递出去或接收进来,通过传感网络实现本地处理,并联入到互联网中去。由于涉及到不同的传感网络之间的信息解读,所以必需有一套统一的技术协议与标准,而且主要是集中在互联上,而不是传感器本身的技术协议。现在很多所谓的物联网标准,实际上还是将物联网作为一种独立的工业网络来看待的具体技术标准,而应对互联需要的技术协议才是真正实现物联网的关键。我国从事物联网终端生产的企业众多,行业需求多样化导致物联网终端模块接口和传输标准难以统一;同时,由于物联网潜在的安全问题,国内学者在要不要与国际统一标准和如何统一标准的问题上存有分歧。没有统一的标准,物联网广域化全程全网的应用难以实现。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标准是:(1)超高端口的WI-FI(无线互联技术:Wireless Fidelity)接口的应用标准;(2)职能传感器的标准;(3)M2M(实物对实物:Machine To Machine)的标准;(4)传感器主网和协同处理的标准(李志清、李璇,2009)。

2.技术瓶颈。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智慧地球”与欧盟“E-Europe”和“12010”、日本“U-Japan”、韩国“U-Korea”等计划,其核心都是基于传感的物联网络和云计算,通过在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上大量设立传感器,捕捉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然后通过传感网,进入互联网,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发出智慧指令,再反馈到基础设施和制造环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然而,在这核心中的传感器领域,基本上都是国外巨头垄断,国内少数几家厂商也大多是在国外的芯片基础上加工,在操作系统、中间件、云存储、云计算等各个环节,中国厂商都居下风,现在的应用很多都是用外资的产品。据CSIP报告,中国的信息产业目前非常缺乏核心专利。半导体专利国外企业占85%,电子元器件、专用设备、仪器和器材专利国外企业占70%,无线电传输国外企业所占比例高达93%,移动通信和传输设备国外企业也占到了91%和89%(甘志祥,2010)。

(二)基础设施瓶颈

在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领域,虽然不是所有云计算产业都可纳入物联网产业范畴,但云计算是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也将大大推动云计算服务发展。国内云计算商业服务尚在起步,SaaS已形成一定规模,而真正具有云计算意义的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和P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as-a-Service)商业服务还未开展。目前,我国在云计算服务的基础设施(IDC中心)建设、云计算软硬件产业支持和超大规模云计算服务的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宋凯,2010)。

(三)产业链瓶颈

我国物联网产业链(如图-1)的雏形基本形成,由于涉及多个行业,行业间壁垒、标准、安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产业链成员间的参与程度和协作程度不高,各环节的发展也存在不均衡性特点。

我国物联网产业链发展现阶段的特征有以下三个。(1)物联网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均衡。我国物联网产业基本形成了由芯片设计制造、应用设备制造、软件及应用开发、系统集成、网络运营等环节组成的产业链。但是,在芯片设计制造、软件应用及开发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环节相对薄弱,而且高端产品仍旧以国外产品为主导,相关技术研发水平和标准制定工作进展缓慢。(2)我国物联网产业链各环节收益先后及未来发展成长空间差异明显。应用设备制造环节(具体包括RFID和传感器厂商)是首先受益的企业,因为现阶段RFID和传感器等终端产品需求最为广泛,需求相对成熟,且可以大批量生产和应用,市场竞争格局最为激烈。(3)我国的物联网产业链在系统集成环节尚不完善,尤其缺少龙头企业。虽然通信运营商正在试图扮演这一角色,但由于企业自身的限制(需要更多的注意力在通信领域)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摆脱对国外厂商的依赖,如IBM),要求有专门的厂商能够扮演好这一角色。这一环节将成为我国物联网产业“木桶”最短的一板,这一环节的发展将极大影响我国物联网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汤一平、陈宗年,2010)。

(四)商业模式瓶颈

本文综合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将我国现有的物联网商业模式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自营模式。即拥有较强经济和技术实力者自行搭建物

联网运作所需的一整套系统直接提供给用户。该模式较适合对私密性要求高、个性化需求明显以及跨行业拓展难度较大的行业应用,如电力远程监控、水文监控、污染源监控等。但其缺点是企业由于受到经济和技术的限制较难发展,同时,前期投入成本较大,短期无法获得理想收益,致使企业对此种模式望而却步。

2.合作模式。即由终端设备商、通讯运营商以及系统集成商构成其主体。其中,终端设备商负责传感设备、标志等的制造,通讯运营商提供平台,系统集成商负责开发和运营业务;或者是系统集成商仅开发业务,由电信运营商在平台上代表其实施应用控制。此种模式往往存在种种合作方式、利润分配、服务衔接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致使此种合作方式发展缓慢(袁国智,2011)。

3.广告模式。即广告商以租赁方式使用平台运营商所搭建的传感器终端、网络及开发的应用等,取得广告收入后向平台运营商支付相关费用。此种模式的物联网应用由于受到用户需支付大额使用费用和应用平台的单调性(个性化服务难以提供)等限制,发展也较缓漫。

4.通道模式。即只提供网络连接通道,如中国移动、韩国SK电讯、Verizon等。此种模式是被动的等待模式,建立在前端感知和后台数据处理及应用迅速发展的基础上,致使此模式在促进物联网的发展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张云霞,2010)。

在中国,产业链上的各厂商都各自为战,而且数量众多,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未来必定要实现全盘贯通,需要将视野拓展,而不仅限于原有的小格局。在大背景发生骤扩的同时,必将呼唤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

(五)复合型人才瓶颈

要快速发展物联网,人才是不可或缺的。物联网产业链可以分为标志、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横跨RFID技术、芯片技术、电子技术、光电技术、无线测控、精密测量、遥感遥测、导航定位、信息通信等方面,还有计算机图像处理采集、模式识别、结合各个应用行业领域的智能决策等领域。同时,掌握扎实的物联网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产品开发研制以及工程应用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物联网领域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对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我国高校从2011年才开始进行招生,而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少之又少。即使开设了物联网专业的高校,师资培养又面临严峻的问题。同时,由于物联网跨越的领域较广,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存在困难,难以同时开设物联网所需的所有技术型课程,且有可能长期存在培养出分散型特长的物联网人才的格局,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着力发展物联网技术

瞄准国际发展前沿,攻克制约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积极引进国际物联网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强共性技术研究,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和专利池,提升物联网产业发展自主可控能力与国际竞争力。本文从物联网的框架结构(感知层、传输层、云端数据分析处理层、物联网应用层)出发,认为重点研发内容应聚集在五个方面:(1)新型传感器及传感节点研发技术;(2)传感节点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3)物联网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4)物联网应用抽象及标准化技术;(5)物联网共性支撑技术(适用于物联网的可编程技术、测试技术和环境建模技术等共性技术)。

(二)努力搭建物联网平台

采取引进、合作、培育等方式,快速集聚一批国家、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物联网领域高层次科研力量和研发机构,按照统一规划、市场运作、鼓励企业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物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服务平台,协调发展各平台的优势。

建设物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和中介服务平台。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建设集研发、中试、小批量生产和测试于一体,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物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测试服务平台以及综合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科技投融资、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信息共享、政策咨询、市场推介、知识产权、人才培训、综合配套等功能齐全的公共服务平台(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

面向重点领域,先期在工业、农业、物流、电力、交通、环保、水利、医疗、安保、家居、园区等领域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为物联网的应用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市场环境,培育完整的市场应用服务体系。

(三)大力培育物联网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物联网产业爆发力强、关联度大、应用范围广的特点,以应用为突破和带动,强化商业模式,按照产业关联度大小,重点培育和发展物联网核心产业、支撑产业和带动产业三大重点产业领域。

1.物联网核心产业。在“共性平台+应用子集”架构下,重点发展与物联网产业链紧密相关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运营与服务四大核心领域,着力打造各类传感器、新型传感网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软件/中间件、系统集成、网络服务、内容服务、物联网技术应用等产业,加快形成物联网核心产品及高端服务的产业集群。

2.物联网支撑产业。积极培育、扶持和引进微纳器件、集成电路、通信设备、微能源、新材料、计算机、软件等物联网产业发展所必需的支撑产业。

3.物联网带动产业。利用物联网大规模产业化和应用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产业带来的根本变革,重点推进带动效应大的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消费电子、交通运输及其它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发展(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

(四)尽力创新物联网商业模式

结合我国国情,根据当地实际经济技术水平,充分发挥政府牵引、统筹规划协调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探索新的物联网商业模式,逐步形成在原有商业模式基础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联网商业模式。

本文认为以下两种商业模式值得借鉴。

1.政府BOT模式。由运营商搭建公共平台,项目运营商自行建设物联网识读器和物联网识读标识,同时支付给运营商相关通信费用,通过项目的运营收入来支付相关费用。比较典型的例子就像公共停车位的收费管理,通信运营商搭建停车场管理的平台并制定相关规范,项目运营商通过BOT模式建设相关公共停车场的收费系统,通过公共停车位的收费来补贴相关设备及通信费用。

2.移动支付模式。由客户进行相关平台的建设,并自行搭建相关设备,租赁通信运营商的网络,通过佣金进行相关费用的贴补(袁国智,2011)。

(五)全力建设物联网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物联网产业横跨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装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i大产业,集计算机、通信、网络、智能计算、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微电子等多个技术领域。这是一个横跨多个专业的领域,需要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以我国高校现有的专业设置格局,培养出的相关方面人才对物联网整体的框架很难有全方面的认识,因此,增设物联网信息技术专业势在必行,有利于对本科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物联网相关技术培养,同时建设物联网大学科技园,促进优势学科资源汇聚。开展物联网各类相关技术人才培训,加快培养物联网学科带头人和产业人才。全面整合各级各类人才引进计划,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和“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等招才引智和人才培养计划在物联网方面的实施力度,大力引进物联网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加快集聚国内外物联网高端人才资源(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

第2篇:农业物联网商业模式范文

“中间强两端弱”的产业链格局,同样反映着企业的经营规模、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本文避开实力雄厚的“中间环节”,择取在物联网产业链上游具有一定技术和产品优势、致力于“全物联网”或解决方案服务的上市企业为分析样本,以此管窥物联网企业既有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

大市场 小企业

赛迪顾问的统计显示,2011年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2627.4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0.2%。从选取的5家物联网上市公司财报来看,企业营业总收入增长普遍低于这一增长速度。

厦门信达相对增长性较好,营业总收入相比2010年增长了34.8%,其中物联网业务增长了240.47%。但是,厦门信达物联网业务销售收入仅为4518.32万元,约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0.31%,且物联网业务刚刚实现扭亏为盈。

同方股份是营业总收入和物联网销售规模都比较大的一家。2011年,同方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20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81%;实现利润总额10.6亿,同比增长47.03%。具体到物联网业务,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0.45亿,同比增长24.7%。按照销售规模计算,2011年物联网业务收入约占同方股份营业总收入的5.01%,在公司“10+2”业务结构中,物联网业务份额位居第7位,排名靠前的分别是计算机、多媒体、节能、数字城市、安防和军工,其占公司业务总收入的份额分别为24.7%、23.45%、11.06%、9.72%、8.48%和6.97%。

专注于产业链上游某个环节的物联网企业,销售规模普遍较小,成长性并不乐观。目前,新大陆、远望谷、厦门信达和东信和平等物联网企业主要涉足二维码识别、RFID、智能卡及相关芯片制造领域,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例如,新大陆和东信和平2011年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9.75亿元和9.34亿元,远望谷仅为3.21亿元。受制于重点领域应用启动缓慢、物联网商业模式尚未形成等因素的影响,三家物联网企业的增长相对缓慢。根据调整后的数据计算,新大陆2011年营业总收入增长19.28%,但是该公司上一年的增长率却是-27.98%,波动性非常大。远望谷和东信和平的增长率仅有6.92%和9.58%。这些企业的增长表现远不及人们对产业的预期。

盈利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刚走出概念论证阶段,示范试点应用刚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标准规范制定和行业应用推广任务艰巨。加上核心关键技术缺失、商业模式尚未形成、重点领域应用尚未出现爆炸式增长等因素的影响,物联网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不强,发展前景尚不明朗。

同方股份的物联网业务毛利率较低。2011年,同方股份12大主营业务板块实现利润总额10.6亿元,同比增长达47.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亿元,同比增长47.52%。财报没有显示物联网业务板块的利润情况,但是从公布的毛利率来看,2011年同方股份毛利率为15.42%,物联网业务毛利率仅为7.44%。过去三年比较来看,同方股份毛利率基本稳定,保持在15%以上。但是,物联网业务板块这一数据却波动很大,2010年和2009年的物联网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63%和10.24%。

新大陆和远望谷的毛利率分别达到40.81%和58.4%,但波动较大。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二维码等物联网识别技术及产品是新大陆物联网业务的核心基础,智能溯源和电子支付是物联网产品应用和运营服务的主要体现。相比2010年,2011年公司净利润仅增长了1.48%。相比2009年,2010年的净利润却是下滑了12.22%。

尽管远望谷2011年毛利率达到了58.4%,但是营业利润却从3213.5万元降至2365.4万元,降幅达26.39%。在业务结构方面,远望谷读写装置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4.02%,电子标签及软件服务仅占17.93%,而且分别出现了28.31%和75.03%的下滑。从远望谷的发展历史来看,上世纪90年代研发成功的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是公司业务的基础。转型物联网企业后,拓展烟酒、图书、农牧等非铁路RFID业务,一直是远望谷的目标。2011年的财务数据显示,这一业务目标远没有达成。

研发投入比例较高

第3篇:农业物联网商业模式范文

    国内外普遍公认的物联网的概念是麻省理工Ashton 教授于 1999 年在研究 RFID 时提出来的:All things are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via sensingdevices such a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o achieve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1],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在 2005 年国际电信联盟 ( ITU) 的报告 《ITU 互联网报告 2005: 物联网》 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 RFID 技术的物联网[2]。从 “智慧地球”的理念到 “感知中国”的提出,从 “唐芯一号”的研制成功到无锡 “物联网产业基地”的确立,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在政府、企业得到广泛的认同与重视。在我国物联网已从概念的炒作,上升到产业规划与发展高度,在各行业获得了一定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本文在物联网应用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辨析物联网与物流管理的关系,从而为探讨物联网环境下现代物流发展的思路提供参考。

    1 物联网的应用研究现状

    1. 1 物联网的应用研究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体育竞赛与体育训练、教育培训、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3]。

    1) 物联网在社会经济与生活中的应用

    杨子江 ( 2010) 提出物联网对环境保护的推动作用,认为借助物联网技术可对生产的节能减排进行全程监控。王粉花等 ( 2010) 研究以物联网中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人体运动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以满足老龄人护理需求。朱小妹( 2010) 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生产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在各农作物领域应用传感器,实现各种数据的自动采集。李卢一 ( 2010) 基于对物联网研究现状的把握,探讨物联网在构建智能化教学环境、丰富实验教学、辅助教学管理、拓展课外教学活动方面的作用。李胜广 ( 2010) 提出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城市应急预警系统中,实现感知城市的功能。王建冬 ( 2010) 提出物联网的出现催生了第四代生产业,提出生产业发展的 4 阶段模型,其技术维度依次为数字计算机、微机、互联网与物联网。物联网在企业方面的应用研究: 贾凯 ( 2005)搭建了物联网在医药流通中的应用框架。刘建生( 2007) 分析了基于物联网的药品流通流程再造措施。温平 ( 2010) 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监测设备的温度、振幅,实现信息的及时上报与报警。梁正平 ( 2010) 提出基于三维编码的全流程食品追溯系统,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的采集与查询和追溯。朱帅 ( 2010) 在 “物联网对未来零售业的影响”一文中提出 “技术催生革命”、 “信息分析是增值点”、“机遇和挑战并存”。此外,不少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就物联网自身发展进行了研究。焦泉 ( 2010) 阐明物联网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提出加快我国物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的思路。宁焕生 ( 2010) 提出中国物联网网络管理协议结构 ( RFID - MP) ,为中国物联网的架构、信息服务系统和网络管理协议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参考。顾晶晶 ( 2010) 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的物联网定位模型。杨斌( 2010) 提出基于面向服务架构 ( SOA) 的物联网企业应用基础框架,该框架利用射频标识构建的物联网对企业产品全流程进行监控,通过 SOA 实现海量数据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为企业资源整合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张云霞 ( 2010) 对物联网领域现有商业模式进行分析,指出适合电信运营商的物联网商业模式。这些研究都为我国当前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探索的思路。

    2) 物联网在物流方面的应用

    物联网在物流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物联网对物流的影响以及物联网在物流操作、物流信息及供应链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关于物联网对物流的影响,赵昱 ( 2010) 展望了物联网对物流活动的影响。王继祥 ( 2010) 提出物联网在物流业中的应用,包括: 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企业的智慧供应链。沈旭明( 2010) 提出物流属于物联网带动产业,提出智能物流的概念。左斌 ( 2010) 提出物联网时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为供应链网络管理组织的主导企业,物联网催生新的物流运作模式———专业化“物联网服务商”。戴定一 ( 2010) 认为物联网时代的 “智能”是基于网络的,或者说是依托 “基于网络的集中式数据处理和服务中心的”; 物联网促进物流智能化; “数据中心”是网络经济社会的一个创新的经济主体,存在 “商务模式”运作等困惑。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物流操作中的应用,潘金生 ( 2007) 提出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增值服务。朱文和 ( 2010) 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智能化物流配送服务。李霞 ( 2010) 分析了物流信息技术与物联网的关系。薛飞 ( 2010)提出把物联网融入物流园区的建设中,利用物联网在不同物流园区间搭建一个互通互利的网络结构。王晓亮 ( 2010) 提出物联网可用于我国铁路运输的客票防伪与识别、站车信息共享、集装箱追踪管理与监控及仓库管理。物联网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一方面表现为 RFID 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为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罗秋科 ( 2007)提出 EPC ( Electronic Product Code,产品电子代码) 系统及其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余雷 ( 2006)提出基于 RFID 电子标签的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王德玉 ( 2007) 提出 RFID 技术在军事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Christian Decker ( 2008) 设计了 SmartItems ( 智能物料项目) 应用于供应链管理。Vin-cent ( 2009) 研究了 RFID 与物联网的关系,提出二者有助于救市。金鑫 ( 2010) 提出 RFID 发挥优势物联网助力春运,实现车票实名制管理。王烨( 2010) 提出基于 RFID 技术的物联网在物流安全领域的应用。荆心 ( 2010) 研究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俞灵 ( 2010) 提出港口口岸物联网体系结构规划设想。Antonio J 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医院智能信息系统,用于检测过敏及副作用。Reiner Jedermann 提出基于智能嵌入式标签物流中泛在计算的应用。在供应链物流管理方面,樊世清 ( 2010) 讨论物联网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李旸 ( 2010) 提出物联网对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影响。毕明光 ( 2010) 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供应链研究。张佶 ( 2010) 提出物联网提升纺织供应链管理水平。周受钦 ( 2010) 提出 “物流装备物联网”的概念,即物流装备智能化加上传输网络及管理系统与运营系统。

    1. 2 我国物联网应用研究现状评述

    我国对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的研究非常多,这些研究丰富了物联网的理论研究领域,对我国物联网的理论体系完善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满足了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的特定需求。

    1) 上述文献中提出的主要观点

    本文仅对物联网应用方面的文献作梳理,未涉及大量关于物联网技术的文章。上述文献从物联网应用的各个角度展开,形成一些明确的、共识性的观点: ①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革命,或称为信息产业革命的第三次浪潮; ②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整合,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现全球 “智慧”状态; ③物联网带来了新的产业革命,可利用物联网信息通信技术改变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和结构; ④作为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物联网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实现信息的共享、反馈;⑤物联网将是一个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是具有万亿元级规模的产业; ⑥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的障碍集中于安全、成本、效率、标准化、整体规划等方面。总体而言,文献较客观地描述了我国当前物联网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发展物联网的益处,对我国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同时探讨了物联网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方向。此外,关于物联网的应用研究角度非常丰富,研究人员众多,不仅限于高校、企业,还包括政府人员; 同时研究视角奇特,既包括新兴低碳经济与物联网的关联,也包括传统的科学发展观、与物联网的关系分析。

    2) 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

    物联网毕竟是新兴事物,因此,不可否认当前物联网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作用与贡献。但是也应看到上述研究的不足,总体表现为研究内容较空、雷同,学术界对此的讨论非常热烈,但是多浮于表面,实践应用不足。部分研究仍然仅着眼于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细微的应用点,研究内容也不够深入,仅是对物联网技术的套用。部分文章文不对题,对物联网的分析、应用有些牵强附会。应用研究性的文章“为应用而应用”,缺乏应用的基础分析,提出的措施空泛。物联网应用性文章研究从点着手,但是也仅限于点,而非线、面。例如研究主题为“物联网应用于物流管理”的多数论文仅是对采购、生产、配送、销售、回收 ( 召回) 等供应链过程各个环节的监测,缺少全过程的协作,同时侧重于信息的共享,缺失物联网产业链各主题对实物智能管理的协作。研究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监测,而无后续支持: 仅是安全防范,未能做到控制处理。多数论文均将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分析,对物联网商业模式与产业运营的研究较少、较浅。关于物联网产业链中物流配套支持的理论研究较少。

第4篇:农业物联网商业模式范文

对VC/PE机构而言,非常希望能够更快、更全面地了解被投企业的商业模式。尤其是一些早期项目,清晰的商业模式将为被投企业加分,增强VC/PE机构对企业的信心。很多创业者有时恰恰忽视了一点,他们觉得自己的商业模式需要保密,因而对VC/PE机构含糊其辞;还有些技术为王的企业,可能只重视产品,而忽略了商业模式设计,导致其产品转化率偏低,最终与VC/PE失之交臂。

“魏朱商业模式”创始人之一、清华大学商业模式研究工作室主任朱武祥认为,事实证明,没有商业模式,企业的发展就是一纸空谈。一个低成本、高转化率、有投资价值的商业模式正是需要被投企业向VC/PE机构展示的重要内容。

商业模式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微观生产经营环境的发展变化而逐步优化升级,以满足不断变动的市场需求。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正面临转型升级。传统的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加工制造业正在向高技术含量的创新型行业转变,以往既定的适应粗放式经济发展的传统商业模式也因而受到挑战。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VC/PE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所有投资机构都在积极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转变自己的经营策略。对此,朱武祥认为,VC/PE机构以往通过IPO退出获得丰厚回报的商业模式也到了转型期。只有实现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行业才能走出发展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投资与合作》: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现代企业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您认为商业模式在企业经营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具体到VC/PE行业,商业模式是否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朱武祥:产品最终要由客户买单,产品不好,客户就不愿意买单或支付溢价。但在现代竞争环境下,产品只是一个源头,仅仅是产品好还不足以提高行业进入壁垒,维持长期竞争优势。以柯达为例,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其产品和内部管理都堪称一流,可最后还是以破产收场。

产品和商业模式互为唇齿,好的产品配上合适的商业模式,可以更好地保护产品价值空间,提高进入堡垒,从而能够持续地赚取更多的利润。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产品的持续创新,产品相当于好米,而好的商业模式相当于巧妇,好米加巧妇才能成就美餐。

商业模式是企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只要是开门做生意的企业,就必然有一定的商业模式。但面对同样的商机,不同的企业在组合人、财、物要素从事产供销活动时,为什么经营效率和投资收益会有明显差异,为什么经营效率和投资效益会有高下之分?这需要从商业模式角度来加以解释。

现实中,虽然企业都力求差异化,但不少行业内的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很容易出现同质化。此时,商业模式的价值就更加突出。这好比大家都用普通大米做饭,经巧妇之手做出来的饭味道也会不一样。具体到VC/PE行业,各个投资机构的职责非常相近,一般都涵盖募、投、管、退四个环节,经营目标也非常一致。在各个投资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想要在同业竞争中胜出,商业模式尤为重要。这里强调的是有比较优势的商业模式,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

《投资业合作》: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商业模式的意义和价值是怎样的?

朱武祥:按照金融原理,企业价值是未来预期自由现金流的贴现值,价值大小是由企业的成长空间、成长能力、成长效率和风险决定的。空间大、能力强、效率高、风险低的企业其投资价值自然就高。企业如何做到成长空间大、能力强、效率高、风险低呢?除了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之外,还要充分发挥企业内外资源的能量。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来有效聚合内外资源的能量。

好的商业模式的积极效果表现为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高,成本低,资产收益和人均效益高,持续经营风险低,投资价值高。要达到这些效果,就需要科学设计交易方式,对闲置、被压抑或者没有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激发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从本质上来看,就是用少数优势资源激发更多资源所蕴藏的能量,从而减少自身投入成本,降低运营和监督的成本及风险。

从另一个角度讲,商业模式的意义在于能够把市场资源、供应商资源、政府资源、人脉资源、团队资源有效组合在一起。这些资源就像散落的珍珠,单独看每粒珍珠的价值可能都不是十分大,但如果将这些珍珠串成珠链,总价值就能够翻倍增长。商业模式就好比串起珠链的一根金线,它将企业拥有的多种资源融会到一起,资源整合的效应也随之显现。好的商业模式就像好的建筑结构,你看国家大剧院结构很简单,但是它很优美,也很牢固。好的商业模式的结构也是这样,它看似很轻巧,但能以一当十,促成资源形成合力。

《投资与合作》:请您谈一下商业模式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

朱武祥:企业是一个系统,商业模式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基础。只有设计好商业模式,企业才能够组织业务流程,之后才会有企业的组织管理架构。这一切搭建好之后,企业才能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商业模式好,本身就是竞争优势和进入壁垒。好的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执行的保证。没有合适的商业模式,企业战略就失去了实施的根基和依靠。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实行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通过改变经营模式来提高经营效率的例子。在那之前,中国农村实行的是制度,农民吃大锅饭,劳动积极性不高,日子非常艰难。土地承包到户之后,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农业生产力得到解放,粮食连年丰收,农民收入增加,国家收入也有了可观增长。在这个案例中,土地、农民、生产工具、生产对象都没有变,改变的仅仅是经营模式,但结果却是革命性的。商业模式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投资与合作》:当前,互联网商业正在向纵深发展,电商之间的竞争也处于白热化阶段,有些曾经经营很好的电商最后不得不关门大吉。请您以京东和阿里巴巴为例,阐释一下商业模式对于电商发展的意义。

朱武祥:我对电商没有深入研究,只谈一点粗浅看法。阿里巴巴与京东的企业业态和边界不同。京东帮助客户降低了搜索成本,节约了时间成本,创造了客户价值。但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客户体验,京东除了建设交易平台外,还从事物流配送。京东组建了庞大的物流队伍来保障其商品的销售配送,也就是说把原本成千上万顾客需要自己承担的物流成本扛到了自己肩上,由此造成经营成本比较高。因此,企业的投资价值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阿里巴巴则不同,它只是一个交易平台,配货送货是入驻商家自己的事。与京东相比,阿里巴巴更像一个农贸市场,农民来这里售卖,顾客来这里挑选,它只提供一个卖场环境。阿里巴巴同样降低了客户搜索成本,为顾客节约了时间成本,创造了客户价值。而成千上万客户的配送成本并非由阿里巴巴一家来扛,而是分散给卖场里众多的商家,它只坐等收取商家的管理费,属于低成本运营的商业模式。

京东旨在建立一个高门槛,形成庞大的客户基础,从而产生一系列延伸、衍生收益来源。京东将来可以分拆为四大业务板块:交易平台、仓储物流、配送和金融。交易平台可以运用大数据去帮助企业精准生产。随着仓储规模不断增大,京东可以把仓储做成物流地产。另外,京东也可以做互联网金融。这几个板块的运营会推动京东成为一个平台电商,使其真正成为一个B2C的平台电商,最终与阿里巴巴殊途同归。与阿里巴巴不同的是,京东走了一条高成本运营的道路,这种商业模式对于其他实力较小的电商而言是难以为继的。

中国有句古话:“夫唯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京东将来的商业模式可以升级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开放平台模式。这种模式的经营目标不是要把同类型电商KO掉,自己一家独大,而是创建平台,把更多的B2C电商吸引到这个平台上来,使自己成为一个交易平台。

《投资与合作》:商业模式是否是VC/PE机构筛选项目时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朱武祥:当然。实际上,商业模式的概念最早就是投资界提出的。投资人经常说,投企业的关键一个是看人,一个是看事。人即是团队,而事则包括了商业模式。

VC/PE机构看企业主要关注4个指标,即4M:第一个M是Marketing,是指市场空间有多大;第二个是Model,指商业模式;第三个是Management,指管理团队;第四个是Money,是看企业价值。投资界对商业模式并没有一致性的定义,通常比较强调盈利模式。

商业模式的有效性与其所处的商业环境有关。以往VC/PE喜欢参照国外企业商业模式来评价国内企业,国内创业者也喜欢模仿国外企业商业模式,但有时候效果未必如人意。例如在欧美国家,打印复印服务使用的自动设备通常放置在某些办公楼的公共区域,需要打印复印文件的人可以自行投币操作,从而省却许多人工费用。这种商业模式在欧美非常流行,但在国内的经营状况却不大理想。因为国内经营打字复印业务的一般都是夫妻店,这样的店在社区、学校随处可见。它们用的设备都是二手设备,成本低廉,人工成本也非常低,打印复印成本也相对较低。显然,这种商业模式更适合当前中国的国情。由此可见,在一个地方体现出先进性的商业模式可能并不适用于另一个地方,从而也就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VC/PE机构在看企业的商业模式时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切不可生搬硬套。

《投资与合作》:经过之前的野蛮生长,VC/PE行业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有专家预言,今后几年VC/PE机构总数将会减少90%。面对这一困境,VC/PE自身的商业模式应该如何变迁?

朱武祥:VC/PE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组织,面临发展瓶颈时同样需要对商业模式进行优化和升级。

第5篇:农业物联网商业模式范文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高等教育;“双创”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1-0109-05

大学生创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以创业带动就业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及广大大学生的共识。在互联网时代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创业的方向转向互联网平台,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转变。当前,“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热点话题,“互联网+创业”也备受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的大学生跃跃欲试,想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展现自己,实现自身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互网+”时代的到来固然给大学生更多的创新创业选择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互联网+”的概念和内涵

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时代逐渐向我们走来。2016年5月,教育部与国家语委联合《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其中“互联网+”入选中国十大新词和十大流行语,一时之间,“互联网+”词汇家喻户晓。那么,什么是“互联网+”呢?

要想深刻把握“互联网+”的内涵,首先需要弄清楚“互联网+”的含义。所谓互联网,顾名思义,指的是采用通用协议串联而成的覆盖全世界的庞大网络。而“互联网+”则指的是发挥互联网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将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社会各个领域进行深度融合。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与其他领域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发展形态[1]。例如互联网+传统集市创新出了淘宝网,互联网+传统百货卖场创新出了京东商城,互联网+传统媒人创新出了百合网。尤其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给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了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变和革新。

2“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遇

2.1“互联网+”是创新创业的新引擎

近年来,我国提出要以“互联网+”为抓手,着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突破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创造新业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拓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以此促进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优化转型。尤其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互联网+”成为了创新创业的新引擎,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也就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2.2“互联网+”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以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及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影响必然是巨大而又深远的[2]。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和升级,例如传统工业转型为工业互联网,传统农业转变为农业互联网。可以说,互联网与其他领域的融合都是对其他领域的一种优化和升级,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

2.3“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出台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以创业带动就业已经取得了全社会及广大大学生的共识,各级政府也积极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出台了大量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例如高校毕业生申请个体经营或申办私营企业,可以通过工商部门“绿色通道”优先注册,同时政府减免大学生创业各类行政管理费用,可分期支付注册资金,申请贷款时享受一定利率优惠。此外,部分地方政府提供免费的大学生创业培训服务,在社保、档案管理、落户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政策支持。

2.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力推广

美国早在1947年就开展创业教育,许多欧洲国家都在高校开设创业课程,众多教师和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前景和势头良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受高校及广大高校教师的认可,职业生涯规划、创业管理、企业管理等与创新创业息息相关的课程在许多高校均有开设,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3]。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利用“互联网+”思维来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为大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对于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挑战

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着更多的机会,但同时也存有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3.1创业资金少。资金是创业的基础,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纵然在“互联网+”环境下存在各种各样的机遇,但创业资金的匮乏如同大学生与创新创业之间的一道鸿沟。就目前来看,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主要为自筹,学校及社会的资金支持较少,虽然政府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小额贷款、学校资金支持等资金来源程序十分繁琐,审批环节众多,且有着额度小和门槛高的特点,大学生很难获取大量的创业启动资金[4]。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许多创业项目对资金数量要求较高,在项目起步阶段,很可能处于亏损状态,少量的资金往往难以为继,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胎死腹中,这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天然劣势所在。

3.2创业环境差。我国虽然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但整体而言,创新创业环境还不够优良,从全球创业观察数据来看,我国创新创业环境处于中下水平,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保护,在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审批、政策扶持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足,企业制度、融资制度等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互联网+”属于新生事物,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一些新的商业模式还处于开发中,这也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3技术难度大。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创新创业项目中,选择“互联网+”相关项目就必须具备技术优势和服务意识,这也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较大困难。虽然许多高校充分利用团队优势,积极优化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结构,通过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的优势互补来开展创业项目,开发核心技术,但在创业初期,许多大学生受到经验匮乏和核心技术壁垒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受到同类型企业的挤压,很容易被模仿和超越,往往淹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3.4创业经验匮乏。创业经验匮乏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最现实的问题,市场环境风云变幻,一旦判断错误,很容易导致产品和服务定位失准,再加上管理上缺乏长远眼光,缺乏风险意识,往往导致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屡屡碰壁。此外,一些高校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和孵化基地建设不够完善,学校、企业及社会三方联系不足,大学生在高校内的创新创业实践往往与市场实际脱节,从而难以积累到创业经验。

4“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之对策

4.1增加投入,完善配套O施。上文中提到,我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十分重视,也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和学校也应当积极发挥作用,加大资金投入,促进资金支持与发展的对接,积极完善创业基地和孵化基地等配套设施建设。高校应当做好顶层设计,成立创新创业领导小组来探索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和产学研合作模式,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师培训,完善相关课程建设,为大学生创业创业提供坚实的基础[5]。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例如贷款程序简化、税费减免等。创业基地和孵化基地则应当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和资金保证等支持。为了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高校可以实行“弹性学籍”制度,以此来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让大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项目中。

4.2搭建平台,拓展创业空间。社会和高校应当积极为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完善创业实验室、SYB课程等硬件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建立就业创业论坛,形成新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此外,应当积极充分利用“互联网+”相关比赛和“三创”比赛,与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相结合,为大学生到企业学习实践提供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切身了解互联网+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为创新创业积累经验。此外,高校可以邀请创业成功的专家和校友在校内开展创业讲座,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指导,分享经验。

4.3钻研技术,保证公平竞争。我国互联网市场起步较晚,政策法规不够完善,互联网监管有待加强,竞争环境有待优化。互联网商人有着自我监督成本高、能力弱的特点,一些不诚实、无信用的不良网商不利于互联网环境的健康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应当积极攻克核心技术和服务,学习计算机、法律及经营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组成创业团队,稳固技术基础,为创新创业迈出坚实的一步[6]。此外,政府应当加强对互联网市场环境的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促进互联网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4.4积累经验,整合有效资源。经验不足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重要挑战,高校应当积极培养大学生“互联网+”环境下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式,引导大学生合理的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建立立体化、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分享创业经验,促进大学生与企业间之间的交流,扩大同商家与用户的沟通渠道,以此来创新营销策略,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从而弥补大学生创新创业经验方面的不足,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和错路。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已经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升到战略高度,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环境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但经验少、环境差、资金少等问题仍然存在,这就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全社会及大学生自身各方共同努力,迎接挑战,改善环境,以此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 刚.“大众创业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养成[A]. 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2.

[2]牛冰非.浅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模式[J]. 亚太教育,2016,(02).

[3]冯艳娟,梁 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问题浅析[J].商,2016,(22).

[4]张 檬,罗 欣,张馨心.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困境及策略[J].商业故事,2015,(28).

[5]刘丽燕.“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科技经济导刊,2016,(18).

第6篇:农业物联网商业模式范文

[关键词] 苏州与杭州;互联网平台经济;平台经济集聚区;移动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 F202 [文献标识码]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uzhou and Hangzhou in Developing Platform Economy

Clusters Supporting by Mobile Internet

LING Shouxing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wo cities, Suzhou and Hangzhou, in developing platform economy clusters relying on mobile Internet, the study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wo cities from six aspects, mobile Internet competitiveness, ecological system of industries, industrial leaders, supportive policies, public infrastructure, and talent pool building. According to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it puts forward five specif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terms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pla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building an industrial ecosystem, growing leaders of platform enterprises and strengthening online transaction service platforms.

Key words: Suzhou and Hangzhou, Internet platform economy, platform economy cluster, mobile Internet

一、引言

随着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平台企业纷纷涌现,互联网平台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常态。2015年4月,为推动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了《关于加快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从2015年到2020年江苏将大力扶持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并建成10个主导产业突出、层次水平较高的集聚区。苏州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智慧旅游试点城市、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地区,近年来互联网平台经济集聚区发展成绩突出,苏州金枫电子商务产业园成为国家首批电子商务产业园,同程网、绸都网、食行生鲜等网络交易与服务平台影响力逐步增强,常熟服装城、吴江东方丝绸市场、江苏化工品交易中心等传统大型专业市场积极依托移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进行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正进入“互联网+”、“工业4.0”时代,影响互联网平台经济集聚区发展的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的杭州积极依托移动互联网发展平台经济,成功促进了平台经济集聚区的发展壮大,其成功经验值得苏州借鉴。

二、苏州与杭州依托移动互联网发展平台经济集聚区的现状比较

为掌握苏杭两市依托移动互联网发展平台经济集聚区的现状,研究人员进行了针对性的市场调研,收集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其中苏州选择了金枫电子商务产业园、吴江东方丝绸市场、常熟昆承湖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4个调研对象,杭州选择了东方电子商务产业园(杭州网商园)、下沙跨境贸易电商产业园、西溪谷互联网金融产业集聚区、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4个调研对象,以点带面展开全面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分析。在对发展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依据产业集聚区发展核心要素,从移动互联网竞争力、产业生态体系、产业龙头企业、规划扶持政策、公共基础设施、人才支撑水平六个方面对苏州与杭州依托移动互联网发展平台经济集聚区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

(一)移动互联网竞争力比较

据全球著名的移动互联网调研机构艾媒咨询《2015中国移动互联网城市竞争力调查报告》研究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城市竞争力受城市竞争实力、资本实力、行业人才、产业配套设施、政策及产业集群、产业氛围、网民规模等因素影响,苏州与杭州两市均入围中国十大城市,其中杭州得分69.18,排名第5,苏州得分49.2,排名第9,见表1所示。

表1 苏杭两市移动互联网城市竞争力排名

资料来源:iMedia Research,2015

由表1可知,苏州行业创新指数7.45,高于杭州5.65,行业包围指数、产业政策支持指数、行业人才指数、资本实力指数、网民规模指数均远远落后于杭州。究其原因,一是杭州有阿里巴巴等龙头企业带动,移动互联网行业创业氛围较好;二是政府对信息经济、智慧产业、人才引进培养等实施了专门的扶持政策,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产业政策支持力度高;三是杭州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雄厚,良好的创新创业项目赢得了风险投资的青睐,资本实力指数高。

(二)产业生态体系比较

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是平台经济集聚区的关键要素,是集聚区竞争能力的主要体现。2014年苏州平台经济集聚区加大了资源整合力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产、商贸、电商平台、物流配送、金融支持等产业生态体系。但通过研究人员对苏杭两市的发展现状调研发现,苏州平台经济集聚区的产业生态体系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本地化、全球一流的网络交易与服务平台不足(详见表2所示),尤其缺乏商贸公共服务平台,很多中小企业信息获取不及时,产销难以有效对接,政府难以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二是优质便捷的专业服务机构不足,平台经济集聚区内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移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不足,急需IT、网络美工、UI设计、信用认证、物流配送、金融信贷、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优质服务。

相比苏州而言,杭州在产业生态体系打造上,一方面合作阿里巴巴等龙头平台企业,打造全球领先的B2B内外贸、B2C进出口、在线支付、教育培训、金融信贷、智慧物流等完整产业链(详见表2、表3所示),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产业促进政策,吸引了苏宁云商、EMS、考拉海购等知名专业服务企业快速集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竞争优势明显。

因此,未来苏州应着重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通过外引内培强化平台经济专业服务机构的聚集,推进实体经济嫁接移动互联网平台,促进平台经济产业生态体系的完善。

(三)龙头平台企业比较

通过调研,发现苏州与杭州影响力较大的龙头平台企业如表2、表3所示。

表2 苏州影响力较大的龙头平台企业

表3 杭州影响力较大的龙头平台企业

通过表2与表3的比较,可以发现:苏州平台经济龙头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影响力较小,而且行业分布较为分散,缺少像阿里巴巴等领军企业的辐射带动。相比苏州而言,杭州龙头平台企业大多全球性或全国性领军的龙头企业,且多属阿里系企业,力量集中,整合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社会影响力大,具备电子商务产业生态链集聚发展的独特优势。因此,未来苏州应充分依托先进制造业、信息产业和总部经济的传统优势,大力支持苏州本土综合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平台企业成长壮大。

(四)规划扶持政策比较

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达城市,苏州与杭州都高度重视信息化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扶持,为进一步发展平台经济集聚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研究人员从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总部经济、发展信息经济、人才引进四个方面对苏杭两市的专门扶持政策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见表4、表5所示。

表4 苏州相关平台经济规划与扶持政策

通过表4、表5比较,我们发现杭州平台经济相关扶持政策更多、更细、更新,苏州在信息经济政策、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方面尤为滞后。2014年杭州从市政府到区政府共了三个推进信息经济发展政策;从人才引进方面,苏州对平台经济相关人才引进政策还引用的2010年《关于进一步推进姑苏人才计划的若干意见》,而2014年杭州推出了《西湖区关于引进海内外优秀创业创新人才“325”计划实施意见》,2015年1月杭州推出了《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因此,未来苏州应强化信息经济政策与人才引进培养政策方面的推进。

(五)网络基础设施比较

2011年至2015年,苏州在“数字苏州”基础上实施了“智慧苏州”建设“369计划”,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三大任务,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等六大平台,智慧交通等九大工程,有效地促进了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截止2014年底,苏州全市移动基站数、WiFi热点覆盖数、数字传输主干网容量和传输速率均位列江苏省首位;苏州城域网出口带宽达1800G,传输骨干网带宽达7000G,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目前,苏州全市信息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强大,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平台经济集聚区的建设奠定好良好的基础。

杭州于2012年成为中国首个跨入4G时代的城市,移动互联网承载能力非常强。在智能管道建设方面,目前杭州拥有8万个4G基站,城市人口覆盖率超过95%;并在全国率先推出了“4G+网络加速商用”和“4G+高清语音”业务,建成了以2G、4G、光宽带为主的高速、优质全覆盖网络。

因此,作为江浙两省的经济龙头城市,苏州与杭州两市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与应用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

(六)人才支撑水平比较

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说,杭州优势明显。杭州拥有985高校1所(浙江大学),211大学2所,拥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一般本科院校21所,拥有高职院校17所。而苏州目前拥有211高校1所(苏州大学),拥有西交利物浦大学等普通本科院校7所,拥有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16所。无论从苏杭两市高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还是毕业生质量等,杭州都明显强过苏州。

从人才引进吸引力来看,杭州作为省会城市,阿里巴巴龙头企业的带动、优质的生活环境与优越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了创业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创新创业人才集聚。虽然苏州同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优越的人才引进政策,但由于地级市城市的制约,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仍较杭州还有一定的差距。从政府对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来说,杭州力度更大、政策更新、规定更细。2015年1月杭州了《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非常重视对创新创业人才与团队扶持,并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分为ABCDE五类,具体为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等五类,并且从加大国内外智力柔性引进力度、加强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保障、加强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培养、加快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产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规定了专门的扶持政策。

三、苏州依托移动互联网发展平台经济集聚区的对策建议

(一)统筹发展规划,建设高层次水平集聚区

加快编制苏州平台经济集聚区发展规划,选择主导产业突出、交通条件便利、信息技术发达、集群优势明显的区域,规划建设平台经济集聚区,并明确集聚区布局、目标、功能与规模,力争到3-5年内建成3-5个产业优势突出、规模效应明显的高水平集聚区。重点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积极依托移动互联网改造以常熟服装城、吴江东方丝绸市场、江苏化工品交易中心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聚集区,加快推进实体经济与互联网平台的嫁接,把传统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具有现代信息经济特色的平台经济集聚区。二是充分发挥苏州作为全国跨境电子商务首批试点地区的政策优势,加快跨境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三是积极依托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金融总部、技术、人才资源优势,打造综合性互联网金融集聚区。

(二)加强制度创新,营造平台经济发展环境

当前,苏州应尽快梳理现有相关扶持政策,根据平台经济集聚区的发展需求,加强制度创新,及时、整合、优化、更新各种相关扶持政策。主要建议如下:一是优化信息经济政策保障环境,可参照杭州经验,整合优化相关信息经济促进政策与专项扶持措施,制定发展信息经济的专门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国际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软件开发、网络安全等信息产业,确定信息经济在苏州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二是加大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对平台经济集聚区重点项目、龙头平台企业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在土地租金、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绩效奖励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三是完善中小平台企业融资环境,支持江苏中服焦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苏州淘豆食品有限公司、江苏随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创新型、成长型平台企业多渠道上市融资,稳步扩大企业债、公司债等债券发行规模。四是加强平台经济人才引进培养,参照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的政策措施,制定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的引进与培养政策,逐步改变现有人才引进培养政策“碎片化”问题,努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的城市。

(三)整合优质资源,打造完整产业生态体系

为进一步推动平台经济集聚区建设与发展,苏州应充分整合资源,打造集移动电子信息制造、移动电子商务、研发与技术服务、软件开发、金融信贷、信用认证等覆盖平台经济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产业生态体系。由于苏州平台经济产业生态体系构建已有良好的基础,建议未来苏州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一是形成优质便捷专业服务体系,支持平台企业与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相关服务企业合作,着力引进一批与平台经济发展相配套的IT、信用、检测、信贷、代运营、培训等优质服务机构,构建覆盖产业链全程的、便捷高效的第三方专业服务体系。二是推动商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针对苏州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获取信息难、产销对接难、技术技能不足等实际状况,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协同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推动常熟服装在线、东方国际纺织城网上商贸平台等商贸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四)强化外引内培,大力发展龙头平台企业

杭州平台经济集聚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服务-阿里巴巴的辐射与带动,当前,苏州的龙头平台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综合影响力都与杭州有很大差距。因此,苏州可通过外引内培,大力发展龙头平台企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支持本土平台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可把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吴江绸都盛泽电子商务信息有限公司等平台企业培育成国际一流的龙头型平台企业,可把江苏中服焦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苏州淘豆食品有限公司、江苏随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培育成国内一流的龙头型平台企业。二是引进国际一流平台经济总部,依托现有集聚区优势和上下游产业链关系,有针对性地招商,集聚一批国际一流的平台经济总部,有效拓宽平台经济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平台经济集聚区的国际竞争力。三是支持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积极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苏州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支持同程网、绸都网、淘豆网、食行生鲜等本土平台企业针对细分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形成独特优势,提升平台竞争力,鼓励苏州传统婚纱、丝绸等产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鼓励条件成熟的平台企业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支持苏州铭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平台企业进行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形成一批商业模式先进、示范能力强的平台企业。

(五)加快创新升级,壮大网络交易服务平台

创新升级是发展平台经济集聚区的关键要素,在实践中要依托龙头平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并举,争抢技术发展制高点,壮大发展苏州各类网络交易与服务平台。建议现阶段苏州着力打造以下平台:一是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将江苏化工品交易中心、吴江东方丝绸市场、常熟服装城、绸都网打造成国内外行业领先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二是打造一流消费细分服务平台,把同程网打造成国际领先的旅游业电子商务平台,把淘豆网、食行生鲜等生活消费类平台打造成国内领先的生活服务平台。三是发展综合化互联网金融平台,大力支持“东吴在线”等苏州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将其打造成国内领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四是建设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通过政策扶持,3-5年内建成1-2家国内领先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提升苏州在全国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地位。

[参 考 文 献]

[1]丁宏,梁洪基.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竞争发展战略--基于双边市场理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4):118-127

[2]赵怡昕.试述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8):360-361

[3]张军涛,黎洁岑.基于移动互联网产业集聚的城市创新能力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11):115-119

第7篇:农业物联网商业模式范文

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已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而产生的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概念逐步在实践中得以正名。

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数字化经济、全球网络经济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当前,与知识经济相关的名词很多,信息经济、数字化经济、网络经济等等。到底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与其他几个概念有什么联系?按照经济合作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就是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科学技术和研究与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二是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三是服务也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四是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由此可见,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那么可以说信息经济就是知识经济,而信息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数字化,因而数字化经济也就是信息经济的同义词。目前,信息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最主要的发展趋势是网络化、宽带化以及异类网络的融合,不久将来会形成由网络与网络实现联网的超级网络一即宽带高速或超高速网际网,最终构成一个在更大范围内信息共享的基础环境。

21世纪是无限竞争的时代,是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综合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以信息技术为重要特征,而基于互联网络的电子商务是今后一段时间促进信息技术发展和在各领域内广泛应用的主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的网络经济已经成为各主要发达国家今后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目标。

处于信息革命先锋的美国在对世纪把推动信息产业作为重危提出加强研究当代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革命对种族、法律、社会、人文等各方面的影响;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推出“百年大计”发展方针后,发誓在2002年后使英国成为全球最佳电子商务大国;德国设立30亿马克专项基金作为2005年的推动电子商务发展专项基金,并力争在今后几年使德国成为国际信息产业领先国家;日本相继出台一系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法规;韩国2000年投资88亿美元,建立5000家与IT产业相关的商业公司,以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在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制订加速网络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和目标。展望未来,信息革命的突飞猛进将促使全球化经济在对世纪最初的10年得以迅速发展。

二、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网络经济业已成为带动一国经济起飞和加速发展的“引擎”。

截至2000年4月,美国经济实现了连续108个月的增长,这在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绝无仅有,是个奇迹。在美国,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已经从50年代的50O/上升到目前的800。1996年一2000年,美国互联网产业以年均174%的速度向前发展,仅99年一年因特网给美国经济增加了5070亿美元的产值,增加就业机会230万个。由此可见,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新经济”则是美国经济再创辉煌的主要动力。(何谓新经济?“新经济”的概念主要是揭信息技术在经济中的广泛运用以及全球因素带动的经济增长。所谓信息技术带动政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低失业率条件下的低通货膨胀,以及扩大市场的需求。(在这里,我们还要强调传统产业的作用,任何高新技术都需要传统产业政支持。传统产业为新经济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不可替代的基础。我国政府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

三、在信息革命前提下诞生的网络经济,将对人类社会未来的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冲击。这种冲击的主要表现:

信息技术、网络经济、电子商务大大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

(一)21世纪世界经济中最重要的潮流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全球化的突出标志是使资本运作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瞬间流动;使全球性贸易事务和其他经济活动如同在一个普通的办公室里进行一样方便。这种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动现象只有在信息时代,应用信息技术、网络工具方能得以实现。网络经济通过遍及世界各地的通信网络为载体,通过电子商务即可实现投资、贸易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交易,同时也可以实现资源在全球的合理配置。

(二)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对传统经济学提出严峻的挑战。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学的重要基础之一是边际成本递增法则,在信息时代,这一法则开始发生本质性变化。

(三)网络经济、电子商务冲击着传统产业经济。目前,我们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使社会从传统的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如同工业革命使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一样,信息化将使人类社会通过重塑工业社会而进入信息社会。网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并对传统经济产生冲击。已经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的电子商务、在线交易等购销方式,为商家与消费者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和利益。这种购销方式是零售业无法想象和完成的。事实说明,网络经济作为直接经济形态将促使传统的贸易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它不仅因取消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中间环节而大大降低成本,而且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更加准确及时地判断全球供求关系的变化,提高总体效率。

四、正确理解网络经济

不论是网络经济、知识经济还是信息经济,这些概念的产生和存在是基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进而对传统经济的概念进行分解,从不同环节和层面性解释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作用。事实上,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飞速发展,传统经济的各个环节的科技与知识含量的比重越来越多,因而对传统经济的要素,特别是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代传统经济(制造业、加工业及传统的劳务等)是不可被替代的。

在经济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初见端倪。在发达国家,教育和知识普及的程度相当高,企业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高技术产业的支柱作用日益突出。有些专家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已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的主要成员国GDP的50%以上已经是以知识为基础;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

目前在国际上评判企业竞争实力的标准不再是资产、产量、和劳动力。在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发展经济的竞争规则就是对市场供求信息的快速反应和赚取更大的利润。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在进行着巨大调整,尤其是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产品的进步,带来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开始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点,传统的物资经济已经在向知识经济转变。无疑,在知识经济涵盖下的网络经济和信息产业将成为下个世纪全球经济中规模最大、最有活力的产业。许多国家把发展网络产业作为新世纪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在信息时代,网络经济作为知识经济的集中表现,首次将无形的知识和信息转化为有形的商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力,它的发展对对世纪世界经济未来影响深刻。

当前网络经济的最大特点是行业间的融合和新业务模式的不断涌现,而电子商务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标志。在美国,互联网商业的新模式为美国的传统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经济模式就是以较少的资本、与客户直接沟通的方式存在,这种模式为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工作效率。

新经济的冲击是全球性的,新经济带来的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根本性的要求。(据有关专家估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左右,与一些发达国家比差距很大),应该说,我国在面对新经济的挑战中,形势是严峻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会逐步加快,我国企业终究会直接面对全球性竞争的挑战。

我国即将加入WTO,这将对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有助于我们更多、更快地接触和采用先进技术,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有助于我们多渠道、多形式地使用国外资金、加快促进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等等。但是,加人WTO之后,我们将在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面临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市场经济因素,国家对企业的一些优惠政策在逐步减少,制止最终取消。企业今后的发展要靠市场,靠机制、靠自身的实力。信息产业是低消耗、低污染、高渗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它对于各行业的技术改造、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于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和提高综合国力都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在目前深化企业改革的同时,要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的总体思路是,在下个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中等发展大国家,因此,信息产业的发展要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但是,发展信息产业要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

总体任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信息产业将以2-3倍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据白宫预测:仅中国的信息技术设备市场就将以每年20%到40%的速度增长。据预测,到2000年底,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二大个人电脑市场,而到对用年将成为第三大半导体市场。

发展重点以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为重点,其中:电子信息产品以通信、计算机和软件为重点;通信类以数字程控交换机、网络管理、光通信产品、数字移动产品和卫星通信系统为重点;消费类以大屏幕彩电、DVD、数字电视、机项盒、传输设备、数字电视介入设备等为重点。

第二部分:关于电子商务

众所周知,基于互联网络的电子商务是目前各国发展经济的热点,她将促使全球经济逐步从工业经济转向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电子商务是借助于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环境的依托进行商务活动的一种全新方式,也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和由网络提供的通信手段,在网上进行的商务活动。

完整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应该是相交易全过程的电子化、网络化。也可以说是在网络环境下完成交易的全过程。一次完整的电子商务过程应该包括交易前的了解商情、询价、报价、发送订单、应答订单以及交易中心的发收货通知、取货凭证、支付汇兑等过程。它需要供应商、销售商、配送中心、顾客等全方位的协同合作,将商贸活动联为一体,直接在网上完成从进货到销售的完整商业行为。由此可见,电子商务体现的是信息网络技术(ICT)引发的商务过程的重大变化。

有人说,“新的巨大的生产力来自于网络上的革命,新的巨大的潜在市场来自于互联网,新的巨大的经济增长点来自于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正在成为当代信息革命的最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电子商务正以年均103%的速度递增。

任何企业要想在这个时代战胜竞争对手,就必须认真研究当今时展经济最有代表性的问题,这就是网络经济、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

电子商务的应用可以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企业可以从互联网庞大的信息资源库中获得所需要的市场信息,可以在希望的时间、希望的地点与希望的对象开展网上商务活动,对于提高全球服务、跟踪用户、缩短销售周期、节省开销、降低成本、减少库存、提高服务质量等不失为良好的工具。但是,如何将信息技术实现与商务过程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是企业必须结合各自特点来解决的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电子商务就是创新,它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还有创新地解决问题。传统的商业模式将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高效快捷的电子商务模式将取而代之。

电子商务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科学性:电子商务是在计算机、网络、通信十分成熟的基础上,在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等高新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催生出新生事物;

无边界性:电子商务是在信息高速公路出现之后发展起来的,信息高速公路使得互联网上的信息广泛传批

实用性: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事实说明了他的使用价值所在,使得买卖双方、商家和用户都能得到实惠;

可操作性: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飞速发达的时代,对于企业在企业局域网络的基础上发展电子商务已经不是难题。这就是说,企业信息化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

因此,发展电子商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商务模式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电子商务正是作为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战略性的措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的关键手段。

从信息技术应用这个角度看,电子商务也正在成为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作为新的增长点,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带动一批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从而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在我国,电子商务尚未成熟,但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是当前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此同时,这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也给各国政府提出了一些必须要冷寂思考和积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目前,互联网络在世界各国得到快速发展,亚洲互联网的平均年增长率接近35%,中国则高达400%,在未来的两年之内,中国将成为亚太地区主要的网络大国.也将成为世界上网络人口最多的国家。

从整体而言,中国电子商务的应用在政府、企业和销费等诸方面都有了切实的推进,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交易手段、范围、交易人数、网络与信息安全、授权认证及法律法规等均处于试点过程,从已知的情况看,中国在1994年开始出现电子商务模式,到目前为止,电子商务技术已成功进入证券交易、金融结算机构、信用卡发放、民航订票中心等商务和服务领域,几年来,在各领域内的实践为我国电子商务的运行进行了尝试。从1999年开始,我们先后在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以及贸易、邮政、医药等地区和行业开展了电子商务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一系列工作都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外贸领域,实施了海关、外汇、统计、银行、运输、商检、税务、保险贸促会等部门的计算机联网,从签约、备货、领证、排载、报关、报验、装船、投保、议付、结汇、退税、索贿等环节初步实现了电子商务化管理;在国际上,积极参与联合国“贸易效率计划”项目(由外经贸部承担具体的实施工作)。目前已建立了联合国贸易网络中国发展中心,与联合国全球贸易网联通,并在世界100多个国家设立开通了140多个贸易网点。

在金融、证券领域,以中国人民银行为牵头单位,配合国家各主要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联合建设中国金融数据通信网和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充分利用金融系统电子化基础设施、加强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职能,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拟以逐步确立和完善我国支付清算体制;加快实现全国范围内银行卡跨行、异地支付业务授权及清算信息自动交换。

第8篇:农业物联网商业模式范文

P键词:经济新常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战略发展

一、引言

我国自2012年开始GDP增长速度连续三年低于8%。2014年,提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概念,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正由高向中高的趋势变化。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源自党和政府客观准确地判断出我国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经济新常态的首要特点即为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这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特别强调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为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突出的长期性结构不合理问题,2015年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本文以深入调研过的文具行业的X集团为例,首先介绍了X集团的背景,分析了文具行业存在的无效供给产能过剩而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的供需矛盾,然后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财务分析,从而得出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有一定的财务基础,改革也将对其未来的财务状况带来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X集团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战略,包括自建互联网营销平台、向相关服务领域延伸、优化物流配送体系和增强研发等在内的调整。X集团用互联网思维挖掘自身潜力,打造差异化产品,提供精细化服务,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是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

由此本文认为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创新的重要作用,着力化解产能过剩,进一步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这不仅对于文具行业等传统制造业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也将增强微观市场主体的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的全面升级。

二、文献综述

探索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同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成为了社会和学术界的热点问题。胡鞍钢等(2016)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发挥企业微观主体的能动性,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有效供给,同时要重视创新,构筑创新驱动增长模式。林卫斌、苏剑(2016)认为要在破除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即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干预的前提下,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决定投资建设、生产运行。冯志峰(2016)提出要着力推进产品创新,把创新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大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李海舰等(2014)指出根据互联网思维,传统企业必须进行再造,其方向是打造智慧型组织:网络化生态、全球化整合、平台化运作、员工化用户、无边界发展、自组织管理。王芳(2015)指出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管理创新,来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刘明达、顾强(2016)认为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需要秉承差异发展的原则,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大竞争前关键共性技术供给,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王天捷、张贻理(2013)指出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优势、云计算优势与低成本优势将有助于解决传统企业的融资问题。这些学者的研究为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企业的供给侧改革提出了合理建议,对十三五开局之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三、X集团财务分析

(一)X集团背景介绍。X集团的行业板块属于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行业中的文具行业,公司的主营业务分为两大板块,分别是文具及办公用品、办公设备板块和SAAS网络营销软件服务板块。

该企业顺应市场发展的大趋势,自建了X办公在线商城,满足采购方和终端消费者一站式购买文具产品的意愿。这个平台不仅有X集团自有品牌的产品,还大量引进了其他品牌的产品,覆盖了文具行业的方方面面,有十几个大类数千个单品,更改了以往的传统销售模式,将产品与服务集成化,开拓了办公用品的线上销售业务,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联动发展,加大了销售力度。根据有关发展战略部署,2015年该平台成功了近百个其他品牌的相关产品,从而间接整合了文具行业办公用品的全产品线,实现了多品牌产品营销的集成供应模式,同时也将线下业务转移为线上业务来充分满足终端客户一站式采购的服务需求。在互联网营销软件服务板块,该企业通过参股Y网和收购Z的全部股权,介入了该服务领域,这为X集团搭建综合办公服务平台添加了最后一个砝码,借助大数据的力量提升了企业的线上服务质量,通过提供互联网营销的SAAS软件服务,经销商的线上销售业绩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客户满意度也有一定提升。

通过过硬的销售业绩、创新的发展思路和敏捷灵活的供应链分销网络等优势,X集团成为了中国办公用品的行业领导者。为了实现其长期的发展目标,成为一家受社会认可和推崇的一流文具品牌,X集团在战略部署上也是下足了功夫,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战略、市场营销战略、品牌拓展战略、产品开发战略、信息技术战略、人才开发战略、资本并购战略等方面。

(二)X集团所处行业发展研究。随着儿童、学生、大型企业集团、政府机构等消费群体的扩大、消费观念的升级以及消费能力的提升,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持续增长以及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投入,我国的文具行业市场规模在不断发展壮大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迅猛发展趋势。

在文具行业中,较好的品牌运作能力、快速开发受消费群体欢迎的产品的能力、进行良好的售后服务的能力和不断完善的营销网络等都成为了文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办公市场和学生市场是文具行业的两大主力消费群体,办公人员对文具的外观设计、实用性、技g含量和功能性等要求很高,希望有很高的性价比;学生对文具产品的个性化、时尚化、智能化以及款式多样化等要求很高,越是新颖靓丽的产品越能迎合他们的内心。而我国大部分文具企业一般会生产款式和功能相近的产品,而非采用差异化服务来提高产品的价值,这体现出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严重的供给结构错配问题。我国文具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有近九成的企业年销售额小于1 000万元,销售额大于1亿元的仅占1%,而且大部分企业不仅生产规模很小、分布也不均衡,行业集中度低。在宏观经济的带动下,我国文具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文具行业正以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这也吸引了国外的大牌文具制造商纷纷进军我国文具市场,形成了国内和国外文具行业的对峙场景。

低端文具生产商所面对的产品过剩和同质化问题,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得到突破,通过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以及借助其他企业品牌在业内拥有的高知名度等措施可以帮助其突破瓶颈,扩大这一部分市场占有份额。另外随着人们对办公文具的需求提升,更加希望文具产品能成为其工作伙伴以提高其工作效率,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对文具的要求都有所升级,不仅要求大方美观、整洁舒适,而且对其功能性领域也有所追求,由此可见,文具行业正处于消费需求升级的关键时期,巨大的消费市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总之,文具行业也存在着严重的无效供给产能过剩,而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形成了一个回避不了的供需矛盾。在未来,企业为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必须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在技术的创新上、产品的创意上、质量的保证上、品牌的运作上、营销网络的完善上做足功课,以保证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X集团财务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从下页表1可以看出,X集团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在2011―2015年一直呈现出一种持续下降的态势。2015年,X集团的流动比率跌至1.16,速动比率跌至0.86,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在逐渐变弱,由此可以判断该企业的经营面临着一定的风险。2011年以来,X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在连年攀升,从23.24%上升至2015年的47.86%,高出了行业均值9.21%,说明该企业适当提高了对债权人资金的利用,加强了对财务杠杆的运用,但其长期偿债能力比较令人担忧,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2.盈利能力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X集团的主营业务利润率近五年来在一定程度上有减弱的迹象,且2013―2015年均未达到行业均值水平,说明该企业的主营业务获利能力在逐渐减弱。同时,该企业的总资产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在连年下降,且前者近五年均低于行业总资产净利率的均值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净利润的下降所导致的,说明该企业运用净资产经营获取利润的水平有待提高和加强,以提高对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这主要是因为X集团在自主生产自有产品的同时,大力整合资源,引进大量产品,从而完成产品的集成供应,不仅如此,该企业还整合了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的优质资源,满足了客户对一站式采购目标的服务性需求,因此,引进大量产品,在拓宽内销和外销的营销渠道、扩大市场规模后,产品的销售占比上升,产品与自有品牌相比,主营业务利润率相对较低,导致了综合主营业务利润率的下降。

3.营运能力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X集团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11―2014年一直呈现一种连年下降的趋势,直至2015年才略有提高,说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拓展,X集团收账速度慢,滞留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在增加,这种情况在2015年已经有所改善,营运能力也在变强。与行业均值相比,X集团还应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其应收账款周转率,以达到行业水平。X集团的存货周转率自2011年以来不断上升,虽然2015年有小幅下降,但是随着存货周转率的不断上升,存货的周转天数在不断减少,营运能力在增强,存货的变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且,X集团的存货周转率与行业均值相比还是不错的,这也说明了X集团在同行业里存货的流动性还是比较强的,这与其采取的一站式采购大办公的管理理念相吻合。

由此可见,截至2014年X集团的整体营运能力承受了新常态下经济下行的压力,而2015年X集团的情况有所改善,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奠定了基础,X集团可以充分利用资金,把握机遇,激发活力,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营运能力。

4.发展能力分析。从下页表4可以看出,X集团的股东权益增长率在2011―2014年这四年连续走低,甚至在2014年出现了负增长,2015年才又扭转趋势,转负为正。总体来看,该企业的净资产规模除2014年外都在不断增长,但增幅逐渐降低。X集团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在2012年增幅最大,为80.26%,主要是因为在2012年该企业持续推进集成供应战略及品牌营销战略的实施,销售业绩稳步增长,2013年比2012年增长了14.63%。但从2014年开始X集团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该企业为了未来的发展在不断铺路,若本期和前期的投入能够在以后年度产生预期的效益,该企业的发展前景还是不容小觑的。X集团的营业利润增长率在2011年的时候最高,2012年减少,2013年出现负值,这种负增长率的现象一直延续到2015年,说明该企业的业绩自2013年开始出现了持续下滑,主要是由于该企业在近三年搬入了新建的工业园,导致了产能利用率的下降和成本的上升,又因为在近三年加大了投入,相关的投入无法在短时间内产生效益,特别是2015年的营业利润率急剧下降,营业利润表现的不是很理想,从而给外界一种该企业盈利能力较弱的表象。另外,X集团的净利润增长率在2013年也为负值,说明该企业在2013年的净利润有所减少,2014年相比2013年而言,又有了些许提高,但2015年的净利润增长率仍为负值,即-31.94%,这主要是因为该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入了大量资金。

(四)企业发展战略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从财务分析中可以看出,X集团已为进一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了良好的财务基础,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近年来也受到了经济新常态的下行压力,各项评价指标有一定的弱化。但是X集团及时认识到了所处文具行业存在的严重的供需错位矛盾,率先推动改革,进行了包括自建互联网营销平台、向相关服务领域延伸、优化物流配送体系和增强研发等在内的调整,这些举措所带来的影响也直观地体现在了财务报表中。

X集团在搭建营销平台X办公在线商城、介入SAAS软件服务领域、品牌推广、物流配送体系的优化和新技术的研发创新上,投入了巨额的资金和其他优质资源,企业一方面需要加大筹资力度避免资金短缺,另一方面在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领域都导致了大额资金的流出,随之形成一系列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商誉等资产,也产生了大额的期间费用。

为了推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集成大办公服务”战略落地,全面满足终端客户的需求,X集团引进了大量的品牌,大力引导客户在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采购,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由于品牌刚刚上线,毛利率相对较低,而且实施了大量优惠活动,综合降低了企业产品的销售毛利率,同时,客户的采购习惯需要逐步地适应线上采购导致采购需求出现下滑,企业的营业收入有所降低,而企业的产品成本及三大期间费用并未降低,导致企业的营业利润也有所下滑。

X集团自建的电商服务平台、大额的央视、地方电视台和网络等媒体投放的广告费和在十一个中心城市建立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等投入,无法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额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这些投入都可以增强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及盈利能力。

四、X集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战略

个人和企业对文具外观和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具行业等制造业正处于消费需求升级的历史性关卡,面对巨大的消费市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制造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互联网则代表着经济的未来,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相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前景广阔、潜力巨大。通过财务分析可以看出,X集团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成长为文具行业的领头企业,并认识到了文具行业中存在的供需矛盾。2015年X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用互联网思维挖掘自身潜力,打造差异化产品,提供精细化服务,采用了增长型的发展战略,主要表现为:

战略一:努力打造制造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X集团积极考察社会需求变化,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充分结合互联网带来的新因素、新热点、新技术,摸索构建研发新模式,促进产品创新,优化经营管理,加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X集团生产的智能钢笔因可以纠正握笔姿势、缓解手部压力并有助于预防近视,在市场上广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智能铅笔主要针对汉字初学者尤其是学龄儿童,由于内含智能芯片,它可以纠正错别字,并且可以将书写情况及时传送给家长;智能写字板则主要是出于保护视力的考虑,可以根据光线的变化自拥髡书写界面的颜色,缓解视力疲劳;而智能考勤机因其指纹识别敏锐、容量大、可自动生成考勤表等特点成为众多企业的选择。“双创”平台一方面汇集内部创新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对外提供服务。X集团逐步完成了办公用品全产品线的扩张,自建了行业内第一家互联网营销平台X办公在线商城,大量引进国内品牌,持续完善和扩充品类,实现在线电商平台与线下渠道相结合的O2O互联网商业营销模式。

战略二:积极与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X集团与互联网平台全面对接,实现了制造能力的在线、协同和交易,积极发展面向制造环节的分享经济,打破企业界限,共享技术、设备和服务,提升自身的快速响应和柔性高效的供给能力,与其他企业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融合发展格局。X集团紧跟无纸化、移动化办公趋势下大数据及云服务的发展趋势,通过并购介入互联网营销的SAAS软件服务领域,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为阿里巴巴生态圈内的经销商提供了互联网的SAAS软件服务,以帮助经销商提升线上销售业绩。同时与电子商务企业开展战略投资、品牌培育、网上销售、物流配送等领域合作,在十一个中心城市建立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整合线上线下交易资源,拓展销售渠道,打造制造、营销、物流等高效协同的生产流通一体化新生态,有效地提升了客户配送的服务满意度。

战略三:大胆探索与互联网融合的新模式。X集团充分利用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研发、生产、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运用互联网开展在线增值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升级。X集团通过打造垂直领域的“综合办公服务平台”,为终端客户提供“硬件+软件+服务”,充分满足终端用户在综合办公领域的服务需求。

战略四: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X集团完善了激励创新的股权、期权等风险共担和收益分享机制,吸引具备创新能力的跨界人才,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积极与高校合作,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积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并结合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等,加强融合发展职业人才和高端人才培养。

除此之外,X集团还将大客户直销视为最重要的战略方向,采取扁平化的营销渠道,由企业内部的销售部门安排有关人员直接进行上门直销,签约国企等大客户。X集团充分利用互联网继续提升公司的品牌效应、行业形象和客户知名度,签约国内影视巨星成为公司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增加X品牌的影响力。

五、X集团对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借鉴建议

现阶段,以结构性产能过剩为特征的“供给失灵”是经济新常态的典型特征。“十三五”以来,经济增速显著下降,表面上的原因是“需求不足”,实际上是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的“供给失灵”。一方面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居民的有效需求受供给侧制约不能得到满足,国内消费和国内生产之间的脱节现象日益明显。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供给失灵”的问题,单纯的“扩大内需”政策必然会加剧长期的结构性调整难度。

X集团作为文具行业的领头企业,提前认识到了文具行业中存在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优先做出了包括自建互联网营销平台、向相关服务领域延伸、优化物流配送体系和增强研发等在内的调整,这在财务指标上得到了明确的体现,虽然数字有持续恶化的趋向,但是企业基本面趋于利好,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在持续提高。这也是十三五开端之际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缩影,富有挑战又充满机遇。

由此本文针对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供给侧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从供给侧出发,制定精确的产业政策,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强以现代农业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推行以技术进步与创新为主的高端制造业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以金融服务业与制造服务业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发展,做到与工业体系的有机融合。

第二,要充分发挥创新的重要作用。创造创业、创新、创智的良好环境,提高对教育、产品研发、环保等的合理支出,通过对外开放增强全球配置资源能力,构筑以创新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做到经济总量与经济质量的双重增长。

第三,要着力化解产能过剩。企业要主动调整资源配置,调整产品结构,认识市场新需求,改变经营模式,积极推动“双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发挥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供给升级的倍增效应等。

第四,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为市场主体营造更为宽松的经营环境与投资环境,提高市场与企业的信心。国有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主导作用,民营经济要进一步消除制度性壁垒,发挥技术与资金方面的优势,创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消费需求。

六、结论

本文以强调的“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为起点,结合X集团,创新性地从企业的角度分析如何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变化,提出了与互联网相融合的发展战略,要求进一步构建“双创”平台,加快与互联网企业的跨界融合,积极探索跨界融合新模式,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平台建设、释放“互联网+”的力量提供新途径,这不仅对于传统行业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也⒂兄于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推动“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升级,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

参考文献:

[1]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2016,(02).

[2]林卫斌,苏剑.供给侧改革的性质及其实现方式[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01).

[3]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02).

[4]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

[5]王芳.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品牌,2015,(04).

[6]刘明达,顾强.从供给侧改革看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01).

[7]王天捷,张贻理.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3,(45).

[8]邱智铭.中国文具行业的现状与趋势[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0,(12).

[9]李扬,张晓晶.“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J].经济研究,2015,(05).

[10]龚刚.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J].南开学报,2016,(02).

[11]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Z].2016.

[12]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二: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EB].北京,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