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及其愿景
农村集体资产的作用既不同于城镇集体资产,也不同于一般企业资产。农村集体投资兴建的基础设施是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生产条件,农村集体投资兴建的公益性设施是农村社区公益事业的支柱,乡村集体企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渠道。
农村集体资金与资产管理其保障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资金、资产、资源占有、使用、收益和分配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资金的使用和收益应当向全体成员公开,资产和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应当实行招标投标或公开竞价。必须坚持成员受益的原则,遵循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规律和特点,采取不同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节本增效,确保资金、资产、资源的安全和保值增值,让农民群众随着集体经济壮大,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产权关系不清晰,责权关系不明确
当农村开展集中资产管理资产后,集体的土地资产被征用,因一些原始的资产投入缺乏相应的资产依据,造成资产混乱,使权属关系变的模糊不清。
(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干部专业知识低,思想觉悟停滞不前
由于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人员均处在农村中工作,相对而言,农村的知识文化水平比较低下以及信息传递速度较慢,不能及时的为管理人员提供到先进的专业知识,久而久之,使其养成了懒慢,不思进取的工作作风,严重的制约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三)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
在实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时,缺少科学规范管理,使集体资产所有权均集中于村干部一人手中,各项权利的决策权不经过正规的村民民主讨论,由村干部一人决策,严重了违反了国家规定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公开、公正以及公平性原则,若村干部因个人利益或者个人情绪做出不科学的管理措施将严重的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贬值以及闲置。
三、为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一)制定严格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实行民主集体资产管理
首先,要加强民主管理制度的民主性,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有关人员应把民主管理放在心中第一位,牢记人民赋予我权利,我为人民献服务的思想,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实施自己的权利,为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其次,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做到责权利与奖惩制相结合,因定期的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抽查,确保有关管理人员正确的行使人民所赋予的权利,严格的实施责权利与奖惩制相结合的制度,确保有功必奖,有过必罚,以此来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思想觉悟
应定期的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其能够及时、准确的接收到先进的管理制度,并组织统一的考试,按照考试成绩给予分配相应的职务,同时,大力提倡管理人员进行创新管理,对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上具有创新贡献的人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促使管理人员勇于创新。
(三)全面掌握农村集体资产家底,定期的对其盘点、清算以及核查
首先,应明确农村集体资产的家底,定期的对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在进行清产核资时要采用统一标准,做到彻底清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避免不重复、不遗漏。
(四)资产清查
仔细摸清家底加强领导、积极部署,组织人员对全村的集体资产进行清查、登记,详细登记每一项资产、数量、价值和当前的管理使用情况,全面反映本村资产的现状、动态、时势,全方位地掌握、监管好村集体资产,为经济发展提供较完整的基础信息。
(五)数据录入
认真做好台账利用资产管理电脑软件,对资产进行系统化管理,这是在资产台账系统的基础上做了一次创新,从以前的"内容规范、便于统计"转变为"内容精细化、系统网络化、重点突出化、操作简便化",使统计工作更加完整、适用、科学、先进。根据资产清查登记表认真地进行数据录入,更好地完善资产台账系统中的各类信息。资产管理台账系统的创新能提高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流程,实现集体资产的依法管理。
(六)加强管理
提高运营效益健全完善集体资产民主管理制度、集体资产变更报告制度、集体资产处置报批制度等,对租赁、出让的集体资产资源等,实行公开招投标,防止集体资产流失,确保集体资产资源管理有序。集体资产的租赁发包和出让处置,应遵循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原则、效益最大化原则、公开透明原则和集体决策原则。
四、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一)资产清查制度
定期进行资产清查,重点清查核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做到账实、账款相符。
(二)资产台账制度
集体所有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和农业基本建设设施等固定资产,要按资产的类别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及时记录资产增减变动情况。资产台账的内容主要包括:资产的名称、类别、数量、单位、购建时间、预计使用年限、原始价值、折旧额、净值等。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还应当登记承包、租赁单位(人员)名称,承包费或租赁金以及承包、租赁期限等。已出让或报废的,应当及时核销。
(三)资产评估制度
集体经济组织以招标投标方式承包、租赁、出让集体资产,以参股、联营、合作方式经营集体资产,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合并或者分设等,应当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由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或具有资质的单位实施。评估结果要按权属关系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全体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确认。
(四)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制度
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出让应当制定相关方案,明确资产的名称、数量、用途,承包、租赁、出让的条件及其价格,是否招标投标等事项;同时履行民主程序。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经营时,应当签订经济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并向全体成员公开。经济合同及有关资料应当及时归档并报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备案。
(五)资产经营制度
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出让经营的,要加强合同履行的监督检查,公开合同履行情况;收取的承包费和租赁金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纳入账内核算。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资产,要明确经营管理责任人的责任和经营目标,确定决策机制、管理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并向全体成员公开。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股份制或者股份合作制经营的,其股份收益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纳入账内核算。要定期对集体资产的使用、维护和收益进行检查,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李振义. 论我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中的缺陷及对策[J]. 农业经济, 2007, (04)
[2]孙波,鲁巍. 浅谈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8, (08)
[3]楼金雨.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对策研究[J]. 金融经济, 2009, (06)
[4]柏春华,关鑫.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财务舞弊风险的预警[J]. 中国农业会计, 2008, (09)
[5]何伟明.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的做法与成效[J]. 新农村, 2008, (09)
[6]毛义.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01)
[7]朱典光,刘小英. 多措并举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J]. 农村经营管理, 2009, (02)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2
一、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判断标准不明确
新准则在固定资产的定义上,只给出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以及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这两个判断标准,取消了价值判断标准。强调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和市场情况来确认固定资产,充分利用市场达到优化配置资源的目的。虽然给企业判断固定资产以更大的灵活性,但是如果会计人员难以判断准确,特别容易将“固定资产”和“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混淆,很有可能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手段。
2.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与计量难度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即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减值。然而,新准则只给了可收回金额的定义,资产的销售价格和处置费用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可收回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也会因人而异。另外,可收回金额中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需要预计未来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和贴现率,而贴现率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导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使计提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同时资产减值准备再确认缺乏权威性。加之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的资产性态、使用价值知之甚少,因此,这些不确定因素给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的确认的实务操作上带来很大困难。
3.公允价值运用不当
新准则在固定资产的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但在公允价值的运用条件是否满足及公允价值如何确定等方面都需要会计人员做出合理的职业判断。尤其是在公允价值的确定上,由于我国目前对于许多资产的交易尚未形成活跃公开的市场,对于公允价值的确定也缺乏统一的认识,因而企业极有可能针对不同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折旧率,通过控制公允价值来调节各项资产入账价值,从而调节其折旧费用以满足调节利润的需要。
4.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
账实相符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准确的基本要求。财务部门只登记其总分类账,未同时登记其明细分类账,即使登记了明细分类账,与总分类账不及时核对或长期不对账,实物管理部门缺乏沟通与协调。机构变更、人员变动时未办理或不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也未作相应的权责变更记录,造成账账、账实不符,不利于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如果不按规定办理调拨手续,就会造成资产入账单位不掌握实物的真实情况存在,账面反映的资产与实际不符,给资产管理部门对其管理的某项资产作盘亏、报废处理或进行改建、扩建,并由财务部门对该项资产进行增、减账务处理时,造成难以准确确认原值和净值的困难。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通常包括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日常修理费、大修理费用、更新改造支出、房屋的装修费用等。对于固定资产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房屋装修费用等,新准则规定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在会计实务中会计人员有时很难划分清楚,从而导致利润不实。
二、解决的对策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中的重要经济资源,其管理价值和重要意义将愈来愈受到管理层的重视。随着企业改革和重组步伐的加快,企业资产管理将延伸到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
1.加强资产减值准则的可操作性
加强资产减值准则的可操作性,一方面要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其职业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在现有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标准,全面、完整地定义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中的各个概念,并在指南部分对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和折现率的确定等方面给出详尽的描述,以尽可能缩小会计人员人为的估计和判断的范围,会计人员通过指导性标准进行减值准备判断的参考,以避免政策的灵活性成为企业可利用的工具。
2.合理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
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把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一定的范围内加以合理的运用是顺应世界潮流,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做到更合理的职业判断。要对公允价值的确定加以规范,使其形成统一的认识。国家要加强市场导向作用,形成活跃公开的资产的交易市场。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防范其针对不同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折旧率,通过控制公允价值来调节各项资产入账价值,进而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3.规范固定资产的核算
固定资产的核算主要是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取得、折旧的计提、后续支出的处理以及固定资产处置和期末计价等内容的核算。通过加强固定资产核算,加大会计监督力度,保证固定资产的正确计价、合理摊销折旧成本等,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高校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高校还没有成立一个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也没有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更没有统一的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等配置的具体标准,以对固定资产从购置、使用到清理各个环节的管理活动进行约束。因此相关部门在年初编制部门预算和配置资产时,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参考依据,无法做到科学、公平、公正、合理,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2)各职能部门管理相互脱节,管理意识淡薄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一般由总务处、设备处、图书馆等多头分管。这种分散管理、分散使用的做法使资金和资产相脱节,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机构,造成学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分离。使全校固定资产产权管理的责任主体缺位,不能对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行有效控制、协调。同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管理意识淡薄,存在重购置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思想,使许多固定资产无法发挥应有的效能。
(3)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 由于高校是以院、系为单位,行政管辖和利益分配相对独立,对固定资产的需求计划多是按系、部和专业提出,致使各部门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较多考虑自己系部使用的方便,导致高校固定资产设备重复购置。有些设备购置缺乏科学论证,没有全局性、前瞻性的系统规划,随意性较大,不能调剂使用,整体使用率低,闲置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建立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起科学的适应高校发展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体系,实行校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主要负责,管理者和使用者直接负责,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有关个人,构建学校处室和系实验室的分级管理体系。
(2)增强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提高管理意识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认识不到位,措施难到位。要使大家明白对高校财产的管理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有责任,增强保护固定资产权益的主动意识,自觉维护固定资产的合法权益,通过宣传,提高全体职工的资产管理意识,从校领导到广大教职工,要做到人人都关心,人人有责任,增强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3)推行资产经营,实行保值增值责任制 在学校内部实行资产有偿占用制及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制,为提高高校资产的效益,可以引进企业管理机制,实行资产有偿调拨制度,用经济手段管理资产。通过使用权的转让达到资产的流动重组并最终实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的目的,从而使真正需要资源的部门有一个较为宽松的资源供给条件,通过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资产增值率,来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4)构建高校资产绩效评价体系作为对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应该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来完成。通过对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目标及管理成本、效率的分析,构建高校资产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包括资产年增长率、设备利用率、资产增值率等指标在内的学校资产管理指标评价体系,通过计算来考核各部门。还可通过经费指标来控制与资产管理有关的单位,对考核优良的单位可适当增加经费指标,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扣减经费指标。
三、加强制度建设,为绩效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1)加快《固定资产法》的立法步伐,加强行政事业性固定资产法律制度执行的监督,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行政事业性固定资产绩效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对绩效管理的主体、管理权限、绩效考核方式等关键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健全和完善认定、登记、使用、处置、核算、统计、评估等行政法规体系,为行政事业性固定资产绩效管理提供具体操作规程。
(2)全面落实科学发展现,彻底打破部门封锁,作为高等学校,首先,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在头脑中形成市场经济意识;其次,要彻底改革旧的行政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市场经济管理方式,以促进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规范管理,在观念转变和体制改革后,最根本、最紧迫的是要打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部门所有的管理体制。
(3)进一步健全管理机构,强化职能监管体系,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资产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全面负责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资产管理的购置、配备、使用、维护、报废的具体实施细则等);制定自负盈亏经济实体,有偿使用固定资产的制度等等。财务部门要强化一级核算,设置数量金额总账,侧重于掌握固定资产总值,实行总量控制;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学校的教学、科研设备、行政办公设备、房地产、家具;图书馆负责管理图书资料;各职能部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资产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资产数据库档案,对固定资产进行二级管理;实物的具体使用部门则实施三级管理,做到账物相符,管与用清楚,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使用。
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资产管理的全过程,高校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要提高办学效益,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厉行节约,正确处理好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合理配置,有偿使用,通过全方位的科学管理,使高校的资产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国有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 问题及对策
一、国有资产及国有资产管理简述
国有资产本质上是通过法律法规规定其所有权属于国家整体并且可以为我国提供不同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经济资产。国有资产管理实质上是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部门通过遵守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在一定的体制下对国有资产的采购、使用、出售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以获得国有经济收益或者社会效益最大化。一般国有资产管理要划分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性资产管理和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三部分内容。这里我们讨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一般是指各级单位及职能部门所控制使用,所有权归国有的资产进行有关使用、出售管理。经营性资产管理实质上是指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按照其所有权及事实经营权相分离的基本原则,对经营权进行有效监督控制和考核的各项活动。但是由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长期的局限性及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导致体制跟不上时展,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应对策进行解决,以最终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
二、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当前我国部分国有资产在管理过程中过于粗放,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我国国有资产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过程过于粗放,未建立健全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我国国有资产存在一定的浪费和流失,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国有资产出售或者处置时,并没有按照公平公开的方式进行,而大多采用低价售卖、直接按照废品处理、不收担保费用进行担保或者借出的方式,这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同时很多时候,对于国有资产的处置收入一般直接收归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福利经费或者额外收入,并没有转入国有资产。这种非合理的直接改善职工福利状况和增加职工收入实质上是变相侵吞国有资产的表现,必须加以重视,杜绝此种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某些国有资产长期未投入使用获得经济收益,闲置成本过高,造成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低下,给国家财产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例如,某行政事业单位将使用权归其所有的一大型办公设备进行处置,处置收入存在净额。该单位并没有按照规定将处置收入纳入国有资产处置收入进行管理,而是直接计入单位职工福利收入中,这必然导致国有资产的部分流失,也容易造成单位间福利不均的现象出现。
2、当前我国部分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水平低下,权属不清
我国国有资产一部分属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行使用,而另一部分国有资产属于通过投资于其他社会部门、租赁给其他单位、入股进企业等方式进行经营活动以获取一定经济收益的方式进行管理。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对于提高并改善部分国有资产的使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部分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水平低下,存在权属不清,责任不明等不良现象。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国有资产转成经营性资产时并没有按照相应规定履行转移手续,造成后续经济利益明确等产生一定难题。除此之外,由于经营性资产的最终收益权划分合理性欠缺造成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福利待遇等存在较大差异,背离了原本想要通过经营性国有资产来进行扩大再生产、提高社会福利的目的,最终收益大多落入私人口袋,给国家利益带来了较大损害。而这种情况的发生和当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管水平不高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必须提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管水平。
3、当前我国部分国有资产没有发挥规模效应,难以走出去赢得更多效益
对于我国而言,国有资产占据了资本市场上的重要席位,国有资产的数量及质量是私人资产无法抗衡与比较的。但是当前我国部分国有资产依然没有很好的利用自身优势,未发挥其规模效应,提高国有资产在各个产业中的集中程度,难以推进国有资产走入具有竞争价值及优势的行业,也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当前我国部分国有资产投入仍然局限于老旧产业,而未将资产投入具有极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去,这造成国有资产的技术竞争力不强,也难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主导作用。除此之外,我国部分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对于国有资产的定义理解不强,造成其始终认为国有资产的使用不能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即使拥有较好的市场经济条件和资产条件,也未有效利用,难以在国内和国际竞争中获得良好效果。
三、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中针对现存问题的具体对策
1、改变管理过程中粗放型操作方法,加强精细化管理流程
当前我国在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过于粗放的问题,对于国有资产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因此想要改善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改变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过于粗放的管理办法,加强精细化管理流程改革,国有资产的管理需要落实到每个单位的每项资产。首先,想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流程,需要在采购国有资产方面建立可以有效落实并且对采购行为进行有效规范的采购制度。对于不按照制度进行采购、通过空标或者直接指派采购对象的行为进行严查,防止其中可能出现的私拿回扣、擅自选购价高质劣资产等现象。其次,对于国有资产的处置必须要明确处置方式及处置收入所有权。切不可将部分已经使用过的国有资产或者不符合行政事业单位要求的国有资产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进行处理,对于仍然有使用价值的国有资产可以通过出售给二手市场的方式进行处置,或者公开寻求购买者的方式处置。
对于没有使用价值的国有资产可以按照废品价格处置。其处置收入不可随意划归行政事业单位的福利经费或者员工额外收入,而应该作为国有资产进行有效保管。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于闲置国有资产的管理。闲置国有资产实质上是对国有资产的一种浪费,既占用了资金又导致国有资产不断折旧,给国有资产带来了较大损失。因此对于闲置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需要每年进行清查,对于符合规定进行闲置且闲置成本不高的国有资产运行闲置,但是需要提醒单位尽快使用。对于不符合规定进行闲置或者闲置成本过高的国有资产及时收回,不再归单位使用。这样对于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精细化管理国有资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2、提高管理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和水平,分清权属
对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而言,国有资产的管理分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经营性国有资产容易出现私吞资产、权属不清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对于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和水平,分清国有资产的权属关系,明确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想要提高我国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监管力度,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对于不同性质的国有资产进行区分,确定不同性质的国有资产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营运状况或者投资入股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对于投入了国有资产的企业财务报告进行有效年终审计。
其次,需要明确我国国有资产权属。当前国有资产权属不清的现象频频发生,行政事业单位之间、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互相扯皮,最终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也给国有资产有效使用带来了一定障碍。因此,必须要明确国有资产的权属问题。各单位需要建立国有资产管理账簿,对于国有资产的采购、处置、投资等行为均需要详细记录,以备主管部门进行查验审核。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收益权进行有效划分,防止因部分单位国有资产收益过多造成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福利待遇差距过大产生的不公平。这就需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各单位明确国有资产的收益需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提高社会效益,不可落入私人口袋。
3、提高管理水平,发挥国有资产的规模效应
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的数目和质量都占据了我国总资产的半壁江山。因此其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需要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发挥国有资产的规模效应。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水平大大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发展。因此我国国有资产的投资使用不可以始终局限于老旧产业,而应该将目光放长远,将国有资产中的重要部分投入到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去,掌握核心竞争力,把握国民经济的命脉。
对于新兴产业,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在进行考核和判断之后,进行资产投入,并且需要配套合适的人才进行资产使用和开发。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国有资产的规模效应,分散的国有资产有些时候难以合理利用,将分散的国有资产重新组合再利用,会发挥资产的规模效应,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或社会效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最终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国有资产在经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改善资产收益的分配状况。
四、结语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资产在经济发展中做出的贡献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有效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改变当前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粗放型管理、监管水平较低、规模效应不足的现状成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也需要放眼未来,用长远目光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把握住国民经济的命脉。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高校还没有成立一个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也没有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更没有统一的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等配置的具体标准,以对固定资产从购置、使用到清理各个环节的管理活动进行约束。因此相关部门在年初编制部门预算和配置资产时,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参考依据,无法做到科学、公平、公正、合理,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2.各职能部门管理相互脱节,管理意识淡薄
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一般由总务处、设备处、图书馆等多头分管。这种分散管理、分散使用的做法使资金和资产相脱节,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机构,造成学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分离。使全校固定资产产权管理的责任主体缺位,不能对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行有效控制、协调。同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管理意识淡薄,存在重购置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思想,使许多固定资产无法发挥应有的效能。
3.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
由于高校是以院、系为单位,行政管辖和利益分配相对独立,对固定资产的需求计划多是按系、部和专业提出,致使各部门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较多考虑自己系部使用的方便,导致高校固定资产设备重复购置。有些设备购置缺乏科学论证,没有全局性、前瞻性的系统规划,随意性较大,不能调剂使用,整体使用率低,闲置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4.缺乏科学的考核体系
科学准确地描述与分析资产管理状况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工作。但是目前反映高校资产总量、结构等的考核指标内容不够准确,资产利用合理比例、资产闲置存在问题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的不完善,导致当前高校财务部门不能真实反映财务管理状况、资产总量及结构状况,缺乏科学的考核指标,没有完整的监督体系。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建立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起科学的适应高校发展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体系,实行校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主要负责,管理者和使用者直接负责,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有关个人,构建学校处室和系实验室的分级管理体系。
2.增强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提高管理意识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认识不到位,措施难到位。要使大家明白对高校财产的管理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有责任,增强保护固定资产权益的主动意识,自觉维护固定资产的合法权益,通过宣传,提高全体职工的资产管理意识,从校领导到广大教职工,要做到人人都关心,人人有责任,增强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3.推行资产经营,实行保值增值责任制
在学校内部实行资产有偿占用制及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制,为提高高校资产的效益,可以引进企业管理机制,实行资产有偿调拨制度,用经济手段管理资产。通过使用权的转让达到资产的流动重组并最终实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的目的,从而使真正需要资源的部门有一个较为宽松的资源供给条件,通过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资产增值率,来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4.构建高校资产绩效评价体系
作为对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应该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来完成。通过对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目标及管理成本、效率的分析,构建高校资产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包括资产年增长率、设备利用率、资产增值率等指标在内的学校资产管理指标评价体系,通过计算来考核各部门。还可通过经费指标来控制与资产管理有关的单位,对考核优良的单位可适当增加经费指标,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扣减经费指标。
5.强化财务监督及内部审计
高校财会人员要严格把好财务监督关,严格执行经费支出管理办法和资产管理有关制度,防止资产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作用,推行固定资产绩效审计,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曲桂贤 张剑飞 论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关键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讨;对策研究
马克思哲学中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有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稳定的固定资产,不管什么医院都无法发展。什么是医院固定资产?它是指设备的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并且专业设备价值在800元以上,经过消毒可以循环使用超过1年的物品。在公立医院中,虽然有的物品单位价值并没有达到这个范围,但是如果它的使用时间超过了1年,并且可以长期使用,都可以算到固定资产的范围中去。也就是说医院中的房屋建筑,桌椅板凳,医疗设备等等都可以算固定资产,大到ICU的种种昂贵设备,小到可以长期消毒使用的胃镜都算固定资产。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1. 可以说固定资产涉及到医院工作运转的方方面面,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开展各种医疗操作的保障,是评价医院综合实力,规模大小,运营情况,医疗水平高低的十分重要的指标之一。
2.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而医学界是一个注重科研的领域,只有拥有先进的固定资产,才能更好地与先进医院进行技术交流,吸取成功经验,才能更好地从事科研工作和医疗工作,提升医院的竞争力,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3. 出于社会效益考虑,作为一所公立医院,其面临着国家政府和人民的监督,它的核心应该是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生存质量,公立医院既然享受着国家的种种优惠政策,就必须要提高实力,用患者的微笑回报给社会。
4. 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这也是近几年医闹事件频发的原因,因此,公立医院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才能提高患者满意度,获得较好的声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十分重要,而只有对医院进行科学化、系统化、全面化的资产管理才能提升公立医院的自身实力,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众多同行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医院许多规章制度无法落实,影响公立医院的发展。因此,本文就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结构不合理,盲目购置,资产利用率低
医院是一种开销巨大的场所,就固定资产方面的开销而言,就包括了各种医疗设备,操作器械,消毒装置,检查设备等诸多方面。并且随着医院发展时间越来越久,固定资产就越来越庞杂,在当今社会上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往往一些陈旧的需要重新购置的器械设备还未及时更新,医院就购置其他的设备,这种现行造成了医院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使固定资产组成结构严重失调。由于现在国家对公立医院都有许多优惠政策,比如在购置器材时,国家会相应补贴相关费用,医院开具证明经地方财政部调查属实后直接拨款,因此医院在购置器材时就没有考虑到器材的市场应用以及器材是否符合自身医院的发展水平,只是盲目地跟风,打着提高医疗水平的幌子买进与自身医院实力不符的设备。这样一方面造成了国家财政部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医疗水平与先进医院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购置的所谓先进设备无法适应医院实际诊疗业务的需要。而需要购置的陈旧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造成了固定资产的严重流失,也导致了资产利用率大大降低。
(二)资产管理的体制不完善,账物不符现象严重
医院的固定资产众多,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就出现了账物不符的现象。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虽然表面上医院设有财务、总务、库房等部分,并且看似对总账、资产明细有具体记录,但是这样的部门却没有得到合理的管理,只是形同虚设。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这就导致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登记与管理部门登记的情况不一致,有的部门甚至没有使用登记可查,并且有些设备的购置,安装都属于不同的部门负责,因为没有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同一检查,因此在设备购置、安装、使用过程中的信息登记不完善。并且一旦出现任何情况,责任的归属问题更是无从查起。另外,各个科室的固定资产管理也不够严格,使用起来比较随意,也导致了固定资产购置与使用情况不符的现象。对固定资产的种种情况不明,就导致了公立医院资源的流失。
(三)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责任意识薄弱
说到底,任何工作都是需要人完成的工作。由于固定资产涉及到医院的各个方面,各个科室,比较细化,因此医院管理层对资产管理这方面人员的素质不够重视,导致这些资产管理人员工作责任感缺失,管理意识淡薄。并且,很多人员并非管理人才,缺乏相关经验,对处理固定资产问题的管理能力较弱,导致医院资产管理工作难以进展。
(四)缺少第三方的监督
公立医院虽然建有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但是缺少第三方的管理机构,因此并没有对资产管理机构形成一种约束力,导致有些固定资产处理不当的现象。有些固定资产管理层甚至中饱私囊,他们谎报医院某些设备报废,无法使用,其实是将其卖给一些医疗机构或者是私立医院谋取私利。然后又要求医院购置新的设备。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医院的经济,一方面又要再次花费巨额费用购置新的设备,另一方面,还会导致医院固定资产的流失。
(五)各部门核算固定资产的方法不一致
公立医院各个部门都涉及固定资产的使用问题,因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项全面的工作,但是,在实际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中,不同的部门对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不一致,也会导致不同部门登记的不一致,因此,在工作中,要尽量避免这种误差,医院各个部门之间最好使用统一的核算方法,将核算失误减少到最低。
三、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公立医院存在的上述种种问题,提出的防治对策如下: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的改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1.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公立医院应根据自身情况出发,医院领导层应深入医院工作基层匿名收集问题,分析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调整,对资产管理的方法进行改进,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强度,提高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
2. 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各个部门均应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足够重视,对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中的不称职人员,应严格根据医院工作相关规定进行惩罚,同时对脚踏实地的工作人员进行嘉奖,树立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权威性,也激发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 针对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责任归属问题,医院领导层应明确规定各部门的责任,划分各自的工作范畴,具体划分,以免出现责任归属问题的责任纠纷。这样做还能促进各部门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因为这是与部门、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
(二)采用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发展,公立医院采用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必然,并且由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繁杂性,人工工作的效率低下,并且共组强度太大,容易出现错误。而建立良好的资产管理系统有多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医院使用统一的计算机资产管理系统,也解决了部门之间对资产核算方式不一致的问题。
(三)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工作素质
医院必须要增强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并且对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培训,提高业务能力,避免不正风气的蔓延,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工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容忽视。只有解决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才能培养医院良好的工作风气,促进医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来平,孔秋枫.医院实行固定资产三级管理的初步设想[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01).
[2]程薇,龙翔凌,范德惠,王军.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会计信息质量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8(09).
[3]于薇,杨静,谷佳夫.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医院管理,2008(04).
[4]漆东河.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12(20).
关键词: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基础教育中投资力度的加大,全国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座座崭新的办公楼拔地而起,整洁的教室、平整的运动场地、窗明几净的师生食堂、教室里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这些硬件环境的改善为中小学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但是,随着中小学办公设备的改进,固定资产管理中隐含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管理的薄弱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中小学固定资产时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的必要的物质条件。做好中小学固定资产的管理,充分发挥其效率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完成、有利于培养师生热爱国家财产的思想道德,更有利于我国关于勤俭办学的方针政策、有利于提高国家教育经费投资的使用效率。
二、目前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与资金投入的增加,中小学固定资产大幅度增加,这不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活力,也对中小学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与使用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小学校固定资产总量的迅速增长,本来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幸事,但是,就目前我国各中小学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来看,还尚未形成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例如:账实不符、固定资产信息严重失真、固定资产管理的不善、闲置固定资产的流失、固定资产人员配备的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1.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物严重不符
目前,很多中小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资产存量不清、账实不符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建账时没有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来设立明细账,而对于增加的固定资产,在入账时只是记录固定资产的金额。学校的财产保管员未能及时与财务平行入账,出现了账外资产。再例如:不计提固定资产这就。固定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会经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降低其使用价值,但是中小学现行的财务制度中并未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从而导致固定资产从入账的那天开始就一直以原值出现在财务报表上。财务制度的限制使得学校固定资产的净值无法得到正确的反应,从而虚增了固定资产价值,出现账实不符现象。电子产品是固定资产中被淘汰最快的,中小学十年前购入的电脑价值已经严重与账面价值不符。另外,由于学校固定资产报废的程序较为繁杂,而固定资产清查、核资的手续、程序、环节缺乏严密的监督与管理,造成了人为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混乱。
2.固定资产管理的不善导致闲置资产流失
中小学在构建、使用、处置固定资产时经常会出现闲置或流失的现象。例如:在购进固定资产时,很多中小学的领导由于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重购轻管现象严重。很多学校的领导在争取财政资金拨款时态度积极,一旦资金到位后对于如何有计划、有效地使用这些资金购买学校教育教学所需的固定资产缺乏重视,经常出现重复购置、超标购置的问题。再例如:有的中小学在寒暑假期间对学校硬件设备进行各种维修,很多学校领导经常找出各种借口不执行政府采购材料,确定的维修队或施工队也未经过公开招标,都是由领导一人拍板决定,最终导致维修费缺口增加,给国家财政带来了负担。在中小学固定资产使用的过程中,有的学校为了与兄弟校攀比,对一些还在使用年限内的固定资产提前更新,导致很多尚未报废的固定资产教育设备闲置。例如:为了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学校对尚能使用的学生课桌椅不进行维修与保养,而是购买大批新的桌椅。另外,对于外单位或个人捐赠给学校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保管不善、损坏、丢失现象,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混乱,这些问题在账目中并未的到体现,这就很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必须经过一系列审批程序、提交相应的报废材料才能完成。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责任感,造成固定资产处置时的流失问题极为普遍。
3.固定资产制度的缺失导致资产配备的落后
中小学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在一系列科学、有效地管理制度基础上进行的。但是就目前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来看,很多学校虽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还很不健全,也不完善,这根本无法适应新形势对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提出的要求。例如: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就缺乏对固定资产使用率提高的监控机制;而在固定资产的处置环节中,还尚未形成规范的处置方法与具体程序。同时,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配置也十分滞后。有的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还不是专业人员。很多中小学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教育教学视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认为只有教学、科研才是“一线”,而将财务部门视为学校的“后勤”,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中小学,还存在着财务人员有教师兼职担任的现象,有的还甚至是由一些老弱病残来担任。这些财务人员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又缺乏必要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不了解国家的相关财务政策与法律法规。这些人员配置的滞后给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改善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中小学是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国家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它主要的作用就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接班人,并不能产生社会效益,因此,很多学校领导将固定资产视为满足教育活动的“死资产”,仅仅是保障学校正常运行的一种工具。面对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及时找到解决的对策。
1.树立管理服的新观念
为了保证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安全使用、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各中小学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学校财务人员及固定资产保管员必须树立管理服务的新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只有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才能彻底打破学校固定资产有资无产的现状,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近年来虽然国家对中小学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教学改革的实施、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在需要大量的财政经费作保障的同时,必须提高现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各中小学的固定资产分布较广、范围较大,学校的教职员工、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固定资产,因此,必须在师生中进行广泛宣传,在学校内树立起全员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在校园中建立起人人关心、人人爱护的良好管理氛围。
2.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必须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是固定资产的管理做到有法可依。对于固定资产的购进制度,各学校必须按照不同的性质和办公室、班级、各职能科室的需求提出书面购买申请,并对购买物品的数量、名称、规格等内容汇报给校级领导,统一组织购买。对于那些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的固定资产,如:实验仪器设备等,必须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购买。对于固定资产的验收与保管制度,必须明确所有固定资产必须由采购人、保管人、使用人共同验收入库,同时建立完整的固定资产账目。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损坏等问题,必须进行日产的维修与检查,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维修使用的基金等建立维修报关规定,是固定资产始终保持完好的状态。
3.优化管理手段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已经表明现代信息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基础。各中小学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学校固定资产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针对目前各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中“账实不符”、“家底不清”等问题,可以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作支撑,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使固定资产的变动一目了然,同时也为学校的预决算提供全面的、科学的、准确的数据支持。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随着跟踪固定资产的去向,避免出现“查无所踪”的固定资产。
总之,加强对中小学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保证中小学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各中小学要从领导做起提高管理意识、理顺管理体制与方法、加强现代信息化管理,使固定资产的安全能够全面促进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志峰.浅谈中小学固定资产的管理[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03).
[2]曾燕.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初探[J].教育财会研究,2010(05).
【关键词】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优化策略
众所周知,行政事业的国有资产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的管理则是预算管理的进一步延伸,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其中经营性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很好地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与此相对应的行政事业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却始终迈不开步子,远远落后于经营性资产管理。
一、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含义及重要性
我国的行政事业国有资产一般来说均由国家控制,其实际使用状况也为现实所有,为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提供了物质基础。其中较权威的一种解释是: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是由行政事业单位所使用的、占有的、且在法律上规定为国家所有,以货币计量的各项经济资源的总和。
为什么要优化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这就涉及到加强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在笔者看来,其重要性可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有助于国家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和社会的经济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进步的重要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不对物质基础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将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其次是可加强行政监督力度,推进党风廉政的建设。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严格的监督,可有助于预防腐败问题,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最后是有助于推进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公共的财政体制的第一要义是均等,所以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平衡地区之间的差异,合理分配收入,从而很好地完成财政体制的任务。
二、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国有资产管理理念的缺乏
单位内部职工的资产管理理念的缺失和资产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的缺失共同造成了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效率的低下。在内部员工看来,资产管理是财务部门和相关领导的责任,与自己毫无关系,从而对资产管理不够重视,单位内部自然无法形成良好的资产管理理念和氛围。在领导者看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首要发展和着重的是经营性的资产,至于行政性的国有资产管理是国家相关部门的任务。故在日常工作中,只重视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而忽视了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的管理,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不高,资源浪费和漏洞的出现。
2.国有资产管理中“全才”的匮乏
我国正在逐步迈进信息化社会,在未来发展中,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将会进一步的推进。这对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一步的要求,即在熟练掌握基本的资产管理的专业知识外,还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逐渐掌握并且灵活运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目前行政事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中的全才严重匮乏,大部分人只能掌握本专业的管理知识,而不具备计算机的信息运用能力。长此以往,将十分不利于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3.资产管理效率低下,产权不明确
不同于经营性的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是全民共有的,这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管理人员的意识淡薄,并因此产生了国有资产配置不合理,设配使用低下的不良现象。有些单位为了能够引进新设备,擅自对没有必要进行更换的旧设备进行报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降低了设备的使用率。此外,由于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还不健全,产权未能明确,某些行政单位在进行资产处理时,并不能够按规定的程序进行,使得资产管理的问题层出不穷,造成了不良影响。
4.缺乏健全的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虽然我国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关于行政事业的资产管理却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功能与地位的非经济化和政治化。众所周知,行政事业单位隶属于国家政府,与经营性单位有着本质区别,它主要是为国家的上层建筑服务。
三、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
1.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理念,培养管理“全才”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引导实践,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首要措施就是要加强员工和领导的资产管理意识。这需要单位领导首先意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进而对单位员工进行不断的宣传,让员工从心底也认同资产管理理念,由此保证行政单位的综合协调发展。
2.理顺并完善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
要想实现不断优化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就必须要以健全的资产管理机制为基础。对此,国家首先应该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出发,从建立章程入手,从根本上实现政事分离,明晰产权关系。同时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的法律体系,使资产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四、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的国有资产管理对于国家财政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改革更是涉及到国家、社会、管理人员等方方面面。我们只有清楚的认识到目前行政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才能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相信只要各方面积极努力,相互配合,就一定能够提高行政事业的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一、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意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指对企业现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且生产价值有待转移的有形资产的管理,这部分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资源,因此企业固定资产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和生产产能,而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和生产产能的多少则直接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和市场开拓进度,进而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固定资产对企业的所有资产来说,它占据了极大的比重,价值也比较高,几乎占据了整个企业资源的一半。此外,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生产经营周期活动中逐渐把其价值转移到生产产品上去,也就是说固定资产的管理转移价值会影响产品的价值,进而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经济利益。由此可见,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相应的帮助和作用。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我国经济市场发展速度过快,发展规模过大,使得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司的经营和发展。下面文章就简要分析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1.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体系有待改进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企业的一些固定资产管理的账务跟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大多数企业对于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的管理比较重视,对于企业物质资源的投资和管理显得较为松散;而且没有制定一定的定期清查管理制度,使得企业老板对公司固定资产的多少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和概念;一些损坏的、废弃的、转移的产品和设备也没有及时处理和记录,造成企业物品丢失和损坏的责任人不明。长期这样就使得企业领导对公司的固定资产没有进行很好的规划和投资,浪费公司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同时,也在侧面上降低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利益,从而造成公司管理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不善。
2.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投资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加强
很多企业对于公司的发展过于求大、求快,在进行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时,没有冷静的、科学的制定相应的投资预算、投资风险评价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就盲目的下决定,没有充分地考察市场和公司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工程的可行性,也没有考虑其带来的风险和危机,就开始实行项目,这样很容易因为投资风险过大造成项目投资失败,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而且固定资产的投资一般所占资金比重都较大,一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而投资又失败的话,就会给公司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导致公司破产。
3.我国企业固定资产资源管理利用有待提高
现在市场上各种企业和公司都有,很多公司为了扩大公司规模和扩大盈利范围,都对其经营活动进行了扩充,尤其是一些大型的企业公司,经营的范围较为广泛,其固定资产的投资项目种类也繁多,这样就给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很多大型企业由于公司旗下的分公司和部门比较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分支也就比较多,就很容易造成企业有些固定资产重复记录和管理,而有些资产则无人问津、无人管理、闲置的现象,这样就会导致企业对于其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不均,阻碍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进而影响企业固定资产的整体效益。
4.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监督控制有待增强
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都缺乏一定的监督管理机制和奖惩体系,对于公司固定资产的投资活动和生产活动没有进行一定的管理和监督,对其工作的落实情况也没有进行考察,这样很容易造成企业内部为了谋得一己之力而做假账、贪污的现象,因此,为了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投资活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并实行一定的奖惩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激情,进而提高其工作效率,使得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改进方法和对策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文章会提供一些改进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提供相应的参考作用。
1.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改进
科学的、规范的投资管理制度和体系才能够规范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而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其固定资产的管理体系和内部平台具体了解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消耗情况、生产情况和库存情况,进而在开展项目或者是扩大生产规模时,对固定资产的情况有个清晰的了解。与此同时,企业领导也要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结合公司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拓展和投资,建立一套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有助于企业领导对固定资产进行更好、更有效的投资和管理,也会企业固定资产项目的扩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2.加强改进企业固定资产购置和管理的集中和统一
对于一些经营活动范围较广、种类较多的大型企业来说,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途径一般较多,而且所花费的资金也比较大,投资利益回收的时间段也比较长,这就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固定资产的管理带来很不利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集中购置和统一管理,建立一套集中的、统一的固定资产采购系统,对所有资产进行统一的、有序的管理,确保企业员工可以通过相应平台和体系了解企业内部资产的动态。此外,在进行购买前,也可以对购买的物品进行预算,在充分考虑公司资金和运营的情况下,制定科学的采购方案和计划,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分配。
3.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设
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少不了企业财务制度的规范和企业固定资产账目的管理,因此,要想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我们就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设。一方面,企业可以针对公司财务部门的运行情况,对现有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行改进,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管理方法,结合公司财务管理部门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改善,最后形成符合公司发展的管理系统和理念;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企业员工对于先进的财务理论知识和财务管理方法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也要加强对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为公司建立一支优秀的财务管理团队,进而提高企业财务部门的整体实力。
四、结束语
近些年来,很多企业和公司也都意识到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作用和意义,也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和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但是其固定资产的管理上仍然有改进的空间。因此,企业要不断加强对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和管理体系的改革,不断地完善其管理方法和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照丁 张朋程:物联网在油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价值工程, 2011(36).
[2]王开晔:基于RFID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2.
[3]谢忠东: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