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素质训练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内在活动;口语训练
初中英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教学,积极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上下工夫,努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新教材初中英语如何提升教学实效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我们零散地学习了一些“崭新”的理念。因此,常用时尚的“三维目标”来装点教案,用自主学习等新鲜词汇来表现我们在“革命”,大量套用互动来标榜我们观念的深刻变化。但是,好些教师的教学设计却很少真正关注“自己的学生”,没有将学生的发展作指针,教师就会要么抄袭教案,“剪辑”教案,要么挖空心思搭花架子,设计表演课,其实质还是填鸭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一堂好的英语课,教师必须处在“脚手架”搭建者、鼓励者、启发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定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做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如,在 “Asking the way”的教学中,针对班上学生口语参差不齐的现实,我在教学设计中就有意引导学生用这样几种方式来表达: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cinema?
Where is the cinema?
How can I get to the cinema?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cinema?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情景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种意思,这样的训练就能将日常的英语教学口语化,使英语口语训练成为常态。
二、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内在活动
现代教育教学活动准确地说应该叫做学与教的活动。只有教师始终心系学生智力、能力、情感的发展基础及需求,着眼于学生的学,才会以此来决定教师如何促学,也才会特别注重学生的内在活动,才会真诚地启动互动机制,全力引导调控好整个互动学习过程,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有明确目标的思维活动中来,也才可能真正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哪节课应当如何导入,哪些内容可以或者说应该让学生独立思考,哪些内容应该采用合作体验的方式,哪些内容应该由老师讲解甚至讲深讲透,都要以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基础和发展需为依据,视学生当下状态展开。
三、过程展开必须注重口语交际
语言从实际功能而言,本质就是属于交际的存在。因此,初中英语教学就必须着眼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有意识地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1.主动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坚持说才能不断提高听力水平,逐渐实现表达的流畅性。因此,教师要有意识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让他们乐意说。从方法上讲可以从语音、画面效果兼具的影视片段里截取一些典型的语言交流,让学生欣赏,引导他们感受英语交流之美。在学生有一定说的兴趣之后,可以搜集并向学生提供大量说英语的示范,引导学生从口头模仿开始提升自身表达的能力。
2.开展有效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进入交流活动,主动进行互动训练,可以利用课前表达固定时间开展对话、五分钟Free talk、造句练习、课文内容复述、角色扮演、英语沙龙等多种形式进行口语训练。从训练内容来讲,可以就文中某一人或物再现文中句子或发表个人观点,或者开展课文复述,但要求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学过的词及词组重新组织课文内容,以期新旧知识结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3.随时变换训练形式
一成不变的方式总会让人生厌,英语口语训练也不例外。因此,英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创新思路和方式,在教学和训练中及时吸纳现代元素和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如:可以结合团队精神的培养,分小组开展口语交流竞赛活动,不断激发和保持兴趣;如可以偶尔聘请外教或兄弟学校英语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借力学生新鲜感促进训练开展;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表演训练方式变得更具吸引力,通过这些方式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加强准备,增强口语训练的实效性。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空间广阔,在教学中以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形成和提升为导向,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内在状态,不断创新教学和训练方式,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必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案
初中生物在设计教案时,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原则,以课时为单位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学生学习方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觉探究,促进学生生物课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了学生角色地位的转换。发现要真正落实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需要有一个载体,这就是教案,只有把传统的“教案” 逐步改革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案”,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要求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我们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教案,在教学中采取了教案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生物教案编写原则。
教案是教师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课堂效率,根据课题内容,设计一系列的探究问题、要点强化、解题技巧及方法等形成纲要式的学习方案,并由学生在课前完成的一种主动求知的新型案例。“教案教学”是依据现代教育理论,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智能的开发,人格的健全熔为一炉。
因此,在设计和编写教案时,要遵循以下原则:运用教案要坚持“先学后教再练”的原则,教案体现思维训练为主的原则,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减轻生物课课业负担的原则。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仅要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就是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解题能力,新知识的可能接受程度。了解学生的强项是什么,弱点在哪里。明确要学生学会什么,掌握什么,解决什么。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把教法和学法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把复习和新知结合起来,把教案和笔记结合起来,把预习、听课和复习结合起来,通过认真研究和设计改变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因此,我们在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在设计教案时,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知识复习、学习新知、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堂小结、问题讨论、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等内容,编写了环节完整、详略得当、方法适宜的填充式生物教案。
“教案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两个突出”,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达到提高生物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益的目标。
三、生物教案的作用。
1.突出环节,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
在编写教案时,通过设计学习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列出,使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知道了学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重点,使学生知道重要的知识点是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难点,使学生知道上课重点听什么,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积极提示;通过设计知识复习,使学生知道本节内容与哪些生物学知识密切联系,使学生建立生物学知识网络和联系,以便用旧知来学习和理解新知;通过设计教法选择,根据各位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设计选择适宜学习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知道如何理解相关知识点;通过设计学法指导,参照历年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生预习时反映出的问题,建议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去学习新知;通过设计课堂小结,使学生知道课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设计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使学生知道如何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通过设计填充式教案的详略,来体现生物课堂的重点和难点。
2.指导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通过教法选择,使学生知道如何对知识进行理解,利用讲述法、比较法、归纳法、比喻法等教学方法加以理解;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指导类比法、谐音法、歌诀法等加以记忆和掌握;通过知识复习,使学生知道如何进行知识联系,指导学生把新知和旧知联系起来,把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通过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使学生知道如何进行知识训练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生物学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通过设计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使学生知道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学习掌握,通过知识复习、课堂小结、问题讨论、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的设计,使学生能够把书本中的相关生物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和结构,把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能够更好地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案的全程设计,培养学生“预习――听课――复习――练习”学习习惯。点拨学习的方法,促使学生按照自己的各种方法进行学习,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会转变为现在的主动会学,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学能力,逐步实现由指导――仿效――升华的飞跃,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同时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能更好地发挥其能动性,促进其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生物学科教学成绩的提高。
3、多样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
关键词:预习;引导;训练
我国现行教育正面临从义务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自学训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从以下步骤开始:
1.明确教学目的
在新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通读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的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掌握重点难点。
2.预习与引导
对教学内容分析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预习方向加以引导,要求其完成课前预习的部分,并进行思考,设计预习提纲就相关问题提问,让学生尝试自主寻找
答案。
3.习题训练
习题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掌握学习要点为主的基础知识题,二是灵活运用学习内容的提高训练题。通过解答习题,让学生掌握和提高对所学知识的自主运用能力和解题技巧。
二、以勾股定理为例的自学教案设计
以勾股定理的教学为例,自学教案的设计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课前准备
教学目的:掌握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教学分析:用数学公式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
预习提纲:
(1)勾股定理的内容和定义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如何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
(4)尝试解答:已知RtABC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4 cm 和9 cm,求斜边长多少?
2.课堂教学
对勾股定理的课文内容详细讲解。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度为a、b,斜边长度为c时,三边关系a2+b2=c2。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且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证明
解说勾股定理的常见证明方法。
(4)勾股数
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如3,4,5;6,8,10;5,12,13等,帮助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
3.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习题
例如: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c是ABC的三边,则a2+b2=c2
B.若a、b、c是RtABC的三边,则a2+b2=c2
C.若a、b、c是RtABC的三边,∠A=90°,则a2+b2=c2
D.若a、b、c是RtABC的三边,∠C=90°,则a2+b2=c2
②ABC的三条边长分别是a、b、c,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
A.a+b=c B.a+b>c C.a+b
4.课后总结
就习题中学生错得较多的部分给予详细解答,确定辅导的重点、难点,巩固所学知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帮助他们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案;学案;双案;虚拟实验;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1-0113-06
一、引言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培养学生化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编写教案就成了上好课的关键步骤之一,但是传统教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注重教材内容而忽视学生实际情况的缺点。为了弥补其不足,近些年提出了“双案”教学。随着网络教学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实验进入了课堂教学,但是关于虚拟实验的教案设计凤毛麟角,其“双案”教学设计更是空白。在虚拟实验教学日益普及的今天,教师该如何利用虚拟实验进行教学,使虚拟实验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而不是仅仅作为教师演示的工具呢?笔者认为虚拟实验“双案”教学势在必行。
二、传统教案现状分析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也称课时计划,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教案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的教案教学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笔者在进行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将出现的问题归纳如下:
1.教案的设计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梳理,很少考虑学生个体学习情况
传统教案是教师在精心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知识结构、教学内容顺序及其教学过程制定的一个实施方案。教案注重教师对知识内容的梳理和组织,但忽视了教师对学生个体情况的考虑。教案导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满堂灌”,只注重“教”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学”的效果及接受消化知识能力的差异。“满堂灌”教学容易使学生形成优劣差距,优等生紧随其后,差生滥竽充数,使差生丧失对学习的信心。
2.教案的设计注重知识的传授,缺少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教师教案的设计只是为了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考出一个好成绩就是教师最大的荣誉和收获。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教师考虑的只是自身“教”的活动,很少设计到学生“学”的活动。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但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教师不能只关注“学会”而忽视了“会学”。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教学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才能使教师的“教”变得更加灵活。同时,也只有学生充分地发挥能动性,才能反映出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学生活动的设计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因材施教”,而不是一个模式的固定教学。
3.教案设计忽视了教学中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互
在不少教案中,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生生之间的交互都较少设计到。原因大致如下:首先,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忽略了交互的设计。应试教育要的是学生的成绩,教师的评估看的也是学生的成绩,所以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其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中小学教师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教学任务,在自己有限的备课时间里很难去考虑较多的交互设计,只是为了明天的教学做点准备。再次,教师教案形式固定,很少变更,抄教案现象明显,写教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种种情况导致了教师的教案缺乏对交互的关注,但是交互的作用又是教学不能忽视的,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让教师反思与变化教学,从而改进教师的教学。生生之间的交互能够体现学生协作与沟通的能力,互帮互助,使教学成效整体上升。
三、“双案”的提出
面对传统教案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弊端,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双案”教学模式浮出水面。教案和学案合在一起简称“双案”,其中“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双案”教学体现了双主教学的思想,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当中,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等作用。“双案”教学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双案”教学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教并重”、“教学相长”的思想,并且是以建构主义理论、教与学的理论为基础的。
近些年出现了“双案”教学的研究,其中“单元‘双案’教学模式的研究及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试用”、“高中地理‘两案’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等文献对“双案”教学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上述文献对“双案”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实施做了较好的设计,图1、图2是其设计的模式结构图: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两种模式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这是二者共同的也是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图1将教师的作用减轻了,重头戏放在了学生的自学上,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作用只体现在师生共探环节。图2中教师和学生的联系较图1紧密,但是学生的自学发生在课前,形成教案和学案的脱节,也就是没有将教案和学案统一地应用在教师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不够。但是任何形式的学习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特别是对学习定向还很不明确的初中生来说更是如此。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没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只会走弯路、走远路,还有可能形成事倍功半的反效应。要想实现高效率的学习,必须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统一整合。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双案”教学的基础之上,对虚拟实验环境下的“双案”教学提出了图3所示的教学模式。
这里对虚拟实验环境下的“双案”教学模式的意义进行简要说明。首先,它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体现了出来,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之下进行的,避免了学生自学时的盲目性。其次,教学中对实验的观察、训练和对问题的探索、分析和总结都是在学生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形成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在课堂中发生并完成的,教师能够随时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这样对教师的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还加入了小组学习的形
式,可以对差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帮扶作用。
四、氢气还原氧化铜虚拟实验“双案”设计案倒
“氢气还原氧化铜”虚拟实验的设计是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进行的。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吸取了以往虚拟实验设计的优点,并且弥补了其缺点。实验包括教师、学生、管理者三大模块。教师模块是针对教师的教进行设计的。学生模块是针对学生的学进行设计的,其中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填写、实验报告批改查询、实验作业、实验拓展等内容。管理者模块主要负责虚拟实验平台的后台管理。我们的虚拟实验不是一个简单的演示模块,它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实验平台,在学生操作实验的过程中会动态地记录学生实验仪器和药品选择的结果、实验装置组装的结果、实验参数调整的结果、实验现象观察的结果、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结果等内容。实验完成后增加了实验报告填写,其报告是半自动生成的(由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完成且计算机自动获取并填写的客观部分和实验报告中需要手工填写的主观部分组成)。虚拟实验是在全面的教学设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虚拟实验设计架构如图4所示,虚拟实验截图如图5所示。
下面是“氢气还原氧化铜”虚拟实验“双案”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氢气具有可燃性,那么氢气还有没有别的化学性质呢?我们知道任何物质的性质都不是单一的,就像是同学们一样,每个人的优点或特长都不是唯一的,那么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索氢气的另一种化学性质,它的另一种化学性质究竟是什么呢?
2.学习新课
(1)情境创设,学生探索学习
教师展示虚拟实验平台中教师讲解模块中的实验演示部分(包括真实实验的视频录像和以往的Flas实验),教师在展示实验、学生观看实验的情境创设过程中,对学生提出以下导向问题:
1)实验开始前,做了那些准备工作?
2)实验中做了哪些工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哪些?
3)实验完成后又做了哪些工作?
4)实验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演示观察完成以后,请同学们对以上问题做出回答?
(学生答:实验开始前仪器的安装、药品的取装……实验过程中有水珠生成……实验完成先撤酒精灯……等等)
(2)教师梳理知识并引导(教师主导)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肯定正确的,纠正错误的,并将知识梳理如下:
1)实验中仪器的组装顺序及正确的位置
实验仪器组装的时候要依据从下往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试管要略向下倾斜,导管要通入试管底部并且要在药品的上方。(展示实验演示部分内容)
2)实验中药品的取装方法
实验中药品取出后先平放入试管口,然后倾斜试管使其慢慢滑入试管底部,并盖上药品盖。
3)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真实录像和Flash演示都会有所提示)
先通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尽试管里面的空气,防止生成的铜继续被残余的空气氧化。加热之前要给试管进行预热,以防局部受热引起试管底部炸裂。实验完成后要先熄灭酒精灯,后停止通入氢气,以防铜被氧化。
4)实验现象
按照同学们的回答将实验现象总结如下:实验过程中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什么颜色的金属铜?并且观察试管壁前后反应的变化。
5)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展示,同学们会发现氢气具有还原性。下面请同学们自行操作。
(3)教师提供虚拟实验学习环境,学生进行虚拟实验操作。(学生主体)
同学们用自己的学号和密码进入虚拟实验学习环境后选择操作模块进行虚拟实验操作,操作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实验要点。并且实验过程会将同学们的主要实验操作内容动态地记录下来,希望同学们认真地完成实验操作。实验操作过程部分画面截图如图6所示。
(4)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学生主体)
学生在完成实验操作后进入实验报告填写部分,认真地填写实验报告,将你在做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验注意点认真规范地填写在实验报告中。部分实验报告填写内容已经在同学们做实验的过程中动态生成,无需填写。填写完成后请同学们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填写部分如图7所示。
(5)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主体)
教师在确定了同学们的实验报告都提交完毕以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小组协作讨论式学习。在讨论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将遇到的问题的疑难点按照下面表1形式做总结。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同时进行实验报告的批改,将实验报告中呈现的问题与同学们小组上交的学习问题归纳总结后一一做详细的讲解,以达到使每个同学都能领会和理解。
(6)教师组织学生温故知新(实验操作不做记录,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达到同学们对知识和实验操作过程的全面掌握,请同学们再次进入虚拟实验学习环境进行学习。这次同学们从实验准备进入,依次进行学习,在15分钟学习时间内完成“实验准备”和“实验操作”的二次学习,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7)完成实验作业
同学们认真学习之后请完成实验作业并且提交,一天后查阅自己完成作业的情况。
(8)实验拓展,形成知识迁移
同学们在学习完了本节课的内容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进入实验拓展部分进行兴趣学习,让同学们看到生活中的化学,看到化学给大家带来的五彩缤纷的生活,大家一起热爱科学,热爱生活,争取让科学带给我们更加丰富的生活。
(9)教师总结反思,修改教学
教师根据同学们掌握知识内容的程度和效率,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一定的评估,并且写出自己的教学心得。每个教师面临的不是一个班,面对不同的班级,教师要从一个班代课的经验中总结后续教学的经验,也就是要具备“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能力。教师课后反思按照下面表2形式做总结。
虚拟实验的“双案”设计既注重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又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训练为主线,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加强了同学之间相互协作能力的培养。“双案”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不仅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而且对教师完善自己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利于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初中化学网络综合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编号:10YJA88018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语文素质;“四读”教学;默读;散读;赏读;研读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语文教育界,逐渐加强了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教育实施方法研究,但都只是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的,系统的、实质性的研究还不多,尤其是对薄弱初中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的研究更为罕见。针对这种状况,2009年春,我校成立了初中语文素质教育实验小组。制定了《实验方案》《分步实施要点》《活动安排》等三个附件,于秋季开始了实验与研究。
我们认为:语文素质包括阅读素质、听话素质和说话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辅之以一系列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东西得到历练,感受语文生活的意义。在历练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形成技能技巧,从而使语文素质大大提高。
二、研究对象
我校成立于1980年,地处市区和效区交界,生源一直较差。2009年入校新生成绩在市属16所中学中排第13名,我担任该届六个班中一班、二班的语文课,我们称之为实验班,其他四个班为对比班。
三、研究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始终严格按照本课题的实验方案进行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阅读教学为突破口,带动语文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一)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我主要在“读”字上作文章。先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引导学生四读课文,即默读、散读、赏读、研读。每一层次的阅读,都设计有一定的阅读目标和阅读要求,目标和要求随阅读的层层深入而逐步加难,且紧紧围绕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彼此相连,环环相扣。力求达到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统一。在阅读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全部消化在课堂上,不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我们的作业就是课外阅读和课外练笔。
(二)写作训练
1、养成书写工整、规范的习惯:我要求学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坚持每天写半个小时的钢笔字。还多次邀请我市颇有成就的书法爱好者到班里上书法知识讲座,并让学生欣赏他们的优秀作品。每月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一次钢笔字比赛,每逢重大节日,则出版面向全校师生展示我实验班学生的优秀作品。
2、积累语言材料:由于基础差,实验班的学生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为此,我特设了阅读课,每周一节,并成立班级图书馆。在阅读课上,教师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中外优秀作品,并巡回指导学生阅读,使之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为了及时掌握学生阅读情况我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并举办读书笔记展、美文欣赏课、读书讨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3、写作训练的有效途径:坚持记日记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两个日记本,一本公开,要定期检查,互相指导,必要时还可以互相批改,另一本让学生自己保存, 把不愿公开的事情写在上面。除了每天记日记,每周写一次大作文外,我们还创办了班级《作文通讯》,排版、定稿、封面设计均由学生定酌。每年寒暑假,要求学生整理本学期自己满意的作品,汇编成册,出个人专辑,开学第一周进行展览、交流、评比。
(三)听说训练:
听说训练除了结合教材开设专门的听说训练课以外,要求学生坚持听新闻广播,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坚持课前三分钟演讲,演讲的内容和要求均有明确规定,逐步升级。
演讲的内容依次是:新闻报道、成语故事、诗歌朗诵、唐宋词赏析、美文欣赏、即兴演讲。演讲的要求是:说普通话,声音洪亮;语言清晰、态度自然;内容具体、有条理,用比较恰当的语调表达感情;用身体语言辅助感情的表达等。
四、实验步骤与安排
(一)准备阶段:
1、用试卷测试法对实验班学生进行模底测试,内容包括钢笔字、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用问答法、谈话法了解学生听说能力。测试结果作为原始资料妥善保存,以备今后对比。
2、对实验班做“素质教育”教改实验动员,讲清意义、鼓舞信心,提出要求,最大限度地取得家长的支持。
3、拟定实验计划,写出实验教案。
(二)实验安排:
我每学期都按时参加实验小组召开的工作会议,并遵照课题组的安排讲一节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公开课,展示、汇报自己实验工作的情况。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验小组举办的钢笔字竞赛、快速阅读比赛等活动。期末,写出实验小结报告。
技巧一、认真钻研课标,抓住教学目标
英语课标对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准教材训练点,抓准情感目标的渗透点,才能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加工、设计处理,把课讲好。
教师必须对课程内容和五大目标(包括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了然于心。同时还要把握单元训练目标(课文训练点)。吃透了单元目标后,再看教参,在教参研讨中学会分析、比较,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技巧二、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好重难点
英语教材每单元设置的话题不同,强调的交际功能点不同,练习的语法也不同,这就决定了教学目标不同,讲授方法也形式各异。备课前我往往反复读课文,划词语、划句子、作批注,整体感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找出文中学生的兴趣点,来切入课堂教学。
备教材须掌握五环节:掌握课标――掌握教材内容――掌握重点和难点――掌握教材特点――弄清教材疑点。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体系,明确教学任务,弄清教材基本结构、指导思想、知识技能、编写意图、深度广度,把握好教学目的与要求,并对教材的知识点(即重点单词、重点短语、关键语句等)进行归纳总结并提炼,制定出本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单元测试题。英语课重点要放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上,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融进语言实际。教学时不要把教学重点和难点相互混淆。教师还要理出教材特点,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容易产生质疑的问题,以便释疑解惑。
技巧三、细致了解学生,积极探索学法
素质教育基本特征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备学生应做到四个了解:一是了解班级基本情况;二是了解学生个性特征;三是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四是了解学生个性品质。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同时还要考虑好两个问题:一是做到最大限度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二是做到最大限度发展学生潜能。
从某种意义上讲,了解学生比钻研教材更难更重要。因为教材是固定不变的,而学生思想则是千变万化的,并直接影响着学习情绪。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研究其个性差异,发现其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因材施教,使学生个性心理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越了解学生的生活,其教学方法就越有利于教学。
教师要让学生会学,这就要求备好学生的学法。学法指导技巧通常有这样几种:一是课堂随时渗透指导;二是师生交流指导,相互沟通,取长补短;三是教师启发指导,适时恰当地点拨迷茫或疑惑;四是教师示范指导,让学生效仿。
“备学生”还要注意训练几种学习方法。一是单词记忆法。如由音及形法、分类法、联想法等。二是听说训练法。如果听说关过不了,就成了“哑巴英语”。锻炼听力,最好多听教科书配套的录音带,仔细听发音,揣摸朗读者语调。三是背课文。虽枯燥,但却是学好英语行之有效的方法。
技巧四、细心推敲教法,教学和谐一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过程是认识问题的过程,需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提高。因此,备课时,应根据学生实际,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旧单词、旧句型引出新单词、新句型,用复习提问法、图表法、直观教具法、创设问题情境法、动作表情法、故事悬念设疑法等导入新课程。这些方法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的课堂教学形式也应各异。如对话课在于掌握交际用语,提高口语情境交际能力;单词课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识记单词、使用单词、掌握规律;阅读课须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处理生词、猜测词义、理解长难句,提高阅读速度,快速把握文章主旨大意、作者意图等阅读技能和方法;听力课则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让学生熟悉听力题型,掌握解题技巧;写作课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输出技能、表达的逻辑性、准确性及创造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要多法并用,确保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让他们轻松接受和掌握知识,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还可在备课中发挥各种教具在教学中的互补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优化整合,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教学改革和学生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空间。
“教无定法。”教师应实现教学方法的层次多样性和形式灵活性,既要熟练掌握传统教学方法,更要根据学科特点,实施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层发展的学习策略;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模式,改革教法,采用有利于学生开拓创新、个性发展的教学手段。如情景教学法、快乐教学法、诱导教学法、感悟教学法、探索教学法等。在备课中,教师要多为学生考虑,多设计一些让学生参与的内容,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把“教案”变成“学案”,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处理好“尖子生”“一般生”与“后进生”的关系,处理好“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
技巧五、设计教学步骤,写好实用教案
教学步骤能保证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好的教学步骤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过渡自然,不知不觉把学生引入知识殿堂、主动汲取知识。如果教学安排杂乱无章,教师就很难保证在课堂上完成教学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给学生一种凌乱无备感,降低自己的威信。教师所教班级层次不同,学生整体水平不同,教学步骤也应进行相应调整。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5-075-1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引自初中语文新课标)。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不仅能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语文素质,还要锻炼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有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顺应了教育的发展趋势,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一纠正。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
1.教学方法不注重创新
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在现实中往往有很多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综合性学习,照搬教材中的内容,按教材设定的计划按部就班的教学。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然而教师往往忽略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是按照以前的教学计划撰写教案,教案的设计没有新意。在综合学习的实践中,学生往往只注重成果展示,忽略了过程,学生会用大量的时间来展示自己的成果,成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在过足表现瘾之后又学到了什么呢?具体的实施过程被忽略掉,学生还是没有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和学生学习压力大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师生、学校和家长都过于重视学生成绩的提高,学校把班级的语文成绩作为衡量语文老师水平的标准,这样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存在着很多负面问题。教师为了追求成绩,只顾给学生布置作业,对学生进行应对考试的专项训练。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埋头于题海之中,根本没有时间去领略语文的价值与趣味。教师和学生都承担着提高成绩的压力,就会把综合性学习放在一边,无暇顾及,即使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成效也很低,完全不能达到真正学习的要求。
3.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要求语文教师熟练掌握语文知识,还要求语文教师的知识面比较宽广,这对语文教师的职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语文教师面临着挑战。很多教师由于对综合性学习的不重视,或者对自身能力的不负责,使得他们不注重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导致教学形式单一,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足直接影响了综合性学习的质量,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二、如何开展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1.合理安排综合性学习的时间
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不能只看到短期内语文成绩是否提高,更要知道怎样的教学才能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教师应该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用,多给综合性学习的开展留出时间,不能一味地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应该让学生在综合学习中领悟到语文的乐趣和价值。综合性学习是要有大量的时间保证的,教师多留给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时间,学生才能在综合性学习中真正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2.完善语文考试制度
考试制度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措施,传统的应试教育虽然有一定的弊端,但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方面还是取得一定成效的。把综合性学习添加到考试中去,比如在语文考试中增加一些热点新闻、重大事件等,把语文和政治学科结合起来,不但锻炼了学生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还帮助学生了解了社会重大事件的原因结果,帮助学生增强是非观念。在考试中加入综合性学习知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广大师生对综合性学习重视起来,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教师要提高专业素质,改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答山西铭贤学校徐正之先生书》。教师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领导者,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教师提高语文专业素质,不只是丰富自己的学识,增加语文专业知识和内容,还要学习新型的语文教学方法,变革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除了要熟练掌握课本中的教学资源外,还应该注意在原有的教学经验中发现新东西,使教材注入新鲜血液,并注意课程外资源的开发利用,把社会生活融入到语文学科中,让学生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把语文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会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和传统的语文课外活动的区别,抓住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师生间的互动,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增加讨论的时间和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讲课方法,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效率。
总之,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完全可以克服的,我们不能因为它有缺点就不去用它,忽视综合性学习带来的正面影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价值,积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努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差异性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63-01
体育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教学课程,对学生体魄的强健和体质的增强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现在有很多初中学生对体育课程没有兴趣,甚至产生了厌烦心理。面对这样的问题,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差异性教学就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一、差异性教学
差异性教学是在班级和课程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分层次教学,是在同一个班集体内,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对学生采取不同要求的一种教学方式。差异性教学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体现了教育的平等观念,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能力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对比,差异性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人性化。根据学生身体状况和学习能力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体育教育,确保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体质,也可以使学生学到一定的学习技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锻炼习惯。另外,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差异性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培养竞争意识方面也有所帮助。
二、体育差异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学过程中,集体运动是必不可少的项目,而初中学生正处于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的阶段,十分注重团体合作。所以,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集体作为出发点。但是,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差异性教学的实施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学生的特点、个性和体育特长没有足够的认识,就会使差异性教学得不到有效地发挥。例如,一个学生天生的力量比较大,但是但方向感不好,比较适合拔河或举重的项目,但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缺乏了解,非要安排这个学生去扔铅球,这个学生的天赋遭到了埋没,差异性教学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其次,有很多初中学生和教师对体育课程缺乏认识,认为上体育就是玩游戏,还有很多教师在制定教案时,把全部的学生作为一个教学整体,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差异性。
面对这些问题,初中体育教师在制定教案时,应该要对体育教学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使学生对体育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适度地引导学生的学习。以篮球训练作为例子,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组,对教学内容也应该有所扩展。在对位置进行分配的时候,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人能力、潜在能力和篮球天赋,确定学生所在的位置能够使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例如,某个学生的投球技术比较好,就可以让他当球队的大前锋。
三、差异性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差异性教学,明确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师增强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动力,只有有了教学目标,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动力,也可以使教学的思路和步骤更加清晰。明确教学目标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但是,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等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所要实现的目标也不一样。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制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并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制定相应的目标。通过根据差异性教学制定初中体育的教学目标,可以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2、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对体育课程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去。所以,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得不到重视,对学生的教育也没有针对性,这样反而会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使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差异性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实施的一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与提高。
教师应当对所有学生的基本信息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例如,在实施球类运动教学时,有的学生对足球感兴趣,有的喜欢篮球,有的喜欢乒乓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运用差异性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地教育,可以使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得到提高。
结语:
本文分析了差异性教学的含义和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差异性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作了探究。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差异性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也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缴润凯.关于差异教学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策略
新课程的实施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它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我们需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高效性理论,努力形成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效率,我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索。
一、以人为本的教案设计,高效地进行备课
设计教案,是教师进行授课的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教师最基本教学能力的体现。一次有效的教案设计,对于把握整堂课有着很大的作用。因为课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遇到一些事情,教案中没办法预想,导致课堂的进度受到影响,而且课堂效率也受到影响。比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学生突然对一个问题非常感兴趣,这时如果教师为了赶进度把学生的问题搁置,很可能把学生们燃起的思索和探究的火花就此被扑灭,再也不会重演。很多课都会遇到这种问题,教师应该提前在设计教案时,针对某些容易因为同学感兴趣或者比较敏感的话题时,预留出一部分时间。绝对不能为了赶进度,不允许学生们思考和探究,很可能这一次的积极讨论,对于整章节的学习,甚至这一类知识的学习都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交流互动,创设良好氛围,还课堂与学生
教师永远要怀着一颗爱心进课堂,慈爱和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创设和谐的、愉悦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还课堂与学生,还需教师用适当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而当前语文教学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对学生的作用,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我觉得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细细揣摩,把问题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大胆交流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争创高效课堂。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真正还课堂与学生。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要树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理念,“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求实精神。教师要大力鼓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能恼羞成怒,剥夺学生在课堂中的言论自由,禁锢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此时,教师若能在全班同学面前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和学生一起积极探究正确的认识,不仅不损伤教师的权威,反而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以无言的“身教”深深启迪着学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认识上的提升。“教之有法”的语文教师有时为了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往往故意犯一些“高级”的错误,使学生在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训练听课的机智,对知识正误的辨别能力,从而提高自己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实践证明,提出疑问不仅是发现真知的起点,而且是发明创造的开端。
四、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寓教于乐
网络已势不可挡地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也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资源。大部分中学生学习语文只是在课堂上,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积累,现在的中学生很累,作业一天到晚都在做,但是语文学习更多的是在课外的大量阅读中积累,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必然会促进学生对语文的感悟和理解。教师可选择一些跟教材内容相关的电影、电视和新闻,可使学生既了解教材内容相关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等,开阔视野,了解世界,这也是促进学生对语文重新认识,产生兴趣的好时机。
教师可多搜集与教材相关的照片、漫画等,在适当的时刻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利用网络选择适合学生的小游戏、诗歌、典故等,成立语文学习兴趣小组,积极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在班级通过语文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作文比赛等,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巩固课上学习内容,创造学习语文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追帮赶超、互相感染、交流沟通,共同提高语文学习效果,为打造高效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五、动用学生力量,巩固课堂成果
语文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地输出信息、吸收信息,其间不停地进行反馈。教师从反馈信息中了解学生学习、掌握情况,从而调整教学思路,做到因材而教,因人而教;学生从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发现知识的遗漏并复习、改正。对于学生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处理要及时,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语文课后的巩固有背诵、有默写、有习题、有练笔。任务太多,老师很难做到及时的跟踪和反馈。这个时候学生是你最好的帮手。我们在开展班级语文学习一帮一、小组合作、语文学习监督员等学习活动时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一帮一活动主要合作文言文翻译、各种知识PK。小组合作活动主要是完成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语文竞赛活动的PK。语文学习监督员主要负责背诵课文、古诗文背诵过关、听写批阅与督促组员更正等任务,周五的“作业周周清”时间对本组一周学习任务的总结和查漏补缺,他们组长的积极性非常高,不但没有影响自己的学习,还能督促自己超前完成任务。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不断推向深入,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高效课堂,新课程实施需要高效课堂。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上课的主动性,从而使初中课堂教学更加具有高效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