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业模式基本问题范文

商业模式基本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模式基本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业模式基本问题

第1篇:商业模式基本问题范文

[关键词]开源软件 文献 计量分析

[分类号]G250.72

开源软件(Open Source Software)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功应用到很多行业。开源思想、理念得到广泛认同。陆首群指出:自由/开源软件的发展,搞活了全球的软件产业,对重组软件产业提出挑战,同时也为中国软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开源的产生和发展是IT行业的必然趋势,开源软件将对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外对开源软件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达到一定高度,国内起步较晚。笔者利用文献计量法统计2000-2009年10年间我国开源软件研究领域发表的论文,以揭示10年来该领域研究发展轨迹、研究内容、学术成果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得出研究热点与趋势。

1 文献计量分析

利用CNKI学术期刊、硕博论文、报纸、会议论文、年鉴等数据库,以“开源软件”为检索词,检索时间段为2000年至2009年6月,进行题名或关键词检索,经筛选后得到474篇与开源软件相关的文献。

1.1年度文献数量分布

年代分布分析反映出开源软件研究状况及发展速度,揭示研究热点时期,具体如表1所示:

论文年度数量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和阶段性特征,可将国内开源软件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①初始阶段(2000-2002年):该阶段国内开源软件研究初露端倪,发文总数5篇,约占总数的1%。②稳步发展阶段(2003-2005年):该阶段研究论文的数量逐年稳步增加,处于上升阶段,占总量的20.7%,开源研究引起重视。③激增阶段(2006-2009年),论文数量激增,每年发文100篇以上(2009年只统计半年且考虑滞后性)。

1.2 论文期刊分布

发文量5篇以上(含5篇)的期刊共9种(其中・表示核心期刊),占总刊数的5.84%,共收录论文100篇,占论文总数的21.1%。载文期刊比较分散,核心期刊论文偏少,说明高质量论文不多。论文期刊分布如表2所示:

1.3 作者论文数量分布

作者总人数为519人,发文量最高的为华南师范大学奉国和与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陈智俐(含第二作者),各有4篇;发表3篇以上文章的共有9人(含第二作者),占总人数的1.7%,共发文29篇,占发文总量的8.2%。以上数据表明该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1.4 主题分布

基于文献分析,对当前开源软件研究主题进行划分调整,依主题分成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其中基础理论研究细分为:开源社区、开源协议、开源商业模式、其他;应用研究分为:开源推动、教育、企业、图书馆、其他应用。按以上主题对所得的474篇文章进行主题归纳,得到开源软件论文主题分布如表3所示:

2 基本问题研究

2.1 开源社区

开源社区是推动开源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很多学者指出开源程序员匮乏、开源文化、开源意识缺乏、参与度不高,影响了开源软件发展。谭佳佳对开源软件开发人员社区参与动机进行调查分析,系统研究开源软件开发人员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开源软件发展的重要标志为是否有成熟的开源社区,良好的开源社区环境有利于开源软件长足发展。

2.2 开源商业模式

奉国和归纳出8种开源商业模式,并指出数字图书馆建设可采纳的三种开源模式。钱磊指出中国开源软件商业运作存在两个严重问题:①依然按照传统商业软件的模式来运作开源软件,从国际开源社区那里免费地获取源代码,稍作修改后变成自己的产品,然后出售软件许可;②紧抱“自由软件”的陈旧概念,认为软件产品就应该“自由”(其实是免费)地使用,低估了软件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与全球正在积极推进的知识产权保护做法背道而驰。开源软件要发展,开源企业要生存,开源要成为软件行业的突破口,需要成功的商业模式。

2.3 开源协议

开放源代码软件是在著作权法下通过许可证体现的开放、自由和共享理念,它的法律基础是版权许可,研究开源软件首先应当分析各种开源软件的许可证模式。杨彬通过对比,分析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许可证的差别,总结开源软件许可证的发展现状和分类,分析开源软件许可证的法律性质,并对4种典型开源软件许可证进行评析。另外,秦明对一些开源软件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研究,车璐对开源软件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王广凤对开源与商业软件进行了对比,这些都从本质上是对开源协议的剖析。许可协议达几十种之多,各种协议存在差异,运用开源软件之前有必要理清其许可协议,以免引起不必要麻烦,各种协议的详细比较参见文献。

3 应用研究

3.1 应用推动分析

3.1.1 高校推动作用2004年7月中国成立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宗旨是推动中国开源软件发展和应用;促进中日韩以及中国与全球关于开源运动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全球开源运动做出贡献,开源软件推进联盟标志着国内开源软件应用开始走向有序。清华大学网络中心2007年的FLOSSWord项目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得出结论之一是开源软件的发展需要以高校作为切入点,因为高等院校处于研发的最前沿,对于开源软件的态度最为开放。倪光南指出如果没有大批开源软件人才的支撑,开源软件在中国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在中国的推广使用也会受到制约。在软件领域人才的作用比其他领域更为明显,所以应强调在高校加强开源软件的教学和应用。张文正指出了高校开展开源教育的重要性、意义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归纳出高校可参考的开源软件类别。作为知识创新重镇的高校有条件也有义务大力推广应用开源软件,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国内的开源软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文献分析表明,高校成为推动开源发展的主要阵地。

3.1.2 国家意志倾斜引导开源不只是少数技术人员的事情,也不是少数企业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开源软件具有深刻的内涵,将给社会带来变革力量,向开源软件倾斜应该成为国家意志。

3.2 教育领域应用

3.2.1 学校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由于开源软件的巨大优势,已引起教育工作者关注,不断探索开源软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宋继华、唐伟系统归纳了基于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与邮件服务器、门户管理、桌面应用等开源软件构建数字校园的基本框架。刘颈总结出中小学从桌面应用到服务器应用可用的开源软件。很多文献涉及到运用开源软件Moodle构建教学管理平台,且为中小学教育带来的便利。目前中小学普遍存在资金短缺、信息人才匮乏、管

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开源软件可以帮助学校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为学校新一轮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3.2.2 人才培养 很多学者探讨开源软件在大学及中小学中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探讨高校开设开源软件课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很多建议与开展开源教育的思路。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开源软件在国内要发展,需要懂开源的人才,在中小学开始引导学生开源意识是可行和必要的。高校则是培养开源人才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加强开源软件的教育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所有这些无疑会促进中国软件业的发展。

3.3 中小企业应用

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人才、管理信息化等一系列问题,开源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上述难题。郝晨健等通过对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软件平台的需求因素分析,提出选择开源软件构建企业信息系统软件平台的具体策略和选择流程。

3.4 数字图书馆应用

3.4.1 应用开源动因 开放源码思想的兴起和开放源码软件的蓬勃发展,给中国数字图书馆界提供了一个“低代价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一个以高性价比产品获得重要竞争力的机会。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运用开源软件是图书馆建设可行的一种开发模式,可以节省经费开支,提高图书馆的创新能力。针对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国情,应有效地选择、利用、本地化和再开发目前比较成熟的开放源码软件,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我国数字图书馆系统建设的层次和起点,加快其发展。

3.4.2 具体研究

・分析开源软件。张智雄归纳数字图书馆可用的几类开源软件:门户类、机构仓储类、内容管理类、知识发现与知识管理类、其他重要开源软件等;刘兰等对2007-2008年国外有关开源软件的研究历程进行述评,并花大量篇幅阐述国外开源软件在数字图书馆领域的应用情况,对于国内运用开源软件建设数字图书馆具有启示作用;阮莉萍。对国外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开源软件(Koha,PHPMyLibrary,PMB)进行介绍,并从基本技术特征、系统功能和技术服务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开源软件在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建设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董丽、张首红等对Fedora、DSpace、Greenstone进行比较分析,为国内从事数字图书馆系统开发和设计的同行提供参考;毕强分析中国数字图书馆开源软件本地化现状及应用情况,并探讨开源软件在中国图书馆行业本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具体应用。唐兆琦、郑巧英利用Dspace构建学位论文提交与系统;林颖、张智雄利用Dspace构建中文机构仓储系统:叶鹰等提出以Dspace作为数字图书馆核心引擎的Lib2.0模型,综合资源、技术和服务管理讨论了基于Dspace构建Lib2.0的技术可能性和应用优越性;祝忠明等提出以Dspace为基础的一种自助提交和开放搜寻与聚集为主要手段的学科知识库建设框架;董丽等以Dspace为基础平台构建清华大学图书馆读者培训门户系统,提供用户身份的统一认证、不同身份读者的讲座预约、课程信息和课件的流程以及资源批量加载功能等。另外,有学者对OpenResolve、MRTG、Net~ow、RAKIM Linux+Qt/Embedded等构建图书馆应用系统作了探讨。国内数字图馆建设对机构仓储开源软件Dspace、Fedora等应用到了一定深度,在图书馆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将会有更多的开源软件应用到图书馆建设中,推动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3.5 其他应用

很多学者也研究开源软件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力负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开源软件应用呈现出多样性。

4 存在问题

李国杰指出中国开源存在的问题:①我国许多企业、大学与科研单位只把开源软件当作可免费获取的资源,对开源社区的贡献比较少,也不太重视开源软件的“游戏规则”;②有些单位在封闭的环境下从事对Linux内核的修改,甚至将开源软件变成违反GPL规则的闭源软件;③我国对如何利用和回馈开源软件社区了解不足;④在中国极少纯开源模式运作的软件公司;⑤电子政务、中小学远程教育等国家出资的项目还没有向开源软件倾斜,公共财政几乎还没有支持过开源社区;⑥国家应该加强对开源软件的重视,向开源软件倾斜应该成为国家意志。上述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开源软件在中国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深思考。

5 研究热点与趋势

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国内开源领域研究热点与趋势主要集中在:

5.1 开源社区建设

加大开源社区建设,培育开源软件健康发展。社区里积聚着许多贡献者,他们开放软件源代码,把自己对各种开源软件的使用体验拿出来共享,共同讨论,为其他用户选择开源软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这样共享的环境,与互联网创新且开放的精神相符合,社区是推动开源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的开源社区发展存在无序、动荡、无目标状态,表现出人气不足、人才缺乏、项目缺少、运行不稳定等缺点。支持发展开源社区是推动开源的基础工作,应该作为持续、长期的任务来做。国家应该从政策层面支持鼓励企业等团体从事开源社区建设,帮助开源社区持续健康发展;并将开源软件作为软件产业突破口,大力培育开源社区,促进开源软件良性发展。

5.2 开源商业模式探讨

开源软件要发展需要良好的商业模式,它不是免费软件,人们平常所理解的开源软件免费主要是指程序源代码免费,除此之外的技术支持、服务、培训是不免费的。“软件=程序+文档+支持+培训+专业服务”,如果将程序看成核心要素,而其他4个为要素,那么传统的商业软件主要靠核心要素谋取利润,但开源软件由于其特殊性,即源代码开放,任何人可以自由获取,此时利润主要来源于要素,通过要素的实施帮助企业获取利润。这个等式其实也表明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应该围绕要素开展。开源软件在过去20年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世界软件发展的格局,也是中国民族软件发展的一个契机。国内开源企业要发展,需要深入探讨适合本土的开源商业模式。只有这样,开源企业才能发展壮大,才能托起国家民族软件产业的大旗。目前国外有很多成功的开源商业模式,但国内还缺乏典型成功案例,使得开源企业或个人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不愿过多投入,花更多精力去研究。国内急需开发成功的开源商业模式,推动开源软件良性发展。

5.3 开源与人才培养

首先,就人才培养而言,开源软件有特殊的优势。商业软件的源代码不开放,因此通过培训只能学习该软件的操作和外特性。开源软件则不同,首先,通过学习、分析开源软件的源代码,了解软件更多内涵,有利于提高培训水平和软件人才的水平。其次,开源软件在国内要发展,特别是开源社区的建设、开源商业模式的构建等,需要懂开源的人才。高校则是培养开源人才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加强开源软件的教育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知识创新重镇的高校有条件也有义务大力推广应用开源软件,为国内培育优秀的开源人才。

第2篇:商业模式基本问题范文

所以,陈春花教授很担心中国企业家的出发点:不信看看中国企业家喜欢的问题与美国企业家喜欢的问题,就大不一样。为此她在《重塑企业经营模式》中疾呼:产品时代已经结束,你与顾客时代同步了吗?

同样是有学术背景,但在创维实战的杨东文先生,显然觉得问题的关键不是观念,而是know how――如何操作的问题:企业当然要以消费者为核心,问题是如何或怎样来实现这个核心导向呢?

不用担心没有答案,在本期你会“亲密接触”蒙牛总裁牛根生的绝技,他一口气列出了蒙牛商业模式的16个支点。尽管我与牛根生是朋友,交流过很多问题,但读到这16个支点仍然感到是一盘智慧大餐!在中国特色管理上,我相信中国企业家中超过牛根生的并不多,只不过,特色太多了,一方面说明你智慧,另一方面也可能说明不够成熟。

事实上,模式背后仍然是人的问题。本期关于娃哈哈的讨论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没有宗庆后的娃哈哈,是不是一个空壳品牌?达能当年为了业绩利用强人宗庆后,现在终于体会到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心境。利用者最后反被人利用,很正常!

就商业谈商业不好说谁对谁错,当我们发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时,大多是我们自己“画地为牢”的时候。跳出目前的商业活动,我们看看《清明上河图》或近代的山西商人,就会明白衰亡显然问题不是出在没有商业的繁荣上,而是出在支撑赚钱的组织与制度体系上。营销就是要赚钱,但赚钱却并不必然是营销。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先问一个简单的问题:消费者最大的权利是什么?是拥有“用脚投票”的自由吧?你这个企业不好,他们就到别的企业买,免受你这个企业的剥削!正是消费者的选择权造就了优秀企业。没有消费者选择别的企业,就没有优秀企业。

那企业最大的权利是什么?企业会不会受消费者剥削?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企业没有选择消费者的能力或自由,那么就是在受消费者剥削!也正是企业的选择权造就了优秀消费者。没有企业选择消费者,就没有优秀的消费者。

我建议大家从这种角度去看本期推出的一系列营销战略文章,比如路长全在“十大纲领”中谈的价值链分工。为什么人家能够选择价值链的盈利端,你只能做苦力?说白了仍然是你没有能力选择客户!所以路先生提出的“切割营销”,第一个着力点――找出你的客户,并且将此视为营销的基本问题。

现在是强调营销的“组织意义”的时候了。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里德曼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仅有两种方法协调千百万人的经济活动:一种方法是军队和极权主义的强制手段;另一种方法是市场的个人自愿结合。“营销”就是市场让个人自愿结合形成企业组织的唯一方法――个人加入企业主要是赚钱,个人要赚钱的前提是企业盈利,营销就是为了盈利!由此你才会理解,为什么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区别一个组织是不是企业的唯一要素就是营销。

第3篇:商业模式基本问题范文

春运是中国人永恒的话题,火车票也是,刚推出没几年的12306网站更是。今年金山猎豹浏览器所带的抢票插件更是让春运这个话题有了更多的技术含量。抢票插件是否影响了网络购票的公平?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从技术和消费体验角度来说,12306更应该自己采用这样的简单技术,或者变通采用,甚至还要提供更多的便利。

比如,用户可以直接预置好订票信息(比如可以在提前售票时间的基础上,再提前5天时间用于预约),并且直接在网站上充值,系统一旦放票,用户只需要一键提交,如果能自动提交就更好了。从运营角度看,这样减少了重复提交的次数,网站拥堵的情况可以得到根本缓解。在购票时段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预约操作的时段,实现24小时营业,就赢得了新的公平,也就无需约谈抢票软件了。或许在下一个春运的时候,能有这个变化。2013年春运售票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放票的时间节点由4个增加到10个,客观上减少了拥堵,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进步,虽然这一步还不是很大。

当然,我们想谈的不只是一个在卖票环节如何更优化的问题,而是从运营视角谈春运秩序优化问题。其中卖票是基础,是重要的运营数据支撑前提。

卖票,基于铁路的基本运输计划,直接将预测变成预定。在群众刚需出行的刚需时间内如何调度出更合适的运力特别重要。预约和预售已经解决了重要的订单确定性问题,它提示出对运力的具体需求,基于这个需求如何挖掘并增长出关键几日更多的运力来,是非常具有操作价值的。比如长途和短途的分离,长途始发区域停靠车站的减少,提高发车密度等等,可以让更多的运力进入队列。

甚至这也不是我们要深入谈的。解决铁路春运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只是这个话题常常会引发我们对于危机的再认识,这个认识是我们对于真正的问题反应常常会慢一拍,我们虽然一直在进步,也在不停地解决问题,但是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也一直在出现。只有真正面临不得不过的坎时才会警觉和想方设法,在它不是威胁的时候,我们最擅长的就是失去起码的感觉,直到它再次出现。

到底能不能比问题出现的速度再快一些认识到?对于互联网世界,我们面临的危机呢?

2013年1月15日,在杭州举行的淘宝大学年会上,阿里巴巴集团主席、CEO马云发表了演讲,其中提到“几年前在上海,和很多当时做易趣的卖家交流。她们说做得比较好,一年做5万。如今,一个网商一天做5万,都不敢出来说自己做得比较好。电商不是商业模式,不是技术,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电子商务从传奇到普通人的普通事,也就不到10年工夫,互联网的红利被许多先机者分享,虽然其中依然有互相之间的惨烈厮杀。

艾瑞咨询最近的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突破了3.88亿,手机已经超过台式机成为了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其中3G用户已经突破了2亿人。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终端数量已经非常庞大,并且还在迅速增长。

这个大逆转,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大型企业的不安,更有许多还在电商之路上蹒跚的传统企业的不惑:没有跟上第一班车,第二班车也要跟不上了吗?甚至许多企业对于是不是有第二班车还不清楚,第三班车长什么样还缺少足够的想象空间。

我们常说O2O(Online To Offline),试图将线上和线下的价值做足够的融合,然后是不是存在着一个主次?线上线下的黄金分割点在哪里?

以我的观点,那就是必须是线下为主,处于0.618这个点比较长的一侧,也就是线上是为线下服务的,我们将它称呼为OFO(Online For Offline)。

第4篇:商业模式基本问题范文

【关键词】比较管理;研究对象;分析范式

一、比较管理研究的历史演进

自1959年哈宾森和梅耶斯的《工业世界的管理:国际分析》的问世以来,比较管理研究已经有50余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纵观比较管理的研究历程,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1.基础理论探究阶段(1950年代—1970年代)

二战后,欧洲大陆有过一场关于各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大讨论。在1959年,哈宾森和梅耶斯(Harbison和Meyers)出版了其著作《工业世界的管理:国际分析》,正式拉开比较管理研究的序幕。在此之后,有众多学者加入到比较管理研究的队伍中来,并且出现了许多经典性的研究成果。但整体来看,这一阶段主要是形成比较管理研究的概念体系以及搭建研究框架。其中,法默和里奇曼(Farmer和Richman)在1964年开创性地提出了第一个比较管理理论框架,尼希根和埃斯塔芬(Neganhdi和Estafen,1965),孔茨(Kootz,1969)在法默—里奇曼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完善的分析框架。在1969年,汉默(Scholl hammer)通过回顾已有比较管理研究的理论取向,提出了“比较管理理论丛林”的观点,并归纳出比较管理研究的四大学派:社会-经济方法(The Socio-Economic Approach)学派、生态学(The Ecological Approach)方法、行为方法(The Behavioral Approach)学派和折衷-经验方法(The Eclectic-Empirical Approach)学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综合的比较管理理论分析框架。

2.经验分析盛行阶段(1980—1990年代)

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比较管理理论研究逐步深化的同时,在管理实践领域出现了“日本奇迹”:日本人在战后不太长的时期内,在国际市场上一个一个地夺走美国汽车、炼钢、造船、手表、照相机、家用电器等工业在世界上的优先地位;到1980年,日本的GDP已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1974年到1980年,日本经济增长率是美国同期的3倍。面对日本企业的全面进攻,为什么作为管理理论发源地和大本营的美国企业只能节节败退?不少美国学者痛定思痛,对日本企业的成功之路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于是出现了以美日比较管理研究为主题的“管理新潮流四重奏”:《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Pascale和Athos,1981)、《Z理论》(Ouchi,1981)、《企业文化》(Deal和Kennedy,1982)和《成功之路》(Peters和Waterman,1982)。这一阶段的一个突出成果或共识是:优秀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是企业成功的决定性要素。

3.制度主义与多元化阶段(1990年代—)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缺乏经过系统整合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分析范式和更为有效的分析工具,导致了比较管理研究逐渐归于沉寂,甚至被边缘化。90年代后,历史制度主义开始进入比较管理研究领域。阿恩特(Arndt,1981)和艾耶(Iye,1997)利用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跨国公司的营销管理战略在在不同国家的适应性问题。卡洛里(Calori,1997)等遵循权变的逻辑思路和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方法,构造了一个造成英、法两国管理方式差异的影响因素模型。1990年,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一门新的研究生专业课:比较制度分析(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CIA),以深刻理解制度的多样性和当代经济的复杂性,研究在经济、政治、组织和社会诸域的制度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以及联结这些域的制度的性质。近年来,新制度经济学(历史的制度分析)又与比较制度分析相融合,称为历史比较制度分析,即HCIA方法(Historical &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有《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Saxenian,1994)、《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Fukuyama,1995)、《比较制度分析》(青木昌彦,1999)。

二、比较管理研究的目的、任务和基本问题

高闯和关鑫(2010)为比较管理所下的定义可视为对比较管理研究目的的高度概括,他们认为“比较管理是从比较分析的视角研究不同环境系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中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及其内在规律性,揭示不同国家或地区企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生成与演进机理,破解其一般演化规律,探寻不同国家或地区企业管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不同国家或地区企业管理的相互借鉴与移植提供可能性论证和理论依据”。比较管理是研究具体情境和不同情境的管理活动,其基本假设是组织和组织的情境是异质的。因此,情境化是比较管理研究的根本出发点。

结合研究目的和情境化研究,比较管理研究需要完成如下任务:识别不同情境下管理活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寻找引致这种相似性差异性的根源;描述不同国家管理活动的演进轨迹及其规律;揭示管理方式与经济绩效的关系;提炼中国情境下的特殊管理问题、概念和逻辑;为管理移植提供可能性论证;探讨管理移植的内容、方式、路径和策略等。

比较管理研究着重解决三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导致不同管理情境下企业管理模式、方式和行为等出现差异的因素是什么”;二是“影响企业管理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三是“管理移植可行性的影响因素、移植内容、移植方式与策略等”。第一和第二个问题需要学者们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去追本溯源,从而还原事物的本质,这属于解释性研究的范畴。第三类问题则需要学者们运用解释性研究的成果,并结合企业管理实际提出解决具体的策略,进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有效性,这属于对策性研究的范畴。对于解释性研究,学者们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管理移植的研究,一方面是成果的数量和影响力都远低于解释性研究,另一方面,就为数不多的管理移植相关的研究成果来讲,学者们也大多处于对移植客体的描述和介绍,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与比较管理研究的沉寂相比,近些年,跨文化管理研究逐步兴起,这种反差有力地证明对策研究在比较管理研究中的重要性。

三、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

与其他研究相比,比较管理研究在其形成和发展之初缺乏对研究对象的清晰而又统一的界定。由于研究对象模糊且复杂多样,使得比较管理一直没有建立明确的研究范畴和完整的话语体系,导致进入90年后期比较管理研究成为一门“沉闷的科学”。

关于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学者们不论在界定上还是在表述上都有所差异。从国外来看,法默和里奇曼将研究对象界定为管理过程诸要素,尼希根和埃斯塔芬、孔茨都认为管理实践是比较管理研究的对象,而麦肯锡咨询公司的7S模型则直接指向商业模式。尽管表述不一致,但国外学者都将研究对象集中指向为对实践而非对管理理论的比较。

国内学者的观点可归为如下四种:(1)重合说。这种观点认为,比较管理研究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一致,都指向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职能和方法,所不同的是比较管理在研究这些问题时采用了比较分析方法。(2)管理现象说。以杨海涛(1988)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比较管理主要研究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管理现象”的异同点、模式及其效果,并且对这些管理现象与文化地域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3)管理思想与实践说。曹德骏(2010)等认为,比较管理是通过比较方法对本域与异域的管理思想与实践进行研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不同情境中的主体加以对比分析。(4)管理方式说。黄群慧(1998,2010)认为,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和组织内部条件下,组织管理部门和人员履行管理职能的方式,即不同情境下组织管理方式的差异。

上述关于比较管理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界定能够帮助研究者迅速找到从事比较管理研究的入手之处。然而科学的主要目标不是关注表面化或表层化的现象,而是揭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结构、作用力和趋势。以上提及的“思想”、“现象”、“实践”、“理论”、“方式”等中包含着许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碎片式的元素,难以真正实现比较管理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也无法体现出比较管理的解释性特征。我们可以将比较管理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向管理实践,但蕴含在管理实践之中并支配管理实践的管理机制或管理机理更应成为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

四、比较管理研究的分析范式

科学的范式是任何一门学科建立、发展、成熟和更替的前提。更进一步说,“没有范式,就没有科学,因为范式是理论化的坐标或者罗盘。以此坐标为地基,才有可能将某一研究范围归类与规范化”。范式的意义在于“范式决定了我们的着眼点,决定哪些问题允许被提出,如何回答所提出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手段”。

在比较管理的研究历程中,先后经历了法默—里奇曼分析范式、尼希根—埃斯塔芬分析范式、哈罗德·孔茨分析范式和麦肯锡7S模型等的演进。每种范式都在一定意义上搭建了比较管理的分析框架,法默—里奇曼范式指明了进行比较管理研究所必需的概念体系。尼希根—埃斯塔芬范式将管理哲学变量引入分析框架,并肯定了管理哲学的可移植性。孔茨范式引入了内部环境因素变量,并将管理基本原理与环境因素区别开来;7S模型认为企业商业模式的评价可从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风格(style)、员工(staff)、技能(skill)、战略(strategy)、共同的价值观(shared vision)7类指标进行细化,从而提高了范式的可操作性。然而每种范式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对象缺乏统一的界定;过分强调比较管理的解释性特点,忽视了对管理移植的关注;管理情境分析不够全面;没有深入探讨范式的具体应用问题。这些局限性的存在要求我们对比较管理分析范式进行系统的整合,以推动比较管理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五、比较管理研究展望

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与自然科学和成熟的社会科学相比,比较管理研究在概念体系的构建、研究对象和边界的确定、分析框架的整合、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尚待完善与优化。因此,比较管理研究首先要借鉴其他相对成熟的比较学科,如比较生物学、比较政治学、比较历史学、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概念体系和分析工具;其次,在比较管理研究中需要引入与整合经济学、文化学、生物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如生物学、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中所倡导的演化分析方法,其思想内涵和提供的分析工具不仅能为其它社会学科所引入,对比较管理研究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一,可以廓清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并进行更具针对性和动态性研究;第二,可以回答比较管理研究的基本问题中的前两类解释性问题;第三,有可能发现“基因的管理对应物”。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各国管理实践活动的不断交融与创新,比较管理研究将有更大的应用空间,其研究将主要表现出如下特征:强化具体情境下企业管理模式特征、生成及演化规律的研究;加强对管理移植的理论研究,尤其是系统的案例研究;关注不同情境下具体管理职能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Farmer R N and Richman B M.A model for research in comparative management[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64,7(2):55-68.

[2]Harbison F and Myers C A.Management in the industrial world:an international analysis[M].New York:McGraw-Hill,1959.

[3]Koontz H.A model for analyzing the universality and transferability of manage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69,12(4):415-429.

[4]Negandhi A R and Estafen B S.A research model to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American management know-how in differing cultures and/or environment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65,8(4):309-318.

[5]Schollhammer H.The comparativ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69,12(1):81-97.

[6]曹德骏.比较管理学科的发展问题[J].比较管理,2010(2).

[7]高闯,关鑫.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与边界[J].中国工业经济,2010(12):138-148.

[8]黄群慧,张艳丽.比较管理学学科理论体系构思[J].社会科学,1998(12):68-71.

[9]杨海涛.比较管理学导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

[10]杨虎涛.演化经济学讲义——方法论与思想史[M].科学出版社,2011

第5篇:商业模式基本问题范文

[关键词] 系统观 国家数字信息资源战略 规划模式 环境分析

[分类号] G250

National Digital Information Resource Strategy Environment Analysis Method and Planning Model Based on System Theory

Sun JianjunKe QingCheng Yi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Abstract] Study the applic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PEST method in the analysis of digital information resource strategy environment, provide a national digital information resource strategy plan model based on system theory. In the model, the plan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 environment analysis, function judgement and strategy formation.

[Keywords] system theory national digital information resource strategyplan model environment Analysis

20世纪90年代以后基于系统观的战略规划思想在企业战略管理中逐渐被重视,其依据战略管理的系统特性,明确战略管理系统的环境因素及其作用,旨在建立一个开放、有效的战略管理系统。战略管理系统的环境因素包括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环境因素主要有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制度、人及利益相关者、信息渠道。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行业环境因素和一般环境因素,行业环境因素主要有竞争对手、供应商、行业政策等,一般环境因素指社会、文化、科技、政治、法律。这些环境因素都具有相关性,他们相互作用。通过系统地对战略环境因素分析,形成科学的战略,这便是系统观思想在战略规划中的应用[1]。

1基于系统观的数字信息资源战略环境分析方法

数字信息资源战略规划是对数字信息资源发展中的战略性重大问题进行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重大谋划。它是从战略管理的高度来讨论数字信息资源的发展和管理问题,实现数字信息资源的发展目标,建立和扩大竞争优势,而对各种数字信息资源生产要素(包括数字技术、数字资源和数字信息管理体制等)及其功能所作的总体谋划。数字信息资源对组织、国家来讲承担了双重角色,既是必不可少的经济资源,又具有驾驭其他资源的能力,因此数字信息资源战略规划更需要从系统的角度综合研究[2]。

基于系统观的数字信息资源战略规划的关键是对环境的分析,对于国家数字信息资源战略来讲,外部环境为一国之外的全球环境,内部环境则指的是一国内部的条件。环境分析即为对全球的数字信息资源发展环境的分析和我国数字信息资源发展环境的分析。在数字信息资源战略环境分析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是PEST方法。

1.1 PEST方法基本思想

PEST方法是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这些影响组织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是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这四大类。具体的衡量因子见表1[3]:

PEST方法将所有与组织发展相关的一切外部因素分为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文化这四类,对每一类又细分了其具体影响因子,对这些影响因子的综合分析是PEST方法的核心思想。PEST方法是一种定性的评价外部环境的方法,其优点是能做到科学全面、具体细致的识别环境的条件和变化因素,且简单可操作性强,因此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用于外部环境的分析,我们也将其应用到内部环境的分析,是一种很好的战略规划分析方法。

1.2 PEST方法在数字信息资源战略外部环境分析中的改进

如果直接将PEST方法应用于数字信息资源战略规划中会发现有许多子指标并不适用于数字信息资源相关活动中,例如,数字信息资源受技术的影响较大而受经济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衡量技术环境的子指标只有两个,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分析的需要,经济环境指标却又显得过多。所以若要得出正确的分析结果,必须对现有的PEST方法结合数字信息资源的特征进行改进。

国内外有许多学者研究了影响数字信息资源发展的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具体内涵。2003年,美国南康涅狄格州大学通信、信息和图书学院学者和他的学生调查了开展“数字图书馆”项目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要思考以下问题[4]:

1)数字化时选择那种原材料作为数字化收藏对象。

2)数字化实践采用哪些标准、规则和指南。

3)数字化中有哪些与版权和产权相关的信息政策法规。

4)数字化实践中最关键的技术问题是哪些。

5)数字化实施中,在硬软件开发、系统设计和人力资本方面,图书馆的技术市场定位的发展趋势和兴趣所在。

根据国内外在数字信息资源研究方面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国家层次的中的PEST方法包含如下分析要素(表2):

2 基于系统观的数字信息资源战略规划模式

基于系统观的基本思想,笔者提出国家层次的数字信息资源战略规划模式,如图1*。

在进行正式的战略规划过程之前必须做的工作是战略背景研究,包括数字信息资源的发展概状进行分析,得出规划的理念和规划方法。规划的理念是在正式的战略功能定位之前对数字信息资源战略要实现的效果和产生的影响的初步构想,即数字信息资源的战略功能是具体而明确的,规划理念则是较为抽象和假设性质的,可能借鉴的是其他行业的思想,可能引用的是经典的哲学理论,但在后续的战略规划过程中能起到指示和引导的作用。规划方法的选择也是非常关键,通常一个数字信息战略的形成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规划方法。我们提出的数字信息资源战略规划模式将数字信息资源看成一个整体,研究影响其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因此可以称为是一种基于系统观的战略规划模式。这一战略规划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2.1数字信息资源战略的总体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

这是数字信息资源战略规划的核心环节和关键步骤。环境分析是为了掌握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变化力量,以便及时作出有效的反应,回避风险,识别危险和机遇,获得持续发展的机会,优化长期或短期的规划。数字信息资源的环境分析即为识别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宏观环境和内部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使得战略规划能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5]。

我们将这些因素分为全球数字信息资源发展的总体环境和我国数字信息资源发展的内部条件,采用的是前面提及的PEST分析方法,从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四个方面来分析。政治维是指与数字信息资源发展相关的国际政治环境。经济维是与数字信息资源发展的全球经济环境。技术维指数字信息技术,如当前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其中许多技术都对数字信息资源产生影响。社会文化维是从社会人文角度来考虑的一个尺度。通过将影响数字信息资源的外部因素划分为这四维,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识别外部的环境。对于数字信息资源的内部能力的分析,要抓住的关键问题是组织内部数字信息资源的数量、类型、分布规律,组织内现有的经济能力和技术能力、组织对数字信息资源的政策导向等。目的是识别组织开展数字信息资源战略的资源能力,亦即进行可行性条件分析,需要在组织内部开展充分的调研。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构建数字信息资源发展的SWOT分析模型,即明确数字信息资源发展面临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

2.2数字信息资源战略功能定位

这是数字信息资源战略规划的首要任务,前文提到,由于数字信息资源的多重角色,决定了数字信息资源战略功能的多元性。这一阶段要明确数字信息资源的战略愿景和战略使命陈述。

①战略愿景(Vision)

按照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弗雷德・R・戴维的观点,愿景就是解决企业要成为什么(what do we want to become) 这个基本问题。例如我国联想集团的战略愿景就是“未来的联想应该是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6]。许多企业家理解愿景就是是企业难以实现的战略目标,更多的是企业家的一种追求,它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是通过愿景的确立,能起到激动人心的作用,因为愿景并非是虚无缥缈的,而是需要超乎常人想象的信心与毅力才能实现。

数字信息资源的战略愿景即为明确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朝哪个方向发展,表达了战略规划的宏观愿望。例如新西兰的国家数字战略中,战略愿景是“为所有的新西兰人创造一个数字化未来。数字通信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提高了民主化进程、为新的机遇打开了大门。我们必须借助技术的力量将公众和与之息息相关的事情联系起来,表现出我们的创造能力,发扬独有的毛利文化(the culture of Māore),增强和南太平洋邻邦的交流”[7]。

②战略的使命陈述(Mission statement)

在企业战略研究中,使命陈述是解决企业是什么(what is our business)这个基本问题,和愿景相比,企业使命是在企业愿景基础上,具体的定义到回答企业在全社会里经济领域经营活动的这个范围或层次。企业使命是比愿景内容更具体、更符合实际的概念。

按照戴维的研究,使命应包括以下九个要素:顾客、产品或服务、市场、技术、对生存,发展和利润的关注、理念、核心竞争力、公众形象以及对员工的关心。这九个方面也成为评价一个企业战略使命是否合理的标准[8]。

数字信息资源战略规划中也要求能准确的定位战略的使命。同样的在新西兰的国家数字战略中,其中内容战略的使命陈述是为新西兰公众提供无缝的、便捷的信息访问渠道,使公众获取与之生活、工作、文化相关的重要信息。具体的使命为:到2006年12月,制定和国家内容战略;开发在线文化门户;实施国家数字资产档案项目“Te Ara-the Encyclopedia of New Zealand”和毛利语言信息项目“the Maori Language Information Programme”;通过合作伙伴资金来开展现有内容数字化以及新的数字内容的创作。

战略愿景和使命陈述的确立对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德鲁克曾说过形成一个清晰的战略愿景和使命是战略家的首要责任[8]。愿景能对群体产生激励、导向作用,让这些群体产生长期的期望和现实的行动,在企业使命得以履行和实现的同时,自身的利益得到保证和实现。凯勒对前人研究上归纳出使命陈述的价值是:一有助于战略规划与组织文化相契合,使战略规划的实施获得坚实的组织文化支撑。二是合理建构的使命陈述具有重要的外部影响力。因为使命陈述表述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甚至能施加影响的边缘群体的利益。同时,使命陈述也表述了存在于组织与受众之间的“契约”[9]。

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进程中,国家使命、愿景和战略目标已逐渐清晰,我国的国家使命是建设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和平共处的和谐社会。我国的国家愿景是把我国建设成为能够持续发展的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社会、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的国家战略目标是2020年左右实现小康社会、在21世纪中期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这些都是数字信息资源战略愿景和使命陈述形成的指导思想和重要依据。

2.3数字信息资源战略的形成

这是数字信息资源战略规划的最终目的,也是前面两个阶段的最终研究成果。经过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后,需要为数字信息资源的发展制定正确的战略。战略内容包括数字信息资源的法律政策、标准规范、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组织机构和最佳实践。数字信息资源的发展重在管理,一个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为数字信息资源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因此应根据战略的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并建立相应的执法部门对突发事件进行初步的控制。数字信息资源标准规范的建立是从源头上做好数字信息资源战略管理工作的基础,战略的其它内容都要贯穿和体现这些标准规范。现有的许多标准规范如内容描述标准DC,唯一标识符标准,开放档案信息参考模型OAIS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创新是指积极探讨对数字信息资源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数字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商业模式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增加资金收入的行动,为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募集资金,实现数字信息资源相关产业的经济利润。组织机构是指要建立一个统一、协调、合作的组织机构,各部门自觉履行各自的角色和责任,接受统一的监督,共同促进数字信息资源的发展。最后,还要在实践中积极探讨可行的实施模式,寻找最佳实践方案。经过这三个阶段,便完成了一个系统的数字信息资源战略规划过程,下一步便转入战略实施阶段。

3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系统观的数字信息资源战略规划模式具有四个明显的特点:(1)既考虑到影响数字信息资源的外部环境又考虑到与数字信息资源相关的内部条件,采用系统综合的思想对数字信息资源的发展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一个全面、客观、综合的战略分析基础。(2)运用了PEST环境分析方法和SWOT分析模型。PEST方法将外部环境用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四个维度来衡量,使得抽象的战略规划过程变为科学的、具体的、可行的分析过程。SWOT方法则根据环境分析结果得出数字信息资源发展所面临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从而构造了清晰的数字信息资源战略分析框架,进一步促动战略的形成。(3)将战略功能定位作为一个单独的战略规划阶段,显示了战略功能定位判断的重要性,明确了战略功能定位在战略规划的作用。它是整个战略规划工作的主导思想。(4)最后,提出了数字信息资源战略规划的内容包括数字信息资源的法律政策、标准规范、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组织机构和最佳实践这六者。

参考文献:

1董小焕.论企业战略管理的系统观. 集团经济研究, 2006(10):1

2Orna, Elizabeth. Information Strategy in Practi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ilogy, 2005,56(14):1556-1557

3欧斐生.台湾生技产业经营环境与经营分析模式之应用探讨.台北:国立成功大学管理学院, 2002:26-28

4Liu Yanquan. Impacts and Perspectives of Digitization Practice in the US Libraries. Digital Library Forum, 2005, (11):1-9

5Wende,Zhang. Enterprise Strategy’s Studying of patent information.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2004,23(1):108-111

6经盛管理咨询.中国企业文化战略:愿景引航.省略/manager/200605/476.html.2006-05-26

7Minister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nister of Communications. The Digital Strategy: creating our digital future. digitalstrategy.govt.nz/.2006-9-10

第6篇:商业模式基本问题范文

    草原天路,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和崇礼县的交界处,分为东线与西线,目前已开发132.7公里。横跨沽源、崇礼、张北、万全、尚义五县,是连接2022冬奥会崇礼滑雪场,赤城温泉和张北草原风景区的一条重要通道。 

一、张家口草原天路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旅游兴起及其原因 

作为一种被迫的商业旅游产品,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潮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旅游形式。在精神和物质财富满足的同时,生存危机致使人类开始思考自身的发展模式以及生存方式。生态旅游是当代世界旅游业新的发展观,作为世界旅游业经济的新增长点,是可持续旅游的实现途径。 

张家口地区改革开放较晚,尤其在传统的发展观念上走过不少弯路,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同时也汲取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在承办2022年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下,张家口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势在必行。 

(二)生态旅游的哲学内涵 

与传统哲学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元对立观不同,生态哲学认为人离不开自然,同时自然只有纳入到社会当中才会体现其价值。自然的人性化与人的自然化的相融合是通过人类对自然的改变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维护而实现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从实践出发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认识自然界客观性的前提下,主张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统一。自然和人的协调一致,作为统一的世界不可分割。所以生态旅游的哲学内涵是生态经济供给能力的有限性和旅游经济发展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矛盾运动的动态平衡。生态旅游的矛盾体现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不能满足旅游开发的需求,以及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环境破坏、污染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和自净能力。生态旅游作为未来旅游的指向标,是对环境危机的反思和矫正。生态旅游的主体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通过生态工程和环境教育的实施,实现旅游开发、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协调,实现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发展生态旅游是人们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具体体现。

 

二、张家口草原天路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相矛盾的问题 

传统发展观的哲学根源是“人类中心论”。草原天路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就是与传统发展观相矛盾的问题。人们的思想一直局限于人类中心论的范围内,生态赤字以及人类的代际间的不公平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把自然当成技术生产的原材料,无限的索取和透支。发展生态旅游是生态哲学的世界观,它反对不加节制的无序开发,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基本问题,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开发者对草原天路的生态建设意识淡薄,重造轻管现象突出,致使生态旅游的整体效益不明显。 

(二)草原天路旅游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2015年,草原天路招商项目16项,新增6条“天路”连接线,总投资20亿元,协议引资8.7亿元。天路两侧风电产业、采矿业的兴起导致原始植被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目前草原天路吸引国内外观光游客已超过100万人次,周六日接待量最高达5000多辆车次。草原天路旅游产品的客观性决定了自驾游的旅游方式所导致的汽车尾气排放,加重了天路道路的空气污染。随着外来游客的增多以及越来越多草原娱乐项目的开发,草原天路面临着草甸退化、大气、水、固体废弃物、违章建筑等多层面生态破坏的危险。 

(三)单纯景区开发商业模式和路权之间的矛盾问题 

草原天路被称为中国版的66号公路,但即使是美国的66号公路,其核心功能并非旅游。从全球范围来看,公路归属权属于国家,比起封闭的园区式景区,也很少有城市直接将公路作为旅游目的地来运营。但随着人们旅游习惯和消费能力的变化,自驾游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旅游市场份额。天路在区域和空间规划开发过程中容易陷入景区式开发的思维逻辑,商业模式更是迫切将草原天路中路的价值变现。 

2016年5月轰动一时的草原天路收费事件,后来因为舆论,门票计划暂缓。草原天路的价值变现与公共治理之间的矛盾,加大了监管治理的成本;当地政府和运营企业如果不能正确定位天路旅游产品商业模式,草原天路将变成尴尬之路。 

(四)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信息不充足 

个性化强、方式自由是自驾游区别于团体旅游的最大特点。目前为止,天路仍然面临着自驾游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不够完善的问题。管理者在开发过程中缺乏全局意识,草原天路入口偏僻,至今没有官方网站以及天路旅游路线规划指南,周边路标设置不合理,路况信息不及时,游客多以论坛方式传递信息,又往往会由于路标指引、服务区、加油站等交通信息不详细或者缺失而不知所措。这些问题都会使草原天路的自驾游效果大打折扣。 

三、为推进草原天路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 

(一)建设天路生态文明,努力打造生态保护核心区 

在人与自然物质之间的交换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的同时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提供了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天路旅游开发,从“人化自然”的角度来看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不遵守自然规律,超出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就会与“自在自然”相排斥。所以发展天路的旅游业,就一定先从建设草原天路生态文明开始,努力打造生态保护区,沿路打造沽源湿地重点水源涵养区,桦皮岭木林集中分布区,张北草原生态保护区,在天路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相协调的前提下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发展的转变。

      (二)使草原天路纵深立体发展,形成生态辐射区 

缓解草原天路生态保护区的环境承载压力,大力发展天路周边生态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政府应该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在天路周边投资以农业生产模拟、农业科学教育、畜牧养殖模拟、野生植物观赏等形式的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充分发挥草原天路周边生产性功能和生活性功能,不仅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质量,缓解生态保护区的环境承载压力,而且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等服务,拓展了草原天路周边旅游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三)丰富草原天路文化内涵的服务性旅游 

草原天路开展具有草原文化内涵的服务性旅游将吸引旅客消费重心由观光型向文化型旅游商品转化。要使天路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需要重点收集有关天路周边旅游历史,深入调查研究元中都遗址,明确文化营销策略,提高旅游产品文化档次水平。通过举办一系列的草原天路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天路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地域文化内涵。 

(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宣传绿色旅游理念,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要想使草原天路旅游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改善旅游住宿条件、加强旅游餐饮服务监管;合理设置停车场、加油站等基础设施;配备景区环保设施,加强景区的环境管理。通过政策扶持、财政投入,企业参与或众筹的方式来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信息服务的建设。提高游客自身素质,引导大众培养绿色旅游环保理念,如选择电动汽车、小排量汽车、大型载客电动旅游汽车集体出行减轻大气污染,适当选用燃油添加剂,合理的控制旅游时间。 

(五)政府主导,立法加强核心区生态保护 

为了更好的解决天路核心区生态资源配置和管控等突出的问题,政府应及时起草生态补偿条例及相应的法律措施。用法治思维建立旅游开发生态补偿系统,使得生态保护区有法可依。同时进一步增强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推进“以查促改”,对天路周边地表水、环境空气实时监测,对沽源、崇礼、张北、万全、尚义五县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预警分析。不断加大对核心区生态补偿政策力度,明确生态补偿的范围、目标和措施等。严格按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要求,建立草原天路周边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制度,每年对草原天路生态功能区范围内的5个县域进行考核,针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有关县落实整改,推进“以考促保”。 

(六)由“一路”向“一带”发展,发挥草原天路生态带动区功能 

以草原天路为引擎,连接张北、沽源、崇礼、万全、尚义五县生态旅游线路,借助草原天路联通山西和的区位优势进一步辐射坝上草原、承德避暑山庄、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等。打造环北京两小时休闲旅游产业带,借助草原天路形成华北北部生态旅游新格局。 

第7篇:商业模式基本问题范文

关键字:微博 作品 著作权

一、微博简介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2012年10月,有报告显示至2011年12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成世界第一大国。作为一种创作者及传播者参与度都更高的媒体(也被成为"自媒体"),微博有着受众更广泛,传播更便捷且迅速的特点。网络的发达,使创作作品及其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网络上,侵犯他人著作权的事件层出不穷,如某些网站未经权利人许可,又未注明作者,转载他人文章的行为时有发生。此种行为已然成为现今网络环境中侵犯他人著作权的主要形式之一。而微博这种新型传播方式也难以摆脱传统网络侵权行为的袭扰。

二、微博的著作权属性分析

微博究竟具有怎样的知识产权属性?微博的内容,除去所配的图片,一般以文字为主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博客不同,其具有严格的字数限制,即字数不能超过140字,追求言简意赅的传播效果,这与其所期望打到的传播便捷迅速的目标是相一致的。然而,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这最多140字的短小文字究竟是否构成《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

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作品的类型,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对作品作出如下解释:"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我国保护的作品必须具有两个实质要件:一,具有独创性;二,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下面就以这两个要件来分析微博的内容是否构成"作品"。

关于作品独创性的认定,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由于法哲学基础的差异,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知识产权理论对独创性的认定标准并不相同。英美法系受"商业版权说"的影响,注重保护版权人的财产利益,故而法律更多地鼓励人们通过创作不同类型的作品来促进知识的产生和传播。除了保护拥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文艺作品,也保护没有多少创造性的事实作品、功能性作品,如1790年,美国制定第一部版权法将地图和图表纳入与图书同样的保护范围。也就是说,早期的英美国家立法对作品独创性的要求比较低。于此不同,大陆法系国家从开始就采取了比较严格的独创性标准。这些国家的立法注重保护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的人格精神权利,要求作品具有较高的"创作高度",故而将大量平庸的、常识性的东西排除出版权法保护的范围之外。而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曾对作品保护条件的规定:"享有版权保护的作品必须是初创作品。作品中反映的思想不要求是新的,但其文学的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必须是由作者首创的……",这一规定显然更倾向于英美法系的标准,即只要求作品的首创性,而不对作品的价值做更高的要求。我国著作权法有关的独创性的规定,只有原则性的表述,对于作品原创的标准已经明确,但是否要求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则没有明确规定。

以微博所载内容来看,由于字数的限制,相较于传统文字作品的信息量大大压缩,但文字本身的多寡,并不能成为判断是否为作品的依据。比如作为传统作品领域的诗歌,有其特殊的格式要求和文学价值,无可争议地被认定为作品的范畴。某些微博的内容也的确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如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微型小说,一般也就数十字,姑且不论其文学价值的多寡(这也不是法律能够判断的问题),其创作本身体现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是作者自身思维内容的表现形式。鉴于我国著作权法对作品的独创性没有明确的量上的规定,从保护微博作者创作积极性,以及鼓励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说,对此类内容给予作品的认定,应为合理。但对于没有实际意义,纯粹流水账式的记录,如对一天工作内容的总结,或者网友间的聊天调侃,由于其缺乏最基本的创作要素,当然构不上著作权法独创性的要求。

著作权法构成作品的另一个形式要件,即能以有形形式复制,此要求也不能成为否认微博是作品的理由。在网络环境下,文字、图形、影像等信息并不是以有形形式加以复制和传播的,但是这些信息可能仅是传统作品表现形式的转换,并无实质差异,对这些信息能否给予著作权法保护曾存在一定的争议。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对此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归于著作权法第3条列举的作品范围,但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其他智力创作成果,人民法院应当予以保护。"也就是说,数字化以后的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与其本身一样,都被认为是作品,那么,认定微博内容为作品就没什么障碍了。

三、微博的法律保护意义及方式

既然微博可以被认为是作品,理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但其处于网络环境中,又有其自身不同以往作品的特点,故而权利内容与其他作品也具有一定的差异。

传统文字作品,诸如书籍、报刊等,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出售得以实现,如图书作者通过将图书的版权卖给出版商,进而印刷出版,消费者付出价款获得纸质书籍,从而使权利人取得商业利益。即使是数字化的图书,也是通过权利人授权网络中的用户,用户付费阅读的方式实现商业价值的。(虽然网络盗版较之纸质出版更加严重,但并没有对其商业模式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即作者创作,用户付费阅读的模式)

我国2001年修改的《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了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这是微博作为网络环境中的作品最重要的权利形式之一。以信息网络传播的微博作品,与其他文字作品同样蕴含了作者的智慧和思想,区别仅是篇幅长短。但是,仅仅认为对微博的保护就是保护其内容,显然是不恰当的。"任何作品的内容,无论是反映哪一事实现象,都是作者思想观念的集中反映。如果赋予作者对其思想的垄断权,势必会禁锢人类文化的发展,阻碍作品的广泛传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指出:"版权保护的不是思想本身,而是思想的表现形式。"

微博作为一种很简短的表现方式,一方面表达出原创者的思想,另一方面通过对所表达思想的高度概括、提炼,以极为精炼的方式(在短短140个字以内)呈现出作品的内容来,可以说,这种简单、概括的方式正体现了微博传播方式的独特,而这种独特本身体现在它的表现形式上,而非其中蕴含的实际内涵,因为从内涵的角度来看,由于篇幅限制,其与传统的文字作品在表达的广度和深度上肯定会存在差距。

因此,笔者认为,对微博的保护是保护其在网络传播中,以特定形式展现给受众的这种表现方式,即特定的微博创作者,通过创作一条140个字以内的微博,向不特定的公众传播的方式。对其最基本的保护,应当是在转载其微博时注明作者的姓名,尤其是在未直接转发作者原始微博(因为直接转发会显示原作者的姓名)的情况下,应当标明原作者以保护其合法权利。

由于微博的兴起才短短数年,对其是否应纳入著作法的保护以及具体的保护方式还存在不少争议,有待我们进一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view/1567099.htm,最后访问时间:2012年11月20日

[2]吴汉东.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第8篇:商业模式基本问题范文

关于SAP花34亿美金收购SuccessFactor,以及甲骨文花费19亿美金收购Taleo的讨论已经很多了。实际上,通过这些收购,SAP和甲骨文加强了他们对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但是我想要知道,过几年后,这些是否还重要呢。因为很明显的,尽管SAP和甲骨文尝试通过云技术来增强他们的产品与服务,但那太晚了!为什么?一言以蔽之,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即将终结。

没错,ERP的生存期已经屈指可数了。由于高速发展的云技术的推广,人们消费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我所指的转变就是从20世纪开始以产品为基础的“一次性购买”经济模式正在向21世纪以服务为基础持续发生客户关系的“订购型”经济模式转变。

想一想,你很有可能就是这一爆炸性成长消费群体中的一员,例如通过Pandora或Spotify来订购音乐;你也可能是那些采用Netflix观看你喜欢的电影,而不再租借某张DVD;或者,你也可能是高速增长的、享受Zipcar租车服务的一员,拒绝拥有汽车,而只愿意短期租用;又或者,你也加入到人数不断扩大的、反对购买软硬件这一群体中,成为只愿意从云上租用应用和服务的一员。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和文化,我们正在放弃拥有那些有形的商品,相反,去成为享用某种服务的一员,例如听听音乐、开开车、看看电影或者与同事聊聊天。

很显然,这种文化的转变对于业务模式的影响是深远的。为什么?成功不再是简单地统计你卖了多少件商品,而是有多少客户持续地使用你提供的某项服务,并且你怎样能把这种持续的客户关系转化成收入。

当今,订购型经济由众多的技术革新所推动,包括通讯、媒介、科技、消费服务,以及很多上亿元规模的行业,这些促使订购收入模式迅速繁荣发展。除了以上提到的公司,还有很多创新性公司采用订购商业模式,彻底地变革了他们所在的行业,包括、Box、Tata、VNU传媒和Zendesk等等。

当然,并不仅仅是那些新兴公司倡导这种订购模式。更能够衡量这一变革的标志是某些传统产品型公司的转变,例如戴尔,正在加速其自身服务模式的再造。戴尔意识到销售低利润的硬件,如果与提供服务相比较,几乎看不到前途。因此,据Michael Dell介绍,戴尔公司已经收购了几家服务公司,重新把精力放在“关注产品价值,而非产品成本”上。这一举措很奏效。Michael Dell在最近的投资人电话会议上指出:“这是全新的戴尔。在第三财季中,我们的企业解决方案和商业服务部门的业务收入增长了8%,达到了创纪录的47亿美金。”

其实,戴尔只是向服务模式转型过程中的、众多行业中的大企业之一。根据最新的Gartner报告,“到2015年,全球2000家经营非数字化媒体产品业务公司中的35%,将通过订购型服务的收益模式,保持每年收入增长5%~10%的速度。”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ERP终结的信号?因为由SAP、甲骨文等公司所提供的、僵化的ERP系统都是针对20世纪大生产时代的产品,而并非针对以服务为基础的21世纪。因为当初ERP开发的目的就是用来追踪流水线上的产品,而不是追踪客户在不同时段所享受的服务。这些订购型业务模式在采用传统技术时,势必不断地挣扎,受困于很多基本问题,比如:

目标客户是谁?

如果问一问SAP或者甲骨文,你在任何一个时间点,究竟有多少活跃的客户?其答案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定单、客户还是产品?是的,如果问一问ERP,你的企业实现了多少扩展销售,或者去年有多少客户续约?你得到的答案只是一片空白。ERP当然不是用来管理以客户为中心的交易。在订购型经济中,除非你能够把客户关系变成收入,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

如何按照所希望的方式给服务定价?

订购型服务定价模式多种多样,包括简单的月付费模式、基于用量的收费模式或者一次性收费。不幸的是,ERP系统强迫客户做很多毫无意义的工作,来保证价格的正确,比如会被迫为一年中的每个月都采用不同的产品编码,类似于“服务产品SKU(二月)”、“服务产品SKU(三月)”等等。而且简单成本相加的方式并不适用于服务业务。企业客户所需要的是简单的A-B定价模式,以测试客户对于某项新业务的喜好程度。然而,在ERP中简单的修改定价,也需要花费几个星期。

“续约”按钮在哪里?

订购业务的宗旨就在于不断变化中的客户生命周期,包括签约、升级、附加服务,以及续约服务。ERP系统的核心就是只能给你提供一个“购买”按钮,实现最终交易跟踪,却缺乏能够用来处理客户生命周期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为什么我不能卖给所有人?

订购模式的企业,例如Salesforce和Box,发现他们可以成功地把服务销售给从个人用户到大型的企业用户。他们需要很多工具来管理业务,如B2C世界中如何应对海量重复发生的付款交易、B2B交易中如何管理复杂的发票及合同。这些工具需要管理那些来自不同渠道的客户,例如网络自助服务、移动设备、直销或渠道销售,甚至通过Facebook获取的客户。旧有的企业技术适用选择这个或那个,而你真正需要的却是有能力管理各种渠道销售。

我的财务状况如何?

订购模式企业的生存取决于他们如何评估管理,包括如何评估管理订购、账单、现金流和收入等相互制约关系的能力。不幸的是,这些数据各自存在于不同的软件环境中。订购数据在CRM系统中,分类帐和现金流在财务和ERP系统中,销售收入则经常通过系列复杂的电算表来计算。要想统筹协调这些数据,还是自求多福吧!

正是由于以上这些原因,ERP的日子屈指可数了。订购模式经济需要具有评估、变现客户关系能力的全新软件。要想在这一新经济市场中获胜,企业必须挣脱ERP的禁锢,进入全新的世界,否则只能葬身于风险中。

注:本文作者为Zuora公司的创始人和CEO,他曾经在Salesforce公司担任首席战略官及首席营销官

反对观点:

SAP执行董事会成员

技术及平台产品负责人史维学:

ERP会消亡的观点在我看来是荒谬的。我认为ERP会继续存在下去,E是Enterprise(企业),R是Resource(资源),P是Planning(规划),只要有企业、有资源、有规划,就会有ERP。只要ERP代表的这三个词继续存在,那就一定需要ERP。当然,ERP也在不断经历重新思考、自我更新以及再发明、再创造的过程,不断地推进ERP发展,这项工作也是由SAP在引领,就像SAP最早去把ERP做成功一样。

如果看一下生活当中所有伟大的体系、伟大的事物,会发现他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可以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比方说,北京既是一个古老的城市,也是一座全新的现代化城市。

天心天思软件有限公司技术产品总监郭三铭:

此文章中所述,尽是ERP客户们面临产业变革时面对的难题,但是并不能以此来表示ERP毫无价值。

你可以批评说,过去的ERP在数据集中之后,发挥出来的效益不是很突出,也可以说针对数据处理的结果方向还有更大改进的空间。但是你不能否决,数据集中绝对是所有信息化/管理化的第一步,而这正是ERP最大的价值。

第9篇:商业模式基本问题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融资

1.做好微小企业融资对我国经济尽快走出金融危机影响有着独特作用

“微小企业”区别于中小企业,按照银监会的关注,中国的小企业一般是指营业额在3000万元以下、人数100人以下的企业。全国共计6000万左右的微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0% 以上,提供了75%左右的就业机会,并且创造了50%左右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微小企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我国经济中最活跃,最有生机的力量,对我国经济尽快走出金融危机影响有着独特作用,是推动我国微观经济全面复苏和宏观经济进一步趋好的基础力量。

微小企业的发展,是我们克服金融危机影响,推动产业结构实现升级的基础。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表现的更加突出,而微小企业往往是结构调整的先导。这主要得益于它的突出优势,一是由于微小企业面临交易规模小、次数多,交易成本大等易受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风险,激励它们有较大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动力。同时,它们创新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二是微小企业的通过强化市场的竞争程度而不断提高着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三是微小企业的大量发展强化了社会收入的均等化趋势,促进了社会分配制度的进一步优化。四是微小企业的大量发展弥补了大中型企业产品种类单调的缺陷,使商品种类和特色更加丰富,满足了不同层次人们的消费需求,在促进了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同时,也影响着经济结构的调整。

同时,微小企业的发展,也是发展和稳定宏观经济,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复苏的基本力量。我国要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离不开微小企业的发展。其次,微小企业通过分散整个社会总资本而促进经济增长。再次,微小企业的发展,是克服金融危机影响,恢复我国出口增长的基本力量。最后微小企业是稳定物价水平,减轻金融危机的冲击的重要力量。

微小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是融资难。我国要很快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高速健康的经济增长,需要微小企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解决微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要进一步强化对微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版图中的战略地位和独特优势的认识,强化政府责任,改善微小企业融资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也要立足于商业可持续原则,探索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突破技术瓶颈,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实现银企双赢,促进经济发展。

2.银行信贷是解决微小企业融资的基本途径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经指出,目前众多的融资工具之中,最重要的仍然是银行贷款。这一判断,既基于微小企业的基本特点,又立足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状,也是金融危机背景下富有效率的选择,为现有环境下解决微小企业融资指明了方向。分析如下:

微小企业规模小,机构简单,经营灵活,且无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资金需求方面看,微小企业往往需求的不是长期资金,而是流动资金。在资本市场融资流动资金,成本大,收益小,是银行贷款成为一个低成本的理性选择。由于微小企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往往需要的是一种可靠的,大量的,持续的资金供给,这种特点的金融产品只有通过银行贷款才能获得,而民间融资的不可靠性,地下活动偏好性,资金来源有限性,远远满足不了微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从微小企业的信息特点看,微小企业的各方面信息不具有“公开性”,与要求公开信息的债权股票融资相比,银行的私募性质正好满足了微小企业对自身信息的保密性要求。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对微小企业而言,银行信贷是其主流选择。

从长期发展角度看,微小企业贷款和其他贷款一样属于商业银行的常规产品。它既非慈善事业,也不是一种短期财务援助,它是商业银行的一项盈利资产。就银行而言,在对微小企业贷款中,有获得成长的巨大空间。面对国内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双重竞争压力,商业银行必须创新商业生态,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关注微小企业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微小企业信贷业务创新,优化贷款结构,在避免贷款过于向大客户集中的风险的同时,又能使银行的闲置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增加银行的收益。同时微小企业信贷是迄今为止大多数银行尚未开展的金融服务,充分开发微小企业信贷市场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可有效扩大银行的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并通过交叉销售,在吸纳存款上争取更多微小企业的支持,以此建立长期稳定的银企合作关系。

金融危机以来,政府和社会更加关注微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出台了许多对微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和引导政策,但今年一季度的信贷流向明显表明银行在实际信贷过程中的不同选择由此,认真分析银行微小企业信贷的商业收益便显得尤为重要。国际上从事微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实践表明,微小企业银行贷款的偿付率超过了98%,在部分转型国家更是高达99.8%,贷款逾期率为1%-3%,贷款核销率小于0.3%。孟加拉乡村银行为成千上万的穷人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服务,在贷款不需要担保的情况下,保持99%的还款率,始终盈利,其总裁尤努斯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这些充分说明了微小企业贷款的优良性,银行信贷不同选择主要是存在着技术瓶颈和其他体制机制问题。

3.微小企业信贷的技术瓶颈是信息不对称

在微小企业信贷中,信息不对称是其主要问题。与银行相比,微小企业占有信息优势,掌握着更多、更真实的企业内部信息,而银行了解微小企业信息渠道有限,处于弱势,集中表现在对包括微小企业经营能力和企业本身信息的不对称。处于信息劣势的银行,为消除信息不对称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只能根据所掌握的中小企业总体的平均信息来设定贷款条件,而不是根据个体的风险程度来确定,由此“逆向选择”和 “道德风险”同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