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范文

智慧教育在线课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教育在线课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教育在线课堂

第1篇: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范文

起点

行者,是理想主义的实践者,是行走田野的思想者。几年前,我写作《做新教育的行者》,想以富有个人色彩的和所处地域特征的行动诠释新教育的精神世界,想以不断跋涉的脚步涅为新教育的一道风景。在这行进的道路上,新教育研究会是一道对我和研究会团队而言别样的风景。

2007年2月2日,江苏省新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下简称“新教育研究会”)经省教育学会和省民政厅正式批准。

在角色定位上,新教育研究会是江苏省教育学会领导下的二级学会,同时,由于新教育实验是全国性的研究活动,所以,研究会将与新教育研究院密切合作,发挥其“孵化器”功能,及时推广研究院对新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邀请研究院的研究员深度参与相关项目的研究,形成研究合力,共同推进新教育发展。新教育研究会的各种活动、研究进展、取得的成果也及时通过“教育在线”和新教育杂志与新教育同仁分享。

受朱永新教授的委托,由我负责筹建新教育研究会理事会,并把秘书处设在海门教育局。为此,我们成立的筹备组,于2007年6月到7月,向省内各新教育实验区与新教育实验学校发出了发展会员和推荐理事会成员的通知。之后,陆续收到回执。经过与新教育实验部分核心团队成员的多次磋商,初步确定了新教育研究会的理事会成员。与此同时,筹备组向省内各新教育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发出了优课评比和论文评比的通知,秘书处也陆续收到各地报来的录像课和优秀论文。

2007年11月16日,第一次研究会成立预备会在我的工作室召开了,我、储昌楼、李宜华、吴勇等围桌而坐,研究会的工作就这样以完全务实的姿态拉开。我们详细讨论了新教育研究会成立会的议程、论文评比的规则、数量和评委成员,优课评比的规则、得奖数及评委等。那段记忆,紧张而忙碌。秘书处成员每天加班,编印了研究会会员手册、论文集、会务指南等,落实了会议中的优课评比安排,新教育论坛等重要工作,制作了理事聘书、论文、优课获奖证书等,海门新教育团队还为大家编印了《2007'海门新教育拾粹》,拍摄了海门新教育专题片,各实验区为论文和录像课的选送也做了大量工作。

2007年11月23日晚七时,江苏省教育学会新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预备会召开。我记得在第二天的成立大会上朱永新教授脱口成章,将多年来对新教育精神的思考第一次作了较为全面完整的阐述。

在这次大会上,也明确了新成立的研究会的主要工作内容:

1 组织理事会议。定期召开理事长会议、常务理事会议和理事会议,研究新教育研究会的具体工作和行动策略等。及时总结全省各新教育实验区和实验学校的研究成果,及时推广实验的最新成果。不断壮大新教育研究会的力量,秘书处将继续接受会员申请,以让更多的一线老师加入到新教育实验的队伍中来。

2 组织论文评比。组织每年一度的论文评比,以选送最优秀的论文参加省教育学会的论文评比。2007年论文评比的主题是“理想课堂”,2008年新教育研究会的论文评比主题是“每月一事”。

3 组织优课展示。每年组织优课展示或评比活动,把“理想课堂”的研究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对课堂教学的研究,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方案上,要从价值观和教育思想的层面研究课堂教学,要把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使理想课堂的建设始终处于动态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4 组织主题论坛。主题论坛将作为新教育研究会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根据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的进展和“十大理想”构建,不断形成研讨的主题,并通过论坛,分享思想、经验、设想等,通过对话,碰撞智慧,生成智慧,不断加快新教育前进的步伐。

5 组织成果分享。组织各种形成的成果分享活动,建立成果年度报告制度,要求参加新教育研究会的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于每年的12月31日前,向新教育研究会秘书处,以电子文档的方式,报送一年的新教育实验研究报告,并附一年的各种活动剪影和图片。研究会秘书处将编写简报,发送全省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交流。另外,将根据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研究进展的程度,确定一些专题性展示研讨活动,组织相关的学校一起参与交流、展示、研讨。

6 组织项目联盟。理事会将通过项目联盟的方式,推动新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之间建立起相互协作的共同体,科学进行项目攻坚。比如,新教育儿童理想生活方式;新教育理想德育、新教育学校文化、新教育理想课堂、新教育书香校园等,以后根据研究进展,不断丰富项目内容。凡是对其中一个或几个项目,有志于进行深度研究的实验学校,通过填写项目联盟申请,确定项目联络人,采取轮值主席制的方式,推动项目联盟的活动,以及研究活动的深入展开。每次项目联盟活动情况,以及形成的共识和成果,研究会秘书处将及时通过“教育在线”及简报的方式发送至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分享学习。

在路上

(一)

对于我和我的团队而言,一块巨大的试验田正在眼前铺开。

教育科研是一切教育改革和实验活动的灵魂,而开展课题研究又是其中最富挑战性,最具操作性,最有推广性的实践活动。从2008年开始,研究会正式负责管理、研究、实施和推广朱永新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新教育实验的研究》及其相关成果。当年5月,课题管理中心申报了全国教育规划课题,11月份《新教育实验与素质教育行动策略的研究》正式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该课题的系列成果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该课题的后续性研究《新教育实验促进师生成长的行动研究》又被确定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课题,并顺利开题。我们迎来送往着各种开题和结题的大会,这些来自田野实践的结晶,正在汇聚成新教育宝贵的财富。

我知道,我们的团队承担着怎样的工作量,每年数百份论文会汇聚到他们的桌前,由特级教师、各实验区负责人和名教师,组成评审组分学科对论文进行评审,从中选出优秀的上报省教育学会参评。我们说,新教育人有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新教育实验者是一群不做官人和学人,而是做农人,把两条腿深深扎到泥土里的人,而这个在幕后忙碌的团队,就是一群“颗粒归仓”的“农人”。

也让研究会忙得不亦乐乎的,是举办多层面多学科的现场展示、论坛研讨。全国小学数学研讨会、江苏省初中教育论坛、新教育学校文化展示活动等等。让我们心潮澎湃的,绝不是四周的彩旗猎猎,而是那些来自生命的精彩展示,源自灵魂的智慧碰撞。

研究会的另一个发力点,就是促进“专业成长”,让每位教师体验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

教育研究会成立之初,决策者们就将其定位为一个研习共同体、一个研修共同体、一个研发共同体。研习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了专业阅读书目与地图,让老师们在反思自己阅读史的基础上绘制适合自己发展的阅读地图;研修共同体,为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围绕课堂教学提供了展示、磨砺、修炼、合作、互动的专业成长平台;研发共同体为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做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者,地方和校本课程甚至班级课程的研发者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富有挑战的项目平台。从研习到研修再到研发,形成了新教育人专业发展独特路径,在这一路行走的过程中,各种形态的新教育共同体,以及“教育在线”网站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和成长舞台。

此外,我们还利用“教育在线”建立了实验学校课题管理信息平台,要求各个实验区都要建立课题信息专题贴,以及时交流各个实验区和实验校的课题实验进展情况。到目前为止,已经整理了20个专题贴在信息平台上交流。课题管理中心还利用这一平台,为各个实验区提供了挂牌校的样牌和协议样本。并且通过这一平台,及时收集各个实验区和实验校的新教育实验年度和总结计划等。

行走,是新教育的生态。2008年,山东威海、浙江嘉兴、平湖;2009年,河南焦作、山东临淄、诸城;2010年,河北石家庄、云南楚雄、重庆长寿;2011年,四川北川、安徽霍邱、山东日照……在与全国各地实验区和实验校的互动中,研究会成为一个经验流通的有效管道。

(二)

当然,江苏及至海门,是我们直接践行新教育的田野。

忘不了那些在教室里的静悄悄革命。朱永新教授说,“教室”就是一付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让每一个生命真正地在教室中开出一朵花来。记忆最深的,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俞玉萍,她和她的“百合班”以10余年一贯的坚守成为缔造“完美教室”的领军人物,2010年俞玉萍成为海门市完美教室名品教育项目工作室领衔人,率领团队为全市班主任义务培训近十场,达2000余人次,并赴安徽、河南、山东等地的新教育实验区作培训,2011年该工作室升格为南通市级名师工作室,并在11月份举行的全国新教育海门开放周活动中以教室开放、活动展示、工作坊研讨等活动与来自全国的400余名新教育同仁分享研究和实践成果。

“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之一,而开展“每月一事”项目是实现这个理念的重要方法。江苏海门实验区的“每月一事”在全国各新教育实验区(校)中最为显著。2008年3月举行的新教育行动“每月一事”项目现场推进会,提出了“每月一事”项目的基本操作流程,即“主题阅读、实践活动、展示交流、评价反思”。实验区所有学校每月围绕一个重点习惯,从面上发动,到具体行动,以及评价反思,都尽力做到位,形成了初步的实施模式。“海门新教育在线”,设置了“每月一事”方案交流区、案例交流区、反思交流区,定期举行了网上优秀案例评比和年度“习惯养成示范班级”和“优秀小公民”的评选活动。“每月一事”项目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从小处、从身边和孩子的实际出发确定培养学生一生有用的十二个好习惯,通过广泛的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研究、主题随笔等形式开展活动,将公民教育、生命教育贯穿其中――1月,让我们学会吃饭;2月,让我们不问红灯;3月,让我们一起去种树;4月,让我们踏青去;5月,让我们学会扫地;6月,让我们学唱一首歌;7月,让我们玩球去;8月,让我们笑着和别人打招呼;9月,让我们每天阅读十分钟;10月,让我们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11月,让我们做一回演讲者;12月,让我们每天记录自己的生活。导引的故事和设计的活动亲切动人,绝无面目可憎之虞,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在更高的层面随即生成、不断完善。据此而集的成果《一生有用的十二个好习惯――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项目操作手册》于2009年7月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成为全国各实验区推动“每月一事”项目的重要蓝本。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这就是新教育人行动哲学的高度概括。阅读,在海门2005年9月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后,一直坚持。2007年,海门的“图书漂流”的读书活动已经延伸至初中。全市范围的“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评比如火如荼地展开。读书活动还辐射到了家庭、社区,家长被孩子读书的热情感染了,“亲子阅读”成了海门一条独特的风景线;社区阅读成了居民业余生活的首选。从2007年开始,海门将每年元月的第一个周末,确定为海门的“家庭教育日”,这在全国属首创。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在全市积极营造和谐的亲子共读氛围;开展“亲子共读”专题讲座,指导亲子科学阅读……由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海门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弥漫着浓浓的书卷气息,空气中散发着清新的油墨芳香。甚至教育局下发文件,要求学校从地方课程中每周拿出一节作为校本阅读课,并确保每天1小时让学生自由读书。

此外,启动“儿童写作课程”。2010年9月,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高子阳,海门市“童化作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吴勇以及新教育研究会核心团队成员齐聚,进行了激烈而富有成效的碰撞,决定正式启动新教育儿童写作课程项目,建立项目专题帖。专题帖的总定位是找到新教育儿童写作课程的制高点,弥补结构化、系列化教材作文课程的不足,填补新教育实验在这方面的空白。会议决定充分整合管建刚、高子阳、吴勇等3个工作室的力量,在“教育在线”论坛上建立9个主题帖:“我的作命”、让儿童百分之百地喜欢写作、童化作文、中外写作著作的阅读、儿童写作的三大系统、课外写作课程创新设计、儿童写作课程点评、儿童整本书写作、写作教育故事。由吴勇撰著的《童化作文:浸润儿童心灵的作文教学》已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高子阳、管建刚、吴勇共同打造的《写作教学“铿锵三人行”》发表在《教育研究与评论》。目前,新教育儿童写作课程的系统建构正在进行中,并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

第2篇: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云计算;智慧校园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2-0109-06

一 研究缘起及项目背景

1 研究缘起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随时随地的师生互动、无处不在的个性化学习、智能化的教学管理和学习过程跟踪评价、一体化的教育资源与技术服务、家校互通的学习社区、师生共同成长的校园文化等新型“智慧校园”教学管理模式已展现在人们面前。关于“智慧校园”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领域关注的热点。

自从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后,国内外不少学者提“智慧校园”的概念和解决方案。在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实施案例有韩国与马来西亚。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于2011年6月向总统府递交了《通往人才大国之路:推进智能教育战略》提案,并于同年10月了《推进智能教育战略施行计划》,提出五大战略举措:(1)数字化教材的开发与应用;(2)在线学习常态化与在线评价体系的构建;(3)营造教育资源用于公共目的的环境与加强信息通讯伦理教育;(4)加强教师的智能教育实践能力;(5)构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教育服务基石。马来西亚政府为促进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变革于2006年提出的一项宏伟工程――“智能学校”(Smart School)计划,到2010年,马来西亚所有的中小学都将转型为智能学校。智能学校实施计划有四项目标:提供个人全方位的发展;注重智能、情绪与身体的发展;培育科技的素养能力及建立教育民主化制度。在国内,有学者对“智慧校园”的概念提出了不同的解读。黄荣怀等认为,“智慧校园”是一种智慧的学习环境。还有学者认为,“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校园应用。在实施方面,南京邮电大学于2010年实施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浙江大学、西南大学、成都大学、同济大学等几十所高校正在筹划、实施智慧校园建设;中国电信等移动互联网运营商实施了基于e卡通的“智慧校园”解决方案。目前“智慧校园”解决方案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技术方面,没有建立统一的“智慧校园”的系统架构和技术规范;在应用方面: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应用处于初级阶段,技术、业务、资源、信息、数据与用户服务的融合度不够,没有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如何支持师生互动与快速准确反馈,如何支持教师教学决策等方面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以作者主持的佛山市禅城区“智慧校园”示范工程项目为例,阐述如何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校园”系统,探讨“智慧校园”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等整体解决方案。

2 项目背景

佛山市禅城区“智慧校园”示范工程是禅城区人民政府于2010年9月启动、2012年5月正式上线运行的“四化融合、智慧佛山”首批重点示范项目。本项目分别选择高中(佛山三中)、初中(汾江中学)、小学(佛山实验学校和南庄中心小学)四所不同类型的学校,建立禅城区“智慧校园”示范工程试点学校和示范系统。

禅城区在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教育资源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教育信息化推广应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是“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四所“智慧校园”示范工程学校具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但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等历史原因,项目实施前,禅城区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

(1)“信息孤岛”现象。各个学校的信息化应用系统采用的技术标准、数据规范不一致,缺乏甚至没有数据共享关系和交换途径,形成“信息孤岛”;

(2)信息系统的综合服务能力弱,难以实施综合业务流程和综合查询与决策支持;

(3)教育资源存储分散,数据标准不同统一,资源共享困难、检索低效,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日常教学需要;

(4)信息化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效率的有效支持不够。

因此,禅城区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数据规范来整合各类信息,实现校园内各个信息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本项目的实施,着重在解决以上问题方面进行探索。

二 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智慧”(wisdom)一词是指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智慧”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不局限于人类,任何物体组成的体系都有智慧,只是高低不同。IBM提出的智慧系统特征是3I:即能够更透彻的感知和度量(Instrumented),更全面的互联互通(Interconnected),更深入的智能化(Intelligent)。

关于“智慧校园”的特征,国内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读。黄荣怀等认为,智慧校园(Smart Campus)应具有以下五个特征:(1)环境全面感知;(2)网络无缝互通;(3)海量数据支撑;(4)开放学习环境;(5)师生个。宗平等人认为,“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笔者认为,“智慧校园”是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信息化应用深度整合、信息终端广泛感知的信息化校园。“智慧校园”系统兼有技术、教育和文化等多重属性,具有如下9大特征:

(1)融合的网络与技术环境。实现校园有线网、无线网、传感网、视频监控网等多种网络的融合和多种信息化应用系统的融合,形成一体化的网络环境和应用环境;

(2)广泛感知的信息终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

(3)快速、综合的业务处理服务。能够对教学、科研、管理的各种业务、信息、数据按照基于流程的方式进行快速、综合处理,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综合业务处理与服务平台;

(4)智能的管理与决策支持。具有架构科学合理、低耗高效运转的学校智能化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对学校的人、财、物、活动、事件和业务流程进行感知、识别、跟踪、判断、处理、评价与提示指引;

(5)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能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

(6)泛在的自主学习环境。通过实施有线和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借助移动学习终端和教育云服务平台,任何时间可以在学校任何地点在线学习、互动交流和辅导答疑。实现教育无处不在,学习随时随地;

(7)智慧的课堂。具有满足师生个性化教与学需求,实现自主探究、互动教学、协同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并能对学习过程进行动态跟踪与评价的智慧课堂;

(8)充分共享、灵活配置的教学资源平台。建有教育云服务平台,能实现教育资源的按需动态分配和技术服务的充分共享。具有统一的教育资源建设标准和存储规范,能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检索和智能汇聚。能提供海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并与教学系统无缝对接,满足教学需求;

(9)蕴含教育智慧的学习社区。具有家校互通的沟通平台和学习社区,教师、学生、家长能够及时互动,分享教育经验与智慧。能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共同促进学生快速健康成长。

三 智慧校园系统架构

佛山市禅城区“智慧校园”系统的构建是在现有校园网和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及应用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应用RFID等传感技术组建校园物联网,应用无线网络技术组建校园移动学习网,实现对校园内的人(教师、学生、管理者、家长及其他人员)、财(学校经费、个人消费等)、物(教学大楼、图书馆、教室、实验室和教学设备等)和信息(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信息、学校公共管理信息、活动信息等)进行识别、传输、存储、处理和控制,为师生提供智能化的管理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智慧校园”系统平台采用面向服务的多层架构模式(SOA),将学校的资源、数据、信息和业务流程,按照基于服务的方式整合起来,使平台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扩充性、维护性和易用性。平台总体架构如下图1所示:

智慧校园系统架构包括4大体系4个支撑平台和8个应用系统。

4 大体系包括标准体系、安全体系、云平台监控体系和教育云服务体系。

1 标准体系

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园标准目前还没有统一规范。云计算本身就缺乏统一的标准,在云平台上运行的应用系统又千差万别,难以有统一的资源管理、资源、资源应用。因此,本系统平台的构建首先需要建立一套标准体系。

智慧校园系统标准体系建设分三个层次:信息编码与数据交换,软件开发与集成;硬件环境;在线应用。包括:

(1)建立完整的信息编码与数据规范体系。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和中国教育信息化标准委员会的制订的学习技术系统《体系架构与参考模型(CELTS-1)》和《教育资源建设规范CELTS-41》等10个标准以及《智慧校园示范学校自定义信息编码标准》多种代码体系相互补充,代码分层定义,方便用户分级选择输入信息,同时支持代码扩充、自定义和更新。

(2)软件开发采用《GB/T19001ISO 9001在软件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 8567-1988)》和《角色访问控制标准ANSI INCITS359-2004》等国际与国家标准。

(3)智慧校园硬件设施标准。采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制定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

2 安全体系

智慧校园安全体系建立了包括操作系统级安全、网络级安全和应用级安全三层安全体系。

(1)操作系统级安全。在操作系统级,平台使用最新的主流Linux操作系统,启用Linux的内核防火墙和身份认证机制保障操作系统的安全,基于心跳(Heart Beat)技术检测系统的崩溃并尽可能自动恢复。如果安全服务系统没有收到某一计算节点的定时心跳数据流,则说明该节点或网络出现了故障,此时重新启动该节点,如果不成功就将该节点排除在计算之外。

(2)网络级安全。在网络级,平台使用下列手段保证平台的网络传输安全:使用硬件防火墙保障整个云平台的安全。为了防止教育云平台系统被非法侵入,在前端计算机安装双网卡将内部和外部网络隔离开。在系统区域网络中使用在Internet上没有实际意义的内部IP地址,并用IP伪装(IP Masquerading)和IP端口转送(IP Port Forward)技术实现网络地址转换。为了防止云平台与用户之间网络通信的被窃取,教育云平台采用了基于SSL安全协议的扩展HTTP协议HTTPS。

(3)应用级安全。在应用级,平台使用下列手段保证平台的应用安全:①可信的单点登录(SSO)。单点登录是解决门户系统安全认证问题的一种理想和有效的认证策略,我们采用的CAS(Central Authentication Service)是Yale大学发起的一个开源项目,作为智慧校园平台的一个安全而又简单的SSO安全实现。②云平台权限控制。为了防止非授权用户的非法入侵和授权用户的越权使用,教育云平台进行各种级别的权限控制,并具备审核功能,自动记录用户访问的情况和操作过程,以备日后查询。

系统开发中,由于不同身份的用户其业务处理逻辑不同,如果单独为每类用户开发与之工作相对应的应用程序,无疑将十分复杂,也不利于以后的维护工作。为控制系统信息的阅读范围和业务办理权限,系统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用户角色具有不同的系统操作权限和查询权限,通过权限控制为不同身份的用户赋予与之身份对应的各项操作,屏蔽不能执行的操作调用,以此实现分工负责。系统用户按照其职务、业务类别、管辖区域,被授予不同的操作权限。操作权限包括数据库(表)操作限制、业务模块操作限制、地理范围限制、数据读写操作的限制等。平台采用专业的用户细分,针对教育系统的独特性,研发出一套专业的用户系统,将用户根据教育部门,学校,地区,身份,角色,岗位,职位,科目,年级,班级等分类归档,并赋予不同功能和权限,同时,云教育的用户将终身有效。

系统也采用严格的权限和隐私设置,用户可为自己的内容和上传的资料快速设置或详细设置读写权限。详细设置可将权限赋予指定地区、身份、年级等细分用户和指定好友等。同时还为用户提供私密保护,设置为私密的信息,除了用户本人,其他任何人包括平台管理员也无法查看到该信息,最大程度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3 云平台监控体系

云平台监控体系建立了包括教育云平台访问量数据统计分析、用户数统计分析、功能模块访问统计分析、用户使用习惯统计分析、用户在线时间统计分析、流量统计分析等完整的平台使用监控策略。

4 教育云服务体系

教育云服务体系以教育资源共享为核心形成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1)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平台以服务的形式提供虚拟硬件资源和服务器租用等,使教育相关部门无需购买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只需通过互联网租赁即可搭建自己的应用系统。

(2)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

平台能提供完善的平台即服务功能,包括云应用支撑服务、云系统支撑服务和智慧校园云服务总线。平台通过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教育软件定制接口等功能以及开放式的支撑服务功能,提供完善的应用服务引擎和应用编程接口,用户能通过应用服务引擎,构建相应的教学应用。

(3)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

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用户和客户端软件均能通过标准的Web浏览器来使用云平台上的各类在线服务,用户不必另行购买软件,平台能提供完善的软件即服务功能。

本平台通过集成三个层次的服务,能全方位满足各级学校各类服务的需要。4个支撑平台包括云平台基础设施支撑平台、云系统支撑服务平台、智慧校园服务总线和云应用支撑服务平台。

①云平台基础设施支支撑平台。包括底层的服务器集群、数据仓库集群、云存储和监控系统。该平台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应用基础支撑平台。

②云系统支撑服务平台。通过系统中间件和应用服务器进行系统支撑。云系统支撑层能提供业务功能模块与云平台层的连接,包括单点登陆、统一用户授权、统一消息服务、统一数据交换服务、工作流服务、信息门户服务、统一搜索服务、统一信息服务等云支撑服务。

③智慧校园云服务总线。这是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数据融合和交换中心,包括数据融合、重组、加工、管理、变换和集成,服务感知、消息感知、事件感知、任务调度、服务编排和调度、服务QoS、数字证书等功能。

④云应用支撑服务平台。该平台形成用户的基本信息数据、教育资源数据、师生成长档案,并提供数据分析和挖掘、教育资源共享等;

8个应用系统分布在教育在线应用服务层,能提供各类在线教育软件服务,包括智慧校园管理系统、智能教学系统、移动学习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教育资源库、智慧系统文化、家校通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等在线服务系统。

四 实施方法与技术路线

1 总体实施策略

“智慧校园”示范工程建设起点高、时间紧、技术难度大,本项目通过创新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采用“以政府主导、以产学研为依托、以应用为驱动、示范引领、逐步推广”的实施策略,边研发边建设,由教育主管部门、本地高校和相关专业公司多方合作,组成佛山市禅城区“智慧校园”示范工程课题组,充分利用教育主管部门和示范学校的项目组织管理优势、需求分析优势、教学资源建设和推广应用优势,高校的系统设计与研发优势,企业的资金、产品和技术服务优势,实现强强合作。这种创新的机制和项目推进策略,有利于实施“起点高、时间紧、技术难度大”的项目,为其他示范工程项目的建设探索可供借鉴的模式。

2 系统开发方法

“智慧校园”项目采用的开发方法是基于RUP的迭代开发方法,RUP是一个面向对象且基于网络的程序开发方法。由于本项目的实施尚无成功经验可循,系统庞大,且涉及众多新技术的应用,开发难度大。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无法全面准确地明确用户需求,确定详细技术路线。而迭代式开发允许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需求可能有变化,通过不断细化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迭代开发可有效降低项目风险。本项目开发依据迭代开发方法的核心理念和操作模式,实施过程按“调研-需求分析-原型构建-系统开发-测试-适用评-示范应用-深化应用-总结推”广9个阶段进行。

3 主要实现技术

(1)开发环境和工具。以Linux作为底层操作系统,使用JAVA语言作为主要的开发语言,开发环境为JDK1.6+和eclipse3.7,完全满足J2EE和servlet2.4+的开发规范,web容器使用tomcat7.0。整个平台基于SOA方式,采用Apache的CXF作为数据的整合和共享方式,智慧校园各系统的数据互通都是通过该方式实现;该方式独立于操作系统和开发语言,可灵活部署,兼容性和性能优越。

(2)单点登录。平台的各个系统之间的登录整合以Yale CAS(Central Authentication Service,中央认证服务器)方式实现。Yale CAS是耶鲁大学的一个开源项目,Yale cas是目前项目中用到最多的SSO整合方案,该方案提供一种标准的用户认证服务,实现了单点登录功能。

(3)Web部署。Web部署使用前端服务器加后端服务器的耦合方式实现,前端使用高性能的Nginx,后端则使用标准的serlvet容器Tomcat实现,Nginx专为性能优化而开发,它支持内核Poll模型,能经受高负载的考验,有报告表明能支持高达50,000个并发连接数,这样的搭配可以很好的解决性能和应用的兼容性问题。使用Nginx按照调度规则实现动态、静态页面的分离,为了提高访问性能,以Nginx的ip哈希方式实现了应用的负载均衡。

(4)工作流引擎。使用/BOSS成熟的JBPM工作流引擎作为解决方案,JBPM是一个开源的、纯JAVA的、轻量级的支持多种可执行流程语言的工作流程管理(BPM)工作流引擎。

(5)数据存储。使用分布式的关系型数据库Mysql Cluster作为关系型数据的存储,使用分布式的Hadoop作为非关系型数据的存储解决方案。

(6)云平台虚拟化。采用Linux的KVM解决方案,KVM虚拟化平台是linux内核原生的组成部分,它使用Linux自身的调度器进行管理,所以相对于其他虚拟化平台其核心源码很少,速度更快更稳定。

(7)网络性能优化方法。在网络优化和传输方面主要使用gzip压缩技术、浏览器缓存技术、服务端动静态分离的处理技术和服务端缓存技术;

五 智慧校园示范应用系统

智慧校园示范系统基于教育云平台构建,包括智慧校园管理系统、智能教学系统、移动学习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教育资源平台、智慧校园文化系统、家校通系统和数字图书馆系统。

1 教育云平台

教育云平台是智慧校园的底层支撑。采用先进的虚拟化技术,通过租用世纪互联的硬件服务,构建了禅城区全新的、动态扩展的、分布式存储教育数据中心。教育云平台建立了统一的单点登录系统,实现了用户界面整合、业务流程整合和系统数据整合,为禅城区所有学校师生提供了统一用户授权、统一信息服务、统一数据交换服务、工作流服务、电子表单服务、数据存储与计算服务、教学资源共享服务等硬件、软件和应用服务,避免了重复建设,大大提高了资源与技术服务的利用率。

2 教育资源平台

教育资源平台是七个子系统的接入口。通过整合全区各类学校的教学资源、建立了涵盖中小学各学科的素材库、课件库、教案库、电子教材库、试题库、名师讲堂库、同步视频课堂库等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了跨校共享。教育资源平台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支持教学资源的智能管理、智能检索和智能汇聚,用户可以对资源进行订阅与推荐,可以设定资源的访问、下载的权限,保护知识产权。支持动态生成作业和试题,并具有作业、作答、批改、查询、修改、删除和统计分析功能;支持动态组卷,具有试卷、作答、批改、查询、修改、删除和统计分析功能。

3 智能管理系统

智能管理系统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实现了校园进出人员身份管理、考勤管理、学校资产监控与数据泄密管理、办公管理、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设备管理、教务管理和安防管理智能化。智能管理系统提供智慧校园各个业务系统的单点登录接口和用户管理配置。办公管理系统根据学校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定制开发,包括公文管理、个人事务管理和统计查询系统。实现了办公业务全流程的跟踪管理、统计查询和辅助决策。教学活动管理系统提供各类校园活动申请、安排,跟踪和查询等功能。教学设备管理系统提供设备申购、入库、报损、借用、领用、维修管理、账物卡管理、重要设备跟踪管理和统计、查询等功能。教务管理系统提供智能化的教学排课、成绩录入、教务信息、查询、教学评价、成绩统计分析等功能。

4 智能教学系统

智能教学系统依托教学资源平台,为教师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批改作业和辅导答疑提供智能化服务。包括智能备课系统、互动课堂系统、辅导答疑系统、电子作业系统和综合评价系统五部分。

智能备课系统提供了基于教学流程选择、备课资源智能汇聚、轻松编辑素材、快速制作教案、自动生成教学网站的智能备课功能。让老师备课像写博客一样轻松省力。

互动课堂系统由教师电脑、电子白板、短焦投影、实物展台、录播系统、电子书包、无线网络和智能讲课系统组成,为老师开展互动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环境。利用智能讲课系统,老师可以按备课的教学流程在电子白板上点播素材、任意调整播放窗口、任意书写,既像写黑板一样轻松自如,又能随时保存。在课堂练习环节,老师通过电子白板把题目发给学生,学生利用电子书包接收、作答,提交答案,老师可以在白板上看到每个学生的答题结果,及时、精确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练习的结果可以保存在课堂学习档案。学生利用电子书包按照老师控制的课堂活动进度自主学习、练习、提问和作笔记等。

课堂录播系统可以将教师的授课过程自动录制成视频,供学生课后复习,也可以实现“翻转课堂”。

辅导答疑系统直接建立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电子作业系统提供了覆盖各个年级各学科的作业库和试题库,具有作业布置、提醒、作答、批改、统计分析功能和自动组卷、智能评分功能。

综合评价系统提供了学生平时成绩、课程作业、考试统计分析等信息,为老师教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5 移动学习系统

移动学习系统主要电子书包、手机等移动学习终端为载体,基于统一的教育资源平台支持,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系统能够为移动学习终端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具有提供随时随地地学习环境和学习情境的功能。主要包括:电子教材阅读、课堂笔记、课件下载和信息订阅、教学视频点播、作业下载和提交、辅导答疑、考勤信息和成绩查询、学习工具等。

6 数字化实验系统

数字化实验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和多媒体互动投影系统组成。实现了从实验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生成输出全过程数字化。为学校师生创设了开放、协作的科学探究实验环境。系统还具有实验教学管理、实验设备管理、实验室开放管理和实验成绩管理功能,并与智慧校园其他子系统无缝对接。

7 家校通系统

家校通系统实现了家校沟通无障碍。老师和家长之间,可以直接使用家校通系统互动交流。譬如学校向家长报告学生在校情况,通知,布置作业,家长查询学校的规章制度、课程安排,或与老师一起切磋教育心得等,十分便捷。

8 智慧校园文化系统

智慧校园文化系统包括校园多媒体信息系统、虚拟校园交互式演示系统和智慧学习社区三部分组成。智慧校园多媒体信息系统以数字化方式展示学校形象与文化特色。即在学校主要场所与主要通道,应用电子显示屏展示校园文化特色、办学理念、校园动态信息、教学活动信息、楼层、场所导览信息、宣传表彰、通知公告等。虚拟校园交互式演示系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逼真再现校园的地形地貌、建筑物、绿化、运动设施及场地等,并可以在校园主页以各种方式进行导览,展示学校形象;与智慧校园共用同一个数据库系统,让管理者随时随地直观地了解学校的资产情况,实现资产管理,还可辅助实现消防安全管理;智慧学习社区整合了博客、QQ等多种功能,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了一个便捷交流互动的平台,包括智慧讲坛、创意乐园、智慧活动、名师支招、智慧之星等,为广大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智慧,为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

9 数字图书馆系统

数字图书馆系统是为了适应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要求,满足示范学校对馆藏资源充分共享、高效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构建的。本系统包含了目前图书馆管理业务的每个环节,具备系统图书采访、图书编目、图书流通、期刊管理、公共查询、系统管理等功能,并与本区e卡通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成员馆馆藏资源的互借、互还和互通。

六 结束语

第3篇: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范文

这样做,优点有四。一是没有了差旅费,没有了会务费,不需要长途奔波、劳累。需要的资金少,可以说培训经费几乎为零。不花钱的培训,于公于私都算得上实惠培训;二是能让教师主动参与到培训中来。在网络培训中,没有了台上台下之分,虽为主持人,但不是主讲人。更多的需要每个老师去积极思考,积极发言。自然没有了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的关系,也没有了“一言堂演讲式”的培训课堂,大家是平等的互培关系,是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面对名师、面对全国的同行随时发言、随时交流,自然是老师喜欢的培训。当然学校也就不用再愁教师是在被动应付了;三是培训内容更贴近教学工作,培训工作真正有的放矢。在网络培训中,教师想学习什么,想研究什么,都可以提前提出,然后大家分头准备,最后集体进行探讨研究。培训内容都是来自老师教学中的疑惑,这样就让培训更贴近现实。如此的培训,无疑是有益的培训;四是培训内容可以随时温习。在网络培训中,每一次的培训内容,都存放于网络上指定的地方,没能按时参加培训的老师也能进行查阅学习。

目前的网络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聊天式”培训

聊天模式的培训,是最轻松的培训,在彼此的对话中就完成了培训工作。现在,很多教育报刊编辑部,都利用网络优势建立了自己的QQ群或UC群或聊天室,邀请全国各地自愿接受培训的老师加入。并利用报刊和群空间定期公布请到群里的教育专家,让老师们和名师面对面进行聊天。在笔者知晓的一个教育学术研究高级群里,每晚都有一个讨论话题,由群里的教师负责主持,在晚7点正式开始。据笔者一个月以来的观察,每晚老师们都是早早来到群里,等待着聊天培训的开始。如何聊天,群里也制订了相应的制度,每一人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聊话题以外的问题。在群成员中,有教学一线的名师,有研究中小学教育的专家,也有在校研读教育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正如群里有些老师说的,能加入到群里来,即使不说话,能“听”大家的发言,对于想成长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培训。

当然,在聊天式培训中,随时可以就某个问题单独聊。在聊天中,您那充满智慧的发言,会及时得到大家的表扬,在聊天式的培训中,受培训者也能随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聊天式的培训,还有一大好处,就是所有内容都会被随时贴在公共空间,供大家再学习,再讨论。

二是“帖子式”培训

现在很多网站都设置了教育板块,例如人民网、光明网、腾讯网等。当然还有更多的教育专业网站,笔者知道的就有教育在线、中国教师报读者论坛、成长在线、基础教育论坛等20多家专业论坛。每天,在这些论坛上,都会集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教师,在论坛上忙着翻帖、读帖、回帖。凡是读到精彩之处,读到质疑之处,都会跟上一段属于自己的文字,要么是鼓励的言语,要么是自己的见解。对于那些想学习的老师而言,这也是在培训,是拓展视野的培训,是和别人思维的火花碰撞的培训。

笔者熟晓的一些教师网友,都在论坛上的读帖中收获着,在回帖中成长着。有的已成长为了省市的骨干教师,成了学校的中坚力量;有的已从昨天的普通教师成长为今天的学校管理者;有的成了网友眼中的名人。

三是“博客式”培训

博客,又叫网络日记。大凡熟悉网络的教师和教育专家,大多都有自己的博客。每天工作结束,都会把一天教学中、研究中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想,一点一滴形成文字,写成随笔,发到自己的博客上,任别人品读、批评。我身边的一位同事也在读别人的博客中受影响,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每天反思、每天写随笔,截至目前,已发文近100篇,每天都有“博友”前来指导和评论,如今很多博文都成了圈内的精华文章。

第4篇: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范文

各位领导、各位教育同仁:

上午好!

今天是__新教育人一年一度的隆重聚会,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一学年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年度集中培训。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就过去一学年的新教育实验作工作报告。

一、充分肯定成绩,在回顾中增添前进的动力

过去的一年,在教育局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在新教育实验业务指导组组织下,通过各实验学校的共同努力,我县新教育实验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效。

(一)导向机制逐步完善

1、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一年来,教育局领导对新教育实验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刘玉红局长十分关注实验进展,多次听取新教育实验工作汇报,了解实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到实验学校调查指导。王万连书记、刘照华副局长等领导亲自参加新教育现场会,与一线老师们一起研讨新教育。教育局新教育指导组定期召开会议,开展专题调研,解决棘手问题,做好实验评价。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教育局对实验学校给予了人财物的支持与政策倾斜。去年为新教育实验学校补充专业教师85名,今年又补充110名,拨付专项实验经费208万元。

2、坚持正确的制度导向。通过三年多的实践,我们逐步形成了八项基本制度。一是“汇报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汇报会,各实验校汇报上月工作进展与成效,坦露困惑与不足,交流下月思路及打算。二是“开放日”制度。每期组织两次开放日活动,每次开放日,随机抽取一所学校承办。三是“巡回评估”制度。组织实验学校校长或主任互相评估,对每所实验学校进行量化考核。四是“总结表彰”制度。每年暑期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先进学校和个人给予表彰,对一年来的新教育实验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年度的工作予以部署。五是“评估准入”制度。制定了评估细则,对申报加入新教育实验的学校进行评估准入。六是“主题研讨”制度。每期就新教育项目择校进行主题研讨。七是跟班学习制度。组织第一批实验学校到外地跟班学习,组织新准入的实验学校到第一批优秀实验校跟班学习。八是“工作调度”制度。对实验工作不力的实验校,进行调度,限期改进。

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宣传和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我们借助简报、网络、电视媒介、家长会等方式,大力宣传新教育实验的做法与成效。目前新教育简报已出39期,内容涵盖活动纪实、阅读心路、学习感悟等,记录了我县新教育的成长足迹。在“教育在线”和“__教育网”上设立“新教育园地”及“新教育专栏”,展示新教育实验历程与丰采。

(二)活动内涵不断充实

1、巡回评估促进了健康发展。5月12日—20日,我们组织开展了新教育巡回评估活动。各实验学校相互采撷亮点,寻找不足,提高了各实验校的实验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了实验的整体推进。本学年度第一批实验学校中姚李、白莲、城关、长集、宋店、周集等6所中心小学被评为优秀等次;第二批新教育实验学校中户胡、范桥、众兴、岔路等4所学校被评为优秀等次。根据局年度会议要求,对申报开展新教育实验的第三批实验校的进行了评估准入工作,新吸收了潘集、夏店、临淮、河口、邵岗、临水等12所小学加盟新教育团队,向着区域整体推进新教育实验又迈进了一步。目前全县开展新教育实验学校已达37所,新教育在__实验区惠及了更多师生。

2、开放日展示了师生风采。本学年开展的开放日活动中,不仅有实验学校校长、老师参加,非实验校的校长和老师也积极参与,同时还吸引完职师校长、中心校校长、民办学校负责人及部分学生家长现场观摩。其中在宋店中心小学举行的开放日活动中,六安市教育局教科所也专门组织骨干科研人员现场观摩指导。开放日活动的内容有参观校园文化、观摩理想课堂、师生才艺展示、汇报交流研讨等。“开放日”的课堂教学观摩,老师们逐渐由被动参与到主动承担,基本做到了全员参与。由此带来的明显的变化是课堂充盈着生命的张力、个性的活力、发展的潜力和智慧的魅力,学生敢问、敢说、敢上台展示、敢下桌讨论,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高。

3、内培外训提升了实验品质。一是走出去。20__年10月10—16日组织12名骨干教师到江苏宝应跟班学习;11月组织第一批实验学校的校长等15人到宁波参加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11月16-22日选派第二批实验校14名骨干教师到江苏海门参加了全国新教育实验开放周活动;2013年4月22日-28日选派12名优秀骨干教师第二次到江苏海门参加全国“研发卓越课程”研讨会;选派4名骨干教师到成都草堂参加新教育写作培训班学习;组织第一、二、三批实验学校的校长于今年7月12-15日参加在浙江萧山举行的全国第13届新教育年会。二是请进来。20__年8月,新教育 研究院卢志文院长亲临__县新教育总结表彰培训会,作《向着明亮那方:改变从身边开始——新教育实验及其区域推进》的专题讲座,为__的新教育实验助力。三是本土导航。在20__年和20__年年度总结表彰培训会上,有八位种子教师就构建理想课堂、缔造完美教室、开发儿童课程、推进整本书共读等内容进行“本土导航培训”。20__年10月,我们还按计划组织第二批实验学校14名教师,在县内榜样学校——城关中心小学、姚李中心校跟班学习一周。她们参与到实习学校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全方位了解实习学校在推进新教育实验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在倾听中交流,在记录中反思。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本土导航,__新教育人与全国新教育大家庭实现深度交流互动,博采众长,汲取先进经验和思想,一批又一批校长和老师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我县新教育实验的内涵,更坚定了我们实施新教育的决心和信心。

4、理想课堂凸显了本土特色。为了构筑理想、高效的课堂,我们将课堂改革的着眼点落实到教师素质提升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组织骨干教师进一步完善了《有效课堂教学框架备课》和《学生导学单》。有效框架备课解放了老师们大量的时间,使他们有更大精力去学习新教育理念,有更多的时间去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有更浓的兴趣进行互动。对于导学案的使用,我们重研讨引导,重过程检查。设置三个过程,即课前有效策划——精熟教材、个性补白;课中有效实施——目标实施、情感实施、技能实施、评价实施;课后有效反思——拓展知识、及时纠偏。以“框架备课”、“导学单”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得到优化,初步形成具有我县特色的“学、议、导、练”型课堂教学模式。各实验学校开展了“集体备课”、“全员研课”、“推门听课”、“相约星期四”、“自育自学”等活动

5、专业引领推进了共同提高。一年来,我们把打造专业成长共同体,加快专业引领步伐作为新教育实验的立足点。首先鼓励阅读。教育局每年开展“以经典为伴,与大师同行”为主题的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图书由教育局统一采购。《我的教育理想》、《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中外教育名著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其次鼓励写作。在教育在线网站上,我县各实验学校、班级和工作室主题帖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目前有专题帖近300个,已发帖20余万篇,每天以近百篇的数量在递增。老师们立足于日常教育生活,“教学案例”、“生活感悟”、“班主任工作”、“教育叙事”、“校园动态”、“教学反思”等都是老师们笔耕的内容与范畴,记录着学校教育生活的点点滴滴。班级主题帖既是老师与家长交流的平台,也是孩子心灵栖息的家园。城关镇逸夫小学五(2)班以班级主题帖为平台,与学生、家长在网络上互动交流、沟通思想,深受家长的支持与称赞,家长们主动将优秀帖子整理成册,以《我爱绿草地》为名的班级帖已编印有四本书。在广泛阅读和撰写随笔的同时,老师们还积极参加网络学习,在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里,白莲中心小学的方贺、朱姝、孙永红等13位教师、姚李中心校的徐龙合、张雷、谢亮等5位教师及周集、长集、城关、乌龙、户胡等乡镇中心小学数名教师荣幸成为“网师学员”,他们以自己的榜样示范,带动着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第三优化和创新载体。近年来,我们开展了课堂教学达标、优质课大赛及教坛新星、教坛中坚、教坛宿将等评选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活动参与中提速成长,大大缩短了教师的成长周期。20__年10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举行的第51期全国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中,乌龙镇中心小学校长沈明净应约就新教育实验作特色交流汇报,引起与会者的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在20__年教育部国培计划小学语文培训中,新教育实验教师董艳在淮北师大与江苏连云港名师钱海平同台赛课《姥姥的剪纸》,受到专家、学员的一致好评。在第九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堂与教学系列研讨会上,童义清老师作为安徽省唯一代表作大会展示课,并荣获一等奖。

(三)实验硕果催人奋进

在新教育的理念指引下,各实验学校的办学模式悄然发生着变化,办学内涵和教育品质得以显著提升。横向比较,实验学校的校园面貌、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社会效益等领先优势进一步加大;纵向比较,办学内涵提升也明显快于此前。主要表现在:

1、书香气息更加浓郁。各校美化、净化、亮化、绿化工作成绩突出,宋店、姚李、白莲、长集、逸夫等学校尤为突出。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各实验校已经超越校园大环境这一物质文化层面,在书香校园、文化校园的建设上积极探索。从盘活学校图书资源开始,到营造读书氛围、编辑读书手册、举办读书活动、开展评比表彰等,各类阅读活动开展扎实有效,读书已经成为师生的日常习惯。

2、素质教育更加扎实。各校在大幅度提升文化课成绩的同时,特别注重分数之外的能力教育、兴趣培养、习惯养成、课外活动等,从而极大地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城关中心小学的千人花样跳绳;姚李中心学校的千人兔子舞,逸夫小学的珠心算特色课程;周集、乌龙等校丰富活泼、趣味十足的大课间活动;长集、宋店、白莲的兴趣小组课程;龙潭、冯瓴、洪集、三流、户胡、范桥、众兴每月一事活动等,都已经成为各校的特色与品牌。此外,丰富的校园竞技活动、庆典活动、文体活动、实践活动等,为孩子们搭建了展示的平台。

3、品牌效应更加耀眼。借助于新教育实验的扎实开展,各校的办学吸引力显著增强,一批县级品牌学校逐渐显现。姚李等学校还引起县域外学校的关注,我省亳州市太和县教育局于今年4月组团慕名到姚李中心学校考察学习。各乡镇兄弟学校前去城关、姚李、白莲等中心小学交流取经20多批次。据统计,各实验校在校学生数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也从一侧面说明学校办学吸引力在增强,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认可。

4、校园生活更加充盈。一年来,随着实验的深入开展,在老师们的辛勤奉献之下,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日益丰富,新教育“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的目标逐步成为现实。晨诵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城关、姚李、户胡、洪集、白莲等中心小学编印了晨诵系列读本,学生人手一册;午读成为师生共同畅游书海、体验先贤智慧的美好时光。暮省成为孩子们基本的生活习惯。校园文化艺术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为孩子们搭建了展现自我的舞台,唱歌、跳舞、讲故事、绘画、书法等,每人都有展示的机会,每人都有成功的体验。在全国“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全省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以及在每年两次 教育教学质量抽测中,来自实验校的孩子们表现十分突出。

我县的实验工作还得到新教育研究院的高度认可,新教育研究院于20__年12月1日-2日在我县隆重举行全国新教育工作会议,全国18个省市27个实验区的领导专家代表近200人参会。朱永新老师与研究院领导全程参加,在参观了城关和宋店两所中心小学新教育成果后,朱教授欣然为城关中心小学题词:“新教育花开淮河畔”。《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于20__年第3期对我县进行了专题报道。“__县新教育实验园地”作为“榜样区域实践贴”被新教育在线网站固顶于首页。刚刚在萧山举行的新教育的年会上,我县有白莲、长集、户胡三所学校荣获“全国新教育先进单位”称号,有刘自银等8人获得“全国新教育先进个人”称号;城关镇中心小学王田军老师代表__实验区在“研发卓越课程”分论坛上进行交流,并得到李镇西老师的好评;城关镇中心小学的汪光梅老师的“小草班”荣获“全国十佳教室提名奖”。

新教育实验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与外地优秀实验区、实验校相比,我们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新教育实验校工作开展还很不平衡,个别实验校工作力度不足,实验进展缓慢,存在敷衍应付的现象;少数实验老师对实验的认同度不够,参与实验的热情不高;在儿童课程、理想课堂等方面,实验开展的广度、深度不够,还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卓越课程研发、培养卓越口才、完美教室缔造等方面还比较肤浅。这些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试验中逐步纠正、解决和提升。

二、明确工作目标,在谋划中树立新的标杆

同志们,正视成绩才能不骄不躁,认清不足方可奋进前行。新的学期即将开始,新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新的学年里,各实验学校进一步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健全机制,加强交流,创出特色,追求实效,使新教育实验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完善实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汇报会”、“开放日”、“巡回评估”、“总结表彰、“评估准入”跟班学习、“工作调度等各项制度。我们将对巡回评估细则进行修改,各中心校小教办本学年要参照教育局的评估细则,在本辖区内推出1-2所新教育实验学校,并将评估结果于年底前报教育局备案,我们将进行随机抽查。继续组织第一批、第二批实验校外出跟班学习,组织第三批实验校到城关中心小学、姚李中心校等学校跟班学习;加强检查督导,促进活动有序开展。要积极引导教师参加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学习,新的学期,各学校至少应有1位网师学员。在年度评估时,有1名网师学员加0.5分,直至加到5分为止。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虚心学习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派员参加在成都举行新教育高峰论坛和在甘肃举行的新教育工作会议;在搞好本土培训的同时,继续邀请专家来我县现场讲座培训;县域内学校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各中心校、实验学校都要对年度的学年度工作进行总结、表彰,这项工作要形成常态。要借助网络、电视媒介、家长会等方式大力宣传我县新教育的做法和成绩,注重收集整理资料,搞好每次活动的宣传报道、简报等,营造浓郁氛围。

二是加强指导团队建设。为实现实验的高端引领,教育局组织榜样教师,对各校晨诵、午读、读写绘、整本书共读、完美教室、理想课堂等工作室工作进行巡回指导和培训。各乡镇小教办也要组织本乡镇骨干教师对新教育实验工作进行指导。

三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各实验学校要进行新教育实验促进师生成长的行动研究,让更多的一线教师都能参与新教育实验,在试验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鼓励教师更多地撰写专业论文,积极参加博文评选,争取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教师在主题帖要提升教育随笔的质量。教师至少要读一本教育专著,在此基础上,各校要组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参与教坛新星、教坛中坚、教坛宿将、优质课评选活动。经常性开展诸如岗位练兵、赛课、同课异构、课题研究等活动。

四是推进缔造“完美教室”。重点从完美教室价值系统的建构、班级课程的研发、课堂文化的打造、共同生活的营建、节日庆典与班队活动的组织、班级主题帖建设、班级环境的美化等方面全面推进新教育教室文化建设,让教室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地带,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各校要特别注重培育榜样教师,树立完美教室样板,继续开展“十佳完美教室”和“十佳榜样教师”专项评选活动。

五是研发本土卓越课程。各校要在积极落实新教育研究院研发的“晨诵、午读、暮省、读写绘、农历天空下、每月一事”等儿童课程的基础上,着力研发诸如“活动课程、仪式课程、生日课程、感恩课程、习惯养成课程、安全教育课程”等,有条件的学校,引导班主任、科任老师根据班级、学科实施情况,研发班级课程、学科课程。

第5篇: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范文

我们的读书节活动宗旨是:在家庭、社会、学校营造热爱读书、支持读书、尊重读书、读书光荣的良好氛围,激发读书热情,感受读书快乐。我们的读书节口号是: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

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读书节即将落下帷幕,广大师生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不但提高了对读书的认识觉悟,丰富了文化底蕴,而且营造出书香缕缕的校园读书氛围。为了进一步推动读书活动,提高读书活动效果,使读书真正融入生活,成为师生们的日常行为习惯,现对读书节活动进行具体总结如下:

一、深入宣传,营造良好读书氛围

根据学校读书节活动方案,我校于9月10日举行了隆重的读书节启动仪式。邵校长致读书节开幕词,林老师宣读了读书活动倡议书,学校张贴了大量读书节宣传标语,各班以读书为主题设计墙报、出黑板报,创建了书香教室,营造了读书氛围。通过多渠道、深层次的强势宣传,我校在营造了浓郁读书氛围的同时,更使校园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深入落实读书节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落实责任,确保顺利开展读书节活动

为确保读书节活动有效、规范、深入开展,我校成立了以副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构建了以政教处、少先大队部、图书室、后勤处、班级之间协同开展工作的活动网络,依据读书节活动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分解任务,形成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的完整读书活动体系,确保读书节活动有效实施。

三、精心组织,开展各项读书活动

我校在读书节活动中,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形成人人好读书,人人读好书的终身学习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活动效果。

开展的具体活动包括:

1、经典古诗文阅读与过关活动

我校以班为单位,利用早读、班会等时间,进行了集体诵读经典古诗文活动。除学校指定的篇目外,各班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主题背诵篇目,例如:描写春景的诗词,抒发思乡之情的诗词,描写塞外生活的诗词等等,在老师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掌握的诗词篇目已远远高于教委与学校的要求。

在广泛诵读的基础上,我校各班还开展了古诗文过关与评比活动,实现了人人过关的预期目标,评选出倪志强、蔡楚静等诵读小明星。

通过经典古诗文阅读与过关活动,同学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经典诗词的意境美,初步培养起良好的诵读习惯和爱好。

2、“趣味读书”与“好书推荐”班队会活动

读书节期间,各班广泛开展班队会活动,以趣味读书、好书推荐为主题,丰富读书形式,提高读书乐趣,扩大读书范围。同学们读书的兴趣与爱好被进一步激发,在趣味活动中,切实感受读书的快乐,为形成长期、广泛的读书局面奠定良好基础。

3、漂流书活动

我校各班均开展了漂流书活动,取得了良好阅读效果。通过1―3本书在班级中的流动,不同年级同学分别认识了童话中美丽的白雪公主,说谎话的皮诺曹,了解了历经苦难却传世佳作众多的李白、杜甫、陆游等名人,也共同了解了“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四大名著及其作者。

漂流书传递了知识、文化,也记载了同学们的认识、感受,一句句激励的语言,吸引了其他同学继续阅读,鼓励了更多同学传承文化,宣传文化。

4、《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活动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我校开展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活动。全校同学热情高涨,参与面广,文章质量高,经过筛选,优秀文章达到100多篇。畅谈读书的愉悦与收获,推荐自己读到的好书,介绍积累的读书经验,都成为大家写作的内容与方向。

5、主题手抄报、剪贴报制作活动

围绕读书节主题,结合自身读书活动,我校还开展了主题手抄报制作以及“我是快乐的小编辑”剪贴报制作活动。各班同学5人一组,协同合作,在四开图画纸上尽情抒发自己读书的情感与认识,在方寸之间展现了文字美与读书美。

读书节活动即将结束,但与书相伴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随着读书节帷幕的徐徐降落,广大师生要进一步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在与大师对话,与高尚为伍,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中,建立起新时期“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

小学度读书活动总结

读书活动是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为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经过行政研究,确定了2014年读书活动的主题为“书香润泽人生,教育启迪智慧”,努力打造书香校园。旨在营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读书氛围,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切实转变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实现全面提升质量的目标。

一、宣传发动重落实。

为确保读书活动有效、深入、有序地开展,每学期都开展的专题读书活动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常规制度,我校成立了以王建忠校长为组长,以副校级领导为副组长,中层、年级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活动目的,层层落实责任,分配任务,并制定了便于操作的活动计划,使得读书活动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确保了读书活动落到实处,顺利实施。每个学期都有读书节活动方案,主题鲜明,详实可操作,并得到有效落实。各项活动形成了传统和特色,校园的文化底蕴得到了丰富,教师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校园网开辟读书专栏,及时报道开展的活动,另外拓展新兴的信息化平台微博,展示学校窗口,扩大影响。再者,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培训活动的经费得到有效保障。

二、教师读书荡涤智慧。

根据教研员的学科推荐以及适合学校教师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学校在寒假专题学习中为全体教师们购买了推荐两本好书《如何评课》、《教师的智慧》;暑假前夕又启动了主题“善读善择善思善行”的读书活动仪式,教科室下发了为教师精选的好书《留一块黑板》与《一盏一盏的灯》,分发人手一本读物供教师们精心、静心开展阅读。数学组十多位老师还在杨老师的建议下,学校专门添置了贲友林老师的最新著作《现场与背后》――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利用教研组组织研讨,为改革数学课堂提供借鉴,原来数学也可以这么简单。

要求教师上传校园网及博客交流至少每学期3篇读书心得和每月2篇教育随笔;每学期初组织至少一次教师读书沙龙活动,评比优秀读书笔记或先进个人,予以表彰;优秀文章推荐各级各类征文活动,定期编辑教师集,展示教育科研成果,本年度在校园网上共计发表读书心得三百多篇,教育案例不下百篇。

三、提供平台展风采。

为了更好的激发老师们读书的热情,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我们多次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校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老师们的智慧碰撞火花。

1、开展多层面的“读书沙龙”活动,畅谈读书感受。我校将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定为“读书月”,首先要求教师自主阅读,写读后感,再在年级组内开展了“阅读体会”交流活动,组内教师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与同行分享,最后再每个年级组推荐两位教师参加全校读书沙龙,交流读书收获。这样以点带面,有主题、有目的开展读书活动,营造读书氛围,培养读书习惯。

2、举行“读书征文”与青年教师演讲比赛,交流研讨实践反思。自开展读书活动以来,我校教师积极、主动读书的风气逐渐形成。通过活动,一方面扬师德,树正气,激发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另一方面通过这一平台锤炼基本功,提升自身素养,展示青年教师的风采。第八届校园读书节青年教师美文诵读18位青年教师经过激烈角逐和评委的认真打分,孙美玲、张茜、黄永刚三位老师获一等奖。12月初,校工会组织老师们将书中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对照理论进行反思,撰写教育案例或征文,再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比赛,弘扬了教师乐于奉献、甘做人梯的高尚师德。

四、学生读书乐在其中。

1、书香校园建设:学校在每年的9月25日隆重举行书本跳蚤市场、现场猜谜等活动。并定时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读书征文、手抄报评比、演讲赛、小组合作阅读竞赛等,在活动中让学生浸润书香。

2、书香班级的建设:学期初各班进行书香班级的布置:包括每周一诗、每周荐书、流动书香、晨读暮诵、两分钟吟诵等;每周学生进行一定量的读书摘抄,期末进行优秀摘抄本的评比;学生积级撰写随笔,在教育在线上每班每月各发表至少三篇学生随笔。

3、学生家中要求有一定量的藏书,书包内有书,班级书箱中有书,每天早上到校后进行晨读;学生每天在家里有一定的阅读时间,鼓励亲子阅读。学生要积级写随笔、做摘记、写读书心得,争当书香之星。

第6篇: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范文

一、从课前预设的角度来看———体现专业素质和独立思考

预设,即备课,是相当重要的。某种意义上,这一过程就能看出教师合格与否甚至高下优劣(当然,也有很多优秀的教师,可以通过普通教学设计,演绎摇曳生姿、过目难忘的课堂)。美国教育家杜威就认为,每一位教师带着自己的哲学思想走向课堂,越是优秀的教师,课前预设的水平与质量就越高。

巧妙的预设,教师要过学生关。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中强调:“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要过文本关,深入研究教材,充分考虑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对教学中的疑难点、易错点、生成点和能力提升点做深入思考,精心设计讨论问题。要过程序关,合理流畅的教学程序设计,强调专业知识到技能的转换,是教学理念和文本解读的抓手。要过情境关,当代课堂越来越重视渲染气氛,营造情境,激起学生的热情,使文本更容易融入课堂并被深入理解。“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实现精彩的生成”。做不好预设的教学,注定很难持续开展,更难以实现有效提升。

在“漫话清高”一课教学中,一位教师以独出心裁的预设实现了课堂的有效和精彩。导入设计新颖有趣,串联着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漫话清高’。‘漫话’就是漫谈,就是不拘形式的随意谈论,课文‘漫话’的对象是———我们平常也能听到人说某人‘清高’,假如有人这样评价你,你喜欢不喜欢?为什么?”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却一石激起千层浪,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并且让学生的思辨引领课堂。接下来,分析核心教学问题,教师结合学生对“清高”一词既熟悉又陌生的理解,通过“作者是怎么理解‘清高’一词的?”一问,将学生自然地带入文本,作者的观点随之显现。在对具体人物(也即具体文本内容)的分析中,请学生以“某人因为什么条件而清高”进行总结,并且通过师生协作完成了“许由因拒绝(唐尧)禅让,颍水洗耳而清高”的段落概括,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表现欲望,举一反三。课堂收尾是要求学生仿照“清高是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这一句式造句———这一设计,“带着镣铐跳舞”,与文本联系密切,既巩固了文本内容和学生概括能力,进一步加深了对“清高”内涵的理解,又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了展示的机会。可以说,这样一节课,只能是设计出来的,不是灵机一动。精彩的预设,能够全面实现教学目标,又给学生留下长远的美好记忆,如诗人伯莱克所言:“把无限放在你的手上,刹那间蕴蓄着永恒。”

二、从课堂建构的角度来看———体现教学能力和言说艺术

课堂教学,重在生成,要从外部的“教”,真正转向内部的“学”,都是需要一个通过创造建构来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过程。这一过程,最见教师专业功底。结合确定的教学内容下不可重复的学生和课堂,教师要依据课堂即时改进,随时重新建构,让教学真正有趣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记得郭初阳老师有一本书叫做《言说抵抗沉默》,主要是汇集了个人经典的课堂实录。的确,课堂是最能展现教师言说艺术的时刻。对课堂有着充分把握的教师,也要具有高明的言说、敏捷的思维等,才能真正实现“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才能密切关注学生三维发展目标的成长深度,化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忧愁,实现教学的价值。

优秀的教师,要有渊博扎实的知识,这样才能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教学契机。师生通过这些契机,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切磋琢磨”和“创造生成”,使课堂闪光,使师生顿悟。只有对教学工作充满激情与热爱,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生成的问题具有思维的开放性和起点性,这些问题是不可能事先设计的,需要教师投入情感和生命,进行积极建构。叶澜认为,教育直面生命,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体现生命关怀的活动。教师的人格魅力,对课堂和学生也有莫大的影响。教育教学一定要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平等尊重;更要把握尺度、调控节奏;要撞击心灵、激发共鸣。这样的教师,总是能够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并运用恰当的评价,引导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探讨。教师的教学视野,更在某种意义上引领着学生的眼界和理想。视野开阔的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倾听,能准确把握介入的时机,做好引领以增加课堂的深度和宽度,这些都考验着教师的教学勇气和专业素养。

“优秀的教师都是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的”。一般来说,教师只有准确预估学情,自身独立而深刻地解读了文本,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问题,真正引导学生与文本发生碰撞交流,真正走进文本。例如,在一次同题异构的课堂上,一位教师用这样几个问题开启了“悬崖边的树”的教学:“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歌,暂时还不知道名字。请大家先将诗歌来读一读。读完之后,告诉我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歌。”“如果我让你给这首诗歌起一个名字,你将怎样命名?”“大多数题目有一个共同点———(生)‘树’,请起名字的同学来解释为什么要起这样一个名字。”教师充分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对作者曾卓的陌生感,另辟蹊径,采用直入文本内核的探究方式,极大节约了课堂时间。当学生对作者、背景有了较为具体的了解之后,这位教师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常读常新的。我们不仅可以去理解诗人创作时的心境,更应该能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解读诗歌。这里的‘悬崖’我们可不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独特的环境,而不仅仅局限于困境?树的倾听,该带有怎样的心境?是倾跌还是飞翔?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再来读一读‘悬崖边的树’,并结合下发资料再做探讨。”这位老师,用高水准的阅读引领,使学生形成了阅读理解认知的冲突,激活了思维;同时,教师不仅仅是教授、引导,而是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反思能力并提供多种反思角度。这些,都基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演说艺术,还有强烈的课堂责任心。

三、从课后反思的角度来看———体现理论成长和为师之道

一节课上完之后,对教师来说,进一步思考怎样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契机。教师一般要通过观摩学习比较、阅读提升、课题研究和课例研讨等方式,促进自己对课堂的认识和思考;教师都是朴素的教育理论研究者,他们从课程和教学出发,通过实践演绎理论。教师的教学实践,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蕴涵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是教师的经验,对他后续的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理论性意义。长远地看,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最终取决于教育理论水平的提升。例如,“分析探究”是教学中常见的一个主体过程。但是,什么是分析?什么是探究?怎样才能开展有效的分析探究活动?不能真正理解这些问题,教学实践就必然陷入盲目、混乱;要弄清这些问题,必须达到一定的理论层次。课后反思,需要教师对相关专业知识、教学知识的再次理解、选择、重构和使用。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即便教学中有所感悟,也无法清晰地传达出来。教师需要通过理论学习提升,来提炼出科学的教学经验和智慧;当然,反思结合理论进行,也必然要走出理论的灰色高阁,融入教学实践的真实情境。这才是有效的反思。

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疑难困惑的思考,解决教学中难题,进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总结提炼出可行的教学新思路,这是简单易行、最有意义的研究。例如,在杜甫的《咏怀古迹》一诗教学之后,我将课堂实录整理发表于《语文学习》,并于“教育在线”论坛,很快得到了很有价值的改进建议,进一步廓清了这节课的适切范畴等,促进了我对诗歌教学的认识———这样一个过程,强调教法改进及理论观照的课例适用范畴,清晰显现了教师的专业化特征。教师专业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从文本研读入手,教学就成为教师个人专业素质的生长点;这一步,需要教师扎实的日常教学基本功和积极明确的内驱力作为基础。

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实践———教学理论是关于教学即教师行为的理论,它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教才是有效的”。对教师而言,掌握的教学理论,只有转化为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教师生命的一部分,才能对教学实践具有直接而深刻的意义。也有人认为,教育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生命成长的爱,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专业化成败的关键。笔者认为,一位教师专业极大提升的同时,必然是充盈着对教育教学之大爱的。最优秀的教师,都是普通教师立足于日常教学,不断寻求专业发展,历练积累,勤于反思的必然结果。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更是给出了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可以说,教师专业发展就是一种不断实践、不断反思的过程。一般来说,教师专业化的最佳途径是学习、教学和科研,而科研是关键。通过教研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一般分为天然合作和志趣合作两大形式。所谓天然合作,即教师同处于一个备课组、教研组、学校、区域等;而志趣合作则主要借助于工作室、网络等先进平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研局限的合作。例如,笔者所在的地区通过组建名师工作室,一批志趣相投的教师经过挑选而走到一起,就实现了志趣合作的教研模式。

首先我们一起来分析天然合作形式下的教研。在部分学校,教师个体的发展,并不能直接促进其他教师。后来笔者发现,这可能是因为该校的相关规定和策略。有的学校,大力宣传那些依靠“单干”取得了不可复制的好成绩的教师个体,却忽略了备课组和不同学科教师的团队合作。“既然你让我注定孤独,那么我也就单独奋战!”这是一种必然,又是一种无奈。优秀的学校从实践中学习,促进良性竞争的实现———当些许的差距(分数、名次等)不再被无限放大到成王败寇的地步,融洽就有了可能:教师之间不再是敌人,就会开始主动避免正面对抗性竞争,开始认识到沟通不过是促进条件,开始认可不同个体在专业发展上的差异,力求通过对话处理分歧,共同提升专业水平。对于教师个体而言,通过同伴的互助学习,直观的教学问题发现交流和及时性反思,个人的专业发展就会产生明确的目标;而笼统的专业发展,其作用无疑会大打折扣。只有在合作背景下,互相欣赏,产生积极的共生心理,在信任、尊重和正面评价的关系基础上,努力发挥各自的潜能,独立又相互依赖,教师的个体实践才能真正具备教研的特征,真正具有成长的意义。正是有了个性化的专业发展需要,才促进了合作的实现以及各自个性化的成长。从心理学上来说,教师个体之间的关系,应该像儿童之间的“玩伴”关系一样,没有利益冲突,合作而又互相尊重,和谐共度快乐时光。

当前,很多学校的校本研修,就在积极创建一个可以沟通、衔接的教研环境———每一位教师,既是个体,也是教研组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员。只观照自己的课堂,在被自身情感所左右的时候,我们往往最难看清自己的专业水平;良好的合作将使教研组整体获得极大提升,也使每位教师都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个体。因此,同伴互助乃至教研组合作是一种值得倾力发展的教师关系。当这种天然的合作模式正式形成,最终成为一种惯性之后,教研组的每个成员都会自然地在合作共生的观照下,克制地观察自我,并且冷静地做出最恰当的修正,然后尽快地成长。学校和教研组要为每个年龄段的教师提供平台和提升期望值,从而使各种层次、水平的教师,按照一定的次序或快或慢地渐次提升。天然合作形式下的教研,往往容易撞上现实的“南墙”,实现起来有一些人为的或者感情的局限,很多时候“说到”却未必能到位“做到”———这也是目前几乎所有基础教育学校的教研组、备课组可能面临的问题。

目前,更为贴近教研的本义的,是志趣合作的教研形式。如朱永新先生创办的“教育在线”论坛,就是一个极其有效的志趣合作教研平台。在这一平台下,多数成员都为了真正的教学研讨而共同开展工作,和而不同,关系健康有效。每个人都在可以沉浸其中,寻找最适宜自己发展的小环境———这里的教研,远离了世俗的功利和个体藏私的可能性,不再期待“一枝独秀”,而是期望能够“万紫千红”,更容易实现坦诚和高效。在这里,每位老师都把专业成长的过程当成一种令人愉悦的挑战,而不是让人恐惧、厌倦或者疲于奔命的事情;每位同伴都努力展现自己的教研思考,同时在与同伴沟通的过程中提升对方,丰盈自己———正如萧伯纳所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在这种氛围之下,各种课例研讨、通识教研、深度教研甚至教研培训,都得到了极大发展。在良好的教研关系基础上,所有参与的教师逐渐建立了一个共同的界限。争论没有益处,沟通促成理解;有效的沟通,是一种健康的情感环境。各人有个人的尊严与思考,你可以选择自己在论坛的身份,指导者、帮助者或者保护者,还是回答者、观察者还是激励者;你可以最大限度利用规则,愤世嫉俗;你更可以弘扬“告知———反馈”的共同成长模式或者“连续性接纳———温暖体贴地回应”的递进模式,从而逐渐走上名师之路。在“教育在线”论坛,的确就聚集着一大批这样的名师。在这里,问题、难题和新的议题会渐次出现,教研没有极限,只有持续的成长;若是,我们投身于这种良好的志趣合作氛围,很明显,专业成长与合作,都将获得更多的优质经验和可能性,直到实现教研的融通与自由。

第7篇: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范文

Abstract: The paper studied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s in Shanghai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reform, three sections must be focused, those are strengthening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building the platform which consistent with specific university and innov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eaching platform.

关键词: 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对策

Key words: university;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252-02

0引言

我国高校校园网络经过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以来,已成为各校必备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高校校园网从最初的展示和宣传学校的窗口,逐步成为高校各类业务管理和教学服务的网络基础。教学应用是高校校园网建设的应用之本。网络化和信息化使现代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因此受到冲击。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转播点播资源中心、网上学校、精品课程等应用,带来了学校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手段和方法、学习方式和途径等的巨大变革。

网络教学平台又称在线课堂、网上课堂、在线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管理系统、数字化教学系统等,是高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管理与信息交流平台。一个网络教学平台通常包括网上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素材建设、网络授课、网上交流、网上作业、网上学习、网上考试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多种服务的综合教学支撑平台,全面支持教学各个环节。本文通过分析上海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和应用的现状,探讨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中,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促进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数字化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现状分析

1.1 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类型网络教学平台是网络教学和学习最重要的支撑环境,其设计理念和功能质量都会直接影响网络教学和学习的质量。近些年来,国内外先后开发了很多网络教学平台,其中既有专业公司开发的商用网络教学平台,也有很多高校自主研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平台由于系统容量小、不稳定、与其他系统不兼容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被淘汰了,也有一些平台相继被逐渐推广应用开来。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实际应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已经逐渐集中在为数不多的一些平台上。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国外商业化平台,如Blackboard,公司资金雄厚、开发多年,功能、可靠性较好,但购买和后续服务费用较昂贵;二是国内商业化平台,如上海卓越课程中心、南京易学天空教室、清华教育在线、江苏科建脉望网络学习平台等,这些产品紧跟国家或地方高等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管理和教学要求适应性比较好,有的还有内嵌的教学资源、课件制作工具等;三是高校按各自应用需求研发出的在本校范围内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这样的平台根据各校特点量身定做,针对性强,开发成本低,但也会出现兼容性和适应性差等问题;四是开源软件,如Moodle等,使用者可以根据其免费的软件源代码进行一定的个性化改造。

1.2 上海市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概要高校根据各自的需求,会选择不同类型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以上海市高校为例,对各校网络教学平台及其应用进行了调查。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的《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一览表》,截止到2008年5月,上海全市共有公办本科院校31所,公办专科院校5所,公办高职学院10所,另有民办本科院校7所,民办高职学院13所。在对其中46所公办本、专科和高职学院的调查中,所有学校主页均能正常访问。其中30所本科院校(除上海海关学院外)、4所专科院校(除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6所高职学院校园网络已经加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由此可见上海市各高校校园网的硬件建设已经基本到位,这为开展网络教学提供了基本保证。

在46所高校中,有44所学校将“精品课程”作为重要的网络教学资源,建有独立网站或作为教学资源的主要栏目,放置在学校主页或教务处主页的醒目位置。有28所已经构建了网络教学平台,占上海高校的61%。专科和高职学院中只有1所学校构建了网络教学平台。31所本科院校中有27所有网络教学平台,占87%以上。在称谓上有一定的多样性,除了“课程中心”占主要外,另有“网络教学课堂”、“在线学习系统”、“网上教学平台”、“网上学习”、“e-learning“等。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选择上也呈现一定程度的多样性,有的还有两个平台。其中15%的学校有本校自建的网络教学平台,85%的学校(23家)购买了商业化平台或与商业公司合作定制开发网络教学平台,使用Moodle开源软件也有1所学校。在商业化平台的选择上,涵盖上海卓越、赛尔毕博、WebCT、南京易学、江苏科建、清华教育在线等平台。

从以上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例(61%)和购买商业化平台的比例(85%)可以看出,目前上海高校开展网络教学已经从探索、观望阶段过渡到了标准化、普及实施阶段。

2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使用分析

从目前来看,上海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硬件软件及其运行环境基本成熟。各校在推广运用过程中也采取不同的方式推进,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2.1 网络教学已经引起普遍重视首先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层面积极推进。自国家在2007出台《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以来,各地也相继出台相关文件。上海市教委通过“课程中心”立项形式,先后在2007、2008、2009连续3年对支持23个项目,惠及15所高校(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鼓励和促进高校开展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推进高校建设课程中心,加强对课程建设质量的考核,从而落实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

同时,各高校也将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和网络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平台建设上大多由分管校领导牵头挂帅,建立相关的协调机制。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系统规划、软件开发、资源提供、网络维护等诸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协调学校各方力量协力完成。为了发挥通用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作用,学校在各级课程建设项目的要求中加入课程教学网站的建设要求,在课程立项申报、检查、验收等环节,都将教学网站建设和使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用促建,力求持续发展。

另外,高校师生也对网络教学有一定的认识,基本能按照学校的要求或者主动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活动。

2.2 网络教学应用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从这几年的推行下来,网络辅助教学在各高校师生中有了一定的概念和实际应用,但应用中存在着值得关注的普遍性问题,如网上教学资源不足,内容和形式单一;学校教学管理偏重教务管理而网络教学严重不足;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与网络环境不相适应、应用效益有待提高等。

首先是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由于教学资源的准备需要精力,同时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相当多的教师只是被动地参与到网络教学中来,这样必然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大多只将授课教案、教学大纲、作业等挂在网上。这样的结果,反过来也影响到学生的参与度,没有学生的有效参与,网络教学的应用无法落到实处。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对教师在提供教学资源、引导、督导学生学习方面要求更高。它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角色有正确的定位,真正实现从仅关注网络技术的形式到关注教学内容,重视提高教学质量的本质上来。

其次,未能有效地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对于构建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课程资源建设而言,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重要选择者和开发者,为教学提供基本教学资源。学生是课程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学资源的共同创造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智慧和思想火花,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是个启发,而且对后来学习者也是个借鉴。因此,适当整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搜集的一些学习资源充实参考资料,选择优秀的学生讨论帖、课程论文、案例报告、作业答疑等作为课程资源,可以扩充课程内容含量,提高教学效果。而师生共建教学资源,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学校层面,大多数学校未能以平台为载体,整合课程内外、校内外、国内外的教学资源。

最后,未能成为教学管理和监督窗口。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尚未完整建立,同时各校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务管理平台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大多不畅通,这样导致教务管理部门对网络教学的评价、考核和过程监督等未标准化、规划化,影响了网络教学的推广应用。

3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发展对策探讨

在高校教学改革中,以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理念创新的技术基础,要求高校顺应时代潮流,更新教学理念,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网络教学工作,解决理论上、技术上、管理机制上、人员上遇到的问题,是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3.1 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的理论研究从教学功能来看,网络教学平台是服务于高校教学工作的一种工具,其功能与使用方式都应符合教学工作习惯与要求。同时,作为网络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教学活动必然会表现出与传统教学不同的特点。

要研究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特性和教学规律,更好发挥其教学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和提升传统的教学方式,让网络教学平台成为教学活动的又一重要场所。另一方面也要研究网络教学平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网络教学不仅是简单的将教学工作搬到网络教学平台上,要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要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研究其在网络教学的不同的侧重点,采用与教学内容、学生需求、教师能力相匹配的适用技术和教学模式。着力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合理建设、网络教学的教与学良性互动、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互补共建以及网络教学的技术性与教学性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实践和探索,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应用。

3.2 构建符合学校需要的网络教学平台成功的网络教学平台是开展网络教学的保障。在平台的技术应用上,不是技术越先进越好。应该选用成熟、稳定的技术,以免由于稳定性不够,导致平台要推倒重来,前功尽弃。最好选用与教学内容、学生需求、教师能力相匹配的适用技术。在平台界面设计上,要注重简洁明了和重点突出。网络教学平台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设计不当,网页设计上过于绚丽或独树一帜,不符合常规,往往造成操作不易,教学内容不能有效传达给学生,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在平台功能设计上,由于网络教学平台在功能设计上是借鉴传统教学流程而来,因此很多通用网络教学平台将通用的网络教学功能都涵盖了,功能设计必然面面俱到,造成平台的操作流程过于复杂和繁琐。无论是学校自主研发还是引进商用平台,都要结合学校教学特点,摒弃一些不实用的功能,着重在能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特性的功能上进行技术构建,突出信息存贮与计算能力、教与学的多途径互动、教学过程的智能分析和学生学习导航等方面。

3.3 创新网络教学平台管理机制有别于传统教学管理机制,必须制定适应网络教学的管理机制,有效的实施方案和政策鼓励是开展网络辅助教学的成功保障。首先要制定符合学校教改方向的网络教学评价标准。科学的评价标准,是对教师进行网络教学的引领、过程矫正和结果考核的重要指标,从而改变教师在进行网络教学过程中无序的自我摸索和反复试错的混乱状态,有目的地开展网络教学。

同时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网络教学中来。网络教学涉及到不断发展变化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大多数教师不熟悉这种技术下的教学方式,教师还需要熟悉网络教学平台、编写网络教材、参加师生互动,这些必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据于此,学校应该因势诱导,一方面加强技术培训,让教师认识到网络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不能仅仅停留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应顺应时代潮流,更新教学理念,娴熟地运用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从而积极利用所学技术开展网络教学;另一方面要出台一些激励措施,如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作为科研成果、开展优秀网络教学评比等,调动老师的积极性。

网络教学平台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应用系统,满足高校在教学资源管理、网络教学管理和教学应用等三大方面的内在需求,是学校运用教育技术和通信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谷永芬,吴倩.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8,(14):215-216.

[2]韩锡斌,周潜,刘英群,杨娟等.“THEOL”串起校园e生活[J]. 中国教育网络,2009,(3):61-52.

[3]冀新花.高校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教学方式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10(5):20-24.

[4]孔维宏,高瑞利.基于Moodle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2):80-83.

[5]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一览表,/web/glxx/listInfo.php?id=27471.

[6]魏志慧.台湾大学在线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访台湾空中大学知名学者杨家兴博士[J].开放教育研究,2008,14(4):4-7.

[7]谢晓林,余胜泉,程罡,黄烨敏.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07,13(5):12-25.

[8]颜洽茂,谢桂红.构建本科教学课程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17-19.

第8篇: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范文

一、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扎实推进有效教学

当前,学校教学管理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妨碍实施有效教学的因素,这些因素让教师投入教学研究的精力受到牵制。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的内容往往过于繁琐,教学管理的形式过于教条,缺少有效的机制和科学的手段。而有效的教学管理就是要精简管理内容,摒弃形式主义,把引领教师钻研教材、研究课堂、了解学生、切磋艺术、提高效率作为教学管理的立足点。

(一)转变观念,注重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

以往的教学管理侧重于对教师教学计划、备课、作业批改的检查和课堂教学的评价,这些内容大多是对教师工作数量的考核管理,对教师的工作质量缺乏有效的评价方式,这样的教学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更多的是一种形式和任务。分析传统教学低效的因素主要是教师对教材解读不深刻、对学生把握不到位、对目标定位不准确等,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这些因素,学校应构建"校委会--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四级教学管理体系,组织教师认真解读课标和教材。正确解读课标、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前提,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学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念,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教研组围绕课标、教材研究正常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帮助教师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编排线索,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从而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我们倡导"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

(二)立足课堂,抓好以备课组为主的课堂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低效的关键问题是教师课堂教学中不能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或者"预设味"过重,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或者一切以学生为重,课堂过分围着学生打转,淡化了教学的内容、目标。因此,我们应该围绕课堂教学方法、艺术和教学细节开展教学研究,倡导"钻研教材备好课,讲究教法上好课,把握细节求效果"。备课组要围绕课时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析、讨论,共同编写、修改教案,进行反复的磨课研究,再请专家指导或外出借班上课。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训练的精简和教学手段的预设等细节进行反复打磨,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营造氛围,形成求真务实的教研风气

形成求真务实的教研之风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因素,有效教学理念下的教学管理应该追求有效的运作,努力形成一种高效务实的教学研究风气。各个教研组、备课组应该围绕学校教研课题,配合课题组开展课堂教学专题研究。教科室组织教师撰写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开展主题研讨、教研沙龙活动,参与教育在线讨论,积极引导教师通过实践打磨、学习厚积、研究提升、沙龙碰撞等途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要引导教师经常关注、思考和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如何?(2)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的情况、效果如何?(3)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的效性如何?(4)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的帮助是否及时、到位?(5)预设的内容、要求与生成情况呈现多少差距?(6)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得到启发与激励?(7)学生是否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获得全面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努力实现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论》指出:只有当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智慧、人格魅力、问题与困惑、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课程人力资源"真实地进入课堂教学的时候,才可能实现"有效教学"的追求。因此,在有效教学的研究中,我们要做到"眼中有人",把人的成长需求作为有效教学的第一动力。

(一)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有效教学活动

只有激发了教师的教育热情,使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才能使教师把"有效教学"作为自觉的追求。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引领教师的教学人生,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品位。一要给教师人文关怀,让教师体会到学校的关心和温暖,带着激情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学生。教师有了激情才会在平凡、繁琐、辛苦的工作中体会到教育的成功、快乐、幸福,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善待每一位学生,才会尽最大的努力,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课堂教学、追求有效教学。二要宣传引领,让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追求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主要指标是指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教师要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我们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关注三个要素:1."学生",即心里有学生;2."发展",即学生的发展(当然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3."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有效的课堂是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是给予学生先进文化浸染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是培养学生灵性的课堂。三要表扬激励,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可以开展优秀青年教师评比、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骨干教师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围绕校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成长阶梯,制定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规划。学校要根据教师的实际采用分层区别对待的办法,也就是对新聘教师、一般教师要求课堂教学有效地关注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发展,关注师生双方的教学效益,关注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对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则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学习,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活动

第9篇: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范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创新能力 初中

创新能力是探索和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是创造智慧的核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而教育创新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阶段是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初中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强烈欲望,使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并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

一、端正认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创新。要让他们认识到,创新井不神秘,其实就是思别人所未思,行别人所未行。不同于前人的思想或实践就是创新,甚至对前人来说不是新的,而对他自己来说却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创新”。有了这种认识,学生就会满怀信心,充满希望地去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断地表扬学生的创新尝试行为,必然会使学生的信心和创新意识更加强烈。

二、营造环境,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在师生关系上,传统教育很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这些观念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障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给学生宽松的学习环境。初中学生是一个需要肯定、褒扬,需要体验成功喜悦刺激的群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望,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产生。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会产生一些古怪离奇的想法,这时候,教师如果给以严厉的批评、指责、训斥,就会压抑学生那些朦胧的、零碎的、片段的创意,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比如,在讲解到“by+交通工具”的用法时,教科书上只列举了“by bike, by air,by plane”等,我们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操练时,有的学生使用了“by UFO”,“by rocket”,甚至“by broom”,等,我们不仅没有对此看似“荒唐”的说法加以指责,反而给予鼓励,从而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巩固了所讲知识点,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创新热情

创造学认为,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与其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成正比。知识的获得,想象力的开发,都是在学习兴趣的内动力作用下才能实现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励和推动学生学习的潜在力量。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热情,持久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创新往往都是从兴趣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英语学科本身实践性强的特点出发,采用“导语激情”、“巧问促趣”、“创境引趣”等方式,创设语境、烘托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如在学习JEFC Book I Lesson114 《购物》一课时,采用实物教学法,教师自备一些食物:apples(苹果),ba-nanas(香蕉),oranges(橘子),pears(梨),cakes(蛋糕),bread(面包),some bottles of orange(几瓶桔汁),boxes of milk and glasses of water(几盒牛奶与几杯水),学生自己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教室当作商店,讲桌变成柜台,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交际环境中进行“真实”的交际活动,Would you like. . .(你想……),What would you like(你想要什么),How many…(多少……)等句型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掌握,“购买”的物品归学生享用。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都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一堂课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四、优化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应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锐意开拓,不断优化教学过程,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来解决问题,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1.创设情景,导情激趣

根据语言学家弗斯的语言理论,在有人类的交队、活动中,语言环境对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人类的交际活动总是与一定的场景联系在一起的。在英语教学中,许多有声的语言教材脱离了实际情景就无法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利用教室里的人物、时间、空间或准备一些易于准备和便于携带的实物,密切配合教材,巧设情景,增强真实感。这样,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使枯燥、抽象的语言材料变成了看得见、听得着、可感知的形象,而且有了大量的听说机会。如JEFC Book II Lesson57,内容是打电话,学生熟悉对话内容后,运用“对了”活动,在模拟的情境中,用英语进行电话交谈,一问一答,你来我去,谈笑间就熟练掌握了接电话、电话通知、询问电话号码等要领。

2.质疑解惑,激活思维

心理学家把发现疑难看成是“思维”的路标、“创造”的基石。“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有大进。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思维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自我“设疑一析疑释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巧妙地设疑,安排刺激思考的情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可采用的形式有: (1)教师设疑一引导学生思疑学生释疑一总结规律;( 2)教师启发学生质疑一学生解疑一学生(或老师)补释等。 如JEFC Book III Lesson 69《植树》一课,教师先提出When is Tree Planting Day(什么时间是植树节)、Can you plant a tree(你会植树吗)ZIwv do you plant atT'ee(如何植树).Why do we plant tree、eVeTv veal'(我们为什么每年都植树)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补释。在补释的过程中,强化本课的重点难点。在本堂课上,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本中的知识,还增强了环保意识。

3.激思活用,多项思维

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运用,教师应努力把学生引向真实的生活情景,激发思考和实践的积极性,并能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二,触类旁通。多项思维,一题多解,往往可以活跃学生思维,沟通不同部分的知识和方法之间的联系。如表达“我弟弟年纪太小不能照顾自己”一句,分别可译为:(1) My brother is too young to look after himself (2) My brother is so young that he can' t 1ook after hirnself}. (3) My brother isn' t old enough to look after hirn-se1f}.不同的结构表示同一个意思。同时把句了展现给学生,分析并总结各句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4.教给方法,指导自学

一个人没有自学能力,就谈不上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掌握和运用英语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乎段。

⑴巧记单词,事半功倍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意义。如果词汇贫乏,就会造成理解和表达的障碍。因此,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指导学生分析、归纳词汇的构成规律,通过语境,学习词汇,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是学生掌握词汇,得体地运用词汇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学生自学英语的基础。常用的词汇学习的方法有对比记忆法、归类记忆法、构词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如把almost(几乎)―earlv(几乎,差不多),bought(买)、―brought(带来),careful(仔细的,认真的)、―carefully(仔细地,认真地)放在一起学习,分析其特点,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克服易混点、易错点,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轻松地接受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⑵广泛阅读,提高能力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是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的一项具体要求。阅读能力是英语自学能力的基础,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手段。一旦学生掌握了独立的阅读能力,也就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书面信息。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概括旨意的能力,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与方法的指导训练。

同时,教师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让他们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郭琳榕.以乐激趣,以趣导学[N]学英语,2005-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