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语文课件范文

初中语文课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语文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语文课件

第1篇:初中语文课件范文

一、PPT课件好用、适用、够用,是首选语文课件制作软件

有很多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如Authorware、flash、director、powerpoint等,功能各有千秋,如果真要对比起来以竞赛评比角度来论,powerpoint可能是“最不起眼”的课件制作软件了,但笔者却对它情有独钟。其实,选择一个课件制作软件,达到“三用”标准足矣:好用、适用、够用。PPT简单易学,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老师来说容易掌握,便于修改;最适合日常教学使用,随时根据教学流程可调整幻灯片内容和顺序,开发周期短;它功能强大,可整合多媒体流行的媒体素材,再结合VBA和触发器、超链接、动作设置,完成可以设计出交互性强悍的课件作品。从这几方面来论,PPT课件完全满足辅助教学应用,是首选的第一个课件开发工具软件。如果在掌握PPT课件的基础上,再计划提高课件制作技术,建议学习矢量动画课件制作软件flash,这可以有效弥补PPT自身动画功能薄弱这一功能。

因此,笔者提倡选择相关课件制作软件时,首选powerpoint软件――PPT课件技术相对于微机操作基础薄弱的教师来说,是最适合高效学习,并有效应用的选择,足以“应付”日常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掌握PPT课件设计流程,流水化开发课件

PPT课件设计开发是一个严格的“流水线式”的开发流程。基本上,笔者一个人“单打独斗”完成PPT课件设计、开发、测试、应用流程。以初中语文《乡愁》为例:

(1)分析《乡愁》课件辅助目标。所设计的PPT课件要根据人教版教材特点和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乡愁》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初步确定PPT课件框架和技术表现方法、技术实现难度,形成设计草案。

(2)撰写《乡愁》课件脚本。这个PPT课件脚本设计没有统一格式,只是笔者按着PPT幻灯片页数顺序写的一个具体内容列表和实现细节,只要是表述出PPT课件的设计蓝图,必要时画出PPT课件相关框架图,可细化到课件某个环节的具体表现方法和内容。

(3)整理《乡愁》课件相关媒体素材。本节《乡愁》PPT课件,需要一些图片、欣赏视频和朗读视频,还有相关文字材料等,前期的音视频媒体素材收集、整理、分类、加工处理是一项繁杂工作,有时,图片素材也要加工处理,多网上下载的不一定能完全适用。

(4)整合PPT功能设计《乡愁》课件。根据PPT课件框架,结合课件脚本设计的引导,充分整合PPT各种功能,融合各种媒体素材,灵活设计出符合最终目标的多媒体《乡愁》课件,这个环节是最考验教师PPT功力时期,如果操作能力强,开发周期少效果好,否则就是头脑想法美好,鼠标却不知道如何操作……

(5)反复测试PPT《乡愁》课件。PPT课件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音视频播放、插入flash、VBA编程、超链接等,所以一定经过严格的测试修改,才能交付使用。尤其是换台“纯净”的电脑进行测试,按设计脚本和功能目标进行查错、纠错,并实时试运行检验,记录修改细节。另外,还要在《乡愁》教学实践中,验证这个课件是否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实现应用的最优化。

(6)成品《乡愁》课件“打包”。PPT课件终于制作完成,根据不同应用环境,进行生成“打包”,生成一个安全稳定使用的独立课件。当然,还要求教师要掌握PPT课件操作技巧,备课的同时,还要备课件内容、备课件操作。

三、掌握PPT课件设计框架,课件开发不是难题

只有掌握了PPT课件设计框架,才能有效地完成PPT课件开发,提高设计效率。

PPT就是所谓的幻灯片,以页为单位,把一节课所要呈现信息展示出来,主要以一种线性结构为主,一页页的课件内容进行鼠标点击控制播放。这其中个别的素材有不同展示效果和控制选项,以及通过幻灯片自定义动画选项和切换效果等丰富PPT课件展示效果。

严格地规范PPT设计框架,可包括:片头、片尾、封面、导航结构、内容页、控制按钮组等框架结构。

例如,笔者在设计初中语文《乡愁》课件时,总共设计了45页幻灯片。可根据需要利用自定义动画设计一个简单片头,这节课笔者没有设计片头。第一张是标题页所谓的封面:精美的背景上显示教材的版本信息、课程标题、相关动态教程内容、单位作者信息等。可通过封面了解《乡愁》课件内容和课程的概要信息。从第二张开始一直到43页都是内容页,这其中设计了导航结构,按着导入、新授、小结等教学流程把总共42张幻灯片分六部分:一是猜想乡愁、二是走近乡愁、三是倾听乡愁、四是品味乡愁、五是感悟乡愁、六是回顾乡愁。每一部分都通过超链接联结,可灵活地控制跳转和返回。具体的每一页内容都结合呈现的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不同类型素材,处理好颜色、位置、控制、搭配、深度叠加等问题,让教学内容有效地展现出来,摒弃无用信息,不炫耀技术,真正辅助教学,为本节课《乡愁》教学目标服务。最后一页幻灯片,我只显示了再见字样,当然也可在PPT课件播放结束时,表达谢意,或显示版权信息,或显示一段有意义的话语,或直接显示课件结束字样。

笔者建议PPT课件设计可利用WORD组织结构图的功能画出一个框架结构图,以此为参考规划整体PPT幻灯片页的关系,以此为清晰框架参考,PPT课件开发就不至于多页面管理混乱,设计就不在是难题了。

四、灵活各种素材处理软件,为PPT课件增添色彩

经过多年PPT课件制作开发实践,笔者逐渐认识到:PPT只是一个整合加工厂,其相关素材还需要配套的第三方软件来加工处理。例如,图形图像处理,尤其是需要一个透明背景的素材,如果使用PPT的透明色工具,不能完全实现背景透明化,因此,就得使用photoshop软件来加工编辑。因此,笔者这几年利用业余时间掌握一些素材相关处理软件操作,虽谈不上精通,但足够为制作PPT课件提供有效多媒体素材了。如二维矢量动画软件:flash;各种多媒体素材转换软件:格式工厂;可实现屏幕缩放、自由板演的小软件:ZOOM IT;编辑处理音视频软件:绘声绘影;下载FLV视频软件:维棠、硕鼠等等,还有一些功能单一却实用性强的小工具软件,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建议大家针对某种需求时,百度一下,下载相关软件,好好研究掌握,借此机会,提高一下相关课件辅助软件的设计能力水平。

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就是百度搜索、资源下载能力,这很关键,往往笔者所需的资源都会从网络上查询到,那如何查询,如何下载,又是一个技术难题了,要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搜索应用能力,让海量的网络共享资源为我所用。

第2篇:初中语文课件范文

一、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课标,转变教学观念。

我把新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熟读成诵,“依法行教”。经过教学实践,我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我经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读课文后根据我制定的学习目标再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作业也可自主确定。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从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二、面对新课改语文教师必须做好角色的变化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1.由权威者向引导者、组织者转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以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者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将学生定位于学习主体,自己定位于引导者、组织者,备课时更多的从学生角度去精心设计教学思路,让学生具有个体、独立、发展的空间,倾听学生的心声,注重学生内心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实现生命的超越。

2.由传道者向研究者转变

未来教育需要“研究型”的教师,而不是单纯的“传道者”,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问题而进行的研究。不是在书斋进行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研究。语文教师要求承担起语文研究者的角色,新课程的实施将为语文教师向研究型转变,提供理想的平台。

3.由闭关自守型向社区型转变

一个只会把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显然已经落伍。教学内容越来越贴近社区生活,学校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学校教育、终身教育正与社区生活走向“一体化”,就是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助,重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语文教师更要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语文教学信息,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与理念能与时俱进。

三、面对新课改语文教师必须注意工作方式的改进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课改的实施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立一人较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了解其他学科,不要把自己任教的学科看作孤立的整体。要改变彼此孤立的局面,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与不同学科,与不同年级的教师打交道。要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相促进。还要倡导语文课堂上的合作,这里包括师与生的合作,生与生的合作,借助小组的力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四、重视创设学习语文的环境,提供展示学生成果的机会。

培养学生拥有较为完整的阅读体系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关键——“向阅读要写作能力。”学生涉猎广泛的课外知识领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适时关心。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是教学艺术之魂,没有情感的融入,教学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而语文教学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来沟通与学生的联系,以情来陶冶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手段。我参考新课标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学会自主积累,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素材库,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精华,“博众人之长于已身”。

五、在课上努力营造融洽的氛围

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课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如节日、纪念日、刚发生的身边事、国家大事、国际新闻等,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的长流活水。

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第3篇:初中语文课件范文

一、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参与

建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人对于自己熟悉的生活经历都会在潜意识里产生自然的亲近感,思想上很容易产生共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利用这一点,通过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似的情境或者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熟悉的内容等,引起学生的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与老师、同学的有效互动,顺利高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由于课文内容与现代中学生的实际生活十分遥远,导致学生学习时很难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因此上课前我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分享自己童年的趣事,比如有什么自己喜欢玩的地方等。学生想到了很多童年故事,通过在班上讲述,思维活跃,注意力转移到童年趣事方面。这时我切入本课,说:“一起来了解一下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看看他的童年与你们的童年有什么不同呢?”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学效率,强化了教学效果。

二、借助先进手段,创设良好情境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很多先进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凭借生动、形象、便捷的优势,使课堂教学更精彩。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声像、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提高思维能力,丰富情感体验,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全面进步。

例如,教学《松树金龟子》时,由于某些学生不知道金龟子的样子、特征等,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对于金龟子形象认知,我首先借助网络搜集了一些有关金龟子的图片和视频等,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通过看金龟子图片,大脑中已经勾勒出这种昆虫的外形,又通过观看有关金龟子的视频,对于金龟子特征和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再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抓住了金龟子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借助多媒体,老师创设了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迅速形成了感知,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运用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大戏”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演绎的,因此,师生之间的交流和配合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的因素。师生交流主要依赖语言,课堂提问是师生最常用的交流方式。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门艺术。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灵活把握提问时机,可以很好地引发学生思考,在师生和谐高效的互动、默契的配合中,自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时,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主题,真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在讲父亲买了橘子爬上月台给儿子送橘子的情节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父亲的背影出现的背景是什么?父亲当时心里在想什么?儿子当时的心情如何?课文学习结束时,我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瞬间被某种东西触动到心灵的情况?触动你的究竟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有力地引导学生思考,理解课文主题。

四、采用科学方法,锻炼学生能力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素质是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扎实的语文基础,良好的思维能力,优质的注意力、观察力、意志力,以及合作意识、协作能力等都会直接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又是建构高效课堂的根本措施。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方法能够建构高效课堂与培养学生能力。

第4篇:初中语文课件范文

新课改 语文 高效课堂

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课堂。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已成为教学中日益追寻的落脚点与出发点。因此,构建开放、高效的初中语文好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深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迫切需要。那么,在新课改的实施下,如何建构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呢?

一、理解高效课堂的内涵与要求

高效课堂,又叫展示性课堂。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学习能力”,高效课堂是在追求“四维目标”,即学会、会学、乐学、创学, 立足学会,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形成智慧。通过改变课堂效益量化,发挥45分钟的时间效能,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打造“低耗高效”课堂教学,减负增质,减量增效,尽可能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实现课堂真正意义上“质”的提升。

课堂即成长,即成长知识能力。其实,“课堂破局”的真正奥秘在于“学习能力”,只有会学才能减少对“教师”和“教”的依赖。因而我们主张素质教育的主要素质恰是“学习能力”。唯有敢于把学习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我参与,我快乐,我收获。

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主要是“三讲、三不讲”。

“三讲”是:新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这些应该在课堂上集体讲解,应点在当点时,点在关键处,通过知识传授形成技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三不讲”是: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学生已经会了,再说也是浪费时间。老师不讲,学生怎么学呢?现在就是要,教师真正从台前隐身到台后,让学生自己讲。通过 “先学”已经掌握了的内容,再讲只能是“费力不讨好”。有一些内容,虽然没有超纲,但是由于太偏,或者由于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讲了没有用,甚至易产生误导,还不如干脆删除不讲。教师应删除那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环节,尽量将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学生接轨,多从学生角度设计问题梯度,多让学生参与并表达见解。

“三讲三不讲”,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让教学内容更有“弹性”,就给了学生主动性,再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加强双边活动,也容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建构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的策略

1、巧设导入,创设铺垫情境。

成功地上好一节课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巧设导语是至关重要的。常言道:“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把学生带入思维和兴奋中,为教学创造最佳的时机。导语融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它像一座桥,架在理解课文内容与获得知识的必经之路上,这座桥架稳了,架宽了,学生就可以轻松愉快的到达彼岸。导语的设计有多种,可以利用歌曲、故事、质疑、表演等方式进行,来创设良好的情境。

2、精心设计好教学案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平时在备课中都应提前充分考虑到,在哪个环节想让学生充分地说,学生可能说出那些答案,再针对学生的答案准备怎样与学生互动交流,最终将会达成什么样的效果等等。当然,在这样充分开放的课堂教学环节中,笔者的教学方案设计一般完成三个任务:一是把需要解决的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具体问题设计出来,使学习任务更具备可操作性。二是在每个环节中预设好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以及相应的导学方案。三是在有关环节处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授学生以“渔”。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案的指引下,就能够较充分的走进文本,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注重课中反思

预设与生成实在是课堂教学的一对永恒的矛盾,预设的一厢情愿和生成的千变万化,总是在课堂这个实践的平台上演绎着一幕幕“前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交响曲。课中反思就是对在课堂上出现了“预设”之外的情况实施合理适时的“调控”,运用智慧把“生成的资源”巧妙地纳入到“预设的轨道”,使“预设”和“生成”这一对矛盾在课堂反思中和谐的统一起来。可见,“预设”和“生成”的矛盾性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必须具有课中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掌握一定的应变技巧,因人而异,因事而定,因时而断,灵活应变,调动身心潜能,以便超常发挥,从而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因此,为使课堂高效,我们应当从以下三个方进行反思:

①反思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师生、生生的活动过程,课堂离开了师生、生生的活动就不能成为课堂。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时时反观课堂活动是否贯彻了“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理念”,是否适合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语文学科特点,是否充分考虑到学生动手操作的需要。新课程要求课堂活动中师生是平等的,但作为“平等中的首席”——老师必须要时时、处处调整活动进程,使之向“高效”征程迈进。

②反思课堂上的参与度。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老师要深入反思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会“观察、倾听和交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个性;既要进行认知交流,又要进行情感交流,既要通过语言交流,也要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第5篇:初中语文课件范文

一、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讨论活动

自主讨论活动是加强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有效活动之一。所以,为了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也为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教学时,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价值,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进而促使高效语文课堂顺利实现。

例如,在教学《斑羚飞渡》时,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学习斑羚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①文章中重点写了镰刀羊的哪些表现?②斑羚为什么要飞渡?③文本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组织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自主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而且,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讨论,要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自主学习

小组自主学习模式是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也是打破传统被动课堂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鼓励优等生带动学困生进行学习,以确保语文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例如,在教学《老王》时,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在授课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进行讨论,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中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同时,也能在小组交流中对“老王”和“我”的形象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真正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使学生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最终,确保本节课的课程教学目标最大化实现。

三、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对比活动

自主对比活动的开展主要是针对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而言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自主对比中拓宽知识视野,提高阅读质量。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鼓励学生将主题相似的文章、作者相同的文章等等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文本的中心思想,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而且,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在阅读《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这一章节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比较作者的写作手法、比较文本中包含的不同情感等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更为了确保文本价值最大化实现,我们要充分发挥自主对比阅读活动的价值,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总之,在构建自主而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中,我们要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构建出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

第6篇:初中语文课件范文

长期以来,以应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课堂教学,我们老师教得无味而辛苦,学生学得无趣而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较为高效的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然而,用心观察便可发现,在这漫长而曲折的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学过江苏洋思中学的“六步教学法”;学过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杜郎口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模式,通过借鉴学习,也曾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尝试,努力探索新路子、新方法,为的是能尽快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高耗低效”等问题。

一、打造高效课堂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1.教师理念:明白容易转变难

一是在高效课堂改革刚开始的时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上都要有根本性的转变,我们教师就要面临接受新思想,实践新事物。年纪稍大一点的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成就感强的优秀教师要发生这种角色转变,就不那么容易了。他们原本依靠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游刃有余。要他们否定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放弃他们认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法宝”,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二是调整师生关系引发的不适感。传统教育师生关系本质是师道尊严。知识传承是一种单向性服从关系,“我主你客,我说你听”单一性说教关系。而新型师生关系倡导的是民主、平等与和谐。

2.学生习惯:说改容易养成难

教师改掉一讲定乾坤的习惯难,而要求学生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索取的学习道路同样阻力重重。所以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不可忽视。需要教师在自身观念转变的前提下,想方设法调动激发学生自主求知的欲望,走向善于合作、善于表达的学习道路。

3.集体备课:安排容易做实难

集体备课容易流于形式,深入研讨并达成共识、形成文本难。有的教师认为集体备课是为了搞形势,结果备课质量不高,大家都是简单应付。

4.导学案:编写容易有价值难

导学案编写得如何,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它能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使用时要求教师语言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作为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思想、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内容等),可见导学案的编写容易,要做到有价值却很难。

5.小组建设:建立容易建设难

小组的“建立”和“建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境界。小组的建立与建设就像盖房子与装修。如果说小组建立只是拥有或存在框架,那么小组建设是装修,是心旷神怡地逐步完善。建立就是初步的组建,很容易的,建设就是用心去经营小组、完善小组。

6.督导检查:评价容易长效难

一开始,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奖励还起作用,可是时间一长,奖什么都提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教师自己也感到疲于应付。

7.学习任务:设计容易完成难

对照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很容易,但是真正完成任务――做到堂堂清就难了。完成学习任务是课堂教学的根本,要想较好的完成当堂任务,就需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二、解决的对策

1.中学语文教师须坚定信念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的尝试中不必担心“邯郸学步”,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明确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并践行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观念首先必须树立课程意识,这对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树立课程意识,就是要在教学改革中用新的课程理念来统率自己的教学活动,用课程理论的语言来解释和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所谓课程理论的语言主要指课程纲要、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课程资源等),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视野,才能突破原来固有的教学体系。

2.中学语文教师须切实转变教学方式。课改的目标之一,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课标还倡导讨论式、启发式教学;要求重视潜移默化、熏陶渐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们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根据课标的要求,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要推行新课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7篇:初中语文课件范文

[关键词]小组建设;小组评价;语文课堂;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模式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这也是我校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几年的改革实践让我们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一、合作小组的建立要合理、科学

在小组建设中,小组划分很关键,学习小组划分的合理性对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确保小组划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划分学习小组之前,应该先对所在任课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分析,既要考虑所在任课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班级学生分为六人小组,这样的人数有利于在小组讨论和展示发言时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尽可能使每名学生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得到锻炼。在分组时,教师可以把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进行合理分配,分别命名为金星同学、银星同学和铜星同学,尽量做到学习成绩相对均衡。合理的人员分配有利于各小组在平等的基础上公平竞争,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秩序的把握和控制。

在小组建设中,小组长的选拔是关键,应该选择那些有责任心的、有组织能力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担任小组长。选好小组长后,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知道小组长不只是一个职位,小组长更是一份责任,他们应该知道小组长的具体任务。小组长的任务是组织整个小组的学习,合理分配好本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维护好本小组在课堂教学中的秩序等。通过培训,让小组长尽快进入角色,慢慢把他们培养成老师的小助手,成为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有了他们的配合,各项学习任务才能落到实处,在小组活动时才会有组织、有纪律,有条不紊地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划分出来以后,由小组长带领组员为自己的小组起名字,写好组训,并对组内人员的角色及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人员的角色有组长、记录员、管理人员等。人员的角色和任务要定期轮换,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履行自己的职责。各学习小组组建之后,组长根据组员的角色向他们布置具体任务,比如记分员要及时把组内同学的得分情况记录在教室后面本小组的栏目里,每周公布、总结小组中同学的评价情况等。

二、学习内容的选择要适宜,学习任务的设计要合理

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吃透教材,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根据学习内容安排学习任务,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任务,了解所在任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特别是合作探究的问题的设计。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问题的设计分A、B、C三层学案进行训练,使小组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事情可做。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选择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在讨论、倾听和展示中培养语文学习能力。合作任务一旦确定,就要以课题的形式表述出来,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便于学生在情境中设定目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把学习任务明确到各个小组长,小组长根据组内成员的具体情况把任务分配下去,然后小组成员根据分配到的具体任务自行查阅资料,独立完成任务,把自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标注出来,之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解决自学中存在的问题。问题明确后,确定好第二天上课时每个问题回答的人员,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小组的代表都有机会发言,而不耽误过多的时间,既避免金星同学“雄霸天下”,又能防止个别银星和铜星同学在学习中偷懒。每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参与互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不同的分工,分层次地布置任务,也让铜星的学生找到了自信。

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以合作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通过自主预习、讨论、展示交流、倾听和参与实践、评价等形式来展开学习,即学生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授课、展示交流、评价、课后总结。

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师生一起探究,学生、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习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经历、感受和表达。刚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每次学习任务的分配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合作任务的目标要明确清晰,难度要适中,问题要分出层次。比如《信客》一文,字词、作者及写作背景可以由各小组中的铜星同学或银星同学展示,而学案中对课文感知的问题主要由小组中银星和金星同学展示,拓展性的问题主要由金星同学展示。这样设计问题,能使每名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都有事情可做,让小组中的同学都动起来,使课堂充满活力,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更加多样化了,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要进行现场观察,并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学习指导;当学生在交流展示时,教师要耐心倾听,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和指导。教师的语言要以鼓励为主,教师的指导作用还可以防止个别学生在学习时趁机说和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话题,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及时把握和调控。

在小组组建初期,要正确处理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意见不同发生争论,这时教师应及时加强调控和引导,使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掌握合作互学的方法,逐渐学会合作学习。比如,在讲《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环节,有一个小组因为角色问题产生分歧,大家都要读人物对话,不想读旁白,导致朗读时出现不友好、不配合的现象,影响了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这时教师应当恰当解决这个问题,及时给学生恰当的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不能因为担心教学任务完成不了而打断学生的学习活动。另外,还要避免两极分化的现象,教师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分组方式,对小组学习加强指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调控下逐步学会自主学习。

四、抓好合作评价环节

在小组建设中,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被评价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找回自信,增强学生合作的积极性。评价可以从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方面入手,分为自我评价、小组内评价、小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评价原则是公平、公正和多元化。

学生自评可以使学生在自我检测中找出自己自主预习时的不足,从而进行自我完善,并不断取得进步,更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变得更自信,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内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克服依赖他人的思想,知道积极参与小组互学既是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是为小组的荣誉负责,大家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以小组利益为重,团结协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每周都要评出优秀小组和组内的先进个人。小组间评价可使小组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可以每周评出先进小组,把评价结果填到班级小组建设图表中。教师评价很重要,教师的评价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教师评价能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引导和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互助,让学生在竞争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集体的力量,增强团队协作的意识,从而乐于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第8篇:初中语文课件范文

关键词:高效课堂 理论建设 教学方法 意义和前景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099

每个学校都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在打造语文高效课堂这一环节上孜孜不倦地探索前进。有的在教学方法上找突破口;有的在教学模式上找突破口;有的在学生习惯的培养上找突破口,尽管各自的方式方法不同,但目标却都是一致的,最终的目标是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在学生的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从理论方面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都知道陶行知这位教育家,他的这种教与学同步进行的教学理念,对于我们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认为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实践,很多人只懂得教而不知道还有学,其实教学中,学生的学才是中心,所以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学生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明白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去研究问题,如果学生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他们就是被动地学习。因此,在这点上必须明白清楚,否则教学就是单方面的行动。我们经常看到教学相长这四个字,很多人都熟视无睹,不去琢磨它的辩证意义。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学生进步了教师原地踏步不行,教师进步了而学生原地踏步更不行,如果大家明白了这个极其简单的道理,就在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上不会走弯路,一定能有所作为的。

二、从教学方法上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一)从学校层面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保障语文高效课堂全面实施

任何一项教学工作的实施,都离不开学校的制度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积极健康向上的制度,可以调动广大教师的无限激情,使他们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也就是说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方面,制度是保障、制度是指路灯、制度是催化剂。我想要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学校必须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制订一整套的方案,然后看方案的实施力度,教育教学取得的成效,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师积极性的调动等方面来考核,评价制度的优劣存在的不足,以此来修正制度,在这种循环往复的实践检验中,完善制度。制度完善了,那么对于每位教师的量化打分、评先、晋级等都就有章可循有理可据了,不在是桌面一套桌子底下一套,使得教师怨声载道。

(二)从教师层面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是传统的教研活动形式之一,随着时代的脚本,这种集体备课的方式,应该“旧瓶装新酒”,有所建树。这一活动开展好了,可以迅速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为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确保了语文高效课堂,能够顺利的开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有的学校没有将这一活动很好地执行下去,往往是虎头蛇尾。要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就必须把集体备课当作一项制度,长抓不懈。每周应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来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时,教师可以畅所欲言,对教学内容的见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在集体的智慧下,教师把握了教学的方向、考试命题的动向,这样心中明白了,教学就不是云里雾里自己都搞不清该往哪方面走的问题,做到了心中有数,教学也就有了针对性。除了集体备课外,还有很多的形式,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样大家在教学中慢慢地选择适合自己教学模式并加以运用了。

(三)从学生层面掌握学习的技巧,提高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我们才能说教学的目的达到了,否则教师教得再好,都是纸上谈兵,没有用处的。在这里我和大家说说经常我们见到的也是我们经常用的几个学习技巧,算是老调重弹。不管采用哪种方法,一定是自己所熟悉的,能够灵活运用的方法,一知半解或者是完全不了解的方法切忌使用。就是说所采用的方法务必要和自己的教学风格相一致,这样才能发挥其效应。另外,方法很多适合自己的很少,需慢慢找,反复试验研究,最终定型为自己的方法,这样用起来得心应手,学生也容易学到知识。

三、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和前景

现在的教学改革模式五花八门,可以说应有尽有。我们必须明白,语文高效课堂的研究,是一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基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教学研究,它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有很好的经验和途径,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方面有独特的效果。所以说,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是深远的。我在教学中体会到,一堂高效的课很不容易构建,教师感觉很好的课,在学生哪儿恰恰不是最好的,老师讲得津津乐道,而学生却昏昏欲睡。所以,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 我们克服了这种状况,就能真正掌握语文高效课堂的内涵和精髓。那么,我认为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非常乐观的。语文高效课堂可以培养优秀的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师的教改能力,巩固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这些反过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效率上去了,学生的负担就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一旦提高了,教学的课堂气氛一定很活跃,这样学生的学风就正了,学习的积极性就加强了,教学效果肯定是好的。

第9篇:初中语文课件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109-01课堂提问即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困境,诱发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活动和探索行为,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且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进对问题的全面理解,发展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

1.牢牢把握课堂提问的原则

课堂提问已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环节,准确、恰当、有效、巧妙和艺术的课堂提问,是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那么,有效课堂提问应把握哪些原则呢?

1.1"一味"。即凸显本色,散发语文"味"。有些初中语文教师为了深入拓展、探究教材内容而不加节制地提问,将语文课上成了"综合课"或"品德课",致使课堂教学失去了语文味。

1.2"二度"。其一是符合实际,体现难易度。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把握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只是让学生简单地回答"对"或者"不对",而是要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其二先易后难,体现阶梯度。《礼记》上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这句话的意思是指问题的提出如伐木一样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拾级而上。

1.3"三兴"。课堂提问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从而使学生产生"跳起来摘苹果"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对于那些学生熟知的内容,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变换角度,从而使学生听后有新鲜感。

2.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提问的目的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提问时应当注意加强所提问题的目的性,应当切实地对所需解决的问题加以明确,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避免无意识的提问、信口开河以及盲目随意。提问时应当对教学的分类目标加以充分的把握,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提问应当按照"三维目标"进行设置,所设置的问题必须紧紧地围绕文章的难点、重点、特点、疑点、突破点以及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以便于提升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提问能够干脆利落、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3.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问题的提出也是需要教师来引导的。学生自主的探索性学习,需要有教师的指点和鼓励,教师在有效提问中引导作用的发挥,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给学生的问题研究提出一个总体的方向,让学生在问题的研究中顺着正确的方向来发现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一定要鼓励,同时,对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要进行有效的点评。教师在有效提问中,不仅仅需要做到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深人分析,更要对学生的提问进行有效的评价,让学生从中发现缺点和不足,为未来更好地进行有效提问打下良好的基础。

4.利用及开发课程资源,多途径、多渠道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应当对学生已掌握的课文内容和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比较融合,进而将问题提出,把学生的思路以及注意力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切实地将问题的指向性加以明确,充分地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以调动。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还应当尽可能地利用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对问题情境进行多途径以及多渠道的创设,比如利用学生试卷、作业及课堂讨论,回答当中所出现的典型错误,或者借助于课外资源来对问题情境进行有效的创设,使学生们能够对语文课堂学习提起高度的重视,然后通过教师点评以及学生互评、自评等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及理解,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发挥到最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课文的写作特色和思想感情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实现课文内容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赋予文章更为强烈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5.有效提问应该把握三个"度"

教师所提问题的频率要有"度",问题设置的难易也要有"度",具体问题的设计应该有梯"度"。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左右,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太多,也不能象征性地只提出几个缺乏深度和广度的问题,而是应该牢牢把握提问的频度。有调查显示,语文教学中尚有近一半的提问是无效的,学生一节课只是忙着回答老师的问题,总处于被牵着鼻子走的地位,不能自己进行独立、认真的思考,最终什么问题也解决不好,也达不到锻炼学生思维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精心选择重点、难点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充分有效地解决问题。教师还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课堂中问题的设置要难易适中,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设置的问题应是学生在未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之前不能回答的,还应是班里大多数学生经过主观努力之后能够回答的。这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换句话说,有效的课堂提问不能停留在学生"已知区"的简单水平上,也不能放在"未知区"的高难层次上,而应该落脚于"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合适位置,学生才会积极参与问题的探讨,逐步解决问题。由于班级教学的实际,全班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基础知识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参差不齐,因此,教师提问还应该注意梯度,以突出课堂教学的广泛参与性,既注意扩大知识面,又注意因材施教,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提问是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种很重要的技巧,恰当的设问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思考的过程也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体验,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们往往会更容易理解与接受。教师应当善用提问机制,用问题构建更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参考文献:

[1]区培民.语文课堂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