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目送读后感范文

目送读后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目送读后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目送读后感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hmq66”为你整理了这篇《目送》书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直与龙应台的《目送》神交已久,只是无缘窥其真目,昨日有幸得到一本,细细捧读,感受如淋浴秋雨一般——丝丝凉意,透彻心扉。

我从不惮以最美的文字来描绘所见所感,但《目送》带给我的触动,使我没有勇气对朴拙风情铺以华丽词藻,生怕污浊了龙应台笔下的原始世界。龙应台用她的诚心之笔、慧俱之眼现出生活中的愿态,出于淡俗又超然生活。这样的作品于我是一种震撼,是一份财富。

内心的平静是很难保持的,尤其对于我而言,见过的事,触过的物,会过的人都还处于人生的始发状态,一碰到新鲜东西难免内心泛起一阵涟漪,可《目送》激起的波纹久久不能散去。是我曾经见过,还是感受过?不,都不是,而是每时每刻都与《目送》擦肩而过,才使得而今忆中的幕幕勾起绵绵怅惘。

于亲情,“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在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我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景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亲情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天赠予我们的。

但他们总是以看最后一眼的心情来对待,哪怕跫音已逝,也要保持视线在孩儿背影消失的拐角,很久才明白过来??

于爱情,“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水中的冰块;唯美浪漫、纯情而带着毁灭性的爱情,才是最高境界的爱情。”爱情是所有情感中最扑朔迷离的一种,她五味杂陈,是让人明知恐惧却仍要靠近的深渊。这种情愫一旦植入人体,便会左右思维与行动,但我们不会也不能对此望而却步。要知道,既然自然创造了爱情,这个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就有你情感的归宿。缺乏爱情的人生,恰似一杯加了过量糖的咖啡,原本的青涩苦味虽未消失但被完全掩盖,咽入喉咙的浓情之液何异于淡水?

既然龙应台已给最美的爱情下了定义,我想,作为未曾拔出伤心之剑的我,只能跪在爱情的世界里,乞求这场秋雨快点停。

于生活,“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或许有时模糊视线能让我们看得更远,辨识的更清。伴随时光轮转,生活中的我们渐渐化为一个影子,悻悻然而来,飘飘然而去,连风都不曾发觉。仅带走微微一米洒阳,也只留下一习光明中的荫郁。有时卧床假寐,盯着墙上映射进来的竹影,被晚风吹散凌乱着,窃笑,此时月儿会不会责怪晚风的捣乱?

第2篇:目送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真情;涵养;课堂;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教学就是让孩子常记那些最美的记忆,常梦那些亘古的笑容,常思那些予人香暖的爱与关怀。听了春燕的课,觉得整个课堂形式虽然组织得并不是十全十美,但课堂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一节课下来,我很震惊,高一的孩子竟然如此优秀!他们竟能将这几篇文章读得如此深透。那些篇精彩的读后感,难道真的出自他们之手?

春燕说:“请相信我的孩子,我一无所长,但我一直以来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堂上去,因为真诚,所以孩子们信任我;因为真诚,所以孩子们喜欢语文;因为真诚,所以孩子们热爱生活。所以千万不要忽略孩子们的感情,这种感情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

我在惊诧于孩子们优秀表现的同时,也为春燕的成熟感到震惊——原来,并非所有的东西都是徒劳的——那一野边陲,原本就不需要我们到达。只要天边有一道亮色,这何尝不是一种心安呢?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春燕上课时的笑容和她与每一个孩子交流的眼神。以前总觉得她上课比较拘束,原本轻松的课堂总显得有些生涩紧张,但这一次,春燕完全放开了。在她眼里,似乎再没有那么多压力与羁绊——是什么让她如此轻松?是她的自信!是她的真诚!是她对孩子们的每一份投入!其实,有时候我们要更真诚一些,更亲和一些,更投入一些,心到孩子中间去了,身边一些影响教学的负面因素自然也就没有了。心无旁骛,把真情泻在孩子们身上,这才是我们课堂的基础。就像创作一幅油画一样,先要刷好胶、打好底,任何粗制滥造的底都是养不出好画的。

令我记忆深刻的还有春燕非常擅长展示孩子们的成果。纵观整个课堂,春燕展示了好几位同学的读后感,譬如黄展滔、王平和刘慧茹等等。当那些同学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的时候都很激动,其他同学也非常羡慕。后来我也到学生中间调查了一下,相当一部分同学都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展示出来,他们也会为了这样一种“荣耀”而努力。如果我们的孩子都有了这样一种创作的兴趣与冲动,那还何愁孩子们不愿动心去思、动笔去写呢?

春燕准备得很充分,这一点也让我感受非常深刻。现在到处都在讲高效课堂,但说实话将这种提法原原本本地搬到我们高中语文课堂并不太合适。真正有效的语文其实在课外。春燕在这一点上就做得比较好:她提前将相应的阅读材料(三毛的《紫衣》,纪君祥的《黑发》,龙应台的《目送》)发放给了学生,并让学生精读,然后写上一段两百字的读后感。我觉得这一点做得非常成功,如果我们把三篇阅读完全放到课堂上去,也许学生一节课仅仅只能读完,而没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她这种将语文课延伸到课外的做法再一次提醒了我们: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有效的、提纲挈领的引导,要想真正提高语文,必须要让孩子们在课外、在生活中去下功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察一位语文老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是这位老师能否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春燕的学生能够在课外去做那么多事情,足见她在这一方面的成功。

最后一个让我感受颇深的是她在课文结束的时候带着自己的感情将《目送》朗读了一遍。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以前我们的阅读课总是让学生自己去读。在今后的阅读课中,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自己的情感去领受文本中的情感,然后与孩子们产生一种共鸣呢?这不禁又让我想起那几篇文章——

紫衣没有了,但那些印在紫衣上的梦却不能没有。同学会?是的,母亲为了自己的梦追逐着属于自己的青葱岁月,然而那一场雨,那一辆消失在眼前的军用卡车载走了她对自己青想的最后奢想,多年以后,她呼天抢地的叫喊声没有了——孙子,只有自己的孙子才是自己的念想——梦呢?童年的梦呢?所深深爱着的童年的梦呢?难道风烛残年的时候便只能将曾经热望的梦想抛却?不,我们本该记得曾经那一陲野际——虽然渐行渐远,但我们亦曾感过、亦曾爱过、亦曾追逐过!人生本该释然,梦里千回,此生虽不可得,常记在梦中如何?

春燕的课让我明白,我要告诫我的孩子们:用爱去记住生命中本该记住的,用心去拥抱痴梦中所追恋的,用真诚去善待周围所深爱的——即便,有些东西我们一生都不可得。

母亲的头发,发里的纱袋,纱袋里的那一拗深情——那是一种寄寓,一种为爱者铭记的寄寓。如果没有母亲藏在纱布袋的日积月累的谷黍,“我”何以在饥馑中走向成熟?如果没有母亲藏在纱布袋里的日积月累的执守,我何以在熟睡中突然清醒?

是的,有一种爱需要永远地藏在别人最不易记起的深处。即便深处最终变成彻底的沙漠——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们记起了我,请走到我的心间,真切地说:“你的悄无声息,是我人生最大的寄寓。”

我又想起龙应台的《目送》——“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不是吗,不必追的!一切爱的关怀,一切心的寄寓,一切看似虚幻但却真实的努力,都是我们一个人送走另一个人,另一个人送走第三个人,第三个再送走更多的人——如是而已!

我要让我的孩子知道:我们要将这种寄寓一直传递下去——因为这一切,可能影响别人一生!

是春燕的课让我再一次品悟到了人生。作为一名老师,我怎能不将这种人生中看似在天陲、实则在我们心中的生命的意义传递给学生呢?

第3篇:目送读后感范文

在这个岗位上,母亲整整干了16年,是单位里工龄最长的员工之一。无论工作怎样繁忙,她从不叫苦叫累。每一次分析、印制样品,她都极其认真,从不草率了事。她常对我说:“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信誉,大半辈子我都是这样做下来的,要善始善终,将工作负责到底。”

她极不喜欢把今天的工作留到明天,所以有时即使没被要求,她也会主动留下加班。手被加热器上的沸水烫到起泡,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可每次她都只是简单地冲洗、处理一下伤口后又立即重新投入工作。

回到家,她经常会拿出一大叠配方及底样,用剪刀将每一张底样都剪下一小块,小心翼翼地贴在一个本子上。然后在每个小底样边上,附上配方比例和相应处理工艺的说明。这样十几年积累下来,现在,她的书柜里已经放满贴得密密麻麻的小样本。

她对我说:“这些东西很重要,都是实际经验的总结,以后工作中如果看到客户拿来类似的新样品,我只要拿模板一比对就能很轻松地解决问题了。其实,你学习也一样,不光要勤快,还要懂得积累,学会及时反思和总结。”

我上初中后,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坐近两小时的公交车去新华书店,她倒不是去为我购买学习资料的,而是替我搜罗课外书。一次,我无意间提起老师向大家推荐的经典作品,比如《全球通史》《平凡的世界》《送你一颗子弹》《自由在高处》《槭树下的家》……没过多久,它们就出现在我的书桌上。到了假期,她则建议我多去图书馆。母亲总说读书可以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我喜欢绘画,一有时间就拿出本子画素描。她也很支持,还给我提修改建议。母亲一直鼓励我、鞭策我,要我好好学习,多多读书,希望我的未来可以多姿多彩。

“人家是四轮法拉利,我们是二轮‘奔驰’,嘿嘿,来,戴上耳罩免得生冻疮。”那晚天特别冷,我接过母亲递来的耳罩,顿时心里很暖。在夜风中,她骑着车,我在身后抱着她,我们没有再说一句话。到车站后,我跟她匆匆打过招呼,快速冲上去学校的大巴。大巴刚驶出不久,遇上红灯停下来。我回头看见,母亲骑着二轮“奔驰”的背影在夜幕中显得格外单薄。猛然间我觉得很难过,想起了龙应台写的《目送》中经典的那一句:“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有几次我因为周末晚上有事,到周一早晨才去学校。于是那些周一凌晨四点多,厨房里就开始有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那是母亲特意早起在为我做丰盛的早餐。跟她说过很多次,早餐我可以自己做。可她总说:“你难得回来,怎么能随随便便了事,早餐一定要吃好。”当我快速吃完早饭,母亲已推着电动车在楼下等我。

最近才知道,去年我期末考前,母亲动了个小手术。为了不让我考试分心,她要父亲瞒着我,并跟医生要求提前出院,在家休养。于是,考前那两个周末,我在家时一点没感到有什么异样。母亲像往常一样,一脸笑容,不停地给我做各种好吃的。

后来,看到我漂亮的成绩单,她开心地笑了。

每到假期,母亲总会和我一起去爬山赏风景聊天。她总说:“我喜欢很努力地过一辈子,很充实地经历各种阶段,然后很有尊严地老去。”

妈妈读后感(戚铃,就职于浙江华元印染有限公司):我的一言一行女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看了文章很感动,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4篇:目送读后感范文

文/萌妈

《团圆》是一本感动世界的图画书,昨日陪萌宝读了这本书,无论是从图画还是内容,看了之后都令人感动。

陪萌宝读完这本绘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团聚、分别;再团聚、再分别……大大小小的团聚和分别构成了我们的人生。

小时候生活的穷山僻壤的山村里,八十年代的农村,农民的生活都不富裕,大部分农民都是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田生活过日子,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什么收入来源了。我家在我们那个村子了来说是生活较为好点的家庭,由于爷爷是医生,在我刚刚出生没多久爷爷就带着奶奶,叔叔姑姑们离开了农村,到县城里去安身了。由于爸爸在家里排行老大,爷爷孩子多没有能力供养很多孩子上学,爸爸初中毕业后就担任了家里的重任,爷爷他们离开村子后把爸爸一个人留在了老家镇守家业。从我记事开始我几乎很少见到爸爸在家,我的童年生活里也几乎没有爸爸的身影,爸爸几乎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到春节的时候才会在家里休息几天。小时候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过年,是因为不但可以一家团圆,而且整个村子也热闹了,不像平常那样安静祥和的让人觉得冷清。

每年到了过年爸爸都会早早的回来,帮妈妈做些家里的农活,准备过年的年货,每年腊月二十三年小年之后,各家各户都在准备年货,做各种好吃的,帮大人们贴对联,包饺子也是我们最喜欢做得事,整个村子洋溢着热闹的气息,飘荡着过年特有的味道。时间总是给予我们短暂的幸福,年很快就过完了,过了大年初六家里基本走亲访友的事情已经结束,又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爸爸又要出去打工了,小时候每次看到爸爸早早的离家出去打工,我只是有些不舍,希望爸爸能在家里多呆上几天。直到后来长大了,我才体会到爸爸的艰辛,我的爸爸和《团圆》中的爸爸一样,也是在外面盖房子,爸爸是做土建活的,常年在外帮别人做房子修公路,吃得住的都是临时的帐篷。记得上中学的时候,由于家里经济紧张,妈妈没有了钱,我上学需要钱,可爸爸又不在家里,我只好亲自到爸爸工地去拿钱。那是我第一次到爸爸工地去,我到的时候他们正在吃饭,当我看到他们的时候,我的心一下子就被刺痛,那种痛直到现在回忆起来我的心还犹如针扎一样。那是炎热的夏天,外面三四十度的高温,一群农民工都端着大黄瓷碗,蹲在路边的城墙外大口大口的吃着白色的捞面条,碗里几乎没有菜,那一刻我的泪水如潮水般一下子涌出了眼睛,第一次痛痛的体会了爸爸的艰辛。后来离开了家上了大学,每到一个地方看到有农民工吃饭的场景,我的心情就久久平静不下来,很多年前的那一幕还一直镌刻在我的心底。

那些年也许很多爸爸都像我的爸爸一样,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到春节才会得以和家人团聚,到了春节才会与家人重温幸福,春节之后又一次变成了妈妈和孩子的再次守望,又是长长的离别,长长的等待。也许唯有这样,团圆的日子才显得弥足珍贵。看到这本图画书的最后一页,当爸爸的背影消失在路的尽头的时候,“我”和妈妈的依然在原地静静的目送着爸爸远去,除了眷恋,我想更多了是一种憧憬吧。

长大结婚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每天在充满快节奏的城市里努力的拼搏,一年里也很少回家,只有到了过年才会回家和家里人团聚。现在对过年也不像小时候那么期待了,只是想回家看看家里期盼我们一年的老人,他们对我们的期待也许就像小时候我们对爸爸的期待是一样的情结。婆婆有四个孩子,都是各奔东西,几乎都是每年过年才能与孩子们见上一面,平日里都是各忙各的小家。记得婚后第一次跟老公回家过年,他们家兄弟四个每年过年都回老人身边过年,一大家子人很是热闹。公婆也因孩子们都回来过年脸上增添了不少喜悦,婆婆每天忙里忙外的给我们做各种好吃的,也许她这一年来都没有这么累过,我们看得出她虽然累,但是心里是高兴的,一家人团圆带给他们欢乐已经让他们忘记了累。春节的假期是短暂的,短短的几天团聚,我们很快就又要回到各自的岗位,各奔东西了。记得第一次在婆婆家过年走的时候,我们已经走了好远,回头望去,婆婆还站在村口的目送着我们,我看到老公回头的那一刻眼里充满了泪水,也许婆婆在那一头早已眼泪浸湿了心底。春节短短的团聚,带给了父母们下一年新的期盼。

《团圆》中一枚好运硬币是故事的核心,女孩得到爸爸包在汤圆里的硬币,她高兴极了,紧紧的揣在棉袄的口袋里,在随爸爸拜年的画面中,女孩一直以这枚硬币引以为豪,当年初三,她发现自己的硬币不小心弄丢时,女孩大哭起来。这是她和爸爸相处的最后一晚,难道这象征着一切的快乐和甜蜜都将消失了吗?后来晚上睡觉的时候,硬币又出现了,女孩带着笑容上床安睡了。爸爸初四早上走的时候,告诉女孩:下次回来,给你带洋娃娃。可是女孩却摇头,把好运硬币给了爸爸,这枚硬币象征了在无常的人生聚散中,只要珍惜便不致失落的伦理亲情。故事用一枚好运硬币画下了美好的句号,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亲情是我们永远不会丢弃割舍的情结,无论身在何处,父母对子女的期盼,子女对父母的思念是永远抹不去的。

这本书虽然是儿童绘本,但却以清晰的画面讲述了感人故事,人的一生聚聚散散,无数个离别,无数个团聚,每一次的离别都期待着下一次的团聚,大大小小的团聚构成了我们人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圆融有爱!

附《团圆》一书文字内容:

爸爸在外面盖大房子。他每年只回家一次,那就是过年。

今天,妈妈和我都起得特别早,因为——

爸爸回家了。

我远远地看着他,不肯走近。爸爸走过来,一把抱起我,用胡子扎我的脸。

“妈妈……”我吓得大哭起来。

“看我给你买了什么!”爸爸赶紧去掏他的大皮箱——哦,好漂亮的帽子!

妈妈也换上了爸爸买的新棉袄。

吃过中饭,爸爸对我说:“走,剪头去。剪了头,明年就会顺顺当当的。”

我坐在椅子上等爸爸。呀,镜子里的爸爸越来越像以前的爸爸了!

包汤圆喽!爸爸把一枚硬币包进汤圆里:“谁吃到它,谁就会交好运喔!”

这天夜里,爆竹“噼噼啪啪”地响个不停。我依偎在爸爸妈妈中间睡着了,迷迷糊糊地,我听见爸爸妈妈在轻轻地说着话,他们说啊说啊……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端上了热腾腾的汤圆,爸爸用勺子喂给我吃。

突然,我的牙被一个硬东西咯了一下。

“好运硬币!好运硬币!”我叫起来。

“毛毛真棒!快收到兜里,好运就不会跑掉喽!”爸爸比我还开心呢。

妈妈给我换上了新棉袄,要去拜年啦!

路上,我遇见大春。“毛毛,你去哪儿啊?”

“我跟爸爸去拜年!”

“我也是。看,我有大红包!”

“这有什么稀奇!”我从兜里掏出那枚硬币,“我有好运硬币!爸爸包在汤圆里,给我吃到了!”

大年初二,天阴沉沉的,要下雪了。一大早,爸爸就忙了起来,补窗户缝、刷新门漆、换新灯泡……

呀,家里一下子变得亮堂堂了。

“走,补屋顶去喽!”爸爸冲我努了努嘴。

太好了,那儿是妈妈从来不准我一个人上去的地方呢!

哈,我看见了大春家的屋顶。 “咦,那边是什么声音啊?” “噢,大街上在舞龙灯呢!”

爸爸直起身子,看了看远处。

“在哪儿在哪儿?”我使劲儿踮起脚尖。

爸爸让我骑到了他的肩膀上:“这回看到了吧?”

“看到了看到了,他们过来啦!”

大年初三,下雪了,下得好大好大!

下午,雪终于停了,大春他们来找我玩。

我们在院子里堆了一个大雪人,然后开始打雪仗。

天快黑的时候,我才回到家里,一摸口袋——啊,不见了!好运硬币不见了!

我冲到院子里,院子里全都是雪,我的好运硬币在哪儿?

“毛毛别哭,我再给你一个。看,跟那个一样!”爸爸摸出一枚硬币。

“不要不要,我就要那个!”我一边哭一边叫。

晚上,我难过地爬上床,脱棉袄的时候——“叮当”,有个东西掉到了地上。

硬币!我的好运硬币!

“爸爸快来看,好运没丢,它一直在我的身上!”

那天夜里,我睡得特别香……

早上一起来,我就看见妈妈在为爸爸收拾东西——爸爸今天要走了。

爸爸很快就收拾好了,他走到我身边,蹲下来用力抱住我。

他在我耳边轻轻地说:“下次回来,爸爸给你带一个洋娃娃,好不好?”

“不!”我拼命地摇头,“我要把这个给你……”

我把那枚攥了很久的暖暖的硬币放到爸爸的手心里:“这个给你,下次回来,我们还把它包在汤圆里喔。”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