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备课;目标导向;全面发展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管你是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都必须经过周密思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备课是提升教学实效的基本前提,加强教学,首要目标是加强备课。在现实生活中,受多重因素影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备课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继而影响了后续教学实效。核心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小学义务阶段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此目标导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备课应首先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深入解读小学数学教学特点及需求,根据进展时段的不同,进行课前、课始、课中、课终几方面的备课,明确其中重点与难点,从而启示学生思维,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课前备课,深入挖掘,理解数学的本质
课程标准作为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是指導教学实施的纲常性文件。具体而言,新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而关于内容设置,则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着重强调了数学实践活动,并借此确定了发展学生数感、符号感、空间感以及推理能力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课前备课阶段,要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基于对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有意渗透,引导学生正确地感悟和运用数学特有思维方式,如抽象思维、推理思维、模型思维等,以此深化他们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建立学生系统的知识架构。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深度研析课程标准,明确阶段性目标,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以及自身实际等,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科学安排教学总时数、周时数、单元进度等,适当穿插一些数学实践相关的活动,理性评述和总结学生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进而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备课及实施做准备。如:在《找规律》的教学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每人用一块正方形的纸代表一块手帕,在“手帕”上设计出你喜爱的,并且是你认为有规律的图案。学生回家后,纷纷找来家里的手帕或兼有其他图案的物品做参考,请来家长做指导,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设计起来。学生在亲手设计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结果在正式上《找规律》这一课时,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他们还向我提出了许多有关设计、排版等方面的知识,正是因为学生有了这些亲身体验,学生上课的思路更广阔了,他们非常投入,热情高涨,学起来特别轻松。综合来讲,课前备课是对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梳理,应清晰思路,明确目标。
二、课始备课,创设情境,以问题引领学习
基于上述课前备课的系列准备活动,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课始备课,要注重情景创设,以问题引领学习。以在用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教材为例,它着重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信息导入,有机地将数学与学生生活关联在一起,并具体、直观、形象地将知识点呈现出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基于此优势条件,情景与问题设计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其根基是数学内容的本质。同时,新教材还十分注重在教学中诱发学生大胆思维、猜想、探索、尝试,着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正所谓,“学启于思,思启于问”,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对学生日后的成长意义重大,在此过程中,一个情景是否合适取决于所提出的问题能否揭示数学的本质。如在《统计》的教学中,我没有直接跟学生讲授课本中的例题,而是向他们提出了一个生活问题:“六一”节快到了,相信你们今年会过个难忘而快乐的节日!但为了你们的节日,老师却感到烦恼,因为我要为大家准备一些水果,又不知道应该买什么,你们能帮我解决这一问题吗?由于所设计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情境中的问题是开放的,也能向学生提出智力挑战,所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大家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多角度思考,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三、课中备课,给学生探索、体验的空间
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与他人的讨论与反思,逐渐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对其日后数学学习意义重大。基于良好的情景问题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并内化成个人能力。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与应用,为上述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时机。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体素养,了解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前沿,掌握其基本优势功能,结合小学数学教学需求,适当地加以应用。在小学数学课中备课阶段,教师首要对教材知识重难点了然于心,借助网络公众平台,搜集更多的生活素材,并在一定的情景设计下,引出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协作讨论解决,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比如“单位”的教学,小学阶段“单位”的重心在理解和具体感受单位的实际意义,像掂一掂500克一袋的盐有多重,摸一摸0.4平方米的桌面有多大,量一量自己有多高等等,这些看上去没什么“数学味儿”的举动,都是感受和理解“单位”时不可或缺的尝试,更重要的是,单位本身是规定的结果。对学生来说,这里有很大的讨论、活动和探索的空间,在教学上下点功夫,能帮助学生认识单位的标准作用和平台作用,知道如何在估计与精确之间做出选择,逐步认识到数学为什么需要抽象等,这都有助于学生接近和发现数学的本质,并能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课终备课,建立關联,关注整体设计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课终备课与课前备课同等重要,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其重点在于建立关联,关注整体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从一节一节的课时教学中跳脱出来,了解数学教学的系统化特性,把一些具有逻辑联系的知识点融为一体进行整体设计,如此才能在关注知识技能的同时,认真思考数学的本质,体现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教学《平均数》时,我是这样小结的:师:这节课快结束了,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情况,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收获,给这节课的学习打个分,要说明理由,满分10分;生1:我打10分,因为我不仅了解了平均数的一些特征,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将来在选择工作时要注意些什么。生2:我打9分,因为这节课学习很开心,没有感觉累和乏味。生3:我也打9分,因为这节课的知识实在太有趣了,我想再学下去,但马上就要下课了,我有遗憾。师:经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平均数有了深入的了解,如果让你在“平均数”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你会怎么说?生1:有趣的平均数。生2:善变的平均数。生3:神奇的平均数。
……师:谢谢大家,希望“平均数”这个朋友可以走进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让学生给课堂学习情况打分并估计平均数,一方面巩固了新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使教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出了正确的评价,对学生来讲是一次深刻的反思,是对所学内容的提练和升华,这样的结尾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以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来看,其设置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所以,任何一个环节的数学教学既是个体,又相互关联,有机地将之串联在一起,对降低学习难度,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作用显著。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备课十分重要和必要,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的基本前提,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对教师而言,有效备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教师本身需加强对教学备课的认知,提升重视程度,不断创新改革,并应用于实践。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备课存在差异,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所以,作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此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备课策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福显.教师备课中的“备己”策略[J].山东高等教育,2014,2(02):57-62.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语言艺术
一、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数学教学语言应该是严谨的、准确无误的语言。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定律都有它特定的内涵和表达方法,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也可能造成演变成概念性的错误,例如:“数位”和“位数”,“增加了”和“增加到”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位数不够用0补足”就不能说成“数位不够用0补足”;“今年产品加到90千克”就不能说成“今年产品增加了90千克”。又比如教学“比较比、除法、分数的关系”时,不能把“相当于”说成“就是”,因为他们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本质的区别,即比是指两个量(或数)的倍数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另外,读音要准确,作为教师要坚持并且要用尽可能准确的普通话教学,避免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因使用方言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误解。在教学中多音字也要读准,方言和习惯读音要改用标准音去读。如,长、正方体特征之一的“棱”,多数人都习惯把它读成“lèng”,标准读音应是“léng”。又如,“量的计量”前一个“量”应读“liàng”,后一个“量”应读“liáng”。
二、语言要启发性强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悱,这里指教师有意不说出结果、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老师拿出一个呼拉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样量?(用皮尺绕一周)还能用什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呢?(在地上滚圈,然后量地上滚动一圈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像很丰富,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量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通过老师做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 3 倍多一些,在 3.1415926~3.1415927 之间,这个数是个固定的数,叫圆周率。现在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出圆的周长?上例中,教师用了一系列启发性提问,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掌握知识。
三、语言要通俗易懂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揭示课题,教师先让学生猜谜语:“兄弟三人来赛跑,个子有矮也有高,他们会走没有腿,他们会说没有嘴。会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上学去。”当同学们猜对后,教师很自然的引出课题:“今年我们来认识钟面”。这样既有趣味性,又自然地把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再比如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大小月的规律,可以用顺口溜的方式:“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日加。”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四、语言要幽默风趣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幽默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针对学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条件,忽略隐含条件而引发出错误的证题思路,结合当今中学生错别字较多的情况,我分析题意后说:“这位同学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故意将“邪”读成“牙”,引起学生轰堂大笑,这既提高了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的重要性,又告诉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要不得。 幽默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地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辍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 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幽默语言时,应该注意将幽默与无聊的插科打诨和耍贫嘴区别开来,能人为地穿插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不可滥用幽默讽刺挖苦学生,因为不管幽默批评多么高明,都难免不带有讽刺意味,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贬损了学生人格,挫伤了学生的自尊,那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了。
五、要用标准的普通话
有的教师一定要问:又不是语文课,数学课为什么还要用标准的普通话呢?我省有的地区普遍有地方口语 ,就是平翘舌分不清。如:14,他们发“十市”。我国很早以前就提倡说普通话,这里说的普通话是标准的普通话。我们到南方一些省市听课,老师和学生们说的都是普通话,而且都很标准。我省有几个地区有地方口语 ,要改变家乡的面貌,首先从教师做起。教师说的不是标准的普通话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发音是否准确,也标志着教师的业务水平。发音不够准确的教师,可以查字典,请教发音准确的教师 ,师生之间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发言时,如果发音不准,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及时纠正。
总之,当然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几点所包罗。教师的小学数学语言艺术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教师只有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若如此,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文玉婵,.探讨数学语言的特性、功能及其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1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教学能力
小学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发散思维,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教师大多采用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大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都是依靠个人经验,教学设计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迫在眉睫。
一、教学设计能力的意义和构成
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科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更加科学高效地完成教学设计活动,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态度的全面发展。因此,全面的教学设计不仅需要教师有全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教师还要对小学教学课程标准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活动与一般的人类活动不同,它起到传承人类文明的关键作用,教学设计的关键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让教学活动更加高效地得以表现,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方面,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正确的教学观、学习观和知识观,对教学设计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如何开展教学设计,知道信息加工理论的相关知识等;
(2)态度和意识,包括沟通交流的意识,自主学习的意识,对数学教学的本质有一定了解,在教学中能够做到深入探究等;
(3)教学设计能力,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需求,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即:分析能力、设计能力、评价能力、调整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内涵分析
(一)分析技能
分析技能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材或者课程的分析,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深入理解。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创新性地使用教材,深入钻研,力求全面认识数学教育教学。对于教学问题和教学任务的分析,主要是确定教学任务的深度、广度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教学任务、知识点和技能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形成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分析,教师应该认识到儿童思维和数学高度抽象特性之间的关系,权衡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关心班级整体的情况下,还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
(二)设计技能
在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有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后,教师要确定教学目标并设计教学具体活动,并构建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设计技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教学过程设计,数学知识具备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数学学习整体呈现螺旋上升的特点,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优化教学整体设计。教师应该具备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思想,在这个基础上对每节课的教学进行设计,把握好每节课同其他课程的位置关系,然后再对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对于教学策略的设计,应该包括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传递策略等,教师在熟悉多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的不同,组合出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案,并且由于小学生比较好动,因此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方面的设计同样重要。教学媒体的设计,小学数学知识属于入门知识,较为形象和直观,运用教学媒体开展教学活动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例如挂图、小黑板等。
(三)课后调整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精心设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可能出现与预期不符的状况,在课堂互动中学生可能提出新的问题,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习需求,对课堂教学进行进一步研究和调整,目的是对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部分以及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进行补救。
三、结语
综上,小学数学教师的设计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和锻炼自己,系统地学习教学设计理论知识,并积极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吕巾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及其构成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09:35.
1、教师本身基础知识不扎实,能力不足。教师的能力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力保证,“教师的能力包括:组织能力、计划能力、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情感表现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我市小学数学教师中绝大多数的原始学历是中师,根据本人的工作经历,从我市中师毕业的学生是一届比一届差,而这些学生如今都在小学一线教书育人。他们自身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就不牢靠,对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中的素材、一些数学概念的认识不充分,教学能力也相对欠缺。
2、教师对数学应用题教学认识不到位,教学脱离生活实际。教师对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认识就不到位,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不比成绩,但好多学校还在对成绩排名。我想这也就是导致教师教学不到位的必然所在。另外脱离生活实际的应用题在课堂上、练习中也比比皆是。
二、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
要想学生通过40分钟的学习有所提高,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教学起点。教学起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具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学习的认知水平与态度。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就要了解教学的真正起点。
三、创设愉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兴趣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在每堂课中都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法把枯燥的数字、符号以及抽象的概念变成形象的、愉悦性的教材。在课程开始的时候为学生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能大大地激发其兴趣,启动其思维。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利用听音乐、猜谜语、做游戏和讲故事等方法,创设学习情境。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教师可以从一个故事开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在讲故事,讲的是什么?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在讲故事,讲的是什么?……这样就能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接着故事找到兴趣,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激发了学生对探索知识的欲望。
四、运用启发式教学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学生的学习合作者。小学数学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加大对教学内容的开发研究;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问题意识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讨,让学生进入探究问题的情境,并将课堂材料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体验之中。在这种情境下,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能够开展平等的学习对话。启发式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思考和解答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和获得新知识的成功感受。因此,小学数学应重视对新课改教学理念的研究,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打造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全部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在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塑造自身的特性,健全自己的心智。
五、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及复习策略
1、重视课堂练习的选择。练习课中的习题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开放性和针对性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是那么生动、有趣、富有魅力,强化数学学习的趣闻性十分重要。比如,我们可以在题目上进行改变。从原先的计算改变为比一比,看谁先到达高峰,应用题可以改变为我的空间,我做主,让学生随意发挥,还有数学题可以联系生活。比如小数加减法的练习课,我让学生从超市了解各种物品的价钱,然后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提高了。练习要有针对性,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加强分类指导。任何时候,任何班级,都会有差异。在练习时,无论是习题的份量,难度的大小及练习时间的长短,教师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到因材施教,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又要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做到学习好的学生能吃饱,学习较差的学生吃得了。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x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思维跳跃性大,课堂常规较差,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习态度,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简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但是一年级学生毕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在快乐学习中进一步体验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6、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7、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习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习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习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灵活性。
3、在认识常见平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独立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做到备好课、备好学生,因材施教,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放手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习惯。
3、充分利用课外教辅材料,尽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4、上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精彩的发言给予表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6、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7、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8、利用家长联系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
五、转变后进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2、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能力
有粉笔、黑板、课本这三样东西就可以上好一堂课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我们需要学习多媒体和信息技术,运用多种手段做好教学。以前带完一届学生便会觉得十分轻松,因为在以后的教学中,教案、教学方法、题型都可以搬过来接着用,但现在老师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而且课本上的知识比以往更加灵活,对教师的发散性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积极参与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
在终生学习观念已经逐步深入的今天,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因此,便不能放过每一次可以提高自己的机会。教育部门是国家对于教师行业进行管理的行政部门,它对于教师能力、教学水平、自身素质的培养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其站在一个较为宏观的立场上,可以很好地分析问题,合理地分配资源,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水平。在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中,参加培训的老师可以暂且将自己的教学压力放在一边,和来自于各个学校的老师们汇集在一起进行学习、交流,培训期间,不但有优秀的专家和教育学者来给教师们进行授课,还有各个老师之间的公开课学。我们可以在这个宽阔的平台上看到其他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再将他们的风格和方法与自己或者是其他的老师进行比较,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参加培训的时候,我们应该拿出一个积极主动、谦卑的态度来,就像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自己所需要的养分。
二、认真地钻研教材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第一手参考资料,是我们教学的方向标。这里的钻研教材,并不是要求教师简单的通读教材,而是要求教师们认真仔细地品读教材中各章节之间的联系,认真思考教材中所给出的教学情境以及仔细分析出教材中的逻辑。也就是说我们要站在宏观的立场上钻研教材,而不是以学生的角度去阅读教材。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三点我看教材的心得:
(一)明确每节课的重难点
我在进行新课的准备时都会仔细地阅读教材,并且明确本章节要求学生们掌握的知识点,只有当我们自己明确要求的时候,才能更好地行动,再由重点和难点扩散到书中所给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认识千以内的数》这一课程时,教材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们掌握如何去数数,这里的数数并不是要求学生们像以前一样挨个挨个的数,而是要求学生们可以十个十个的数、一千一千的数。在明确这一要求后,我又结合教材中所给的情境:体育馆的看台真大呀!这么大的看台到底可以容纳下多少人呢?我以该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并且把这一情境演化成:我们班的教室可以容纳多少学生?把情境由大化小,带入学生们的实际生活之中,但是又没有脱离教材。
(二)理清教材的逻辑结构
数学书的编写都不是随便编排的,而是由很多专家、学者一起讨论、研究出来的,所以各章节之间是存在内部联系的,往往前一个章节都是后一个章节学习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实行教学的时候,可以把每个章节新旧知识之间用提问的方式串联起来,既可以引发学生们的思考,也可以巩固旧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充分利用课后习题
题目是用来复习、巩固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题不但内容生动有趣,而且十分贴合学生们的学习难度,所以我们要做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课本的容量是有限的,练习题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但是我们老师可以根据课后题目自己编写题目,编写的题目难度以课本中的题目难度为标准向下或者向上各浮动一些,以照顾那些基础较差和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去编写题目,学生们平时总是在做题人的角度去思考题目,如果他们也能够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去审视题目,那么他们的做题效率将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新鲜的事情更加容易引起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语言 语言艺术 幽默风趣
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语言,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交流工具。语言应当被看成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而小学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数学思维的工具。为数学交流提供了科学的保障,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现实的问题是,数学教学不像语文教学那样要单独教小学数学语言,它一般不专门讨论数学中的语言问题,常常是一带而过,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一、小学数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数学教学语言应该是严谨的、准确无误的语言。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定律都有它特定的内涵和表达方法,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也可能造成演变成概念性的错误,例如:“数位”和“位数”,“增加了”和“增加到”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位数不够用0补足”就不能说成“数位不够用0补足”。另外,读音要准确,作为教师要坚持并且要用尽可能准确的普通话教学,避免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因使用方言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误解。在教学中多音字也要读准,方言和习惯读音要改用标准音去读。
教师的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还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有些刚走上讲台的教师之所以不能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怕学生听不懂,返来复去、不厌其烦地讲,使课堂中有限的时间在与讲课内容无关的废话中悄悄地溜走,结过使教学重点得不到突出,学生又产生厌烦情绪,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为了克服上面的问题,必须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问题,过渡语,尽量不说与讲课内容无关的话。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严密和准确,不能任意使用日常生活语言来解释,表达数学知识,更不能出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甚至于前后自相矛盾和错误的语言。
二、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启发性强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悱,这里指教师有意不说出结果、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老师拿出一个呼拉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样量?(用皮尺绕一周)还能用什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呢?(在地上滚圈,然后量地上滚动一圈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象很丰富,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量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通过老师做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 3 倍多一些,在 3.1415926~3.1415927 之间,这个数是个固定的数,叫圆周率。现在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出圆的周长? 上例中,教师用了一系列启发性提问,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掌握知识。
三、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揭示课题,教师先让学生猜谜语:“兄弟三人来赛跑,个子有矮也有高,他们会走没有腿,他们会说没有嘴。会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上学去。”当同学们猜对后,教师很自然的引出课题:“今年我们来认识钟面”。这样既有趣味性,又自然地把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
四、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幽默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针对学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条件,忽略隐含条件而引发出错误的证题思路,结合当今中学生错别字较多的情况,我分析题意后说:“这位同学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故意将“邪”读成“牙”,引起学生轰堂大笑,这既提高了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的重要性,又告诉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要不得。 幽默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地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辍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 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总之,当然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几点所包罗。教师的小学数学语言艺术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教师只有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若如此,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文玉婵.探讨数学语言的特性、功能及其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12).
【论文摘 要】小学数学语言是一门特定的语言,她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语言,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交流工具。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小学数学学习水平的高低。数学教学中加强小学数学语言的教学,是现代数学教学不容忽视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语言,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交流工具。语言应当被看成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而小学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数学思维的工具。为数学交流提供了科学的保障,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现实的问题是,数学教学不像语文教学那样要单独教小学数学语言,它一般不专门讨论数学中的语言问题,常常是一带而过,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一、小学数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数学教学语言应该是严谨的、准确无误的语言。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定律都有它特定的内涵和表达方法,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也可能造成演变成概念性的错误,例如:“数位”和“位数”,“增加了”和“增加到”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位数不够用0补足”就不能说成“数位不够用0补足”。另外,读音要准确,作为教师要坚持并且要用尽可能准确的普通话教学,避免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因使用方言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误解。在教学中多音字也要读准,方言和习惯读音要改用标准音去读。
教师的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还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有些刚走上讲台的教师之所以不能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怕学生听不懂,返来复去、不厌其烦地讲,使课堂中有限的时间在与讲课内容无关的废话中悄悄地溜走,结过使教学重点得不到突出,学生又产生厌烦情绪,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为了克服上面的问题,必须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问题,过渡语,尽量不说与讲课内容无关的话。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严密和准确,不能任意使用日常生活语言来解释,表达数学知识,更不能出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甚至于前后自相矛盾和错误的语言。
二、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启发性强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悱,这里指教师有意不说出结果、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老师拿出一个呼拉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样量?(用皮尺绕一周)还能用什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呢?(在地上滚圈,然后量地上滚动一圈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象很丰富,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量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通过老师做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 3 倍多一些,在 3.1415926~3.1415927 之间,这个数是个固定的数,叫圆周率。现在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出圆的周长? 上例中,教师用了一系列启发性提问,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掌握知识。
三、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揭示课题,教师先让学生猜谜语:“兄弟三人来赛跑,个子有矮也有高,他们会走没有腿,他们会说没有嘴。会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上学去。”当同学们猜对后,教师很自然的引出课题:“今年我们来认识钟面”。这样既有趣味性,又自然地把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
四、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幽默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针对学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条件,忽略隐含条件而引发出错误的证题思路,结合当今中学生错别字较多的情况,我分析题意后说:“这位同学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故意将“邪”读成“牙”,引起学生轰堂大笑,这既提高了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的重要性,又告诉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要不得。 幽默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地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辍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 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总之,当然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几点所包罗。教师的小学数学语言艺术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教师只有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若如此,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文玉婵.探讨数学语言的特性、功能及其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12).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师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
数学教学不像语文教学那样要单独教数学语言,一般不专门讨论数学中的语言问题,常常是一带而过,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1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数学教学语言应该是严谨的、准确无误的语言。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定律都有它特定的内涵和表达方法,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可能造成概念性的错误。例如:“数位”和“位数”,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位数不够用0补足”就不能说成“数位不够用0补足”。又比如教学“比较比、除法、分数的关系”时,不能把“相当于”说成“就是”,因为它们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本质的区别,即比是指两个量(或数)的倍数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
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准确,还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有些刚走上讲台的教师之所以不能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怕学生听不懂,翻来覆去、不厌其烦地讲。使课堂中有限的时间在与讲课内容无关的废话中悄悄地溜走,结果是教学重点得不到突出,学生又产生厌烦情绪,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为了克服上面的问题,必须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问题,过渡语,尽量不说与讲课内容无关的话。教学“正比例的意义”以后,对于怎样判断两种相关量成正比例,可以这样小结:“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商一定,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这样总结简单明了,学生易于掌握。因此,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要特别注意教学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不能随意使用日常生活语言来解释、表达数学知识,更不能出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甚至于前后自相矛盾和错误的语言。
2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启发性强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知识。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老师拿出一个呼啦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样量?(用皮尺绕一周)还能用什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呢?(在地上滚圈,然后量地上滚动一圈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象力很丰富。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量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老师通过做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数是个固定的数,叫圆周率。现在请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出圆的周长?上例中,教师用了一系列启发性提问,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3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揭示课题,教师先让学生猜谜语:“兄弟三人来赛跑,个子有矮也有高,他们会走没有腿,他们会说没有嘴。会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上学去。”同学们猜对后,教师很自然地引出课题:“今年我们来认识钟面。”这样既有趣味性,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
4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幽默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营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
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幽默语言时,应该注意将幽默与无聊的插科打诨和耍贫嘴区别开来,不要人为地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笑料,不可滥用幽默讽刺挖苦学生,因为不管幽默批评多么高明,都难免不带有讽刺意味。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贬损学生人格,挫伤学生的自尊,那么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
5 无声语言要使用得当,恰到好处
教师的口头语言要与无声语言相结合,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达到教学目的。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