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协调发展范文

协调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协调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乡协调发展经济政策财政政策

1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表现

1.1城乡居民经济收入不协调

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936元,城乡收入差距为3.23。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比率,还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上的差别。首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的统计口径存在较大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仅包括实物性收入,而且还包括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如果仅考虑货币收入,剔除农民纯收入中的实物部分,按现金收入计算,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将扩大为4倍多。其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没有反映城乡居民在福利方面的差别,城市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享有国家的补贴。如果考虑到城乡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第三,从现行的统计调查制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存在样本偏误,高收入户难以涵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的低估。若考虑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到5~6∶1。

1.2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不协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在我国,已初步对立起覆盖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农民由于“身份”的制约,没有真正享受到国家应当为他们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要给人们以更多、更切实的“人文关怀”。由于改革发展实践中的某些偏差,农村的社会发展出现某些十分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养老、医疗和贫困问题。一是养老问题,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约有1亿老年人生活在农村,缺乏生活来源,养老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医疗问题,农村医疗条件差,农民看病难。199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3776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为587.2亿元,用于农村的卫生费用为92.5亿元,仅占政府在城市投入的15.9%。三是农村贫困问题。我国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80%生活在农村。因此,必须建立农村社会高度,为农民的的生存提供最基本保障。

1.3城乡居民享受教育不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在文化教育领域采取城乡分割的教育投资模式和不公正的高校招生政策,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大大向城市倾斜。据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农村和城市学生平均受教育年限比是1∶1.39;1998年,每百万人口中的在学校学生数比是1∶2.21。另据一些学者的抽样调查,1995年城镇职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58年,而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仅为6.66年。同样数量的初中毕业生,在城市能够升入高中的比例大概是60%左右,而在农村却只有30%左右。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这足以说明中国城乡之间居民享受教育不不协调。

2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

2.1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偏低

首先,建国50多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约5000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5%左右。其中,解放初期占财政支出的5%左右;其次,在“二五”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有所增加,达到10%左右;再次,在“”时期又有所下降,比重大约在8%左右,以后的10余年间,财政支农的力度又有所加强,提高到了10%;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财政支农的力度逐步减弱,特别是最近几年相对数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仅为财政总支出的3%~4%,无法保障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据统计,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一般保持在10%左右,像印度、泰国、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要占到财政总支出15%以上,大大高于我国的水平。

2.2农村居民缺少社会保障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进行,农民的保障方式主要是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和集体保障,但这三种保障方式都存在问题。一是家庭小型化使得家庭保障能力下降,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保障功能下降,特别是养老负担过重;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家庭保障功能更加弱化。二是土地保障,由于我国人均耕地少,再加上农产品价格低廉,靠种地收入不可能解决养老、医疗等社会问题。三是集体保障,少数经济发达的农村,已经建立起和城市相似的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我国90%以上的村集体负债经营,成为名符其实的“空壳村”,村集体已丧失了过去的养老、医疗等功能。

2.3农村教育经费紧缺

中国农民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已经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在城乡分割教育投资体制的作用下,各种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到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却窘困到发不出教师工资、缺乏正常办公费用的尴尬和寒酸的地步。尽管社会各界不断呼吁,中央政府也多次采取措施,企图解决长期拖欠教师工资、挪用教师经费这一顽症,但往往事倍功半。几百万农村教师难住了国家财政,教师的工资无着落,农村骨干教师大量流失。据统计,1992年全国大约流失45万名中小学教师,且大多数是青年骨干,流失的教师又大多集中在农村。据统计,2002年,全国共计新欠中小学教职工国标工资22亿元,中西部25个省份尚有中小学危房4000万m2。一些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紧张。目前,中西部农村地区有贫困学生2400多万名,受到各种资助的人数有限。

3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经济政策

3.1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

各级财政部门都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要求增加农业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内每年用于农业支出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每年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水平要高于上年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水平。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逐年提高。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并积极利用外资。积极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为集体和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国家财政资金可以引导农民和集体明确农业投入方向,而贴息或补贴性投入又对农民、集体投入给予一定的经济刺激。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是农业投入的大头。通过国家财政引导,使农民对农业的投入有一个合理的回报,以增加投入的积极性。

3.2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应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之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需要建设的具体制度很多,就目前而言,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有所靠,因而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制度的建设是其重点:一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的实施范围、筹资模式、保险形式和管理体制等。二是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和集体经济的扶持下,以农民为保障对象,按照自愿、适度与受益的原则,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建立的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险制度。在目前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支持是关键,各级政府要有适当的财政投入,作为农村合作财政支持是关键,各级政府要有适当的财政投入,作为农村合作医疗的启动资金,特别是对贫困地区这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保障对象一般应包括:因缺少劳力、低收入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因灾因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定抚养人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

第2篇: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乡协调;要素;互动;城市与乡村

嘉兴长期以来一直在浙江省承担着农业基地的重任,而海盐县更是嘉兴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围绕着农业来进行的,区域经济增长缺乏活力,城乡二元落差明显,属于典型的农业型地区。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海盐的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及支撑作用大幅度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提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产业要素发展缺乏联动性,互动发展还很不够。究其原因主是城乡之间流动还不够协调,各要素不能完全实现有序互动,从而导致乡村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发展失衡。笔者结合海盐县来探讨城乡要素互动和城乡协调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由此提出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1.海盐县概况与发展特点

海盐设县治始于秦王政25年,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海盐县位于杭州湾北岸的杭嘉湖平原,地处嘉兴市域的东部,全县土地面积为534.73平方公里。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海盐至沪、杭、苏、甬四城市形成一小时交通圈。

从总体来看,海盐县的核心竞争优势还没有显现,这主要表现在:优势产业特别是新兴优势产业还不明显、产业组织与业态方式比较传统、区域品牌形象不够鲜明、综合配套水平相对滞后等。面对新一轮的发展,还有更现实、更深层次的问题摆在海盐县的面前:建设用地指标对发展需求的制肘;生态与景观质量蜕化的压力趋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形象落差较大等。

2.城乡要素互动与城乡协调

2.1城乡要素互动的内涵

城乡要素是指影响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资金、技术、信息、物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城乡要素互动是指资金等要素在城乡经济发展空间内交流、传递、融合、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以资金要素为例,由于城市经济的长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使政府有足够能力对农村地区进行基础设施的改善。所以,城乡要素互动是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它能充分调动一切城乡发展要素,挖掘乡村经济的发展潜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要素互动是一个动态而持久的过程。在乡村经济发展初期,动态的非均衡双向流动以农村要素流向城市为主;在发展中期,要素流双向流动发生逆转,以城市要素流向农村为主;在发展后期,城乡要素流发生质变,形成一种动态的、均衡的互动模式,也正是这种互动的持久性才能使城乡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2城乡协调的实质

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渗透的过程。这种过程的结果表现为城市与乡村的相互影响,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相互融合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整合的社会架构,包含城市与乡村两种文明。

具体而言,城乡协调就是在城乡空间系统内,人口、文化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向具有城市特点的表现形态变迁的系统的、动态的过程。所以,城乡协调的实质可以概括为城乡经济实现有序互动,城乡居民融合共享现代文明。

2.3海盐县如何来达到城乡要素互动与城乡协调的发展

没有要素互动就没有城乡协调的发展。没有城乡要素在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中的互动,就难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或配置合理的资源,那么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更谈不上城乡协调的发展。在本次规划中,以海盐县整个区域内都作为规划范围,对其产业定位、空间发展与管制、城乡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充分分析与规划。

2.4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了要素互动。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有序互动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城乡协调发展又为城乡要素互动创造了广阔的流动空间。

3.城乡要素流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

3.1城乡要素隔离条件下,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聚散和城乡关系

在封闭的自然经济时期,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消费型的商业和政府管理结构所在地。城乡之间的经济活动少,城市与乡村是两个封闭的系统,因此,城乡之间的空间聚散呈现一种低水平的平衡稳定状态。农业时期,城乡节点相对独立影响范围较小,无等级关系和从属关系,区内外要素流动少,区域性的基础设施落后。空间结构以较封闭的县域为区域经济基本单元,城乡处于低水平、均衡化和稳定的状态。

3.2城乡要素单向流动条件下,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聚散和城乡关系

工业化初期,城市的职能发生变化,城市的发展吸引了乡村的人流、资金流、物流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而乡村发展缓慢,相对较落后,城乡二元结构愈加明显。空间聚散以聚集为主,城市的发展更为突出,城乡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

3.3城乡要素互动条件下,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聚散和城乡关系

工业化后期,城乡专业化分工明显,产业关联效应显著,城乡要素强度增大,城市的辐射功能突出。空间聚散以扩散为主,城乡之间形成合理聚集规模。城乡在联系日益加强和各自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产业与功能结构的重组和分工。城乡要素由从城市向乡村的单向流动逐渐转化为城市到乡村与乡村到城市的双向互动,要素流在城乡之间的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日趋突出。城乡协调过程中各种要素流的内容和方式也逐渐丰富和复杂化,使得城乡之间形成复杂的网络关系。

4.城乡要素互动促进城乡协调的发展途径

4.1城乡协调初期阶段

首先,加快交通通讯设施建设,为促进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融合铺平道路。要沟通城乡之间的联系,一靠交通,二靠通讯。通畅的交通运输便利了城乡经济发展中劳动力要素、物质要素的流动,;发达的通讯设备保证了技术、信息要素流动的快捷性和准确性。

其次,积极引导农村产业向城市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由于目前家庭作坊式企业在农村的发展,虽然使一部分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也给农民带来了不少收益,但从实际来看,产品质量差,价格低,更重要的是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严重,急需加以认真解决;乡村企业的引进绕开了城市对农村产业活动和劳动力流动的壁垒,使城乡要素得以在农村区域内进行配置,从而实现紧密的城乡产业联系。

4.2城乡协调发展中期阶段

目前,劳动力就地转移使城市二、三产业失去了雇佣廉价劳动力的机会;资金技术要素由城市流向农村已影响到中心城市自身的投资和发展速度;城乡工业同构使城乡要素难以充分发挥要素流动互补的优势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发挥其利用市场机制配置城乡要素的作用,从而使城乡产业形成最优的空间配置。

首先,政府要在城镇工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农村工业向小城镇工业区集聚。其次,政府应指导农业用地分散经营向土地规模经营过渡,如建立完善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等。

4.3城乡协调发展后期阶段

这一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完成了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城乡经济发展对知识、技术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创造和培植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将成为政府和企业工作的重点。当前嘉兴正处在城乡协调中期向后期发展阶段,所以应将着力点放在解决城乡各要素充分互动发展上。

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也逐渐提高,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对公共设施的建设,增加对公益事业的投入,改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条件,积极引导农民向健康、文明的现代化生活方式转变,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

参考文献

第3篇:协调发展范文

(二)加强监控服务,优化要素配置,提高企业复产率。一是建立重点企业联系“直通车”制度。以省政府百日督查活动确定调研的工业企业和全市20户重点工业企业为重点,以日报、旬报为基础,加强工业运行情况的跟踪监测,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突出问题,跟踪落实目标责任制,将各项增长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对煤电油运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供给,加大停产半停产企业和负增长企业的帮扶工作力度,通过一厂一策,一企多策,尽快帮助其恢复生产。继续开展好昭煤南下相关的工作;三是建立和完善统计资料联合会审、定期会商、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统计信息的统筹协调;四是引导企业强化管理,建立完善包括决策、资本运营、风险防范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产品定额成本资料库和成本核算体系,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减少中间投入,千方百计增收节支,降本增效。

(三)狠抓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协调解决好重点工业项目审批、环评、用地和资金问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县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争取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进一步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工作。加强重点工业项目的督查力度,把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落到实处。强化前期、在建、新开工、竣工投产四个环节的跟踪问效,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引导项目业主抓住当前建设成本相对较低的有利时机,加快云冶集团驰宏公司昭阳10万吨电解锌、昊龙20万吨重钙、天力20万吨醋酸、镇雄和巧家60万吨水泥等重点项目推进速度,尽快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切实抓好交通、电力等要素的协调保障工作,使已经投产和即将投产的重点项目按期投产、达产,强化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加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确保工业投资比重大幅提高。同时,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协同、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结合各地实际,积极探索煤电一体化和矿电结合新模式,促进重化工业发展。进一步推进清洁生产工作。

(四)抓好节能降耗工作。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节能管理规章制度,全面加强节能管理基础工作。一是进一步规范能源统计工作,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节能降耗工作、管理体系。针对存在的问题,指导、督促县、区、企业严格按能源统计的原则做好煤炭、电力等能源消费统计工作,强化协调配合、增强工作合力。积极主动与各县区及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结合工作实际,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打牢工作基础,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节能减排工作、管理体系;二是加强督查工作。下步将组成节能督查组分赴各县区,就节能目标责任制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进展等情况开展督查及节能考核工作,确保全市2009年节能目标责任制和淘汰落后生产力任务完成;三是严格对重点用能企业进行监控。对能耗不降反升或超限额用能的单位及时查找原因,依法实施节能监察;四是加大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力度及资金投入。根据《节能法》的规定,将节能资金列入财政专项预算,并逐年加大节能资金投入,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和补贴,重点支持余热余压利用、燃煤工业锅炉节能改造、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煤层气(瓦斯)发电、绿色照明、能量系统优化等重大节能工程;五是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强化调整产业结构工作。切实做好项目的能评和审查工作,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为手段,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项目的投资建设,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五)着力抓好资金协调保障,促进非公经济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实施办法,确保各项扶持措施落到实处,帮助中小企业度过当前难关。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搭建社会服务企业的平台,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进一步加大对工业流动资金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贴息的力度。做好项目储备及项目管理工作,对省重点扶持的项目,进行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追踪问效,加强沟通反馈。不断探索新思路,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投放,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继续加大中小企业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我市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努力确保省下达的乡镇企业六项发展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进一步提高企业对开展企村结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提高结对质量、抓典型、抓重点、抓督查,保结对效果及成果。抓宣传,推广结对经验等措施,以确保全年工作责任目标的顺利实现。努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第4篇:协调发展范文

1、促进了校长们"在体验中提高,在研究中发展"。

每次论坛,校长们都认真围绕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反思自己学校管理中的得失,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同时也写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研究性文章。如:"教师的转化"问题,得出"多一些了解,多一些支持,多一些宽容"的有效经验,带来了良好效应。校长们再将达成共识的一些方法与策略带回本校实践,不仅让探讨的经验得以及时运用,提高了管理水平,更多的是推动和促进了协调发展,校长的发展带来了学校的发展。

2、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因此,我们把安全工作作为整个研讨活动的主题之一,进行了一次安全专题研讨的同时,几乎每次活动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达成安全工作基本管理思路:一是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学校安全组织机构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健全,责任明确。二是机构健全,责任落实到人,让安全工作无盲区,无论何时,学生不脱离教师的视线。如:学校与各年级、部门负责人签订《学校安全责任书》,领导分片包干,不定期检查和随时抽查相结合,课间值守,把安全考核奖及安全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三是加强领导,居安思危。学校领导在安全工作上要齐抓共管,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规定,讲安全、抓安全,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四是宣教结合,提高素质。五是规范学生的安全活动行为,引导学生开展有序、有趣的活动,教给学生必要的安全自防、自救知识。

3、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学校工作要依靠学校领导集体和全体师生共同谋划,共同努力,才能办好一所学校,才能使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快速发展。因此校长如何带领好学校的领导班子,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要构建和谐的领导班子:一是班子成员之间的和谐,一个称职的校长,应把副职及班子所有成员的积潜能发挥到最大;班子成员之间的和谐,是推动学校发展、树良好教育形象的关键,只有和谐的班子,才能带出和谐的团队。二是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和谐,只有每个个体都将自己融入到群体中,个体才有发展的可能,群体也才能发展,群体和谐发展,营造的是学校良好环境,积淀的是校园文化。三是个体与个体的和谐,是班子和谐的基础,而个体与个体的和谐很大程度上要靠班子成员自身的基本素养来规范引领。我们对班子、个体、整体的和谐感悟是:个体与整体间的和谐,是班子和谐的中间环节,这个环节要靠制度来进行规范。整体之间的和谐,是班子和谐的目的和要求,是班子在科学、民主、依法的轨道上和谐运行的客观标志,要靠科学体制和机制作保证。

4、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办好一所学校,仅有一个好的班子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从某种程上讲比班子队伍建设更困难,因为是人多面广,需求心理复杂,家庭及个人生活差异大;但从另一面看,也不尽如此,因为每一位老师都有职业准则,也有其基本道德底线的,校长及学校领导群体,给予的是阳光的榜样与示范,学校发展的引导,全校老师自然将各项工作内化为自我行。因此,队伍建设:一是高尚的师德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二是尊重、信任是建设和谐团队的思想基础;三是丰富团队内部的活动,做到张弛结合,是减缓压力、增强凝聚力的有效方法;四是读懂老师,了解心理需求,有效地进行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引领。

5、农村学生素质教育的探索。第一、调整农村教育体系结构,发挥资源优势;第二、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农村现状,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第三、调整和改革课程的体系,建立新适宜农村的教育课程体系;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第五、加强教改,努力探索适宜于本地区、本校素质教育的方法与策略;第六、重视实践,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同时,特别加强贴近农村实际、学生生活实际的实践探索,挖掘更广的教学资源。这些都是校长们在论坛中的探讨所获,由此也促进了校长们的理论学习、理性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也促进了校长的专业化发展。

第5篇:协调发展范文

“四化”同步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深层次问题的重要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但长期以来存在的城镇化滞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也滞后于工业化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必然造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协调,二是城乡结构不协调,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虽然,我省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区域平衡、城乡及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信息社会扑面而来的大趋势,要全面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和发展不平衡问题,只有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统筹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江苏自然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偏重,保生态与稳增长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牢牢地抓住这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全面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一是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产品研发及应用推广的国际话语权;着力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技术创新发展能力。二是加快实施工业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重点支持工业企业和生产业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企业生产组织、资源配置效率;加速技术、产品、管理、服务和业态模式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三是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工业整体质效提升。

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两大引擎,“十二五”期间,工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新型工业化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等软硬件条件,为城镇化奠定基础和增添动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集聚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经济要素和文化建设,重构产业链,推动集约、集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载体和良好环境。江苏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都走在全国前列,有进一步探索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新路的条件和需要。一是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建立起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推进合作机制,促进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城镇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运行、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创新应用,推动城乡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坚持特色化、绿色化、智慧化和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促进城乡工业的分工协作,用协调发展理念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把工业和农业、城镇与农村、市民与农民放到同一个平台上统筹考虑,加强城乡工业协作,优化农村工业布局,推动农村工业集约集聚发展,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积极发展生产业,全面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

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总理多次提出,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就在于城镇化,城镇化的起点在于农业现代化。李总理在江苏、上海视察时指出,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固本强基,有序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江苏省委罗志军书记在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后五年江苏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全局看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小康”的短板。江苏“十二五”经济快速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很好的经济基础,为补足短板,必须立足省情,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一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提高劳动效率;用协调发展新理念破解农业现代化新难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二是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同时,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和农民保障制度建设,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的主体作用。三是实施特色城镇化战略。加强特色城镇化发展规划,深入研究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历史、自然、文化和民俗特点,充分挖掘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各种要素,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促进自然文化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把珍贵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第6篇:协调发展范文

经济法的完善和发展是对宪法的丰富与补充。我国法律的总体结构和层次关系决定了经济法的完善与发展也会助推宪法的发展。经济法是宪法制定过程中经济方面的延伸与体现,其本质就是要细化宪法对于经济的约束作用。笔者认为,经济法对宪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所有制、分配方式等,这些内容在经济法中被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经济法中涉及经济体制的相关条文不断完善的过程正是对宪法发展不断助推的过程。二是经济法的完善助推了宪法中有关经济法条文的修改。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加速,经济法正是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不断完善与发展起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与市场调节的不断适应,都促使经济法不断完善,最终助推了我国宪法中涉及经济部分的修改,这正是经济法对宪法助推作用的具体体现。三是经济法“良性违宪”推动宪法完善。“试点立法模式”为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仍处于摸索阶段,经济法作为完善的重点对象,许多新的法律规定被“先行先试”,甚至出现了“良性违宪”的情况。这种“违宪”的情况在经济发展中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很好地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旦这些“良性违宪”的经济法规定的正确性被证明,宪法便会因此做出调整和修改。考虑经济法与宪法的相互协调作用,要从两者的相互影响入手,其根本是宪法与经济法的“经济性”。随着宪法中经济规范的不断完善,宪法越来越表现出其“经济性”,这种经济性正是对经济法发展与完善的最好指向;经济法作为宪法“经济性”的延伸与具体体现,在一定程序上甚至可以影响到宪法的修改。

二、经济法与其它部门法的协调发展

经济法与其它部门法都在宪法的约束范围之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部分。由于经济法规范的经济活动领域门类繁多、关系复杂,涉及到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因此经济法的发展与完善必然存在与其他部门法相互重叠甚至是相互冲突的部分。如何在宪法的框架下,合理解决这些冲突,实现经济法与其余部门法的协调发展,是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建设完善的重点。

(一)经济法与刑法的协调发展关系经济法与刑法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以利益为先导,而人性的唯利是图使得在经济领域触及刑法的案例比比皆是。经济法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当破坏行为特别恶劣并触及刑法时,就应当对实施破坏行为的主体追究刑事责任。近年来,刑法在经济领域显得越来越有“用武之地”。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经济违法行为的数额成十倍、百倍的数量增长。早期刑法中规定的量刑方式如果不能随着这种经济发展的改变而改变,就有可能变成一纸空谈。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也让刑法在量刑过程中难以抉择。2007年“许霆案”的宣判在整个法律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标志着我国刑法在与经济法匹配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滞后性。一些特别严重的违反经济法的行为在刑法中得不到及时反映,规定似是而非;对于部分犯罪行为如何定性,在经济法与刑法中存在着分歧;刑法对经济犯罪的量刑也有待于重新考量经济法与刑法不相匹配的情况。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越居全球第二,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离不开经济领域做出的贡献。作为直接约束经济领域的法律,经济法的完善和发展更加迅捷,而刑法的发展则显得相对缓慢。解决经济法与刑法不匹配的问题,关键在于抓住经济增长规律,加快推动刑法的完善。与宪法不同,经济法与刑法的“冲突”主要是刑法落后于经济法的发展。因此,经济法与刑法的协调发展,维护正常经济秩序是关键。笔者认为,要从立法、司法和理论三个方面来改善。⑴加快刑法在经济领域的量刑完善。立法部门要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国情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对于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的犯罪形式要尽快地完成刑法的补充。这种补充必须建立在依宪的框架之下,与经济法相互协调适应。对于量刑规则、数额、机制等也要根据新的形势做出调整和改进。⑵完善经济法与刑法的司法协调。经济行为的普遍性造成了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对于案件定性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司法机关在处理经济案件时,必须要由熟知经济法与刑法的审判人员进行审理,杜绝“相互扯皮”现象。⑶加快推进经济法与刑法理论上的协调。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要透过表面看到问题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如何定罪量刑阶段。只有在理论层面上研究经济法与刑法的协调发展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促进经济法与刑法的协调发展。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倡以“经济规律”和“政府调控”两只“无形之手”实现对市场的调控。这就形成了在经济领域中经济法与行政法相互重叠,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局面。因此,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协调发展区别于刑法,其根本问题是“矫枉过正”的问题。即在经济领域中,经济法与行政法必须共同作用,相互补充。如果经济法的权限大过行政法就会造成市场主体肆意妄为,反之,就是政府权限滥加干预。经济法对于市场的约束力与生俱来,在市场经济确立之初,经济法就随之而生。但行政法与经济法相互作用管控市场的现象却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法中规定的经济法律责任中的行政责任,经济法律纠纷解决中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现象的产生都是经济法与行政法重叠的体现。[3]在考虑经济法的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漠视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否则,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协调发展关系体现在两者的共同作用领域以及法律本身相互弥补作用上。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点做出分析:⑴经济法与行政法共同作用于市场经济的调整和改进之中。美国著名行政法学者施瓦茨提出:“行政法的要害不是实体法,而是程序法。”[4]行政法的作用是约束行政机关对于市场调控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而在这个问题上,经济法关心的是国家调控手段与内容的正确性,是否对市场有利是经济法最关心的问题。可见,行政法与经济法在调控问题上分别体现出了其与程序法和实体法的不同作用。行政法注重的是对于政府调控权力的管控,而经济法更多地关注调控手段的结果。两者之间的约束领域相同,却各自发挥着不同的职能,共同保证市场良好、稳定、有序的发展。⑵行政法为经济法律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市场经济自建立开始,就与自由、公平、自愿、民主、自由等紧密联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市场形成了一种以自由、公平、自愿、民主为主的秩序。经济法本身对这种市场秩序的形成有着很大关系,但对于这种秩序的保护却相对乏力。而行政法恰恰为这种市场秩序提供了最有力的保护。其一,行政法通过政府干预手段解决了市场竞争中存在的垄断、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问题;其二,行政法通过对国家干预手段的完善使市场始终朝着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避免了市场秩序由于不可抗力而失去控制;其三,行政法的性质决定了其对于政府行为具有强大的约束力,进一步保证了政府在实施调控的过程中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防止权力滥用和过分干预市场,使市场秩序能够朝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协调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由经济法负责对市场本身的约束和规范,由行政法负责对政府干预行为的制约和监督。经济法与行政法都是在宏观上对作用于经济市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法律。经济法和行政法只有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才能保证市场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7篇:协调发展范文

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

事项:

近期,我们对山东海化进行了调研,就公司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战略与公司人员进行了交流。

评论:

纯碱业务稳定发展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纯碱生产企业,目前拥有纯碱产能260万吨,最近几年产能产量一直稳定增长,09年将达到280~300万吨。纯碱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07年收入占比27.7%,毛利占比60.3%。公司纯碱的毛利率近几年均为全行业最高水平,07年达到30.3%。

目前我国纯碱行业处于景气周期,08年以来价格一直维持高位,原盐等主要原材料成本的涨幅低于价格涨幅。09年下半年我国纯碱行业将有300万吨左右新增产能释放,产量将达到2100―2290万吨,玻璃等下游需求仍将保持14%左右的平均增长率,09年下半年纯碱的供需差在100万吨左右。我们认为纯碱价格将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幅度不会太大。主要因为:1)纯碱行业集中度较高,各纯碱企业在吸取了几年前恶性竞争的教训之后,建立了一定的行业协商机制。2)重碱的工艺更复杂,价格的稳定性好于轻碱,而公司70%的纯碱为重碱。3)原盐、焦炭等价格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成本维持高位,对纯碱价格有一定的支撑。公司拥有原盐的资源优势,蒸汽、电等能源自给或来自集团公司,成本控制的能力较强,因此预计公司的纯碱业务仍能保持较高的毛利率,是公司业绩的保证。

发展氯碱化工,并积极拓展资源控制能力

公司这两年积极发展氯碱化工,实施纯碱、氯碱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目前PVC和烧碱的产能均为25万吨,产量22万吨;09年产能将分别达到30万吨。08年,预计氯碱业务的收入将达到17.7亿元,收入占比将提高到17%。

氯碱为高耗能产业,公司为了控制成本,保证上游原料供给,不断采取措施:1)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以期利用新疆等地的煤炭资源。2)在内蒙古投资海华辰星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电石项目,该项目将在09年下半年投产,可满足公司44%的电石需求。3)通过资产置换完全控股羊口盐场,按照纯碱和烧碱单耗原盐1.5t和2t计算,公司近50%的原盐可以自己提供。3)与胜利油田合资的东营丰源盐场(51%股权,产能100万吨/年)处于在建之中,但因为公司所在地潍坊为我国海盐主要产区,原盐容易得到,加上利益纷争问题,该项目在09年前不会有大的进展。

努力提高整体毛利率

1)公司为我国最大的海洋化工生产企业,除了生产纯碱和氯碱产品外,还有数十种海洋化工产品。其中除了溴素、两钠、氯化镁等产品有比较高的毛利率,其余海洋化工产品的毛利率均较低,公司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产品的产出比例,试图提高整体毛利率。

2)三聚氰胺业务05年以来一直毛利率很低,07年出现了全面亏损。07年5月,公司关停了亏损的子公司金星化工,剥离了部分三聚氰胺业务,获得2亿元政府补贴,目前已基本入账;08年初,公司通过资产置换,置入羊口盐场,置出以生产三聚氰胺为主的子公司魁星化工,该公司07年亏损8397.29万元,上市公司向集团支付3.17亿元的现金差价,目前已经全部支付完毕。

3)物流公司收入占比为18%左右,毛利占比却只为3%左右,毛利率只有2~3%。08年6月,公司已将持有的物流公司股权全部卖给集团公司,同时获得2108.2万元现金。预计公司今年将因此减少8亿元收入,但整体毛利率将有所提高。

4)有机化学品为新建项目,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只有1/3的产能释放。由于公司缺乏有机产品的管理经验,去年的收益并不理想。今年随着苯胺、醋酸乙酯价格的上涨,盈利能力会有所增强。

以上4点都有利于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提高,我们预计08年公司的整体毛利率将达到16.620,名,同比提高2.67个百分点。

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污染排放

公司目前拥有多条循环产业链,主要为①原盐、PVC电石泥―纯碱―制碱废液―氯化钙;②原盐―烧碱―甲烷氯化物、PVC;③海水―原―卤水―溴素、硫酸钾、氯化镁等。原盐―烧碱―醋酸乙酯―副产氢气―苯胺等产业链也将逐步运转。循环产业链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例如,纯碱生产产生的蒸氨上清液可用于生产氯化钙和晒盐,减少了废渣的排放;氯碱公司的废料电石泥可替代石灰石用于纯碱生产,这将每年节省2~3千万元。废渣等污染物处理始终是化工企业必须关注的问题,目前公司每年向集团支付1百万元,作为废渣处理费用,利用集团公司拥有的大量滩涂空地,存放废渣,但后续处理仍有待解决。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为行业龙头,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随着产能的逐步扩大和对有机化学品生产能力掌控的提高,业绩将稳定增长。我们对盈利预测进行了调整,公司08―10年的EPS分别为0.62元、0.69元、0.70元,按照公司7月2日收盘价8.48元计算,对应动态市盈率为14倍,12倍和12倍。低于目前16倍的行业平均市盈率,股价被部分低估,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随着09年底纯碱景气度的下降,纯碱价格下降幅度可能高于预期;解决人员负担重的问题需要的时间很难估计。

第8篇: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因子分析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一个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基本相似的地理区域内,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实现最优化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包含的要素有:特定的地理区域、资源条件相同或相似、人文社会条件基本相同、经济活动的方式及特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区域内形成统一、有序、健康的市场等。发展区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区域联结起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有利于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在我国现阶段,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和可行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首先需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构建原则,指导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框架及其具体指标内容。

1.目的性原则: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中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和选取的指标也应各有侧重。

2.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要能较客观地反映地区的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状况。

3.系统整体性原则: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指标体系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地区协调发展的基础和潜力。

4.动态引导性原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因此,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系统动态变化的特点,体现出系统的发展趋势。

5.简明科学性原则:在构建本研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时,指标数量不宜过大,在相对完备的情况下,指标的数目尽可能地简约和压缩,便于实际应用和操作,可以尽量选择那些概括性强、所代表的信息量大的指标,指标体系要全面但不可包罗万象。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原则,参考有关研究成果,侧重于从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视角构建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苏北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见表1)。该指标体系分4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状态层和指标层。目标层反映苏北地区协调发展的综合水平;准则层包括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社会协调发展水平3个指标,反映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状态层包括10个指标,反映的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3个子系统的各个侧面的协调发展水平建设状况;指标层为基础指标,共有31个指标组成。

在指标体系中将经济协调发展摆在首位,将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依托,把社会协调发展的提高作为苏北地区协调发展提高的最终目标,体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基本思想。在设置的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中,大部分指标可通过统计年鉴和实地调查获取,部分指标需要借助相关计算求得。

二、苏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本文采用SPSS软件,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苏北地区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数据主要选自《2008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一)确定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

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确定选取的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本文所选取的变量计算后得到的KMO值均大于0.80,相伴概率均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表明这些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二)主成分因子的提取

分别对经济协调发展、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社会协调发展、综合协调发展水平指标的因子变量利用SPSS提供的Factor Analyze进行提取。鉴于因子变量在未经旋转的载荷矩阵中在许多变量上都有较高的载荷而含义会比较模糊,所以通过Varimax法对因子载荷矩阵旋转,用旋转后的结果提取特征值大于0.85的主成分因子,即提取原始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由此,经济协调发展能力提取了2个主成分因子,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取了4个主成分因子,社会协调发展取了4个主成分因子,综合协调发展水平提取了7个主成分因子。

(三)协调发展水平的求算

借助SPSS软件,得出各县市各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并以各主成分因子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线性加权求和,分别计算。各县市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综合协调发展水平F(B1)、F(B2)、F(B3)和F(A)计算公式为:

经济协调发展水平:F(B1)=0.59128W1+0.21071W2

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F(B2) =0.22971M1+0.22950M2+

0.19951M3+0.16012M4

社会协调发展水平:F(B3) =0.437Y1+0.16618Y2+0.15649Y3+

0.08948Y4

综合协调发展水平:F(A)=0.37938W1+0.11852W2+0.08674W3+

0.07587W4+0.07375W5+0.07223W6+0.05030W7

苏北地区各县市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综合协调发展水平及排名(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苏北地区综合协调发展水平与经济、资源环境、社会3个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不同而呈现出不规则的空间格局。这说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是经济、资源环境、社会诸子系统非线性叠合、综合作用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陈新明.加快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蔡思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界定及其运作[J].中南财经人学学报,1997( 3 ).

[3]余建英,何旭宏. 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第9篇: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金融协调 发展理论

协调和协调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我国“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协调发展受到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内涵并没有共识性的定义。熊德平教授认为:协调发展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系统演进的总目标,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子系统与总系统,以及子系统相互间及其内部组成要素间的协调,使系统及其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断朝着理想状态演进的过程。金融协调是协调思想在金融等领域延伸与运用。目前关于金融协调,国内外从不同层次进行研究。

一、国外学者对金融协调理论的研究

国外学者主要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和技术层面,对金融协调问题进行研究。宏观层面的研究焦点主要关注国际金融等领域的合作等。Marshall D A.(2002)研究如何通过改革建立起牢固可靠的全球宏观经济与金融协调机制而从根本上减少由于协调失败而引发的金融危机问题;Gautier P A.(2009)对协调摩擦与金融危机关联的进行了论述。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某一具体组织或机构内部的协调失败问题。Brandts J与Cooper D. J.(2006)采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组织内部协调失败的进行观测,探寻金融系统的内部机理。技术层面的研究主要从协调技术角度探讨如何确立和完善合作过程中高效率协调所必需的技术手段。

二、国内学者对金融协调理论的研究

(一)金融协调发展理论渊源的研究

金融协调发展理论渊源于金融发展理论的观点,在国内基本上得到了一些学者的共识。沈军与刘莎(2001)认为金融协调理论是金融发展理论的较高阶段。王原声(2004)认为,西方有关金融协调发展理论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戈德史密斯(1969)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爱德华·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麦金农(1991)的《经济市场化的秩序—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金融控制》等著作中。不管是提出金融深化理论还是提出开放资本市场的政策建议,实质上都渗透着金融协调发展的思想。刘刚(2006)明确指出,金融协调发展理论的渊源就是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协调理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成熟,是第三代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标志。

(二)金融协调发展理论内涵与外延的研究

不同学者对金融协调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用,研究焦点也存在很大差别。王原声(2004)基于国际视角认为,金融发展内外协调的构成分为国际贸易协调、国际金融协调和国际投资协调等机制运作,是一个动态过程。窦尔翔和何炼成(2004)从金融协调的对象角度指出,金融协调一方面是金融自身的协调,是金融的“本体因素”,另一方面是金融对经济的协调,即“指向性因素”。武巧珍(2004)重点从货币制度的视角,将金融协调发展分为外部协调与内部协调两部分。王爱俭(2005)基于金融协调机制的角度,解释了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理论涵义,将金融协调稳定机制分为政府和中央银行间的协调、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及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

(三)金融协调划分方式的研究

国内学者倾向于采用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来进行划分。祁敬宇(2002)与王原声(2004)以国别为界划分外部协调与内部协调。杨大鹏(2004)和郭金龙(2006)认为,金融内部协调应包括金融组织、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当局、金融工具、金融制度等;外部协调包括金融与经济的协调以及金融与社会的协调。蔡则祥(2005)把金融协调划分为我国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资产、融资形式等结构之间及其构成之间的内部协调,外资机构的引入与中资机构输出的外部协调,金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应遵循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内外协调。邵国华(2006)也从四个方面进行划分,即金融系统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金融系统与社会发展的协调、金融业与非金融企业的协调、金融系统与金融国际化的协调。尹优平(2007)对区域金融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从机构、监管、区际、政策四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论述,认为基础环节是区域内外金融各自协调发展,关键保障是区域金融监管协调和区域金融政策的协调。

(四)金融协调内容的研究

关于金融协调内容的研究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展开。孔祥毅(2002)认为宏观的金融协调包括金融、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微观的金融协调包括金融工具、金融中介、金融制度之间以及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的关系;杨大鹏(2004)从中观角度研究了有关金融组织结构协调演进的问题,认为金融组织结构协调演进的趋势是“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王爱俭(2005)界定了宏观的金融协调包括总量协调、结构协调、货币供应量与货币创造、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风险控制,微观协调包括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协调、动态效率和静态效率的协调。郭金龙(2006)将区域协调、内外协调、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机构间的协调、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都纳入宏观范畴。王威(2007)认为宏观金融资源体现的是金融资源各层的整合效应,中观金融资源包括了金融制度资源和金融工具资源,广义的货币资源和资本资源构成了微观金融资源。

(五)金融协调发展的空间视角

从空间差异等视角研究金融协调发展问题,近几年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田霖(2006,2011)从金融地理学的视角研究了金融协调发展问题,以不同区域的收入、就业、教育、GDP增长率等作为衡量金融差异的指标,揭示各个指标要素对金融综合竞争力产生的贡献弹性,从而解释区域金融差异的原因。冯涛和李江(2004)基于金融中介的角度,认为必须提高金融组织间的质量和规模才能缩小区域间金融的差距。田岗和陈琦(2004)发现如果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增加,则会造成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差距变大,随着区域差距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各地区的金融和和经济的出现集聚分布现象。杨再斌和黄解宇(2006)认为金融集聚分为动态过程与状态结果两个方面,即金融产业的发展成长可以通过一定的地域空间生成金融集聚系统,一定密度和规模的金融产品及其与金融产品又会催生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陈红(2008)重点研究了区域金融的集聚问题,认为当区域金融中的金融资源产生了集聚作用时,可以促进集聚中心的金融增长率。王修华和黄明(2009)从金融空间的分布状态入手,认为如果要达到区域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协调和优化,就必须包括金融区域内部结构的协调发展,和相邻的金融区域外部发展对本区域影响的联动效应,而最终的目标也是为了让整个国家的区域金融协调发展。

三、评析与展望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很多学者对金融协调内涵的理解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在目前的研究中,关于金融协调发展的内容和层次划分,还存在研究薄弱的地方。一是现存文献大多从中国的整体来研究金融协调问题,较少涉及对区域内和区域间金融各个层面的深层次分析。二是现有研究对金融协调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定位各不相同,尤其是区域金融中观协调和微观协调存在着分类模糊的问题,因而目前迫切需要一个客观的划分标准,明确区域金融协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三是金融协调的层次复杂多维,导致其研究内容的模棱两可及相互交叉,大部分学者从金融系统自身考察问题,导致其空间维度研究的薄弱,无法针对具体区域提出操作性强的协调发展战略。因此,在开放的动态环境下,由于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以及地域系统的空间联动,研究区域金融协调发展问题,是今后需要关注和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①熊德平.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②田霖. 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金融地理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③孔祥毅. 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金融协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1):3-9

④祁敬宇.论金融发展的内外协调[J].华南全融研究,2002(5):13-18

⑤沈军,刘莎.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与展望[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1(9):12-15

⑥王爱俭. 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J]. 财经科学,2005(1):22-28

⑦武巧珍. 对货币制度变迁与金融协调的理论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6):48-5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