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听课评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实施校本教研活动中的听课
个人的听课记录是记给自己看的,不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所以时常应翻翻看,尤其是自己教这一课的时候,或以后教到这一课的时候。常翻翻看的那一页听课记录,肯定有翻看的价值。课堂记录需要掌握一点课堂观察的方法,需要掌握一点教学的方法、技巧以及相应的教学基础理论。记录时的记叙方法可以是描述式的,可以是叙述式的,可以是绘图式的,当然也可以是几种记录方式综合使用式的。一般来说,教师的听课记录可以是定性评价记录,也就是下评语。
一般记录可以记录授课教师的教材处理、重难点处理、分层教学处理、课件和教具处理、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等;可以记录授课教师的导入语、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讲授用语、提问用语、启发用语、鼓励用语、批评用语和小结用语等;可以描述授课教师的教容教态、肢体语言、声音缓急、走动范围等;可以描述课堂氛围、学生反映、小组讨论、学生的体态语言和情绪等等。也可以有一些简单量化的记录,如一节课的时间分配、提问的次数、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回答问题的学生性别人数、一个学生的回答频次、不当行为次数、讨论次数、教师口头语及失误次数等等。
还可以有些简单的图示记录,如板书内容、教师板书姿态 、教室布置图等等。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
(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4)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听课者应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听课者要有“备”而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答疑和交流,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模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二、实施校本教研活动中的评课(不要面面俱到,要有侧重点)
课后应对所听的课进行分析整理、客观评议,针对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与执教老师交流切磋。对课堂教学评价,我们应从两个方面去看:
一看教师的教,主要关注以下四个要点:(1)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核心是整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2)调控能力,看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3)教学机智,观察教师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是否能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果断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激活课堂教学;(4)练习设计,看教师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弹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题,达到巩固新知、拓展提高的目的,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二看学生的学,主要观察学生学习中的四种状态:(1)参与状态,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面有多大;(2)交往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向信息联系与反馈、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怎样;(3)思维状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4)情绪状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控调学习情绪。有时课堂会突然爆出笑声戛然而止,有时会从激烈的讨论转入冷静专注的聆听,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
一、个人自我修炼
此方式解决了教师个人无法清晰观照自己课堂的问题。教师自发的学习和研究,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加以思索、研究、改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直接、最确切的方式。现将复盘《乡愁》进行自我修炼的片断展示如下:
1.课堂提问是否有效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教学环节设计的紧凑性与课堂提问的必要性和指向性是否明确。朗读感知环节教师提问重复,无须第二问,只要在第一问后,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2.点拨引导是否及时
教师在主问题后对学生回答的巧妙点拨决定了课堂丰富的生成性。生1介绍作者后老师点评语言不准确,过早地划上圈,容易阻碍学生思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要求教师的语言精练、恰当,点拨语言讲求艺术,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过渡性语言不仅能承上启下,而且还能起到催化学生情感的作用,以构建一个个教学。
3.课堂参与敢于放手
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如何,课堂的生成性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的行为。《乡愁》一诗结构简单,意象明朗,设计成先读后仿读写课,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进而仿写,这样创作的诗作更自由创新。正是因为教师习惯于指示,导致课堂中学生应答还是偏向于变动,师生互动更多地偏向于一问一答。个人复盘促进教师重新审视和评估自己,直面自我,反思自我,修正和完善自我,直至达到自我修炼的最佳境界。
二、众人合作提升
打造一堂精品课是教研组成员集体智慧的体现。跟以往的听评课相同,通过观摩教学、课例研究,特别是有系统的课堂观察与反馈等,学习并彼此分享新知识、改进教学策略,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不同的是,听课老师、执教者以及未曾到场听课的老师都可以借助视频进行评课。以往只凭印象或借助笔记进行评课,现在可以通过回放视频再现课堂,针对某一研究节点,反复播放细致探究,在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学生基础、不变的教学情境中,提出自己新的设想与建议。既解决了传统教研活动中课堂情境无法再现的问题,又提高了听评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且在尊重教师的前提下,让执教者得到有效的帮助,获得较多的收益。现以《湖心亭看雪》为例谈谈具体的收获。
1.各抒己见献计策
众人复盘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有关注朗读时间安排的,有关注老师朗读点评的,有关注学生活动形式的,也有关注品析写景句的。评课者借助视频回放,点评更有底气,更有针对性和公正性。从众人的献计献策中,执教者犹如醍醐灌顶收获良多。
2.思维碰撞明重点
交流时,大家不约而同提到了如何品析写景句,指出本课重在品景读人,景色赏析好、赏析透,才能真正读懂张岱其人。从众人的思维碰撞中,教学重点更明确了。3.集思广益破难题关于如何赏景,众人各献妙招,有从西湖神韵入题的,有从张岱其人引链接的,有从“天与云与山与水”三个“与”字中做文章的,有抓住数量词体味感悟的……招招都是好招,只为赏透“奇景”读懂“奇人”。在众人的集思广益中,难题攻破了。针对某一教学节点进行深入研讨,在交流中发现教学症结,解决关键问题,得到帮助提升;借助视频提供研讨课例更详尽的教学活动记录,捕捉课堂教学的某个细节,再现与回味课堂中精彩的小插曲或疏忽而至的灵感。通过“众人复盘”合作提升的方式,更加系统、客观、理性的反思,减少无效或低效的教学行为,探索合理有效甚至高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使教学更加有效。
三、他人借鉴改进
现在网上有很多名师课堂、网络视频,可以学习模仿,借鉴引用。通过复盘他人教学实录,有以下两大作用:
1.学习吸收他人有益经验
每个人的个性不同,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所达到的课堂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因而更多地可以借助视频展示,学习优秀教师如何抓住学生问题进行理应的课堂机智,学习他们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激方法,模仿他们抓住主问题展开教学的张弛有度……通过复盘他人课堂实录,可从中学到一些有益的经验与技巧。
2.反思修正自己类似行为
当前绝大多数的“听评课”往往不是基于信息和“证据”的收集,也没有把评课视作“基于证据的推论”。这种缺乏合作、证据和研究的“听评课”,集中反映了当前我国“听评课”存在的“非专业化”现象。
2005年开始,上海、江苏、山东等课改先行地区的一些学校不约而同地采用“课堂观察法”来破解常规教研活动的“盲目性与低效性”。“课堂观察法”的使用,可以改造听评课范式,构建一种强调合作、证据、研究的专业性的听评课模式,以引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构建课堂生态,提高课堂效益。
一、“课堂观察”的理论依据
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研究课堂的方法,发展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典型代表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尔思(R.F.Bales)于1950年提出的“互动过程分析”理论,他开发了人际互动的12类行为编码,并以此作为课堂中小组讨论的人际互动过程的研究框架。在某种程度说,贝尔思的研究拉开了比较系统的课堂量化研究的序幕。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N.A.Flanders)于1960年提出,后经他自己不断修正的研究成果“互动分类系统”,即运用一套编码系统(coding system),记录课堂中的师生语言互动,分析、改进教学行为,则标志着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的开始。随着科学研究方法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编码表、项目清单等科学、量化研究工具的引入,录音机、录像机等媒体技术的发展,丰富了课堂观察手段与技术,使课堂观察更具可操作性。但是,量化的课堂观察在加深对课堂教学的描述和认识的同时,也无法掩饰其纯技术的缺陷。从70年代开始,质性研究方法开始走入课堂观察。完整的文字描述呈现了课堂全貌,使原本被剥离出来的课堂事件、课堂行为回归情境本身,从而研究者利用个人经验可以更好地理解、诠释课堂。今天,人们探索、追求着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的融合。两种性质不同的研究取向,从不同层面和不同方向丰富和充实了课堂观察。两种取向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已经成为课堂观察发展的主流趋势。
二、“课堂观察”的动态记录
结合部分学者的“课堂观察”研究成果,根据多年听课经验积累,笔者创编了针对我校课堂实际情况的“课堂观察动态记录单”。该记录单图标形象直观,内容简明扼要,绝大多数教师经过简单介绍即可做到“一看就懂,一填就会”。听课教师只需根据课堂教学自然流程适时记录填图即可。“课堂观察”动态记录单具体操作阐述如下(如图1)。
(一)整体感知班级,标注相关信息
课堂记录单以简笔画方式整体呈现班级的基本信息,如教室座位安放、男女性别情况、学优生和学困生以及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等。
在记录单相应座位标明男女性别。通过课堂记录观察,可以了解班级学生学科学习状态与性别的相关性,为授课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比如:在文科学习中,教师通常关注女生多于男生,在理科学习中,男生往往表现出比女生更大的积极性。如果课堂中明显出现这样的倾向,授课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协调和平衡。比如在文科学习中注意男生的感受,在理科学习中注意女生的接受状态。在记录单上可以标注学科优生和学困生信息。通过课堂记录,可以观察授课教师对不同类别学生课堂提问互动的倾向性。比如:一些“示范课”,我们有时可能看到师生互动良好,感觉学生接受程度高,但细心观察会发现那其实是教师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和目的,课堂上有倾向性选择学生回答,造成课堂的虚假繁荣。课前如果我们作好学优生学困生信息登记,在课堂中记录上述两类学生的参与情况,以此判断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具有明显倾向性。比如教师是否存在关注优生忽视差生倾向(通过提问的次数,语言的启发性,耐心程度等反映)。当然,听课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认为重要的观察点,有针对性进行课前调查,再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用以评价教学过程。
(二)适时互动记录,“四角”信息填补
“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能力,几乎与教师如影随形,无处不在。什么样的提问才有价值?一节课提问多少次合适?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中学课堂不少老师提问往往次数多,时间短,这需要快速及时记录教师的课堂提问信息。若采用量表记录,从看表格、作判断再到记录,显得不方便,有时听课教师往往会感觉手足无措。
笔者受化学元素符号四个角可以代表不同信息的启发,在此借用字母X四个角分别记录交流互动的基本信息,并实现“同一位置、同一字母、适时同步”完成四个维度的记录评价。具体内容是:字母左上角数字表示本节课的第几次提问;字母左下角数字表示此次提问持续时间;字母右上角用abcd四个字母表示听课教师对此问题优、良、中、差的价值判断;字母右下角用ABCD四个字母表示此问题学生互动优、良、中、差的等级评价。如表示:本节课第14次提问,持续时间15秒,该问题的价值属良好(b等级),此提问的互动效果属优秀(A等级)。
(三)学生状态记录,语言文字弥补
用“一”表示学生课堂状态不好,横线左侧记录相应课堂时刻,对右侧特殊状况简要记录,如:打瞌睡、玩手机、讲闲话等。用“十”字记录学生积极投入,投入越积极在该位置上画上的“十”符号越多。如:课堂神情专注、积极思维、提供创新思路、主动参与讨论等。
(四)教师行走规律,移步记时描迹
受物理学布朗运动描迹的启发,笔者用圆圈填时刻的方式记录授课教师在教室的行走位置和时刻。过程中应采取“按时记录”与“按位记录”两种方式交替进行。按时记录就是每隔一定时间(如每5分钟)记录下一个点位;按位记录是根据教师站位呈现明显变化时的记录。上述记录可帮助了解授课教师课堂区域行走特点,有利于引导教师减少区位盲区,关注全体学生。
1.真实性。我们看待一节公共课,评价的起点是真实性,也就是看教学氛围的真实性。特别是看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点教学感知的真实思维过程,看绝大部分学生对知识难点在学习过程中的曲折性;领悟过程的自然性;看对待讨论的知识点问题的互补性与争鸣性是否符合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实际和思维实际;看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框架内是否有学生课堂生成的意外情景;看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师作为课堂中“平等首席”是否拥有足够的主角引导能力。2.实效性。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论课固然不能上成纯粹的知识课,也不能按课本诸多方面的内容采取泡沫化,使学生难以接受,应根据学历层次,专业特点,以“实用、够用”(如,初级工,中级工应具备的知识)的视角出发,达到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并做到浅显易见,通俗易懂。要达到如此要求,就要看授课讲师,对教材授课内容的备课处理,能否明确教学目的,是否领会课程精神要点,并能否结合专业生产实践知识,通过梳导,取其精华,整理出合理、恰当的教学套路。并能通过教学过程,一节课下来,应能浓缩成一些“干货”。实实在在地授人以“渔”。即使是情感的洗涤,情操的陶冶、视野的开阔,这样务虚的东西,也是有迹可循的。所以说,实效性的应该是评价一节课的重要标尺。当然,对实效性的追求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一课一得”,更不能走繁琐分析和机械训练式的老路。3.创新性。一节好的公开课,总会给人们带来一些耳馨悦目、意会深长的东西。一节公开课如果没有创新性,而是千人一面,就会失去公开课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教学个性、潜能、风格,并在教学解读、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独树一帜的追求,才能给人以启迪。以个性化知识点的应用讲解为例;教师在讲公开课时,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点去解决实践中的根本问题。如果只是仰仗参考书的支撑,自然也只能是照本宣科,按葫芦画瓢,或是鹦鹉学舌地去贩卖别人的思想,这在当今新世纪条件下;在公开课这种鼓励探讨,争鸣的平台上,已不可取了。而我们提倡,执教应敢于提出新观点,采用新办法,也就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不但能获取新的知识,而且能多方位地去思考、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4.和谐性。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其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关联是和谐的,评判一节公开课教学环节的和谐性,应看能否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看能否把握好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的关系。首先看教学步骤设计的相对明确与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及主讲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教师既不能一言堂,也不能自由放任。而应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双方互动,适时地回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步骤上来。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从学生实际经验和兴趣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还应完成与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不同的新的教学旅程。二是看个性化与逻辑思维之间关系的处理:教师在尊重个性化观点的同时,既要倡导和鼓励个性化理解,又不能走向漫无节制的颠覆传统观点和程序,以消解一般知识点为快意的轻浮做法。三是看教材内容的删减与拓展关系的处理:针对教育对象,如何因人因材施教,准确把握好讲授的课目内容,做到授课内容既能突出知识基本点和重点,又能适时适量用活教材内容,而不是照本宣科,并能使教学内容让学生能用,管用、实用,够用进而拓展。
二.抓“五点”
1.切入点。一节课上的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讲课时是否找准切入点。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其骨架显现,脉络清晰,学习氛围浓郁,所授知识学生易于掌握。一节课如果上的不好,容易出现杂乱无绪的现象,学生听了厌烦,开小差,打磕睡。一个课题讲多讲少、讲深讲浅,重点、难点又如何定位,没有一定的规则,关键要找准切入点,只有掌握学生、掌握教材、掌握市场要求,才能找准切入点。2.制高点。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应当从学生思维实际出发。为实现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目的,在传授基本知识点的同时,对要点问题的分析做到透彻化,从而抢占制高点。还要站在宏观视野、动态视角上,去着眼于学生思维的系统发展,并注意其序列和层次,梯度和坡度。从而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点。要紧扣学生心弦,采用渲染铺排,对比纠错,悬念照应,起伏轻重,谐趣幽默等教学手法,采取重点精讲,难点化易的教学方法,掀起师生互动,酝酿淳香的学习。4.动情点。教学讲台好比戏台,作为授课教师要象演员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到讲课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动人的魅力去引领真境。5.幅射点。讲授知识的幅射点,既要合乎情理,又要出乎意料之外,为激活课堂气氛,便于学生接纳,对重点知识的运用,做到一般问题统一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对难点的化解,做到凸现问题分散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并通过举一反三,以拓展知识的覆盖面。
三.倡“三则”
摘 要 体育课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组成形式,是一个按一定课程标准和计划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一个双项活动。听课、评课是最常见的教研活动,它对体育教师之间互相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研、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可以成立教学质量督导体系,开展对全校教师进行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同时也要求教师之间互相听、评课,这一举措可以极大地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教学 听评 课改 体育
一、体育课听课评课的理念
受听课评课影响的教学与受教学影响的听课评课由于观点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传统的听课评课从听课评课出发而影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新课程要求以学定教,从学生出发设计教学,反过来影响听课评课。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倡导如下的听课评课理念。
(一)好课不是“做”出来的。在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中,我们明确要求公开课要注重研究价值,宁可要一堂存在问题或缺陷的课,也不要追求那种千辛万苦“做”出来、好看不实用的所谓完美课。
(二)不以成败论好课。教研活动应该是教师的一种轻松型的学习形式,公开课只是为教师们提供一个思考、交流、研讨的平台,是一次学习与探索、总结与锻炼、促进与提高的机会。听课评课要反映教师对体育教学价值的追求与愿望,重过程轻结果,通过对教学现象的分析评议,获得启示,发现规律性的东西,提高大家的教学水平。
(三)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为动力。上课、听课、评课是最能体现教师专业水平的教学研究活动。不管是哪一级别的公开课,还是“家常课”,目的不仅是为了证明、展示教育、教学能力,也是为了促进和提高。因此,我们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研活动的“任务驱动”,突出听课评课的激励、导向功能。
二、体育课怎样听
听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准备好听课内容。听课者要听某一教师某次课内容的时候,自己必须先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框架以及本次课所授内容在教材整体中所处的地位、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选择教学的方法等,以利在听课时准确地了解授课教师与授课特点。
(二)要做好物质上的准备,听课教师必须带好听课笔记本、测量心率用的秒表,运动量、强度、密度、脉搏测定等各种表格,有利课后做出科学的数据分析。
(三)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每位听课教师要把听课、评课看成是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水平的好机会,谦虚谨慎,自始至终地保持高度听课,听、看、记、想全神贯注,以利最大限度地捕捉到授课者教学的亮点,达到取人之长的效果。另外,听课教师应注意仪表,衣着必须整洁大方,最好是穿运动服,这样易使授课者和听课者的距离拉近,便于沟通,切忌穿过分艳丽的服装以及刻意地妆扮,以免影响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妨碍上课,更不能迟到、早退或高声喧哗。
三、体育课怎样评
评课时,由听课教师各抒意见,根据评课标准对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做具体分析,科学的评定该课应从课前准备(编写教案)和课前教学环境准备开始,将课的导入阶段、展开阶段、主体阶段、愉悦心情阶段的时间安排,教学内容的示范、讲解、场地、器材安排布局是否科学合理,教学结构、方法运用是否合适,执教者对重点、难点把握的准确度,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进行评价。
(一)要明晰评价标准。只有把握了教学的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教学改革等方面的评价标准,评课时,才有尺度,套路、方向,也会有实效性。
(二)要做好评课的准备。评课作为一项教研活动,是听课的继续和提高。评课人应从教研教改的高度出发,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根据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结合听课记录,进行综合评述。评课者在听完课后,必须要有事先思考、进行加工、归纳和概括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评课不流于形式。
(三)要看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正确。评课首先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理念,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情感倾向透露出来的或隐含着的价值取向。如果现在还是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学会技术动作上,显然不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我们要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为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教学的目标不仅要指向体育知识、技术、能力,还要指向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教师尽心去教技术转为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技术,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从而加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这是评课着先要把握的。
一、提高听评课效率的方法
(一)提前了解授课内容,虚心向他人学习
1.在听课前要先了解一下任教教师讲课的内容,自己要先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对本节课任教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及打算采用的教学方法深入了解,便于在听课时有的放矢。
2.在听课过程中,要注意讲究策略,关注到课堂的整体,既要看授课教师的引导,也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并从中找到本节课的优点,达到取人之长的目的。
(二)听课前应看课的框架内容
1.关注所听课的类型以及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否吻合。
2.关注课堂中教师对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是否连贯自然。
3.关注课的导入环节是否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练积极性的目的,同时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分别采取了哪些策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
4.关注教师在动作示范过程中是否做到了规范、熟练,在对学生的练习动作进行指导时是否有针对性,选择的时机是否合理等。
5.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及时发现学生的听课状态,及时予以引导,保持学生的学练积极性。尤其要关注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了哪些有益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了必要的启发引导。
6.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以及非语言行为的运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得到了恰当而合理的发挥。
7.看教学达到的实际效果。通过测定看练习所达到的密度和强度大小以及运动负荷大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听课中注意聆听教师语言
1.关注上课教师对专业术语的解释是否简洁明了、清晰到位,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能按要求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
2.关注教师讲授技术动作时的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无误,让学生能更好地领会技术要领。
3.关注教师在对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时是否具有启发性、合理性,讲述的时机能否引领学生完成动作。
4.关注教师对动作的点评是否及时、准确,语言是否洪亮、清晰、果断。
5.听教师课后小结是否简明扼要,总结到位。
二、做好评课活动的方法
(一)明确评课内容
1.目标。在评定课的目标时我认为,首先目标是否全面、科学、简明扼要。其次看目标制定是否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再次看是制定领域目标,制定领域目标是否根据五个方面(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领域进行制定,制定领域目标是否清楚有效。
2.内容。在评定教学内容时,要看教学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达到学生学习的难度,是否科学有效。低年级的课可以游戏为主,教学内容不宜太过复杂,主要通过教师的带练、指导为主,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各种技能技巧,学生能初步学会本课要学的技术动作。
3.过程。评价教学的过程时,首先教学的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特别是在队伍调动方面要做到紧凑、协调、有效性,教学的环节层次感,每个层次都要紧扣主题。其次,讲练时间安排合理适当,教学过程内容与内容间的衔接应该密切有效,不应在课堂内容的过度中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
4.教学方法。评定时关注教师是否能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我们还要关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因材施教。
5.教师素质。评定教师素质时首先看老师的基本功是否扎实,如:口令洪亮、语言清晰简洁、示范到位,能否吸引学生等。在教学中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其次,关注教师是否能将最先进的理念引进课堂,是否能在教学过程中时时体现出新课程理念。
6.教学效果。在评课时我们应该将教学效果与目标相结合,主要归纳有三点:学生是否真正在课上获得了所学的知识;学生参与活动面的大小,有没有在课中灵活动脑、积极参与;拓展反馈效果如何。
(二)把握评课原则
1.实话实说原则。实话实说对于听评课教师来讲,是一种很重要的责任心问题。
2、诚恳交流的原则。在给别人评课时要站在执教者与帮助促进者的角度去分析考虑问题,给上课教师一个中肯的指导意见,特别是要用一种十分诚恳的态度去评课。让别人特别是上课教师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在充满“愉悦”的心理状态下感觉到你的善意,容易接受你的意见,这样才有助于执教者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评价;二次听课;教学评价方式;实施思路;应用
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管理中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在总结高职学校以往评价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适合高职特点的“二次听课”教学评价方式。“二次听课”教学评价方式为被评价教师提供了二次展示教学水平的舞台,为参与评价的督导人员了解被评价教师的真实情况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督导人员既能在第一次通知听课时提供具体的指导,又能通过第二次随机听课,了解教师的改进程度,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更加客观、真实的评价依据。“二次听课”教学评价方式在几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
“二次听课”教学评价方式的提出
教学评价的立脚点在于公平、公正和公开。近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不少升格的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还存在着弊端,主要表现在:
1.管和督一体。督导组织的教学评价缺少独立性。督导组织隶属于教务质量管理部门,教务管理和教学督导一体,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影响到教学评价的客观性。
2.教学评价过程中的透明度不高。督导评价存在着“讲究形式,疏于评价”的现象,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往往以一次性的听课为依据做出结论,造成评价结论的偶然性和片面性,主观性有时大于客观性,评价过程忽视了被评价教师的感受,造成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不和谐。
3.教学评价标准存在“一表制”现象。对于不同专业课程和不同职称的教师采用同一种评价指标,缺少教学评价的针对性,容易造成评价结果不能清晰地反映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教风及师德。
上述现象是影响不少高职院校教学评价有效开展的主要问题,对此,笔者在实践中探索了一套适用于高职院校的“二次听课”教学评价方式。
“二次听课”教学评价方式的基本特征是:(1)通过对被评价教师的通知听课(第一次听课),找出优点,发现不足,提出建议;(2)通过对被评价教师的不通知随机听课(第二次听课),检查上课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改进的效果。
“二次听课”教学评价方式的实施思路
(一)“二次听课”教学评价方式的指导思想
“二次听课”教学评价方式的指导思想是,“肯定为主,帮助为辅,以诚待人,相互学习”。督导员的教学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因此,督导员要摆正位置,注意方法,突出评价过程的严肃性和操作过程的人性化,在评价过程中充分营造和谐的氛围。
评价过程的严肃性主要表现在评价过程的规范方面。督导员要认真检查教师授课的准备材料、课后辅导答疑以及其他教辅环节等;听课记录要齐全,听课要完整,评分要实事求是,等等。督导室对于被评价教师提出的异议要及时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和督导员,对于不宜从事督导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进行调整。
操作过程的人性化主要表现在听课前与教师见面,说明相互学习的意愿;听课后与教师当面交流,当面提出评价结论。被评价教师如对评价结论有异议,可以向院督导室提出重新评价的要求,院督导室必须接受被评价教师不超过三次的重评要求。
(二)“二次听课”教学评价方式的评价体系
“二次听课”教学评价方式的评价体系大致包括四个方面:(1)对评价对象(教师)的直接了解(主要是进行二次听课、检查授课计划、备课资料等),评价结果占评价总分的70%;(2)对教学对象(学生)的直接了解(主要是进行现场随机卷面测评、学生信息员的信息反馈等),评价结果占评价总分的30%;(3)对于评价过程中督导成员提出的疑难情况或被评价教师对评价提出异议的情况,院督导室必须进行再了解(主要是重新评价或再次听课以及与评价对象交流沟通等);(4)院督导室提出初步评价结论,反馈到系、部和有关部门,并与被评价教师本人见面,让其听取评价对象(教师)的意见。
(三)“二次听课”教学评价方式的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表的多元化我院作为一所多科性的高职学校,根据学科的综合特点,在教学评价制度建设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将课程分成工科类、外语类、体育类、艺术类和实验实训类五种,评价表依此分为五种内容各异的类型(简称A类表)。实践表明,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较好地适应了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有助于教师在考虑教学内容系统性的同时选择适宜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评价标准的个性化我院几年来选择教学评价对象的范围是:以初级职称教师为主,以中级职称教师为辅,兼顾高级职称教师。初级职称教师的教学评价主要是看他们掌握教学基本功的水平,如教态、板书、表达能力以及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等等。中级职称教师的教学评价主要是看他们因材施教的能力,如教材的选用和处理,教学内容难点与重点的把握以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等等。高级职称教师的教学评价主要是看教学过程中对知识更新的及时性和信息量的多少以及传授方式的创新性等等。
(四)实施“二次听课”教学评价方式的操作步骤
每学期初,院督导室根据“学科均衡,重点评价两头”(教学考核较优秀教师和存在不足的教师)的方针,提出学期评价对象的名单。根据评价对象的授课计划列出第一次听课的时间表,送到相关系、部和被评价教师本人,并向被评价教师介绍教学评价的过程,回答被评价教师的咨询,鼓励被评价教师认真准备,在第一次听课评价中展示出自己的水平。院督导室安排由至少两位督导成员组成的听课小组,实行对被评价教师的不重复听课。《院督导工作条例》规定,每位被评价教师的评价结论必须要有不少于三位督导员的听课评价才能生效。
具体过程如下:第一次听课后,听课小组除当场与被评价教师交流改进建议外,院督导室归纳听课小组评价表的评价,向被评价教师提出改进意见,希望其积极准备,接受第二次随机听课评价。第二次随机不通知听课的主要作用是:(1)通过随机抽查,比较客观地了解被评价教师的日常教学情况;(2)通过第二次同课程的检查,了解被评价教师对第一次听课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情况;(3)对教学对象(学生)进行现场随机卷面测评。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掌握着大量的教师教学的信息,尽管有些学生的评价信息不乏片面或虚假,但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认真、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学校规定现场随机卷面测评一般在15~20份左右,有效测评表不能少于10份。卷面测评表对应的教学评价表也分为五种类型(简称B类表)。
(五)“二次听课”教学评价方式的反馈
学期结束前,汇总督导成员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后,院督导室对评价数据加权处理,提出评价结论。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对教师的评价结论应当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体现出评价的专业特征。例如,判断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表述能力时,工科类应突出逻辑思维的表达能力,语言和艺术类则应侧重内容的引证与拓展的表达能力;判断表达能力的强弱时,除了关注讲述清楚、准确这一条之外,还要注意授课节奏的把握能力和肢体语言应用、把握的能力;判断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时,除了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外,更要注重教师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师生互动的效果;判断教学风格和特点的突出程度时,应注重教师的自我修养、个人魅力和性格的外延程度以及运用创新理念的能力等。
教师的评价结论每学期反馈到相关系部及教师本人,确保与教师本人见面,听取本人的意见。
“二次听课”教学评价方式在
院青年教师优秀授课评比活动中的应用
(一)“二次听课”教学评价方式在院青年教师优秀授课评比活动中的作用
院教学督导室是学院每学年开展院级青年教师优秀授课评比活动的具体组织机构。院督导室在总结以往院级青年教师优秀授课评比活动中的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评优工作的“新思路”,即评优过程与教学评价相融合,将评优过程放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进行;把评优过程从“一堂课的表演”变为“教学评价过程的表现”;评优结果从看“一堂课的表演”变为看“教学过程的水平展示能力+临场发挥能力+学生抽样评教”。
根据“新思路”的要求,我院青年教师优秀授课评比活动的实施过程是:(1)院级青年教师优秀授课评比活动贯穿于一个学年之中,每学期通过推荐和自荐的方法产生15名符合报名条件的教师,列入本学期教学评价对象的名单,接受教学评价;(2)经过第一次听课后,在所有评价对象中选取符合报名条件的前5名教师作为学年优秀授课评比活动推荐人(推荐人可以不是报名人),再接受由3~5名专家组成的评比组的第二次随机不通知听课评价;(3)评比组一般由院督导成员、院领导、教务人员或聘请大学城督导员组成。为了提高评优过程的客观性,评比组在第二次随机不通知听课的评价过程中进行全程录像。(4)学年结束前,院督导室对全部推荐人按评价成绩排序,对照评优条件的评分要求,推选出获奖人选,经院评选会议讨论后公示,由学院给予表彰。
“新思路”从切实提高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长远目标出发,突出评优活动服务于教学实践,优秀青年教师授课奖产生于教学过程的评优指导方针,力求使院青年教师优秀授课奖的评选成为展示学院青年教师教改水平的舞台,鼓励青年教师踊跃上台展示自己的教学才能,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上台表现的机会。
(二)“二次听课”教学评价方式在院青年教师优秀授课评比活动中的成效
“新思路”在评比过程中体现了较高的真实性、竞争性和高标准性。
体现竞争性评比面向全院授课的青年教师,采用推荐和自荐相结合的方法,降低了参赛的条件。每学期15位左右的报名教师中最多只能有5位教师被提名,每学年产生9位以下的获奖教师,提高了获奖的难度。
体现公平性 报名教师与评价对象一起进入第一次听课评价,处于同一起跑线。
体现真实性和公开性评比过程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有详细的记录和录像,接受群众的调阅。
保证高标准性采取了第一次听课评价后,择优选取推荐人,推荐人再接受学年总评择优入选,层层筛选,要求严格。
提高专业含量评比活动聘请学院有关专家或大学城督导员听课。
评选活动的权威性评比过程接受院评选工作组的指导和监督,评选结果在全院公示,获奖教师在“教师节”给予表彰和奖励。该做法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和好评。
几年来,通过“院级青年教师优秀授课评比活动”,我院共评选出院级青年教师优秀授课奖25名。院级青年教师优秀授课评比活动得到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的关注和支持,每届主动报名参加的人越来越多,“院级青年教师优秀授课评比活动”的知名度和权威性越来越高。总之,“二次听课”教学评价方式的实行,促使评价的效果和真实性大大提高,教学评价的可信度也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查询时间
2019年天津和平区高考英语科目(含听力)第一次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已于2019年4月10日中午12时起正式开通,天津高考英语科目(含听力)第一次考试成绩由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信息平台负责公布,网址:zhaokao.net/
查询方式
登录招考资讯网(zhaokao.net),分别点击天津市普通高考考生成绩查询链接或春季招生考生成绩查询链接,进入查询页面,输入考生号、身份证号、验证码、点击查询即可获取成绩信息。
温馨提示
1、请输入正确的证件号,然后点击【查询】按钮查看结果!
2、考生如有疑问,请到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咨询!
3、由于成绩查询入口刚开通,大家查分过于集中,有可能会出现网站无法打开的情况,请大家耐心等待,或错过查分高分期。
一.听评教师的教学思想
1.体育教学思想的基础性。体育教学思想的基础性体现在“全员”和“全面”两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善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而且要让每一个学生在体能、体质、心理水平和社会能力等方面得以全面提高。在组织体育课堂时,教师不仅要处理好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多维关系,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参与,还要提倡师生互动、同伴交流合作,让学生在集体大环境中全面成长。
2.体育教学思想的原则性。体育课程最重要的两个特征是“健康第一”和“身体练习”。首先,教师要认真把握和贯彻国家体育课程的导向精神,着力体现体育课程的价值,本着“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积极创造条件;其次是紧紧抓住“身体练习”这个学科特点,通过有序、高效的课堂组织,科学安排运动总量和运动强度,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3.体育教学思想的先进性。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科学、高效的教学行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的范畴不断扩大,学校体育已经溶合了时尚、保健、竞技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所以,体育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吸纳新的教学素材,把体育课堂进化成为一个能促进师生共同生成、共同实现、充满体育人文精神的学习场所。
二.听评学生的课堂参与
1.运动兴趣。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主要动力,它直接影响体育参与的行为和质量,体育课堂学生运动兴趣的评价,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出色的体育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课堂练习兴趣,同时能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能直接指向或优先指向于课堂学习的内容,始终让体育课堂在情绪高昂、气氛活跃、精力集中的情境下优化每一个教学环节。
2.行为表现。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师体育行为、管理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的综合,学生在经历运动“付出”过程的同时,体验着运动的快乐。但由于体育课堂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大,不同的天气、场地、器材等条件对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群体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往往也表达了一种习惯性的心理取向。消极、不良的课堂行为,不仅会影响教学进度和效果,更有可能诱发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所以,优秀体育课堂应该倡导学生形成文明、健康、安全、进取的学生行为,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在充满团结、和谐的氛围中促进自己的身心活动。
三.听评教师的教学行为
1.教学准备能力。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在课前准备中,执教者要对教材、学情、场地、器材、教法进行直观、全面的思考,并在教案中加以表述。所以,备课教案是评价教学的第一手资料。评价教案,实质上也是评价教师对体育课程理解的整体水平和把握深度。
2.教学组织能力。再好的课堂构思、再生动的教材内容都必须以课堂教学组织为平台,通过教师的有效组织,课堂流程得以有序、有效地展开。课堂是体育教师展示才能的主要舞台,通过教学组织过程,能反映出教师对课堂各类要素安排组合、联结的综合能力。体育课教学的组织是一项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每个体育教师都可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体育课堂组织必须以达成课堂目标为前提、以优化课堂程序为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否则,就有可能形成花俏、没有现实意义的教学固定程式。
3.教学预测能力。体育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性的学习场所,学生的体能状态、外界环境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教学预案与教学现场的不同。有经验的体育老师,不仅能周密计划教材内容的搭配运用和教学细节的编排,同时更有能力对课堂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计和估测,思考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在课堂中加以随机应变,让体育教学更富有灵气、更生动活泼、更贴体育教学的实际。
四.听评课堂的教学效果
1.运动负荷。比较体育课与学生的课外游戏活动,最大的区别在于运动负荷的控制。体育课堂教学中,只有保持一定量的运动负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有可能演变“游戏课”;过大又会超出学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又有可能演化成“军体课”。不合理的课堂运动负荷,不仅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更有可能造成伤害事故。因此,合理安排和调节体育课运动负荷是对体育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当然评估运动负荷不仅是分析几组简单的数据,更要研究和探讨运动负荷的调节策略,研究调控运动负荷的具体方法。
2.心理指标。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愉悦身心,促进人脑思维敏捷,提高大脑分析综合能力。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体育活动中的心理问题,可以发现人们在体育活动中心理变化的多元性。从事自己感兴趣、技能强的运动项目,能使人产生一种非常美妙的情感体验,激励增强自尊、自信心和自豪感;参加集体体育活动,可以调整人们某些不良情绪,消除情绪的沮丧和消沉。所以,在高效、创新的体育课堂中,学生身体健康的提高,可能仅有一段较短的时间周期,但在心理、思想等这些隐性教材内容的学习上,往往能让学生铭记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