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赞颂老师的诗歌范文

赞颂老师的诗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赞颂老师的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赞颂老师的诗歌

第1篇:赞颂老师的诗歌范文

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为世范,为人师表老师是我们的在生父母!爹娘生养我们老师教育了我们!老师是红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老师是春蚕,吐尽自己最后一根丝线。老师是母亲,是除地球之外的最伟大的母亲

“桃李满天下”,是老师的荣耀。——值此日丽风清、秋实累累的园丁佳节,祝敬老师康乐如意,青春永葆。

别后,漫长的岁月,您的声音,常在我耳畔响起;您的身影,常在我眼前浮现;您的教诲,常驻在我的心田……

对于您教诲的苦心,我无比感激,并将铭记于心!

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唯有这光辉的名字,才有着像大海一样丰富、蓝天一样深湛的内涵!

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当我回眸看到您充满期望的眼神,我哭了。我知道我最大的成就,就是您最大的满足,我不会放弃的。

怀念您,亲爱的老师!在我心中珍藏着您明眸的凝视,它们像两眼清泉,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

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

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好的环境可以激发人的潜能,造就一个人才,因为有了您——光荣的人民教师,混沌之中,才有了指路的明灯;迷茫的夜空,才有了永恒的北斗。每一个孩子的生命之旅都有您陪伴左右。幸福时,您叮咛:“孩子,别忘了奋进!”悲伤时,您安慰:“振作起来,同学们!”失败时,您鼓励:“失败乃成功之母……”多少个难忘的日子,每时每刻都可以听到您亲切的话语,每时每刻都可以感受到您的挚爱忠诚。

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老师,您就是滋润我们心田的春雨,我们将永远感谢您。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我们人类的衣食住行等都是从大自然中获得的,因此,我们应该感恩大自然。

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

恩师永铭记,师恩久难弃。祝天下老师快乐开心!!!节日快乐!幸福永远!

老师,你用心点亮了我的心,以爱培育了我的爱,有你,我才感觉到世界的温暖……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你是平凡的,你是特别的,只愿平凡与特别伴随于你!平凡+特别=幸福,快乐!

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老师!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生!

经历过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白昼和黑夜,敬爱的老师,您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啊!一批一批孩童在您的抚爱下健康成长,一代又一代少年在您的关怀下远航。您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您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您肩负着民族的昌盛,您肩负着历史的重任。

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

悦耳的铃声,妖艳的鲜花都受时间的限制只有我的祝福永恒永远永远祝福您给我智慧之泉的老师,教师节快乐。

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

感恩的心,我们感谢您老师,为我们的无私无悔的付出,为我们染上岁月的白发,这是光荣的象征,我们借着您的光辉,肆意遨翔…

海水退潮的时候,把五彩的贝壳留在沙滩上。我们毕业的时候,把诚挚的祝愿献给老师。

服饰依旧,容光依旧。您那熟悉的板书、熟悉的声音,将我们的思绪牵向往昔的学生时代。哦,老师……

把精魂给了我,把柔情给了我,把母亲般的一腔爱给了我……老师,您只知道给予而从不想收取,我怎能不向您表示由衷的敬意?

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

因为有了您,就有了一个特别节日——教师节。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您的伟大和平凡。您的伟大,在于所有的职业都在改造世界,只有您在创造世界,播种未来。您的平凡在于除了奉献别无所求。您从来在未在乎所失所得。因为您深深懂得自己在干什么,在收获什么,这是任何数字都无法计算的生命价值和幸福成果;因为您知道孩子亮晶晶眸子里映取的永远是您的身影。

感恩的关键在于回报。回报,就是对哺育、培养、教导、指引、帮助、支持乃至救护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

愿我的祝福像清茶滋润您干涸的喉咙,像蜡烛照亮您的办公室,像鲜花送给你一片清香!

老师,您们孜孜不倦的教诲,我们会一直记在心里,因为那是您们最真诚的语言。老师,您们对我们的鼓励,我们会一直温习着,我们不会将成功放弃老师,您们对我们的微笑,我们会一直爱恋着,我们知道要去做个好人。老师,您们教会了我们太多太多,同时,您们也付出了许多。老师,您们辛苦了一生,洁白的粉笔屑已将您们的黑发染成白发,想起您们站在讲台上的身影。我们的心中是感激,是感动,是敬佩。

老师的窗前,总有一种灿烂;老师的窗前,凝结着一个心愿。遥望老师的窗前,心存感激,学子永远把可敬的老师牵念。老师的窗前,寄托无限;老师的窗前,与大海相连。学子是海的浪花,老师就是浪的依恋。

感谢你,老师,你用你阳光般的爱,温暖我们;你用你海洋般的知识,提升我们;你用你清风班的执着,教诲我们。在这个你的节日即将到来的时候,请让我用最淳朴又最深厚的一句话,表达我对你的感情:老师,您辛苦了,谢谢你

拨动真诚的心弦,铭记成长的辛酸,成功的道路上永远离不开您,亲爱的老师,祝您永远幸福!

不会忘记您孜孜教诲,老师,谢谢您!世界因为有了你,突破了金钱物欲,在淡漠人情中起了一方真情挚信的风景……我们与春天同行,让我们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课堂,走进春天,去播种期待,播种灵感,播种真情;你放飞的是爱的希望,收获的是灿烂的阳光;让我们神情的呐喊:“敬爱的老师,您辛苦啦!”

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你辛苦了!

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老师啊,我怎能把您遗忘!

一生平凡,一世艰辛,默默把知识奉献,您是文明的使者,您是辛勤的园丁,衷心感谢您,祝您健康快乐!

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无知走向文明,是您,亲爱的老师,您用生命的火炬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老师,您是祖国宏伟蓝图的设计者,从事着最光荣的事业。你是不流泪的蜡烛,是只吐丝不为自己做茧的春蚕!老师,您是我生命中的一盏明灯,没有你的指引,我只能继续在黑暗中摸索……

老师,您是我绘画时的画笔,您是我考试时的纸条,您是我毕业后的怀念,您是我生命中的明灯。老师,您是蜡烛,给我们带来光亮;您是园丁,浇灌祖国的花朵;您是米兰,默默地奉献自我!

老师,您满头青丝站成了苍茫的雪山,饱满前额站成了道道的山川,但您还是那样痴心地站着……老师,您满头青丝站成了苍茫的雪山,饱满的前额站成了道道的山川,但您还是那样赤心地站着……

老师不辞劳苦地教育我,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教师是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您讲课的语言,悦耳像叮咚的山泉,亲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泻的江流……

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

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老师,您好!不是因为您老才叫您老师,而是跨古越今人们一直都认定“姜还是老的辣”.老师,您的形象表达了您对“太阳

老师,您的每根白发里都有一个顽皮孩子的故事。愿我们的祝福能让您的笑容多一丝欣慰。老师,您的关怀充满我的学生时代,与您在一起的日子如乘春风,如沐春雨!

老师,你用心点亮了我的心,以爱培育了我的爱,有你,我才感觉到世界的温暖……老师,你可还记得记得我--一个常惹您生气的学生,您那缕缕银发有一缕正是为我而白!

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彩,您的每句话犹如久旱的树苗得到滋润,我们就是在您的滋润下,长成参天大树。

托清风捎去衷心的祝福,让流云奉上真挚的情意;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崇敬的老师。在您的节日,您的学生愿您永远年轻。

不管是华发满头,还是青春年少,让我们手牵起手,躬下身,向所有的老师虔恭地祝福,含泪说一声:”谢谢啦,谢谢你们,老师!“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深夜的窗口数你的灯光最亮,清晨的路上数你行的最早,三尺讲台上数你最风流。这就是你——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别无所求,只想把知识传授给可爱的学生,你别无所爱,只想把全部的身心扑到你心爱的事业当中。从青春年华,到白发苍苍,几十年如一日,你怀着对党,你人民,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踏出了人生亮丽的轨迹!

教室是你的家园,讲台是你的舞台,教科书是你领路的明灯,学生就是你可爱的孩子。每当新一年的学生来了,你会伸出双手欢迎,毕业了的学生会让你含泪相送。你把知识传授给了他们,才能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是你教给了他们怎样做人,才使他们对社会有更多的贡献。你是辛勤的园丁,盼望着鲜花满园,盼望着桃李芬芳!小小的教室里,是你教会了他们怎样写下自己的名字,是你把整个世界溶入他们的心灵。从零开始,从此出发,一批批的学生就是在你的搀扶下,挎上了奔驰的俊马!

小小的粉笔就是你的双手,描绘出了你心中的蓝图。上课的铃声就是你征程上的冲锋号角,一路走来把汗水抛在身后。你会为学生优异的成绩感到高兴,你也会为差等的学生耐心的讲解,这全都是你的孩子,你舍不得把哪一个拉下。为了孩子你废寝忘食,为了孩子你鞠躬尽瘁,为了孩子你把心都给了他们。就是这样,你把自己燃烧起来,就是这样你把光明留给大家,你无怨无悔,你甘心付出!

多少个日日夜夜你无眠,多少回风风雨雨你闯过。把知识留下来,把精彩送别人。这就是你,我敬爱的人民教师!你会为一个呀呀学语的孩子插上知识的翅膀,你会把顽皮的学生教育成材,一路的酸甜苦辣,一路的欢声笑语,一声的感激,会让你甜蜜永久。

您是严冬里的炭火,是酷暑里的浓荫洒湍流中的踏脚石,是雾海中的航标灯――老师啊,您言传身教,育人有方,甘为人梯,令人难忘!

第2篇:赞颂老师的诗歌范文

端午节活动全过程:

一、端午节活动主题活动开始:

1、报人数

2、全体立正

3、出旗、奏乐、敬礼

4、唱队歌

二、讨论端午节奇缘话习俗。

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关的知识和风俗都可以说,以幸大转盘的形式随机上台介绍,也可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外来学生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的习俗。

5、做香袋比赛。

(主持人):同学们,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上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乐滋滋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香袋,看谁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将自己做好的香袋送给妈妈或长辈。

三、端午节活动前准备: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

2、工具:剪刀、针、缝衣线。

3、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动物形等。

4、剪下相对的两片。

5、做法:

(1)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

(2)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

(3)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

学生动手做香包,然后进行评比。

(四)与诗共舞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各小队表演诗朗诵。

(每一小队自行准备,形式可以自主创设)

(五)观看赛龙船庆端午节的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

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 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 。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老师进行端午节活动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们表示祝贺。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会过得特别有意思。到时候我们再一起来包粽子,表达一份我们对屈原的怀念。

第3篇:赞颂老师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经典诵读;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90-1经典诵读当然就是读“记载人类永恒智慧,天经地义不可改变的、永垂不朽的高点文章”,现在被称为经典的首推四书五经,四书又以《论语》为要,其次是从经、史、子、集中选读,再其次是唐诗宋词作为辅助阅读。

我们的第一个策略:对于简单的诗歌,采取“自吟、自解、自背”的形式。我们把经典诵读的内容做了以下安排:读《论语》是一条主线,可以穿插《千家诗》和《弟子规》,还以唐诗宋词做点缀。因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诗词诵读要有一定的分量。事实上,我们的研究课题就是从我校国学朗诵中的诗词诵读中得到灵感的。

我们在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同时,特别注重国学朗诵,希望走进学校就能听到国乐声声,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能出口成诗,都能彬彬有礼,都具有较高的文学素质。从最简单的唐诗开始背诵,背诵国学一直是我校语文教学的一条主线。而且古诗诵读确实能够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事为例。一次,课堂作业上有一题,要求写一首诗赞美木兰,学生的作业给了我惊喜。

谢紫薇:木兰替父征,缇萦救父命。巾帼女英雄,机智又谨慎。为父当官姆,感人泪长流。扬名终不朽,千古传佳话。

魏来:木兰深明大义替父从军,可敬!桂英英勇善战挂帅,可佩!提萦果敢坚强救父,可赞!刘胡兰保家卫国视死如归,可学!

张正:木兰代父从军,缇萦上书救父。果敢明了从事,机敏终获赞颂。

学生的语言虽然稚嫩,但是已经有了诗的味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确实不错!通过以上事例,我想说明我们探索的第一个策略:对于简单的诗歌,采取“自吟、自解、自背”的形式。这样在短时间内可以积累尽可能多的诗歌,然后自然地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积累多了之后,在作文中引用、学用对偶、句式整齐、描绘景物,这样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素养方面不只限于作文,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学习分析文章、品析语言诗画结合;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学生能够通过诗歌想象画面,从而把握感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二个策略就是:难一点的诗歌可以通过讲解来促进背诵。国学朗诵明显速度慢了,因为诗词都比以前长了,比如李白的《月下独酌把酒问月》,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寄远》,苏轼和杨万里的《念奴娇·中秋》,一个早自习有时只能背一首,并且这几天,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学生有很多背错的地方。找来学生抄的诗歌一看,原来是抄错了,比如“碧海青天夜夜心”抄成了“碧海又看夜夜心”,把“中庭地白树栖鸦”抄成“中庭地上树栖鸦”,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还有把“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shuδ)”读成“归时说(归e)”,这时让我感到解说的必要,解说之后,学生在理解中背诵,更能够把握其精髓。我在讲解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寄远》之后,学生两分钟就会背了。

第三个策略就是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激发兴趣,拓宽视野,学习古人的高尚品德和高洁的人格,以及做人的风格,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比如:让学生做《诗海泛舟——我最喜爱的古代诗人》的PPT,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分门别类地积累编辑了大量的诗歌,如“诗歌中的月亮”、“诗歌中的花”、“唐诗宋词中的风景名胜”“唐诗宋词中的情感”,“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田园诗派的开拓者——陶渊明,美丽的悲者——李清照”等等,学生们不仅增加了积累,而且了解了诗人们的经历和情怀,学习了诗人们的精神品格,还激发了学语文的兴趣。对于传统节日,除了让学生做以上工作外,还加上了表演,因为节日都有美好的传说,加进去更能让学生了解我们的中华文化,比如我们的活动“中秋诗歌朗诵会”集朗诵和表演为一体,这个活动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并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积淀。

第4篇:赞颂老师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新诗教学 教学评价 反观

新诗是指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这里的新诗是指中国古代诗词曲以外的诗,不只是中国现代新诗和当代新诗,还包括外国诗。由于散文诗的界定未确定,所以暂不考虑散文诗。新诗教学在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教学计划中是被忽视的,甚至到了九年级的教学计划中,教材中的新诗往往是学生自学的篇目。大多数老师的想法是,诗歌教学难,新诗教学更难,而且在期中期末考试和中考中,基本很少考甚至不考新诗的阅读和鉴赏。笔者于是思考着能从新诗教学评价角度反观我们的新诗教学现状,以期能找到教学评价和课堂教学的交接点,以更清晰地认识新诗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有时在教学设计遇到瓶颈时,一线教师不经意会联系考试中的内容再进行教学内容选择,而忽略了文学作品文本本身的魅力。新诗的教学评价无形中影响着我们对新诗教学内容的选择。笔者从近两年各地的试卷中发现了以下四类对于新诗的考试题:

第一类是自由鉴赏题。题为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欣赏感受,其实就是对新诗的鉴赏。那么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可能就是一道初看无法入手的题,如果平时的教学中没涉及特地的训练,学生更多的会谈感受。这类型的题目我想最大的困惑是,考查的内容笼统,容易陷入泛泛而谈,而有失偏颇。

第二类是内容理解类。比如考课内的《天上的街市》,其中设置了三题:第一题分别是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是比较客观的一题。第二题是对词语的赏析,定和定然说明了什么?第三题是对牛郎织女故事改写的作用的赏析。后两题是取自课后练习。这个题目出题的方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是否紧跟老师教学步伐完成了课堂的练习,真正在读诗时,又有多少人会去分析定和定然的连用说明了什么?

第三类是情感体验题。比如湖北恩施卷选的这首《春芽》,诗的选择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第一题简要概括诗歌的情景和蕴含的情感。这是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把握。第二题是对诗歌想象、修辞的赏析。相较于前两例的新诗考查,这道题的诗和题都显得清新些,也更符合我们在读诗时的关注点,考生在答题时相对来说也有方向可得,考查的点也较能给我们教学新诗时候对教学内容选择的一点启发。

第四类是我们常见的续写诗句类。这类题型的考查往往比较综合,它指向诗歌的形式、内容和情感,但是从考查成效来看,也并没那么全面或者综合地考查出学生对新诗的阅读能力。

且不论这些新诗为内容的考题本身是否能达到新诗教学评价的成效,题目本身还需要再商榷,有不合理之处,但是给我们的启示还是比较明显的。新诗在2010年开始出现在中考命题中,一改以往新诗被冷落的境况。再细看其考查的内容多重情感的体验、表达方式的分析、内容的理解等方面。从评价角度看大环境对于新诗的观念还是需要改变的。看到一首诗,教师的反应是怎样传达给学生相关的思想意义,读诗的方法多是对修辞方法等表达方式的分析,思维往往是分析多过体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照考试的要求为学生分析诗、肢解诗歌,诗歌就失去了美感。长此以往,学生也开始分析诗,肢解诗,而不是单纯的读诗。笔者曾经做过问卷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文学类型,其中排在末尾的是诗歌,理由是诗歌难懂,而且老师都不怎么教。单一的教学评价是教学现状的反映,就如王家新所阐述的诗歌教学现状,新诗同样面临:缺失文本本位,重思想意义;对诗歌的观念认识陈旧;对诗歌文本缺乏普遍的解读能力。教师本身解读新诗的能力贫乏,最后只能参考教参或者网上的一些解读,很多时候就是对诗歌的粗暴解读,或者生硬解读。关于离别的就满是愁绪,关于春天的就是生命力的赞颂,呈现传统对于诗歌的解读,解读的方法和理论完全被忽略了。在这样的现状下进行新诗教学,许多的孩子很难真正喜欢诗,自我的读诗感受和经典的解读总是差很多。

我想作为教师,要改变现状其实就要从我们自身做起。教师首先要从自身角度开始做,去读诗,再去懂诗,才能恰当选择新诗的教学内容,更新我们自身对于新诗的解读能力。虽然我们是在教学评价的角度反向思考教学现状,但我们的出发点却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我们真正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喜欢诗歌,基本读懂诗歌。有了教学目标的定位、自身读诗习惯和能力的改变,教师在新诗教学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将会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5篇:赞颂老师的诗歌范文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诗歌教学作了明确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可见,诗歌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可是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和学生对诗歌教学普遍感到头疼,花了很大的力气,但收效甚微。老师讲得头头是道,陶醉其中,可学生却茫然若失,置身事外。大有“当局者清,旁观者迷”的态势。课堂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那么怎样打破高中诗歌教学高耗低效的局面,让诗歌教学的课堂变得塌实而有效。让诗歌走入学生的内心,用诗歌的美感、情感、艺术感去滋养学生的心灵,获得审美的体验和灵魂的陶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鉴赏能力,真正领悟诗歌的精粹,除了教师要恰当的讲解引导以外,关键还是在于学生自己的积累体悟,真正走入诗歌营造的境界,体悟诗人丰富的情感,让自己的心灵与诗人的心灵碰撞相通。

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师生共同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教师的恰当点拨很重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建议的那样“我就充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是每个学生在听我讲解时,都能按照他自己的路子,从意识的仓库里把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而如果在意识的仓库里的某个地方正好是个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处断了线,那我就得补充讲解,填补这个空白,克服思路脱节的现象”。始终奉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可喧宾夺主、越俎代庖。“海纳百川”教师必须有充足的诗歌教学理论,必须有丰富的诗歌积累,必须有自己对诗歌独到的解析方式,必须要有整体的感知和总结,总之要想学生走进诗歌,教师就必须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让学生在老师博大精深的诗歌素养中获取心灵的滋养。用自己的“熊熊烈火去点燃学生的星星之火”并坚信“星星之火终会成为燎原之势”教师的“一石”定能激起学生的“千层浪”。

当然学生更要在平时的阅读和生活中不断欣赏背诵一些诗词歌赋,了解诗人所处的朝代、生平经历、诗歌风格、常见题材、常见情感、常见意象、常用手法、诗歌流派、语言风格等等,比如“诗圣”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达,思想相对开放,李白仗剑闯天涯,游览名山大川,没有衣食之忧,放荡不羁,即使被赐金放还,依然傲岸不群、愤世嫉俗等。所以他的诗歌总是豪放飘逸、想象奇伟瑰丽,擅长用夸张手法等书写自己胸中块垒。再比如看到一首诗,首先就能从整体上判断诗歌是什么题材,所以学生就应了解常见诗歌题材有哪些,常抒发哪些情感。比如常见题材有送别怀念诗、表达爱情诗、人生哲理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游子行旅诗、怀古咏史诗等,并知道每种题材抒发的常见情感如边塞诗常表现的主题是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等。当然还要掌握一些解读诗歌的常用方法如看题目、懂作者、重注解,抓诗歌中关键语句,明意象、典故,辨类别、知主题等。能辨别常见的问答模式如分析诗歌意境型、分析表达技巧型、分析语言特色型、分析炼字型、分析关键词型等。归根结底,诗歌是一个综合阅读过程,调动自己的文学积累、情感体验、用自己的源头活水去浇灌每一朵含苞待放的诗歌之花。

2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学生之所以在诗歌外徘徊,无法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最关键的就是学生没有诗人那么丰富坎坷的人生阅历,没有诗人那么多愁善感,没有诗人那样才华横溢,更没有诗人那么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更没有生活在诗人那样跌宕起伏的时代。可是正因为这样,我们渴望、好奇想了解诗歌的全部,想了解这些伟大智慧的灵魂,与他们在不同的时空“同呼吸、共命运”,可是似乎又找不到一个切入口,总感觉诗人与自己是那么的遥远。怎么办呢,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换位思考,让自己置身于诗歌所营造的氛围中,感同身受,把自己当作是诗人,调动自己丰富的想像力,假设诗人身上的一切就是自己所遭遇的,情感就会更接近诗人,理解就会更加深一层的。

阅读不是学生个性的锁链,也不是对学生个性的禁锢,更不是对学生个性的扼杀。学生通过阅读文本,鉴赏形象,体味风情,表达情感,流露思想,洞察世相。这样,学生将客观的文字变成了主观的思想或情感, 将高山、大海尽收眼底,恣意的登临高山、随性的畅游大海。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的最后一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学生很难理解这一联表达的情感。如果学生能把自己当做是李白,了解李白的处境,自然能明白作者愁的原因是被流放在外,看不到长安,所以此处应该表达了诗人不被重用的愤懑,再联系诗歌为什么看不到长安呢,因为浮云遮蔽了太阳,设身处地的想想浮云、太阳肯定是有所指,李白嫉恶如仇,所以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太阳比喻国君,所以此处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国君的忧虑,对奸邪小人蒙蔽君王的愤慨。将自己的情感建筑在诗人的情感之上,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构筑在诗人的灵魂之上,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诗人进行超越时空的换位。

3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调动多种感触器官,看到了赏心悦目的景物、听到了悦耳动听的声音、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芬芳、尝到了香脆可口的佳肴、摸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读出了文中之文、景中之景、象中之象和境中之境,领悟到了文字中蕴含的鲜明感情和深刻思想,这时候,抽象的文字里融入了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意志和审美倾向,含蓄的文字变得通俗了,简练的文字变得充实了。这样,文本的内容变得清晰、具体而真切,学生和作者在物象、情感及意念上进行了一次跨时空的亲切交流,也许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也许是一种情感的抚慰。苏轼的达观、李白的洒脱、杜甫的悲悯、辛弃疾的悲壮、李清照的脱俗、柳永的缠绵、王维的诗意等让学生都能深刻的体会并理解。在学生的千百次呼唤中,多次阅读和体会感悟中,诗人终于从浩淼的时空来到了学生的面前,不再那么朦胧而含蓄、深奥而晦涩,他们是那么清晰而有模糊,他们是那么熟悉而又陌生,他们是那么亲切而又疏远,他们是那么鲜活而又死寂。

无论怎样,对学生来说,阅读诗歌的过程是一次思想的积淀、阅历丰富的过程,从中,学生感悟到了诗人的命途多舛、踌躇满志,快乐着诗人的快乐,悲伤着诗人的悲伤,与诗人一起经历心灵的折磨与煎熬,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讲未尝不是一次成长。正是在不断的阅读积累和一次次情感体验中,学生对诗歌越来越喜欢,甚至到爱不释手的地步,他们学会了读,学会了想,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感悟,甚至学会了赏析。有了文学的素养,增强了文学气质。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6篇:赞颂老师的诗歌范文

品味诗香,坐看云卷云舒时,我们神情从容而淡定,读诗吧!让年轻而澄澈的心灵,一路书香、一生辉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诗歌朗诵比赛的开场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歌朗诵比赛的开场白1合: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乙:伴随着冬日温暖的阳光,我们迎来了这一次诗歌朗诵会.

甲: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享受诗歌带给我们的欢乐,享受这段美好时光

乙: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一起走进诗情画意之中

甲: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敞开你的心扉,释放你的激情

乙: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这里将成为诗歌的海洋,让快乐响彻云霄

甲:下面由---同学为大家带来---

古诗歌朗诵比赛的开场白2合: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甲:你是否细细品味过冰心的《繁星》?

乙:你是否享受过杨柳依依诗情画意,白雪皑皑的华丽美艳?

甲:今天,我们将在这里面对海水的波澜壮阔。

乙:今天,我们将在这里聆听溪水潺潺。

甲:飞扬的青春,散发着无穷活力;

乙:年轻的骄子,充满着蓬勃的朝气。

合:让我们进入美的享受,诗歌的海洋!

古诗歌朗诵比赛的开场白3(1)尊敬的各位领导,

(2)敬爱的老师们,

(3)亲爱的同学们,大家-----

(合)下午好!

(4)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1)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2)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3)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4)它宛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芬芳。

(1)它又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2)诗的语言,蕴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3)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4)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1)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2)人民路学校六年级“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展示表演--------(合)现在开始。

一班:

1明天,我们即将毕业

2明天,我们即将离去

1敬爱的老师,回顾六年的历程

2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

1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

2请听六一班诗朗诵《明天,我们毕业》——

二班:

1时间,最平凡而又最珍贵,

2最易忽视又最令人后悔

1时间,给勤奋者留下智慧和力量

2给懒惰者留下空虚和懊悔

1下面请欣赏六二班的经典诵读表演《时光匆匆》

三班:

1滔滔江河水,淹不尽浩浩中华魂

2巍巍昆仑山,锁不住阵阵中华风

3下面请欣赏六三班集体朗诵《中华少年》

四班:

1我们是华夏的儿女,是新时代的少年

2沐浴在辉煌的历史文明中,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1担起祖国重任,延续祖国希望,我们义不容辞

2让我们一起在诗海中畅游,赞颂我们伟大的祖国

1请欣赏六4班集体朗诵《中华少年》

五班:

1我们是炎黄的子孙

2我们是中华的少年

1黑色的眼睛让我们看清未来

2-的皮肤让我们更加强健

1在这里,五千年文化根植在我们心田

2在这里,谱写中华更灿烂的诗篇

1下面请六年级五班同学为我们朗诵《中华少年》

六班:

1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中

2老师,您就是我们心田的春雨,我们将永远感谢您

1老师,当了您六年的学生,我明白了:原来阳光是这样照亮人生的,雨露是这样滋润禾苗的

2请听六六班带来的集体朗诵《给老师的一封信》

七班:

1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沉淀了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

2五千年的历史画卷记录了中华儿女澎湃的热血

1对祖国的依恋谱写了中华灿烂辉煌的过去

2对祖国的热爱擎起了中华蓬勃发展的今天

1时至今日,那震撼心灵的旋律依然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激荡

2下面请欣赏六七班全体同学带来的经典诵读展示《祖国在我心中》

八班:

1六年来的春去秋来

2六年来的寒来暑往

1整装行囊,踏上新的征途,让我们通往直前

2在生活中收获宝藏,享受快乐吧,接下来请听六八班为大家带来的诗朗诵《我们勇往直前》

九班

1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2青松迎客,寒梅报春

1大自然有声有色,

2大自然有情有义

1我们在朗诵中游览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

2我们在朗诵中感受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1我们在朗诵中汲取和传承民族精神

2六年级九班《走进大自然》诵读表演现在开始

十班

1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的世界。

2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

1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全体学生: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2下面请欣赏六十班为大家带来的经典诵读“与诗同行”。

结束语:

(1)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2)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3)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4)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1)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2)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3)人民路学校六年级“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合)到此结束。再见!

古诗歌朗诵比赛的开场白4开始语: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

(女)敬爱的各位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男)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fù)郁的芳香。

(男)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女)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合)美兰区20--年“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女)本次比赛将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男)首先非常荣幸向大家介绍莅临今天比赛现场的来宾,他们是,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他们分别是节目串词:

1、如果说古诗词是一座文化百花园的话,那么古诗词中那一句句的诗句就是一朵朵艳丽无比的奇花;

如果说古诗词是一首优美歌曲的话,那么古诗词中那一句句的诗句就是整首歌词中广为流传的歌词。把一句句古诗词名句串烧起来,就是一道别具风味的文化美餐,读着一句句古诗词集锦,就是在感受经典中的经典!接下来请欣赏由琼山第五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为我们带来《古诗词串读》。

2、在古诗词中,有很多文字浅显而意境悠远的好诗,它们有的咏物,有的状景,有的说理,有的甚至是儿童启蒙的教材。

这些好诗,无论男女老幼,说,几乎都能脱口而出;写,几乎都能信手拈来。接下来请欣赏由琼山第三小学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古诗词串读》。

3、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在歌里、风里、水里,年年端午,今又端午,我们赋予了怀念足够漫长的诗意。

那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精神气节,已经深深的扎根于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听,那一首首感怀生命、礼赞民族、为国捐躯的千古绝唱!下面请欣赏由金盘实验学校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端午诵》。

4、朗诵古诗词,我们就是在和诗人们进行心灵的聚会。

我们在朗诵中游览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我们在朗诵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在朗诵中汲取和传承民族精神!接下来请欣赏由农垦一小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国学经典诵读》。

5、谁的一滴相思泪,胀痛着闽罗江月?谁的一滴母性水,怀念着香草美人?一叶舟,一片叶,一个不屈的民魂。

继屈原之后,爱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历代诗人所共有的气节、情怀和精神。下面请欣赏由白龙小学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端阳持话》。

6、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他那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和精魂。

请欣赏由海口市龙峰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端午情思》。

7、少年是华夏民族的传递者,成千古文明,绘百千毕章。

少年是中华文化的后来人,成先辈博大精深,续未来风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唯我中国少年。下面请欣赏由海口市第二十八小学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少年中国说》。

8、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学宝库里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熠熠的光辉。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吟诵千古流传的伟大诗篇,跟随诗人去欣赏四季风景美丽的轮回。下面请欣赏由英才小学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四季山水情》。

9、打开中国文化的历史长卷,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儒家文化气息,让我们随着婉转流畅的童音,再次感受儒家经典的魅力。

接下来请欣赏由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中华经典诵读。

各位老师、同学们,经过评委老师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各位选手的成绩已经排定,请为我们揭晓获奖名单。

结束语

(男)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女)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男)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女)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

(女)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

(男)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女)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合)高谷中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到此结束。

(男)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女)谢谢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

古诗歌朗诵比赛的开场白5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张:中华诗文浩浩汤汤

王:我们在这汉字织就的锦绣中穿行

张:我们在这声韵汇成的河川地徜徉

王:这里有浪漫洒脱的李白

张:这里有忧国忧民的杜甫

王:这里有江南的钟灵毓秀

张:这里有塞北的广袤苍凉

王:这里有牧童村娃的天真烂漫

张:这里有悯农诗人的谆谆教诲

王: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

张:巍巍大中华浩浩民族风

合:五家户中心学校感悟经典相约圣贤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谁不眷恋生我养我的故乡?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汇成了一首深情的歌。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离别后,乡愁成了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下面请听四年二班杨雪带来的《乡愁》。

张: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它背负着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间的祥和和幸福。请听五年级顾佳同学的《凤凰涅槃序曲》

王:黄河汹涌的波涛声时时在我们的耳边回响,在我们的心中回荡。它的气势,它的勇猛激励着我们,站在黄河边,闭目深吸,会感受到来自心灵深处的澎湃。下面请欣赏六年二班带来多的《黄河颂》。

张:长城是一条巨龙,横卧在华大地上。你见证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你曾是汉族人民抵御外族入侵的屏障。现在你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向世人诉说了我们民族的振兴和腾飞。我们因你而感到自豪,长城是我们祖国的名片,是我们放飞梦想的舞台。请听三年一班褚佳欣带来的《长城之歌》

王:我想变小鸟,看白云的柔软;我想变柳絮,扑向土地妈妈的怀抱;我想变蒲公英,飞到天涯海角。我想做的事好多好多…..想听一听吗?下面请二年级的金时凤同学为我们朗诵儿歌《我想》

张: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就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就让我们听遍流水,扶遍春风,伴着康桥,去追寻梦中的她…请听五年级孙彤的《再别康桥》

王: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下面请听四年二班田雨欣的朗诵《爱心》。

张: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请听五年级的《美哉潇湘伟少年》

王:有这样一种动物,它在童话故事里是威风和可怕的,它吞掉过小红帽,欺负过大山羊,但其实他远没有那么可怕,它是谁呢?接下来请欣赏二年级王会鑫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儿歌《大灰狼》

张:中华,我们慈祥的母亲,我们可爱的家,下面请听六年一班王思宇的《中华,中华》

王:我是中华的少年,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我是中华的少年,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有请六年一班张鹤楠、王思宇同学为我们朗诵《中华少年》。

张:长城似一条巨龙,横卧在中华大地上,你见证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你曾是汉族人民低于外族入侵的屏障;现在,你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向世人诉说了我们民族的振兴何腾飞。我因你而感到自豪,长城。请听四年二班庄健的诗朗诵《长城颂》。

王;飞扬的雪花,清香的衣襟,因为心底共同的爱,才完成了一次亲密的接吻,这是天缘巧合,更是心灵的默契。请听三年二班车旭同学带来的《雪花的快乐》

张: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今天就由四年一班肖丹、张欣悦带来一首朗诵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王:我们是一群乡下的孩子,我们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我们幸福,我们是乡下孩子,我们骄傲,我们是乡下孩子。下面请欣赏二年级同学张鑫鑫为我们带来的儿歌朗诵《乡下孩子》。

张: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成,不能动人。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真诚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力量。请听由三年二班汤焱同学带来的《母亲之歌》

王: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中国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是一个非常负责的大国,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学生正享受着这幸福的生活,下面请欣赏六年二班徐超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张:妈妈,您别再为我流泪了,我会把自己照顾好的;妈妈,请您放心吧,如今的我已经长大成人了…..请听四年一班马伊敏带来的《请求》

王: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请听由三年一班路丽娜同学带来的《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王: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

张: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

王: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张: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王: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

张: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

王: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张: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合:五家户中心学校“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到此结束。

王: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第7篇:赞颂老师的诗歌范文

诚然,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遭到质疑,而这一教学模式是否适合教学,唯一的标准便是实践的检验。我认为,在教学中,分组教学不仅适用于中小学的教学,更适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运用。具体表现为:

1.分组教学有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同学之间还可以取长补短;2.分组教学有利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3.分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4.分组教学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老师和同伴的引导、帮助下迅速、快乐的成长;5.实施分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在课堂上帮学的客观条件,提供了多于以往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也就是将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成功地解决或描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的一种活动方式。21世纪的今天,我们教育学生,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情感态度、创新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综合性学习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通过分组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互谈感受和体验,共同完成任务,学生通过合作,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方面我深有感触。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黄河――母亲河》。黄河,同学们只在图片、电视或网络上见过。而作为母亲河,同学们都有走近她、了解她的欲望,于是在上这一课之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我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分别为历史组、环保组、成语俗语谚语组、歌唱组、诗歌组。历史组负责查阅相关资料,撰写黄河从古到今的历史(不必过详);环保组负责查阅相关资料,得出黄河的现状以及相关的治理,展望黄河的未来;成语组查阅资料,收集成语、俗语、谚语;歌唱组负责收集赞颂黄河的歌曲,并用歌曲颂扬;诗歌组负责收集有关黄河的诗句,并写一首诗对黄河进行赞颂。虽然同学们基础不一样,但由于我分组的原因,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一个星期后,我正式上这一堂课时,各组的同学都精神焕发,争相发言,我很惊讶,惊讶同学们参与的激情,整个教室充满了活跃的气氛,同学们收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得到了体现,情感态度得到了肯定,与黄河有关的知识,通过此活动也得到了巩固。

本着为了一切学生学习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我不仅分组教学,还分层次进行教学,学习基础较好的为一组,让他们承担相对较难、较重的任务,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能有所突破和创新;基础差的视情况给予他们相当的任务,使他们在自己的基础上和能力范围之内能够完成任务而产生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不愿学习为乐于学习。

第8篇:赞颂老师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 美感

语文课是一门审美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学生面对语文课文,不仅仅是一大堆语言文字,而且是面对美、面对美的生活、面对美的精神,因此,认识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开拓,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领会语文所包蕴的丰富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美感的培养与引导是很重要的。

一、驱动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趣,用心灵去感受课文、力求达到教师、学生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相互沟通

要培养学生的美感能力,就要驱动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趣,用心灵去感受课文,力求达到教师、学生与作者心灵上的相互沟通。如在讲解同志的《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就要抓一个"望"字,驱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体味词中所创造的深远广阔的意境,想象那独立雪原之上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领略那豪迈的意兴,理解词中所显示的那博大宽阔的胸襟,雄伟旷达的气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更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捕捉美的感受。想象这两句诗借助奇特美妙的联想,新颖贴切的比喻,以春花写冬雪。在作者的笔下,一片银白色的世界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的奇寒,而是欣喜和温暖。如果不让学生驰骋想象,很难感受到作品中所展现的美好景象,从而也就不能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熏陶。

二、从对比中鉴赏美,在动静中领略美

多媒体教学可以变教学抽象的讲述为直观形象的演播,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披文以入情”,产生“乐学”的情绪。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相当比例的童话和寓言之类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基础,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褒贬相间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教学这类课文,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独特的美育功能,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强化学生无意注意,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人物形象的内在意蕴,自觉地将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分析对比中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情感是实施美育的关键,学生情感充沛有助于深刻地感受美。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鲜明生动的情感钮带,将教师、教材、媒体、学生紧紧地连结起来,使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能产生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教人的效果。而这种情感钮带并非机械地组合,而是将图、文、像有机地结合,形成情景交融的学习氛围环境,形成情感辐射力,叩击心灵,营造心境,将学生情感流向引入轨道,以期引起强烈的审美共振。

诗歌不是说明文,不能通过教条的分析去讲解,也不同于议论文,不能运用逻辑和抽象分析。诗歌是形象,教学中要靠老师调动学生情感去理解、欣赏。传统诗歌教学讲究字、词的疏通,句意的理解,不像是讲诗,把好端端的诗歌分解成大白话,了无诗味。诗歌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去感受诗歌意境。诗歌教学必须根据其特点,不仅注重领会其精练的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而且更应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那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诗中那丰富的想象往往跨越时空,虚实有无兼用得宜,阴阳动静刚柔相济,浓淡深浅远近相应……不论是主题、情思、韵味的表现,表达方式的运用,行文节奏的处理都包含着矛盾对立的谐和,无不展现和谐美的身姿,产生巨大的审美价值。例如《天上的街市》,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又从明星想到街灯,想到天上的街市,街市的物品,街市行走的牛郎织女。这样回环互喻,相映成趣,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妙意境。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既再现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画面,又呈现作者全诗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诗段。让学生在学习诵读品味揣摩过程中,吸收美感信息感受逼真的情景,引起心理的共鸣,领悟美妙和谐的意境。

三、通过做游戏以增强美的感受,发展美的语言

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它,往往能寓教于游戏之中。例如:成语接龙,句子接龙等游戏都是发展学生语言的有效措施。因为学生在成语接龙这个游戏中会现以前所学过的成语,使之得到巩固。句子接龙游戏中,学生为了赢得胜利,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创造一些有难度的,有个人风格的句子。这样就使内容美、形式美、语言美,得到和谐的统一,学生亲身体验了这一过程,很自然地在这种美的环境中发展美的语言。

四、要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要培养学生的美感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语文学家徐世荣在《谈谈朗读教学》中说:搞好课文朗读“如同赋给作品以生命”,“更使人感动”。学生在一遍遍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去感受去体会课文中的美。柯岩的《,你在哪里》一诗是以铿锵有力的语言,节奏和谐的韵律表达主旨,来叩动读者的心弦。如果不借助朗读,就无法体现亿万人民群众深切的怀念、热烈地赞颂这个基调。这就是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感知课文美的能力。苏霍姆林期基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语文教学也必须渗透美育,否则也是不完全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感能力。

五、分角色朗读,增强美的感受

第9篇:赞颂老师的诗歌范文

一、情感之“美”,氤氲诗意的课堂

课堂上,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孩子们进入课堂,是要经历一次精神的洗礼、生命的旅程。教师就要善“调情”、善“投情”、善“温情”。

课堂观察:在教学《月光启蒙》一文的最后一段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教师和学生根据原文一起创作了这样一首诗歌:“感谢您,我的母亲,是您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感谢您,我的母亲,是您让明月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感谢您,我的母亲,是您在月光下唱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在音乐的配合下,师生一起深情地吟b,一时间,课堂上学生的感情之火被点燃,大家沉浸在母爱之中。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还原文章,将原作者的结尾放上,出示了这样一段文字:“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学生对作者写作本文的情感顿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样的课堂,真情流露,是知性的;这样的课堂,情意浓浓,也是感性的。

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真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对童年的真情回忆;《轮椅上的霍金》是霍金对命运的顽强抗争,是生命最本真的涌动;《黄山奇松》是对祖国河山的真情赞颂……这蕴藏于语文本身的种种真情,无不让语文焕发出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二、再造之“美”, 做教材的建设者

中国的教育改革势如破竹,如火如荼。目前使用的教材,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尽管做了多次修改,但从学生发展、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看仍存在一定不足。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和处理教材呢?

叶圣陶说,课文是教学的例子。在使用教材时,教师必须要根据学情二度开发教材,做教材的开发者,才能更好发挥“例子”的作用。

笔者执教的班级,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习作中总出现不少错别字。根据这一特殊学情,笔者根据书本练习中的改错别字环节,特地制订出了“我是啄木鸟”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出版书籍中找错别字。学生对此兴趣浓厚,经过一学期的积累,学生对字词有了认识与理解,习作中鲜有连篇的错字别字。

我校根据课标和苏教版教材,编订了《生活中的语文》教材。在二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接触了石林景区,校方从地方特色出发,通过生动的图片、形象的词语触发学生对身边景色的认同与感受。鼓励学生画出心中的美景,将金鸡湖的传说与爸爸妈妈分享,这些都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将语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更多地触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学以致用。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建设,体现了教师先进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科研能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与教材、与学生直接接触,应以积极的心态,做教材的建设者。

三、本真之“美”,体现教育的真谛

目前我省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进,其实质都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也就是要面向全体,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全面发展。

案例评析:这样的“拖课”好。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公开课有这样一种所谓的共识:一堂课到下课铃声响起时,教学任务正好完成且完成得比较好的话,那这堂课就算成功了一半,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完美了。人们还津津乐道于某些特级教师如何在铃声响起的一刹那,让自己的话音同时落下,可谓水到渠成,珠联璧合。

最近听了学校一位老师的一堂语文公开课,颇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