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范文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成本控制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

第1篇:企业成本控制论文范文

一、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特点

我国煤炭企业成本控制呈现以下特点:(1)煤炭企业生产全过程遍布井上和井下,点多面广线长,使用的机械设备、施工材料投入都很大,需要核算项目很多,成本结构比较复杂;(2)煤炭开采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大,造成其成本构成差异相当大,生产成本控制的标准很难统一;(3)煤炭开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需求量大,工资成本及相应补贴投入较大;(4)材料成本及维修费用投入很大,煤炭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采用的采掘、支护设备的自身造价较高,维护管理费用昂贵。在煤炭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是其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并贯穿其生产经营全过程。

二、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现存问题

1.成本管理思想落伍,领导对企业成本控制的认识有待加强

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主要包括生产和销售两个方面。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企业领导者对成本管理的忽视,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造成煤炭生产成本的提高。另外,由于忽视销售成本控制重要性,使煤炭企业在生产及经营上难以实现全面合理的掌控,这种管理方式不仅不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长此以往还会影响企业自身利益,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成本控制管理方面的制度不完善,考核力度不够

由于我国煤炭企业对成本控制管理的忽略,其在业成本管理方面的机制并不完善,成本管理只局限于成本核算及分析的基础阶段,在预测、控制和考核成本的方式等方面的重视力度不够。另外,成本控制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与其他企业相比较落后。

3.成本考核效果差,力度不够

我国大部分煤炭企业不仅没有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相应的考核手段也十分落后、单一,只注重形式,没有实际效果。这就造成我国煤炭企业虽然有成本控制制度,但是却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作用。

4.成本控制范围有限

成本管理应该贯穿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落实在煤炭企业的井上井下。然而实际上,煤炭企业的成本控制只局限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加上成本管理制度的落后,并且对技术成本、安全管理成本、经营销售成本等认识不明,使成本控制各个环节相互孤立,只停留在生产环节,与其他环节的联系不大,企业管理者没有全面的成本控制意识,使得成本控制效果达不到要求,收效有限。

三、煤炭企业基于内部市场化模式进行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

1.要有明确的市场主体

企业内部市场主体归根到底,就是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企业的经营者,这是推行内部市场化的基本出发点。因此,煤炭企业应积极确定各业务流程市场主体,营造煤炭企业专业化的内部市场,并且将其细化、分级,让每一位员工真正参与到各级市场之间的内部核算和经济往来活动中,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并把生产与经营合二为一,切实把员工的利益同企业利益结合起来。

2.要确定合理的内部价格

以各级市场为依托,为使内部市场化规范运作起来,要制定合理的结算单价,从材料消耗、人工费用支出等各成本项目综合考虑,建立一套涵盖作业价格体系和单项产品价格体系的总的价格体系。各类结算必须以既定价格为基础,并要时刻掌握运行情况,及时调整不合理的价格。3.要有完善的奖惩考核体系推行内部市场化模式,除了要根据自身情况明确分工、落实计划外,各煤炭企业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内部市场考核制度,完善各种奖惩考核体系。一定要做到奖惩分明,从行政手段、价格手段、分配手段多方面进行综合调控,确保内部市场得到健康快速充满活力的发展。

四、内部市场化模式下煤炭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对策

1.推行捆绑式承包体系

(1)化零为整,整体构建内部承包责任体系。强化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把内部市场化运作基本要求与矿井实际相结合,构建了内部市场化责任体系。将各项经济指标细化分解,确立了“三三制”考核责任体系,即将矿井年度目标分解到生产、经营、后勤三个项目组,并实施项目组管控下的区队(科室)三级负责制。同时,分别签订项目责任书,各单位负责人根据规定,必须缴纳一定数目的经营目标责任保证金,以便实行百分制月度考核,做到季度兑现。(2)化繁为简,规范内部承包结算流程。加强基础管理、转变考核方式。抓基础,理顺内部承包的结算流程。按照“收入-支出=工资”的原则,通过完善计量手段,统一计量标准,每月末由分管业务科室分别将产量、进尺、材料费、电费和修理费等报结算中心,结算中心根据综合收购价格,减去各单位实际领用的费用,下达工区工资总额。这样不仅简化了工资所得计算流程,也让员工自觉形成节约意识,真正提高了职工降本的主动性。(3)化柔为刚,以绩效考核固化承包经营管理成果。坚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刚性落实”的理念,切实以绩效考核为手段规范工作流程,提升管理水平。第一,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落地。对安全、生产、成本费用等关键指标,采取月考核、旬落实,实地检查与专项督导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工作落地。第二,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过程控制。根据工作需要,完善制度建设,“捆绑式承包”不是放任自流,要设定底线和红线。比如,洗煤厂有工资分配权,但是洗煤厂负责人工资控制在人均工资1.8倍以内。第三,加强刚性考核,发挥考核导向作用。通过严格考核,刚性兑现,并做到“三挂钩”,即与工资奖金挂钩,与评先树优挂钩,与职务晋升挂钩,充分发挥了考核的导向作用。

2.建立二手物资“淘宝网”平台

(1)建立内部“淘宝网”平台,共享物资信息。由矿物资管理部门对回收修复可再利用的二手物资,按照型号、数量、交易价格等进行登记,并通过公司内网、QQ群、微信群等进行全公司,并实时动态更新,材料使用单位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二手物资现状、价格等信息,便于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有选择地领用二手物资,最大限度降低费用投入。内部物资交易信息平台实现了数据共享和信息分享,为公司内部二手材料的交易、优化交易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科学制定价格,提高二手物资周转效率。根据矿用物资特性,科学分类定价,对回收修复可再利用的消耗性材料,如旧钢筋梯、菱形网、锚杆、五小电器等,按照新材料价格30%定价;对可重复利用的周转性材料,如电缆、皮带、风门等,按照材料使用时间评估后制定补贴价格;同时对消耗性材料制定物资回收价格,鼓励工区应收尽收,制定了二手物资修理价格,确保二手物资及时修复。细分二手物资内部交易价格,为开展修旧利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市场化运作,极大的降低了企业材料成本。在工程结算单价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单位选择使用二手物资,大大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降成本就是加工资,激发了工区主动使用二手材料的积极性。2016年以来,延米巷道工程同比降低材料费用投入约35元/米。长期以来,周转性材料无法作为工程结算成本,直接考核工区,只是考核使用单位丢失、损坏,导致工区不愿领二手材料。尽管有相关物资管理办法强制约定工区领用旧材料,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工区往往以工程达标、双基建设为由,拒绝领用旧材料,制度执行非常被动,执行补贴价格后,工区领用二手周转性材料,公司按照补贴价格支付一定的费用。比如,工区领用旧皮带,公司按照5~30元/米不等价格支付施工单位费用。对施工单位来说,就是补贴收入,从制度考核上提高了工区使用旧材料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盘活存量,降低新周转性材料的投入。2016年,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同比节约材料费用支出1000余万元。

3.设立设备修理费用基金

(1)预提设备维修基金,全周期考核降低维修费用。为降低设备项修、大修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周期,探索试行设备全周期维修费用考核制度,即对新安装的工作面,在试生产前,由公司设备专管员、采煤工区负责人等组成现场鉴定小组,结合该套设备使用年限、状态、该工作面预计可采储量等,确定吨煤维修费用预提基金,由公司与采煤工区签订设备运营管理协议,待该工作面生产回撤完毕后,对比实际发生的维修费用予以考核。例如,2016年,公司4301工作面试生产前,由公司与采煤工区共同鉴定协商确认,该工作面设备维修费用基金提取标准为6.5元/吨,该工作共计回采原煤112万吨,提取维修费用基金715万元,设备回撤升井后,公司机修厂对该套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共计发生费用680万元,对比预提的维修基金,工区获得奖励35万元。设备保养不及时,拼设备组织生产的现金得到了有效控制。(2)加强过程控制,全面施策降低设备运营费用。以全面预算为抓手,从源头控制新设备投入,年初严格按照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结合公司设备总体运行概况,控制新设备投入。加大油脂、水质管理,加强油脂使用过程控制,确保油脂品味达标、使用清洁规范,投入井下纯净水设备,工作面液压支架系统全面使用纯净水。完善建立了生产系统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加大设备日常维护监管力度,重奖重罚,全方位提升设备运行质量,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2016年,公司设备综合运行成本同比下降约4000万元。

五、结语

本文阐述了我国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煤炭企业基于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进行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运行的关键问题作了进一步认识。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通过开展内部市场化管理,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值得其他煤炭企业参考和借鉴。

作者:赵治国 单位: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俊杰.浅谈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J].山西焦煤科技,2010(4):51-56.

第2篇:企业成本控制论文范文

1.成本控制的定义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成本控制,在成本控制主体的权力范围的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预防一系列采取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采取的管理行为的成本控制措施,以确保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2.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控制一般的情况下是指通过不断的降低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从而能够有利于企业完善公司的管理以及合理的运作,不断的明确并且完善企业内部权利以及相关的义务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不可替代的。能够有利于提高企业成本控制,从而来提高控制效率;不断的明确企业完善内部权利;以及权利义务关系的义务之间关系,从而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在企业的各部门的合理开发成本控制,不断的约束并且激励各级员工节约成本,提出切实可行措施,降低成本。

二、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1.采购成本没有受到重视

中小企业降低采购物流只是停留在某个活动成本,但是忽略了采购物流活动流程;有的只从部门利益,不为采购订单方面,但库存和采购;成本会计,财务会计制度以及相关的会计方法不适合现代成本管理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不能把握物流成本的具体的情况,导致物流成本的中小企业知之不多,存在一定的错误概率。由于忽视物流功能要素有取舍,尽管工资在物流活动成本降低,但总体物流成本并不能下降,甚至会不断的增加。

2.材料浪费造成的过度支出

在管理过程中的中小企业,材料成本不好控制,所以有很多漏洞,导致中小企业的一些买家在采购过程中为了谋取私利,不选择决定哪个供应商的材料质量和价格,但多少委员会作出决策;没有项目根据材料进度合理安排使用,但根据中小企业需要开始大量使用的材料,或在材料的使用没有要求,这导致材料积压在仓库企业占用巨额资金。对中小企业材料消耗成本,没有有效的控制,更由于管理制度不严格,只有在物质运输,材料的收集,存储等环节问题已经丢失,被盗材料。

3.成本控制范畴过于狭窄

由长期计划经济观念影响,在成本控制的中小企业注重过程控制,而忽视事前控制,经比较分析。这种成本控制利润范围小,难以与外国公司竞争,赢得。金融业的中小企业也是对中小企业部门的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它提供了各个环节的数据生产与管理工作是企业绩效的瓶颈。许多企业认为成本控制是财务部门的责任,而不是角色的业务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事实上,成本控制是没有问题的一部门,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因为管理是不是有效,中小型企业缺乏监测点成本控制成本的发生,导致成本点人员站在本部门的角度来看,刚做的,不计成本,但无论输入,输出。从中小企业的工程,设计,设备日常生产管理采购存在严重的浪费问题。长明灯,长流水现象我们熟视无睹,没人照顾,只能依靠个人的素质。为材料,在两级库取消后,中小企业是引领新一代的消费现象,在停药后的材料,无论是生产无人问津。

4.疏于对成本控制的管理

差异成本支出水平往往是因为对质量的要求是不同的,但中小企业不惜工本,片面追求“高质量”,不讲效益,从实际需要出发,对内部控制标准的规定太高,高精度的实现,为一些小的性能要求高标准的产品,其结果必然导致中小企业的成本上升,经济衰退,也影响到社会效益。

三、加强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策略

1.增强物流采购总成本的意识

对物流成本的采购成本水平的重要影响,降低采购物流成本带来明显的经济利益的企业,行业和社会。因此,总部采购部门中小企业应该想方设法,从而在降低各种费用的过程中,包括商品采购,提高采购总成本意识。各部门以及相关的采购相关采购方面的组织加强合作,通过不断的实现信息共享,根据中小企业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集中采购方式,分散采购相结合的采购策略和混合采购模式和国际化与本土化;优化采购流程,以加强采购活动之前,期间和采购人员注意相应的控制情况;以及相关的职业道德问题,从而来树立供应链管理思想,最大限度节约成本采购,需要综合考虑价格因素,了解供应链各个环节操作情况,不断的明确购买不同的特点,在等各个环节的作用和意义。

2.降低材料费用支出

中小企业应加强材料管理,加强控制的内容到每个环节,从材料的采购,储存,使用,回收等,以降低材料成本的措施,合理选择饲料价格,质量,数量和时间和运输方案,既保证了施工和不形成积压场地,减少运输,新材料的合理使用,制定消耗定额,等各种合理的储存定额和材料定额,控制标准,层层落实,超级奖励和惩罚。对材料的管理做到善始善终,对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具体措施是: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工程材料管理,避免损失和浪费的材料,由材料供应部门人员统一问题要求中小企业的材料,材料的控制。根据项目预算,预算管理,材料分为:严格控制和灵活的控制。

3.拓宽成本控制范围

长期以来,出发点和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是在生产过程中,忽视了供应过程和分布的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和产品研发过程;D,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控制,整体之间的关系,对小中小企业与外部中小企业管理很少被考虑,不能使企业获得全面的发展竞争战略。价值链管理理论认为,企业是一家集一系列活动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创造价值,它表现为“外部价值链的发展,采购,生产销售”和“内部价值链供应商企业客户”。为了使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的产品,成本控制不再局限于生产过程,应该从设计的角度向前延伸产品,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和处置。通过对中小企业的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可以使企业从生产过程的全局角度看待企业,删除没有附加价值的工作,对中小企业的内部价值链优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加强成本控制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了合理水平,但导致盈余质量或浪费。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公司应实施成本细分策略是指涉及成本的项目分化到最小的单位,然后一个一个的来降低成本。总成本大体分为几种材料,人工和费用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是一个责任中心,然后设置质量成本系数或定额,规定,并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责任到部门,车间。

四、结论

本文是通过了相关的中小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来提出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问题,通过分析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此使得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够得到稳定,从而保障资金安全,不断的提高稳定性,在未来的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对中小成本控制问题,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对中小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分析,能够通过以下策略加强企业融资问题,包括了:加强成本控制的企业员工的意识,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相关的操作。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

第3篇:企业成本控制论文范文

对于工程监理企业而言,其成本是在工程监理过程中需要承担的相关费用,而且主要的资金来源则是业主支付的监理费用。建设往往比较复杂,尤其是公路建设项目更是如此。通过合理的监理计划制定以及监理合同的签订,能够有效地进行监理成本的控制。首先需要做的则是对监理企业的成本组成进行分析。一般而言,工程监理的企业的成本包括了直接费、间接费、利润以及税金。要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首要的任务则是对直接费和间接费的控制,这两项成本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

1.1工程监理企业的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了对于员工的奖金和津贴;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购置费和办公设施费;交通工具的使用与维修的费用;差旅费、交通费、办公费、伙食补贴、通讯费以及劳动保护费组成了专项支出监理费;以及住宿费用、通讯费用、采暖费等。

1.2工程监理企业的间接成本间接

成本包括了办公费,包括办公用品及用具、会议费、交通费和差旅费;仪器设备的使用费以及其他固定资产;社会劳动保险、公积金、社会活动经费、职工的教育和岗位培训等费用;行政管理以及后勤人员的津贴和工资与奖金;住其他营业外支出等。从以上各项监理企业的成本构成可见,监理企业的主要费用集中于对相关检测设备与固定资产的购置上,在间接费用中则在人员开支上的支出较多。

2.工程监理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法

2.1加强对监理企业直接成本的控制

在公路监理企业直接成本中,主要的花费主要用于个监理办的运营花销,有很大一部分都用于了对于监理人员的工资性支出上。而如何通过合理的管理方式,加强对直接成本的控制,可以从人员工资的总体把握上着手。首先,在监理人员的选择上,应优先雇佣那些素质较高,有着充分公路监理工作经验的人,这样一来能够重复地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其次,对于现场监理的选派以及工作任务的安排,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尽量加强员工的管理,有根据地减少监理工作人员并缩短其工作的时间,尽量从加强工作效率的角度间接实现工程监理企业的直接成本控制。公路监理总监应切实安排好监理管理指导工作,各个组长则应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与业务能力。合理对工程现场的办公、伙食以及住宿费用等进行控制,根据工程情况以及人员素质,合理控制直接成本的支出。

2.2加强对监理企业间接成本的控制

监理企业的间接成本需要考虑到企业日常管理等各方面的支出,不可忽视的是企业的间接费用与直接费用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在进行间接成本的控制时,应考虑到二者的关系。在进行间接成本的控制时,要计算好在监理酬金中的具体比例,按照企业制定的利润目标,规划好监理企业发展需要的费用支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监理企业间接成本的控制要求。其他方面的主要开支主要是管理费用的支出,但这是一项十分重要且不可随意减少的费用。因此在进行间接成本的控制时,可以从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明确管理组织结构,精简管理架构以及合理规划相关的管理性支出的角度,来实现间接成本的控制。

2.3建筑监理合同的管理

工作监理合同对于监理的主要工作、相关取费标准、风险的承担范围与形式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这些对于监理企业的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合同的拟定时,监理单位应派相关的人员进行合理的研究,团队中应该包括了成本管理部门的成员以及技术管理部门的成本,同时也应请相关的专家进行指导与评审,利用碰头会评审的方法按企业管理程序进行合同评审全面提高合同签约水平。在监理合同的制定时,必须明确监理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防止很多业主给监理加诸了很多义务却没有权利的现象,在监理费用的支付时,应严格按照工程的进度进行,在合同条款中应明确支付的方式以及延迟支付的惩罚,从而降低监理费用拖延支付的情况。

3.结语

第4篇:企业成本控制论文范文

化工企业属于连续性生产的企业,在实际生产管理中,对此类型的企业来说,生产系统的计划、实时调度、实时监控等都是十分重要的,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是企业生产线的稳定,同时也是降低产品消耗和成本的途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降,企业要想在此中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及时降低成本,增强价格竞争力,同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现代化工类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成本控制不等同节约,怎样把每一分钱都花得有实质意义,是我国企业在新的竞争时代必须面对的问题。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漏洞,挖掘内部潜力,寻找尽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对化工企业来讲,以前的成本管理是以节约为衡量标准,但按目前先进的成本管理观念,企业应从公司大的方向去实施,不再是单纯的减少成本,而是在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然而,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成本控制问题:

(一)成本控制意识不强。首先,对控制成本最终意义认识不清。大多数企业都认为成本是越低越好,所以不管不顾的降低企业成本,甚至耽误生产并且产品质量的不到保证。其次,对成本控制的内容和范围认识不清。认为成本控制是生产环节的程序,控制范围没有包含企业的规划、采购、销售等环节,现金管理、投资融资等财务活动也未纳入控制内容,控制过于局限。

(二)控制方法落后。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应当考虑化工产品特殊的化学性质,进而进行严格、特殊的库存管理和运输等,而不应该只为追求低成本而忽略生产安全问题。

(三)成本核算分析被轻视。企业对成本核算分析并未过多看重,成本核算分析基础不成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①成本核算内容过于简单;②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③成本核算分析应用不够

(四)成本控制环境混乱,控制机制不全。首先,企业关于成本控制的制度不完整。由不同的部门共同进行成本控制,这样就会导致没有主心骨,控制过乱。没有严谨的管理制度,会使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不通,导致信息滞后,从而影响生产进程。。其次,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企业虽然制定了成本控制目标,但是却忽视了对于员工的监督和考核,导致员工消极怠工,积极性不高。最后,企业人员素质低下。要使成本控制进行的更顺利,需要企业的财务人员有较强的专业性,但是现在的财务人员普遍比较松懈,专业知识不强,难以满足企业对其的要求。

三、现代化工类企业成本控制实施建议

(一)化工类企业关键部门改进措施

1、增加对公司生产中心的关注度。化工企业如果想要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就必须先完善生产机制,从根本上促进成本管理的高效进行。企业应该让每个员工都增强成本控制意识,提高生产中心在企业的地位,使生产部门和其他部门的紧密联系,共同针对同一个问题合作,实现对公司成本的共同控制。

2、提高财务部门人员的财务核算能力。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中,应该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规范核算过程,减少随意性,一旦确定了核算方法,就不能随意变动。

3、提高生产部门成员对成本控制的认识。生产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成本的高低,只有员工本身的节约意识增强了,才有可能实现整个企业成本降低的可能。

(二)企业整体角度改进措施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改进基础设备的配置,使其在降低生产成本的任务上发挥更大的效益。着重培养企业成本管理人才,优化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其次,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更应该保证服务的质量,以此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另外,企业应该时刻关注成本控制技术的发展,必要时,要不断引进新技术,革新本公司的成本控制技术和方法。加深现代成本观念的灌输。企业应该通过培训等方式,对管理人员进行现代成本观念的灌输,增强其成本控制意识。

四、结论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化工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对其他制造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从企业活动的范围角度,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及生产的各个阶段和流程,针对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完善公司生产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成本过高,资源浪费的局面,进而增强企业在社会中的竞争力,不只是化工企业,对其他类型的企业也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二)现在的企业成本控制应该从单纯的降低成本转换为成本和效益的最优化组合,达到双赢的局面。

第5篇:企业成本控制论文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成本控制

一、电子商务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运营模式过于传统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运营模式正处于传统模式向国外先进运营模式转变的过渡阶段,要么过于传统,要么没有结合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实际情况按部就班。理论上,电子商务模式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比传统运营模式占优,但出于其他因素的影响,网站的快速增长与亏损形成反差。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盈利的主要来源多为网络游戏、网络广告等,说明当前互联网产品的架构还不够完善,电子商务并没有在网络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电子商务企业成本高的原因。但网站交易量过低时,电子商务企业能够保持正常的运营,因此也就出现了大批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经济危机甚至倒闭的风险。

(二)成本管理效果不理想

目前很多电子商务企业缺少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绝大部分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注重事后算账,未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职权分配、产品定额等制度,成本管理能力较弱。此外,很多电子商务企业在成本管理内容上有所限定,所涉及的范围较为狭窄,通常只局限于产品价格,未进行深层次的成本管理。即便是在产品价格上进行成本控制,也存在不分主次的问题。

(三)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近年来,电子商务企业一直都难以达到预定的盈利要求,这与物流成本较高有巨大的关系。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在物流方面具有量小、批次多、品种多元化、周期短等特点,使得企业在货物运输、产品包装等环节中要消费较大的成本。由于我国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规模较小、市场占有份额小、产品和服务较为单一,导致电子商务企业无法自建物流,而是采用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方式将产品发送至消费者手中,因此就形成了较高的物流成本。另外,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电子商务企业,无法确保产品的派发时间和派发过程中产品的完整性,增加了产品的退货率;而自建物流需要较高的物流成本投入。

(四)制度建设不合理

合理的电子商务政策法规有助于电子商务企业有效的进行成本管理,但出于客观条件的约束,电子商务企业难以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其中电子商务的政策法规制度不完善是最关键的约束因素。理论上,电子商务企业并无区域性的限制,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尽管我国已经相关法律法规,但并不全面,其涉及面和协调机制还不够健全。另外,相比其他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技术处理、服务体系等方面都不够完善,适应性有待提

(五)相关支持体系不健全

当前很多电子商务企业的信息安全系统尚不完善,支付系统也存在支付流程繁琐、支付失败等问题。电子商务企业绝大多数的信息都是数字化形式,企业在让客户获得快速下单途径的同时,也让企业在运营生产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包括企业自身的安全、客户信息保密、信息安全技术、电脑系统安全等风险。另外,支付作为电子商务企业实现交易的重要环节,安全、快捷的支付方式并不会减少消费者的成本,却能影响消费者对电子商务企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但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支付方式和结算方法明显不足,金融体系的安全性让人担忧。

二、电子商务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成因分析

(一)运营范围不明确,创新意识较差

电子商务企业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供应的产品和服务,对比传统型的电子商务企业,其产品的运营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无论电子商务企业采用哪种运营模式,产品都只能借助物流发送给消费者。只有当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减小商品价值或客户成本时,企业成本才能得以控制。另外,很多电子商务企业的网站建设的创新性极差,产品推广的内容也大相径庭,再加上没有足够吸引消费者的服务,使电子商务企业不得不在广告上花费较高的成本,因此,如果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投入不足,运营模式就相对落后,盈利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就会丧失。

(二)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忽略成本效益

很多电子商务企业只注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缺乏成本控制意识,未能充分认识成本的动态变化,片面将量产定位为成本回收的唯一标准,而不是通过成本控制来提升盈利。在缺乏成本分析与控制的情况下,企业的运营效率自然大打折扣。另外,每个电子商务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及阶段,企业应该按照实际情况控制成本,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利益。

(三)物流模式不合理,物流管理不全面

物流配送作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一大难题,面临着整体性和创新性的挑战。不管是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还是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都必须切实结合企业自身的运营情况、产品服务等方面,了解物流成本应该涵盖运输费用、产品保管费用、管理费用、物流信息费、订单处理费用等,只有在综合对比各种物流方式的优缺点后,企业才能找到真正合适的物流模式。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另外一个因素是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控制系统不够完善。电子商务企业进行物流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用最少的成本给客户提供最满意的产品与服务,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订单管理不全面、订单信息不及时、产品发货太晚、售后服务不到位、物流配送等问题已是司空见惯之事,这些都是影响价值链的关键问题。

(四)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不完善,标准不统一

近年来,我国已经推出了部分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整体内容还不够健全,未设立专门的立法机构,当消费者遇到产品破损、无包装、售后服务差等问题无处投诉时,消费者对电子商务企业的信任度也就随之降低。另外,消费者在了解电子商务网站的真实性、合法性上也缺乏统一的判断标准,在信息时代,电子商务企业飞速发展,产品和服务的涉及面也越来越广,标准化工作所涉及的项目也较多,因此就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正确的引导,但当前我国相关的标准化制度、方法、技术等方面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市场适应性较差,消费者难以获得有效的维权途径,对电子商务企业产生极大的不信任。

三、电子商务企业成本控制完善对策

(一)合理确定运营范围,强化创新运营

电子商务企业首先应该合理确定企业的运营范围及客户对象,在全面统计企业现有资金的情况下,综合做出切实可行的产品推销方案。为了杜绝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的功能行为,电子商务企业应该遵循“专、精”的原则,在不断追求电子交易创新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链的增长,进而提升企业的运营能力,因为电子商务企业运营的本质就是创新,不仅需要在技术上寻求创新,在产品和服务方面也应该不断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现新的赢利点和盈利方式。

(二)提升成本控制与成本效益理念首先企业要制定并不断优化成本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包括激励员工进步与创新的奖惩制度。从长远角度分析,企业的成本花费与员工的决策和行为有较大的关系,因此企业要想控制成本就必须先从员工的决策和行为开始,通过有效的奖励机制来培养并提升员工对成本控制的责任心。另外,电子商务企业的稳定发展不仅要控制产品的成本,还要考虑产品在市场中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建立成本效益理念。企业要以成本效益为指导,充分核算成本消耗背后所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价值,对比成本和效益的比例,不断找出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新出路。

(三)合理选择物流模式,加强物流成本控制

物流成本控制在电子商务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物流配送是一系列电子商务交易的综合体,这就要求企业要提升对物流系统的管理。如果客户群体的区域范围较为集中,企业则可以选择自建物流模式,因为自建物流具有产品配送及时、高效、损坏率低等优势,能够满足电子商务企业的运营需求,在无形中提升企业的价值。如果企业客户群体的分布区域较广泛,则可以选择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因为这需要配备的设施较多,成本投入较大,且物流管理的投入成本也较高,不符合成本效益要求。另外,电子商务企业还可以采用作业成本管理法进行物流成本控制,首先要将资源分配到物流配送过程中,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具体成本对象中,以明确物流资源和成本的操作流程,在物流配送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通过追踪物流作业分析物流成本因素,最后制定作业绩效考核机制,权衡物流配送过程中的执行效果,进而实现持续改进和降低物流成本的效果。

(四)加强客户关系处理,完善企业内部制度

电子商务企业进行营销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同时获得更多客户群体,在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更应时刻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客户关系的处理,不断完善内部制度。首先要全面了解客户的消费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一套能够足够吸引客户进行消费的营销方案,以实现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加强客户关系处理,不但能提高电子商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增强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运营效率。另外,电子商务企业还应该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实行会员制以提升消费者的归属感,达到留住客户的目的。

(五)完善信息系统,合理推行信息化

电子商务企业的稳定发展,需要完善的信息系统做支撑,电子商务交易的各个环节都是建立在信息系统之上的,因此电子商务企业应该确保信息系统的高效性和完善性。另外,因为电子商务企业所处的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不规范性、易变性等特点,这使得企业时刻处于高风险之中。这就要求电子商务企业要建立安全、高效的信息系统和支付系统,以确保企业的日常业务操作,降低交易风险。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做到规范性操作;制定风险识别机制,做好风险控制的应急措施;提升信息技术设备,对所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信息进行加密保护;结合企业的发展策略,将市场定位与市场信息有效联系在一起,以获取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及成本控制相关的业务流程。

作者:许萍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6篇:企业成本控制论文范文

关键词:食品企业;关键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外包;问题;对策;研发

民营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改革开放虽然只有30多年,但民营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时间却仅用十年左右。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等方面的日益重视,食品加工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市场的不断规范的法律法规强制约束像狼对羊群的生存,起到了强生健体优胜劣汰的过程,是增进民营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外在约束力量,而民营企业的内部发展真实意愿(为什么干)及远景(怎么干)却主导着企业的成长壮大。所以,觉察民营中小食品加工企业深层次问题,剖析并清除这些问题是非常有作用的。

一、成本控制概述

(一)含义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同等额,所以称作绝对本金拥有;狭义的项目成本是有限的,是按照达成规定的成本名额作为目标一切活动,是在实施决策过程中实现成本的地方。广义却是将成本最小化作为目的,指企业所涉及的,还囊括精确采取谋划计划,触及制定决议的进程,包括本金管理和决策分析,凡是称为成本经营。广义上还包括了成本、数量和收入的整体安排,以增加收入增长的成本增长,相对节约成本,这也是众所周知的相对成本控制。

(二)成本控制的作用

1.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

成本管理包含本金的预测、决议、规划、控制、核算和剖析环节,在这些步骤中,成本的预测、决策和计划为成本控制供给了根据。而成本控制既要确保成本目的的达成,并且需要融入到成本预测、决策和计划当中。现代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集中于成本结构的全过程。

2.成本控制是推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动力

企业的经营生产和管理能力对产品成本水准有直接影响。执行成本掌管管理,请求创建相应的控制尺度和控制轨制,如原料损耗定额和收发制度,产时定额、用度定额等都应该实时制定和订正,并增强各项管理工作,以保证成本控制的有效进行。

3.成本控制是建立健全厂内经济责任制的重要条件

而内部经济责任制度是实施成本控制的重要保证。实施成本控制,首先需要对各部门和各环节实施成本指标。请求各部门、各步骤对经济指标承当经济责任,以推动员工积极地酌量节省损耗、降低成本、以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使成本把持顺利进行,收到实际效果。成本控制应注重每一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不仅包括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包括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如采购成本,包括采购成本的操作过程,如装卸、运输、检验等,也包括在过程中消耗的人力和物力。

二、中小食品加工企业成本构成分析

(一)原材料成本

中小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主要由新鲜食材组成,这些原材料一般从主要的供应商购进。这一部分占据了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因此对于这部分的合理控制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辅助材料成本

中小食品加工企业由于生产的是粗点心,需要用到大量的辛香料和调味料等辅助材料,比如花椒、胡椒、白糖、味淋、盐巴等。同时也包括,外购的作为原材料使用的生鲜材料,比如肉松,果酱等。相对于原材料成本来说,辅助材料并不是每种产品都需要使用,只有部分原材料不是半成品的产品需要使用。

(三)包装成本

包装属于存货的一类,在加工食品生产的各个车间和各种产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装物一般有礼品盒包装,塑料袋,真空袋类。一般企业的包装物现在大部分是采购市面包装物。包装物成本的耗费没有原材料成本那样巨大的金额,损失也相对较小。

(四)工资成本

车间工资按小时工资,计件工资和平均工资。一般领取时薪。从事的是处理,清洗一类分散工人;领取计件工资的一般是按照每人定岗能生产的产量计算的工人;平均工资车间主要是主任或者不能按照前两种方法核算工资的工作人员发放的工资。因为大部分加工食品企业现在还处于半自动化阶段。

(五)制造费用

间接成本的制造成本不能直接计入前期成本,通过这一阶段的归责可以分配进行发放。中小食品加工企业的制造费用主要有水电气费用、仓库租赁费用、生产设备维护修理费用等。综上所述,加工食品企业的成本由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工资和制造成本组成。

三、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关键成本控制现状剖析

食品加工行业成本控制和其他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相同(广义成本控制)又不同(关键成本控制)的地方,本部分仅就广义成本控制加以阐述,以便于读者了解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

(一)生产卫生成本控制

中小加工食品企业大多以蔬菜或肉类的加工品搭配不同口味的添加剂和防腐剂来制作产品,一般加工食品的保质期都不短于三十天,往往以真空包装来延长保质期限,这样的制作产品的方式增加了成本。车间生产一般采用人工和机械配合,一般一台机器有五到六个生产工作人员来维持机器运作和配合机器生产加工,但是一般企业对于车间的卫生不是十分重视。企业的做法增加了无谓的成本,让产品更加优秀的同时,减少了利润。

(二)人员流动和人员素质成本控制

员工情况和传统制造业相似,为减少成本,在淡季的时候企业人员保留的较少,企业生产能力下降;在旺季的时候企业人员保留较多,企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成本相对增加。由于企业对人才的不重视,中小食品加工业在淡季的时候往往留不住人,这使得企业在真正开始大量生产销售的时候无人可用,员工整体素质也不是很高,因为总是要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导致生产周期过长,人力资源成本增加了但是生产力却没有提高。

(三)生产用料成本控制

食品加工企业在制作产品时常常会出现剩料和废料,由于没有合理的计划采购生鲜料的数量,导致超出预计成本了浪费,部分企业甚至利用废料进行回填,生产出为数不少的劣质产品。

(四)财务管理成本控制

很多中小食品加工企业管理手段落后还是采用手工记账记录信息的方式,很多办公室连台电脑都没有,企业也不联网,报税都是通过账务人员在家完成,缺少科学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成本大幅增加,效率却很低。

四、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关键成本剖析及我们的建议

在中小食品加工企业成本控制中,前面提到食品加工行业与其他行业成本控制存在相似又不同的地方。本文提到的关键成本仅限于人力资源、新老产品升级、新产品研发、卫生安全成本、企业质量成本和社会责任成本这几个部分进行剖析和给出相关建议。

(一)产品研发方面成本控制

随着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逐渐重视,媒体通过曝光三鹿奶粉和地沟油问题让广大民众越来越强调食品卫生和配料安全性。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应该更加着重在新老产品升级方面运用科学营养的方法和配料,让产品成为放心食品。1.国民对食品安全和健康养生的重视,食品营养变成公众常识的趋势,应该研发更加专业的食品,比如婴幼儿强化铁食品,糖尿病人用木糖醇食品,高血压专用食品(低钠)等。2.建议企业在社区开展营养讲堂,普及食品标签、食品配料表、食品营养搭配的常识等相关知识以及消费者感兴趣的亚健康知识(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婴幼儿保健知识、孕产保健营养、青少年保健发育知识等讲座,在讲座中以现场试吃新研发食品方式,让大众提出新研发产品口味建议,让研发产品更加贴合大众消费选择趋向。从以上问题剖析及相关建议中,这些也证明了企业的成本控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达到一石二鸟甚至多鸟的作用。

(二)卫生安全成本控制

不少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对于食品加工用的机器并不关心其卫生安全,大多抱着只要不坏就能生产的心态进行车间运作的,然而对于产品是食品的中小食品加工企业来说,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一样需要保持卫生干净。鉴于此种情况,我们给企业的建议是:1.可以高薪聘请专业人员为车间进行生产卫生情况监测。或者采用业务外包方式,少花金多办事。2.聘请专业机构定期检查车间细菌含量,温度情况,卫生安全质量的提高也是对产品成本控制和企业社会责任控制的保证。

(三)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据我们对现有中小食品加工企业调研发现,中小企业主往往因为资金问题(成本控制)以及生产和市场受淡旺季客观影响,往往在人力资源控制上存在一下两种现状:1.期望用较少工资招聘到行业人才。这样做通常事与愿违,企业人员流动特别大而且频繁。在淡季确实能起到成本控制的作用,在旺季时往往因为薪酬不够招聘不到足够的基层生产人员。这是导致很多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多年无法扩大规模的重要原因。2.在企业关键岗位上,企业主用上述方法对待人才,因为其短视行为,为了达到“成本控制”用杀鸡取卵的方式。我们对中小企业的建议是:1.提供福利,提高工资待遇,关键岗位的工资高于平均行业薪酬10%到20%,并且给予五险一金待遇。这样利于吸引行业人才。举例来说,在实际调研中,打工者普遍倾向于选择有五险一金的企业。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忽视这种需求,仅从节省成本的角度出发,导致用工者和打工者两者需求出现市场不对称性,所以,造成人力资源在各个企业间和地区之间的流动性。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打工者一般追求稳定工资和生活最低保障稳定性,因此打工者很在意是否有此福利。提高关键岗位的福利和工资待遇有利于人员产生忠诚感,人员稳定性增加减少人员流失。2.企业最好能提供额外商业保险(意外伤害医疗险、企业年金计划),到关键岗位和重要职员身上。3.在企业中培养全体职工的成本意识,企业应建立一个人人关心成本的文化氛围。企业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应该让每个人都关注成本,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以降低成本。通过跟踪近2年的数据观察,企业主普遍反馈人员流失明显降低甚至无流失,这样做极大地同时增强了企业的其他方面的竞争力。

(四)企业质量成本控制

企业质量成本控制涉及到品质控制的各个方面,并且又会对其他成本控制产生直接或相关的影响。举例说明,我们从最近几年的电视、报纸、微博、微信等媒体上经常看到做良心食品做良心企业的报道,在这些报道中经常看到反面案例,有不少企业因为考虑利润最大化,把过期滞销的月饼元宵,重新包装以次充好,结果导致社会舆论反响巨大,在这些企业名单中不泛有知名企业。因此,我们对中小企业的建议是:1.坚决杜绝废料回填。在原料控制方面,对于企业外购的生鲜料如豆沙、牛奶、奶油等要求控制采购数量。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半订单生产,要根据市场变化和学生寒暑假和各大节日如元宵节场量的预估采购量,采购要配合销售,特别把控好新研发产品市场的竞争力。2.对于采购后的材料数量每次进行记录,每年进行统计查看平均每个月需要多少原材料,下一年再次采购的时候可以避免采购材料过多或者过少的情况。3.每次生产剩余下来的废料一定要及时销毁清除,不能用来重新制作产品,防止废料产品上市对企业的名誉造成影响,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

(五)社会责任成本控制

从上面已谈到的关键成本控制中我们看到,现代企业成本控制不止材料控制,人工成本和机器折旧等传统控制,还包括环保成本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控制,在企业社会责任控制这一块,建议企业主利润去“最大化”控制,做到恰当化控制就有可能接近于最优成本控制。因为“利润最大化”会在成本控制中导致各种盲视行为,从而出现馅料回填等不良事件影响社会形象,短期追求眼下利润最大化会制造企业长期生存的各种陷阱(环保,用人,社会责任等)。比如,如果不进行环保成本的增加,接踵而来的是政府的检测和罚款,企业应使用环保包装物,在生产车间使用低排放省能源的生产机器,防止高污染高辐射的废料流入社会,形成二次污染。

(六)加快成本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在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经成为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其降低成本的意义是古板的旧手段所没有可比性的。因此,企业应在适当的财务,材料和人力资源,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规划,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建立,减少企业的碎片,盲目投资,重复现象。

五、结论

只有在各方面都做到了成本的完美控制的中小食品加工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力上,产品吸引力上拔得头筹。不会出现大量材料浪费和人工损失的中小食品加工企业才是真正有潜力和投资价值的稳定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让每一个中小食品加工企业都必须进行相关的精力投入让企业做大做强,越来越好。

作者:赵远堃 初国清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敬平.中小食品加工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及其应用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2014.

第7篇:企业成本控制论文范文

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成本管理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优劣的重要因素,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综合指标,应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虽然成本管理在珠三角的企业中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但是,不管是大型还是小型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中,成本管理一般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成本管理的观念落后、成本管理内容僵化。目前,很多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只限于生产耗费活动,而对企业的研发、供应、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相对忽视;将成本管理的目的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强调节约和节省,而不将产品成本与其为企业带来的效益进行比较以实现企业整体的更大收益。同时成本管理的模式是以计划价格为基础,只考虑财务成本,以事后核算为重点,简单分析,缺乏科学的事前成本预测和决策,缺乏有效的事中成本管理和监督,以及事后分析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2.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不合理。在企业成本管理对象复杂性、多样性日益加剧的今天,大多数企业却还停留在传统的成本核算、控制方法上,不能够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开发成本管理软件,从而导致企业各阶段的成本管理和核算功能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表现在分解产品成本时,不是认真按产品设计要求,按零部件工艺流程的成本形成逐个计算,也不是自下而上逐级填报、汇总,而只凭主观印象算大账,将产品成本按工时、材料消耗、管理费用等几部分进行分摊。或是过多倚重ERP(MRP)中的BOM来控制成本,而未对间接费用进行合理的分摊和控制。对成本管理缺乏全面性,即缺乏全面的价值链分析和全面的成本信息,只注重生产阶段的成本降低,而忽略了价值链的分析,尤其忽略对竞争对手价值链或成本链的分析。同时,传统成本管理沿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的工时、产量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过分地强调有形成本动因,如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而忽视了对企业影响深远的无形成本——结构性成本的管理,如企业的规模、整合程度、产品的复杂性、生产设备布局等。

3.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多数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中参加成本管理的人员仅限于成本管理的专职人员(财会部门及下级核算人员),未涉及到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虽然也制订了成本费用开支的审批制度、降低消耗指标等,但缺乏成本的全过程控制。

4.忽视库存成本。多数企业忽视电子元器件易氧化、电子产品细分型号多、多数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短的特点,在研发阶段过于标新立异而选择特殊的材料(产品之间不通用),造成原材料种类繁多;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不注意适度控制,从而造成库存数量过多;在质量控制严格的企业,3~6个月即要报废处理一批元器件,给公司造成损失;另外因为数量增加而增加了仓库租金成本、仓管人员工资成本。

二、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理论和实践不断影响的领域,没有100%优秀的方法,只有不断改进的方法。笔者以实际工作中的成本管理之经验,结合时下一些成本管理的方法,对如何做好成本管理做以下探讨:

1.树立全员成本管理的意识。企业成本管理的成败源于管理者及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因此,企业不但要提高企业高层管理者和财务部门的成本管理意识,还要注重培养与提升企业中层管理者及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2.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适合于企业的成本管理流程。企业制定的控制制度规定企业成立成本管理委员会(或其他名称),由财务负责人担任主要负责人,市场、研发、制造等部门领导任副职,组员要包括成本主管会计、销售管理人员、研发技术人员(结构)、工程部人员、制造经理等;制定成本管理委员会的权限和议事规程,明确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奖惩制度。根据企业业务流程,建立产品成本管理评审的流程,在产品各阶段,如市场定位、外观设计及包装、产品研发阶段选料(主要部件和结构件)、产品试产、产品量产、包装、运输等做到事前介入评审,从而敦促各相关环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从而最大化地增加企业的利润。成本管理流程应该与企业的其他流程相结合,但必须独立出其他流程。

3.成本管理必须要在有归集的准确数据和业务流程比较齐全的基础上,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合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先进的管理系统来进行成本管理。企业必须在采购环节、库存环节、生产环节、出货环节及管理环节制定合适的数据归集口径,口径必须具有一致性、一贯性;企业可以在前期多花费用、重点加强基层单位统计人员的素质,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同时可以通过经营部门和财务部门不断地核对数据,从而不断地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珠三角外向型电子企业的业务模式主要包括:OEM、ODM和上述两种模式与自有品牌共同存在的模式,多是以订单为主线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因此,开发管理系统时,必须基于订单主线模式来编写程序的,以订单为主线来进行控制和核算。在ERP的设计过程中,要从订单评审、订单生产、订单出货各环节减少特殊情况的发生,从而真正地控制和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只有设计了企业合适的ERP才有利于成本管理,否则也会有碍成本管理。

4.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成本管理必须基于企业的各个经营活动,先合而治之,后分而治之。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细分成以下几块:新品研发、产品试产、市场拓展、接单、采购材料、生产产品、物流、日常经营管理等,在实际中各环节是相互联系的,成本管理应先着眼于不断改善、简化各业务流程,减少流程反复的次数,力争做到高效率;简化流程就像是挤海绵里的水,行为应一直持续。在每个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中加入成本管理的环节,这样才能在整体上进行控制。具体阐述如下:

(1)在新品研发阶段,采购人员、财务人员和销售人员、市场开拓人员等企业相关人员都应参与早期的评审。这里重点要关注三块:①材料(电子元器件)成本管理,技术人员选料的原则应是除了特定功能的原料外,其他的原料全部选用通用材料;在类似的材料中,应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②产品尺寸控制,研发人员应与外观设计人员充分沟通,确定企业产品的尺寸,尺寸应限定只有少数的几种,切勿五花八门,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物流费用、产品的结构件和包材,又因结构件和包材有最小定货量限制,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增加库存成本和材料报废损失。③模具类型的控制,销量预测应该是市场部门在新品评审时就应确定,销量预测直接影响模具费用,模具费用直接影响产品成本。做好研发阶段成本管理的前提有三个:①企业应建立齐全的供应商库,材料价格等能及时得到更新;②研发技术人员应熟悉相关领域各种材料的价格,或者进行内部询价;③有一个懂产品结构的成本会计来主导评价研发人员选料是否适当。笔者个人认为:在一般的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里,研发阶段的成本管理是最关键的,是整个产品成本管理的源头。

(2)产品试产阶段的成本管理应做好两块:①初步统一产品成本数据归集口径,建立产品成本数据归集的模式;②对产品上马前的各项成本预测数据的检验,根据数据比较、分析结果,确定量产成本管理的关键点及产品生产交货的周期。

(3)日常管理活动成本管理应利用预算控制的方式进行,企业应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效率、精简人员,只有人员减少了,降低成本才会有可能。市场拓展成本的控制的关键就是用最有效益的手段来取得最大的市场反应,总的来说,采用先预算再发生后比较的手段来控制。具体来说,就是做好以下几个控制:①加强对国内、外展会费用的控制;建立展会效果跟踪机制,有选择性地参展,控制参展次数。控制展位面积,实际经验表明:除了是奢侈品外,参展面积过大的实际效果很小。②加强对宣传手段(途径)的控制。③加强对宣传用品的控制,做到少量多批的印制和发放宣传用品。

(4)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要做好材料成本的控制应主要把握以下几项工作:①选择诚实的采购人员,建立采购部门的成本节约激励机制;建立内部监督、举报制度,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②建立健全企业供应商库,建立供应商、材料价格定期评审制度,让公司财务部人员、研发人员、制造核心人员参与,对供应商的资质、材料价格、材料质量、诚信、合作态度等进行评审。③优化采购流程,提高计算机管理的程度,提高采购效率。④降低安全库存量,提高材料周转速度,降低库存成本。珠三角地区电子产品的产业链条齐全,一般的电子元器件的供应周期短,完全有空间将安全库存量降至零。而包材体积较大,又有最小采购量的限制,如果企业不在产品研发阶段做好计划,企业往往会因包材过多而不断扩充仓库,从而增加库存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

第8篇:企业成本控制论文范文

成本控制就是在产品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中,借助于成本会计的核算,通过经常对产品成本形成的监督和及时改进偏差,使产品成本的形成和各种费用的发生被限制在计划成本和标准成本范围内,以保证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广义的成本控制包括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和数量。

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以完成规定的成本限额为目标;广义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狭义仅限于成本限额的项目;广义涉及企业的全部活动。狭义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故又称绝对成本控制;广义还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故又称相对成本控制。

要抓好成本控制,必须要遵循五个方面的原则。

(一)竞争是成本控制的基准。产品价廉物美是企业传统的追求,现在仍不过时。在竞争中成本是基础,如何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好的产品,以更低的价格提供给用户,是市场竞争基本之道。要把市场的竞争压力传递到企业内部,让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个员工个体都能直接感受到来自市场竞争的直接压力,让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能直接地、真实地接收到市场竞争的信息,并把市场的压力转化为提升自己的动力。

(二)全员全过程控制。成本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从产品设计、生产到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发生费用支出,都有成本控制问题。项目决策往往先天性地决定了企业成本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高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发生有形的或无形的资源耗费,企业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员工个体的行为都会影响到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成本的高低。这就要求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必须坚持成本控制应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可以称为全面成本管理的原则。

(三)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在成本控制中要引入价值链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要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分析其是否有效地利用资源为企业创造了最大化的价值;使用投入产出的概念分析每个环节、每项工作是否都能获得正效益,为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产生正面的作用。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使用新的手段,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每个环节,无论是组织结构、物业流程还是工作方法、业务手段都要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行业务再造,建立起一个开放式学习型组织,不断优化企业经营全过程,让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要素,包括人、财、物及信息和流程都能得以最佳地配置与搭配,让有限的资源得以有效地利用。

(四)精细管理,从细节入手。企业成本控制就是要十分关注经营每个环节的细节,就是要精细化管理,通过有效的方法促使每个环节、每个员工个体都处于受控状态,无论是资源的占用、耗费还是所取得的财务成果的分配处置都纳入有效的控制,这对于大企业、小企业都是同样的道理。成本控制要克服暴发户心理,消除浮躁心态,从基础抓起,从点滴抓起,力求走好每一步,抓好每件事,让每一个人、每一分钱、每一寸面积都发挥作用,都为企业创造价值。

(五)整合优化内外部资源。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源来自企业内外部两方面,企业的成本控制如何有效地整合利用内外资源,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企业外部资源十分丰富,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法律的资源都对企业经营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而企业如何有效地整合这些资源,为我所用,对企业的发展与成功都十分重要。为此,企业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让成本控制的领域不断延伸、扩展,提高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一)成本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成本低了,可减价扩销,经营基础巩固了,才有力量去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设计,寻求新的发展。许多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成本失控的情况下盲目发展,一味在促销和开发新产品上冒险,一旦市场萎缩或决策失误,企业没有抵抗能力,很快就垮下去了。

(二)成本控制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外有同行竞争、政府课税等不利因素,内有职工要求改善待遇和股东要求分红的压力,企业用以抵御内外压力的武器,主要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设计和增加产销量。提高售价会引发经销商和供应商相应的提价要求和增加流转税的负担,而降低成本可避免这些压力。

(三)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降低成本都可以增加利润。即使不完全盈利为目的的国有企业,如果成本很高,不断亏损,其生产受到威胁,也难以在调控经济、扩大就业和改善公用事业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还会影响政府财政,加重纳税人负担,对国计民生不利,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三、成本控制的实施

(一)采购成本对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至关重要。采购成本下降不仅体现在企业现金流出的减少,而且直接体现在产品成本的下降、利润的增加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1.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做好采购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1)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建立严格完善的采购制度,不仅能规范企业的采购活动、提高效率、杜绝部门之间扯皮,还能预防采购人员的不良行为。采购制度规定了物料采购的申请、授权人的批准权限、物料采购的流程、相关部门(特别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和关系、各种物品采购的规定和方式、报价和价格审批等。(2)建立价格档案。企业采购部门要对所采购物品建立价格档案,对每一批采购物品的报价,首先与归档的物品价格进行比较,分析价格差异的原因。如无特殊原因,原则上采购的价格不能超过档案中的价格水平,否则要做出详细的说明。

2.建立监督和激励机制,更好地控制采购价格

(1)组建采购价格监督小组。为了更好地控制采购价格,企业应该成立采购价格监督小组,其工作的内容之一就是定期收集重点物品的供应价格信息,分析评价现有价格水平,并对归档的价格档案进行评价和更新。同时,要求采购部门将每月所购得产品按品种、数量、价格、供应方向监督小组报告,监督小组根据采购部门的报价,再同搜集到得市场价格信息进行比较和定期审查,以此来制约采购部门的采购价格。(2)建立采购成本考核机制,对采购人员进行奖惩。采购监督小组对所重点监控的物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产品成本定期定出标准价格,促使采购人员积极寻找货源,货比三家,不断地降低采购价格。标准采购价格亦可与价格评价体系结合起来进行,并提出奖惩措施,对完成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任务的采购人员进行奖励,对没有完成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任务的采购人员,分析原因,确定对其惩罚的措施。

3.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

(1)货比三家。无论何种产品的采购,都必须广泛选择供应商,至少要选择三家以上,进行综合比较。比质量、比价格、比交货期和售后服务,然后选出合适的供应商。(2)把握价格变动的时机。价格会经常随着季节、市场供求情况而变动,因此,采购人员应注意价格变动的规律,把握好采购时机。(3)向制造商直接采购或结成同盟联合订购。向制造商直接订购,可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制造商的技术服务、今后服务会更好。另外,有条件的几个同类厂家可结成同盟联合订购,以克服单个厂家订购数量小而得不到优惠的矛盾。(4)选择信誉佳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长期合同。与诚实、讲信誉的供应商合作不仅能保证供货的质量、及时的交货期,还可得到期付款及价格的关照,特别是与其签订长期的合同,往往能得到更多的优惠。

(二)人工成本的控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劳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应该也必须建立在人工成本的控制上,以保证企业获取经济效益。企业把关心员工生活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各个管理部门把关心员工的物质生活延伸到节假日,渗透到八小时以外。员工们气顺心畅,时刻感到家庭般的温暖,并以干家里事情的态度来干工作,工作效率自然而然的也就上来了,人工成本必然随之降低。

(三)管理费用的控制。

1.差旅费的控制。

企业对一线采购人员和营销人员实行工资、奖金、办公费、差旅费四项费用承包,个人利益与业绩直接挂钩。同时,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出差待遇也制定了相应的规定。这样一来,将大大减少了企业的差旅费用。

2.业务招待费的控制

(1)建立总额控制制度。参照企业全年按销售净额的一定比例实行总额控制业务招待费的办法,对企业的招待费用实行总额控制作为其目标管理的一项内容。各部门必须在限额内包干使用。对于超过限额的部门,视情节轻重对其负责人进行惩罚。对招待费用进行单独立账,以便监督检查。(2)建立逐笔结账报销制度。企业建立起逐笔结账付款、限期报销制度。在报销时,填写招待费用报销表,连同招待申请单、原始菜单等,经分管领导审批,逐笔现时(一星期内)报销。逐笔报销时间短、情况清楚、便于监督,这样既可以控制招待费用、防止铺张浪费,又能杜绝少数人将私人消费也混在其中报销。(3)建立财务公开制度。财务部门每月公布一次招待费用,公布内容包括来客单位、人数、用餐标准、餐数、实际支出费用、接待部门和接待人等,实行民主监督。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成本控制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仅要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更应注重包括产品寿命周期在内的全部成本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而从全社会角度来看,只有控制产品成本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但是,一个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否取得成功,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企业领导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否则,再好的成本控制制度也形同虚设,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第9篇:企业成本控制论文范文

建筑市场的竞争实质上就是质量、成本、工期的竞争,建筑生产管理的过程是进度、质量、投资在建筑生产周期内的控制过程。但当前许多施工企业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TQM)或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过程中,都忽视了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不能正确处理质量与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是要么强调工程质量,而对成本却不太关心,使工程出现质量过剩现象,导致完成工程量不少,荣获优质工程奖少,而经济效益却低下的被动局面;要么强调工程成本而不顾及质量,从而使“豆腐渣工程”频频曝光。因此,加强质量成本控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我国建筑企业中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只占少数,而在这少数企业中能真正有效地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地就更少了。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

(1)没有一套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组织体系。

(2)质量损失成本源归集不明确。

(3)质量成本核算失实、失效。

(4)质量成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不当。

本文就如何加强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控制,从以上4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探讨。

质量成本是指为了保证质量所花的费用与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损失之和。质量成本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择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质量成本总和最低的一点如图1.根据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的最佳质量成本模型可以求得质量成本的最佳点。内外部损失成本,一般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而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之和,随着质量的提高呈上升趋势。这两条成本曲线的交点,同质量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处在同一条垂直线的位置上,即为最佳质量成本。

1、建立和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

为了系统而有效地做好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加强质量成本控制,建筑企业首先必须根据自身的组织状况,建立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各自的管理职责和权限,以及与其他各部门的分工、协调关系。

(1)首先质量成本管理应纳入总会计师的职责范围,由财务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共同负责。在企业内部推行经济责任制,实行归口分级控制。由各项目部负责内部损失成本、用户回访部门负责外部损失成本、质量管理部门负责鉴定成本及预防成本。另外,总会计师还要制定质量成本控制的总体目标,设立责任中心,明确财务部门和质管部门的责任,根据财务部门和质检部门的报告和改进计划,在掌握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作出改进技术革新设备等决策。

(2)财务部门和预算部门要负责编制质量成本计划,设立质量成本科目,搞好对质量成本的核算,分析报告工作,设立质量成本控制指标体系,考核各质量成本部门计划完成情况兑现奖惩。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最优先成本决策,监督考核各部门质量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根据质量成本数据提出分析报告及切实可行的改进报告,具体组织质量成本计划的实施。

(3)各项目部根据下达的质量成本计划,提出本部门的执行措施和相应意见,编制责任预算。记录实际执行情况,定期报送真实的质量成本数据。各项目部还要将预算与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以便管理阶层据以进行决策,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产品质量,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

2、加强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

所谓质量损失成本源就是指造成质量损失的岗位和原因。探究质量损失成本源主要不是为了追究某个人的责任,更主要的是为了找出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从而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2.1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模式

建筑产品生命周期长,质量影响因素多,无论是纵向的损失成本源历史分析还是横向的损失成本源责任关系分析,都十分复杂。主要思路是建立在两张对照分析明细表、一组分析原则与一张组织关系对应表的架构上,即组成“二表一原则一对应模式.

(1)从公司层面建立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如表1所示。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纲要性强,是系统方面全面的统筹;是从公司层面对质量损失类型及其原因的概要性罗列。质量损失类型主要包括施工质量损失、安全质量损失、合同质量损失及工作质量损失。损失原因只列出总体框架,在此基础上应作进一步的细分以便将损失源落实到具体部门或个人。

(2)从项目层面建立施工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施工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十分详细,便于具体操作,是按照具体的分部工程将质量问题通病及其原因进行罗列,并根据具体原因找出相应质量损失成本源。

(3)在项目组织结构与公司组织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对应性,明确这种组织对应关系,就可以将施工中的质量损失成本源通过对应关系由项目层归集到公司层面。应理顺建筑企业的公司组织与各项目部组织的对应关系。

(4)为了避免在使用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时生搬硬套,使质量源的分析僵硬化,

需要制定如下分析原则进行指导:

①材料问题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责任是质检员和材料员。

②由于具体操作出现质量问题,主要责任是工长,施工员与质量负责人也要负一定责任

③已按交底施工出现质量问题,技术负责人是第一损失成本源。

④在施工过程中,该复检而未复检出现问题,第一损失成本源是施工员。

⑤重大施工安全问题,找项目经理。

⑥形成产品后查处的质量问题第一损失成本源是质检员。

⑦技术负责人应针对实际工程具体情况,提出全面方案,具体执行者为施工员、工长、质检员、安全员。若不按要求做,必追究其相应责任;反之,技术负责人对问题不提出解决方案、措施,任期盲目施工造成损失,应由技术负责人负责。

⑧施工方案经过审批论证,一旦成立,则不属于个人行为。

2.2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过程

首先,依据会计科目与质量记录,将施工质量损失归入施工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在项目部层面上寻找质量损失成本源。其次,结合质量损失分析原则将项目层面损失成本源通过组织对应表向公司职能部门层面归集,寻找施工质量的公司层面的损失成本源。再次,将其他质量损失归集进入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最后,按照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将各类损失成本源归集至公司层面。

3、建立和健全质量成本核算体系

3.1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科目设置

为了以货币价值的形式综合反映产品质量成本问题,企业应该设置“质量成本”一级科目,并下设5个二级明细科目,即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和质量费用调整。其中,质量费用调整科目核算实际并没有支出,但应计入其他二级账户的隐含成本,以保证质量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能够完整地反映企业所发生的质量成本。各二级账户应根据实际支付的具体内容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反映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三级科目设置如表2所示。

3.2质量成本核算体制的建立

由于质量成本的会计核算体系属于管理会计体系范畴,不能纳入企业一般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建立质量成本的会计核算体系,第一步工作是填写相关原始凭证,包括返修单(内外部)、返工单(内外部)、停工单(内外部)、材料降级处理报告单等,把当期发生的质量费用通过原始凭证归集质量成本明细科目中。其次,每期期末把当期质量成本科目中归集质量费用按发生原因和发生地点,采取一定的方法分别结转到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科目。最后,编制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说明书,分析产品质量成本总额、构成、单位产品质量成本。具体运作流程如图3.

4、重视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分析,即根据质量成本核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共包括4个分析内容:质量成本总额分析,构成内容分析,构成比例分析和质量损失率分析。

4.1质量成本总额及其构成内容分析

首先,计算出本月(或本期)的质量成本总额及其构成内容,然后,分析比较本月(或本期)质量成本与上月(或上期)质量成本的变化情况,据此找出质量成本的发展趋势。

4.2质量成本构成比例分析

所谓质量成本构成比例分析,就是在质量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的比例,即内部损失成本率、外部损失成本率、鉴定成本率和预防成本率。然后,分析比较质量成本项目构成与最佳质量成本指标,找到控制和降低质量成本的途径。其中,最佳质量成本指标可借鉴朱兰的最佳质量成本模型而得。将质量总成本曲线划分为质量改进区、质量成本最佳区和质量成本过剩区,如图4所示。

在质量改进区域,损失成本高于质量总成本的70%,预防成本则低于质量总成本的10%,在此区域应加强质量管理,采取突破性措施予以改进,以降低质量总成本。在质量成本最佳区域,损失成本占质量总成本的50%,预防成本低于质量总成本的10%,处于此区域时应将质量管理活动的重点转向控制。在质量成本区域,损失成本小于质量总成本的40%,鉴定成本则大于50%,处于此区域应降低质量标准中过定标准,减少鉴定成本支出,从而使鉴定成本降下来。

4.3质量损失率分析

控制内外部损失成本是质量成本管理中既能保证质量又能降低成本的关键项目,因此,可以质量损失率的分析寻求质量成本管理的重点。所谓质量损失率,就是指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之和与施工总产值之比,是质量指标体系中一项重要的经济性指标,其大小反映了企业质量管理效,其值应该越小越好。同时,还可通过分析比较本月份质量损失率与上月份质量损失率,来衡量管理是否有效。

参考文献:

[1]尤建新。质量成本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石新武。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