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范文

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街道社区服务中心

第1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范文

一、创新社区卫生工作机制

我中心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性质,拟定了社区卫生服务考核制度,从组织管理、服务内容、健康教育、基本医疗、慢病管理等方面,每月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督促整改,并将每次考核成绩纳入年终考评。同时创新全科团队工作模式,每周三以巡回工作的方式,轮流下到各个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活动,传播健康知识,逐步让辖区居民认同健康理念,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无病防病,有病早治,既病防残。此举受到上级卫生部门领导的赞扬。

二、实施合肥市政府“卫生为民办10件实事”工作方案

根据合肥市政府下发的“卫生为民办10件实事”的文件精神,我们认真学习讨论,拟定了该方案的实施细则。做了如下工作:

1、多次组织全科团队下社区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向城区居民家庭免费发放健康小油壶和盐勺1000件。悬挂宣传条幅、张贴宣传标语并散发宣传单1000份,发放全科优惠卡1000张。

2、到辖区各社居委与相关人员沟通交流,宣传登记结婚居民自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性。并做了有关“婚检的重要性”的专题教育讲座。

3、宣传城市低保户居民享受社区医疗服务“三免三减半”政策。

4、宣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70岁以上老人每年提供一次免费常规项目体检。上半年为246位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做了免费常规项目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6、大力开展《百家千场公民健康素养知识》传播活动,组织全科团队下社区以“普及居民健康素养知识”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健康知识传播;让社区居民更多的了解和掌握了健康养生知识,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健康保护意识。同时还在辖区内开展了爱国卫生和禁烟禁毒宣传活动,禁烟制度上墙。赢得了辖区居民的好评。

三、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深入社区健康教育既是提高社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我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中起着先导和造势作用。

按照上级健康教育方面的要求,我中心还积极参与卫生宣教和培训活动,为社区居民和驻地单位创建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四、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我中心在xx年成立之初,半年间突击完成建档达标任务。当年辖区的建档率平均已达到80%。分别为:建设社区的建档率达90%;红期社区的建档率达80%;戴安桥的建档率达70%。今年上半年居民新建和更新档案1638人次。目前正在积极策划,如何采集新划分过来的濉溪东路的重点人群的健康档案,同时研究如何提高已建档案的更新率和利用率。

五、全科医学团队工作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如果说专科医生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么全科医生就是围绕着山峰的山脉,因此,如何将全科医学理念贯穿于社区卫生工作中,做好社区全科和医院专科的互动,也是我们应该研究的课题。

今年初,我们贯彻落实了省卫生厅下达的“新年送健康,关爱到社区”文件精神,组织全科团队下到各社区,开展健康宣教和义诊活动,受到辖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上半年中心全科医学团队实行了团队长负责制,将全科团队公示牌悬挂到每个小区显眼的位置,公布每个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电话号码,随叫随到。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下社区活动方式,定期即:每周三下午南北两个团队合二为一,在各个社区巡回开展工作,每周五下午南北两个团队各自为阵,在自己所管辖的社区巡回开展工作。

每到一个社区,我们就摆开工作台,放上各类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台卡,耐心细致地为辖区居民解疑答惑,变医患关系为朋友关系,工作中我们融入三级预防的理念,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干预疾病的危险因素。做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二级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健康义诊和疾病筛查;三级预防即预防疾病的并发症和残疾。做疾病的管理和康复。通过上述工作,提高辖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疾病的检出率,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并发症及致残率。

共2页,当前第1页12

不定期活动是平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自己调整下社区工作时间,原则上每周必须下社区工作三次。利用“低保人群接待日”、“入户服务工作日”、“特殊需要服务日”三种途径开展便民服务。“低保人群接待日”规定居民可在领取低保金的那天免费享受测血压和面对面的健康宣教和健康咨询等多种公共卫生服务。“入户服务工作日”规定每周五下午为责任医生和社区护士入户服务工作日,居民可在自己家中享受到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残疾人康复等一系列服务。“特殊需要服务日”则要求责任医生和社区护士在社区居民遇到棘手的健康问题时,只要一个电话,就要随时提供上门服务。

在探索全科团队工作模式的讨论中,我们还研究了双向转诊的工作方案,向省立友谊医院提出双向转诊合理化建议,拟定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协议、双向转诊卡、双向转诊流程图、双向转诊登记表,为辖区危重病人解决后顾之忧。除了在便民服务上狠下功夫外,我们还将全科医学优惠卡发放到居民手中,让居民有健康问题,就打电话咨询或直接到中心诊治。

经统计上半年全科团队下社区开展各项宣传咨询、健康教育、健康义诊工作达40余次。免费义诊、测血压、健康咨询1603人次。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称赞。

六、慢病管理工作

第2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范文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患者;病种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11)02--0020--02

自地段医院改建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原地段医院单纯以医疗为主的职能转换为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职能。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病房由原来的内、外科病房改建而成。本文通过统计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的住院情况,从年龄构成、病种构成、疾病转归等情况分析该阶段住院患者特点,为以后工作提供参考及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上海市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399例住院患者的病案及相关登记资料。

1.2 疾病诊断标准与分类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进行分类,由于老年患者罹患疾病较多,大多数患者患3种以上疾病,本统计均以第一诊断为标准进行录入及分析。

1.3 分析方法对399例患者的年龄构成、病种构成、疾病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399例住院患者中,男195例(48.87%),女204例(51.13%),女性略多于男性。住院患者来源:多为本地区居民,少数为需临终关怀的晚期肿瘤患者。

2.2 患病年龄分布患者年龄分布以70~79岁、80~89岁两个年龄段为主,分别占26.07%及

35.59%(合计占61.66%),进一步比较显示:80~89岁年龄段人口最多,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社区住院患者年龄分布见表1。

2.3 住院患者所患疾病情况 (1)住院患者所患疾病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精神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等,其中脑血管疾病占首位,包括脑梗死、脑栓塞等,以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为主(急性期多在二三级医院治疗,稳定后转入我院),入院后大多需行降压、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神经、改善脑代谢、功能康复等治疗,该类患者入院指征明显,但缺点是恢复期较长,见效缓慢。(2)退行性变、骨折、关节置换术后(包括颈椎、腰椎、膝关节、股骨颈等部位)患者占到住院病种第二位,这类患者与神经损伤患者(包括尺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入院后主要以康复理疗、功能训练为主,恢复效果明显,住院时间也相对较短。(3)晚期肿瘤患者相对较多(肺癌及其他肿瘤患者占住院患者总数的22.56%),该类患者入院后主要行肿瘤晚期止痛、各种并发症的对症处理及心理护理等临终关怀治疗。(4)其他常见疾病包括肺炎、支气管炎、褥疮及其他皮肤感染等,该部分患者主要涉及抗生素规范应用、褥疮换药的无菌操作等医疗常规处理。(5)冠心病虽为社区常见病,但由于急性发病时症状较重,对于检查设备要求也较高,患者发病时首选进入二三级医院就诊,因此以冠心病为第一诊断入住该社区医院的患者相对较少。社区住院患者所患疾病情况见表2。

2.4 住院患者转归情况 (1)由于入院患者患慢性疾病较多,因此结局以好转为主(占69.42%)。(2)死亡患者多为人院后以临终关怀为主的肿瘤晚期患者。(3)未愈及自动出院患者成分较复杂,在回访时发现,有的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有的为肿瘤晚期患者主动要求回家姑息治疗。社区住院患者转归情况见表3。

3 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不断加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卫生资源的分布和结构日趋优化,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医疗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上海市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平均寿命达81.28岁,比1951年提高36.89岁,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地区)水平。徐家汇社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据上海统计年鉴2010目录中“各区、县户籍人口年龄构成(2009)”显示,徐汇区60岁及以上人口达21.65万,在整个上海各区县中名列第三位。徐家汇社区居民平时接受的健康教育讲座普及面较高,自我保健意识强,平均寿命较高。

从本次调查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09年度本社区病房收治的患者特点是老年患者居多(70~89岁占61.66%),由此可知80岁以上老年人是本社区住院患者的重点人群。所患疾病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治疗以缓解症状为目标,以恢复治疗为主。老年病具有起病隐匿、多种病共存、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快、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等特点,因此存在一定的医疗、护理安全隐患。

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老年患者的看护工作。社区住院患者老年患者多,自理生活能力差,有的还患有血管性痴呆等病症,易发生跌倒、损伤等意外情况,患者入院时应向家属告知,加强看护。(2)进一步完善病案及相关资料的书写,做好医生的自我保护。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反复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医生在入院告知病情时应写明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意外情况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做好自我保护工作。(3)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老年患者住院周期较长,患者家属探望过程中也常常需要和医生进行病情沟通,因此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可以促进其产生信任感,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4)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要求,结合社区住院病房实际情况,对于脑梗死、脑栓塞等患者应积极做好降压、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等治疗,预防复发;对于骨折、神经损伤等患者,做好康复工作;对晚期肿瘤患者,应加强临终关怀,做好原发病和并发症的处理以及心理上的抚慰,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第3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范文

一、社区服务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社区服务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宽。

目前,社区服务领域虽然在逐步拓展,服务的内容不断增多,但还是不能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修修补补、理发和量量血压等服务项目比较普遍,而当前居民群众也很关心的金融保险、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教育等服务项目还不够普及,居民群众就近就地得到帮助比较困难,一般都要去有关职能部门咨询了解方能掌握。此外,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还不多,一些老小区除场地、经费难以落实外,文艺人才缺乏也是难点之一,对于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服务项目,诸如修理彩电、冰箱、电脑等,还是有局限的一面。

(二)社区服务设施有待进一步配套。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社区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为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由于各个社区新旧不同、地域不一、基础各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服务设施的不平衡性。如有的社区是新建设居住区,条件优越,各类设施齐全,功能配套。而有的社区是老居民区,房屋陈旧,条件简陋,服务设施缺乏,居民群众在就医、休闲、娱乐等方面难以满足。如我街道的两个社区,有常住户4300余户,暂住户500余户,人口11600余人,由于是老式居民区,大多数居民仍然住在不配套的房子里,天封社区现仅有两处室外健身广场和一个医疗服务站,莲桥社区因无场地和房屋至今未建,居民活动空间很小,尽管琴桥音乐广场的建立给居民带来了欢乐,由于部分老年居民身体较差且远离广场,所以还是可望不可及。

(三)社区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社区服务质量不高是当前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一是服务等待时间长,居民一旦需要帮助,除个别简便的事项一般可以在短时间内上门解决,但遇有技术性较强的事项,上门服务的等待时间较长,有的甚至数日之久;二是服务收费标准不规范,手续不完备。如一户居民家的煤气灶打不着火,师傅上门换了一只小小的铁片,收费要20余元;三是服务途径还不够便捷。如目前下岗失业人员的救助资金发放都是以街道为单位,每月安排三天。如我街道每月的7至9日发放,每次接待2800多人,发放资金90余万元,对于那些年老体弱的同志增加了不便。又如现在的劳动就业信息不够畅通,真正提供给街道、社区两级的就业岗位很少,难以就近快捷提供就业信息;四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职能还不够充分,一些群众急需解决的事项从申请到最后批准同意,中间的环节过多,时间拖得较长。如现在的低保申报、企业申办、就业的落实等等,居民有怨言。

(四)社区服务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

在社区建设中,上级部门提出一定的硬性指标和规定也是必要的,但不管社区的实际搞一刀切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既不利于社区的全面建设,也会造成一定的资金浪费。如一方面规定社区某某室某某所要达到多少面积,才能参加哪一级的评比,否则靠边站,从而挫伤了部分条件较差的社区干部积极性,影响了为居民群众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对条件较好、新建的社区投入较大,各类设施建设可谓锦上添花。广大居民群众希望政府部门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老区的服务工作,老小区一般有三多,即老年人多、外来人口多、困难家庭多,为老区的居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条件,方便他们的生活。

二、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机制,完善网络。

在社区服务中,健全机制、完善网络是重要基础。目前,街居两级社区服务机制已经初步建立,如社区服务中心、经济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党员联络站、社区医疗点、社区志愿者组织等等,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受到了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和物质的需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社区服务机制和网络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居民群众及辖区单位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健全机制,完善服务网络。一是进一步规范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能,赋予中心更大的权力。比如说,享受低保的审批、企业注册登记、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等都需要报上一级有关职能部门把关审批,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环节,延误了时间,而且降低了效率,群众不满意,能否在规定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放权于社区服务中心(街道),除特殊情况外,正常的把关审批由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实施。二是街道服务中心负责各社区服务机制网络的管理和指导,改变现在的线多事多、工作重叠的现象,按照街道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对应于各个社区的服务机制、落实到具体人头,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防止和避免跨越式和跳跃式的管理形式,使社区工作有条不紊。三是非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由职能部门直接操作,社区居委会配合协助,减轻居委会干部的工作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为居民服务中去。四是进一步规范为民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服务内容应该涵盖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有群众的需求,都应是社区服务的范围,纳入到社区服务体系之中。同时,服务的形式既要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又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政府引导下逐步走上市场化道路,采取无偿和有偿(低偿)相结合的途径,志愿者服务作为有益和必要的补充。五是在街道和社区建立老年人和外来人口的联谊机制,有针对性开展活动,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如我街道郡庙社区成立的外来人口协会和外来人口之家,作用发挥比较好,深受外来人口的欢迎。

(二)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在社区服务中,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是有效载体。社区资源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社区资源不同,如政治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等等。有效地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群众服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要充分做到资源共享,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件事:一是政府行政部门对各种组织和机构提出指导性意见,大力提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把此项工作列入评先争优的工作中去,鼓励他们把本单位内部资源向社区开放,为居民服务。二是各社区对辖区内的可用资源要进行充分的调查摸底,区分类别,建立资源档案,由社区居委会与资源单位商定服务事宜,明确有偿与无偿,有偿标准原则上等同于该单位内部员工待遇。三是重视共享资源保护工作,如对辖区单位资源的利用,不能妨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向广大居民群众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讲公德、讲文明、讲友谊,共同爱护各种资源,对于价格昂贵,容易损坏的设施,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尽最大可能减轻提供资源单位的损失。四是合理科学利用资源,使资源共享达到最大化。不同社区的资源不尽相同,如新区与老区、城区与郊区、单纯居住区与商居联合区等的资源都因时间、地域和商贸发展因素造成社区资源的不平衡性,因此,利用资源上要做到既科学又合理,因地制宜,不能搞单打一和一刀切。五是实行跨社区资源共享,改变当前的仅局限于社区范围内的资源共享模式,如可实行街道辖区内的资源共享,条件成熟时在全区范围内资源共享,这样的好处在于既给广大居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又可以给提供资源单位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可减轻政府部门为社区活动建设设施的投资负担,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三)加大扶持,形成规模。

在社区服务中,加大扶持,形成规模是可靠的保证。应该说,近年来政府对社区的扶持力度是大的,措施是有效的,尤其是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创建、弱势群体等方面的扶持成效是明显的,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欢迎。但是社区服务工作中需要政府扶持的项目还很多,个别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对此,我认为应抓住重点,量入为出,逐步改善,稳定民心。首先,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扶持,考虑到他们是为国家的改革发展牺牲了个人的利益,政府应予高度重视,在技能培训、就业安置、困难补助方面要舍得投入,既要考虑年老体弱的人员,也要考虑工作年限比较长的同志,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真正体现党和政府的温暖。其次,对老年人的扶持,我街道辖区居民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近20%,达到5400余人,老年人的就医、休闲、娱乐等条件还比较落后,如目前社区虽然大多设立医疗站点,但站点的全科医生缺少、条件比较简陋;休闲、娱乐场所虽然在市区有几个上规模、上档次的,但对于身体不好,腿脚不方便的老人还是感到不实用,建议政府在改善社区医疗站点条件、增设全科医生上予以支持,同时,多开办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学习班、培训班,多在居民区开辟绿地小道,在大市区内实行资源共享,真正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安度晚年。第三,对残疾人和体弱病者的扶持,根据统计,我街道现有残疾人242人,享受慈善部门救助的一般每年只有2至3人,除部分享受低保外,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尤其是精神病患者(全街道76人)救助困难,不用说拿钱看病,就是日常基本生活维持也很难,建议政府在对残疾人和体弱多病者的扶持上,采取特殊的政策给予救助,重点是这部分人的就医问题,除慈善部门外,民政、劳动等部门也应加大扶持力度,对个别有劳动能力的,尽力安排适当的岗位,实现自立,对那些确无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的人,要保障他们的生活和就医问题。第四,对公共事业的扶持。如敬老院、幼儿园、图书馆以及公共活动场所及设施,政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财政上予以安排,并在条件许可时动员社会来参与,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让广大群众享受党和政府关怀。

第4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范文

20__年,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揽,按照以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把反腐倡廉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具体抓好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政班子成员带头细化分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把干事业同带队伍统一于领导和指导全局的各项工作中。

二是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进一步消减行政审批事项,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民主测评的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同时,探索并实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长效机制,开展软环境治理整顿,为经济发展排阻障碍,为后发崛起保驾护航。

三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抓好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规范运行,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延伸服务触角,本文来源:文秘站 深化服务领域,发挥其服务基层、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作用;抓好社区“三资”委托服务工作,做到既要学管理好,又要学服务好,实现社区“三资”的保值、升值;抓好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强化街道社区两级排查调处各类问题的能力。

四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利用和挖掘廉政教育资源,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提高街道社区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制度规定。抓好干部作风长效机制建设,使街道社区干部作风有新的提高。

五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在坚持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注重预防、注重制度建设,继续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抓好专项资金综合治理,探索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六是加强稳定,认真查办案件。

20__年,街办纪委将本着“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这一理念,继续加大和查办案件工作力度,逐层抓好落实。继续深化落实工作机制,力争做到小事不出居、大事不出街道。查办案件要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七是积极教育引导,发挥宣传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第5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范文

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2005年4月,上海徐家汇社区着力突出对社区老年人的个,首创了“特需服务队”,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把对老年人的关爱送到社区每个角落,将社区建设成没有“围墙”的敬老院。另一方面,“特需服务队”的建立又为社区一些就业特别困难、生活特别困难的人员创造了就业机会,从而实现了为老服务与社区就业的双赢局面。首批“特需服务队”队员在2005年7月1日正式上岗,每位服务队员包干约20位服务对象,依托社区服务网点的各种为民服务项目,为服务对象提供就餐、洗衣、洗澡、就医、购物、维权及聊天等服务。

为了丰富老年人的文娱生活,徐家汇社区又在上海市首创了“温情文化卡”,社区的老年人可以凭借该卡在电影院、图书馆等与街道签约共建的文化单位和旅游集散中心进行消费,实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双解困”。徐家汇社区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组织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体检并为他们建立了健康档案库,还在社区内建立了17个20平方米左右的社区卫生服务点,老人们最多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到便捷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初步实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模式。社区卫生中心还配备了医疗巡回车,组织全科团队医生下社区。

以“三心”换“三心”

上海曹家渡居家养老服务社成立于2001年8月,是民办非企业单位,该服务社一方面承担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业务,另一方面走市场化的道路,为广大需要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提供优质方便的服务。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居家养老服务在整个家政服务市场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居家养老护理的需求,曹家渡社区服务中心分别在2004年10月、2005年8月、2006年4月到安徽怀远、广德、黄山等地开辟护理员培训基地,并招募了一批24小时全日制护理员,基本满足了本地区全日制服务的需求。为了让老人能享受到一流的服务,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还提出了以“三心”换“三心”服务的准则,即护理员要做到“尽心”、“爱心”、“用心”,使养老家庭达到“称心”、“放心”、“安心”。服务社还在全体护理员中开展创优服务的星级评选活动,其中1名护理员被评为四星级护理员,2名被评为三星级护理员,9名被评为优秀护理员。星级评选活动促进了护理员服务质量的提高,为服务社打响品牌、扩大社会效应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他们还开设了“信息服务”、“假日服务”全方位的为老服务。

温馨早茶

上海金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群众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娱乐项目。早茶活动是该社区服务中心的一大特色。早茶活动始于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之初,自1999年以来至今已11年。每日清晨一到5点来钟,前来喝茶的人便络绎不绝,其中以老年人居多,他们风雨无阻,喝茶已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日常社交活动。老人们都说社区为民所想,给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使他们扩大了社交圈,互通了有无。

该中心的早茶活动不仅接纳本社区的居民,而且超越地域,居住在浦兴、沪东等邻近街镇的人也会前来。服务中心平时为老人提供龙井茶;天气炎热时提供茶;依照传统习惯,新年里还会特别准备元宝茶以及糖果。

第6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范文

一、以“两型社区”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和谐社区建设水平

1、积极开展“两型社区”试点单位创建活动。紧紧围绕全区“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我区实际,按照“政府主导,社企联手,全民参与,分类推进”的思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紧紧贴近老百姓的需求,使“两型社区”建设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力争全区30%的社区在创建“两型社区”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

2、进一步加强“三位一体”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建设。全年确保完成4条街道社区服务中心、44个社区服务站建设。依托区、街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社会中介服务和居民自助服务“三位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在全区社区大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发展志愿服务队伍,力争每个社区登记注册社区志愿者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9%以上,持续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每个街道至少形成3-5个特色服务项目,每个社区至少形成1-2个特色服务项目。

3、继续推进社区建设长效管理工作。完成易家墩街社区连片提档升级,继续坚持“红黄牌”制度,做到社区每周一自查,街道每月一复查,社区办一季一抽查,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4、推进民政电子政务和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与管理系统(PSM)项目的应用和推广工作,实现与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的对接,构建社区服务网络,做到资源共享。

5、认真落实全市社区建设会议精神。切实改善社区工作条件。按每100户20平方米的标准和每个社区最低不得少于200平方米的要求,利用多种方式,加快解决社区工作和居民活动用房不足问题。创新工作机制,社区服务站按照因事设岗、一岗多责的要求,整合社区资源,提高工作和服务效率。

6、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按照居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完成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适当扩大直选范围,直选社区占全区社区比例达20%以上。不断提高社区群干的素质,对全区当选社区成员进行分级培训,提高群干业务水平、依法办事能力和民主法制观念。

二、以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

7、推进低保规范化管理制度建设。巩固低保规范化管理AA级创建成果,继续开展创建全国低保示范社区活动,在去年工作基础上,力争全区60%的社区达到示范社区的标准,切实做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公平公正,应保尽保。

8、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做好临时救济和专项社会救助工作。对低保户、边缘户等困难群众因病、因灾等突发性原因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生活救助。组织好春节前“5个5”节日物资救助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过好春节。落实区政府对1000户困难家庭的临时救助和308户特别困难户的物资救助,缓解他们的生活困难。进一步做好与低保相配套的教育、医疗、住房、供水、燃气、用电等专项社会救助工作,落实各专项救助政策。创新“慈善超市”运行机制,实施“慈善超市”规范化管理。

9、推进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采取帮扶措施,推进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数量扩张、质量提高,探索社区居家养老办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区社会福利院新建收养大楼建设步伐。

10、加强福利生产的监管和服务。进一步规范福利企业管理,维护残疾职工权益,及时为企业和残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三、以办实事为主线,不断深化双拥优抚安置工作

11、全面落实优抚政策。继续做好特困优抚对象“解三难”(住房难、医疗难、生活难)工作。城镇义务兵优待金兑现率100%,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款落实率100%。

12、深入开展双拥创建工作。按照《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命名管理办法》,深入开展双拥创建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双拥创建成果。加大全区国防和双拥宣传力度,结合庆祝建国60周年和纪念建军82周年,组织开展有特色的纪念活动。加大为驻军办实事力度,切实为驻部队及广大官兵和随军家属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不断加大双拥典型和品牌培育、挖掘和宣传工作力度,提升双拥地位和影响。

13、积极稳妥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大自谋职业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力度,确保全区城镇退役士兵安置率达到95%以上,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达到50%以上。

四、以依法行政为核心,不断提高社会行政事务管理的能力

14、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依法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社会组织登记合格率达100%。做好社会组织年检工作,依法查处非法社会组织及社会组织的违法违规活动。制定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计划,加快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力争实现80%社区拥有社会组织的目标。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思路,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先行试点,保证社会组织正确的发展方向。

15、加强婚姻登记工作。坚持“严格、谨慎、高效、务实、和谐”的工作理念,规范登记行为,树立文明服务窗口形象。

16、继续做好地名、区域界线管理、收养、殡葬等项民政事务管理工作。

五、以“两型机关”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民政干部执行能力

17、加强思想建设。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教育干部职工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为己任,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第7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范文

劳动保障工作延伸到街道社区,使我们的工作延伸到了最基层,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契机,把街道社区的劳动保障工作做好。使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成为新时期的一项首要任务。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是劳动保障部门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重要依托。

我们敦化市也相距在市内四个街道设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及37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全部是通过笔试、面试的竞争上来的下岗职工,这些下岗职工在经厉了一次下岗后,深知自己再次就业的重要性,所以十分珍惜这份难得的工作。

劳动保障机构健全了,我们的工作也就好开展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在政策宣传、就业服务、岗位开发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基本能做到底数清楚,政策明确,工作细致周到。他们已成为劳动保障政策的宣传员、就业岗位的信息员、就业和社会保险的协管员,他们的工作,不仅从最基层保证了就业政策的落实和整个就业任务的完成,并且受到下岗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的普遍欢迎。下岗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都反映说:“过去,厂子管我们的一切,我们把厂子当成家;现在,社区对我们关怀备至,社区就是我们的家,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就是我们最亲的人。”

通过这些话语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在当前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格局中,街道社区劳动保障的工作居于十分关键的基础地位。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对整体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具有非常迫切、非常现实的意义。

第一,做好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使劳动保障部门落实“三个代表”、践行“执政为民”有了最直接的手段。劳动保障事务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下岗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由“企业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中,街道社区作为社会化依托的代表,承担着劳动保障“港口”的职能。“群众利益无小事”,涉及千家万户的生活保障、促进就业、权益保护、社会保险等,都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关联最紧密的热点问题。街道社区平台是联接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键环节。平台建立了,工作做好了,就能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到广大老百姓心中,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就能真正落实“三个代表”,增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二,做好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使劳动保障工作能够做到“一竿子插到底”,做到政策到位,工作到位。街道社区平台是劳动保障部门的基层服务窗口,是劳动保障各项工作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基础。当前,再就业政策的落实,要靠街道和社区开展广泛宣传和调查摸底工作;对下岗失业人员实施就业服务,要靠街道社区提供及时有效的培训和就业信息,开展近距离、针对性强的咨询服务;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也要靠街道社区组织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对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更要靠街道社区做好基础工作。实践证明,凡是建立了街道社区工作平台的地方,就能准确掌握每位下岗失业人员的自然情况和就业需求,就能有效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就能切实推动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就能使就业和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工作一抓到底,获得实效。

第三,做好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使劳动保障部门提高管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树立了新的标准,增添了新的动力。过去,我们在办公室进行管理工作,在市区一级的职介中心和社保中心开展服务工作,大部分同志是努力工作且有成效的,但也有一些地方,虽然有制度要求,但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监督,也或多或少出现了、形式主义和敷衍推诿的现象。但在街道社平台,面对天天与你见面、时时需要直接帮助的工作对象,容不得半点马虎,也等不及十天半月的拖延。面对那些困难对象,你更要主动上门服务,一对一跟踪服务,按时完成服务承诺。我们工作对象最紧迫的需求,与我们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高度责任感结合起来,就能创造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的高标准、高质量,并成为我们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动力源泉。当前,各地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已初步建立,但总体上看,建设水平还参差不齐,有些平台运作还不够规范,最终都影响到应有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下一步的关键,是要千方百计发挥平台的作用,使其在劳动保障工作的主战场大显身手,并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运作,巩固和完善平台建设。

在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中我们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择业观念陈旧,影响着就业与再就业。当前,相当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仍然无法摆脱传统择业观念的束缚。脏活、累活不想干,赚钱少的工作不愿做,宁可在家等、靠、要,也不去干没“面子”的活,总是觉得只有进机关或进大企业才算是有了工作;自身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比较弱,无法摆正位置、端正态度、好高鹜远(如市里今年给街道安排的“4050”人员)。

2、劳动技能单一,开发就业岗位难。下岗失业人员多是缺乏工作经验、技能的毕业生和对新知识、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差的“4050”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对就业培训重视不够,尽管我们积极创造条件,但下岗失业人员不愿意参加培训学习。在下岗失业人员中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稀少,如:机械加工行业,想找一些水平高一点的车、钳、电、焊等技工非常困难。

在今后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中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街道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积极参加市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邀请有关方面对事务所进行业务指导,使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为民意识不断增强;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不断改进;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做到政策运用到位,办事程序规范,业务操作准确。

2、规范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规范管理服务标准,提供热情周到服务。在开展就业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将实行了“一次告知,两次办结、三次上门”的服务承诺,即对第一次前来办事的人,告知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在第二次办完,第三次如还没办完,则主动上门服务。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文明规范的语言,热情、细心、耐心的服务态度,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做好街道再就业服务工作。

3、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促进“4050”人员再就业,促进再就业援助制度的形成。要把开发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和帮助一批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作为首要任务,依托街道社区平台,形成一种长期有效的援助制度。一是要做好基础工作,使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都及时领到再就业优惠证,特别是摸清大龄就业困难对象的基本情况;二是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挖掘社区内的各类公益性岗位,一方面要通过建立社区服务站、社区小市场、社区幼儿园、社区超市、社区电器维修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岗位安置失业人员;另一方面要积极与社区内外企事业单位、人才交流中心、就业服务中心等联系,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岗位。三是依托街道社区平台,并在市就业服务中心的支持下,为困难对象提供专门的帮助和便捷的服务;四是要协助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加强对政策的宣传解释,使下岗失业人员对政策能准确把握,很好运用。

第8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范文

梁华的愿望也许很快就能实现了。目前一个以便民实体店为基础、所有业务都是围绕“便民”来开展业务的电子商务平台已经搭建起来。

“这个平台为实体店铺提供话费、游戏点卡、水电煤缴费等粘性很强的业务,再加上用电子商务的方式来实现,能够以最便民的手段来解决消费者身边的问题,这就是北京一九易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19e)所推出的‘便民电子商务’”,19e副总裁张晓军说,“19e推出的便民电子商务平台,2012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拥有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的40多万家加盟店,现有团队人数超过1100人,单日流水破1亿元,每月为超过5000万人次提供各种服务。未来覆盖的加盟店将超过100万家。”

2013年19e已经搭建了开放平台模式,张晓军认为,这样就为广大ASP(应用服务提供商)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展现舞台,从而覆盖每日千万级消费者,共享长尾市场,达成销售、提升收入。

至于为什么要建设这样一个开放平台,在张晓军看来原因很简单。“开放是所有电商必由之路,只有开放才能将自身的渠道价值体现,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丰富的服务、产品,同时给供应商和19e本身带来丰厚的收益。建设19e开放平台,也是追寻这样一条开放的准则。现在整个平台的架构已经搭建完毕,19e的各业务正在逐步切入,还有很多ASP已经达成合作意向,正在进行联调测试。”

第9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范文

1 医疗设备配置和使用效益调查 

1.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1 调查对象。选择某市的基层多家区县(市)级的妇幼保健机构和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调查其医疗设备种类,相应的配比和生殖健康服务项目等。并对单价上万元的医疗设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1.1.2 调查方法。根据相关部门上报的妇幼保健机构的数量,并与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实际拥有医疗设备情况进行调查相结合,了解各种项目的具体开展情况。同时,根据各个科室上报的相关数据,利用收回医疗设备投资成本所需要的时间进行经济效益分析。而其中涉及的公式为:投资回收期=医疗设备投资总额/该医疗设备年净收入[1]。其中,投资回收期越短,相应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就越好。 

1.2 调查结果 

1.2.1 常用医疗设备配置情况。根据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显示,某市基层妇幼保健机构中,腹部B超、显微镜、血球分析仪、阴道B超和高压锅等设备配置较多,而区县(市)级的妇幼保健机构都拥有了这些仪器,在社区服务中心,这些设备的配比也达到了95%以上,而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拥有宫腔镜和腹腔镜仪器设备的机构较少,它在区县级保健机构中所占比例还不足50%,在街道医疗机构中几乎没有相应的配比。在某个区县级的妇幼保健机构中,单价在万元以上的设备共有100台,根据仪器设备的价值,可以将设备分为大型设备、中型设备和小型设备。而大型设备一般在10万元以上,占据该院设备的20%左右,而中型设备一般在5万元以上,占据该院设备的18%左右,而小型设备在1万元以上,占据全院设备的61%左右。而从发挥的价值角度来看,大型设备的价值约在71%左右,是价值最高的设备类别。根据仪器的用途,这些设备可以分为检查类、治疗类、基础类设备。在一般的妇幼保健机构中,大部分都是以检查设备为主,相对的治疗设备较少,主要包括妇、产手术后的辅助治疗和门诊等小手术设备。而其中的基础设备都是不能直接获得利润的,如手术室中的监护仪、电刀、麻醉机等,但是这些设备也是必需品。 

1.2.2 开展生殖健康服务项目情况。妇幼保健机构医疗设备的匹配情况直接影响该机构提供的生殖健康服务项目。如果配备的设备齐全,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也就相应增多。反之,如果配备的设备较少,所提供的健康服务项目也相应减少。在当前的区县(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几乎都拥有腹部B超、显微镜等设备,可以进行盆腔B超和阴道内分泌物的常规检查。但是对于一些生殖健康项目检查就相对较少,如染色体检查、宫颈评分、常规检查等。这些常规检查开展较少。而在乡镇卫生院中,虽然大部分配备了腹部B超仪器,但是进行盆腔B超检查的却没有与之相适应[2]。同时,虽然配备了显微镜,而进行阴道内分泌常规检查活动的也没有达到相应的理想值,对于染色体检查、宫颈评分、常规等项目开展的就更少了。在宫腹腔镜的配比和项目开展中,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大部分都开展了宫腹腔镜的检查项目,而乡镇卫生院等开展相关项目的比例却很少。 

1.2.3 经济效益。在总体的妇幼保健机构中,大、中、小型设备应用后获得的价值有较大的差距,能够在两年之内收回设备成本的大中型检查设备中占据了总价值的58%左右。其中,这些设备包括超声骨密度仪、耳声发射仪、阴道镜、原子吸收光谱仪、彩超等仪器。而利用3年时间能够收回成本的大中型仪器在总价值中占据了10%左右,主要包括进口高档监护仪、B超心脏探头等仪器。 

2 医疗设备配置和使用效益结果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在当前的妇幼保健机构中,区县(市)级的设备配备情况相对较为全面,应用的设备比较先进,但是B超的配置还没有达到百分之百,还有一些机构的阴道B超、宫腹腔镜的配比率没有达到半数,从而使部分机构在为妇幼提供健康项目上有所欠缺,阻碍了当地妇幼保健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对于街道社区服务和乡镇卫生院来说,设备配置的情况不是很良好,很多业务不能正常开展,制约了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

    另外,在当前的妇幼保健机构中,大部分的设备主要以检查类为主,相对来说比较合理。但是,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妇幼保健机构作为妇女、儿童保健和疾病防预的主要医疗机构,根据机构实际情况,应当加大治疗类设备的配置比例。在引进相应设备时,要使相关设备与整体医疗水平相匹配,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机构至少要配备一台阴道B超和腹部B超以及显微镜,并结合当地妇幼保健情况适当加大设备投入和项目开展,防止设备重复投资,造成资金浪费。 

在本次调查中,虽然妇幼保健机构的数量较少,但是它们发挥的价值却占据了整体价值的一半以上,能够两年内收回成本的设备约占据了51%。由此可以看出,在所有医疗设备中,大型设备的使用效益较好,也是创造收益的中坚力量。因此,在不同级别的妇幼保健机构中,适当配置大型医疗设备,能够有效增强医疗机构的社会影响,从而增加经济收益。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收益较好的除了大型设备外,都是一些检查类的设备,并都是属于妇幼保健机构本院的专科特色,如骨密度测试仪、彩超等。所以,在进行设备购置时,需要选择与医疗机构专科特点相符合的设备,并且能够发挥社会相应的社会效益。而对于设备机型的选择既要有一定的先进性,也要得到了成熟发展。同时,设备的功能必須超前并且实用,需要与服务对象的承受能力相符合,并且设备的成本回收期尽量控制在3年以内。另外,妇幼保健机构的设备购置不应仅限于国内,需要进口与国产设备相匹配。相对于国产设备而言,进口设备的单机价格和相关配件价格相对较高,使机器相应折旧成本和维修费用都大幅增加,大大延长了设备的成本回收期。所以,在妇幼保健机构的基础和小型设备的选择中,可以选择一些技术较为成熟、质量较好的国产设备,可以有效降低投入成本,从而提高妇幼保健机构的经济效益。 

3 结语 

妇幼保健机构是妇女、儿童进行检查、疾病预防的重要卫生服务机构,它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医疗设备作为妇幼保健机构的基础,必须提高对医疗设备配置的重视程度。购置设备时,必须与当前医院的运营模式相结合,适当增添与医疗机构专科医疗水平相符的治疗类设备,防止出现使用效率低下或者设备闲置的情况,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为广大妇幼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从而增加妇幼保健机构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