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餐用餐礼仪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
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古代的饮食礼仪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而现代饮食礼仪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右手边为3、5、7。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礼仪是礼节、仪式的统称,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和方式来表现的自律、敬人的完整行为。
西餐是饮食形式的一个类型,通俗地讲,是以吃喝为主题的一种进餐方式。当今人们对吃喝的理解已不只是维持生命的一种手段,而是一种享受,同时也是一种交流方式。
西餐因选材用料、烹饪方式和进餐方式决定了在各方面都要求有一定的基本规则和礼节。为了使宾客都能愉快顺利地用餐,就必须了解其中的规范和道理。在这里需指出的是,这些规则不是一些死板的教条,它是为目的而服务的,而且我们的目的是:享用西餐,当个内行人。
姿态
规范的姿势非常重要,例如,坐姿应保持稳定,不能前后摇摆。可以这样想象:你的背后藏着一只小老鼠,而一只小猫卧在你的膝盖上——应腰板挺直,膝盖放平。无论男女,用餐时跷起二郎腿都是不美观的,而且失礼。众多难堪而令人不快的情景,大都因这类不合时宜之举而造成。应避免的类似举动还有:把腿张成八字形、伸懒腰、松裤带、摇头晃脑、伸展双臂做体操,等等,这些姿势都很失礼,不雅观。
在美国,当一只手用餐时,另一只手可以放在膝盖上。而在欧洲大陆就不同了,两只手都要保留在桌面上。但要注意:不能用手臂支撑身体,靠在桌子上,也不能双手交叉在胸前,只是把手腕轻轻搭在桌上。手指要自然平稳地放在桌上,不可在桌上乱弹或玩耍餐具。
进餐
用餐时,一般右手拿刀或勺,左手拿叉,杯子也用右手来握。身体不要过于接近餐盘,用餐具把食物送到嘴里,而不要把盘、碗端起:谁也不会来抢你盘子里的食物。需注意:
在进汤类食物时,应避免发出向嘴里抽吸的声音,如果汤温较高,可稍等片刻再享用,不可举盘直接倒入口中。
应闭嘴咀嚼食物,口内含有食物时切忌饮用酒等饮料。
食用面包切记:不可用面包来蘸盘子里的汤(特别是有身份或讲究的女士更要避免此种举动);面包要放在专用的小盘里或者桌布上,不应放在你进餐盘的盘边;用黄油抹面包,在一块小的面包上抹上少许黄油,用手掰食用,切勿用刀去切或者用牙去咬;面包只在进汤或头盘菜时食用。
如不想饮用葡萄酒,可以客气地说:“我不喝酒,谢谢。”不要用手盖住杯口。
谈话时,应将刀叉放在盘子上。手里握着刃叉时切勿指手画脚地谈话,也不要将刀叉竖起,这会让人感到“胆战心惊”,而且的确有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危险。
在桌上切勿放肆大笑或大声喧嚷。
忌讳口中或体内发出声响,用餐时或饭后不可打嗝儿、吧唧嘴。
不可在桌上当众化妆、补妆或整理衣饰。
不可用自己的餐具为他人夹菜、舀汤或选取其他食物。
不可毫无掩盖地当众剔牙。
摆台
摆台主要是指餐桌席位的安排和台面的摆设。摆出一桌造型美观的台面,不仅为客人提供一个舒适的就餐场地和一套整洁的用具,而且可为其带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这当然是美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无论是散桌的摆台还是宴会的摆台,大多使用方桌、长桌或圆桌。桌上的摆设和使用的工具大同小异。餐具基本上使用金属餐具,以刀、叉和匙三类为主。因菜肴种类不同,食用方式各异,使用的餐具在形状大小上也有区别。但它们又是如何摆放在桌子上呢?这里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基本摆台和豪华摆台。
价位中低档餐厅
基本摆台:(一道主菜)一把刀、一把叉、一块餐巾(也可用纸巾)、一个杯子。
刀要放在右面,刀刃方向朝左。
叉应放在左面,叉杈向上,刀和叉之间应足够放一个主餐盘,叉和刀底部应离桌边1厘米。
杯子放在刀的正上方,距离约1厘米。有头盘菜时:如有汤菜,汤勺应放在刀的外端;如果头盘菜是沙拉,勺应改为叉。有饭后甜品时:根据甜食种类不同,可以摆放一把叉和一把勺,或者一把刀和一把叉。
高档餐厅
基本摆台:(一道主菜)一把刀、一把叉、面包盘和黄油刀。
一个酒杯和一个水杯:水杯放在刀的正上方约1厘米处,酒杯放在水杯的右下侧。
一个垫盘:有时是为了装饰,放在席位的正中,盘的中心对着椅背中间,盘边离桌边1厘米。
有的餐厅只用餐巾花来代替垫盘。
一块餐巾:根据餐厅的要求,有的追求美观,有的追求实用;有种说法认为,布餐巾尽量不用手去多碰,以保持它的清洁。
讲究和高雅的海鲜餐厅
基本摆台:(一道主菜)一把鱼刀、一把鱼叉、面包盘和黄油刀,一个酒杯和一个水杯,一块餐巾。
一块餐巾
1三长两短:
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说这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
这种做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北京人眼里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的指别人,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声:
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发出咝咝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下贱的做法。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厌。所以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同样不能够允许。
4击盏敲盅:
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给与施舍。这种做法被视为极其下贱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齿。
5执箸巡城:
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知从哪里下筷为好。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6迷箸刨坟:
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以求寻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这种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令人生厌。
7泪箸遗珠:
实际上这是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同样是不可取的。
8颠倒乾坤:
这就是说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使倒,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9定海神针:
在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也是不行的,这是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在吃饭时作出这种举动,无异于在欧洲当众对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也是不行的。
10当众上香:
则往往是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被会人视为大不敬,因为北京的传统是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无异是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所以说,把筷子插在碗里是决不被接受的。
11交叉十字:
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在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这是不对的,为北京人认为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样,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为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这也就无疑是在否定自己,这也是不行的。
12落地惊神:
关键词:女性主义伦理学的残障理论;传统残障理论;孤残儿童;救助工作;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51-02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背景
“孤残儿童”指的是失去父母或事实无人抚养的0~18岁的身患残疾的孤儿、弃婴和儿童。一般来说,孤残儿童属于社会中最为弱势的一个群体。“孤”意味着孤残儿童失去了基本性的家庭关系依托;而“残”则决定了孤残儿童自身条件的先天性不利状况 ,可以认为,“孤”和“残”的双重特性决定了孤残儿童的生存与发展处境的极端困难。孤残儿童的特定处境意味着他们特别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救助与扶持。传统的孤残儿童救助模式所依托的伦理理论基础是传统的道义论或功利论思想。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孤残儿童救助模式目前确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这一模式所具有的缺陷或不足也已逐渐暴露并受到人们的批评,特别是来自于运用女性主义伦理学这一理论方法的残障工作者的批评。
所谓的女性主义伦理学,依据有学者的界定,指的是以女性主义的视角来批判,从而建构一种旨在妇女解放的伦理学理论,它要批判的是贬低和歧视女性的伦理理论和道德实践,它要建构的则是男女平等的伦理学理论[1]。从一种哲学探究视角来看,残障与基于性别或种族上的歧视与压迫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性,残障人特别是孤残儿童与女性在现实历史中具有某种命运的相似性。与传统的孤残救助理论相比,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孤残救助理论强调对孤残儿童生活经验的尊重与接纳、提倡对孤残儿童实施关怀与同情、注重平等和谐的人际社会关系的构建,这些针对性措施对孤残儿童的救助工作无疑是非常有借鉴价值的。
二、传统残障理论在孤残儿童救助工作中所呈现的不足或缺陷
在应对残障问题上,从古代至现代,人们基于不同的目的或伦理诉求而提出不同的应对措施,从理论形态上提出不同的残障理论,我们可将这些残障理论统称为“传统残障理论”。不同的残障理论基于不同的伦理基础,当然,相同的残障理论有可能同时为不同的伦理立场所支持。概括地说,传统残障理论的主要伦理基础有道义论、功利论和社会正义论。由于传统残障理论自身的一些理论特质,导致其在孤残儿童救助工作中具有一些相应的不足或缺陷。
首先,传统残障理论往往诉诸抽象原则的谋求,在具体救助工作中容易忽视具体的境遇变化,导致在具体伦理事务中意义的匮乏或缺失。在《现代道德理论的精神分裂症》一文中,迈克尔·斯托克论述道,从普遍的道德准则行事而无视具体的情境需要,其结果只能是导致现实道德生活意义的萎缩与丧失[2]。传统残障理论满足于抽象原则的普遍应用,在孤残儿童救助工作中容易带来一种“一刀切”的处理方式,无视各个具体儿童的实际情况,难以做到因材施教或因地制宜。应该看到,每个孤残儿童在心理、躯体上都有自身特定相应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工作者细心观察和耐心工作,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的残障儿童,如此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反之,如果将各个儿童的具体情况漠然视之,那对于残障儿童的救助工作将带来极大的损失。
其次,传统的残障理论片面地强调对孤残儿童权利的维护、强调对孤残儿童在经济上的援助与救济,这虽然可在生活上为孤残儿童解除了部分眼前的现实困难,但这样的处理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只会强化孤残儿童的“他者”地位,被单纯当作施助的对象,孤残儿童的消极、无能的形象被加深而不是得到缓解。不可否认,作为身患残疾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受到他人如何尊重与关爱,恐怕自身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自卑情结,因为自身感官上的缺陷或疾病无疑会造成他们体会到自己与他人的“不一样”。这样,如果在具体救助行动中一味地强调对残障儿童权利的保护,恰恰可能会加重残障儿童自身的“他者”意识,使得他们更加难以将自身当作是社会中普通的一员,这无疑是应该注意到的现象。
三、女性主义伦理学的残障理论在孤残儿童救助工作中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女性主义伦理学从其特定的理论立场出发,认为自身的残障理论对于孤残儿童的救助工作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它们恰是传统残障理论所无法实现的。
1.探究孤残儿童的心理体验
我们曾提到,从女性主义伦理学的视角出发,有利于养成对孤残儿童生活体验的尊重与接纳。不仅如此,通过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帮助,我们还能更好地探究孤残儿童自身的心理体验,体察孤残儿童认识世界与把握世界的独特视角。
女性主义伦理论者反对“他者”观念,反对将孤残儿童视为不同于己的人群,这有利于她们愿意深入到对方的心理,体验对方的真情实感。女性主义伦理学者认为,要想真正地探究孤残儿童的心理体验,最好的方法不是我们替代孤残儿童说了什么,不管在这样的代表言说中我们是多么的真诚和谦虚,因为任何对象性的研究都会失去它本真的面目而可能演变成研究者自身的言说话语;在女性主义伦理学看来,考察孤残儿童的心理体验最好的方式应该是鼓励患有残疾的孤幼者自己将自身关于人类身体和心理的体验以知识的形式体现出来,即允许孤残者有关于这个世界的言说空间与平等机会,只有让孤残儿童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才能真正地把握他们之所思与所想。实际上,在女性主义伦理学或者说女性主义哲学延伸至残障问题的同时,残障问题的探讨已反过来极大地影响到了这一理论本身,这一现象与不少残障知识分子有意识地利用女性主义这一有力理论武器是分不开的,当然这也说明了残障人一旦能够表达自身的知识见解,它所带来的意义将不仅仅是单方面的。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现象同样可以适用于孤残儿童身上。孤残儿童体察世界的方式、理解问题的视角无疑是我们人类认识世界与把握世界的一个重要来源与财富,需要对之进行更为深入的挖掘,而在这一进程中,我们则可能真正地体验孤残儿童内心深处之宏大世界。
2.转变对孤残儿童的认知态度
在对孤残儿童的认知态度上,传统上流行的主要有两大认知模式,即残障的“个体认知模式”和残障的“社会认知模式”。在残障的“个体认知模式”下,残障者被认为是由于自身原因而在躯体或精神上存在缺陷或患上疾病的不完全人,由于这样的境况是个人所造成的,因此残障可看作是个体遭惩罚或赎罪的方式,对于这样的人,我们最多只能体现我们的体恤或怜悯。而在残障的“社会认知模式”下,虽然残障不再被单纯看作是个人的问题,强调他人对残障者的责任,但从本质上来看,它仍把残障者看作是一种需要帮忙或救助的对象,将残障者视为与正常人不同的群类。因此,在传统的残障理论的背景下,孤残儿童基本上被当作是“他者”的角色,虽然这一角色的程度越来越呈现轻缓的趋势,孤残儿童并没有得到(或鼓励得到)其他正常人的心理认同。
女性主义伦理学赞赏认同的态度而批评将人实行“他者化”处理,并认为这是社会走向和谐与平等的基本条件,“如果非残障者将残障者看作是潜在的自己或将他们看作是将来的自己,那么他们将更倾向于认为社会应该要如此构建,以提供资源使得残障人能充分地融入社会。”[3]此外,女性与残障人士在境遇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也使得女性主义学者更愿意以平等和设身处地的态度来看待残障问题。在历史上,女性长期受到男性的压迫和歧视,这与孤残儿童在现实中的处境是相当类似的。女性主义伦理学者认为,要实现孤残儿童的平等权利和发展机会,单纯地给予残障人各种权益或对这样的权益进行更为妥善的保护,其实际的作用都是可疑的,建设性的做法应该是改变对孤残儿童的看法与态度,将孤残儿童真正地看作是我们中普通的一员,消除“他者”这一排他性观念而从心理上认同他们,认为这是将来孤残儿童救助工作的重心所在。
3.对孤残儿童形成关怀的社会氛围
“关怀”是女性主义伦理学的核心道德价值指向之一,而关怀伦理学即是女性主义伦理学的一大分支理论,是伦理学研究利用女性主义方法所发展而来的最新理论成果。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所说的“关怀”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关怀”是一种实践活动,没有行动的单纯意愿性关怀在关怀伦理看来并非是真正的关怀。第二,关怀主体与被关怀者是一体而两面的关系,彼此不分,所以它与传统所说的关怀并非是一回事,传统的关怀只是对弱者的体恤与怜悯,双方的地位是不对等的,但关怀伦理学所说的关怀则是基于对等、相互的关系。第三,关怀伦理学强调关怀来自于自然性的母性本能,不否认关怀具有某种特殊主义性质,与男性伦理学的普遍性原则有别。第四,关怀伦理学所说的关怀还照顾到被关怀方的态度,认为被关怀方的态度有可能决定关怀的质量与性质[4]。
在女性主义伦理学看来,“关怀”实际上是女性在养育后代与抚养后代的过程中自然发展而来的,但这只是所谓的自然关怀,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关怀还没有形成实质性的区别。女性主义将自然的关怀上升至伦理的关怀,即一种更高程度、性质迥异的关怀方式,在伦理关怀之下,关怀具有上述所提到的四大特征,它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关怀,是人类所应发展而来的关怀。女性主义伦理学者认为,通过关怀的强调,我们可以实现对社会诸多方面的彻底变革,改善人类社会的生存样式与生产方式,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共处。当然,女性主义伦理学对关怀的强调主要针对对象是要求我们改变对处于弱势的女性、一般残障者、残障老人、孤残儿童的认知态度与行动方式,真正对她们的感受、需要、体验进行关怀。女性主义伦理学对关怀的强调有利于在社会范围内形成对孤残儿童普遍性的关怀氛围,从而促进我国孤残儿童的救助事业之进步。
总而言之,相比于传统的残障理论,女性主义伦理学的残障理论在孤残儿童的救助工作中有其相应的积极作用,这样的作用正可以弥补传统残障理论在此项工作中所具有的相应不足或缺陷,我们在孤残儿童救助工作中应深入挖掘女性主义伦理学的残障理论所蕴含的积极意义,为我国的孤残儿童救助工作的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肖巍.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伦理学[J].现代哲学,1998,(3).
[2]麦克尔·斯托克. 现代道德理论的精神分裂症[G]//徐向东.美德伦理与道德要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59-69.
打造以学生为主的全新教学模式应从现代教育思想入手,以先进的教学思想、正确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原则为前提,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构建出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全新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特点布置教学内容,恰当的为学生提供新场景供学生活动,科学的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并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做出评价以反馈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尽量满足学生在体育教学模式的需求,让学生尽量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在进行模式改革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体育教学设计原理的研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锻炼学生自己的能力,将高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逐渐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现代化创造型人才。
二、改进高中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与常规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目的差异,常规教学旨在培养出知识型人才,而体育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其综合素质。现代化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充足的知识,更要注重自身素质的锻炼,包括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教学方法要从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出发,如果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相适应则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提供充足的锻练器械供学生自主选择进行锻炼。总之,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组织以及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
三、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改进体育教师的教学教育水平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改善职前教育的质量,提高未来教师的质量。在对体育教师进行招聘时,应严格审核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体育教学人才;二是改善职后教育的质量,提高在职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大在职中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对体育教师进行现代化专业的培训。
关键词: 阻抗测量;S参数;RFID标签天线;区间数据拟合;
中图分类号:TN820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签天线由于其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增益高、方向性好、成本低廉、容易制造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物流、交通、教育、医疗、通信与互联网等领域。在标签天线设计中,为使其获得最佳表现性能,标签天线的阻抗必须与标签芯片阻抗匹配,从而达到最大能量的传输,获得最佳的读取范围,故阻抗的精确测量尤为重要。然而,目前RFID天线的基础研究仍较为薄弱,标签天线的阻抗测量方法尚未完善[1]。传统上,测量平衡天线阻抗有Balun方法、VNA(矢量网络分析仪)单端口方法、镜像法。Balun带宽窄、价格昂贵且对阻抗相位修正不准确,故Balun方法依赖Balun本身准确性;VNA单端口方法将平衡天线一端虚拟接地,一端接VNA单端口,测量简便但其数据依赖端口延伸精确度和复杂的数据后处理导致误差大;镜像法将辐射体一半放置于地板之上,与地板下方形成镜像,因而镜像法测量精确度依赖于地板尺寸 [2]。因此,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带宽高、准确度好的平衡标签天线测量方法是亟需解决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R.Meys首先提出了基于S参数的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平衡天线[3]。该方法通过标准的微带线夹具将平衡天线与VNA双端口连接,并通过VNA校准夹具。但其只能测1GHz频段以内的平衡天线阻抗。K.D.Palmer 为了克服非标准校件的频率限制,使用同轴线夹具代替了微带线夹具并进行了标准校准,但同时带来了消除同轴线嵌入影响的复杂性[4]。Qing Xiangming 通过直接推导S参数公式,得出等效的平衡天线阻抗计算公式,简化了测量过程[5]。Zhu Hailong在此基础上引入等效电容公式和传输矩阵,提出了混合模式的S参数测量方法,测量结果更为准确,但数据计算方法复杂[2]。近期,Liu Yaxuan 提出了应用生物电技术取代S参数法测量多端口多频段阻抗,测量结果较为准确,但其需附加电路及同样复杂的数据后处理[6]。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S参数测量平衡RFID标签天线阻抗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将平衡RFID天线等效为双端口网络的阻抗,通过联合使用端口短路、开路延伸方法测量S参数,根据拐点选取最邻近数据并进行区间的数据拟合,从而计算出天线阻抗。在分析了测量理论后,利用该方法对比传统的Balun方法、无延伸单端口方法、延伸单端口方法对915M频段的平衡RFID标签天线进行了实物测量,并利用仿真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工作频段内,该方法所测结果与仿真基本一致,简单易实现,且比传统方法准确。
1 阻抗测量原理与方法
首先,采用具有测量双端口设备功能的AGILENT E5071C VNA,通过端口延伸方法,利用X型同轴夹具配合同轴电缆连接平衡天线双端口及VNA双端口,可测量平衡标签天线S参数。接着,利用S参数推导所得公式粗略计算阻抗。最后,根据拐点选取最邻近数据并进行区间的数据拟合,测量结果得到优化。
1.1 等效测量原理[h10]
图1是一款典型的非对称平衡偶极子天线,因其两臂长度不等,激励不同[h11]。该天线两臂之间存在一个输入电压[h12]。如图2所示,不考虑天线电流分布的影响,引入一个虚拟地平面,将输入电压表示为和。因此,天线的两臂与虚拟地平面之间可认为是两个端口,天线可等效为如图3所示的双端口网络。进一步简化,天线可以等效为如图4所示的网络电路图,其中,,。这样,天线的输入阻抗与双端口网络参数关联,我们通过测量网络的S参数等就能粗略计算出天线的输入阻抗。
1.2 利用S参数推导输入阻抗
如图4所示,天线的归一化阻抗可以表示如下:
根据参数定义,图4所示的网络端口电压和电流关系为:
代入和,由(2)、(3)可得
则天线阻抗为
根据双端口网络阻抗参数与参数的关系式:
式中,是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大多数测量系统的值为,即,可得
对于对称平衡天线,,,(7)可以简化为:
根据(8)式,测量双端口的参数,即可以计算出天线输入阻抗。
1.3 端口延伸校准方法
为精确地消除由固定装置引起的误差,目前常用的有去嵌入方法(de-embedding)和端口延伸方法[7]。然而,去嵌入方法需要较为复杂的T传输矩阵,增加了计算的复杂度。因此,本文采用端口延伸方法测量天线阻抗。
端口延伸方法被公认为一种可简单而快速地补偿由固定装置(如本文中的同轴电缆、SMA、夹具)所引起误差的方法。AGILENT E5071C VNA矢量网络分析仪具有自动端口延伸(auto-port extension)功能,分别为端口短路(port short)及端口开路(port open)延伸模式。通过端口延伸校准方法,可以消除从VNA端口到测试天线之间的固定装置引起的误差。当然,由于终端端口大小很难准确评估,为了确保测量准确性,同轴电缆、SMA及夹具最好都制作为相同的。
1.4 测量数据后处理
如前文所述,目前大多测量天线阻抗的方法为了提高其准确性,采用了数据后处理[h13]。这是由于测量设备本身的原因,导致实际测量与理论值有偏差,不符合曲线变化趋势。然而目前大多测量方法的数据后处理较为繁琐,增加了计算复杂度,在实际应用中难以采用。近期有学者简单将端口开路延伸和端口短路延伸之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但效果不理想[2]。本文根据端口开路延伸及短路延伸的曲线拐点选取最邻近数据合并,再采用较为简便的“区间最小二乘四阶拟合”方法进行数据拟合,可以计算出较为精确的天线阻抗。
区间最小二乘四阶拟合,即在特定区间内,采用四阶曲线逼近实际曲线变化趋势。本文中,可采用matlab中的[h14]“polyfit(x,y,4)”函数实现。“x”、“y”分别代表频率及阻抗,“4”为四阶式拟合。此外,本文用HFSS12天线仿真工具对实际测量的平衡天线进行了输入阻抗仿真,以其作为参考标准,从而评估拟合曲线的数据处理效果。
2 测量过程
2.1 测量架构图及实物图
为避免干扰,实验应当选择在暗室或者电磁波反射较少的空旷地点进行。本实验测量架构图及实物图如下所示:
如图5所示架构图,测试时,通过同轴电缆、SMA、X型夹具将具有端口延伸功能的VNA矢量网络分析仪与被测平衡天线两臂连接起来。其中,X型夹具由固定在FR4板上的两根相同的同轴线构成,其外导体焊接在一起,长度为100mm,直径为2.5mm。
2.2 测量步骤
利用S参数方法具体测量步骤如下:
(1) 对VNA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标准参数初始化设置(如中心频率及工作带宽)和端口校准。
(2) 通过端口延伸功能将同轴电缆校准。分别使用端口短路(port short extension),端口开路(port open extension)及匹配(match)校准,消除同轴电缆引起的误差。
(3) 利用SMA连接X型夹具及同轴电缆。再次使用端口延伸模式消除SMA及X型夹具引起的误差。这样就将网络分析仪的校准平面从端口延伸到夹具与天线两臂连接处。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只单独使用端口短路延伸或者端口开路延伸之一。
(4) 利用夹具的另外两端连接天线两臂,并测量S参数。
(5) 根据式子(8)计算天线的阻抗。
(6) 根据端口开路延伸及短路延伸时S参数所计算的阻抗曲线的拐点分段,选取最接近仿真曲线的开路及短路数据合并同时进行区间四阶拟合,修正天线阻抗,得到优化。
端口开路延伸和端口短路延伸的实质区别在于:开路延伸是将夹具短接天线端的外导体,与内导体形成开路;短路延伸是将同轴电缆的外导体和夹具终端焊接在一起形成短路。由于端口延伸方法不同,测量结果不同。
与上述步骤不同,利用Balun或单端口测量只需要单根同轴电缆校准及端口延伸,直接采用Balun或同轴线而不需要X型夹具。
3 测量及仿真结果分析
3.1 无优化的S参数方法及传统测量方法、仿真结果对比
首先,我们采用无优化测量步骤(6)的S参数方法对平衡标签天线的测量数据进行阻抗计算,并与传统的Balun、单端口测量方法、HFSS仿真结果对比。
从上述图10及11可以看出,采用无数据后处理S参数方法比Balun或单端口(端口延伸/非延伸)测量结果精确,更接近仿真结果。在800MHz~1.1GHz频率内,各种测量方法的曲线趋势都与仿真结果接近。这是由于网络分析仪在该频段内有较高的校准精确度[6]。在1.06GHz频率段内,采用端口开路延伸的S参数方法所测阻抗较接近仿真阻抗;在大于1.06GHz频率后,端口开路延伸S参数方法所测阻抗更接近仿真结果。对于端口开路延伸,等效于分流电阻及分布电容不能完全消除;而对于端口短路延伸,等效于额外串联了电感和电阻,因而两者都有一定误差。总体而言,单纯采用S参数端口开路延伸或者端口短路延伸方法仍然不够理想。因此,我们需要对S参数所测天线阻抗进行修正优化。
3.2 优化方法与仿真结果性能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在拐点1.06GHz频率以前采用端口开路延伸数据,1.06GHz频率以后采用端口短路延伸数据,合并后并对其进行四阶数据拟合。我们将优化以后的数据与仿真结果作对比[h16],得到如图12、13所示结果。
从图12及图13可以看出,在整个0.6-1.5GHz频段内,优化的S参数方法测量的阻抗实部与仿真的阻抗实部基本一致,较为精确;在0.6-1.2GHz频段内,优化的S参数方法测量的阻抗虚部与仿真的阻抗虚部也基本一致,但在1.2GHz频段后有所偏差。这是由于被测量天线本身中心频率为915MHz,工作带宽为600MHz,工作频段边缘测量误差较大。此外,矢量网络分析仪执行S参数本身会引起额外测量偏差[8]。总而言之,在天线工作频段内,使用优化的S参数方法测量输入阻抗,精确度较高,且简单易行。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S参数测量平衡RFID标签天线阻抗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将平衡RFID天线等效为双端口网络的阻抗,通过联合使用端口短路、开路延伸方法测量S参数,根据拐点选取最邻近数据并进行区间的数据拟合,从而计算出天线阻抗。利用该方法对比传统的Balun、单端口方法对915M频段的RFID平衡天线进行了实物测量,并利用仿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工作频段内,该优化方法所测的标签天线的阻抗实部、虚部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比传统的Balun及单端口等测量方法准确;在工作频段外,所测阻抗实部仍与仿真结果接近,而阻抗虚部与仿真结果有一定的偏差。如何修正工作带宽外的阻抗虚部误差有待进一步研究。该方法可引入RFID标签天线阻抗的测量当中,使目前RFID标签天线的研究与设计变得更简便、廉价。
参考文献:
[1] Qing Xianming, Khan Goh Chean. Imped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RFID Tag Antennas and Application in Tag Co-Design[J]. IEEE Trans.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vol. 57, no. 5, pp. 1268-1274. May. 2009.
[2] Zhu Hailong,Y.C Andrew Ko.Impedance measurement for balanced UHF RFID tag antennas[C]//RWS 2010. New Orleans: IEEE Press , 2010: 128-131.
[3] R.Meys, F.Janssens. Measuring the impedance of balanced antennas by an S-parameter method[J].IEEE Antennas Propag.Mag.,vol.40,pp.62-65,Dec.1998.
[4] K.D.Palmer and M.W.V.Rooyen.Simple broadband measurements of balanced loads using a network analyzer[J].IEEE Trans.Instrum.Meas.,vol,55,no.2,pp.266-272,Feb.2006.
[5] Liu Yaxuan.Research on Measuring Technology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of Multi-frequency Bio-impedance[C]//ICECE 2011.Yichang : IEEE Press ,Sept.2011: 4898 4902.
[6] U.Stumper. Influence of nonideal calibration items of S-parameter uncertainties applying the SOLR calibration method. IEEE Trans.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vol.58,no.4,pp.1158-1163,Apr.2009.
饮食礼仪是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不断交流,西餐厅不仅越来越多,而且也越来越受到小朋友的喜欢。为了让幼儿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特设计这一教学活动。一方面让幼儿了解中西方不同的饮食,进餐方法,另一方面也帮助幼儿养成一定的饮食习惯,懂得一定的进餐礼仪,并形成爱惜粮食,拒绝浪费的饮食意识。
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了解中、西餐文化,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2、学习吃西餐的礼仪,知道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3、感受西餐的用餐氛围,体验愉快的用餐过程。
活动准备:
刀、叉、盘、面包、午餐肉、PPT、视频
活动重点:
1、学会西餐基本的用餐方法。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礼仪习惯。。
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
——“平时家里来客人的时候,你们是怎么样招待客人的”?
小结:小朋友们都很好客,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今天老师家里来了许多小客人,你们帮老师想一想改怎么招待我的小客人呢?
小结:啊?请客人吃饭啊?!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那你们都去过哪些饭店呀?”
——“这么多的饭店都不知道要选哪个了?”
2 中餐与西餐的区别:
2.1 认识中式餐厅
——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咱们扬州哪家餐厅最有特色,招待客人老师最合适。
——“你们认识这家店吗?”(认识饭店招牌)
——“富春是经营中餐的饭店,是我们扬州最有名,最有特色的中餐(图片)饭店。家里来客人,爸爸妈妈都喜欢请客人到富春,品尝扬州的美食。
——“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富春里面有哪些好吃的,看看你们能不能说出他们的名称?”
图片:老鹅、请炒虾仁、狮子头、大煮干丝、富春包子、最后是最具有扬州特色的扬州蛋炒饭
——看完了菜谱,我们再去考察一下看餐厅用餐环境。观察一下人们在进餐时用的什么餐具?
——餐厅里桌子是什么形状的,用了哪些餐具?餐厅的环境怎么样?
小结:中餐用的餐具是筷子(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使用筷子了,筷子运用了物理上的杠杆原理,手指能做的事情,筷子都能做)许多人围着一张桌子,共同分享美食。
2.2 认识西式餐厅:
——刚去了中餐的饭店,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除了中式餐厅,还有其他风格不一样的餐厅吗?
——“你们认识这家餐厅吗?”(认识必胜客三字及其标志)
“必胜客是一家西式餐厅,在扬州也非常受欢迎。许多哥哥姐姐交朋友、小朋友过生日都会去。
——必胜客有哪些好吃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
——牛排、披萨、甜点看上去好好吃哦,我们就一起去看一下餐厅用餐的环境。观察一下人们在进餐时用了什么样的餐具?
小结:吃西餐时,我们用到的餐具是刀叉,每个人都吃自己面前的这一份,餐厅里面还会放着轻柔的音乐。
2.3 比较不同。
——那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家餐厅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中餐与西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使用的工具、进餐的方式以及环境。吃中餐时大家围桌而坐,夹着同一个盘子里的菜。吃西餐时,每人一个盘子,吃完自己盘子里的。 西餐厅有音乐。
——一家是中餐、一家是西餐,那我们请客人朋友去哪家餐厅呢!?
4 西餐的礼仪:
——既然大家都选择去西餐厅,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学吃西餐的礼仪和方法(看PPT)。
4.1 餐巾纸摆的方式
——“刚刚你们有没有观察到,在进餐前人们都会在腿上放什么?”
——“她们是怎样放的?”
小结:“西餐的餐巾有两种摆法,一种是我们看到的将餐巾打开,平铺的自己的腿上,然后端正坐好。另一种方法是把餐巾打开,把其中一个角压在盘子下面。我请两位小朋友上来来示范一下,其他小朋友要观察谁做的好”(2名幼儿演示)
小结:我觉得这位小朋友做的非常棒,因为他只坐了椅子前面的一半,看上去非常好看。小朋友为防止弄脏衣服前襟,也可以将一整条餐巾张开夹在衣服上。
4.2 刀、叉的拿法
——“吃西餐的时候用到的餐具是什么?哪个手拿刀、哪个手拿叉。”
——“我们来做个游戏吧,我喊左右就请你们伸出相应的手”
——“我们把游戏的难度再提升一点,我说叉你们就伸出左手,我说刀你们就伸出右手。”
——“先在我来示范一下刀叉的使用方法,在开始的时候,我们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双手握住刀叉、手背向上。当我们在进餐时,用叉子插住食物,刀沿着叉子的侧面,向下切,切大小为一口的食物就可以放进嘴里吃了。” (2名幼儿演示)
4.3 当我们用餐结束后,我们的刀叉应该怎么放呀?(出示图片)我们把刀叉成八字形放在盘子上时,表示我们用餐结束了,不能放在桌面上防止弄脏桌巾,最后把餐巾叠成正方形擦擦嘴放在盘子的旁边,就可以离开位置了。
5 情景体验
—— “你们想不想去体验一下吃西餐呀,那我们就找好伙伴手拉着手,一起去餐厅吧。”
——“嘘,我们已经来到了幼儿园西餐厅,在进去之前我提一个小小的意见,男生们要有绅士风度,如果你的伙伴是女生的话,那就请你帮她把椅子拉开请她坐下来,然后再做到自己的位置上好吗?”
幼儿结伴进入“西餐厅”,按照正确的用餐方法体验餐具的使用,感受用餐氛围。
幼儿体验:重点操作,摆放餐巾,用餐结束将刀叉成八字形放在盘子上时,表示我们用餐结束了,吃完把餐巾叠成正方形擦擦嘴放在盘子的旁边,最后感谢厨师、保育员说“我喜欢”、“味道好极了”、“谢谢”。
6 光盘行动
—— “现在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餐桌,大家表现非常好,吃完了自己的食物,老师想问问你们,
在餐厅吃饭时,如果有许多菜吃不完怎么办 ”?
——“对!不要剩饭菜,如果吃不完的饭菜,一定要打包带回去,不能浪费”。
[关键词]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HIS真实世界;参麦注射液;可疑过敏因素;Logistic回归
参麦注射液由红参和麦冬组成,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之功效[1]。然而参麦注射液作为中药注射剂的一种,成分较为复杂,在生产过程中,酶、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往往难以提纯,《中国药典》也未做不溶性检测规定,若这些物质直接进入血液,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进而易引起变态反应[2]。另外参麦注射液的辅助材料为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如果患者对其过敏,也可能会引起过敏性哮喘,甚至休克等[3]。HIS提供了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的海量数据信息,基于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发现导致过敏反应发生的可疑因素。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是将传统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一些要素进行组合后形成的一种研究方法,又分为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prospective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和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retrospective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2种。顾名思义,前者的研究时间在于从现在到将来,而后者的时间点在于从过去到现在[4]。本文基于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导致参麦注射液过敏反应发生的可疑因素,旨在为前瞻性研究与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方向与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在于分析导致参麦注射液过敏反应发生的可疑因素,为前瞻性研究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基础支撑。
1.2 数据信息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全国20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HIS 中的住院患者信息,参照集成数据仓库构建模式整合为HIS 数据仓库,对其中使用参麦注射液患者的住院信息,主要包括患者一般信息、诊断信息、医嘱信息、实验室检查记录等几方面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1.3 过敏组与对照组 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对照组是用匹配方法进行选择的,即对数据信息队列内的每一个新病例,在其内部按年龄、性别等因素选择条件相同或相近、尚未发生相同结局的一个或几个数据对象作为该病例的对照,通常每个病例选择4~5个匹配作对照[1,5]。本文令使用参麦注射液前和使用参麦注射液期间均未使用过地塞米松、异丙嗪(非那根)、氯雷他定、维生素C和葡萄糖酸钙等抗过敏药,但在停用参麦注射液24 h内使用过敏药者作为过敏组,并进一步将过敏组分成3个亚组,分别为开始使用参麦注射液至停止使用参麦注射液时间为0~1,1~2,2~7 d,将其作为过敏组a、过敏组b与过敏组c。同时,将开始使用参麦注射液后,未使用过地塞米松、异丙嗪(非那根)、氯雷他定、维生素C和葡萄糖酸钙等抗过敏药,并且开始使用参麦注射液至停止使用参麦注射液时间大于7 d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纳入标准的患者中按照1∶4比例进行配比,以年龄±5岁、性别相同作为配比条件,同时一个患者作为一组的匹配后便不再作为下一组匹配的备选对象。
1.4 分析内容 确定过敏组与对照组后,从HIS整个研究队列的资料中抽出上述2组病例的相关信息,诸如年龄、性别、入院病情、过敏史、溶媒、用药剂量及合并用药等,作为分析内容。
1.5 统计方法 过敏组与对照组进行均衡性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基于ONE-Way ANOVA 分析所得数据,运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对导致过敏反应发生的可疑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等,得到相关研究结果。
2 结果
2.1 纳入人数 符合纳入标准的过敏组有491人,其中包括过敏组a 359人,过敏组b 35人,过敏组c 97人;对照组有1 964人,按匹配条件给过敏组匹配对照,则对照组a有1 436人,对照组b有140人,对照组c有388人。
2.2 匹配效果 年龄:过敏组a 359人,信息缺失80人,有年龄记录279人,平均58.95岁,最小3岁,最大95岁;对照组a 1 436人,信息缺失187人,有年龄记录1 249人,平均58.69岁,最小4岁,最大92岁。过敏组b 35人,信息缺失9人,有年龄记录26人,平均53.73岁,最小19岁,最大80岁;对照组b 140人,信息缺失17人,有年龄记录123人,平均54.47岁,最小15岁,最大81岁。过敏组c 97人,信息缺失31人,有年龄记录66人,平均57.02岁,最小11岁,最大90岁;对照组c 388人,信息缺失55人,有年龄记录333人,平均58.07岁,最小9岁,最大95岁。可见年龄匹配效果良好。
性别:过敏组a 359人,信息缺失120人,239人参与分析,其中男性128人(53.56%),女性111人(46.44%);对照组a 1 436人,信息缺失302人,1 134人参与分析,其中男性595人(52.47%),女性539人(47.53%)。过敏组b 35人,信息缺失10人,25人参与分析,其中男性17人(68.00%),女性8人(32.00%);对照组b 140人,信息缺失17人, 123人参与分析,其中男性77人(62.60%),女性46人(37.40%)。过敏组c 97人,信息缺失25人,72人参与分析,其中男性43人(59.72%),女性29人(40.28%);对照组c 204人,信息缺失2人,202人参与分析,其中男性198人(59.10%),女性137人(40.90%)。可见,性别匹配效果良好。
2.3 可疑过敏因素 入院病情:过敏组a 359人,其中病情危急者57人(15.88%),病情危急一般者302人(84.12%),对照组a 1 436人,其中信息缺失61人,1 375人参与分析,病情危急者190人(13.82%),病情一般者1 185人(86.18%)。经卡方检验,P=0.320 2,无统计学意义,2组入院病情危重程度没有差异。过敏组b 35人,其中病情危急者6人(17.14%),病情一般者29人(82.86%),对照组b 140人,其中信息缺失6人,134人参与分析,病情危急者24人(17.91%),病情危急一般者110人(82.09%)。经Fisher 精确检验,P=1.000 0,无统计学意义,2组入院病情危重程度没有差异。过敏组c 97人,其中病情危急者12人(12.37%),病情危急一般者85人(87.63%),对照组c 388人,其中信息缺失17人,371人参与分析,病情危急者75人(20.22%),病情一般者296人(79.78%)。经卡方检验,P=0.077 0,无统计学意义,2组入院病情危重程度没有差异。可见,过敏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入院病情危重程度方面没有差别。
过敏史:过敏组a 359人,其中有过敏者26人(7.24%),病情危急一般者333人(92.76%),对照组a 1 436人,其中有过敏者127人(8.84%),病情危急一般者1 309人(92.76%)。经卡方检验,P=0.331 0,无统计学意义,2组过敏史没有差异。过敏组b 35人,其中有过敏者2人(5.71%),病情危急一般者33人(94.29%),对照组b 140人,其中有过敏者11人(7.86%),病情危急一般者129人(92.14%)。经卡方检验,P=0.274 7,无统计学意义,2组过敏史没有差异。过敏组c 97人,其中有过敏者3人(3.09%),病情危急一般者94人(96.91%),对照组c 388人,其中有过敏者46人(11.86%),病情危急一般者342人(88.14%)。经卡方检验,P=0.007 9,有统计学意义,2组过敏史比例不同。可见参麦注射液使用2~7 d亚组的过敏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过敏史不同,可能是导致过敏反应发生的因素之一。
溶媒:过敏组a溶媒记录2 701条,其中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1 668条(61.75%),5%葡萄糖注射液记录918人(33.99%),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记录115条(4.26%)。对照组a溶媒记录13 567条,其中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7 238条(53.35%),5%葡萄糖注射液记录5 908人(43.5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记录421条(3.10%)。经卡方检验,P
用药剂量:过敏组a 359人,信息缺失40人,有单次给药剂量记录(若一人对应多条剂量,取中位数)者319人,平均用药剂量84.61 mL,最小剂量20 mL,最大剂量200 mL,标准差27.80 mL;对照组a 1 436人,信息缺失118人,有单次给药剂量记录者1 318人,平均用药剂量68.30 mL,最小剂量10.50 mL,最大剂量200 mL,标准差25.33 mL。经Wilcoxon检验,P
合并用药:本文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建模分析,采用逐步选择法筛选变量,根据联合用药的频数选择参与Logistic回归建模分析的联合用药,以对何种药物与参麦注射液联用使用容易或不容易引发过敏做出初步判断。首先,对过敏组a与对照组a进行比较,根据联合用药频次情况,选择频次大于或等于100的药物,共33种药物参与建模分析。结果见表1,过敏组与对照组相比,参麦注射液与地西泮、美托洛尔联合使用发生过敏的情况往往更少,同时并未筛选到可疑的联合用药因素。
然后进行过敏组b与对照组b的比较,根据联合用药频次情况,选择频次大于或等于10的药物,共47种药物参与建模分析。结果见表2,过敏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参麦注射液联合使用甘露醇、甲硫氨酸维B1、维生素B6、依达拉奉等药物的患者发生过敏的可能性往往很大,而联合使用肝素的病人发生过敏的情况往往较少。
最后,进行过敏组c与对照组c的比较,根据联合用药频次情况,选择频次大于或等于20的药物,共69种药物参与建模分析,见表3。过敏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参麦注射液联合使用高渗氯化钠、肌苷、泮托拉唑等药物发生过敏的可能性往往较大,而与氢氯吡格雷、三磷酸胞苷、硝酸异山梨酯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往往更少。
3 讨论
与普通的中药制剂相比,中药注射剂起效迅速、作用强,由于其直接进入血管、皮下或肌肉组织,且中药成分复杂,使用不合理等因素,使得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速发型,且大部分为变态反应,尤其是Ⅰ型变态反应[6-7]。中药注射剂中存在的多肽等大分子物质等属于完全抗原,能直接使人致敏;使机体呈敏感状态,并且除药物本身成分外,制剂中的添加剂、增溶剂、稳定剂、着色剂、赋形剂及在进行化学合成时产生的杂质和药物本身的氧化、还原、分解、聚合等所形成的杂质均能成为过敏原物质而致机体过敏,从而诱发各种类型的超敏反应。同时,患者个体差异也是造成过敏反应发生的因素之一,少数过敏体质患者用药后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另外,老年人一般伴有多系统疾病,抵抗力低下,耐受力下降,脏器功能也下降,往往易发生变态反应[8]。参麦注射液作为中药注射剂的一种,亦会有过敏反应的发生。
目前开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研究有多种方法,如基于已发表文献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基于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医院内相关病例的病例对照研究以及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等。然而,文献计量研究会受到文献质量与发表偏倚的限制;病例对照研究易产生回忆偏倚,论证强度较低[5,9];队列研究由于过敏反应发生率相对较小,往往要求样本量大,随访时间长,产生的科研费用也相对较高[5,9]。相比以上几种方法,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是目前较为适合于中药注射剂上市后过敏反应研究的药物流行病学方法之一,既可以通过匹配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混杂因素,又可以使过敏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较好的均衡性和可比性[5,9],使论证更为有力。因而,本文以参麦注射液为例,基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导致中药注射剂发生过敏反应可疑因素的研究方法,为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一个重要思路。研究结果显示,过敏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匹配良好,并发现过敏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入院病情危重程度方面没有差别,在参麦注射液使用2~7 d的亚组里,患者过敏史可能是导致过敏反应发生的因素之一。另外,无论哪个亚组,溶媒均是导致过敏反应发生的可疑因素之一。同时,在参麦注射液使用0~1 d的亚组里,其与地西泮、美托洛尔联合使用发生过敏反应的情况往往更少,而未筛到可疑致敏的联合用药。在参麦注射液使用1~2 d的亚组里,其联合使用甘露醇、甲硫氨酸维B1、维生素B6、依达拉奉等药物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往往很大,而联合使用肝素发生过敏反应的情况往往较少。在参麦注射液使用2~7 d的亚组里,其联合使用高渗氯化钠、肌苷、泮托拉唑等药物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往往较大,而与氢氯吡格雷、三磷酸胞苷、硝酸异山梨酯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往往更少。
由上可见,本文尝试基于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可能导致参麦注射液发生过敏反应的因素,方法学上是可行的。但研究的一个局限性在于HIS提供的是回顾性数据,并且来自HIS中患者个体之间的溶媒、用药剂量与合并用药各不一致,而回顾性NCCS研究本身亦不规定患者使用的剂量、溶媒、联合用药等干预因素,因而可疑过敏因素的最终发现与确定还需要药学实验与临床前瞻性研究等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李傅东,沈毅,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与安全性的Mata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3):3651.
[2] 吴新安.参麦注射液ADR 数据库建立及流行病学特点研究[J].中国药房, 2010,21(20):1877.
[3] 白在贤.参麦注射液致12例过敏性休克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09,3(10):611.
[4] 叶冬青.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及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1,5(1):65.
[5] 肖颖,赵玉斌,谢雁鸣.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在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2796.
[6] 王连心,谢雁鸣.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参麦注射液临床安全性评估[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779.
[7] 黄芳华.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浅析中药注射剂研发中的若干问题[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6(3):9.
[8] 叶爱琴,王建平.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上市后再评价[J]. 医药导报,2006,25(12):1338.
[9] Ernster V L.Nested case-control studies[J].Prev Med,1994,23(5):587.
Analysis of questionably allergic factors to parenterally administered
Shenmai——a nested case control study using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data
WANG Lian-xin1, TANG Hao2, XIE Yan-ming1*, YANG Wei1
(1.Institute of Basic Research in Clinical Med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2.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 Parenterally administered Shenmai, made from constituents of Ginseng Rubra Radix and Ophiopogonis Radix has, confirmed by modern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the function of increasing cardiac hypoxia tolerance and anti arrhythmic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However, parenterally administered Shenmai is also prone to cause allergic reactions, which is clearly a safety issue. NCCSs combine elements from case-control and cohort studies. HIS data provides real world clinical information on the use of parenterally administered Shenmai. To explore suspected allergic factors this article compares specific information of those who showed allergies to those who didn't in the real world clinical application based on HIS data from 20 nationwide hospitals. Data includes age, gender, severity and type of allergic response, dosage, solvents used in the medication′s preparation and drug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parenterally administered Shenmai. Whilst this methodology is a possible route of exploration, ultimately pharmaceutical experiments and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identify and confirm factors related to allergic re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