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检验师岗位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引导文;引导文教学法;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09-010引言
在现今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用人单位对高职学校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格外看重,这就对高职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及岗位适应能力,项目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而项目教学法的实现离不开引导文的设计。
1引导文简介
引导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教学文件即引导文,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过程等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项目教学方法。引导文是引导文教学法成败的关键,学生通过阅读引导文,可以明确学习目标,清楚地了解应该完成什么工作、学会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技能。在引导文的引导下,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获取有意义信息,解答引导问题,制订工作计划,采用此种方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发展。
2引导文教学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引导文教学法是项目教学法的完善与发展,它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兴趣不高等弊端。由于只有具有最终产品或可检验工作成果的教学过程,才能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因此项目工作最适合采用引导文法。引导文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针对明确的学习目标,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自觉地应用与实践。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赋予每位学生确立自己行为目标的权利,充分发挥潜在能量,培养其关键能力,使之尽快适应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
3引导文的详细设计方法
良好的引导文的设计能够给学生很大的自主学习空间,能够教会学生如何一步一步实现项目学习的最终目标。可以说引导文的设计思路就是教会学生从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到学会技能的一个过程。引导文的设计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1 项目描述引导文中的项目描述应该是整个项目的概括,既可用文字的形式,也可以用图表的形式来表达,通过本部分内容,使学生清楚客户需求、学习目标、职业岗位指向、项目工作要求、已具备资料和工具五部分内容。
①客户需求:即客户对项目设计都提出了哪些要求,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分析,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而学生最终设计的作品必须达到客户的要求,这是检验学生作品成败的一个标准。②学习目标:学生能从引导文中知道通过本项目的学习,他能够学到什么东西,能达到什么水平。③职业岗位指向:即告知学生能够适应哪些具体的工作岗位。④项目工作要求:即项目小组在动画设计时的具体要求,可分条列出。⑤已具备资料和工具:即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或已经存在的资料和工具,不需要学生自己查找。
3.2 项目资讯在项目资讯中要介绍清楚完成本项目需要学生掌握的相关信息或获得信息的具体途径,要求学生必须事先具备这部分知识。建议采用问题的形式把信息及信息来源告诉学生,具体的答案留给学生去寻找,效果可在项目实施中进行检验,这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3.3 项目计划为了使工作任务如期完成,要求各项目小组必须制定详细的项目工作计划,如第一步:根据客户需求,选择确定设计方案;第二步:制定工作计划,即每个工作流程的负责人、应完成的成果和实际完成的成果;第三步:制定时间计划,即每个工作流程的耗时,要求必须按时完成,详细的工作计划可以提高项目组成员的时间观念和责任心,也便于最终考核。
3.4 项目决策即做出决策的过程,通过决策,确定项目设计方案,此过程是决定项目最终成败的关键。
3.5 项目实施项目实施是学生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及实施情况的记录,可依据具体情况设计大的实施方向,并且对实施过程中每一步具体的操作进行记录,有问题也应详细记录,这是对操作实施质量监控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避免工作的盲目性,以保证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3.6 项目检查及评价检查与评价可采取量化的形式进行,具体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师提供相应的考核评价表,师生双方、项目组之间都要对项目给出评价及修改意见,并形成书面文字,学生根据反馈意见再次修改作品,直到达到客户满意为止。
3.7 辅导性说明辅导性说明指出在其他专业文献中找不到的有关工作过程、质量要求、劳动安全规律、操作说明书等材料。
通过实践证明,优秀的引导文的设计是项目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引导文教学法的应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自学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量应用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课堂中,引导文在教学应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内容的设计必将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而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
[2]孙晶艳.二维动画制作项目实战[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3]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4]宁开云.引导文教学法在《进出口贸易实务》中的应用,中国校外教育2010-08-20.
[5]张艳英.引导文教学法在审计业务约定书授课中的应用,商业经济2010-12-20.
建立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需要将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引入到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中,要运用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分析方法,对职业教育专业覆盖的职业岗位进行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出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式,以及岗位应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等。然后将这些真实的工作任务及相关知识、技能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转化为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可以实施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并将相关的“学习性工作任务”通过一定方式的归并和组合,构建出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和实习、实训的教学内容。
(一)建立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运用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方法,实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相统一,其关键的一步是分析出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将其转化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教学过程。为此,我们有必要先搞清楚何谓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然后再分析、归纳出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对工作过程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作过程指的是旨在实现确定目标的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的顺序,狭义的工作过程则是指向物质产品生产的顺序即“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善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将工作过程解释为“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系统”,是指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从开始接受工作任务到完成工作任务获得工作成果期间,在时间上是一个变化和流动的过程,在空间上有人和物的位移,在行动上有人操作和物体的运动,在这个“流动”、“位移”和“操作”中所运用的工作方式、采用的手段和使用的工具都是遵照工艺流程和规则有序的在运行,即工作过程的基本结构与环节是有规律可循的,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结构。从表面上看,工作过程在不同企业中,存在同一个职业岗位其工作过程采用的方式、手段和工具可能并不完全相同。但是,通过对不同企业相同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分析,发现无论工作任务的大小和复杂程度的不同,还是企业规模的大小以及产品类型的不同,其职业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实现所要求的工作成果的过程,不同企业的同一种职业工作岗位其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式是基本相同的。运用职业分析方法,就是要找到和发现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共性部分、关键环节和固定结构。运用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方法,在研究了大量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的基础上,德国职教专家(Sonntag,K)以企业某一职业岗位为例,对技术工人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职业行动可以用“完整的行动”模式以及工作过程的四要素(四要素是指:目标、工具及辅助方式、工作对象和工作方式)来实现工作任务的完成。本文作者结合我国企业生产过程的具体情况,参照德国职教专家(Sonntag,K)总结的职业行动的“完整的行动”模式,建立了企业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见图1)。即企业的职业岗位中,技术工人接受一个工作任务后,第一步需要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第二步对具体任务做主观的综合性的分析和归纳,即通过自身的能力寻求帮助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从外界获取有关信息,做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决定;第三步对工作任务完成进行规划,制定工作任务的实施计划;第四步依据实施计划,协调工作过程的要素,包括工作目标、使用工具、工作对象和工作方法,协调好工作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按照工艺流程和规则来实施、完成工作任务;第五步检查和评价工作任务,出具书面检测材料,调整工作过程与操作方法。
(二)构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获得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式不是目的,还需要对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即对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进行职业教育教学论意义上的研究和归纳,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式为样本,参照企业中技术工人从接受工作任务到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的各环节将其归纳成五个重要的阶段:明确工作任务与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检验和评估工作任务。并对这五个工作步骤进行教学论意义的设计,将其转换成适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的教学模式,形成“确定学习任务、收集获取信息、决策与计划、实施计划、检查与评估学习任务”这样五个步骤,构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见图2)。
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实施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以知识和单项技能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转变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学习性工作任务”是对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的“教学化”处理的学习任务。为此,需要对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一)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又称为职业行动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能够促进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发展[3]。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是职业岗位中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它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它是根据一个职业中可以传授的工作关系和典型的工作任务来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以下特征:1.典型工作任务不是具体的职业工作过程或工作任务,它在一个复杂的职业活动中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这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计划制定、任务实施、结果检查和评价等步骤。2.典型工作任务可以表现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内容和形式,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过程是一个将现实的、客观的工作任务按照一定主观标准进行系统化的处理过程。3.典型工作任务是职业岗位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工作,在整个企业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里具有重要的功能,即通过它能够理解该任务在员工成长发展中的内容、功能和意义。
(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设计职业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是源于企业实践,是针对一个职业而言的。通过对职业岗位分析获得的典型工作任务不能直接引入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需要对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即通过二次开发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在专业教学中可以实施的“学习性工作任务”。1.运用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法,开发“学习性工作任务”。要想把职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引入到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中,需要职业工作系统(即企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等)与职业教育系统(即职业学校、学校中的专业课、实训教师、课程专家等)共同合作和开发才能实现。职业工作系统的有关人员要依据职业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职业学校专业覆盖的职业岗位和技术要求变化通过调查、访谈、观察和亲身体验等方法,分析、归纳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需要的典型职业工作任务作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设计和开发的依据和参考。职业教育系统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特色,依据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自身的结构和教学条件,将职业工作系统分析、归纳出的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对其进行“教学化”的处理。教学化处理的涵义是以职业教育教学论和有关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导向为宗旨,对典型职业工作任务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将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教学过程实施的“学习性工作任务”。这样专业教学就可以展开了。学习性工作任务获得是需要将典型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进行整合形成,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形成过程如图3所示。2.以职业教育教学论为指导,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职业教育教学论是与职业教育教学有关的理论,包括职业教育的教学价值取向、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以及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教学问题等。鉴于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要以职业活动的工作任务为目标、工作过程为导向来实施教学。因此,需要把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引入到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中,但是需要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将职业岗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可以进行教学的“学习性工作任务”,而这种转换是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再设计,这个设计过程需要以职业教育教学论为指导,设计过程中要依据专业教学阶段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的要求进行,还要考虑到教学理念、办学机制和教学资源等因素对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的影响。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设计一般由专业教师和实训教师共同为学生设计,要求设计出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应含有学习任务题目和内容、引导性问题、完成任务的信息和线索、对学习者或团队工作的指导、用于检测和评估的指令等等。以职业教育教学论为指导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及影响因素(见图4)。
(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打破以知识和单项技能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专业教学过程,转变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教学突出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学生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学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专业教学过程应按照“确定学习任务、收集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决策)、实施计划、检查和评估”这样5个完整的行动序列进行教学。
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核心教材《数控加工实训教程》中的实训项目螺纹轴零件为例,将其作为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课教学的中的一个“学习性工作任务”,并以此为例探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实施过程。螺纹轴零件如图5所示[5]螺纹轴数控加工实训教学过程:
(一)确定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指教师将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教学过程实施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学习任务是学习情境的具体化。确定和设计学习任务时,应对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有基本的设想,清楚所采用的学习资源、途径和完成任务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对学习方式要有安排。通常需要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学习任务,学生与教师一起讨论,最终确定学习任务。本案例中,学习任务是螺纹轴零件的数控加工,螺纹轴零件为轴类结构,结构元素包括圆柱面、锥面、阶梯面、槽、螺纹等,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数控编程加工的专业教学要求,要完成螺纹轴零件数控加工的学习任务,掌握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实训教学中需要完成螺纹轴零件的“结构与加工技术要求分析”、“加工工艺分析设计”、“加工程序编制”、“数控加工操作”和“加工质量检验”等学习阶段,每个学习阶段需要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既符合企业实际工作要求,又与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相符。
(二)收集获取信息学习任务确定后,需要学生独立收集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的资料和解决问题的信息,主要途径有: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料;到现场进行参观调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自己的资源和经验,为学生讲解一些必要的知识或提供一些资料。同时学习者应根据学习任务说明和学习任务的资料,设想出完成学习任务的工作行动的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条件。本案螺纹轴零件数控加工,在明确了学习任务后,学生要去学习和查阅有关轴类零件数控加工的知识,掌握数控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对螺纹轴零件进行零件功能分析、结构分析、尺寸与公差分析、加工技术要求分析。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将分析结果记录在零件工艺信息分析卡上,如表1所示。
(三)决策和制定计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讨论,决策出完成学习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预测可能达到的效果。再按照决策的相应环节制定完整、可操作的完成学习任务的工作计划,包括:学习小组制定计划和学生自己讨论计划的可行性,必要时教师和学生可共同讨论计划的可行性。本案螺纹轴的数控加工,在决策和计划阶段,有学生小组共同制订出螺纹轴零件数控加工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的内容包括学习任务的工作步骤、所需工具清单、材料清单、人员分工(工作要求与工作目标)、经费预算、成本核算、工作时间安排等。工作计划内容见表2所示。
(四)实施计划实施计划的过程就是工作过程本身,其基本组成元素为工作目的、工作对象、工作材料、工具和工作的方式方法。即学习任务的完成主要由学生小组自己独立承担,在小组同学的互相配合下,以团队形式完成制定的工作计划。学生通过独立处理现实工作岗位中的问题之后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其今后进入职业生涯是十分宝贵的。本案螺纹轴零件数控加工,学生在实施零件数控加工前,还需要讨论和制定出零件数控加工的工艺方案,填写螺纹轴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卡,包括:刀具选择、切削用量选择等。工艺方案经小组讨论,并经指导教师同意后,进行螺纹轴数控加工的程序编制,在完成以上工作后,在教师的现场指导下由学生实际操作数控机床完成螺纹轴零件的加工。加工顺序为首先装夹右端,加工左端,包括:M30、准33、准37.667、准540-0.03,再装上薄壁环套零件加工准68±0.01外圆。调头装夹加工内孔、梯形螺纹及外圆尺寸。
摘?要: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以校企合作、工学合一为载体,“教学做练”四位一体,实现理论与实践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关键词 :校企合作?企业项目融课程?内置岗位?知识、技能与素养于一体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笔者学校近几年在该课程中进行了校企合作、工学合一的改革实践,经过教师、学生、企业及社会学习者四类人群的实践检验,该课程改革适应专业发展要求,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紧随企业技术发展,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一、课程改革的定位与目标
从专业培养定位上看,企业急需大量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的专业人才,这些岗位要求他们安装工艺标准规范,调试过程完整准确,维修安全准确规范,都需要该门课的培养和提升。
从专业培养目标上看,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是主线。以校企合作、工学合一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整合序化并安排教学活动,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教学做练”四位一体,促进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零距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距离。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与安排
教学内容以具体工作任务为中心,从“企业真实任务”着手,坚持科学合理、务实够用、适当拓展的原则,以工作内容为依据整合序化课程内容,以真实工作岗位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以规范企业工作流程设计教学过程,以严格职业标准设计评价标准,实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与岗位工作对接,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
教学安排上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与岗位相适应,以生产为对接,以校内外实训条件为依托的原则确定了九个涵盖常见的车、磨、钻、铣、镗五类机床的学习任务。
三、课程改革的构思与设计
教学设计上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将6S理念、劳动态度、团队协作贯穿整个教学。在教学中将课堂企业化,突出工学结合的理念,让学生通过工作来学习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体验企业化工作。
教学模式上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学做练一体、顶岗实习等模式,同时以学习任务为单元开发配套教学资源,通过图片、动画、视频、虚拟实训等方式,提供“学中做,做中学”的实际案例以及操作方法。
除了软件,硬件方面也要配套。在教室中划分教学、资料查询、工作、仓储、成果展示等区域,同时拓展利用校内机加工车间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师资队伍也是关键一环。为此,我们不仅有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专业教学团队,同时还聘请校外专家、能工巧匠、企业管理者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形成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梯队。
四、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组织实施中以工作任务为引导,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具体工作过程是学生先明确任务,再根据任务要求制订可行计划,接着准备实习工具器材,再严格遵守作业规范作业施工,安装或者检修完毕后,自检,填写相关表格,交付相关部门验收,清理现场,归置物品。最后进行总结评价,反馈。以CA6140型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学习任务为例:
1.明确任务
通过工作情境引入企业车床安装单,学生领到任务后,明确工时、工作内容、小组分工等要求,准备好包含企业技术标准、国家技术标准等资料。
2.现场勘查
小组分别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记录勘察的电源、控制柜等信息,手绘各自布置图,小组讨论并表述用AutoCAD软件展示的最优布置图。
3.制订计划
根据学习工作经验,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在工作页企业化表格讨论中修订工作计划,准备学习工作用品。
4.施工准备
通过查询资料及教师的讲解,掌握安装过程、明确安装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准备好所需工具材料。
5.现场施工
各组分工协作完成组长分配的任务。作业完毕后清理现场,填写验收技术文件,完成项目验收。
6.总结评价
各组展示工作成果,交流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技巧,从教师、个人、小组三方面进行学习过程综合评价。
五、课程改革的成效与反思
企业项目融课程,企业管理进课堂,工学结合的深度与层面进一步挖掘与完善。学生在职业化环境中体验到工作全过程,综合职业能力得以提升,形成完整的职业思维并构建工作思维。同时在工作中学生团结协作,相互认可,保持较高兴奋点。
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双方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教学也由散件向半成品、成品化转换,教师、学生、企业三方均受益,这是教育改革一次成功的尝试。
参考文献:?
服务计划
以委托监理合同、工程建设合同、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技术规范与标准、项目建设单位需求为依据,通过“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手段,协助业主方全面地进行项目管理、提供技术咨询,对项目承建方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指导、评价,并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合同措施,确保建设行为合法、合理、科学、经济,使建设进度、投资、质量达到建设合同规定的目标。服务贯穿于工程准备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工程验收阶段等全过程。
协助建设单位对设计文件进行评审;
协助建设单位提出工程招标技术要求;
协助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检查、监督;
对工程上使用的主要设备和材料进行到货检验,对于不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质量标准的设备材料,有权通知承建商停止使用;
审核、协调处理工程变更;
审查、签认施工单位提出的工程款支付申请;
组织召开工程项目例会和其他专题会议,负责会议纪要的整理和分发;
每周向建设单位书面报告工程情况和监理工作情况;
对工程合同的执行进行监督管理;
对工程文档进行管理,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及时提供相关文档资料,工程完成后负责向建设单位移交工程竣工文档;
组织工程初步验收,并协助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监督检查施工单位按合同要求对用户进行培训;
审核工程结算;
工程完成后向建设单位报送监理工作总结。
服务保障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
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有监督管理的权力与责任。
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工程中发现一般的质量问题,应随时通知施工单位及时改正,并做好记录。如施工单位不及时改正,情节较严重的,监理工程师可发出“工程部分工序暂停指令”,待施工单位改正并复验合格后,发出“复工指令”。
单项工程或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可出具“工程工序报验单”,监理工程师现场查验合格后,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对于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必须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签字认可。
监理工程师每周填报“工程周报”。
监理工程师需施工单位执行的事项,除口头通知外,可使用“监理通知”,催促施工单位执行。
2、服务保证措施
1、按照建设单位要求,及时报送监理周报,汇报工程进度、下周的工作安排、发现的问题等。
2、监理到位情况检查,公司管理部门会不定期的在不告知监理
人员的情况下,组织专门人员到工地进行抽查。检查监理人员的到位情况和监理质量、安全情况。
3、不定期的走访建设单位主要工程负责人,了解本项目监理部的工作情况,调查客户满意度情况。
4、制订专业的监理规划,按照监理规划的相关要求,开展监理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有序的进行。
5、工程结束后,配合建设单位搞好初验工作,并监督施工单位做好整改工作。
6、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
3、人员保证措施
我公司将在业主要求的期限内组织投标承诺的人员进场开展监理工作,如确有原因需更换监理人员,我们将事先征得业主同意,并保证替换人员资质不低于被替换人员的资质和合同的要求。在合同期内,我公司将采取一切措施保证监理人员的稳定,以利监理工作连续、正常进行。如因工程需要或业主另有要求需要增加监理人员的,我公司将积极调派符合资质要求的监理人员进场。
工期保证措施
施工单位提交进度计划
业主(协商)同意
整改
监理审批
施工单位提出延期
监理审批延期
监督计划实施
同意
正常
影响工期
检查执行情况
是
有拖延
监理审核
施工单位调整进度计划
监理督促施工单位采取赶工措施
施工单位责任
否
是
不
同
意
工程竣工验收
同意
由施工单位制定进度计划,并交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进行审批,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执行,如有变更,应及时提出,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通过。
督促施工单位加派施工人员和加大协调力度,提高施工进度,如果施工单位对此没有任何反应,监理单位将向建设单位提出更换施工队伍的申请,由建设单位作出相应的变动工作。
提高监理工作效率,及时审签开工报告、及时进行工序验收,以保证工程能按期开工,完工后能及时转入下道工序施工;加强过程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因质量和安全问题影响工程进度。
特色服务措施和优惠措施
特色服务措施
特色之一:明确创建“三高标准”
我公司承接本工程后,明确监理工作创建的具体目标,集中展现在“三高”标准上,即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
1、高水平
高水平团队是创建工作的控制中心。我公司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的要求和监理合同的约定组建项目监理部.
2、高质量
高质量要求贯穿于本工程创建的全过程,监理部能够为业主提供高智能、专业化、高技术的监理服务,拥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做后盾,工程不仅体现出我公司精湛的专业技术,同时,还适当超越监理合同的委托范围,为业主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服务。
3、高效率
监理部全体成员拥有积极的工作心态,保持积极而上进的工作态度,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沟通交流。
“量体裁衣、量力而行”,监理内部分工协作、职责明确、专业配套齐全,从而保证了项目目标逐步实施和有效控制。
监理工作有较强的计划性和条理性。
①控制预控第一关;
②搜集信息,实施过程控制;
③组织协调多专业立体施工,避免互相阻滞、互相影响施工。
特色之二:制定创建精细计划
1、制定创建的装备设施计划
为现场监理工作配备必要的办公、通讯、交通、检测设备和生活设施,特别是检测装备,如红外线测距仪、回弹仪、全站仪、钢筋保护层检测仪、涂层厚度检测仪等。
2、制定创建的团队优待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监理部在业主、施工等单位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社会地位。本工程监理部在通讯、交通、办公和生活等方面得到一些优惠的政策和待遇,明显优于其他大多数监理部,以激发团体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公司对他们取得的业绩将进行表彰和宣传。
3、制定创建的后台服务、技术支持与再教育计划
充分利用公司的信息网络平台,以公司的技术支持为坚强后盾,解决项目中的技术难题。积极组织监理人员参加省质监总站领导和专家莅临现场的技术交流会,每人每年都能参加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达到一次以上,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达到40课时以上等。
4、制定创建的具体工作计划
如:监理工作总体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计划,设计变更(处理)工作计划,材料核定工作计划,隐蔽工程验收计划,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计划,质量目标控制计划,进度目标控制计划,投资目标控制计划,质量事故处理工作计划,主要设备核定工作计划,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过程监理工作计划,保修阶段监理工作计划,竣工验收工作计划、竣工备案工作计划等等。
特色之三:采用创建好的措施
1、精选的优秀总监
监理项目实行总监负责制,派驻的项目总监取得国家两个注册证书,且具有丰富的房产项目监理经验,精力充沛,他将率领监理部充分运用工作经验和本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全新地开展工作。
2、精强的监理团队
现场监理人员的岗位、专业、能力、年龄、素质与本工程各专业工程的特点相对应,全体人员均能胜任工作,且责任心较强。总监能够注重团队建设,能够充分调动监理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技术优势,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引导他们按照监理合同、规划、细则等要求开展监理工作,督促、协调、配合施工单位认真和全面地履行施工合同。
4、精细的监理工作
现场监理部能够以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行业规范和标准以及设计图纸等为依据,根据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贯标要求,开展各项监理工作。对监理工作应实行过程控制,运用PDCA循环,持续地改进过程质量,保证监理工作的符合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加强了平行检验工作,形成较为完整的平行检验自制用表,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增强服务意识,在监理服务中,监理部成员时刻保证良好监理工作质量,体现一个“细”字;多看、多测、多量、多记、多想等,体现一个“勤”字;在工作中自我约束,体现一个“谨”字;以数据说话,以理服人,体现一个“实”字。
5、精诚的监理服务
我公司及监理部能够信守合同,严格履约,并且严格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行为准则,贯彻执行我公司“公正监督、热情服务、顾客满意、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能够体谅同仁的个性和工作方式,与参建各方具有良好的工作关系,为实现同一个目标,体现一个“诚”字;按期完成任务和履行承诺,体现一个“信”字。
目前监理工作受到建设单位的评价是“工作认真、实事求是、管理严格、素质较高,值得信任”。
特色之四:善于创建“总结与交流
”
工程监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积累不少好的经验,需要我们及时进行总结、交流和推广。在总结中提高、在交流中充实、在推广中强大。
优惠措施
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为了节约成本在设计阶段对某些方案或材料进行分析,选择性价比高的方案或材料,对节约工程造价提出合理化建议。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为缩短工期作出努力。
如贵方需要,对所编制的成果文件进行造价分析;
提出材料单价合理定价的方案;
关键词:典型工作任务;仓储作业实务;教学设计
典型工作任务是指一个职业具体的工作内容,是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一项工作。它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的过程,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典型内容和形式。一般而言,一个职业由10~20个典型工作任务构成。近年来,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广受推崇,并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改革的一种新手段。本文以仓储作业实务这门课程为例,探讨了如何开展“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教学设计。
一、仓储作业实务课程的定位
仓储是物流领域最古老的一个功能要素,从原始社会产品有了剩余开始就出现了仓储的行为。时至今日,仓储依然是支撑物流行业的一大支柱,也是物流行业吸纳最多基层操作和管理人员的一个职业。因此,仓储作业实务是职业学校、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物流专业职业岗位方向的模块课程。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也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有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硬件的支持。所以,这样的课程非常适合“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方式。
二、仓储作业实务课程教学的现状
1.组织课堂的形式理论多于实践,学生接受的知识有限
长期以来,国内众多职业学校由于资金、场地的限制,所建设的物流实训室规模都比较小,功能简单,能够满足学生同时进行实操的岗位数很少。这无疑给教师造成很大的困扰,大部分上过仓储作业实务课程的教师都感觉实操课难以组织管理,实操内容少,部分实操项目甚至因为缺乏必要的硬件而无法开展,专业教师大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仍然把这门课程当作理论课进行授课,学生学习的兴趣受到很大的影响。
2.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
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师队伍大多数存在师资经验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物流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高校开设物流专业的时间也较晚,在职业院校任教的专业教师大多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是“校门到校门型”,缺少在企业一线操作岗位锻炼的经历,很难组织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以我校为例,所有物流专业教师当中仅有1~2位教师是有过短暂的企业工作经历,其余都是毫无企业实践经验的理论型教师。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工作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当前仓储作业实务课程的教学已经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势必要引起教学方式的变革。
三、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仓储作业实务课程教学设计
1.总体思路
首先,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传授知识不能完全照本宣科,在“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模式下,仓储作业实务已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份工作。其次,教师应该走进企业一线的操作或管理岗位去熟悉业务,提取“典型工作任务”。最后,教师要学以致用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设计。
2.“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取
“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取需要经过两个阶段:
第一A段是对本课程涉及的职业与工作进行调研分析,这个阶段要求学校必须邀请企业一线操作或管理岗位的专家共同参与,必要时,专业教师需下企业进行学习调研,最终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制订阶段性的成果――仓储作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第二个阶段是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学校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与企业物流经理、仓库主管、仓库管理人员一起确定仓储岗位的职业发展历程、仓储职业工作任务列表与任务描述从而提炼出仓储作业实务课程的学习任务(建议为120课时)。
任务一:仓库规划(12课时),分解为仓库库区的分类布置与规划、仓库参数的丈量与确定、仓库面积与仓容定额确定3个学习活动;任务二:货物入库操作(30课时),分解为接单处理与信息系统操作、接运货物、验收入库与信息系统操作、理货操作、货物上架操作、登账与归档6个学习活动;任务三:货物在库操作(20课时),分解为货物堆码与苫盖、商品编码与货位编号、仓库5S管理与商品养护、盘点作业与账务处理4个学习活动;任务四:货物出库操作(30课时),分解为出库凭证的制作、接受出库凭证、货物下架操作、货物分拣与包装、发货出库与交接、出库凭证归档与登账6个学习活动;任务五:仓储商务活动(6课时),分解为仓储服务的需求调查与谈判、仓储合同的制作与签订2个学习活动;任务六:库存管理实务(10课时),分解为仓储物资的ABC分类法、安全库存量以及警戒库存线的设置、异常库存的处理操作3个学习活动。
3.仓储作业实务课程教学设计
(1)明确任务。这是开展仓储作业实务教学设计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发挥其引导作用显得尤为关键。教师首先在所有的学习任务前设置任务情景,可以通过企业案例、企业现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仓储工作的背景,吸引学生兴趣并使学生带着如何完成工作的疑问进入课程的学习。其次,要按照企业岗位的设置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讲解明确任务阶段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需要掌握的技能点。再次,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并对任务进行必要的解读,旨在抛砖引玉引导小组学生分工合作,围绕问题查阅资料并进行信息记录。最后,各小组学生上台描述任务或问题解决的方法,教师补充与点评。
(2)制订计划。这个阶段旨在培养学生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也是对第一个阶段学习任务的进一步加深。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将小组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制订成方案或工作计划。
(3)做出决策。决策是计划的前提并为工作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而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由此可见,“典型工作任务”的决策阶段与制订计划阶段的联系是很紧密的。所以,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明确决策阶段的任务要求。其次,小组派代表讲解决策的内容,其他小组进行记录与打分。最后,学生提交决策方案书,教师进行点评。
(4)实施计划。实施计划是“典型工作任务”教学设计的核心阶段,是检验学生制订的工作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效果优劣的评价标尺,也是考查学生对于工作技能掌握熟练程度的关键所在。教学的地点要求设置在学校的物流实训基地或者借助企业的物流工作现场,教师要充分做好任务实施前的现场准备工作,教学的设计可以分为5个步骤: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描述与要求;实施前准备;实施过程;问题解答。
(5)检查控制。检查与控制是小组计划实施后对其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是一份完整的职业工作的收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引导其他小组进行检查并强调这个阶段是考查工作人员的细节能力,仓储职业是很重视员工细节把握能力的工作。例如,入库工作完成以后,需要对入库的单据进行审核并移交文员归档。
(6)评价反馈。制订教师评价表与学生评价表,教师对任务进行评价并组织其他小组学生进行交叉评价。这样,小组互评的效果会更好,因为学生更喜欢参与,学习气氛会更活跃,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四、小结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设计法,是为了解决当前职业院校过多组织理论课,缺乏实践训练的难题,是坚持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形成以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师资队伍,共同搭建学习平台,共同培养与评价学生能力,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的新型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化妆造型课实践教学;新娘妆;新娘秘书;引导文教学法
作为一名当代的中职形象设计专业的化妆造型课教师,我时刻关注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随时根据就业岗位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近几年,随着新人对婚礼及自身造型要求的不断提高,婚礼市场对“新娘秘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一职业收入较单纯的早妆师或跟妆师要更高,更稳定,适合成为职业学校形象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选择。针对这一市场需求,我结合情境仿真教学模式和引导文教学法,在化妆造型课实操训练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新娘秘书
“新娘秘书”2004年开始流行于北京市场,属新兴行业,目前专职高水平、高素质的新娘秘书仍然缺乏,就业前景看好。新娘秘书是新娘的贴心助理,为新娘化妆、跟妆,并提供婚礼文化上的指导。
二、新娘秘书的工作内容及从业素质
工作内容:婚礼前,陪同新娘婚礼前的妆面造型设计、购买婚纱、配饰等,提供专业建议。婚礼当日,全程陪同新娘,包括新娘早妆、婚礼中途换装,要求新娘秘书在极短的时间内(不超过10分钟),帮新娘更换礼服、首饰、鞋子、妆面及造型的整体搭配。为新娘清点和管理物品,随身携带应急物品等。从业素质:新娘秘书的形象要恰当,要具有亲和力。具有化妆、色彩、服饰搭配的基本功。需要对时尚元素敏感,对色彩、造型等有很专业的评判。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强,有服务意识,应变能力强。那些专业技术水平高,精通当前婚礼流程,并能够培训新娘婚礼文化,能够应对婚礼中的各种突发事件,气质高雅、综合职业素质较高的新娘秘书极受新婚顾客的青睐,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三、什么是引导文教学法
引导文教学法,非常适合新娘妆教学实践采用。它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从教学的各个阶段充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它的实质是教师把原本要讲授的教学内容用引导文的形式编写出来,其中有对将学知识的背景及内容的有目的的调查,有分组自学和研讨的内容,有学生对技能的实践操作竞赛,也有将所有工作完成后的评价及各类型表格的填写。通过一系列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制订、完成工作计划,并完成相关实践任务,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得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引导文教学法与我们传统的专业技能教学四阶段法相比,更好地发展了学生个性、体现了学生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如何在教学中实施
“新娘妆”这一教学内容既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又是化妆师考级的必考内容。因此,教师采用引导文教学法结合情境仿真教学模式辅助教学,步骤如下:
1.教学准备阶段
首先,教师先根据教材中的知识、技能要求及企业对新娘妆的技术标准,合理设计“引导文”。教师要做好以下前期准备工作:在材料中首先明确教学重点及难点,确定全部不同层次的引导问题,给学生提供获取所需专业信息的方法。并将企业和顾客对新娘妆面的流程及要求做成附页。教师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至少要有2名女生,便于其扮演“新娘”和“新娘秘书”(要给新娘换衣,必须是女性)。
2.教学实施阶段
(1)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教师在布置任务前,要引导学生观看2015年最流行的新娘化妆造型图片和视频,然后组织学生共同讨论——根据专业市场及企业的要求,新娘秘书的工作内容和职业素养有哪些?明确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有明确目标后,积极主动自学。然后布置学校任务:为XXX提供婚礼当天的新娘秘书服务,再给每组下发引导文材料,组织学生阅读讨论。(2)学生自主收集所需专业信息各组学生根据引导文要求,分配任务,自主收集有关专业信息,并在教师和组长组织下,系统整理已有信息,与引导文问题一一对应,不断进行研讨,充实资料。(3)学生相互合作、制订计划组长组织组员将任务进行细化和分工,确定不同工作岗位的适当人选,如“新娘”、“新娘秘书”等,组员和组长共同制订小组工作计划,并与教师共同讨论,确定实施方案。如婚庆流程、婚纱及礼服的确定、服饰配件的选择、手捧花的种类、颜色及扎法、“新娘”的人选、妆面及发型的确定等。(4)学生配合实施工作计划每个小组成员各自进行细致的准备工作,并实施工作内容。他们既完成了个人的独立工作,如收集整理专业资料,填充表格完成引导文问题;也有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如“新娘秘书”与“新娘”的沟通交流。在最后环节——实践操作“新娘秘书”结婚当日早妆及婚礼现场换妆的过程中,小组的所有成员紧密协作,遇到突发事件共同面对和解决,这既是“新娘秘书”专业技能的展示,也是对小组团队协作的体现。(5)学生和教师检验实操成果先由学生进行自检,然后由教师或其他组学生再次检查,分析利弊得失,总结提升自身。帮助学生学会独立评价自己的工作成果,不断进行自我检查,并及时改善服务质量。(6)针对实操进行多种评价针对实践操作后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之间的自评、小组内部互评、教师对各小组的评价和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及专业态度,收集信息的全面性和可用性,提出的建议计划是否更有创意等。其中自评是小组代表阐述本组的两款新娘妆作品的设计构思和工作流程;组内互评和教师点评在每组自评后进行,针对各组作品,全班师生积极踊跃,共同探讨;在研讨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进步。采用引导文法辅助化妆造型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探索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并让学生到最有效的“学习及工作方法”,能用这些方法独立解决今后在职业生涯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陈子涵化妆造型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ISBN:9787506462983.
一、行动导向教学范式概念
行动导向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的概念,英语国家称之为Action Qriented。它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导教学范式。但它既不是一种教育理论,也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该教育范式主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它致力于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构建知识、形成能力,使受教育者既能适应相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能将这种构建知识的能力运用于其他职业,实现知识、能力迁移。其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它通过有目的、系统化地组织学习者在实际或模拟的专业环境中,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职业活动的过程。以便学习者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行动的过程,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引导文教学法等。在教学组织方面,学生、教师与学习(工作)环境间呈现新型“三角双向”的教学模式。即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习(工作)环境与学生及教师之间构建良性互动关系,以保证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行动导向教学程序特征
行动导向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与学科体系教学具有显著差别(图1)。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来学习,从而达到“手脑统一”,“学用一致”。其教学程序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性。行动导向教学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式学习。学生根据任务单广泛收集信息,抓住由教师或书本材料提供的核心问题的本质,为下一步作充分的准备,便于能够独立地进行每一个工作步骤。教学环节结束时,教师将每个人准备的答案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明确核心问题的本质,即“做什么”。
(二)计划性。在明确任务目标后,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操作任务必须是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不能设计一个让学生无法完成的任务;任务的布置是分步的,根据课程的进展依次布置。任务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且有拓展深度,让学生有深究的机会。在这一环节里,需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即制订可行的工作计划,包括具体工作的日程安排。通常以书面的形式拟订工作计划。
(三)决策性。这一环节通常采用教师与学生谈话的方式,就所拟订的计划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可行以及所选择的工具是否合适等问题交换意见,最终做出比较合理的决策。
(四)实施性。这是实质性的阶段。学生作为学习行为的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与独立地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完成工件制作或其他委托任务。这个阶段也包括工作与检验的相互交替,不断反馈,调整进度和修订方案。
(五)检验性。行动导向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只用脑,而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在实施阶段终了时,将产品同要求进行比较,检查其质量与规格相符合的程度。这时,学生可以参考检验表格独立检验或由教师检验。
(六)评价性。行动导向教学,打破学科体系的惯性,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改革传统评价方式,建立以技能与能力的形成为目标的过程导向的评价体系。包括对前五个步骤的评价,对产品本身质量的评价,对学生行为及工作态度、责任心等方面的评价。通常以教师和学生谈话的方式进行。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
三、行动导向教学视阈下高职教师角色定位
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姜大源教授认为:“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要求开发过程导向课程、构建行动学习情境、完成教师角色转变、实施个性化教学形式、建立一体化专业室。”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行动导向教学的实现关键在于转变现有师资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适应行动导向教学法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实现教师角色转换。
(一)由学科体系教育者转变为具有“以生为本”职教理念的培养者
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职教理念。第一,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要认识到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要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第三,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第四,教师要认识到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留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和工具。
(二)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及课程资源开发者
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企业、走向社会,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教师在优化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结构,学习内容不再是传统学科系统中的教材,而是以职业活动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行为活动为依据,综合有关各学科的知识点和技能,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重新构建,培养学生职业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使专业技能与企业融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由知识灌输者转变为重过程学习设计、组织者
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知识、技能目标、学习方式、教学手段等都需事先设计。按照设计方案,通过环境的营造、情景的模拟、情感的支持、信息的咨询以及学习的参与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控活动的全过程,只起引导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在学生活动遇到困难或无法进行下去时教师才进行引导、讲解,多表扬,少批评,多引导指点,少理论讲授,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由智力开发者转变为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者
行动导向教学过程包括“确认工作任务”、“制订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价”四个必须经历的教学环节。而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涉及或重视其中个别阶段,忽视了学习过程的思考、计划与反馈等环节。因此,培养的学生要么职业技能较差,要么理论修养不够,难以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无疑是实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目的的有效途径。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而且教育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合作精神,促使高职学生真正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五)由教师中心转变为师生平等关系的合作者
行动导向教学围绕典型职业活动,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将知识转化为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调合作式学习,注重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构建了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教师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向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创新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四、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由做大向做强、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必须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为基础,以培养骨干教师为突破口,以双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造就师德高尚、学高技强、勇于创新、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
(一)以引培并重为原则,构建合理师生比例
根据学校招生计划,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出发,把抓好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遵循“精选、严育、重用、对口”教师引进原则,招聘硕士以上优秀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高水平、有临床检验实践经验的急需人才,培养有发展潜力的在职教师提高学历,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和优秀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确保教师专业对口、结构优化、业务精良、素质较高、师生比例符合教育规律。
(二)以名师工程为引领,打造优秀职教团队
一流的职业学校靠一流的教师支撑,一流的教师靠一流的“名师”引领。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名师”队伍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将其与加快职教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服务经济社会建设联系起来,放到突出的位置,使名师的培养常态化、自主化。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同岗位、关键环节,积极开展“教学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五阶梯选拔培养工作。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锻造名师,形成合理梯队;通过名师引领、青蓝结对,采取“请进来培养、送出去培养、派出去培养、传帮带培养、校本式培养、压担子培养”,使教学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尽快成长。
(三)以临床实践为平台,加大双师培养力度
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性教学,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相应专业岗位的技能,培养和形成一批“双师型”教师是办出特色专业的前提。有计划分期分批组织专业课教师到有关医院检验科室、疾病控制中心、中心血站进修,短期技能培训、岗位挂职培训学习,培养教师具备医学检验岗位知识、现代教学技术运用、 临床检验带教、提供就业指导的能力。
提倡教师一专多能,鼓励教师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申请和评定多种职业资格及技能证书,并在考试、培训、继续教育上给予经费支持。在加大自身培养的同时,聘请医院、社会和有关学校的专家、工程师、技术员、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充分发挥他们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方面的作用。
(四)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增强课改教改意识
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只有具有生产一线实践经验、能力和技能资格的教师才能担此重任,所以教师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职业教育的质量。教师通过参加技能大赛锻炼,在自身技能水平提高的同时,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课程与教学方法调整改革方案。促进了对学生技能水平评价标准的重构,促进了教师与企业合作,依靠行业、企业,调整专业结构,连接技能人才的供给与需求,提高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意识。因此,技能大赛不仅检验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检验了师资的实力,同时也检验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场从学生到学校、到地区的全方位检验。
(五)以职教培训为突破,提高专业教学能力
在培训体系上,积极落实和吸引高校、医院、企业参与,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一是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尤其是针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开发、专业课程设计能力、教学质量评价分析、课外实践指导能力、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等教学能力素养培训。二是建立完善的轮训机制。国家、省要增加中职教师培训基地,明确高等院校的培训职责、义务和任务,尽可能多地安排国外、国家和省级长、短期培训。力争做到在职教师每六年左右有一次培训机会,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每五年左右有一次出国培训机会,使高水平的培训常态化。三是建立内需的普训机制。各级教育部门和职业学校,要积极推进职教师资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分类指导、多形式、多渠道并举原则,紧紧围绕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对各级“教师”进行多层次、多样化培训。四是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对培训效果要加以考核评估,使受培训人员的培训成果能最大限度地在职业教育视阈下发挥作用。
(六)以弘扬尊师为美德,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2017小学体育工作计划模板一 为实现以人为本,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确保学校教师、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秩序正常进行,人人健康快乐每一天,特制定本计划。
一、明确任务、提高认识
1、我们首先从安全教育入手,大力宣传安全教育工作,使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
2、安全工作看是平常,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棘手的工作,安全工作是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充分认识到要抓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我们要把安全工作时刻牢记心里,挂在嘴上,落实在行动上。
3、从我们教师做起,时时讲安全,处处做安全事,在安全上要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给学生做个好典范。
二、采取措施,常抓不懈
1、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认识到把安全工作当作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来抓,人人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这项工作之中,逢会讲安全,时刻做好安全教育工。,学校要求各班主任、管宿舍的教师要制定出安全计划、安全预案上交校委会,要有安全记载的详细情况,以便备查,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课向学生讲清校内安全、校外安全的各个方面的具体的细节上的应注意的问题。要求每位科任教师在放学前一分钟上好安全教育课,要求学生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教师要时刻观察每一位学生,注意他们思想动态的细微变化情况,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心声,及时做好学生的开导工作。
2、学校领导和具体抓安全工作的教师一起,要经常对校舍周边环境的安全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若发现有安全隐患之处,应立即召开校委会,采取补救措施,学校一时没有能力补救的,要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确实做到万无一失。
3、每周一早操集会是值周教师对上周的安全总结汇报会,也是学校领导对本周安全工作的具体要求教育会。值周教师和管宿舍的教师要每晚对住宿生进行清查,不许校外人在校园住宿,若有那班学生不到,要立即与班主任联系,做到信息畅通,情况核实,安全到位。
4、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学校食堂里,检查采买情况,要求炊事员不许购买过期食品和三无食品,不许给师生吃霉烂变质的饭菜,要求24小时饭菜留样。
5、要求炊事员必须履行合同签定的承担好一切安全的责任。
6、各班主任、管宿舍教师在每月底将安全情况汇报校委会做登记,无事保平安,学校每月在4号前把安全情况汇报到中心学校。
三、奋斗目标
全校师生应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抓好安全工作,实现安全事故为零的奋斗目标。
2017小学体育工作计划模板二 学校安全关系到师生生命安全,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贯的安全生产方针,也是学校正常工作开展的保障。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强化日常管理,狠抓各项科学预防措施的落实。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安全工作法律、法规,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学生假期安全、教育教学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大力拓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全体师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努力保障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
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各教学班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课经常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安全教育。让安全二字深深地刻在他们幼小的心里,懂得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达到他们行为的规范化。任课教师,不管是什么课(包括室内室外课),都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要坚守岗位,保护学生的人生安全。若需要做实验,教师实验要规范,把安全问题考虑周全。
经常利用集中学习时间,认真组织全体教师、职工,特别是班主任学习有关学校安全的法律法规、常见事故的预防和突发事件的处置及用水、用火、用电等安全等安全知识。要加强对职工遵守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本岗位操作规程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保护能力。每学期要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一次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增强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不断完善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
学校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安排后勤人员和督促相关人员排除。
牢固确立校长是学校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的意识。把学校安全管理列入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议题,定期研究、分析安全工作形势,及时处理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整改措施。逐级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不断完善安全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加强对各部门、教职员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考核,落实奖惩措施。制定和完善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及时上报并协助查处各类事故,认真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对每一起事故,都要按照四不放过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的要求处理。
经常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活动,认真执行每(2016年小学教学工作计划)月一次、开学、放假前以及恶劣天气前后的安全检查制度,及时消除各类不安全因素。全面排大危险源,落实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并登记建档,定期进行检测、检验、安全评价,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3、注重设施设备的投入,确保安全管理的各项活动和措施落实到位
在注意教育性投入的同时注意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将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的经费列入学校支出预算。按规定完善和规范学校消防、防盗、防暴等各类安全设施设备,确保学校安全,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要及时报告有关领导。
三、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及分工:
1.建立安全工作领导管理机构,构建学校安全管理网络健全。
2.制订本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和安全工作预案。
3.制订安全管理工作各项制度
四、具体措施
(1)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学生不要乱买小摊上的食物,注意饮水卫生,规范学校食品卫生管理,严防学校群体性疾患的发生,卫生保健制度落实。加强学校饮用水的管理,专人负责,定期检测,确保安全。学校不允许过期、变质食品进入校园。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坚持学生定期体检制度
(2)加强校园防盗安全管理。逐步建立起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动静结合,点线面结合,各项防范措施相互配套衔接。切实做到校园不发案、不出事。要加强对重点部位的管理,做到制度齐全,措施到位。严格落实教职工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应按时到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擅离职守。值班人员要熟知报警装置和报警方法,做好值班记录。学校领导在重大节假日期间要保持通信工具畅通,保证紧急情况下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3)加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内消防设施建设,加强维护管理,确保消防安全。学校应组织师生定期开展消防演练,保证紧急情况下能遏制和消除火情,有序组织师生撤离火灾现场。
(4)加强校园用电安全管理。学校应严格遵守行业规定,加强校园用电设备和线路规范化建设,电气设备工作性能正常,无超负荷或缺相工作现象出现。
(5)加强校舍安全管理。学校定期进行校舍勘验检查,发现险情应立即处理。从实际出发,在学生出操、集合、放学,适当错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
(6)加强体育安全管理。切实加强体育课、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认真做好技术要领、运动准备、整理活动等方面的指导与安全保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进行了传统汽车营销课程的改革。教学过程以工作任务驱动、任务教学法为主体进行,教学实施中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教师的引导,通过学习载体与学习情境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接触、了解、掌握未来工作岗位中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目标。
关键词 :高职;汽车营销;课程实施;工作过程;学习情境
作者简介:李凯,男,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讲师,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销售课程教学;赵艳杰,男,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讲师,硕士,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电控发动机课程教学;江军,男,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空调等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6-0010-02
一、课程由来及改革设计
传统的针对汽车销售这一岗位课程,主要以“汽车营销”、“汽车销售技法”、“汽车销售实物”等名称命名。近年来,高职教育在进行专业优化时,提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这种体系构建是建立在对企业、院校、学生等调研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提炼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并对工作任务进行描述转化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乘用车导购”是根据汽车销售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汽车特约经销商(4S店)的销售顾问岗位上导购这一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确立转换的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1]教学过程一般以工作任务驱动、任务教学法为主体进行,在任务的计划实施过程中获取岗位所需的知识和相关技能。以每个学习情境选取的项目载体为工作对象划分若干个工作任务,并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制定任务教学计划表。其具体的教学计划如表1所示。
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探究
(一)学习任务选取及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任务教学法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训练专业技能并构建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法,[2]而“基于工作任务”是这种教学法的核心思想。为此,在学习任务选取时,必须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可迁移性。而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应加强与实际工作的联系,经常参加企业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水平与教学水平。授课教师必须每年到汽车销售企业参加实践活动,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专业技能,掌握销售流程、销售技巧、销售过程掌控等企业真实的情境及专业发展趋势。
(二)任务实施过程的管理及掌控
学习任务单作为教学过程的引线,必须考虑到任务实施过程的管理。所以,设计中有小组成员名单,每次实训环节组员必须自己本人签到,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
在课程实施的开始阶段,教师要对工作任务和流程进行分解,由学生自己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再引导学生明确每一阶段的具体任务,从而有针对性地和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链接,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实训过程由小组完成任务,小组内每两人坐一个单组,分别扮演销售顾问与顾客,当某个同学缺勤时,会导致搭档的实训无法进行,进而相互之间有提醒和监督作用。另外,课程改革后,任务被赋予分值,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便挣取相应的分值,最后累计相加并计入学生课程成绩中,寓教于学,寓考于学。
实训环节中,教师作为巡查员,在小组间来回穿插,观察学生的实训进程、实训表现,并做相应的记录、考核和反馈。
(三)任务实施结果及课程考核评价
任务实施结果是对分项技能目标的掌握,课程考核评价是对岗位工作能力的综合检验。为此,课程制定了以任务工单考评为基础,采用过程性考核与水平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与企业专家评价共存,这是学生检验与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课程考核既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绝好时机。
三、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课程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疑难问题:(1)班级容量、设备数量、师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若要保证课程实施效果须加大投资;而涉及到实训投入、教学成本等问题时,必然受到学校客观条件的制约;(2)课程考核中采用学员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通过单项要求、总线控制等措施进行激励。其初衷是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投入到教学环节中去,但由于高职学生知识起点低,实训过程中学生的关注点、兴趣度、集中性等会产生偏离。(3)企业评价销售顾问的表现是否优良,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其服务流程。课程实施过程中虽采用了行动导向的教学,且分组实施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扮演模拟潜在消费者,但是,在购买心理、购买环节和消费评比等很多方面,还是不能与真实情境相匹配。虽然销售流程相似,却缺乏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顾客群体和消费心理,这样,导致课程实训环节过程中的真实性大打折扣。(4)由于当前汽车行业火热,导致汽车相关的专业学生报名异常火爆。要保证两个班级在4节课内每个小组都进行实训,最终,小组每个成员可能获得的实训时间仅仅为3分钟。而在实际的过程中,一般销售的一个环节所花的时间也不止这么多。于是,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能压缩流程,紧凑完成单项任务的观察和考核,对于学生的实训表现难以进行过多的点评、反馈。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了解了销售的过程形式,而未能掌握销售的环节技巧。
实践证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乘用车导购”课程开发实施,在实践教学中虽然遇到诸多困难,但其教学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岗位任务为媒介,学习任务单为引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幅提高;另一方面,提升了教学质量,学生实际知识掌握程度及销售的动手能力比以前明显提高,与岗位接洽度进一步拉近;同时,在小组实训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使学生的合作共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均有所提升,更加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