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创新模式范文

企业创新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创新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创新模式

第1篇:企业创新模式范文

[关键词]用户创新;领先用户;用户工具箱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050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02

0 引 言

企业推出一项新产品或新服务时,想要取得成功,必须要准确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但是,对企业来说,其很难完全理解用户的需求,并且代价高昂。传统的市场调研只能获取表面信息,而深入的民族志研究方法费时费力。因此,用户参与创新逐渐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外部资源。Von Hippel在20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了用户创新理论,认为在很多行业中,用户是典型的创新来源。这为用户创新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之后他又提出了领先用户概念和用户工具箱的产品开发方法,其他国内外学者也相继围绕用户创新的内涵和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本文介绍了用户创新的概念、领先用户的内涵和用户工具箱式的研发方法,探讨了用户创新模式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

1 用户创新的概念

从传统观点来看,产品创新是由产品制造商完成的。Von Hippel 等学者研究发现,用户、原料供应商和产品制造商在不同的行业或领域,都能成为创新的来源。因此,Von Hippel 等学者根据创新者与创新的关系,把创新活动分为了三类,即用户创新、制造商创新和供应商创新。用户创新指的是用户对自己使用的产品或工艺进行创新,包括提出满足自己需求的新设计和首创性的设备、工具、材料、工艺等。Von Hippel等学者对各行业的创新来源做了梳理,研究表明在科学仪器和半导体及电子工艺设备等领域,用户创新占了主导地位。化工行业和拉挤成型的工艺创新和设备创新中也有用户积极参与。

用户参与创新对企业的创新活动有重要作用。由于制造商无法清晰地了解到用户的需求,即使有能力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考察所有的需求,因此,用户自行开发或承担一部分创新任务是很多制造商愿意看到的。Dietmar Harhoff的研究表明,终端用户往往能成为创新的开发者,并且他们具有扩散该创新信息的意愿。而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在参与创新的过程中会形成组织,并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在原有制造商之前进入新的产业领域,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变革。Christoph Hienerth进行了多项案例的跟踪研究,发现在创新中起先驱作用的用户,往往会成为新兴产业的发起者或推动者。总而言之,用户创新可以为企业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并减少新产品研发的风险,同时,也能推动本产业领域的变革。

2 领先用户和领先用户分析法

领先用户的概念最早由Von Hippel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领先用户相较于普通用户,在企业的创新活动中更为重要。首先,领先用户对新产品或新服务的需求是整个市场需求的预兆,也就是说,其在市场出现大量需求前的几个月甚至几年就了解了这些需求;其次,其期望可以从解决需求的过程中获得大量收益。因此,领先用户往往会通过参与创新来解决自己的需求,并且领先用户也不介意免费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创新,这里的领先用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公司。在欧洲原子核研究会工作的Berners Lee,因为工作中的一个需求自行进行研发,最终发明了万维网,这是一次典型的领先用户的创新。

传统市场调研方法的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用户特征,而领先用户分析法则重点关注那些走在市场需求之前的用户。领先用户分析法的应用分为四步,第一步,确定领先用户的特征指标。第一个特征指标是市场趋势,一般通过专家访谈取得;第二个指标是产品创新给领先用户带来的收益,目前的研究也有用用户对现有产品的不满意程度或实际创新行为进行衡量。第二步,识别领先用户群体。第三步,与领先用户合作研发产品概念。第四步,检验这一概念的市场接受程度。

通过应用领先用户分析法,企业可以提前获取市场的需求,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创新活动,使新a品更具竞争优势。

3 用户工具箱式创新

在用户参与创新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难点。用户(尤其是领先用户)拥有相关需求和解决方案的黏性信息,但缺乏足够的技术工具以实现解决方案。如何有效地降低信息黏性,使用户的信息准确地传递到制造商手中是创新活动的关键。因此,很多企业开始主动向用户提供工具,由用户主导与需求相关的创新设计任务,最终使企业与用户联合完成创新。提供给用户的工具组合就是用户工具箱,这样的创新模式被称之为用户工具箱式创新。

一般来说,用户工具箱有以下五个要素。

(1)利于用户参与创新的研发流程。用户拥有关键的需求信息,但缺乏研发经验,未必能在初始设计中实现所有要求。因此,用户的创新是一个在实践中学习的过程,工具箱必须具有反复试验的功能,帮助用户在试错中逐渐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2)适当的解决空间。制造商需通过工具箱告知用户其生产能力的信息,让用户在合适的解决空间里进行研发,确保设计不超出制造商的实际解决范畴,保证最终的方案得以应用。

(3)用户友好型界面。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应基于用户已经掌握的语言和技术,使用户不用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额外学习,就能使用工具箱进行研发设计。

(4)标准化的模块库。用户的设计方案很少能做到所有的部分或构件都具有创新性,因此,一个标准化的模块库能帮助用户将精力集中到他们真正有创新想法的部分,而不必去设计其并不擅长的部分。

(5)能够将用户的设计转化到实际生产。用户工具箱的语言能准确无误地转换为制造商生产系统的语言,满足用户需求的设计方案,使其能直接投入生产,避免制造商的二次设计或修改。

与传统的以制造商为主的创新方式相比,用户工具箱式创新模式有着诸多的优势。传统的创新模式中,制造商在获取有关用户需求的黏性信息上有难度,只能反复设计出产品原型并接受用户检验,整个过程在制造商和用户间来回多次,最终才能生产出双方认同的产品。而用户工具箱式创新模式,有领先用户参与的产品研发,能直接满足用户需求,并且试错过程仅在用户内部发生,这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创新活动的速度和有效性,降低了研l成本。

用户工具箱式的创新模式并非适用于所有行业,其主要限制有三个方面。首先,决定采用用户工具箱的企业需对自身的商业模式进行调整,因为,将创新活动的一部分外包给用户会影响本企业在设计、营销、生产上的竞争力。其次,若工具箱的设计和使用成本高于新产品带来的收益,采用该模式得不偿失。目前来看,计算机化程度较高的电子科技、互联网等领域较适合使用用户工具箱模式,因其用户设计在虚拟的环境下完成,不耗费实际资源。第三,对领先用户的识别和选择有一定风险。领先用户的能力是否达到使用工具箱的要求较难事先进行判断。

4 结 语

以用户为创新来源的用户创新模式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变革。相比制造商,用户准确地了解需求,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有效地研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服务。区别于普通用户,领先用户可以提前几个月甚至几年就把握住市场需求,其往往能帮助企业提前获得新产品的解决方案。目前,用户参与创新的应用形式是用户工具箱。企业通过向用户提供工具箱,让用户自行设计与需求相关的创新任务,最终合作完成新产品设计,提高研发速度,降低研发成本。在当今竞争强烈的市场环境中,合理运用用户创新模式,能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占得市场先机。

主要参考文献

[1]E Von Hippel.Get New Products from Customer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2(2).

[2]吴贵生.用户创新概念及其运行机制[J].科研管理,1996(5).

第2篇:企业创新模式范文

1.构建企业会计工作模式信息化系统

企业会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因此设置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会计工作模式的首要任务。建设会计信息系统包括设置会计信息指标体系、会计政策、会计信息流程和会计信息质量指标等几个要素。会计信息指标体系是指运行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提供一套可靠的数据,该体系既包括了可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指标,也包括了能够反映企业现在的发展状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的指标。企业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环境,就必须适应时代的需求,及时的调整经营管理模式,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一方面企业的管理层要提高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认识到会计信息化能给企业会计工作带来的益处,不断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制度,使企业会计工作模式适应时代的需要;另一发面,企业要强化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保证会计信息化与企业内外部的发展环境的资源共享。

2.构建环境会计、价值链会计等复合型的会计工作模式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得到长期的发展,就要利用有限的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企业的道路。在创建节约型企业的同时,企业要构建节约型会计工作模式,其中节约型会计工作模式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信息系统要考虑到环境问题和自然资源首先,自然资源资产的会计核算可以设置“土地资源”、“旅游资源”等,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条件下,企业对于自然资源消耗情况要进行专项会计控制,这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的一种方法。企业对于自然资源性资产进行成本控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企业要按照实际发生的自然资源损耗来计算“资源税”,超耗数量越大其要征收的税率就越高;另一方面,企业在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对于使用过程中的损失发生的罚款,应在企业利润留成中抵减。其次,要建立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由于企业环境具有分散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导致了企业忽视了对环境成本的管理,没有认识到建立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性,建立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方面,建立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可以提高企业企业经济决策的科学性。环境因素在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在决策时就要充分考虑到环境成本的问题。企业考虑了环境成本后,在选择经营项目的顺序会发生改变,从这点看来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对于企业决策来说是比较科学的。另一方面,建立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可以提高人们对环境成本的认识。企业环境成本会随着企业其他成本的变动而变动,它经常隐藏于企业的其他成本之中。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建立后,企业人员可以对环境成本有更深入的认识,有利于企业会计工作模式的实施。

(2)构建价值链会计管理系统在构建价值链会计工作模式的过程中,要建立价值链会计管理系统,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完善管理系统。第一,提高管理人员的节约意识。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因素,其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的水平。因此会计人员是否具备节约意识,为企业守好财,理好财,这样才能使企业更好的节约资源,企业可以获得长期的发展。第二,实行精益化的管理。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是精益管理的重要原则,精益管理通常分为两个过程即生产过程的价值增加和不增加,企业生产过程中价值增加的过程是创值的过程,价值不增加的过程是浪费的过程。精益管理与传统的管理相比,精益化管理追求的是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浪费降低到最小化,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方式。我国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对接来解决资源紧缺的问题,通过外界的力量来改善资源配置,进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精益化管理的目标。第三,完善内部成本控制管理机制。完善的内部成本管理机制能够保证节约型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机制的完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首先,要使成本管理体系具备一定的吸引力,能够吸引投资者参与到其中;其次,企业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建立以节约成本为目标的成本控制制度,并及时的对成本控制系统的信息进行反馈,及时的发现成本控制中的问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解决。同时,企业也要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位员工身上,让企业每位员工都具备内部成本控制的责任感。

3.构建满足管理需要的会计集成控制工作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原则和核算不断趋于国际化,企业会计的工作模式也应该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向集成工作模式的方向转变。财务会计集成控制工作模式要求企业对会计信息具有较高的及时性、完成性和可靠性,实施的环境也有很高的要求,具体来说注意的有以下两方面:第一,企业实施会计集成控制后,在设置财务管理部门的时候,要结合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第二,实施会计集成工作模式可以将工作集中起来,再进行业务细化,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成本。企业实施会计集成工作模式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来决定是否采用会计集成工作模式,会计集成工作模式在前期的投入较大,因此就要求企业有足够的经营规模,另外就是企业的管理制度要比较完善,有较为广泛的分支机构。其次,要认识到会计集成工作模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仅仅依靠买软件、买计算机能够完成的,需要的是从员工的意识入手,再到建设基础设施,再到日常维护的过程。再次,要做好工作模式的过渡工作,企业会计工作模式从原来的模式向集成工作模式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这就要求企业做好员工的引导和培训工作,让员工认识到集成工作模式的必要性,让其逐渐适应新模式的岗位职责,同时也要做好会计信息档案的管理工作,做好会计信息档案由纸质变为电子数据的转换工作,保证电子数据的安全性,也要确保电子数据传递的可靠性和合法性。

二、总结

第3篇:企业创新模式范文

民营科技企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有生力量,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发生,技术创新速度和传播速度加快,导致高新技术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大大加快,生命周期大大缩短,这使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难度越来越大,投入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研究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对于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分类及关系

技术创新模式是企业在正确地分析自身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企业技术创新总体目标部署,是为实现创新目标而做出的策划和根本对策。从民营企业与外部经济环境关系出发,可将技术创新模式分为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与合作创新模式。

从技术知识的获取方式来看,以上三种创新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化模式,即通过自身的研发活动获取所需的技术知识;另一类是外部化战略,即通过技术学习活动来获得对自己有用的技术知识。这两类创新战略是密切联系、相互结合的。一方面,单纯的封闭式研发的效率较低,另一方面,技术学习又总是伴随着相应的内部研发活动,因为这样有利于企业对学来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创新,而且竞争优势终将会体现在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上。显然,自主创新模式是典型的内部化模式,而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则属于外部化模式。模仿创新是一个“引进—吸收—创新”的渐进过程,技术引进是基础。在技术引进的不同方式中,技术合作是一种典型的企业间学习型合作创新方式。如果从更广泛的角度去考虑,技术贸易和学术交流也可以看作是合作创新的特定形式。因此,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不是彼此独立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相互重叠的部分,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

创新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企业自身的创新资源、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市场环境都会影响企业的创新模式的选择。从我国民营企业目前的研究开发资金、技术能力以及创新体制的制约情况来看,合作创新将是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壮大自身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绩效的必由之路。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约束

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投入,需要企业具备充分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也需要一个完善的创新体制。这些需要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约束,而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在这几个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根据一份对浙江各地的民营科技型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对民营科技企业可言,缺乏创新资金、创新风险过大是阻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经济约束;缺乏人才和研发支出比例小是企业自身的能力约束;而企业产权不清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是制度上的因素(见表1)。

民营科技企业合作创新的必要性

在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普遍缺乏研发资金和技术能力,科研体系与产业体系脱节的现状下,除了一些经济和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外,大部分企业还不具备从事自主创新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明智的选择应该是脚踏实地,一方面通过改革和结构调整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尽快充实企业的技术力量;另一方面选择适当的创新战略,在低水平上起步,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为提高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克服资源约束,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创新,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合作创新打破了企业自身的界限,促进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有限的技术、资金、人才要素在更大范围流动,各种资源能够得到更优化的配置。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复杂化程度加剧以及研发难度加大,研发结果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与此同时,研发成本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研发不确定性的提高和研发成本不断加大所带来的风险对于大部分民营科技企业而言是难以独立承受的,而合作创新可降低和分担民营高科技企业在研发中的风险和成本。

各企业间可获取互补资源。随着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断的复杂化,跨部门的特征也日益明显,各个技术学科和领域之间的相互补充日益重要。民营高科技企业可能在某一领域具有其专业优势,但很难依靠自身的资源来实现所有的创新目标。合作创新能够将更多符合需要的研发资源聚集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这些互补性的资源之间还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创造出别的资源,而后者既具有稀缺性又具有难以模仿性,能够帮助联盟的成员在市场上更好的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

合作创新可加快市场进入速度。有些民营高科技企业可能在研究产品本身上具有优势,而一旦涉及到自行对产品生产设备与工艺的设计与开发或者互补产品的设计,就不再领先了。大多数高科技产品具有时间性,如果错过了最佳上市时间,这种产品很有可能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如果能适当选择合作伙伴,例如技术较强但推广能力较弱的企业与推广能力较强的企业合作创新,能够有效地缩短从研发到市场整个过程所占用的时间。

民营科技企业开展合作创新的模式

合作创新机制的总体模式

民营科技企业合作创新机制的总体模式如图1所示。在该模式中,同一产业链上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机制和横向合作创新机制是民营科技企业争取企业外部创新资源,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的重要途径。

合作创新模式的内容

同一产业链上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机制同一产业上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既可以是前向合作,也可以是后向合作,还可以是双向合作。前向合作是民营科技企业与产业链上游企业间的合作,后向合作是民营科技企业与产业链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双向合作是民营科技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合作创新的形式取决于民营科技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与上下游企业

间的关联性及技术创新的需要等。这种合作关系可以发生在不同层次上,有不同的紧密强度。只要能有利于技术创新,并能实现利益共享,任何合作形式都是可取的。具体合作方式应不拘一格,主要有:合作伙伴间定期或不定期的知识、技术、信息交流;构建松散的、动态的、开放的虚拟创新组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沟通;技术援助,包括互派技术人员直接帮助合作伙伴解决技术难题,相互提供相关信息和试验条件,向合作伙伴提出产品改进的建议等。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特别是相邻的上下游企业在市场上存在依存关系,在技术、信息的供求方面有互补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链为纽带、以合作利益为核心的合作创新,是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

竞争者间的竞合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一个必然趋势。如美国的18家电脑厂商和半导体制造商共同实施一项称之为MCC的计划,他们联合起来研究包括新峁埂⑷砑腿斯ぶ悄艿牡谖宕缒裕芯砍晒筛髦靼斓ノ蛔ɡ褂?年。这种合作是强强合作,他们各有所长,可以集结各种资源和各方优势,节约研究成本,缩短创新周期。

与学校、科研机构的横向合作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民营科技企业总体实力还比较脆弱的情况下,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往往难以完全解决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此时,社会支撑力除了政府以法律、法规、政策等方式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外,还要求学校、科研院所等其他社会组织在技术服务、成果信息、风险投资、文化氛围等方面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虽然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但他们能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具有人才优势、知识优势、成果优势和良好的实验条件,与民营科技企业合作创新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他们之间合作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项目式、合办研发机构、委托开发、技术入股投资、以契约的形式结成永久性的合作伙伴,也可以是仅仅停留在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层面上的合作。

参考文献:

1.李纪珍,研究开发合作的原因与组织,科研管理,2000

2.陈铁军,吴添祖.浙江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动力和创新障碍分析.软科学,2002

3.国家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编:中国民营科技政策法规选编[R],2001

第4篇:企业创新模式范文

关键词:模仿创新;中小企业;中间集聚性;知识产权

Abstract: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the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maintain its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China'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s the main body of economic strength, its good development is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mprove the key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untry. At present, our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s still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technical ability, lack of resources, lack of talent stage, there is no ability to engage i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creasingly close with the tide of globalization in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so the advocacy of our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do a self positioning,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as the main innovation mode selection their.

Keywords: imitation innovation; SMEs; intermediate cluster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创新模式选择的背景

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维持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根本。随着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和规模的增大,其技术创新更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整个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国家一些相应政策出台的基础上,发展呈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创新的内部障碍:(1)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生产设备老化、生产工艺落后的问题。并且,中小企业的R&D投入只占全国R&D经费的40%,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管理不规范,劳动力素质差。企业缺乏制度规范,内部管理水平低下,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科技创新人员缺乏等等。使得我国很多企业,尤其是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针对这种现状,国内许多学者围绕就如何更好的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倡导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以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此基础上作大作强,逐步形成自己的标准。所以,笔者认为,加大R&D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创新模式的选择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模仿创新仍然是我国中小企业的最佳创新模式。

二、模仿创新优势的理论分析

第5篇:企业创新模式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控;创新模式

1财务内控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可以使一个企业永葆青春活力。要在整个企业中大力弘扬创新的精神和氛围,鼓励所有的员工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创新意识,必须加强财务内控方面的创新,财务内控管理创新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性。

1.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企业蓬勃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结合当前先进的管理理念,制定出一个有针对性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内部的团结有序,进而提高企业在经济管理中的实际成效。由此可见,财务内控管理创新有助于建立一个科学完善、高效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这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2确保财务信息正确

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是企业内部信息的一大显著特征,加强财务内控管理的创新,有助于加强对数据的检查与核实,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进而确保财务信息的正确性。

1.3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在一个企业中,制定高效实用的管理机制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财务内控管理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高效、合适、有用的方法,起到最佳的效果和作用,不断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

1.4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财务状况是一个企业能否良好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诸多的挫折和困难,财务风险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困难。因此,必须进行财务内控创新,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

2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企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财务内控创新不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财务内控管理理念落后

在当今的财务内控管理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管理理念,在财务内控管理中,管理者仍然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提高经济效益上,对于新的管理模式和思想观念的关注度低,虽然新的理念也有人在倡导,但员工和管理者的认可度却始终不高。这种管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员工的创造性理念、阻碍了企业经济在创新活动方面工作的开展。

2.2财务内控管理体制不健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规则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制健全完善,既可以使管理者明白当下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也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质量。目前,财务内控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能制定出合理的管理体制;二是缺乏高效科学、执行有力的监督体系和组织机构。

2.3财务内控管理人员创新不足

管理人员是一个企业的关键和核心所在,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只有做好企业管理人员工作,才能使企业内部更加高效协调的运转。但是在财务内控创新的实际工作中,管理者未能充分采取创新的措施和对策,也未能采取积极的鼓励性和激励性措施来调动员工的创新。

3财务内控管理创新模式

3.1创新财务内控管理理念

理念的先进性对所要采取的行动和措施具有引导性和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引导企业管理人员注意到创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所有人员积极创新。首先,管理人员要树立创新意识,允许企业内部出现“不同”的意见和声音;其次,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员工,对他们采取激励性和鼓励性措施,允许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最后,要树立与时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创新理念,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繁荣昌盛以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健全财务内控管理体制

良好高效、科学有序的管理体制,为财务内控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因此,必须健全财务内控管理体制,促进企业内部更好地协调发展。一是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规模速度,制定出合理高效、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创新体制;二是真正落实财务内控创新体制的实施,协调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成立专门的监督考核机构,来保证财务内控创新体制的贯彻执行;四是定期对制度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总结,对不适应条款及时更新,以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3.3培育财务内控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财务内控管理人员在企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因素和关键点。增强财务内控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入手:一是要引进一些财务内控管理创新方面的专业人才,要求他们充分掌握企业实际情况,并且带领企业大胆的改革创新;二是加大对财务内控管理创新方面人员的培训力度,多投入一些培训经费,让财务内控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培训、勇于培训、乐于培训;三是对从事财务内控管理创新的工作人员,科学合理的规定他们的工作量,以工作量作为考核标准,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同时,采取激励性的措施,使更多的人加入这一行业,扩大后备人才资源补给。

3.4提高财务内控管理风险控制能力

风险控制是财务内控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制约和影响着财务内控管理创新能否进行下去,也对企业的发展存亡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必须在创新的过程中,提高财务内控管理风险控制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立科学合理的目标,把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二是在企业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采取理性的态度投入资金、资产等;三是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的动态和需要,从而有效降低自身的风险。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想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必须进行内部控制管理的创新,而财务内控作为其重要的内容,亟待进行创新。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创新精神和意识,切实加强财务内控的创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促使企业更好地适应时展、社会进步以及国家繁荣富强的需要,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张素会.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5):217-219.

第6篇:企业创新模式范文

关键词:企业 债券融资 条件 市场化 资本运作

引言

企业债券主要是指按照《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向市场上的投资者发行的按约归还投资者本金以及利的债权债务凭证。作为现阶段企业直接融资的形式之一,债券融资需要企业自发的在市场上开展融资活动,而且债券的借贷双方具有直接对应的关系。近年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渠道单一、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凸显,不仅造成企业融资以及资本运作困难,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十分不利。因此,规范企业债券融资管理,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以及资本运作管理,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债券融资作用分析

企业债券融资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通过债券融资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与股票融资不同的是通过债券融资企业的负债利息是需要计入成本的,需要在税前利润中将这一部分利息成本扣除,因而可以降低企业的缴税基数,降低企业的税费支出,从而减小企业在融资上的成本投入。

(二)债券融资可以促使企业经营管理者优化决策体系。通过债券融资对于企业的发展经营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企业的经营措施不当,极易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因而债券融资可以促使企业经营管理者慎重决策,也有助优化企业的经营决策体系。

(三)通过债券融资可以确保对于避免分散企业的所有权以及控制权。由于债券融资的模式为投资者按时回收自己的本金以及利息,而并没有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管理的权利,因而可以避免企业的所有权以及控制权分散,有利于集中精力实施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

(四)债券融资管理可以动态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发行债券之后,可以通过企业债务与企业的总资产比值即企业的负债比例这一指标,及时的监控企业的经营管理,并有计划地开展财务风险控制分析,因而有助于避免企业资本运作风险的发生。

二、企业债券发行的基本条件

根据《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以及《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企业发型债券融资应当遵循以下基本条件:

(一)根据公司的性质不同对于企业的净资产也有不同的要求。按照规定股份有效公司发行债券融资其净资产必须高于3000万,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是其他类型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其净资产不少于6000万。

(二)企业的累计债券余额,应该在企业的净资产40%以下。

(三)企业最近连续三年的净利润,即企业的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能够满足企业支付债券融资一年利息的要求。

(四)企业债券融资筹得资金的应该主要集中在投资国家所倡导的产业领域,而且必须具备各种齐全的资金使用以及监督管理手续制度。

(五)企业债券融资的利率水平企业可以结合市场情况自行制定,但是必须在国家管理部门限定的利率水平内。

三、企业债券融资管理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债券管理发展迅速,对于缓解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在管理体制以及运作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我国企业债券融资顺利开展。综合分析,当前我国企业在债券融资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债券发行审批管理体制存在缺陷。根据我国《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我国企业的债券融资采取的是一事一议的审批制度,因而对于债券发行企业具有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债券发行额度也有着明确的限制,因此这就导致企业的债券融资规模较小,企业也难以通过债券融资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二)债券融资利率的规定导致企业的债券融资缺乏优势。当前我国要求企业债券融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40%,债券利率相对金融市场上的其他投资理财产品盈利能力较低,导致部分投资者转而选择其他金融资金理财产品。

(三)企业债券结构设置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债券融资迅速发展,对于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企业整体债券融资能力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债券发行额占国债发行额的比例仍然较低。而且企业的债券种类形式较为单一,大多为普通企业债券以及少量的可转换债券两种形式。而且由于企业债券大多采用了固定期限以及固定利率的形式,浮动利率的企业债券比例较小,直接影响了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的积极性,制约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四)对于企业债券融资行为缺乏完善的行业监督管理。由于我国的金融基础体系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因此对于企业的债券融资行为也缺乏有效地监管,特别是国家针对企业的债券融资行为缺少有针对性的行业监管法律以及监管政策体系,导致企业的债券市场相当混乱,甚至部分企业在债券融资管理中存在着过期不兑现的问题,这对于债券市场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四、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管理完善措施研究

(一)进一步简化企业债券融资审核程序,由于当前我国为了避免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对于企业的债券融资管理相对较为严格,这不仅提高了企业开展债券融资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债券融资的额度,导致部分企业采取股权或者是其他类的融资方式。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对于企业的债券融资行为应当制定相应优惠政策,通过个性企业的债券资融资审批流程,降低企业债券融资的准入门槛,以提高企业债券融资对于市场投资者的吸引力,提高企业债券融资的规模与质量。

(二)结合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调整企业的债券融资额度。为了缓解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小的问题,金融管理部门应该针对企业的发展经营情况以及资金管理状况,建立企业的信用体系,对于企业经营业绩优良以及管理能力较高的企业,可以适当提高其债券融资额度,满足企业经营发展对于资金的需求。

(三)完善企业债券融资的准入制度。解决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管理困难的根本途径便是优化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的准入制度,对于不同情况的企业制定不同的债券融资管理策略。对于企业负债率较低而且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应该限制其进入金融市场开展债券融资。对于企业业绩较好而且在新兴产业方面需要扩大经营的企业,则应该积极为其开展债券融资提供帮扶政策,促进其在债券融资市场的良性发展。

(四)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债券融资监管体系。首先,国家金融市场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在现有的证券法规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完善我国的债券融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指导政策,为企业债券融资的管理同完备的法律依据。其次,应该在债券融资监管体系上,结合企业债券市场的特点,并根据不同企业债券的发行以及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多发因素,对企业的债券融资形成动态的控制管理。第三,应该进一步完善企业的金融债券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善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以及信息披露管理,并构建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为企业的债券融资管理提供运作管理基础。

(五)完善企业债券融资的市场化运作,提高企业债券的流动性。企业债券融资成本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债券的市场化运作管理水平,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债券融资管理水平,企业管理部门应该积极的推进企业的债券融资的市场化运作,并通过提高债券的流动性推动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完善。首先,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放宽债券买卖限制管理,建立双边报价以及自助交易的债券买卖方式。其次,应该针对企业的债券托管建立统一托管以及结算制度,通过提高市场的参与决策选择权,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第三,则是通过建立开放的债券交易平台,将债券作为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对象,解决企业债券的流通问题,为企业债券交易双方提供便捷快速地交易平台。

五、结语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债券在融资在企业的资本融资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因此,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充分明确债券融资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总结当前在债券融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治理结构,提高企业信用水平以及实现多元化的债券品种形式,提高企业的债券融资水平,实现新时期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华,李杳花,陈晓红.韩日美等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发展评论. 2011(03)

第7篇:企业创新模式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工业企业;创新模式;影响因素;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129-02

0 引言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辽宁各工业企业之间纷纷通过开展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等方式进行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创新的技术问题越来越复杂,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使老工业基地焕发青春,辽宁各工业企业应认真分析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立足企业现状,优化资源要素组合,制定创新目标,选择创新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1 辽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辽宁各工业企业在选择自主创新模式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产业性质、规模、技术、资金成本、市场等方面因素,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因企制宜,选择不同的创新模式。

1.1企业的产业性质与规模企业选择自主创新模式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产业性质和规模等因素。辽宁大型工业企业远比其中小型工业企业资金相对充足,整体实力也相对雄厚,特别是在传统产业中,中小型工业企业很难进入以少数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的垄断竞争市场,进入的壁垒相对较高。在新兴知识密集型产业中,知识资产的重要性远比其它资产要大,技术创新的频率更快。自主创新以原始创新和产品创新为主体,中小工业企业以技术创新人才相对密集而更容易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因为辽宁省大型工业企业结构、规模较大,管理比较繁杂,所以自主创新的技术人员设想的开发战略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发展战略有可能难以保持统一,这就使得企业很难发挥应有的技术特长和相当的竞争优势。而在许多中小型工业企业中,由于企业结构、规模较小,员工较少,很多技术创新者就是企业的管理者。其技术创新理念和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相对统一,这样,企业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特长,保持市场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辽宁省大型工业企业的组织内层级较多,组织结构更多地实行严格的直线等级制。在较大的市场导向和运营时间上,远比那些组织结构扁平松散的中小企业部门间的隔阂要多,信息传递得更慢,在共同的目标下各部门间难以相互沟通和结成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

1.2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速度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速度也是企业选择自主创新模式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企业是选择原始创新还是模仿创新,这与技术进步速度和市场变化速度有很大关联。美国技术创新专家埃伯蒂对这个关系进行了分析:如果新技术进入市场很困难,市场变化不是很快,技术进步的速度比较缓慢,企业有足够的时间去开发,并且开发成功后,企业会对产品形成暂时性的垄断,在一段时间内会获得很高的市场份额和高额利润,这时工业企业可以选择原始创新。如果技术发展的速度很快,而市场的变化依旧缓慢的话,这时选择原始创新就会有很大的风险,此时企业应该谨慎,密切关注市场动向,与市场中最先进的技术保持同步,选择模仿创新。如果市场变化很迅速,技术进展却比较缓慢,企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自主开发,这时最好的选择就是引进别人的技术,实施模仿创新。如果技术与市场的变化都很迅速,若直接购买的新技术有可能正在被淘汰中,这时最明智的选择就是通过采取诸如兼并行业内拥有最先进设施的企业等方式来获得市场知识和先进技术带来的效益。

1.3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影响企业选择不同创新模式的重要因素。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包括市场和产品的开发。在不同时期,工业企业自主发展和引进技术投入发展的战略目标选择是完全不同的。一般地说,如果工业企业选择研制新产品,扩展国际新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那么就应选择以率先创新为主的创新模式:如果工业企业选择改进产品的质量,扩展国内新市场或保持原市场数量份额,将扩大原始产品的用途作为创新的首选目标,那么就应选择以模仿创新为主的创新模式。与此同时,如果工业企业选择把降低生产投入和价格成本或者将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和完善工作环境作为创新的首要目标,那么也应选择以模仿创新为主的创新模式。

2 基于创新周期的企业自主创新模式

2.1基于模仿创新的引入期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是一项源于引进技术为基础的自主创新,它的创新源在主体的外部。模仿创新实质是在原来技术的基础上的学习、改进、完善、创造,成为率先创新者类似或更高层次的技术,甚至可能替代原来的技术,而不是同一种或同一水平的技术再现(吴昌南,2009)。模仿创新被我们列入自主创新的领域,是因为它并不是原封不动式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引进和消化的基础上,投入一定研发资源,实行二次开发和产品的换代升级,以至于产品工艺的再次创新。这种技术在辽宁各工业企业引入期中已经广泛地得到应用。

相对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其他两种模式――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而言,模仿创新对工业企业的要求比较低。这种模式被许多辽宁中小型工业企业和那些新进入行业的大型工业企业定为首选,因为企业在起步阶段,设备、技术与人才的相对匮乏制约着企业前行的脚步。而模仿创新并非需要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研发团队或研发资源,也并非需要管理者在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这种模式中,工业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指导技术和设备,将这些引进的技术和设备经过深入的消化和加工,最终达到产品的创新和升级,让其更符合产品市场的需求,发掘并获得更大的市场利润。但这时应注意的是,当企业自身条件达到成熟的时候,企业必须转为自主创新,通过研发,创造出自己的产业品牌。日本是模仿创新最成功的典范,日本松下公司、三洋电机等都依靠这种引进、消化再创新的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对此,我国企业应加以借鉴。辽宁工业企业应立足于企业本身现状,选择不同的创新模式。选择基于模仿创新的引入期创新模式具有以下优势条件:

2.1.1模仿创新可以减少企业资金投入,进而降低自主创新成本与辽宁大型工业企业相比,由于中小型工业企业大多缺乏充裕的资金,且一般信誉度相对较差,很难从银行得到贷款,也很难像大型工业企业那样容易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所以,采用模仿创新模式可以减少这些企业的资金投入,降低其自主创新成本,从而以较少的资金投入促进企业较快的发展。

2.1.2模仿创新能够有效地降低创新风险辽宁工业企业选择模仿创新模式可以减少创新风险。体现在:①在技术层面上,工业企业采用模仿创新本身不需要探索新技术,所承担的风险较小。②在

市场层面上,采用模仿创新的工业企业可以随时利用现有的市场去运作,从而减少了开辟新市场所承担的风险。

2.1.3模仿创新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优势模仿创新主要着重于对重要技术的破译、重组,以此达到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进而提高产品竞争优势和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2.1.4模仿创新可以有效提高创新效率为使辽宁老工业基地焕发青春,辽宁中小型工业企业在现有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购买生产及专利许可等方式获取更多的便于自主创新的信息,使其模仿创新更具方向性和效率更高性。

2.2基于独立创新的成长期创新模式独立创新模式又称自主创新模式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这种模式适用于成长期的辽宁大中型工业企业,特别是一定范围内与很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的工业企业。因为在这一阶段中,辽宁省的工业企业拥有了相当的市场份额,资金也积累得相对充足,科技人才和高科技设备逐步得到充实和完善。如果再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便会加快辽宁工业企业自主研发的步伐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独立创新性模式具有原始性和唯一性两种不同特征:原始性是指研发者首次提出,并且所提出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所产生的结果都将在新的领域为科学实践带来新的未来;唯一性是指研发者所提出的研究思想和方法是其独创的,从未被别人提出或者实践过。在辽宁省工业企业成长时期,选择独立创新模式具有以下优势条件:

2.2.1独立创新有利于企业确立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韩东林(2008)经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工业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分别占71.9%和65.8%。辽宁省工业企业在成长时期,实行独立创新,是因为工业企业在初期模仿模式的积累下,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辽宁工业企业的发展水平远超其他地区同一行业,并具有了较大的优势。采用独立创新的工业企业还容易形成较大的技术壁垒。首先,这种壁垒让其他同行者很难超越,他们需要很长时间的解读和消化才能领悟。其次,独立创新者还可以申请技术专利来保护这种技术优势,从法律制度上形成完全的垄断地位。

2.2.2独立创新有利于企业获得市场上的垄断利润坚持自主创新的工业企业大都在产品市场上处于主动地位或领导地位。特别是在差别化产品市场上的产品市场初期,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或寡头垄断地位,还会通过连续不断的自主创新设置技术屏障来提高同行业企业的介入成本,以此来维持企业的超额利润。经过不懈的努力,辽宁工业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有效地实现了市场的领导者地位,这也加速了其在技术研发、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投向。企业自主创新虽然笼罩在高回报的光环下,但在技术开发、生产及市场营销等方面也有高投入和高风险的缺陷,具体表现为:①技术开发方面。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是为了获取技术突破,向开发新产品等高技术研发领域探索。因此,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有着较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即收益与风险并存。工业企业必须具备技术研发所需要的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拥有一支团队干练的科研队伍以及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些硬性高要求使一些中小型工业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②生产方面。独立自主创新的工业企业需要投入新设备、新工艺,同时更需要培养出适合本企业要求的生产技术人员。企业设备等条件的改善是可以通过资金来完成的,而生产技术人员的培养却不是一蹴而就的。③市场营销方面。市场营销方面,工业企业需要完善的营销网络和体系。例如:媒体广告宣传、市场开发、使用知识普及、销售网络铺设等方面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市场营销宣传的投入有很强的外溢效果,会出现同行业的工业企业竞争者搭便车现象,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媒体宣传时立足自身特点,注意宣传的严谨性,突出特色,实现宣传投入效应最大化。

2.3基于集成创新的成熟期创新模式集成创新主要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具把各个单项技术或创新要素及内容有机地组合起来,通过选择性的优化和综合,构成一个有机的动态创新过程。集成创新的对象主要是各类创新成果及其商品化、产业化。其中也涉及到各类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孟浩,2006)。为发挥区域优势,促进辽宁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辽宁工业企业应将经过了成长期的独立自主创新所研发的各个单项技术或专利,集成组合起来,通过进一步优化要素配置,形成企业的帕累托效应,进而形成工业企业内部的规模效应或部门之间的连锁反映,从而产生1+1>2的收益。

集成创新模式适合于工业企业步入成熟期阶段,特别是具备很强自主研发、技术创新能力的工业企业。步入这个阶段的工业企业,一般都具有雄厚的实力、完备的组织体系和健全的规章制度。工业企业的集成创新应是主要立足于企业与企业之间和企业与非企业社会机构之间的合作的集成创新。为提高辽宁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辽宁工业企业应考虑在工业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工业企业与销售商之间、工业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等机构之间进行合作与集成创新。例如:鞍山钢铁集团在自主研发1780mm大型宽带钢冷轧生产线时,就采用集成创新与国内一家工业企业资源集成起来应用于生产线的建设,并且联合了日本三菱公司的技术人才共同组织研发。该项技术成果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通过开展这次集成创新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鞍山钢铁集团的自主研发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各工业企业之间的集成创新是以优化创新资源要素的配置.对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进行重新组合,以缩短工业企业创新过程的时间,使技术研发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更快地投入市场,抢占先机。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间在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这就使得创新的技术问题越来越复杂,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辽宁工业企业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紧密协作,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立足企业现状,加强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等方式进行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促使辽宁省区域经济在各工业企业的整体集成创新下,实现产业链的升级,形成辽宁的区域优势,进而服务于辽宁各工业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昌南.国内外模仿创新研究述评[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1):1

第8篇:企业创新模式范文

在我国不断改革的影响下,自主创新的理论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企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社会的经济发展,而电子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发展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将电子信息技术更大范围的应用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球经济化的影响下,电子信息产业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所以,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唯一解决的办法只有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让企业在国际中立足。

本文通过将我国企业中所使用的电子信息的创新与国外企业所使用的电子信息创新进行对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将国外企业电子信息创新技术应用于国内企业。企业模式创新正逐渐成为影响企业兴衰的重要因素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企业来说,有效指导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活动,帮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在当今世界上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最迅速的还是美国。

一、美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与企业创新的模式发展现状

1.世界第一的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思维和能力

首先,一个国家在国情发展中对某一产业的重视程度在很大情况下影响着该产业在本国的发展进程,而以美国为例,该国在70世纪中期开始的几十年来一直对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报以重视以及发展支持,通过长期的发展,在电子信息技术以及产业模式上,美国都处于世界前列。

其二,某产业研究开始的时间往往决定着其发展规模,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对云计算的技术进行研究的国家,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处于世界前茅,并且美国在物联网工程领域也拥有世界前沿技术,同时该国也拥有这物联网产业链的核心技术。

2.创新技术与种?扩展都紧贴市场实际需求

除了上文所说到的美国在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拥有超高的优势外,其对社会市场的高洞察力以及其在电子设备核心技术中所保持的垄断技术。因此美国会依赖于其强大的市场目标对全球的电子产品市场进行控制以及一定得来垄断。例如美国的著名芯片因特尔公司就曾经扬言说道:“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电子产品所使用的核心芯片都是本公司所制造的!”

再举一个例子,由于美国的高通公司手持有关手机处理器的创新技术,因此该公司具备了对手机进行更新换代的条件,也因此导致了现如今手机市场更新换代的频繁性。

3.集群化的产业发展

某一产业的发展势必离不开其该产业人才的聚集力量,而美国的集群化特征便十分明显。具体示例便是赫赫有名的电子工业基地美国硅谷,其中聚集着十分多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企业以及拥有相关的高技术人才。同时,美国的伯克利大学以及斯坦福大学长期向优秀企业输送优秀专业毕业生,由此便构成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集群化科学研究产业链。

二、美国在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方面的思想

向相关技术尖端国家进行学习是丰富本国相关技术产业的有效方式,而美国作为相对于电子信息产业处于世界前沿的国家,在甚至几十年的专业深入以及技术沉淀之后,其拥有十分丰富的相关产业创新经验以及技术,并且其掌握的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同样不容小觑。

对于想要将电子信息技术与企业自身的创新进行结合的企业而言,如何保持企业现处的位置就需要对商业数据进行掌握,以此来对本企业的相关政策进行对应调整,而美国企业以此来保证其企业的利益能够得到最大化的保证,除此之外,美国还会结合其自身的发展现状、电子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电子信息市场的实际需要,对企业的创新方式提出科学有效的措施以及策略。

其所提出的科学有效的措施以及策略的实际表现在于如下四点:其一,根据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层面对电子信息产业在企业创新领域方面的工作进行政策上全面的调整。其二,该国政府会对其电子信息的产业给予不同层面的支持,包括资金以及政策上的支持。其三,基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性技术向更深层领域进行探索发展。其四,美国利用自身在电子信息行业所处于的领先地位,通过制定国际化通用的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标准对其他国家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行制约。

三、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发展时间短,技术经验不足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需要考虑到国内以及国外双重因素,于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来看,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因此所拥有的发展时间短,因此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相对薄弱,同时实践的经验不甚充足,而想要将电子信息产业应用于企业创新必须对其技术基础进行熟练地理解以及应用,相反进行实际应用的难度便会加强。

于国外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来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局势下,各国都在扩征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范围,因此随着与美国、欧洲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加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强。

因此,由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时间短,因此导致技术经验不足,以上均不利于将电子信息产业应用于企业创新,导致产业发展受到制约。

2.产业发展与创新环境较差

随着经济全球化局势的加强,世界各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链条也在向着技术人员分工更加细致以及明确的方向发展,因此,电子信息产业的人员准入门槛也呈现着下降的趋势。同时,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大多是呈现的一股脑的跟随形式,我国电子信息企业的创新活动陷入恶劣的创新环境中。虽然我过同样拥有很多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公司,但相比较于上文所说的美国等发达国家而言,不论是发展基础亦或者是技术发展阶段都具备一定得落后性。

3.产业的创新活动缺乏政策性资金支持

众所周知,任何企业的创新发展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作为背后支持,更何况正在直线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然而,在实际的工作活动中,电子信息产业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启动资金非常有限,由于电子产业发展落后,同时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刚刚起步,因此企业创新能够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

四、借鉴美国结合国情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策略与措施

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科技能力的大幅度提升,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融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发展力度大,国家投入力度大,在该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与美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程度相比,我国的软件工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借鉴其完善的创新企业保证体制十分重要。

对企业来说,具有知识丰富和技术含量高、产品更新快竞争激烈和行业风险高收益大等特点电子信息产业的.业要实现信息化管理,不仅要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还要对这些设备及计算机信息化有一定了解,进行充分利用,这样才能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将其应用在企业的各个工作环节当中,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运用合理的手段大力培养人才,形成完备的人力资源市场,真正实现信息产业与企业科技创新模式的兴建.强化管理,实现企业的模式创新;

电子产业与企业创新息息相关,在这个电子产业日益蓬勃的时代,对企业来说,企业与电子产业相结合,企业不仅跟紧时代,也要为企业本身着想。

其一,对企业来说,从企业创造价值的角度出发,唯有大胆创新一条路为确保可持续地价值创造。企业的对于客户来说就是提品和服务,并获得他自己应获得的利润。计算机已经可以放心的应用于企业成本及利润等的计算当中,为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创新保障着企业利润水平。在市场中,能够提供相同产品或者服务的企业很多甚至如出一辙,PK的结果也就在于各自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就是在“保障自身利润”的能力上显得尤为突出。最好的保障也就是创新。也就是人们口中常常所说的:“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创新就是市场中的某类产品或服务仅有几家甚至一家企业能够提供的情形,创新也就显得很重要。稍有不慎,一切便为零。

其二,对企业来说,相当于企业的营养液的就是不断创新,这也是从企?I生命生长和自身健康的角度出发。一个企业是否能够不断创新,也就决定着这个企业是否具有生命力,当这个企业可以不断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不断满足市场需求,这个企业就达到了自己最根本的目的,当企业努力的开展创新的时候,这个企业就是在走上坡路,。当企业极度缺少创新的营养的时候,企业就无法满足市场和人们日益变换的需求,企业的生命力机会逐步减弱,会呈现慢慢地老化、终止甚至死亡的情形。。这种比喻貌似可笑却揭示的是:“只有适度、恰当的创新,对企业才是有益的”。过多过少、过快过慢,都是不恰当的,决定企业的生命力就在于企业是否能够把握好创新的度、创新时机的掌握,这个把握很难掌握却很有用。

其三,对企业来说,企业注入生命力,切实实施创新主要从有三个切入点,分别是企业的“能力”、“潜力”、“趋势”。其中,创新的中间层是企业的能力,企业的趋势是创新的引领层,企业的潜力是创新的基础层,。如今扩展到对地区、国内甚至国际范围内的整个网络进行关注。企业的能力即是当下、眼前,也就是说可以看得清楚的,企业在1年到2年内能够实现的目标;在现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具有共享性,将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整理出来用于工作当中,这是计算机信息化特有的功能。将计算机信息化应用在企业当中可以大大促进企业的发展。潜力因为具有潜伏性,属阴,所以极易不被发现,也不容易被证明对于错,这是企业发展的重大挑战,但也是提出来需要更加重视加以应对的层面。对企业来说,没有潜力的企业,这个企业也就没有了创新的能力,没有生命力,就会渐渐走向死亡,所以,企业就是在潜力这片土地上生长,对企业来说,企业的趋势从广义上包含了除企业内部系统之外的所有其他系统的环境变化及其趋势,比如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区域产业环境变化趋势等等;。所谓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趋势致胜,讲得这些道理对于企业判断和定位而言也是一样适用的。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中,预测企业发展趋势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对企业来说,所以,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发展趋势的预测。

企业要生长,不仅需要经常看看趋势、还要看看自己的潜力、更要看看自己由多大的能力,这样才能确保及时应变、持续发展、生生不息。

其四,创新不仅要有方法论还要实施路线图

(1)现代研究和总结很多,管理之父德鲁克先生也总结出企业创新首先要抓住机遇,对企业来说,企业家们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提升企业综合创新水平。

(2)创新是必然的,不可推脱的,对于传统的企业来说,企业创新是必然趋势,所以应该紧跟市场潮流,正确把握市场机会和技术开发,发展中的企业,积极创新有利于为企业腾出更多的肚里发展空间。

(3)在创新方面,有技术和需求两大驱动,企业开展创新一般采取市场驱动的方式,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看似容易把握和风险不大,但是创新带来的价值杠杆也就不会太大。最好的创新就是从技术的角度寻求发展和创新,在这个方面价值是最大的。当然,创新有着复杂的情况,企业的创新应该是没有定式的,这一点最后一定要补充一下。对企业来说,企业应该在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下,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从国庆出发进行大胆创新,这就需要在日后工作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解决,从而使得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子信息技术会在企业中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应用。对企业来说,创新不仅是机遇,还是个巨大挑战,使企业始终,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保持旺盛的生机,电子产业促进者企业创新,企业创新又必须依靠电子产业。

所以必须提高企业和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以下策略和方法。

加强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创新投入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技术创新发展中起到基础性的推动作用,电子信息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代表,以科技人才为核心,只有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创新投入才能保证人才供给,促进电子产业的稳步发展提高科技人员素质,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创新投入,就需要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并有力协调各个部门的合作共赢,对企业来说,建立有助于不断培养高科技人才,技术发展和创新的工作环境。

加强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专利保护与成果转换也是重要的并实施技术创新方法之一,加强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专利保护与成果转换,不仅要制定优质高效的专利战略,还要完善专利的保护制度,并强化专利保护的执法力,保证专利所有人的利益,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这就需要结合当代的相关法律制度,并能够得到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支持,有效保证个人和企业的智力成果权,进行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专利保护与成果转换,投入到实践运用,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对企业发展运营的起到重要作用。

对企业来说,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还需要加大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这样才能有效的改善我国较低的自主探究开发能力,创新技术利用,深化技术探索,提高产品利用和技术创新,发挥技术优势,节约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技术的引进,并针对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扩大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扩大企业,对新技术的衔接和引用,提高技术的运作效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需要有兼容并包的企业精神和高瞻远瞩的企业追求,积极从国外,他方引进有助于提高自身企?I竞争力的技术,工业企业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是大势所趋,只有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出发,了解影响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因素,才能有效的提出技术创新方法和策略,推动工业企业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企业要想大发展,企业和电子信息将结合的趋势是必然的。

第9篇:企业创新模式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模式;分析

作者:张译丹(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410006)

在我国的经济市场中,中小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在传统的管理制度中发展,导致很多管理制度依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中小企业需要全面审视自身的问题,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以此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对此,本文将对中小企业传管理制度的创新,进行深入分析。

1、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中小企业的运营中,管理制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的很多制度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激励制度的问题。激励制度的目的,就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然而,很多中小企业中,其自身的激励制度,缺乏科学性、有效性,虽然职工能够在工作中获取更多的效益,但是却会导致员工产生坐享其成的不良思想。或者,通过激励制度,有效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了价值,然而中小企业没有对其进行恰当的奖励,导致激励机制失效。

(2)融资制度的问题。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融资是保证自身发展的必要方式,但是受自身特征的限制,很多金融机构不会为其提供贷款服务,致使中小企业只能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解决问题。长此以往,职工就会产生抗拒心理,加之激励机制不完善,增加其融资的难度。

2、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路径

2.1激励制度的创新

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之后,企业之间的经营权、资产所有权逐步分离,企业成为了独立的生产者,能够以经营者、生产者的资格来参与市场竞争,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条件。与其他的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收益分配,其具有明显特殊性。在合伙经营或者独资的中小企业中,其所有权基本上完全归家庭、个人所有,所以其收益分配的形式、时间,都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另外,中小企业中也存在股份合作制,即采用职工拥有企业股份的方式,实现激励的目标。所以,在这样的中小企业中,职工具有参与权、分配剩余收益的权利,将其作为基础。中小企业中就会以人为的方式,提高企业的收益,进而提高分红的利息。

另外,在很多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中,常常将所有权、经营权进行分离,而经营者同样会参与到利润的分配之中,从而实现对其的激励,提高其自身的收入。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创新激励机制的目的,最终强化管理的效果。在这一基础上,中小企业应该积极发展与职工之间的分红关系,建立一套有利于企业自身长久发展的激励机制,保证职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决策之中,使其能够作为中小企业管理的主人,实现同股同权的目的。

对此,在中小企业的相关规定、章程中,需要对分红比例进行明确的规定,并限制职工的最高分红、最低分红的标准,避免职工所拥有的股权呈现出向个人集中的现象。另外,中小企业也能够给予期权,密切企业效益、经营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尽可能使二者能够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则可以激励经营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成为追求更多利润的最大动力。基于这样的方式,可以为中小企业的经营者,提供合法的、正当的收入渠道,从而推动企业稳定发展。

2.2融资制度的创新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为了能够保证自身可以稳定发展,就应该保证融资制度的合理性,为实现融资的目的提供基本保障。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政府方面。在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该为其提供流动资金的帮助,推动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例如:成立中小企业创业基金,为一部分实力强、但资金周转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另外,政府还应该重视具有发明、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为其发展提供具有政策性质的贷款,并对其他企业进行扶持。

(2)金融机构方面。金融机构应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公平、和谐的融资环境,成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便于发掘其中信誉高、质量好,同时由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以自主选择银行机构,并进行沟通、联系,争取能够获取贷款的机会。实际上,即使中小企业不需要进行融资,也应该关注金融机构的动态,便于在需要时,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实现融资的目的。

(3)中小企业自身方面。为了能够实现融资的目的,其管理者就应该掌握相关的法律、规则,优化会计管理工作、核算工作,从而明确自身资金周转的问题、需求等,为创新融资制度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