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农新闻范文

三农新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农新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农新闻

第1篇:三农新闻范文

端正对“三农”的态度,提高“三农”报道的高度

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指示精神,科学论述了解决有关“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为我们更好地搞

好“三农”报道提供了有力武器。

“三农”问题有较强的方向性、政策性,只有把做好“三农”报道当作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坚持,熟练掌握各种涉农的法律、规章、制度,以及有关部门对涉农问题报道的纪律,才能明确报道立场,把握报道尺度。如果不进一步端正态度、更新观念,在报道上就容易陷入误区。我们说,及时准确地报道党和政府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方针、政策,是媒体应尽的重要责任。所以,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践行“三贴近”原则,真正把目光投向最广阔的农村、最广大的农民,了解他们的困难、情绪、热点、经验和呼声,结合实际解读好、宣传好党对“三农”的政策,才能当好广大农民的代言人和“三农”发展变化的记录人。

端正深入扎实的作风,改变“三农”报道的文风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这是我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媒体贯彻实施“三贴近”的优良工作作风。“三农”报道的主体是什么?农村基层干部最清楚,农民最清楚。如果采取蜻蜓点水或者应付任务式,这种采访作风要不得。只有深入农村第一线采访,真实地反映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反映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喜怒哀乐,才能够写出有关“三农”的好新闻来。多年来,海南省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第一线,采写出了一大批有关“三农”的、有分量的优秀作品,受到了广大农村读者的喜爱。比如,今年海南日报记者为了改变过去单纯采写瓜菜运销商的倾向,跟车到内地十多个省份去深入采访,瓜菜运销商有多辛苦记者就有多辛苦。一批新闻报道内容都是深入第一线赶写出来的,分别从开发市场、扩大销售、带动产业、建立机制、营造环境、艰苦创业和搞活流通等角度,反映农民在流通领域中的酸甜苦辣,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不但有现场感、真实感,思想视点也较高。同时也锻炼了采编队伍,取得良好效果。

端正对“三农”报道的切入点,增加“三农”报道的新亮点

“三农”报道如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出现新亮点?笔者认为,关键是媒体要认真研究问题,即端正对群众热点、难点问题的看法,把握政策,找准切入点,才能使“三农”报道的形式有所创新,寻找到新的卖点。

新闻记者要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关注农村与农民中间存在的热点、难点。比如:农村改革政策不够到位,农民难以找到致富的路径;国家虽然减免了相关税收,但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民难以应付;村务不公开,账务不明白,农民反映也没有人管;农民不知种啥好,市场信息闭塞,科技下乡缺少针对性、具体性和实用性等。如果我们的媒体不去关心他们,他们就会离我们的媒体越来越远。我们只有把党的政策准确地传达下去,穿针引线,上接下连,才能充分发挥媒体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对贫困地区的农民,一些敏感问题运用政策、法律要适当,否则,处理稍有不当,极有可能成为引发更大矛盾的导火索。必须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在弄清事件真实性和分析得当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事件的外部联系,要有大局意识,从大局出发思考问题,处理稿件。如涉及农村基层选举问题、农村计划生育问题等,往往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稳定,因此必须增强责任感,严格把好关。

要用感情来写“三农”。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反映“三农”问题,即把自己变成“农民”的一分子,用农民的口气说话,用农村的语言说话,农民才能喜欢你的报道。只有满怀激情地宣传好、报道好“三农”,同时还要说到做到,真正为农民分忧解愁,排难除障,下决心帮助农民兄弟反映一些问题,解决一些实事、好事,农民才能与媒体拉近感情,与记者交朋友。

要用农民的话说“三农”的事。千万不要故作高深,居高临下,或者用拗口的娘娘腔,干巴巴、文绉绉的语言来采写“三农”,让农民视为天书,很难看懂,采取这样的方式来报道“三农”问题,农民肯定不喜欢。因此,记者应当努力去学习农村中鲜活的语言,及时地、通俗地、生动地表现农村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才能与广大农民取得共鸣。

让版面形式活泼新鲜。“三农”报道的难点之一是农民喜欢不喜欢看、关注度高不高。因此,媒体在设置“三农”版面时,有时应是集中时段、突出版面发稿,加大力度,为宣传、服务“三农”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效果会十分显著。有时是设置相关的农村栏目,强调活泼新鲜,不能图解政策,要通过最适当的形式让农民了解,爱读。为了提高农民对媒体的关注度,也可以采用精心制作标题、直描手法、散文化手法、图文并茂等方式来写作,强调思想性、故事性、哲理性、知识性等。还可以尝试采用编写山歌、对话、快板等农民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来宣传“三农”政策。

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地贴近农民,为农民及时地提供相关的、有用的信息。在“三农”报道中,应始终注重实用性的要求,根据农村中广大农民读者的意见,开辟一些相应固定的栏目,为农民提供各地有益的经验和农村实用信息。这些栏目不仅可以请专家学者撰稿,同时还可以请农村一线的致富能手、土专家建言献策,对一些技术性强、涉及民生民情等的大问题开展大讨论,让农民群众一起来参加大讨论,从而增强农民的阅读兴趣,而且也让农民对“三农”报道看得懂、用得上,从而形成一个农民与媒体互动的良好效果。

第2篇:三农新闻范文

统筹城乡重点在“三农”,“三农”问题核心在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富裕农民的基础在于盘活农业生产要素和农民生活资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试行以“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农村承包地换城市社保、林地承包权换股份收益”的“三换”工作,对于实现转移农民、安置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实施“三换”工作十分紧迫

1、农民进城期待“三换”。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一代年轻农民既不满足在农村居住和生活,又有一定的移居城市的文化基础和经济实力,加之城镇化亟需转移农民进城创业,政府和农民都希望有更多农民转移到城镇安居乐业。2008年底,全市劳务输出近63万农民工,已比较习惯、熟悉和期望城市的生活方式,尤其是“80后”的农民工,更渴望以智力而不是体力在城市生存。但对固化的、具有较大潜在价值的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承包权,难以转化为农民进城创业和定居的资本,成为农民进城的障碍。“三换”可以有效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创业实力,减轻农民经济负担,实为农民进城所期盼。

2、工业化亟待实施“三换”。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全市上下正大办工业,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目前正在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园区13个,规划用地107865亩,实际开发37185亩,政府实批20385亩,缺口70680亩。工业用地指标不足致使许多好的工业项目搁置,严重影响工业发展,而农村农家大院和一户多宅现象普遍存在。据国土部门提供资料,农村居民居住点共占地31.15万亩,户均达0.49亩。如果户均减少宅基地0.12亩,全市可置换出建设用地7.84万亩,可大大缓解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用地不足矛盾问题。

3、农业现代化呼唤“三换”。农业发展方向在于现代化,现代农业必需走规模经营之路。然而,目前农村实行分户、小规模的土地承包经营状况,导致产业规模小、效益低,农业发展动力日益微弱,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实行“三换”,让移居城镇的农民放弃土地和林权,把土地和林权逐步向专业大户或经营企业集中,以利于更好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三换”的基本思路和重点

“三换”以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和城乡一体为目标,以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为重点,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和以人为本理念,对愿意放弃“农村宅基地、农村承包地和林地承包权”的农户,探索以“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保障住有所居;农村承包地换社会保障,保障难有所解;集体林权换股份收益,保障换有所得”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

——用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按照“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的思路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基本原则,农民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的,由村民提出申请,村委会汇总逐级上报乡(镇)、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原宅基地经有关部门核准面积、评估作价后,由国土管理部门收储到宅基地收储中心,统一安排使用。经市、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按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政策,既可以到城镇选择一定面积的安置房,或到商贸小区置换部分商贸用房,也可以选择货币安置到政府统一规划区自行建房。不论采取哪一种补偿方式,农民均拥有完整产权。

——用农村承包地换城镇社会保障。农民凭迁入地户口申请手续和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三换”有关证明,到迁入地公安机关进行城镇居民户口登记。已办理城镇居民户口的人本文员,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养老、工伤、医疗保险和社保等政策,对尚未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但已经参加新农合的人员,当年可继续享受新农合补助政策。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都要免费为其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就业信息、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进城落户农民子女就近安排入学,并继续享受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保障其享有与当地居民平等的受教育权。

——用林地承包权换股份。在实行林权制度改革后,对不愿意放弃林地承包权的农民,可以把潜在的资源转为现实的资本。即农民把林业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采取入股、转包、转让等多种形式,将林权流转给产业化龙头企业、乡镇企业或农民经济专业合作社等经营,林权流转收益归农民所有,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又促进林业的规模化经营。

三、推进“三换”工作主要措施

1、重点突破。一是突出重点区域。以月河川道为重点,依托安康中心城市西扩和九个县城及重点集镇,打造“三换”试验示范区。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优先选择工作基础较好,有一定经济基础和资金

保障能力的镇、村和农户率先启动。二是突出重点产业。大力引导进城农民以园区经济、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发展

二、三产业。着力培育以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生物制造、生态旅游和现代物流为主的新经济产业体系,为农民进城务工创业提供优质平台。三是突出重点对象。以个体经营户、大中专毕业生和长期在外务工农民为重点,率先实施“三换”,引导其优先进入城市务工创业定居。

第3篇:三农新闻范文

一、招商农业引发农民思想观念变革这方面的突出表现是通过农业招商引入了“市场农业”的新理念,实现了由自给型农业向市场型农业的根本变革。淮阴区的农业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况,即使是现在,农民的观念、农业的体制,甚至有些农业政策,仍然还是一种自给自足,有所剩余的价值取向,把农业作为维持最低生活的保障产业。

农业招商则突破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思维定式,它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农业资本为纽带,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农业生产组织体系和生产方式,始终围绕市场配置农业资源,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依靠市场获得企业利润。中日合资淮安市天益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定单农业、水产养殖、家畜良种繁育推广的企业,它与8个乡镇的近2万家农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带动了10余万人增收,公司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它实行“五统一”,即由公司根据日本市场的需求,统一向农户提供种植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施用符合日本检验检疫标准的化肥农药,农产品统一收购,然后加工、保鲜(或腌制)、出口。它彻底改变了农民由原来的种什么卖什么到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的转变,它真正把农产品的发展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之上。淮安市天益食品有限公司的经营模式,使农民成了市场的参与者,竞争者,它按现代企业模式把农民组织起来了,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开拓了农民的视野,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种田技术,强化了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团结意识、质量意识、科技意识、效益意识、环境意识,造就了一批新型农民。

二、招商农业引发农业投资方式变革通过农业招商,形成了农业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的多样化。从投资主体看,不仅有政府、银行、农业科研院所、农民,而且,还有工商企业和外国投资者。从投资渠道来看,不仅有政府投入、银行信贷、农民投资,而且还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工商企业投资、外商投资,从而有效地大幅度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

通过农业招商,形成了农业投资领域的多样化。招商农业不仅在优质种养业、特色资源开发和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而且在荒地、荒滩和养殖水面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农业技术研发、农业生物制品生产、农产品品种改良等高风险、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上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投资领域日益广泛,并且创造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科研农业、环保农业等新形式,实现了农业资本与工商资本的结合,以及农业与加工业、流通业、旅游业的融合。

通过农业招商,形成了农业投资形式的多样化,和工商领域一样,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也有了合资、合作和独资三种形式,即通常所讲的“三资”企业。农业“三资”企业与农民签订种植合同,产品由合资公司全部收购,改变了农民种易卖难的状况,利益得到了保障。通过农业招商形成了农产品的品牌化。与传统的农业生产不同,招商农业企业大多以工业生产的经营方式来经营农业。农业招商不仅引进了资金、技术、人才,而且,引进了工业观念和管理思想。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把农业品牌建设摆到了突出的位置。品牌设计与培植、运作、管理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淮安市天益食品有限公司的“天益”商标,在当地颇具知名度,已成为放心品牌,其“天益”系列农产品,不但打入日本市场,而且,还进入了台湾市场和苏南地区的大型超市。

三、招商农业引发农业组织形式变革招商农业的组织形式,它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农产品商品基地为依托而组建起来的企业集团。这种组织形式把处在同一产业链条上的基地、企业、农户及种养、加工、销售等诸环节,作为企业的不同车间,实行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和一体化经营。它外连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内连广大农户,把分散的“弱者”整合为集合的强者,成为农民共同面对市场,抗衡市场风险的平台,真正把农民组织起来了。招商农业企业与农民在坚持“互利、互惠、互让,共同发展”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下,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定单农业,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的组织形式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四、招商农业引发农业经营方式变革

招商农业把农业作为一个产品来经营,这与过去把农业作为农民的“油盐罐”经营有着根本的区别,它以盈利为目的。为了盈利,就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以求规模效益。它以企业为龙头,依托龙头企业,广联千家万户。从淮安市天益食品有限公司的实践效果看,这种产业化经营方式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进程,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效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质的飞跃。

招商农业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农业和工业分割、生产与市场脱节,农村与城市脱离的格局,做到了农业与工商业的有机结合,产前、产中、产后的纵向一体化。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彻底改变了农业的封闭性、弱质性和低效性。它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有效地降低了农业经营风险,增加了农民就业岗位,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不仅如此,农工商综合经营使相当一部分农民“穿鞋进厂”、“洗脚进城”,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非农化,也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了小城镇建设,活跃了农村经济。淮安市天益食品有限公司长年招收当地农民工,生产旺季用工达到300人,淡季也在100人左右,这些农民每月收入500余元,既没误家时又增加了收入,更是避免了其他企业面临的一到农忙农民工就回家的现象。

第4篇:三农新闻范文

关键词:金融支持“三农”;对策建议

一、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截至2007年底,文水人口为43.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41万人,占全部人口的89.4%;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85元,较上年增长6.04%;截至2008年6月末,文水县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为125084万元,较年初增加22765万元,较上年同期少增6484万元,其中,农业贷款较去年同期少增3071万元。按投放行业看:种植、养殖、运输、服务等传统的农业项目贷款的增量下降较多。

二、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方面出现的问题

(一)从紧货币政策导致农村信用社可贷资金减少,制约了信贷投放

一是农村信用社2008年的贷款投放额被限制在2007年投放额度之内,并实行均匀放款,按季、按比例进行考核,由此2008年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主要是消化2007年12月份压回来的贷款;二是央行连续14次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仅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一项,就冻结文水信用联社金约1.1亿元,整体流动性趋紧。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力度。

(二)资金有效供给不足,农村信用社难以满足支持三农经济实际需求

随着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县域机构网点的大规模撤并和对县域信贷业务增长的严格控制,农村信用社在文水县域金融服务中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7年末,文水县农村信用社存款市场占有率仅为43.9%,而贷款市场占有率则达到了71.1%,到2008年6月末,文水县农村信用社的存款、贷款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5.9%、73.5%。但由于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沉重、产权制度仍不太合理、不良贷款比率仍然较高等问题,并且“三农”产业的生产周期长、利润低、抗风险能力弱天然特性,决定了其在从紧货币政策下首先受到冲击,导致了三农”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三)民间融资骤然升温,加大“三农”经营成本

当前,民间融资作为一种游离于国家金融之外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因其具有借贷手续灵活、简便、利率高等种种便利使其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导致文水县的民间融资快速增长,大大地加大了“三农”经济的经营成本,“三农”总体收益下降。据调查,目前,文水县民间融资规模已由2007年底的4.5亿元,急增至近6亿元,增长了33%,同时,民间借贷利率节节攀升,利率由2007年的月息10‰左右,提高为目前20‰的月息以上,最高的达30‰。

(四)企业难以取得新的贷款,对信用社的原有贷款形成潜在风险

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客观上造成了农村信用社有资金但不能发放贷款,同时,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短贷长占现象严重,即从报表上看,90%的贷款属于短期贷款,实际上,所有的短期贷款中有80%是贷款到期后,结息转贷,信用社的贷款受限之后,企业融资更多转向民间融资,导致民间融资规模快速膨胀,利率持续走高,必将加大企业经营成本,经营效益将受到影响,最终将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形成潜在风险,企业一旦出现关停倒闭,信用社贷款将化为乌有。

三、从紧货币政策下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支农服务体系,扩大支农覆盖面

一是要切实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认真落实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互助资金组织的试点工作,积极发展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二是加强政策性、商业性、互金融支农力度,建立等多层次、广覆盖的支农服务体系,扩大支农覆盖面突出其支农主体地位。三是积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建立产权明晰的社区银行。农村中小企业应当成为这些农村银行的主要目标客户。

(二)加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农业保险等配套政策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一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应避免“一刀切”。农村信用社是以服务“三农”为根本的合作制、地方性金融机构,其本身承担着党和国家所赋予的支农重担,从紧的货币政策无疑将会影响到农村信用社对支农政策的贯彻执行。因此,在采取紧缩措施的同时,应考虑到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避免“一刀切”所带来的“殃及无辜”、挫伤农村信用社支农积极性的问题,将从紧的货币政策适当对农村信用社放宽。二是加大对涉农金融机构的财政税收政策支持,通过对涉农贷款实施财政贴息、税收减免等,调动和保护支农积极性。三是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农业保险和信贷担保机构。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针对农业、农村、农民需要开发农民养老保险、大宗农作物保险等新险种,政府应加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分流金融机构独立抵御农业灾害带来的信贷风险。发展适合农村的担保机构和担保方式,加快落实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实行多种抵押担保形式的有关规定。

(三)加快金融改革步伐,确立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

第5篇:三农新闻范文

在现代农业大发展的背景下,社会资本来到乡下,却经常产生问题、争论以及与公司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企业通常的做法是从农民手上流转土地,从事农产品的生产,雇佣农民到企业上班,给农民发工资。这件事往往经济效益不好、社会效益也不好。

我经常听到大公司的老总说,自家企业要掌控从田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我想,这样的话,社会分工还要不要呢?效率还能不能提高呢?企业很难做到每个环节都有最出色的人才。

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最大的不同在于,和一般工业产品不一样,农产品是有生命的东西。农业的特殊性在于农产品本身每一天都在变化,因为这是要成长的、鲜活的生命,这是第一个变量。同时,农业生产的外部环境跟工厂也不一样,农产品在自然环境里生长,每一天的气温、阳光、风雨都有变化的,这是第二个变量。面对这两个变量,对经营者来说要求之高,远远超过工业生产。

对农业生产来说,每天面临的状况都不一样,今天干什么、明天要干什么,必须亲自到现场判断后才能做决定,该浇水了、该施肥了需要生产者当机立断。因此,即使在农业最现代化的国家,也做不到让农民像工人一样按8小时工作制按时上下班,你也做不到精确指导他今天干多少活。农民有时背着手在地里转一天一点活都不用干。但是第二天狂风暴雨来了,农民可能24小时都在地里拼命干活。

在农业领域,第一,没法要求农民像工人那样按时上下班按照流水线走;第二,没有任何一个老板算得清楚,今天农民付出了多少劳动应该给多少报酬,只有最后打了粮,按照产量反推。现代工业中的难题,即对劳动量的计量问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是没法解决的。

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给社会资本、工商企业进入农业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前景,最现代化的机器、最现代化的技术可以给最传统的农民提供最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服务,由此获得双赢。所以,要充分认识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未来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提供农产品的主体和为生产者服务的主体是多种形式的,生产大户也可以提供服务。企业或者农民合作社集资买的农用机械,实际能够服务2万亩土地,在满足自家生产需要的同时,还可以给周边的人服务。

比如说在东北,收上来的粮食如果不及时烘干的话,水分会在粮食里结冰,等到天气回暖的时候,里面的冰就会融化,容易造成粮食霉变。现在有先进的烘干塔,能够帮助农民把粮食烘干了再储存,这样即使价格不太好的时候,也可以先在家里存着。但是现在大部分地方还做不到,为什么呢?因为烘干塔的投资太大,农民合作社负担不起。我很少见到有企业家到大粮仓当地建烘干塔,实际上这里面是有商机的。因为卖粮食的时候要测量含水量,等到计重再除去水分的重量。把水分烤出去这一过程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但是反映在粮食的收购价格上要差很多。

因此我认为,第一,我们的社会资本和现代工业企业,在现代农业方面大有可为的,但是没有必要跟农民争地。失地农民进入城镇,如果得不到妥善安置,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企业要请农民打工,对不起,劳动者的天性就是只有种我自己的地、打我自己的粮才不用别人管我,我才尽心尽力。假如种的不是我的地,打的不是我的粮,只要能偷懒我就想办法偷懒,这是天性。企业即使下大力气也很难做好。工商企业搞现代农业,更多的要去做那些农民想做但做不了的事,这才能显出优势。农民能做的事,企业不要去抢。

第二,发展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形成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一定要多种方式。我方才讲了,农民个体、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组织,甚至集体经济,包括我们的社会资本、工商企业,都要发挥各自的积极性,找到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形式和内容,这样就能够做得更好一些。一定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经营形式,才能把我们的理念搞得更活、更好。

什么叫适度规模经营

我们在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的时候,去山东省烟台市调研,那个时候就提出要发展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到现在30年了。什么叫适度?我就一直没有琢磨出来,只是觉得不能太大,太大了就把别人的就业机会挤没了;但是也不能太小,太小了就没有效益。适度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大家都在探索,各地情况也不一样。我大概三四年前琢磨明白了这件事。

2012年我到上海市的松江区调研。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是黄浦江在上海境内的上游地区。按照规划,松江区境内、黄浦江以南的地区必须保持原生态,限制工业发展。因此,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当地政府一方面转移农业人口,一方面推进家庭农场建设。松江区的家庭农场自2007年兴起,发展时间早、水平高。

经过我多年的观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地家庭农场从2007年发展至今,7年下来平均每个农场的规模不仅没有扩大,反而还有所缩小。我对此很感兴趣,调研的时候问,为什么2007年平均每户种植面积能达到130多亩,到今年就缩小到了113亩地,是什么原因?原来这里有一笔经济账。松江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十分完善,有很多50多岁的老两口留在家里种地。一年两季收成,一亩地的纯收入平均750块钱左右,130多亩地的全年纯收入能达到9万多元。当地人说,你去看看统计资料,前年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概40100多元。也就是说平均来看,城镇居民两口子全年纯收入赶不上在家种地的老两口。因此,经营家庭农场在当地农民看来是好活,比出去打工好多了,不用背井离乡,可以在家吃住。这样的好事大家都想干,于是这一“行当”的竞争加剧。在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经营者越来越多,所以面积一再缩小,但也不能无限收缩,否则收益跟不上来。所以在目前阶段,在松江这样的地区,100来亩就是合理的标准。

在松江调研的时候,有农民向我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他说如果我有1000亩地,你是给一户人家种,让他一年收入100万好,还是给10户人家种,每家收入10万好呢?这个问题很深刻,已经超出了一般经济学的范畴,涉及到了社会民生问题,牵扯到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性,涉及到人和人之间相互平等尊重等问题。我认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人口还会不断减少,农业经营规模还会不断扩大,但我们不应该盲目追求大规模。规模大了效益也不一定好,更重要的是规模过大可能会导致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我算过一个账,到2030年,也就是建国81年的时候,农村大概还会有4亿5千万人。查一下统计资料,会发现1949年中国农民人数就是4亿5千万,81年后人数都没减少。所以说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确确实实比其他很多国家难得多,约束条件也多得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个,要有关爱农民的情怀;另外一方面,又要保持充分的理性,不要追求一夜之间能够实现什么目标。

第6篇:三农新闻范文

关键词:“三农”问题;发展;方法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8-0051-01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22文献标志码:A

农业是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我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三农”问题是影响我国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显得十分迫切。

1“三农”问题发展困境

1.1农业发展止步不前

农业是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但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却止步不前。我国农业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农产品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现在的消费者追求绿色健康食品,人们对绿色、环保、健康等越来越重视。和绿色健康观念不相符合的是当前农业生产的落后性。农业生产依旧采用以往的以农药、化肥为主的相对落后的种植方式,导致农产品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农业技术相对落后,跟不上社会发展速度。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基本采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技术,我国在此方面明显处于劣势[1]。

1.2农村发展落后

农村发展落后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是由过去对农村问题不够重视和对农村的经济投入相对较低造成的。农村发展落后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物质文明落后,二是精神文明落后。农村在物质文明上的落后,导致农村在精神文明上的落后;而精神文明得不到发展,也制约农村物质文明发展。农村两方面落后性互相制约,造成恶性循环[2]。

2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

2.1推动农业转型进程

当前我国农业技术相对落后,跟不上社会发展速度。为解决这一困境,要加快农业转型发展进程,让农业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可以學习发达国家集中生产、扩大生产规模、运用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经验。依据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对农村土地进行流转整合,利用机械化生产,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根据消费者和市场需求,生产绿色农作物,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

2.2加快新农村建设

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建设问题上,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存在弊端进行改善,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速度。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进行时,一定要将物质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当地政府要想办法加大经济投入,尤其是加大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在农村宅基地等问题上,一定要对农民利益加以保护。其次,在落实物质文明建设时,也不能忘记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当地政府可以在农村设立免费图书馆,让农村居民可以免费阅读书籍,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此外,还可以设置农村表演大舞台等,开展文化宣讲活动,以达到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目的[3]。

2.3帮助农民家庭提高收入

解决农村和城市收入差距悬殊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逐步缩小农村和城市的收入差距。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民依靠种植农作物养家糊口,单纯依靠提高产量很难提高农民收入。农民缺乏专业技能,一旦脱离农作物种植,也很难在现代生产体系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政府要加强对农民现代化生产技能的培训工作,帮助农民熟练地掌握现代化生产技术。

第7篇:三农新闻范文

关键词: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

一、“三农”问题现状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目前而言,其现状如下: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问题。但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方面表现在农民收入的增长率不断下降;另一方面表现在农民收入的增长率远低于我国GDP的增长率和人均GDP的增长率。

(二)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一方面表现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上。1997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2.47倍,而2005年却达到了3.22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989年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0.548和0.545,二者相差不大,但到了2005年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0.455和0.367。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由于农村产业领域的拓展速度与农村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呈现较大反差,因而劳动力的过剩问题尤其突出。正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使得很多农民基于自身素质的局限,很难增加个人收入,提高购买力,改善生活水平。

(四)农村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难以启动。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比城镇居民要慢,因而农民的消费水平也远比城镇居民低。我国农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从1991年的22.5%下降到2005年的10.2%。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农民消费不足是工业品大量过剩的重要原因。农村市场由于农民购买力不足,造成整个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最终导致农村经济的严重滞后。

二、目前策略存在的不足

“三农”问题现状的概述基本上在学术界达成了共识,但怎么解决“三农”问题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策略存在着明显不足。

(一)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投入,努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和谐新农村。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需要私有资本的介入,作为经济人的基本假设,资本是追逐利润的,资本的逐利性将决定了其流动的方向。“三农”问题一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导致本来就属于弱势产业的农业在利润上得不到较好的实现和回报。而这对于想获得超额利润的资本来说,要其投入到连平均利润都难以实现的农业中,本身就是违背经济学原理的。如果还要做到资本的连续投入,只有依靠强有力的财政支持。然而,我国作为一个农民大国,将并不充裕的财政收入投入到如此薄弱的农业中去存在着很多现实问题。而且对于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而言,新农村建设不仅仅需要长时间的资金投入,这种投入还需要是持续和庞大的,这对于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是无法做到的,至于能否保持持续投入和能否达到预期的投入效果更是一个未知数了。

同时,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根本目标是提高农民收入,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农民的数量减少,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无关。由此可知,要使农民收入提高,就必须把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农业部门收入增长就完全取决于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农业劳动力不变的条件下并不能增加农民收入,而只会增加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如此之大的情况下,一味地强调发展现代农业,不仅不能解决“三农”问题,还会由于产生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加剧它。

(二)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更确切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单元,必定集中一定数量的人口,而人口来源于农村。由此可见,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乃是城市化的核心所在。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而要实现这一点,唯有靠实现城市化战略才能最终完成。如果将绝大多数的农民转移出来,成为二三产业的劳动者,成为城市的居民,这既是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化的必然选择,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一旦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时,农村的土地价值就能达到市场化要求的成本值,此时农业土地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方能达到一定水平,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才会得到根本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的提高和进步。至此,我国“三农”问题的一系列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但是,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已经基本饱和,而且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是有限的,对于我国数目庞大的农民群体,想要城市完全接受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如果从农村城市化的角度来看,难度将会更大,因为农村本身基础就很差,经济落后,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也需要其他很多软件方面的支持,在目前的我国是很难做到的。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这些解决策略在理论或实际上都有明显的缺陷,这就要求我们另辟蹊径解决“三农”问题。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径

在当今中国,县域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更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是国家政策最直接的操作平台。只有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才能快速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最终彻底解决“三农”难题。但县域经济与其他类型的区域经济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它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第二,它又是一种开放型区域经济。尽管县域经济是在县行政区域长期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但它不是封闭的经济,具有很大的开放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借助于市场经济的力量,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可以突破人为划分的地域边界,打破自然条件、地理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形成跨县域的经济协作网络、贸易集散地或某一专业化生产中心;第三,它是一种既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又具有地域特点的特色型区域经济。一般而言,县域经济是功能比较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以及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县域经济具有类似国民经济大系统、大网络的综合性特点,是我国社会经济功能较为完整的基本单元,具有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

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扭住经济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不放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财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结构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兴农,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结构调整则应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以技术进步、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二)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经济发达县的实践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亮特色经济。特色经济多是“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培植自己经济发展的亮点,开辟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新路子。

(三)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出一条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企业的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政策扶持等措施,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主群体的发展,激励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自身优势,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从我国的实践来看,沿海发达县市,近十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做强城镇经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加强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优化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向城区和城镇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五)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从县域经济的竞争态势来看,区域间争夺资源、争夺市场、争夺效益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如何在竞争中把握机遇,通过自身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成为关键因素。只有努力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柳欣,冯素杰.“三农”问题新论――在城市化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4.

[2]杜志雄,檀学文.改革以来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大地,2007.22.

第8篇:三农新闻范文

创新,即在特定的环境下,利用现有的知识、物质进行改进或者创造,产生新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并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是将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包括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的设计、试制、营销和市场等一系列活动\科技创新是创新的一种,通过物化生产要素、质化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农业科技创新则是将农业技术发明应用到农业经济活动中,使农业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表现为新品种、新生产方法的研发、试验、推广、应用及扩散等一系列前后相关的技术发展过程'其实质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创造以及向现实农业生产力的转化。

农业科技创新除了受农业自身特点影响,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不确定性大等特征之外,还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等特征。首先是公共性,即农业科技创新的公共品性质,具有使用的非竞争性和收益的非排他性。这决定了农业科技存在市场失灵,靠市场机制无法满足。其次是基础性,即农业科技支撑农业的稳定持续高水平发展,农业科技研究主要为基础性应用研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的同时,又为其他学科、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积累及技术支持。第三是社会性,农业科技创新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其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农业科技创新源于社会且服务于社会,属于“社会模式”,创新的主体囊括多种社会力量,如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农民等,创新内容包涵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

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迫切性

2.1资源及生态约束

我国耕地资源占世界的10%,淡水资源占世界的6%,却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并实现了农业连年增产增收、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打破“两丰一平一歉”的周期陷阱,201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亿kg,连续两年稳定在6000亿kg以上,其他重要农产品也是丰产丰收、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在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长期透支。另外,巨大资源压力及人口负荷带来了农业生态退化、面源污染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农业发展面临资源和生态的双重约束,且日益明显。加快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探索从注重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的新路子迫在眉睫。

2.2城镇化的要求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呈刚性增长,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粮食产量稳定提高、质量不断改进的根本途径。另外,城镇化的推进,将不可避免地挤占我国农业生产活动所需的水土资源,进一步加剧耕地、淡水、生态环境等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刚性约束。同时,城镇化引起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力成本将不断提高,进一步拉高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因此,今后单纯地依靠传统农业科技难以满足13亿人口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基本诉求,难以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更难以支撑国家粮食安全方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核心在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2.3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

“三农”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业更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当前,我国水、土等自然资源的硬约束不断增强,人均耕地、水资源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主要农产品如粮食、棉花等的需求呈刚性增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压力不断加大并将长期存在;农业存在结构不合理、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农产品附加值低等一系列问题;农村生态与环境状况愈发严峻,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增产增收的诉求难以得到保障。我国的基本国情及面临的严峻挑战要求必须把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突破资源瓶颈,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

2.4国际竞争压力

近年来,随着国内化肥、租金、劳动力、农业生产等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农产品的价格不断攀升。为保障粮食安全及农户的基本利益,托市收购价不断提升。长此以往,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减弱。以小麦为例,2007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为1.38~1.44元/kg,2014年为2.36元/kg,上涨幅度高达64%?71%。此外,小麦,玉米、稻谷等粮食价格普遍比国际市场高40%~50%\如此,我国农产品将在国外农产品价格下行及国内农资成本上行的双重挤压下竞争力日益减弱,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同时,我国农业科技无论是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相比,还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都有很大差距。2014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早已达到75%以上。当前我国的耕作栽培技术体系仍以常规耕作技术为主,而国外则已将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规范化、定量化的栽培技术运用到农业技术领域。无论是农田灌溉技术、种子产业化方面,还是先进设备、农业信息技术方面,我国都落后发达国家15年以上。生物技术研究,畜牧业科技水平,种质贮存、筛选、创新及利用方面也同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n。

3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

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科技装备、抗灾能力和农民素质都有很大进步,2014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主要农作物尤其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达到52%,农业科技创新为我国农业集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战略空间。但不可否认,当前的农业科技创新仍存在诸多问题。

3.1投入相对不足

当前,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主体主要为国家和企业。国家财政投入主体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包括农业部、林业部、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个部门。涉及面广且复杂,各部门间缺乏协调,统计口径不一,总体投人较难统计。以科技部为例,其对农业的投入主要通过国家主体性计划项目,包括“973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年农业投入有所增加,但仍难以满足农业科技所需'除国家主体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外,企业和农户也是主要投人主体。但受农业的自身特征影响,农业科技投人短期回报率较低,企业和农户参与农业科技活动的动力不足。总之,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人不足,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科技的长远发展。

3.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各类农业科技成果7000项,转化率只有40%左右(表1),但真正实现转化或者取得成效的不足15%,大多数成果停留在理论上,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主要原因有重视学术评价,对成果应用关注不够,导致农业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很低;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技推广缺乏利益驱动机制、依赖行政支持,推广积极性不高,导致推广体系运行不畅,中介功能和推广作用难以发挥;技术市场不完善,农业科技市场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及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中介组织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传播渠道不畅,成果交易缺乏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成果交易风险较大。

3.3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农业科创新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农业科研体制滞后,研究目标单一,创新能力不高;农业科研单位之间既存在条块分割问题,又有机构重叠、人才积压弊病,导致项目交叉重叠和人才、资源的浪费;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广机制不健全,推广部门职能分割,各成体系,难成合力,直接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另外,一些地方政府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自身的公益性特征,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传播,阻碍了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扩散;农业科技创新的宏观管理机制不健全,无法形成有效的结合与转换机制。就组织结构而言,我国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科研、推广和教育3个子系统所构成,由于部门分割,农业科技创新的供需之间存在时滞与脱节,降低了农业科技创新供给的有效性。就管理手段言,农业科研机构依赖行政方法进行管理,不可避免地会滋生官僚化及半官僚化,人浮于事,降低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效率。

4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及“十三五”展望

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要求,离不开配套的科技体制,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农业生产由精耕细作向机械化转变、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转变的关键阶段,农业的科技创新必须借助改革的力量,将制度创新作为突破口,通过进一步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及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适应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步伐,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体制及制度上的保证和支持。“十三五”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5年,既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胜利实现,又要取得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决定性成果,还需确保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因此对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思路及发展方向的把握至关重要。总的来说,新时期农业科技应以改革带动创新,以创新促进发展,扎实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适应和引领农村经济新变化。同时要适应未来5年万众创业的新形势,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开放合作、良性互动的氛围和土壤。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

4.1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投入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的公共性、社会性决定了其投资主体为政府,应进一步维持并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在资金、项目、人才、政策等方面对西部省份特别是农业大省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农户投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投人保障,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一方面,要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使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优秀科技人员以及优势科研团队得到稳定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公益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支持,在财政预算上保证一线农业科技推广所必需的业务经费,同时在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上要向重点产业倾斜。

4.2完善现代金融支持保障体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推手”,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现代金融支持及保障体系通过集聚社会闲散货币资本,为农业科技创新快速积累财富,提升整个社会农业科技创新的速度。同时,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具有未来收益折现、公平合理定价的功能以及知识产权质押、抵押等金融工具,能够保证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实现创新收益,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交易转化并逐步实现产业化。为此,应该进一步完善农业创新型科技企业的现代金融市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机会,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营造更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

4.3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考核管理制度

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不同科研创新活动,建立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分类考核。如对于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应以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作为评价重点;对于面向市场的科研创新活动则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应用及其对产业的贡献为评价重点;公益性科研活动当以满足社会需求和社会效益为评价重点。考核评价与绩效奖励相结合,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考核,应以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及具体的可推广性作为考核重点。

4.4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

加快形成鼓励涉农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国家应进一步将涉农企业的农业科技投入列为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对象。当前涉农企业整体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比例较低,能够直接从事研发、拥有真正自主创新技术的企业更少。而涉农企业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能更精准地把握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需求,并实施更为有效的推广方式,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鼓励更多的涉农企业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制定一套面向涉农企业的激励机制迫在眉睫。

4.5把握创新方向,加大推广力度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着眼长远,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前沿性、方向性的重大科技问题,深人开展综合研究和协同攻关,明确创新方向,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避免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应用的脱节问题,做到“理论扎进黄土地,成果走进农民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应用紧密结合,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强化农技推广服务,实现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乡镇的全覆盖,积极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甚至农户在内的非政府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大力推进成熟适用的农业技术成果走向大规模市场开发和应用。

4.6完善法制保障机制

第9篇:三农新闻范文

关键词:三亚;新农村;完善;改造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01603

1 引言

新农村建设,是在2005年提出的,主要方针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的是为了“统筹城乡发展、以乡村特色旅游、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的需求”、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然而在现代的社会发展形式中,农村已经不再是城市的附属品,也可以拥有自身的发展优势[2]。三亚的新农村建设,同样也是现代新农村发展的方向。为此对三亚的中廖村、槟榔村、海螺村、水南村、南山村和龙海村等新农村的代表村落的建设现状展开调查,从而对三亚的新农村的建设现状有了新的认识,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以供参考和借鉴。

2 三亚市新农村规划设计的现状调研

2.1 中廖村

三亚市中廖村位于三亚市的北部,村庄西接G224国道,南邻三亚绕城高速和东线高速,距离三亚市区半小时车程,距亚龙湾动车站仅有9 min,地理位置越,海南省5个5A级景区中的4个分布在其50 km范围内,全村总面积6810亩,812户,3350人。

中廖村是目前三亚生态环境最好的村庄之一,绿树成荫,房屋规划有序,高大的灌木在道路两旁罗列。在村庄的中心位置,有一棵大榕树,高大挺拔,方便人们休闲,纳凉。中廖村拥有健全的基础设施,不仅有玫瑰花园和秋葵花园,还有供儿童游玩的场所。中廖村的植物非常丰富,有槟榔、芒果、旅人蕉、椰子树、小叶榄仁、凤凰木、青皮竹、鹅掌楸等,各种不同植物的搭配,使中廖村变得生机勃勃与众不同。但是中廖村的道路未形成回路,游人需要走回头路。配套的产业比较薄弱,如小卖部、厕所、形成规模的农家乐较少,也没有民宿。一般情况,游客游玩时间较短,未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2 槟榔村

槟榔村位于三亚市凤凰镇,临海靠山,是一个纯黎族的自然村庄,人口约6800人,因周围遍布槟榔树,且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称之为“槟榔村”,曾在2014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当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获特色居民的称号。

在槟榔村,最有特色的应该就是这里黎族风貌,村民为了彰显民族特色,对其村庄的大门、宣传栏、指示牌以及墙体等进行了不同的设计。槟榔村是挨着槟榔河两侧建起来的村庄,两侧的建筑都是居民住宅,墙漆都用不同的颜色绘画出了黎族图案,村庄统一规划。在槟榔河的一侧,村民为了纪念和宣传黎族的文化,专门建设了一个小型的博物馆,详细的介绍了黎族的房屋特色、穿着服饰的特点、符号所代表的含义以及他们身上纹身含义等。

在槟榔村内部,人们还划分了不同的功能分区,有集市区,居住区生活,健身活动休息区等。村庄内部还有不同形状的雕塑,宣传牌等。道路两旁的绿化,有小叶榄仁、椰子树、大叶揽仁、槟榔、三角梅、灰莉、高山榕、小叶榕、旅人焦、芭蕉等,枝叶茂密的大树把整条小路全部遮挡,感觉不到烈日,虽然整体植物群落比较单调,且没有色叶或开花植物相搭配,但并不影响整体美观。

2.3 海螺村

海螺村位于三亚市市区的东北部,海螺村三面环山,一面向三亚河,西南侧有三亚市交通性主干道迎宾路和凤凰路,分别与市中心和凤凰机场相连,迎宾路直通三亚湾,连接三亚老城区。

整个区域拥有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城市配套和良好的自然景观等资源。由于在城市中,整个村中没有了乡村的气息,逐步走向城市化,二层的洋楼,一层的小商店,排列在街道的两侧,井然有序。村中有些房子正在被拆重建,现在的海螺村正逐步迈向城市化。

2.4 水南村

水南村是位于三亚市崖城区的一个村庄,居民大多以农村产品批发出售为主要收入来源,沿街的植物较少,没有可以遮阴的树木。整个村子规划混乱,基础设施差,大部分的道路还是泥土路,另外,在水南村还能看到一些古老的房屋。

2.5 南山村

南山村是位于三亚市南山下的一个村庄。南山寺位于三亚市以西40 km南山文化旅游区内的“佛教文化公园”中,南山寺占地400亩,仿唐风格,庄严肃穆,清静幽雅。

南山村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庄,有10个大队。村庄内的规划比较好,不仅每家每户的房子比较新,而且每户都有一个小庭院,村民可以在自家小院里种植一些水果蔬菜等,同时也为村庄内部的绿化增加了一份颜色。同时,村庄内部的基础设施区域相对完善。

2.6 龙海村

龙海村是位于三亚市海棠湾的一个村落,因为地处高速路口的交界处,地理位置较好,交通便利,又距离免税店比较近,是一个人口聚集的好地方。村落靠近大海,周边的环境优美。在龙海村中,也有丰富的植被,如椰子树、凤凰木、酸豆树、柚子、芒果、菠萝蜜等,只是道路的铺装有点差强人意,稍加修饰,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供在海棠湾免税店的游人游览,观赏,另外,附近还有酒店,当人们饭后休息的时候,来这里游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三亚代表村落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三亚很多村庄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大多数村庄本身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所缺乏的只是科学的规划、管理、资源的整合和适度的宣传,为此,结合自身专业,以中廖村、槟榔村和南山村为代表,在村子的规划布局、植物营造、特色民居、景观环境、文化内涵5个方面,对三亚的农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解决方案。

3.1 中廖村――生态的完善和修复,建立可持续发展村落

中廖村的生态是最值得三亚市其他村庄学习的,中廖村的布局不足之处是在道路方面,人们在过去游玩的时候,道路未形成回路,游人走过去还要再原路返回。因此,在设计的时候,使中廖村的道路能够形成闭合的回路,使游玩的人们能够边看风景边走回去,在不知不觉中能够浏览整个路线。另外在浏览过程中,要增设一些让人能够休息的地方,也可以增加公共洗手间等基础设施。

中廖村的中心景观有一棵大榕树,也是中廖村的主要景色之一。当游览的人们走到大榕树下,可以坐在榕树下歇息。不光如此,中廖村的植物物种本身就很丰富,像芒果树、槟榔树,这些都可以做观赏的树种,还可以为村民增添收益,每户居民自家小院种植一些蔬菜,水果,更显得生机勃勃。

中寥村是以生态环境为主题的村庄,为了彰显村庄的特色,每户人家的房屋建设都应表现为生态园的小景,景色不宜太过张扬,可供游客在游览的路途中感受的自然的美,恢复原生态,保留自然纯真的一面,尽量少用一些规则式的硬质铺装,选择不同款式的鹅卵石、砂石等。

在植物的景观方面,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有种植玫瑰和秋葵的田地,可以将玫瑰园和秋葵园设计成人们观赏的一大特色,使村庄的景观效果变得丰富多彩。另外,在中寥村的莲花栈道的两侧,通过种植一些大的乔木,像火焰木、印度紫檀等,树冠较大,为来往游玩的人遮荫,还能丰富栈道附近的景观效果。

中寥村作为知名生态村落,还有一定的黎族文化底蕴,在发展生态园特色的时候,也可以创新将黎族文化与生态相结合,丰富村落的文化[3]。

3.2 槟榔村――宣传民族文化,发扬黎族特色

槟榔村是典型的黎族村落,在整体规划布局方面,要在弘扬黎族文化的基础上,对村落的布局进行设计,在调研中发现,槟榔村村民的房屋建设坐落于槟榔河的两侧,可以多增添一些有关于黎族元素的东西放在游览的路线当中。

槟榔村是在门口走进村庄的路途中,有些许草莓园和蔬菜园,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开发旅游项目,比如采摘游等,然后再由当地的居民提供饮食服务。这样,不仅促进了人们的消费,还体验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再加上一些黎族的景观设计,让人们耳目一新,有了更新鲜的感觉。还可以借槟榔发挥,设计专门供游客们活动的项目来增添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乐趣,如采槟榔比赛。

弘扬黎族特色,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黎族民族文化的建设。槟榔村居委会、三亚市政府等相关部门应提高重视。加强文化宣传组织领导,转变观念,充分的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等方面的问题结合起来,克服“安于现状”的意识,努力宣传黎族特色。其次,提高全村居民的素质,做到和谐统一,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够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并使其能够阐述给外来游客们,使来访的每一位游客都能够了解黎族文化,使每一位走出去的村民都能够传播文化。再次,要团结起全体居民,积极宣传黎族文化,努力发展自己村庄的特色,并为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使黎族的文化能够步入社会的主流[4]。

3.3 南山村――的发展和体现建设佛教特色,展示

南山村是位于南山脚下的一个村庄,可以将村庄分为10个部分,每个个体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独立是他们都有自己的风格特色,相互联系是都属于一个居委会管理,因为在整体规划的方面,可以保持原有的习性,对10个部分分别设计,每个部分在主题上都是依赖于佛教文化,分别设计农家乐、小吃街、商品展等多个方面,打造一个以佛教为主题的村落。南山村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庄,在基础设施上我们必须要重视,每个分队都需要设计公共洗手间及公共休息区域。如果有必要可以建立专门的停车场以便来往的游客有地方停车,为了增添游览乐趣而不使游人疲惫,可以建立公共自行车站点,人们可以骑着自行车进行游览。

在植物的营造方面,既依赖于佛教文化,植物的种植也要符合佛教文化的特点,又因为地处热带,可以种植一些菩提、暴马丁香、无忧树、茉莉等,在水中可以种植一些莲花等,这样既符合了佛教文化的特点,又乔灌木相结合,美观大气。

在房屋的特色方面,佛教多以寺庙为主,人们可以自家的房屋设计外观的方面多设计一些与寺庙相关联的图腾或者雕塑,从而能够更好地展示佛教文化。

文化的传播依赖于对文化的了解,在宣传的最初,需要村民了解佛教文化,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对村民进行一系列的培养或者发放一些有关佛教文化的书籍,让人们了解佛教,再专门培养几位专业的人士,结合村落的特色,能够对来游玩的人进行介绍,从而达到较好的展示。

4 结语

一个特色村庄的打造,需要强有力的地理优势的支撑,一个特色村庄的持久永恒,就需要不断地修复,不断地创新,不断的完善。三亚市的中廖村,本身就有极好的环境特色,而且拥有大量的客流,则需要不断地完善生态环境,并加以创新,打造完美的“世外桃源”,槟榔村拥有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将其不断地完善修复,并加以宣传,就能够再次为众人所知。南山村虽然大,没有极致的景观,没有丰富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但是仰仗南山景区,可以打造一个具有宗教特色的景观村庄,再加上拥有极大的空间和资源,一定也可以成为三亚市的一个特色村庄。

结合整个村庄的特色,在从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村庄的整体布局,景观环境进行一系列的改造,然而在改造的基础上,都也应该遵循村庄本身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征[5],从而才能够促进一个符合现代化新农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 明,覃志豪.我国新农村建设类型划分与研究模式[J].城市规划,2006,30(12).

[2] 哲,夏南凯.以增强“造血功能”为主导的新农村规划设计探案[J].城市规划,2008,32(4).

[3]骆世明.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