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外汉语专业范文

对外汉语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外汉语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外汉语专业

第1篇:对外汉语专业范文

1 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地区差异。对外汉语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其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实践条件和环境。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与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保持密切的接触。但是对外汉语教学活动具有独特的外向型特点,所以在国内的分布有明显地区差异。在有些地区,对外汉语教学活动活跃,相关信息也非常丰富,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多机会感知、接触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继而调整、支持专业教学和学习。相应地,无论是专业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还是学生的就业,都表现出与“汉语热”相匹配的蓬勃景象,该专业也成为学校的热门专业。比如北京语言大学的对外汉语专业,因为报考学生数量连年居高不下,不得不严格控制招生数量。而在某些地区。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不多,相关信息匮乏,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专业自身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对于专业的热情和信心,与前述地区形成明显对比。

我所就职的学校也处于这样一种不利环境。具体来说,这种地区差异主要给专业教学带来以下两点影响。首先,信息匮乏。学生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新发展、新变化,不能真切感知和认识。其次,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很难在学习阶段进行真实的教学演练,主要以模拟形式进行,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进入毕业实习和求职阶段,如果要选择汉语教学工作,就必须离开本地区,到发达地区寻找机会。不可预知的就业前景使学生有一种“被架空”的感觉。导致其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很难有上佳表现。因此多数同学没有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作。虽然工作的选择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是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了解,地区差异带来的资源、信息匮乏是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往往没有勇气到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寻找机会,接受挑战。由于惯性影响,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就表现出专业不稳定的情绪。在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普遍存在的今天,放弃与专业相关的就业机会,实在令人痛惜。

从就业前景来看,无论是国家汉办的志愿者项目,还是国内汉语培训机构。包括其他一些商业机构,都向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敞开了大门。从供、需数量比例来看,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数量远远不足。但是由于地区差异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几乎连试试的决心都没有。这种困境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2 对外汉语专业教学的时效性。作为专业课教师,学生的困惑一直以来也是我工作中的巨大压力。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我认为让我们这些处于劣势中的对外汉语专业走出困境,可以更好地支持学生,发展本专业的出路还是有的。那就是强化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的时效性,弥补外部环境差异带来的劣势。一直以来,对于这种外部环境差异所带来的劣势,从教师、学生到学校都是有所共识,也作了很多尝试和努力,比如积极为学生联系外部的实习基地,加强高校之间资源共享等。但由于还是直接致力于外部条件的改变,比较被动。更重要的是学生没有前期有效的训练和培养,对于实习、就业机会不能充分把握,专业热情依旧不高。所以改善外部环境当然非常重要,但是它的被动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也是不容忽视的。能否从专业教学设计出发。打一个“主动仗”呢?我们认为。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补充、更新来自汉语教学前沿阵地的最新信息,让学生在概念上、思想上和意识上做充分的准备和积累,换言之,在常规的专业教学基础上,有效进行汉语教学实践信息的了解和认识,继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演练。在未来的毕业实习、就业环节,不打“无准备之战”。那么,学生的专业热情和自信就能够有效提高,不再因为疏离汉语教学前沿阵地而自卑和迷茫。这样,自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扭转我们的不利条件,促进我们对外汉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下面以我这两年教授的《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为例,介绍以下相关的设计和思路。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无论是学习者相关的信息,还是汉语教学形式都有很多变化,出现很多新内容。汉语教学工作在国内虽然一直以大学为重要教学基地。但是,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汉语培训机构以其灵活和多元化的特点,成为许多我国境内外籍商务人士学习汉语的重要机构。吕必松先生曾经提到过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在京、沪两地的汉语培训机构。当时的这类机构还主要是由外服公司这样的专业对外服务机构开办,规模不大。而今天,随着境内外籍人士数量的快速增加,汉语培训需求急速扩大,汉语培训机构已经是“百花齐放”,各种民办汉语培训机构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个人因为专业,包括个人兴趣,曾经在上海多家汉语培训机构做兼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包括与其他教师和管理者的交流过程中,都深刻意识到汉语培训机构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相对于人才集中的高校,优秀的汉语教师一直以来是各培训机构孜孜以求的资源。(罗兰京子,2007)由于汉语培训机构分布的区域性,加之作为新型的教学机构,学生几乎没有什么了解。鉴于汉语培训中心的蓬勃发展及其作为学生在国内就业的重要候选机构,我把汉语培训机构的介绍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我逐步把相关内容系统化,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汉语培训机构的分布、性质、管理、工作特点、教学对象及发展趋势。第二,课型设置,主要介绍与高校传统汉语课型有明显区别的课型,比如“太太班”“商务班”等。第三,教材开发和课程设计,其中以短期培训的教学大纲的设计和使用为主。第四“一对一”教学形式及技巧介绍和分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还会邀请在汉语培训机构工作的毕业校友进行与学生交流。在上述内容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以汉语培训机构及相关学习群体为对象,进行从教学大纲、教案设计到教学的模拟练习。虽然依旧是“模拟练习”,但是由于以汉语培训机构的全方位描述和分析为基础进行,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明显加强。随着在对几届学生的实践和尝试,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首先,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自信得到大幅提升,更加明确本专业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和前景,不再因为地域差异而有“专业自卑”的倾向。其次。学生进入毕业实习和就业阶段,由于作了一定前期准备,也乐于去对外汉语教学的前沿阵地寻找机会。应该说,从实习到就业,汉语培训中心都是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国内的重要基地,不容忽视。但是如果因为地区差异,加上学生没有前期专门的了解和演练,学生是很难有效地加以利用和把握的。

当然,目前把汉语培训机构的相关介绍和研究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去,还是有很多困难。首先,缺乏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我们难以获得更具权威的信息。第二,作为同样远离汉

语教学前沿阵地的教师,也存在资源、信息匮乏的问题。仅以个人的力量去“小补小救”,是难以为计的。所以,要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努力。

第2篇:对外汉语专业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汉语热;就业

一、对外汉语之现状分析

“对外汉语”是我国近年来高校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最早的对外汉语专业于1981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开设,其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传统汉文化的人才。今天,中国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汉语热潮:着眼于学习中国文化汉字的外国友人数量猛增,对汉文化传播者的需求日益见涨。截至2014年底,全球已有127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476所孔子学院和851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目前仍有70多个国家200多所大学正在积极申办孔子学院。

据2008年12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改革研讨会”的统计数据,目前国内拥有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数量己由上世纪末的4所院校发展到如今的300多所。每一年都有大量的对外汉语人才顺利毕业并走向社会,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在不断的壮大。

这样的景象虽然令人倍感欣慰,但在喜悦的背后,不可否认依然隐藏着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师问题,即汉语国际推广缺乏合格的汉语教师。据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给出的数据,2005年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有4000万,而从事汉语推广的工作者只有4万人,师生比例达1:1000,预计到2010年,全球汉语推广工作者缺口更是高达500万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不仅仅在教师数量上出现严重缺口,在师资质量上也是不容乐观。在目前从事汉语推广工作的教师中,有深厚的跨文化背景,既精通教学又懂管理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汉语国际推广师资紧缺,而另一方面却是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业困难。作为一名学习对外汉语的人,身在其中,希望通过分析探讨,寻求矛盾问题的症结所在,为解决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就业不对口的尴尬局面提供一些建议与参考。

二、对外汉语本科学生就业之问题分析

面对国内外“汉语热”的阵阵浪潮,对外汉语毕业生应该是供不应求,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但现实却差强人意,大多数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的学生都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高等院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人才济济”,而对外汉语教学行业却是“揭不开锅”。奈何?经分析,造成以上局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个人定位不明确

在当今优胜劣汰的社会,找到一份理想的好工作本就不易。大部分学生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缺乏对本专业、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容易失去信心而选择一些不对口的工作。他们认为本专业就业压力大,不好找工作;或是对自己性格特点,未来的人生规划分析不够清楚透彻;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因为家庭原因,父母的意愿使得“对外汉语”梦很早便扼杀在摇篮;还有小部分学生认为自身能力不错,所以自我定位较高。眼高手低使得在面试阶段就有可能淘汰,盲目自负的心态阻碍了他们的求职之路,这些因素在选择职业时都会有很大影响。

(二)就业目标不清晰

毕业时,很大部分同学找工作没有亲朋好友指点,仅靠自身力量进入社会,对外汉语就业难关重重,使得他们在最开始就胆怯不敢放手一搏,以至于失去很多宝贵的时间和机会。其中大部分人并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打算做什么?准备毕业到正式毕业不过半年时间,眼看周围人很快都有不同的选择和目标,情急之下便也选择与千千万万毕业生一样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比较稳定的工作单位,不愿意也不敢再为自己的专业试着奋斗一次。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他们无暇仔细斟酌适合自己的专业与工作,而是心浮气躁盲目跟从他人,容易陷入无所适从、急躁惶恐的境地。

(三)对信息把握不够

很多学生在当初选择“对外汉语”这一专业的时候,看中的不仅是他的热门度,更是对这一门新鲜的学科有探索尝试的兴趣,可是究竟对这门学科真正的把握并不多。谈起自己的专业,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会认识到这是一门教外国学生中文的学科,但每一年国内有哪些等级证书考试,分别在几月进行都不清楚;对于申报汉办孔子学院志愿者详细时间、流程也是没有全部掌握;更别说国外学校如何招聘、有哪些网站交流平台可供大家获取信息,答案也是无从知晓。每一年在校学生中,真正有意识主动学习搜集信息的人不多,只是学校老师通知一些消息后才有所行动;也有部分有意搜集信息,但由于能力资源有限,最新的消息通知是没有办法获取的。

(四)就业要求较高

在国内就业,大多为两条途径,一是教育机构,可小小机构毕竟吸收人数有限不能满足大部分人,另外第二条路则是进入高校。到2010年,共有来自194个国家的265090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620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可见,各高校是留学生的主要聚集地,想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最理想的则需要进入高校。但我国高校的选择不再是普通大学生,而多于211、985的硕士生或博士生,这一道让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无法迈过的门槛使得很多人望而却步。

(五)就业渠道比较狭窄

很多对外汉语人其实对如何出国工作只有大致了解,对其详细步骤信息根本不清楚。出国进行对外汉语的推广大致有四条路:一是通过国家汉办志愿者,二是通过国内外高校进行的交流合作项目,三是通过私人机构出国,四是根据国外高校网站的信息自己联系争取。这样,想要出国进行对外汉语工作非常难,具体到每一步的实践更是难上加难。在毕业初期,短时间内要学生完成以上工作是根本无法保证的。每年汉办公派的人数有限,建立的师资外派渠道较少,国内对外汉语的学生尤其是靠西部内陆地区的学生机会更少,工作机遇和实践机会跟沿海城市是无法相比的。

(六)政策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以往实行的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和证书制度存在很多问题,没有统一官方认证的权威证书(自2015年起汉办已经有了国内外均认可的权威证书),获得证书的人数比较少,证书结构单一,并且没有层级分类,以往民间的汉语教师培训市场管理混乱直接影响到汉语教师资格证书的权威性。这让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在考虑择业考证去向时也产生了不少的疑惑。

(七)自身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正如陆俭明教授12月20日在“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的开幕式上所尖锐指出的那样:“目前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出来的学生,论教育不如教育学的学生,论汉语水平不如中文系学生,论英语不如英语系学生。”所以,部分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呈现出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的境地,无法做到专业功底与外语教学技能两手硬,在很多时候这样的情况会成为他们前进的绊脚石。这不仅是针对于学校所设置的课程来说需要改善,更是给所有对外汉语人敲响警钟:所谓对外汉语,那就是即学汉语又学外语,而学出来的效果不应该是“0.5+0.5=1”,而是“1+1=2”。就是既要汉语专业知识基础牢固,同时也要把外语掌握扎实,双管齐下才能有所作为,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若是自身条件赶不上时代变化,再多再好的机遇也会失之交臂。

三、对外汉语人才就业之措施分析

(一)学生自身

首先要做到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客观地分析现实,冷静思考,有明确的就业定位。必须重视自己的学习质量,因为自己的所学所得直接与工作质量挂钩。而当今社会不仅需要专业功底扎实,更需要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作为对外汉语学生,汉语外语基础必须牢固,同时要学会各种课堂技巧,学会各式各样的中华才艺。升华自我同时又用各式技巧才艺提升个人魅力,这样的学生比较吸引人的眼球。即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没有被人立即赏识接纳,也不用灰心气馁,因为就业不仅是一次智慧的较量,更是一次心理成长的磨砺,过硬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再者,时刻关注身边信息,将信息的获取变被动为主动。机会是留给时刻准备的人的,在毕业前就应该多争取各种机会实践,了解对外汉语行业相关信息,为自己真正出入社会时打好基础。最后要打破地域观念,不要认为只有“北上广”或者出国工作才是好的去处,时刻端正心态,及时总结经验,才是明智之举。

(二)学校环境

李晓琪《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中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文中指出,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五个方面的能力:汉语言知识能力,汉语教学理论,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汉语教学技能,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学校首先要明确细化培养目标,加强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专业在未来能够做什么,可以通过怎样的途径去实现,应该掌握哪些本领。同时在课程设置中注重突出专业特色,有针对性的开设一些特长训练课,例如“书法课”、“剪纸课”、“传统乐器课”等等。激发学生热情同时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增强他们对本专业的感受和信心。

除此之外,多寻求与国外学校合作的项目,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留学生到国内进行中文的学习,同时也给更多对外汉语学生实践交流创造机会,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搭建更高的平台。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才是他们在社会中求得一职并站稳脚跟的重中之重。再者要多鼓励学生继续深造,以便在日后能迈进高校这样较高的门槛。作为教育前沿的专家学者,多注意不断更新的时讯新闻,再往后的教学中也能给予学生更好的辅导。尤其是就业指导课的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及时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契机。

第3篇:对外汉语专业范文

关键词:自主学习 大学生 问卷调查 学习主动性

一、前言

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根据自己的哲学观,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思想。自主学习在我国也有着悠久历史,先贤们很早就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1]。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孟子认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2]。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周期律越来越短,知识时代的到来已经使人类不得不迈入“学习化”社会。著名心理学家赫伯特?杰乔(Herbent Geijo)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会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自主学习的人”[3]。由此可见,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是时代性产物。学生学习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要靠自己坚持的意志力和不懈的努力才能不断的积累知识。

1.自主学习的定义

自主学习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内容,学习地点、学习时间,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的学习过程[4]。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宾特里奇(Pintrich)教授的观点,他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构建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景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5]。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的个体、环境和总体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

2.自主学习必要性

国内外研究表明,21世纪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是:具有进取,创新精神;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良好的适应性;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具有对国家、社会和人类的高度责任感;具有优良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具有被人领导和领导别人的团队精神;具有个人特长[6]。其中,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排在首位,这就说明终身学习的社会已经到来。现在创建终身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教育发展的主要思潮。随着各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也应提高重视。要创建全面终身学习型社会一定要具有全面的学习观,自主学习观和创新观。美国心理学家巴斯Bass指出:半个世纪以前,人们从大学毕业后,大约有70%的所学知识一直可以在其退休前运用;而在当今时代,这个数字缩减为2%[7]。这意味着,当今的大学生毕业后从事某项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有98%需要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来获得[8]。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习得,将有利于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与能力,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有利于他们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样本

对外汉语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注重汉语英语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交往方面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在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9]。

为了进行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本课题对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作为样本进行的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共264人,其中大学一年级81人,大学二年级67人,大学三年级66人,大学四年级50人。

2.测试手段

本论文采用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徐小涵等编制的大学生自主学习问卷,该问卷由15题组成,问卷中的问题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控制力、学习监督能力、学习意义、学习评价等共5种调查因子。此问卷经过样本分析具有可信度,适合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评定。

本课题研究小组以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对外汉语专业所有本科生为对象,分别针对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等不同年级的共264个学生分别设计并且进行了四种不同的问卷调查。共发放了280份问卷,收回264份,回收率为94%。调查结束后统一用统计软件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以图表的形式特别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于课后时间能否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进行了对比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1.调查结果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目标十分模糊,对学习的意义也知之甚少,他们在学习主动性方面明显偏低,学习时间安排也很少。但是很多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外的实习经历;大学二年级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学习意义的理解和实习经历方面没有明显变化,但是他们对学习目标的认识明显清晰了很多,多数人开始逐渐增加安排学习时间;大三年级学生对自己的规划有明显的改善,在对待时间安排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在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后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可见目标对学生学习有很强的指引;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各个指标都提升至最高,就连学习主动性也有巨大提升,对于课余时间,大四学生也有自己明确的安排,在除了论文与工作之外,多数大四学生也选择学习一门中国古典文化,如,剪纸,笛子等。

2.讨论

从此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逐年增加的,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目标十分模糊,这是由于刚从高中的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转变,他们缺少了高中老师的那种引导,所以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改学什么,怎么学 。大二学生在时间安排上面有了巨大进步,由于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缘故很多人开始主动安排学习时间,去图书馆或者电子阅览室等地方。大三年级学生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大部分学生都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对自己未来的职业也大致有了规划并为此努力。大学四年级学生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他们安排大量的学习时间,这些学习不仅仅限于课本,还有课外实践。大学四年级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实习,在实习期中间,他们获得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社会经验,这对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调查问卷结果给当代大学生的启发:

2.1树立明确的目标。目标是指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实现的成果。人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既定的目标。目标的确立一定要越早越好,最好在大学刚开始就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后,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目标来安排时间并主动进行自主学习。只有目标明确才能跨越学习道路上的种种障碍,坚定不移的朝着目标努力,前进。对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来说,尽早确立自己是否喜欢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喜欢则多所了解留意与对外汉语教师职业相关的内容。

2.2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要想通过自主学习达到自己的目标,除了尽快确定目标之外,还要有一个明确的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期初就应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全面的规划,或者可以根据就业指导课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一步一步有计划,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自己的目标。

2.3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自主学习,它要求学生有很强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以及自我监督能力。在大学一年级期间定下自己的目标后,要有目的有方法的培养自己学习兴趣。因此,最好在确立目标后采用多种方法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并一直努力坚持不懈,锻炼自己的学习毅力。一旦有了学习兴趣,以后的学习生活就不会枯燥无味,而学习毅力更是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品质。最好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无论是中国古典书籍还是国外名著,都应有所了解,做到包容文化差异,实现跨文化交际。

2.4学习至少一门技能。大学三四年级的同学自由支配时间较多。由于专业的需要,除了在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多了解中国文化知识和一些民俗文化。由于对外汉语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也应有所了解。最好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门中国古典乐器等。因为大学三四年级年级社会实践机会也比大学一二年级时要多,所以在实践过程中,也要多多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陈习杰,深造以自得自得则逢源――孟子生态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1,(5).

[2]常颖.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10):54-55.

[3]陈景荣.中学生自主学习的价值探析[J].群文天地.2010,(2):135.

第4篇:对外汉语专业范文

关键词 :语言实践 探索问题原因 现代汉语语法 偏误分析

一、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现状

对外汉语专业要学习语言学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需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及英语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进行中外语言比较、中外文学比较、中外文化比较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应具有从事语言与文化等方面教学、研究和交流的基本能力。这一目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的语言分析方法,具备基本的语言分析能力。而对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在整个语言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不间断地进行语言分析实践。

对外汉语专业从一年级起就开设各种语言类课程,但针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追踪却发现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薄弱,这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学生缺乏实践意识和实践技能。面对语言现象不知道应该从何处着手,怎样理性地去分析,而是习惯于用“我认为”或“我觉得”之类感性的经验主义的表达方式对具体的、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进行表述,在表述时也习惯于直接套用某些相关的规律,不考虑可能出现的特例情况,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对判断标准缺乏选择,对意义的理解不全面,理性思维意识相对较差。

(二)学生在遇到具体的语言现象时,对语言知识掌握不熟练,无法进行偏误分析,出现随意杜撰语言现象和结论的情况,这种不严谨的态度对学生在专业层面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针对语言要素进行语言对比的能力薄弱,缺乏把语言理论和语言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学汉语就是学汉语,学英语就是学英语。缺乏主动进行语言对比的意识和能力,严重影响到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二、对外汉语专业结合现代汉语学习进行语言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现代汉语课作为对外汉语专业必修课程,主要讲述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及修辞的基本知识,覆盖面大,涉及内容广,细致繁杂。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层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基本规则。

为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我们在授课的同时结合具体授课内容对学生进行多次实践尝试。在语法部分的学习中,通过利用语料库语料,以留学生的语法使用偏误作为实践对象,通过对相关语料的筛选、分类、分析,最终给出留学生应该注意的具体意见,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和时效性。

针对专业需求,我们选择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语料进行相关专业的语言实践。利用语料库进行相关分析,需要熟悉基本的选择标准,需要对所研究内容进行手动输入并选择所需的标注方式,这不但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分析能力,还需要具备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专门做了利用语料库进行趋向动词偏误分析的语言实践,对专业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探索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强化训练。

我们之所以选择趋向动词作为实践操作对象,主要是因为趋向动词在作为补语入句时除了词汇意义之外还要考虑语法意义,是表现形式较复杂的一类语法现象。

我们要求学生自行组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践操作,通过错词标注找出至少10个涉及到某个具体趋向动词使用的句子并进行分析,总结出现偏误的原因。

学生在接受任务时,教师对语料库的使用进行了示范,在确认学生可以自行操作之后要求学生15天内上交小组报告,共计上交5份小组报告。

通过对小组报告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主要有下面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选择错误

我们要求做趋向动词的分析,但有部分小组的选择对象不是趋向动词或者根本就无法在语料库中检索到。例如:

(1)说起来容易办的难……

(2)江涛猛的抬起头。

这两个句子经过教师验证,按照错词标注方法根本检索不到。

(3)他去到北京。

这个句子里的“去到”不属于复合趋向动词范围,只有“到……去”或“到……来”才属于,这说明学生对趋向动词的基本构成不熟悉。

再有,第四小组提供的10个例句中有的是复合趋向动词的混用,有的是简单趋向动词的混用,没有按照要求做某一类趋向动词的分析。

(二)不进行趋向动词对错的标注

在五份小组报告中,仅有1份报告做了对错标注,其余四份报告要么是不做标注,要么是标注了但不确定对错,学生不按要求对趋向动词进行对或错的标注,增加了教师检查的难度,这也说明学生对实践操作的要求没有领会。

(三)对研究对象考虑不全面

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只考虑语法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有些趋向动词的使用错误是语言迁移现象的体现。例如:

(4)在日本有个成语“集合三个人就文珠之智慧”,我想这可能是从中国传过来(到)日本的。

(本文所有引用例句中括号内为正确用法)

学生在分析偏误原因时认为这个句子的问题是“到”和“过来”的混用,这个句子是日本留学生写的,是学生对立足点的确定受到自身国籍影响导致的,只是一个理解性错误。

(四)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语法功能意义不熟悉

趋向动词一般都有趋向意义、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出现偏误是其中某个意义还是多个意义出现问题?若是某个意义出现问题,会是什么角度出现问题?若是多个意义出现问题,那么是理解的问题、选择的问题还是搭配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学生对相应的趋向动词进行细致地了解。但从学生的报告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到学生自己对趋向动词的理解是很肤浅的。例如:

(5)过了一个月,雨还没下下来(起来)。

(6)我就大声哭下来(起来)。

这两个句子都是“下来”和“起来”的混用,学生在分析其偏误原因时认为“下来”是状态意义,而“起来”是结果意义,实际上出现偏误是因为 “下来”和“起来”在状态意义上表现不同。“下来”是由动到静,“起来“是由静到动,是分析的角度不同导致的偏误。

(7)人们跟我一样慢慢改下来(过来)以后,这个世界是充满爱还有和平。

这里出现的偏误应该是“下来”和“过来”在结果意义上的混淆。“下来”表示的结果意义有分离,而“过来”表示的结果意义是转变到一种好的状态。学生在分析时却认为“下来”表示状态,“过来”表示动作,完全没有从“结果意义的不同”这个角度进行分析。

(8)随着科学的发展,农药也是不断地发展下来(下去)。

这里出现的偏误是“下来”和“下去”在状态意义上的混淆。“下去”表示状态的继续,“下来”表示状态由动态转入静态。学生的解释却是“下去”是从高处到低处。

(9)他们的想法是走出去(走出)树林(去)。

“出去”和“出”在趋向意义上是一致的。这里出现的偏误是“出去”和“出”的混用。“出去”的立足点在处所内部,但学生却认为“走出去”是不及物动词,“走出”是及物动词。

这几个例子都说明学生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偏误原因,说明学生对趋向动词的语法意义不熟悉。

(五)规律总结随心所欲

我们要求学生在逐个分析后做规律性总结,但从报告的总结内容来看,很多总结是随心所欲的,完全没有从偏误的实际出发。

如第四小组在规律总结时根据例句中“‘下来’有时表示结果意义有时表示状态意义”得出“趋向动词有不同的语义发展”的规律。实际上趋向动词本身的语法特征就是有多个语法意义,学生的因果推导正好是因果倒置。

对例(9),学生给出的规律是“由词性决定怎么搭配”,认为“走出去”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跟宾语,而“走出”是及物动词,可以跟宾语,认为动词跟趋向动词的搭配由趋向动词的词性决定,这个所谓的规律毫无理论依据,是对趋向动词语法意义的随意更改。

在教师对小组报告进行具体分析后,很多学生都承认自己的语法知识掌握完全不如自己想象得那么好。缺乏选择判断标准的能力,对语法意义的理解不全面不准确,想当然的东西太多,感性的东西太多,理性思维的意识相对较差。

三、对外汉语专业结合现代汉语学习进行语言实践的启示

现代汉语是一门专业课,其内容涉及到现代汉语的多个方面,特别是语法部分,涉及的规则数量庞大且划分细致,学生在学习中要接触到大量的语言基本理论和判断方法、标准,而这些基本的理论、方法等单凭记忆无法转化成为具体的分析能力,因此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进行强化,进而提升学生结合理论分析具体语言现象的能力是可行的。

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的偏误是大范围、大批量出现的,如果不能做分类处理,一个一个地进行分析是不可行的。通过语言实践,学生可以切实地认识到学好语法对实践的积极作用,进而确立必须把学到的语法理论与具体的语法现象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的意识。这种亲自操作后得到的感受远比老师在课堂上一遍又一遍地强调语法的重要性来的更清晰、准确。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学会了针对不同的语法现象如何选择判断标准,既完成了对课本上各种语法规则的再认识,又提升了分析、选择的能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极为显著的。

对外汉语专业语言类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引入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可行的,是可以切实地提升学生结合理论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的实践能力的。这种课程设置既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对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本文系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教改项目《对外汉语专业语言类课程引入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与探索》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2JG-16706630]。)

参考文献:

[1]朱志平.汉语双音复合词属性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国栓.趋向问题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第5篇:对外汉语专业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 自主学习 影响因素

一、研究现状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在中国的提出已有一段时间,且目前在学术界还是个热门研究领域,关于它的研究有很多,但却始终没有一个被大家公认的、固定的定义。有些学者把自主学习界定为一种能力,有些学者把它界定为学习过程,还有些学者把它界定为教学实践。郭继荣和戴炜栋(2011年)两位学者根据所查阅的相关文献,总结出经常被研究者和实践者引用的“自主学习”定义。

2.对外汉语专业自主学习

根据我们整理的资料分析,当前大多数的教育研究主要是从教育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方面进行的,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吕必松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张洁的《对外汉语教师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等。他们都对于对外汉语教师的能力培养和提升提出了较为中肯的建议。但是从学生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却比较少,而针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就更是少之又少了。我们认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育教学的成果直接体现在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生的课堂学习很重要,而能否成为合格的、专业的甚至是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则还有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由此可见,对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愿地对自己的学习确立一个想要达到的目标并对其做出合理可行的计划,而且能够严格履行其计划上的内容,最后还要对自己进行阶段性的考核。

二、研究目的

目前我国在对外汉语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大多数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研究怎么教;而对于学习的主体――“学生”应该如何学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我们希望通过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对外汉语专业学习者提供一个方法论上的指导,以便于他们更好地完成对外汉语专业的学习。我们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研究:

1.分析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2.针对问卷调查中所反映的问题,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引导其更好地自主学习。

3.为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整群抽取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四年制本科 300 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 264 份,有效率98%, 其中男性30名,年龄 18 ~23岁; 女性 270 名,年龄 18 ~23岁。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我校对外汉语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关于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调查的内容根据我校人才培养方案分为知识、能力和技能三个方面。主要从学生对自己专业知识掌握的情况、课下时间安排和作业完成情况着手调查,另外还包括报考对外汉语专业是否是第一志愿和毕业后是否想从事与对外汉语专业相关的工作等问题。经过整理和分析,我们认为影响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两方面:外在环境和内在动力。

最终,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统计、图表分析以及对比分析,从而能够比较直观地看出影响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所起的作用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四、结果和分析

影响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两方面:外在环境和内在动力。外在环境因素包括教师作用、资源利用,内在动力因素包括职业理想、自我效能、学习动机和学习计划。其中,内在动力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外在环境因素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内在动力

毋容置疑,内驱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内在动力对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

1.1职业理想分析

实现理想是学生坚持自主学习的源动力,学生会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活动,这实际上是一种促进作用。从数据来看,大一至大四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想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人数所占比重大致呈下降趋势。大一学生对对外汉语专业前景的认识不够深刻,理想成分占有很大比重,而随着年级的提高,认识的深化,这种理想成分则会有所减少,而对自身的认识更加清晰,定位更加准确。

1.2学习动机分析

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大一、大三学生的学习动机强于大二学生,大四学生的学习动机强于大三学生。数据所呈现的不规律性促使我们做了进一步的调查,我们发现大一、大三、大四学声进行对外汉语自主学习主要是来自于内在动机,大一学生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认识还比较新鲜,因此学习内驱力较强,而大三、大四学生由于考研、找工作等方面的原因,对自身专业方面的学习要求加强。可见,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而且,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更能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提升自己。

1.3自我效能分析

自我效能是学习者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能力认识,它的强弱影响着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数据显示,大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较强,大二、大三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下降的趋势。自我效能感强,学习自信心就高。“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一学生对对外汉语专业的学习充满信心,自主学习动机明显。经过一系列困难之后,一部分学生担心失败,选择放弃,自我效能感降低,这就导致其自主学习能力的下降。

1.4学习策略分析

人们对学习策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活动或步骤;有人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也有人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计划。我们认为,所谓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从数据来看,大一学生比大二、大三学生更善于利用学习策略来进行自主学习,这与上面自我效能的调查结果一致。我们认为,大二、大三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学习有了一定的倦怠,所以运用学习策略的意识有所减弱。而大四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提高与自我效能、学习动机等方面都有联系。

小结: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职业理想、学习动机、自我效能和学习策略之间有着正相关的联系,这样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联系,针对一个方面进行改善,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外在环境

2.1教师作用分析

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是多余的,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如图所示,大一学生对教师布置作业的完成时间比较均衡,大二呈下降趋势,大三呈上升趋势,大四学生则集中于1-2小时。通过进一步调查,我们得知,对外汉语专业大三学生的专业课课后作业主观思考题占大多数,要求学生思考和查阅的资料比较多,因此课下所花费时间较长。由此可见,教师作业的布置内容和要求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2.2资源利用分析

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可分为社团资源、传统资源(书籍、报刊等)和新兴资源(网络资源)三方面。

数据显示,大一至大四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时间小于20%的呈增长趋势,在10%-20%间呈下降趋势,大于20%的也基本呈下降趋势。在社团类型上,大一至大四学生对专业性社团的参加呈上升趋势。由此可以得出,大一至大四学生用于参加社团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在这些社团活动中,专业性社团的参与度与年级呈正比,高年级学生参加专业性社团的比例大一些。

从阅读书籍时间表横向来看,大一学生课下阅读书籍的时间分配比较均匀,大二有下降趋势,大三、大四学生则呈现很明显的下降趋势。纵向比较,阅读书籍时间小于1小时的基本呈上升趋势,1-2小时和大于2小时的基本呈下降趋势。在书籍类型选择上,兴趣类书籍始终占较大比重,并且有上升的趋势,专业类和外语类书籍则基本持平,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大一至大四学生用于课下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而且阅读书籍中专业类书籍所占比重越来越低。

小结

(1)通过对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社团的调研,我们发现与对外汉语专业相关的社团数量很少。

(2)对于传统的纸质资源,可以在大学图书馆找到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由于这类资源大都是以书籍或期刊的形式出现,内容一定是经过多次审核校对的,含金量较高。但也有其局限性,如:图书馆藏书不全,资料需要花钱购买等。

(3)对于新兴的网络资源,任何人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大多数都可以免费获得,如不能免费获得,花费的金额与纸质版资源相比也很少;而且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分享的功能,方便快捷。弊端是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在选择时要慎重。

五、结论

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受接受教育程度高低的影响很大,总体看来,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自主学习能力越强。

其中,内在因素对自主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个人的理想目标越清晰,学习动机越明显,学习策略的制定就越明确,自我效能体现的就越高,因此自主学习能力就越突出。外在因素对自主学习起着辅作用。只要利用好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各种资源,就能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六、建议

通过对影响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内外因素的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增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对职业理想的认识,明确自我认知,全方位多方面地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学习、就业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实习机会,使其对所学专业有更深一步的认知。强化学生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加强学生学习策略培训,开展关于自主学习策略的交流会,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加大教师作业布置中主观思考题占的比重,让学生在课下可以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外部推动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达到学生与教师之间随时互动交流的目的。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多开设一些专业性社团,并配备专业性教师给予指导;丰富社团活动的内容,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学校可以开展学习中国古典传统技艺或了解各国文化习俗差异方面的课程,多开展名家讲座,增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

这次调查与研究,我们只抽取了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而由于各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素质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得出的数据不具有普遍性,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此外,问卷所涉及到的问题考虑得不够全面,对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分析也不够透彻等等。这些不足也是推动我们不断向前探索的动力,也使得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更积极深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Benson P.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M].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1.

[2]Broady E & Kenning M-M. Learner autonom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ssues - A].In Broady E & Kenning M- M (eds.).Promoting Learner Autonomy in. University Language Teaching[C].London: CILT, 1996. 9-21.

[3] Littlewood W.“Autonomy": An anatomy and a framework[J].System,1996,(4):427-435.

[4] Schunk DH & Zimmerman B J. 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Issues and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M].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4.

[5] 陈冬纯.英汉“自主学习”涵义与术语分析[J].社科纵横,2006,(7):166―168.

[6] 范捷平.研究型大学的外语自主学习与创造性人才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23-25.

[7] 郭继荣,戴伟栋.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评价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1(6).

[8] 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 :17-19.

[9] 靳玉乐,李殿森.课程研究在中国大陆[J].教育学报,2005,(3):8-17

[10] 李广凤,刘卫东. 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11(154).

[11]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6篇:对外汉语专业范文

[关键词]地方院校 对外汉语 提高班 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郭志斌(1972- ),男,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河北 衡水 053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119-02

“中国热”带来“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国际汉语师资严重不足,以培养对外汉语师资为主要目标的对外汉语专业在我国高校迅速发展。近年来,很多地方院校相继开设对外汉语专业,但因地处内陆、发展相对滞后、对外交流不够频繁,对外汉语教学不具优势。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地方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应扬长避短,加强特色教学。衡水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满足市场需求、强技能、有特长的应用型人才”,提出“特色教育”的办学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培养模式,为地方本科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积累了经验。

一、明确培养目标

根据衡水学院办学实际和社会需求,对外汉语教学提高班的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在培养合格对外汉语师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语言教学理论、文化思想和课堂教学技能培养模式,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元化的手段以及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外文学、中外文化有较全面了解,能熟练运用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能从事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较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

为了有效地实施上述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厚基础,强技能”的教学理念。以满足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师需求为宗旨,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精细化培养,将凸显专业特色的语言要素教学实践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别重视三个方面:一是理论结合实践,引入权威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教材,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思考、提高;二是提高专业素养,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应专业知识,学生选修1~2 门感兴趣的文学文化课程;三是积极参与沿海地区专业见习、境外课堂教学实习等,通过真实的课堂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

理论学习与实际教学能力提高更好地结合,是提高班教学的核心理念。提高班课程分为核心课程、辅助课程、拓展课程。在这一培养模式中,核心课程包括语音教学、文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教学等课程,旨在培训和提高业务技能;辅助课程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技能概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等,旨在巩固教学基本技能;拓展课程包含文化思想、对外汉语课程教学指导、语言文化等课程,旨在提高专业水平,拓宽知识面。同时还要立足国际、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优化现行课程体系,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优化课程教学内涵,以计算机辅助环境为支撑,学习运用多模态的教学手段,开展中国语言文化专题教学。

提高班是精英教育,每年面向对外汉语专业二、三年级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围绕提高班选材,对外汉语专业本科4年的课程设置做了优化设置。一、二年级为基础阶段,以语言和通识课程教学为主,形成了语言学概论、文学、写作、中国文化、英语听力、英语口语、翻译入门等特色课程。三、四年级为特色技能阶段,分语言教学、跨文化商务两个专业学习方向,系统学习语言教学、对外商务交流等应用型课程。除了方向特色课程外,还结合专业特色,开设国外汉学研究和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使学生了解世界汉语教学现状、汉语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技巧,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多元化课堂训练

结合对外汉语专业特点,建立以实践技能课、基地实践、留学生课堂实习和海外实习等实践环节为基本链条的能力训练平台,实现从课内外走向校内外,扩大到海外的多元课堂联动的完整体系。

实践技能课主要是模拟课堂训练。为保证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能力,语言类课程实施能力目标型教学,制定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能力要求,并以此设计模拟课堂训练。在组织模拟课堂之前应使学生明确课型的特征,通过听课掌握教学技巧,准备试讲材料时应注意交际性和科学性原则。提高班教师凭借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实际,向学生提供教学模板,将模拟课堂模块化。模拟课堂实施分为说课、试讲、评价三部分,说课环节要求试讲者简介试讲内容,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的汉语水平以及性格特征和文化背景,并说明教学方法;试讲时充分考虑学习者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学习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并能控制课堂气氛,恰当使用媒介语和体态语,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使教学效果最佳;评价环节采取提问、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主要评价试讲者对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把握,学习者特征与教材结合程度,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趣味性,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和媒介语使用是否适度等。

提高班的课堂训练是多元且连续的。模拟课堂实践在大一、大二阶段进行,在大三、大四阶段进行基地实践。建立校内教学实践基地,我校对外汉语专业在外语系,学生与外教在课上和课下有很多语言和文化交流,为学生提供对外汉语教学实习的机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的留学生培训单位建立基地,联合培养汉语教师,学院负责学生的理论课程,实习由教学单位负责。基地实践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五学期可先听课观摩2~3个月,帮助教师改作业、管理学生等,使学生感受真实的汉语教学。真正学习备课、写教案、上课,在第七学期完成。

进一步加强与权威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校企、友好单位合作的长效机制,定期、不定期安排学生实习实训,参加暑期实践,在校外基地创造机会实现学生顶岗实习,让学生以“职业”的身份进入留学生培训机构及其友好海外院校,实现学生在职业心理、专业技能和学科知识上与市场的零距离转化与对接。

四、完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根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要求进行完善。根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由五个模块组成: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师综合素质。语言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包括汉语与外语两个标准,汉外语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对比贯穿汉外词汇、语法、发音、句型、文学和文化的教学,对比教学法能使外国学习者对汉语的学习更为有效。双语对比能力要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编写特定对象教材的能力对于汉语教学更需强化。在现代教育课程学习中,学生学习运用多模态的教学手段使汉语教学形象化、立体化,使汉语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国外教学对象类型多样,需要教师自主编写操作性、针对性强的教材,教材编写课程的开设尤为重要,课程目的是训练学生根据学生特点,临时编写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文的能力。跨文化交际技巧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能力,不仅要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特色和交际技巧,以减少文化冲突和交际失败,更要增强对汉语文化的了解和跨文化意识,引导学生了解汉语中蕴涵的中国文化和思维模式,学会把跨文化意识引入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汉语教学的难度视学生水平和年龄不同而不同,开设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可以借鉴各国语言教学法,汉语教学最好能与当地的教学法交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和自身特长,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要与对外汉语教学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对外汉语专业建设要有国际视野,可以借鉴国内外权威汉语教师培训项目。这些培训项目提供真实教学资源,以此作为教材,使学生在训练中感觉对外汉语教学国内外发展的特点和现状。课程讲授由培训机构专业人士或本校有教学经验教师担任,可以是课堂讲授,也可以专题讲座,还可以借鉴培训结构的课程设置,再与对外汉语专业相关课程有机结合,不断适应不同国家学习者学习汉语的要求,促进学生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提高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培养质量。

五、无缝对接的教学实习实训

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稳固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同时,发挥合作单位广泛的国际汉语培训背景,充分利用合作单位汉语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学校、实习基地、合作单位教学机构,做到3个“无缝对接”。重点是把对外汉语教师职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学职业技能评估纳入实训计划。

实训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能力应用对接。在教学计划中,安排70%左右的课时作为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循序渐进、覆盖面较广、针对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训项目,给学生以充分的动手能力培养。开设教师资格证与指导课程,帮助学生考取国际汉语教师证书,为真正走向对外汉语教师岗位奠定基础。注重学历文凭证书和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用已获得国家认证和国际认可的证书来检验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的成效,并通过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培训推动学历证书教育的改革,达成二者有机结合、良性互动。

素质培养与社会需求一线人才要求对接。选择权威国际汉语教师培训项目和知名留学生培训单位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实习实训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训单位举办的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利用对外汉语教学现场,在职业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学生在工作现场接触到真实的对外汉语课堂,熟悉教学技巧,充实教学经验,使教育、训练、应用三者有机结合。这样,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六、应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提高班人才培养中,必须把“研”做实,才能实现“学”和“产”无缝对接。积极实施“立足市场需求,以教学立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发展战略,确立以对外汉语教学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科研攻关目标。

让企业介入高校应用对外汉语研究,主要包括权威国际汉语教师培训项目和知名留学生培训单位。校企共建应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机构,全力推进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发展。企业和高校共同负责研究选题和研发人员调配,校企间多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为企业提供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

七、结语

在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培养中,应始终坚定“特色教育”的教学理念,密切与权威证书项目和培训机构合作,充分利用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教师资格证项目、培训机构教学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不同教学资源以及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坚持教学模式创新,让广大师生浸入真实对外汉语教学环境,直接获取实际教学经验、提升教学实践能力,走出一条科学的、可行的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培养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第7篇:对外汉语专业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学;英语;优势

1.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世界都逐渐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愿望也愈加强烈。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到中国留学,学习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同时,中国也意识到要将本国璀璨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界人民广泛的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这两方面的原因促成了近年对外汉语教学的迅猛发展,同时,社会对于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于是很多出身其他专业:如汉语、英语的人员出于社会需求、个人意愿或经济原因的驱使,选择成为对外汉语教师。

本文主要研究英语跨文化交际学专业出身的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的优势性。以期能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有所启迪。

2.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

2.1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最初是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Hall在其经典著作《沉默的语言》中提出的。这本书被公认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开端。在这本书中,Hall深入的探讨了时间空间和交际的关系。Hall认为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意义时,人们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他解释了文化改革的主体,进一步提出文化即交流。《沉默的语言》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

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交际学从国外传进。许国璋名为《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的文章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国内的诞生。

2.2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是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理论,它是建立在综合应用语言研究、语言学习研究,语言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之上的。

至于研究“教”和“学”,与其他语言作为外语教学是有共性的。外语教学法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关于这方面的著作已经很多。对外汉语教学,无疑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法。研究英语跨文化交际专业对外汉语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优势性在当今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很少的。这样的创新是值得一试的。

3.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选取了共98名外国留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并对3名英语跨文化交际专业出身的外汉语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英语跨文化交际学专业出身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优势性进行了研究,意在能够在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产生一定的启示,以便能够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效率,进而进一步的促进对外文化交流。

4.讨论

4.1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调查中,研究人员通过对由英语跨文化交际学专业出身的对外汉语教师担任任课教师的98名留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对3名教师的访谈,得到了许多对研究有益的数据。研究人员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运用现状做出了如下归纳和总结:

4.1.1汉语课堂的课堂活动是否丰富及阻碍课程学习的原因

通过研究问答题1“现阶段汉语课堂上有哪些活动?”,同学们的回答有角色扮演,看中文视频,图画等。可以得出结论,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很多的课堂活动已经运用到了跨文化交际相关方法。

4.1.2教师在课堂上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安排及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满意程度

表一您是否喜欢角色扮演、中文视频欣赏等课堂活动?

A.很喜欢B.喜欢C.不太喜欢D很不喜欢

3845150

根据表一可以推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运用了跨文化交际教学活动的汉语课堂是满意的,在98份问卷中,选择“很喜欢”和“喜欢”的数量是83,约占总体的85%。其中选择“喜欢”的数量为45,约占参加调查问卷总体人数的46%,而选择“很喜欢“的人数为38,占总体的39%。另外仍然还有15人(约占总体的15%)选择了“不太喜欢”。由此可以看出,英语跨文化交际专业出身的对外汉语教师已经有意识安排对外汉语课上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活动,并得到大部分了学生的认可,但仍有需要提高的空间。

4.1.3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是否为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

表二在教学中遇到中国文化的背景知识时,老师是否会介绍相关知识?

A.较少介绍B.有时候会讲解C.总是讲解

242945

从表二可以看出,学生反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遇到有关中国文化的背景知识时,98位学生有29名选择了“有时候会讲解”,有24人选择了“较少介绍”,有45人选择了“总是讲解”。可以看出,英语跨文化交际专业出身的对外汉语教师大部分时候会有意识的对文化背景进行介绍,但是仍会出现对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较少介绍的情况。因而,要对对外汉语教师要继续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4.1.4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文化教学(多选)?

表三涉及到中国文化的教学时,老师是怎样进行的?

A.介绍中国文化背景知识B.学习与文化相关的词汇C.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

807055

在对多选问题“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文化教学”时,98份调查问卷显示有80人次选择了“介绍中国文化背景知识”,70人次选择了“学习与文化相关的词汇”,另外有55人次选择了“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

可以看出,英语跨文化交际专业出身的对外汉语教师会有意识的对中国文化背景知识和相关文化词汇进行讲解,但在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方面,显然还有待提高。进行文化对比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

4.2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选择了3位英语跨文化交际专业出身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采访,就谈话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首先,有一位教师认为对外汉语教师在实施对外汉语教学时,除语言教学的共同性以及英语的便利性可以使其较为顺利的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在跨文化交际教学方面并无太大优势。

另外,其他两位对外汉语教师则持不同的观点,认为英语跨文化交际专业出身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好的利用英语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同时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学习英语形成对文化的宽容性,能够让他们更顺利地,有意识的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

将学生访谈的结果与调查问卷的结果相结合,可以看出:大多数外国留学生都喜欢在汉语教学中引入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并且英语跨文化交际专业出身的对外汉语教师也有意识的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同时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文化背景的渗透。这是英语跨文化交际专业出身的对外汉语教师在跨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优势。运用跨文化交际的课堂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丰富汉语课堂。但也要看到,对外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意识仍有待提高,对外汉语课堂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有待丰富。

5.结语

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的形式,对英语跨文化交际专业教师的对外汉语教学进行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多数外国留学生都喜欢在汉语教学中引入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并且对外汉语教师也有意识的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同时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文化背景的渗透。这是英语跨文化交际专业出身的对外汉语教师在跨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优势。运用跨文化交际的课堂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丰富汉语课堂。

本论文期望可以激发其他研究者在该方面的研究热情,从而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概念及活动的引入提供借鉴意义。

注:本文为大连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Hall,E.T.(1959).The silent language [M].New York: Doubleday,

[2]许国璋 (Xu,Guozhang)(1980).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J]现代外语,(4).

第8篇:对外汉语专业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文化;脱节

我们认为,对外汉语专业所培养的师资,是既有扎实的汉语功底,又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课程内容的构架和布局将直接关系到该专业优秀师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从汉语角度,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师必须掌握汉语语言学知识,包括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及古代汉语知识,对汉语不仅要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从文化角度,它是一个动态的复合概念,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是遵循汉语作为外国人第二语言和习得的规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围绕影响外国人学习、理解和交际的种种汉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本文主要从对外汉语本科教学中汉语与文化两者关系入手,结合我校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试图对汉语与文化在教学中脱节所涉及到的几个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

1、教师对中国文化重视程度不够

国家汉办把对外汉语专业人才描绘成“语言的信鸽,文化的使者”,无论是语言类课程教师还是文化类课程教师都有责任保障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对民族文化知之过少,很大原因是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重视不够,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限制,教师只能专心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教学内容的传授,文化的导入自然变得很少。汉语教学无疑是主体和基础,对学生所学汉语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历史等文化有较广泛地了解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需要,因此,对外汉语专业实际是应用型文科专业,这就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汉语课程设计上有所突破,采取系统的教学方法保证汉语和文化互有联系,互相支持,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目前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仍属于年青的队伍,业务素质不高

我们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目的是教外国人学习汉语,并为其了解中华民族,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与这个东方民族进行交流,所以外国人学到的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在什么时候说合适,什么地方用何种方式,对象是谁表达的更恰当、合理,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广阔的文化视野。近几年来,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是刚刚培养出来的,实际教学经验不足,另外很多教师基本来自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等专业的班底,于是文化知识在教学中自然一带而过。实际上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师要求具备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交际学、中国文学史等多门功底的复合型教师。教师根据民族文化的背景和语言表达习惯,指导专业学生如何教外国人使用汉语,防止文化差异遭成交流的困难。如果一个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只有单纯的字、词语、语法等的汉语基础,是无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就象我们过去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其真正语言交流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学的是“哑巴”英语,所以汉语的学习如果与文化脱节是十分可怕的事情,也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一直困扰的问题。

3、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利用不够

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好与坏受到教师教学手段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尤其刚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基本上是模仿原来教师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对多媒体和网络的利用率很高,自然学生将来的汉语推广开阔得多。我们要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习空间,如汉语教学中历史文化生活习惯、人文地理、风俗习惯进行的立体化教学渗透,生动展示汉语是如何生动展示中国文化的教学过程,将会激发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文化并热爱自己的文化。学生在将来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更深入的传授自己的文化,充分体现自己民族的价值观,是与教师革新单一的教学手段分不开的,因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意识的培养,这也是我们培养面向国际的新型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相吻合的。

4、受传统的语言学观念的影响

汉语言领域分解的很细,迫使学生认为修辞是一个领域,语法也是如此,于是把文化单独设为一个领域,把汉语学习和文化看成是两回事,然而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汉语教学应该是互动性质的汉语的传播者,重在培养外国人的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侧重广泛阅读、课外活动以了解中国文化知识为主,最好是汉语学习中真实地展现中国文化的内容,引导对外汉语专业学生阅读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学作品,更深入理解中国成语、歇后语、惯用语等。作为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将会为汉语的推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由于中国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超凡复杂的整体,作为一名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掌握到全部文化的内容是不可能的。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改变传统的语言学的负面影响,不能超越学生对文化的接受能力,即要有一个由浅入深的科学的文化导入过程,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

5、对外汉语专业语言课程至今仍没有体现此专业特点的教材

很多院校仍在使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这种教材理论研究性强,而对外汉语专业的汉语课程中应是关注中国文化的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社会结构、人文价值观念的渗透,甚至习语、谚语等的掌握能力。可以开设课程“汉语与中国文化学”,这样的教材编写应是汉语言知识系统化、交际化等,语言示例材料的选取要有典型的中国文化主流的各种题材和风格,用现当代活生生的文化现象,特别是学生所关注的现当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其中的名家名篇名句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教材要有真实的语境,涉及知识面广泛,建议中国文化示例要增加注释与西方文化的差异。

总之,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在汉语教学中同时把文化的丰富内容贯穿于教学当中,提高学生汉语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汉语学习的实践性,只有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打下良好的汉语和文化的坚实基础,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

【参考文献】

[1]邓佑玲《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的汉文化教学》 《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2]张映光《论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师资型人才的培养》《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4卷3期

作者简介:马洪波(1977--),助教,在读硕士

第9篇:对外汉语专业范文

关键词:教师队伍;职业发展;培养能力;

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汉语的学习者越来越多,形成一股汉语热的现象,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也逐步形成一个专门的新兴学科,20世纪80年代,就有专门的书目对“对外汉语教学”这一词进行解释,汉语学习的热潮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学科建立,而是代表了中国的不断强大,更是国家建设完善自身的必备条件,这就要求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团队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对于教师职业发展和培养方式,应投以更多精力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教师队伍的建设及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外汉语教学就开始逐渐发展起来,根据汉办统计,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共包括专兼职教师6000多人,于此同时教师的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包括很多的年轻教师,也有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中年以上的教师,也有刚毕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可见,对外汉语教师的团队正在逐步扩大,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比较注重对对外汉语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以及培训,很少有专门针对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高校应该对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规划的进行思考,入职前及在职的培训固然重要,但不仅仅要重视培训,于此同时,对教师整个职业的规划也很重要,这对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以及质量的提高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发展模式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掌握相应的知识,同时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对对外汉语教师的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多元化,多角度的进行训练,使其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

1.教师的执教能力的培养

无论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或是其他种类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一定的执教能力,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更应该具备一定的执教能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知识的培养。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如,尤其是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更应该加强其专业知识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在教授外国留学生的过程中,可以准确教会学生,灵活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这样不仅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能提升教师在学生中的地位,让学生更有兴趣的学习汉语。

(2)传授知识能力的培养。学以致用,在对专业知识掌握的同时,应该学会如何去运用和传授,如果不能将本身学会的知识很好的传授给学生,就算掌握在多的知识也没用,所以在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要加强传授知识的能力,做到深入简出,这就需要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多多练习并且多多实践。

(3)课堂组织能力的培养。在成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同时也要有一定的课堂以及其他活动的组织能力,因为对外汉语的课堂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可能性格,兴趣等各不相同,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好课堂气氛,组织好课堂教学,记准确又生动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4)才艺掌握能力的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师,它不仅需要学习专业课知识,同时还应该多才多艺,比如可以学习一门乐器,练习书法,棋艺,绘画,茶艺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多组织此类相关课程或者活动,掌握相应的才艺,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更生动的组织课堂教学。

三、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

1.教师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非常的重要,教学并不是很死板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要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就需要对外汉语教师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对外汉语专业是一个新兴并且有前景的专业,许多方面还需要完善,比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职业培养模式等等,对外汉语的教学只有在不断创新,不断摸索的过程中进行突破,才能使对外汉语专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起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新方法,新路子,开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许也能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的研究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研究能力体现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对学生所掌握情况及讲授方法进行研究改进,分析不同学生学习的不同的问题,针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对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商榷,最后研究出更好的教学方法。在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应多让其参加各种组织教学活动,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分别进行实践教学,然后没组成员进行商讨,研究,针对不同的知识讲授提出更好的方法研究,这样不断培养其教学反思能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子需要走,需要每一个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的突破,找出更好的教学方法,使对外汉语的教学更加完善,对对外汉语教师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更好的发展方法,为对外汉语专业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申莉:《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思考》,《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2010年第30卷第6期,第32-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