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赠刘景文范文

赠刘景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赠刘景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赠刘景文范文

我国FPI、FDI和外债流入的数量显然具有非线性。FDI已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催化剂。我国FPI的波动则大得多,从起初的量小,到中期的波动大,直至2003年后快速上升。我国FPI的波动与我国股市的波动有相似性,随着我国股票证券市场的逐步开放,FPI的规模迅速扩大。由于中国渐进式改革及对证券资本流入的谨慎态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对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吸纳能力。然而近几年受全球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浪潮的影响,我国也逐渐对证券资本流动有所放开,尤其是2003年QFII制度的施行,意味着对证券资本内流的进一步开放,极大地鼓舞了国外投资者,但根据QFII制度实施的滞后效应,可以预见我国证券资本流入在将来不久即会恢复增长态势。我国外债的规模一直不大,但近年来迅速上升,尤其是2002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预期日益高涨,特别是在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后,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导致海外套利资金通过外债形式大规模涌入。除FDI较为稳定外,FPI和外债的变动幅度大且非线性强,以外债为例:1985年的外债余额约为160亿美元;1995年外债余额达到1066亿美元,是10年前的10倍;2008年12月,我国外债余额达到4000亿左右,是1985年的24倍;2012年6月我国外债余额达到7852亿美元,增长迅速。FDI、FPI和外债与经济增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FDI、FPI和外债三者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过程充满着正负反馈回路,甚至FDI、FPI和外债之间的联系也是多而繁杂,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结构。具体表现在FDI、FPI、外债与经济增长存在正反馈机制,自我增长,自我扩大;另一方面,FDI、FPI、外债与经济增长系统之间可能存在互助机制,GDP增长吸引更多的FDI、FPI、外债,FDI、FPI、外债的进入规模也有助于GDP增长,两者之间形成良性的关系。此外,FDI、FPI、外债与GDP的耦合效应,也可能抑制FDI、FPI、外债与GDP增长。为此,笔者决定以VAR模型进行四者之间非线性关系的辨析。

2我国国际资本流入变动与经济风险关系的VAR模型构建

国外直接投资、国外证券投资和外债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这四个要素之间不仅存在着因果关系,而且要素自身通过反馈影响其自身,使其整个作用过程极为复杂。VAR模型是以数据统计性质为基础,把某一经济系统中的每一变量作为所有变量的滞后变量的函数来构造模型的。它是一种处理具有相关关系的多变量的分析和预测、随机扰动对系统的动态冲击的最方便的方法。为了描述GDP、FDI、FPI和外债四变量中的互相联系和自我反馈,笔者根据经济增长的索罗模型构建四变量的VAR模型。

2.1变量选取

(1)FDI累积量(FDIS)

FDI从投资到产生经济效益至少需要一年时间,而经济效益的全面展现根据行业的不同则需要4~10年。因此,当期的FDI流入并不对当年GDP的增长产生影响,当年的GDP应该是之前FDI等要素积累的结果。

(2)FPI累积量(FPIS)

在FPI的经济增长的分析中,FPI自从进入市场到产生效益的时间虽然要短(略去了FDI审批环节),但FPI产生经济效益的时间同样存在延迟,因此采用FPI累积量。

(3)外债当年值(DI)

国家有目的的增加外债,其经济效益见效更快一些,但是累积效应同样不可忽视。另外,由于外债分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短期外债变化快,使用外债当年累计值已是最优选择。(4)GDP增量(GDPZ):GDP增量是指GDP比上一年度的增加值,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合理的度量标准,同时为了抛除经济增长的惯性,GDP增量的选择要更加合理。

2.2数据预处理

笔者考虑到1993年前我国两次大幅调整汇率导致的数据波动,采用1993~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采用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笔者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

(1)凡以人民币为单位的数据全部按当年的平均汇率折算为美元;

(2)所有数据均按GDP平减指数进行平减,以消除价格波动因素影响并获取实际值;

(3)由于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原有的协整关系,并能使其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所以对所有数据取其自然对数值,以增强数据线性化趋势、消除异方差,同时便于考察各变量对GDP的敏感性。

3FDI、FPI和外债对GDP增量影响的重要性分析

笔者利用EVIEWS软件对所构建的VAR模型进行了要素的关联分析。中国经济增长FDI存量的依赖巨大,中国经济增长量的60%来源于FDI存量的带动,重要性依然有上升趋势,这与已有研究结果相吻合;FPI存量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在15%左右,近年来略有小幅降低;外债的影响力在5%左右,近年来也略有降低;GDP自己的资本惯性维持在20%左右,并有下降趋势。FPI流入对我国资本形成及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已成为稳定的GDP增长的源泉之一,但远没有FDI的明显。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是FDI,利用FPI和外债的规模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但是重要性与FDI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

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FPI大,外债对经济的影响比FPI还小,说明当前利用FDI仍是我国主要的利用外资形式,这主要是由我国的经济结构和比较优势决定的,也与1979年我国自对外开放以后的政策有关。首先,在外汇管制、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条件下,我国引入国际资本最主要的方式是FDI,FPI和外债在国际资本流入中只是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故而未起到明显作用;其次,由于FPI的特点决定了其流入虽然为我国增加了国内资本,但其渠道主要集中于证券二级市场,而非流向国内实体经济,由于FPI的短期图利性,且流动性强,故FPI的流入或流出都会导致我国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这种经常性的波动并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再次,随着我国国内自有资本市场的不断壮大,资金缺口在逐步缩减,再加之我国工业、农业等方面技术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尤其是国内流动资金的充沛,从而外债和FPI的范围、投资额和投资空间都在逐步缩小,外债和FPI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呈现持续降低。

4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动与GDP增长的风险分析

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的重要特征。如果一个系统具有动态稳定性,系统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在实际应用中,由于VAR模型是一种非理论性的模型,它无须对变量作任何先验性约束,因此在分析VAR模型时,往往不分析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如何,而是分析当一个误差项发生变化,或者说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这种分析方法称为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被笔者用来解释国际资本三种方式与GDP之间的互相影响。

(1)我国FDI变动对FPI、外债和GDP的影响分析

FDI存量的变化不仅能引起FPI存量、外债和GDP增量的变化,而且能引起自身的变化,体现了FDI流入的资本惯性。由于我国FDI存量基数大,其影响力不容小视。FDI存量的变动对自身有着放大效应,这种表现为正反馈的放大效应在6到10年内达到峰值。FDI存量与FPI存量的变化呈现正相关性,FDI存量的增加变化会引起FPI存量的增长,FDI存量变化的吸引力在4年后经济增长效应显现后对FPI存量的吸引会达到最大值,后期平缓下降。FDI存量变化在一年内对外债几乎无影响,从第二年到第三年会呈现负相关性,FDI存量的增加会导致外债的短期降低;但是随着FDI经济效应的显现,从第4年开始呈现正相关性,这是由于国内资金缺口的扩大,依然需要外债的流入来弥补国内资金建设的不足。FDI存量的增加会对GDP增长产生正效应,这个正效应在4到8年期间的效应会达到顶峰,之后会平稳下降;反之,FDI减少对GDP的影响也是长远且深刻的。

(2)我国FPI变动对FDI、外债和GDP的影响分析

我国FPI变动对FDI变动呈现正相关性,FPI存量的增加变化会在短期内引起FDI存量的增长,此反应极为灵敏;但是5年后开始下降,之后平缓下降使FDI存量趋于稳态。FPI存量对外债短期内具有负效应,由于FPI的投机性,在两年后外债的需求同样增加并快速升高,用以弥补FPI短期投资性带来的资金缺口;长期来看,FPI的偶然变动对外债影响不大,但是波幅很大,带来的金融扰动应注意警惕。FPI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未像想象中的那样明显。FPI存量的突然增加对GDP增量有正效应,这种正效应显现周期为4~6年,以我国数据来看,FPI的小幅变动对GDP影响不大。FPI存量的变化也会给FPI自身带来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表现为正相关性,类似与股市的跟风效应,但是衰减较快。

(3)我国外债变动对FDI、GDP和FPI的影响分析

我国外债的变动和FDI存量的变动具有正相关性,外债对FDI的吸引会在第2年达到顶峰。在第六年的时候会有第2个峰值的出现,之后稳态下降,趋于平缓。外债变动短期内与FPI存量显示负相关性,外债流入缓解了短期资金不足,FPI需求量必然下降,但是随着还款期的临界,会引起FPI存量的增加,并在第3年左右达到峰值,之后稳态下降,趋于平缓。外债的变动与GDP增量呈现正相关性,这种经济增长效应在2年后开始显现,在4到6年内达到峰值,这也是外债的作用发挥时间,之后趋于平缓,稳态下降。外债的自身冲击表现的较为复杂,外债变化和外债存量短期内有负相关性,但是在第三个周期又开始有正相关,之后再次回升后回落,归于平稳。

(4)我国GDP变动对FDI、FPI和外债的影响分析

我国经济的增长极大地促进了FDI和FPI的流入。我国国经济的波动直接影响到FDI和FPI资本在我国的存量,其中FPI的反应更为敏感。我国GDP的增速每扩大一个单位,其吸引来的FDI增加0.3个单位,所以经济增速的快慢是吸引FDI资金进入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魅力是FDI资金无法拒绝的诱惑。同时可以看出,GDP增速的偶然变动在短时间内会促使FDI的快速增加,而且具有长期效益,虽然后期吸引来的FDI会逐步稳态下降。我国FPI存量对GDP增速也较为敏感,但是与FDI相比波动只是其一半左右。GDP增速突然扩大会在短期内吸引较多的FPI进入东道国,但是一个偶尔的增速并不能吸引FPI的长期投资,脉冲图显示在经济增速回落的第二年起FPI就会逐步撤出;FPI的经济增长效应显现后,即4年到6年左右还会吸引FPI资金的到来,但是量要少得多。我国GDP增速对外债的影响最小,但是作用却最为复杂,波动性极大,但恢复却相当迅速。GDP增速突然扩大对外债需求量突然加大,并持续2~3年,但从第4年开始由于经济增长效应的显现使外债会减少,同时外债数量会围绕原来的水平震荡,最后脉冲效应消失。GDP增速突然扩大会对GDP本身产生一定的增长惯性,也就是说上一年的增长的好,下一年如果没有突发问题也会增长的不错,其增长惯性保持的时间较长。

(5)同单位FDI存量,FPI和外债对GDP增量的变动比较

各个变量冲击变量的广义脉冲图谱如图7所示。从响应时间来看,FDI、FPI和外债分别变动一个单位,引起GDP增量变动的时间不同,FDI最慢,FPI与外债较快,这与FPI的市场性和我国发行外债的规划性很强有关系。从响应幅度来看,我国FDI对经济的投资效率已明显低于FPI和外债,FPI的波幅最大,而且影响深远,其对GDP增量的效益值约为3~4倍;外债投资对GDP增量的效益值也是FDI的2倍左右。

5结论

从VAR模型结果看,FDI是我国GDP发展的主动力,其次GDP增量自身的资本惯性也是很重要的因素。FPI流入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轻微作用,在我国现有体制内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而外债流入较FPI对GDP增量影响效果明显,但也不是特别显著,值得注意其对自身的影响波动很大,是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金融市场的一个不稳定要素,脉冲响应图也更加进一步的说明了这一点。GDP增长率的提升会在一年内带来总资本流入变动的增长。GDP增量对FDI、FPI和外债的响应最为强烈,我国经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流入我国的国际资本能否获取预期收益,充分说明了系统的内因才是事物的主动力。FPI对FDI、外债和GDP增量的响应次之,由于FDI的长周期性和FPI投资的强流动性、强变现性等特点,故而FPI存量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反映程度更加猛烈。需要注意的是外债的波动虽然会在很短的时间稳定下来,这与我国强大的外汇储备和经济繁荣有关,举债不难使其稳定性很高,但是外债的强流动性会给我国经济和金融带来巨大的冲击,其波幅变动之大,变化之快,需要在国家层面予以重视。这和我国外债的构成有很大关系,短期外债超过长期外债占据我国外债份额的大部分。

第2篇:赠刘景文范文

【关键词】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 一般健康问卷; 河北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3-0189-04

Supplemented Edition of 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12)

in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Mental Illness

ZHANG Yang, CUI LiJun, LI KeQing, et al

HeBei Mental Health Center,Baoding 071000

【Abstract】Objective:To describ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supplemented edition of 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12) to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mental illness in the people aged 18 or older in Hebei Province.Methods:The tools of the supplemented edition of 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12) for the investigation, 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ⅣTR Axis I DisordersPatient Edition (SCIDI/P) for diagnosis. Results:20,716 subjects completed the screening, testretest reliability was good (r=0.82,P

【Key words】 mental illness;epidemiology;GHQ; Hebei Province

一般健康问卷(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GHQ)是David Goldberg于1972年编制的自评问卷[1],用于询问被试各种心理体验,广泛应用于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社区人群心理健康的筛选[2],台湾学者郑泰安在GHQ的基础上研制出中文健康问卷(GHQ),包括GHQ30和GHQ12两种形式,经在台湾地区使用证明有效可靠[3]。浙江学者杨廷忠就GHQ12在中国大陆人群心理障碍筛选研究中证实,GHQ12可作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社区卫生服务识别心理障碍的筛选工具[4]。2001年浙江省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采用增补后的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为筛选工具[5]。GHQ12在大样本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应用情况报道较少。2004年10月-2005年3月河北省进行了精神疾病的现场抽样调查工作,采用增补后的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进行筛查,现将其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这次调查旨在了解河北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体随机抽样方法,在河北省11个地级城市中,随机抽取4个城市(邯郸、保定、秦皇岛、承德)作为框架区域,以地级市的城区为城市样本;在其所辖的县(县级市)中以纸币法随机抽取1/5的县(县级市)作为农村样本。考虑到分层分析及个别精神疾病患病率低等因素,确定样本为24000人,年龄≥18岁,覆盖框架人口915.55万,占河北省总人口的13.6%。

1.2工具

1.2.1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 GHQ12共12个条目(条目见表1),是有关心理健康的条目,了解被试最近几周内总的健康状况。备选项目是:(1)完全没有、(2)与平时一样、(3)比平时多一些、(4)比平时多很多。按照WHO的评分方法[6],采用0-0-1-1评分方法,即被试选择(1)或(2)在本调查中均记为0分,选择(3)或(4)在本调查中均记1分。因此,12个条目的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12分。

1.2.2补充条目 在本次调查中,借鉴浙江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使用GHQ12的情况[5],在原12题内容及分数不变的基础上,为提高其筛选的灵敏度,增加了总体心理状况、是否因精神或心理问题就过医、是否因精神或心理问题住过院等8个心理健康问题指标,以期减少漏诊率。分别是:①近一个月您认为您的躯体健康状况是(优秀、良好、好、一般、差);②近一个月您认为您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优秀、良好、好、一般、差);③近一个月您忍不住反反复复做或想一件事情(从无、极少、有时、经常);④近一个月您因特别害怕某件事情而限制活动(从无、极少、有时、经常);⑤近6个月您感到特别紧张和焦虑(从无、极少、有时、经常);⑥近一年您是否因喝酒而遇到麻烦(是、否);⑦过去任何时候您因精神或心理问题向哪些人寻求过帮助(如寻求过几种帮助可同时列出)(从未求助过、亲属、朋友、同事、中医、普通西医、精神科大夫、巫医、其他);⑧过去任何时候您因精神或心理问题住过院吗?(是、否)。

1.2.3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目前职业、医疗来源等。

1.3方法

1.3.1调查员培训 增补后的GHQ12的培训由北京回龙观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河北省精神疾病流调组负责人负责培训实施。62名调查人员经过一周的培训,一致性达满意程度,一致性为93.5%,Kappa值=0.85。

1.3.2调查方法 先由调查人员向被试介绍问卷的意义,征得其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调查员首先登记被试的社会学人口资料,然后将GHQ问卷内容逐一读给被试。被试分别从12个条目和8个补充条目中的备选项目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答案。调查员根据被试12个条目的回答评分。补充条目中如果被试在任意某个问题上选择“差”、“经常”或“是”,无论GHQ得分多少,均视为存在高危因素。完成一例GHQ问卷调查大约需要8-10分钟。

1.3.3GHQ12分段及筛选标准 于2004年10月抽取600例城市样本、1000例农村样本进行预试验。GHQ12最佳分界值为3/4[4],根据预试验调查结果,即被试在GHQ第1-12题的总得分,把被试分为高危人群、中危人群、低危人群三类,并确定三段危险人群的分界分数及筛选标准:高危人群(GHQ≥4或存在危险因素者)100%进行SCIDI/P检查;中危人群(GHQ总分为2或3者)约40%(研究号个位数为1-4)进行SCIDI/P检查;低危人群(GHQ总分为0或1者)约10%(研究号个位数为1)进行SCIDI/P检查。

1.3.4诊断工具 本次调查以《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为诊断标准[7];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研究所翻译、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修订的《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ⅣTR Axis I DisordersPatient Edition SCIDI/P)病人版为本次调查的诊断工具[8]。

1.3.5 统计方法 调查资料在EPI Data下采用双人双重录入计算机,并进行两次录入的差异性检查,差异样本校正后由EPI Data转入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重测情况 为检验增补后GHQ12问卷的信度,选择了500人于第一次调查2天后进行重测,重测信度r=0.82(P<0.01)。

2.2被试人口学特点 在实际调查的24000名被试中,完成GHQ12问卷者20716人,完成率86.3%,脱落3284人,脱落率13.7%。女性10373人(50.1%),男性10343人(49.9%),平均年龄44±15岁(18-95岁),平均受正规教育年限6.5±3.8年(0-21年)。婚姻状态:从未结婚9.4%,已婚83.0%,再婚1.0%,同居0.04%,分居/离婚0.9%,丧偶5.6%,其他0.01%。职业:农民/渔民68.0%,工人/服务人员5.2%,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4.4%,个体户/临时工10.3%,离退休/病退4.7%,无业/失业2.1%,学生/家庭妇女5.3%,其他0.1%。医疗来源:自费91.3%,合作医疗0.2%,公费医疗1.3%,商业保险0.4%,医保6.8%,其他0.1%。

2.3GHQ12筛查情况 20716份GHQ有效问卷中,高危人群3462人(16.7%),中危人群1372人(6.6%),低危人群15882人(76.7%)。20716名被试GHQ12项的调查情况见表1,表1显示,12条目中因担忧而失眠、总是感到有压力、觉得心情不愉快和情绪低落3条目选择比平时多一些和比平 时多很多的人数较多,分别占本条目总例数的14.6%、14.1%、12.9%。

2.4危险因素的调查情况 在完成增补后GHQ12问卷调查的20716名被试中,存在危险因素者2928人,占14.1%。一个被试可能会存在一项以上的危险因素。其中,近一个月躯体健康状况“差”者1436人(6.9%);近一个月心理健康状况“差”者875人(4.2%);近一个月经常忍不住反反复复做或想一件事情者447人(2.2%);近一个月经常因特别害怕某件事情而限制活动者157人(0.8%);近6个月经常感到特别紧张和焦虑者656人(3.2%);近一年因喝酒而遇到麻烦者541人(2.6%);过去任何时候因精神或心理问题向别人求助过285人(1.4%);过去任何时候因精神或心理问题住过院者101人(0.5%)。

2.5GHQ筛选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在完成GHQ12问卷调查的20716名被试中,筛查出5397人做SCIDI/P检查(26.1%)。其中,无SCIDI/P诊断3123人(57.9%),有SCIDI/P诊断2274人(42.1%)。

单纯以GHQ得4分为分界点时的GHQ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见表2,灵敏度为48.4%,特异度为85.4%,假阴性率为55.2%,假阳性率为14.6%。增补后的GHQ高、中、低危人群分段的筛选灵敏度和特异度情况见表3。灵敏度为98.3%,特异度为44.8%,假阴性率为1.7%,假阳性率为55.2%。

2.6 GHQ对常见精神疾病筛选的灵敏度 表4显示12种常见精神疾病在增补后的GHQ12问卷中的灵敏度均在93%以上。精神分裂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最高为100%,恶劣心境、酒精依赖和滥用分别为99.8%、98.8%,强迫症最小为93.1%。

3 讨论

灵敏度是一项筛查工具,具有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判断为病人的能力,灵敏度越高,则漏诊率越低,反之,将漏诊病人,影响患病率的真实性,因此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筛查工具的灵敏度非常重要。GHQ问卷最初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在普通门诊和咨询门诊发现有心理障碍者,以后扩大用于社区和人群的筛查,以筛出非精神病[1]。本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目的在于了解河北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采用增补后的GHQ12为筛选工具,目的是用于筛选被试进入下一步的SCIDI/P调查,尽可能筛出每一例可疑的精神疾病患者。GHQ12条目简单,易于被试的理解,适用于现场抽样调查。

在杨廷忠的研究中,GHQ12 Cronbach α系数为0.75,各项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1-0.59,各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27;重测信度为0.72(P<0.01)[4]。本次调查GHQ12的重测信度r=0.82(P<0.01);一致性为93.5%,Kappa值=0.85。可见GHQ12有较高的同质性和内部一致性,稳定性较好。

原GHQ12的12个条目中,得分较高的条目(因担忧而失眠、总是感到有压力、觉得心情不愉快和情绪低落)更多反映了心境障碍患者的疾病特点。说明GHQ12是一个反应一般心理健康问题的问卷,与杨廷忠研究结果一致[4]。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需配合使用某些专门的问卷,因此,本次调查增加了总体心理状况、是否因精神或心理问题就过医、是否因精神或心理问题住过院等8个补充条目。单纯以GHQ得4分为分界点进行SCIDI/P检查时,GHQ12的灵敏度为48.4%,特异度为85.4%。增加8项危险因素后,增补后GHQ12的灵敏度增加到98.3%,特异度下降到44.8%,说明增补后的筛选标准使GHQ12的灵敏度得到有效提高,可以提高对阳性病人的检出率,同时特异度也处于较理想的范围。常见精神疾病的效度分析表明,12种疾病的灵敏度均达到93%以上,可见增补后GHQ12对精神疾病的筛选达到理想的水平。显示增补后的一般健康问卷12项是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比较有效的筛选工具。

致谢:感谢北京回龙观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费立鹏教授的技术指导。

参考文献

1 沈渔,主编.精神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8.

2 Goldberg DP,Gater R,Sartorious N,et al.The validity of two version of the GHQ in the WHO study of mental illness in general health care.Psychol Med,1997,27:191-197.

3 Cheng TA,Wu JT,Chong MY, et al.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Health Questionnaire.Acta Psychiatr Scand,1990,82:304-308.

4 杨廷忠,黄丽,吴贞一.中文健康问卷在中国大陆人群心理障碍筛选的适宜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769-773.

5 石其昌,章建民,徐方中,等.浙江省15岁以上人群各类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5,39:229-236.

6 Von Korff M,Ustun TB. Methods of the WHO collaborative study 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general care. In: UstunTB,Sartorius N,et al.Mental Illness in General Health Care: An International Study.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1995:19-38.

7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Disorder (4th.ed.DSMIV).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1-886.

第3篇:赠刘景文范文

苏轼赞扬了刘景文的行比伯夷、秉德无私的品格和秉性,同时也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诗中用“荷尽”、“菊残”这两种在夏天和秋天独占鳌头的花,写它们的残败,来衬托橙橘的岁寒之心。

苏轼赞扬刘景文的品格出自苏轼的《赠刘景文》一诗歌,这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赠刘景文范文

1、“菊残犹有傲霜枝”的“犹”的意思是仍然,依旧。这句诗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赠刘景文》。

2、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3、译文: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伞似的叶子和根茎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那秋末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赠刘景文范文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___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____王昌龄《采莲曲》

5、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____朱庭玉《天净沙·秋》

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____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

7、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____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8、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____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9、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____李商隐《赠荷花》

第6篇:赠刘景文范文

【作者】孟浩然【朝代】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白话翻译: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

2、

【作者】元稹【朝代】唐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白话翻译: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只是因为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3、赠刘景文/冬景

【作者】苏轼【朝代】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白话翻译: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4、九月十日即事

【作者】李白【朝代】唐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白话翻译:

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

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5、饮酒·其四

【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白话翻译:

第7篇:赠刘景文范文

xìnɡ fú wēn nuǎn yǎn jīnɡ qí zhì lún chuán

yōu měi zǐ xì tán qín yōnɡ bào yǔ zhòu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

首都(dōu dū ) 养分(fènfēn )

转动(zhuànzhuǎn ) 漂流(piāopiào)

三、我会填。

1、组词: 棋( ) 蛙( ) 颗( ) 洋( )

旗( ) 洼( ) 棵( ) 扬( )

秋高( )爽 五( )丰登 水到( )成 雪( )送炭

四面( )方 一棵棵( ) 一块块( ) 一条( )

2、填反义词:美----( ) 快----( )危险----( )

3、词语接龙:父亲---亲人---( )---( )

四、填上部首组成新字,看谁写的多。(至少写两个)

木 包

五、加标点。

爷爷买的枣儿真甜啊( ) 李华今天怎么没来上课( )

六、我会查字典。

“阔”字要查( )部首,除去部首还有( )画,读音是( )

七、选词填空。

漂浮 飘扬

1、云在空中( ),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

2、、彩旗迎风( ),广场显得更加美丽。

八、谁和谁可以做朋友呢?连一连吧!

燃烧的 人们 练 二胡

勤劳的 果子 拉 雪毯

盛开的 火把 披着 书法

酸酸的 鲜花 铺着 银装

《回乡偶书》 桃花潭水深千尺 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汪伦》 一年好景君须记 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刘景文》 儿童相见不相识 不及汪伦送我情

十、聪明的你一定能按要求做出下列各题。

l、写出本学期内学过的你认为最美的词。(至少写两个)

2、你能写出本学期学过的一句谚语吗?

3、写出这学期你学过的一个童话故事题目《 》。

4、写出下面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假如》 。

《清澈的湖水》 。

欢庆》 。

5、 一说,哪些动物对人类有益,怎么有益,我们怎样保护它们?

6、 语文课上,你表演过什么角色?

十一、照样子写句子。

1、湖水像一面镜子。 像 。

2、太阳会把浅水洼里的水蒸干。 浅水洼里的水被太阳蒸干。

他把小鱼放进大海里。 被 。

7、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我要给 。

8、 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可爱的: 。

十二、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填空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

挂了几个可爱的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1)写葫芦藤样子的词是()

(2)写小花颜色的词是( )

(3)写种葫芦的人特别喜欢小葫芦的词是()

第8篇:赠刘景文范文

片断一:

同学们,你们好好读读《赠刘景文》这首诗,看看读后你能明白哪句诗的意思?

生1:我明白了:“一年好景君须记” 这句,这句的意思就是说:一年中最好的景色你一定要记住。

师:同学们同意吗?那你们怎么知道:“君”的意思就是“你”呢?

生2:我在书里看过。

生3:我在戏里面听过。

师:“君”是“你”的意思,为何不直接说“你”而要说“君”?

生4:“君”是对人的一种尊称。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不仅是爱学习、会联想,生活中得来的知识也相当丰富,你们真是爱学习的好孩子。

谁说咱们的孩子小?谁说古诗理解起来与孩子们的生活相差甚远?其实,孩子利用课外阅读得来的知识是那么丰富,他们会联想,他们会表达。因此,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要让孩子们说自已所想,表自已之意,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开放起来,要让课外阅读服务于课堂,更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需求课外的阅读。在每一节课上,我们的鼓励是孩子最好的动力,我们的肯定将会使孩子探索的精神更加强盛!

片断二: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组生字,请大家读,读后与同桌互相交流交流,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哪些生字?

场面:同学们按分好的四人一组进行热烈地交流――

全班交流:

生1:我可以用加一加来记“棋”这个生字,我们刚刚学过一个“其”左边加一个“木”字旁合起来就是我们要学的“棋”字。

生2:我还可以用换一换来记这个“棋“字,用我们认识的”期“字,把右边的“月”换成”左边的“木”。

生3:我还要以用猜谜语的形式……

生4:我还可以用……

大家各抒已见,这简直就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在这节识字课上,学生调动了所有的感官说、想、回忆、这样记忆的生字我相信他们终身难忘。整节课上,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教师站在讲台上,仿制成了多余的人。全班交流后检查平时记忆力最差的那几个孩子,发现字字全对,他们有信心的认读赢来全班热烈的掌声,这是全班同学表扬和鼓励的掌声,更是孩子们渴求这种课堂的掌声。

片断三:

同学们,《黄山奇石》中写了黄山好几处有名的奇石,但在文中有的详写,有的略写,来,我们大家看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在指导孩子们了解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后,问:孩子们,书中略写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你们想不想也发挥你们的想象把他们按课文里的其他奇石一样写具体呀?

生1:在一座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像仙女一样的巨石,坐在那里双手弹琴。这就是有名的“仙女弹琴”了。

生2:在一座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只可爱的小狗,仰着脑袋,望着天上的月亮,好像在跟月亮说话,这就是“天狗望月”。

……

何谓“生本”的课堂?“生本”的课堂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他们根据已有生活阅历,根据已经积累的生活知识,延续了课文,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成就了一节真正意义上“生本”的课堂。

第9篇:赠刘景文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古诗词诵读;教学策略

《古诗词诵读》课程是我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它对高职学生古诗词朗诵、阅读、欣赏乃至教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为改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古诗词诵读中的单一化、模式化倾向,改变学生缺乏个性体验、独到见解和良好诵读习惯的现象,笔者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古诗词教学中实施多元诵读策略,以此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一、重视朗读,在多元诵读中抒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古诗文词句隽永、韵律和谐、意蕴深远,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对学前儿童而言,学习古诗词更好的方法是吟唱。从艺术起源讲,我国诗、歌原本一体,即“诗乐一体化”。吟唱经典古诗词,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在审美愉悦中培养语感,在轻松惬意中拓展知识。因此,它自古就是我国儿童启蒙教育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在学前专业古诗词入门项目教学中,我们安排了“诗乐启蒙16首”,它呈现的不仅是文字和旋律,演绎的不仅是古诗和乐曲,更凝聚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课堂上我们抓住诵读这一命脉,以读贯穿始终,采用一咏三叹地读,师生接读,学生分读、指读、想象读等多种形式把学生带入到古诗审美之中,让学生读出节奏美,读出音乐美,读出情感美。

二、逐层吟赏,使阅读深刻化

诗歌作品本身可以不断地向纵深开掘,解读不可只停留于肤浅的认识,需要积极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度。为此,笔者往往带领学生逐层解读,从不同层次展开训练。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安排了“山水田园诗吟赏”、“咏物诗吟赏”、“边塞诗吟赏”、“咏史诗吟赏”和“咏怀诗吟赏”五个项目,并按照作品解读的层级安排训练任务:一是因声求气吟诗词,二是知人论世解诗词,三是以诗会友用诗词,四是寓教于乐教诗词。

每次课训练的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而诵读却贯穿课的始终。通过层层深入的诵读,让学生读懂诗词,读懂诗人,也融进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如,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晴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通过菊的形象层层深入的诵读解析,学生不仅理解到该诗赞美了菊的傲霜独立,而且还悟出了一个人生哲理:只有严酷的环境才能锻炼人,才能检验、识别一个人的气节。联系自身则不由想到:困难并不可怕,也许正是严酷的环境磨砺了自己。

三、比较阅读,使阅读明晰化

比较阅读既是对作品审美价值的检验,也是深化思维水平的过程,提高鉴赏能力的方法。同样是写秋天,杜甫、马致远笔下的秋天是凄凉萧瑟的,眼中的秋天却是恢宏阔大的。在比较阅读实践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从三方面进行比较:

1.同题材作品比较

同一题材,不同诗人会因生活阅历、个性、情趣不同而有不同写法;同一位诗人,会因处境的变化而产生性格、志趣的变化,其不同时期的诗作会折射出这些变化。如在“咏物诗吟赏”项目教学中,我们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唐代诗人的咏蝉诗,骆宾王表达的是“雾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沉闷压抑;李商隐慨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怨尤;而虞世南显示的却是“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的志得意满。此外,我们还选择了唐代诗人的听筝诗,李端的诗由摹写弹筝者的神态而见其爱意;柳中庸诗着重描写诗人听筝的感受,并以此抒写自己的离情别恨;白居易的诗则主要表现主人公“别有深情一万重”的幽深情怀。

2.就某一位作家进行专门研究

同作者作品比较,可就某一位作家进行专门研究。如在“吟咏诗人”课外项目中,我们安排了高歌李白、长吟杜甫、品读苏轼和吟诵李清照等任务,深化学生对唐宋诗词大家的研究。品读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凄婉缠绵的他;“大江东去浪淘尽”,又让我们感受到一个胸襟坦荡的他。双重性格的苏轼,带给我们的是数也数不尽的婉约和豪放。因此,以苏轼为研究对象,就有了“婉约豪放兼具的苏轼诗词品读”这一项目。

3.同流派诗作比较

诗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分,词有豪放与婉约之别。婉约与豪放是宋词的两种主要艺术风格,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代表人物是柳永、姜夔、秦观、李清照。品读苏轼豪放词,可以对苏、辛词风的异同进行分析:他们的词中都饱含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豁达的乐观态度,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但“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王国维《人间词话》),苏轼突破了柔媚纤弱的传统,以浩瀚之气开豪放一派,其词“奋厉有当世志”;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豪放词风,其词有“君恩未许”的英雄气概。但生活经历的不同,决定了辛词没有也不可能有苏词的那种空旷洒脱的风致。

参考文献:

[1]卓霞.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语文教育[J].现代语文,2009,(12).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