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短篇神话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司岗里》;《司岗格――西念壤》:司岗里;司岗格――西念壤;阿佤;巴饶;佤族远古历史
中图分类号:I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2-0111-04
从地理上说,司岗里、司岗格――西念壤是佤族两个最著名的远古历史遗迹;就文学而言,《司岗里》、《司岗格――西念壤》是佤族两篇最古老的神话、两部最著名的神话史诗――可以只说唱成神话,也可以说唱成神话史诗。作为神话,《司岗里》、《司岗格――西念壤》都很简短,只是两个神奇的比喻、象征故事;作为神话史诗,《司岗格――西念壤》仍然很简短,而《司岗里》则是内容宏富的鸿篇巨制。《司岗里》史诗传唱的是全部佤族的总根阿佤人的远古历史;《司岗格――西念壤》史诗吟哦的则只是佤族一个大的分支巴饶人的分支来源。
从古到今,佤族人都在骄傲地说:“我们没有文字,但我们都能记住祖先的路;我们没有书本,但我们都能说出祖先的理。这个路和理啊,就在《司岗里》和《司岗格――西念壤》里。”
的确,只要我们边走边唱,踩着佤族祖先的脚印,从司岗里走到司岗格,唱着佤族祖先的老歌,从《司岗里》史诗唱到《司岗格――西念壤》史诗,我们就能清晰地走出、唱出佤族远古的历史。
什么是司岗里
就神话而言,佤族说的司岗里就是最初的出人洞。如果你问佤族人:“你们的司岗里在哪里?”他们就会说是缅甸佤邦那个巴格岱山顶洞。这么说来,司岗里仿佛就只是一个石洞,甚至有人说“司岗里”这三个字的字面意思就是“出来的石洞”。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佤语中,“司岗里”这三个字是非常通俗明白的,“司”是“总”的意思,“岗”是“根”,“里”确实是“出来”;“司岗里”意即“出来的总根”。其历史文化的含义则是“人类(实际即是佤族)与动物分家、出山去建寨定居前的总根”。换句话说就是佤族穴居野处时期的大本营。
神话将司岗里说成就是一个岩洞,那是神话特有的典型化、象征化的艺术手法。如果就史诗、就真实的历史而言,司岗里应该包括佤族人猿相揖别、出山建寨定居前所有穴居野处过的山林。具体说主要指阿佤人在过的西盟、缅甸佤邦一带森林、山崖、山洞。至今,缅甸佤邦巴格岱村的佤族人叫那个出人洞为“德司岗”――“总根洞”或“德司岗里”――“出来的总根洞”;叫司岗里洞周围的森林为“司岗”即“总根森林”。西盟县中课乡司岗桑(因为村子后山像一棵高高的大总根,总根顶尖又像大象,所以当地人叫此山为“司岗桑”,意即“大象总根山”)村佤族老乡,也将他们老寨子后面的森林叫“司岗”。“德”才是“洞”,“德壤”才是“崖洞”;不加“德”、“德壤”,则司岗里并不一定就是洞、岩洞。仅仅在神话故事里,才把它说成就只是一个石崖洞。
《司岗里》史诗说,阿佤人的母系时代在勐梭龙潭一带。他们叫那一带为“勒尔”――字面为“我的泥巴”。他们叫勐梭龙潭为“通勒尔”――意为“我的泥巴塘子”。他们说那一时期的代表性女祖先、女首领是妈侬和她的三姑娘安木拐。时至今日,西盟岳宋乡的佤族人,还会指着他们后山曼亨垭口的一个小山包说,那就是他们最初的妈妈妈侬的坟。
后来,人类向西发展,到达缅甸佤邦巴格岱一带。那时人类逐渐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开始有了有名的男首领达岗、达佤(“达”是“爷爷”、“老人”或有名望之男子的尊称)。人们慢慢觉得山林不利于人继续生存发展,人应与动物分开,出山林去建寨定居,从事生产。于是他们决定走出司岗里。而此时刚好又发生了大地震,更加速了人类出司岗里的步伐。大概因此时头领岗、佤等人都住在巴格岱山顶洞,所以人们便把它作为司岗里的代表,神话中更把它说成了司岗里。传说正因为地震震垮了山洞,达岗没能出来,被压死在了洞里。大概,这也是人们把那洞就当司岗里代表的原因之一。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司岗里就是佤族曾穴居野处的山林、山洞。有些人不顾司岗里神话、史诗清清楚楚的说法,硬要先入为主、自以为先进地去套什么生殖崇拜的理论套子,把司岗里说成女性的生殖器象征。其实,这非但莫名其妙,而且是极其愚蠢地抹杀了司岗里神话史诗独特而巨大的文化价值。一切原始民族都有生殖器崇拜,但司岗里所说的山洞就是山洞,不是象征女性生殖器。司岗里明明是告诉我们,人类都来自动植物,曾长期是和动植物一起在山上穴居野处的山顶洞人,后来才人猿相揖别。这多么清楚、多么正确,又多么伟大啊。北京人也告诉我们,他们曾是山顶洞人,但北京山顶洞人只留下些身体化石,没有什么神话,更没有什么史诗,所以即便他们上了历史教科书,我们还是不能清楚地知道他们怎么穴居野处,又怎么走出山林。但阿佤的司岗里故事却把这一切都说得明明白白。这正是司岗里神话史诗相较于山顶洞人故事,甚至相较于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史诗的独特之处和优胜之处。它可以为人类学、历史学研究山顶洞人和人类怎样走出山林,提供多么珍贵、鲜活的实例。
人类走出司岗里后,先在缅甸佤邦跨莫一带建寨定居搞生产。后来达佤又领一些人回到勒尔发展。在那里,他和牙万(牙是“奶奶”、“老人”的意思)一起生了九个子女。小九妹与奶奶牙里、妈妈牙万一起向东、向北去远方传人种去了,其他八个子女发展出后来的姓氏、家族。
传说后来达佤又率领一些孙子辈的人向南向西去发展。他们从西双版纳进到缅甸。一些人在景栋在下。达佤继续领人下到萨尔温江一带,然后他从那儿返回佤邦公莫伟努一带,最后死在了沧源芒回――那儿至今还有他的坟。另一些人一直下到了伊洛瓦底江一带,在那儿建立过强盛的阿佤城邦。至今西盟力所乡一带佤族唱歌送死人魂都还要唱送到那儿。
后来人们在跨莫一带分星星肉(实际是陨石),又分出些以寨名、东西名做姓氏的家族。佤族人越来越发展壮大了。
但正在此时,天下突然洪水滔天,人类被冲散到了各处。
传说达佤的孙辈岩嘎木、岩梭,重孙辈达日埃嘎木、达摆嘎木等人都随着洪水到了缅甸佤邦绍兴及沧源县一带,成了巴饶人的祖先。
为什么走出司岗里后最初的
佤族总支自称阿佤 照司岗里神话的观念,佤族人走出司岗里之时也就是人类诞生之日。但照更符合实际的司岗里史诗的说法,佤族人出司岗里之前早就是人了,而且经历了漫长的母系时代。但在走出司岗里之前,佤族似乎尚未形成一个民族,还没有自己的族称。直到走出司岗里他们才自称“佤”、“管佤”。加上各部落自己的方言口音,他们又分别称自己“拉佤”、“勒佤”、“日阿佤”,等等。“阿佤”是对“佤”的亲切昵称,所以又最流行、最被认可。后来又有其他分支,自然又有分支的称呼。如沧源、耿马等地的分支自称“巴饶”。1962年根据佤族人民的意愿,统一族名为“佤族”。可见,佤族最初的自称“佤”对后来的族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佤族最初为什么会想起称自己为“佤”呢?听过、看过《司岗里》诗史的人就知道,原因在于率领他们出司岗的男首领名字就叫“佤”。因为他是达岗、牙里唯一的大儿子,所以又称“岩佤”,即“老大佤”,尊称“达佤”。当佤族称自己为“管佤”的时候,最明显地告诉了我们,他们是根据祖先、头人佤的名取自己的族名的。因为“管佤”意即“佤的孩子”。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佤”其实是汉译。佤族自己的发音原来并不是“wǎ”,而是快速连读的“乌埃”,佤文“vīex”。意思是“带”、“带领”。佤族历史上起名字有这样的习惯,一个人小时有自己的奶名,但大了以后,人们又可以根据他的特点、能耐、贡献等,为他改一个大名。达岗、牙里、达佤、牙万,大概都是人们根据他们的贡献、事迹而给他们起的。因为佤带领佤族人出司岗,又带领佤族大规模地向外迁徙,所以才被称为“乌埃”,汉译“佤”。
传统上,佤族习惯于将自己出名的祖先之名当自己的姓,或连在自己排行后做自己的名。看来,从一开始,他们就把自己出名的祖先之名作为了自己整个族群的族名。
相对于后来才到佤山生存的其他各民族,阿佤这个最早的土著又当仁不让地自称为“岩佤”,即“老大佤”。而将别的民族称为尼(老二)、三木(老三)、赛(老四)等小兄弟。
什么是司岗格――西念壤
如前所说,走出司岗里后才一两代人,阿佤人就碰上了第二次大洪水(第一次还在母系时代)。达佤的孙辈岩嘎木、岩梭以及重孙辈达日埃嘎木、达摆嘎木都在洪水时顺水到了今缅甸佤邦与沧源的交界以及沧源一带,成了阿佤的大分支巴饶的祖先。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得从佤族巴饶人的神话故事(当不涉及具体祖先名字,而只说“祖先”时)、神话史诗(当故事具体涉及某某祖先且以唱的形式表达时)《司岗格――西念壤》说起了。
巴饶人传说,远古时候,洪水要来之前,寨子里的人都拼命乱跑,连路边一个达饶(癞蛤蟆爷爷)也被他们乱踩。只有一个老人(有的只笼统地说老人,有的说是岩佤――即阿佤老大,有的更具体地说到是达摆嘎木或达日埃嘎木。如今,在沧源芒回乡被认为是达佤坟的小山包旁,还有另一个小山包被叫作“日霉摆嘎木”,即“摆嘎木的坟”)同情地将饶抱到路边大石头上。饶很感激老人,便对他说:“你不要跟着别人乱跑了,跑也是死。不如赶紧抬个大猪食槽当船,再牵条小黑母牛,渡水逃难去。”老人照做之后,猪槽船果然平安地淌到了一个山头上。后来老人又照饶的指点撒尿喂小母牛(有的说是一起睡觉),三年后小母牛生下个大葫芦,葫芦砍开后,就走出了巴饶人。
在这里,“司岗”,仍是“总根”之意,具体说包括山梁、山林、山崖、山洞等等;“格”则是“死而复生、转生转世”之意,佤文“ged”。“司岗格”字面是“转生、再生的总根”。而其历史文化含义则是佤族祖先上去躲水、洪水退去后又重新出来建寨这样的使自己仿佛得以重生的老祖就在过的总根。“西念壤”则是一个神话化了的比喻、象征,意为“崖葫芦”。这是神话的颠倒,这是祖先的生动形象、祖先的神话艺术手法。只是有些儿孙后来变憨了,不再理会祖先的神话艺术,反而无知者无畏地嘲笑祖先迷信、荒唐:人怎么会从葫芦中出来!如果祖先还能与我们超时空对话,他们一定会扑哧一笑,无奈地为我们这些过于老实巴交而又不懂神话艺术手法的不孝子孙把话语颠顺过来解释,告诉我们“崖葫芦”真实地说是“葫芦崖”,即葫芦形的山崖、山冈;因为葫芦不怕洪水,多子多孙,又很像山包,所以我们才图个吉利,用它来比喻、象征洪水时救我们的山冈;所谓巴饶人从葫芦砍出来,实际说的是洪水退去后,巴饶人得以重新从葫芦形的山冈之崖洞出来;这样讲故事实在有点像个谜了,但不那样讲就不像我们原始时代的神话故事,不聪明也不好玩、不好听了。
正因为巴饶人说他们是葫芦出来的,所以后来人们就把巴饶生活的地方叫葫芦地,把巴饶人的部落王叫葫芦王。
与《司岗里》史诗不同的是,《司岗格――西念壤》史诗只是个像神话一样的短篇,没有更多地发育、创编。与司岗里神话地点不同的是,司岗格――西念壤的神话地点迄今尚不统一。有的巴饶人说他们家族的司岗格――西念壤是在沧源、耿马交界的石佛洞;有的巴饶人说他们家族的司岗格――西念壤是在沧源县芒回乡山上;有的巴饶人说他们家族的司岗格――西念壤是在缅甸佤邦与沧源接近处的永冷、大芒海一带,那儿日爱树(大青树、酸包树)成林,他们也会说他们来自司岗日爱(即来自日爱树根);有的巴饶人说,他们家族的司岗格――西念壤是在缅甸佤邦的莫伟努山……显然,这些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实,而尚未艺术化、象征化、神话化。
正因为巴饶等支系都是从司岗里出来的阿佤的分支,我们才说天下的佤族都来自司岗里,司岗里是佤族的总根;天下的佤族都可叫“阿佤人民”。
为什么沧源、耿马等地的佤族
新支自称巴饶 其实,稍有悟性的人,看了上面涉及饶的故事,就应该会联想到巴饶人为什么自称巴饶。
不过话又说回来,除了悟性,其实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懂得佤语或至少有佤语词典可查可考。
从巴饶人使用的语言习惯上,我们看到,“巴饶”也可以简说为“饶”,也可以更进一步具体地说成“普依巴饶”。虽然“饶”除了“癞蛤蟆”之意,也有“陆地、干处”和“布满”之意,佤文“rāog”。但联系到巴饶人最重要的关于自身起源的神话中讲到起关键作用的饶,我们就应该不言而喻:此饶正是彼饶也。
也就是说,毋庸置疑,巴饶人之所以称自己为“饶”(“癞蛤蟆”)、“巴饶”(“癞蛤蟆的”)、“普依巴饶”(“癞蛤蟆的人”),那正是因为神话传说,是饶给了他们指点,才使他们起死回生,从阿佤分支,从阿佤人分出了一支全新的、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地理、文化的佤族人群。为了感激这种传说中的救命之恩,他们便把自己干脆称为“饶”、“巴饶”、“普依巴饶”。“巴饶”――“饶的”,完整地说它的潜台词是“饶救下的人”。但“巴饶”同时还是一个尊称,也可译为“布饶”。所以比较受欢迎,比较流行。
但神话归神话,就其真实的、人性的原因来说,巴饶人之所以要将饶作为自己的图腾,甚至变成了自己的族群名称,还是同他们崇拜葫芦一个理――因为饶不怕洪水,因为饶还多子多孙。他们想,要是我们人能像饶那样多好――在那洪水年代。就这样,他们才自称了“饶”、“巴饶”、“普依巴饶”。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实吗?但有人还是不以为然。他们说“饶”有“陆地、干处”的意思,所以“巴饶”应是“陆地人、干处在的人”。可是这世上还有什么人不是在陆地上、干处在的人?还有水人、火人吗?巴饶人何以要那么在心在意地称自己为陆地上在的人、干处在的人?他们又说佤族称旱地、山地为“玛饶”,所以“巴饶”是“种旱地的人、种山地的人”之意。可是“玛饶”(佤文“ma rāog”)与“巴饶”(佤文“Ba rāog”)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嘛。再说难道阿佤不是种旱地、山地的吗?说一声“我们是种旱地、山地的”,就能从阿佤分支?
总之,从司岗里到司岗格――西念壤,就是佤族远古祖先走过的路;从《司岗里》到《司岗格――西念壤》,就是佤族远古祖先写下的历史。这些路和史都像崖画一样,刻写在永恒的佤山上。佤族人民不忘祖先的峥嵘悲壮,也热爱着家乡的美丽神奇。从古至今,他们一直骄傲地歌唱着远古历史、歌唱着老家佤山:
祖先走出司岗里,
建寨定居开创了生活;
祖先再出司岗格,
战胜洪水与猛兽啊。
鹌鹑歇树的地方,
百鸟围着白鹇唱;
祖先的日爱树撑天地,
我们的总根在这里。
都说龙潭水最深,
哪有阿佤对它的依恋深?
关键词:英语文学;人物名称;语言文化;个性化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名称定义结果,都蕴藏着作家深刻的创作动机,即着重表现人物基础性性格特征、社会等级层次,特殊情况下还可为角色最终结局埋下伏笔。须知英语文学史中诸多文学佳作,都有着跨时代意义的角色名称,透过这部分命名内涵逐步透视解析,便有助于读者愈加深入地掌握相关文学作品主旨并学习当中独特的语言文化。
一、神话典故和前期专著中人名的合理引入
英语文学之所以得到系统化革新发展,主要就是因为得到古希腊神话和圣经内部思想源泉的支持,包括英国莎士比亚等诸多知名作家,代表著作之中必然蕴藏着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和人物原型,目的便是借助相关神话将个人中心思想予以暗示性表达。就像是德拉科Draco,在拉丁文之中的含义为龙,不过希腊神话常有龙蛇不分之嫌,所以作者在此暗喻德拉科为十足的蛇;再如赫敏Hermione,这类名字主要受到希腊神话中的神使Hermes名字启发,用来表现著作中角色的高端智慧形象。
再就是一些前期知名的文学专著,同样给日后英语文学创作,提供了完善且多元化的人名定义启示。就像是英国18世纪启蒙运动期间,有位现实主义作家菲尔丁,便在其长篇小说著作《阿美丽亚》之中,将主角Amelia描述成为一类温文尔雅、逆来顺受、贤妻良母式的人物形象;而持续到19世纪,又有一位小说家,名为萨克雷,其著作《名利场》之中同样有一位叫做阿美丽亚的人物,不管是生活背景或是身心发展特征,都和前个《阿美丽亚》作品中的主角有着共通之处。
二、人名设定期间相关词汇的灵活引入
许多文学作家在进行作品创作环节中,都会引入既有词汇或是适当修改,便设定为相关人物的名字。
就像是英国清教徒作家约翰・班扬一般,其在文学作品《天路历程》之中便借助寓言方式将当时英国王政复辟社会背景予以生动化演绎,目的是针对当中各类贵族不端的思想和行为加以批评。其中,包括基督徒(Christian)、忠诚(Faithful)、希望(Hopeful)、仁慈(Mere)等角色名称,代表的是一些品行端正的人物形象;而诸如恨善法官(Judge Hate-Good)、乐先生(ML Love-lust)等名字,则多被描写为一些性格偏激且素质低下的人物。
又如美国女作家Kristin Hannah便在传承前人优质化传统基础上,于21世纪初级阶段创作出代表作《Angel Falls》,其中核心角色Julian True,年轻时行为放荡并且成功邂逅了他的真命天女,但是其婚后生活并不是十分美满,开始沉溺于每日华丽且虚假的好莱坞明星生活之中。即便是这类角色名字被定义为True,但是他和世界的平凡人并无太大区别,始终不敢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和生活状态,这里引入的词汇原有含义(真实),恰巧和作者暗讽世人爱慕虚荣的理念形成鲜明化对比,同时又阐述了当时社会和每个人内心原本真实的一面。这类暗讽类英语语言文化表达形式,有助于吸引更多人的瞩目和潜心阅读。
三、配合谐音等规则进行人物名字创造
首先,包括同音、新造字等,都可以成为文学著作中角色名字创造的指导性线索,毕竟这类方式和词汇直接套用途径相比,会显得稍微隐晦和神秘一些。如莎士比亚便在其著作《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之中创造约翰・福斯塔夫爵士(Sir John Falstaff)这样的人物名字,其中“Falstaff即”由“false stuff”转化而来的谐音表达形式,原有词组含义即为“假货”,这样就使得一位表面上品格高尚和有勇有谋,内心胆小无比且自私自利的矛盾类人物形象,予以鲜活地刻画。
其次,为了令文学著作中的人物性格愈加丰富,赋予阅读观赏人群愈加深刻的体验效果,某些作家便开始决定设计出利用多个词汇进行人物命名的方法。就像是爱尔兰编剧谢丽丹,就在其代表作《造谣学校》之中勾勒出斯尼维尔夫人的沙龙场景,其中斯尼维尔夫人(Lady Sneerwell),主要是由sneer和well两类词汇融合形成的,须知两类词汇分别表达冷笑和擅长的含义,如此便将一类成天无所事事又喜爱搬弄是非的长舌妇形象,予以成功化塑造。
最后,除了上述常见的人物命名方式之外,一位美国作家拉尔夫・艾里森便在其代表性著作《隐身人》之中,配合匿名表达方式“他”指代长期遭受歧视的黑人群体。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阶段文学著作中出现的角色名称,都清晰地刻画着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同时更蕴藏着诸多创新型语言文化、神话典故、等多元化内涵。之所以发生这类现象,主要是因为许多英语文学作者,在进行不同角色名字创造期间,都会自然地引入一些神话故事背景、或是套用相关词汇并进行谐音创字,使得特定人物性格和形象得到生动化地塑造。长此以往,映射出社会生活诸多状况,令后世广大阅读者能够深入性地掌握英语文化和语言改革发展历程基础上,愈加高效率地学习英语综合化表达技能并令自身人文素质得到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锦锐.透视英语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1(09):140-169.
[2]张丁丹.中英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含义及互译[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37(30):122-137.
【关键词】读书意识 小学生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那么语文教育的核心又是什么呢?语文是基础学科之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等属性,它的教育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因为语文的内核是语言,语言不仅是表达的符号,同时,也是一个人的观察力,思维力,思辨力,想象力等综合能力的体现。这些语文能力来自哪里呢?“唯有源头活水来”,当然是生活与读书了。因此,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科教师,更应该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
一、教师为表率,引导学生养成读书意识
开卷有益,它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改变我们的人生,启发我们的思维,优化我们的生命质量,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作为学生精神食粮的引路人,关乎学生的学业与命运走向,因此,提高教师个人语文素养对学生养成读书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好比一种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这样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律调准,而这种器乐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苏霍姆林斯基语)。但是,据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目前学校现实状况是家长与学生对教辅书趋之若鹜,部分教师为了迎合应试教育,也摈弃与语文学科无关的书籍,专攻与应试教育相互配套的教辅书,更为甚者,不但教师自己不读书,不更新已经老化的知识系统,而且要求学生“一心只读考试书”。这对于正在步入成长初始阶段,需要人生起航灯塔引路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呀!
古人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现在最通俗的教育理论来讲,就是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单从语文的阅读量来说,语文教师阅读人文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的书籍要远远超过学生。桶里的水有清有浊,人类的书籍也是良莠不齐,语文教师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选择性阅读,以人文社科类书籍为主,顾及自然科学类书籍。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随心所欲地提取与教科书相关的信息,把完整的一碗水呈现给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小学生的个性不稳定,可塑性极强,模仿能力也强,喜欢观察教师的一举一动,经常把自己喜欢的教师当成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随时影响着小学生的幼小心灵,语文课堂上教师勤奋学习、博学多识的形象将博得学生的满堂彩,同时,教师爱好读书的形象也将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深深影响着小学生,教师言传身教,也将引领他们养成读书的意识。师生在学海里相互影响,为师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良性互动提供可能。
二、课内为主导,培养学生形成读书意识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保证学生一定量的读书时间。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基本以教学生认识生字、生词为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拼音字母与方块字之间的结合所带来的乐趣,从而培养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初步感悟与简单运用,并且为以后的阅读与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无论是低年级的课堂,还是高年级的课堂,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对语文教科书中的每篇课文进行朗读,在课堂上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简短篇章的朗读过程中感悟语言的力量与魅力,增强语感,滋养学生单薄的心灵。特别是经典性和有代表性的文章,更要让学生反复的朗读,直至成诵,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形成自觉读书的意识。
“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是新一轮课改的宗旨,它体现了现代教育对人性本质的尊重,遵循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持同样的观点:“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恐怕没有比读书更好的精神食粮了”。他们都一致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而且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的知识和经验基本上是来自前人所留下来的书籍。当然,读书就成为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和经验的有效渠道之一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给学生应该掌握的语文基本知识之外,还应该教会学生什么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语文课堂上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从小学会读书,就像冰心奶奶所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自觉掌握读书的方法,学会把祖国语言文字应用到阅读、生活与写作中,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审美等能力。
但是,每个小学生都是不同的生命个体,有着独立的思想与见解,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语文课堂上的教学主体。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务必要遵循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读书环境,让每个小学生都有机会聆听老师对自己读书方法的评价与指导,也能够与每位同学面对面相互交流各自对课文学习的看法,取长补短,完善各自的读书方法,强化各自的自我读书意识,提高学习力。
三、课外为延伸,塑造学生良好读书意识
义务教育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0万字,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课外是课内的延伸,常言道:读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在小学生的实际校园生活中,真正能够自由阅读课外书的很少。城镇的孩子因有规范的图书馆,品种多样的书店,阅读书籍的机会比较多,课外阅读量会多点。农村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没有专门的图书馆可以借书看,学校的图书室与阅览室如同虚设,藏书量少,又疏于管理,学生难以看到自己想要的书刊,课外阅读量远远落后于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总量,他们仅仅是阅读了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这些篇目。“一切为了考试”,其余时间都被习题所占领。虽然,国家用法律明文规定取消小学升初中的升学考试,采取“就近入学”原则,减轻小学生和家长的负担,但是,中学名校“掐尖生”已经伸向小学校园的每个角落,选择优生标准无一例外是分数的高低,特长生除外。这种做法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而言,是个很大的打击。
语文学科不像其他学科,提分快,语言的积累是个长期,反复的艰巨工程,也需要一定的恒心与毅力。不是今天或者明天阅读几本书籍之后,我们就能马上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与写作能力。它还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只有我们理解了词语,句子,语段,文章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倾听作者心声的时候,才能真正把所学习到的知识与经验转化为个人的语言来表达。小学生单纯,好奇心强,心无杂质,对于新鲜事物喜欢探个究竟,求知欲旺盛,正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塑造自我读书意识的最好时机。因此,我们小学的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有义务也有责任把读书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漫漫人生路的一种享受;是尊重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一个途径等理念传授给小学生,让他们懂得读书是我们生命历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学会珍惜它。
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引导小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最好是从童话故事与神话故事入手,儿童文学中的童话和神话故事都充满了神秘色彩,容易吸引小学生深入阅读,并进行思考,是一种很好的开智读物。但并不是所有的童话与神话故事都适合小学生阅读,我们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目标地开列书单,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阅读课外书籍,同时让学生养成读书的意识与习惯。
我多么爱你。可是这爱却是飘在半空中的绳索,半截的梯子。无论我多么努力地仰望,都无法触摸到真实的你,所以我只能选择放弃,原谅我的懦弱……
――《水仙已乖鲤鱼去》
探究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小说家们曾引起关注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独特的语言表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新颖的叙事方式,而且后者似乎更为重要。然而,当代先锋小说经过这30余年的发展,西方传过来的各种叙事技巧,作家们对其已不陌生,有的甚至娴熟地使用过很多遍了。技巧对于作家来说,已经构不成多么大的诱惑力与影响力了。
当对叙事技巧的迷恋逐渐退场之后,小说的语言和思想,又重新开始进入到中国作家的视野中来。除了好看的故事之外,语言成为衡量一个作家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新世纪以来,对于“80后”作家来说,更是如此。语言是一个优秀作家的外衣,这件外衣如果不吸引人,就很难让人从外向里获得一种美感。稍有成就的“80后”作家,都有一套他们把握世界、解析人生的语言策略。当然,从“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张悦然,也是得益于她的语言才华,这一点,似乎已有共识。先撇开其小说叙事技巧、思想内涵不谈,单从她的语言进入阅读,就会被其华丽诡谲的文字所震撼,这也是张悦然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所在。
令人欣慰的是,张悦然的小说,如今也并没有像一些网络小说那样粗糙、凌乱,仅满足于讲故事,而非对小说艺术本身的深度观照。她的创作,一开始就流露出了一种传统的气息,表达精致,叙事机警,有一种纯文学淡淡的忧伤情绪和悲剧精神,这或许正是一个有艺术追求的作家区别于网络的精彩之所在。现在,我们再读张悦然14岁刚出道时的作品,难免会有生涩之感,但当我们读过了张悦然新世纪10年的小说后,会发现一条从幼稚到成熟的清晰之路。这才是一个作家的成长轨迹,她的写作是能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学希望的见证。
与很多刚出道就写长篇小说的年轻作家不同的是,张悦然对中短篇小说格外看重。仅以此举,就可得知张悦然并不是那种将小说创作当跳板的功利作家,她有自己的文学抱负。文学抱负的实现,并不一定非要在长篇小说上,恰恰相反,中短篇小说,或许更能为一个年轻作家提供展示技艺的平台,张悦然对此有着切身的体验。从她早期的一些中短篇小说来看,像《葵花走失在1890》《鼻子上的珍妮花》《二进制》《谁杀死了五月》《一千零一个夜晚》等,既有古典叙事,又有现代演绎,但都围绕着一个重要的人生主题在展开,那就是爱。爱成为张悦然创作之初的信仰,不管是忧郁之爱,还是残酷之爱,不论是温馨之爱,还是乐观之爱,都渗透着作家宽广的宗教情怀在里面。
对于爱,作为年轻女性的张悦然是敏感的,怎样去体验和把握爱,是在考验作家写作的基本能力。如何写好爱的主题,是有难度的,因为很多爱也包含着恨,它挑战着作家的感受力和自信心,而张悦然一直都承受着这样的压力,并试图解决这种困惑。在我看来,爱由人给予,也由人来接受,它是人心中生发出的常识,关乎良知、善意、美好与真诚。张悦然就是在自己的成长中经历对人生之爱的书写的。更多时候,她是在捕捉爱,欣赏爱,同时,也是在驾驭爱,解读爱,最后让爱具体可感,生动传神。
张悦然写世俗之爱,也写精神之爱,或由世俗之爱转化并延伸到精神之爱上来。就像她在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十爱》的序言中对读者深情地道出的感受一样,那么坚韧,却又不乏率真。她要让爱“宛如甜美异常的红富士苹果”,从而圆满,美好。她的爱是唯美主义的,同时也带着自己的审视。小说之爱与人生之爱,其实是嫁接在一起的,无爱,就无人生的精彩与梦想;无爱,就无精神的博大与宽度。
札记:爱,是大多数“80后”作家所热衷书写的主题,他们愿意去触及那份人类永恒的情感。张悦然也不例外。她离不开对爱的思考,不管这爱是夹杂着痛苦,还是与悲剧捆绑,她都义无反顾地去面对与领受,并赋予它一种唯美主义的风格。
二、新探索与新路径
樱桃树下坐着一排会吹奏的天使。他们拿着长笛或者小号,个个涨红了小脸,翅膀在身后扑棱扑棱地振动,不时地飞起来,悬浮在天空间演奏。
――《樱桃之远》
早在2002年,张悦然就凭借自己少而精的作品,被萌芽网站评为“最富才情的女作家”。那时,她才刚刚20岁,还是山东大学的一名大学生,读的是英语和法律的双学位班,与文学不沾边。然而,就是这样一名在校大学生,通过自己的文学信念和后天的勤奋,不断推出新作,并获得阵阵喝彩,成为“80后”作家的领军人物。从成功学来看,张悦然是一个励志典型;而从其文学创作的造诣来看,她又是对我们当下大学文学教育的一个绝妙的反证。所以,我们只能将张悦然的从文之路归结为天赋:对语言很敏感,性格中也不乏对人世的深透理解,这些正是她从事小说创作得天独厚的条件。张悦然对此把握得很好。在重返记忆和打量世界的过程中,她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表达方式,那就是塑造与刻画人物。人心在她笔下不仅仅是道具,更重要的,是促使她与人物进行沟通、交流的精神支柱,这其中有精彩的细节、戏剧性的冲突、无奈的宿命和诗性的本质。
作家要写好人物,不管是现实里熟悉的人,还是想象中的虚构者,都需要以贴近灵魂的方式进行对话。而张悦然正是在以一个灵魂靠近另一个灵魂的方式,将同龄人之间那种心灵感应的距离真切地丈量出来。像她塑造吉诺(《吉诺的跳马》)、小白骨精(《竖琴,白骨精》)、小染(《小染》)、(《水仙已乘鲤鱼去》)等人物形象,就让每一个人物都有着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在其小说整体的悲情氛围中,张悦然以一种感伤的姿态,推进想象和现实世界的缓行对接,这里有表达的快意,也有心灵的疼痛;有隐忍的灵魂私语,也有难言的内心恐惧。但张悦然都在竭力化解这些疼痛和恐惧,一个人不可能永久地承受来自内心与外界的合力,她需要释放,需要辨明,更需要在理性的警觉下作自我求证。而丰满的叙事,就是张悦然进行生命体验的求证,这需要她付出灵魂。
有人说张悦然没有多少人生经历,因此,她的小说,是以没有经历过的人生去书写他人的悲欢离合,她凭借的大都是想象和间接经验,这或许正是其文学才华的体现。一个作家,他不可能事事都要去经历后,才能够下笔。在小说中,张悦然没有经历过多少世事的沧桑,但却洞察到了早熟少年的敏感,从而写下了她的心灵私语。
《红鞋》是张悦然从青春话题走向成人世界的一个转折,相比于此前的小说,《红鞋》显然要成熟得多。除开惊心动魄的叙事,以及忧伤的格调,仅语言风格就很独特,短句子给人带来的,颇富生机。“他冲着女人开了一枪,血汩汩地从她额头涌出来。他停顿了几秒钟,确定了她的死亡。于是转身离开。忽然身后的地毯发出索索的声音。他握紧了枪,立刻回身,他就看到了她。”杀手、女人和女孩,是我们经常在侦探与悬疑小说中看到的人物,也符合当下的阅读时尚。但“红鞋”作为一个贯穿始终的意象,引领着我们去关注人物的爱与恨,生与死,矛盾与纠结,挣扎与救赎,这是个人由表象情感向灵魂之真进发的通道,同时,也折射出了张悦然在精神追求之路上的探索意识。
有研究者评论说,张悦然是“80后”作家中最具创作潜力的一个,其作品中所透露出的气质,有着纯文学作家对精神视野和思想处境的严肃探讨,而不只是满足于对文字的把玩,对结构的实验。当然,相比于其他的“80后”作家,张悦然也不是没有小情感、小忧伤,她也在宣泄,在释放,但是她比同龄作家要做得更为成熟和通透。在创作中,她也运用商业手段和现代元素,她也懂得当下的出版要与读者口味作怎样的对接,但她没有像一些商业意识极重的作家那样,一味地去迎合与迁就读者,也不是简单地自我复制,而是希望有所创新,从而开辟出一条自己独有的路径。
札记:张悦然的创作,有“80后”作家的共性,比如书写青春期残酷的成长经历,有一定的自传色彩,以及小资般的忧伤。但是,她并没有满足于这些经验,而是努力开辟新的创作路径,在打磨好语言之外,更注重对小说艺术精神的不懈探索。
三、意象与主题写作的拓展
沿着螺旋状的楼梯一直向下走去,这沉堕的王国却并不是地狱。一直走,直到风声塞满耳朵,灰尘蒙上眼睛,荆棘缠住双脚,记忆的主人才幽幽地现身。
――《誓鸟》
2005年初,张悦然凭借短篇小说集《十爱》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最具潜力新人奖”。授奖词如此写道:“张悦然的年轻、才情和清醒令人欣喜。她纯真而神秘的文字,蕴藏着丰盛的青春激情和自由渴望,以及一种未被时代喧嚣所损坏的气质和耐心。她迷恋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打量世界的眼神布满哀伤和迷惘,她的写作既是对人生记忆的惦念和审视,也是对生存梦想的诗性肯定。”这是对张悦然小说创作的整体评价,很到位,也很精准。那时,张悦然的小说,在富有质感的语言表达和叙事里,向我们传达出了人生成长的经验之真与诗意之感。
从《樱桃之远》这部小说中,我们能感觉到张悦然在语言表达上的滞涩之意,其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一种掩饰不住的青春期气息。而其后来的小说,在经历困境后逐渐走向了成熟,像长篇小说《誓鸟》,就是她挑战自我的一部力作。作家以自己留学新加坡的经历作为依托,将故事背景设在了明朝的南洋,而又以神话故事“精卫填海”中的“誓鸟”意象,重新演绎了一段海啸灾难之后寻回失忆之爱的凄美悲剧。从中,我们能够想到“记忆如此之美,值得灵魂为之粉身碎骨”这句话之于小说的分量。《誓鸟》之后,张悦然的转身堪称华丽,从青春写作到精神成人,她也有了一种自觉的大气象。
对于自称为“呓人”,且以“卖梦为生”的张悦然来说,做梦是她写小说的前提,因为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做白日梦。作家可以在梦中天马行空,也可以沉于虚幻的记忆,醉于伤感的童话。爱做梦的人,想象力一般是很丰富的,像张悦然这种能调动各种感官到梦境里去捕捉素材的作家,更能超越单一的现实主义表达,而专注于某种特别的意象。从当年写作《水仙已乘鲤鱼去》,到近几年主编以“鲤”为主题的文学杂志书,这些从不同侧面透露出张悦然越来越重视意象艺术在文学创作中的非凡价值。
意象写作、主题写作与杂志书的结合,所对应和挑战的,是当下越来越浮躁的类型化写作,如对玄幻、穿越、侦探小说的反拨。从这一点上说,张悦然主编的“鲤”主题书,相继推出过“孤独”“嫉妒”“谎言”“暧昧”“逃避”“上瘾”等,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心理纠结与精神困惑。张悦然将它们挖掘出来,重新以小说、散文的形式,赋予其现实内涵。她这样做的结果,是让我们共同来关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艰难,从而抚慰我们在现实中遭遇的精神创伤。唯此,她的努力才是有意义的。
在主编《鲤》的同时,张悦然仍然笔耕不辍,但是相比于以前,她懂得节制了,节制笔墨与激情,调控感官和欲望,不随便写。她在休整和酝酿,也在寻找下一次发力的契机。正像评论家谢有顺对张悦然的定位与期待:“她或许有能力走向更为广阔、丰满的写作境界,但她的语言、叙事和想象力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从其创作来看,张悦然是非常有潜力的,她从当年的“新概念作家”逐渐转型到“‘80后’成熟作家”,其间所经历的变化,就是张悦然由青春写作向纯文学写作转型的体现。然而,也正是这种变化,让我们对张悦然抱有更高的期望。她的创作应该具有表率作用,能引领风潮。从张悦然近几年的创作中,我们能够发现她正跨入到重要作家的行列,同时也影响着其他更年轻的写作者。我相信,她应该是当下文学界一只不可忽视的潜力股。
札记:意象,成为张悦然创作上的一个关键之点,从早期的鲤鱼、红鞋、樱桃树等,到后来的秋千、誓鸟等,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对这些平淡或神秘物事的情有独钟,那或许是支撑她写作的重要基石,也是其小说艺术向纵深处拓展的核心品质。
关键词 西部动漫 民族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56个少数民旗中,藏、彝、苗、蒙、羌、维吾尔等四十多个少数民族在西部都有聚居区,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她更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宝库。从中国动漫的发展历程来看,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其中的运用可谓比比皆是,再观中国动漫在21世纪的发展蓝图,民族传统文化应成为中国动漫的创作之“魂”。西部动漫及其西部优势将成为中国动漫走向世界的主力军,可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一、中外动漫发展的足迹
动漫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不论是欧洲的动漫还是美、日的动漫,从各自不同的发展脉络和风格来看,中国动漫的发展都在世界动漫发展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欧洲动漫的发展一直处在一个比较好的文化环境下。欧洲拥有文学、哲学、音乐、绘画、雕塑、壁画、戏剧、舞蹈等各种艺术门类,其艺术环境滋养着欧洲动漫的发展。欧洲的动画人注重品味,始终坚持着将各门传统艺术融入动画的探索和实践,欧洲成为了继加拿大后强劲的艺术动画王国,2000年,英籍荷兰人迈克尔创作的《父与女》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最佳短片动画奖,2003年法国的《美丽城三重奏》也进军奥斯卡。欧洲人在坚持自己理念的同时,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动漫道路。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历史较短,美国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由不同文化、不同种族和不同宗教的人们,经过长期的磨合形成的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这种文化下形成的动画大多取向于未来幻想和喜剧幽默,甚至取材于其他国家的历史传说和故事。科技强大的美国,到了20世纪末,大量运用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的结合。一个个鲜活的动画明星,各具特色的造型和性格特征,让美国的动漫产业一直引领着世界动漫的发展方向。比如“唐老鸭”、“米老鼠”以幽默滑稽的性格特征征服观众,而“蜘蛛侠”、“超人”则以特殊的超人能量,除恶济民的形象深入人心。当然这些动画形象承载的是美国的一种文化品质。
东方日本民族是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善于吸收外来民族优秀文化,20世纪60年代从我国经典动画《大闹天宫》中吸取了他们需要的营养,吸收艺术动画的长处而又强调个性,追求开拓精神,更强调东方情调,从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他们以推出明星导演为主,公司则隐在其后,比如:手冢治虫、宫崎峻、大友克洋、押井守和金敏等导演。对于日本传统文化的推广也是无微不至,不去强调一个传说故事,但是却将他们的文化作为一种装饰贯穿其中,比如宫崎峻的《龙猫》,日本美丽的田园风光、天真的孩童让观众具有亲切感但又不失特色,最为重要的就是表现了日本青少年对于亲情的尊重,对爱的诠释,动漫甚至影响了整个日本民族,成为日本民族的精神文化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
我国的动漫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从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不仅种类繁多,内容和艺术性都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特别是日本很多的早期动画都受到我国动画的影响,当时我国的动画是建立在我国悠久的民旅传统文化之上的,不论是动画的故事还是造型都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民放传统文化无素始终影响着我国当时的功漫,以至于这种比族传统文化进而影响日本的动漫发展,80年代后。我国动漫在发展中遇到了口大的瓶颈,这个瓶颈包括了创意、资金、技术、盗版版等方面,我们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压力下,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显得的不够自信和重视,这种不自信和不重视导致了我们的民族传统义化在功漫艺术上的缺失。
不管是欧美动漫、日本动漫还是中国动漫,都是在探寻一条适合自己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发展道路,都需要把动漫产业建立在自己的民族文化或者是民族性格之上。都需要把表现自身的义化优势捉升到文化战略高度,我们需要打开中国动漫人的思路,振兴中国动漫产业。
二、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动漫艺术并轨
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蕴涵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的内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又有机地统一着。其中年画、剪纸、皮影、水墨画、戏画、民间传说等都源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来源于中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艺术思想的积累,来源于中国各民族文化特征的审美意识。艺术是相通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对我国现代动漫艺术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且它还将长时期的影响整个世界动漫业。
在世界动画的舞台上,我国的动画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引起世界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当时的动画作品大多植根于中国神话、童话、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从服饰习俗、环境描绘、人物面貌、性格特征都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对本土现实生活的提纯。例如:196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的《小蝌蚪找妈妈》,1963年的《牧笛》,1988的《山水情》等水墨动画片,脱胎于中国画的写意山水画和写意花岛画,以其独特的东方艺术视觉在国际动画舞台上享有盛誉;1979年的《哪吒闹海》在国外大受欢迎,它以浓重壮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博发强烈的民族风格光彩,《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等传统艺术动画片都是借鉴中国古代壁画;剪纸动画《猴子捞月》使剪纸造型产生新的视觉质感,创造了一种新的审美趣味形式,让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表现出绚丽多彩的光芒;《三个和尚》是一部精彩的作品,篇幅虽短,但寓意深刻,它继承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又吸收了外国现代的表现手法,是发展民族风格的一次新的尝试,人物的动作、背景、音乐设计均采用了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骄傲的将军》将京剧脸谱赋予角色,动作情节妙趣横生,更突显中国东方艺术对人物审美的意趣风格特征;而动画片《阿凡提》更是一部直接取材于新疆维吾尔族优秀题材故事的作品。还有《孔雀公主》等一大批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动画影片。
由此看来,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对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有着特殊的美学意义。动画影片作为一种现代视觉艺术,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发展进行了很好地表现与传达,多维的新技术手法,为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视觉艺术之间建立起有机的、合目的的联结点,极大地推动了动画艺术的向前发展以及提高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新的审美价值。
三、坚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动画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和艺术形式,承担着文化的传播和艺术的传承,而每一代中国人又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上开始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我们越
应该重视和重新估计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挖掘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塑造新时代的民族形象。
五千年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和56个民族的艺术语言为中国动画创作奠定了有利基础,使其动画艺术造型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中国民族传统艺术血脉难以割舍,为了更好地发展现代化的动漫产业,理当借鉴传统文化艺术元素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的文化生活需要,挖掘中国水墨画、璧画、剪纸、皮影等艺术形式的精髓,塑造出新的形象,创新动画艺术。
20世纪末,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的以我国南北朝民歌“木兰辞”改编的《花木兰》动画片,充分说明了我国的民旗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支持,但是从中我们又看到了美国在借鉴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题材时,已经变革了我们本身的比族文化,只是做到形式上的借鉴,而动画影片的实际思想内容完全美国化。2008年美国再次推出以中国文化为题材的三绯影视动画《功大熊猫》。在日本,水墨特色的格斗游戏“街头霸王4”宣传片、“三国志口”等众多的动漫作品也具有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最近在中国放映并狂赚7个亿人民币票房的美美国画大片《阿凡达》中,无不显现出一些中国西部的民族人文元素,可见,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的确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中国风格的动漫作品频频出现在世界动漫的舞台上,并且获得好评,这充分说明我们应该坚持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中国风格”不仅是指视觉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作品的故事、造型、视觉、音乐等方面都体现着民族传统文化,当然在吸收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更应该与时俱进,用科技手段和现代制作技术来完善原创作品,这样的作品才能代表中国西部的文化,才能在世界动漫的舞台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四、西部动漫在全国动漫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西部动漫艺术发展的优势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千姿百态、色彩瑰丽。我国西部拥有四十多个少数民族,西部的民族传统文化对西部动漫艺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西部动画工作者推出了多部具有明显中国特色且对我国动漫艺术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动漫作品。比如全三维水墨动画短篇《夏》,这是中国大陆作品第一次人选计算机图象技术的世界盛会SIGGRAPH,三维水墨拓展了三维表现语言,而且表现出水墨所不能创建的运动空间。二维动画《十二生肖》,创作者巧妙的运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皮影、剪纸、写意等多种艺术元素,通过流畅精致的数字手段,将这一古老传说题材在二维维技术平台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文成公主》,是一部以藏族文化为题材的动画片,造型独特、色彩鲜明、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和传统文化意义。
西部拥有创作动漫的丰富资源。西部少数民族神话和民问传说故事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民心理。众多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故事对西部动漫在剧本上,拿不出故事,找不到题材的情况本身就是是一个最好的提示。比如藏族的《格萨尔干》,彝族的《火把节的传说》、苗族的《仰阿莎的传说》,傣族的《南牡诺拉》等等。在动画剧奉的创作上,完全可以以这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史诗等民族民间文学为蓝本,进行加上整理和再创造,通过现代人的思维模式来重新改编这些故事,达到西部动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说过:“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同时也是希腊艺术的土壤。”
西部还有着历史悠久的古蜀文明,包括让世界震撼的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仍然还在发掘中的金沙遗址,给动画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创作依据。这种文化的积淀同样能帮助西部动漫人去做到现代动漫艺术的创新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还要看到,西部少数民族民问工艺美术的种类也很多,包括面具脸谱、唐卡、民族建筑风格艺术、名城古镇等等,动漫的造型语言完全可以和这些民族民问工艺美术的造型语言和造型特点相结合。面具在我国的西南民族地区流行较为广泛,种类也很丰富,具有独特的造型语言,比如藏族的藏戏面具、贵州傩戏面具和地戏脸子。
工艺美术不仅广泛流传于民族社会的特定环境中,还受民族文化观念的影响,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动漫造型语言如果能借助这些工艺美术的造型语言,让具有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造型语言在西部动漫艺术的发展中起到辅助作用,期待西部动漫艺术的发展将取得质的飞跃。
2,坚守西部制造,促进动漫发展
“中国西部制造”动漫走向世界路途漫漫,在这一艰难的道路上,中国西部的动漫行业也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一定的成效和进步。多年来,在西部地区举办多届国际性的动漫节,如:在四川举办的“金熊猫”国际动漫节、“56个月亮”西部大学生动漫节、在贵州举办的“亚洲青年国际动漫大赛”等,都体现了我国西部动漫在走上世界舞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和支持,并且建立了以成都、重庆为主的动漫产业基地。整个西部地区有近二十所高校开设了动漫专业,教育者和受教育眷都是促进西部动漫走向世界舞台坚实的后备军。
“56个月亮”顾名思义是“56个民族”的意思,体现了发扬和传承中国各族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56个月亮”西部大学生动漫节发掘了一批动漫生力军,把握住了动漫教育的主导方向,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石,塑造民族团结和谐大家庭,迈出了中国民族动漫的第一步,其中同名电视动画片“56个月亮”是国内首部涵盖我国56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三维原创动画作品,从故事到人物的形象、服饰以及建筑等环节,都严格按照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来创作,在正确处理好了传统文化精髓的情况下,以动画的形式完美再现各民族的文化精髓,走进新时代的主张。
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蕴涵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的内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又可以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在动漫产业的舞台上,西部民族文化元素题材的动画近年来正飞速发展,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西部本土动画作品大多植根于神话、童话、民问传说和民族题材的作品,从服饰习俗、环境捕绘、人物造型、性格特征都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对本土现实生活的提纯。其中年画、剪纸、皮影、水墨画、戏曲、民间传说等都源于几千年传统民族文化的积淀,来源于中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对艺术思想的积累,来源于中国各民族文化特征的审美意识。
动漫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和艺术符号,承担着文化的传播,而每一代中国人又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我们越应该重视和重新估计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挖掘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塑造新时代的民族形象。
中国西部的民族文化元素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对我国动漫艺术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审美价值。可以大力开发民族题材的动画、漫画、游戏及其衍生产品,从而让中国西部动漫进入国际国内动漫产业大舞台。动漫产业作为创意产业艺术的一部分,中国西部有着得天独厚的大环境,我们应以饱满的创作热情,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视角,高度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对动漫表现形式与发展之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关照,在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视觉艺术之间建立起有机的、和睦的联结点。不断的推动中国西部动漫产业向前发展,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创造西部动漫产业新价值。
只身闯京 白手起家
重庆出版集团在早些年曾考虑到重庆地处内地,出版资源相对贫乏,而北京是中国出版发行中心之一,出版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民营文化公司非常多,这是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具备的资源。因此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领导的积极鼓励和支持下,2003年该集团制订了主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派遣陈建军到北京组建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陈建军和她的团队通过3个多月的市场调研、走访和学习,于2004年初正式组建了华章同人公司。陈建军说,现在来看集团当年提出主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是很有远见的。回想5年来的发展之路,陈建军感慨万千,可以说他们是白手起家,一切从头开始。
熟悉陈建军的人都知道,她曾经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做过编辑,之后又到重庆出版集团做编辑,直到现在成为北京华章同人公司的总经理。这种身份的转变对任何人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陈建军说,过去编辑的概念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对过去的编辑来说,他们做的只是案头的执行工作,完成领导交待的文字加工处理的工作,并和其他的部门有一个较顺利的沟通、配合,仅此而已。而现在的编辑除了是一个出版人外,也要成为一个文化人,而且还必须同时是生意人。陈建军说,她认为现在的编辑首先要了解市场,必须不断地去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参与到市场的竞争当中,这是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考验。而对于陈建军本人来说就更不一样了,因为她不仅仅只是一个出版人,还是一个管理者,她带领着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里,她希望能做到人尽其才,让每个人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自己的优势,能够利用所提供的平台为公司创造价值,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
华章同人出版的产品,每个都不相同,都有自己的特点,陈建军说,他们每生产一个新的产品出来,都要创造出新的东西在其中。华章同人会对已经完成的项目进行总结,这个总结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提高的过程。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的产品由开始的模仿,到现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通过大家的努力把自己的文化积累起来,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作为总经理的陈建军,也是令每个员工都备感欣慰的事情。
关注市场 紧抓资源
在公司成立之初,华章同人就很注意选题策划、发行营销以及渠道上与民营文化公司的合作,通过一些合作获取了很多宝贵经验,或许也正是这种积极主动地与民营公司的合作、学习,才使得华章同人对选题的嗅觉更为灵敏。
值得一提的是,华章同人抓住“重述神话”的机遇,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开始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战略。据悉,2004年,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向全球发出了一个邀请,邀请世界各国的文学大家共同参与“重述神话”项目,将每个国家的传统的神话故事,用现代的方式进行重新的演绎。而华章同人公司代表重庆出版社在第一时间申请参与这个项目,得到对方的认可,从而获得一个难得的机会。其中,著名作家苏童于2006年以新作《碧奴》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这一国际项目的作家。
陈建军认为,这个由41个国家组成的项目意义非同寻常,而且她认为《碧奴》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进入了世界文化的主流。目前已经有32个国家购买了这本书的版权,而在国内这本书现在销量也突破了12万册,可以说是品牌、市场双丰收。据了解,该公司通过苏童的《碧奴》、毕淑敏的《女心理师》,开始了畅销书的运作。在这个过程中华章同人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在实战中锻炼了一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有自己的特色、积极向上有创新能力的团队,这也是令陈建军感到欣慰的事情。
华章同人公司对于国内原创作者也非常关注,陈建军说,资源的积累特别重要,因为这是出版人的生命线。做出版的必须关注市场、关注自己的作家资源、学者资源。没有这些资源出版就无从谈起,所以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从网络上,从其他作品、杂志、报刊、图书市场上,多方了解、搜集符合华章同人公司产品特点的作者或者学者资源,通过出版人的沟通、联系,共同开发产品。
记者了解到,为培育未来的作家市场,华章同人开发了“中国作家实力榜”系列。陈建军觉得,在推出中国重量级的知名作家的同时,还有很多优秀的青年作家已经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质量非常高,作品的内容非常具有可读性,只是现在影响力还不够,他们的作品还没能为更多的读者所接受。出版人应该努力把他们的作品推向市场,逐渐赢得大家的认可。
总经理荐书
陈建军向读者推荐的第一本书是《德川家康:霸王之家》。该书作者司马辽太郎是日本当代著名历史小说家,是与吉川英治相提并论的“国民作家”。司马有独特的描写历史人物的方法,即“俯瞰法”:居高临下地俯瞰历史人物,对其作出全面的评价。因而,他笔下的德川家康,就像我们自己的伙伴那样亲切、可信。以德川家康为主角的历史小说,最杰出的有两部:其一是山冈庄八洋洋洒洒550万字的《德川家康》,另一部是司马辽太郎30多万字的《德川家康:霸王之家》。前者恢弘大气,后者精炼典雅。能在30余万字中描绘出德川家康从人质到王者的传奇一生,揭示出他的称霸奥秘,非大师不能驾驭。
《藏地密码》是陈建军推荐的第二本书,是当下中国数千万“迷”了解的首选读本,也是当下最畅销的华语小说,目前销量已达到惊人的200多万册。《藏地密码》被广大读者誉为“一部关于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从《藏地密码》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不可思议的古格地下倒悬空寺、极乐之地香巴拉,以及历史上突然消失的无尽佛教珍宝去向之谜……雪山、圣湖、墨脱、象雄、布达拉宫、密修苦僧、传唱艺人、帕巴拉神庙、古藏仪式、千年兽战、神秘戈巴族、死亡西风带……一切都如此神秘、神奇、神圣。通过《藏地密码》,相信读者将与这1000年来所有隐秘的故事和传说逐一相遇。
作者简介:樊萍(1974- ),女,汉,陕西西安人,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
(西安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系,陕西 西安 710061)
摘 要:本文分析了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皮埃特罗•玛斯卡尼的真实主义奠基之作《乡村骑士》音乐戏剧创作,分别从桑杜扎的一个经典咏叹调和桑杜扎与图里杜的一个二重唱,及图里杜最后的一首咏叹调为切入点,作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乡村骑士;真实主义;歌剧;音乐;戏剧
中图分类号:J832文献标识码:A
Music and Play Charm of the Realistic Opera Masterpiece "Village Knight"
FAN Ping
独幕歌剧《乡村骑士》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皮埃特罗•玛斯卡尼(Pietro Mascagni,1863-1945)的杰出作品。他曾先后就学于凯鲁比尼音乐学院和米兰音乐学院。1895年至1902年在贝沙洛任罗西尼音乐学院院长。1902年后,游历美洲,指挥自己的歌剧作品,作有十四部歌剧和一部轻歌剧。该剧脚本由塔尔焦尼一托泽蒂和梅纳希,根据韦尔加原著的短篇小说合作改编,由玛斯卡尼谱曲,是玛斯卡尼写实主义的最初代表作。在当时,玛斯卡尼获悉意大利米兰艺术学院悬赏征求独幕歌剧,在短短8天之内便完成这出歌剧。并得到大奖,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连意大利的皇帝也赏了荣誉冠冕,这是歌剧作家中少有的荣耀。有趣的是,玛斯卡尼后来又谱写过十多出歌剧,却没有一剧能胜过这部《乡间骑士》。
玛斯卡尼所生活的19世纪后半叶,“真实主义”思潮在意大利文学界兴起。这是由于民族解放运动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现实使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以往那些为了祖国的利益而牺牲的英雄即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于是产生了反对浪漫主义的“真实主义”思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歌剧艺术正是在这样一个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真实主义歌剧”。这种题材的歌剧不再以英雄传奇或神话故事为题材,转而以人们日常生活为题的戏剧效果;它形成于威尔弟晚期的歌剧创作中,而其后的作曲家们,在批判的吸收瓦格纳歌剧艺术的同时,继承了法国歌剧的优良传统,并且坚定地继承意大利到古典歌剧传统,从而形成一种民族的,具有较强地方色彩的风格流派。这一风格的代表人物是马斯卡尼、列昂卡瓦罗和普契尼。而本文要研究的是真实主义的奠基之作《乡村骑士》。
这部歌剧是独幕歌剧,剧情发展紧凑,脚本是根据意大利作家维尔加的同名短篇小说创作而成。它再现了意大利到南方西西里岛农村的爱情悲剧。全剧将农村青年图里杜、恋人罗拉、痴情村女桑杜扎三人的感情纠蔼溶入整个歌剧的发展中,从而引起了一种强烈冲击性的戏剧效果。尤其是与剧情发展息息相关的音乐与音乐表现紧密联系的歌唱家的创作。全剧最闪亮的三个唱段,不止一次的推起,并且催人泪下。
本剧开始所奏音乐富丽,音调奢靡,以竖琴声作为前奏,人们听见图里杜在幕后唱出的西西里舞曲《哦,罗拉,你像鲜花般美丽》这是由单纯的旋律流泻而成的,在维尔加的原作中,这里本是图里杜以怀恨的心情,在洛拉家的窗口下所唱的歌,但在玛斯卡尼创作歌剧中却改成歌颂洛拉的情歌。这首歌是一个引子,也是全剧音乐的基本音调,歌词纯系恋爱的词句。图里杜恋歌中赞美了洛拉的美艳与妖娆,为后面图里杜的旧情复燃埋下了伏笔。
首先出现的是最广为流传的《你知道吗?好妈妈》(Voi lo sapete,o mamma);当图里杜退俊后,得知情人洛拉与马车夫结婚,十分失望,痛恨洛拉不等他,于是就与本村孤苦伶仃的少女桑图扎要好了。桑杜扎把少女的一切都献给图里杜,并因为这样,遭受到教会的谴责,不再被允许进入教堂。而洛拉却是一个不干寂寞,的女人,趁丈夫去外地运载货物与图里杜旧情复发;桑图扎心都快碎了,但由于深爱着图里杜,想把失去的爱情要回来,于是找到契亚的小酒馆,也就是图里杜的母亲的家,唱了这首令人难忘的咏叹调,她在这段咏叹调中,将一切实情告诉了图里杜的母亲,曲子是e小调,2/4拍,有10小节前奏,由悲伤与激动的两层动机构成,也是全曲的基本情绪的引子,歌声一开始就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在旋律的发展中流淌着一个少女抛弃后的痛苦的泪水,她是那样的哀伤的诉说:“图里杜的失去洛拉后来找她,她是怎样真切的、热烈的爱着他,描述她俩要好时的感情,在e小调中,用三次基本相同,但一次比一次扩展的动机呼唤,我爱他,我爱他。”基本音型是:
我们可以看出三次模进上行,一次比一次感情强烈,引起这支曲子中的第一次。接下来,中间部分乐队不断转调,奏起了最激动的旋律,衬托着歌声,悲切的诉说她失去图里杜的经过,迸发出全曲最强高音,她被抛弃了!接下去,曲调转向温柔的眷恋和难以表白的绝望,音乐在攀上极弱的响起,用弱声表达着她那种痛苦、悲切,随后音乐转而不断上行,急促而激动,越来越强,引出了桑图扎悲伤的哭声,结束在低音区缓缓出现的e小调主音上,桑图扎已是泪流满面。
第二个戏剧冲突,也就是第二个亮点,桑图扎与图里杜发生争执的二重唱《你在这里,桑图扎》(Tu qui,Santuzza)发生在桑图查见到图里杜在复活节这天朝教堂走来,迎上去责怪他不忠于自己的爱情,而图里杜却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一回儿洛拉就走过来,风姿招展,几个媚眼就勾走了图里杜的心,图里杜不顾一切的要追过去,受到桑图扎的阻拦,图里杜心绪烦乱的看着桑图扎,他知道他已经虐待了她,他是为难的,这一点使他不安。桑图扎起先抑制着忿怒,图里杜也耐心试图使她平静下来,使桑图扎一直唱着不要期骗!在很长一段控制之后,桑图扎的感情开始爆发出来,两人的声音开始激烈地变强,保持紧张的进行,桑图扎不顾死活的狂怒的阻拦他,图里杜也逐渐的以甚至更加大的忿怒使这首二重唱加速,最后,图里杜、桑图扎都失去了所有的耐心:“桑图扎用宽大的声音,拼命他回来,恳求他留下。”音乐这时迅速向前移动,桑图扎和图里杜开始相互喊叫,以完全相同的时值,在高声区,这是一段相当雄伟的争吵:“Va(走)!No(不)Va(要走)!”……图里杜推开桑图扎走了,桑图扎已哭成了一团,愤怒的、绝望的、妒火的烧,用哭泣和近似说话的音调猛烈的用重音在高音上诅咒着不走运的复活节。到此,二重唱由这一对热血的西西里岛人,以激情结束。
最后,在歌剧即将结束时,也就是图里杜与马车夫阿尔菲奥决头前夕,向自己的母亲唱的一首,《再见吧妈妈》(Mamma,adio),图里杜唱道:“请求母亲要像送自己当兵一样为自己祝福,恳求母亲如果自己回不来的话,要好好照顾爱护桑图扎。”他喝了酒装作喝醉了,他有种恶运临头的感觉,因此向母亲道别。这一段咏叹调,唱出图里杜的一丝悔意,自己辜负了桑图扎,但已为时过晚,即将不得不去决斗。使人感觉到他对美好人生的眷恋,感到他还是一个善良的、有责任的人,因而让人不免替他难过。随着图里杜在决斗中丧生,村妇的尖叫,桑图扎错倒,留下悲伤的妈妈露齐亚,西西里乡村在复活节这天的悲剧到此结束。
《乡村骑士》是一部赢得世人喜爱的歌剧,获得松佐尼音乐出版社举办的独幕歌剧比赛一等奖。1890年5月17日在罗马科斯坦齐剧院首演时引起轰动,使马斯卡尼名声大振。
这部歌剧的确具有相当大的感染力,无论是男女主人公内心的独白、重唱,还是赞美自然风光的村民合唱和虔诚祈祷的无伴奏宗教合唱,以及交代背景的乐队序曲和间奏曲,音乐都十分优美动听,造就了象《桔花飘香》(Gli aranci ile zzano村民合唱)、《妈妈你也知道》(Voi lo sapete,o mamma/桑图扎)、《复活节大合唱》(Regina coeli/村民,桑图扎)、《间奏曲》、《妈妈,这酒好烈啊》(Mamma, quellvino e generoso/图里杜)等一系列经典名曲,流传至今。(责任编辑:陈娟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