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寒江独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质量的高低。目前,新疆高校少?得褡逶た坪河锝萄а芯恳丫?开展得较为全面,近几年疆内有不少学者就教材建设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如《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教材体系研究》(李曙光,2004:1),《对新疆维吾尔族汉语教学的教材研究》(王洋,2010:1),《对新疆高校预科汉语教学中的三套精读教材的比较分析》(陈光友,2013:10)。但这些研究大多是着眼于教材体例、课文素材选取的思路和原则,而对教材本体与《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统计比较研究仍显欠缺。《大纲》是编写教材的依据,对教材的编写有制约作用,而不仅仅是作为参照。为了明确《大纲》与目前新疆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材在词汇方面的差异大小,我们调查了目前在新疆高校普遍认可并广泛使用的汉语精读教材,并选取其中两套作为调查对象,以研究《大纲》词汇在教材生词表中的覆盖情况。
二、调查使用的文本概况
1.《大学汉语精读(维文版)》(1、2、3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以下简称《大学》)。
该教材是由北京语言大学和疆内主要高校的数十名一线教师通力协作,历时五年完成,它结合MHK考试,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该教材分5册,分别对应HSK等级(旧)标准的1~11级,以适应不同水平阶段的教学。为满足MHK三级考试的需求,我区高校预科汉语精读教学基本使用的是1~3册。例如:新疆农业大学初级班使用1、2册,高级班使用2、3册;新疆教育学院使用1、2册。本次调查我们选取1、2、3册,适用于HSK4~7级的学生。
2.《发展汉语(民族版)》(中、高级),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每个级别分上下两册(以下简称《发展》)。中级(上、下)适用于词汇量不少于2500个,且掌握《大纲》甲、乙级字和词汇的学生;高级(上、下)适用于词汇量在3500个以上,且掌握《大纲》甲、乙、部分丙级字和词汇的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
3.《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大纲(三级)》(以下简称《MHK大纲(三级)》),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MHK考试是在HSK考试的模式下产生的。作为考试依据的大纲,《MHK大纲》也是以《HSK大纲》作为参照编制而成,且二者在收字、选词等方面同多异少。
三、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以人工录入、检索、比对为主,采用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实验中心开发的CIPP中文自动分词、全文检索、统计工具(GBK版)作为辅助分析软件。
四、调查结果
(一)两套教材中所含生词数(以生词表列出为准,不含专有名词)
其中《发展汉语》包含课后对话部分的生词。
从表1可以看出,两套教材的单册生词量基本都在1000词左右,《发展》较《大学》更为均衡。《大学》单册的生词量随着教材级别的升高而逐级下降。
(二)《大纲》词汇在教材生词中的分布情况
我们先将两套教材的课后生词逐个录入,再与《MHK大纲(三级)》中的常用词汇表逐级比对,并计算出每套教材单册生词量在《MHK大纲(三级)》中的覆盖率。详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两套教材对于大纲规定的2869个汉字,都没有完全收录,如《大学1》对大纲所规定的794个甲级字覆盖不到10%。《大学》和《发展》的编写均在《大纲》制定之后,且两套教材在编写时都强调“参照MHK和HSK的有关标准”。例如“难度以丙级语法和丙级词汇为主,根据选文内容和学习规律的需要,一方面重现、扩展部分甲乙级词汇和语法点,另一方面,注意吸收一定数量的丁级词、超纲词”(参见《发展(中)》编写说明)。表2显示,《发展(中)》上下册共计收录丙级词780个,占教材生词75%左右,但对于《大纲》的2285个丙级词而言,仅占三分之一左右。另外,丁级词和超纲词的比重明显偏高,达到了67%,而且对甲、乙级词的重现率过低,同样的现象也存在于《发展(高)》中。但就整体而言,《发展》还是较为严格地按照其编写说明所强调的,做到了承前启后、稳步提高。尽可能地合理分配新旧生词的比例,保证大纲词汇在等级上的顺利过渡衔接。从这一点上看,《大学》的生词收录情况不如《发展》合理,特别是超纲词比例过高,平均每册为59%左右。例如《大学1》中超纲词比例达到35.7%,甚至高于教材中乙级词的比例,且对甲级词的重现率过低,仅为8%左右,对于预科新生来说,这无疑是有难度的。
总而言之,两套教材中的超纲词比例平均在40%以上,并且每册教材的超纲词数量和其在教材中的比例,随教材适用对象水平等级的提高而增长。我们认为,从对学习者认、读能力的培养方面来看,教材对《大纲》词汇的覆盖率越高,越有利于学习。
(三)两套教材的用字情况分析
1.两套教材分册用字情况统计
我们将两套教材的课文部分作为语料进行统计,包括主课文、副课文及课后对话部分。
字种数:指全部语料中字形不同的汉字。
字符总数:指全部语料(包含阅读)中汉字、标点、符号的总量。
表3:两套教材中的汉字使用概况
教材 册数 课文篇数 总字符数 平均每课字符数 单字总计 平均每课生字数 共用字种数
《大学》 1 30 17803 593 1504 50.1 1247
2 30 23069 769 1793 59.8
3 30 29819 994 2100 70
《发展》 中上 30 16161 538 1308 43.6 1373
中下 30 19785 659 1131 37.7
高上 28 35054 1251 1905 68
高下 28 46146 1648 2240 80
?挠锪狭坷纯矗?《发展》总体高于《大学》。一般而言,学生的正确输出有赖于一定量的语料输入。从表3来看,两套教材在语料的输入上都呈现阶梯上升式,即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无论是字符总数还是单课生字数也都显示出了同比增长的关系。且数据显示,两套教材都没有出现断层式激增或骤减,体现出编者对于教材相邻级别间衔接性的重视。但是每个阶段的单课字符数和生字数多少较为合适?目前尚无定论。
《大学》的共用字种数为1247个,《发展》的共用字种数为1373个。这从侧面说明,掌握1300个左右的汉字,差不多可以认识中高级教材上的90%以上的文字。当然,这不代表掌握如此数量的汉字就能理解教材所有语料的内容,因为还要牵涉到词汇量、语言文化背景等因素。但是,这一调查也为我们带来一条新思路,对照《MHK大纲(三级)》常用字表收录的2910个字,选出使用频率高的1300个,对于进入预科学习,特别是汉语基础薄弱的学生,集中并有针对性地掌握这1300个高频字,在保证对教材语料覆盖率的基础上,有利于听、说、读、写训练的全面展开。
2.两套教材教材词汇表与《大纲》字表失收情况统计
关键词:江雪 雪景寒林图 诗画 同一性
诗、画两种艺术相提并论在中国古代由来已久。晋代陆机云:“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①唐代张彦远坚持陆机的观点且云:“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形;赋颂所以咏其美,不能备其像;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②二人都是从诗画异质的角度论诗画关系。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在《为画人谢赐表》中有言:“乃无声之箴颂,亦何贱于丹青”,将丹青之作喻为“无声之箴颂”,已注意到诗画的共性,但王维的观点并没有引起唐人的普遍重视。宋代以降,伴随着山水、花鸟画创作的到来,对诗画的关系的重新认识成为艺术家关注的热点。晁补之言:“诗传画外意,贵在画中态。”(《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黄庭坚言:“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写作无声诗。”(《次韵子瞻子由题〈憩寂图〉》)张舜民言:“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明朱存理《铁网珊瑚》引)。特别是大文豪苏轼“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高论更是把书画的关系形容的如同一体。诗与画似成了两种可以互名的艺术。
那么诗与画如此关系密切,它们之间的同一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以同样题材的诗与画的作品柳宗元的《江雪》和范宽的《雪景寒林》来比较,除了题材的相同之外,其中更有很多相通之处的。
先来对两个作品进行赏析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所有山川,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道路,都没有人的踪迹。一只孤舟,一位老人,独自垂钓。不用细细品味,一幅清旷寂寥的山水画就呈现在读者眼前。
再看范宽的《雪景寒林图》画面绘群峰屏立,山势高峻,有冒雪出云之势。高山之麓,溪水之滨,以粗笔浓墨绘出古木密林,枯枝老干苍劲挺拔。山坳间村居房屋,隐约可见一人张门而望,仿佛在观赏萧寺雪景。气势磅礴,境界深远,动人心魄,生动地描绘出秦地雪后的如诗景象。
如果再细细品读这两个作品,我们就能体会到诗与画之间的微妙联系。
一、中国诗与画中的形象都具有典型性
先看两位作者是如何表现雪景的?中国古体诗字数很少,凡用字都凝练精粹,柳宗元这首诗只是用简洁明了的数个形象就概括出了万里江山的银装素裹。所用的形象,“千山”“鸟”“万径”“人”“孤舟”“蓑笠翁”都极具代表性。这简直如同山水画中形象,看《雪景寒林》,“群峰”“深谷”“寒柯”“萧寺”“板桥”“寒泉”所有的形象也具有典型性。从中可以体会到古代诗人画家的高明之处。诗人写景,并不事无巨细的一一刻画,画家画画,也不照搬自然。作品中的形象都是高度艺术化的结晶。仔细体会诗中的“蓑笠翁”这一形象,完全有可能有壮年独钓,但冬季是年岁之末,而老人乃人生暮年,蓑笠翁独钓,才能把这荒凉冷落的景象写的让读者感同身受。再看《雪景寒林图》中的一片寒林,柯枝掩映,寒气逼人,树法是范宽经典的丁香枝。中国诗人在表达诗意的时候会经常运用同一种元素,例如,李白就经常会在他的诗里面写到“月”和“酒”,而杜甫一样也经常写到“月”与“酒”只不过两人描绘这形象时的感受不同罢了。中国画家在画某种形象时,会把自然的物象进行加工,成为一种独特的相似于自然又有别于自然的形象,不像西画是据实描绘,这种中国画独有的程式化造型,和诗里面的典型用词一样,都能说明中国诗画在运用创作元素时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这些典型的程式化造型和词语又经过历史的积淀最终具有了中国文化的内涵,这也是中国诗画为何能够相互交融的重要原因。
二、表达意境时手法的相似性
先看《江雪》,诗展示出来的最表层的美,是视觉上雪景的构图。“雪”无疑是诗人要写的重要内容。如何写好雪?是此诗写景的关键。诗人颇具匠心,他以画家的眼光、作画的方法,准确地表现了景物间的存在对应关系:大与小,虚与实,背景与中心。然后,构成了一幅为后人叫绝的雪景画面――寒江钓雪。前两句是画面的背景,是写“大”景和“虚”景。 “ “鸟飞绝”、“人踪灭”是从大雪后的效果,启发读者去想象雪之大。后两句是画面的中心是写“小”景和“实”景。因潇水在严冬不结冰的,才有了披蓑戴笠的渔翁垂钓寒江的这幅画面中心。孤独的渔翁与大雪背景形成对照,因为有渔翁,雪的背景被反衬得更加辽阔、深远。因为有漫天雪景的映衬,渔翁也越发显得生动而有内涵。作者正确处理了各景物的关系,是此诗具有画意的重要原因。所以有人说,艺术是一种关系的表现。更称奇的是诗为写雪,但又不直接写雪,前三句无一“雪”字,但写出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境界,具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韵味。再看《雪景寒林图》布局严整有序,以云涌群峦为主体。全图群峰屏立,山势高耸;深谷寒涧间,萧寺掩映;古木结林,板桥寒泉,流水从远方迂回而下。山、林、水、云、雾构图绝妙。与《江雪》诗相媲美的就是,画雪景而不用白色渲染,而用中国画的“留白”留出坡石、山顶的空白,巧妙地烘托出渺然雪意,使雪景虚实有致,圆融化一,富有诗意。这两件作品中的“雪”都是以实写虚,虚实相生,意境空灵深邃。
除了虚实对比的处理方法外,从诗中也能感受到绘画的色彩感。绘画讲“炎绯寒碧,暖日凉星”③诗也一样能感受到色彩的冷暖。品读《江雪》自然能使人联想出一片银色世界,在白色主调中,展现出一幅雪景山水画。④
三、对事物观照方式的相通性
中国画的观察方式不同于西画,表面上看是一种“移步换景”式的散点透视的观察方式。在画面中体现为“山形步步移也”⑤,景物具有一种连贯性。从山前窥山后,自山下仰山颠,可以把方圆百里纳入笔底,而不受真实景物的约束。诗中的景象也能体现出这样的观照方式。《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如何能同时看见千山万径,只有不断的行走,甚至于需要坐在飞机上俯视前行才能看得见诗中的景象。再看《雪景寒林图》观者的视点显然是变化的。中国画的“三远”透视法几乎都在此画中体现出来了。绘画因为物象需要在平面中展现的限制,为达到空间的辽远,就会省略许多东西,以“虚”代实,例如本身也许在自然景观中看到的山脚就完全虚化了。但是恰恰是这样的省略恰能把空间敢表现的更加神秘。又诗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江流天地外”之句,这又需何等的眼光才能看的如此深远。所以说,无论诗还是画,对事物的关照绝不是“眼见为实”而是“神思”。中国人对于事物的观照是一种超脱肉体的精神上的洞悉。不光以眼,更加以心。因而看的全面看的彻底。诗说“横看成领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岂是简单的诗句,真可说是绘画观察方法的总结。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专心致志的思考,思绪连接古今,心为所动,情为所感,自是动人心弦,于是,感觉上自己仿佛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不同风光。所以,这种用心观照的结果是使得自然物象具有了人的情感。诗人杜甫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画家郭熙说“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⑥因而,这种区别于西方主客对立的精神上物我合一的观照方式使得中国的诗画具有了更深的耐人寻味的意蕴。
四、诗画作品都是创作主体人格的反映
再来分析《江雪》,诗人为什么先要描述这样一幅荒寒寂寥的场景呢,目的就是为烘托老翁独钓寒江的孤独。人们不免会问到,柳宗元仅仅此诗仅仅只是一个景象的描述么?渔翁独钓寒江的意义在哪呢?应该是一种启迪:修炼成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一次意志的磨练。实现某一目标要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压力,品尝常人不愿品尝的孤独。就象独钓寒江的渔翁一样,尽管是冰天雪地,寒气逼人,却能淡然处之、静定自若。又或者可以理解,渔翁正是诗人的真实写照。。独钓寒江,应是诗人遭贬后心态的艺术的幻化。令人生寒的漫天雪景,实际上是政治上的重压形势的变形写法。因大雪严寒的威力而出现的“鸟飞绝”、“人踪灭”的自然现象,正是当时顽固派对永贞革新力量的打击和严惩而造成的畏惧的社会心理的形象描绘。然而,诗中孤独的渔翁又是高傲的,就象诗人没有屈服于永贞失败一样,渔翁藐视着冰天雪地带来的严寒和寂寞。尽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妥协和退让,而是执着地守着一叶孤舟,垂钓寒江。再看诗的取景,采用的是俯瞰角度、居高临下式描写,其中同样透露出作者的一股不屈的傲气。由此可见,《江雪》诗不是一首简单的诗,而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一个深刻的哲理品味,一次诗人自我的内心的袒露,一种人格的闪光。特别是诗人那种在逆境中的倔强的态度、宁静超脱的心境和孤傲狷介的个性,几乎成为了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家园。诗如其人,诗如其心。同样也是“画如其人”。再看《雪景寒林图》,整幅画气势磅礴,苍润浑厚,虽是冬日雪景,但生机勃发,格调沉着典雅。真恰如范宽高原宽厚的人格境界。图中近乎纯客观的自然描写中,既传达出整体自然与人生牧歌式的亲切关系,又刻画出两者之间的悬殊对比:人如蜉蝣,渺如沙粒,生命如飘忽一瞬,是如此的短暂,然而山是宏伟的、永恒的。人在山水之中,山水承载人的理想、精神,在宇宙空间中相激荡、相和谐。《雪景寒林图》呈现出来的何尝不是范宽的道家思想和人生追求?所以在这点上,诗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都是创作主体人格、精神的反映。所以就以梅兰竹菊象征君子,赋予这种象征意义的无非就是画家或诗人了。因而,中国的诗人或者画家,不但有创作的技巧要求,还必须有高尚的人格要求。诗品,画品,都受人品的影响,这也是诗画的一个共通之处。
当代许多的中国画家受西方的文艺理论的影响,强调诗画的差异性,认为画家不必非要有诗学的修养,并且,对于诗歌艺术,特别是古体诗歌的摒弃,使对于传统中国画的理解缺乏对照,孤立的继承传统绘画艺术,将会使继承之路越走越狭隘。确实,诗与画存在着差异,但正是在差异中寻求同一性,才能更好的理解各自的艺术本质,也才能更有助于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描写翻译研究 语篇语言学 社会文化语境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0019-02
一、引言
“长期以来,翻译研究的方法一直是规定性的,这实际上阻碍了翻译研究的发展;科学的翻译研究方法应当是描述性和系统性的;应该重目的和功能;应当研究影响译文产生和接受的规范和限制因素,研究翻译与其它文本处理的关系……”本文探讨了描写翻译研究的概念、基本特征,并用语篇语言学研究途径,从语义语法和语用角度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详细分析《江雪》7种英译文,以此论证描写翻译研究相较传统规定性研究的优越性,同时也为描写性批评方法的运用提供范例。
二、《江雪》七种英译本的描写性研究
(一)描写翻译研究简介
描写翻译研究中“描写性”一词产生于1970s,它鼓励研究者探索翻译在具体文化背景的作用。因为该研究强调翻译中可观察到的部分,因而也被称为以“经验”为依据。因它坚持对翻译的调查研究,不妨从译文(本)本身和直属环境(译文和语境而非源文本)开始,“译入语导向翻译研究”一词也适用。(译自Hermans,2004:8)
(二)对《江雪》英译本的描写性研究
《江雪》仅20字,然而,正是这些常字常句,勾勒出一幅意境开阔、冷气透骨的寒江独钓图,渲染了一种萧索荒寂的气氛,造成孤独不屈的情绪,蕴涵深刻的内涵。现将七种英译文列如下:
(1)River Snow//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 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A little boat, a bamboo cloak,/ An old man fishing in the cold river-snow.
(2) Snow on the River//No singing of birds in the mountain ranges/No footprints of men on a thousand trails/there is only one boat on the water/with an old man in a straw rain cape/who stands on deck and fishes by himself/where the snow falls on the cold river.
(3) Fishing in Snow//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straw-cloak’d man in a boat, lo!/Fishing on river clad in snow.
(4) Fishing in Snow//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5) River Snow//Myriad mountains---not a bird flying./Endless roads---not a trace of men./Only an old fisherman in a lonely boat,/Angling silently in the river covered with snow.
(6) Snow on the River// On a thousand hills all birds life is cut off,/ On ten thousand paths there is no trace of human footsteps;/In a lonely boat the old man with the bamboo hat and cape/ Sits by himself fishing the river in the winter snow.
(7) The Snowbound River//O’er mountains and mountains no bird is on the wing;/On thousand lines of the pathways there’s no footprint./In a lone boat on the snowbound river, an old man,/In palm-bark cape and straw hat, drops his angle string.
1.语篇语言学简介
本文用描写翻译研究的语篇语言学途径,析评《江雪》的七种英译本。语篇语言学是6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年轻学科,很多学者的研究促进了其发展,如Halliday(1973)的功能语言学研究对象不仅是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体系,还涉及语言体系外的各种制约因素,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这种模式认为,意义并非由语言结构本身决定,而是由整个语篇(包括其语言体现形式和交际功能);翻译中传递的是原文的语言含义及使用(即交际)功能。因此,翻译不仅转移原文的意义,而是要转移原文的交际价值。语篇语言学者Dressler认为语篇作为一种“交际活动”,须具有7个特征:衔接性、连贯性、意向性、可接受性、语境性、信息性和互文性。
2.从语义语法角度分析七种英译文本
首先,前两句用“千山”、“万径”形容山多路重,极言背景的广阔。此处的“千”“万”都属约指,非确指。六种英译文中(6)逐字译出了“千山、万径”;而(1)再逐字返回中文则变成“百山、千径”。“语言是社会现实”解释语言必须在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汉语“千、万”在此只言其多,而英文译者未考虑到文化语境因素逐词照译,不符合语篇语言学的意向性和可接受性标准。译文的合适性取决于其目的和任务,译文并不一定要忠实模仿原文;“忠实”于原文只是一种可能的、合理的目的或任务。很多情况下,“忠实”可有截然不同的理解。
如:(5)myriad和endless译“千、万”,这样既传达诗人的意向,也更易为读者接受。翻译“径”时,七译中(1)、(3)、(4)、(6)path,(2)trail,(5)road,(7)pathway。据《牛津》,pathway解“小路”时同path(7)用 pathway弥补path音节过短之憾,road范围太宽泛,trail“尤用于穿过不平坦的郊野的小径”,结合丘陵地形的大环境,此处trail译“径”似最佳。关于“人踪”,(1)与(7)均用footprint。而据《牛津》,footprint:impression of a human/animal foot显然和“人踪”不能等同,因动物的脚印也可用footprint。
再看后两句。“孤”与“独”类似alone和lonely,是从不同角度来引导对事态的认知,因此并非对等。这两句诗用“孤”“独”来形容渔翁的清高孤傲,不管冰天雪地,不惧寒气逼人,专心致志垂钓,似乎凛然不可侵犯。
再看七种英译文:(1)只表明该个体存在的单一性。(2)译出“独”,却失渔翁身处孤舟的清寂孤苦。(3)“翁”与“孤”“独”都未能译出;且“lo!”直接影响整首译诗效果。Webster’s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对lo释为:used to express wonder/surprise。但《江雪》满篇都是“静”和“空”,若用lo,原诗意境连同风格将被英语国家的读者歪曲。翻译有中国文化色彩的词“蓑笠”:1)“a bamboo cloak”据《牛津》cloak无帽、长及膝,户外穿并未有用来“遮雨挡雪”,所以这“竹质的斗篷”委实与“蓑衣斗笠”相去甚远。(2)“a straw rain cape”,straw:禾杆、稻草;而“蓑衣”是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所以用straw制成的rain cape算作一种“蓑衣”。(3)“straw-cloak”未说明作雨具。(4)、(5)完全不译。(6)“bamboo hat and cape”有“笠”,“蓑”衣却不够。(7)译者大概也参考《汉英辞典》,将“蓑衣”译为palm-bark cape,因棕毛原有制蓑衣之用途,此译似能传达其挡雨功效;但“笠”译为“straw hat”不当。
3.从语用角度分析各英译文本
语言交际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汉英两种不同的语言,反映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具备不同的交际原则。为了研究语用意义,必须研究文化。为了更好的领略《江雪》的艺术魅力,我们先了解其写作背景。柳宗元33岁时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暴风雪”使他“茕茕孑立”,激愤感伤。柳儒佛兼容,以儒释佛,儒家思想才是其主导思想。所以“独钓寒江雪”作为全诗的诗眼,既写实又写虚:a、钓鱼:把《江雪》看成一现实主义作品;b、钓人,其艺术原型是“姜太公钓鱼”。寒江独钓之老翁也可作如是观,则那天寒地冻之背景便象征社会环境恶劣、知音难觅。c、钓趣。钓鱼动机在禅悦,在超尘脱俗、人鱼兼至的审美感受。由此,再看七种英译文:(1)、(2)、(3)、(5)均是把“钓”(fish/angle)当不及物动词,“钓”的内容不定,英语读者可根据各人对诗意境的理解,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也就由表及里、由实而虚,悟出未尽的隐含意义及语用意义。而(4)、(6)则把“钓”当及物动词(fishing snow/the river in winter snow),都提出疑问:钓的是不是冬雪。这也可从语用角度考察:人们的惯性思维是既言垂钓,定在春夏秋季。而柳宗元设置的反季节垂钓正是一种“陌生化”手段的运用:“钓雪”之冷已非一般意义的寒冷,而是因生理上的冷而上升至心理、精神世界的孤寂。而这又和当时诗人遭国忧家祸身愁于一身的凄惨际遇相一致。
三、结语
诗歌作为最集中、最精练的一种文学样式,对语言艺术有特别的要求。(卞之琳,1962)而译者要忠实透彻的将一种语言的诗歌译为另一语言,实现“功能相符意义相近”,就必须在考虑言内因素的同时,将言外因素也纳入考察范围,即用描写翻译研究,如语篇语言学途径考察译文本是否合理的将原汉语古诗的风格、文化、意境在英译本中充分再现。这种研究方法与翻译学的目标即描写客观翻译对象和建立能够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的原则和参数体系也是一致的。当然,因为语篇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还需要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以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Hermans,Theo. Translation in System: 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Amsterdam: Benjamins. 1995.
[3]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栈桥雪,似鹅毛,翩翩入诗来。梨花遍散珠帘外,欲寻又无踪。但见渺渺寒江水,若有闲钓翁。一叶孤舟春意在,独徘徊。
抬望眼,意浓浓,绵绵故人愁。遥想山外天涯路,已是盈盈泪。长亭脉脉为君恨,闺中莫倚楼。一江春水绿丝绦,逐波游。
山西吕梁文水县文水中学高三:高鼎
秋水长天梦影随。
醉饮荷风邀桂月,
冷香深处不思归。
落叶残红,浅舞着季节的忧伤;流影波光,澈透着岁月的沉香。烟雨红尘,几番涤荡?一剪凝眸,几许思量?那翩若惊鸿的身影,依旧是我心中最美的眷恋;那醉人心扉的风景,依旧是我今生无悔的守望。————题记
作者:空谷幽兰
秋意稠浓,雁字别空。花飞絮、粉坠香凝。一帘疏雨,半卷西风。又见烟潆,寒烟舞,枫烟红。
茫茫江雾,渺渺舟横。山无语、水也沉声。窗前裁句,月下吟筝。寄意中人,诗中愿,曲中情。
月色微澜,碧水凝烟;疏桐叶半,灯影轻寒。孤寂幽凉的夜晚,隔着一帘薄雾,遥望一方秋水,思情荡漾,忆波翻澜。目光深处,那竹韵悠悠、荷香潺潺的烟波湖上,是谁,怀揣着乡愁,在四季轮回的繁华起落中禅醉私语,独品清欢,将孤寂红尘吟成隽美永恒的诗篇?那莲香尽染的如竹情怀,又温馨了谁的记忆,熏醉了谁的流年?
竹影曳西窗,荷风送晚香。冰心明月照,素手舞流光。以心为梭、以情为线,把万缕柔丝织成一张密而不塞的网,轻轻地打捞起那湖月光,将你翩若惊鸿的身影和温淳迷人的脸庞照清照亮,一遍又一遍、仔仔细细地来端详;将你骨子里渗透流淌出来的优雅,一点一滴、反反复复地来品尝。一脉脉耐人寻味、如竹似莲的清绝隽美,缓缓潺潺沉入眼眸,醉透心房。静静地凝望,默默地回想,所有的一切,依旧像初见时那般美好,令人惊憾、魂牵梦绕、心驰神往。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影依稀似去年”。同样的风景,水天溶溶;同样的妙境,莲塘鸿影;同样的你,沉静深情;同样的我,冰心涌动,却天涯海角,各在一方,山水之间,遥遥相望。在这枫叶醉染相思的季节,红了山岗,瘦了西窗;痛了柔肠,湿了眼眶。
那时,笛落荷塘,秋水生香;琴飞竹阁,秋月沁芳。后来,琴笛和鸣,婉转悠扬;情暖幽窗,对影成双。当清笛远去,藕花露凉;琴涩声凝,冷窗染霜,山月无言人无语,惟泪波荡漾,漫痛悠悠水一江。
几度秋来夏往,几度冬寒春光;几多晨风暮雨,几多朝露晚霜,相思不绝情难央,奈何烟水两茫茫。岁月匆匆,繁华如梦,而逝水时光载去的只是落叶飞花,沉淀下来的却是恒久心香。尽管山高水远,聚短离长;尽管红尘苍茫,风雨飘荡,可是守望着最真实、最隽美的你,却使这份爱,更深;情,更浓;彼此,更懂;牵挂,也倍增。
红消翠减雁飞凉,烟笼蒹葭雾锁杨。暮色余晖残照晚,谁人垂钓冷荷塘?寒烟飞渡的夜晚,远离家乡的你,想必又是星光月影相伴,疏柳萧杨下与一片荷葭对坐,独钓一湖冷香。看茎茎莲蓬纤纤摇曳、羽羽莲瓣泠波飘荡,眉敛清愁,眼神却依然平静、内心也依然安宁地静思禅想,在流水莲花的韵律中,将落落心事婉约成一朵青莲,于心湖深处悠然绽放。
你说,只要心有莲花,则眼前处处都是美景,心时时都会安然明净。是啊!凡尘喧嚣,纷纭杂乱,游离于浮浊俗世,有几人不失纯净的本心?世事沧桑,风雨无常,有几人能够淡看得失沉浮,笑对苦乐炎凉 大千世界,人生百态,又有几人能做到表里如一,一如既往地守住这份心灵的超然宁静?红尘多姿,情缘如梦,又有几人能够不为风花雪月之事所糜醉,却又不离不弃、不失不忘?曾经,只有你;现在,还是你。一个唯一的你,一个最美的你,一个最隽永恒的你。庆幸自己遇见了这样的一个你,无悔自己爱上了这样的一个你,可不可以,以苇秆做桨,以莲瓣为舟,荡一江秋水,接渡我到你的身旁?就从这个秋天、这个夜晚开始,让我陪你共钓那一湖冷香,以我千般柔情,来暖却你那一夜夜的孤寂寒冷,免却我万般的牵挂与心疼。
烟波湖上荡烟舟,云卷云舒任去留。看罢繁华皆落尽,凭风独醉一湖秋。冷风习习.云雾盘旋缭绕的清晨,想必你又是披烟戴露,婉若游龙般飘现在那片湖光山色之中。或阴或晴、或雨或风,依旧洒脱无羁的开始了忙碌辛苦而又充实安乐的一天。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成了那美丽的烟波湖上最美的一道风景。那湖里的鱼,岸上的草;那山上的翠竹,山脚下的卵石,都成了你最亲密的朋友。你说,你爱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因为它们的枝枝叶叶,方方寸寸都给了你心灵上无限的滋养和万千的感动,世间万物皆有灵性,只要你爱它们,它们就会给你相应的回报。
其实,若一个人自身没有上善若水的情怀,又怎会能获得如此禅心妙境和内心上的饱满丰盈?爱上你的那一刻,就是因为你具有这种最美好的品行,执着地守候着你,是因为你一直不失原有的这份超然的美丽。即便不能拥有,也甘愿倾尽一生为你守候。因为你的心静情浓能琢染他人的心空,你的慧雅含香能够熏陶他人的人生,使心灵之花也如莲一样悠然绽放,圣洁芬芳而又清淡隽永,在风雨红尘路上变得洒脱飘逸而又坦然从容。
好似在天堂里的一树梨,
花被风掀落人间,
悠悠冉冉,
宛若无数个银色的精灵,
正在欢舞蹁跹,
你,从亘古飘来,
化作亿万粉蝶,
飞入那庄生的晓梦,
又羽幻成优美乐韵,
流向了楚人的指端,
美仑美奂,
倏然,我想起了一位诗人,
为何要在这时空的无崖荒野里,
有了独钓寒江的玄想,
我临窗把盏,
若飞若扬中,
也将自己迷失在了童话的世界里,
圣洁的雪啊,
你将一个丰年的预兆,
洒进了我的梦,
欣然一瞥,
红红的,
一、多视角欣赏,领略美术之美
1.依靠感官直接欣赏。小学生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美的判断往往直接取决于他们对具体作品的第一感觉。例如,在《中国古代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中,我们可以通过视觉了解到画的是什么季节的自然风光,画了哪些景物,主要的色调是什么等,直接依靠感官欣赏到山水画的基本风貌。比如,展子虔的《游春图》中,以山川树木为主,人物细小以作点缀,运用勾勒填色画出山石。画面大量使用石青、石绿,为我们描绘了在明媚的春天,人们踏青郊游的情景。透过这静态的一山、一石、一树,却让我们身临其境般地感觉到了作品的立体美感,给人以最真实的感受,使人有亲切的感觉。
2.从作品的风格欣赏。每一个画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艺术风格,它与作家的气质、个性、人格等都有一定的关系。从作品的风格去欣赏,能够体会到不同艺术家在形、光、色、线、点、面、材质、肌理、体、量与空间等艺术语言方面的不同,在均衡、对称、调和、对比等艺术手段上的差异。例如,在《画家介绍》的欣赏课上,我向学生展示了齐白石的《秋色有香》,运笔简练、笔墨沉实、色彩润泽,治印善用直刀,挺劲奇肆,自成一派。而李铁夫暮年所画的《双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即使是生活中一个不起眼的瞬间,也能彰显出自然、真实的美感。通过对不同风格作品的欣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3.从作品相关背景去欣赏。王朝闻曾说过:“对艺术的欣赏和对艺术的创作一样,都是以欣赏者和创作者的生活检验为基础的”。我们必须要联系艺术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以及艺术家的个人成长过程、艺术创作的发展过程,才能完整地去欣赏作品。例如,在《人的五官》一课,让学生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时,可以先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正是因为有和插队生活的经历,才能刻画出这么一个皮肤黝黑、牙齿脱落、满脸皱纹、手掌粗糙的农民形象的父亲。
二、多感官调动.感受作品的人文内涵
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美术作品往往也流露着深厚的时代背景。为了深化主题,突出欣赏作品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个性特征,我们可以将美术欣赏课变成一门“集声音、图像、动画、影视等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提高审美实效。例如,在《中国古代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中,我借助多媒体设备将这些优秀的书画作品展示在屏幕上,再根据不同画面内容配上不同的音乐,如《高山流水》、《平沙落雁》等民族名曲,营造出立体的欣赏氛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更好地融入到对美的感受之中。
2.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一山、一水、一树、一草皆是人类生活最真实的反应。要让学生更好地读懂作品所反映的内涵,教师可以利用与作品有联系的事物去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作品中的技巧和美术美感,以提高欣赏品味。例如,在欣赏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时,可结合五绝诗《江雪》相对比,看看诗与画有什么异同。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诗与画的对比和赏析,更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提升学生审美鉴美能力
1.重视学生情感因素。绘画反映的是精神世界,是自然物艺术化、抽象化的表现。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并以此来感悟美术作品,才能真正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达到情感的陶冶、态度的激励。例如,在《寒江独钓图》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画家匠心独运地在画面上留下的大量空白进行想象:这空白也许是代表水,也许是代表山,也许只是为了突出“寒”和“独”,也许……让学生在想象中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在鉴赏美、品味美的过程中把握作者的感情。
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
下联: 六六七七八八九
横批是:二四七三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缺一(衣)少十(食)
上联:二五八万我胡牌
下联:三六九巷你吃面
上联:三才天地人
下联:四诗风雅颂
上联:三千里外一条水
下联:十二时中两度潮
上联:万瓦千砖百日造成十字庙
下联: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通桥
上联: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
下联: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上联:十八年前未谋面
下联:二三更后便知心
上联: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下联: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上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下联: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上联:风坠鹊巢,二三子连柯及地
下联:雨打猿穴,众诸猴戴露朝天
上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
下联: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上联:小村店三杯五盏有无东西
下联: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上联:孤山独庙,一将军横刀匹马
下联:两岸夹河,二渔叟对钩双钓
上联: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下联: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上联:童子看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下联: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上联: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下联: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上联: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
下联: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上联:半醉半醒过半夜
下联:三更三点到三河
上联:尺谷入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下联: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上联: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
下联:一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上联:一尺去掉九寸,还剩十分(一寸)
下联:七减去三双(六),还剩一
上联:孤山独庙,一将军横刀匹马
下联:两岸夹河,二渔叟对钓双钩
上联: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下联: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上联: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
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上联: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下联: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上联:水冷金寒 火神庙 大兴土木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下联:南腔北调 中军官 什么东西 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上联:花甲重开 外加三七岁月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下联:古稀双庆 内多一个春秋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上联: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下联: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上联:课演六爻 内卦三爻 外卦三爻七 鸭浮江 数数三双多一只
下联:棒长八尺 随身四尺 离身四尺 尺蛇人谷 量量九寸零十分
上联: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一个美女对月 人间天上两婵娟
下联: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五百罗汉渡江 岸边波心千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