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视频设计方案范文

视频设计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视频设计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视频设计方案

第1篇:视频设计方案范文

接地网在防雷系统中的重要性

1、设备遭遇雷击的两种主要形式:

A、直接雷击

雷云对地面某一点的放电现象称之为直接雷击(如图1)。

B、感应雷击

雷云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等现象称之为感应雷击。雷击主要通过如下几种途径损坏设备(如图2)。

① 通过电源线路入侵的感应雷击。电源线有架空线和埋地线,传输线路较长,最容易遭受感应雷击。感应雷击通过电源线传输进入设备,使设备造成损坏。

② 通过通信线路和信号线的感应雷击。雷云之间或对大地及金属物体(如广告牌、铁架、路灯等)发生闪击,对其附近架空或埋地的电缆、信号线产生强大的电磁感应。感应雷击通过电缆线、信号线传输进入设备,使设备造成损坏。

2、雷击的防护

对雷电的防护概括来讲,就是在良好接地前提下,通过安装合适的过电压(流)保护器预防雷电感应,利用性能良好的避雷针(网、带)预防直接雷击。防雷系统应包括三个方面:直接雷击的防护、感应雷击的防护和良好的接地系统,缺少任何一面都将带来潜在危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安防监控系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普及应用。但与此同时,安防监控系统自身的安全性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代的安防监控产品均系微电子化产品,这些监控设备对各种电磁干扰非常敏感,雷电过电压、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静电放电、电磁辐射等都容易影响它的正常工作。这就使得监控系统设备极易遭受雷击、过电压破坏,其后果可能会使整个监控系统运行失灵,并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

为了能够准确、有效地提供火山台地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防雷解决方案,我们首先应准确了解该监控系统的系统构成,进而准确分析系统遭受雷击损害的主要原因以及可能的雷击过电压的入侵途径。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防雷工程是一项要求高、难度大的综合工程,涉及多方面因素,需要针对不同的部分分别加以保护,同时又要考虑多个部分的协调工作,在工程中不能对系统造成任何影响。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前端部分:主要由带加温功能可以放大24倍、360°无死角的云台一体快球摄像机、支架及稳压器和编码器光端机等组成。

传输部分:使用同轴铠装电缆供电、铠装光缆传输信号、地埋敷设等方式。

终端部分:主要由光端机、交换机、服务器等控制设备、监视器、录像存储设备等组成。

防雷的目的是保证各部分都能正常工作,不受雷电的干扰和破坏。数字视频设备所处环境的不同,雷击的季节和强度都不一样,所以将需保护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将所有的雷击入侵电流和感应雷电流通过良好的接地泄散到大地中。

以上所述种种的防护重点,如果没有一个优异的接地网作为基础,将无法使雷电流或突波电流迅速、安全的导入大地,反而会对地面以上的防雷设备造成损害,那样的话,整个防雷系统就会形同虚设,不堪一击,反而对数字视频设备的安全造成隐患,所以说一个性能优良的接地网对于整个系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更是不能偷工减料、马虎行事的。

在此基础上,选用合适的防雷保护装置,研究和探讨信号、电源线路的合理布放,明确屏蔽及接地方式,方可给出准确的、系统的防雷解决方案。有效提高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抗雷击过电压干扰的能力,优化系统的整体防雷水平。我们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A.供电电缆部分。

其防护重点在于供电电缆的两端线路接口防护及供电电缆自身的保护。采取端口加装浪涌保护器等防雷装置,使用铠装地埋电缆供电,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少感应雷电从供电线路入侵所造成的设备损坏。

B.信号和控制电缆传输部分。

其防护重点在于前端及终端的接口防护和电缆保护。我们除了在该段加装避雷器外,还采取了金属屏蔽全部电缆的方法,使信号和控制电缆在金属管内穿行到金属的设备箱内,这样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感应雷电的入侵。

C.光缆传输部分

其防护重点在于前端及终端的光电设备防护及光缆自身屏蔽铠层及加强筋的防护。

D.数字微波传输部分

其防护重点在于太阳能供电系统中诸如电池板、电瓶、逆变器和时序控制器及无线传输设备的自身直击雷防护。

岩浆岩地质地网的设计思路

1、设计理念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它是因地壳变动,熔融的岩浆由地壳内部上升后冷却而成,是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形成的,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成份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根据上述特性,在岩浆岩上设置地网,无法以岩石自身作为地网载体,所以采取换土的方式是最可行的方法。

地网所用的土壤应在取土前多点测量土壤电阻率,并取其最低值(而非平均值)作为计算数据。并且土壤电阻率不高于200Ω/m。

根据现代火山喷溢而出的熔岩得知,硅酸盐是岩浆的主要成分。其中SiO2的含量在80―30%之间;金属氧化物如Ai2O3、Fe2O3、FeO、MgO、CaO、Na2O等占20―60%。其它如重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及放射性元素等,它们的总量不超过5%。此外,岩浆中还含有一些挥发性组分,其中主要是H2O、CO2、H2S、F、Cl等。由于山上可以轻易的获得大量火山灰,所以本设计是在对火山灰导电等相关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配比计算出最佳的添加比例,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及施工难度的目的。

1982年,五大连池以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目前已入选世界地质公园之列。根据设计要求,百分之九十的数字视频监控点均分布于石龙台地和火山上。所以土方量的大小、日后的防雷系统稳定性和对景区环境的影响是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选用长效,稳定,环保高强度的新型接地模块是本设计的关键。设计年限为50年以上。

2、所选用的接地产品介绍

本设计将采用ES系列高强度环保型复合式接地模块―简称“雷克石”作为接地体。雷克石是由具备良好导电性能和优良土壤亲和性的天然非金属矿物材料、电解质材料及其它特殊填充物经专利技术制作而成的具有活性接地的环保新型复合式专用接地模块,其密度、导电性能、抗压强度等各项技术指标均远优于目前市场同类产品,足以满足任何类型接地网所用。可用于电力、电子、交通、军事、电信通讯、建筑物、石油化工等各项领域需做接地保护的永久性接地体(如图3-4)。

3、产品优点

(1)降低接地电阻:天然矿物复合,冷加工成型陶瓷,水泥基质ES系列复合式接地模块,自然性矿物无毒无害,具有极佳的土壤亲和性跟二次水化反应,可以创造极佳的接地降阻效果。使用ES系列复合式接地模块作为接地网的接地极,可比传统式金属接地极增加30%左右的降阻效果。

(2)强大的抗压强度:抗压强度可达到18MPa(176kg/cm2,2500psi)以上,更具抗挤压性,在接地网施作完成回填夯实时,能确保接地体之完整,不会因回填挤压而轻易破碎或破裂,进而发挥最高效、最稳定的接地保护功能;接地模块若因强度不够,极易造成回填后本体之破裂或破碎,这样将只剩下降阻剂的功能,针对大突波电流的宣泄的能力是会因此降低的,雷克石产品在此方面运用及优秀的工艺克服了强度问题,而且具有极为优秀的导电率(ρ

(3) 超长的使用寿命:永久性――ES系列复合式接地模块是目前市售产品中使用寿命最长的。采用ES系列产品,日后如果接地铜导线腐蚀,只需更换铜导线即可,不用再更换ES系列接地模块。ES系列适合在任何地质环境下使用,无腐蚀(抗土壤酸碱腐蚀介质侵蚀)、无毒害、无环境污染。埋设于地下因泥土会阻断空气的接触,不会氧化、碳化,并在地下水份的涵养下密度会再增大,抗压强度会持续的增加,电阻率会再降低,二次水化会不断的释放电解质,周边的土壤会持续离子化成碱性,不断降低ES系列与土壤间的接合阻抗,进而增加降阻效果,并有保护自身的作用。ES系列复合接地模块能二次水化是一种具有活性的材质,当然没有使用寿命的问题,更能确保接地系统长期稳定有效的运行。

(4)一次投资,永久收益:ES系列价格便宜,只需同体积铜价格的20%左右,如果再加以考虑使用寿命,那么差距就会更大。而且铜接地电极如被腐蚀,则有可能需要更换接地网,总体成本无形高了不少。ES系列同时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运输方便、安装快捷,可提高现场施工人员效率,大幅降低施工成本等优点。

(5)接地电阻的稳定性:一般不具活性的材质,在经过冲击电流耐受实验和工频电流耐受实验产生热氧化后,其电阻率均会升高,影响接地电阻值的稳定性。但是ES系列是具有活性的碱性材质,在有足够的水分涵养下,遇到热能量会加速二次水化反应的进行,反而会增加密度、增加抗压强度,所以会再度降低其电阻率。试验证明:(A.用1KA冲击电流8/20μs耐受次数是20次,其电阻率平均降低5-7%;B.用10A工频电流耐受次数5次,其电阻率降低7%)ES系列复合式接地模块可耐大工频和破坏电流的冲击,不受季节影响,阻值可保长期稳定。

(6)金属等不具活性接地体电极在腐蚀后会释放有害氧化物质而污染地下水源,不环保。环保型ES复合式接地电极具有活性,在二次水化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电解质,因具有活性会与其相接的泥土产生水化反应,结合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块状物,不但会增加接地效果还不会污染地下水源,并具有长效性,极为环保(有重金属检测证明报告)。

综上所述,使用“雷克石”接地模块制作接地网,可以有效延长地网使用年限,降低施工难度,确保施工质量,耐腐蚀,且对于土壤和地下水源无污染。

第2篇:视频设计方案范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扬州电视台电视调频发射机房,自2008年开始,在已有5个电视频道和5套调频广播的基础上,先后又开通了CMMB移动多媒体,DTMB地面数字电视,并且增加邗江调频发射分机房。随着新设备的不断增加,机房的安全播出保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为了确保电视调频发射机房的安全播出,扬州电视台于2010年8月对电视调频发射机房实施了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工作,该系统的建成,将成为一个防盗、防火、重点目标监视、重要场所巡防、机房温湿度监测、远程监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安全保障系统。

二、总需求分析与技术论证

根据我台电视调频发射机房(其主要有:周界围墙、电视发射塔、机房主体大楼、邗江调频发射分机房组成)的实际情况,以及机房安全防范的实际需求,并结合现有的技术手段,经反复技术论证,制定以下建设方案:

1.利用现有的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和灯饰型互射式红外光墙技术,沿电视调频发射机房周界围墙建周界防越报警系统,防止外来人员非法进入电视调频发射机房大院。

2.利用现有的闭路电视监控技术,对梅岭机房大院的大门、电视发射塔、楼道、电房配电系统、微波机房、电视调频发射机、等重要场所和重点目标进行现场实况监视和巡防。

3.利用光缆传输技术和闭路电视监控技术,实现对邗江调频发射无人值守机房的远程实时监控。

4.利用烟雾感应器,实现对电视调频发射机房、配电房、微波机房、邗江调频发射机房等场所的火灾的预防。5.利用温度湿度感应器,实现对电视调频发射机房、微波机房、邗江调频发射机房温湿度的监测,从而确保机器设备工作在适度的环境中。

三、设计标准和依据

1.国家标准:《30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

2.公安部标准: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3.国家标准:GB/T16677—1996《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

4.国家标准:GB12663—9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5.公安部标准:GA/T70—9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方法》

6.公安部第12号令: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办法

7.国标:GB/T16572-1996《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

8.国标:GB50198-94《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9.国标:GB50198-94GA/T75-94《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四、设计原则

遵照公安管理部门的对安全防范工程的要求,使整个系统力求做到: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可靠性高,经济实用,操作维修简便;考虑到建设和技术的发展,系统设计做到有扩充能力,有发展余地。通过科学化,综合化的集中管理方式,人防和技术防范相结合,实现安全保卫的现代化,并保证系统若干年后仍保持其先进性和稳定性。

五、周界防范系统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主要监视电视调频发射机房周边围墙情况,防止外来人员非法入侵。传统的围墙加人防很难实现全面有效的管理,周界防越报警可对四周围墙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使值班人员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周界的情况,可实现自动报警及警情记录以便事后查询。根据我台电视调频发射机房大院的实际情况,周界防盗报警系统选用了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和灯饰型互射式红外光墙两种探测设备。

1.总体结构设计DS报警系列示意图根据扬州电视台电视调频发射机房大院的实际情况,系统采用了德国博世(原美国迪信)公司的大型报警系统,该系统采取了一切有效的探测手段,使用总线扩展的方式来达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易操作性,可利用局域网将主机连接起来,并可用多媒体PC机对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

2.系统配置设计区域主动式红外对射探头灯饰型互射式红外光墙砖围墙8铁艺围墙2。

3.红外探头布局因扬州电视台电视调频发射机房,主要由发射机房主体大楼和机房周围围墙组成,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周界防盗报警系统主要布防于周边围墙,因北面是铁艺围墙,而且围墙内是草坪,考虑到实际防范效果,决定在离北面铁艺围墙内一米多远的草坪上,安装灯饰型互射式红外光墙,其不仅防范效果和隐蔽性好,而且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使大门两侧的环境得到了美化。其它三面是砖混结构两米多高的围墙,决定采用主动式红外对射探头,其感应速度为50-700msec,红外双光束,警戒距离60m至80m一组,分段安装,距墙头顶部高出20CM位置安装,其防范效果最佳。

4.信号传输主机和总线扩展模块(DS7432,DS7457i)之间的信号传输要求较高,有距离限制,前端探测器与总线扩展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方式采用有线形式,探测器的电源由每个区域集中供应,控制主机使用RS232方式传送信号至管理中心。

5.控制部分该系统使用DS7400XI防盗主机进行控制,每个防盗主机可以使用总线扩展的方式最多控制248个防区,而防盗主机同时提供RS232接口和电脑联网通讯,使用CMS7000软件可以有效的对本系统进行集成管理,同时该主机还可以提供电话接口,并提供目前世界上联网报警系统大多数常用通讯协议,为与110系统联网提供可能。该报警系统可提供系统集成接口。具体接口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提供软件通讯协议;一种是提供报警输出信号,直接驱动相关设备。如可联动视频切换,联动电子地图,打开某一照明设备等。

6.周界防盗报警系统的原理由于在周界防盗报警系统中,无论是灯饰型互射式红外光墙,还是主动式红外对射探头,其每组防盗报警探头内都有一组预先设定好的地址代码,一旦其中一组探头被触发,其防盗主机立刻发出报警,同时在防盗主机的显示面板上显示出该组探头的地址代码。从而起到周界防盗报警的作用。

六、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辅助保安系统对于监控区域的现场实况进行监视。它使值班人员在控制室中能观察到区域内所有重要地点的情况,为消防、楼内各种设备的运行和人员活动提供了监视手段。同时对监控区域的现场实况实行24小时全天候录制,并保存一个星期的时间,以便事后对相关画面的查看。

1.需求分析通过对扬州电视台电视调频发射机房,以及机房大院具体情况的分析,对闭路电视监控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1)对机房大院大门进出人员的监视,防止无关人员擅自闯入。(2)对电视塔周围的监视,防止无关人员擅自登塔。(3)对机房一至四楼楼道的监视,防止无关人员擅自闯入机房。(4)因配电房和微波机房无人值守,需对配电系统和微波设备进行监视。(5)电视调频发射机房设备众多,需对整个机房设备定时巡视。(6)邗江调频发射机房远离电视调频发射机房,并且无人值守,需对机房机器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2.总体结构设计系统的组成原理图如下:如图所示,前端摄像机的信号直接进入图像监控工作站,直接在工作站上进行显示和控制。同时通过中心内部局域网,也可以在网络端对图像进行实时的观察和对历史图像进行查询。

3.系统配置设计(1)摄像机的配置(2)录像存储设备的选用录像存储设备的选用了具有16路视音频输入的网络盘硬录象机,可实行24小时全天候录制,并对所录制的内容保存一周的时间。便于对历史图像的查询。(3)管理系统设备的选择管理系统设备选用酷睿工控E6600,负责对整个安防系统进行有效管理管。

4.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是由摄像机、硬盘录象机、多媒体PC机等基本硬件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摄像机将现场实时画面经光电转换,变成实时的视频模拟信号输出给硬盘录象机,硬盘录象机将摄像机送来视频信号进行同步录制,同时又将视频信号输出给多媒体PC机进行实时监视。整个系统由多媒体PC机实施有效管理,系统内的所有管理工作都可以通过多媒体PC机来完成。如调整摄像机的监视点或给球型摄像机设定定时巡航监视范围,历史画面的查询等。

七、监控综合防雷系统

1.防雷措施实践证明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物体可免遭“直接雷”的雷击,但无法避免“感应雷”的闪击。因为“感应雷”可在电力、通信、网络、卫星天线及有线电视等线缆上产生高压感应和电流“浪涌”,并通过导线引入配电间、机房、办公室和住宅等,使电源、通讯及电子设备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而且据权威部门统计,感应雷引起的事故约占雷害事故的80%至90%。根据这一现现象,以及扬州电视台电视调频发射机房现有防雷设施的现状,再结合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实际需要,经过反复论证,决定根据不同设备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相应的防雷措施。①云台摄像机,带有视频线、电源线、控制线,采用监控三合一防雷器。②静态摄像机(枪式摄像机、半球摄像机),带有视频线、电源线,采用监控二合一防雷器。③硬盘录象机,有视频线和控制线与摄像机相连,分别采用视频信号防雷器与控制信号防雷器。

2.防雷方案

3.防雷原理“电源防雷器”并接在电力线路上,可遏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从总进线到用电设备端通常配置分为三级,经过逐级限压和放电,逐步消除雷电能量,保证用电设备的安全。“信号防雷器”接入信号接口后,一方面能切断雷电进入设备的通路,另一方面能迅速对大地放电,确保信号设备的正常工作。

八、防火与温湿度报警系统

防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辅助安防系统对电视调频发射机房、微波机房、配电机房以及邗江调频发射机房进行火灾预防报警的作用。以上场所一旦发生火灾,防火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使火灾能得到及时的控制;温度湿度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辅助安防系统对电视调频发射机房、微波机房、配电机房以及邗江调频发射机房进行温度湿度的监测报警的作用。因为,不同的设备,对温度湿度的要求有所不同,温湿度的值超出设备的允许范围,不仅会影响到设备的工作状态,而且会直接影响到设备使用寿命。一旦以上场所温湿度的值超出预先设定的数值范围,温湿度监测系统就会发出报警。

1.主要设备的配置

2.防火与温湿度报警系统的组成

防火与温湿度报警系统主要由烟感探头、温湿度报警器、硬盘录象机、多媒体PC机组成。其系统组成图如下。

第3篇:视频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机械产品;方案设计方法;发展趋势

引 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功能要求的日益增多,复杂性增加,寿命期缩短,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然而,产品的设计,尤其是机械产品方案的设计手段,则显得力不从心,跟不上时展的需要。目前,计算机辅助产品的设计绘图、设计计算、加工制造、生产规划已得到了比较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并初见成效,而产品开发初期方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却远远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为此,作者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国内外设计学者进行方案设计时采用的方法,并讨论了各种方法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机械产品方案设计计算机实现的 发展趋势。

根据目前国内外设计学者进行机械产品方案设计所用方法的主要特征,可以将方案的现代设计方法概括为下述四大类型。

1、系统化设计方法

系统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将设计看成由若干个设计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每个设计要素具有独立性,各个要素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并具有层次性,所有的设计要素结合后,即可实现设计系统所需完成的任务。

系统化设计思想于70年代由德国学者Pahl和Beitz教授提出,他们以系统理论为基础,制订了设计的一般模式,倡导设计工作应具备条理性。德国工程师协会在这一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制订出标准VDI2221“技术系统和产品的开发设计方法。

制定的机械产品方案设计进程模式,基本上沿用了德国标准VDI2221的设计方式。除此之外,我国许多设计学者在进行产品方案设计时还借鉴和引用了其他发达国家的系统化设计思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

(1)将用户需求作为产品功能特征构思、结构设计和零件设计、工艺规划、作业控制等的基础,从产品开发的宏观过程出发,利用质量功能布置方法,系统地将用户需求信息合理而有效地转换为产品开发各阶段的技术目标和作业控制规程的方法。

(2)将产品看作有机体层次上的生命系统,并借助于生命系统理论,把产品的设计过程划分成功能需求层次、实现功能要求的概念层次和产品的具体设计层次。同时采用了生命系统图符抽象地表达产品的功能要求,形成产品功能系统结构。

(3)将机械设计中系统科学的应用归纳为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把要设计的产品作为一个系统处理,最佳地确定其组成部分(单元)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将产品设计过程看成一个系统,根据设计目标,正确、合理地确定设计中各个方面的工作和各个不同的设计阶段 。

由于每个设计者研究问题的角度以及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进行方案设计时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亦存在差异。下面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化设计方法。

1.1 设计元素法

用五个设计元素(功能、效应、效应载体、形状元素和表面参数)描述“产品解”,认为一个产品的五个设计元素值确定之后,产品的所有特征和特征值即已确定。我国亦有设计学者采用了类似方法描述产品的原理解。

1.2 图形建模法

研制的“设计分析和引导系统”KALEIT,用层次清楚的图形描述出产品的功能结构及其相关的抽象信息,实现了系统结构、功能关系的图形化建模,以及功能层之间的联接 。

将设计划分成辅助方法和信息交换两个方面,利用Nijssen信息分析方法可以采用图形符号、具有内容丰富的语义模型结构、可以描述集成条件、可以划分约束类型、可以实现关系间的任意结合等特点,将设计方法解与信息技术进行集成,实现了设计过程中不同抽象层间信息关系的图形化建模。

文献[11]将语义设计网作为设计工具,在其开发的活性语义设计网ASK中,采用结点和线条组成的网络描述设计,结点表示元件化的单元(如设计任务、功能、构件或加工设备等),线条用以调整和定义结点间不同的语义关系,由此为设计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和结果预先建立模型,使早期设计要求的定义到每一个结构的具体描述均可由关系间的定义表达,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由抽象到具体的飞跃。

1.3 “构思”—“设计”法

将产品的方案设计分成“构思”和“设计”两个阶段。“构思”阶段的任务是寻求、选择和组合满足设计任务要求的原理解。“设计”阶段的工作则是具体实现构思阶段的原理解。

将方案的“构思”具体描述为:根据合适的功能结构,寻求满足设计任务要求的原理解。即功能结构中的分功能由“结构元素”实现,并将“结构元素”间的物理联接定义为“功能载体”,“功能载体”和“结构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又形成了功能示意图(机械运动简图)。方案的“设计”是根据功能示意图,先定性地描述所有的“功能载体”和“结构元素”,再定量地描述所有“结构元素”和联接件(“功能载体”)的形状及位置,得到结构示意图。Roper,H.利用图论理论,借助于由他定义的“总设计单元(GE)”、“结构元素(KE)”、“功能结构元素(FKE)”、“联接结构元素(VKE)”、“结构零件(KT)”、“结构元素零件(KET)”等概念,以及描述结构元素尺寸、位置和传动参数间相互关系的若干种简图,把设计专家凭直觉设计的方法做了形式化的描述,形成了有效地应用现有知识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构思”和“设计”阶段。

从设计方法学的观点出发,将明确了设计任务后的设计工作分为三步:1) 获取功能和功能结构(简称为“功能”);2) 寻找效应(简称为“效应”);3) 寻找结构(简称为“构形规则”)。并用下述四种策略描述机械产品构思阶段的工作流程:策略1:分别考虑“功能”、“效应”和“构形规则”。因此,可以在各个工作步骤中分别创建变型方案,由此产生广泛的原理解谱。策略2:“效应”与“构形规则”(包括设计者创建的规则)关联,单独考虑功能(通常与设计任务相关)。此时,辨别典型的构形规则及其所属效应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产生的方案谱远远少于策略1的方案谱。策略3:“功能”、“效应”、“构形规则”三者密切相关。适用于功能、效应和构形规则间没有选择余地、具有特殊要求的领域,如超小型机械、特大型机械、价值高的功能零件,以及有特殊功能要求的零部件等等。策略4:针对设计要求进行结构化求解。该策略从已有的零件出发,通过零件间不同的排序和连接,获得预期功能 。

1.4 矩阵设计法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采用“要求—功能”逻辑树(“与或”树)描述要求、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满足要求的功能设计解集,形成不同的设计方案。再根据“要求—功能”逻辑树建立“要求—功能”关联矩阵,以描述满足要求所需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表示出要求与功能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Kotaetal将矩阵作为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基础,把机械系统的设计空间分解为功能子空间,每个子空间只表示方案设计的一个模块,在抽象阶段的高层,每个设计模块用运动转换矩阵和一个可进行操作的约束矢量表示;在抽象阶段的低层,每个设计模块被表示为参数矩阵和一个运动方程。

1.5 键合图法

将组成系统元件的功能分成产生能量、消耗能量、转变能量形式、传递能量等各种类型,并借用键合图表达元件的功能解,希望将基于功能的模型与键合图结合,实现功能结构的自动生成和功能结构与键合图之间的自动转换,寻求由键合图产生多个设计方案的方 法。

2、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

从规划产品的角度提出:定义设计任务时以功能化的产品结构为基础,引用已有的产品解(如通用零件部件等)描述设计任务,即分解任务时就考虑每个分任务是否存在对应的产品解,这样,能够在产品规划阶段就消除设计任务中可能存在的矛盾,早期预测生产能力、费用,以及开发设计过程中计划的可调整性,由此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新产品的成本。Feldmann将描述设计任务的功能化产品结构分为四层,(1)产品(2)功能组成(3)主要功能组件(4)功能元件。并采用面向应用的结构化特征目录,对功能元件进行更为具体的定性和定量描述。同时研制出适合于产品开发早期和设计初期使用的工具软件STRAT。

认为专用机械中多数功能可以采用已有的产品解,而具有新型解的专用功能只是少数,因此,在专用机械设计中采用功能化的产品结构,对于评价专用机械的设计、制造风 险十分有利。

提倡在产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将产品分解成具有某种功能的一个或几个模块化的基本结构,通过选择和组合这些模块化基本结构组建成不同的产品。这些基本结构可以是零件、部件,甚至是一个系统。理想的模块化基本结构应该具有标准化的接口(联接和配合部),并且是系列化、通用化、集成化、层次化、灵便化、经济化,具有互换性、相容性和相关性。我国结合软件构件技术和CAD技术,将变形设计与组合设计相结合,根据分级模块化原理,将加工中心机床由大到小分为产品级、部件级、组件级和元件级,并利用专家知识和CAD技术将它们组合成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功能模块,再由这些功能模块组合成不同的加工中心总体方案。

以设计为目录作为选择变异机械结构的工具,提出将设计的解元素进行完整的、结构化的编排,形成解集设计目录。并在解集设计目录中列出评论每一个解的附加信息,非常有利于设计工程师选择解元素。

根据机械零部件的联接特征,将其归纳成四种类型:1)元件间直接定位,并具 有自调整性的部件;2) 结构上具有共性的组合件;3)具有嵌套式结构及嵌套式元件的联接 ;4)具有模块化结构和模块化元件的联接。并采用准符号表示典型元件和元件间的连接规则,由此实现元件间联接的算法化和概念的可视化。

在进行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中,用“功能建立”模块对功能进行分解,并规定功能分解的最佳“粒化”程度是功能与机构型式的一一对应。“结构建立”模块则作为功能解的选择对象以便于实现映射算法。

3、基于产品特征知识的设计方法

基于产品特征知识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用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语言描述产品的特征及其设计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建立相应的知识库及推理机,再利用已存储的领域知识和建立的推理机制实现计算机辅助产品的方案设计。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主要是依据产品所具有的特征,以及设计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量和决策,完成机构的型、数综合。欲实现这一阶段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必须研究知识的自动获取、表达、集成、协调、管理和使用。为此,国内外设计学者针对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知识的自动化处理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采用的方法可归纳为下述几种。

3.1 编码法

根据“运动转换”功能(简称功能元)将机构进行分类,并利用代码描述功能元和机构类别,由此建立起“机构系统方案设计专家系统”知识库。在此基础上,将二元逻辑推理与模糊综合评判原理相结合,建立了该“专家系统”的推理机制,并用于四工位专用机床的方案设计中。

利用生物进化理论,通过自然选择和有性繁殖使生物体得以演化的原理,在机构方案设计中,运用网络图论方法将机构的结构表达为拓扑图,再通过编码技术,把机构的结构和性能转化为个体染色体的二进制数串,并根据设计要求编制适应值,运用生物进化理论控制繁殖机制,通过选择、交叉、突然变异等手段,淘汰适应值低的不适应个体,以极快的进化过程得到适应性最优的个体,即最符合设计要求的机构方案。

转贴于

3.2 知识的混合型表达法

针对复杂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采用混合型的知识表达方式描述设计中的各类知识尤为适合,这一点已得到我国许多设计学者的共识。

在研制复杂产品方案设计智能决策支持系统DMDSS中,将规则、框架、过程和神经网络等知识表示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适应设计中不同类型知识的描述。将多种单一的知识表达方法(规则、框架和过程),按面向对象的编程原则,用框架的槽表示对象的属性,用规则表示对象的动态特征,用过程表示知识的处理,组成一种混合型的知识表达型式,并成功地研制出“面向对象的数控龙门铣床变速箱方案设计智能系统GBCDIS”和“变速箱结构设计专家系统GBSDES”。

3.3 利用基于知识的开发工具

在联轴器的CAD系统中,利用基于知识的开发工具NEXPERT-OBJECT,借助于面向对象的方法,创建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数据库,为设计者进行联轴器的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提供了广泛且可靠的设计方法谱。则利用NEXPERT描述直线导轨设计中需要基于知识进行设计的内容,由此寻求出基于知识的解,并开发出直线导轨设计专家系统。

3.4 设计目录法

构造了“功能模块”、“功能元解”和“机构组”三级递进式设计目录,并将这三级递进式设计目录作为机械传动原理方案智能设计系统的知识库和开发设计的辅助工具。

3.5 基于实例的方法

在研制设计型专家系统的知识库中,采用基本谓词描述设计要求、设计条件和选取的方案,用框架结构描述“工程实例”和各种“概念实体”,通过基于实例的推理技术产生候选解来配匹产品的设计要求。

4、智能化设计方法

智能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根据设计方法学理论,借助于三维图形软件、智能化设计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多媒体、超媒体工具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表达产品的构思、描述 产品的结构。

在利用数学系统理论的同时,考虑了系统工程理论、产品设计技术和系统开发方法学VDI2221,研制出适合于产品设计初期使用的多媒体开发系统软件MUSE。

在进行自动取款机设计时,把产品的整个开发过程概括为“产品规划”、“开发”和“生产规划”三个阶段,并且充分利用了现有的CAD尖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1) 产品规划—构思产品。其任务是确定产品的外部特性,如色彩、形状、表面质量、人机工程等等,并将最初的设想用CAD立体模型表示出,建立能够体现整个产品外形的简单模型,该模型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建立,借助于数据帽和三维鼠标,用户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这一环境中,并且能够迅速地生成不同的造型和色彩。立体模型是检测外部形状效果的依据,也是几何图形显示设计变量的依据,同时还是开发过程中各类分析的基础。 2) 开发—设计产品。该阶段主要根据“系统合成”原理,在立体模型上配置和集成解元素,解元素根据设计目标的不同有不同的含义:可以是基本元素,如螺栓、轴或轮毂联接等;也可以是复合元素,如机、电、电子部件、控制技术或软件组成的传动系统;还可以是要求、特性、形状等等。将实现功能的关键性解元素配置到立体模型上之后,即可对产品的配置(设计模型中解元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产品配置分析是综合“产品规划”和“开发”结果的重要手段。3) 生产规划—加工和装配产品。在这一阶段中,主要论述了装配过程中CAD技术的应用,提出用计算机图像显示解元素在相应位置的装配过程,即通过虚拟装配模型揭示造形和装配间的关系,由此发现难点和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认为将CAD技术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的三个阶段,可以使设计过程的综合与分析在“产品规划”、“开发”和“生产规划”中连续地交替进行。因此,可以较早地发现各个阶段中存在的问题,使产品在开发进程中不断地细化和完善。

我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设计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利用面向对象的技术,重点研究了按时序合成的机构组合方案设计专家系统,并借助于具有高性能图形和交换处理能力的OpenGL技术,在三维环境中从各个角度对专家系统设计出的方案进行观察,如运动中机构间的衔接状况是否产生冲突等等。

将构造标准模块、产品整体构造及其制造工艺和使用说明的拟订(见图1)称之为快速成型技术。建议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将快速成型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虚拟表达与神经网络(应用于各个阶段求解过程需要的场合)结合应用。指出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完善,应尽可能地将多媒体图形处理技术应用于产品开发中,例如三维图形(立体模型)代替装配、拆卸和设计联接件时所需的立体结构想象力等等。

利用智能型CAD系统SIGRAPH-DESIGN作为开发平台,将产品的开发过程分为概念设计、装配设计和零件设计,并以变量设计技术为基础,建立了胶印机凸轮连杆机构的概念模型。从文献介绍的研究工作看,其概念模型是在确定了机构型、数综合的基础上,借助于软件SIGRAPH-DESIGN提供的变量设计功能,使原理图随着机构的结构参数变化而变化,并将概念模型的参数传递给下一级的装配模型、零件设计。

5、各类设计方法评述及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系统化设计方法将设计任务由抽象到具体(由设计的任务要求到实现该任务的方案或结构)进行层次划分,拟定出每一层欲实现的目标和方法,由浅入深、由抽象至具体地将各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整个设计过程系统化,使设计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易于设计过程的计算机辅助实现。

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视具有某种功能的实现为一个结构模块,通过结构模块的组合,实现产品的方案设计。对于特定种类的机械产品,由于其组成部分的功能较为明确且相对稳定,结构模块的划分比较容易,因此,采用结构模块化方法进行方案设计较为合适。由于实体与功能之间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实体通常可以实现若干种功能,一个功能往往又可通过若干种实体予以实现。因此,若将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用于一般意义的产品方案设计,结构模块的划分和选用都比较困难,而且要求设计人员具有相当丰富的设计经验和广博的多学科 领域知识。

机械产品的方案设计通常无法采用纯数学演算的方法进行,也难以用数学模型进行完整的描述,而需根据产品特征进行形式化的描述,借助于设计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决策。因此,欲实现计算机辅助产品的方案设计,必须解决计算机存储和运用产品设计知识和专家设计决策等有关方面的问题,由此形成基于产品特征知识的设计方法。

目前,智能化设计方法主要是利用三维图形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设计,直观性较好,开发初期用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参与到设计中,但系统性较差,且零部件的结构、形状、尺寸、位置的合理确定,要求软件具有较高的智能化程度,或者有丰富经验的设计者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各种方法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各类方法之间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如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中,划分结构模块时就蕴含有系统化思想,建立产品特征及设计方法知识库和推理机时,通常也需运用系统化和结构模块化方法,此外,基于产品特征知识的设计同时又是方案智能化设计的基础之一。在机械产品方案设计中,视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通用零件、部件或常用机构为结构模块,并将其应用到系统化设计有关层次的具体设计中,即将结构模块化方法融于系统化设计方法中,不仅可以保证设计的规范化,而且可以简化设计过程,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降低设计成本。

第4篇:视频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视频监控;系统要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6-0145-02

目前传统的监控系统往往只能提供视频采集、传输、存储、回放等功能,但由于使用环境特性的不断变化,监控区域周边条件的日趋复杂,对于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根据城市地区的特点和实际使用情况,应采用新的城市视频监控系统。

1 系统要求与关键技术

现代城市发展迅速,一个普通的县级城区人口已达数十万,需要近千处摄像头监控点。随着监控规模的不断扩大,监控点数也成倍增加,很多问题也随之产生。

1.1 可扩展性

如何保障大规模监控系统能随着业务需求在系统架构、交换能力、存储空间及图像业务上不断扩展。如何在低成本条件下,一方面实现大规模监控系统的扩展,同时又能保障系统在扩展后的性能不下降。

1.2 视频存储

海量的视频信息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可靠存储?大量的存储设备及存储空间采取何种方式部署和管理?这些存储空间如何实现合理有效利用?这些海量的视频数据如何进行有效管理?

1.3 线路工程

如何因地制宜地实现监控点接入和线路部署。

1.4 共享联动

监控图像的共享与综合利用如何实现。如何实现与智能视频工具,如车牌识别、入侵检测等进行整合,以提高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如何与报警系统联动?如何与用户的

其他业务系统实现集成。

1.5 平滑演进

在已经进行了传统或初期平安工程建设的地方,如何保护已有的投资。已经建设的视频监控系统如何由模拟系统平滑演进到IP监控系统?采取基于IP技术的智能监控解决方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选择。

2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字技术和以IP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包括监控系统在内的各种IT系统的架构,原本封闭的监控系统逐渐转向开放和标准。监控系统已经开始从模拟监控系统向DVR/DVS+流媒体服务器简单联网方案、IP智能监控系统发展。当前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模数结合方案和初级的网络监控方案两类,但这两类方案显然无法适应城市视频监控系统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复杂的需要。

2.1 系统设计组成

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可分为前端采集设备、监控平台和传输线路三大部分。

在城区卡口系统监控点和城区电子警察监控点,前端采集设备主要由地感线圈、摄像机、编码器、ONU等组成。其中每一台编码器只负责一台摄像机的信号编码工作。当车辆通过卡口或者电子警察监控点的地感线圈时,摄像机将被触发并开始工作,摄像机采集的图像信号由编码器进行编码。一般卡口或者电子警察监控点有多台摄像设备,故由ONU负责多个编码器的连接,并提供其数据传输通道。

2.1.1 网络设备说明

在中心机房内配置核心以太网交换机,核心交换机配置冗余电源、主控板;在下属管辖区域内一级监控点通过EPON将视频数字信号传送到中心机房。监控中心部署汇聚交换机,汇聚交换机用来接入硬件解码器以及VC客户端。下属单位部署接入交换机,接入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连接。

2.1.2 存储设备说明

在中心机房内部署IPSAN专业存储设备,通过DM(数据管理服务器)完成大规模监控中的海量存储管理。实现对所有存储资源进行存储设备及空间管理;对前端进行存储计划管理;对视频数据进行生命周期管理;完成全局的存储策略管理。

当某个监控点的图像需要进行集中存储时,前端编码器与IPSAN设备建立iSCSI连接,然后将存储视频流进行iSCSI协议封装,直接采用数据块的方式将视频数据写入IPSAN存储设备中。通过这种方式,监控视频数据的存储不需要转换为视频文件,自然也不需要流媒体服务器,从而有效地规避了引发“哑铃效应”的文件系统问题和流媒体服务器性能瓶颈问题。并且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无论城市视频监控规模有多大,整个系统都不会存在性能瓶颈。

2.1.3 监控平台设备说明

中心机房配置视频管理服务器、数据管理服务器及媒体交换服务器,对全网设备进行管理。媒体交换服务器可接收编码器发出的实时音视频流,转发视频流给解码客户端进行解码播放。由于监控专网需和公安专网对接,公安专网可能不支持组播,媒体交换服务器能够接收组播媒体流或单播媒体流、发送组播媒体流或单播媒体流,这样通过媒体交换服务器可适应不同的网络状况。

根据下属单位接入的数量,可实现下属单位共享上级单位平台,也可以在下属单位中部署小平台,最终形成上级单位下属单位二级联网架构。前端视频编码器支持双流输出,包括实时组播视频流和iSCSI单播存储数据流,所以不论是上级监控中心还是下属监控中心,都可以由解码器和客户端接收视频流实时输出显示。

2.2 系统基于组播的专网

该系统构建了监控组播专网。整网采取组播方案,且组播三层可控。通过网络组播的优化,基于组播实现实时多人同时查看,具备更好的实时性,能满足多级大并发量客户的实时访问,避免服务器瓶颈和时延瓶颈。

2.2.1 信令流

VM视频管理服务器作为整个系统核心的管理和信令服务器,对所有编解码器,客户端和DM数据管理服务器,MS流媒体交换服务器的配置、报警、控制、注册、保活等信令流进行集中处理和转发。而DM数据管理服务器可以对IPSAN架构NVR进行配置、认证、保活。

2.2.2 实时流

客户端和解码器阅读实况图像时,首先向视频管理服务器发出请求,通过认证后,服务器发出指令给前端。前端编码器输出的实时流基于RTP/UDP格式,通过组播方式首先接入接入

交换机;接入交换机将实时流传送到中心的核心交换机,再由核心交换机通过组播方式复制实时视频流传输到VC客户端、DC解码器和远程访问的媒体交换服务器。当系统有远程单播网络访问需求时,媒体交换服务器的单组播交换能力可以先将监控网络内的组播实时流转换为单播视频流,然后转发给中心交换机;中心交换机将转换后的单播实时流发送给远程接入交换机,远程接入交换机再将实时流发送给远程访问VC客户端。

2.2.3 存储流

前端编码器输出和实时流相互独立的存储流基于iSCSI/TCP格式,通过单播方式首先接入接入交换机,然后接入交换机直接将存储流传送到中心的核心交换机,最后由核心交换机将存储流传输到事先设定的NVR网络视频录像系统中,实现端到端的IPSAN存储。

2.2.4 备份流

对于采用前端存储的ECR编码器,根据需求可将其存储的数据备份到监控中心。ECR输出的备份流采用NFS/TCP格式,通过单播方式首先接入接入交换机,然后接入交换机直接将备份流传送到中心的核心交换机,接着由核心交换机将备份流传输到数据管理服务器上,最后由数据管理服务器将备份输出到NVR的NAS空间中。

2.2.5 本地回放流

本地VC客户端需要调阅历史图像时,首先向视频管理服务器发出请求,通过认证后,服务器根据请求检索到相应历史信息的记录和存放位置。然后存放该历史图像信息的NVR系统将会把该信息以单播方式传送到中心交换机,再由中心交换机将回放数据流传送到VC客户端,VC客户端支持直接接收iSCSI格式的回放数据流,并解码还原成历史图像信息。

2.2.6 远程点播流

远程VC客户端如果想要调阅历史图像信息,并且远程客户网络环境不允许采用和本地回放流一样的iSCSI协议直接访问方式,则需要基于标准的VOD方式访问NVR里面的历史图像信息。当远程VC客户端经过主机认证后,存放该历史图像信息的NVR将数据首先传送给流媒体交换服务器;流媒体交换服务器对存储数据镜像转发,转换为支持RTSP/RTP的流格式,并以单播方式传送到中心交换机;然后由中心交换机将数据流传送到远程接入交换机,最后由接入交换机将数据传送给远程VC客户端。

3 结束语

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一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措施。建立合理、有效的城市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可以使政府管理部门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及应急预案,从而为社会的稳定、团结,人民生活的安定,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高文昕,陈天野.视频监控摄像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国防伪报道,2009(10).

Discussion on the Design of Video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

Lu Xing

第5篇:视频设计方案范文

一、会议宣传。

由县生态办具体操作运行,召开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的相关会议。

1、定期召开乡镇环保助理会议;2、时机成熟时,将在申报有机食品基地的乡镇中选点召开有机食品基地现场会,从而进一步推动全县创建工作的开展。

二、创刊《创建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县工作简报》。

由生态办工作人员执笔,计划半月一期,分发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县领导小组成员;各镇党委、政府。争取领导重视,以进度促创建。

三、电视宣传。

以电视为媒体,制作“创建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县”的系列专题片,(计划至少一星期两片次)侧重意义和动态方面的宣传报道,在有机食品宣传的热度上做好文章。

四、广播宣传。

以广播电台为宣传桥梁,采取新闻报道、科技指导、致富典型、有机天地

等专栏形式,全方位地进行有机食品方面的宣传报道。

五、海报宣传。

由生态办定期印刷制作,以介绍有机食品的概念、意义、效益为主,分批张贴散发,对象为广大农户,加大宣传的广泛性。

六、标语、横幅宣传。

标语选址基地附近较为醒目的建筑物,一个基地不少于3条;横幅以乡镇为主,县城为辅,每个乡镇不少于2条,内容均为关于创建国家有机食品县的口号式标语。横幅在国家验收小组临前悬挂于县、镇城区主要干道,为创建工作进一步制造氛围。

七、黑板报宣传。

由各乡镇有机食品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各基地所在村具体落实,县生态办负责提供宣传材料。采用黑板报的形式,介绍有机食品的概念,意义,效益,技术等知识,以增强农户对有机食品的认识和理解。

八、公开信宣传。

针对有机食品推广有难度的品种,可由各乡镇有机食品领导小组负责,印发《致广大农户的一封公开信》,着重负责解释宣传作用。

九、网络宣传。

以生态办牵头,通过在政府网站上增设有机食品网页,向全国辐射,扩大我县有机食品的知名度,为我县的有机食品招商提供平台。

十、报刊宣传。

以报社的《通讯》为窗口,着重介绍我县有机食品方面的动态、基地建设的典型等,起到拓展新型行业舆论空间的做用。

附: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宣传标语口号

发展有机食品打造生态品牌

大力发展有机食品创建有机食品基地县

有机食品生产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发展有机食品是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最佳途径

有机食品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高

有机食品无药物残留、无污染,营养丰富,有益健康

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提高传统农业效益

农村全面要小康有机产业来相帮

有机就是机会把握机会创造美好未来

有机产业黄金产业

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有机农业

创建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县打造“生态”品牌

创建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有机食品放心食品安全食品

第6篇:视频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窄边框;薄型化;液晶显示

2009~2012年四年时间,NB产品厚度从5.0mm降低到2.8mm,MNT产品厚度从36mm降低到10mm,随着Tablet PC、Ultrabook、Blade MNT等产品概念的提出,以及,消费者对显示产品便携性及外观要求的提升,在厂商与消费者的共同推动下,薄型化设计已经成为显示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另一方面,在面板与整机厂商的推动下,MNT、TV产品正在逐渐向窄边框、Borderless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DID产品市场的兴起,客户对拼接屏窄边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消费者与厂商两者的推动下,市场对窄边框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一、Array技术方案

1.GOA

原理:GOA技术是将Gate Driver IC集成在Array玻璃基板上(请参照右图),即去除Gate Driver IC用TFT布线组成栅极电路形成GOA单元,实现Gate Driver IC的驱动功能。

技术优势:去除了Gate fan-out Line,从而可以减小Sealing area,满足窄边框的设计需求。同时,GOA的实现工艺与液晶显示TFT制作工艺相同(不需要增加新的工艺流程),而且,去除Gate DriverIC,可以降低产品成本。

2.交替布线

技术优势:a2

3.双层布线

技术优势:a2

二、Cell技术方案

1.Slimming

原理:常用的打薄方式有两种,即物理打磨和化学腐蚀。

①物理打磨就是对玻璃进行机械打磨,使玻璃变薄;

②化学腐蚀就是将Panel置于强酸(氢氟酸)环境中,玻璃中的SiO2与强酸发生反应被腐蚀,玻璃变薄;

技术优势:由下图可见,a2

2.Narrow Sealing Area

技术优势:a2

三、Circuit技术方案

1.Slim PCBA(单面打件)

原理:双面打件即将IC、电容、电阻等元件组装在PCB两侧;单面打件即将IC、电容、电阻等元件组装在PCB一侧。

技术优势:a2

2.P to P Interface

技术优势:由上图可见,与Mini-LVDS接口相比,采用Point to Point接口,减少走线数,缩小PCB尺寸,从而满足窄边框设计需求。

3.Top PCB V.S.Bottom PCB

技术优势:如下图所示,采用Bottom PCB设计,可使Panel厚度减小,LG 23“MNT产品采用Bottom PCB厚度由10.2t减小至7.3t。

四、机械光学技术方案

1.Mold-Frame less

原理:优化背板机械结构设计,用背板来固定Panel与BLU,以实现Mold-Frame less设计。

技术优势:由上图可见,与传统结构相比,采用Mold-Frame less设计,去除了Mold-Frame,满足轻薄化设计需求,同时可降低成本。

2.No Bezel

原理:在Panel下边缘粘若干卡扣,在Bezel上折弯出相同数量的小钩,Bezel从Panel下面、BLU的侧面钩住卡扣,从而固定住Panel。

技术优势:由上图可见,与传统方式相比,采用No Bezel设计实现无Bezel,增大Panel可视区域面积,但由于Panel四周没有保护,存在信赖性风险。

3.One Film Solution

技术原理:One Film Solution即以一张光学膜实现光线会聚,回收,扩散等功能,从而实现用一张膜来代替CS、Prism、ML三张膜。

微珠涂布层:扩散及遮蔽效果;

光学核心层:光学核心层对不同角度的入射光线进行有选择性回收,出射光为偏振光,宽视角;

PET基材:PET基材保证抗翘曲性能;

扩散涂层:扩散涂层提供优化均匀性及缺陷遮蔽能力,防止接触面光耦合效应;

技术优势:与传统设计结构相比,One Film Solution可减轻产品的重量,降低产品的厚度,满足轻薄化的设计需求.同时,与传统结构相比采用该技术BOM成本更低、导光板缺陷遮蔽能力更优、膜材透过率更高。

4.Side View LED

技术优势:由上图可见,a2

5.Flat PCB

技术原理:Flat PCB即缩小PCB面积和COF长度,并调整M/F和Bezel设计,将PCB放在侧面。

技术优势:a2

五、Touch技术方案

OGS/In-cell Touch

原理:将Touch Sensor内嵌置入液晶面板的液晶盒内部。

技术优势:由上图可见,与传统触控G to G设计结构相比,OGS技术减少了一层Glass的使用,即直接将Senser制备在Cover Glass上,从而降低Touch Panel的厚度满足Touch产品薄型化设计需求。

由上图可见,与Add-on触控设计结构相比,In-cell Touch将Senser制备在Cell内部,从而减去了贴合Touch Panel的厚度,大大降低了产品整体厚度,满足产品薄型化设计需求。

六、窄边框薄型化设计-大势所趋

随着Smart Phone、Tablet PC移动智能设备的热卖,消费者对移动电子产品便携性需求也越来越高。为提升移动智能设备的便携性,移动智能设备在设计中广泛采用了窄边框和轻薄化的设计方案。

在Notebook产品领域,在以英特尔为首的众多笔记本品牌商推动下,超薄本已逐渐取代传统Notebook产品成为市场主流,而超薄本(Ultrabook)最大的特征就是超薄、超窄、超轻。由此可见,想在未来的Notebook市场占得一席之地,必须在窄边框和轻薄化的技术研发上抢占先机。

近年,由于超级本、平板电脑等新产品概念的推出,显示器市场被逐渐蚕食。在LG、AOC等厂商的联合推动下,Blade概念应运而来,试图为日渐萎缩的显示器市场注入新的活力。而市场反应与消费者的口碑也证明了Blade显示器的成功,想要在角逐激烈的显示器市场取得先机,更薄、更窄将是未来设计的趋势。

OLED电视的到来,给液晶电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OLED以其优秀的画质,超薄、超窄的外观,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虽然OLED电视由于荧光材料、制程良率等问题,成本居高不下,但随着工艺的稳定与技术的成熟,OLED电视成本将越来越低。液晶电视厂商想要与OLED电视一争高下,必须提升产品规格,同时进一步优化外观设计,而窄边框、轻薄化的技术自然必不可少。

拼接屏市场作为小众市场,一直没有得到广大面板与整机厂商的充分关注,而近年来,随着拼接屏需求的不断提升,加之拼接屏的高利润空间的吸引,众多面板厂商也纷纷投入拼接屏市场的争夺,而面对客户日益苛刻的要求,广大面板商唯有提升技术实力,方可在拼接屏市场这块大蛋糕上分得一块。

参考文献

[1]A 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UV-Sensitive Sealant For the Narrow Bezel LCD,International meeting on information display 10th,2010.

[2]DS 2011 TOUCH PANEL MARKET ANALYSIS Report,Display Search,2011:60-66.

[3]Q3'12 Quarterly Large-Area TFT LCD Product Roadmap Report,Display Search,2012:99-101.

第7篇:视频设计方案范文

一、建设目标

重大建设项目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采用当今成熟的网络、通信、图像编解码等先进技术,实现快速获取连云港地区各项目施工现场的动态情况,并且与市政府信息中心联网、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功能。

主要达到如下目标:

1、记录观测点工程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连续、实时、在线的动态监测,可以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各施工现场现状,为政府督察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2、在各监测点,安装一体化智能摄像机。将辖区内监控点的图像通过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平台接到市政府信息中心,由中心负责对图像的日常监控和相关信息进行处置,并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控制等。其他相关部门可通过网络根据不同的授权级别对实时视频和存储图像信息进行调阅,服务项目督察工作。

3、采用当今最先进的图像压缩技术(MPEG4或H.264),将模拟图像数字化接入电信网,能做到信息共享,优化系统的组成,节约建设成本,做到各有关领导及部门在PC机上能实时了解各工程现场的动态情况。

二、设计指导思想

1、以实用为主,在工程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始终要把使用单位的实际需求放在首位,做到灵活、好用。选择实用性强的系列产品,模块化结构设计,既可满足当前的需要又可为今后系统扩展留有余地。

2、可靠是指系统采用的软、硬件须经过具有相应资格的软件评测中心、产品检测中心的测试,质量达标,性能稳定,能持续有效运行。可靠同时要兼顾到未来的发展,采用成熟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力争使系统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和较长的生命期。本系统全部采用国际标准的软硬件接口,为与其它系统的联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先进是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时,必须要有超前思路,总体规划,采用先进技术。先进性是指关键设备必须采用国外及国内的先进设备,以确保3-5年内不落后。

4、经济是指系统尽量采用性能、价格比好的产品,既能满足实际需要,又可尽量降低费用,同时在系统化的设计过程中,进行优化设计,便于今后维护,大大降低系统费用。在确保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的前提下,注重系统建设成本和投入的阶段性,以技术建设与应用机制的协调发展,确保系统效益。

三、系统原理图(略)

四、组网拓扑(略)

政府重大建设项目现场监控系统可以利用电信全球眼技术来建设中心服务平台,通过电信城域光纤专网为用户提供视频服务,根据现场环境的不同,视频编码(服务)器接入方式为光纤宽带或CDMA无线网络选择接入。

五、工程施工规范

5.1现场勘察

现场勘察与系统设计时的现场勘察是不同,重点在确定设备器材的安装位置、连线布线走势等,测绘系统安装图纸,内容包括电源线路、配线架、机柜、走线槽、立杆等设备位置和设备。

5.2工程施工设计

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完成工程施工设计。工程施工设计应包含以下内容:

根据现场勘察得到的数据绘制设备器材安装图纸,该图纸应按照正规设计格式,在计算机上建立电子版本;

根据验收标准建立施工规范,提出施工进行安排;

工时、施工费用预算,工具准备;

指定工程系统软件、硬件、辅料以及工具、测量仪器的《设备器材清单》和《工程所需材料明细表》及其到货进度要求、到货验收模式。

制定《施工进度表》。制定各阶段性工程的完成计划、时间、预验收方案。

以报告的形式,提出施工过程中需要甲方协助配合的事项及双方需要承担的义务、责任。

按系统建设方案的标准格式提出工程施工设计书,其余不在设计书的内容另外以报告或申请表的形式提交上级批准;

5.3制定工程施工管理计划

包括:《施工人员责任规范书》、《施工人员组织管理方案》、《工程工艺流程图表》等,内容包括施工项目组人员组织、任务分配、任务执行等。

5.4软硬件准备

结合工作设备、器材清单、工具、仪器需求,事先提出物品采购申请书。

5.5工程实施

根据部位与要求选择摄像机安装方式。采用立杆安装方式时,除特殊情况外,摄像机离地面高度一般不低于3.0米,立杆应做灌筑基础,基础深度应不小于1.0米,底部直径应不小于1.0米。其备电时间每天为24小时供电时间;同时考虑接地防雷装置,在机箱内配备防雷器,防雷接地电阻≤10Ω。

5.6监控点立杆

我们根据监控点的现场实际情况,以及以前的施工经验,前端摄像机安装可以采用单独立竿的方式进行安装,也可以采用借用其他立杆(电力杆等)。如单独立杆,立杆和基础要求如下:

立杆要求:立杆高度7.0米左右,根据现场不同情况另决定。

设计安装立杆的路口必须先灌筑基础。基础深度应在1.0米左右。

前端光端机箱落地安装,电源进线和光缆引入机箱内,考虑和立杆统一接地,以避雷。

5.7线缆的敷设

线缆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线缆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线缆统一穿管于PVC管中。

线缆在埋地、过路的过程中,尽量借用已有的预留管道,若原预留管道内有强电通过,线缆需重新穿于PVC管中,以免造成信号干扰。

5.8机箱的的安装

鉴于每个监控点的具体环境不同,若面积较大,前端监控点离中心机房的距离较远,视频信号超过了视频线所能传输的最长距离(一般为200米),则选择在前端安装专用机箱,用于放置编码器等设备。

为了适应室外环境,机箱在设计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更加适应室外抗高温环境,一方面,机箱在外观上专门设计了遮阳顶棚,顶棚与箱体本身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空间,避免夏天阳光直射箱体,增强了隔热性能;另一方面在机箱侧面下部设计了换气百叶窗,以降低机箱内的温度。

在监控机箱中放置编码器、电源设备、接线端子、光纤终端、光纤收发器、维修开关和插座。

第8篇:视频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2.4G WIFI 高频头 干扰源

一、引言

电视机中不同的电子模块由于其工作方式和射频频率的不同以及特性,存在同时工作时相互干扰或者单向干扰现象;随着网络电视的普及,内置WIFI已成为中高端电视的标配,WIFI 2.4G模块干扰高频头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二、干扰现象

机芯在内置WIFI工作的状态下,收看射频输入信号的电视节目时会在特殊的频道上出现明显的横条干扰现象。如图1所示:

三、判断干扰源、干扰方式及扰器件

经过多次试验和对比我们发现:

1. 拆除TUNER将38MHz的中频信号直接通过预中放电路、声表进IC,就不会有干扰,故判断WIFI是通过TUNER干扰到画面上,与别的电路和器件无关:

2. 456.25MHz这个频点干扰最严重,都在TUNER的U段上,在U段别的频点或者没有或者很轻微;

3. 虽然AP不同但产生干扰的只有4、5、6、7、11、12工6各信号;

4. 虽然模块相同,但每个机芯方案的干扰的严重程度和现象不同;

从实际试验信息中可以得出,WIFI模块是干扰源,TUNER是受干扰源,WIFI模块是以辐射的方式干扰到TUNER。WIFI模块会对高频头产生干扰,而且干扰与两者之间的距离成正比关系,也与两者的位置和方位存在关联。干扰是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辐射引起,最终通过高频头接口端子进入形成。

四、原理分析

WIFI共13个信道,频率覆盖2.4GHz~2.483 GHz,每个信道间隔5MHz,每个信道带宽20MHz。TUNER被WIFI 2.4G模块1/4倍频(600MHz)的谐波干扰到的,大家都知道TUNER的U段的工作频率在400多MHz~800MHz(其他段的工作频率在400多MHz以下),并且在同等功率下频率高的辐射会越远,所以U段456.25MHz最容易扰到,并且456.25MHz频点的本振信号的5此谐波频率是((456.25+38)*5)=2471.25MHz,另外,2471.25-38=2433.25MHz,这两个频率点都在WIFI频率覆盖范围内,在这两个频点会产生同频干扰和差频干扰。

为什么会有不同机芯模块干扰的现象和严重程度不同呢?

如某机芯干扰较轻,现象为瞬间的短白线(由于持续时间短故未能拍到照片),从现象上可看出,干扰的时间短,能量低;又由上可知,干扰时因TUNER产生和机芯电路无关,故怀疑TUNER的抗干扰性不同或WIFI模块的驱动有区别?通过换用高频头发现确实存在这种TUNER抗干扰的差异性,我们也试验将TUNER用铝箔纸全部封闭起来,也能降低干扰;还有换用一体化TUNER干扰基本看不到,但不能彻底解决;通过更换成某机芯WIFI驱动发现干扰现象基本解除,现象和某机型基本一致。

为什么换用WIFI驱动会大大减轻该问题呢?我们联系WIFI芯片的工程人员共同分析如下:使用的WIFI模块WM8192BF最新的驱动程序,该程序打开了SoftAP的功能,所以WM8192BF模块就会每隔几十毫秒,发送大量数据,故导致干扰现象频繁且能量大,蓝色为WIFI发送数据时的电源波形,发包间隔很密。更改驱动后的WIFI发送波形间距时间为均匀且间隔时间长,干扰现象消失。

实际效果和测试结果一致,但考虑到SoftAP的功能虽然目前用不到,不代表以后用不到,所以抑制干扰源控制WIFI模块发送包的数据量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故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提高TUNER的抗干扰性。

五、整改措施

由以上初步明确了干扰产生的原因和形成机理。对于干扰我们处理的方式主要是采用抑制干扰源、切断干扰路径和屏蔽受扰原件三种;由于干扰源是一直存在且是实际使用中对系统有用的信号,无法关闭,因此我们只能从屏蔽受扰原件的方式来处理。

1、屏蔽:虽然TUNER的壳子为金属结构,但因为其存在较多的外接关联端子,结构件并不是完全的屏蔽体。虽然金属外壳屏蔽了绝大多数的外来电磁波干扰,但某些特殊频率的干扰难以提前预知,可以增加结构件金属外壳厚度、提高产品密闭性来实现抗干扰,但是成本会增加很多。2、 抑制干扰源:WIFI模块的存在对于系统是有益的,且因产品定义决定了其任何时间都必须工作,对其进行抑制将会严重影响整机性能,但在本例中可以通过关闭其SoftAp功能 (该功能在本机无意义) ,达到抑制干扰源的目的;3、提高扰器件的抗干扰性:由于WIFI模块的辐射干扰是一种不连续的脉冲波,辐射到TUNER的引线端子上后,被其内部电路 上的元器件、PCB 引线接收。外露的引线相当是一个微型接收天线,把干扰信号感应到线路上,最后 进入TUNER的本振电路,造成本报信号出现干扰,进而干扰产品的正常工作,画面上出现横彩条状的干扰。由于U 频段的线路属高频,布线都比较细,造成干扰也就比其它频段严重。经与TUNER工程师共同分析发现:针对此问题,解决办法主要滤波,在BT、BTL、AGC、+B、SCL、SDA可能引起干扰的线路上增加滤波电容,主要集中在+B和BT 回路上,因为TUNER的本振,必须有+B和BT的参与。通过增加7 个贴片电容在上述电路上,发现干扰基本解决;另外由于高频布线尤其重要,故请TUNER公司重新改进布线结构,使布线更合理,如原来的BT线靠近引脚端子,容易引起干扰. 现改到远离引脚端子,增加接地点,增大接地面积;更改后的TUNER重新测试,通过测试发现高频辐射干扰虽不能完全彻底滤除,但已大大降低,只在某特殊方向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且改进后TUNER的抗干扰能力有明显的提升,不只是2.4G对其它的高频空间干扰也同样会有一定的提高。

六、绪论

该干扰问题最终通过关闭SoftAp功能及配合新高频头彻底解决;仅通过使用新的TUNER也可把干 扰降到可以接受的范;但随着电视功能的逐渐强大,会有各种不同的模块被集成到电视当中,这些模块之间的干扰和新的模块对早期电子器件的干绕问题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系统设计的理念、 要有目标的做好预演工作、技术储备,才能保证产品化的快速、稳定!

参考文献:

第9篇:视频设计方案范文

住宅商品房过去一直沿用以建筑面积计价的方法。随着墙体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使用功能有了新的要求,住宅设计也已做了相应的改进。为适应住宅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根据国发〔1992〕66号文、京政发〔1993〕4号文和(91)首规办规字第124号文的有关规定以及经市政府批准颁布的《北京市“九五”住宅建设标准》,决定对北京地区新建住宅商品房(包括危改和安居住宅售房)实行按使用面积计算首次售价的办法。具体规定如下:

一、从1997年1月1日起,新建住宅的设计图纸必须明确标出每套住宅的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

二、住宅套内使用面积的概念是每套住宅户门内除墙体厚度外全部净面积的总和。其中包括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储藏室、壁柜(不包括吊柜)、户内楼梯(按投影面积)。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房间时,其一半的面积净高不低于2.1米,其余部分最小净高不低于1.5米,符合以上要求的可计入使用面积;否则不算使用面积。

每户阳台(无论凹、凸阳台)面积在6平方米以下的,不计算使用面积;超过6平方米的,超过部分按阳台净面积的1/2折算计入使用面积。

三、住宅建筑施工总承包单位要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洽商变更记录,对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的变动要准确地反映在竣工图上。

四、从1997年1月1日起,北京地区经销的住宅商品房均以使用面积作为首次计价单位。为保持过去长时期以来住宅商品房按建筑面积计价的延续性,亦同时注明按建筑面积换算的单方价格。根据市政府1992年3号令由市物价局会同市计委、市建委审批商品房价格的规定,并按照(92)京价收字第124号文规定的作价办法计算出每一平方米使用面积的售价,报市物价局批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