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专题范文

经济发展专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专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发展专题

第1篇:经济发展专题范文

关键词:发展陷阱;转变;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001-02

2009年,中国GDP总量33.53万亿元(约合4.9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出口额为1.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制造业产值占世界制造业产值的15.6%,居世界第二。这些闪亮的数据都说明,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前期通过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需要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从数量型的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一些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在这个时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汲取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避免陷入“发展陷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事关中国经济的长久发展。

一、三个需要避免的“发展陷阱”

(一)西班牙幻影

“西班牙幻影”是指以权力支撑的财富会终成“幻影”。西班牙曾经是欧洲乃至世界第一号的经济强国。特别是在1521―1600年,西班牙强盛时期,世界贵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时至今日,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西班牙一样垄断了如此集中的贵金属。然而,潮水般涌入的财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 没有形成发展资本主义需要的资本原始积累,没有形成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资产阶级,因而,就不可能有有效的制度演进。这些黄金白银流入君主和贵族的手中,腐化了王室,摧毁了产业,彻底动摇了这个帝国的根基。涌入的财富又像水一样流走,西班牙此时只扮演了“过路财神”的角色,成为“黄金漏斗”。

“西班牙幻影”说明,只积累财富而没有进行相应的经济集成、政府创新、文化精进、社会进化,任何财富的拥有者都是昙花一现;不激发和维持人们的创新力,一个国家的繁荣就不会长久。

(二)拉美陷阱

所谓的“拉美陷阱”,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拉美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以后,由于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不恰当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畸形的消费结构,导致社会出现“有增长、无发展”,一边是现代化,一边是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成果的严峻现实,从而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增长的一种现象。

大部分拉美国家工业化起步较早。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拉美许多国家受发展经济学的结构变动模型和线性发展理论的影响,全面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工业发展战略纷纷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向进口替代工业化为主;各国政府集中资源和要素,重点和优先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并且巨额投资制造业。这期间他们实施了牺牲“三农”利益、扶持“幼稚工业”的产业倾斜政策,和一系列吸引外国资本向制造业投资的优惠政策。工业年均增长8%以上,国民经济年均增长6.5%。到20世纪60年代,拉美国家经济全面“起飞”,除个别国家外,拉美主要国家人均GDP一举突破1 000美元大关,有的国家人均GDP达到1 500美元左右。在短短的十多年内,拉美国家依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强大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均GDP从400多美元一下提升到1 000多美元,创造了被人们普遍赞誉的“拉美奇迹”。

然而,“拉美奇迹”背后,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最突出的是经济与社会的畸形发展,城乡二元矛盾突出;分配不公,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大量的城市贫民和失去土地的农村移民陷入严峻的生存困境之中。从而导致社会动荡和政局动荡,以及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外债危机,使拉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急速下滑,进入80年代出现了持续的衰退。

90年代后期,拉美地区经济严重恶化,无论是GDP,还是人均GDP的增速双双下跌。整个90年代,拉美国家GDP和人均GDP虽然略高于80年代,但远远低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奇迹”时期,以至使人们认为是“难以跳出的拉美陷阱”。

(三)日韩困境

日本是世界专利大国。在很长时期里,人们一直认为日本只是一个极善于模仿并消化吸收的国家。究其原因,这和日本专利的类型是有关系的。日本专利大部分是二次专利,或者叫派生专利,这种专利是在引进欧美国家的原始专利的基础上,经过再创新而形成的。这样的专利需要依赖基础研究成果的支持,每年全世界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50%属于美国,40%属于欧洲,因此,日本的基础理论严重依赖欧美。这一点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20世纪70年代,传统产业和核心技术由欧美国家向日韩转移,由此造就了日韩的飞速工业化,使世人震惊。90年代之后,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某些结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进行了重新诠释,因此,在信息技术上,欧美不再向海外,主要是日本转移其核心技术,从而使欧美国家在信息技术上居于垄断地位。此时的日本经济就缺乏了基础理论的支持,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创新源泉。日本从世界瞩目的经济强国一路走低,其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迅速下降;韩国的现代公司、SK集团也纷纷出现经济危机。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地打击了日韩经济的发展,毫无疑问这和这类东亚国家缺乏作为经济大国所拥有的技术支持力是密切相关的。

由于忽视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企业和产业的成长与发展仍然以政府为主导,一个个“大企业和超大企业”缺少创新、创业的激励,技术多停留于模仿层面,缺乏企业核心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使得原本飞速发展的日韩经济陷入了泥沼之中。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避免陷入“发展陷阱”的根本之路

(一)科学发展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保证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环境经济理论的发展密不可分,从外部性理论到产权理论,再到可持续发展理论,都构成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同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和现实资源环境挑战的积极回应。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树立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思想保证。

(二)经济结构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依托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即三个产业中生产要素的提高和各产业内部以及各产业之间的优化组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因此,应突出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避免低水平扩张和重复建设;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提高工业部门的技术含量,同时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推进工业由过多依赖要素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发展的进程。第二,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抓住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展对经济发展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努力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成长链。第三,用新的思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不仅是国际上跨国资本继制造业转移之后向中国产业转移的一个新领域,而且是扩大“内源性”需求、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增长点。在巩固农业、壮大工业的同时,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模式

传统发展方式的缺陷不仅在于片面追求外延扩张,而且在于资源的一次性使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循环式使用、产业的循环式组合,以“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 为原则,使 “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循环往复。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价值取向,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新型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发展循环经济须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企业层面,打造循环型企业;二是区域层面,打造循环型区域或城市;三是社会层面,打造循环型社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新机制而不是按传统的计划经济机制来发展循环经济。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联,要创建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基础上强调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不是资源约束,而是制度约束。主张看待和分析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不能就经济论经济而必须结合制度环境。改变传统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继续深化改革,以形成推动乃至于迫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之所以难转变,是因为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和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受国家管制,严重偏低。地价低,水价低,能源包括电价低,许多矿产品价低,大都与其价值严重背离,造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粗放。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必须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节约利用资源,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任理轩.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论经济结构调整[N].人民日报,2010-04-07.

[2] 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远东出版社,2008.

第2篇:经济发展专题范文

关键词:科技成果 转化能力 创新发展

加速科技产业化进程,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率,进而不断增强本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目标。目前,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巨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针对加快河南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对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建设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创新型河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连续性、风险性、资金密集性、高收益性等特点,转化主体包括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政府、中介机构等部门和机构,是一个集技术、人才、资金、设备、信息、管理等多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系统过程,只有协调各个要素,使得各要素在转化过程中综合地发挥有效作用,才有可能产生理想的转化效果。我国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模式,主要有自行投产模式、技术转让模式、产学研联合三种模式。自行投产模式转化效率高,一般适合于完善的创业环境地区;技术转让模式其成果源与吸收体分离,双方以一次交易为主,无紧密合作关系,因此需要通过科技中介实现成果转化,该种转化模式转化效率相对较低,但在我国目前科技、经济仍缺乏有机联系的情况下,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转化模式;产学研联合模式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适中,其成果源与吸收体之间保持长期、连续、紧密的合作关系,且合作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协同发展,这种模式在当前我国科技转化资金短缺、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多,而且类型也多种多样,如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建立联合实体等。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新趋势。综观各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主要有科技成果物化为产业技术装备、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和生产技能、转化为消费资料、扩大劳动对象、转化为生产组织管理手段等多种形式。

二、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现状分析

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领域在于企业,几乎所有科研成果的转化基本上都要在企业完成。因此,要衡量科技成果的转化情况,必须以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为基础。2010―2012年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的统计结果如表1:

针对上述调研资料,经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2010―2012 年河南省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统计值分别为49.4535%、49.601%、49.5643%,处于较低水平。统计结果显示,河南省连续三年出现科技成果研发能力低而科技成果转化效果较高的情况,说明河南省各企业和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的科研潜力还有待发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相关部门,应采取多种举措,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研水平,加速河南创新发展。

三、多策并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速河南经济创新发展

(一)加快建立科技成果可产业化的评估机制

科技成果可产业化必须建立在成果可产品化、可市场化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完善科技成果风险评估机制,在科技计划编制活动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全面充分地评估;建立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基金,控制投资风险,提高风险基金利用效率。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基金可以通过股份的形式既可以吸纳国家资本,也可以吸纳企业资本、个人资本甚至国外资本,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共同承担,科技成果转化所带来的收益共同分享,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同时,政府也要加大投入力度,在重视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偿还性资助、创业投资以及后补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低息贷款、信用担保等多种方式,加强对金融资本的正确引导,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过程中,改变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利益分配不合理机制,扫除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不成熟、资金短缺与服务匮乏等障碍,不断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实现。加大对科技企业的培育,支持科技企业改制上市与并购,推动全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拓宽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

(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体系

外部硬环境的改善对于内部环境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建设,通过分析目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改和完善。另一方面,要改进科研成果评价和激励机制,在设定评价指标时,要以经济评价为主,加大市场需求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指标的比重,降低成果理论价值的分值。河南省应尽快改革科技成果受益分配方式,提高专利发明和技术转让收入中成果持有人的收益分配比例,增强科研人员转化成果的积极性。

另外,政府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调控者、领导者和管理者,要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将知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效结合、使其顺利流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平台和信息平台。使其成为集信息检索、申请、评估、审批、交易、投资、融资、招聘、评估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各方的信息共享。

(三)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实践证明,科技中介服务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渠道之一,对于科技成果的转移、推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确保了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二者的交替循环。国外科技中介组织都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如美国联邦实验室技术转移联合体和国家技术转让中心通过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推向工业界,顺利实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河南省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科技中介机构所采取的经营机制,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法律法规体系,创造公平发展的社会环境,采用股份制和合伙制等多种形式建立科技中介组织,通过成果拍卖、成果转让等多种方式,活跃和促进科技成果的创新、扩散和运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和推广,加快促进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

(四)转变政府科技管理与服务职能

相关科技部门需要切实转变职能,科学地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与科技中介服务组织进行职能划分,明确界定政府管理部门和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边界,努力将完善科技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科技管理部门需要不断简化纷繁复杂的程序,对于科技中介而言服务机构能够承担的、带服务性的如科技计划评审、科技项目招标、科技统计与分析、技术合同认定等工作,简政放权,类似于面向各类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计划、先进的技术推广工作以及扶持政策工作的落实,全力委托有条件的中介服务机构进行组织协调。另一方面,在办好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基础上,选择一批有互补功能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与其建立紧密的业务关系,促使其成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功能的有效延伸与扩展,实现高效的管理以及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黄伟.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3

[2]訾艳霞.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3]谷德斌,尹航,杨贵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驱动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7):93

〔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科技成果转化机理及转化能力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

第3篇:经济发展专题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提升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普及,各国间的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在这种大的经济背景下,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有了一致的趋向,即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国亦是如此,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其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里程较为曲折。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势头迅猛,仅仅几十年间,GDP总量便居于世界前列,被世界各国誉为“中国速度”。但在这种高度发展的经济模式下,因为经济发展所引发的环境、生态、人文问题比比皆是,制约着经济的再增长,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1]。本文即对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及提升开展对策研究,论述其方法及可行性,希望能助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改革开放后,我国便开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模式。这是我国在总结国外先进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创新的经济成果。其特征有二:一是尊重市场规律,即充分肯定市场对于资源调节的基础作用,以市场规律作为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依据和准则,不过度干预,尊重市场经济的自由性;二是加强宏观调控,即即充分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在市场规律认可的范围内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市场经济起引导和促进作用,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二)国内当前经济结构概述。受中国的国情影响,我国的经济结构虽然三大产业都有所发展,但有所偏重。我国几千年来一直是农业大国,因而第一产业始终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生产资料和经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但自建国以来,我国对于经济增长以及发展速度的要求,第二产业如工业、煤炭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如今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进入21世纪之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已被各国所抛弃[2],我国亦是如此,因而第三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期,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所以目前仍与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的发展存在差距。

(三)经济增长速度及发展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的刺激下,无论是GDP总量还是GDP增长速度均居于世界前列,赢得了享誉国内外的“中国速度”的称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对于环境保护的呼吁越来越高,环境对经济增长所起到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中国长期以破坏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以不再适应发展要求,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明显放缓便是最好的佐证。因此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仍处于稳步增长的情况,但发展趋势却不容乐观,迫切需要进行转型,经行经济结构的整体调整。

二、进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时代要求和现实意义

随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的逐渐加剧,自然界的环境承载力已濒临极限,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引发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为在全球范围内治理环境问题,目前也已经进行了好几场大型的国际会议,并制定了相关的条例,严格要求各国予以遵守和执行。与此同时,与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对应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成为各国进行经济转型的指导和依据[3]。由此可见,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起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作用已经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三、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困难与瓶颈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遗留问题突出。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世界范围内处于末端的位置,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一,重工业化比重较高,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撑产业,因此导致在排放污染物总量上远超他国,导致环境保护压力巨大;二,出口产业中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较低,资源利用率也相对较低,比较注重人口红利;三,创新能力较西方先进国家低,技术水平落后,无法有效的利用科学技术优化产业结果,治理环境问题。除此之外,再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所以留下来的环境问题尚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导致我国的经济转变压力远高于其他各国。

(二)技术水平不先进,绿色发展后劲不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只有科学技术水平提上去了,经济发展模式才有赖以转型的基础和动力支撑。我国的生态产业起步较晚,因而在治理技术上较发达国家还存在有一定差距,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无论是节能技术还是废物处理技术,很多先进的装置都需要进口才能解决,不仅耗费巨大的开支,治理效果也受到影响,极大程度的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进度。

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及提升对策研究

(一)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首要任务便是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将第一产业以及第二产业的比重缩小的同时,利用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以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改造成具有生态循环净化能力的新型产业。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注重开发新技术,强调生产的创新化与使用的可循环化,为绿色节能技术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撑与政策保障,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加强政府引导,扶持新能源企业发展。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看得见的手”对于市场经济发展所能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同时,政府也应出台一些列的政策法规确保经济发展模式朝着国家所呼吁的“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和谐”的经济模式转变[4]。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绿色扶持基金,鼓励那些致力于绿色能源发展的企业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普及绿色环保意识,全民参与经济模式转变。低碳生活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形影不离,因为绿色出行的提倡而导致的雾霾天气的减少便是最为明显的一个例子。如今,大部分国家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低碳环保意识的宣传,这样不仅能提高人们对碳排放量危害的意识,还能够提高人们对低碳生活观念的认知[5],促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平稳、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时代的要求以及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在世界范围内不被认可,唯有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方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生态环境所提出来的必然要求。本文仅是从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出发,提出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建议与对策,并未对具体的转变实践进行细致研究,仍需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述,本文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 张鹏飞.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J].科学与管理,2009(05).

[2] 陈晓春,谭娟,陈文捷.论低碳消费方式[N].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

[3] 夏垫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05)33-35.

第4篇:经济发展专题范文

关键词:产业转移;企业迁移;京津冀

本文为河北行政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4XYKT035)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18日

一、基于企业视角分析京津冀产业转移必要性

虽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中对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发展有了较为明确的定位,接下来就是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前提下,如何引导产业的转移与承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但很明显,政府意愿并不能主导市场行为,同样产业的转移也绝不会完全听从政府的安排。企业既是产业转移的形式载体,也是这一过程的行动主体,企业的迁移是完全遵循市场规律而并非政府意愿的,但政府可以在了解企业迁移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企业利益的政策来引导企业的迁移,从而推进产业的转移。因此,基于企业视角的研究不可或缺,甚至可以说,政府只有先研究透企业,弄清楚什么可以驱使企业移出,什么可以吸引企业移入,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产业转移政策,完成京津冀产业转移的疏导工作。

二、企业的迁移类型及影响因素

(一)成本领先型迁移。这种类型的迁移是企业在考虑迁出地与迁入地的各项成本差异的基础上做出的决策,成本主要涵盖了土地、劳动力、能源、资本等多个因素。当迁出与迁入两地的成本差值足以弥补企业迁移所带来的沉没成本,并可带来可持续的低成本优势时,企业会表现出浓厚的迁移兴趣。长远来看,低成本的优势虽然短期内可以吸引大量企业,但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多这种优势会逐渐消耗殆尽,那些对成本敏感的企业很快又会寻找新的迁入地。

(二)竞争优势型迁移。企业希望通过迁移的方式,来获取非成本的其他竞争优势,比如市场、人才、区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这种类型的迁移中,企业对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倚重程度较高,甚至可以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同时,在这种迁移策略的影响下,也有可能衍生出企业的多地区布局,将研发部门放置在高端人才聚集的地区,将营销部门放置在临近主要市场的地区,由此享受不同地区带来的不同竞争优势。

(三)集群性迁移。集群性迁移顾名思义是一种群体迁移,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企业集群一起进行迁移。这些企业集群或是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迁移,或是在产业链中核心企业的牵引下迁移,也或者是类似的小企业群一起为了成本、市场等因素抱团迁移。这种群体迁移不仅可以继续保持产业群规模经济的竞争优势,还可以增加从迁入地获得政策红利的砝码。

(四)强制性迁移。强制性迁移是企业受到所在地区的政策环境压力被迫迁移,是企业在非自愿情况下的无奈之举。比如在环评要求较高的地区,技术设备达不到的企业就会被强制关闭,被迫向标准低的地区迁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去非首都功能,这样很多未包括在首都功能的产业、企业就面临着迁移。

三、企业迁移选择对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影响

(一)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企业在迁移的过程中形成集群或者分解集群,从而影响到当地的产业结构与布局。京津冀三地各有其产业布局与定位,因此需要合理地引导企业迁移,以达到产业规划目标。

1、非首都功能的疏解。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落地,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任务也开始启动,这就意味着一些企业需要被迫迁离北京。而这些企业并非不良企业反而有些是优质企业,这些企业移向何处,对河北、天津甚至其他省市来说都是想要争取的资源。这些企业的迁移选择,甚至可能会改善迁入地的相关产业发展。

2、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京津冀三地的共同目标,目前北京的第三产业比重已趋于合理,但津冀两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第一产业的保障与第二产业的促进。服务业是以工业为依存的,只有工业化、城镇化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带动服务业的爆发。所以发展服务业不仅是一句口号,还需要企业来做出最终选择。当生产性企业聚集时,当地的服务业自然会带动起繁荣,反之无论政府再费力也可能只是一句口号。

3、重点产业的发展。京津冀三地重点产业发展都需要大力吸引相关优秀企业入驻。优秀的企业不仅能带动所在地产业的发展,还能靠自身引力形成集群,推动行业创新,这时企业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1、技术创新与升级。产业的改造升级离不开企业的贡献,企业以其创新来带动行业的创新与产业的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从企业来看,最具有创新的活力,比任何政府的创新推动更具有主观意愿,产业的改造升级都是由企业的技术创新来层层推进的。选择有创新基因的企业,有助于在产业转移承接过程中,推动当地的产业升级。

2、完善产业链。企业的不断集聚既可以形成集群、壮大产业规模,又可以做深做细产业链,完善当地的产业链延伸,充分挖掘产业链价值。在京津冀的产业转移与承接中,三地同样面临对当地重点产业链完善与补充的选择。吸引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相关企业,有助于增强整产业链的竞争力。

四、基于企业视角政府如何引导产业转移

(一)以市场手段完成引导。在京津冀产业转移与承接中,企业的迁移需要市场手段的引导,行政强制是不能硬性地限制企业的去与留的,只能是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来进行吸引与分流。比如在经济发达的人口密集区,市场已经通过土地价格与人力成本对企业做出了选择,生产型企业迫于成本的压力就会衍生出迁移的意愿,如果这个时候有其他地区愿意承接该产业的企业,就可以通过土地优惠、税费优惠来进行吸引,再加上当地的人力资源可以满足企业需求的话,就可以很顺利地完成转移与承接。不同类型的企业所关注的政策不同,土地、人力、资本、税费、区位、物流交通等要素都可以在政府的应用下变成引导产业转移的不同力度的优惠政策,从而达到产业调整的目标。

(二)促进“要素”的流动。产业转移表面上看是产业组成的主体-企业的流动,但进一步细化分析,其实是一种要素的流动,涉及资本、人力、技术、土地、市场等要素的流动,企业的迁移除去行政强制,基本上是一种逐利的流动。要想促进企业的流动,必须首先促进这些要素的流动。

1、资本要素。京津冀三地的金融环境不同,对资本的容纳性与投融资的条件限制也不一样,资本环境越是宽泛的、多样化的地区越容易进行投融资,而相对保守的河北则需要进一步开放自己的金融市场与服务,借鉴京津的方式方法,促进资本的流动。

2、人力要素。本来人力资源的流动是诸多要素中流动性较强的,但京津冀三地特殊的户籍制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力的流动,尤其是高级人才的流动,从而限制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流动。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拿出相应的办法对由京津转移到河北的企业员工进行合理补偿与过渡,最终当然是要打破这种户籍壁垒。

3、土地。土地虽然看似是不可流动要素,但可以通过土地指标的转让来在三地实现流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在固定不同用地类型总量的基础上,将三地的不同类型用地协同起来,实现土地置换与转让。

主要参考文献:

[1]肖金成.京津冀区域合作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11.

第5篇:经济发展专题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体制改革;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0105-02

1 前 言

早在1995年制定“九五”规划时,中央就明确提出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但是,由于原有的支撑粗放型发展方式的体制基础没有消除,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不顺利。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粗放型发展方式所导致的结构性弊端日益凸现,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为了巩固应对金融危机的成果,保持中国经济的良好增长态势,中央在2010年年初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升到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高度;重申必须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以上三个方面分别涉及经济的支出结构、产业结构和增长动力结构,从不同角度反映着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方式,是同一个现象的不同侧面。这三方面的转变迟迟未能实现的根源均在于支持新的发展方式的制度安排未能建立,而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败的关键也在于能否顺利地推进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

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得以延续的体制根源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呈现以增量改革为先导,资源配置、宏观环境和政府等领域改革滞后的特征。这些领域改革的滞后成为粗放型发展方式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1)财税改革滞后。财税领域改革的滞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资源税费体系改革滞后。当年为了补贴国有企业而采取的低资源税政策在目前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下仍然存在。根据樊纲等(2009)的分析,中国企业收入在最近几年的大幅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本来因资源能源价格上涨所导致的“资源租”的增长。在中国不完善的财税体制下,本应由国家收取的“资源租”都以资源行业企业利润的形式存在。它并非企业靠提高效率而得来的利润。由于这些“资源租”作为企业利润留在了企业,就变成了企业收入的增长。第二,国有企业分红机制不完善。1994―2007年,国有企业从未向任何中央政府部门分过红,也不给国家上缴利润,类似于无偿使用国有资产。2008年改革之后,这些国有企业也只向国家缴纳占总利润5%~9%的红利。以上两个领域改革的滞后使得企业未分配利润迅速增加。这一方面意味着企业拥有大量的可支配资金,为企业的高投资提供了资金保证。另一方面,企业收入的增加意味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减少,而居民收入的停滞又成为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瓶颈。高投资生产出的大量产品不能被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消化,就只能转而依靠出口来解决问题。

(2)金融改革滞后。中国目前的金融结构仍然以四大国有股份制银行为主,它们所运用的人民币资金约占整个金融体系人民币资金运用总量的75%。理论与实证研究均表明,大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方面没有比较优势。因此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相对不足。由于中小企业通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故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停滞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居民收入增长停滞,居民消费难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此外,中小企业融资难还意味着新建立的企业难以从正规的金融体系中有效地为创新活动融资,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难以转化为创新产出,技术进步和企业创新也就难以取代物质资源消耗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3)生产要素价格改革滞后。土地、自然资源、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定价并未市场化,或沿袭旧有的行政定价模式,或受到政府机关的干预。地方政府为快速实现GDP最大化的目标,通常采取压低要素价格的办法来吸引投资者,从而诱使企业采取高投入、高能耗的生产方式。由于依靠低廉的要素价格即可赢利,企业家并没有足够的压力和动力依靠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效率改进来增加产出。中国企业家创新意识的淡薄的一个明显证据是大部分工业企业几乎不进行自主技术创新活动。根据2005年中国经济普查公布的数据,中国的工业企业投入的研发费用平均仅占销售收入的0.56%。这种生产方式在短期内固然能带来经济增长,但是从长期来看不利于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不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政府改革滞后。在以GDP最大化为核心的官员考核机制下,拥有大量资源配置和行政审批权力的地方政府把注意力放在利用手中的资源和权力尽快做大GDP上。这样的行为固然有利于GDP的快速增长,但是也阻碍了经济的均衡发展。第一,政府对生产性领域干预过多,难以作为公正的第三方提供有效的产权保护和合同执行。企业家常常不得不通过贿赂等非法手段来获取政府的产权保护,导致和腐败现象愈演愈烈,阻碍着市场范围的扩展和市场交易从人格化向非人格化的转换。而现代服务业交易恰恰是体现着非人格化交易特征的交易类型,相对于制造业而言,对法治和产权保护的要求更高。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第三产业难以成为推动增长的支柱产业,根本原因还在于政府无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第二,政府手中所掌握的资源会倾向于配置给投资规模大、生产成本低、产值增长快的企业,凡是能够进入到地方政府的扶持名单的企业都可以获得优惠。此外,私营企业的市场准入依然需要得到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的行政审批或行政许可。政府官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偏好和目标来决定企业的准入。由于政府掌握的巨大权力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企业家不得不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配置在“公关政府”等非生产性领域。由于企业家才能的总量是有限的,在非生产性领域投入的资源增加就意味着企业家在生产性领域的投入减少,生产领域的创新活动也就难以快速增长,产出的增长也只能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

3 构建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基础

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必须多管齐下,加快推进以下关键领域的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集约型发展方式运行的体制基础。

(1)推进资源税费改革,使以企业利润形式存在的“资源租”上缴财政;并将国有企业利润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分红。政府可以利用这笔收入增加居民社会保障力度、扩大转移支付,从而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收入的增加可以促进居民消费的增加,而企业收入和储蓄的减少可以降低企业投资冲动。

(2)培育多层次的银行体系,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中小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保证。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促进消费增长。此外,中国人均GDP刚刚突破3000美元,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大量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近期内仍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符合比较优势是企业创新活动得以实现所必须遵循的前提,因此,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的解决将有利于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实现。

(3)推进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使得要素价格能够反映其稀缺性,从而迫使企业在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上下工夫,推动企业收入的主要源泉从物质资源投入向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4)改变以GDP为核心的官员考核机制,削减政府手中的配置资源和行政审批权力,促使各级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保证市场机制高效运行上。特别是要在加强法治、保护产权、执行合同上多下工夫。政府职能的转变一方面能够促进市场交易的非人格化,为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制度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家的非生产性活动,使得企业家集中精力从事生产性活动,推动企业在产品、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构建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微观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昀.体制转轨路径转变与中国经济波动的平稳化[J].开放导报,2011(2).

[2]樊纲,魏强,刘鹏.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与财税改革[J].经济研究,2009(8).

第6篇:经济发展专题范文

关键词 生产经营 经济运行质量 社区

0引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关系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对社区自身来说,就是要进一步优化内部运行机制,提升发展质量,为实现油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

1提升社区经济运行质量的必要性

1.1提高社区经济运行质量面临难得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国内经济有望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石油石化行业正处于事业发展的上升期、综合实力的跨越期;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正处在加快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机遇期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期。这是社区经济发展必须要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的最大发展机遇。当前社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管理与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已经进入了建设“环境优美、设施配套、服务优质、生活便利”新家园的新时期。因此,提高社区发展质量,至关重要。

1.2提高发展质量是建设大本营的必然要求

胜利油田对社区板块在稳定队伍、保障原油生产上寄予厚望,对社区工作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快了胜利大本营建设步伐。改善职工生活条件,方便职工群众生活,维护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营造文明祥和的生活氛围,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的后顾之忧,让职工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把职工群众的思想和精力凝聚到打造上游长板上来,是社区工作的应有之义。建设大本营,关键在于保证工作质量。没有良好的经济条件、优质的服务,大本营就很难真正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1.3提高发展质量是社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必然要求

社区经济运行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就,但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一定要以更高标准看待自己的工作,用放大镜审视自己的不足,用显微镜看待别人的经验和长处,用望远镜对待社区经济发展的长远发展趋势,自己与自己比找准优势,自己与他人比找出努力方向,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虚心学习借鉴油田内外同行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解决好固步自封、自我满足,要求不高、标准不严的问题;切实解决制度执行不到位、不彻底、不给力,工作有安排、有要求、有落实,无回音、无反馈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开拓思路,让优点更优,让短板变长,以精细管理保经济发展、以优质服务促经济发展。

2提高社区经济运行质量的几点对策

2.1要强化管理精细、机制灵活、责权明晰的经营管理运行机制

要对成本与投资实行全过程监控,实现透明化操作。要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把严控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社区生产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ERP、内控为切入点,以“建标、对标、追标、创标”为抓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细化成本核算单元,实施成本过程管理,责任主体细化到基层队、班组和个人,构建标准成本体系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实施月度成本发生情况通报制度,成本费用不仅要控制好,而且要运行合理、合规、合法,严禁出现变通使用、违规使用情况发生。要完善预警、分析、跟踪督查制度,形成责任逐级清晰、管理逐级下沉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预算的编制、预算审核平衡、预算执行与调整、预算监控与分析等流程实施制度化、标准化管理,全面落实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确保成本费用不超。要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的争取资金、项目、政策,为社区创造更加宽广的空间。

2.2要强化招投标、合同管理于一体的市场运行机制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内部市场队伍准入制度,全面落实归口管理、分级运作、逐级负责制度,规范招投标管理。加大内控制度执行力度,规范合同管理,加强财务稽查,加强重大资金、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的审计监察,从源头上控制经营风险。

2.3要强化节点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工作环节的精细化、标准化、流程化

要从梳理规章制度、业务流程、职能定位入手,科学分级分类,建立精细化、标准化制度体系和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形成涵盖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监督的全方位闭环管理流程和标准化运行机制。要推进以法律合同管理、投资决策审批、全面预算和月度工作报表为主要手段的经营管理标准化流程建设和以经济活动分析、财务监控、成本项目管理与审计、纪检监察为主要手段的风险监控标准化流程建设。要根据“建标形规范,对标找差距,追标提质量,创标争一流”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明确各系统、各行业、各岗位的管理节点,人人有节点管理责任,层层有节点管理标准,使节点管理覆盖整个社区工作的全过程,真正形成“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依责任考核”的精细管理体系,消除管理死角和管理盲点,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2.4要全面实施绩效考核,以绩效定收益,以贡献取报酬,发挥好薪酬分配激励机制的作用

薪酬激励虽然不是激励职工的唯一手段,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最易被运用的方法。要围绕如何充分发挥好薪酬的激励作用,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以此充分调动全员工作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激发全员“我要干”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全员的主动性缓解社区人员严重短缺的压力。要严格落实管理局的政策,稳妥实施劳动家属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制度,积极创造条件,保障职工的收入水平逐步提升。

3结语

第7篇:经济发展专题范文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必要性;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43-1

1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1.1 在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时,一家一户的农户经营机制越来越缺乏竞争力,需要由集体经济来组织、协调与牵头,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一方面增强竞争力,一方面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更好的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社会化组织程度也应不断提高,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有效的将农民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1.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挖掘自身优势,强化管理,盘活自身资产,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要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引导村干部发展资源性和资产性集体经济。

1.4 推行“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模式,搭建 “双赢平台”。由党支部(村委会)和党员(村委会成员)领办合作社,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和农民通过资本联合、劳动联合和产品联合等形式,采用领办、入股、出租等方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租、出让土地等措施,把集体经济与个体、私营经济的各自优势融为一体,公私结合,统分结合,逐步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一个新途径,在引导农民致富的同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1.5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当前农村主要工作,乡镇(街道)政府的任务主要是引导、信息服务、宏观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以村集体为主,并投入少量的资金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以投入的启动资金、场地、房屋等参股。引导农民在经济实体内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通过农民专业社的当年利润和有偿服务来获得收入。

2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专业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指导农民自愿组建有现实需要、有生存条件、有发展空间的或大、或小、或综合、或专一的专业合作社,避免一哄而起,一哄而下。

2.2 坚持“不求数量多,但求有生命力;不求参加人员多,但求职工真认可;不求规模大,但求效益高;不求起步猛,但求逐步强”的推进思路。坚持由小到大,发展专业合作社。

2.3 坚持由易到难,先由志同道合的少数人先组织起来,保证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组织能力、管理经验、市场拓展等相关要素的协调匹配,以后再逐步扩大发展专业合作社。

2.4 提高合作社信息化水平,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增强合作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合作社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合作社的信息化水平必须跟上时展的要求。

3 对如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议

3.1 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管部门,便于及时指导、协调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各相关部门依法行政,相互配合,根据各自特点和技术装备优势,共同搭建全社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和扶持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向组织制度规范化、服务领域扩大化、自身发展规模化、生产经营产业化发展。

3.2 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对那些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质量安全优、品牌效益高、服务设施全、带动农户多、社会效果好、产权关系明、分配机制好的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给予财政奖励,从而激发更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社。

3.3 加强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的规范化指导工作,完善并严格执行专业合作社内部运作和管理制度,并按照章程严格执行议事、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盈余返还、公开、奖惩等制度。

3.4 大部分合作社缺乏管理人才和技术专业人才,合作社成员虽然都是多年的种植户,养殖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缺乏市场经济知识和新科技知识,还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探索专业合作社新形式,鼓励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村官到合作社任职,解决人才缺乏问题。鼓励农民通过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专业合作社,鼓励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实现增资扩股,以壮大发展规模。

第8篇:经济发展专题范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跌宕起伏,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转入深度调整,对各国大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疲软乏力,呈现低速增长态势;我国经济虽然增长减速,但总体上实现了平稳发展。在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中,我国大企业保持了较快发展,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等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总体规模迈上新台阶。中国企业500强在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50.0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1.41%,首次跨上50万亿元的新台阶;实现净利润2.1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58%。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大企业发展出现徘徊停滞局面;世界500强、美国500强2012年营业收入仅比上年增长了2.77%和2.66%,净利润分别比上年下降了5.47%和0.14%。 二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凸显。中国企业500强是一个庞大的企业群体,2012年营业收入总和相当于当年我国GDP的96.32%,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12年纳税总额为3.65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36.28%;对国家税收的贡献长期保持在35%以上。2012年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88.26万人,占当年我国全部新增就业人数的6.97%,对促进就业同样做出了较大贡献。

三是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近年来,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大企业之间的增长速度差距在不断缩小。2012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实现营业收入20.4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5.13%;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实现营业收入23.3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68%。服务业大企业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制造业大企业。此外,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制造业企业的数量和收入占比都有所减少,服务业企业的地位有所增强。这其中有制造业发展明显放缓的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企业产业结构的积极变化。

四是跨国经营取得一定进展。2012年,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为13.98%,比上年提高1.05个百分点;显示出我国大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在不断提高。这100家企业2012年末拥有海外资产4.4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39%,实现海外收入4.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83%。海外资产的较快增长,表明我国大企业的对外投资、跨国兼并取得了明显进展。

五是在世界大企业中的地位更加巩固。近年来,世界500强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中国企业群体的崛起。中国企业500强2012年的营业收入折合7.93万亿美元,相当于同年美国企业500强的65.74%,接近2/3。在世界500强中,中国内地企业达到86家,相当于英、法、德3个国家的总和,比排名第三的日本多出24家;这86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79万亿美元,占世界500强的15.81%,比上年提高2.80个百分点。我国大企业在世界经济大企业中的地位更加巩固。此外,我国入围企业的经营绩效整体上要好于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大企业发展还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些问题变得更加尖锐。主要是转变发展方式进展较慢,总体经营效率不高;近年来企业亏损面有所加大,经济效益增长落后于资产增长;不少行业产能过剩,设备利用率和盈利能力下滑;缺乏研发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发明专利占比偏低。特别是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我国大企业在创新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品牌影响力、国际化经营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是我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今年前7个月,主要指标仍处于预期的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稳中提质;在目前国际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果很不容易。当前经济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经济既有增长动力,也有下行压力,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党的十报告勾画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深刻阐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新一届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努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道路,着力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是时代赋予我国大企业的历史使命。

第一,把握形势变化趋势,提升战略管理能力。

应当看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低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新常态。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也出现下降趋势,当前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到中高速乃至中速增长的转换时期。最近两年中国企业500强的扩张速度明显放缓,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对此,我国大企业要有深入的分析和及时的把握,要深刻认识提高增长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快改变长期以来在高速增长条件下形成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方式,加快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经济增速适度放缓,为推进转型升级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有助于企业加快从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广大企业要从我国经济中速增长的现实出发,重新审视增长模式、盈利模式以及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再思考、再定位。特别是要提高战略管理能力,建立起有利于战略调整的灵敏机制,以适应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方面,我国许多大企业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国铁物通过对前期发展道路的反思,确定了专注于铁路物资和钢铁供应链集成服务的战略定位,建立了基于战略执行的考核机制,在此基础上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业务结构,经营业绩屡创新高。宝钢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在企业扩张方面实现了从新建为主到兼并重组与新建相结合的转变,为我国钢铁行业跨区域重组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借鉴。实践表明,只有以战略统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企业才能处变不惊,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第二,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最为深厚的力量源泉,是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当前全球已经进入了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大企业要切实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产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推动全行业不断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要大力提升获取社会创新资源的能力,通过协同创新突破行业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要稳步提高研发投入,强化人力资本建设,健全研发体系,力争在产业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的成功自主研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就是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成功典范。

当前,环境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发展环保产业、发展绿色低碳技术,是现阶段我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技术进步的重要突破口。为此,国务院专门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十项措施,了《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共同向全国企业发出了关注气候变化的倡议。我国大企业应当顺势而为,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基本方向,着力推进绿色创新、绿色发展。要将减碳技术、去碳技术和无碳技术作为企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加大工作力度,为企业节能减排、治理环境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要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不断开发绿色低碳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和产业链,在环境友好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建材、大唐电力等企业,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推进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积极构建节能技术服务体系,明显提高了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大企业要积极行动起来,走在推进绿色发展的前列。

第三,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从中外大企业的对比来看,我国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企业500强2012年的资产净利润率为1.44%,明显低于美国500强2.27%的水平。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企业过度追求总量指标,低水平盲目扩张,对资产的使用效率关注不够,相应的投入没有带来应有的产出。因此,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就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改善效益的现实途径。

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要紧紧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优势产业链的目标,按照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不断优化企业内外部资源配置。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潜力,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实现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要灵活运用兼并重组手段,发挥优胜劣汰机制作用,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积聚,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需要强调的是,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技术改造,对于现有企业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更加重要、更为现实的选择。广大企业对此应当给予高度重视。要坚持技改与基建并重,优化投资结构,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现有装备的技术工艺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近年来,国电集团公司通过科学延伸发电产业链,加快发展相关产业,形成了以发电为主,煤炭、科技环保、金融保险、物资物流协同发展的格局,在企业内部结构调整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兴际华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产业、产品和资产等七大结构调整,实现了收入与利润的持续稳健上升,成功走出了一条军需企业集团转型升级的“新兴之路”。中国重汽高度重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近年来先后投入80亿元资金用于技术改造,整体工艺装备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水平,部分关键生产线和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极大地巩固了自身在国内重卡行业的龙头地位。

第四,稳妥推进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当前,国际经济的缓慢复苏和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宝贵机遇。我国大企业应当抓住这一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国际化布局,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针对以往我国企业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以下几点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一是要充分做好前期的信息收集工作,做好国际化人才和技术储备,确保国际化经营的稳妥推进。二是要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建立起全球一体化的企业管理体系。三是要加强协调与合作,避免因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而加大国际化风险,降低国际化经营绩效。四是要做好国际化经营风险管控,加强与当地企业、社区的合作,努力降低各类风险的发生。

一批先行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改善我国大企业国际化经营绩效积累了宝贵经验。2013年2月26日,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最终完成了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这是中国企业成功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红豆集团抓住“走出去”战略机遇,实现了由“境外据点”到“境外园区”、由产品“走出去”到资本、品牌、市场、管理、人才“走出去”的根本性转变。本地化是华为保持稳健发展的战略之一,目前外籍员工已经占到华为西欧员工总数的60%以上,而且更多地在西欧市场第一线充当骨干力量。中交集团在“走出去”过程中,建立了海外合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设置合规审查,阻断合规风险,保障了企业海外战略的顺利实施。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值得广大企业学习借鉴。

第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凝聚起巨大的正能量,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我国大企业需要从战略高度,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给予应有的重视。要善于以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为核心,提升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生命。要注重实效,努力实现制度和文化的协调统一,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协调统一。建立具有多样性、包容性特点的开放性创新文化,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责任竞争力。多年来,沙钢集团全面实施企业文化提升战略,使企业文化成为广大员工同心协力建设一流钢铁企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为应对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的严峻考验,实现高效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

诚信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经营对树立和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反,缺乏诚信,漠视对消费者、对社会应当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往往会对企业自身产生致命性的伤害,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广大企业要视诚信为生命,将诚信经营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落实到企业经营发展的方方面面。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恪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文化氛围;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合规经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坚决抵制商业贿赂,不借助违法手段谋取商业利益。总之,只有将诚信建设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企业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赢得社会的尊敬,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9篇:经济发展专题范文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主体动力路径

[作者简介]薛忠英(1965- ),女,辽宁丹东人,辽东学院师范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与管理。(辽宁丹东118003)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075-02

一、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人类文明高度发展时代的到来,教育不断进行着自身的革命,而教师这一职业也已然被视为一种具有专业性质的职业,教师专业化的问题更是备受各界所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行为与情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动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教师由“被动”发展转向“主动”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因此,切实提升教师主体动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而使教师主体动力的发挥更加有益于推进和深化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主体动力的解读

教师专业发展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发展,而“教师”的变革恰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和归依,所以教师的动力实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就是主体动力。教师专业发展主体动力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

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按时间维度可分为三个内容:一是教师对于自身在过去专业发展活动中的意识;二是教师对于自身在现在专业发展活动中的意识;三是教师对于他未来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规划。教师的这种自主性发展意识不仅把以往发展中的情况,连同当前教师的发展状态和未来教师可能会达到的发展水平结合统一起来,也增强了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教师已有的水平能够积极地传递给以后的行为,未来的教育目标支撑现今的行为,从一定意义上确保了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①具备很强的自我发展意识的教师个体,可以通过多途径进行自我反思,实时关注自身教师专业的发展,经常激励自己,对自身专业进行剖析、规划、调控和自我的更新。②

(二)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能力

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选择、判断和行使抉择的技能。这是在教师拥有一般能力的基础上,所实施的一种有利于专业自的能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能力的提升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著名教育家斯腾豪斯在《课程研究与编制导论》一书中指出,自主专业发展可以遵循三个途径:通过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通过系统的自学;通过在教师中检验已有的理论。教师可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途径进行专业发展,通过在困惑与解惑之中产生强大动力。

(三)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人格

教师的性格、资格、品格和体格是构成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人格的四个要素,它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主体动力的重要体现。其中,品格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起主导支配作用,影响和制约人的性格、体格和资格的形成;人的性格、体格和资格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它们在人格结构中起积极能动的作用,同时也会影响着品格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主体动力的发挥在人格领域要求教师自尊、自立、自强,有教育机智,严于律己,有较强的责任感,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执着力,积极进取,具有优秀的人格力量和教学效能感等。③

(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价值

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价值是指教师发挥其主体性,在专业发展实践活动中满足社会和自身的需求,达到内在的自身价值和外在的社会价值相统一,并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自主专业发展价值得以实现的条件是教师主体性的发挥,以此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创造价值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得到的认可和创造的价值,以及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后的满足感,社会以及学生的信任与尊重等。

三、教师主体动力的发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一)促进教师教育观和职业观的转变

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教育能量得到激发,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学习与吸收先进理念,逐步摈弃落后的教育观与职业观。使教师认识到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要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技能,要视专业发展为自己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是自己奋斗终生的事业,进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提高和价值的实现。

(二)促使教师的人格、人生价值在教师职业生涯中得以融合

教师主体动力的发挥旨在阐释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关于教师自我价值体现,教师人格完善的重要性和作为主体的“教师”对专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价值一般表现为教师的尊严,教师的需要,教师的自我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可以理解为他对他人或者社会的价值,教师的一生是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从价值统一的角度来分析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这一主体既要实现人格价值,也要实现人生价值,教师主体动力的发挥应该具有双重性。在这样的动力引导下,使教师增进对工作和活动的理解,也使教师把教育工作的意义普及到他个人生活的意义和社会的发展中去。

(三)增进教师行为和教育的有效性

增进教育的有效性,是一切教育活动开展的首要目标,而这与教师主体动力发挥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教师主体动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具体行为,如对教师工作的开展和教师面对问题的坚持性产生影响,对教师自身教育行为的选择、任务情境和教育目标的反应有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教师对他人及情境的情绪与思考。所以,教师主体动力的发挥不仅引导着教师知觉与理解自身和外在的行为,也是教师教育行为产生的基础和影响的重要因素,由此也涉及教育的有效性。

(四)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和职业竞争力

作为教师,只有不间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专业素质,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岗位、更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报酬,也才能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选择“教师”作为职业的个人,是否能够长期地从事这一职业并有所成就,不但取决于外力的作用,如社会所赋予教师的职业声望、工作报酬、地位等因素,还取决于选择这一职业的个人,能否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持之以恒,能否不断地发展自我,最终在提高个人生活幸福感的同时,实现人生的价值。一个教师能够通过主体动力的发挥得到、享受职业生涯过程中的满足和愉悦,就会产生幸福感,就会充分展现人在职业生涯中的生命价值。

四、基于教师主体动力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一)凸显教育信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原动力

教育信仰主要体现为教师在教育活动及自身职业的认知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教师职业和教育的一种信念,是一种教师思维与生存状态的体现。当教师的认识与教育观上升到一种教育信仰时,教师自身就成为其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了。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来源于教师对事业的坚定信念,教育信仰越坚定越容易增强其对专业的承诺,使其投入热情和精力于教育事业之中。另外,教育信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性与发展动机的强大动力,在专业发展动机的激活、维持以及强化过程中教育信仰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教师激发与调动工作潜能的主导影响力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工作中的情绪和态度。

(二)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动力支撑

反思性教学是强调教师运用行动研究、自我评价等反思教学行为,努力提高其在教学活动中的自我调控能力和面对动因、后果的自我意识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反思及时发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迅速对问题予以反应,分析、总结以往的经验,提高教学的合理性,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这不仅利于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教师将经验升华为理论,在这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自主性得到了发展。教师在反思性教学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在教学效能提升的过程中实现了主体动力的增强。

(三)坚持合作式学习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动力

合作学习是通过与他人配合完成共同目标来获得知识、经验与技能的活动与过程。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靠个人的力量解决不了,这就需要教师摆出问题与同行一起探讨、交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教师之间的互助精神,提升教师的智慧水平,在挖掘教师群体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困惑得以解决。④在这个过程中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激发教师关于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使教师隐藏的潜能被挖掘出来,让教师拥有更加自觉的发展责任意识,化作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人并提升其主体动力。

(四)“四情并重”激发专业发展中主体的动力与活力

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还要注重“四情”,即激情、痴情、倾情、真情,通过自身情感之源的开启增强专业发展中的活力与动力,向更高层次的专业水平迈进,彰显个体的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首先,教师要对专业发展充满激情,这样才能激发对专业发展的持久兴趣与动力。其次,教师要对学习研究拥有痴情,要始终保持对未知知识的渴求,成为主动探求教育教学创新的研究者。⑤再次,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报以倾情,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与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最后,教师要对学生投入真情,在教学与管理中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发现学生的潜能、宽容学生等。

(五)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教师发展的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一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教育问题、解决教育问题、不断反思的终身式学习过程,也是教师能够在理想、道德、情感、职业信念、审美能力等方面日渐成熟、不断提升、勇于创新的过程。⑥所以,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在教师的发展周期中应根据每一阶段发展中的不同需求和特征来构建一体化发展体系。教师要通过不断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就、新趋势和新动向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终身学习的正确理念下生成不竭的主体发展动力。

[注释]

①姜勇,洪秀敏,庞丽娟.教师自主发展及其内在机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3.

②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67.

③李骏骑,李春燕.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8):33.

④海伦・蒂姆勃雷.促进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的十条原则[J].教育研究,2009(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