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时事评论文章范文

时事评论文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时事评论文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时事评论文章

第1篇:时事评论文章范文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评论;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043-01

电视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题材与电视媒介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独特优势,加上电视新闻评论以新闻性、说理性和电视性三者相统一的个性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日益成为电视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发挥着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

一、体现电视评论的新闻性,选题是第一位

凡是有生命力,具有强大舆论引导作用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无不紧扣时代节奏,体现时代价值,反映时代精神。像“十二五”提出的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环境友好、扩大开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都是体现时代特征的大题材,是评论节目的重大选题。

电视记者除了善于发现,善于挖掘蕴藏体现时代特征的事物外,在选题的过程中,还要努力挖掘新鲜的平凡事物中的某一侧面作为选题内容。首先,在及时上时效性体现新鲜。要充分体现电视评论的时效性,评论节目就要与新闻报道联系到一起,电视评论作为新闻报道的延深和深化来完成。这一点中央电视台是全国地方电视媒体学习的榜样。我们经常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看到当天重大消息,在接下来的焦点访谈评论节目便进行深层次报道,使消息和评论相得益彰,共同满足观众对新鲜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在特殊中体现新鲜。所谓特殊,就是不一般的事物。医院的医生护士很多,救死扶伤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和应尽的职责,做到这些并不是新鲜事,但如果去了特殊的一线,去救治受灾群众了,那他们就是特殊的人物,所做的事情是大爱于天的事情,那就是新鲜的。再次,在陌生中体现新鲜,陌生的本身就具有新鲜感。象唐山地震以后,30多年来中国未发生过毁灭性地震,一些70年后出生人对地震的发生很陌生。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好多媒体全面详细介绍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带给人类的灾难以及防范方法,观众无不感到新鲜,求知欲得到满足。

二、体现电视评论的说理性,论点要鲜明,论证要充分,思辩要缜密

评论是先有论点,后有论据。对电视评论而言,论点提出应开宗明义,立场鲜明。论述的过程往往随着对新闻事实调查的逐渐深入而展开,既要有横向的铺陈,也要有纵向的深入,整个论述是立体的。在辽宁省记协组织的辽宁省政府奖评选中,我台的电视新闻评论作品《环境悲剧当落幕》曾获得一等奖。这篇作品开头开宗明义提出论点,辽阳东部山区矿业开发为各级政府输送了财源,可欣喜之余我们又看到了另一幕;那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蓝河遭受污染。接着,以雄辩的事实,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分析和论证。为了突出论点,作品指出要关注财源数字后面的忧患 。并通过对母亲河蓝河污染前、污染后的对比指出环境污染已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紧接着分析了造成污染的原因。接着又通过数字说明财政收入与数以万计人民群众的生命和未来的千秋大业相比不值得一提。在最后的结论部分作品强调:切勿贪求小利把悲剧当作正剧来演,环境悲剧当落幕了。至此论证结束,可以说是逻辑严谨,丝丝紧扣,无论在推理和论据的使用上都围绕论点逐渐深入。

三、体现电视评论的电视性,关键在于电视手段的有效运用

声画合一,声形并茂是电视最为显著的特点,有着广播报纸不可比拟的优势。画面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和语言,它和解说词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这样电视评论在注重文字解说的同时,也要注重画面的运用。做到既要“以话引图”又要做到“以图说话”。象给城市不文明行为曝光,可以用画面语言来表现,行人不走人行道、汽车闯红灯、随手扔杂物、拥挤的汽车站点、乱贴小广告等等。这些都是评论强有力的事实依据,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在电视评论里,画面形象、被采访当事人的讲述和记者的现场介绍,无不具有浓烈的感彩和现场感。要使记者现场主持、解说词的运用、以及被采访当事人的讲话三个构成要素有机结合、相互呼应,除了注重文字解说,画面的运用外,还要把握好记者或主持人与被采访对象同期声的运用。记者或主持人在电视评论中,他既是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又是现场采访记者,同时又是论证主题的评论员。他表露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观点。因此,记者或主持人采访时切忌居高临下的态度及使用质问的语言来提问,应以党和政府代言人的身份,与观众进行有效沟通,以动听的语言和感人的现场打动观众。而被采访者,其言谈可以不受更多的限制,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剪辑人物同期声时,允许被采访者在不违背客观事实的前题下有不同的意见和见解,但这种意见和见解都要为主题服务,服从于舆论的正确引导。

第2篇:时事评论文章范文

论文关键词:LED显示屏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LED显示技术越来越成熟,LED显示屏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和其他大屏幕终端显示设备相比,LED显示屏具有自己的优点,如亮度高、寿命长、视角大、屏幕面积可大可小及可与计算机连接,支持软件丰富等。LED显示屏不仅可以用于有关信息,还可以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如通过显示屏幕播放上级领导及各种贵宾莅临参观、指导的欢迎词,及各种重大节日的庆祝标语等。因此,不少重要场所、大型演出活动采用LED显示屏作为显示设备,包括许多学校也安装了LED显示屏。和其他电子产品一样,LED显示屏使用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由于目前的显示屏系统在屏体结构上都采用了单元化、模块化设计,方便了系统的维护。因此,也有些常见故障,只要用户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电器维修经验,掌握了显示屏系统结构及信号的流向,有些以前需要专业人员解决的问题自己也可以动手解决。

LED显示屏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

进行故障排除,必须了解LED显示屏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明确信号的流向。LED是发光二极管的简称科技小论文,LED显示屏即是用大量LED发光管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的显示设备。显示屏一般由单元板(模组)拼成,每个单元板上按一定规律集成了一定数量的LED灯及控制和供电电路。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LED显示屏由控制计算机、屏体、供电装置、信号传输线等组成。在所有的组成部分中,屏体出故障的可能性最大,屏体故障的排除也是LED显示屏日常维护、维修的重点。

显示屏常见故障及排除办法

LED显示屏按使用的环境分室

摘要的工作电压,输出电压为直流5伏。

常见故障一:某一条块无信号

通过上面对LED显示屏屏体结构的阐述,某一条(块)单元板无信号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电源供电不正常,二是显示信号没能传送过来。对于第一种情况,可以检查该单元板上的供电插头是否接触不良,或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是否正常。对于第二种情况,应检查传送信号的排线是否松动,断裂,可用替换法进行排除。通常情况下,供电造成某一条块无信号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排线有问题,而单元板芯片出问题的可能性较小。

常见故障二:大面积无信号

LED显示屏长时间工作后,常出现大面积无信号显示的情况,如只有底部一小部分有显示,其余则无。出现这样的状况往往是各级联的接收卡之间信号传送不畅造成的。在上面的屏体结构分析中提到,各接收卡之间是用网线传递信号的,每块接收卡上有两个RJ-45接口,其中一个接收前面的接收卡送来的信号,另一个接口给下一个接收卡传送信号。大面积无信号的故障往往是RJ-45接头和接口之间接触不良造成的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尤其是室外屏,受环境影响大,更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而接收卡本身出故障的情况要少得多。在进行故障排除时可以将网线插头反复插拔几次,最好重做一根网线替代,而水晶头的质量要好,抗氧化、耐腐蚀性要强。

常见故障三:常亮点的出现

常亮点也称为失控点。该亮点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处于长亮状态,不随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该故障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相应发光二极管的管脚短路造成的,如导电碎屑(新屏出现的概率大些)和水珠(雨雪天气)引起的。当故障出现时,可以在屏体上该亮点对应的单元板上仔细查找短路位置,清除即可。

常见故障四:单元板上蜂窝状黑点的出现

单元板上出现蜂窝状黑点也是常见故障之一。黑点和常亮点一样,都称为失控点,但故障原因不同。黑点的出现一般是由于发光二极管的管脚接触不良引起的,即出现了虚焊。要重新焊接虚焊点,一定要将单元板从屏上取下,等焊好后再安装到原位置。不能在屏体上直接进行焊接,因为直接在屏体上焊接的话可能因光线不好或空间狭小引起误操作,还可能出现焊锡落到其他单元板上科技小论文,引起新的故障。

常见故障五:拖尾现象

和电脑显示器要设置刷新频率一样,LED显示屏的刷新频率设置不当也会带来问题。刷新频率是LED显示屏的显示数据每秒钟被重复显示的次数。刷新频率越高,图像越清晰,但也不能太高,太高会出现黑屏现象且影响使用寿命;太低则会出现拖尾现象,尤其是信号末端不够清晰。笔者最近就遇到了类似问题:两块显示屏以串联方式显示同样内容,最近发现在屏幕的一端出现拖尾现象,且两块屏的故障部位几乎相同。在排除了屏体的原因后,经检查发送卡的参数设置,发现刷新频率设置较低,为200Hz,室外屏的设置应为300 Hz——600 Hz。重新设置后,显示正常。

以上是LED显示屏在使用过程常遇到的几种常见故障。其实,为了减少出故障的几率,关键是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进行规范操作。如使用时要先开控制主机,待进入播放软件后,方可开屏通电,关闭时的顺序则相反。在环境温度过高或散热条件不好时,应注意不要长时间开屏。遇雨雪天气或空气湿度大时,不能立即使用,对系统设置的重要参数要有备份,及做到专机专用等等。

第3篇:时事评论文章范文

中学政治课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有关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要教导学生多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判别现实生活中相关的政治现象,学会运用时政来理解分析课本上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政治素质和探究创新精神。

通过近几年对中考政治试题的研究,我发现试题越来越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体现人文精神,贴近社会生活,主要考察学生如何分析判断时事政治现象,如何利用时政材料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现在我们对时政的教学不能再只停留在仅对学生传播时事新闻的层面,而要把时政知识贯穿到平时每节政治课教学中去,让学生把关注时政,评论时政,联系时政解决问题变成一种政治课学习的常态。

围绕这个想法,我经过几个阶段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逐渐总结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1 先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搜集了解时政信息

现在大部分学生除了对娱乐新闻比较感兴趣之外,对国内外其它方面诸如政治,经济,科技,体育等方面的新闻时事根本就不太关注,所以应先通过强调中考时政的重要性等引导学生去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生活,激发他们了解时事的兴趣。然后逐步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关注,来收集,了解和掌握最新,最准确的时事信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1.着重引导学生平时注意多“看”,即多看书,看报,看杂志,看电视,上网,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要多给学生强调,引导,让他们在忙碌的学习之余,利用各种机会和时间,关注身边的事,关注国内外大事;2.用一个专门的本子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时事收集,剪贴,整理下来。摘录资料是读书看报的一种笔记方式,也是积累知识的最佳方式,很少有人对看过的东西做到过目不忘,所以教会学生把看到的时事知识分门别类的记录整理下来是非常必要的;3.轮流在每节政治课前要求一位学生做五分钟的最新时政点评,然后教师进行评价。中学生的特点就是最爱在竞争中表现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对自己收集的新闻进行点评是激发学生关注时事最好的时机,;4.定期在各班举行一次时政点评稿,剪报或手抄报的展览,评出最佳的几位。这是对学生对一段时期所收集的新闻材料的一次总结,回顾,也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别人如何收集时政资料的积极性;

通过这些途径,让学生逐步养成每天关注时事,并学会点评时事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时政学习的兴趣,初步为把时事知识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打下基础。

2 将搜集的时政信息与教材理论知识尽量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不能仅就教材上的知识来讲解,而要尽量结合学生所搜集的时政材料,尤其是每一节课前学生所点评的时事,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知识,这样不仅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关注时政的热情,而且有利于教师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当堂知识的兴趣。

另外,我在组织学生关注时事,了解国内外大事的同时,更鼓励学生不能只满足于“看”和“说”时事,而是要不断增强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意识,要逐渐培养自己运用时政材料理解教材的理论知识,和利用书上知识来分析时事背景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把关注时事和学习政治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正像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明确指出的“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在这种学问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学会巧妙的引导,比如:在讲到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二课第二框题《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中关于“民族精神”这一概念时,如果仅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了解“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内容,意义”,学生根本对这一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没有什么深刻地理解,更不会把它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社会现象联系起来。如果教师在讲到这一概念时能让学生联系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一些新闻报道,再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当时全国军民团结一致,上下齐心抗震救灾的镜头画面,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回忆:我国虽然经历了这样巨大的灾难,国家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仍然顶着当时国际上的一些不利传言,成功地举办了2008年世界奥运会等当时一系列的重大时事,教导学生理解这就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所谓民族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历经磨难而始终不屈不挠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样下来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这一概念,而且在精神上受到鼓舞和振奋,这时教师就可以进一步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当代青少年应怎样做呢?学生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增强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这样的一堂课学生才能真正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的。

3 从时事点评到开展时事专题讨论课,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的“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除了坚持让学生课前点评时事,还应该逐步深入,让学生学会就某一热点时事展开讨论,把思考的触觉延伸到国内国际各个方面,不管是是政治,经济,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还是工业,农业,商业,和运输业各个行业的新闻时事,让学生都要涉及,并学会从现实情景中提出问题,结合课堂内学到的理论知识理解,拓展,然后再上网搜集资料,自己到社会中去调查研究,分析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最后再整理撰写成小论文。然后教师可以定期在班内开展一次时事专题讨论课,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以引导并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与讨论。在这一时政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有组织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培养和训练学生多元的,主动的和创新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并获得探究成果。

比如,我在讲完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第二框题《与诚信结伴同行》这一课后,我就让学生联系本学期所发的时事书上的一条内容:“2011年5月13日,全国食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强调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 》,国家加大了食品安全整治力度”,引导学生结合我国近几年食品行业出现的一系列假冒伪劣现象,如:地沟油,瘦肉精,胶水面等,让学生谈谈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话题撰写时事小论文,发表各自的见解。学生们的兴趣十足,他们积极上网查阅资料,翻阅各类报纸杂志,了解有关内容。过了一周后,我专门为此召开了一节时政评论课,让学生宣讲自己的评论文章,他们有的说:“诚信是为人之本,如果做生意不讲诚信,只能给你带来短期的利益,但最终遭受损失的还是自己,甚至要付出昂贵的代价,比如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有的学生则认为:在商场上讲诚信根本就赚不到钱,因为这个行业本身遵循的就是利益至上的原则,如果你讲诚信而别人都不讲,经济遭受损失先不说,你首先就要受到排挤,就很难在这个行业立足。大家纷纷发表评论,虽然意见各不统一,但各有各的道理。对此,我在课堂上都大加赞扬,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并最后做了总结,引导大家正确认识:我们这个社会虽然出现了很多不诚信的现象,但只有讲诚信才能最终在社会上立足,因为人人都是需要诚信的,谁都不想上当受骗。

这一节课气氛空前热烈,学生们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探究,创新的精神和做法,进一步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加强了对社会的关注。通过开展这次时事评论课,我明显发现学生关注时政的人数,热情和自觉性增加了许多,课堂点评时事的内容更丰富,将课堂内容与时事联系的更紧密,评论时事的角度更独特了,更可喜的是,随着时事评论课的次数不断增多,学生普遍对时事学习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在不断增强,主动的,多元的,创新的思维能力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第4篇:时事评论文章范文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它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得网络无可争议地成为新兴的大众媒体,并且在短短的时间内,具有了巨大的影响力。从1995年开始,中国的新闻媒体陆续有了自己的电子版,从1998年起,互联网传播领域中商业网站异军突起并且开始涉足新闻业务。“门户网站”概念的提出让国内的商业网站在1998年年底迅速整合,一些网站例如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等这些门户网站开始全面涉足新闻传播。像新闻网站一样,新闻和评论也成为这些门户网站必要的构成因素。然而,只有少数新闻网站有自己的记者,大部分网站特别是商业门户网站的新闻传播是依托传统的新闻媒体发展的,它们本身没有独立写新闻的能力,在网站上刊载的新闻是编辑从传统新闻媒体的数据库里面选择编辑的。除了一些突发事件,网络新闻在时效性上超越传统媒体以外,在新闻传播这一块,网络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网络新闻评吃却可以成为网络媒体建立网站的品牌,扩大网站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网络具有一些特性使得网络评论可以迅速发展。

首先,网络本身的特性使得受众发表自己的意见非常便捷,互动性是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而这最能调动受众的积极性。

其次,网民的数量逐年增加,而且增速很快。1997年中国的网络用户约70万,1998年约210万,1999年约400万,人――最初的新闻统治者魔术师――从记号和图形进化到文字――使用文字后的情报搜集法。第三,原始公告形态的演变:口头――文字、记号、记标(包括肉体记号、地图和狩猎报告的记号、年代记、文件和书信的记号、利用物体本身的公告法等)。第四,原始时代通信方法的演变:听觉通信――视觉通信(包括动作信号,烽火信号、烟信号、毛毡信号等)――动物通信(如鸽、鹰、犬等)。《综合新闻学》的第三卷第七章专门探讨了“现代的高速度通信机关”,分别介绍了电报电话、摄影技术、 2000年约1000万,据2003年7月21日新闻联播报道网络用户已达到6800万。而且,特别是在城市,电脑的普及率也在上升,个人用机和家庭用机的数量迅速增长;还有网络速度的增加,这些都促使上网人数的增加。上网看新闻也已经成了很多网络用户每天的必备功课,点击新闻的同时,很方便地可以发表评论。

再者,网络隐蔽性很强,自由度相对来说也比较高。任何人都不可能主宰整个网络,受众在网络上发表的意见权平等,知晓权平等,受众受暗示的可能性小。受众将可能不受到组织机构“议程设置”的强力控制和影响,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从网上拉出自己喜欢的信息,按照自己的意愿发表意见。

二、网络新闻评论的形式

网络新闻评论目前在网站上存在形式多表现为三种:新闻即时跟帖评论,这是网络评论中最具有特色的,它反应迅速,一般短小精悍;新闻论坛评论即BBS上面的新闻评论,论坛中的评论具有选题广泛的特点,下面一般还设有子论坛,受众可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进入;网页新闻评论,这种评论就是一个标题链接着载有篇幅较长的署名评论的WEB页面,一般是针对一条新闻所发评论。

根据帖子的来源还可以做以下归类,一种是网站转载报纸或者其他媒体上面的评论,其二就是代表网站观点并且由专人撰写在网站上发表的评论,第三种就是网友的署名评论和匿名的一句话评论、跟帖。

三、网络新闻评论样本的具体分析

由于新闻同质化竞争激烈,所以不管是传统媒体的网站还是商业门户网站,它们都力图在新闻评沦上做出特色。打出自己的品牌,取得竞争优势。这里,笔者选取新闻网站中的人民网,商业网站中的新浪网做一下比较分析。

人民网是公认的网络新闻评论做得最好的网站。人民网不仅仅是从民日报》的网络版,它在评论方面有重要的拓展,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大大弥补了报纸的劣势。上述的三种网络评论的形式人民网全部具有,而且网页新闻评论是人民网比较有特色的一种。人民网的评论来源比较多,在新闻中心的页面上有《媒体视点》,它是把当天国内报纸上面比较重要、论述有力的新闻评论载到网上,使受众可以方便地检索到各地报纸的评论文章;还有网友来稿和代表网站观点的时评。人民网上的网络评沦有以下几个栏目:《人民时评》、《网友说话》、《网友之声》、《网友交锋区》、《强国论坛》。

《人民时评》是署名评论,每天都有两篇来自人民网的时事评论,或关政治或关财经。《人民时评》是代表人民网的观点,是由评论员或者编辑所发,在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人民网还邀请有关专家来发评沦,帮助受众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看清问题的本质。

《强国论坛》是人民网在1999年5月 8日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南斯拉夫大使馆而开设的“抗议北约暴行论坛”, 9日下午4时正式推出,一个月内帖子达到9万多条,网友的话题逐渐转为爱国,所以人民网适时地改为《强国论坛》,于6月19日晚9时推出,迄今已有5周年。《强国论坛》为网友开辟了一个抒发自己观点的园地,在论坛中议题很广泛,有些是最近的新闻,有些则是社会现象,既有版主发起的讨论,也有网友: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特别是在《深人讨论区》里面,大部分帖子言简意赅,很有见地。

新浪网是商业网站,它本身没有采写新闻的权利,它所载新闻来自其他权威的新闻网站或者是从各地有分量的报纸上转载,大多数的新闻可信度比较高,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的受众,由此,新闻评论也得到了发展。新浪网的评论―般有两类,一类是新浪网转载的报纸上面的时评,打开新浪网的新闻中心的页面的左边有个栏目是《评论》,选取当天报纸上的评论做了链接。比如对于“湖南嘉禾事件”新浪网就选取了《大众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所发评论,后面还跟有网友的看法,一粪是网友所发议论。第二类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新闻即时跟帖评论和BBS上面的评论。新浪网的即时跟帖是最多的,比如“美国虐俘事件”在短短的几天内就达到了33517条,而且新浪网每天有热门评论排行榜,反映了

粗略地看,人民网是网评质量最高的网站,新浪是网评数量最多的网站,并可以看出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的新闻评论各有特色。商业网站没有专门的采访队伍,但是它的新闻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坚持受众为本的观点,而且门户网站不受地域限制,新闻能够引起比较广泛的关注,评论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但缺乏深入的评论。新闻网站是依托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网站的新闻只是传统媒体的电子版,新闻可读性比不上门户网站,但是新闻网站的优势就是他们有意识地在新闻评论方面开拓新局面,做出自己的精品栏目,吸引受众。新闻网站拥有资源优势,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较高,能够在评论的深度和力度上有所突破,影响受众。

四、网络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及积极因素

工网络新闻评论近两年迅速壮大,在些重大事件中反映了人民的呼声,尤其是在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和“孙志刚事件”中,众多的网络受众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看法,对营造新闻舆论起到了很大作用,促使了问题的解决。这几年,网络评论有了很大进步,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评论仍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①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受众的数目虽然增长迅速,但受众人数仍然比较少。

②网络的不可控性,使得网络评论良蒸不吝.成为它的一处软肋。在新闻论坛和新闻即时跟帖中,由于网络的隐蔽性,有些网友不顾道德在网上发表;一些非理性、不负责任的信息,有些甚至谩骂和进行人身攻击。在新闻后面的即时跟帖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