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落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陂下古村;建筑;传统文化;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TU-0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2-0044-02
1、前言
陂下,古名潭溪,坐落于富水河畔,现为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辖区。其东邻江域、文山和富田王家,西靠泰和车下、巷口,南接泰和洞口、舟山,北与匡家、奁田、王田村等相连。
古村的人文建筑众多且极具特色,从唐代肇基始至明清各历史时期,陂下先民营建了36座祠堂(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现存古祠堂25座)、古牌坊6座、古门楼3座及近180栋古民宅,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落。
2、村落历史源流
陂下村历史久远,可追溯至唐,而陂下望族胡氏历史则始于北宋嘉祜六年(公元1061年),曾为参军的胡晃由文陂甲村溯水而上,在此肇基,为陂下村胡氏始迁祖,自此晃公子孙开始在陂下繁衍生息。
据史料记载,晃公后四代均为单传,晃公生子良,子良生百泰,百泰生邦彦,邦彦生巨济,单传四代。巨济育三子:元美、元达、元吉,其中元美、元达世居陂下,而元吉则迁湖广;传至第九代景渊公和景星公,晃公后裔才开始枝繁叶茂、繁衍分脉,发展至今,全村胡氏一族约四百户,人口达2000余众。
吉安市陂下村于2008年10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3、崇礼尚仁
儒道文化毋庸置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以仁、义、礼、智、信为思想主体的儒家文化影响并渗透至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建筑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更是首当其冲。儒家文化中一系列的伦理道德观维系着宗法家族和封建家庭,它们也通过建筑这一凝固的史书展现出来。
陂下古村是一崇尚儒家文化的历史文化名村,早在元朝,陂下村就开办了高级私塾(遗址被毁),近代洋学传人中国,陂下在村中创建了书院(遗址尚存)。此外,陂下先民甚至将一代儒宗欧阳修供奉于吉先祠,长期祭拜,现为欧阳修庙。古村中的门楼、祠堂、亭院等建筑无一例外的成为儒家伦理道德观的物化表象,如星聚堂、报恩院和安人亭等,其它不一而足。
星聚堂居古村南偏东,是一栋有着三个朝向的宗祠,极为特别,其中供奉胡氏十世支祖景星公及其下牌位也。
星聚堂落成后,当时兵部恭赞机务尚书周延为星聚堂撰文道:
潭溪有故处仕景星者,盖所谓孝弟、力田人也。衍息仅十世,而竹立者,五六百。指其子姓,感先泽之长,谋建支祠以妥处士公之灵……,至五六百,其心五六百,其顶、指、口、目往往饥寒不相恤,疾病不相问,患难不相持,心殊志分,一身之中已涣散痿瘅而漠然不灵矣。故君子甚惧涣而痿也,而必求所以聚之。聚何?礼云:君子建宫室,先营宗庙。昔孔子见野有被爱而祭者,咄嗟夷之谓其亡于礼也。况人不能无所见,而思敬不能无所遇,而兴衰欲以奉祖祢而联宗支,顾非建祠不可……,今潭溪子姓感忠烈而孝悌,笃孝悌以力田,朴而不漓、真而不饰,自能见委以下,寻源见枚以探本。惶惶乎春秋之事不修则惧,先世之灵不妥则惧,少长之志不联则惧……,虽然胡之裔以力田而孝弟,孝弟矣!将终于力田乎?即堂之所以榜为星聚者,而知其将来之必以文颞也。昔陈太邱当遇苟季和,时所聚首止其子、若孙而巳。
上文明确地指出陂下先人建星聚堂的初衷是“妥处士公之灵”,以聚族人之心,兴胡氏一族后裔。这充分地体现了儒家“礼”的思想,其一,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其二,在儒家看来: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星聚堂未建之前,景星公族人虽众,然饥寒不相恤,疾病不相问,患难不相持,心殊志分,其中缘由为“礼”不存。其三,希望通过建祠敬祖未一改数世力田的命运,图后裔能出文显入仕之人,这符合儒家“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安人亭位于古村西北角,始建于道光甲午,即1834年,距今180年,为一座单体古朴建筑。
世界胡氏通谱江西庐陵分谱记对安人亭作如下记载:
潭溪胡氏聚居之后有馀地焉,盖数十旧宅废址也。道光甲午,里人设亥市于此,有闽有街,百巷有廛有井。不数月,间人迹纷如百货辐辏,遂成一大圩……,州同胡君绍亭建安人亭于东南隅,亭畔构唐肆数楹,取其凭值设茶亭中,以饮渴者,而东南喧阗矣。初,君太翁儒林郎尝念族中年老无依者,饥予之食、寒予之衣。由日而月,而岁而数十岁不怠,独未得其地以居之。至是,君建安人堂于西北澳,使托处焉。
由上述史料可知,安人亭谱书详载建安人亭之心愿是为前来赶圩之人有饮渴、歇脚之所和胡氏族中老无所依者有安身之处,实为安定人心。数十年不懈,充分体现儒家“仁”的核心思想及以人为本、爱人、爱己之仁爱思想与普世价值观。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具体化到忠、孝、节、义等道德规范之中,从本质上而言,儒家文化中所倡导的忠、孝、节、义都体现了一个“恩”字:孝为报亲恩、忠为报君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
报恩院既不是书院、也不是宅院,而是一座“报恩”之院,为何?个中缘由胡氏谱书有详细记载:
己丑进士郎侯未宰吾邑,同事幕友皆一时名士,其尤著则司刑名陈先生也。候宽而明,常求民间疾若而拯之。所向如春风化雨,无一不被其泽。更得先生调剂而县无冤民矣。客岁,吾族遘无妄之灾险,陷不测实有,媒祸者阶之厉,侯欲芡其生而不得,而先生憨然力为保全,候于是却同僚之意,将吾族媒祸数人薄惩而教诲之,其恩将何以报耶!吾弟含堂诞告族众,愿于财神之右,立龛以奉候与先生之禄位。众皆日菩,龛面树坊,金碧交辉。虽日非院,俨然一上院焉。
从上文之意不难看出,建院的缘由是胡氏族裔感于进士郎、司刑宽仁、贤明地对待数名负媒祸之死罪的族人。当时,在胡氏族人看来,进士郎、司刑乃其亲、君、友也,大恩无以为报,乃建院是记,体现了儒家孝、忠、义等思想。
4、以“气”为上
在我国,传统建筑、村落规划选址均大多看重风水,主要表现为看山、看水、看方位。吉地的标准为山环水抱,背山面水,负阴而抱阳,山环有利于聚“气”,水抱是为了生产、生活环境的便利,“负阴抱阳”即是风水的讲究,也是建筑本身朝向、采光、通风的上乘选择。
陂下村风水地理环境极佳,山清水秀,山水环绕,前有紫瑶山、甫公山拱翠,后有龙山、紫沙庙揽护,五条水系环抱村落且均朝东,同时,百余棵千年古樟树、枫香树掩映古村,让这里充满了灵性。
在陂下村不计其数的古建筑中,居西南的迎龙门和处东南的朝天门寅宾桥均极富民间风水文化。
传统风水学理论以“气”为核心,注重龙脉(即山脉)的勘察与遴选,因为山脉起伏婉转,气随山形游走,龙脉形止之处气最旺。为迎接龙脉之气,胡氏先人在村落东南方修建高数仞的凹形迎龙门,以期子孙后裔繁衍生发。这在谱书中有如下记载:村居形势而南屏,缘龙干由兴国之覆笥蜿蜒而来,故门于西南以迎龙名。斯门也,面瑶山而带富水,天马定崴,左古拱峙,山川英秀,无美不备,磅礴,郁而必发,……
位于村落东侧的朝天门、寅宾桥的修建也是为了聚气,因为在传统风水学看来,屈曲之水方能聚气,直水则气不存。有关文献记载如下:
顾吾始祖参军公祠不宅于中,而独建于东。意前人经营,必以东有天马文峰超拔其下,富水贯注屈折萦洄,灵秀之气于是乎萃故,以莫大宗基焉。又前当孔道,四达之衢胥由此合而后分,且村中回龙水之枢也。第涂虽中正,微涉直贯,形家所忌……,余尝与族父老议,欲完其西墉,开门于东,以收灵贶;更于前为大堤,亦改道于东,以避其直冲之势。
文中两处均提到曲水聚气的风水效果:其一,所指第涂虽中正,微涉直贯,形家所忌;其二,更于前为大堤,亦改道于东。胡氏宗祠敦仁祠居位虽正,然被富河之水直冲,此为风水大忌,为避其直冲之势,故而改道修桥,以达到曲水聚气之风水效果。
此外,就外部地形而言,陂下村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似竹排,故又称“排形”,任洪水何等凶猛不淹村,此符合风水择高而居和东下西高多富贵英豪的风水要则。据考证,历史上陂下村最大的一次受洪水侵袭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当时连降暴雨,富水河河水猛涨,下游许多村庄被淹,房屋倒塌无数,然陂下村依旧安然无恙。
5、自然质朴
道家强调师法自然,推崇天地间有大美的自然美学思想。具体而言,道家思想的审美的标准为朴素,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其中朴为朴素之义,素为白的意思,即没有任何装饰。
陂下古村落建筑具明显的道家文化特征,无论是选址规划,建筑营建、装饰,还是整体景观,无一不是如此。
建筑营建因形就势,以木、石、竹等为建筑材料,墙体为一律青砖,不施粉黛,屋顶统一为白瓦,内部木制结构、木门、木板等均不施彩漆,保持木质固有纹理、色泽,建筑本体从外至内,各部分无不强烈地体现道家所崇尚的自然之美,质朴而素雅。
毫无疑问,任何人文建筑与外部环境关系紧密,外部景观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时代的文化符号。一处景观常常记录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象征和代表着一种意义和价值。
其一,任何景观均离不开其所处大环境,陂下古村注重村落与自然环境之山、水、田等的有机联系。村落山环水绕,南向紫瑶山、甫公山,北靠龙山,东西两方为丘陵拱卫。村西为一南北向的大水渠和紧邻村东的富水河均绕村而过,村落南向不远处则为数干亩农耕水田,极为开阔。远处青山绿树郁郁葱葱和近处茫茫一片水田与村中青砖白瓦建筑相辉映,浑然一体,俨然一幅如山水画的自然景观。
其二,作为以农业为主的陂下古村,水系极为发达,为村落景观的主体之一。邻村之水绕村而行,村中之水穿村而过,形成了独特的“五水朝东”的水系景观。村东富水河、村西干渠绕村而行,村中之水由西通过水圳引入,经五条自然形成的明、暗水沟遍流村中宅、祠、堂、亭、台等建筑,或直或曲、或绕或抱,两者相映、相融、相谐,似自然化成,再经村中数座水塘蓄转,最终流入村东富水河。水系入水口窄,出水口宽,整体形态呈倒漏斗形,极为独特。
其三,街巷是陂下古村另一重要景观。村外部有三条较宽合围道路,入村须分别经过高大轩昂的朝天门、迎龙门、安人亭、延福门四门,鹅卵石铺成的巷道纵横全村,连结180多栋明清古祠、堂、民宅等,村中要隘再设数门,共同组成古村内部交通网络,形成“围中有围,门中有门”的独特景观。村中街巷宽处成街,窄处为巷;街巷相交或直或曲,皆因地形而成,极为灵活,有时曲径通幽、有时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总的来说,选址规划、建筑群、水系、街巷四位一体地集中体现了道家推崇“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建筑形制多样统一,布局主次分明,疏密有致,始终不离自然主旨;街巷布局纵横交错,变而有序,自然意境各异;村落水系分布独具一格,五水朝东,村落整体给人以优美、自然、质朴且文化底蕴深厚之感。
散落在我国各地的古村落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承载着我国农耕社会的生态记忆。我国古村落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2000年徽州村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国内许多学者从建筑艺术、人居空间、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对我国古村落进行了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学者逐渐意识到古村落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包括李艳英的论文《福建南靖县石桥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策略研究》,她认为,应深入研究村落的生长记忆、空间形态,从点线面等图形关系去研究村落的空间构成,并从中挖掘村落建筑特色、空间等内容。事实上,并非任何一个村落都可以称之为“古村落”的,古村落的“古”,首先,体现在它有五六百年以上的历史,其次,它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建筑价值、景观价值和民俗价值。古村落文化遗产是一个庞大系统的综合体,包括具有历史学、人类学、美学、艺术价值的建筑物、遗址和文物等等的总和。
2 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
“古村落是一个功能复合的多文化空间,它承载着生产文化、生活文化和精神文化,也传递着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是文化的历时性、共时性的统一,是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的集合体,也是生产、生活节律活动的承载地”。著名的古村落保护专家冯骥才认为,文化遗产既有物质的部分,也有非物质的部分,古村落就是这种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综合体,它既包括了以物质形式凝固下来的“躯体”部分,也包含了大量靠人的言行传承下来的“灵魂”部分。例如,生活的民俗、信仰的民俗、节日的民俗、婚丧嫁娶的民俗,还有各种各样的民族艺术,这些共同形成了一整套的地方风情。由此可见,古村落文化遗产既包含了具有显性化特征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包含了隐藏于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 浮梁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
江西历史文化悠久,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而掩盖在江西景德镇陶瓷文化光环下的浮梁古村落群不太为人所知,它主要包括瑶里、东埠、勒功、沧溪、江村、严台、磻溪、桃墅村等这些具有相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古村落。经过千年积淀的浮梁古村落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包含有多方面的内容,是很有价值的旅游资源。
(1)最具原真性的景观价值。浮梁古村落历史悠久,数目众多。其中,瑶里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沧溪村和严台村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浮梁古村落大多位于四面环山的自然环境中,陆路交通不便,相对闭塞,而昌江及其支流又把古村落和外面的世界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多样而又统一的自然环境空间布局。浮梁古村落远离市区,原真性十足。众多村落选址都依山傍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村中一山一石、一桥一水都如同一幅幅山水画,成为美好的自然景观。瑶里古时盛产制瓷原料——瓷石和釉料。所以,瑶里人们早在唐代就开始制作瓷器。有“瓷都之源”美称的瑶里古镇自古以来以瓷为业,发展了制瓷胎釉原料生产、水道运输等产业,至今保留了明清时期兴起的古码头,既有便于人们生活之用的码头,也有供瓷业运输的码头,这些都已成为瑶里古镇的特色旅游风光。此外,浮梁茶文化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朝,至今仍是重要的产茶区。这些茶园和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完美融合,每到采茶之际,茶园都是茶农忙碌的情景,构筑了天人合一的完美景象。
(2)技艺高超的建筑文化价值。游览浮梁古村落,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独特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徽派建筑群。由于景德镇地处赣、皖二省交界处,明清时期与徽商贸易往来十分频繁。因此,浮梁古村落群深受徽派建筑的影响,至今遗留下来的明清时期徽派古建居多,具有马头墙、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特色。浮梁古村落现存有大量的公共建筑,包括“一步岭”、“蜚英坊”等牌楼、“三贡坊”街亭和“严溪锁钥”、“朝水门楼”、“张水门楼”等门楼、理学祠、敦本堂、程氏宗祠、汪氏宗祠、张氏宗祠等公共宗祠。此外,民居建筑多是院落式建筑,建筑工艺精湛,雕刻技法更是娴熟。村落建筑中处处可以看到雕刻精美、具有传统吉祥文化寓意的砖雕、木雕和石雕等,装饰性强。这些珍贵的建筑遗存反映了浮梁独具地域性的建筑景观和历史风貌,成为浮梁古村落最具价值的旅游资源。
(3)丰厚的民俗文化价值。浮梁古村落内,许多居民仍过着朴素的农家生活,自给自足,多以茶叶为经济来源,为民俗、茶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可能。浮梁古村落文化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颇多,包括优美的民间传说、保留完整的姓氏族谱、浓厚的景德镇地方语言、著名的瑶里山歌、采茶歌、婚嫁习俗和节庆风俗等。例如,严台村的村名就有一个传说。相传东汉名士庄光因远离政治,避光武帝名讳,改名为严子陵隐居于此,与山水为伴,过着耕读和富春桥垂钓的生活,古村因此得名严溪。严台村在古代是茶叶贸易的中心地段,在景德镇瓷器艺术土壤中产生的茶文化形成了本地特有的瓷茶文化。其中,“天祥”茶号工夫红茶曾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太平洋地方博览会上获“巴拿马金质奖章”和奖状,其制作技艺堪称一绝,这些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待深入挖掘。
(4)独特的茶文化价值。浮梁产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是中国名茶和贡茶的重要产地,至今仍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区。瑶里镇被誉为“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严台、桃墅和潘溪均也是茶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古村落,生产茶叶的茶园占地面积很大,村民仍在进行茶叶种植和经营。浮梁茶文化影响下的种茶、采茶、品茶等作为特色旅游资源,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2004至今,景德镇已在浮梁举办了九届“景德镇·浮梁茶文化旅游节”,以茶文化为契机,带动浮梁古村落当地的瓷文化、茶文化、民俗旅游项目的发展。古村落如同一 个博物馆,包容性强,旅游价值极高。因此,浮梁古村落的开发势在必行,目前,瑶里古镇已形成特色旅游景区。但是,开发的前提是保护,有形的物质文化遗存与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共同承载着古村落的历史记忆,我们只有在保护中适度开发,才能够保留这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原真性的生活习俗为我旅游所用。
参考文献:
WALSH K.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ast:Museums and
heritage in the post-modern world.London:Rout-
Ledge,1992.
关键词:广西民族古村落;选址;建筑群体艺术性;空间布局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138-02
一、广西民族特色古村落资源基本介绍
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形成的传统村落,大量地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信息,是宝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各地遍布着各具地域与民族特色的古村落。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对广西民族特色的古村落建筑艺术进行调查并分类,选择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古村落,研究其物质性与非物质性,是否需要进行保护等,提出建议与实施措施。针对广西的特殊地理环境本研究选择了桂南的典型古村落钦州灵山县大芦村进行调研研究。
二、钦州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调研情况
大芦村与其他古村落一样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论文根据调研所得到的信息,根据大芦村的历史发展演变,重点研究各类资源对大芦村社会、文化的影响,考察现存状态,概括出古建筑群选址于内部空间布局作为核心资源。村落整体分为古村和新村两个部分:其中古村共有九个群落,原为低洼之地,芦苇丛生,主体建筑群背山面水,形成了与天然环境的完美结合。村落内部有五处水面,都是附形造势,蓄水为湖,湖边围绕古宅,保存有数百年的古树名木,远远望去碧水蓝天、绿树古宅,相映成趣;配合古朴清新、琳琅满目的民俗文化风景,折射出大芦村的历史与文化。(如图1-图2)
在大芦村村庄建设规划中,以传统城市的规划角度对大芦村的规划布局、建筑风貌整治、规划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如图3)留存至今的镬耳楼、三达堂、东园别墅、双庆堂、东明堂、蟠龙塘、陈卓园、富春园和沙梨园九个群落。具有典型的明、清时期岭南民居建筑风格,民俗文化底蕴丰厚,建筑装饰讲究。从规划图中,镬耳楼、三达堂和东园别墅尤为重要,典型的岭南风格建筑,五进式布局模式等。镬耳楼的建筑格局规整,最初镬耳楼建造图纸为皇上赏赐,布局缜密具有浓重的封建时期建筑宅邸特色。入口门开向东侧,按风水学角度讲,几座古宅依山而建,由底至高,如果大门如厅座一样向南开并面向就会形成水塘则有“漏财”之意,而门向东开则有“紫气东来”的寓意,便有托财聚财之意。男尊女卑在建筑内也有体现。
由于大芦村地处多雨潮湿地区,古宅保存至今如此完好古宅内部良好的排水系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古宅从北向南地势由高到底,从入院起随着入院的深入,每一进均有台阶铺设。在古宅房屋外墙及台阶踏步接地部分均设有出水口,如为五进院落则从第二进至第五进房屋地下所铺设的管线为直线形。大芦村内古民居建筑及街巷布局基本保持传统风貌,独特的建筑群使得大芦村成为响应全国的历史文化名村,广西楹联第一村称号。
三、小结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芦村古村落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古代物质文化遗存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民族特色古建筑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对民族特色古村落建筑艺术设计的民俗文化内涵、形式以及建筑整体与空间、环境关联等多角度的分析,探索古村落建筑艺术的特质,在研究广西各地古村落的建筑艺术设计过程中,我们深刻挖掘了当地建筑的艺术和科学价值,对当今的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另外,将建筑设计和现在的绘画结合起来,特别是和本科生的设计课程结合起来,在绘画中注重体现古建筑的人文性与建筑形式美法则,对大学生培养中开发思维、训练造型、设计光影与创作意图提供了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广西城乡风貌改造项目《钦州市灵山县大芦村村庄建设规划》.
关键词: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S731文献标识码: A
1 美好乡村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
1.1关于美好乡村景观、美好乡村景观设计的基本认识
美好乡村景观区别于乡村景观,景观组成上应是侧重于乡村聚落形态空间以及与乡村聚落形态空间毗邻的生态山水格局、历史人文形态、农业生产景观在物质形态空间的整合;景观内涵上表现为集历史见证性、村庄特色、标志性风貌与品质于一身,展现生态之美和人文魅力的乡村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高度融合的景观综合体。
故,美好乡村景观是构成乡村形态和风貌特色的重要内容,也是使乡村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特征与形象要素。关于美好乡村景观的设计,强调不仅注重乡村的自然生态、地理特征,还应体现乡村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在遵循审美性、地域特质性及历史文化传承性的基础上重点梳理美好乡村景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存在方式以及与乡村的空间、肌理关系。
1.2美好乡村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
在笔者看来,美好乡村景观设计在思想方法、整体目标的设定及价值取向上,与城市设计存在内在的空间关联。蕴含文化传统、历史肌理空间特征的美好乡村景观作为城市设计中关注的特质性所在,它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需要通过城市设计这一手段更好地得以维护和落实。
(1) 思想方法上
美好乡村景观设计,实质上是一个注重乡村自然地理特征,体现乡村景观历史文化的设计,强调在遵循审美性、地域特质性及历史文化继承性的基础上重点梳理场地内的美好乡村景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存在方式以及与乡村的空间、肌理关系。
城市设计是基于乡村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和现状相关问题把握基础上的乡村景观文化、艺术、审美的表达,它注重从村落意象关系的分析入手,把握乡村整体空间的历史文化性、美好乡村景观的特质性,从战略上来确立城市设计的基本命题,并以此指导空间形态设计。
(2) 价值取向与整体目标上
美好乡村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美好乡村景观历史文化内涵的表达和文化艺术审美品质的提升,价值取向是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城市设计的整体目标与核心价值在于美好乡村形象特色的体现与美好乡村景观特质空间的生成与发展,强调乡村历史文脉的延续与传承。由此看来,美好乡村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在整体目标与价值取向上存在内在的空间契合。
2 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的基本观点
(1)美好乡村景观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实质上是一个基于美好乡村形象特色体现与美好乡村景观特质空间生成与发展下的城市设计问题。应在城市设计思想方法的指导下,把握乡村整体空间的历史文化性、美好乡村景观的特质性的同时,突出美好乡村景观形态空间的文化、艺术、审美。
(2)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其空间生成的特质是基于美好乡村景观历史信息的可读性。设计应从战略高度来审视把握“美好乡村景观特质性”与“特质性生成下的文化传承发展”间的相互关系。美好乡村景观特质性的审视需要以敏锐的认知力,对场地内的景观空间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寻找它们的形态结构、该结构形成原因以及与地域特征的关系;而特质性生成下的文化传承发展,不只是复古与怀旧,也不是对历史肌理空间地简单复制,而是要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时展品质的关系。
(3)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应从战略与空间设计两个层面来展开:
1、战略层面上,基于乡村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整体意象感知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美好乡村景观空间特质的比较、筛选和提炼,进而确立具有功能、文化、艺术、审美的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命题。
2、空间设计层面上,应在传承与发展乡村历史文化内涵、提升整体乡村景观品质的命题指引下,首先把握设计中的核心问题;进而对美好乡村景观空间进行空间构筑,梳理历史见证性场所空间与文化传承意义的文脉延续空间的内在有机关联,确立设计的具体内容;最后是具体形态空间设计,在具体形态空间设计中,应重点把握集地域特色,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于一体的美好乡村景观功能与形态空间的塑造。
3 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技术路线
4 案例分析――安徽东至元甲山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
4.1城市设计战略层面的把握
4.1.1 元甲山基本概况
元甲山村地处安徽省东至县泥溪镇,与江西彭泽浩山乡毗邻,坐落在皖赣交界新岭梅山脚下,村庄已有千年历史,三面环山,流水绕村,一万多亩生态天然林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源于该村千年古村落的历史渊源,又考虑到美好乡村建设的现代品质性需求,项目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把握元甲山乡村整体空间的历史文化性、美好乡村景观特质性的同时,突出美好乡村景观形态空间的文化、艺术、审美。
4.1.2 村落意境感知
(1)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元甲山庄地处东至县泥溪镇元潘村,三面环山,四面环水,自古有“峰峦叠翠、曲水环流”的美誉。一万多亩原始生态天然林,终年潺潺流水,四季鸟语花香,山庄有:“玉兰迎春、曲水环流;明山烟雨、双峰晚秀;新岭松涛、龟鲤争流;古杏似桅、虎啸群山”等自然景观。由此构成了山水聚落的优美生态景色。
(2)地域历史、文化意境感知
地域历史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它以有形的或无形的方式融入到乡村的各个部分,是乡村特色打造的源泉。元甲山地域历史文化包含独具特色的“船型”村落形态、饱经沧桑的历史遗存、风格古朴的传统民居,加之深厚的耕读文化、徽州文化,它们作为元甲山村庄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反映出乡村的地域文化内涵。
4.2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命题的确立
基于对元甲山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历史文化意境的感知,结合对乡村历史肌理的分析与美好乡村景观要素的审视与提取,将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命题确立为:营建集山水田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旅游文化与时代精神风貌的,独具文化特质与文化传媒形象品牌的当代中国美好乡村景观的城市设计。设计从解决村庄建设的现状主要问题与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入手,通过对美好乡村景观特质要素的挖掘与提取、历史见证性景观场所空间的营造和文化传承意义乡村建筑景观的建构,将城市设计与美好乡村景观设计、历史文化保护互为整合,以突出美好乡村景观形态空间的文化、艺术、审美。
4.3 美好乡村景观形态空间设计
4.3.1 整体景观空间构筑――山水田园意象的强化
源于对村落水系历史与时代品质、村落原真性体现等目标的把握,以及生产、生活水域在村落营建的历史发展中融入元甲山村民的情致――船与帆的村落历史形态空间的思考,整体景观空间建构应重点突出环村水系生态、田园、自然的品质,对部分节点空间,加强水口、水圳场所空间的构筑,努力建构“山水村落”的生态田园环境意象。
4.3.2 特质形态空间设计
(1)历史见证性景观场所空间的营建
1、自然景观场所空间的营造――百年玉兰场所空间
百年玉兰位于村东公园,也是东侧进入元甲山的第一界面,从现状来看,作为第一界面,相对来说缺乏标识性;村东公园内树木种植散乱,村口的百年玉兰处于其他树木的包围之中,位置并不凸显。
基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保留村口生态公园,在空间上凸显百年玉兰,并结合百年玉兰营造元甲山村口门景标志性场所空间。村口门景的打造是以元甲山历史文化内涵与历史建筑形象特质的特色形象建构为目标,运用元甲山传统民居建筑房屋内部结构与外部山墙形态的形式组合凸显“村”的意象;青条石肌理的踏步高台和百年玉兰隐喻“船态”、“桅杆”,从而突显元甲山村落“村在船上”的地域历史特质性。
2、人文景观场所空间的营造――王家花厅场所空间
源于王家花厅作为元甲山历史遗存建筑文化艺术的见证性空间,设计应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历史真实性及其周边环境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凸显花厅地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整体空间环境的文化、艺术和审美。
① 空间形态物化
24天井的花屋建筑群,如今只剩一方残垣断壁,保留那方残垣断壁,既体现出花厅的历史性、可读性,又展现其真实性。利用构架对墙体做加固性处理,同时以残垣断壁为背景,在其周边新建亭廊。通过亭与廊的结合、亭廊与水景的结合营造场所空间,并力求“残垣、断壁、亭、廊”的历史空间品质与整体空间外部环境的整合性与协调性。
② 场所空间景观环境营造
亭廊与水景的结合,形成庭院空间,同时两处圆雕的点缀,一人经商回家,一处女人带孩在家,使整个空间灵活有度,体现出徽商荣归与徽州民居的古韵风采。
(2)文化传承意义的文脉延续景观空间设计
元甲山的民居建筑设计整体风格在采用现代化功能布局、新形式、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基础上传承了地域文化特色:建筑形态上沿用了当地双坡屋顶与人字形山墙以及折线式马头墙的组合;雨棚形式以元甲山民居建筑山墙元素为母题;整体建筑色彩上传承了元甲山传统民居建筑的白色涂面搭配青砖墙面的立面色彩肌理;住宅主房与附属房的组合以及附属房之间的组合形式,亦是沿用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方式。
乡村民居建筑设计,是对地域性建筑肌理的传承与发展。设计从当地的传统建筑文化中提取元素,并加以总结、概括和提炼,从中引申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村民住宅。建筑形式方面,广大村民喜欢“现代化加乡土味”的建筑,即用现代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建造具有明显地方特质的建筑,因为现代化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而“乡土化”则可激起村民们对大自然,对他们所熟悉的当地环境、传统和历史文化的亲切感。
5 结语
探讨美好乡村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保护美好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文化特色,改善目前杂乱无章的美好乡村景观现状,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体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致力于美好乡村整体环境的文化、艺术、审美,这也是笔者行文的意义所在。可谓任重而道远,本文研究仅仅是漫长路途的一站,寄希望抛砖引玉,以期美好乡村景观设计问题的更多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俞莉莉,郝日明;乡村景观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启示;金陵科技学院院报;2008(24)
【2】吴益芳;乡村景观文化表现手法初探;青海农林科技;2010(3)
【3】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农村生态环境;2001(17)
【4】吴强;文化遗产历史空间保护与城市设计――以安徽东至尧渡老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研究为例;城市规划;2007(5)
【5】吴强;试论区位空间选择下的城市设计;城市规划;2005(4)
关键词: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小洲村;传承策略;
1 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
1.1 交往空间
在我国,交往空间在狭义上一般是指那些供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空间;在广义上则可以扩大到所有能够满足公众交往需求的公共设施用地。我们通常把用于情感交流、社会交往公共的空间和场所称为公共交往空间。[1]
1.2 传统村落的公共交往空间
从传统村落这个领域对公共交往空间进行研究,有必要对“传统村落”的“公共交往空间”进行界定。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包括场所及场所中的行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在村落里人们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的公共场所;第二,传统村落内普遍存在着的一些制度化组织和制度化活动形式。[2]
2 小洲村村落传统公共交往空间的分类
2.1 小洲村“点”状公共交往空间
2.1.1祠堂
小洲村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现保留下来祠堂共有9座,其中 8座均毗邻河涌而建(除吕山祖),形成“古祠临涌”的传统特征。祠堂相对均衡地分布于村内,祠堂建筑是人们精神意识中的一种存在,同时祠堂也是家族举行各种庆典活动、祭拜活动的场所(图 1)。
2.1.2桥
小洲村内现存建于不同时期的各式桥梁 50 多座,大多已逾百年。桥在岭南传统水乡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既是岭南传统水乡古村落中的外部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又是村落中不可或缺的交通设施,同时还兼具了独特的人文内涵。
2.2 小洲村“线”状公共交往空间
2.2.1街巷
小洲村的街巷整体格局呈现放射状的蛛网式布局,街巷的延伸方向基本都是与水道垂直,形成典型的岭南民居中的梳式布局(图1)。
2.2.2河涌
小洲村的河涌整体布局以石岗形成一个环形,然后通过西江涌、细涌与石涌的“Y”形连接,形成岭南蛛网般的水系,村民可以随时随地亲近河涌。村里的河涌与街巷基本都是垂直相交,沿着河涌形成了很多的对景空间(图1)。
图1 小洲村祠堂分布图 图2 小洲村广场分布图
(图1、图2来源:郑《广州小洲村文化创意产业对其村落传统公共空间的影响研究》)
2.3 小洲村“面”状公共交往空间
2.3.1广场
在小洲村的公共空间中,广场是重要的集合场所。在小洲村我们可以看到用建筑和水道围合的小型绿化前院,以及用行列的植树来进行引导的这些序言空间,这些手法都会立刻激发起大家对主体广场的注意(图2)。
2.3.2绿地
华台山是小洲村开村之际的村落制高点,自然而然形成村落的中心。村落开始的建设结构也围绕着华台山开始,因此在华台山周边我们可以看到延伸出的放射状的街巷公共空间。
3 小洲村传统公共交往空间分析
3.1村民交往活动的情感基础
3.1.1 均质化的生活方式
小洲村是一个传统的岭南水乡,具有典型的传统村落特点。村民在一起生活,在同一片区域里工作,工作没有明显的分工,所做的事都大同小异。相对城市来说,乡村具有更为朴素的情感和人情优势,这里的生活呈现均质化。
3.1.2 共同的文化背景
共同的文化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因素。作为传统村落的小洲村,村民们世代生活在这里,他们有着相同的和风俗习惯,这无疑起到了巩固邻里关系,增强凝聚力、归属感的重要作用。
3.1.3 血缘关系
传统村落中祠堂是凝聚家族团结的精神场所。小洲村村民是以姓氏祠堂为中心聚族而居,以血缘为纽带建立人际交往关系。村民有着共同的家族利益,彼此之间生产、生活上相互帮助,邻里交往频繁,使得整个村落富有凝聚力和精神感召力。
3.2小洲村传统公共交往空间的特征
3.2.1 尺度空间
在小洲村村落中,除寺庙、宗祠外,交往空间大都是自发形成,并根据需要添置了一些设施。如河涌亲水台,起初别的什么也没有,随着使用的人增多,便根据需要布置一些设施,供村民洗衣、洗菜等用。
3.2.2模糊空间
模糊空间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空间界限的不确定性,二是空间功能的多样性,三是空间感受的含蓄性。小洲村的公共空间大多没有明显的空间界限,功能也是复合的,也没有明确的用途。同一个交往空间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社交活动。
3.2.3序列空间
小洲村的交往空间是一个由“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实现合理过渡的系统交往空间。在这个系统的交往空间中,公共空间作为最大的结点,而私密空间则作为最小的结点,这些一系列的结点都是通过道路、街巷来组织的,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能满足不同层次交往需求的交往空间序列。
4、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的传承策略
4.1 保持并恢复优秀乡土建筑交往空间
传统村落中的宗祠、寺庙等建筑都是优秀的乡土建筑,它们在村落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保护这类优秀乡土建筑应做到“形”与“神”的传承。首先,对现存的优秀乡土建筑应采取保护和修葺的方式,作为“文化遗产”和“活化石”保留下来,开发其旅游业的价值以及文化研究价值;第二,在保护乡土建筑的形之余,应该挖掘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与自然共生的这种极具生态内涵的绿色营建技术。[4]
4.2塑造和谐基础设施交往空间
4.2.1空间尺度的维护
传统村落窄窄的街道、小巧的空间、建筑物和建筑细部、空间中活动的人群都在咫尺之间,这些空间令人感到温馨和亲切宜人。反之,那些有着巨大空间、宽广的街道和高楼大厦的城市则使人觉得冷漠无情。
4.2.2空间秩序的维持
传统村落邻里空间体系主要是依靠“里”、“巷”来构建,布局遵循着“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的空间秩序。人们在这些空间里或快步行走,或悠闲散步,或驻足谈话,或坐息静思,处处都体现出传统村落的人情味。新村的规划设计应以人的精神情感为依托,结合传统村落“里、巷”构建思想,在空间上体现秩序感和条理性。
4.3发掘和保护民俗活动空间
对民俗活动空间的保护,关键在于保护其深邃的优秀乡土文化,并且尽可能的保持传统村落的民俗精神个性。对有地域特色的典型的农村习俗活动及农村制度化活动,可以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改造成具有观赏性质的景观活动进行传承。
结语
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是构成传统村落格局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得到高效利用的复合的、有序的交往空间网络,为村民提供了沟通与交流的场所,促进了村民的和睦相处。作为传统公共交往空间,具有现代公共空间不具备的优点,在现代公共空间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 静.传统城市交往空间的再生与重构[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透视乡村社会秩序生成与重构的一个分析视角[J].天府新论,2005,(4):88-92.
[3]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011年,根据教育部、团中央社会实践等相关文件要求,经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 和陕西师范大学党委统一部署,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按照陕西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各项要求,积极申报立项,自组团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了专业实习、义务支教、社会调查、爱心环保、参观走访等实践活动。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如既往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师生结合学科专业特色,赴陕西宝鸡眉县开展了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建设与传播战略调研”为主题,以“社会调研、资料查阅、交流座谈、项目考察、采访报道”为方式的特色实践活动。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书记朱尉老师带队指导,学生干部姜开元、艾伊、杨珂馨等10余人组成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深入村镇、深入农户,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团队师生不仅对传统文化的现状进行调研,对发展及规划进行分析,同时还结合当地特殊的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特色显著的实践调研。
调研团队师生紧扣调研主题,围绕“丝绸之路文化建设”的大方向展开调研活动。结合活动前期在互联网和图书馆搜集的资料信息,活动按步骤有条不紊进行。调研小组前往眉县西汤峪镇调研考察、开展座谈、实地走访,重点调研当地特色的文化遗产“关学张载”及其相关文物建设,特别了解有关农家村落对于农耕历史文物和农家特色产品的规划保护等相关问题。通过实践调研,获取了大量宝贵的资料。调研团队将实践材料整理汇集,形成十余篇新闻稿与手记,还将利用所采集到的素材制作专题视频、成果杂志。调研成果最终以论文的形式体现,团队成员结合调研资料撰写了论文,在2014年9月完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学经典传承新思路探究》《传统文化传播新形式与发展新变化》《大众传播下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方向》等7篇论文。
此次实践调研活动领导者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书记、讲师朱尉,调研活动及科研成果的主要成员有沈伍合、丁艳霞、姜开元、沈伍体、艾伊、杨珂馨、勋、冯育超、秦文攀、陈思。
本期“新视野专栏展台”特刊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色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意在为优秀学子搭建展示与交流平台,促进专业人才成长与进步,研究成果供读者学习讨论。
【摘要】古村落民俗旅游日渐走热,为人们青睐。本文以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分析其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针对当前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思考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的生态特性。在文化生态理论内涵的理解下,探讨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性建议,提出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明确古村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内涵、优化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等几点启示。
【关键词】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吴中区古村落
在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流行选择的主体态势下,古村落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已然在旅游市场中赢得了众多游客的眼球。同时,伴有乡愁回忆的民俗文化旅游,更具有亲民性和体验性,古村民俗旅游日益为人们所青睐和重视。然而随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推进和不断走热,其对文化环境的影响愈加明显,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日益突出。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位于苏州西南角,嵌于太湖之中,11个古村落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中的东山岛和西山岛。苏州市级认定的古村落共17个,吴中区独占六成11个,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8个,其分别为陆巷、明月湾、三山岛、东村、杨湾、植里、f里和东蔡。吴中区太湖古村落[1],作为太湖古村落集群面积最大、最完整且高品位的区域,集中反映了太湖之畔吴地特色乡土民俗风情,充分显示出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与独特性。
然而当前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以古村观光、农家休闲为主,内容单一而非物质文化利用不到位;有形物质遗产备受青睐,深挖经济价值,而忽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尤其是融于古村生活常态的文化生态环境。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对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民俗文化视角
古村落旅游以其历史性的旅游空间和传统的社会人文气息,博得诸多游客青睐。古村民俗文化囊括了古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世代传承的智慧,是古村延续并保持活力的灵魂和魅力所在。一定程度而言,古村落旅游的尽数内容,从古建民居、古街商贸到特色餐饮都属于民俗文化范畴。民俗文化作为古村落的文化瑰宝,是古村旅游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动力。
吴中区古村落群体性保护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特色地域文化、民居风貌、建造技艺、民俗风情历代传承,从物质到精神层面都传达着太湖吴地乡土文化,极具保护与旅游开发价值。
(一)耕读传家
吴中古村自古人才辈出,乡举里选之风极盛,有“进士之乡,教授摇篮”之美誉,勤敏为贵,代有其人。太湖第一古村陆巷,南宋文学家叶梦得、明代王鏊连中三元,两朝宰相、两大书香世家为故里传延下淳厚的诗书习教之风,至今儒风习习。“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田宽地莫若宽厚待人” [2]思想广为村民流传,成为古村人之家风家教。同时坚持“蓄千金而樵汲树艺未尝废”,即使是家有千金财富、位有宰相之高,也不忘上山砍柴修剪果木,或育苗栽种,或下地劳动。至今可见耄耋老人坚持日耕、富贾官员从事耕作,并非完全为了生计,而为承袭一种勤勉的生活习惯。
(二)商帮文化
洞庭商帮作为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说的即是如今吴中区古村落之所在。因地狭民稠、不堪重赋,借其物产丰富、水路之便,而行贾四方,厚积资产,亦有“钻天洞庭” 赞叹其精明能干,无物不营,糜远不到,无业不精。清末民初由洞庭商人投资开办的上海钱庄就有65家,在上海钱庄业占相当比重,实力雄厚。涌现出席、叶、翁、王、沈、周、吴等一大批富商望族,他们审时度势、和气诚信、乐善好施、重文化教养,使洞庭商人在长江八九百年的经商活动中,经久不衰。
洞庭商人尤珍视乡帮情谊,互帮互助,情重桑梓,敦亲睦族,义举乡里。修桥铺路、兴学施药、办善堂、置义渡,恩报故里。告老有还乡筑宅的传统,可见虽吴中偏隅乡村,巨宅连片颇有衣冠礼乐、博采人文的大邑规范,这都与洞庭商帮文化密不可分。
(三)游艺民俗
吴中古村落游艺民俗异彩纷呈,不亚于苏城之热闹精彩,而为外人所注目与向往。正月猛将活动作为古村春节期间的全民盛会,从初一出巡“贺年”,初五“路头会”接财神,初六“逛会”,初八“出灯”,初九至十二“漫山转”到十三猛将诞辰,各种猛将活动热闹持续。旗伞蔽日,锣鼓震天,威仪甚盛,一村一猛将,一村一节目,人声鼎沸,蔚为壮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台阁为民间演艺,以高空杂技表演剧艺为主,两孩童被抬至高空,手持道具,一脚悬空,衣裙飘拂,飘然而又惊险,令人惊叹叫绝,为东山一绝。原汁原味、精彩绝伦的游艺民俗文化,独树一帜,为吴中古村落一道靓丽的风采。
(四)本真生活
吴中古村落大多背山而拥太湖,依地势而建,讲究天人合一风水观,古街古巷空间宜人,住宅、祠堂、庙宇、池塘井然有序,封闭式宅院园林化、盆景意趣盎然。大量留存的古民居多由明清时期和民国留存至今,民居风格上延续苏州特有的粉墙黛瓦,在型制上更显内敛与简约,营造法式以“人”为中心,建筑营造技艺精细考究,雕刻冼练彩绘秀美,集“太湖文化”之大成。古村物产丰富,常年花果不断、湖鲜肥美,饮食讲究时令,村民天明即起、午来吃茶,生活自然生态又讲究细致,透露出浓郁的太湖流域的吴地乡土气息。如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台阁、婚俗及以太湖水产农产为原料的船餐、开捕节等,都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古村落旅游虽如火如荼,然而其民俗文化利用与开发却并不如人意。吴中区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多年,古迹探幽、观光游览、农家乐休闲、特色采摘初具品牌。而民俗文化旅游近年兴起,以庙会活动、民居体验、时令性登山活动等暂时性群体活动为主、以热闹吸引眼球为主,民俗文化尚未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民俗旅游开发的共通性问题。
(一)民俗文化资源,因“看不见”而被忽视
目前,相关部门对古村落的保护尚集中停留于物质层面,如沿古街立面的整治、古建筑的评定和修缮及村落卫生环境的改善等。即使是开发较早的陆巷和明月湾,对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也关注较少,尚未做出全面而系统的调查与开发。
民俗文化概念有待深化,对其理解不应只包括物质部分,非物质部分更是其生命和灵气所在。区别于传统手工艺、特色服饰、地方特产、大型民俗节庆活动等“看得见”的有型遗产,古村落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特有历史传说、饮食、乡里民风等无形资产更没有纳入到保护与开发的视野。“看不见”资源――民俗文化的开发脱节致使古村落徒有其形,失散其神,古风古韵打折。
(二)民俗文化环境,变迁与冲击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生活方式对古村带来的影响,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迁,受到冲击。以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技艺、民间习俗等不断消失,文化内涵被弱化,以农耕渔猎为基础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被淡化。以乡里社会交往为目的的各类活动,如庙会、台阁等活动的市场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网络、电视的普及。大量古建民居因缺乏严格的保护,年久失修而失去了旅游开发价值,部分民俗文化景观也因低水平的修补或改造,造成隐性破坏和不可逆转的文化环境破坏和退化。
(三)民俗文化产品单一而合力不足
古村落现有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多局限于原有物质载体范围,如陆巷古村落遗风的参观游览及杨湾杨梅节,由于产品单一,旅游空间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暂,吸引力低,资源的整体开发层次低。
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受同一文化氛围影响,主体民俗文化趋同。同时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割和影响,它们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孤立,其可观性、可娱性和可参与性等条件并不是很充分,难以开发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线路产品,从而导致开发利用上难以协调、不成系统,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强。
三、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认识
(一)民俗文化生态理论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研究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关注人类文化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不可分离的关系。参照自然环境生态,借用“生态”来表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秩序、状态等[5]。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各类民俗文化事象糅合了创造者和传播者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理解。民俗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为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6],具有明显的环境适应性和历史延续性,蕴含了其文化生态特性的内在的规律与秩序。因此,全面审视民俗文化,认识、掌握其文化生态性,并尊重民俗文化生态,对多样民俗文化形式的保护,民俗文化内涵的传承,民俗文化活力与旅游发展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特性
以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南渡中原文化、原始太湖文明与吴文化根基碰撞交融,并在其特有环境感应下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质而经典的文化生态特性。
1.独特的太湖地域文化。吴中区古村落群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之畔,是太湖文化的典型代表。自北宋以后,中原士族的迁入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吴地文化的碰撞,形成了吴文化的一个亚圈层。既有吴文化的地域背景,又与宋室南渡历史渊源极深,同时又深受太湖特有文脉的影响,在饮食起居、工艺审美、节庆礼仪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可以看成是典型意义上的太湖孕育下的独特地域文化。并表现出可贵的原真性和原始性,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典型代表。
2.多样民俗群落式富集。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保存完整。现存民俗资源中,包括传统节日民俗、游艺民俗、自然崇拜和婚庆民俗、工艺民俗和饮食民俗、乡里民俗和农耕渔猎民俗等,其中被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东山台阁、婚俗。形成质朴而独特的吴地太湖民俗资源集中分布区,如表1所示。
3.天人合一的本真内涵。民俗是民族的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的智慧。吴中区丰富的民俗资源中,无论是传统手工技艺、营造法式,还是自然崇拜、乡里民俗或传统节庆,无不暗含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本原哲学观,折射出太湖人家独有的儒雅气质和文化精髓。
4.安居乐俗的原生态传承。调研发现,与其他地区古村落民俗资源过度开发、商业化和舞台化不同,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由于开发较晚,受商业化影响较小,较好地保有其特色和自发性,在当地呈现为原生自然式安居乐俗的和谐状态。如西山村民修复天后宫,杨湾人集资重建刘宫祠、重塑刘猛将,自主开展庙会等民俗活动的自发行为成为吴中区古村落民俗保护和传承的主要形式。
四、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启示
(一)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
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旅游景区化的侵蚀,古村落遭受内外夹击。看得见的是古村环境污染、古建坍塌消失、传统工艺不再,看不见的是古村文化意蕴的淡化、陨灭,人心不古。历史街区拆旧建新,而忽视文化生态环境、割裂文脉式地开展旅游开发,必将陷入生搬硬套的死胡同和古村发展危机,失去了纯朴乡情传统民俗的乡土村落就像失去了灵气的展品,留下的只是一个物质的空壳而已。
古村落民俗,是自古延续的活着的文化,其旅游开发是以保护为基础,合理利用以彰显其地域文化魅力为目标。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厘清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保护的4大层面:民俗文化景观及空间的保护、传统人文风貌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民俗文化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护、民俗传承人与传播者的保护。突破“看得见”才为资源的误区,将自然环境基础、人文环境底蕴纳入保护范围,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重新审视和更新民俗文化资源库。
(二)尊重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挖掘民俗文化内涵
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作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已取得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其民俗文化资源正为人瞩目,据了解多个古村均已有民俗旅游开发计划,正处于起步阶段。民俗文化旅游主题作为地区旅游形象的关键词,具有重要影响力。民俗文化旅游应赋予什么主题内涵、展示什么,值得努力探讨研究。如西双版纳以经典的泼水节民俗活动突显傣族水文化,并融入民族服饰、舞蹈等民俗内容,从而树立起西双版纳傣族水文化的旅游形象。因此只有尊重古村落的民俗文化生态,分析其民俗文化资源,依据历史文脉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方能把握民俗文化旅游主题。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以太湖文化、吴文化为本质特征,其经典内涵是吴文化。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围绕“太湖吴地人家”这一主题内涵,挖掘太湖文化、吴地风情的特质要素,融入风水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信仰文化以及孝道文化、廉政文化等,开发恰当的旅游产品,真实反映太湖吴地人家的生活风貌,构建太湖古村落吴地乡土文化圈,保证其地域性和真实性,诠释其民俗文化的本原内涵。
(三)优化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突显文化旅游效益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历来备受研究,主要可总结为博物馆型、民俗村(寨)型和异地模拟型三种,也有针对“孤岛式”弊端提出生态博物馆概念。文化生态学理论,从文化生态视角对不同文化景观的开发模式作出了分类研究及建议,见表格2,以最大保持原真性、减小破坏性。
吴中区古村落呈群落式分布于太湖之畔,大小11个古村民俗各有特色和亮点,其民俗文化生态也各有差别,原生―次生―再生民俗文化生态类型俱存,因此,按照民俗文化生态要求,需要考量其不同生态类型,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开发模式,深入结合每个村落的个性特征,形成一村一品的民俗旅游特色。
此外,吴中区古村落的民俗旅游开发,还应把握集群化战略和协调原则。一是将古村落群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统一的保护开发体系中;通过资源共享与重组,提升太湖各个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竞争力;通过旅游品牌与项目的整体开发和创新,提升整体旅游形象,打响“太湖古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示范区”、“太湖吴地人家”品牌。二是系统协调保护、传承与利用三者关系,以多元价值利用为手段,既注重对古村落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又防止过度的开发利用,破环民俗文化生态平衡,使古村民俗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互生共进,相得益彰,实现古村落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契合。
五、结语
古村落凝结了灿烂的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记忆的活态体现,而民俗文化正是其灵魂所在,对古村落民俗旅游的研究也将随着民俗开发热潮不断深入扩大。本文立足于文化生态理论,结合深入详实的实证调研,尝试探讨文化生态性对旅游开发的要求,对苏州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是一次有意义的思考与探究。
参考文献:
[1]沈庆年.古村遗韵――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寻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208-235.
[2]薛利华.东山人文[M].中国文联q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
[3]潘鲁生.关注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J].山东社会科学,2000(5):108-109.
[4]孙兆刚.文化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 35(5):69-72.
[5]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2(5):1-7.
[6]巴兆翔.中国民俗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7]王乃举,黄翔.基于文化生态理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167-174.
[8]郑玉玉.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 24(1):105-108.
[9]俞万源,李海山,刘远清.名城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思考化――以梅州市为例[J].热带地理,2006, 26(1):66-69.
[关键词] 传统村落;传统聚落;形态;影响因素
就聚落的形态而言,中国传统聚落可以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种类型。村落是聚落的一种基本类型,是长期生活、聚居、繁衍在一个边界清楚的固定区域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所组成的空间单元。中国传统的村落聚村而居,充分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中国传统村落聚落的特征
乡村聚落形态一般指的是村落中大规模的、静态的,永久的物质实体,例如建筑物,街道,设施,山丘,河流,甚至树木,这些物质实体包含了许多内容,包括用他们的方式,他们的质量以及他们的所有权。一个良好的聚落是一个开放的聚落、可及的、多样的,有适应能力的聚落。
1.1活力
一个聚落形态对于生命的机能,生态的要求和人类能力的支持程度,对于一个有益健康的有良好生态功能的,有利生物生存的环境,由三个重要的特征构成:
⑴延续性
村落的生存条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物质的供应与弃置;居住的密度与资源的相对比例;聚居位置;建筑物的布局对口照和空气流通的影响;以及对空间,土壤和作物恰当的保存方式,使其能维持所需的供应。耕地,暖房,保护林,灌溉系统,水井,室内通风,排水道.垃圾场等是提供人类生存条件的空间设施中的一部分。
⑵安全
好的聚居地是一个没有各种危险,毒害和疾病或者是能够控制的地方,要达到这种安全目标,要注意空气和水的污染问题:食物的污染问题:对有毒物质的管理;对疾病和传染的控制;对意外事故的预防;对暴力的防范;防洪,防水,防震。
⑶和谐
环境和人类需求的温度,生理节奏,感受,人体功能等相互协调的程度;地域社会的传统特色,使散见于各地的村落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气候,地形,地方材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给传统村落的布局及建筑形式以鲜明的特性。一般地,“封闭”是南北各地汉族民居的空间特征,“开放”常见于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
1.2感受
聚落在时空上可以被其居民感受,辨识和建构的程度以及村民的精神构造与其价值观和思想间的联系程度,即:空间环境,村民的感觉和精神能力以及文化的建构间的协调程度.
最简单的感受形式是“地方特色”,狭义地来说,地方特色就是“一个地方的场所感”。地方特色就是使人能区别本地与它地的差异,能唤起对一个地方的记忆。 有一些重要而显著的基本感受能被大多数的村民共同接受,这些相同的基本感受是来自于村民共同的生理结构和认知能力,来自那些习惯使用某种空间的同类群人身上所流露出的共同文化气质。有的场所感觉强烈,有的地方感受微弱。
1.3适宜
一个聚落中的空间,通道和设施的形态及县村民习惯从事的活动和想要从事的活动的形式和质量协调程度.例如,中国村落的交通运输大多通过人力和动物托运,因此街道形式是通过最便捷的路径从集市到达自家的大门口,结果造成蜿蜒崎岖的,不规则的小路,连接公共空间和私密的空间,宗庙和市场。从自发形成的小径网络到次要道路再到通往市场的主要道路。通常地,形成一种鱼骨形状。同时存在着建筑物通过栈桥的形式越过街道,形成有机的、非正式的、令人惊异的景观。
除了作为昔日的地标外,一个历史空间也只有当它现有的维护费用比复制原件代价低的时候,才有留存的价值。也就是说,如果-个历史空间的存在不能以较有效的方式来适应人们想从事的活动,那么就会被拆除。不然的话,历史空间的存在除了越来越显得独特以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意义了。
中国传统村落聚落的形态及影响因素
从设计角度看,为表现皇权和地方政权的地位与作用,传统城市规划往往采取相对理性的方式,表现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礼教观念;而传统村落聚落,尽管也保留着一些理性原则和礼俗痕迹,但多数村落形态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更多表现出适应自然环境。
从形成机制和构成特点看,传统村落形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形成的,受地理条件、交通条件的制约较大,形态上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随自然起伏的自然性;另一类是在规划意向的指导下选址布局并逐渐完善的村落,形态上表现为一定的象征性和人文历史因素的影响。
2.1村落形态的基本类型
这里所说的形态主要指村落的平面形态,传统村落大多是自发性形成的,其聚集形态体现了周围环境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尽管村落形态表现出多样的布局形式,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基本类型。
⑴带形村镇
在河道、湖岸(海岸)、干线道路附近往往聚集着大大小小的村镇,这里既有接近水源或生产地的需要,也有方便交通和贸易活动的考虑。这种村落布局多沿水陆运输线延伸,河道走向或道路走向往往成为村镇展开的依据和边界。在地形复杂背山面水的地区,联系两个不同标高的道路往往成为村落布局的轴线;在水网地区,村落往往依河岸或夹河修建;在黄土高原,村落多依山谷、冲沟的阶地伸展而建;在平原地区,村落往往以一条主要道路为骨架展开。
⑵网络型村镇
网络型村镇一般由线性骨架发展而来,有的由十字形骨架发展而成,是大型传统村落的典型格局。
网络型村落的另一种是在建立村落之初即有借鉴城市型道路网(棋盘型)的考虑,先定位道路系统然后以居住填充。形成网络型村落的前提条件是村落要有足够的发展用地或规划意向。
⑶核心型村落
带型村落和网络型村落主要是参照其道路系统而言的,核心型村落主要是从其道路交叉点所构成的核心性作用而言的。若从道路系统角度来看,核心型村落是网络型村落的变体。核心型村落的核心可以是村落的公共活动中心,有利于共同防御和组织村民的活动。
从形态上看来,这类村落的南北轴与东西轴基本相等,近似于不规则的多变形或长方形。村落内部有一个或几个点状中心以此作为集市贸易和公共活动的场所,村落民居围绕点状中心层层展开。平原地区和盆地的聚落多属于这一类型。
⑷组团式村落
以农业生产为主要产业的村落,更多的村落形态表现为规模小、相对分散的特点,这种形态构成在丘陵地区和山区表现的更为明显,每户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自己的耕地而分散建宅。数个农田或山丘紧密结合的分散组团构成一个村落,组团式布局的优点是民居靠近耕地,缺点是道路系统不明显。距离较近的组团以各自的核心扩展后也可以构成网络状的多核心村落。
2.2村落形态的影响因素
⑴社会因素
家庭是组成村落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受到思想观念、政治制度、、伦理、道德观念、血缘关系、生活习俗等多种物质功利等因素的影响。在封建社会中,农业生产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农民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繁衍后代,并世世代代地从事农生产劳动。为了耕作方便,就近定居下来,虽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有一些剩余的农产品可以进行交换.手工业和商业便从农业生产中逐渐地分离出来,出现了集市贸易,原来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如果兼有手工业生产,特别是商品交换的功能,那么就逐步地演变为镇。某些经济富庶、交通方便的枢纽,已不满足集市贸易,而力求使商品交易经常化、固定化,就出现了街。沿街设立商号,各种商业活动集中在这里进行,而为商业活动提供方便,又开设了茶楼、酒肆、旅店,这样就促进并扩大了人们的交往活动范围。
⑵文化因素
由于传统的村镇都聚族而居,所以宗族、血缘关系便不可避免地成为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这反映在村镇聚落的形态上,常常是以宗祠为核心而形成的节点状态的公共活动中心。凡祭祖、诉讼、喜庆等宗族中人事均在这里进行。宗祠成为村民心目中的政治、文化和精神上的中心。在主村设立牌坊是村落非常普遍的现象。牌坊义强化了村落的区域感,它体现了家族和团体地域的观念。
血缘关系是影响村镇聚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早在原始礼会,人类就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一种聚族而居的村落雏形。一个家族栖息在一块土地上,世世代代地繁衍生长,为求得自身的安全与发展,还必须团结一致以抵御可能来自外族的侵袭。家族内部凝聚力日益增强,聚族而居的规模随之而扩大,但人群过多集中,村落过分庞大也会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宗旗内部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致使宗旅聚落发展到一定规模便会走向分裂。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观念至今在乡村中还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聚族而居依然是中国乡村常见的一种聚落形式。
⑶自然因素
村镇景规所呈现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和风格是地理、气候、礼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时的乡村由于独家独户地经营,无论是财力、人力方面都不具备这种改造地形的能力,必须向自然让步,自建的房屋量地屈从于各自地段的地形条件。例如,山区的住宅.多用石料建筑,就地取材,形成一种特有的聚落外观。
城市化与全球化对中国村落带来的负面影响
今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度发展,现代生活方式也影响了村落的原有生活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但随着商业的繁荣、私人的过度开发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进入,尤其是现代交通手段的侵入,村落已不再是以前呈现的那种田园牧歌般的景象。在当今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划变化给传统村落施加了很大的影响,乡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大量农村人口奔向城市,使许多老建筑因年久失修。房屋倒塌,原有村落结构的整体性受到破坏。村落的地域性特征忍受着普遍性类型文明的侵袭。
3.1产业结构的变化
乡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但也消耗了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为城市服务的垃圾站,污水厂,电站也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特色。
3.2交通的发展
随着交通手段的日益完善,旅游业蓬勃发展,交通优先的策略在带动各地区经济发腱的同时,对传统的村落景观带来了极大的负面作用。超尺度的、片面追求便捷的过境交通途经古老的村落,也有把村落一分为二。村落中原有的绿地,街巷中的许多树木由于让位于交通而日益减少。
3.3空间规划的异质
⑴单体建筑
城中村内村民修建的住宅是对城市住宅小区中单体建筑的模仿。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模式由于居住条件的舒适性优于传统建筑而被村民所选择。城中村内的居住组团在传统空间形态的约束和现代建筑理论的冲击下,转变成一种既不同于城市居住小区的组团,也不同于传统村落组团的新的组团形式。在原来的住宅宅基地划分基础上向高处发展,最终形成的是一种多层高密度的新的居住组团模。且由于多年来城中村属于城市建设管理中被忽视的角落,造成了大量有碍观瞻的违法建设,使住宅民居形式与空间的演变过程中明显受到经济化价值变迁力量的影响。
(2)交往空间
由于农村宅基地政策上保证城中村土地的私有性,因此城中村的组团内部不可能 出现绿化,小品或其他公共性的交往设施。以沿街小商铺为主要模式的商业街在城中村的小区空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缺少公共开放空间,街道便承担了社区中心的大部分角色,并成为居民休闲、聊天、散步的场所。所以,虽然经历了村民的自发改建,村落中这些特殊的空间依然能够得以保留。
3.4传统文化的破坏和丧失
⑴直接的破坏
在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观念的驱使下,在村落进行大规模快速改造,特别是让“村民上楼”的建设过程中,使村落原有风貌被破坏,一些村落的祠堂被拆除,这对有形的历史文化(城市形态)和无形的历史文化(人居文化)两方面都造成了直接的破坏。
⑵间接的破坏
在新的村落改造更新中,开发商的“商业需求”,单体建筑只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基地周围历史环境缺乏从城市整体角度的尊重和延续,对历史文化造成了间接的破坏。今天的历史保护概念,实际上是一种蕴涵了多种形式的发展模式,是整体性的保护。它包含了修复、保存、复原、增建、改建等内容,而不意味着要原封不动地复原或僵硬地保存。
结语
村落自古以来一直是人类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的体现,村落通过建筑物、建造技术和材料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给人们展示人工与自然、建筑与风景之间的和谐。传统的村落以其小尺度及富有变化,给人丰富体验的空间和形式语言,体现最优价值的经济原则和生态环境观。村落还是民俗文化空间和实体的体现。
作为历业文化遗产的传统村落理应受到保护,然而在当今社会,农业科技的进步,产业结构的变化等在带给乡村经济发展,劳动力解放的同时也给乡村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大量侵占土地,人口外流,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威胁到乡村的生命力;村落形态的城市化现象也破坏了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因此从整体上研究乡村聚落及其保护和更新发展问题,并引导其健康持续地发展,将是一个意义深远的,永久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 梁雪,传统村镇实体环境设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 马航,中国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演变,城市规划学刊,2006-1
关键字:徽州古园林生态性景观特征
Abstracts: Start from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three-level analysis of the physical space,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awareness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xternal space of Huizhou ancient garden landscape ecology, ecological landscape through three levels analyzed outside of Huizhou gardens spac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Huizhou ancient gardenEcological landscape Feature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理念概述
1.1 生态性景观
生态性景观中生态有别于生命科学意义上的生态学,而是指人与景观的互动性、参与性。生态性景观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景观环境带给人的感官和心理体验以及人们在环境中的活动给环境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二者相互影响。好的环境能带给人们身心的愉悦感,庇护感和回归感,而人们对环境的认同感和喜欢程度的增加会大大提高环境的使用率,这样的环境是富有生机的。二者的互动促进了环境景观的平衡发展,这是一种生态性的景观。
1.2 徽州古园林外部空间
徽州古园林主要有以造园为主,宅第、书屋包含于园林之中的宅园、造景于庭院内的庭园、溪涧河流出入村落的水口园林、教育场所的书院园林、佛寺道观祠庙等附属的寺庙园林、人工造景明显的县衙园林以及风景区和村落景点七大类型。
徽州古园林中的外部共空间景观形态丰富、尺度多样,体现着徽州人的生活状态。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点状空间,如古树、公用水井等;线状空间,如街巷等;面状空间,如池塘、广场等;点线面混合状空间,如水口、祠堂、书院等。若将古园林外部空间按形式分类,主要有水口、水井、池塘、巷弄、祠堂、街道、村落周边环境、风景区等。
2 徽州古园林外部空间生态性景观构成
2.1 物质空间层次
徽州古园林的外部空间不论按何种形式或何种类型划分均依托于物质空间而存在。物质空间即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物态层面上,营造合理的、生态的、人性化的功能空间和环境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使用需求。
徽州古园林依托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即皖南丘陵山地。地处黄山南麓、天目山以北,境内奇绝名山列峙竞秀,清淑丽水注流争媚。在此大环境下生活的徽州人好似天生就懂得去协调人和环境的关系,从刚开始的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及利用自然时,合理地考虑到要去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如婺源古村落园林中的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徽式古建筑或隐现翠青山脚,或倒映清溪湖面,体现了古村落“小桥、流水、人家”那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的生态景观意境,外部空间整体上恰到好处地处理了人和环境的和谐共处。
总体看来:古园林中的古村落在选址规划时多重视周边环境进行整体统一规划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古徽州人在建造园林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确保坚固耐用的基础上寻求朴素自然的美感;适时适量地伐取竹材木材并及时有效地进行补种;在引水筑渠时合理设计了水流经区域路线,满足徽州人民生产生活兼具观赏价值的同时不破坏水环境。
2.2 历史文化、心理意识层次
徽州古园林景观不仅是徽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是展现徽州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的艺术载体。在徽州古园林外部空间景观中,牌坊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而牌坊不仅只是一个景观构筑物,更多的则是牌坊上赋予的历史文化事迹和人们的精神风貌。因为牌坊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是用来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数的。徽州的牌坊种类很多,就其建造意图来说,可分为三类:一类为标志坊;二类为功德坊;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
在徽州古牌坊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歙县“棠樾牌坊群”、黟县西递胡文光刺史牌坊和歙县县城的许国石坊等。
棠樾牌坊群共七座,明建三座,清建四座。位于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纵向跨甬道而立,自东北向西南依次为:鲍象贤尚书坊、鲍逢昌孝子坊、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孝坊、乐善好施坊、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慈孝里坊和鲍灿孝行坊。七座主题鲜明的牌坊十分协调排列一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荣誉体系——“忠、孝、节、义”。一个家族七座牌坊,空前绝后举世无双。
胡文光牌坊俗称西递牌楼,为功德牌坊,主要表彰胡文光在任上对民众做的善事。牌坊高12.3米,宽9.95米,系三间四柱五楼单体仿木石雕牌坊,通体采用当地的“黟县青”大理石雕筑而成,整个牌坊上下用典型的具有徽派特色的浮雕、透雕、圆雕等工艺装饰出各种图案,而每一处图案都蕴含有极深刻的寓意。其造型庄重、典雅,石刻技艺出众,堪称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牌坊”,俗称“八脚牌楼”,集徽派文化于一身,在建筑上代表着16世纪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它实际是一座“科举纪念碑”,象征着在官本位的传统社会中读书入仕的崇高地位和科举成功为家族带来的无上荣誉。
总的来说,古牌坊作为徽州园林中别树一帜的景观构筑物,其自身不仅体现了徽州历史事迹和当时徽州人的精神文化风貌,还体现了当时徽州人民的工艺技术及审美取向。其本身就是历史文化、工艺技术和人们精神风貌的艺术载体。
3 徽州古园林外部空间生态性景观特征
3.1 尊重地域性,生态、生产和生活并重创造宜人的公共空间
首先,徽州古园林的成功之处就是地域性的尊重,因为尊重地域性,所以徽州园林才能借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地创造只属于自己的家园;因为尊重地域性,徽州人才能很好地利用自然赋予的土地、水和生物资源;因为尊重地域性,所以徽州人才能就地取材、创造极具地域特色的地方景观建筑。
其次,徽州水口园林不是专属于士大夫们的私家园林,而是契合现代园林思想的公共绿地景观,它不仅对我们当代公共绿地的建设有指导意义,同时也对现如今的新农村建设能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最后,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徽州古村落整体上就是一座完整的园林,从它的整体规划到村落的公共空间处理再到庭院宅园均体现了园林设计思想,古徽州人完美诠释了生态、生产和生活并重的和谐空间。
3.2 尊重文化、创造宜人的空间印象
徽州古园林外部空间景观的设计极具地域性特色的同时又能尊重地方文化历史,将徽州人的历史文化利用景观设计这一艺术载体展现出来。
文化环境在具体的情况下,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例如:文脉、传统、源与流、历史、宗教、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的怀古的、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学等等。因地域不同,故环境中体现的文化也不同。所以在设计时,我们要尊重城市的地域文化,注重景观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景观空间和宜人的景观印象。
3.3 尊重人性、创造宜人的空间性格
首先,宏观上看,徽州古园林外部空间景观不是为神设计的、不是为君主设计的、也不是为士大夫们设计的,而是为生活在徽州的父老乡亲们,为他们的日常生产劳动、学习、生活、游憩观赏而设计的。如诗句“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面中居”,形象地道出了徽州园林的一个主要特色,古徽州人设计的家园是一个完整的且宜人的园林,这也是徽州园林最有价值的部分。
其次,微观上看,古徽州人通过景观设计这一媒介将其精神意念心理需求等结合进来,从而创造符合古徽州人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外部空间的景观性格。如徽州人对水的处理不仅满足其自身的生活用水、生产用水以及防洪抗灾的物质性需求还兼顾了水对人的怡情养性的心理需求。
例如徽园中水被视为“财富”的象征,引水聚财。引水最负盛名的首推黟县宏村,明永乐时听从休宁国师何可达之言开挖月塘,至明万历年间又因“内阳之水”不而在村南开南湖作为“中阳之水”以避邪。从生态学角度看,这种水系治理措施将自然水系和村内人工水系巧妙联系在一起,不但为居民创造了一个环境优美、生活方便和娱乐交往的区域环境,而且还具有村落灌溉、洗涤、饮用和防火等实用功能。这正体现了徽州人为了创造适合自己的环境性格而做的环境优化等一系列工作,即尊重人性创造适合且满足徽人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空间性格。
参考文献:
[1] 朱永春. 徽州文化全书·徽州建筑[TU].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 刘钫. 城市广场景观生态性的营造[TU]. 硕士学位论文,2005.